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15

HD

主演:布莱耶丽·朗,Geminoid F,新井浩文,村田牧子,村上虹郎,伊莲娜·雅各布,杰罗姆·基歇尔,玛丽·亚马莫托,诺米·娜凯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再见2015 剧照 NO.1再见2015 剧照 NO.2再见2015 剧照 NO.3再见2015 剧照 NO.4再见2015 剧照 NO.5再见2015 剧照 NO.6再见2015 剧照 NO.13再见2015 剧照 NO.14再见2015 剧照 NO.15再见2015 剧照 NO.16再见2015 剧照 NO.17再见2015 剧照 NO.18再见2015 剧照 NO.19再见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再见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近未来,由于核电站爆炸,日本国土大半笼罩在重度核辐射的威胁之下。危急关头,日本政府被迫作出“弃国宣言”。与之相对,国际社会迅速制定了联合避难计划,日本国民按照名单的先后次序相继逃亡海外。作为难民的谭雅名次比较靠后,可她的身体情况又十分糟糕。在她的身边,童年时代的知心好友列欧娜也被留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人们一个一个地减少,而两位好友也迎来了说再见的时刻……捕鼠记(粤语版)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香港九龙财宝杀人事件警察故事续集粤语版一个美国女孩的故事-玛莉琳1955:非凡的圣诞节心的归属天堂:希望僵尸归来2:消失的御林军爷们儿火星异种:新的希望日落2021你美丽了我的人生桥(国语版)骚扰游戏SP秋津VS过特之女触手可及的你桃姐(粤语版)枯叶青春飞一般187美国社会档案无法坦诚相对不再流泪的女人被遗忘的春天吞噬月亮杀人蜂入侵人生纪念册舐犊情深忧心忡忡僵尸世界大战高度机密(原声版)新小屁孩日记血色星期五亲爱的大卫2023脱狱之王第二季沸腾的群山外事警察:不要被那个男人骗了苍色骑士女犯:新奥尔良天才枪手(剧版)李时珍

 长篇影评

 1 ) 每一次的再见都是回不去的过往

《再见 在也不见》作为金马奖开幕影片,第一段的导演忻钰坤就是《殡棺》的那个导演,三段故事 三个导演 对这三段我的偶像大奇特老师的总结最为到位:第一段 无法相认的父子 第二段 阴阳两隔的断背 第三段 不置可否的忘年 ,《背影》中的父子戏 秦沛老先生演的真是好 他最近在各个电影中真的是变成了黄金配角,《湖畔》同性戏中 前面铺垫有点多 留给杨佑宁发挥的时间就那么点 感觉仅仅暗示了暧昧这层关系 拍的有点太过于隐晦了 男生同性戏 哪一部在我心中也比不上…断背山or男朋友女朋友了 而且你拍不好 就会被冠上滥用同性题材的帽子 。《再见》作为最后一段是师生忘年恋题材 陈柏霖和蒋雯丽的忘年吻着实惊到我了上次看含有这种题材的是山河故人?董子健和张艾嘉的一吻!人们的关系横向发展有了宽度但是却失去了深度,在一千多个社交网络上所谓的朋友中 真正在乎真正关心的也不过五个人,孙燕姿唱的片尾曲点赞。

 2 ) 再见,在也不见

很喜欢这个电影题目。
世上有很多事情,有很多人,注定是要留有遗憾的。再见,在也不见。简单几个字,却散发出了强烈的悲情或遗憾。
电影是分段式,虽然男主都是陈柏霖,但我想他是饰演了三个不同的角色。

背影。
这是关于亲情。我其实看的不是很明白。不知道他们两个到底是不是父子关系。大概是他父亲离婚或有外遇,离开佛山,而后发生车祸有些失忆,把原配和大儿子陈柏霖忘记了吧。为了让父亲和弟弟能继续平淡的生活,他选择了不打扰。再见,在也不见。

湖畔。
这是少年时期的友情。或说基情。我依旧似懂非懂。陈柏霖儿时的玩伴最后被判死刑,电影一直没有交代到底是因为什么罪。但我想,大概就是那次游泳,他差点溺水,陈柏霖的爸爸去营救却死在湖里。警方最终应该是判定这是谋杀吧。看电影的时候很多弹幕,大家也是这样推测的。至于为什么谋杀,大概是因为他爸爸阻止他和那个小伙伴玩耍,阻止他去湖边吧。小伙伴最终死了,再见,是再也不见。再也无法相见。

