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1985

HD

主演:里卡多·达林,皮特·蓝萨尼,诺尔曼·布里斯基,Alejo García Pintos,Jorge Gerschman,Daniela Leyva Becerra Acosta,苏珊娜·帕姆平,克劳迪奥·达帕萨诺,Jorge Varas,Fabián Abecasis,Mariela Acosta,David Alegre,Facundo Aquinos,Pepe Arias,Hugo Balcone,弗朗西斯科·贝尔坦,亚历杭德拉·弗莱克纳,沃尔特·雅各布,哈维尔·库斯罗,Julian Levi,劳拉·帕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英国,美国语言:西班牙语,英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根廷,1985 剧照 NO.1阿根廷,1985 剧照 NO.2阿根廷,1985 剧照 NO.3阿根廷,1985 剧照 NO.4阿根廷,1985 剧照 NO.5阿根廷,1985 剧照 NO.6阿根廷,1985 剧照 NO.13阿根廷,1985 剧照 NO.14阿根廷,1985 剧照 NO.15阿根廷,1985 剧照 NO.16阿根廷,1985 剧照 NO.17阿根廷,1985 剧照 NO.18阿根廷,1985 剧照 NO.19阿根廷,1985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影视

影片以阿根廷历史上著名的“五月广场母亲”事件为背景,讲述里卡多·达林扮演的主角率领律师团队大胆挑战军事独裁政权,帮助在军政府残酷统治下被迫害的人们终于寻回正义的故事。

真的很有意思 总有人山高路远,为你而来

愿我们和爱的人一起浪费人生,热泪盈眶💚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2 ) 正义的审判,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

1985年9月18日,阿根廷检察官胡里奥·斯特拉塞拉在法庭上发表结案陈词:当正当程序被抛弃时,司法也就某些人踩在脚下。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以再正当的目的进行执法,也应当遵守法律程序的规定,否则就是不正当的违法或犯罪行为。斯特拉塞拉指控的是魏地拉、马赛拉将军等一干前军政府首脑,他们被指控的罪行是绑架、折磨、杀害大量平民。1983年,魏地拉为首的以政变上台的军政府被推翻,政权回到阿根廷人民的手中。在魏地拉统治期间,军政府以打击庇隆游击队为名,不通过合法程序抓捕同情游击队甚至是无立场的平民,殴打、侮辱、刑求他们,有些人被带上飞机活活扔进大西洋里溺死,连尸体都难以找寻。当阿方辛成为民选总统后,军事法庭无法解决对魏地拉等人的审判定罪,阿根廷政府决定对魏地拉等人提起诉讼,要求他们对上述罪行承担责任。最后,魏地拉、马赛拉被判处终身监禁。主控官斯特拉塞拉顶住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带领副手奥坎波及一帮年轻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许多证人证词,证人在庭上作证让人又一次回到那些灰暗的记忆中,斯特拉塞拉发表了精彩的结案陈词,赢得了诉讼。影片《阿根廷,1985》再现了这个令阿根廷乃至世界瞩目的案件的审理过程,故事跌宕起伏,台词深入人心。该片击败了朴赞郁导演,朴海日、汤唯主演的《分手的决心》,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国际电影奖项,并很有可能拿下本届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奖。

 3 ) 审判历史,重塑道德,不让悲剧重演

——评2022版《阿根廷,1985》

很多年前了,当妮可·舒可辛格那天籁一般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来,便会将你拉到一个你根本不知道、只能凭想象才能铺展画面的国度——阿根廷。

