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时代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克里斯汀·芭伦斯基,辛西娅·尼克松,路易莎·雅格布森,凯莉·库恩,摩根·斯佩克特,丹妮·本顿,泰莎·法米加,布莱克·瑞特森,西蒙·琼斯,哈利·理查森,托马斯·康奎尔,杰克·吉尔平,珍妮·特里普里霍恩,埃林·维赫米,约翰·道格拉斯·汤普森,琳达·伊蒙,道格拉斯·斯利斯,唐纳·墨菲,比尔·欧文,奥德拉·麦克唐纳,内森·连恩,凯莉·科伦,艾米·福赛思,沙利文·琼斯,凯蒂·芬内朗,迈克尔·瑟沃瑞斯,戴布拉·莫克,迈克尔·吉尔,凯莉·奥哈拉,泰勒·理查森,西莉亚·基南-博尔格,帕特里克·佩奇,瓦德·霍尔顿,本·阿勒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1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2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3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4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5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6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13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14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15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16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17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18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19镀金时代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镀金时代第一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HBO的虚构史诗年代剧《镀金时代》,由《唐顿庄园》主创Julian Fellowes开发并撰写剧本。  剧集背景为美国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一段时期。故事从1882年开始,讲述了年轻的孤儿Marian Brook (Louisa Jacobson饰),她是一名南方将军的女儿,住进了古板传统的姑妈Agnes van Rhijn (Christine Baranski饰)和Ada Brook (Cynthia Nixon饰)在纽约的家中。神秘却颇有才华的非裔美国女人Peggy Scott (Denée Benton饰),乔装成了Marian的女仆。在Peggy的陪伴下,Marian无意间卷入了一场社会地位战争:一边是自己姑妈所代表的名门望族,靠的是家业代代传;一边是自己腰缠万贯的大亨邻居。邻居家中,心狠手辣的铁路大亨George Russell (Morgan Spector饰)和他野心勃勃的妻子Bertha Russell (Carrie Coon饰),一心想要被Astor家族和Vanderbilt家族的交际圈接纳。  在这个将向现代社会转型、令人激动的新世界中,Marian是会遵循这个社会的既定规则,还是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呢?极端邪恶莫逆家族约定的梦幻岛2020君是慕容卿似花追龙番外篇之龙争虎斗国语住院医师第六季幸运兔精灵圣枪修女温暖的村庄打架吧鬼神换尸疑云新春喜剧之夜2024阿斯利的义务收集幕间子侦探米娜味道中山最后的决战致命武器第二季班迪舒班迪斯第一季偶像的秘密任务惊魂记贝克特利维坦2014新赌国仇城剑指刘胡兰1996比巧克力还甜打破地狱门狂雷街区不曾想过爱上你刺客信条:权势熊出没注意非诚勿扰200密战泰国洞穴救援亨利你的名字我的姓氏情海惊魂左拉2020王昭君你要什么

 长篇影评

 1 ) 孤女上流社会历险记

故事开始,女主玛丽安出身宾西法利亚小城,父亲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于是去投奔在纽约的姑妈。

帮玛利安处理父亲遗产事物的律师瑞克斯,对女主有好感,没有收费帮她。

去往纽约要转车四次,在第一趟出发等车时,玛丽安没有出门经验,被小偷打架转移注意力就被偷走了钱包👛。仿佛预示着女主天真不经世事,后面她还要继续被忽悠。

没有车票和钱的玛丽安在等车的长椅子上流泪,同座位的黑人女士佩吉于心不忍,出手帮了玛丽安买票,帮她到了纽约,以后两人成为朋友。

 2 ) 纽约,不相信爱情

美国HBO参照著名英剧【唐顿庄园】打造了【镀金时代】。这是部关于19世纪末内战后,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时期,纽约新旧贵族群像图的年代剧。目前只上映了第一季的九集。

