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已完结

主演:蒂姆·玛西娅,艾米·普莱斯,格雷格·卡丁,乔希·迪安,约翰·洛丹,约翰·索哈尼,金·库柏,圣地亚哥·洛佩兹,道格·蒙金,肯尼斯·吉文斯,维维卡·周,阿尔忒弥斯·斯诺,史蒂夫·甘布尔,纪维·纪米,斯蒂芬妮·哈洛,莉莉·达拉格·哈蒂,吉姆·麦克索利,朱蒂·何,汤姆·斯科佐内,杰森·托瓦尔,迈克尔·鲍,萨宾娜·鲍,理查德·沙维,巴勃罗·C·韦加拉,格林·马丁,乔什·托马斯,莱昂·冈萨雷斯,玛海拉·劳伦斯,卡拉·伍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1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2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3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4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5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6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13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14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15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16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17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18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19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不好意思酒店客满,您看住在天台的水塔里可以吗?

先说一下评分。

作为记录片来讲,Netflix的这部记录片用中规中矩的拍摄,及分层式呈现的方法,全面解析了整个案件。

扣分的点在于,包括讲解游民巷在内的部分内容重复,蓝可儿案的有些内容没有完全解释清楚,且成片有故意拉长时间的问题。

整个记录片完全可以剪辑在100分钟以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压缩到1个小时以内。

作为记录片来讲,这部《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充其量只能给到3星。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给了4星,因为这部记录片里呈现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你都找不到一个词能形容你看完它的感受。

真的是叫人一言难尽、毛骨悚然……

记录片得出的最终结论是,蓝可儿在塞西尔酒店是意外身亡。这个conclusion作为看完全片的我,是真的buy了。

整件事情其实远没有大家想的这么复杂,在案件引爆舆论的时候,很多信息其实是没有公布的。

蓝可儿是一个患有严重的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并伴随有迫害妄想和幻听的病人。在入住塞西尔酒店之前,她自己减少或者停止服用了治疗该疾病的精神类处方药。在入住酒店期间躁郁症发作,并最终行为失控,躲入了酒店的水箱中溺亡。

蓝可儿失踪案完全就是一个悲剧,作为观众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故。

洛杉矶警方在整个案件的处理中基本上没有问题,坊间盛传的,有人买通警方掩盖真相包庇凶手的事情也是无稽之谈。

塞西尔酒店管理方在蓝可儿案里,也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在塞西尔酒店。

塞西尔酒店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这个酒店的黑历史完全不能细看。作为观众,你看到的所谓塞西尔酒店的黑历史,只不过是它的冰山一角而已。

深吸一口气,来看看这座酒店有多夸张。

在蓝可儿案发生之前,塞西尔酒店就已经很出名了。它出名的原因不是因为酒店死人(这个我们后面再说),而是因为闹鬼。

这个酒店简直就是灵异节目喜爱的圣地,过去美国知名的灵探节目就曾经说过,这个酒店盘踞着大量的恶灵,负面能量严重。而且如果入住的人有恶念的话,恶念会被放大。

事实上酒店就曾收到过大量关于闹鬼或者是不明骚扰现象的投诉。

甚至有人拍到过鬼影照片。

洛杉矶市居民科斯顿·阿尔德里特(Koston Alderete)就曾拍到一个鬼魂从塞西尔酒店4楼客房飞出的画面。

还有传言说在塞西尔酒店9楼的一个房间里的墙角,放着一颗黑色的石头。石头呈正方形,有儿童的座椅大小。没有人知道这颗石头何时出现的,只是酒店历任的经营者,都知道不能移动这块石头。认为谁移动这颗石头,就会遭到噩运。

曾经美国有一档灵探节目中,有一个人自称了解这个石头来历的人表示,这颗石头是当时保琳奥顿从九楼跳下时,留下的遗物。

在1962年,27岁的保琳·奥顿(Pauline Otton)因为和丈夫吵架而自己住到了塞西尔酒店,然而在当晚她却突然从9楼的客房中跳下,并且正好砸中正在散步的65岁男子乔治·吉尼尼(George Gianinni)而最终两人当场身亡。

当时这个知情人表示,保琳奥顿曾在房间里,用通灵板进行通灵,而那块石头,正是通灵板放置的位置。

和通常把闹鬼当做特色去宣传的酒店不同,塞西尔酒店对此类传闻讳莫如深。而且传闻本身也是多到你都没法怀疑是假的,毕竟不可能所有的住客都在统一口径撒谎。

如果说闹鬼不是塞西尔酒店的特色的话,那这座酒店的特色是什么呢?

