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

HD

主演:彭于晏,廖凡,姜文,周韵,许晴,泽田谦也,安地,史航,李梦,丁嘉丽,陈曦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国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邪不压正 剧照 NO.1邪不压正 剧照 NO.2邪不压正 剧照 NO.3邪不压正 剧照 NO.4邪不压正 剧照 NO.5邪不压正 剧照 NO.6邪不压正 剧照 NO.13邪不压正 剧照 NO.14邪不压正 剧照 NO.15邪不压正 剧照 NO.16邪不压正 剧照 NO.17邪不压正 剧照 NO.18邪不压正 剧照 NO.19邪不压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邪不压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七七事变前夕,华裔青年小亨德勒(彭于晏 饰)从美国远赴重洋,回到阔别十数年之久的北平从医。然而他真正的名字叫李天然,十三岁那年曾亲眼目睹师父一家遭师兄朱潜龙(廖凡 饰)和日本人根本一郎(泽田谦也 饰)灭门。侥幸逃生的天然被美国人亨德勒医生送往大洋彼岸,接受了极其严苛的训练,而今他怀着绝密的任务踏上故土。亨德勒父子租住神秘男子蓝青峰(姜文 饰)的宅子,蓝是当年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他与现为警察局长的朱潜龙过从甚密,却又以杀死李天然为筹码,暗中怂恿朱除掉根本一郎。复仇心切的李天然寻找到了仇人,而亨德勒医生则全力阻止养子冒险。在这一过程中,交际花唐凤仪(许晴 饰)与裁缝关巧红(周韵 饰)也卷入了男人的勾心斗角的漩涡里。直到七七事变爆发,所有的矛盾迎来了决断的时刻……  本片根据张北海的小说《侠隐》改编。黑旋风绿色风暴雪国列车(剧版)第二季触目惊心粤语版碧血烟花原来如此谍影迷情第二季我的“Open"女友爱莎怪奇物语 第二季将爱情进行到底1998唐璜复原行动第三季光荣岁月齐天大圣之火焰山金钱帝国新超人第四季积爱之人守护解放西第四季燃烧战车卡夫卡(剧版)机器人病毒危机至高侵袭光芒渐逝的年代铁甲钢拳镜中人2005乱世亲兄弟海鸥乔纳森尘缘破茧大贼龙虎斗怪物寻人大师美味情缘(粤语版)马拉萨德锦绣缘华丽冒险覆面系利剑普吉岛的最后黄昏刑柱之地魔界

 长篇影评

 1 ) 姜文,完全崩坏

上周在三联书店交流会。有读者问,八年前,你给《让子弹飞》写五篇评论,是一种什么体验?

这问题丢了好几个包袱。

第一个,关乎职业信誉,即,姜文是不是给你钱了。

答案当然不是,写影评的服务对象,是当时的媒体,报纸杂志网站。一个字八毛一块钱的,就这么简单挣着。

第二个,关于品味评价。读者意思更可能是,你是否把《让子弹飞》吹捧得太高了。

我解释如下:随着年龄阅历增长,对一部电影的评价,是与彼时彼刻的处境有关系。你看到500部电影的时候,和你看过3000部电影的时候,对同一部电影的评价,很可能是不太一样的。

3000,只是一个虚指,经历一些人事物,你很可能对当年喜爱的电影变得无感,甚至,会不看电影。这么解释,并不表示我着急甩锅,要把《让子弹飞》打为烂片。我想说的是,在25岁冬天的北京,这部电影,我看得挺爽。如果现在再看,也许未必。

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第三,把这东西搁在前头,只是想说,我不是姜文作品的无脑黑。

我不喜《邪不压正》,更多是觉得,姜文在糟蹋自己。他明明可以把一部电影拍好拍顺,横、平、竖、直,商业、文艺、艺术,任何一个方向,了然于胸,随便都可以。影迷拥护爱戴,不成问题的问题。

然而,他偏偏喜欢夹带私货,夹枪带棍,并且在《邪不压正》,或者之前的《一步之遥》,乃至这套民国三部曲,杂耍得并不高明。

我大致还是会认为,姜文是好导演。但好导演,同样会拍出差的电影。尤其是全凭冲动、激情和自信创作的导演,人,真的要服老、服输。这点上,冯小刚就很不一样了。我素来认为,冯小刚是个差劲的导演。任何电影,只能三星封顶。徐浩峰这样的,不好也不坏,看他的电影,总是觉得很好笑。

脱胎自张北海小说《侠隐》的《邪不压正》,最迷人的背景,是1937年前后的北平城。

上世纪前叶,许多日本作家前来寻访老大之国的风采,他们笔下的北京城,是遍植洋槐与合欢的大森林,宫殿与四合院,都掩映在绿色的海洋之中。但就连芥川龙之介这样的文豪,都写不出一片屋瓦的色彩。

老北京的魅力,它的数百年固若金汤与最终毁于一旦,由此可见一斑。

《邪不压正》一上来,就是大雪过后的北平城。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仿佛是网络上的女诗人走红文体。白茫茫的大雪,也把观众带回了民国的北平。

姜文是如此迷恋灰色的屋顶,它们像无边际的海浪,像游子思慕的床,反反复复地出现。他让彭于晏在上面冲浪,蹦床,接连不断地跑酷,来去自如。他还带着周韵一起翻越牌楼,人间游戏。走在屋顶上,只差再滚来一阵阵热浪,姜文还可以年轻上几十岁,回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夏天。

制造北平全景和城池意象,是《邪不压正》必不可少的篇章。然而,因为那些景色的过早消失,别说城门,连城墙根都没剩几截。最终,《邪不压正》又落入民国三部曲的搭景窠臼,影视基地,仿古再造,CG美学,始终经不起放大细看。

这不是吹毛求疵。你会清楚知道,那个人、那户人家,是不是真的生活在1937年的北平,而不是空洞的内务部街、东棉花胡同39号、东交民巷,乃至是东大桥刑场。

在我看来,电影主人公所极目远眺的大全景,最终只是一片失焦的虚空想象。这不仅是意不在此的姜文的悲哀,也是这个国度的悲哀本身。

很难描述《邪不压正》的观影感受。我感到不适,作为观众被导演戏耍,并且看着他还洋洋得意,疯狂宣泄着荷尔蒙与暴力。

这次的姜文,该是打针又吃药了。

《邪不压正》的故事时间点,是一个内外冲突,交织渐变的一个时段。电影一边忙着虚构架空,师门败类,国家兴亡。一边潦草凌乱,落回卢沟桥事变,日军开进到哪个门。

片中人物,全程都在夺门而入,摔门而出,天上掉钱,墙头落体,不好好说话。前一秒出门,后一秒大棒槌。前一秒打针,后一秒调情。这就导致电影角色纷纷站不住脚:一开始心狠手辣的,后来像个白痴。一开始骚浪贱的,后来有高尚节操。一开始玩心计的,后来卸了一嘴牙。最惨的就是主人公,他空有一副强健体,没有任何报仇驱动力。逃过一劫的,大概只有周韵,因为她一直在飘。

这些人物,也盖满了过往姜文作品,猩红色的大印。白大褂、白大腿和骚入骨的声线,打针一章的既视感,根本就是重复《太阳照常升起》最耐人寻味的陈冲段落。屋顶上的行走,屋檐上的自行车,也是乱入的马小军,远远打望着青春期的永恒女神米兰。有人说,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以后就停止了思考,去依赖永动机般的魔怔台词与癫狂节奏。但有一个比较,是触目惊心的,那个拍出《鬼子来了》的姜文,如今只会拿坦克与驴屁股做文章。

已经不需要翻译的美国人形象,中文很溜,但无疑是非常失败的嘴炮角色——你从他的死法,就能知道姜文是多么不屑于交代他的七七八八。

姜文自己,看似贪了一个反转黑化的好角色(他以为)。演这种深藏不露阴谋家,挑战演技,太爽。然而,这个人除了放放鸽子、暗中圈点人力车夫,好像并不干嘛。结尾安排一出营救张将军抗日,同样让人一头雾水。我意思是,这可能是个有趣故事,但你这样东打一枪,西轰一炮,该切左肾,留了左肾,真的让人搞不懂状况啊,到底是什么玩意。

继续斗志昂扬、鼓着胸大肌跑全马+铁人十项的彭于晏,与卖屁股和大腿的许晴,倒真是天生一对。我对依然少年气,战斗力爆表的彭于晏没有看法,可是,他美利坚学了大半天,李小龙COS了好几出,最后跟着《师父》跑出来的廖凡胡乱拆招是怎么一回事?

