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杀人犯2016

HD

主演:米洛斯拉夫·哈尼斯泽斯基,阿尔卡迪乌什·雅库比克,阿伽塔·库莱沙,马格达莱纳·珀拉斯佳,彼得·亚当奇克,卡洛琳娜·斯坦尼,托马斯·洛索,迈克尔·茹拉夫斯基,米哈尔·阿尼奥,康拉德·布盖,艾萨贝拉·达布鲁夫斯卡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语言:波兰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1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2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3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4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5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6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13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14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15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16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17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18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19我是杀人犯2016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犯罪片拍成这样谁敢不看?

相比主流商业片,东欧电影如同域外奇人,完全是另外一个体系。

东欧的天才们善于以小见大,深挖光怪陆离的众生相。

本片得到了第20届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的殊荣。

获奖评语这样说——

导演巧妙的驾驭了故事、表演以及电影的方方面面,把我们带入一个在黑暗和人类戏剧中,既显而易见又充满吸引力的世界。

黑暗——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底色。

1977年,一座波兰小城,被一宗连环杀人案搅得人心惶惶。

命案现场,除了被害妇女的尸体和鲜血,竟然找不到任何线索。

凶手更向媒体扬言:要杀害30名妇女,以此献祭波兰共和国30年诞辰。

残忍、血腥、疯狂、禽兽。

直到又一位受害者尸体出现,这下就连首都华沙的高层都坐不住了。

因为死者并不是普通人,她可是华沙工党第一书记的侄女。

军官雅努什临危受命,负责重案组。

他让下属男扮女装当诱饵,在夜晚郊外来回晃悠。

结果——惨剧照发不误,距离他们只有100米的距离,这脸打的!

他还借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罪犯进行心理侧写。

结果——上司满怀期待的来视察工作,刚按下开关,电脑死机,又打脸!

那干脆拿出100万悬赏试试。

100万在70年代的波兰买车买房绰绰有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

结果——举报信如雪片,举报电话接到爆,却都是大忽悠。

三板斧用完,雅努什开始无计可施。

老百姓、媒体乃至上司,三股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

这个时候,哪怕是捕风捉影,也好过无所作为的骂声。

很不幸,嫌疑人沃尔克进入了他的视线。

从怀疑到抓捕,要多快有多快。

剧情发展到这一步,番叔留意了一下进度条,影片还有三分之二。

前戏刚刚结束,正戏刚刚开始。

如果之前的拙劣调查会让你有捧腹大笑,那么之后的差人手段会让你不寒而栗。

沃尔克是凶手吗?无论警方怎么努力,仍然找不到有力的证据。

越往后,雅努什越是心知肚明:抓、错、人、了!

影片的聚焦点由办案向制造伪证过度。

人民需要一个凶手,政府需要一个凶手,舆论需要一个凶手,于是,凶手就出现了。

本片的背景音乐是一大槽点,听起来刺耳。

我却觉得这正是导演马切伊·佩普日察的用意所在,因为越是尴尬的配乐,越能显得办案人员的荒诞可笑。

男主雅努什是一切风暴的中心。

片中,他不断地吸烟——

办公室、小餐厅、家、乃至情人的闺房,吞云吐雾是他的招牌动作。

一个男人复杂的眼神,在烟雾中向我们迎面扑来。

草菅人命不是他的天性,此刻他挣扎于黑与白之间,却被巨大的力量裹挟,向黑暗一步步走去。

影片对这个力量浓墨重彩,比警察办案更加精彩。

嫌疑人落网,上司很高兴,带他去面见工党大佬。

大人物非常满意,升职加薪不是梦,还有重赏——

一台电视机。

70年代,电视机可是绝对的奢侈品,放在波兰,同样如此,这是重赏。

还有,一栋大别墅。

他以前住的地方,挨着嘈杂的火车站,现在搬到新家,又安静又敞亮。

雅努什本人已经成了这宗大案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导演马切伊最厉害的是,他叙事并非咆哮忿怒状,而是和他揭示的对象有一个克制的距离,给观众回味的空间。

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好人变坏的环境。

最初,雅努什非常接近伟光正的形象。有一场戏呼应巧妙:

开始,他跟儿子掰手腕,寸步不让,儿子必输。

尾声时,跟儿子掰手腕,雅努什犹豫不决,儿子当然赢。

作为男人,他办案的过程就是底气逐渐丧失的过程。

一个无辜嫁祸的警察,有什么资格给儿子言传身教?

