为歌而赞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华少,沈凌,雷佳,王嘉尔,杨宗纬,郁可唯,袁娅维,马思唯,柳爽,王赫野,梁龙,陈铭,爱地人,彭十六,房琪kiki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2

 剧照

 长篇影评

 1 ) 李宇春《为歌而赞》压轴演出,她为什么能站稳音乐圈C位17年?

李宇春

在跨屏互动音乐综艺《为歌而赞》的巅峰对决会上,李宇春压轴带来了她最新的音乐作品《夏天的电影》,清新的音乐伴随着她温暖的嗓音,夏日的气氛铺面而来,夏天的电影也勾起了网友们的美好回忆。

这首歌是由李宇春和橘子海乐队共同创作的。

橘子海你可能没听说过,但是你一定听说过“一脚踢出个整个盛夏”,其中的背景音乐就是他们创作的《夏日漱石》。

而这首歌一出,更是引起了无数圈内明星的转发点赞,井柏然、周冬雨、马思纯、欧豪、饶雪漫、任敏、何蓝豆纷纷转发、评论,回忆起他们经历的“夏天的电影”。

这不禁让人感叹,能在娱乐圈里有这样号召力的音乐人,除了周杰伦这样的重磅级人物之外,李宇春这一辈的,也没几个人了。

2020年,现象级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以李宇春的《无价之姐》作为主题曲,几位姐姐接力跳舞,在网上再次掀起一波热潮。

那么,李宇春究竟为什么能站稳音乐圈C位17年?

要知道,2005年,李宇春的中性打扮,一度让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春哥。

早年间商演时,还有群众因为偏见,向台上的她扔菜叶和鸡蛋,那时的人们,无法接受如此风格打扮的明星艺人。

可她不声不响,出专辑,坚持走自己的路,慢慢站稳脚跟。

1、 实力决定起点

作为四川音乐学院的毕业生,李宇春的专业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2005年,李宇春以352万票获得“超级女声”全国总冠军,同年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这个拥有独特嗓音,中性外貌的年轻女孩,一下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2006年发行首张专辑,销量达137万张。

无数的商业邀请向李宇春扑来,但是她始终保持清醒,知道自己要什么。

于是她向老板拍桌子,拒绝商演,拒绝无意义的工作。

这一次的拒绝,让这个有思想的女孩,开始有时间充实自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2009年李宇春发行了同名专辑《李宇春》,里面包含了李宇春传唱度最广的歌曲之一《下个,路口,见》,这就是她自己创作的作品。

虽然歌词间还透露着些许稚嫩,但是轻快的旋律,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2020年更是创作了现象级单曲《无价之姐》,在网络掀起了一股“无价”的风潮。

从这首歌的歌词里,可以看出李宇春的创作实力提升巨大。

“一个女性成长要经历多少风暴,做自己才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歌词犀利直白,但是包含力量,直击人心,引起来大众的共鸣。

在《为歌而赞》节目中演唱的这首《夏天的电影》也是李宇春的创作。

“云端的光阴,午夜的星星,跟踪我们的足迹”,这是典型的“春式”情歌,文艺清新,透露着淡淡的伤感。

恍惚以为有大把的时光可以去虚度,但是到了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匆匆想起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去做。

从李宇春的创作之路,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在一个行业屹立不倒,最重要的是实力,要舍得放弃眼前暂时的利益,长远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2、 性格决定成败

“是最脆弱的人,是最孤寂的人”,表面上看似坚强的李宇春,实际上是一个很脆弱的人。

在娱乐圈混迹了十多年,能称得上好友的屈指可数。

她很少参加聚会,甚至是自己的演唱会都几乎不邀请嘉宾。

真正打开她内心世界的转折点是开始演戏。

她认为塑造一个角色和演绎一首歌有相通的地方,都需要进入内心,是一个跟自己内心世界和解的契机。

之后她相继出演了《血滴子》,《龙门飞甲》,《捉妖记2》,还出演了话剧《如梦之梦》,这些经历让一个从未学习过专业表演的李宇春,演技上得到了巨大提升,获得了导演刘伟强、赖声川等业界大佬的赞赏。

