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高清

主演:迈克尔·辛,弗兰克·兰格拉,马修·麦克费登,帕蒂·麦克马科,凯文·贝肯,托比·琼斯,奥利弗·普莱特,山姆·洛克威尔,丽贝卡·豪尔,凯特·詹宁斯·格兰特,霍莉·韦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法国语言: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2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3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4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5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6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3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4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5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6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7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8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9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福斯特对话尼克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尼克松(弗兰克·兰格拉饰)在水门事件后下台,却始终未曾对公众承认过自己的错误,欠美国人民一个道ddd。福斯特(迈克尔·辛饰)是一个在澳大利亚主持脱口秀的英国花花公子,在直播中看见尼克松搭乘直升飞机离开白宫时萌生采访他的意念并决定付诸实践。没有人对福斯特抱有期望,没有电视公司愿意出钱购买他的采访,朋友约翰(马修·麦克费登饰)找来业内著名的新闻人鲍勃(奥利弗·普莱特饰)和对尼克松研究颇深的詹姆斯(山姆·洛克威尔饰)来组成一个小组,开始进行资料挖掘。福斯特自己掏钱付了头笔的采访费,获得了与尼克松见面的机会,并且敲定了连续采访的日子。小组拼命准备问题以便逼尼克松在采访中认罪。尼克松的智囊团也在忙碌地准备应答,他们从不把福斯特放在眼内。正式采访开始,福斯特招架不住尼克松滔滔不绝的自辩,这一切让福斯特破釜沉舟,寻找突破口……明信片杀戮灵魂医师2火力少年王悠拳英雄舞动吧!少年脱缰野马圣诞节的那件事无尽的爱镖行天下之深宅大院罗丹岛之恋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老爸的筒子楼天下无双(国语版)千术2千王之战李卫当官2台版阿基拉的逃亡小淘气柠檬可乐皖美风味马拉松:爱国者日爆炸案美食大冒险之文明之旅天生拳霸西游记世间有她重金属比利时小天后安琪儿:成名之路炽爱游戏丢人军情五处 第二季牙狼:黄金风暴 翔青蛙公主铁雨2:首脑峰会青蛙情歌至尊战警宵夜江湖第2季宝莱坞双雄之战笨鸟大冒险消费品市场:破碎的体制大米骚动猎毒风云决战发财日陪你很久很久

 长篇影评

 1 ) 历史 迷人的历史

  我们怎样去面对历史是一个经就不衰的话题,去年看完《女王》之后我被震惊了。竟然有这样一批电影人可以以近十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蓝本,以现今依然处于政治高位的一大批政治人物为主角,拍摄一部传记题材却高潮迭起剧情不输于任何一部电影的影片。历史是讲述的历史,是众家之言,只有以一种冷眼旁观的客观观感来冷静地评述才能够不引起争议,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的困难。从话剧本身剧本的着笔点来看,似乎编导力图透过丑闻外衣来窥探当事人真正的内心,从而书写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尼克松。历史就是历史,是由很多机缘巧合构成的,所以真相到底为何并不是唯一的追求。编剧也并没有试图将自己主要的精力花费在如何真实地还原历史,摩根在采访中也表示“我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而这个人的自然属性又会制约他的社会属性。尼克松,是个政治家,可是他的消极、内向、多疑的性格就牵制了自己,所以才会有水门事件。而福斯特却是个天生的和别人交流的高手,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喜欢他。所以,在我看来,他做一个主持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也正是如此,大银幕版的《福斯特对话尼克松》的注重点既不是追求历史真相,也不是力求真实还原当时的情境,而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深入体会这一历史事件下对话的双方。
  其次,从影片本身来看,还是保留了摩根编剧以往的风格与导演霍华德的执导功力。虽然编剧极力避免,但此片还是不可避免地算入了政治影片的行列,也正是因为此,本片仅仅只在美国地区上映。拍摄政治电影需要制作者对当时时代背景有极其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会使导演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一点上霍华德导演做的很好,影片从头到尾紧密地围绕着大卫·福斯特对尼克松进行的那场为期四天的访谈,几乎没有任何的冗余。
  再次,因为影片本身的访谈形式以及客观历史的存在,片中所有的台词内容都得照搬当年的对话原文,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编剧的发挥。不过我们依然可以看出编剧的功力,故事的重心在不经意间被移放到了访谈之外,访谈前后对阵双方心里变化的加入与访谈本身相得益彰,从而全然起到了《女王》中行云流水的故事效果。
  最后,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影片体裁和内容的限定,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是台词、谈话、独白以及人物内心交代,但一如《女王》故事的出彩,观看的过程中并没有丝毫的沉闷或者是乏味之感。其实只要做到了这一点,这部影片就已经成功了。
  不论是出于对历史的沉迷,还是对影片本身的兴趣,它都值得我们关注。

 2 ) 两个灵魂的自白

当我在摄像机监视器的屏幕中看到福斯特那全然无助的表情,这时的镜头非常有趣,往往是左侧为福斯克真实的脸,右侧为他在监视器中的脸,一模一样的表情,却是一彩色一黑白并列在一起。

我认为那个画面的具有某种像梦致敬的意蕴——我常常体会到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在梦中,并且清醒的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个令人厌恶的梦——你明知道那是个可怕的梦魇,你却无从把自己唤醒。

已经有足够的溢美之词来赞扬过这场人类新闻史上最伟大的采访,没有之一。可是你们知道我的性格,我绝不用大多数人容易想到的思路来看待任何事物。

于是这个故事在我眼中不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伟大的奋斗过程,不是两个同样强力的灵魂如何角斗挣扎并且分出胜负的经历,因为没有两个,这个故事从头到尾,有且只有一个灵魂——哪怕它被分成了两半,为了让一个故事变得好看。

从本质上说,福斯特和尼克松其实是两位一体的灵魂,这一点在影片最后两人的对白中已经做了明确的暗示。

尼克松:“福斯特先生,也许我两都选错了职业,你应该当总统,而我应该做一个记者。”

听完这话,福斯特倒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把那双被尼克松当着面骂做娘娘腔的皮鞋送给了尼克松。

鞋是一个有意思的象征物——它象征着职业。同时它又像梦中的桥——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是通向圆满人生的象征物。

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步子迈向寻找圆满灵魂的道路,归根到底,因为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在最后一次采访开始之前,尼克松喝醉了,于是他拨通了福斯克的电话。

据说醉酒时带来的微醺感,近似于灵魂出窍的错觉,那是和有信仰者的忏悔相同的心灵状态。

忏悔的主题是“自白”,说出内心深处曾经不能说的秘密,这是使灵魂安宁的唯一方式。

一切的坦白,都是且只可能是自白。

于是在最后一次的采访中,福斯特变了,变得咄咄逼人且强势,而尼克松也变了,变得迟钝,老迈,但是真实——那种感觉在当他亲口说出那句“我让我的人民失望了”,且眼中闪着泪花时到达了顶峰。

这就是这个故事最具寓意的部分,这种寓意不是新闻工作者探寻真相的伟大胜利,而是两个灵魂通过对话的方式,各自撕下了自己的面具。原本一生善于讨好,面带谄媚的,骨子里威严而尖锐;原本一生易怒而暴躁的,内心却迟缓且伤感。

这就是两个原本一体的灵魂的真相,就像那通醉酒之后的电话:“我两本来就是一样的人,只不过,最后的胜利者只能有一个。”

这或者是世上所有灵魂共同的真相,再回顾一次这部电影的名字《福斯克对话尼克松》,我发现无论这两个名字是什么,我们甚至可以把他们调换成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但唯一不变的是“对话”——让我们活在重重外壳保护之内的内心坦白的代价越来越高昂,为了寻找的这样方式,我们联系赞助商,出席发布会,在各大媒体宣传炒作,坐在镁光灯前,面对着数十台摄像机,一分钟就可以花费数万美元。

现代社会最大的悲剧在于,越是这样昂贵,这种方式越是风靡,而当我们缺少了这种特定方式,我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向世界坦白自己的灵魂。


 3 ) 尼克松

一场政治斗争中,政敌总是假人民和信念之名,让你低头,然后把你象鼻涕一样在地上用脚抹。。错是对人民认的,原因是背叛了先人的政治信念。难能可贵的是在强大的外部压力和心理压力下,他坚持清晰的信念界定这两者的区别,所以即便这么大的一个错误上他也是斗志和忏悔同在,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喜欢他,因为他高超的斗争技巧、高傲的心。 他是选择了要认错的,从他漫天要价、独自离开访谈中期庆祝会、醉酒之后的电话、感谢助手保护自己来看,他只是在选择一个方式和情景来认错。一个无关的,也不构成对手的Frost是个合理的选择... 这部电影的其它部分我不喜欢:小人得志的英国人,比较低劣的电影技巧。有几处安排,总是试图说明这是一场斗争,而Frost是胜方——开始是尼克松看着Frost到来,最后是Frost看尼克松走;开始是尼克松开场前问Frost有没有婚前性行为,后来是Frost开场前问尼克松一个什么问题;最后的那次沟通,纯粹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当然刻画一下尼克松对女人和金钱的兴趣,倒是挺好。林肯也教育儿子要把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卖给给价最高的人,关键是卖脑不卖心。

 4 ) 中国何日有水门

   水门**距今已经有些遥远,这一事件给今日世界带来的影响无非是拉链门,艳*门等等的大小丑闻,都能传承有序。


    其实说白了,水门是个多大点事儿啊,无非是N的竞选班组有人被权力感毒害,感觉可以为所欲为,自作主张去竞争对手的大楼安装窃听器,行事不密以致被抓。而N在获悉事件发生后,出于“一个领导者做事,需要有心”保护下人,试图运用手中的权力湮灭证据,抹平此事,上海话叫做“搞定”。试想,N可是米国的总统,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又不是谋财害命,把X*户关进精神病院。只是在后知后觉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些并不算过激的行动“稳定局势,做应该做的事”。这个对中国人的政治观来说,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边际范围内,甚至略微超过底线的程度上,做成一件大事,这在我们这儿叫“有手腕,搞的定”!这是中国式的以成败论英雄,不管手段是否合法是否道德。