尽管姜文解释,相中彭于晏是眼前一亮,然而,电影里的彭于晏,是相当模板的人物存在。这不只是因为猛然醒悟喊爸爸的倒胃口,而是彭于晏的电影人设,四五年来,差不多就这样子了(打拳的《激战》和骑车的《破风》,甚至乱入《明月》刘黑仔)。

许晴的角色,无疑是赤裸裸的剥削——从冯小刚电影里剥来,也无情地削去人物的正常情感。剑桥毕业的,和墙头的自由落体,有何干系?肆无忌惮地跟亨德勒父子卖骚,与朱潜龙的媾和又掌嘴,到底哪个更糟糕。

周韵的角色,八年前的罗永浩就在评论垂涎:姜文老婆越来越好看了。那个为父报仇的故事,也就是最终刺杀了孙传芳的施剑翘。姜文继续把她传奇化,来无影去无踪——就像给《邪不压正》留下了好几个人物外传。但我想,他应该没有机会了。

还有不少影评人愤然的华北首席影评人潘公公——由热烈赞美过999部电影但狂喷过1部《小时代》(以及郭敬明粉丝)、刮了胡子及多余毛发的奇葩先生史航主演。其实,《云图》和《鸟人》都有过对评论家的揶揄,即便把影评人、书评人、乐评人之类的讨人厌角色插两刀,割舌头,乃至磔诛都无所谓。问题是,他这个人,除了沾点末代皇帝和庄士敦之类的掉书袋趣味。他一出来,就是一具浮肿的行尸,跟电影故事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邪不压正》是从哪里开始崩坏的呢?

有人说是美国人的坠落现场,有人说是彭于晏被送去敲钟。还有人说,是彭于晏莫名其妙吃了一针,周韵冒出来的那阵子,整部电影开始不受控制,一直往屋顶上蹿。

我是觉得,像众人吃饭开香槟,那场面就已是车祸现场无疑。围绕屁股盖章这个事,何尝不是姜文热衷的“你老婆肚子像天鹅绒”之类的男权挑衅。这个事情,姑且可以说它不无聊吧,可对于几个作哈哈大笑状的电影人物,究竟有何帮助。

从如何达成完美复仇,变成无厘头的“谁是你爸爸”,又回到复仇之虚无的深刻探讨,《邪不压正》的私货,显然是姜文自鸣得意的明、清、民、中、日、美的鱼龙混杂军阀汉奸曲艺节目,堪比天桥下说书。本是手起刀落的痛快事情,非要把人骗进七弯八拐的时局,用的手法,却是狼奔豕突。

至于语言幽默,你要笑出来了,我算你赢。

你说它是商业片,他说塞了那么多好货,你瞎啊。你说它是艺术片,他说我把通俗幽默和情怀心肺都献给你了。你说这个电影很难懂,他说看个《爸爸去哪儿》,不能再简单。你说,啊,我终于明白彭于晏确实不要找爸爸了,应该自己生个娃。他说,孙子,我骂的就是你。

这个姜文,我越来越感到陌生。

无论是李天然,还是《一步之遥》的姜文。这都是一场失败的复仇。

遇见在看这部电影的人

 2 ) 《邪不压正》| 过瘾,过瘾,还是他妈的过瘾!

民国三部曲《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分别看做革命史、改革史、斗争史。虽然故事没有连贯性,但所讨论的问题,却有着某种关联。前文所说,删除具体指代信息,再加上含糊意向,不仅扩大了隐喻范围,也增加了思考价值。

他妈的过瘾!

这是我的五字影评。

中国缺改锥么?中国缺改锥么?中国不缺改锥,中国缺的是movie!

影评缺流量么?影评缺流量么?影评不缺流量,影评缺的是money!

模仿一下华北首席影评人,因为这位潘公公还挺好玩儿。许多人觉得被这个段落冒犯了,所以没能站出来赞姜文,并两星三星回敬一番。其实这样无伤大雅,也确实有那么一两篇很客观。其余一些文章,就不敢苟同了,逻辑混乱自相矛盾,更有甚者,高举女权大旗冒充卫道士,说姜文总把镜头对准屁股和胸脯,一点也不尊重女性,只尊重老婆周韵。

臭名昭著也是名儿,黑流量也是流量,我认同这种事实,但不赞成这种做法。影评从不缺流量,只是假装写影评的人缺钱而已,缺到扭曲人性、沦丧道德。

好了,一礼拜阅读近百篇影评,态度就是以上,下来说说电影吧。

类似涂层的结构

《太阳照常升起》之后,姜文在影片结构上,没怎么下过功夫,似乎因为证明了能力,就不必重复自己了。《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都是桌面上故事简单,桌面下暗潮涌动,仿佛并不满足于只讲一个故事。《邪不压正》作为民国三部曲完结篇,同样延续了这种风格。

故事简单、场景华丽、人物关系复杂、隐喻荒诞、台词顶针,一切都像画油画,为电影涂上一层又一层颜料。如果平常认知里的电影结构,是昆丁和程耳分章节叙事,或者盖里奇和诺兰的神奇剪接;那么三部曲的结构则呈现扁平化,是多个故事粘合起来的结果。说白了,就像过去穿得千层底。

不妨扒一扒《邪不压正》,看看到底有几层故事。

复仇故事:李天然目睹师父师娘师姐被杀。他在众人帮助下,杀了师兄朱潜龙与日本人根本一郎。复仇成功大快人心。

抗日故事:日本人伙同朱潜龙,杀死他的师父,在太行山庄中鸦片,七七事变后举兵来犯。蓝青峰资助亨德勒与李天然,布局抗日大局,虽与根本一郎交易失败,但最终成功营救张自忠。

爱情故事:红玫瑰唐凤仪,白玫瑰关巧红,都爱上了小伙子李天然;一个顾忌他安慰,一个鞭策他成长;一个给抚摸他身体,一个雕琢他灵魂。大飒蜜和巾帼红颜,同时爱上一个男人,还真有些感动。

内战故事:一个师傅教的,破不了招啊!颇有些45年重庆谈判的架势,日本人被打颓之后,就剩下扔枪玩命了。

外交故事:李天然前后有三个爸爸,师傅、亨德勒和蓝爸爸。师傅是传统爸爸,亨德勒是美国爸爸,蓝青峰是革命家爸爸。弱国无外交,只能认爸爸,却从没有亲爸爸。听起来是伦理玩笑,但不是很多人管甲方也叫爸爸吗。

博弈故事:蓝青峰布局抗日,有意让朱潜龙和根本反目,犹如大国博弈,都想坐山观虎斗……

轻轻一扒,就扒下好几层,要是一般创作者,恐怕会乱成一锅粥。其实还有很多,诸如暗藏玄机的台词,荒唐可笑地场景。举两个例子,其余自行挖掘。

“这么他妈黑,我他妈知道那天是那天啊?”本来不想多思量,但仔细一想,姜文很会埋时间线索,比如《让子弹飞》里,鹅城的税收到了西历2010年,电影正好上映。蓝青峰被砌进小黑屋,可谓度日如年,度过了五天之后,便交代出一个计划。而执行这个计划,意义仅在于失控。这儿,就不多说了。

小亨大夫入职,对着梁启超的右肾宣誓,协和院长坦诚说“知耻近乎勇”。此间场景看似玩笑,没想到却是真事儿。那个年月在中国,一个最有学识的人,让一个医术最高明地人,给活活治死了。说句中肯的话,这个小桥段可有可无,但那个时代的荒诞感,跃然眼前时,没人会觉得它多余。

故事一层层剥下来,不乏大大大小小地指代,影评人更愿意称之为隐喻。要是花功夫探讨,一定还能发现很多,因为某种意义上,这种创作形式,只为解读而生,哪怕是过分解读。但我试图思考创作得过程:改变人物关系,推敲人物台词,删除明确信息,添加含糊意向……等等这些想想都头疼,更别说粘合成一个流畅地故事。我无意评价姜文的创作意图,只是单纯想夸赞他。

谁才是演技担当

“我,还是个孩子!”