再见。
这是师生恋。陈柏霖饰演的角色是一名大学教授,而他,爱着他的大学教授。他们应该是恋爱过。以至于差点引起家庭动荡。蒋雯丽饰演他的大学教授,她与老公女儿一起迁到了曼谷。长达12年,他们没有联系。陈去曼谷做演讲,其实也是为了去找她。或许,12年后,她已离婚(否则应该不会在片尾有他们两个含泪拥吻的镜头),她最终是守护了家庭放弃了那段师生恋的,最后却接吻了,应该是已经恢复单身了吧。在那12年里,他们再见,在也不见。

电影的拍摄手法很文艺。很多跳跃镜头。如果不是静静看认真看,大概看不明白。虽然我的确也没有看的很明白。反反复复的倒叙插叙。几乎没有背景音乐,不到两小时的电影,感觉十分冗长。但我还是看完了。因为想知道结果。

几乎每个故事最后,男主都崩溃了。像是窒息在现实中。无可奈何的妥协,内心却抗拒这样的结束。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也都有这样那样的故事吧,跟某人,跟某事,再见,在也不见。

 3 ) 只能在沉默中显示的:“日出”的见证与“湖畔”的隐喻

只能在沉默中显示的:“日出”的见证与“湖畔”的隐喻

本文涉及三部电影: 《再见,在也不见》(中国大陆)、 《日出城市》(韩国)、《艋舺》(中国台湾) 今年上映的《再见,在也不见》被宣传方定位为以当代都市男性的亲情、友情及爱情为影片主题。但在我看来,这部专为陈柏霖量身打造的男性三部曲,与其说是讲述所谓亲情友情爱情的三段情感,毋宁说是对男性社会阳刚气概的反思。这一反思具体呈现为东亚年轻男性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中自我身份的迷失与生命内核的孤独。这种孤独表现为父子、同性、异性三种关系的失落。

第一段《背影》叙事温吞,第三段在衔接上不够自如,陈柏霖对三种不同身份角色的驾驭也略显稚嫩,但陈世杰导演的第二段《湖畔》却对主题有较好的领悟,富有灵性的诗意描摹,潜伏着人性深处不能道白的暗涌。维特根斯坦所言:不能言说的,只能在沉默中显示的,是对“湖畔”主题最好的概括。 这个世界有看得见的一面——生活表征层面浮动的嘈杂,更有不被我们看见的,生活的隐喻层面中可能被大众忽略或者选择性失明的另一面。对于多数影像工作者而言,他们也许能感受生活表征层面中浮动的嘈杂,虽然也不缺乏讲故事的才能,但终究也只能是流俗的叙事家。

还有第二种,对人性有深切细致的观察入微,擅长通过影像的留白,意即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悟生活,不仅如此,还能在画面中思想,用富含寓意的镜头语言把感觉的思想表达出来,用感觉思想,或者说用身体思想。《湖畔》两位男主角隐忍克制的肢体语言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

不能说,不可说,一说便是“错”。似乎从青春少年起,男孩之间就学会了隐藏内心情感的表达。与以家国大义为主题的男性叙事传统不同,《湖畔》对男性之间关系的描写更接近台湾电影《艋舺》或韩国电影《日出城市》所奠定的基调。

中国台湾电影《艋舺》剧照

相较于《湖畔》,由郑雨盛与李政宰主演的《日出城市》对男性之间的亲密关系渴求有更为深刻的描述。纯真的阿哲(郑雨盛)在数度遭遇宏基(李政宰)背叛的情形下,仍旧在宏基面临绝境时陪伴在他身旁。两个游荡的青年在经历漫长的黑暗之后,向着喷薄而出的“日出”走向新生。

对于阿哲与宏基而言,海上日出也是两人相依为命的见证。男人之间欲说还休的亲密即使止步于“兄弟情谊”设下的最后防线,以往类似《英雄本色》般的热血情义依然遭到某种颠覆。人类生物学家朱迪·朱(Judy chu)的研究认为,男孩在理解他人情感,以及培育亲密、有意义的友谊方面,原本是和女孩一样敏感的。但他也在《当男孩成为男孩》一书中指出,男孩们进入学校之后,就会把天生的同理心换做后天习得的沉默坚韧,并与朋友之间保持更大的情感距离。

韩国电影《日出城市》剧照(李政宰与郑雨盛)