有人吐槽【镀金时代】第一季高开低走。但个人觉得,剧情虽稍显狗血,但对那个时期新旧贵族的做派,富有资产阶级想方设法融入旧贵族社交圈的渴望和实战的刻画,还是令人印象深刻,更勿说,服装道具的成功年代感。

整个第一季九集最主要的笔墨在两处: 宾州没落贵族之女玛丽安.布克,在父亲破产并死后到纽约第五大道投靠属于旧贵族的两位姑姑(大姑艾格尼丝,二姑艾达。二姑在寡居的大姑家寄居,大姑拥有话语权),以及她在纽约上流社会的经历和情感失意;大姑家街对面刚搬来的新富豪罗素一家,特别是女主人罗素太太一心想打入纽约旧贵族圈的故事。

当然剧情还涉及很多与这两家人有关的贵族圈内外的其他角色、两家的家仆,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变化、发展和生存状态。

本文的着墨点主要在玛丽安的爱情故事上。

纽约旧贵族圈向来不屑与新型资产阶级(实业家、银行家等)为伍,会非常谨慎地与新贵打交道,因为旧贵族最看重的就是有历史渊源的高贵出身和符合圈子礼仪道德的行为。而被他们怠慢的新资产阶级们,父辈并非贵族,家谱无名,是冒出来的暴发户。虽然这些资本家有产有业,但还是高级打工人;真正的传统贵族是不用上班的,靠继承的地产租金和投资就可保有贵族生活方式。

所以,刚到纽约的玛丽安,表明自己想自食其力去当家庭教师时,强势、严遵旧贵族作派的大姑艾格尼丝马上就反对,因为贵族家的小姐是不能去打工的,最后只允许玛丽安去参与贵妇圈的‘慈善’活动。 玛丽安在姑姑家安顿好后,开始介入纽约贵妇圈的社交:喝茶、看剧、舞会、赴宴、游玩以及慈善义卖等活动。 与此同时,在玛丽安家乡宾州曾帮她处理父亲身后事的律师-汤姆瑞克先生,也来纽约发展,并找到一份律师所的工作。 在现代人看来,律师工作,是个高级的身份名片,但在19世纪末的纽约旧贵族上流社会,会被认定是穷鬼,是想攀附有家底贵族小姐的投机人士

温文尔雅、一表人才、年轻有为的瑞克先生,一到纽约就去拜访心仪的玛丽安,并不掩饰自己来纽约发展的另一个动力是玛丽安玛丽安对自己的同乡也有好感。

世故、且一开始就看出苗头的大姑警告玛丽安,像瑞克先生这样的投机分子迟早会迷失正在纽约的繁华中,而且他的身份也配不上玛丽安,并说不希望他到家里来拜访。

但二姑艾达却仍相信真爱的存在。

玛丽安和勤奋打拼的瑞克先生也不时借各种机会偷偷会面。瑞克先生玛丽安承诺,自己会努力打拼并在纽约立足。 感情和信任逐渐升温的两人,憧憬着未来。但同时,玛丽安也深知,即便瑞克先生能立足纽约,但因为门第,身为家长的大姑艾格尼丝也不会同意两人的婚事。 善良、务实、包容的玛丽安在纽约上流社会很受欢迎;曾当过贵族的情妇再被扶正的钱柏林太太,是不被贵妇圈接纳的人,却也成为玛丽安的朋友。感恩玛丽安对自己的善意和友情,钱柏林太太玛丽安瑞克先生到她家来见面约会。

渐渐的,玛丽安发现和自己恋爱中的瑞克先生非常喜欢这座发达繁荣的城市,而且他也凭自己的学识和外表慢慢打入贵族社交圈,许多场合也能看到他的身影,甚至还有其他贵族女同他一起同出入

瑞克先生玛丽安的爱是真诚的;玛丽安也深信,瑞克出入上流社交圈同自己出入社交圈的初衷一样: 两人都并不留恋这个圈子,随时可撤离。 随着两人见面次数的增加和感情的升温,两人甚至计划起了私奔和结婚,因为只有这样先斩后奏地确定婚姻关系,玛丽安觉得大姑艾格尼丝才可能被迫接受汤姆瑞克