It won't be easy

You'll think it strange

When I try to explain how I feel

That I still need your love

After all that I've done

You won't believe me

All you will see is a girl

You once knew

Although she's dressed up to the nines

At sixes and sevens with you

I had to let it happen

I had to change

Couldn't stay all my life down at heel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 ……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这部电影反应就是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的一段悲剧的历史,电影种多次提到这首歌唱、的主人公庇隆夫人——艾薇塔·贝隆,她被时人成为“阿根廷永不凋谢的玫瑰”。艾薇塔·贝隆原来是一个穷人家出身的私生女,后来成为胡安·贝隆的夫人,与丈夫一起推行“贝隆主义”,创办并建立了阿根廷“第一夫人”基金会与穷人救助中心,为阿根廷妇女赢得投票权等一系列权利,维护穷人利益,受到民众爱戴。“我准备为穷苦人燃烧我的生命。”她去世时,整个国家都为之悲恸。七十万人从阿根廷各地赶来瞻仰遗容。纪念她的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和电影《庇隆夫人》经久不衰,阿根廷甚至将她的头像放在阿根廷纸币面额100比索上,以示尊敬。我相信这部电影继承或者说秉承了艾薇塔·贝隆的精神,并且还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像美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一样,阿根廷曾经是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10年五月革命后,于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此后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处于分裂和混乱状态。1853年建立联邦共和国。1862年米特雷当选为总统,宣布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临时首都,阿根廷正式成为统一的国家。1866年定名为阿根廷共和国。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经济势力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大批欧洲移民来到阿根廷。

尤其二战期间,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左右逢源,靠着农产品出口,在40年代末,富裕程度位列世界第七。1943年庇隆总统执政后,提出“社会主义、政治主权、经济独立”的正义主义三原则,即所谓“庇隆主义第三条道路”。结果两边都不讨好。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阿根廷从此就没有消停过,一会儿是民选文官政府,一会儿是军人政变。尤其是1976年魏地拉军人独裁政府上台,以后的七年是阿根廷右翼军政府国家恐怖主义的巅峰期。这一时期,魏地拉、比奥拉和加尔铁里所领导的军政府以消灭游击队为名,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实行国家恐怖主义,开始了对国内民众的血腥镇压;非法地逮捕、拷打、杀害,导致近三万个左派学生、知识分子、记者、工人消失的阿根廷人消失。史称“肮脏战争”。

影片便是以这莫名奇妙地“失踪”的年轻人,也就是阿根廷历史上著名的“五月广场母亲”事件为背景——1977年的4月30日,一群中年妇女突然出现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的五月广场上,她们在粉红色的总统府前徘徊,只想知道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他们去哪儿了?”为了寻找自己失散的孩子,阿根廷的母亲们组织起来,头戴白色头巾,每逢周四就在五月广场上围成一圈行走,以这种方式引起阿根廷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推动了这个南美国家的民权运动。而这群母亲被阿根廷人称为“五月广场母亲”。

1983年,阿根廷结束了军事独裁政权的民选的新政府上台以后,计划对过去的7年中军政府所犯下的罪行进行清算,成立了以检察长胡里奥·斯特拉塞拉为首的小组调查并起诉军政府的主要成员。他的团队开始了近五个月的调查,调查出的结果触目惊心。调查期间,斯特拉塞拉还遇到了总统和部长的干扰,以及匿名杀手的威胁,在家人和律师前辈的支持下,更坚定了他为受害者伸张正义的决心。经过了两年多的庭审,1985年,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结案演说,终于将施暴者绳之以法。

其实,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当罪恶成为历史的时候,不是人们忘记了历史,而是他们选择了“不追究”。之所以选择“不追究”,是因为在他们看来那是跟某些人,甚至是跟某一个人的“过不去”,再说了,那已经是历史了,何必翻历史的旧账——替古人担忧,跟自己找麻烦。更何况,罪犯往往还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且还手握重权。于是,绝大多数时候历史的罪恶就被隔过去了,也就是说:历史或许被多次翻弄,却从未被拨乱反正,我们所知道的所谓“历史”,不过是黑白颠倒、遮蔽罪恶的遮羞布。奥威尔说:“过去的被抹掉,抹掉的又被遗忘,于是,谎言变成事实。”奥威尔在《1984》里又说,“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所以,历史应该被翻弄、被反正,只有将颠倒过去的黑白再颠倒过来,正义才能重回人间,道德才嗯呢该重回人间,才能走上光明的路。