带给观众不一样体验的或许是两个青春少年在阳光明澈、湖水温静中赤裸呈现的诗意。男性身体作为影像中的审美对象,这样的个体审美体验接通的其实是深达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而我们在闪烁着自然灵光的湖水、芦苇和少年的身上领略到一种神秘的震撼灵魂的感觉,则是导演有意构建的深层隐喻:自然身体动人心魄的美与原始的本能唯有在人世隔绝的湖水深处才能得以唤醒,或者说,世人谈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湖畔,唯有两个男孩才能感悟到其中神圣的美:那是他们情感灵魂得以皈依和安顿的伊甸园。 理解至此,我们才能明白杨佑宁临刑前最终的遗愿,才能懂得为人夫为人父的陈柏霖欲语泪先流的难言哽咽,也才能感悟到这一对“挚友”双目凝视间无需多言的默契,被视为禁忌的湖水所代表的人性内在的心理现实究竟是什么,陈父扮演的又是怎样的角色身份与文化隐喻。

《再见,在也不见·湖畔》剧照

父子关系在《再见,在也不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职能。第一段的慈父看似与第二段的严父形成鲜明对照。“背影”一名显然来自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儿子泪眼模糊中那位父亲笨拙地跨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渐行渐远的细节,在忻钰坤导演的镜像中化身为那个早年遗弃儿子,不幸瘸腿父亲的蹒跚背影。

应该说,朱自清笔下的慈父与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中致力批判的父权形成强烈反差,在五/四先驱者的笔下,母亲的形象一般是正面的温爱的仁慈的,父亲是粗暴的不讲理的甚至是野蛮的。 “湖畔”中的严父形象显然是父权这一文化符号在当下的呈现,它也说明,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虽然促成了过去家庭结构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但父亲在文化上的形象却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多数父亲依然只能依靠一种严父的形象来树立孩子心中的权威。严父的影响渗透在男性的人际交往互动之中,对于多数男性而言,似乎除了发脾气可算作是他们最忠实的情感表达方式之外,他们几乎全部藏在面具之后。 男性情感模式的原型无疑是取自冷漠而权威的父亲,也因之,无法掌握人与人之间合适的相处之道,许多男人,不仅不与父亲和朋友谈论心事,甚至连对自己的妻子、女友、情人也不肯透露真情。

以上种种也寄寓了当下文化中男性对自我身份的迷茫与陷入的困顿:旧文化中的父亲或者丈夫的权力在新秩序中的不再,女权主义思潮及女性地位的崛起,促使男性不得不反身思考自我困境的由来:男性这一性别是否一定意味着强者或者权力?强者的身份要求对于男性的心灵成长造成怎样的影响?当我们说“拯救男孩”时,我们需要拯救的是什么?学习性与性别的功课对于男性有没有意义?有何意义?男性的身体或者男性的情感是否能得到美的呈现或者自然的流露?等等。

“湖畔”可能预示了这样一种反叛:父子不能正常的交流堵塞了男性心理感情的交通,儿子长大后也可能“剔骨还父”,从顶礼膜拜走向背叛的极端,如哪吒那样,选择荷花之身——那是真正的自然之身,回归湖畔,也是对旧有秩序的真正脱离。 理解至此,《再见,在也不见》第一段影像中的那位父亲也有了其存在的意义:父亲从当年权力之巅跌落,虽留下残疾,但也最终明白了亲情的可贵,但他对小儿子的宠溺及遭到的忤逆却也有了更深微的讽刺:父亲变成了小儿子眼中的提款机。——这一幕深深地刺激着从未得到父爱的大儿子的内心。父爱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男人并非不需要父亲,脱离权力秩序也许只是为了得到更合乎自然的父爱的感应。 第三段的异性关系并没有很好地衔接前面两段有关男性心灵成长的主题,蒋雯丽扮演的角色从某种意义而言,是母亲与恋人两种形象的重合,一种比较普遍意义上的恋母情结的呈现。英国作家D.H.劳伦斯在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中描写了自小与他十分亲密的母亲,炽烈的母爱如何占领了他的心,并且制约了他一生的感情生活。陈柏霖的角色是否也有类似的心路呢,不得而知。但从影片收尾来看,他所致力追寻的这样一份“忘年恋”情感似乎并未得到相应的心灵填补。