    而N呢?一个向毛XX中国伸出橄榄枝,与周总理跨越时代的握手,任内将X战气氛极大缓和,将几十万美国青年从越战泥潭中挽救出来的民选总统,人类终于在其他星球迈出了伟大的一步,这样一位伟大的“和平缔造者”,人类进步的领路人,就因为这点芝麻绿豆的“小事”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任内辞职的总统。多会小题大做的国家和政制,7分功,3分罪都不妨碍成为永垂不朽的伟人,劳苦功高的N实在只能用苦命来概括。难怪当年毛XX热线电话接通Nixon,“水门不就那么点事儿么,我来帮你平反”这就是中国和中国伟人的气魄。


    但是美国之所以是美国,就因为他们拥有能够挑战权力的制度,有凌驾于一切权威的契约,有人人平等的法律。所以N这样的模子成为了赤佬,美国的精神长存。任何人不能够凌驾于X法,每个个体都值得国家用一切去捍卫,无论那个对手是la登还是sadam,是街拐角一把明晃晃的匕首,还是Nixon,或者 McCarthy,每个公民都是顶天立地,每个个体都能够理所当然的挑战任何侵害自己的事物。哪怕那是一个总统的权威。而这个伟大传统的传承之中,传媒的作用值得永远铭记。在每一个美国历史的关键时刻,媒体往往担当了至关重要的角色,Goodnight&Goodluck,反应的是新闻人Edward R.Murrow独立调查麦卡锡,以事实为依据和依靠宪法所赋予每个人的神圣权力,让麦卡锡的法西斯逆流从美国的主流社会彻底清除。而这部
Frost/Nixon则让一个走下神坛的总统“认罪”。

    
    回到影片,五项奥斯卡提名名至实归,史实感极强的氛围营造,行云流水的运镜,缜密精彩的剧本,精到细致的表演,各方面都是上乘佳作。尤其是N的扮演者Frank Langella,把Nixon的落寞,倔强,孤独,傲慢,颓丧、狂妄,游刃有余和无法自处表现的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只要这一个演员,就足够你聚精会神看完全片。没有对于总统罪行的道德说教,也不仅仅是金钱至上的媒体人,象牙塔里的学究也有人性丰富的一面。忠实的展现新闻史上伟大的一幕,就是这部影片的全部,与其说水门是影片的中轴,不如说水门的背景下,两个富有才干,充满欲望也进退维谷的人之间的故事。不过相对于Frank Langella,Michael Sheen的表演和戏份,就显得略为轻浮,配合他那张无比轻浮的笑脸,更让影片有些失重,或许改为Nixon/Frost来得更为贴切。


PS:当年真实的访问,Frost并没有那么的脓包,之前他也有过采访美国总统的经历,而Nixon也并非电影所刻画的那样心理防线尽溃,真情流露。最接近事实的可能是,Nixon得到了特赦之后,也希望借此机会向美国人民道歉。而Frost正好跟他一拍即合,因为除了所谓的60w美元之外,Nixon还享有此次访谈 所有收益的20%,也就是数百万美元的收入。因此,一场两个聪明“演员”的Show,两个人的商业成功,才是真正的Frost/Nixon

 5 ) 当老狐狸遇上小狐狸

1972年的某一期《新闻简报》里,美帝国主义头子尼克松出现在中南海,出现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身边。这是一件大事,成为当时人们关心的大话题。

我那时候六岁,对新闻短片里尼克松的长相和他那只大鼻子印象很深,而且记住了尼克松的名字,于是,当大人们张口闭口“尼克松”的时候,我总会及时纠正他们,大声喊着“不对,不是尼克松,应该是理查德·尼克松,还有一个M”。大人们于是很惊奇,因为一个六岁的鼻涕孩子居然记得尼克松的全名,这在当时很显然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这件事情,直到今天还会有一些老人家津津乐道地向我提起,老人们模仿着那个六岁孩子的口气,啧啧言道,“你小时候可真聪明”。但我,却一点儿也不记得他们说的这件事情。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后来我之所以对尼克松抱有浓厚的兴趣,1972年看到的那期《新闻简报》应该是起到一点作用的,因为尼克松的鼻子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后来当我对历史、政治、新闻发生兴趣的时候,首先奔向的就是尼克松,还有基辛格博士,当然还有水门事件。无他,脸儿熟耳。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尼克松,我总是觉得尼克松不失为美国历史上一位还算伟大的总统,也不失为一位靠谱儿的美国政治家。虽然说水门事件让他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辞职的总统,让他一时间灰头土脸,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但他后来东山再起,而且不停地著书立说,并以外交战略权威的身份重新在美国以及国际政治舞台活跃起来,这一点经常让我想起海明威的那篇《老人与海》,——老渔夫桑蒂亚哥怎么说来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在我看来,尼克松就有那么股桑蒂亚哥的劲儿。

从1972年6月水门事件曝光,到1974年8月尼克松辞职下台,前后闹腾了两年多,倒霉的是尼克松,但很多人因此或获利或出名或名利双收,譬如继任的福特总统,譬如《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譬如“深喉”。而水门事件本身,也对美国政治和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水门事件的爆发和尼克松的辞职,1930年代以来在美国政治中日渐式微的国会权力重新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之前日渐膨胀、缺乏制约的总统行政特权自此得到了有效的制衡,从而结束了尼克松当政以来总统掌控最大权力的“帝王总统”时代。

直到今天,水门事件仍然产生着影响,仍然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事件,——朗·霍华德导演的电影《对话尼克松》获得2009年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一大堆的提名,就很说明问题。虽然《对话尼克松》一个小金人都没拿到,但我仍然认为它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毕竟小金人不是检验电影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是一个参考系数。

有人把这部电影形容成“猫捉老鼠”,但我觉得还是用“老狐狸遇上小狐狸”来的更准确一些。“斗智”这事儿,非得针尖对麦芒才好看,——阿凡提对傻巴伊、阿庆嫂对草包司令胡传魁,那不叫“斗智”,叫“逗闷儿”,所以,阿庆嫂非得对上刁德一刁参谋长,这茶才有味儿。所以,老狐狸尼克松vs小狐狸弗罗斯特,这才叫势均力敌,电影也因此有了张力。

1977年,距尼克松辞职已经过去三年,离水门事件也已经过去五年,然而,那个时候,水门事件仍然是一件足够吸引人们眼球的事情,毕竟在过去的那些年里,尼克松始终保持缄默,既没有对水门事件做过评价,也没有表示过忏悔。于是,对于水门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尼克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人们仍然抱有极大的兴趣。而尼克松怎么想怎么说,其实是人们很想知道的。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本身所采用的访谈台词,完全照搬当年的访谈对话内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亲历当年这次采访的后来人来说,这部电影甚至可以算作是一部纪录片。

那是一次完全可以载入新闻史、政治史的电视访谈。说实话,作为媒体从业者,我很羡慕弗罗斯特有那样的机会直面尼克松,并且欣赏他的智慧、他的聪明以及他的技巧。面对尼克松这样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政客,没有几手葵花宝典般的绝招,根本抓不住他的狐狸尾巴。同样,当你事先不了解这次访谈的结果时,你会替弗罗斯特捏把汗,因为在高潮到来之际,他始终处于被抑制的一方,整个访谈似乎已经完全被尼克松主导了,而那个得来不易的访谈机会似乎就会这样被浪费掉,成为尼克松的独角戏。

然而,果真如此,就真的没什么戏可看了。弗罗斯特的技巧,在于先抑后扬,在于只抓重点不计其余,所以,他放纵尼克松炫耀他曾经的辉煌,譬如与周恩来的历史性握手,譬如登月计划的实现,譬如结束美国的越战噩梦,等等。这当然是尼克松不可磨灭的政绩,如果没有水门事件,他甚至可以凭借这些辉煌成为美国历史上的伟大总统之一,然而不幸,他毕竟是被水门事件绊倒的,而水门事件的真相以及尼克松本人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和态度,恰恰是弗罗斯特所需要的,也是美国政界乃至国际社会、美国民众所期待的。

于是,弗罗斯特前三天的放纵,以及他所表现出来的漫不经心,让尼克松放松,而这恰恰是小狐狸给老狐狸挖的一个坑。惟其如此,当弗罗斯特突然尖锐起来、触及他真正的目标时,尼克松才能脱口而出,于是,高潮来了,——尼克松不仅承认“我让美国人民失望”,而且还出人意料地说出“一旦总统窃听就意味着窃听不再是非法”这样的话来。那一刻,弗罗斯特的表情实在是令人玩味,既有意外,又有惊喜,还有不解。我曾经设身处地地想过,假如当时我坐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一幕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我想应该是惊呼,继而是震惊,然后是愤怒,再然后就是齐秦的一句歌词,——“我有一种被欺骗之后的疲惫”。

当老狐狸终于败给小狐狸的时候,你会发现弗罗斯特之前对尼克松的放纵以及漫不经心,其实上既是暗藏机锋,也是一种赌博。而这赌博的输赢,全在于看谁更能不为人性所左右。尼克松毕竟不是没有缝隙可趁的完人,在最关键的时候,他毕竟没有控制或者说战胜他人性中的弱点,于是,弗罗斯特赢了。正如编剧皮特·摩根所说,他的切入点是“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而这个人的自然属性又会制约他的社会属性”,尼克松作为政治家,他的“消极、内向、多疑的性格牵制了自己”,所以,水门事件才会发生;也因此,他才会在与弗罗斯特的交锋中输下阵来。那个时刻,大约是自尼克松辞职以来最黑暗的一刻。

电影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我之所以说尼克松有股老渔夫桑蒂亚哥的劲儿,是因为在这些事情之后,尼克松以极大的耐心和忏悔的态度做且做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改变自己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恶劣形象,挽回自己的声誉。二十年过去,他真的做到了,——1994年4月21日,81岁的尼克松在纽约去世。时任总统克林顿和前任总统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以及朝野政要出席了隆重的葬礼。“世界和平的缔造者”、“举世无双的战略家”、“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外交政策总统”,这些评价让尼克松享尽身后哀荣。

而当年那场精彩的访谈,在《对话尼克松》这部电影里,既非对历史真相的探寻,也不是还原当年的历史情境,而是从人性的角度来体味对话双方,并且从中探究人之所以为人。也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酒醉的尼克松会在深夜打电话给弗罗斯特、说了那么多平日里他可能绝对不会说出来的话。