导演没有明说,台词没有交待,但雅努什彷徨的眼神,我们看得出来。

雅努什还只是一个点,他要串起众生相。腹黑的不止他一个。

上司也知道嫌疑人是无辜的,证据是捏造的,却敢将错就错,一黑到底。

为了什么?

大人物的施压、舆论的咆哮、以及自己这顶乌纱帽。

办案的警察难道就不知道吗?

有些是揣明白装糊涂,有些是怕惹事,哪怕是有点良知的,也自忖无力抗衡背后的力量。

他们用软弱,点辍了一场弥天大谎。

法官呢?呵呵。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背叛司法精神,签死刑判决。

受害人沃尔克的妻子,同样成了帮凶。

她天真的以为,只要出庭作伪证,必会拿到那100万赏金。

她和丈夫这些年的感情,竟然寒碜到可用他丈夫的命来换钱。

就连小儿子和小女儿都被哄骗上庭作伪证,当他们长大成人,该如何面对童年的创伤?

在制造杀人犯的过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了凶手。

片名叫《我是杀人犯》,其实细想一下,这里的“我”也可指“我们”。

沃尔克临死之前,跟雅努什有过一次见面。

他神色恍惚,眼神迷离,弱弱吐出一句话:

我杀了那些妇女吗?

雅努什目光闪烁,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一幕,是对受害人灵魂的致命打击。

人人都说他是凶手,以至于,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

洗脑,果然拥有可怕的力量。

绞刑,就在警察局的车库进行。

一个无辜的好人,就这么一步一步被推上绞刑架。

那一刻,刽子手雅努什会想起什么?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导演马切伊当然知道,真实才会有万钧之力。

他就是要揭露那个时代特有的原罪。

一手遮天的权柄、明哲保身的警察、利欲熏心的权贵,保持沉默的乌合之众,以上,都是波兰历史上刻骨铭心的伤痕。

人性的黑我们尚能理解,但司法精神的一败涂地,则不可理喻。

司法,本该是罪恶的紧箍咒,一旦失灵,谁来保护人民?

超级英雄?江湖侠客?别逗了!

影片的最后一幕,最震撼。

当年的调查办公室,被改造成了展览馆,墙上贴着受害女人的黑白照片,凶手的脸模刚好就在旁边,供所有参观者狠狠唾弃。

多年后,破案大英雄雅努什受邀前来。

独步走到脸模前,他凝视着沃尔克,沃尔克也凝视着他。

无声的内疚与无声的呐喊,跨越时光的距离,在这一刻碰撞。

所幸,波兰政府已于1990年拆除了这个臭名昭著的展览馆。

但制造杀人犯的刽子手们,必将一生一世活在杀人回忆之中。

凶手只有一个吗?凶手只是雅努什吗?

肯定不是,但更大的凶手,是这个一直下沉的世界。

 2 ) 波兰版《狩猎》,似曾熟悉的故事。

2012年制作的丹麦电影《狩猎》,极其冷峻的写了一个人性阴暗,众口铄金的故事。虽然是电影,看完却能够让人不寒而栗,感同身受。对于在社会生活的我们来说,谁又说自己没有遭遇过不白之冤的经历。这种冤屈的体验,倘若只是时间里的压抑,还可以交给时间偿还清白,和修补难过。倘若真的罪名确定,可能遭遇的,是身败名裂,身陷囹圄,能否翻身,只能看历史的良心和运气了。

波兰电影《我是杀人犯》,讲述的,就这样一个故事。

连环杀人犯犯下12宗命案,这样的电影开篇,像极了韩国犯罪电影的套路,《杀人回忆》,《不可饶恕》,也相当有大卫·芬奇《十二宫杀手》的风格。七十年代初的波兰,还处于依附苏联的政治背景下。整个国家的法制,缉凶,并没有现代文明的开化。

政绩大于真相,这大概是那个时代,和这类特例政权的特质了。

和《杀人回忆》不同,韩国警方虽然诸多无能,威逼证据,但是最终还是依据线索,进行合理的追捕,以至于这一系列的骇人听闻的凶杀案,成为历史悬案。而《我是杀人犯》,则为了破案,制造了所有杀人的拙劣的证据。