《一步之遥》里,完颜英向马走日求婚,马走日说“我,还是个孩子”。看似很幽默地台词,也是拒绝结婚的托词,或者是害怕结婚的深层原因。放在今天你我他任何人身上,这个理由也都能成立。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很沉重,但姜文却表现得颇有童趣。

“地上有五把枪,你为啥不捡?”

“我他妈忘了!”

同样颇具童趣的台词设计,戳穿了朱潜龙的行为,也掩盖了他的算计。师出同门的李天然和朱潜龙,满是童真的对话,虽然让人沉浸在幽默之中,但又不得不思考这种微妙地关系。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都是这样,越是针锋相对的时刻,越像小孩子过家家。早些时候,蔡英文政府不是还回应,说士兵按错按钮了吗!

言归正传,其实我想说,廖凡是幽默与演技担当。但演技这东西,用文字很难形容,只能借助视听去欣赏。单靠我叙述的话,那么廖凡就不像了太爷。

“她平时也这么勇敢吗?”

这句台词脱口,影院里笑声一片,但我依然让人感到恐惧。廖凡塑造的朱潜龙,幽默与邪恶集于一身。

“是我亲手杀死了他。”

演员姜文,同样演绎出蓝青峰的复杂。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不愧住在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屋子,兴许某时某刻他呆看房梁时,体会过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命运。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也暗藏着他的命运走向。

“我压着速度呢!”

M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心中有一颗种子,愿意为生根发芽付出一切,但他始终战胜不了土壤,这是姜文对于M的评价。在我看来,蓝青峰无疑也个悲剧人物,影片中他处于困境,压着速度等待一个抉择。这一段姜文戴着墨镜,却撕心裂肺泪流满面。第一次看觉得幽默,第二次看只剩悲凉,第三次看热泪盈眶。

最后,李天然逃出生天,蓝爸爸摘下墨镜回头张望,热泪成行嘴角带笑。我不禁要赞美姜文,奉献了演员生涯,最让人动容得表演。此时他演得是蓝青峰,是否某些意义上,更是演绎他自己呢?

“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

李天然,拥有年轻人的炙热和活力,也拥有年轻人的鲁莽与轻信。身材健硕的彭于晏,化身李天然飞檐走壁,无时无刻不给人以希望。影片结尾,他穿上大褂与巧红告别,隐隐感到一个年轻人,将要走上不断变复杂的道路。

拍电影的三大要素

影片前三十五分钟,我们跟随镜头,看了北平四九城,明白了人物关系,领略了凤仪娇媚。镜头语言充满写实感,观众在大银幕前,仿佛能置身其中。

三十五分钟以后,镜头跟随李天然上街,打完鸦片针移步关大娘裁缝铺,镜头突然变得恍惚。

第二幕故事毫无转折,镜头语言又如此虚幻。可能是许多影评人诟病的原因,在我看来,也的确有些失误,难道真是李天然嗑药的原因吗,还是为了迎接随后出现的关大娘巧红?

第三幕开始于“作战的三大要素”,镜头此时开始炫目,虚幻不在重回写实,也多了些凌厉。简单地说就是:过瘾,过瘾,还是他妈的过瘾!

回不去的老城北京,改不掉的好大喜功

在西安待过的人都知道,每当瑞雪纷飞之后,站在环城路上,似乎能看到几百年前的景象。可我心里很清楚,横平竖直棱角分明的明城墙,是解放后翻修的产物。电影里大雪覆盖的北平城,虽然有种年久失修的破败感,但能感受到它很有人情味。

“有人买就有人卖,有人卖就有人拆呗!”

亨德勒一个美国佬,操着一口北京话,带着幽默说出了姜文的考究。北京并不是解放后才开始拆的。我的想法是,有人买就有人卖,这是商业社会的规律,但不见得拆走了就会消失。可解放后被拆掉的北京城,真的是“穷途末路啊,穷途末路”!

摘自作者:甲骨文图书(来自豆瓣) 20世纪50年代初,梁思成夫妇为保护古城文物,有过许多积极的作为,他们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门委托编制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1949年3月成书),其中第一项文物便是“北平城全部”,并且标注:“世界现存最完整最伟大之中古都市,全部为一整个设计,对称匀齐,气魄之大,举世无匹。”但是,自1952年开始,古城开始被拆除。 梁给周写了多封信件,并最终得到召见。据说,会面持续了两个小时,周双臂抱在胸前,耐心地听他讲述。他极富诗意地向总理描绘阜成门帝王庙牌楼在太阳渐渐沉没西山时的美丽画面。周没有正面发表意见,只是意味深长地吟咏了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看似对旧事物的缅怀,实则更是对新发展的期待。仔细想一想,半个多世纪了,这样的心态时下依然大行其道。

不管怎样,《邪不压正》造梦般,复原了《侠隐》中的老北京,我们也算进过京了。那些场景是否真实,我想不用怀疑,因为姜文足够考究。他为了尊重时代客观事实,甚至把扣子做大一些,让廖凡不会显得身材太高大。

他试图改变土壤

抱歉这篇稿子不够节制,就像“姜文电影”一样,夹满了私货。但写到这一步,我开始享受思考得过程,也试图捕捉思考时的情绪。

民国三部曲《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分别看做革命史、改革史、斗争史。虽然故事没有连贯性,但所讨论的问题,却有着某种关联。前文所说,删除具体指代信息,再加上含糊意向,不仅扩大了隐喻范围,也增加了思考价值。隐喻虽然很神秘,但也不用生搬硬套,落实在某件事或者人身上;因为那样毫无意义,也显得刻薄和狭隘。

姜文作品,往往能从历史、事件和人物身上,洞察到某种共同点,加以创作和整理后,最终你会发现处处都是映射,甚至任何时代放之皆准。他的思考之所以深邃,我想有一个原因,就是前文提到的,关于种子与土壤的问题。种子之所以疯长扭曲,正因为种子无法战胜土壤。那姜文的思考和努力,似乎就是在试图改变土壤。

关于人,他好像总有一个问题:自己叙述的,旁人定义的,被逼成为的,那一个才是真正地自己?他说《邪不压正》里的人物都有自觉性,但拥有自觉性不代表有选择,反而有可能更痛苦。

这也是中国人的困境,“很多事情”说了也没人听你的,于是人们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姜文的选择是,假造一个故事,在电影里完成逃离过程。他作为成功地知识分子尚且如此,平凡人又当如何?