 6 ) 《弗罗斯特对话尼克松》电影剧本

《弗罗斯特对话尼克松》电影剧本

文/〔英国〕彼得·摩根

译/富澜

水门丑闻(Watergate Scandal,1972~1975)指美国共和党在职总统尼克松的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运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写字楼、公寓和饭店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被捕。被捕后数日内,这5人连同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从被捕到受审的几个月内,尼克松总统及其助手否认政府中有任何人与此案有牵连,而新闻界,特别是《华盛顿邮报》则坚持做出相反的报道。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

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一封信,信中指控白宫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宣布他已开始一轮新的调查。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他接受了顾问霍尔德曼、埃利希曼和迪安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的辞职,但他一口咬定他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企图毫不知情。同一天理查森接替克兰丁斯特任司法部长。他选择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考克斯为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但到5月调查中心转向参议院,该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1973年2月成立,由代表北卡罗来纳的民主党参议员小欧文领导)开始举行由电视转播的公众听证会。欧文委员会获得证词,确定白宫和竞选委员会成员应负责任。然而只有迪安一个人证明尼克松总统直接卷入掩盖活动。

1973年7月16日前白宫工作人员巴特菲尔德揭露,在总统办公室的谈话都秘密地录在磁带上。考克斯和欧文委员会立即(7月23日)发出传票命令交出录音带。尼克松以行政特权和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交出。当10月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交出录音带和美国上诉法院表示支持这一命令时,尼克松提出可以提供有关录音带的文字提要,但以不再索取总统文件作为条件。考克斯拒不接受这个建议。10月20日总统命令司法部长理查森解除其特别检察官的职务。理查森和副部长拉克尔肖斯宁愿辞职也不执行这个命令。最后考克斯的职务由顺从的司法部副部长博克解除。群众抗议的怒涛迫使尼克松于12月8日交出了录音带。但赛里卡要的是9盘,而他只交了7盘。白宫声称另外两盘根本就不存在。

1974年5月20日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向特别检察官贾瓦斯基提交另外的录音带。7月24日最高法院一致裁决尼克松必须交出录音带的文字本。7月27~30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3条弹劾案。8月5日,总统提交3盘录音带的文字本,这些文字本清楚表明总统与掩盖活动有关,因此尼克松在国会里失去了最后的支持者。他于8月8日宣布辞职,次日上午11时35分离开白宫。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不受进一步惩处。*

——代编者按

1.一阵电视机调换频道的吱吱嘎嘎声

……最后终于锁定在本地的华盛顿特区夜间新闻节目上。时间是1972年6月17日。主持人面对镜头说话……

主持人:……我们刚刚收到的消息:设于华盛顿水门饭店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今晚遭人闯入……

2.一道炫目的白光

拍摄电视的灯光全部亮起。我们正处在一座摄影棚里(尽管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局部)。

音响师和电工技师正在忙碌地布置灯光、安装麦克风、拉电缆。

3.电视新闻资料镜头

一名地方电视台记者站在华盛顿特区法院门外……

记者:……我现在是在联邦法院门前,今天开始在这里审判闯入民主党总部被当场抓住的七名窃贼……

4.回到电视摄影棚

摄像师戴上耳机,对摄像机做最后的检查。电工和木工对布景做最后的修饰……

场面中央是一张普通的办公桌。

5.电视新闻资料镜头

一条联播的新闻节目。一位资深主持人在报告新闻……

主持人:……在今天欧文委员会(注1)听证中更加富于喜剧性的进展是,白宫顾问约翰·迪安提供证词表明总统本人知晓对水门事件的掩盖活动……

6.外景,电视台流动摄影车,夜晚

一片明亮的灯光。导演、编辑和拍摄人员在摄影车内做最后的检查。

7.电视新闻资料镜头

新闻联播主持人继续报告水门事件的进展……

主持人:……随着尼克松主要助理人员约翰·霍尔德曼(注2)和鲍勃·埃利希曼(注3)以及白宫特别顾问查尔斯·科尔森的被捕,现在看来任何保住总统职位的最后努力都已失败……

埃利希曼、科尔森和霍尔德曼的影像占满整个屏幕。

8.内景,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夜晚

一名技师正在往办公桌上安置麦克风。办公桌的上方,悬挂着总统徽记……

我们发现这并不是在摄像棚里,而是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

9.电视新闻资料镜头

一位新闻主持人面对镜头说话……

主持人:现在马上就到九点了。我们预计总统随时有可能向全国发表讲话宣布辞职……

10.内景,电视摄影棚,夜晚(1974)

技师往办公桌上安放麦克风,然后直起身来,准备走开……

一个声音:也许该请你来讲。你的样子比我精神得多。

技师抬头一看,美国第37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就站在他的面前。技师连忙向后倒退……

“嚓”地一闪,白宫摄影师拍下了这个镜头。

尼克松:够了吧,奥利。我让你拍得太多了,别的摄影记者们要生气啦。(抬眼观望,努力倾听)什么?好吧……再拍一张。

尼克松摆出一个姿势。“嚓”,又拍了一张。尼克松抬眼向一排电视摄像机和那一群摄像师看了一眼。(在那群人中间,我们看到尼克松的新任办公厅主任杰克·布伦南)……

尼克松:你带了备用的照相机,防备灯光灭掉吗?(又一次强做出微笑)一句玩笑,一句玩笑。

这就像是一个受刑人向行刑人在开玩笑。“嚓”,又是一张。尼克松扭转身……

尼克松(生气地厉声说):好啦,奥利,走开吧!

一声威严的怒吼。一次爆发,一阵盛怒。

尼克松:我的朋友奥利总想多拍些我的照片。恐怕他把我怎么挖鼻子也给拍去了。大概不会印出来吧,会吗,奥利?

一种威胁的意味。奥利赶紧摇头,战战兢兢地说:

奥利:不会,先生。

导演:最后15秒,总统先生。

几名女化妆师围着总统忙碌着,给他做最后的修饰。

尼克松:我看你们尽管使用你们的扑粉吧。有人大概告诉过你们……我这人……呃……好出汗。

一名摄像师用测光表测光。

尼克松:是在测光?据说长得白的人比长得黑的更上相,或者是恰好相反?

11.内景,大学图书馆,白天(1982)

小詹姆斯·赖斯顿(三十多岁),身兼学者、作家、报人、一副不修边幅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派头,正在拍摄一部他接受采访的纪录片……

赖斯顿:如今人们已经忘记,不过在1972年夏,理查德·尼克松可是如日中天。他设法结束了越南战争,取得了与俄国人的外交突破,成为了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西方领导人。他的政敌没有一个人敢于对他说三道四。他的支持率比得上肯尼迪。他看来将要以近年来最大的压倒优势当选连任,可是忽然……他却决定对一场极度拙劣的盗窃千方百计加以掩盖。

12.内景,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夜晚(1974)

拍摄现场监督高声倒计时读秒……

现场监督:5,4,3……

灯光亮起,尼克松转身直对镜头。立刻响起他深沉的、十足总统气派的声音……

尼克松:晚安。在这间曾经做出多次有关我们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的办公室里,我现在第37次向你们大家讲话……

13.内景,长波电视摄影棚,伦敦,白天(1982)

一位年近40的人,文质彬彬的样子,戴着眼镜,留着长发,微微带出一点儿英国默西赛德郡的口音,对拍摄纪录片的摄制组成员说话……

伯特:我和大家一样在家里观看了整个水门事件这一出好戏。我整晚整晚一次不落地盯着特别调查委员会的听证。现在终于得出了这个……

14.内景,椭圆形办公室,夜晚(1974)

尼克松的讲话在继续……

尼克松:……为此,我将辞去总统职务,从明天中午开始生效。

15.内景,大学图书馆,白天(1982)

回到詹姆斯·赖斯顿接受采访的场景……

赖斯顿:但是,我不但没有感受到我预想的那种满足感,相反我越来越感觉气愤。因为他没有认罪,没有道歉……

16.内景,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夜晚(1974)

尼克松:在任期未满的情况下离任是绝对违反我的本性的。我从来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但我现在心安理得地辞职,因为我深知今天的美国比我五年半以前就任时变得更为美好,今天的世界比我五年半以前就任时变得更加安全了。

17.内景,美国广播公司(ABC)摄影棚,纽约,白天(1982)

鲍勃·泽尔尼克(40岁),是一位正当中年的、温文尔雅的东海岸学者、知识分子和政治记者。

泽尔尼克:当时我真的不知道有一天我会参加这个促使他认罪的班子。

18.内景,椭圆形办公室,夜晚(1974)

尼克松:……在这间办公室里工作使我亲身体会到跟每一个美国人的亲近感。现在当我要离开这里的时候,我要祈求上帝永远赐福给你们。

19.内景,ABC摄影棚,纽约,白天(1982)

泽尔尼克微笑地继续接受采访……

泽尔尼克:更想不到这班人马是由一位最不可能的仗义者来率领,一个没有政治信念、毕生从来没参加过投票的人。但是他有着超越我们所有人的一大优势。(稍稍停顿)他懂得电视。

20.内景,澳大利亚悉尼电视摄影棚,夜晚(1974)

灯光旋转闪动。我们现在是在遥远的澳大利亚一处小小的,业余性质的电视摄影棚里。一名现场监督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鼓掌。喇叭里传出弗罗斯特谈话节目的主题音乐,弗罗斯特本人(近40岁)从拉门里快步走出。身穿色彩鲜艳的夹套衫和宽松的休闲裤。留着大鬓角和吹得整整齐齐的头发。

弗罗斯特:大家晚上好,正当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美国白宫的时候,在澳大利亚这里,窃贼闯入布里斯班肉联厂,盗走一吨猪肉香肠,昆士兰警方正在搜寻几名驾驶一辆狭长型汽车逃跑的嫌犯……

现场监督特别夸张地哈哈大笑,引领现场观众发出笑声……

弗罗斯特:今晚我邀请的第一位嘉宾是来自新南威尔士的一位小姐,她在铁皮棚屋里长大,五岁时就拿着一块木板对着墙壁打网球。几周前,她成为赢得温布尔登冠军的第一位澳洲原居民。她也刚刚订了婚。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欢迎伊翁娜·古拉贡。

女网球运动员上场与弗罗斯特握手,台下观众热烈鼓掌……

弗罗斯特:您可不能改姓,我们不能允许您那样做,古拉贡现在是全澳大利亚最响亮的姓氏。还有什么别的理由?您还有什么不想告诉我们的?您丈夫的名字不是叫“金刚”吗?

