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铁路之旅 第一季

第5集完结

主演:迈克尔·波蒂洛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欧洲铁路之旅 第一季 剧照 NO.1欧洲铁路之旅 第一季 剧照 NO.2欧洲铁路之旅 第一季 剧照 NO.3欧洲铁路之旅 第一季 剧照 NO.4欧洲铁路之旅 第一季 剧照 NO.5欧洲铁路之旅 第一季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非常好的火车旅行记录片

高质量的火车旅行记录片,很好的创意,拿着一本1913年出的火车旅行手册,在100年后去旅行。感受历史沧桑的变化,经常追忆爱德华七世当时的历史典故,串接了大量的历史人文知识。旅行相当有品味,高级成衣订做,品尝葡萄酒,各类甜点美食,地接嘉宾几乎都是当地文化人士,清谈历史掌故,文化现象,特色人文。流利的多国语言,奢华的历史文化酒店,令人羡慕的旅行方式。而且火车是在欧洲很适合的旅行方式,快捷、方便、舒适,欧洲各火车站很多相当有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很大景观。
BBc经常能出非常高质量的纪录片,国内难以望其项背。

 2 ) 在欧洲发现英国

可能是时代不同吧,之所以看铁路旅行是因为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类似系列。(大概是山口知宏的中国铁道大纪行?)

本纪录片的导游真的让人感觉有点奇葩,(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本人认知中的英国人形象),虽然是旅游却穿着衬衫长裤,与人聊天时表情严肃到让对方紧张,时刻以伟大的引导现代文明的英国人自居,沉浸在对辉煌昨日的留恋之中。

看了两集后得知他是政客,因此才有如此强的民族意识吗?或者是本能讨好民众?当然,比起宇宙万物的本源都来自韩国的节目好多了。

当然,这部纪录片主题就是在追寻20世纪初英国人的足迹,只能怪我找错了纪录片吧。

但还是希望能在纪录片里看到发现不同和新事物,而不是怀旧,稍微有些遗憾。

简列一下知识点:

英国人发明了火车旅行;

英国人建立了最早的地铁,大概是20世界下半叶,然后是维也纳;

维也纳是“淫乱之都”,华尔兹在当时被视为低俗,怪不得辜鸿民言论在当时欧洲有一席之地;

20世纪初的布达佩斯咖啡馆里出没着托落斯基、列宁、斯大林和弗洛伊德;

布达、旧布达和佩斯构成了布达佩斯;

 3 ) La Belle Époque和美好欧洲

2022年5月,没有比身处lockdown近三个月之久而看着这类纪录片更令人觉得讽刺和悲哀的。

1.关于铁路,涉及交通和交流,自然有大量历史知识。除瑞士的铁路是为了征服自然或者方便出行,其他国家的铁路似乎都与军事和运输需求关联(与建设时间——一战之前有关)。

2.德国人的英语表达(词汇量和口音)真的冠绝除英国以外的欧洲国家,荷比次之。

3.可能得益于国土面积不大,瑞士的铁路网结合了ubiquitous,convenient,punctual,functional,scenic等美好特质,真是瑞士人聪明才智的集大成者。never would i ever get tired of traveling through Switzerland by its “hop-on and hop-off” railway network and get carried away by the awe-inspiring,spine-tingling,breath-taking views of the country.

4. Cote d'Azur确实美而大气;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小而精致;巴塞尔和苏黎世是我心目中融合现代化和艺术化、便利而冷漠(in a good way)的适合生活的城市典范了,怀念那种身处发达城市却能感受到宁静的感觉。

5.最后,对我而言,gourmets只是balanced and peaceful life的点缀,one can only appreciate niceness when in good moods.