瑞克先生看起来急于同玛丽安私奔,两人商定某个周五在钱柏林太太家汇合后远走高飞。钱柏林太太说,只要确定是真爱,她支持他们。

商定好的私奔日终于到来,二姑艾达猜出玛丽安离家的苗头。玛丽安不舍地离开了姑妈家前往钱柏林太太处,等情郎一起走。

与此同时,玛丽安的另一贵妇表亲费恩夫人却觉得自己有必要告知玛丽安:她昨晚在看演出的包厢里无意发现,瑞克先生和之前曾成双入对的贵族女举止亲密。而她知道玛丽安是钟情于瑞克的。

费恩夫人在二姑妈艾达的指示下到钱柏林太太家找到玛丽安,细说原委。玛丽安不信瑞克的变心,但确实早该来同自己汇合的汤姆瑞克,迟迟未现身。

心事重重的玛丽安瑞克办公室,果然,他爽约了。他坦言,他很爱玛丽安,但若两人都不顾一切放弃在纽约的一切,于他而言也是很难的;毕竟自己现在在纽约的发展才刚开始,自己也很享受上流社会的一切。

失落的玛丽安终于明白,为何汤姆瑞克嘴上很着急地想落实他们的私奔计划,因为他其实在另一贵族女的追求下已经开始退缩了,毕竟多金的贵族女能让他在纽约如鱼得水;但他也放不下深爱的玛丽安,于是想以尽快私奔来催促自己了断,来看看自己究竟有无勇气同玛丽安一道走出去,为自己的情感作个交代。

但他最后退缩了。 虽然汤姆瑞克很玛丽安,但玛丽安只是投奔姑母的没落贵族之女,本身无财力,即便玛丽安的姑母同意他们的婚事,没有嫁妆的她,也不能助攻在纽约上流社会的发展。 瑞克也痛苦无奈也挣扎,于他而言,他和玛丽安的爱情,不得不让位于纽约繁华生活的呼唤。 以为真爱可以打败一切的玛丽安也好像瞬间长大了,汤姆瑞克或许正像大姑艾格尼丝说的那样,是个投机分子,已经被纽约的花花世界所俘获。 玛丽安只好马上收拾情绪,回到姑妈家。还好,大姑还不知道自己私奔失败的事,一切可以照旧,还能赶上对面新贵罗素家彰显成功打入纽约旧贵族圈的舞会。

舞会上,玛丽安碰到瑞克和贵族女友。玛丽安罗素家很绅士的公子莱瑞,本来就以朋友相称;舞会上得知玛丽安情感经历的莱瑞,善解人意,百般安慰。

经此一劫,相信善良的玛丽安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会更加成熟自立。期待下一季【镀金年代】的波澜和其中人与人、圈与圈的互动与碰撞,以及那个时代的大发展。

-END-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铁稻米’,敬请关注!)

 3 ) 时代

最近发生太多事了,我觉得自己心里都是荒凉。

最近开两会,提案有允许单身30岁女性生一胎,有允许妻子查验丈夫财产情况的。

我心里好难过。这两条在我心里都是成立的,但是推进都好难。

就像这个剧里,那个黑色女孩想发表文章,报纸想影藏她的肤色。

一切都是观念,我们在任何时代都有需要奋斗努力的东西。

因为不被这些东西束缚住的人是不会懂被这些东西束缚住是有多么痛的。

幸好,痛的不止我一个。

要发声,要进步。

以后,当两个黑人在街上说话,再也不用给白人让路了。

 4 ) 美剧《镀金时代》剧情精解+背景拓展【持续更新中。。。】

这是发生在140年前美国镀金时代的故事,在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县(现在的曼哈顿)所发生的关于新秀资本与上流传统对抗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们所发生的事情聚焦于曼哈顿第五大道与东61街交叉口相对而望的两栋别墅中展开...