现场监督又夸张地哈哈大笑……

20A.内景,太平洋别墅,办公室,白天(1982)

杰克·布伦南坐在他的办公室面对镜头谈话……

布伦南:我们随从尼克松的人不大了解戴维·弗罗斯特,只是听说他是一个英国谈话节目主持人,主持过什么花花公子一类的节目,曾经来美国做过节目,得过什么奖,但是没上全国联播,后来就撤出了……

21.内景,电视摄影棚,夜晚(1974)

节目接近尾声。音乐、灯光、掌声。弗罗斯特看到“完毕”的信号,走下舞台,边走边脱下夹套衫……

他从技师和摄像师身旁走过时,人们纷纷向他祝贺:“节目成功”,“干得不错”。弗罗斯特向化妆间走去……但他忽然停下脚步,看到……

办公室里一群人挤在一个电视监视器前观看。弗罗斯特决定看个究竟。

电视里传来我们熟悉的尼克松的男中音……

尼克松(在电视上):……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起初是一名电车司机……后来成了农民……后来有了一处种植柠檬的果园……

弗罗斯特走近那群人,人们让开,他走到电视机前观看尼克松讲话。这位卸任的总统站在一处高台上,周围是他的家人……

尼克松(在电视上):……那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可怜的柠檬园。他卖掉了它,可是后来人家在那里发现了石油……

弗罗斯特向他的导演看了一眼……

导演:尼克松,他向白宫工作人员作告别讲话。

尼克松(在电视上):不会有人为我的母亲写一本书。可我的母亲真可以说是一位圣徒。

弗罗斯特:什么?这是直播吗?

导演:是的。

弗罗斯特注视着电视。

弗罗斯特:华盛顿现在是几点?

导演(看着手表想了一下):早上九点。

弗罗斯特:他为什么不等一会儿再讲呢?现在西海岸才清晨六点。有一半他的听众还在睡觉。

22.内景,白宫东侧厅,白天(1974)

尼克松控制着自己的感情向挤满大厅的白宫工作人员、安全保卫人员以及他的家人,包括夫人帕特在内,发表告别讲话。

尼克松:……因此我要对你们所有的人说,应该为你们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继续做出你们最好的贡献。绝对不要灰心,不要气馁。

空气像充了电般地紧张。人群情绪激动,有人已经毫不掩饰地哭泣。在人群中,我们看见板着面孔的布伦南。

尼克松:永远记着,有人会仇视你,你不为所动,他就奈何不得,你一旦仇视他,你就自己把自己打败了……

23.内景,电视摄影棚,夜晚(1974)

弗罗斯特看着电视里尼克松走向等候在白宫草坪的直升机……

弗罗斯特:查一下这个收视人数好吗?全世界范围。

电视上,尼克松转过身打出一个胜利的手势……

导演:好,我叫人去查一下。

24.外景,直升机,白天(1974)

直升机内部是隔音的,舱内设施豪华舒适,内壁用米色灯芯绒贴面,有好几部电话,扶手椅上都带有总统的徽记。看起来更像是一架私人座机。

尼克松,一个痛苦的侧影,凝神注目窗外。看着白宫渐渐远去,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坐在尼克松对面的,不是帕特·尼克松,而是尼克松的办公厅主任杰克·布伦南上校,这是一名45岁的前军人,满头黑发,身材魁梧,一副运动员的姿态。

布伦南:那纯粹是在演戏,先生。

尼克松望着舷窗外。

尼克松:好了,一切都过去了。这次不会再有个回头了。

布伦南:您可别说得那么绝对,总统先生。您现在第一需要的是休息。至于以后,谁知道呢?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尼克松:不,杰克。这次不会了。

尼克松的目光凝视着窗外。

布伦南凝视着尼克松……

布伦南(画外音):我记得他那张脸。充满着无限的痛苦。只是凝视着窗外……

26.内景,圣克利门蒂,布伦南的办公室(1982)

布伦南极力控制着他的怒气……

布伦南:……而在他的下方,自由的美国在欢呼胜利!在幸灾乐祸!那些赶时髦的人!那些嬉皮士!那些逃避服兵役的家伙!那些半吊子政治家!他们终于甩脱了理查德·尼克松,这个让他们不舒服的人。可是他们找了个什么人来代替他呢?(稍顿)杰拉尔德·福特和吉米·卡特。

27.外景,伦敦周末电视,白天(1974)

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南岸的一座高大建筑——长波电视台……

28.内景,长波电视摄影棚,白天(1974)

《周末世界》的录制即将完毕。这是一档实力强大的时事评论节目,敢于碰硬,不留情面。

主持人:谢谢部长先生。下周节目将发自伯恩茅斯,报道工党代表大会开幕。欢迎到时收看,再见。

节目结束。节目的监制人,蓄长发,戴眼镜的约翰·伯特走进录像场地,把刚才那个主持人叫到一旁,对他提出意见。

伯特:你怎么搞的?你已经掐住他的喉咙,可你却把他放了!

主持人(挠挠自己的耳朵):我的麦克开着。你什么都没说。

伯特:根本就用不着我说什么。他违反了法律。你应该彻底把他击垮!

这时一名助理拿来一部电话,交给伯特。

助理:弗罗斯特先生找您。

伯特:喂?戴维?

29.内景,伦敦街头,宾利轿车内,白天(1974)

戴维·弗罗斯特坐在他的宾利车的后座上。他已经从电话里听到了伯特对那人的批评。他嘿嘿一笑……

弗罗斯特:狠狠地打他们,约翰!拿棍子打他们!老天知道,我到现在还忍受着我的伤疤。喂,今天你打算上哪儿吃饭?辛普森记还是卡普利斯?我在两家都订了座。

伯特:对不起。我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这顿饭只能在场里的食堂吃了。

弗罗斯特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弗罗斯特:食堂?

30.内景,长波电视台,食堂。白天(1974)

当弗罗斯特跟随伯特走进拍摄场附设的简陋食堂时,他不禁恐怖地张大了眼睛。食堂里烟雾弥漫,挤满了场里的技工,各摄制组的人员等等。

伯特:什么重要的事情那么迫不及待。非得今天不可。

两个人取了盘子,站在很长的队伍里慢慢向前移动。

弗罗斯特:我冒出了一个想法,约翰。一个相当大胆的想法。做一个访谈。在一个如此……的时刻,诚然,有点儿晚了……事情已经过去……我给他的办事人员打电话提出了这项建议。现在……如果这位对象说“行”,那他就不会无准备而战……这毫无疑问,所以我很希望有一个亲密的朋友,我熟悉的、能干的制片人给我从旁协助。

伯特:你说的是谁?

弗罗斯特:理查德·尼克松。

伯特:理查德·尼克松!

弗罗斯特:你不要那么大惊小怪好不好。

伯特:你能要我怎样?我昨晚整晚都在看你对“比吉三兄弟”(注4)的访谈。

弗罗斯特:是不是很能镇住人的?

伯特:可不……这又是怎样的访谈呢?

弗罗斯特:全面地。完整地回顾他的一生,他的政绩。

伯特:以及……

弗罗斯特:以及什么?

伯特:得了吧,戴维,对于理查德·尼克松来说,最能让所有人感兴趣的惟一一点就是全面地,无保留地认罪……

弗罗斯特把手一扬……

弗罗斯特:没错,这一点我们也能做到。

伯特:让理查德·尼克松?

弗罗斯特:瞧着吧,约翰,你只要想想收视率有多高吧。你知道他的白宫告别讲话有多少人收视吗?四个亿!

31.内景,长波电视台,伯特的办公室,白天(1982)

伯特微笑着回忆……

伯特:可是结果,我们什么回音也没收到。尼克松刚一回到加利福尼亚就因静脉炎急性发作被送进了医院。

32.内景,圣克利门蒂,医院,白天(1974)

突然插入的镜头:尼克松躺在轮床上被人推着,穿过弹簧门,急速进入医院。人们提高嗓门喊叫着。

医生、护士和特工人员围着轮床忙碌着。

伯特(画外音):恰好就在这个时候,急于摆脱水门事件的影响,恢复正常运作的新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对尼克松宣布了完全彻底无条件赦免……

33.内景,圣克利门蒂,医院(1974)

尼克松刚刚做过手术,身上插着好几条管子,尚处在昏迷状态中。尼克松夫人、女儿和两名护士在床旁守护。监视器上显示着跳动的曲线。特工人员在房门外把守。一片肃穆的气氛。这时传来了一个声音……

福特(在电视上):……我凭了我的良知决定对理查德·尼克松及其妻子家人做出正确的处置。

电视上显示白宫官员霍尔德曼、埃利希曼、迪安、科尔森等人因他们各自在水门事件中所担任的角色而入狱……

福特(在电视上):他们的悲剧是美国的悲剧,我们每个人在其中都有一份责任……

泽尔尼克(画外音):这就是说,这个犯下美国政治史上最大重罪的人是不会受到审判了。

34.内景,医院护士站,白天(1974)

护士站,一台电视机上正在播放杰拉尔德·福特的赦免讲话。没人特别注意观看,每个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福特(在电视上):……因此,我,合众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按照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赋予我的赦免权……

泽尔尼克(画外音):在那一周里,全世界像我们这样相信美国仍然保有健全的民主传统的人,情绪相当低落。

35.电视新闻资料镜头

民众抗议的镜头。美国公众被福特的赦免决定所激怒,纷纷走上街头。国家呈现分裂状态……

福特(画外音):就理查德·尼克松对合众国所犯下的所有罪行,对理查德·尼克松给予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赦免……

36.内景,弗罗斯特在伦敦的家,夜晚(1974)

弗罗斯特在家里工作,正拿着电话听筒。眼睛看着伦敦电视节目中民众抗议的镜头。

我们推近弗罗斯特的脸。他在注视着电视节目。

37.外景,太平洋别墅,黄昏(1974)