李宇春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开放,开始尝试更加女性化的造型,参加不同类型的节目,渐渐地改变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

而李宇春的这种改变,也体现在她的歌词里,需要有一颗最细腻的心,懂得去体会不同人物的经历和过往,还能用最柔软的笔触,写下打动人心的歌词。

正如《夏天的电影》里面写的一样,“所有挥别不及的骄阳、眼泪和你,都留在了夏天的电影里”。

3、 品格决定高度

除了事业上的成功,李宇春始终没有丢掉的,还有公益事业。

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玉米爱心基金”的终身形象代言人,她一直热心公益事业。

在2019年3月10日李宇春生日的这一天,她向基金捐赠了100万元,作为“黄房子”公益项目的启动资金。

“黄房子”是一个美学启蒙公益项目,主要是向乡村学校援建艺术教室、捐赠美育设备和教材,组织美学课程和活动,为美学教育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助力,为乡村学校的孩子打开一扇接触爱与美的窗户。

因为有李宇春的号召,在每一年李宇春生日的时候,“玉米”(李宇春粉丝)们纷纷向玉米爱心基金捐款,在李宇春生日微博的评论里晒出自己的捐款截图,作为对李宇春生日最好的祝福。

比起现在粉丝集资给偶像过生日的恶劣行为,这样的生日礼物,显得格外的温暖和伟大,传递出了正向的能量,也是对粉丝的正向引导。

在去年的央视中秋晚会上,李宇春和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中坝村文瀚小学的同学们共同演唱了《和你一样》。

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走出大山,看着孩子们眼睛里纯粹的光芒,李宇春决定把“黄房子”也建到喜德县去,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美与爱。

结语

人们都说李宇春身上具有一种时代特质,代表着新时代女性的独特品质——坚强、自主、独立。

她能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屹立C位,是因为她用自身的实力和努力,支撑着自己在“神坛”上永远发光。

在现在动不动就塌房的时代,李宇春为现在还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从来没有什么占据C位的秘密法宝,有的只是自身的实力和你能通过自身释放出来多大的能量,为社会带来多大的正向引导。

“神坛上总有人,是谁,重要吗?”

 2 ) 还好还有4个专业的人让这个节目过的去

所谓百赞团,没啥底蕴,只会乱喷。就因为抖音流量大就不尊重专业性,只喜欢那种抖音传唱高的口水歌?还好有瑜老板,梁龙,大张伟,房琪坐镇,不然又是看一群不专业的人瞎表演。

娱乐节目虽然是娱乐,但是尊重专业性,是一个节目能火的密码。浙江卫视,东方卫视这么多年娱乐节目没有大爆款不是没有原因的。

 3 ) 不要困于刻板印象

太多人拉踩本节目捧隔壁了 我只想说反而是隔壁让我看到了更多迎合的痕迹 从嘉宾阵容选择的局限上来看才是真正让i港乐人失望 陈旧而违和 很多被期待的港乐歌手缺席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我倒觉得被那么多人诟病的本节目的形式反而是我喜欢的 真正看过节目的就会知道 百赞团说的都是一些很真实的感受基本都是友好交流 也并没有以点评者的姿态自居来指手画脚 只相当于是把歌手发歌后评论区的言论面对面地反馈给歌手本身 目前为止没看到有谁是想以哗众取宠的尖酸言论来搏出位的 见惯了虚伪音乐人避重就轻不痛不痒的点评和毫无新意的花式夸赞或者是丁太升式不自量力的恶意攻击 这些真实的声音反而让人耳目一新 大家都本着欣赏音乐的态度在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而这些百赞团的成员有很多也都是懂音乐的人 甚至某种程度上也算是kol 有观点有好的输出能引人思考 节目从剪辑上也完全没有刻意制造战场和噱头 至少从有爱神陈铭和老炮梁龙坐镇这一点上来看就可以让人放心 有尖锐言论或者是争端出现时也能予以引导 房琪文案高手也不必说 我相信她的输出不仅共情了听众 连歌手本人也有被深深触动