目录:

一、历史背景梗概

二、城市沿革与地图

三、人物分类梳理

四、剧情细节精解

五、影片赏析


一、历史背景梗概

1800-1883政党分赃制的开始到彭德尔顿法案的签订。【标志着美国政府持续了大半个世纪腐败的终结】 政党分赃制_百度百科 (baidu.com) 彭德尔顿法案_百度百科 (baidu.com)

1820-1920美国自由移民时代。【从1920年后实行有配额的限制性移民政策】

第一波移民潮发生于1820-1860,约500万人。主要为:爱尔兰人、德国人、非洲黑奴及少数淘金的亚洲人。

第二波移民潮发生于1861-1880,约500万人。主要为:欧洲移民。其中1864年林肯颁发了《鼓励外来移民法》。而此镀金时代的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如火如荼,也急需大量人口,不仅仅是官方更多来自民间企业的优厚移民待遇也层出不穷。

第三波移民潮发生于1881-1920,约2350万人。此阶段导致人口爆发式增长,使得当局不得不使用各种手段限制有色人口入境,最臭名昭著的是于1882年颁布的《排华法案》

移民后果:以上各种无限制移民政策大大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促进了东西部的开发与建设。但同时也导致了美国内部人种繁多、语言产生地域性分异,19世纪各大城市帮派林立、贫富差据极大的局面。【2018年的美国镀金时代纪录片中说道:全国最富有的4000个家庭不到百分之一的美国人拥有的财富几乎和剩下的1160万户家庭加起来相当。】

1851-至今《纽约时报》(英语:TheNewYorkTimes,缩写NYT)是一个美国日报,由纽约时报公司于1851年9月18日在美国纽约创办和持续出版。它是美国严肃报刊的代表,有相当的影响力。

1863-1869,太平洋铁路(又:陆上路线)——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修建并通车,开启了全美铁路建设的热潮。

1870-1900,【镀金时代:(英语:Gilded Age),美国的财富突飞猛进的时期。这段时间中,数百万的移民从欧洲来到了美国,同时大量的重工业,包括铁路、工厂、采矿等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部分的财富都聚集到了美国的北部和西部;而南部,作为南北战争的战败方,在经济上始终低迷,越来越依赖于棉花和烟草的种植,同时这两种作物始终保持着较低的价格。这个时期对美国南部的黑人来说是最糟糕的时期,他们仍被剥夺政治权利和选举权。此外,美国政治在这个时期之中也有了很大的阶段性进步。“镀金时代”这个名字取自马克·吐温第一部长篇小说。1873年,马克·吐温与华纳(Charles Dudley Warner)一同创作了这部作品。这部作品的主题是讽刺南北战争之后的充满贪婪和政治腐败的美国政府。之后,美国人用“镀金时代”一词来称呼这段时期。这个词组实际上出自莎士比亚1595年的作品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John。】——摘自全历史


二、城市沿革与地图

1、故事两家房屋坐标

曼哈顿上街区部分截图

曼哈顿街道大抵以数字来命名,南北走向称大道,东西走向称街,街又以第五大道为分界点再分东街、西街。 故事中两家处于第五大道与东61街的交叉口处。


2、关于纽约沿革

现在纽约市所有组成区

纽约合并(1898年)

1898年,布鲁克林(当时为一个独立城市)、纽约县(包括布朗克斯的一部分)、里士满县皇后县的西部合并,正式成为了现代的纽约市。

所以,当时1882年时所说的纽约其实就是指曼哈顿区。

帮派林立

移民也导致了西欧各大黑帮对纽约的渗透。近一百年来,这些臭名昭著的犯罪团伙——统称为五分帮派,几乎遍布了纽约城及周围地区,他们一度也被视为是地球上最致命的团伙之一。