是频发的自杀和谋杀。

你能看到的网络上公开数据只是其中比较有名的案例。事实上塞西尔酒店一直都是“自杀圣地”,你能想象得到的自杀方式这里都有发生过。

这座酒店也因此在当地人眼中“享有盛誉”!

一家酒店发生多起命案的概率很小,但塞西尔酒店很明显不属于这种普通类型。

2016年,洛杉矶本地的一位记者兼作家詹姆斯·巴特莱特(Jame T. Bartlett)也对这个酒店产生了好奇,在他对洛杉矶地区所有酒店进行了一整年的数据跟踪后,发现在这么庞大的入住数量上,塞西尔酒店这个场所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死亡率、自杀率、犯罪率、甚至就连纯粹的“倒霉率”都远远超过其他酒店。

在他的书《美味的幽灵》(Gourmet Ghost)里,对塞西尔的“倒霉率”表示震惊——因为这个地方看起来真的像是被诅咒了。

单纯说倒霉率高,观众是没有概念的。让我们来看看记录片里采访的酒店经理和长期住客怎么说。

塞西尔酒店有700多个房间,维修主管可以让巡场经理问出,有没有没有死过人的房间。

工作10年期间,塞西尔酒店死了超过80个住客。

80年代的时候,长期住客不愿意去六楼以上,因为很可能会送命……

所以闹鬼对于酒店来说,都是小问题了。

塞西尔酒店如此危险,以至于管理酒店的经理都说这是一个冒险故事。

巡逻该区域的警察,对于酒店的状况也是心有余悸。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稍微了解一点塞西尔酒店情况的人,都会觉得蓝可儿失踪完全就是遇害的原因。

得益于绝佳的地理位置,住在塞西尔酒店可以让您第一时间领略洛杉矶最大贫民窟的风采。

想象一下,一个外国单身女游客,住进游民巷里最大的廉价酒店……

你不奇怪为什么蓝可儿要住在这样一个危险的地方?那是因为你在订房的时候,根本想不到你订的缅街旅店,就是传说中的塞西尔酒店。

精明的酒店管理者,为了避开塞西尔酒店声名狼藉的情况,为酒店换了一个新名头。

这段记录片里的原话,简直可以直接用在恐怖片里。

事实上,这部记录片有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说塞西尔酒店和它所在的游民巷有多危险。

调查人员几乎是不断的在重复,罪犯、妓女、瘾君子及连环杀手有多么喜欢住在这个酒店。然后这样的事情接连不断的发生了75年……

除了地段和酒店本身的诡异与危险以外,蓝可儿失踪案还充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各种巧合。在这其中发生的巧合数量之多、之离奇,简直颠覆了人们对于概率学的认知。

首先是死因。洛杉矶法医花了超过4个月的时间也无法确定蓝可儿的死因。

而且,在最终的尸检报告上,还出现了修改鉴定结果的情况。而修改的痕迹,被人联想到了洛杉矶警方试图掩盖真相这个方向上。

根据记录片所说,法医在勾选时,勾错了选项,又进行了修改。碰巧修改的日期数字,有一个8看起来特别像是5。

事实上,在看完整部记录片以后,蓝可儿的死因法医还是不清楚。修改死因为意外看来也是为了方便结案。

其次是公开的电梯视频。这个部分实在是太轰动了,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追问,为什么给时间戳打码,为什么会对视频进行剪辑,为什么会对视频进行调速。

警方给出的回答是,为了找到她这个人。

因为蓝可儿最后出现的形象和她照片里的并不相同。时间戳打码,只是不想暴露她最后出现在电梯里的实际时间。调慢速度只是为了方便人们看清楚她的形象。

但是洛杉矶警方还是没有给出为什么剪辑视频的原因。这个问题目前来看,几乎是无解的。

第三点是关于搜索尸体。洛杉矶警方完全没有想到要去找水箱,或者说是漏掉了搜查水箱。没有人想到蓝可儿出现在了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地方。