电影中,最值得玩味的一个设计,就是男主角把设计拿到的威逼法官的情色证据,最终没有胁迫时。上级以他的方式,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最终,疑犯被定罪,处理死刑的判决。

我们能看到一个曾经正直的警察,在荣誉,升值,膜拜,和特权的诱惑下,逐渐的沦丧,变得毫无准则,也变得不择手段的,定罪,完结案件。全然不顾诸多的证据疑点,和新的嫌疑犯。

一个国家的律法,是用来制裁坏人,罪恶,恫吓犯罪分子的。如果,这个代表正直,公义的工具,沦为荣誉的晋级标签,变为执法者可以随意玩弄的法器。那么,国家的正义,就成为一种随机式的伸张。

这个,是极为可怕,且肮脏的存在。

法律,未必可以惩戒每一个坏人,但是切勿错杀一个好人。

这是人类文明基本进化的存在。

《我是杀人犯》整个电影风格浅白,虽然没有北欧电影的肃杀,冷意感,但是那个年代独有的苍白,贫瘠,破旧,同样会让人联想到我们所经历过的一些相似的年代。男主的人生蜕变,并没有脸谱化的好,或者坏。正直是曾经存在的,堕落也是日趋沦丧的。但是,最后在他选择公义时,历史的车轮,和国家机器的需要,让他无法避免的,成为缉凶英雄。

有时候,当你一步错招的时候,纠错,是何其的艰难。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那些我们所目睹和听闻的,那些冤假错案,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在家人,和公义律师的不懈努力下,才得以赢回公正的审判。而这些曾经被当作穷凶极恶的罪犯,全家都蒙受周遭羞辱歧视的,原本善良无辜的人,或者已经年华逝去,或者已经离开人世。

生于世界,却在一种不白之冤里枉死。正如电影中的嫌犯,最后的神智恍惚,自己对于自己的怀疑。临刑前的冷漠和坐监时的坚毅,在这样的恫吓,纠缠里,最早死的,是人心。

那个在电影里时而响起的急促的鼓点,就像是追凶的紧迫感,也像是犯罪时压迫的恐惧感。

同一段音乐,亦正亦邪的两重寓意,相当巧妙。

《我是杀人犯》,本质是改变于波兰真实的历史事件。电影结尾里,收藏犯罪记录的收藏室,业已作为波兰法律的耻辱拆除。这段荒唐的历史,虽然已经纠错,但是那些蒙受冤屈的人,却无法再申诉。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遏制人类的恶,传扬人类的善。

而法律,则是集体供奉信仰的公正神。如果这尊神出错,那么,所有它手下的行刑者,制造冤案的人,就是电影名字所说的:“我是杀人犯!”