“对生活没招儿。”

“说了又能怎么样,反正他们也不听我的。”

以上两句话都很无奈,也是怀疑的根源。怀疑,多数时候,会让事情和想法变复杂。以至于民国三部曲,个顶个的复杂,像每个中年男人一样复杂。虽然没招儿又无奈,但姜文又保持着某种自信,他认为电影必须得深刻、得有劲儿。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不否认我的确喜欢深刻和有劲儿。

集体无意识的例子比比皆是,谁都知道那样很可怕。所以我珍惜还在不断思考的人,也珍惜他们思考的成果。

主演·导演·编剧·剪接:姜文。希望日后看到更纯粹地思考,更从容地表达。

作者·编辑·校对·排版:耶律律

✍️就用波澜不惊,成就波澜壮阔⏳

 3 ) 姜文的隐喻暗流和片子的两种解读

此文致敬马亲王的李安的隐喻森林与少年Pi的三个故事

和马亲王的文章一样,我在谈论姜文这部片子之前,也想先就一些前提达成共识,然后基于这些共识来解析,否则最后只能是鸡同鸭讲,南辕北辙。

第一,姜文的电影 和 小说原著《侠隐》虽然是基于同一个故事,但是姜文是一个主观意识很强的导演,他的表达欲非常旺盛,一直试图在电影里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姜文的民国三部曲,结构,台词上都显得有时跳脱,有时松散。看第一层故事,这种跳脱会显得很风格化,看第二层故事,台词、结构才会合理。

第二,从《让子弹飞》到《一步之遥》再到《邪不压正》,这中间语言和影像中,充满了大量的意象,以及看似交代背景,但是没头没脑的闲话。这些意向是是通向第二层故事的线索。

比如《让子弹飞》里,黄四郎拿出辛亥革命同款地雷,张麻子早年追随蔡锷革命,两人甚至有一面之缘,如果从这个线索挖下去,看到的就不只是一个英雄打恶霸的故事,而是革命者分化成当权者和落草为寇者,继续斗争的政治寓言,还记得最后那一幕吗,张麻子鼓动群众“枪在手,跟我走!”,这不是要打恶霸,而是要鼓动群众革命的口号。

如果说《让子弹飞》在故事里埋了符号,那么《邪不压正》全篇都是符号。姜文用符号讲故事,这个故事当然不会那么好看,但是不会反感它成为耐人寻味的一部电影。

最后,我也如亲王一样声明,影评是个很个人的事情。几年前,中国电影还在哀嚎,希望有人能认真讲个好故事,最近两年,讲故事这件事慢慢的变得不难,所以在讲故事之上,能表达点什么的电影,便又显得珍贵起来。


一切的线索,要从唐凤仪从日本女学生背后的鼓楼上跳下来,砸死了一个日本人,抽茧剥丝。

唐凤仪,是一切的文眼,其它人的隐喻全从她而来。

许晴演唐凤仪一出场,就交代了自己的年龄—— 70岁,来医院每周定期打不老针。唐凤仪说出自己70岁的时候,台下笑声一片,第一层故事里,这个风情万种的成熟女性,是在故意调戏彭于晏演的李天然。

紧接着,投靠了日本的警察局长朱潜龙出场,在唐凤仪打针的手术台上偷偷的亲了唐凤仪的大腿。

随后,唐凤仪上门,企图勾引李天然,但是李天然却给她打了号称能测试廖凡真心的多巴胺和血清素的针,外加一个盖在屁股上荒诞不经的印——“根本之宝“。

朱潜龙与唐凤仪行周公之礼时,发现了唐凤仪屁股上的印,因此带着唐凤仪去六国饭店,与定期给唐凤仪打针的亨得乐医生、印的主人根本一郎,以及蓝青峰理论。

酒桌上,朱潜龙先扇了唐凤仪一个耳光,在场外国人立即要求赶走朱潜龙,这个时候唐凤仪怒了,反扇了朱潜龙几个耳光,外国人退下,唐凤仪要求朱潜龙明媒正娶,免得朱死后,自己要陪葬。

唐凤仪随后又用棒子敲晕了李天然,将李强掳了去,与之发生了关系,在李的身上盖满了“凤仪之宝”,抖露了自己的学历:剑桥毕业,还显出一派阔气,可有买下太平洋两座岛。

李天然打败朱潜龙和根本一郎,复仇成功,但是日本人却开始进攻北京城。日本人进城当天,家财万贯,风情万种的唐凤仪,从鼓楼跳下,砸死了一个日本人。

唐凤仪的显性故事,是一个风情万种的有钱贵妇,求爱不得,丈夫惨死,国破家亡,对生活失去希望,一代贵族终于自杀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的唐,坐拥大把财富,但是神经质,渴望被拯救,喜欢试探,关键时刻也会发飙,被人欺负了,还有外国绅士解围。

但是,这个外在故事,有许多矛盾和奇怪之处。

其一,为何朱潜龙在医院见唐凤仪鬼鬼祟祟,转身又光明正大的带她去六国饭店?中间两人的关系明显发生了变化,但是影片没有任何交代。

第二,唐凤仪并看不出来是个爱国爱家,对丈夫忠贞的烈女,为何丈夫死后,选在了日本人进城的那天跳楼自杀?

其三,70岁一直打不老针的唐凤仪到底是开玩笑还是真的?她为什么屁股上盖日本人的印自己不洗掉,而又喜欢在李天然身上盖满自己的印?

但是,如果我们假设故事里的人,都不是个人,而是更抽象事物的代表,一切就能从唐凤仪抽茧剥丝,全部解释的通了。

唐凤仪,年龄大,靠外力续命,先和亲日汉奸偷偷摸摸,后屁股上被日本人盖了章之后,惹起了汉奸的愤怒,还引得六国饭店里的洋大人要出手相助,赶走亲日汉奸。最后她前后依靠过汉奸,后又想依靠对日本有深仇大恨的李天然,都不得成,只得在日军破城的那天,跳楼自杀。

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把唐凤仪比作清政府(或者封建时代的中国),就可以解释的通了。

民国时期,清政府被推翻之后,被亲日派把持,依靠国外的援助苟延残喘,在北边建伪满洲国(被日本盖了章),但又对自己的正统地位年年不忘,因此时时刻刻提醒在北京的亲日当权派(朱潜龙),自己才是正室,朱潜龙扇了她一耳光,西方国家也会出来干涉(类似青岛之于巴黎和谈)。

而77事变后,日本入侵北京,满清遗老遗少的精神根源被彻底毁灭,因此跳楼自杀,自此以往,伪满将只能是傀儡。

而由此牵引出来,朱潜龙则正是华北军阀。

而有亲人被杀,自己被烧,天降大仇的李天然则自然是普通的中国人民。

背负大仇,但是被欺负的时候,完全呆住,傻眼了,依靠关巧红的引导,鼓励,帮助,才复了仇。

而蓝青峰,则再明显不过了,蓝色,参与过推翻清朝,和美国有紧密关系,目的正义,但是过程肮脏,以人民(李天然)为筹码,企图拉拢军阀们(朱潜龙)抗日,国民党,蒋介石是也。

与蓝相对的,则是关巧红。

同样的天降大恨,企图嫁人报仇(两次国共合作),解放妇女,抵制缠足,在暗处帮助李天然打败根本一郎(游击战),说看到了已经变成老爷爷的仇人(旧封建中国),下不去手,最后向着南方离开,都暗示了,她是共产党的抽象意向。

而这个由意象构建的第二个故事,才是姜文想表达的真正的北洋:

封建旧社会苟延残喘,革命者分化、投机、投敌,为了目标不择手段,而人民面对国仇家恨,只能躲避,在party的引导下,开始反抗。

他的民国三部曲,从来都不是想拍民国的故事,而是想拍历史,革命,以及政权更迭下的革命者和人民。

姜大爷,还是有情怀啊,党和人民没白疼你。

 4 ) 《邪不压正》的人物形象

《邪不压正》是姜文执导的第六部电影,也是“北洋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电影讲述的是七七事变前夕,发生在北平的故事,同时也通过故事折射出这个年代的背景。

这是一部关于复仇、战争、爱情、成长的剧情片,也是关于社会、文化、精神、思想的历史片。跟随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一群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也能看到一个时代的历史沿革、人文情怀。

李天然

李天然表面上身强体壮,其实是最胆小的。

他用自负来掩盖内心的自卑,一天到晚把报仇挂在嘴边。他以为对外展现出强硬的样子,就会得到人们的肯定,但他强壮的身体下包裹着一颗弱小的心。

十五年前他眼看着师父被杀却呆若木鸡,这成为了伴随他一生的阴影。他从来都不怕朱潜龙和根本一郎,毕竟他俩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怕的是自己,怕的是无法战胜内心的恐惧。

李天然说:我怎么才能让别人相信我?