然后紧接着,引发了第四点巧合。

蓝可儿的死亡方式,像极了2005上映的一部恐怖电影《鬼水怪谈》。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情节。

第五个意外的情况是,警方对于发现蓝可儿尸体时,水箱盖子是否打开这一情况时,存在错误沟通。

这段央视采访警方的视频,让洛杉矶警局的负责人丢尽了颜面。居然能在国际新闻上出这么大一个乌龙,也是难以置信。

而后,大家又发现了第六点巧合。

在蓝可儿住店期间,游民巷地区发生了肺结核传播疫情。

其中有一个检测项,是她名字一字不差的反写。

这还没完,在蓝可儿生前最后一次被人目击的地点——最后一家书店(这个名字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查询它们家的注册地址邮编,然后输入谷歌地图,你就会发现惊喜。

而一个在蓝可儿失踪1年前住过塞西尔酒店的死亡金属摇滚住客,因为其发布的视频与蓝可儿失踪的近似关联,被无辜人肉网暴。虽然他真的很无辜可怜,但是他发布的视频也真的和此案很巧合。

就连调查人员也无奈了,根本没法解释这种现象。

蓝可儿失踪案里面的元素,随便拿一个出来,放在外面都是非常轰动的东西,更不要说这么多要素都集中在一个案件里了。

记录片里给出的蓝可儿案的结论是,患有躁郁症的她,擅自停药导致出现精神问题。在塞西尔酒店住店期间产生迫害妄想。在躲避不存在的追杀时,从防火梯爬上天台,并最终躲入水箱中。而由于水箱的水位不够高,蓝可儿最终没能爬出水箱。蓝可儿的衣服是在水箱中,脱衣服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让自己浮在水面上,也可能是因为冻死之前的幻觉热感而脱去衣物。

蓝可儿的失踪案反应出了很多问题。被忽视的心理疾病、缺乏治理的市中心、贫富分化、网络暴力等等等等……

除了这些能看到的问题,这个案子里还有太多的巧合,和难以解释的部分。

没人知道蓝可儿之死跟塞西尔酒店的黑暗历史是不是有关系,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酒店实在是太恐怖。

《美国恐怖故事:旅馆 第五季》原型就是来源于塞西尔酒店,

无论最后导致蓝可儿发病的是不是塞西尔酒店本身,这个地方都是毫无疑问的不详。

蓝可儿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塞西尔酒店身亡的人,这个酒店每一个房间都装满了痛苦的灵魂,愿悲剧不再发生,也愿她能够安息。

 2 ) 胡思乱想

3.5。 这部纪录片集合了关于网络阴谋论、心理疾病以及美国警方和流浪巷讨论和表述。前三集铺垫太多(故意悬念好冗长啊),最后一集剩余半小时展开陈述。

首先是关于网络侦探的欢呼。警方发出视频的时候考虑到会有不可预估的结果,但是这个意料之内的结果还是beyond expectation。侦探们是对抗警方的革命者,网民被他们引导着、被“未解之谜”不断刺激着。舆论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对死亡金属音乐家的伤害让人心痛。他说自己已经失去表达的自由了,不知道该怎么创作音乐了。BTW,他好像马修....

第二个,心理疾病。抗抑郁症药物是缓解,也是诱因。蓝可儿想要积极向上,想要摆脱低落情绪,戒断了药物、选择了旅行,可是结果...Depression sucks!互联网上能看到千千万万个蓝可儿在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在蓝可儿的博客寻找认同感,也难怪其中一个侦探眼眶含泪了…

最后,流浪巷。这个在美国downtown特殊的存在,它对于LA就像是班级差生对于班主任的存在。班主任想:如果把所有的差生集合在一起,是不是对其他学生产生不了影响了呢?显而易见的结果:依旧在影响,甚至更糟糕。流动的人群是无法完全被阻断的,即便在流浪巷周围安排不少警力,甚至围了一座“墙”。把“糟糕”聚集在一起,任由他们变得更糟糕,可是这个“糟糕”的环境会被僭越,也会想要冲出围墙。酒店的经理提到,当时致电警方却无人接应,因为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班主任放弃差生了。哎。