 4 ) 这个团队的东西可以绕着走了

我记得“乐评”是一件严肃的事。而这个节目里更多的素人乐评已脱离音乐本质,以大放厥词为主,内容越偏离正常思维越抓眼球,所谓“尖锐”的评论成了聚焦点。神舟13号都回家了,还在用这种噱头?太土了,综艺感不是这么用的。

一档音综应该以音乐为主完全服务于音乐本身,才可能成功。

可这里有些评论完全是浪费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这么换算这么所有人所有被浪费掉的“生命”怎么说?我不想举例说明那些奇葩评论,不想再被他们占用我一丝丝时间。如果感兴趣去看CUT版吧,正片废话占去大半。可笑的是梁龙明明出现在节目里竟然还没有一句台词,或者有一两句我忽略了?人家就是这么被拉来当摆设的?

好听的歌也的确有,杨宗纬、郁可唯,去听。

 5 ) 百赞团是真实的人形弹幕吧!

uu们,今天想来聊聊《为歌而赞》百赞团的存在。

说实话我感觉百赞团不被大家喜欢的原因,可能就是觉得他们太聒噪了。但话说回来节目组挺懂我的,毕竟就喜欢看这种battle名场面,都是赞赞赞赞的有啥意思呢,带着我的嘴看综艺也挺好玩啊。

而且王赫野唱完之后,有百赞团成员说到年轻的音乐人无法表达深刻的音乐情感,因为唱功方面的不足才会在舞台上瞻前顾后,紧张情绪影响下的音乐作品无法更加直击人心。爆赞团成员陈铭对这个评价也说到:“忠言逆耳,实事求是”,郁可唯也说了这个节目对王赫野这种新生代的歌手确实挺好的。节目将真实的评价带到歌手面前,才能更好的促进音乐人进步、促进音乐行业正向发展。

况且我感觉这就很像网上的普罗大众,往往喜欢一首歌只是因为戳中个人喜好而已,就像上一期王嘉尔有在节目中说:只是看谁更多共鸣,谁更少共鸣而已。

而且节目设置百赞团可能也是抱着想让来打歌的歌手、音乐人,在表演结束后能够直接听到大众意见。就像来参加过两次节目的袁娅维所说的一样,可以通过参加节目了解到除了身边比较专业的音乐人之外,大众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歌手本人都没被影响到,大家就还是淡定吃瓜吧。

看热闹归看热闹,作为一个舞台粉,也必须强推几个打歌舞台!

One pick:袁娅维的《靠近》简直就是神仙改编,沉溺在Tia的唱腔中,尤其是中间穿插的笑声,完美感受到了她唱歌的游刃有余,唱功毋庸置疑!最重要的是舞美没有拉垮,巨喜欢这首歌的灯光切换,激光变换很考验灯光师控场水平了。而且蓝色系+粉色系的色调超级浪漫,搭配Tia一身婚纱造型,神仙舞台实锤!

Two pick:柳爽偏民谣风的《送别克拉克》真的听哭了,深深体会到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朋友陪你走过,被友情打动了。这场的舞台也很应景,以红色灯光为基调,感受到了热情。而且把整个乐队搬上台,瞬间有种置身livehouse的感觉。不得不说dy这次更用心推歌了,给了年轻音乐人更好的展示机会,就如同节目里柳爽所说的,来节目更重要的是和幕后的工作人员合作,可以见识到国内最好的编曲老师等,这大概就是节目的意义吧,去利用综艺的资源帮助年轻音乐人们。

Three pick:马思唯的《Kill The Game》太炸了,论rapper的气场有多强!舞台用无数个机械灯光盒子的变化,来营造空间感和氛围感,配合大灯光束的切换不由自主的想跟着一起摇摆,给马思唯的炸裂舞台一波爆赞!

u1s1节目融合的歌曲类型还挺丰富的,真击中了不同观众喜好。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打歌节目里既可以听新歌也可以听dy热歌改编、翻唱,确实平衡了音乐和综艺效果,爱了爱了!