(此处删节259字)

所以,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反正历史、审判罪人、重塑道德,让正义重回人间,使得悲剧不再重演。

值得一看的电影。

审判历史,绝不是为了跟某些人过不去,而是为了悲剧不再重演。

大国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至少我觉得两千年来从未对历史做过人类正义层面上的清理有关。再也不能稀里糊涂了,再也不能浆糊一盆了,只要历史一天不好好清理,大国就一天也不能真想进步,人们也就不可能有尊严滴活着,未来就不能真正文明进步。拍的很含蓄,很有张力。

 4 ) 啊,真的需要勇气

可能像很多人一样,看这一类型的电影,总会下意识地比较,比较残忍的底线,文明的底线,忍耐的底线。

看到有人评论,群体性作恶的形成,只要把不应该的权力给到普通人。我觉得这么说不一定正确,不是所有的贩夫走卒在获得授权后,都会制造人道灾难。更应该避免的,是握有一定权力的人又不受制约,权力和利益不是通过制度而是通过人身依附,通过效忠和赏赐被分配和固定,职业关系变成裙带政治。这样,每个节点上的权力者才敢肆无忌惮地作恶,甚至会甘之如饴地主动供纳投名状。

影片结尾字幕说,自1985年之后,阿根廷一直是个民主国家。那些为这一目标的达成而努力过,奋斗过甚至牺牲了的人的付出无疑是值得的。大国强国梦在当今世界已经不再理直气壮地成立,无论是从道义正义的角度还是纯理论推演来说。一切的前提至少是对本国的民众负责。

Be a part of good will and good deeds.

 5 ) 打破能打破的一切,就赢了

阿根廷1985 把能打破的都打破了,轴线,景深。手持摄影在室内的确没必要有景深的概念,镜头跟着人就进了景深,景深处如果有小孩扔雪球,抓住打一顿好了。电台采访那场戏规规矩矩的架了架子画了轴线,采访一开始,跳轴了,主持人给采访对象的压迫感一下颠倒了过来,配着台词,主持人词穷了。

导演应该看过王家卫,更看过《春光乍泄》,很多地方用了绿色的灯光做色块,来和环境里的暖光环境做对比。其他南美的电影很少出现这样的绿色色块,也许《春光乍泄》的这种绿能叫阿根廷绿。

故事也不复杂,1985年,阿根廷司法部门公审军政府独裁期间肆意抓捕老百姓的公诉。没什么刻意的转折也没有太理性的逻辑。只是很喜欢里面那几个法学院刚毕业检察官的一句话,我将要继承这个国家,我不能让这种事再发生。

 6 ) 影片

影片以阿根廷历史上著名的“五月广场母亲”事件为背景,讲述里卡多·达林扮演的主角率领律师团队大胆挑战军事独裁政权,帮助在军政府残酷统治下被迫害的人们终于寻回正义的故事。

故事线很有趣 男主率领律师团队大胆挑战军事独裁政权 在其他人的帮助在军政府残酷统治下被迫害的人们终于寻回正义

 短评

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為被迫害的人們伸張正義,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9分钟前
  • 飛了
  • 还行

2022/09/26 Norris Cinema Theater:教育不是为了规训,而是为了给你勇气和手段去打破社会的不合理。一度落泪,庭审戏虽然twist不够多但绝对稳扎稳打。关键是受害者含泪而绝不掉泪的陈述让人一下被漩涡进去。整部影片包括结尾都有好莱坞的印痕,但又如何呢?故事讲好了,又有绝望又有希望。幽默有之,但不嬉皮笑脸。严肃有之,但不无聊至死。收官是一步一步被built up的高潮,一篇无聊又铿锵有力的indictment。再来一点已经不那么重要的结局(这点很重要)。结构工整,情绪充沛,可以说已经在类型中做到了极致。