最后的最后,盖子开闭问题。在警方表述的时候,修理工没有站出来指错哎……

 3 ) 都市病

阴谋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融义愤、怀疑、猎奇于一身。 对执法部门(乃至权力)的质疑由来已久,这固然是腐败和交易普遍存在导致的合理猜测,也是执法部门信息披露的尺度不易把握。 有多少人真的关心事件中人物的命运,或许更多是看戏的心态,在无聊时光中打发时间,或者纯粹找一个发泄情绪的出口。 网络义警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底线呢,在海量数据中检索所谓的嫌疑人,极容易带来网络暴力,苍蝇逐臭,好事者总有新的热点,而受害者只能自己收拾碎片,不知道能不能回到生活常态,而根本不会有人向他道歉。 当代社会的心理问题比想象中更普遍,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连接在一起,背景中充斥着杂音,如何去芜存菁,如何不迷失在诱惑之中,没有人去给出答案,而个人的失意常常被孤立化,简单归结为个体的“失败”。 生活顺遂或者掌握资源的人, 总会有高高在上的心态,将底层视为发展的障碍,应该从城市版图中被驱逐出去,而实际上,他们大多只是社会病的受害者而已。

 4 ) 《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接受案子中的巧合

采访了两个办案警察、原酒店经理、youtube博主、发现尸体的维修工、历史学者等等相关人物。叙事有点拉杂,拍成两集的话内容会更清爽一些。关于蓝可儿案子,片子讲了很多巧合的事情,比如蓝可儿案和《鬼水怪谈》剧情很像;蓝可儿英文名字Elisa Lam,而蓝可儿刚失踪,贫民窟就发生了肺结核,而肺结核的检测药剂是Lam-Elisa,蓝可儿的大学刚好有个肺结核研究中心,蓝可儿也因此被怀疑是人肉投毒;在谷歌地图中输入蓝可儿经常光顾的洛杉矶那家书店的相关名字,竟然直接定位到蓝可儿的墓地。。有些事情真的是惊天巧合,你不得不接受它。

蓝可儿有精神问题,这一点不能忽略,片子讲的很清楚了。她和几个女生同住一室,由于她举止怪异,在室友床上乱写纸条,又不肯给室友开门,最后被酒店方请走,搬进了单独的房间。出国的年轻人为了节省经费经常住青年旅店,4-10个人住一间,蓝可儿显然不能和室友和平相处。她在酒店大堂还张开双臂,大喊“我疯了,洛杉矶也疯了”。她在洛杉矶参加演唱会,乱写喋喋不休的纸条,还被安保人员请走了,都可以说明蓝可儿的精神有严重问题。她的汤不热博客透露自己吃多种精神障碍的药,而且流露过自杀的念头。

警方认为蓝可儿是意外溺死,原因是躁郁症,也即双相障碍,没有吃药,是站得住脚的,所有看起来诡异的事情都是可以获得合理解释的。所谓“诡异”的电梯视频,蓝可儿一开始进入电梯是很轻松的,她没有戴眼镜,看不清电梯按键,不小心按了Door Hold键,电梯门不关,她怀疑有人跟踪她,逐渐变得紧张,在电梯外挥舞手臂,而且脚都是软的,几乎站不住了,显然她发病了,一受到刺激就容易发病。然后很可能就上顶楼了,毕竟电梯在14层,和顶楼就差一层。关于电梯视频遮住了时间码,警察说是要隐藏一些信息;视频有放慢,是为了更清楚地看清蓝可儿本人,这些警察都在片子里作了解释。

水塔里的蓝可儿是裸体的,警察的解释是,蓝可儿为了减轻重量,防止下沉,脱去了衣服,另外,长时间低温也会导致体内状态异常,人会脱衣服。

实际上,维修工发现水塔里的尸体时,上面的盖子是打开的,这一点事实几乎可以排除谋杀了。

蓝可儿案子吸引那么多注意力,产生了很多种解读,也是一种巧合。这个巧合就是蓝可儿在电梯监控之下犯病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果电梯没捕捉到那段“诡异”电梯视频,人们还会热衷于讨论这个案子吗?