黄昏,美丽的日落景象。在俯瞰海滩的高处,海岸警卫队一处哨所旁,有一座古老的西班牙风格的建筑。这就是被称为“太平洋别墅”的那座房子。在花园的低处,尼克松坐在轮椅里。独自一人。在渐渐恢复元气。一副深受伤害的样子。一个侧影。注视着远处的大海。

淡出至全黑

38.内景,尼克松的办公室,白天(1975)

尼克松坐在轮椅里,右腿向前伸出,他正在他的书房同弗兰克·甘农和戴安娜·索耶进行他的回忆录的写作。有人敲门。尼克松的男仆马诺洛·桑切斯清了清嗓子。

马诺洛:总统先生,“快手”拉扎尔来了。

甘农和索耶起身想要离开。

尼克松:不,不,别走!你们正好见识见识这位。他是我的出版代理人,在好莱坞做事。有古怪的洁癖。

这时,“快手”拉扎尔走进来。身高大约刚够五英尺,一身无可挑剔的定制套装。

“快手”:总统先生,很高兴见到您。

尼克松:这位是欧文·拉扎尔,戴安娜·索耶,弗兰克·甘农……

互相握手致意。弗兰克看到“快手”每和一个人握过手后立刻掏出手绢擦擦手……

尼克松:我正要告诉我这两位助手,你是怎么得到“快手”这个外号的。

“快手”:一个下午替汉弗莱·鲍嘉谈成了三笔生意。那时他甚至还不是我的客户。

甘农和索耶哈哈大笑,然后离去。

39.外景,太平洋别墅,白天

“快手”陪着尼克松慢步走向凉亭。马诺洛·桑切斯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前总统……

“快手”:您最近感觉怎么样?

尼克松:好些。但还不能去打高尔夫。感谢上帝,我不喜欢这项运动。拉扎尔先生,千万不要退休。在我看来,那些在海边消磨日子的人,在法国南部,在棕榈泉,棕榈滩,纽波特等等,是世上最没有乐趣的人……每天晚上参加聚会,每天下午打高尔夫,此外就是酒喝得太多,话说得太多,而动脑子思想得太少。退休了,也就没有了目标。要让生活过得有意义,就得有个目标,有个目的。要战斗,要斗争。即便你不能取胜也罢。你知道,当我的医生宣告我因病不能在水门案件中出庭作证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我得到了解脱。其实他们都想错了。这是我最不希望得到的结局。

“快手”:那太好了。如果您喜欢接受一场挑战,那么现在就有这样一件。二百万美元,准确些说,是二百三十万,看您怎么花这笔钱吧。这就是我为您的回忆录所争取到的数目。

尼克松:多谢了。

“快手”:这比我预期的可能略少一些,但我敢向您保证,这比他们原来设想的要高出一大块。

尼克松:我们正在搞的这本书,对我来说特别重要。这也许是我仅有的一次机会,把我所做的一切澄清事实真相,并且告诉人们,尼克松执政的年代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40.外景,凉亭,白天

“快手”陪尼克松进餐,桌上是整套的总统餐具……

“快手”:您知道,如果您想要澄清事实真相,那么我至少可以同一个人谈一谈。

尼克松:什么人?

“快手”:戴维·弗罗斯特,一个英国谈话节目主持人。

尼克松抬起眼睛来,一副好奇的表情。

尼克松:我干吗要跟这个戴维·弗罗斯特对谈呢?

“快手”:前不久他写来一封信,要求进行一次访谈,我们还没有答复他。坦白说,我们并不认为他“很合适”。不过如果您想要把您对这件事情的说法传达出去,他倒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路子。

尼克松:我以为,我们不是在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商讨这件事吗?

“快手”:是的,不过我设想跟弗罗斯特来做可能要比跟迈克·华莱士(注5)做要容易得多。

尼克松:或许是。但可信度可能也要差些。

“快手”:是的。不过我们也许能拿到更好的报酬。

尼克松抬起眼来,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尼克松:是吗?

“快手”:您看,我们跟哥伦比亚谈,一般总能拿到三十五万。如果我能让弗罗斯特付得更多,而且其他条件更好的话,那我们就不应该错过。要设法了解的是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41.外景,悉尼港口,白天(1975)

远处可以看到悉尼歌剧院。弗罗斯特身穿色彩鲜艳的夹克衫,系着领带,正在监督着把一个被捆住手脚的人沉入水下。

弗罗斯特:我们把他捆在铁道路轨上,他及时逃脱了!我们把他活埋在土里,他又若无其事地走出来!今天,我们把脱身术大师德里克·哈里森沉入水下,看他能不能再一次奇迹地逃过死神的手心!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收看“脱身奇术”节目,我是戴维·弗罗斯特……

弗罗斯特周围是电视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其中有一位头戴红色贝雷帽的金发碧眼的女制片助理特别引人注目……

41A.内景,“快手”的家,白天(1982)

“快手”拉扎尔坐在他洛杉矶的家里。棕榈婆娑,阳光明媚。他正在回答一组拍摄纪录电影的人员的访谈。

“快手”:要谈成任何一宗项目,你必须了解你的对手的极限。然后决定,你可以在深夜或是周末打电话。人家如果接你的电话,那就说明他已经撑不住了,从这一刻起,你知道你已经控制了局面……

42.内景,弗罗斯特在悉尼的房间,夜晚(1975)

叮零零……电话铃声响起,弗罗斯特打开灯,拿起电话。他的脸因为睡觉而泛着一层油光。(我们可以看见,在他身旁睡着一个女人。一头金发。床角还放着一顶红色贝雷帽。)

“快手”:弗罗斯特先生吗?我是欧文·拉扎尔。

弗罗斯特:哪位?

“快手”:“快手”拉扎尔,尼克松总统的代理人。

睡着的那个女郎在床上坐起来。

贝雷帽女郎:这会儿几点?

43.内景,代理公司办公室,白天(1975)

“快手”:时间不合适?

弗罗斯特:噢,不,不,很好……

“快手”:我是想商谈您提出要采访的事情。我要告知您,我的委托人经过考虑以后,对这个建议不一定反对。

弗罗斯特:是吗?那太好了。

44.内景,“快手”的办公室,白天(1975)

“快手”在给尼克松打电话。

“快手”:我谈妥五十万美元。

尼克松:这可以了吗?

“快手”:总统先生,这就是半个百万美元哪。一次新闻采访付这么多报酬,这是没有先例的。

尼克松:不会有风险吗?

“快手”:跟弗罗斯特?绝对不会。这是实打实的一宗大生意。一份大礼。这家伙为能得到这个机会感激不尽,他会马上四处吹风,会乖乖地拿出五十万,换取这样特殊的机遇。

一阵沉默。然后……

尼克松:你不是认为能搞到五十五万的吗?

45.内景,“快手”在好莱坞的家,白天(1982)

“快手”在自己家里向一组纪录电影工作人员谈话。

“快手”:我搞到了六十万。任何一宗项目,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人家付钱,你收下,赶下一班火车立刻走人。

46.外景,希思罗机场,白天(1975)

伦敦,世界最繁忙的机场。拍摄全景。

47.内景,希思罗机场,验票处,白天(1975)

约翰·伯特和戴维·弗罗斯特从旋转门走进来,穿过航站楼大厅。

伯特:你怎么搞定的呢?

弗罗斯特:什么?

他们所经之处,人们都回头注视。弗罗斯特在他的本国显然是一个大名人。

伯特:六十万美元,这是一大笔钱呢,戴维。无担保贷款可以贷到二十万?

弗罗斯特:钱的问题不用发愁。

二人来到验票处,掏出护照。弗罗斯特向女服务员微笑致意,女服务员立刻涨红了脸。

伯特:美国人多半认为他应该进监狱,而你却让他发大财。

48.内景,希思罗机场,白天(1975)

伯特和弗罗斯特顺利地通过并不存在的机场安检(噢,那可是1970年代哦)……

伯特:再说,你出高价把别人排除,你可就把电视新闻网得罪了……

弗罗斯特:他们不过是嫉妒。

伯特:人家已经放话谴责拿钱买新闻的做法了。要是新闻网反对你,要想发通稿就会非常麻烦,不发通稿就没有多家播出,没有多家播出就没广告,没广告就没钱……

49.内景,希思罗机场,登机口,白天(1975)

弗罗斯特和伯特沿着一个走廊走向登机口。

伯特: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你干吗要做这个节目?你并不需要。你现在人气正旺,这个节目一下覆盖三大洲,可能损害别的节目。我听说澳大利亚9频道希望你下一年度继续做你的谈话节目,是吗?

弗罗斯特:是的。

伯特:还有伦敦?

弗罗斯特:是的……不过那只是伦敦和澳大利亚啊。这可是……

伯特:……什么?

他们排到了等待登机的队尾。

弗罗斯特:你不会理解——你从来没参与过纽约的节目,那可是没法形容的。在美国获得成功,跟在任何别的地方都不一样。而且,事过之后你的那种怀念……一想到也许再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你那种难过。纽约……有一家餐馆,名叫萨迪餐厅。普通凡人想订张桌子都办不到,可是,约翰,那里却有我的专座。

伯特:你知道,我倒更想听听你对这次访谈有什么设想,或是别的计划……

突然有一个崇拜者来到弗罗斯特面前,手里拿着一张10×8的弗罗斯特在“一周奇事”节目中的照片,弗罗斯特给他签了名。

伯特:……可是没有。我只看到你做这件事似乎只是为了能给你制造头条新闻或是把你推上显要地位。这就是我忧虑的地方。非常的忧虑。

弗罗斯特:你的“忧虑”也来得那么漂亮。

崇拜者(模仿弗罗斯特的开场白):“各位晚上好,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

崇拜者满意地走开。弗罗斯特目送他的背影……

弗罗斯特:你知道,我实际上没说过这些。

弗罗斯特和伯特向空姐出示登机卡,走进飞机。

50.外景,跑道,白天(1975)

载着弗罗斯特和伯特的747在跑道上疾驶,腾空而起,向上爬升。

51.内景,747,白天(1975)

飞行途中。伯特在睡着。弗罗斯特在翻阅《金融时报》,嘴里抽着一支硕大的雪茄。一名空姐拿着一瓶香槟走来,给弗罗斯特的杯里续满酒。

弗罗斯特隔着中间通道看见那边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黑发女人在专心地读书。她面前的香槟酒杯还没有动过。

弗罗斯特犹豫了片刻,然后……

弗罗斯特:您不喜欢香槟吗?