愿天下再无冤案。

中国冤案录(以下摘自网络):
  ????【冤001】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强奸杀人”被枪决9年后真凶现身)
  ????【冤002】河北聂树斌(“故意杀人”被枪决10年后真凶现身)
  ????【冤003】河南魏清安(因“强奸”被枪决,一个月后真凶落网)
  ????【冤004】湖南滕兴善(“杀人碎尸”被枪决,16年后被宣告无罪)
  ????【冤005】湖南杨明银(“杀人”入狱10年后因另有真凶被宣判无罪)
  ????【冤006】湖南姜自然(“故意杀人”被关押6年后被宣告无罪)
  ????【冤007】湖北佘祥林(“杀妻”服刑11年后妻子现身无罪释放)
  ????【冤008】湖北黄爱斌(“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羁押4年后获释)
  ????【冤009】湖北吴鹤声(“故意杀人”被判无期4年后真凶落网)
  ????【冤010】江西涂景新(“贪污”被判死缓蒙冤7年被宣告无罪)
  ????【冤011】江西叶烈炎(“爆炸罪”被羁押941天后被无罪释放)
  ????【冤012】江西费志标、费琴(“兄妹杀人案”被判无期2年后被宣判无罪)
  ????【冤013】河北徐计彬(“强奸”判刑8年,15年后发现血型与证据相悖被宣判无罪)
  ????【冤014】河北宋保民(“强奸女青年”冤死狱中7年后被宣判无罪)
  ????【冤015】河北徐东辰(“奸杀少妇”4次被判死刑羁押8年后被宣判无罪)
  ????【冤016】河北刘 前(“强奸未遂”含冤9年后被宣告无罪)
  ????【冤017】河北李志平(“故意杀人”两次被判死刑蒙冤23年)
  ????【冤018】河北陈国清、何国强、杨士亮、朱彦强(“抢劫杀人”五次被判死刑,在疑似他人作案、证据矛盾重重下最后仍强行判处三人死缓、一人无期)
  ????【冤019】河北李久明(“故意杀人”遭受酷刑被判死缓含冤2年后, 因真凶供述抢劫伤人被无罪释放)
  ????【冤020】河北孟存明(“强奸女老师”蒙冤10年刑满释放后被宣判无罪)
  ????【冤021】河北王思堂(“涉嫌杀人”判刑20年,坐牢17年,出狱后上访20获无罪判决)
  ????【冤022】河北王兰歧、王兰军(“特大杀人案”蒙冤3年母亲气绝身亡父亲精神失常后被无罪释放)
  ????【冤023】河北刘俊海、刘印堂(“故意杀人”关押15年后无罪释放,申请国家赔偿7年未果)
  ????【冤024】河南张振风(“抢劫、强奸”判处死缓,三年后因真凶被擒而获释)
  ????【冤025】河南黄 新(“故意杀人”四年炼狱后被宣告无罪真凶10年后浮出水面)
  ????【冤026】河南秦艳红(“奸杀少妇”被判死刑羁押4年后因另有真凶被无罪释放)
  ????【冤027】河南张绍友(“强奸杀人”被判死刑,入狱8年后因真凶出现宣告无罪)
  ????【冤028】河南胥敬祥(“抢劫、盗窃”蒙冤13年后被宣判无罪)
  ????【冤029】河南赵作海(“故意杀人”被判死缓11年后“死者”现身被宣告无罪)
  ????【冤030】河南张从明(“抢劫杀人”入狱近6年后被宣判无罪)
  ????【冤031】河南王俊超(“奸淫幼女”入狱6年后被宣判无罪)
  ????【冤032】安徽四少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逼供认罪关押百余天后真凶归案)
  ????【冤033】安徽刘 志(“杀人、强奸、抢劫”被判13年,入狱6年后真凶主动供罪)
  ????【冤034】安徽赵新建(“故意杀人”两次被判死刑、第三次改判死缓,8年后真凶落网)
  ????【冤035】云南陈金昌(“抢劫杀人”被判死缓2年后因真凶落网获释)
  ????【冤036】云南杜培武(“故意杀人”含冤2年真凶落网后被无罪释放)
  ????【冤037】云南孙万刚(“奸杀分尸”被判死缓8年后被宣判无罪)
  ????【冤038】云南王树红(“奸杀卖淫女”惨遭电刑被打残蒙冤299天后因另有真凶被无罪释 放)
  ????【冤039】云南尹用国(“故意杀人”两次被判死刑关押555天后宣告无罪)
  ????【冤040】吉林孙邵华(“杀死3人后点火焚尸”被判死刑服刑11年后无罪释放)
  ………………【冤041】吉林王海军(“杀妻”蒙冤19年后因真凶落网被宣判无罪)
  ????【冤042】吉林于奎亮(被“推理”成杀人犯 3次判死押7年后释放)
  ????【冤043】辽宁李化伟(“杀妻”被判死缓羁押14年后真凶落网)
  ????【冤044】辽宁李德田(“伤害罪”被判12年,因狱中巧遇真凶被宣告无罪)
  ????【冤045】辽宁孙学双(“故意杀人、强奸未遂”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关押1589天后无罪释放)
  ????【冤046】陕西岳兔元(“故意杀人”入狱,“死者”在下葬一年后突然生还)
  ????【冤047】陕西高进发(“奸杀幼女”两次被判死缓3年后被无罪释放)
  ????【冤048】陕西吴志峰(“杀人”被羁押长达472天后证据不足释放,要求赔偿遭拒)
  ????【冤049】广西王子发(“抢劫杀人”被两次判处死刑、死缓,6年后真凶自首,王至今仍坐牢)
  ????【冤050】广西覃俊虎、兰永奎(“抢劫杀人”被判死缓、无期,羁押4年后因真凶自首被无罪释放)
  ????【冤051】广西文崇军(“强奸”入狱上诉17年妻离子散后获无罪判决)
  ????【冤052】广西卓发坤(“故意杀人”两次被判死刑羁押2339天后被无罪释放)
  ????【冤053】浙江吴大全(“故意杀人”一审死刑二审死缓,因在监狱意外遭遇真凶而使沉冤得雪)
  ????【冤054】浙江刘华忠(“反革命言论”和“多次攻击领袖”判刑15年,35年沉冤昭雪)
  ????【冤055】浙江董文列(“走私、贩卖毒品”一审判斯、二审无期,入狱8年后方知属无中生有)
  ????【冤056】四川骆小林(“运输毒品”判处死刑,被关押738天后无罪释放)
  ????【冤057】四川李杰等4人(“故意杀人”因未成年被判12年,蒙冤8年后因真凶主动供述被宣判无罪)
  ????【冤058】四川罗开友(自行寻妻20年证清白,洗刷“杀妻”罪名)
  ????【冤059】黑龙江史延生(“抢劫杀人”一家7口蒙冤5年后被宣判无罪仅获偿6650元)
  ????【冤060】黑龙江杨云忠(“故意杀人”一审死刑、二审无期,蒙冤7年后因真凶落网被宣判无罪)
  ????【冤061】山东陈世江(“故意杀人”蒙冤8年后被宣告无罪)
  ????【冤062】山西郝金安(“抢劫杀人”被判死缓,10年后真凶因良心发现主动供述被宣判无罪)
  ????【冤063】甘肃裴树唐(“强奸女演员”坐牢7年,14年后“受害人”因受良心谴责而坦承诬告,申诉24年方获再审)
  ????【冤064】甘肃李天荣(“诈骗”被打掉4颗牙蒙冤757天后被无罪释放)
  ????【冤065】贵州杨显芬(难耐酷刑含冤招认弑母蒙冤9年获赔63万)
  ????【冤066】重庆童立民(“奸杀小保姆后碎尸”被判死缓,羁押2773天后被无罪释放)
  ????【冤067】福建陈信滔(“敲诈勒索”含冤3年不断上访后被宣判无罪)
  ????【冤068】福建张石梭(“故意杀人”被关16年,“不能认定有罪”释放,索赔无果)
  ????【冤069】海南黄亚全、黄圣育(“抢劫罪”被判死缓10年后因元凶落网被宣判无罪)
  ????【冤070】还有没统计的和没被昭雪的以及将要发生的,还在继续……………