关巧红说:你不需要别人相信你,报仇是你自己的事。

一直以来,李天然都是在逃避,正如他自己说的,他就是一个胆小鬼。当关巧红戳到他的痛楚,他就大发雷霆,扬言再也不回来了。其实他内心知道,关巧红只是说了实话而已。

在关巧红的鞭策下,李天然终于开始正视自己、面对自己,与自己握手言和。

报仇并不能让师父死而复生,他的目的也并不仅仅是报仇,而是给这十五年一个了断,然后放下过去,迎接新的生活。

他杀死的并不是朱潜龙和根本一郎,他杀死的是曾经的自己,曾经自卑、懦弱、胆小的自己。表面上是复仇,实则是成长。朱潜龙曾经是他迈不过去的坎,如今他终于凭借双手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变得更加强大、更加自信。

因此,他感谢关巧红,是关巧红让他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身体完好,灵魂残缺。所以需要找到一个人,Ta正好填补了你缺失的那部分灵魂。所以,爱从来不关乎身体,而关乎灵魂。

关巧红和李天然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他们能够互相理解,感同身受。这也是为什么李天然爱关巧红,他从关巧红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他觉得关巧红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他。

关巧红自然也是爱着李天然的,但她还有一个心结。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她终于鼓起勇气杀了仇人,又或者她豁然开朗、放下了仇恨,她会和李天然重新相遇。毕竟,她说她能找到李天然的。

朱潜龙

朱潜龙表面上权力滔天,其实也是极度的自卑。

当年师父把他捡回来,后来却不认他,这使他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委屈、心里不平衡的状态。

他产生了心病,解药就是重新得到师父的认可。但他没有用实力证明自己,而是选择直接杀掉师父,这不仅不能治好心病,反而导致他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毕竟师父一死,他就再也无法得到师父的认可了。

而如今他身居高位,叱咤风云,和他悲惨、苦难的童年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后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十多年的不如意,让他现在变得像个暴发户,变得爱慕虚荣,希望所有人尊重他,不允许任何人反对他。

首先是他当着众人的面谈论臀部,他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怕女朋友,而丝毫不给唐凤仪面子,未免太小肚鸡肠。越缺什么就越炫耀什么,尊重女性的男人才是真自信,朱潜龙只是真自卑。

他口口声声说要对盖印的事要个说法,眼看惹不起美国人就立马低身下气,这原本无可厚非,但他偏偏去扇了唐凤仪一耳光。他不敢和亨德勒对峙,反而利用打女人来宣泄心中的不悦,他是真懦夫。

包括他对法国人说“我打自己的女人怎么了”“我就是警察”,以及他对百姓展示出英雄的样子,都体现出他从小不受待见,长大后急需得到人们的认可,从而来填补他内心的空虚。

李天然和朱潜龙都是自卑的、胆小的,不同的是李天然最终选择了面对,朱潜龙却一直在逃避。

即便李天然不杀他,他如此脆弱、虚荣、无能、小气,也不算是真正的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和死了没有区别。

杀死朱潜龙的不是李天然,而是他自己。

关巧红

关巧红表面上态度强硬,其实她的内心柔情似水。

身为北平第一裁缝,她长期和上流人物打交道,德高望重,体体面面。在外人看来,她是一个女强人。

她拒绝缠足,做手术康复双脚,尝试重新走路。这是她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尝试做一个独立新女性的体现。

她鞭策李天然、鼓励李天然,帮助李天然战胜朱潜龙、战胜自己,她是李天然背后的壁垒,是这个故事真正的英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坚强、勇敢、独立的人,有着最温柔的心。

她开一家裁缝,只为报仇雪恨。但当她真正见到仇人的时候却下不去手,是啊,如果为了报仇而让女孩从小失去父亲,那她和仇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发怒是本性,控制怒火才是本事。仇恨是本性,放下仇恨才是本事。

面对仇人,李天然选择了以牙还牙,关巧红选择了放下仇恨。因为仇恨从来不能解决问题,但爱可以解决问题。

唐凤仪

唐凤仪表面上搔首弄姿,其实拥有独立人格。

在旧社会,女性从来都是低人一等,要对男人三从四德、俯首帖耳。然而唐凤仪却有超前的思想,她大胆勾引李天然,私下与李天然见面,最后还敢主动放弃朱潜龙,思想超越同时代女性一百年。

她力求成为朱潜龙的大老婆,计划失败就去追求李天然,眼看李天然爱着关巧红,她还对关巧红通风报信、成全他们,太大度、太豁达、太豪爽。

朱潜龙扇了她一耳光,她就敢还好几个耳光,不仅报仇雪恨,还缓解了尴尬的气氛,太强悍、太聪明、太毒辣。

她的身体完全由自己的灵魂主宰,她完全是自己的主人,不是男人的附庸,也不做他人的小妾。

她的女性自我意识已经全然觉醒,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女性。但是这个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时代容不下她。因此,她选择了自杀。不是这个时代放弃了她,而是她放弃了这个时代。

蓝青峰

蓝青峰表面上铁石心肠,其实很重感情。

和李天然、关巧红一样,蓝青峰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他太爱国,太重视功业,间接害死了两个儿子,却用“儿子是为国捐躯”的借口让自己活在谎言之中,从而减轻痛苦。

这样的悲剧让他变得冷血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可以牺牲有十多年感情的养子。

他在公事和私事、任务和家庭、国家和儿子之间做了强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选择承受拔牙之痛也要保证李天然的生命安全。

眼看关巧红来救李天然,他如释重负,也体现出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他当特务多年,过的都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他生死看淡,无所畏惧。他什么都不怕,但他怕失去儿子。

儿子是他的软肋,也是他的弱点。他口口声声说要把李天然交给朱潜龙,但到了最后,还是忍不住放走了李天然。这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成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再硬的心,也敌不过人类的感情。

姜文的电影总是会有明线和暗线,表面上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其实是另有文章。

首先是人物形象复杂、丰富、多变,人们对外展示出来的是一个样子,但实际上又是另一个样子。他们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得不以两幅面孔示人。

整部电影也是如此,表面上非常大男子主义,其实处处体现出对女性的尊重。

关巧红和唐凤仪都是很女权的角色,关巧红拒绝缠足,尝试像普通人一样奔跑,坚决要和男人享有同等的地位;而唐凤仪当众扇朱潜龙耳光,后来又一言不合就甩了朱潜龙,大胆追求李天然而不在乎他人眼光……

女性角色如此强硬、独立、自主的一部电影,怎能叫直男癌呢?

姜文曾说过,他的电影里真正的英雄都是女人,男人是靠她们的锤炼才得以成长。《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马小军是如此,《邪不压正》的李天然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邪不压正》表面上只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其实还探讨了很多话题,李天然的经历是探讨人的成长,缠足是探讨男女平权,亨德勒骑驴探讨了日本与美国的对垒,法国餐厅的片段探讨了国际局势……

“北洋三部曲”中,《让子弹飞》是一部兼顾艺术与商业的电影,表面上有趣、娱乐性强,普通观众觉得“好看”;内在里充满诸多隐喻,具有大量的解读空间,影评人赞不绝口。

《一步之遥》荒诞、个性,以至于很多人看不懂。

《邪不压正》则是介于《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之间,它没有《让子弹飞》那么强的娱乐性,也不像《一步之遥》那么对普通观众不友好。它没有太强烈的戏剧冲突,并不是那种让人看得很爽的爆米花电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打低分的原因,但这不代表《邪不压正》就是一部烂片。因为人们总是对前因后果讲的清清楚楚、人人都看得懂的电影太宽容,而对叙事偏平淡、文艺、含蓄、晦涩的电影太苛刻,比如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获奖影片的豆瓣评分往往还不如好莱坞的特效大片。

谈起《一步之遥》,姜文曾说:“我再也不干这种包饺子喂猪的事了。”

因此,他拍摄《邪不压正》的时候规避了这个问题,我们暂时抛开隐喻,《邪不压正》至少表面上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与此同时,姜文也没有完全向市场妥协,电影风格含蓄、克制、节奏慢。

如果总结那些票房最高的国产片的共性,《战狼2》《红海行动》《唐探2》《美人鱼》《捉妖记》《羞羞的铁拳》《前任3》……你会发现它们不见得有非常好的剧本,但是一定通俗易懂,没有丝毫的观影门槛,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观众。

而《邪不压正》的不通俗,就意味着它注定不会有很高的票房,这也是姜文对本片的定位:《邪不压正》注定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而是拍给懂他的人看的。

《邪不压正》的褒贬不一并不见得是坏事,和那些一边倒的好评的电影相比,褒贬不一、口碑两极分化的电影具有更大的讨论意义,每看一遍都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每看一遍都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也正是《邪不压正》安排一个影评人角色的初衷,潘公公只知道对一部电影打好评或差评,却写不出第六个字。

和打好评或差评相比,回味电影的内容难道不更是观影的乐趣所在吗?