卡罗琳:在飞机上不喝。

弗罗斯特:是的。它会让人干渴。要是伴着一杯水就好了。就像在维也纳上咖啡的时候那样。

卡罗琳:我没去过维也纳。

弗罗斯特:你会喜欢那里的。就像巴黎一样,只是没有法国人。

一阵沉默。弗罗斯特抬起眼来……

弗罗斯特:一本好书吗?

她扬起书的封面,是一本《米德尔马奇》(注6)。

弗罗斯特:《米德尔马奇》。据说书中的小镇是以我童年居住的地方作为原型的。

卡罗琳:什么地方?

弗罗斯特:肯普斯顿,属贝德福德郡。不过,其实我小时候住过许多地方。我父亲是一个牧师(注7)。

卡罗琳:是吗?哪个党的?

弗罗斯特:卫理公会的。

卡罗琳哈哈一笑。一个非常诱人的、有感染力的笑。

弗罗斯特:您怎么称呼?

卡罗琳:我叫卡罗琳。

弗罗斯特:我叫戴维。

卡罗琳:噢,我知道了,戴维·弗罗斯特。(忍不住微微一笑)“各位晚上好。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

卡罗琳起身走开。弗罗斯特收起了笑容,起身尾随她而去……

52.内景,747,白天(1975)

机上酒吧。弗罗斯特和卡罗琳找座位坐下。

卡罗琳:不久前我从无线电里收听过一次您主持的访谈节目。您是在您的劳斯莱斯的后座上……

弗罗斯特(纠正她):……是宾利车。

卡罗琳:用手机播出的!有人说您是左右我们当今时代的人物。

弗洛斯特:是吗?

卡罗琳:您,还有维达·沙宣(注8)。

弗罗斯特的脸立刻拉长了。

卡罗琳:您跟别人不同的地方,据说是您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本领就获得了巨大的名声。

弗罗斯特:是吗?

卡罗琳:说是您长年地飞来飞去。

弗罗斯特:那倒是。

卡罗琳:为什么要这样呢?

弗罗斯特:我愿意让自己忙些。

卡罗琳:为什么呢?

弗罗斯特:我觉得忙些总比闲着有意思。

卡罗琳:为什么?

弗罗斯特:因为……等我死了以后,有的是时间让自己闲着。

卡罗琳:您说的真奇怪。

卡罗琳注意打量着弗罗斯特……

卡罗琳:您有一种忧郁的眼神。

弗罗斯特:是吗?

卡罗琳:以前从没有人跟您说过?

弗罗斯特:没有。

卡罗琳:您是不是一个忧郁的人呢?

弗罗斯特:还是让我们谈谈您吧。

卡罗琳:当然可以。您觉得提问对您更习惯些。

弗罗斯特:您真说对了。请问您上洛杉矶干吗呢?

卡罗琳:我的男朋友住在那儿。

弗罗斯特:可惜。

卡罗琳:跟他的新女朋友在一起。

弗罗斯特:那还有希望。

卡罗琳:我是去收拾我的东西,然后把它们运回家。

弗罗斯特:运回伦敦。

卡罗琳:运回蒙特卡洛,我的前夫住在那里。

弗罗斯特大为扫兴……

弗罗斯特:您的情况可真够复杂的。

卡罗琳欣然一笑,把这话看做是对自己的恭维。

卡罗琳:谢谢。那您怎么样呢?

弗罗斯特:是说我的情况复杂不复杂?

卡罗琳:您是单身吗?您想问的不是这个吗?

弗罗斯特:是的……我是……(含糊其词地)……从实质上说……我是的。

喇叭里传来机长的的声音。

机长:我是本次航班的机长。现在我们马上要到达洛杉矶,飞机就要开始降落了。请大家回到自己的座位,系好安全带……

一名空姐走过来请弗罗斯特和卡罗琳回到自己的座位。

53.内景,747舱内的楼梯,白天(1975)

弗罗斯特和卡罗琳走下楼梯……

卡罗琳:还没说您哪?您来这儿干吗呢?

弗罗斯特:会见理查德·尼克松。

卡罗琳:真的?人家说他脑袋特别大。不过他的声音特别性感。他现在在哪儿?在一个阴暗的地下洞穴里?舔自己的伤口?

弗罗斯特:其实并不是那样。他住在他相当漂亮的加利福尼亚海滨别墅里。

卡罗琳:理查德·尼克松?住在海滨别墅里?跟人们的想像差得太远了。

弗罗斯特:是的。那里叫做“太平洋别墅”。人家说他还能驾驶高尔夫球车,球车上还保留着总统的徽记呢。

卡罗琳:真有意思,看来要让某些东西消失还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们走回自己的座位,这时伯特也正醒来……

弗罗斯特:您也可以来嘛,要是您愿意?

卡罗琳:去见尼克松?

弗罗斯特:怎么不可以?

卡罗琳:您确定吗?我倒真的想去。

指示灯啪地闪亮,要求乘客系好安全带。

弗罗斯特:我的办公室明天一早就给您打电话!然后派一辆车接您。带上手机!

54-57.删除

58.外景,太平洋别墅,白天(1975)

一辆蓝色梅赛德斯开到总统住所前。若干特工处的便衣保安人员在旁边密切监视。

59.内景,太平洋别墅,白天(1975)

尼克松从百叶窗的缝隙里看着弗罗斯特走下汽车。

尼克松仔细打量着弗罗斯特那身最新款式的装束,那轻松的笑容,还有身边挽着的美丽女郎。

尼克松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笑意。

60.外景,太平洋别墅,白天(1975)

尼克松、布伦南和“快手”拉扎尔从房中走出。

尼克松:一路顺利吗?

弗罗斯特:是的,谢谢您。

尼克松:很高兴见到您,弗罗斯特先生。

弗罗斯特:我也很高兴,先生。允许我介绍卡罗琳·库欣。

尼克松:库欣小姐……

尼克松上下打量,看到卡罗琳没有穿鞋……

卡罗琳:这房子,太漂亮了。又那么浪漫。

尼克松:你愿意稍微浏览一下吗?做了很长时间的车,先舒展舒展脚腿?

卡罗琳:噢,我当然乐意。

卡罗琳把鞋穿上。尼克松显然早已陶醉,高兴地引领卡罗琳四下观看。弗罗斯特和伯特快速地对视了一下:开局开得不错。

他们发现便衣保安正密切监视着他们,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

61.内景,太平洋别墅,尼克松的办公室,白天(1975)

尼克松引领弗罗斯特、伯特和卡罗琳观看房间。杰克·布伦南和“快手”拉扎尔陪同。

尼克松:……这间办公室就是勃列日涅夫和我举行高峰会谈的地方,勃列日涅夫坐在那里,葛罗米柯坐在那里,多布雷宁坐在那边。我们连续谈了九个小时。

弗罗斯特仔细观看装在镜框里的尼克松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照片。他向卡罗琳微微一笑,然后发现布伦南正在注视着他。

尼克松:会谈之后,作为这次访问的纪念品,我们专门制造了一辆林肯,深蓝色,樱桃木,真皮,全部豪华装饰。我们坐进去让摄影师们拍照。勃列日涅夫和我,然后,他就发动了引擎。

伯特观看尼克松的写字台,上面散放着一些书,哲学的,经济的,还有一些回忆录。黄页拍纸簿,便笺。上面有一些工整的手写字迹。

尼克松:现今政治生活中的第一条规定就是,决不能让一位总统坐在驾驶座上。永远如此。我们不能自己动手去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开车。而这位主席,从他把脚踏下去的那个姿势看来,我猜他以前在乌克兰的土豆地里开过拖拉机。

卡罗琳向窗外看去——看见花园里一位女士在跟管理人员说话,那是尼克松的夫人帕特·尼克松。

尼克松:不管怎样,他把车开了出去,穿过整个园子。最后我们一直开到了最远处的海边,面向着大海,他关掉了引擎,我们继续在那里谈,足有两个小时。许多政治家早年都曾有过不幸的经历。我的两个兄弟死于肺结核。而他亲眼看着他的父亲因在炼钢厂患上的癌症而死去。他是一个很伤感的人。但是是一个好的谈判对手。

尼克松转过脸来面向弗罗斯特、伯特和卡罗琳。他们已经把这座房子转完了一遭。

尼克松:不过我可不愿意当俄国的领导人。他们永远不能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被录下音来。

一阵令人难堪的沉默。尼克松转身看着弗罗斯特……

尼克松:那么,说定了三月份。我期待着这一天。

弗罗斯特:多谢总统先生,我也期待着。

尼克松:我还从来没有接到过决斗的挑战。我想这次恐怕就是了。

弗罗斯特:哪里,实际上……

尼克松:当然是的,我喜欢这样。

尼克松拉起弗罗斯特的手,突然有力地一握。弗罗斯特觉得像是被钳子紧紧夹了一下。

尼克松:没有任何约束……没有任何约束。

弗罗斯特紧张地一笑,收回了他的手。他正要转身离去,突然被“快手”叫住。

“快手”:噢,弗罗斯特先生,在您走之前……还有一个小小的手续……

“快手”做了一个签支票的手势……

弗罗斯特:当然。请您原谅。

他掏出支票簿,拿出笔在上面写……

弗罗斯特:二十万美元……

尼克松从弗罗斯特的举止里发现了某些异样。

尼克松:但愿这笔款项不是由您的腰包里出的吧。

一个尴尬的微笑……

弗罗斯特:老实说,先生,我的腰包要是能那么厚实那倒好了。(改变话题)支票开给……?

“快手”(立刻接口):“欧文·保罗·拉扎尔”。

尼克松:开给“理查德·M.尼克松”。

尼克松接过支票……

“快手”:您把这张支票交给我好吗,先生?

尼克松:你说什么哪?这张支票是开给我的……

“快手”:我知道,但我是您的代理呀。

尼克松显出一副不解的神情……

“快手”:按照惯常程序必须交给我。

尼克松:那没有道理……我可以马上把它存起来……把它存入银行……

“快手”:总统先生,这事由我来办。

尼克松:可是……

“快手”:请您把它交给我!