 3 ) 我说你是杀人犯

整部电影一小时50分钟。

看到30分钟的时候,抓到了嫌疑犯。看了下进度条,不对,这么快就抓到凶手了?接下来还演些什么?

看到1小时的时候,有个精神病自焚了,难道他是凶手?

##@¥%……&

这TM凶手到底是谁?!

直到嫌疑犯被执行了绞刑,男主晋升在展览厅的对视,影片随即结束,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影片并不是只是寻找杀人犯的过程,而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寻找杀人犯的过程中 ,让我们看到了“正义”是如何被杀死的。男主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这样麻木不仁的。不免会为有些难过 ,惋惜。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杀人犯呢?

其实海报已经说明了一切。一半是嫌疑犯的脸,一半是男主的脸。

即使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嫌疑犯是凶手,一切都是推测,但我让你是杀人犯,你就变成了杀人犯。

剧本不错,影片里有很多隐喻,很多段配乐也反而承托出全片的讽刺意味,但是节奏把握的不好,拖泥带水的,张力不够。感觉还可以更好。

——End——

一起看电影吧,公众号:小7公主

 4 ) 题材不错,漏洞百出。

3星,虽说改编真实事件,但剧情都是编撰的,目的是为了批判前朝,所以漏洞百出。 一开始杀人犯扬言要杀30个人来跟某30年纪念对应,但抓了这个嫌疑人后他就突然收手了。 这个默契配合确实戏剧化的让人无语, 冤假错案真是说不清了。中间还有个神经病举家自焚,但这神经病的脑子也跟某30年纪念对着干搭不上关系啊。 所以被冤枉的人活该倒霉吗? 只能说平时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还是很重要的。看在本片反映了很多 腐败、黑暗、急功近利等问题,给个3星好评。