11分钟前
  • 血浆爱好者
  • 推荐

首先,雅典娜,我对唔住你,你在我这的电影节已观看排名要再跌一次去第四名了,因为这部该排得上第三。我看着电影中为证据奔波的年轻人,明明现在自己也是年轻人的一员,却止不住的流泪,止不住的向往,我在想如果,哪怕是如果,现在的青年人也能________…那有些事情,会怎么样?这样的审判无法不让我想起_______________。这类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会让人永远无法厌弃,因为苦难是在被重复的,说着Never Again,只不过是一种“安全词”,一种安抚幸存者和未经历者的“口服药”,的确,我们是应该不断为此努力,可人类最擅长的,就是从来不肯从历史中学习到任何东西,重蹈覆辙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在战时,现在就有战争,人命到底值多少,人的道德又值多少?谁来回答我。

14分钟前
  • 南辕北辞别多日
  • 力荐

何时我们也能拍出来这一部?

17分钟前
  • metaphor17
  • 推荐

中规中矩。没有表现得特别出彩,也没有明显的疏漏。但对于这样一个题材,中规中矩那就意味着值得一看了吧。"Sadism is neither a political ideology, nor a war strategy, but a moral perversion."

19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追诉不是为了报仇,是为了警示

24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中规中矩的政治片,低配版《辩护人》,以阿根廷历史上著名的“五月广场母亲”事件为背景,讲述里卡多·达林扮演的主角率领律师团队大胆挑战军事独裁政权,帮助在军政府残酷统治下被迫害的人们终于寻回正义的故事。摄影机近乎痴迷地拍摄遇难者家属在法庭上如何声泪俱下地痛陈自己的经历,煽情技法也过于普通。人物形象的塑造较为片面、单一,男主及其团队自带的主角光环相当耀眼——只要怀抱着伸张正义的目的,只要拥有一颗坚守真相的初心,一切困难都会自动让路。这都削弱了探求正义路上的曲折,对悲剧发生的原因、军政府的独裁统治也缺乏更加深刻的反思。

27分钟前
  • 胖胖Panda
  • 还行

对于记忆的追溯和对真正民主的渴望让这部电影充满力量,但显然最后呈现出来的不够好,远未达到《聚焦》那样的流畅和震撼,检察官这边可能遇到的困境和危机没有想象中吸引人,又拍得这么长注定让人难接受

31分钟前
  • 理易封
  • 还行

我们有责任建立和平的国家,其基础不是遗忘,而是记忆;不是暴力,而是正义。… 绝不让悲剧重演。—— 今天看到第80届金球奖颁奖,没想到获得最佳非英语片的不是《西线无战事》(或《分手的决心》or《亲密》)而是这部唯一我没看过的《阿根廷,1985》(《RRR》上个月刚好看了),于是就找来观影了。|豆瓣的剧情简介「影片以阿根廷历史上著名的“五月广场母亲”事件为背景,讲述里卡多·达林扮演的主角率领律师团队大胆挑战军事独裁政权,帮助在军政府残酷统治下被迫害的人们终于寻回正义的故事。」让我联想到电影《纽伦堡的审判》,而片中刚好有句台词:“…我在准备至纽伦堡审判以来史上最重要的审判…”。|为本片的题材内容点赞,不过就电影本身的故事剧情而言还是不够吸引我。★★★☆

3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剧本有点太直白了,也可能是字幕翻译的问题。主角们受到的精神上的压力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看完也就那样,故事是个好故事,但缺了那么点味儿。

38分钟前
  • 西域奇童
  • 推荐

140分钟的篇幅内闲笔太多而信息量不足。整个诉讼的难度和阻力都被过度简化了。编剧宁可对骚扰电话或亲人冷眼这种细枝末节多下笔墨,却让辩方律师和证人在片中几乎失语;政治压力即使略有提及最终也被搁置不顾。证人在警车上分娩的骇人证词可以是全片情绪的高潮,但不应该被拍成主角团队的致胜法宝。导演没能为观众梳理清这种犯罪背后的系统性原因及责任人,而是采用了偷懒的煽情处理,让真实故事的力量大打折扣。