背锅侠莫比德是死亡金属歌手,他的歌词有杀了一个女孩什么的,他的照片背后有黑色大丽花图片什么的,都是巧合,却被网络侦探们过度解读。莫比德遭受了疯狂的网络暴力,甚至有自杀倾向,也是案件中的受害者。蓝可儿失踪的时候,这哥们在墨西哥弄演唱会,怎么跑到洛杉矶杀人?

有人分析说,凶手对蓝可儿下迷幻药了,但是警方公布的报告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还有的说,警方对视频做手脚是在故意包庇某人,这就接近于阴谋论了。

最后,臭名昭著的塞西尔酒店已停业,2017年被纽约某财团收购,据说要整改了,打算在顶楼弄一个酒吧和浅水泳池。

赛西尔酒店的3-5楼被隔离起来,另开了一个Stay青旅,两者共用电梯。蓝可儿入住的是Stay青旅,后来坐电梯上到了14层

百余人畅聊电影~

 5 ) 请做好一个犯罪纪录片的本分

犯罪纪录片,特别是拍摄这种带有浓重悬疑色彩的案件,要有那种对探案的浓厚兴趣和专业的探案知识。本片很遗憾的两者都无,四个小时里观众眼睁睁看着它东拉西扯,cosplay,悲天悯人,但最最核心的案件本身反而交代的潦草模糊。超长的篇幅里真正跟案件有关的只有前后30分钟,这导致对于相当一部分本身对案件就有深厚兴趣的观众看完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上当受骗,出奇愤怒。

特别是本剧打着不要参与网络狂热的幌子找来了一众网红从各个角度重述了他们对于蓝可儿案件的种种猜想,其实就是把过时的网络谣言又拿出来炒了一遍,既对案件毫无帮助,也模糊了本片的重点。洛杉矶警方在片中毫无反思的无能表现,以及酒店经理面不改色的推卸责任,才应该是一个犯罪纪录片重点描绘讨论的,结果在片中一带而过,导演似乎到最后都已经认同了他们的处理方式了。我甚至都能想象出导演拍到最后耸耸肩一摊手的那种表情。典型的白左思维,想要拍出那种所谓的社会影响力,把聚光灯照在网红们对案件的各种怪力乱神上,对案件本身的疑点毫无挖掘,比如:父母明知女儿精神状况有异常,为什么让她一个人远行?为什么录像带被剪辑过了?到底是谁做的剪辑?为什么警方要把录像放到网上,事后又不让网络参与探案?为什么验尸报告被修改过了,真的是笔误?为什么水箱的顶盖是开着的(到底是不是开着的,如果是开的,那警方检查屋顶的时候为什么会没有看到?)为什么狂躁症会选择跳水箱而不是简单的跳楼?为什么跳进水箱的瞬间会恢复神智然后脱衣服?这么多的问题本片要么模棱两可的回答了,要么一带而过,要么对当事人的证词全盘接受,对案件本身毫无分析,自然对案件背后的追责也就掠过了。比如案件中明显的种族轻视,警方的技术性失误,酒店的系统失灵等等,就这么轻易放过了。

当我看到影片里网红们和金属乐歌手出现的篇幅比例之后,我非常理解为什么蓝可儿的朋友家人没有出现在这部电影里。这是对的,让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片子无法拿到他们自以为是的煽情与感动,让它做为一部烂片在蓝可儿案件历史中被遗忘。

最后,希望蓝可儿安息。8年了,无论当初发生了什么,希望她已在光明里。蓝可儿的家人们,也希望他们现在走了出来。

 6 ) RIP elisa Lam

算是解答了之前的疑惑吧。

倍速着3个小时看完,中间介绍酒店背景时,一度想要跳过。

网络侦探们非常之刚,刚警察刚酒店,疯狂输出,想象力也很强;

死亡摇滚那哥是真的很可怜,被网暴到自闭,网络没有记忆,也没人对他道歉;

维修工大叔算是谜团的核心人物了,一句话就颠覆了整个案件,大叔但凡报案时说清楚水箱的盖子是否是打开的,都不至于让尸检报告出来的那么慢;

酒店经理,哎,一直撇清蓝可儿的死和酒店没有半毛钱关系就很冷漠,整个周围都是奇奇怪怪的人,也并不能成为酒店安全方面失职的借口,最后谈到水箱未上锁的时候,那一笑真的很恶心;