 4 ) 觀影筆記 | 歐洲鐵路之旅

法国 | 北部蒙马特(Montmartre):

1.红磨坊(Moulin rouge),1889年建立。

法国康康舞(French Cancan)的发源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享乐主义在法国蔓延。

*巴黎的红灯区位于蒙马特 (montmartre) 区中心,经营者很清楚苦艾酒传说中的催欲效果,从那时起苦艾酒和“红磨坊”就变成了同义词。

1915年,苦艾酒最为旺盛的时期,终于在法国遭到查禁。

*在其流行的最旺盛时期,苦艾酒在法国遭到查禁。在向军队配给苦艾酒作为预防疟疾的防范措施几年后,法国政府决定禁止饮用苦艾酒,归咎的原因是一战期间配给的酒普遍丢弃在战壕中。但是影响更大的原因可能是来自法国葡萄酒业的极大压力,他们认为苦艾酒会侵占他们的市场。
*他描述着这种幻觉:酒后走在寒夜的大街上,我却感觉大簇大簇的郁金香,在我脚边挨挨擦擦。1882年,王尔德游历美国时的比喻则更为诗意:“一杯苦艾酒跟一轮落日有什么分别呢?”即便到了后来,王尔德孑然一身、贫病交加,但他的聪明劲儿却未尝稍减:“我正跟我的墙纸进行一场殊死搏斗,要么是它走,要么是我亡。”
*苦艾酒的风行,让那些像王尔德般的街头醉汉明显地多了起来;因此苦艾酒遭到“卫道士”们的敌视与诅咒也就不足为奇了。顺带遭殃的,还有那些画家们。德加的名作《苦艾酒》1893年送伦敦参展时,竟引发了英国人的“反法”浪潮,不苟的英国人将苦艾酒看作是“法国毒药”;当然,这就跟将梅毒说成“法国痼疾”一样的不公平。同行毕加索也有画作《喝苦艾酒的人》。
*大约就在同时期,从荷兰来到法国的、落落难合的画家凡高也爱上了苦艾酒。他白天在阿尔的乡间写生,金黄的烈日让这头寂寞的兽干渴难耐,便在星夜里一头扎入了“绿色缪斯”的怀抱。凡高写信给他亲爱的弟弟提奥:“咖啡馆是个会让人毁掉自己、让人发狂的地方,所以我用路易十五的柔绿色、用孔雀绿,再衬以黄绿色、粗糙的青绿色,我用这些来表现在低矮的咖啡馆里蕴含的黑色力量;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魔鬼熔炉一样的氛围中,泛着硫磺的颜色。”多年以后,阿尔卡萨这处苦艾酒徒们麋集的地方竟因这种“令人疯狂的绿色”,成了绘画史上的一处名胜。
*蒙马特高地位于巴黎18区,也是拉丁区,巴黎黑人聚集处,治安较乱,最好是下午来傍晚走,不要等天黑。地铁可以到达。主要景点有:小丘广场、爱情墙、圣心教堂、名人墓地、红磨坊、电车及旁边的阶梯道,旋转木马等,总之步步是景色,满眼望去都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2.狡兔酒吧(Lapin Agile),酒吧老板弗莱德·吉哈德。

常客有毕加索,莫迪利阿尼,阿波利奈尔等。

法国 | 蔚蓝海岸

“picturesque”,如诗如画。莫奈沿着昆蒂布(Antibes)海角创作了许多作品,许多人追随莫奈的脚步来到昆蒂布(Antibes)。例如西涅克,他从圣特罗佩(St Tropez)出发,后又启发了其他人,如马蒂斯。

匈牙利 | 布达佩斯

1.锁链桥(The Chain Bridge)将布达和佩斯连接在了一起。 19世纪中叶建成,它横跨了多瑙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吊桥之一。奥地利人曾想炸毁这快完成的桥。

1873年,布达、老布达、佩斯统一,布达佩斯成为了匈牙利的首都。

布达佩斯曾被土耳其占领了150年,所以具有东方气息。匈牙利食物的代表:小茴香、红辣椒粉、甜点心、卷心饼。油炸小吃Langos,可以加酸奶油、奶酪和其他喜欢的食物。