电影《 纽约黑帮 》描绘的如今纽约市曼哈顿下城地区的五点区(Five Points)曾几何时被视为美国的初代大熔炉,这里是最贫穷和最不幸的移民聚集地。

纽约公共交通沿革

19世纪常见马车种类

【1825年,一个名为George Shillibeer的马车制造商被委托制造了一种新型的更大的用于城市间交通的马车,omnibus(公共马车),能够乘坐16名乘客,由三匹马拉动。如下图:

omnibus(公共马车)

1831年,这种公共马车被引入到纽约,到1835年,纽约就已经有超过100辆这样的马车运营。费城、波士顿和巴尔的摩分别在1831年、1835年和1844年引入了类似服务。1856年,最早的公交公司——London General Omnibus Company成立了,成立初年就收购了580辆公共马车和6400匹马。这种马车的发明使得乘坐费用大大降低了。19世纪中期的纽约,乘坐一次公共马车平均只需12.5美分(合今天2.5美元),而当时普通美国工人的工资是50美分每天,只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因此虽然公共马车的速度相比出租马车并没有提高,甚至因为乘客增多并且要中途上下客,反而更慢,但因为相对价格的下降,乘客数量大幅上升。1850年代,纽约平均每天有12万人次乘坐公共马车,合平均每人每天乘坐0.25次。虽然此时公共马车的主要乘客依然是相对富裕的新兴中产阶层,但普通人也会偶尔乘坐。

1830年,第一条城际火车线路在利物浦与曼彻斯特之间开通。然而,蒸汽机因为其巨大的体积,危险的高温蒸汽,巨大的能耗和噪音,并没有被应用到城市内部交通中,但铁路却被引入到城市交通来。1832年,在纽约曼哈顿岛上的哈勒姆区,铺设了第一条城市交通用的铁轨运行公共马车。这条铁路本来是暂时的,计划未来会被蒸汽火车取代,但实际马车的运行非常良好,被认为相比蒸汽机更适合城市内的交通环境。于是这种形式就被保留下来,被称为horsecar(轨道马车),并在比较繁忙的线路上慢慢取代了传统的omnibus。

horsecar(轨道马车)

因为铁轨大幅减少了阻力并增加了稳定性,horsecar在不增加马匹的情况下,可以很轻易的以两倍于omnibus的速度,拉动两倍的乘客量,同时事故率也降低为omnibus的八分之一。随着承载量和速度都上升,单位运营成本的运量也大幅上升,价格进一步下降,加上速度终于超出了步行,达到了10-12公里每小时,舒适性也大幅提高,使得公共交通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吸引力大大加强。到19世纪末期,这种轨道马车的票价大概是10美分,虽然高于同时期公共马车的6.25美分的票价,但运营距离也一般远较后者为长。而同时期男性工人1-2美元的日薪,已经可以负担每天通勤乘坐的费用。当时,纽约平均每个居民每天乘坐0.8次轨道马车(美国城市平均水平为0.5次)。同一个车厢里,有中产阶层的女性,也有爱尔兰的男性移民工人,公共交通的普及为各种社会阶层的人提供一个了崭新而有挑战的公共空间。

弊端:交通堵塞,马粪污染城市环境。 1880年,纽约市政从街道上清除了15000匹死马。】 转自-近代西方城市交通简史(一)马车时代1600-1880 - 知乎 (zhihu.com)

【19世纪下半叶,高架铁路开启了郊区城市化进程。中产阶级可以住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远离噪音和异味——但仍可以赶过去上班。私营铁路公司架起了曼哈顿主要街道到郊区(之前为保留农田)的铁路线。但是市区到郊区之间10美分一趟的交通费用,对于当时在市中心上班的普通劳动者来说还是极其昂贵的。

1883年5月24日,连接着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的布鲁克林大桥正式交付使用。

1898年,5个行政区的整合使纽约市的行政面积增加了13倍,这成为了当时地铁系统建设的良好契机。包括地铁的票价结构设计在内的众多因素,意味着更大比例的曼哈顿劳动者可以住在地铁延伸到的郊区。】转自- 城市史记︱曼哈顿城市密度之兴衰 (qq.com)