 6 ) 专访抖音音乐人Lambert&W8VES阿达娃:为音乐而生,于抖音涅槃

「哇,好好听啊,或许,我已经心动」、「配上画面,这歌好听到极点(虽然本身就好听)」、「这一波双厨狂喜了属实是」……

在Lambert与阿达娃共同演绎的《那一刻心动》的视频里,众多的歌迷与粉丝争相留下了自己对两位歌手的赞美。只不过,与常见的「歌手」或者「音乐人」标签不同的是,Lambert与阿达娃在音乐人身份之上有一个独特的前缀:抖音。

一直以来,抖音平台已经成为公认的流行音乐、爆款歌曲的制造机,在抖音里流传甚广的BGM是线下各类商业场景的主打歌,用户更是在各大音乐APP制作「抖音热歌」、「抖音超燃BGM」等音乐歌单,收获海量收藏。相比之下,「抖音音乐人」在大众视野乃至音乐产业里是一个新的身份概念。

然而,尽管「抖音音乐人」是一个初生概念,但它正在得到快速的普及。加速这一进程的正是由抖音平台推出的跨屏互动音乐综艺《为歌而赞》。如果说第一季是「抖音音乐人」的首次公开亮相,那么随着Lambert与阿达娃在《为歌而赞》第二季凭借着《那一刻心动》与《BUSY RIGHT NOW》两次获得「百赞主打歌」的荣誉,意味着抖音在对音乐人生态的搭建以及对音乐产业的赋能方面更加具有成效。

更重要的是,在1号看来,Lambert与阿达娃的「人歌同火」现象,亦是为「抖音音乐人」这个群体标签进行了一次响亮的正名。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Lambert更新的抖音视频内容,是他与阿达娃之间的「互念彩虹屁」环节。

当粉丝形容Lambert是「人间水蜜桃」「芳心纵火犯」「少女狙击手」「人类洗眼液」时,被戳中笑点的他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而在粉丝眼里,「这是我看到兰哥动作最大的一次」。

「是谁的童话书没有关好,让公主跑出来了」、「娃姐能不能教教我,你是怎么自带仙女滤镜的」、「对于你长得好看这件事,我不是在夸你,我是在提醒你」。当阿达娃听到这些夸赞时,她非常淡定,直言「这段话写得非常好,惊为天人」。

一个堪称是「社恐本人」,另一个则无疑是「社牛本牛」。

这让1号想起了Lambert与阿达娃在接受采访时,他们所分享的一些有趣日常。阿达娃表示,「Lambert每次练歌的时候,都喜欢躲在窗帘后面,我经常会说『你出来』,然后不停地凶他。不过他脾气挺好的,完全不会生气」。显然,平日里他们二人的相处,与抖音视频以及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保持着一致的风格:

Lambert是一个包裹着搞笑内核的内敛男孩:生活就是两点一线,简单、纯粹的形象配上迷人的嗓音,洋溢着少年的意气风发;而阿达娃则是一个典型的甜辣系女孩:活泼、乐于表达且真情流露。

在1号看来,「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恰是这两人性格的真实写照。然而,尽管性格迥异,Lambert与阿达娃却在对音乐的追求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譬如,抖音,在他们的音乐生涯里都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Lambert与阿达娃都提到自己最早接触抖音都是在2017年左右,彼时外界与用户对于抖音的认知意象,是一个汇聚潮流、内容酷炫、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兴平台。「那个时候大家都玩运镜那种难度很高的内容,就觉得好神奇、非常酷,都是年轻人所喜欢的一些东西」。他们在抖音诞生之初便被其内容强烈的吸引,成了抖音的忠实用户。

一个有趣的巧合是,两人决定以音乐为志业时的时间节点,也恰好是他们为抖音内容所吸引的时刻。在1号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捩点:这意味着,成长于这个时代的音乐人,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不仅仅依凭听觉维度,更与代表着新奇潮流、击中年轻人喜好的视觉维度相关联。这无疑是新一代音乐人身上之所以呈现出某种独特气质的一个重要动因。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改变的是新生代音乐人接触音乐的方式,但并没有改变音乐创作的逻辑。对此,Lambert与阿达娃都有着很清晰的认知。