 5 ) 姜文心中的梦和眼角的泪

等了四年,终于又等来了姜文。

先刷两遍为敬,姜文就从来没让我失望。

但这一次的评分依旧是让我失望的,但我还不算担心,我相信姜文也不是那种会担心的人。电影的命运是不同的,时间会给出答案。最初《太阳照常升起》不足7分,《一步之遥》现在也不足7分。最初《功夫》刚过7分,《小城之春》无人问津。而《我不是药神》起步就9.2,各有各的命,时间会给答案。

说回电影,《邪不压正》只看表层,是“杀死比尔”一样的复仇故事,干净利落脆,狠绝凌厉,劈头盖脸。只是姜文在片中比昆汀多了些深情,这份深情就是爱情。看完电影会不自觉被配乐洗脑,脑海中全是《偶遇》,周韵和彭于晏的房顶,初遇与分别,悠扬婉转,眼含泪水,特别柔情,像梦。

这是姜文的梦。这么多年未曾变过,还是我最初喜欢的感动的姜文的梦。

李天然烧了日本人的鸦片仓库之后,脸被熏得黢黑,站在房顶,黄昏中也能看到咧嘴微笑的白牙,像极了为讨女孩子欢心逞能爬烟囱的马小军。这么些年,姜文还是有孩子气般的逞强,那种纯真的爱意特别动人。

周韵和许晴就不用夸了,完美诠释了“红玫瑰与白玫瑰”,“灵与肉”。这里要为彭于晏说两句,我觉得他明显进步了,而且很适合这个角色。远的不说,就说比较近的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角色类型差不多,本片中他的戏都是上了个台阶的。最好的戏就是和周韵在房顶上分别的戏,那种情绪是不用说都能感受到的,怅然若失,打动了我。

和姜文之前的电影一样,《邪不压正》也是多义的,也是很难概括的。知道影片多义,它们全部传达到了你的心里,被击中了却无法由胸臆转为文字,多少有点焦急。想到了焦雄屏多年前评论《太阳照常升起》的一句话,觉得用在《邪不压正》也是适合的,她说姜文是“探讨中国大地和民族魂的底蕴”,真是让人拍手称快的一句话,这就是姜文。

姜文最初探讨“中国大地和民族魂的底蕴”是在《鬼子来了》,可惜被禁不让上映。但《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可以,人们似乎还津津乐道这种关于政治和历史的隐喻。那好那就用《让子弹飞》的隐喻来讲《鬼子来了》的故事。

中国人就是太善良,以至于有时候逆来顺受,总想相安无事,可要是求不得相安无事,爆发起来的决绝可是连自己都怕。“挂甲屯”的乡亲们是这样,“北平城”的市民们也是这样。

中国人是健忘的,健忘到出现没挂毛主席相片的天安门城楼都快不认识了。那些年波诡云谲民族过往在姜文的“絮叨”下才又一次被看见。

李天然和朱潜龙很明显隐喻着国共两党,只不过这势同水火的两个人,并不是一个是国一个是共,他们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时常互换身份。

他们有着同一个师父,同根同源,直到现在不也一起供着孙中山么。一个手刃了师父,却把师父塑造成革命先烈,自己是真正继承了革命遗志,而另一个被塑造成欺师灭祖之徒,变成狗跪在雕像前。看到李天然和朱潜龙决斗时,两人相互指认对方杀了师父,特别荒诞。历史没有真相,谎话说多了连自己也会相信或者怀疑。

两人最后决斗阶段隐喻就更多了。日本人被打得奄奄一息之后,两个师兄弟开始了“内战”。朱潜龙提议丢掉枪,两人赤手空拳,可丢掉了一支两人又拿出了一支,都留了一手。如此,三次,师兄真的没枪了,师弟还有一手,看着师兄脸上尴尬的表情,手中的“假枪”,还要和师弟谈判,特别像三大战役失败后,想国共和谈划江而治的蒋介石。而师兄弟光顾着“内战”让原本奄奄一息坐山观虎斗的小日本根本跑回了屋里,就太像光顾着内战,然后不理日本谁也没要战争赔偿的往事了。师兄弟斗了那么久,谁也没搞死谁,倒是小日本根本的一刀,彻底要了师兄的命。师弟来到了“根本家”穿上了根本的衣服,说了两句“摩西摩西”,决战结束后还穿着这身衣服见了巧红,巧红说你把这身日本衣服脱掉,换上我给你新作的大褂长衫。这不就是流落在外五十年又回来的“湾湾”吗?无意披上了日本的“外衣”。得说一句,还是穿着巧红做的长衫好看,白衣似雪,翩翩少年。

影片中以根本为代表的日本人,各个表面有礼、温良,似乎受过中华文化的熏陶,其实背地里充满野心又残忍。根本连妇孺都杀,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日本人自己“文明”了,知道不在自己的国家种鸦片,跑到中国来种鸦片,卖鸦片。李天然和华莱士·亨德乐去祭拜长城脚下的师父雕像的路上遇到的那些日本兵,尤其那名日本军官的态度,真是把日本这个民族的性格全展现出来了。他们强横得不可一世,觉得自己特别强大,名为演习,实为耀武。早已准备好了侵略,对李天然不屑一顾,对美国人手中的护照有所忌惮,却也是跃跃欲试想掰掰手腕。最终还是尝试了,所以有了珍珠港,也有了广岛。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猖狂霸道,“因为他们还没被打疼过。”

美国人亨德乐这个角色,是李天然一直认为的“养父”,和真正的“养父”蓝青峰之间相互利用,又相互“帮助”。战争来临,亨德乐立马想回到美国,没什么不能放弃的,绥靖保自己嘛。至于他的死,似乎是种必然,日本人不自量力,想和美国掰掰手腕,不想让他全身而退,想借蓝青峰之手除掉他。而蓝青峰这时还抱有希望,顾及的是二十多年来的“友情”,可亨德乐的一番话比较伤人,“你们中国人跟日本人,在我眼中就是穿衣服的猴子”,他就没拿老蓝和中国人当朋友。蓝青峰知道杀了他,账会算在日本人头上,自己又能换取日本人的情报名单,他只是觉得对不起李天然。他觉得他能掌控局势,当然被日本人耍就是后话了。

《邪不压正》里面的中国人,依旧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的,要不然国家也不会变成这样。医生庸碌不知耻,对着割错的肾宣誓,对不起梁启超。小市民们为了生计对日本人点头哈腰。警察局的狗腿子日本人指哪打哪。但只要是“日子”没法过了,全都会爆发出本能的力量。就连“丑角”如公公影评人都宁肯两肋插刀宁死不说巧红行踪。其实啊,大是大非他有数,从没跟前东家去满洲就能看出来。

唐凤仪更不用说了,爱人离她而去,国家眼看着被异族占领,哀莫大于心死,终身一跃决绝刚烈,死也要砸死一个耀武扬威的日本兵。这就是姜文的态度,唐凤仪特像《鬼子来了》里面的疯七爷,看似“疯疯癫癫”,其实比谁看得都清,在蓝青峰和李天然还想周旋谋略的时候,她就已经顿悟了,跟日本人没得讲,“说干就干”,干就完了。

蓝青峰这个角色和张牧之、马走日异曲同工,一脉相承。老姜借他之口表达了很多自己对那段历史、那些历史人物的看法,对老蒋“地图开疆,日记治国”的不屑,“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日记里记得能叫真话么?”,是啊,要都是真话,西安事变那些天怎么不记呢。

特别喜欢“穷途末路”那场戏,荒诞吗?戏谑吗?想想阮籍就都理解了,黑暗时代即将来临,我觉得那是种骨子里的幽默与孤独,饱含深情。这么多年,姜文嘴角一直有笑,眼角一直有泪,是让我最欣慰的。

中国人什么没见过啊,见过严寒,见过酷暑,见过最好和最坏的时代,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纵有委屈与欺骗,可选体面与尊严,纵然局势是波诡云谲,始终相信邪不压正,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依旧是未知的人生。

“您还等什么呢?”