道路照明

【19世纪前,美国纽约和其他城市的大街,以挂在柱上的鲸油灯来照明。虽然市内到处都有鲸油灯,但许多人仍旧埋怨光线不足,夜间很难看清东西。

19世纪发明了煤气灯,煤气灯亮度增大,市民夜间外出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因此,尽管有人批评煤气灯会惊扰马匹,但纽约和欧洲的主要城市均大量使用煤气灯作为路灯。

真正使路灯完全改观的是英国的斯旺和美国的爱迪生。他们先后于1878年和1879年各自发明了白炽灯,用作路灯十分理想。纽约市很快用爱迪生发明的灯泡作路灯,由珍珠街发电厂供应电力。这座发电厂建于1882年,是今天发电厂的老祖宗,它最早向纽约市输电。电灯的发明对美国影响巨大,尤其有助于减少街上的罪案。1884年,英国电力工程师普利斯看到纽约设备之佳,赞不绝口,他说:“没有什么比由光辉耀目的纽约大街转到黝黑晦暗的伦敦街道更使人沮丧的了。”】转自- 路灯的变迁_煤气灯 (sohu.com)


三、人物分类梳理

【凡瑞恩家族】

【罗素家族】

【主要配角】

【次要配角】

四、剧情细节精解

1、剧中角色与历史对照人物

◎伯莎·罗素(铁路大亨之妻)改编自阿尔瓦·史密斯·范德比尔特·贝尔蒙特(Alva Smith Vanderbilt Belmont,1853-1933 年)

Alva Smith Vanderbilt Belmont本人

她是女性选举权和女性平等权利的拥护者,早期的女权主义者。阿尔瓦范德比尔特贝尔蒙特|阿拉巴马州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ofalabama.org) 1875年,她嫁给了铁路大亨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的孙子威廉·基萨姆·范德比尔特(William Kissam Vanderbilt),对应剧中的铁路大亨乔治·罗素。她早年的婚姻生活在纽约社会的最高层,1882年为自己和家人在第五大道交52街亲自设计了在上流贵族红极一时的时髦豪宅,对应于剧中第五大道交61街的新房子。

◎卡洛琳.阿斯特,纽约上流“贵族”的社交女王,剧中老钱的代表人物,也是著名富豪阿斯特四世的母亲。

卡洛琳.阿斯特肖像画

阿斯特家族创始人老约翰.雅各布.阿斯特靠皮毛贸易起家,后进军房地产,富甲美国,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百万富翁,被称为「The Landlord of New York」(纽约地王)。

相关拓展: 约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_百度百科 (baidu.com)

剧中新豪宅的设计师斯坦福·怀特历史确有其人: 斯坦福·怀特_百度百科 (baidu.com) 在纪录片【美国经历系列:镀金时代 The Gilded Age (2018)】中,详细的描写了剧中所对应的一些人物,以及那个时代的美国人民生活状况。可以说本剧正是此纪录片衍生创作而来,强烈推荐观看。链接: PBS 美国经历:镀金时代(2018)[水山汉化]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有中文字幕)】


2、美国19世纪后期名人介绍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 安德鲁·卡耐基_百度百科 (baidu.com)

◎“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 约翰·洛克菲勒(美国慈善家、资本家)_百度百科 (baidu.com)

◎“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家族,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因经营铁路和水上运输致富。 范德比尔特家族_百度百科 (baidu.com)

◎“海盗大亨”杰伊·古尔德,19世纪美国铁路和电报系统无可争议的巨头,“镀金时代”股票市场的操纵者。在1869年对黄金市场的狙击导致了被称为“黑色星期五”的大恐慌。 杰伊·古尔德_百度百科 (baidu.com)

◎“世界债主”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P.摩根)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_百度百科 (baidu.com)

◎亨利·乔治,美国早期工党代表及领袖,民主作家,著有《进步与贫穷》,1886年代表工党竞争纽约市长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68000票成绩,但最终功亏一篑。 亨利·乔治(美国作家)_百度百科 (baidu.com)