“快手”几乎是强硬地从很不情愿的尼克松手中夺下那张支票。尼克松则是一副非常困惑的样子……

61A.外景,太平洋别墅的庭院,白天(1975)

尼克松送别弗罗斯特、卡罗琳和伯特等人走出房子。

尼克松:那就……再见了,(握手)弗罗斯特先生,库欣小姐。

尼克松看到卡罗琳带着一部相机。

尼克松:您想要照几张相吗?

卡罗琳:是的,我非常希望跟您合影留念。

尼克松抬手把马诺洛叫过来,然后与弗罗斯特和卡罗琳等人一起摆好姿势拍照。“啪”,照相机闪光灯闪亮。

尼克松:等洗印出来,你们可以把它挂在你们在纽约的公寓里,你们那些自由派的朋友就可以把它当做投飞镖的靶子了。

卡罗琳:不过,实际上我现在的家是在蒙特卡洛。

尼克松:是吗?

卡罗琳向外面走去。尼克松目送她走开,然后把弗罗斯特引到一旁。

尼克松:听听我的意见,你应该与这位女士结婚。

弗罗斯特:是的。很可爱,不是吗?

尼克松:更重要的是,她住在摩纳哥,那里是不用缴税的。

尼克松嘿嘿一笑。

尼克松:再见。

弗罗斯特:再见。

尼克松和布伦南目送弗罗斯特、卡罗琳和伯特离去。尼克松向客人挥手。停了一阵之后……

尼克松:我敢肯定是的。

布伦南:什么?

尼克松:那笔钱是他自己出的。你知道,他始终不敢直视我的眼睛。

布伦南:据我所知,电视网络公司都不是轻易能够上钩的。电视网不接受,广告公司就问也不会问。依我看,这件事很可能根本做不成。

尼克松:是吗?那么他花二十万美元就只能见我们这一次面了?

布伦南:不错。

尼克松:早知这样,我该招待他一杯茶的。

布伦南哈哈一笑,两人看着弗罗斯特坐进汽车。

尼克松:你注意到他穿的鞋了吗?

布伦南:没有。

尼克松:意大利鞋,不系带的。你看怎么样?我家人老想让我穿一双这样的鞋。

布伦南:我认为男鞋应该是系带的,先生。

尼克松:你这样认为?

布伦南:是的。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那种意大利皮鞋过于女气了。

尼克松清了清嗓子,似乎有些失望。他显然喜欢那种鞋。

尼克松:或许是的。

尼克松转身向房子里走去……

61B.内景,全国广播公司(NBC)办公室,白天

公司负责人坐在写字台后面。

负责人:我们美国的电视公司干吗要聘用一个一点儿关系都搭不上的外来人呢?而且,据说他在自己家的节目都被取消了的……

62.内景,洛杉矶国际机场,白天

弗罗斯特在一部公用电话上通话。他脸上的笑容忽然收敛……

弗罗斯特:好了,我听明白了。我很遗憾您这样考虑问题。我认为您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弗罗斯特挂断电话。

弗罗斯特:NBC,这家也回绝了。几家都回绝了。

伯特:噢,亲爱的。好了,这就全都完结了。我真难过,戴维。

弗罗斯特:别忙着下结论。

弗罗斯特眼神一闪。显然已经产生一个新的主意。

弗罗斯特:你那份冒险家精神跑到哪儿去啦?

63.删除

64.内景,饭店内,纽约,白天(1976)

纽约第五大道,广场饭店。弗罗斯特坐在转椅上转动着身体,抽着雪茄……

弗罗斯特(画外音):……我的想法是,我们自己出资制作这个节目,然后自己销售播映权。根本甩开电视网络公司……

65.内景,饭店内,纽约,白天(1976)

弗罗斯特在电话上跟他在伦敦的贷款人说话……

弗罗斯特:以前从没有过的做法。历史性的创新。

伯特走进房间,向弗罗斯特示意结束他的通话。有两个人站在门口。弗罗斯特说完最后几句话。

弗罗斯特:……对你的付出我绝对会有相应的回报。一美元也不会白用你的。我就是为你想出这个办法的。你好好考虑一下,然后回电话给我。

他挂断电话。

伯特:戴维,请你见见吉姆·赖斯顿和鲍勃·泽尔尼克两位。这是我们未来的助手。

弗罗斯特:很高兴见到二位……

鲍勃·泽尔尼克有四十出头,一头黑发,态度热情。

伯特:鲍勃近十年来一直为公共广播电台担任驻华盛顿通讯员。今年准备转到ABC。

泽尔尼克:总的来说,我因为搞的是广播,把我这副风流小生的容貌都浪费了。

吉姆·赖斯顿面庞瘦长,两只精灵的小眼睛,一副城府很深、意志坚强的样子。

伯特:吉姆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书,现在正在写作一本揭露尼克松腐败、欺诈、偏执和滥用权力的书。(停顿了一下)这是他关于这个题目的第二本书。

赖斯顿:是第四本了。

弗罗斯特:欢迎你们二位参加我们的工作。

弗罗斯特同泽尔尼克握手。但赖斯顿在伸出手之前先清了清嗓子,片刻的尴尬……

赖斯顿:其实,我决定参加不参加这项工作之前,非常希望先了解一下,您指望在这次访谈中得到什么?

弗罗斯特放下手来,露出一个疑惑的笑容。

弗罗斯特:我指望得到什么?

弗罗斯特和伯特对视了一下……

弗罗斯特:吉姆,我同我们当代最引人注意的、最富于争议的政治人物约定了十二个工作日,将近三十个小时的录像访谈,这还不够吗?

赖斯顿:我觉得这不够。我宁愿耗费我一年的光阴——抛开我的家人——去做一项重大的课题,意义远远超过您的想象。而且做这件事并不是想要我个人得到什么——对我个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弗罗斯特:那么你想做到的是什么呢?

赖斯顿:我想让理查德·尼克松接受一次他没有受到的审判。

弗罗斯特:噢……是的,我们当然会向他提出一些难于回答的问题。

赖斯顿:难于回答的问题?这个家伙在他的任期内断送了一万五千名美国人的生命,屠杀了上百万印度支那人民。只是因为福特的赦免他才逃过了坐牢的命运……

弗罗斯特:是的,但是同样,如果不假思索地,把他当做一个大坏蛋……那不是反倒只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同情吗?

赖斯顿:在现在的情况下,我认为对尼克松一点儿也不会产生同情的感觉。他亵渎了总统的职位,让投了他一票的所有人大失所望。美国人民现在需要一个是非的判断。简单明了。我们的政治体制和民主观念全都取决于此。如果过若干年以后人们回顾往事,认为通过这次访谈让尼克松洗清了他自己,那将是最大的犯罪。您是否知道迈克·华莱士正在做这个题目,而在国会山和乔治敦区的茶楼酒肆里这件事已经成了一个笑柄?

一阵难堪的沉默。然后……

弗罗斯特:好了,感谢你的提醒,吉姆。你是否可以留给我们几分钟时间呢?

泽尔尼克露出“我也吹了”的疑惑表情,两人一起退出。

65A.内景,房间外的走廊,白天

赖斯顿和泽尔尼克从房间里走出来。泽尔尼克从牙缝里发出气呼呼的嘘声。

泽尔尼克:你这是干什么哪?让我跟你一块儿倒霉,把你那偏激的屁话藏在肚子里好不好!反正我是很想得到这份工作的。

赖斯顿:我也很想。但是它必须干得正确。方特勒罗伊小爵爷(注9)在此,岂可同情尼克松?

65B.内景,饭店房间,纽约,时间同前

室内只剩下弗罗斯特和伯特二人。

弗罗斯特:迈克·华莱士也在做这个题目吗?

伯特:显然是。

弗罗斯特:你怎么没告诉过我?

伯特:那跟咱们没有关系。

弗罗斯特:从什么角度说?人家显然认为,一个英国谈话节目主持人,善于对付女明星,未必对付得了硬邦邦的美国总统?

伯特:一般人是这么想。

弗罗斯特:对。所以很难没有一点儿受到伤害的感觉。

弗罗斯特穿起上衣,然后……

弗罗斯特:鲍勃显然是干这一行的,可那个赖斯顿咱们应该怎么办呢?

伯特:这人是个书呆子。过于感情用事。把他打发掉算了。

弗罗斯特:不过,我倒觉得他应该留下。

伯特:怎么?

弗罗斯特:我欣赏他那种……激情。

伯特:他会把我们都搞得失去理智。

弗罗斯特:可能。不过偶尔让你脱离一下常轨也许并不是坏事。人们这样说。

“砰”,弗罗斯特打开了一瓶香槟。

弗罗斯特:把他们叫进来。

伯特出去把泽尔尼克和赖斯顿请回来。弗罗斯特往杯子里斟上香槟。

弗罗斯特:预祝对理查德·尼克松审判成功!

赖斯顿:认定有罪。

泽尔尼克把眼睛一闭。

弗罗斯特:完全正确。让理查德·尼克松认罪。

弗罗斯特举起酒杯。几个人不太肯定地碰了碰杯。

66.内景,休斯敦的一家饭店,夜晚(1976)

休斯敦一家五星级饭店内的舞厅里。从外面的一个牌子上我们得知,这是得克萨斯州牙科正畸医师公会的一次聚会。

尼克松一身正装,系着领带,正在做一次餐会巡回演讲,说得满头大汗(而且看得出他对这一切都非常厌烦)……

尼克松:……不管怎样,我在毛夫人旁边的位子面对宴席坐下来。总统生涯中的挑战之一就是无尽无休的鸡尾酒会,各种应酬、宴会……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聊闲话决不是我的强项,何况我更不懂中国话……所以,毛夫人和我……我们就……我们就那么面面相觑地坐着。桌子对面,尼克松夫人和毛主席……他们也是那么面面相觑……挨过去是基辛格博士和他们那边的外长……也是……总之,你们从照片上都能看到。不管怎么说吧,那一次盛大宴会,我不记得按中共的规矩是庆祝什么日子……是什么蒙古集体农庄的成立纪念……

67.内景,饭店内部通道,夜晚(1976)

呼啦一下子,尼克松和布伦南,还有两名便衣保安,一起从弹簧门里出来,走进一个不对外开放的通道。尼克松怒气冲冲,周围一片黑暗,有些吓人。

尼克松:我真受不了这个,杰克!把执行总统职务贬低到只是一连串俗气不堪的轶闻趣事……我觉得我就像是马戏团的一个动物,演把戏给人家看!我以为我早已明白告诉他们,我不会接受任何有关水门的提问。真该死!一到提问时间,这些狗娘养的总是要问到水门事件!就好像除了这个,我所做过的一切成绩都不存在了。

布伦南:好了,不久你就有机会好好谈谈你的成绩啦。

尼克松:怎么?