 5 ) 波兰版杀人回忆,连环夜归单身女子击杀案《我是杀人犯》 (2016)

我是杀人犯 Jestem Mordercą (2016)

前段时间看了两部波兰电影《沃伦》和《黑暗之家》,都非常震撼。这部又是我喜欢的连环杀人案题材,出来就马上看了。和同类的惊悚片区别很大,究竟谁是凶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将一个无辜之人变成凶手。看得和压抑,总是出戏,总想到呼格吉勒图和聂树斌。这部给8分。

上世纪70年代初,波兰的一座小城市,警察发现了一具被害的女尸。这已经是这一连环杀人案的第九名受害者了。 当警察查看被害的身份证明时,所有办案人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死者是波兰工人统一党第一书记的侄女。 迫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警方高层急于破案,于是抽调精明干练的中尉雅努什担任此案专案组的领导。 雅努什和老友庆祝职位的晋升,雅努什肩负重任亚历山大,而老友则认为这是出人头地平步青云的绝佳机会。

雅努什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希望尽快破案,不仅动用科研机构的计算机,进行数据比对,甚至向上级提出邀请英国专家对案件进行犯罪心理分析。72年的时代背景,当年波兰科技还挺先进的。 可是侦破不但毫无进展,凶手还是不断出击,又有两名无辜女性被害。 雅努什的上级不断向他施加压力,而他自己也感到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雅努什为了尽快破案,说服上级对此案批准了一百万的悬赏,不知道波兰的货币单位,剧情中说可以买房买车,估计是个不小的数字。可结果警局收到了成山的举报信,只不过是群众为了一百万碰碰运气,对案情毫无帮助。 恼羞成怒的雅努什命令警察假扮单身女子在街上游荡,同时布控大量警力希望可以诱捕凶手。 可就在当晚,在警察布控区域不到一百米的公园,又有一名女性遇害,被害人数上升到了十二人。

就在雅努什处于即将崩溃边缘之时,他灵光一现发现,公园在场人员名单和计算机数据分析后提取的名单中,有相互重叠的一个人,沃尔克。 深入调查之后,沃尔克嫌疑重大,可警方并没有发现直接证据,即使如此雅努什还是迫不及待的对沃尔克进行了抓捕。 沃尔克入狱拒不承认犯罪事实,而警方也没有得到任何直接证据。可自沃尔克的入狱之后,再没有夜归的单身女子遇害,这更加坚定了警方的信心。 与此同时,雅努什不仅受到了上级的褒奖,也成为万众敬仰的英雄,荣誉和利益扑面而来,雅努什大有一步登天之感。可沃尔克是真凶吗?谁才是真正的杀人犯?

这部的案情和时代背景跟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有很多相似之处,可电影的着力点却大相径庭,杀人回忆完全以案件侦破为剧情推进的线索,这部则不是。电影进行到三分之一处,沃尔克已经被抓。谁是杀人犯对于这部来说并不重要。警察需要一个凶手,人民需要一个凶手,政府需要一个凶手,体制需要一个凶手,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凶手被绳之以法。

电影拍得非常克制,批判的色彩不浓。只是在尽量客观的还原那个时代波兰的社会现状,而这样的手法,比很多同类题材的韩国电影,声嘶力竭群情激昂要高明了许多。把思考的留白留给观众,是非对错有观众自己去判断,要深刻的多。

同时雅努什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此类电影我非常讨厌体制内人物的脸谱化,好像这种人天生就是祸国殃民的败类,他们职务只是他们的社会属性。而他们自然属性仍然是一个人,同一社会属性不同的人就该都是统一嘴脸,不用这么小儿科吧。这部里雅努什可以看做浓缩着所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自私,卑鄙,懦弱,趋炎附势缺点多多,而且很好认,这类人我们现在生活里每天都能遇到大把。可他也有责任感,他想破案;当他疑惑时,也有挣扎的痛苦;他为沃尔克在狱中做的一切,不完全是为了诱供。就算是十恶不赦的人渣,身上也可能有一丝柔软的人性,雅努什有,演员演出来了。结尾处他告诉沃尔克不会死时,他是真心的,他没有掏出法官的照片。可惜他把自己那点脆弱的良知太当回事了,他只不过是巨大的体制机器中一枚渺小的齿轮,机器轰轰作响不停向前,一枚齿轮决定不了前进的方向。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悲哀不止体现在沃尔克身上,也体现在雅努什身上,可能少点,弱点,可也是悲哀。