尾声部分,男主角神情的恍惚失落似乎预示着一种更加强烈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或许也在昭示着男性成长的又一种困境:在爱人的身上寻找母亲的气息其实是一种误区:人内在深层的孤独,与是否有婚姻家庭,或者有多少亲朋好友无关。男主角说,人真正在乎的只有五个人:父亲,母亲,爱人,兄弟,儿女。这句话并不完整,男人需要发现的是自我内在被压抑的原型,从而获得其自身的完整性。而人类从孤独中脱离出来的路径也只能是学会直面自我的内心,真正的孤独或许就是佛教所说的芸芸众生之共业,个体独一无二的经历造就独一无二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将每一个人隔离开来,没有人可以完全契合,明白了这一点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包容彼此的不同吧

 4 ) 在,也不见的距离

金马影展的开幕影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分段式电影,讲述亲情、友情、爱情三段不同的故事,由三个不同的导演打造,却由同一个人演绎,保持统一的情感基调,别有一番韵味。

《再见,在也不见》,一个很有意思的片名,既然再见,那难道不是再也不见,为何又在,也不见呢,主题曲《在,也不见》更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影片的英文名《Distance》则像是在说,即使相见也有那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背影》——再梦一次,就醒了

亲情的段落由中国导演忻钰坤在广西拍摄完成,陈柏霖饰演一个沉默寡言的外派经理,在外派途中意外遇到多年前负债出逃不知所踪的父亲,而他已经由当年叱咤风云的商人变为扫垃圾的瘸腿老人,还抚养着一个不孝顺的小儿子。朱自清在散文《背影》中所描写父亲是关怀体贴而又沉重的,而影片中陈柏霖这样一个事业有成的儿子只是跟在落魄的父亲身后,这其中或许包含着恨意,透过摄像机看着那个人的生活,被嫌弃,被驱逐。他甚至还跟踪自己的“弟弟”,这两个儿子,两个不同的人生,一个父亲不在身边渴望去接近,一个父亲在身边却得不到丝毫关爱,这样的设定无疑给影片笼罩了一层伤感一层更深的思考。最终陈柏霖决定不告而别,这正是一种“在,也不见”,既已找到,却也安静的离开,不打扰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即便是父亲,还是不见为好。虽有怨恨,但那依旧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湖畔》——再念一次,就忘了

友情的段落由新加坡导演陈世杰在台湾和新加坡拍摄完成,陈柏霖和杨佑宁两个真正的好兄弟,从小一起在湖边戏水长大,若干年后,陈柏霖接到一封来自新加坡的挂号信,才得知杨佑宁已被判刑入狱死期将至,他又为被判死刑的兄弟踏上送行的旅途。兄弟,每个人都会有,他是用来陪伴的,也是用来记录过去的,过去的美好,过去的痛苦,陈柏霖的父亲因阻止儿子去河边玩耍无果,被他的兄弟引入河中溺亡,让这对兄弟不再相见,两人谁都不会想到,当初的无法面对会是永远的错过,而多少年后的监狱相见却是不如不见,这让“在,也不见”有了更深刻的含义,见,即是分离,即是死亡,这最后的相见让经过时间洗礼各怀心事的两人再次将心交在一起,但相见不如怀念,时过境迁剩下的只有麻木。兄弟,请珍惜;再见,请放下。

《再见》——再伤一次,就懂了

爱情的段落由泰国导演西瓦罗•孔萨库在曼谷拍摄完成,上海的年轻教授陈柏霖远赴曼谷讲学,却遇到自己昔日的恋人——相差十几岁侨居泰国的老师蒋雯丽,而初到曼谷的陈柏霖又意外受到了一位泰国女孩的青睐。初恋相遇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恋人重逢却是一种若即若离,这种感觉恐怕只有酸涩在其中,这次的相见,一个事业有成,一个已为人母,他们都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自己,一个泰国女孩的介入却让原本简单的故事变得看不清结局,两人之间的持续的距离感是“在,也不见”的完美诠释,而最后酒店的相拥激吻,是十二年前旧情复燃的释放,也是面对现实不得不告别的无奈。人生若只如初见,再见,早已落寞不堪。