警察对监控的删减放慢,真的可以一开始就说清楚的,公布出来的监控那么恐怖,最后说原监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真是没必要… 双向情感障碍,蓝可儿的死,是个意外,就还挺难接受的,想要积极向上的活着,最后却被突发的疾病夺走了生命,可惜可叹。

RIP,elisa Lam。

 短评

因为我住过那个酒店一周 因为我坐过那个电梯 因为我在门口大街上被人伸进裤子摸了屁股 所以不管怎样 我都先给个5星

8分钟前
  • hang 🍬
  • 力荐

当时对蓝可儿这个案子还是很感兴趣的,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这个事件的资料去了解,然而这部纪录片没有让我知道得更多,建议大家还是不要浪费4小时看这个了!

12分钟前
  • 俊杰
  • 还行

Netflix版《走近科学》

13分钟前
  • 冯正气
  • 推荐

这些吃人血馒头的播主真是一个比一个恶心,还把自己的动机说的那么义正严辞。我觉得她就是嗑药过量死了,然后自己或者被某个毒贩子扔到了水桶里去。感觉酒店被黑到再也没法住了。

18分钟前
  • Eric·要回家
  • 推荐

也算是给我当年在学校熬夜关注的事件一个结束。上个月看《通灵之战》有一集就提到,蓝可儿不是为了自杀,而是为了“藏起来”。这也是我相信的,另外还有当时酒店没公布的蓝可儿室友投诉她的异常举动,都证实了她确实有双向情感障碍,并且没有服药。抑郁症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并不可怕,但是一定要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另外,千万不要做“键盘侠”,不要像《狩猎》《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那样,被舆论引导,毁掉一个人的生活。其实单凭网络的巧合根本证实不了什么。当然也不应该放过一个坏人。警察局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第一时间去楼顶、公布录像等等。纪录片还是比较客观理性的记录了一切。所谓“网络侦探”们,还欠那个歌手一个道歉。

22分钟前
  • 王二小Secret
  • 推荐

让我更难过的是 那位被网暴的Morbid小哥 以及大众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在发病时候的认知以及如何救助几乎是minimal 如果像普及海姆立克一样普及如何及时发现对身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发病 并如何要如何提供心理帮助 一定会阻止更多悲剧

26分钟前
  • Miss Logpie
  • 较差

电台主播的都市怪谈,网红探险的打卡圣地,阴谋论者的政府舞弊,键盘侠敲出的网络暴力,塞西尔酒店的腌臜历史不是一层涂料可以刷白,LAPD的无能不是一句我很努力可以掩盖。一场人间悲剧演变成云端狂欢,该负责的的人想尽力抽身,无关的人却发疯似的想要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这大概是整个社会的bipolar disorder。网络信息时代的蓝可儿案,比历史悬案少了层神秘,却多了层魔幻现实主义。

29分钟前
  • 翡冷翠的晚祷⚜
  • 力荐

在网飞的纪录片序列里不算好的,其实90分钟就能讲完的一个故事。诡异的案子背后有个最不诡异的答案。人们都以为蓝可儿是不是吃了药,但实际上却是因为她停了药。这故事里最唏嘘的是那个黑金属乐手,一个“我们与恶的距离“般的故事,这样的偏见与道德杀人的事在互联网上太多了。有谁向受害者道过歉?

32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键盘侠侦探/博主们是全片里也是现实中最可悲可恨的一群人。没有渠道和资源去获取案件证据和事实,也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读疑点,只能沉浸在自己脑补出的阴谋论里,生搬硬套的把毫无关联的东西拼接在一起去证明自己的妄想,还顺带网络暴力下无辜歌手毁人一生… Go get a fucking job would you?