◎玛丽·伊丽莎白·莱斯,教师、民粹主义演说家。 玛丽·伊丽莎白·莱斯 - 堪萨斯百科全书 - 堪萨斯历史学会 (kshs.org)


3、本剧主线故事&(及)影视表现内核

◎本剧主线:将围绕罗素妻子伯莎与老钱们的地位斗争上展开。

手段方式:宴会、慈善、媒体。

支线一:罗素家族在铁路、商业发展上的斗争与磕绊。

支线二:贵族式家庭下仆人及女佣的矛盾纠纷。

◎影视内核:借助于新老贵族地位之争,描绘出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奢侈本像;通过画面表现力还原出那个时代工业进程、城市建设及社会发展的真实景象;通过底层民众与上流社会的对比反差,及后面出现经济大萧条的社会百像表现出贫富差异的巨大悬殊,揭露出那个年代下社会制度的缺失以及资本对民众的无情剥削。(以上有些内容是根据纪录片做出的推测)


4、细节解析

◎片头开幕对应的日期月份

第一幕:1882年4月1日。61街的新房子开始拆除脚手架并搬入家具,同时女主姑妈家收到兄弟病逝消息的信件。同一时间,女主得知了自己继承所得仅剩30美元。(省略剧情:二姑妈偷偷给女主寄信邀请她过来纽约生活)

第二幕:4月3日。大姑妈得知侄女这个月要来的消息。同时罗素一家搬入新大宅。

推测依据:杰西·詹姆斯枪杀

拓展:杰西·詹姆斯(美国侠盗),专门抢劫银行和火车。 1882年4月3日杰西被同伙背叛枪杀后,其帮伙频繁出现在廉价小说里,成为前工业时期的反抗形象。在民粹主义和激进时代里,他被喻为美国罗宾汉,为保护低层农民抵抗企业大公司(却是杰西生前从未扮演过的身份),这个形象至今仍出现在电影,歌曲和民间传说里。 杰西·詹姆斯(美国侠盗)_百度百科 (baidu.com)

第三幕,4月30日。玛丽安来到姑姑们家。伯莎与儿子刚见面就告别,因为他要参加罗德岛的派对。

第四幕,5月1日。伯莎带女儿去参加第五大道饭店的慈善宴会,同一时间,罗素和索本围绕铁路问题在公司碰面,不欢而散。

第五幕,5月2日。玛丽安与罗素家归来的赖瑞偶遇,并因救狗而结识。罗素家准备宴会,伯莎亲自派发请柬。

第六幕,不详。罗素家宴会失败。

◎关于幻灯片秀(第三集3分44秒左右)

纽约百老汇剧院 纽约百老汇剧院_百度百科 (baidu.com) :原义为宽街,是指纽约市中以巴特里公园为起点,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全长25公里的一条长街,百老汇是这一条街上的几十家剧院的统称。 演出剧目百老汇剧院区上演的剧目有6大类,根据所占比例,依次为音乐剧、音乐喜剧、话剧、喜剧、舞蹈音乐会和个人秀(onepersonshow)。

根据门童约翰的说法,此处周五表演的便是关于一场幻灯片的个人秀。

关于幻灯片的表演,最早是由玻璃制成的,靠人工绘画。在19世纪中叶,美国发明了赛璐珞胶卷后,幻灯片即开始使用照相移片法生产。而幻灯机是在1654年由德国的犹太籍人基夏尔发明。 幻灯机_百度百科 (baidu.com)

第三集3分44秒左右截图

◎关于纽约贵族

◎关于慈善的内容

一、贵族捐助及义卖

二、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1863年10月29日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议成立。当时称为“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80年改为现名。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红十字组织,也是瑞士的一个民间团体。它完全由瑞士公民组成,并受瑞士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总部设在日内瓦。

剧中克莱拉巴顿(Clara Barton)的原型为美国红十字会第一任主席克拉拉·巴顿(Clara Harlowe Barton) 克拉拉·巴顿_百度百科 (baidu.com)