Lambert表示,「专业的音乐人需要做的是完整的音乐、完整的表达,而非一个服务于15秒的BGM」。阿达娃则认为,抖音的存在,可以让音乐人更好地思考如何在「自己热爱」与「大众喜爱」之间实现较好的平衡。「这并不矛盾,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初心,我们都可以在创作时去思考这个作品不仅是我个人喜欢,同时也能够有更多的人喜欢」。

同时,他们对于音乐的态度高度一致:纯粹,是他们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

舞台之外的Lambert生活非常规律,「我感觉自己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来往于家和工作室」,而他最喜欢的音乐人是方大同,「非常喜欢他做音乐的感觉与态度,虽然自己所做的音乐和他并不是同一类模式,但他真的对我的音乐生涯有启蒙意义」。

阿达娃则谈到了自己是黄龄的「资深铁粉」。「我记得我16岁那年去了《我想和你唱》这个节目当观众,当时就是为她去的。她总是给人一种邻家小妹的感觉,很亲切很安静,但是对音乐又非常的纯粹,表达特别细腻。所以我自己在做音乐时会努力向她看齐」。

正是相似的经历与态度,让这对类似「冰与火之歌」的组合,凭借着《为歌而赞》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上升链路」

在《为歌而赞》第二季的舞台上,Lambert与阿达娃的组合叫做「凤凰传说」。

显然,两次获得「百赞主打歌」,属于他们的「传说」还在继续。但帮助他们实现「凤凰涅槃」的,无疑是《为歌而赞》以及背后的抖音。因为《为歌而赞》这样的节目存在,新生代音乐人有了从固定圈层走向普罗大众更明确、更高效的上升链路。

在《为歌而赞》的舞台,音乐人自身的快速成长更加肉眼可见。

当下,疫情的阴霾并没有远离。随着疫情的反复,许多综艺节目的录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广大原创音乐人而言,能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登上《为歌而赞》第二季的舞台,以音乐慰藉屏幕前的观众本身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经历,更是一次宝贵的舞台历练。

同时,对音乐人而言,《为歌而赞》也是一个与音乐前辈平等交流、学习、切磋的场域。

Lambert提到了孙楠对于后辈的榜样力量:「楠哥跟我们分享了他自己的成长经历,从默默无名到走向成功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像他这样标杆性的前辈,是一步一步的踏实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能够听到他的分享,其实对自己是一个很好的激励」。

阿达娃则分享了她对萨顶顶与张信哲的印象:「两位老师特别亲切随和,就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样,和我们分享很多趣事,我真是发自内心喜欢他们身上的那种纯粹」。

与此同时,百赞团的存在,让「抖音音乐人」的作品和身份得到了更为正向的认同。

节目里,Lambert用「回家了」来形容自己再次看到百赞团时的心情。时光倒回至一年前,彼时Lambert正是《为歌而赞》第一季的百赞团成员之一。因此,对这届百赞团成员而言,Lambert在舞台上的大放异彩,对于他们也起到了一个正向激励作用。

正如爆赞团成员、抖音旅行创作者房琪所说:「很希望Lambert能继续发光发热,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抖音创作者中有这么多有实力的人」。

百赞团他们真诚的意见与评价既提升了音乐人的自信,同时也帮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阿达娃分享了她对百赞团看法的改变:「因为我本身是一个性子比较急的人,所以一开始面对一些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会想立刻怼回去。但后来我觉得百赞团很多人的意见是站在我们角度出发,去帮我们找出一些问题。所以慢慢地我会以更平复的心情去倾听他们的意见」。

可见,友好与真诚是《为歌而赞》舞台所拥有的独特气质。

阿达娃表示,在《为歌而赞》的舞台上,她感受最深的是大家对他们的爱。「无论是百赞团、还是节目组,以及华少老师等等,他们对我们都非常友好、包容,我们在这个舞台所获得的经验,对我们未来去任何舞台都有着很大帮助」。

另一方面,这种上升链路之所以呈现出显著的效率,也源于整个抖音平台的体系化力量支持。

以宣发模式的创新来说,百赞团成员除了反馈市场声音外,还围绕音乐进行各类二创尝试,通过平台特性赋予音乐更多一层的生命。不仅如此,平台跨屏的「点亮主打歌」玩法使得观众可以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在抖音APP的主话题页面进行互动,使得对作品的评价和传播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大众层面。