三个迥然不同的“不见”故事,用陈柏霖及一个“见”字相连,有一种平行时空的感觉,三个导演三种不同的风格,将亲情友情爱情三个最基本的感情蕴含其中,分明是一个个片段却不显脱节,片段间契合的十分巧妙,始终将一股淡淡的离愁贯穿其中,但过于文艺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有些不适,擅长告别的陈柏霖对于三段感情的处理有些过于平淡,但在蒋雯丽秦沛两位老戏骨的加持之下依旧让人觉得情感冲突十足,杨佑宁与陈柏霖经历多次合作配合默契,举手投足间都让人感到舒服,泰国女孩的可爱给影片带来一丝丝清纯,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及格的分段式电影。

生活会告诉你原来再见,就是在也不见,因为再见,永远有着他在,也不见的距离。

 5 ) 对陈姓人士的一场浩大报复

本片无疑是对陈姓人士的一场浩大报复。

陈柏霖身为领衔主演,演绎了三个槽点可以填满太平洋的故事。而这三个故事的主角分别叫陈德明,陈志彬,和——

陈经理。

前面两个名字甩下来就已经将千千万万人砸到吐血,而陈经理,更是强力地图炮,充满了对所有陈姓经理的满满恶意。

我本想问说导演你到底对姓陈的有什么误解?

可是随后我就发现,诶,导演之一也姓陈?

我衷心希望大家看完下面的故事梗概后,就不要去电影院浪费生命了。别问为什么,电影标题都告诉你了——再见。

以下吐槽高能剧透预警↓↓↓

本片是由三个故事组合而成的。

第一个故事,陈经理去广西出差,遇见了因不明原因失散多年的老爹,然后他们也没相认,再然后他把老爹的另一个儿子打了一顿,坐在路边楼梯上哭,因为他女朋友打胎了。

哦故事结束了。

你别问我这几件事情有什么联系,我不知道。也别问我为啥女票一直给他打电话他不接,我也不懂,唯一的解释大概就是索尼手机赞助需要多一点镜头吧。


▽ ▽ ▽

第二个是一个关于湖边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陈柏霖的名字叫做陈德明。陈德明和发小男孩每天在湖边玩,就是鸳鸳相抱何时了那种。然后陈德明的老爹就不让他去湖边玩,因为老爹的同事曾不怀好意地和他说:“哎呀听说你的蛾子每天都去湖边玩啊?”还伴随着迷之微笑。

诶诶导演我想问问,是我漏看了什么吗?这个湖边有什么传说吗?是说去湖边玩能遇见夏雨荷吗?为什么好像去湖边是个很羞耻的事情?反正我没得到答案。

再后来老爹到湖边和发小去撕逼,让他不要靠近自己的儿子,然后发小溺水了,但是老爹死了。我不懂为什么溺水的是发小但死的却是老爹,这可能就是湖边的神秘之处。

再后来过了很久,久到陈德明都从少年演员换成陈柏霖了,他的发小被判死刑了。为啥死刑?我不知道。临死前陈德明探监,发小问他你好吗,他说我结婚了。

诶?诶诶?所以在第一个故事里你演直男让女票打掉了孩子,到第二个故事弯的反而生孩子这样真的好吗?确定这么做没有问题吗?不会教坏小孩子嘛?不过陈德明也使用了索尼手机,我便释然了。

▽ ▽ ▽

第三个故事陈柏霖叫陈志彬,是个不晓得为什么三十岁就能当教授的角色。他去泰国某大学当客座教授,吸引了一个泰国迷妹。

然而他心心念念的却是自己的老师蒋雯丽。

他和蒋雯丽在酒店深情剖白心意,后来他俩就疯狂地接吻,持续了大概两三秒的样子。再后来就完了。然后我一点都不想提他老师15岁的女儿是他的孩子这件事。哦对了,故事里那个迷妹也给陈志彬打电话,陈志彬依然没有接,索尼手机又有几个特写镜头。

电影就这么结束了。

我只能说还好结尾有孙燕姿唱的主题曲。

很好听。

▽ ▽ ▽

但我依然很愤怒,因为我本以为影片中间至少能听到几次她唱的歌,然而我太天真了,片中不仅没有歌,甚至连所谓的bgm都没有,更有甚者,没有bgm的同时,居然连台词都没有几句。

我不晓得这个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台词有没有2万字。我只知道这么随随便便拍几个片段凑成的电影沉闷又无趣,无趣到连我对陈柏霖颜值的好感都要消耗殆尽。

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所谓的文艺片,但我认为这三个字不应成为一个烂片的遮羞布和观众不买账的理由。观众不是傻子,你不能靠着打擦边球沾点同性恋或是师生恋就来揺大旗装逼格博眼球。