“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这也是姜文给出《一步之遥》遗憾的答案,什么都差一点,不要怕,这就是生活。

邪不压正。

 6 ) 清丽不死,冶艳长存:姜文的白玫瑰与红玫瑰

清丽不死,冶艳长存:姜文的白玫瑰与红玫瑰

世间每一个男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两个女人:一个是红玫瑰,像一粒胸口的朱砂痣;一个是白玫瑰,像一抹床前的明月光。

这部《邪不压正》也不例外,有一位风情万种的红玫瑰,也有一位清丽倔强的白玫瑰。

作为“北洋三部曲”的终结篇,从《让子弹飞》到《一步之遥》,再到这部《邪不压正》,尽管这三部电影主题不一、风格各异,而在我看来,都有着极为相似的情感模式:

无论是《让子弹飞》里的花姐和县长夫人,还是《一步之遥》里的武六和完颜英,以及这部《邪不压正》里的关巧红和唐凤仪,她们与各个男主角构成的的情感三角,说到底,都是白玫瑰与红玫瑰的故事。

有趣的是,八年过去了,姜文电影中的红玫瑰是刘嘉玲、是舒淇、是许晴,但白玫瑰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周韵。

白玫瑰——关巧红

关巧红

十五年前,李天然从灭门惨案中死里逃生。十五年后,他身负血海深仇回到北平,要手刃当年的两个仇家,遇到了北平最好的裁缝关巧红。

这个神情内敛的女人,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这是因为她要把缠好的金莲小脚放为天足,其目的,跟李天然殊途同归——为父报仇。

关巧红

在她和李天然的相处中,断断续续透露了自己的身世:父亲是军人,被敌军统帅斩首,将头颅挂在城楼三天三夜;有两个儿子,与丈夫不合……

事实上,关巧红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那就是民国时为父报仇的著名女侠施剑翘。

施剑翘

施剑翘原名施谷兰,从小受父亲施从滨的宠爱,18岁时毕业于天津师范学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闺秀。1925年秋天,施从滨兵败被俘,被敌将孙传芳斩首,悬首暴尸三天三夜,且不准施家收尸。当时年仅20岁的施谷兰就立志为父报仇,手刃仇人。

施谷兰先后把报仇希望寄托在族兄和丈夫身上,不料都落空了,于是她与丈夫离异。这期间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施剑翘”,意思是“翘首忘明月,拨剑问青天”,以提醒自己不忘父仇。

1935年11月13日这一天,孙传芳像往常一样来到佛堂听经。正当他闭目诵经的时候,施剑翘从容走到他身后,拔出勃朗宁手枪,向他开了三枪。

《告国人书》

枪声响后,佛堂大乱,她将提前准备好的《告国人书》和先父的照片抛向人群,大声宣布自己的姓名和为父报仇的目的,随后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决意自首。

经长达十个月的三级审理,施剑翘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减刑至11个月,于1936年出狱,1979年病逝世于北京。

关巧红

以施剑翘为蓝本的关巧红,满腔悲愤,在父亲惨死后,不是选择拿起手帕、洒几滴清泪,而是选择举起屠刀,要向仇人索几条人命。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时常会觉得困惑,关巧红这样的女人,到底是至刚还是至柔?

她一面是个腿脚不便、飞针走线的女裁缝,纤弱清雅;另一面是枪法绝佳、杀人不眨眼的女侠士,刚毅果决。

随后又摇身一变,她一面与李天然在城楼把酒赏月、互诉衷肠,有一片玲珑心意;另一面为李天然在复仇时掩护断后、配合默契,也有一身霹雳手段。

关巧红

当然,是至柔,也是至刚。

关巧红这样女人,正是用这样的温柔卑顺与冷酷暴烈,在中国旧时女子的模糊群像中,撕出一道口子,要谱写一段精彩的复仇之诗,迸发出惨烈激昂的生命力。

难怪李天然即便在红玫瑰的冶艳妖娆中,也忘不了这一朵清丽倔强的白玫瑰。

关巧红

红玫瑰——唐凤仪

唐凤仪

唐凤仪作为警察局长朱潜龙的女人,承包了这部电影里每一个色气满满的镜头。这样的红玫瑰,泼辣大胆,风骚直白,很有意思。

她一出场,就是找妇产科医生李天然打针,尤其是一见到他帅得合不拢腿,就更来劲儿,各种戏精上身潘金莲附体。

唐凤仪

而她男人朱潜龙正是李天然要找的仇人之一,李天然恶作剧一般麻晕了她,以便实施下一步计划。等她幽幽转醒,第一句话就是控诉李天然:“你侮辱了我。”

李天然连忙解释,他可以发誓他没有碰过她。唐凤仪怨气更深,娇嗔了一句:“我在你床上晕过去,你竟然没有碰我,这就是对我最大的侮辱。”

这样的对答,实在太有意思了,爱恨通透,直爽痛快,李天然不如她潇洒。

唐凤仪

等她明白李天然心里有了一个女裁缝,她就痛痛快快地绑架了他,把他关在闺房,在他身上印满“凤仪之宝”的印章,像宣布主权一样表明这个男人是她的所有物。

管他什么警察局长,管他什么特务头子,她喜欢这个男人,也就痛痛快快地告诉他:她买了两座小岛,让他跟她私奔过去,每天晒太阳生孩子、晒太阳生孩子……一直生到生不动为止。

然而,当她明白红玫瑰已经败给了白玫瑰,又能痛痛快快地找到情敌,不掩饰嫉妒,也不虚假祝福,只是和盘托出李天然即将遇到的危险,让关巧红去帮他、救他,姑且也替她爱他。

唐凤仪这样的红玫瑰,长得敞亮,更活得敞亮。

关巧红和唐凤仪

清丽不死,冶艳长存

八年了,姜文的“北洋三部曲”,从《让子弹飞》的鹅城,到《一步之遥》的上海,再到《邪不压正》的北平,从张麻子到马走日再到李天然,从惩奸除恶到纸醉金迷再到家仇国恨,地点在变,时间在变,人物也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红玫瑰与白玫瑰。

《让子弹飞》里,花姐是白玫瑰,县长夫人是红玫瑰。

《让子弹飞》花姐

《让子弹飞》县长夫人

《一步之遥》里,武六是白玫瑰,完颜英是红玫瑰。

《一步之遥》武六

《一步之遥》完颜英

当然还有这部《邪不压正》,白玫瑰关巧红和红玫瑰唐凤仪。

三个男主角偏偏都拒绝了男人难以抗拒的红玫瑰,反而选择了天然去雕饰的白玫瑰。

更惊人的是,这三部电影中的红白玫瑰,她们的结局竟然完全一致——白玫瑰活下来,红玫瑰香消玉殒。

一连三部都是如此,恐怕就不是巧合那么简单了。

等到我们跳出戏外一看,嚯,姜文自己就娶了“白玫瑰”——周韵嫁给他,已经十三年了。在很多访谈中,姜文时常说起周韵,在她柔弱秀雅的外表下,性格中有刚烈果决的一面。

姜文能一眼选中她,并且在自己的电影中,让男主角也一次次折服在这份至柔至刚的爱情中,他对周韵的感情,倒也昭然若示了。

当然,也有另一种不负责任地揣测,“白玫瑰”周韵性格刚毅,姜文如果敢在电影中选择“红玫瑰”,那会是什么下场?说不定这只是他求生欲很强的表现罢了。

“红白玫瑰”的祖师婆张爱玲说过,男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这么说来,现实中无论红玫瑰还是白玫瑰,恐怕都难逃饭粘子和蚊子血的下场。