围绕作品和音乐,抖音平台形成了一套「PGC-PUGC-UGC」的双重破圈链路,从而为「人歌同火」局面的出现提升了更多的可能性。

每一档音综或许都会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质和能力,那么在1号看来,因为抖音的加持,《为歌而赞》无疑是为音乐人与音乐产业赋能能力最强的那一个,Lambert与阿达娃的出圈,恰恰是一次最好的现身说法。《为歌而赞》的出现,让抖音平台的音乐内容生态与音乐人生态真正建构了一个不断正向流动的循环体系。

「抖音音乐人」肖像

什么是「抖音音乐人」?

1号觉得,有必要通过Lambert与阿达娃,去解剖「抖音音乐人」的真实肖像。

拆解「抖音音乐人」这个标签,1号发现,它即包括音乐人的共性特征。

譬如初心与热爱。

在Lambert与阿达娃心目中,初心就是简简单单的五个字:认真做音乐。尽管还年轻,但从立志加入音乐行业走到现在,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对原创音乐的追求没有丝毫改变。对那些现在籍籍无名、依然怀揣着梦想的音乐人,Lambert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果坚信自己的才华,那么就不要畏惧困难,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但如果真的被大家所看见、所喜欢,也千万不要飘」。

不过,共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个性。在他们两人身上我们看到,抖音为「抖音音乐人」这个标签赋予了特殊性的风格。

在音乐创作上,他们会以更加多元、包容的态度去吸纳不同的音乐风格。

其实,Lambert与阿达娃原先在粉丝心目中更多的以rapper形象为标签。但不妨回顾一下,他们在《为歌而赞》第二季舞台里的四首歌曲其实都融合了很多种曲风。譬如《那一刻心动》,前奏是迷离的电钢琴前奏,而后引入复古的弦乐音色,配合上两人充满荷尔蒙的独特音色显得格外有记忆点。

Lambert与阿达娃都在采访中表示,对于不同的音乐风格,他们都抱有很强的新鲜感,都期望在未来能够去尝试做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无论是融入中国的传统戏曲或是国风内容,还是与Hiphop或者爵士音乐相融合。

而这种创作态度上的积极多元,也使得抖音音乐人能够更自觉地在原创与流行之间保持平衡。

Lambert谈到,《为歌而赞》让新歌与热歌同台竞技,本身便证明这二者之间是可以共存和相互激发的。「新歌能在这个舞台上被大众看见,热歌也能通过翻唱的形式获得第二次生命,所以它们本身并不矛盾」。阿达娃同样认为:「其实翻唱只是我们这些新生代音乐人对于之前优秀音乐前辈作品的理解,不过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种诠释」。

因此,在1号看来,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抖音音乐人」区别于其他音乐人的特征,时代性无疑是最好的名词。

这种时代性,意味着他们有了更大的可能被更多的人看见。

如今的抖音,早已成为了音乐人被大众所认识和接纳的一个重要渠道。就像Lambert所说:「我自己其实挺开心因为抖音而被大家这样认识到我,毕竟现在抖音不仅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它也是一个全民的平台。作为新生代音乐人,我觉得抖音能够让大家以很便捷的途径被大众认识」。

这种时代性,也意味着抖音音乐人本身作为抖音的深度用户,能够最为直接地了解和洞察大众的喜好与流行的趋势。正是因为这种便捷和广阔的洞察,赋予了他们的音乐作品更强的传播穿透力,与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这让1号想起了阿达娃刚刚上线的一首类似自白曲的新歌——《Model说唱》。

歌迷们惊喜地发现,在这首新歌里阿达娃好像比曾经的自己更加自信了。阿达娃非常赞同这个说法,「我想告诉大家,我变了,变得更自信了,尤其是参加了《为歌而赞》第二季之后,它给我带来了很多改变。超模就是一直自信坚定地行走于T台,我期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在音乐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一直光芒万丈」。

抖音之于这群有梦想的音乐人们,不仅仅是瞬间闪耀的发光,更是细水长流的成长。正如《Model说唱》里这句我最喜欢的歌词:

「看我总是带点怪癖

现在我都不在意

赛道被我开启迈入下个赛季」

 短评

大张伟一出场就用自带的活力点燃了全场的热情,太招人稀罕了。

8分钟前
  • 最幸运的幸运
  • 还行

直接跳过大众评审的所有部分 只听歌曲 很好 杨宗纬不愧是杨宗纬

10分钟前
  • 京海市场高启强
  • 还行

其实不要觉得百赞团犀利,他们说的真的是我身边朋友会评价的,好的音乐一定是同时经得起批评和赞美的。

14分钟前
  • 派大星的好朋友
  • 还行

评委真的都……emm……都是dy用户哦……(不想说难听的话)……我很喜欢杨宗纬我是他歌迷,可能他上这个节目也是为了吃饭吧~我理解他~🤧

15分钟前
  • Alana
  • 较差

第一期杨宗纬唱的我想要,真的好喜欢

18分钟前
  • lianghe32
  • 还行

第五期6分弃/舞台美轮美奂有品位又甜又少女心专业又用心。舞美歌词妆造也好,歌手也不错和气融融。音乐口味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还不如让专业音乐人( 会乐理或有从业经验的)来当嘉宾点评或者大众直接投票就行。不然很无趣。除了不稳的歌手舞台不然几乎都是半好半坏的口碑没意思。百赞团机制完全没必要。纯音乐节目是有七八分多的

21分钟前
  • 皮卡皮卡丘
  • 还行

妈呀,这个节目真的太懂我了,第一季和第二季请的都是我喜欢的歌手。

23分钟前
  • 猪脚脚
  • 还行

好歌曲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好歌手也经得住百赞团的点评。

26分钟前
  • Ukulele
  • 还行

歌手中,杨宗纬、孙楠和郁可唯的演唱都带来了些惊喜,房琪的点评很文艺。整体质量两星半。

28分钟前
  • 恋影
  • 还行

这个节目看了几集感觉最喜欢房琪的点评,比较喜欢她的表达方式。

32分钟前
  • 月山行
  • 还行

一星给袁娅维 只看了袁娅维纯享版 一星已经很给杀人台面子了

34分钟前
  • coco
  • 很差

2星给歌手,节目形式太恶臭。中午刚好看完这个看的声生不息,对比一下差距巨大。

35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较差

这哪里是为歌而赞,明明是为抖音而赞……雷佳的出现真是雷,又红又正,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春晚……嘉尔快跑吧,你跟这节目的气质不对路……

40分钟前
  • 山中的Annie
  • 很差

有几首好听歌。。但大部分索然无味

41分钟前
  • 破产君
  • 还行

很多歌还是不错的,比如杨宗纬的《我想要》

45分钟前
  • 言身寸心
  • 还行

歌都不错,节目的尴尬形式真是拉低了档次!

48分钟前
  • Mason
  • 较差

郁可唯杨宗纬等很多歌手,唱歌是真的非常好听,有技巧,也有情感。实在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不会唱歌不会说话说话还有点伤人大家叫不出名字的男男女女。看到他们举起话筒,立刻鼠标拖到下一位歌手唱歌画面。我只想安静地听歌。

51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歌坛大步走向毁灭,跟这些节目有很大关系。

56分钟前
  • Jonathan
  • 很差

抖音想把原本略俗的神曲通过专业音乐人的改编和演唱让歌曲更传唱的想法是好的,唱的好了,对于演唱的专业歌手也是有加成的好事。首批嘉宾的两期也确实有把几首好歌推出圈的,但也只有首批了,后面一路低走。什么真诚客观评价的百人戏精团(百赞团),我真的不理解一首歌听完每个人都哭的跟死了爹妈一样是什么鬼。而且他们的评论,说穿了也是一群捧高踩低的小丑罢了,规律就是只要是京城来的前辈使劲夸,抖音出的新人使劲踩就对了。

60分钟前
  • 卡卡
  • 较差

百赞团作为节目的亮点模式,给每一位前来演唱的歌手、音乐人真实的反馈,这点非常不错。

1小时前
  • Christia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