尼克松停住脚步。

布伦南:弗罗斯特办妥了,他搞到了经费。

尼克松:什么?

布伦南:我听说,大部分是借到的——朋友们帮了他的大忙。不管怎么说,三月底我们就可以开始录像了。

尼克松:真的?

尼克松的怒气立刻烟消云散,脸上露出笑容……

尼克松:这可太棒了,水门事件占多少时间?

他们穿过一道门,走进……

68.内景,饭店厨房,夜晚(1976)

饭店内的厨房。厨师们都停下手中的活,朝他们观看。原来,尼克松被引到后部的一个秘密通道,从饭店后门出去走到停车场。

布伦南:……百分之二十五,四场九十分钟访谈中的一场。

尼克松:其他三场是……?

布伦南:外交、内政和尼克松其人。

尼克松停住脚步。

尼克松:尼克松其人?那么反过来是什么?难道是尼克松作为一匹马?

布伦南:我猜想……这就是讲一些生平经历的部分吧。

尼克松(不寒而栗):我明白了。这就该说什么失去的童年啦,怎么被父亲毒打啦,兄弟姐妹怎么夭折啦,丢下我一个自愧苟活……饶了我吧。而且,这样一说就成了好事还是不呢?

布伦南:总统先生,这是绝好的机会,弗罗斯特跟您比智慧,决不在一个档次上。您可以左右谈话的走向,挽回您的声望,您要是问我……

尼克松:什么?

69.外景,饭店外停车场,夜晚(1976)

尼克松和布伦南来到停车场,便衣保安察看周围的安全……

布伦南:如果一切顺利,先生,如果有足够多的人看到它,改变他们的看法,您就可以回到东部去,这是比我们原来预期要快得多的办法。

尼克松:你这么认为?

布伦南:我确信是的。

尼克松:唉,杰克……我喜欢克利门蒂,确实是的。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但是我仍然希望回到我们能大干一场的地方。我胸中还满腔强烈的渴望呢。

尼克松显然激动起来,当他们走到汽车旁时才慢慢平静下来。

尼克松:你猜想最后一切还是归结到水门吗,啊?

布伦南:完全不必担心,这又不是有什么新的披露。那些材料早被新闻界和国会议员们翻腾了无数遍,不是至今没人能往您身上栽上什么吗。

尼克松:不过,自我公开说明此事,已过去了一段时间。我得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最好能了解他将要采取什么策略。他住在什么地方?

布伦南:住在贝弗利山希尔顿饭店。

尼克松:你说是贝弗利希尔顿?

尼克松在口袋里摸索了一阵……

尼克松:我有几个家伙的电话号码的,他们可以潜入那里。几个古巴人,受过中情局的训练……

尼克松抬头看到布伦南那副惊愕的表情。

尼克松:天哪,杰克!我只是开个玩笑。

布伦南认真打量了他一阵,才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二人钻进汽车,在摩托车骑警的护卫下离去。

70.内景,长波电视台办公室,白天(1982)

约翰·伯特在给一组纪录电影摄制人员讲述。

伯特: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对安全问题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

71.内景,贝弗利希尔顿饭店,白天(1976)

伯特、赖斯顿和泽尔尼克一起在一些表格上签字……

伯特(画外音):我们每个参加这项工作的人都要遵守严格的保密规定。

72.内景,贝弗利希尔顿饭店,白天(1976)

伯特把一个装着研究资料的盒子交给饭店工作人员,那人随即把这个盒子锁进饭店的保险柜。

伯特(画外音):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租用了一只保险柜,保存我们的全部资料。

73.内景,一家餐馆,白天(1976)

一连串不同的镜头,展示赖斯顿、泽尔尼克、伯特和弗罗斯特用了许多周的时间坐在餐馆里研究这次访谈的策略,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文件,纸张……

伯特(画外音):由于前总统的名字太引人注意,我们只好在电传中称他为“事主”,而在餐馆里交谈时就把尼克松叫做威廉·霍尔登或者查尔顿·赫斯顿。

74.内景,大学图书馆,白天(1982)

赖斯顿接过话茬……

赖斯顿:我们怎么工作?在几个月时间里,我们把它分成三个方面。

75.内景,贝弗利希尔顿饭店,白天(1976)

伯特、泽尔尼克和赖斯顿衣着随便、不拘礼节地在那里讨论提问的策略。角落里有一台电视机开着。

伯特:……好吧,那咱们怎么开这个头呢?第一个问题应该问什么呢?

赖斯顿(画外音):伯特主张提越战问题。鲍勃主张先攻外交和内政问题。我则认为一上来就直奔水门事件和滥用权力的问题,戴维说什么呢?我们实际上不太常见到戴维。

泽尔尼克:第一个问题应该使对方放松警觉。比如说这段时间很难过啦,表示一下对尼克松夫人的关心啦,她不是最近犯了一次病吗……对总统本人则可以问问他的静脉炎啦,还可以问问隐退以后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等等。

伯特:那你就等着听全国四千万电视观众一起咔嚓一声关掉他们的电视机吧,鲍勃。

这时屋角的电视机忽然播出一条特别新闻:又有人企图刺杀福特总统……

赖斯顿(眼睛看着电视):哟!这就是赦免尼克松的代价!

76.内景,ABC公司摄影棚,白天(1982)

鲍勃·泽尔尼克继续他的讲述……

泽尔尼克:也许因为我年纪最大,也许因为我的头发颜色最黑,在我们的模拟演练中,就让我来扮演尼克松。

77.内景,贝弗利希尔顿饭店套房内,白天(1977)

在一间到处散放着各种文件、档案、研究资料的房间里,赖斯顿、泽尔尼克和伯特在进行模拟演练,泽尔尼克单独坐在一边。

泽尔尼克(画外音):伙计们将会向我猛提各种问题,而我则要根据我多年观察和写作尼克松传记的经验,设想他会采取什么办法来应对……

伯特:关于白宫的录像系统?

泽尔尼克(充当尼克松):使用录像系统并不是我这一届政府的首创。林登·约翰逊任内,白宫就设有录像系统。肯尼迪任内就有的……

赖斯顿:那么,关于非法滥用权力问题……?

泽尔尼克(充当尼克松):老实对你们说,往届政府远比我们更严重……

伯特:还有,对柬埔寨狂轰滥炸的问题……

泽尔尼克(充当尼克松):那是得到了柬埔寨亲王秘密同意和支持之下干的,目标是侵入他的国家的敌对势力……

伯特:只当开玩笑,说说约翰·肯尼迪吧。

泽尔尼克(充当尼克松)立刻沉下脸来。

泽尔尼克(充当尼克松):这个人把一切能活动的东西都搞死了。他操纵大选,他使我们陷入越战??

 短评

五星级的剧本,纪录片形式还原这一次对谈,精准的节奏让人喘不过气,就算是前半段的铺垫我也看得目不转睛,到了最后,主角说出的每句话都是影片高潮!一瞬间细微的心理变化,呈现在演员脸上,一秒的镜头可有无数种解读,演员太棒。最后的疑问更是发人深省,我们是否都在做适合自己的事?

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破釜沉舟,绝处逢生,时来运转,功成名就~~

10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又是真实历史,尼克松的演员长得一点也不像尼克松,但是演出了他所理解的尼克松的内心世界。中国人对水门事件不感冒的一大原因是,他们无法理解这样一件事何以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和长久影响。

14分钟前
  • 叶洲
  • 推荐

只有一人能重返荣光,另一人必永世不得翻身。尼克松的性格与功过永远都不简单,对他的情绪仇恨与怜悯共存是再正常不过的,电影只是再次提醒了我们这一点。80%的精彩应该是属于事件本身以及话剧的,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电影拿不到五颗星的缘故。

15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推荐

好看

17分钟前
  • Vincent
  • 推荐

Frank Langella的表演感动了我。。。居然这种类型片最后把我看哭了。。。

18分钟前
  • 霍伯森的选择
  • 推荐

典型的荷李活式情節..中規中矩..本想只給三星..但Frank Langella的演出很出色..給多一粒星給他..

23分钟前
  • l.m.
  • 推荐

两主角都演的挺好,就是就是霍华德讲得太老套了

27分钟前
  • 利奥波德
  • 还行

早已看透,尼克松的粉饰就如系着鞋带的意大利皮鞋,用措手不及的方式解开他的鞋带,才能在这场别致的访谈战争中取胜。用纪录片采访的解读方式引导了全片的节奏,抽动的嘴角落寞的神态无法被消弭的道歉,是一个曾挥斥方遒也自作聪明的政治家留给世人评说的谈资,坦白后的释然让他不必如小丑般苟活余生。

3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今年提名里其实我最爱这部

33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节奏有些不好,后段精彩

3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流畅 自然 行货

39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商业政治题材的典范

4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拍的很好.... 只是我不好这口

45分钟前
  • 🌙e-L°。
  • 还行

与政治无关,甚至与史实无关;即便除去其他细节,仅仅对比真实的四集尼克松访谈,片中的改动和描述也是更加富有戏剧感;其实朗·霍华德不过是借用这一事件来打造一部步步为营的充满张力的电影,并借此展示一个他自己心中的尼克松形象;朗格拉的表演真是令人赞叹,内敛中却有着可以随时爆发的激情。

5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教科书般华丽。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镜头的调度。

53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很棒

57分钟前
  • 夏局中年爱jazz
  • 推荐

前50分钟的铺垫有点冗长。最后的采访部分十分精彩。

59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推荐

蛮稳的,奥斯卡应该有所斩获吧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很不错

1小时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