布达佩斯是除了伦敦外第二个有自己城市地铁的。

2.塞切尼浴场

斯洛伐克

1913年曾是奥匈帝国的领土

哈布斯堡帝国一开始只是瑞士的一家小贵族,14世纪变成了大公。20世纪初,哈布斯堡家族几乎控制了欧洲大陆的大壁江山。

约瑟夫一世。

塞尔维亚壮大,费迪南在萨拉热窝遇刺,人们认为塞尔维亚是幕后黑手,哈布斯堡帝国的统治者决心入侵,摧毁塞尔维亚,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味着奥匈帝国的解体。

斯洛伐克 | 拉伯蒂斯拉瓦(Bratislava)

曾是匈牙利的领土。拉丁文记载着19位匈牙利的国王和女王,他们加冕带的是,带有弯曲十字架的王冠。16世纪起,匈牙利的国王女王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甚至到了19世纪60年代,匈牙利获得地方自治后,弗朗茨·约瑟夫作为奥地利皇帝统治疆域的西半边,而作为匈牙利国王统治东半边。

奥地利 | 维也纳

奥地利首都。

1.环城大道,宽阔的主干道。围绕在维也纳内城的三面。

2.帝国酒店。维也纳华尔兹,举世闻名的舞蹈,也是著名的音乐形式。基本舞步有6步,始于18世纪,一开始上流社会认为它不光彩。

(哈哈哈哈哈哈这段也太gay了)

3.奥地利国家美术馆的画廊

新艺术派:古斯塔夫·克利姆特(Gustav Klimt)

《吻》(Kiss)1908年

当时的维也纳被认为是低俗的地方,《吻》揭示了世纪之交的维也纳蕴含的尖锐和颠覆性的精神。

4.中央咖啡馆(1876年),维也纳。

梅兰锡(Melange)是黑咖啡加入搅拌的牛奶。

20世纪初的咖啡馆,可能和知识分子、艺术家、作家。在他们声名鹊起之前,列夫·托洛茨基、列宁、斯大林。曾在中央咖啡馆下国际象棋。除了俄国革命家,这里还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5 ) 欧洲铁路之旅

基本上这部片子是主持人Michael Portillo根据英国1913年出版的旅行指南《Bradshaw’s Continental Railway Guide and General Handbook》的推荐路线,带领观众游历了欧洲著名的火车站和铁路沿线景点。

纪录片一共五集,可以通过这部片子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受英国人欢迎的欧洲度假旅行线路,最有历史和建筑特色的欧洲火车站和铁路系统,一路上有一辈子难见一次的美景,还可以顺带了解到战前欧洲部分国家的政治格局,城市建设,历史人文和民众生态,总之是一部超好看内容超丰富的纪录片。

 6 ) 不管不顾第几集,看了就行

因为在准备行程,于是又把这个系列拉出来看了一遍。主要看的还是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很喜欢布达佩斯的一日行程安排:从链子桥到国会大厦再到地铁M1最后是城市广场的浴场。
布拉格那集偏人文,景色就比较少了。
一点不落看完的是西班牙这集,其中三个地点是游人很少,但是看到视频上面景色十分惊艳的,甚至在考虑为此更改行程。
坐着火车游英国系列我觉得主持人简直就是个话痨,于是也是有一集没一集的看,欧洲系列非常实用,可以作为行程安排的参考。但是要注意的是专业度还是不够,至少在对Flamenco解读这一点就能看出不专业。

 短评

好懷念

8分钟前
  • Esther L
  • 力荐

被議員大人的衣服閃瞎眼〜

11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法国、奥地利风光、文化为主,德国瑞士的技术部分更好看——威廉二世的(盲目)自信不是没道理。瑞士高山滑雪的历史不过150年、很多运动项目是英国游客发明的!此处请串戏福尔摩斯、波罗。这次用的铁路指南出版于1913年,距一战爆发还有一年、而胶济铁路已通车四年。2016-09-11想看 2017-04-07在看

12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推荐

老爷子衬衫的颜色一个比一个粉嫩啊!