但显然这些电影中的女人例外,胶片封存了她们的容颜和人生,不管是花姐还是唐凤仪,是武六还是县长夫人,是关巧红还是完颜英,她们精彩地活过,痛快地爱过,她们必定清丽不死,冶艳长存。

 短评

这部电影,注定将洗去此前你对老北平所有的,粗心大意的幻想~姜文最温柔的电影

4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为吃醋做一顿饺子,为贺礼烧一座烟房,饺子没吃到嘴里,鸦片迷醉进鼻腔。为不老打一管针剂,为隐形做一件衣裳,不老却主动求死,隐形却光着皮囊。汉奸跪在地上如狗,侠客飞上屋檐如鸽,谁睡在丧钟里不醒,谁僵在火海里失声。躲得过爱情的子弹,拔不掉仇恨的齿牙,北平本是一座孤岛,海水退去便是江湖。

8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前三分之一观感非常好,利落极了。从钟楼戏开始渐渐垮掉,节奏奇怪,删减痕迹重,变成了只会积蓄能力爆发情节不会有调理讲故事的偏门。细节太多,需要看好几遍才能理清线索…(二刷改成四星了)

10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邪不压正》表面上非常大男子主义,其实处处体现出对女性的尊重。关巧红和唐凤仪都是很女权的角色,关巧红拒绝缠足,尝试像普通人一样奔跑,坚决要和男人享有同等的地位,这是她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尝试做一个独立新女性的体现;而唐凤仪当众扇朱潜龙耳光,后来又一言不合就甩了朱潜龙,大胆追求李天然而不在乎他人眼光。她的身体完全由自己的灵魂主宰,她完全是自己的主人,不是男人的附庸,也不做他人的小妾,她的女性自我意识已经全然觉醒。女性角色如此强硬、独立、自主的一部电影,怎能叫直男癌呢?姜文曾说过,他的电影里真正的英雄都是女人,男人是靠她们的锤炼才得以成长。《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马小军是如此,《邪不压正》的李天然也是如此。

1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很电影,很姜文。在昆丁式的古典复仇黑色幽默里加入了姜文独有的历史文化韵味、人情味、和对台词的讲究。天堂在上,刀剑在下,幽默在表,孤独在里。从找爸爸到自己成为爸爸,是李天然的成长,也是中国的成长。刀枪不入、飞檐走壁、裸奔、盖戳,是所有少年的爽点。独立还是依附,是所有少女的痛点。

13分钟前
  • 叶飞Phoenix
  • 力荐

不管是彭于晏的屁股,还是许晴的屁股,都没有成功的把我的屁股留在影院的座位上。

17分钟前
  • MadRain
  • 较差

《一步之遥》之后姜文说过,包饺子喂猪的事他再也不干了,可看完《邪不压正》,我觉得我才是饺子,被喂了一头猪。我再精致也这么小,他再掉格也那么大。我包不下,但很满足。

19分钟前
  • Ocap
  • 还行

都说很姜文,确实很姜文。那么“很姜文”究竟指什么,我认为是一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恣意。所以它肯定算不上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好电影,但你不能说它不是一部好玩的电影。与“好”相比,我还是更看重“好不好玩”——上帝眼中无善恶,好玩为大!我估计姜文也是这么想的。

20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世界主义。爱国主义。黑色喜剧。国族寓言。伪满政权。老北平。功夫。old school revenge。昆汀塔伦提诺。

21分钟前
  • 本多
  • 力荐

又是那种主角非得把自己的前尘往事、所思所想、行为动机全用翻译腔台词反反复复倾诉出来的故事,彭于晏所有穿着衣服的表演都是难以忍受的,不穿衣服的时候我还能勉强转移一下关注点。电影中段且专门见缝插针地损了一下影评人,怎么还没迈过这坎儿啊……

2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不要再哭了,再哭就到了!-我压着速度呢”廖凡部分犀利狠辣如《无耻混蛋》,周韵部分仙逸飘渺如《聂隐娘》,彭于晏屋顶奔跑如《卧虎藏龙》复仇双刃剑如《三块广告牌》,许晴情义妖娆如《老炮儿》里的她和《太阳照常升起》里的陈冲…廖许边电话边啪啪、彭于晏屋顶裸奔、彭叫姜文爸爸…都极其情艳!

2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3.5 大概算是姜文电影中直白又平庸的一部,属于导演个人恶趣味的东西反而成了双刃剑,时而灵光闪现,时而尴尬无趣。屋顶和医院戏观感佳,到后半程高潮节奏又莫名拖沓,没有之前作品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31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7分吧,整体还是好过《一步之遥》。一部成也姜文、败也姜文的片子。强烈的个人风格,让影片已经跟原著《侠隐》成了两个东西。姜文的电影里,角色总是带着些疯癫,所有人都像嗨过一样,台词密,表演也有意的过。同时,角色又有他眼里的单纯与浪漫,是可爱的一面。节奏依然特别飞,还是非常厉害。而台词密度大到有些不适感,他开心就好吧。 想法太多,使得影片会有些散。另一方面,隐喻仍然很多,坏主意也仍然很多,可以注意廖凡越来越明显的下巴。喜欢姜文风格的人,还是不会太讨厌这部。不过,损影评人那个地方,还是很别扭。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姜文不止一次说,他的戏都是编剧到了现场还在改剧本,现在严重的问题来了!电影的大框架是纯商业类型片,剪辑方法也是,一开始情节推情节的主线节奏很快,但彭于晏饰演的男一号却没有主观能动性,无法驱动情节,只是一个棋子,也看不出来他内心的恐惧和性格的层次感,而躲子弹、筷子杀鬼子的身手又跟抗日神剧差不多,半小时之后这个剧本就烂成了筛子。节奏亢奋失控本来就是姜文的问题,这次的剧本更是凸显了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的故事,但混乱的节奏却让人有难以消化的感觉,这就是很多人看完不舒服的原因。不要小看类型片,总想着反类型耍小聪明做自己,强类型和夹带私货很容易互相撕扯。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不是烂片,要说多出色也未必,我不喜欢。在整体性上,还不如《太阳》。姜文无疑是极聪明的。可片子处处是“你看我这聪明吧”,那整部电影就不够聪明了。单独看很多段落是好戏,凑一起就像舞台上同时演四出戏:每一出都是文武昆乱不挡,观众也得看晕了。希望姜文一直拍下去。但我真不喜欢本片。

37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还行

其他人拍成这样我觉得还行,姜文拍成这样我觉得不行…

41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还行

太烦人了,做作又聒噪,客观来说画面是漂亮的动作也是精彩的,可是真的太烦人了,人物也蠢,逻辑也乱,笑料永远塞在不合时宜的地方,烦到想在电影院里按下静音键

44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开头部分的复原“民国老北京”的激情及想象,着实点燃了我不小的观影热情,但是中后部的众多的、自以为是的杂乱逻辑和不知节制的噱头、打斗、屋顶跑酷,又着着实实地扑灭了那些观影享受。实为遗憾!

4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又名《杀死那个太监影评人》,是不是不夸姜文电影的影评人都是太监呢?史航好意思吗,好歹也是前影评人,节操呢。冯小刚曾说自己跟影评人势不两立,姜文心底可能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不好直说,借电影隔空表达。 所以,被有幸邀请参加首映礼的盆友们,你们不觉得受辱吗?一点车马费,你们就不是太监了?

5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姜文大概是目前国内最会玩黑色幽默的导演,荒诞悲情又浪漫。即便生逢乱世、身不由己,也要穿最好的大褂、喝最烈的酒、飞最高的屋顶、杀最恨的人。喜欢许晴饰演的唐凤仪,美丽妖娆,媚眼如丝,既有风情又有豪情,一位乱世佳人,终究是被时代辜负了。

54分钟前
  • 小烨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