我也不懂为什么这年头将几个微电影凑够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称自己为电影。这已成为公然圈钱的惯用作案手法,手段低劣,而作案者却屡试不爽毫无悔意。

不得不说这个片子让我想起了今年情人节大片《奔爱》(3.6分),没看过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我甚至猜想这三个故事是和奔爱的五个故事一起拍的,但因为八个故事凑成一个电影太长了,于是分成两次来卖。至于为什么有这种猜想,因为它们烂得太一脉相承了。简直想不通是为什么要将它们要凑在一起,除了比谁更烂我想不到别的更好的解释。

或许埋藏在最深处的原因就是他们需要联手报复姓陈的人吧,这是多么的处心积虑而又深藏不露。

最后的最后,姓陈的都输了,赢的只有索尼手机。

诶不对我又想了想,大概索尼也是被报复的目标吧,因为看了这个电影的人
——真的会想买他家的手机吗???


(利益相关:本文作者为陈柏霖 真·迷妹。)
((╯‵□′)╯︵┻━┻)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kzODE5Ng==&mid=2247483765&idx=1&sn=a9101434d95021e579cd43495ff0a525&scene=1&srcid=05191tTu6ParFkr1Kq1CRYM0&key=f5c31ae61525f82e8b1df4f500dfabf22b29a230e10c9b503683097712bb11003e45bccd8b8101919bef013072150b22&ascene=0&uin=MTQ5NTIwODE0MA%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Pro11%2C1+OSX+OSX+10.11.4+build(15E65)&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Rklkpg9OS1lhSre921cVWfUWyfBVIXyW3ui%2Fv0sni%2BzF%2Fi1T%2BxnOaGDLHsgxXEqD

 6 ) 豪爽的人不爱看这种纠结片

陈柏霖怎么那么瘦啊,第三个故事里很帅,也有点像小受。
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人还在世,但因为有隔阂,没有见面。
第一个故事,陈经理无意中看到抛弃自己和母亲的父亲,然而父亲没有认出他来,好奇怪。是故意没认出来吧。父亲重新组建家庭,在新的儿子面前是龟孙子,儿子要钱就给钱。陈经理愤恨中狠狠打了这个小年轻一顿。
而此时,女朋友或妻子子宫拿掉了,他只有悲伤的泪水。
第二个故事,当年的好基友阿政(片里没有发生性关系)在新加坡被判绞刑,将死之前才联系他,他赶过去,跟他见面,认领遗体,收骨灰回故乡。
湖畔风景很美。当年的两个小鲜肉也不错,虽然一个嘴角有黑痣,一个脸上有痘痕。虽然两个都不像后来的男主角们。
杨佑宁终于跟陈柏霖见面了,杨佑宁的皮肤很好,但开始老了,不过还是很帅。
阿政年轻时脖子系着一条红线,很是诱人。他脱裤子跳入湖里游泳,屁股的肉有皱纹,并不光洁,显得有点老。但其他都是很年轻的。
陈德明的父亲很爷们,很有男人味,但没有妻子,自己带孩子,怕孩子去湖边游泳会溺亡,就狠命教训他,不让他去。
阿政被他的父亲指责“离我儿子远一点”,结果阿政被水草缠住,陈德明的父亲去救他,自己却死了。
这是个大伤痛。导致阿政真的离陈德明很远,到了新加坡,后来不知怎的,犯了罪要死刑。为何不回到台湾判刑?
好朋友去跟快被处死的好朋友见面,是多么伤痛的一件事啊。
这个故事里,陈柏霖结婚了,有了个爱哭的儿子。
第三个故事,陈柏霖离婚了,儿子三岁,到泰国讲座文学,遇到了大学老师蒋雯丽,蒋雯丽一张T的方脸,“我好方”,她的十五岁的女儿眼睛很大,脸很好看。蒋雯丽说“还好有女儿,不然这12年白过了。”没有子女的同志应该深感自己的悲哀吧。
十二年之后重拾旧情,老少接吻,观众惊叹看不下去,是因为观众太保守。
在国外,这不算什么。
萍是陈柏霖的助手,却花痴起来,喜欢上这个年轻教授。不知道只是萍水相逢,最后他要离开吗?为何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在陈教授睡着的时候,她才敢偷拍。
最后一个镜头,蒋雯丽躺在床上,陈柏霖在一边椅子上坐着,不是前戏也不是事后,而是发乎情止于礼。她收藏着当年他的白衬衫,已经发黄。
孙燕姿的片尾曲不错。
“现在人与人的关系是横向的,深度不够。网上的朋友有一千个,你真正关心、在乎的也就五个。”“有网络,人又能躲到哪里?”可是能联系到,就是不联系。
刹然而止,点到为止,感情刚要开始,电影就结束了。
豪爽的人不爱看这种纠结片。
三星半