40分钟前
  • Piglette
  • 还行

四平八稳的庭审片 前半段的年轻人收集证据那段应该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41分钟前
  • 星竹
  • 推荐

题材厚重剧本薄弱,人物刻画和叙事结构远不如同类型题材的芝加哥七君子。对于法庭的戏码也是一带而过,除了证人证言外对其他环节几乎没有刻画。结尾的acusación固然打动人心,但作为一部倚重法庭戏的电影,对司法在程序正义上的刻画显然不够到位。nos cabe la responsabilidad de fundar una paz basada no en el olvido, sino en la memoria. No en la violencia, sino en la justicia. 正视过去才是走向未来的第一步。比起原谅,不遗忘或许才是更难得的勇敢。

44分钟前
  • 副极地季风带
  • 还行

代表阿根廷角逐95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观感是前面铺陈政治气氛,40分钟后检察官团队运作开始渐入佳境,受害者陈词带动情绪,临近片尾检察官结案陈词进入高潮,还是胜在题材上,叙事和拍摄制作还有表演上都规规矩矩缺少亮点,剧本远比不上七君子那种缜密,而且视角过于单一

45分钟前
  • mills
  • 推荐

残忍之处坚决不用闪回,甚至不惜反复在情绪重点将节奏拖缓,沉稳版的索金,有点弥补了当年斯皮尔伯格没拍成《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的遗憾。

49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形成系统性的作恶很简单,只要把不应有的权力赋予普通人就可以了,哪怕是一点点权力。这能让每个参与的个体迅速形成紧密的团体,且每个人都在心理上有峙无恐,事后也心安理得。路西法效应放之四海皆准。然而他们不明白一件事,当某天人们开始清算恶行的时候,承担罪责的不是背后那个虚拟的系统,而是每一个具体实施的人,是作恶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坚信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不要作恶!

52分钟前
  • 泥巴
  • 推荐

“有时候凝重黑暗的环境里会透出一丝光,请抓住这丝光,去改变世界。”

55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如果不是结尾的「潦草」,这定是部五星电影水准!无论题材、内容到影片质量、完成度近乎无可挑剔,大量台词结合证人「控诉」完整的铺开式立体呈现厚重感强,结构精巧酣畅淋漓。无论个人表演亦或群戏几乎做到了所能达到的最好样子,包括反抗与压迫亦是我们我们现在最为渴望看到的东西(不想多说)。导演非刻意煽情,更加谈不到极具艺术感的张力酝酿与爆发,他只是在规规矩矩的表达中陈述着那个早已被历史遗忘的事实(被遗忘的却又何止这一个),然而正是这种所谓「规矩」状态下呈现出的真实感,在我看来才是影片难能可贵的品质与核心。收底部分则稍显畏手畏脚,在慷慨陈词后以「父子对话」方式宣布「结局」略带隔靴搔痒之意(我期待的大开大合呢?)。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代表阿根廷逐奥!答应我请一定走到最后,我会为你站台!(太爱这类题材了)

58分钟前
  • 周宇勋
  • 推荐

了解一下。

59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天啊,看的时候心口闷着像快窒息的感觉。真的光是想想那段历史就已经窒息。那种历史我们好像也经历过相似的。掌权人利用权力来掩盖美化一切,平民和受害者要费尽全力甚至是豁出生命来抵抗和抗争。太难了,太难了。政治永远是肮脏的不是吗?受苦的只有百姓。“我们有责任在记忆的基础上建立和平,而不是遗忘,不是暴力,而是正义”庭审现场一个个证人来讲述他们的过往真的太令人难过了。后半段有一点累赘和拖沓。把前面蓄起来的力都冲淡了。人物刻画也不太好。用另一部《西线无战事》里的话来讲“给人一点权力的话他就会变得野蛮”我不会责怪没有勇气出庭作证的人,可是我真的好敬佩那些敢于发声的人,他们努力又无畏,用尽全力再叫醒那些被洗脑的人。请别变得麻木,请记得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请善良。

1小时前
  • 废话大王-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