37分钟前
  • Laplace Demon
  • 推荐

神啊 请像救我一样救救所有深陷泥潭的人吧

40分钟前
  • 推荐

看了这部才知道当时情况有多糟,就因为东亚面孔,加拿大华裔和日本恐怖片都能扯上关系,还有对金属乐的stigmatizing。整个网络反应就是大型且粗暴的race-based 文化联想。全片甚至时不时试图用蓝可儿的汤文进行第一人称叙,可你感觉不到任何关怀,对蓝可儿本人及家庭甚至至关重要的精神状况都是一笔带过,连照片都是网上一搜就有的。能梦回Netflix在2019年的别惹猫咪里对林俊案的讲述。呕吐

42分钟前
  • Cave
  • 很差

4集里大部分时间都在netflix特有的故弄玄虚,根本不用拍4集。Cecil hotel 有一种重庆大厦的感觉。

43分钟前
  • Pirouette
  • 还行

没第一时间检查水箱肯定是警方犯的第一个错误(失误),继而又引起后续第二个错误——将电梯视频公之于众,借助社会力量对失踪者进行搜寻本是必要手段也无可厚非,但在本案中却弄巧成拙地制造成了一起猎奇式的头条新闻(而非严肃社会案件),而各类吸引眼球的“解读”某种意义上又减弱甚至消除了大众对真相的关心(这点纪录片里也有提到),大众不愿意接受令人伤心的真相,而热衷于揪出那个其实并不存在的真凶(甚至期待某种阴谋论或超自然解释),估计这也是不少观众在看之前对这部纪录片的期待……纪录片对案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新思路和观点倒不意外,但丝毫没有涉及种族问题却是这部纪录片的遗憾之处,即假如失踪者是一个白人,酒店和警方的配合度及效率会不会有不同?

48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前两集有一丢丢拖沓,但后两集很不错,把能交代的都交代了。同作为躁郁症患者,我认为最终的理由是合理的。尸检报告体现出蓝可儿服药量不足,其之前也有拒绝服药的历史,而躁郁症至少需要服用两种类型的药物(她是四种),任何一种药物不遵医嘱擅自减量或停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幻听、幻觉和惊恐等戒断反应。我之前在躁郁症发作的时候会想躲进水里(虽然我不会游泳,但每天都想把自己浸在水里躲起来,而且是满脑子想着“我要坐地铁去颐和园泡在水里”),所以她真的有可能自己跑到了水箱去,最终不幸溺亡。另外,这个故事里可怜的是那位墨西哥音乐人,遭受了所谓网络侦探的网络暴力,不知道他这七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也没有人向他道歉。我喜欢第四集最后蓝可儿写在社交网络上的话,人类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闪而过。

50分钟前
  • 李書同
  • 推荐

没想到节奏这么拖沓,这四集的内容化成文字版介绍的话完全可以在15分钟内读完,有时间看这个还不如直接去wiki。过于故弄玄虚,实质内容没有多少,还有很多clips被重复使用。

53分钟前
  • 玩蛋丧志
  • 较差

其实什么也没说

55分钟前
  • MincherLee
  • 还行

相比以往的相关纪录片,算是看到了一些新的案件细节:1.酒店员工发现蓝可儿尸体的时候,顶楼水箱盖子是开着的,这个发现颠覆了人们固有的想法,即:蓝可儿死于谋杀。2.蓝可儿的衣服是自己脱的,衣服在水箱里被发现。警方也调查了那个疑似信奉撒旦教的疑凶,重金属摇滚歌手莫比德,他首次面对镜头采访,看完之后才发现,他其实是网络舆论风潮的受害者,网民想当然的认为他的音乐充满暴力与血腥=他是杀人犯,直接毁了他的歌手生涯,间接的悲剧…最后还是偏向蓝可儿应该死于意外这个结果,她患有严重的躁郁症,病症发作时跳入水箱,清醒了在水中挣扎却最终爬不出水箱,酿成惨剧。对酒店推卸蓝可儿死亡责任的态度本能反感,只能说此酒店是个不祥之地。整体纪录片应该缩成两集,节奏拖沓太不讨喜了…after that,愿逝者安息,R.I.P.

57分钟前
  • 我思故我在
  • 还行

不懂网飞为啥要做4集的纪录片,没啥新的角度和素材,无非就是从酒店方、警方、周边环境、游客、媒体等方面重新梳理了一遍事件,得出的结论是:心理健康问题,还输出了一波正能量和热鸡汤。既不恐怖也不涉及玄学,胆小人士可看可不看。

58分钟前
  • 秀了个咻
  • 较差

还算不错的纪录片。用了大量的采访素材。只是案件依旧没破,并没有提供太多思路。

59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塞西尔酒店女经理的故事我觉得会很精彩,看完这部纪录片最感兴趣的人是她😂

1小时前
  • lu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