相似的案子我们有啊!比这部更有戏剧性,怎么还不拍电影,我等着看都着急了。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lydysc2017

 6 ) 制度的杀人犯

看波兰的电影,不能不联想到俄罗斯杀人狂——Andrei Chikatilo, 同样是体制的杀人,Andrei是在受伤后疯狂报复,而此片中真正的杀人狂,出于何因而杀害12名女子,并没有介绍,只是将目光集中在了如何制造杀人犯上面。
感觉本片立意很好,有想法也有表达,但对电影的把握不够,观影时不得不多次看看还剩下多少时间才结束,除了关于被告人最终会不会被执行死刑和男主角最终会不会良心苏醒,其他的剧情都可以逐步猜到,剧情仍显脸谱化,从一开始就限定了每个人的角色,注定了某些人堕落,某些人帮凶,某些人无辜受害。
被告人的欲语还休,看得我直到最后都没明白,他究竟是不是真正的killer,他一直没有强烈否认,好像在与男主的相处还十分愉快,于是将自身生命托付给他,给警方一个假的线索说自己在酒吧喝酒,就为了掩饰和保护女友不受丈夫的虐待?在生与死的面前,这太牵强了。此时的假线索更加重了自身的嫌疑;然后似乎与男主达成一致,我招供,但要证明自己是精神病,所以免死被关进精神病院,可是连搏都还没搏,就放手认命了?还有波兰的被告都没有律师吗?被告一直被警察诱供,也无人深究,或许这正体现了1990年前,那个苏维埃联合各国的文化吧。
与俄罗斯的杀人狂破案中的体制要求不得承认社会主义国家会出现此次杀人狂事件不同的是此次波兰是承认了杀人狂,但是进一步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很快找到杀人狂是谁,解决了大众的担惊受怕,同样是体制,不知道哪个更可恶一点。
所有的线索都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在烧自己的鞋子,42码,连一个南瓜都很难打烂的“凶器”,彪悍的妻子说他有一天想打我,结果被我打出了门;然后再是诱供子女,这些都显得编剧的捉襟见肘,为了剧情而剧情。
再说到男主的自身矛盾,也表现得哆哆嗦嗦,在制造伪证得时候,他似乎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妻子带了爱子离开,也豪不手软,可是所谓得家庭幸福就此离弃,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朋友对自己的不再信任,而报警酒驾,更加无厘头,一次酒驾就与朋友分崩离析,简直是突破了我对本剧的理解底线,我多次重回想看清楚是不是我理解错了,结果发现编剧并没有让我多想;恐吓被告的女友,他也做得很到位,然后被告得女友似乎也实实在在完完全全就被唬住了,再也不想为自己得情人做什么呼声了;说“笑话”的那一次是唯一一次让我觉得合理的地方,体制也接受了既定事实,此时的翻供,等于告诉所有人,并不是你一人作弊,而是所有人帮凶,戏必须演下去;可是接着被告试图自杀,男主那仿佛的真情告别,又不了了之,他眼看车库里,被告被送上绞索,可能他此时已明白自己所做的已被体制推上了镁光灯的台前,他已经来不及改台词了。只有被告的模像瞪着他的时候,他还是满眼热泪,可是, it's too late to apologize!
1990年臭名昭著的罪案展示厅被拆毁,1991年苏联解体,波兰将这个现象直接控诉给了前苏联,似乎有理,又似乎有避重就轻之嫌!
立意5分,剧情3分,人物塑造2分,总体推荐观看后再去看看《大卫·戈尔的一生》如何在好莱坞的完美电影体制下拍出的步步惊心!