 短评

陈柏霖吻上蒋雯丽的时候,全场都炸了

10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较差

三个故事是在比烂吗

15分钟前
  • 电影狂人
  • 较差

好文艺的电影名,文艺都有些做作了。

19分钟前
  • 茉莉雨
  • 较差

見多少次才會堵止思念 看多少眼就能平息淚田 再用多少年去擺脫從前(孙燕姿)

24分钟前
  • 咖喱乌冬
  • 推荐

三个故事,三个导演,三段畸形的感情,故事不咋地,秦沛不错。

27分钟前
  • 小波尔卡
  • 还行

亲情、友情、爱情的三段故事,人与人之间的地理、心灵和感情距离,再见已是时过境迁。

32分钟前
  • 臭兰人
  • 还行

三段故事,可以用烂尾表示!第一段拍的中规中矩,第二段不那么沉了,第三段过了。

36分钟前
  • 白竹
  • 还行

无法相认的父子,阴阳两隔的断背,不置可否的忘年

4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陈柏霖吻上蒋雯丽的一刹那给我的震撼不亚于董子健的忘年恋。

43分钟前
  • 未雨嫣然
  • 还行

第一段《背影》,老人蹒跚而行似致敬朱自清;第二段《湖畔》,晦涩悬疑克制隐忍,只是两个孤独少年多年后死别前的重逢;第三段《再见》,情绪刚铺成又戛然而止,突兀地叫人意犹未尽。有女诗人说,我们不善于告别。没想到,我们也不善于重逢。这世间所有的久别重逢,都不如不见与怀念。

44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三个导演拍摄的到底还是衔接的不太自然,第一个故事的脉脉温情其实是最喜欢的,温吞的却带着深深的暖意

45分钟前
  • 春水映梨花
  • 还行

大仁哥的吻戏!!!我要炸!!!

49分钟前
  • 狗粮制造机
  • 还行

其实看了一小半就想到伤心事,哭的停不了,只好去西北湖边吹吹风看鸭子

54分钟前
  • 推荐

再见,在也不见,是对回不去的执念。第一个故事《背影》太老派,温温吞吞典型文艺闷片。第二个故事《湖畔》就灵多了,双线交叉,肉欲暗涌:裸体摔跤、安检摸全身、赤条下水…杨佑宁“好久不见”。第三个故事《再见》勉强还行,陈柏霖&蒋雯丽的忘年吻惊呆全场。“世界那么大,你真正关心的只有5个人”

5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再见,在,也不见!很吸引人的片名,亲情、友情、爱情三段故事,不同的世界相同的基调,擅长告别的陈柏霖与蒋雯丽秦沛的结合,别有一番韵味

60分钟前
  • 一果陆户习习门
  • 还行

亲情友情爱情三段式,三段都是无法相见终又相见的关系。忻钰坤完成的私生子段落仍旧是心迷宫风格和父子情感,泰国导演忘年恋段落是败笔导致全程尴尬全场笑翻,最好的是新加坡导演的友情段落,情感最丰富,包括两个男孩被传同性恋以及父亲死亡的隐情,表达得却很克制。

1小时前
  • 你虎哥
  • 还行

一段友情,一段爱情,一段亲情,然而三段故事都没有讲好。

1小时前
  • 只喝咖啡
  • 还行

文艺≠尿性,不痛不痒的故事串联徒然浪费导演和演员。当我发现陈柏霖和杨祐宁都需要人来演他们年轻时候了,我真是心塞一本...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请别用同性恋在此博眼球!

1小时前
  • 肖垚
  • 较差

在影院观赏如此质朴的影像,让我有些平静和舒心。《背影》:缺乏戏剧性张力十足的剧本,忻钰坤导演新作的魅力确实失色不少;《湖畔》:同性涉及太浅,双线交叉叙事,情谊暧昧但不深刻;《再见》:为了让自己横向的社交情谊能有一定深度,我便对社交软件好友数目加以控制!孙燕姿演唱的片尾曲真好听啊!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