16分钟前
  • no speak
  • 力荐

片子展现了四条欧洲大陆路线,主要是介绍沿途国家在一战前的历史,尤其是曾经的帝国们,再带上一些英国在此地历史中某一领域的贡献和渊源的“私货”。前两条路线好踩我的偏好,不是我未来想走的路线,就是曾经去过的城市。第二集Bratislava的介绍太少了!!!居然一闪而过,我真的强烈安利这个城市!

19分钟前
  • Claudia
  • 推荐

每一集都令人陶醉,所到之处都令人向往。铁路所到的城市没有深度游览,但有特色的基本都介绍到,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片子,很长见识,完全能感受到BBC的用心。印象最深的是萨尔茨堡和美到心醉的瑞士。

24分钟前
  • LLudeer
  • 力荐

很喜欢一个对话,迈克尔问阿切斯家族的后人,「如果用现代技术切割卡利南钻石会更完美吗?」回答是,「不,但会更高效。那些高价的老钻石,他的美,他的浪漫,在于背景,而不仅仅是技术。」

25分钟前
  • 后戏
  • 推荐

欧洲有不美的地方吗

29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好棒啊 最想去第二集讲到的Salzburg

33分钟前
  • LadyChili
  • 力荐

紧扣1913年出版的欧洲铁路旅行指南这条线索,结合那个年代的历史,所述内容都和铁路有关,于是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38分钟前
  • dreaming
  • 推荐

标准好看

39分钟前
  • strawberrrrrry
  • 力荐

瑞士那集太漂亮!!The Glacier Express全程€110+,貴。。。

44分钟前
  • sarah🇺🇦
  • 推荐

历史的回旋令人窒息

47分钟前
  • 不会光合的薄荷
  • 力荐

主持人很棒,下次再去欧洲玩打算走几条里面的线路。

51分钟前
  • 姚墨芳
  • 推荐

高配版,太好看了。

53分钟前
  • Amethyst
  • 力荐

主持人将会是我毕生最羡慕的人。陶醉得无法用言语形容😳。看完英国铁路纪行第一季,再看欧洲的,会觉得文化差异特别有趣。分享知乎帖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690405/answer/64004728以及,无比期待着接下来一年多去走纪录片中的路。

58分钟前
  • 书羽素鱼__
  • 力荐

虽然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但意境还是有的,镜头美感比关口知宏的好太多。

1小时前
  • MissDragon
  • 推荐

官员退休后还可以拍部这样的片

1小时前
  • 窗边的白白
  • 力荐

2018.9.5哇哦,还有比这更好的看世界的电影了吗,不但风景美,更可爱是根据所到之处穿插严肃历史。。1.法国拉西奥塔(世界首部电影拍摄地),蔚蓝海岸,昂蒂布(莫奈),摩洛哥(是摩纳哥...)蒙特卡洛(富豪地)2.匈牙利布达和佩斯,两个城市。一战开端,多王国帝国哈布斯比家族要击垮塞尔维亚。被萨尔茨堡山间美景所震撼!!萨尔茨卡默古特火车之旅。3.德女王的孙子,乔治五世当了英国王,不会英语,是英国历史唯一埋葬在海外的国王。一战时德英法三国王是表兄弟,有趣!4.瑞士苏黎世建筑用铁轨平移。诺贝尔和平奖是炸药工程师设立…5.钢铁大王卡耐基资助了荷兰海牙国际法庭的建立。亚眠人为保护大教堂,用了两万多个沙袋抵挡一战战火

1小时前
  • pinkcat
  • 力荐

20200902 1080P myTVsuper

1小时前
  • 公園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