 短评

风格冷峻,剪辑凌厉,关键几场戏的声音处理让人印象深刻。很成熟的作品,拿最佳导演奖实至名归。其实男主演得也不错,当然剧本也衬他。

4分钟前
  • 小明
  • 推荐

名字配海报才是真意

6分钟前
  • Mumu
  • 推荐

太棒了的电影。本身讲的是连环杀人案 但导演却是用平行于案件的视觉 如高层如何办事、官员如何陷害好人等把政府黑透了。真实事件改编 那么好的题材我国也有聂树斌啊怎么就不敢拍呢?呵呵[微笑]最后那个镜头效果太强了 谁是凶手?谁是杀人犯?就是看着对方的那个啊。

8分钟前
  • 黄悦_
  • 推荐

波兰社会主义时期的真事为原型。70年代初出了一个号称要杀30个妇女的连环杀手,在杀害12个时,警方逮捕了一个嫌疑犯。尽管证据不是很足,疑点颇多,从办案的直接负责人到警局负责人,都想尽一切办法让这嫌疑犯成为真正杀人犯。最后法官也被拖下水。影片想讲的是“我们”是杀人犯。

11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波兰首例电脑比对分析,嫌疑人心理画像,到头来不过罪与罚中圆场冤假错案;而歌舞升平的年代,文艺人士无不排队与领导握手,期盼领到一张彩电购物券

1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好啊…这样的剧本…可惜😔写不成

16分钟前
  • 身似
  • 力荐

沾了题材的光,可是导演组织素材的能力实在太弱了。主线模糊不清,副线累赘不堪,不是仅靠反复摇摆就能刻画出人物的复杂性,也不是猛加配角就能体现人间百态。既无史料价值,也无批判价值。

2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前社会主义国家40年后拷问司法体制和人心叵测,不知道40年后的我们能看到聂树斌案的based on true story么?最后一个镜头那个对视太震撼了

26分钟前
  • zhample
  • 推荐

叙事很成熟,剪辑也有特色。起码有电影的气节,这样的题材丝毫没有畏手畏脚。#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28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波兰对于历史的追溯,在东欧各国之中,是相当有力,也是相当犀利的。这部源于真实案件的影片,很好地解剖着当时的社会与政治现实,也在剖析着人性。在恶的制度之下,人性是靠不住的,人性的善良终将湮灭于黑暗之中,而制度之恶会渗透于社会的每处肌理之中。

31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力荐

#SIFF#意外见到了主创。属于比较成熟的作品,剪辑叙事都很流畅,两段主配乐印象深刻,男主表现也不错。

35分钟前
  • Stranger
  • 推荐

这间犯罪博物馆的最后一件藏品,是一个精致脸模,主人是那12个女性连环凶案的杀手。每位游客经过,都会对这臭名昭著的杀人犯吐口唾沫,唯独他披挂着晋升的警衔,百味杂陈。他仿佛看见了镜子,镜中的自己也是亲手杀害无辜的刽子手。他明白以后的日日夜夜,这无辜的幽魂将带着他捏造的事实,缠绕他一生。

4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并不是传统的犯罪悬疑片,导演抛开了侦破和寻找真凶的过程,而是转向让警察如何用伪证将一个无辜的陌生人送上绞刑架,是一部“制造杀人犯”,通过警察为了步步高升,慢慢的泯灭人性背弃良知,也是对官僚体制的讽刺。虽然片子还属于类型片,其实导演从主题诉求上已经有对类型电影的探索尝试了。

4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1. 社会主义铁拳下,有多少冤死鬼。事实不重要,我要完成革命任务才重要。我们的夏树彬案,拍起来是不是能够拿奖无数啊。2. 买彩色电视机,需要票,才能购买,跟我国一样的。

45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细思极恐的政治隐喻片。最可怕的并非凶手杀人,而是权力杀人,体制杀人。

47分钟前
  • 承泽明
  • 推荐

一开始还在想,哇,好纯正的社会主义风味刑侦片,比那些动不动就拔枪互怼的资本主义玩意有意思多了……后来,这并不是什么刑侦片啊,人要面对自己其实是非常难的,最近老是想起这句话“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8分钟前
  • 桑丹司
  • 推荐

#SIFF20#最佳导演。要不是在讽刺社会主义,就显得太平庸了。

53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试想聂树斌和呼格吉勒图没有昭雪

57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警方黑幕,可不只在波兰有。

60分钟前
  • pulpfiction
  • 力荐

#2017SIFF# 其实剧作真心不错(除了“真凶”自焚那段),男主的困境,软弱写得都很足,比较狠的地方是面对体制或者权力个人并不无辜也并不英雄(就这点比美国片好太多了),可惜配角都太……超验了,比如妻子搭档下属都好正直。剪辑和声音设计都很用心,搁今年一种关注里也是靠前的。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