克拉拉·巴顿(Clara Harlowe Barton)

◎关于本剧宴会次数的统记

◎关于情感与婚姻

◎关于罗素家的商业手段

◎关于贵族仆从的制度

◎关于线路地图

◎关于本剧与其他同类型题材的类比与借鉴

【待更新中】

 5 ) whatever时代

很多都拿这部剧和唐顿庄园相比。唐顿庄园更庄重,年代感很足,这部剧是新旧之间的冲突和时代的向前发展,除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还有大格局上的改变。勾心斗角明显少很多,看起来很轻松,比如9集 Marian Brook 要私奔,编剧留下了很多伏笔,很明显私奔不成的。让我没想到的是对方也很诚实,直接坦言爱情比不了荣华富贵。

罗素夫妇:相爱,一个生意上很有野心,一个在圈子里很有野心。新贵试图挤进旧贵族的圈子里,旧贵族看不起新贵的钱,又需要他们的钱来做慈善。

Marian的两个姑姑:哈!一个还是和演律师时一样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一个和欲望都市里完全不同的性格,演技真的都很好。这是题外话,大姑姑很明显更排斥新贵,但也并非守旧要极致,她不顾救了Marian的 Peggy Scott 的肤色,雇佣她做秘书,大胆称赞她,比剧中很多因为肤色排斥她的人要高尚多了。小姑姑明显被保护的比较好,人还是比较单纯和善良的。

本来我以为女主是Marian,发现大家都很出彩,希望后面她也能有所作为。

看到点灯仪式的时候,忽然感悟我们很多时候把身边的事物当做理所当然,其实我们也是时代进步的得益者。然而不公和冲突无论哪个时代都有,我们现在看以前的剧,后人也会看我们的戏。

 6 ) 人物印象

Marian

现在有点傻白甜,但女主优点很多。

1. 她很清醒。她告诉Tom如果她们结婚,这些纸醉灯迷都不会继续。女主始终知道自己的道路恐怕跟这些有财产的上流社会女士不一样。

2. 女主内在核心很强很稳。她可以第一次见面就对Agnes姨妈说不要在我面前这样说我爸。面对周围的富贵也没有迷失。她和这个圈子有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观,而且继续坚持这个价值观,虽然有点傻白和莽,但是也很宝贵。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身无分文来到纽约最上流的圈子,大有机会使尽手段觅得富贵。

3. 有点天真,但是一直在成长。主要体现在和Peggy的友谊上。第四集的莽撞恐怕是必要的。就像我们现在默认非洲人穷,中东国家都不安全一样,女主也有自己的"偏见"。但是她内在最本我的地方似乎没有那么多世俗规矩。听官方播客的时候,听到演员说,女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记得别人的好",无论是Tom律师还是Peggy在她危难的时候伸出的援手她都一直记得。

4. 未来:肯定是成长向的。

女主和Bertha的关系会如何发展我很好奇,她现在一直是圈内难得支持Bertha的人,所以她们关系很友好,编剧也在一点点加深George Russell对女主的好印象。但如果有一天两者利益不一致,不知如今结下的善缘会有多大作用。

我觉得挺有可能女主和Larry未来会有很多交集,她可能是Russell兄妹独立道路上的重要盟友,由此可能有需要"反抗"Russell夫妇的时候;另一种可能是女主逐渐形成自己的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无论女主还是Larry,如果有一天遇见Russell在商业上手段冷酷的一面,会发生什么冲突,对人物性格如何塑立很期待。

女主可能谈不止一段恋爱,铁打的女主流水的男配。和Tom律师的恋情可能不会走到最后,两者的未来目前看来最取决于Tom,这段纽约的经历对他有什么影响,是向上攀爬,还是回归日常,还是另辟蹊径决定了和女主有没有未来。第一条路肯定会失去女主,后两条还有可能。这段恋爱女主谈得既冲动又清醒,既期待又忐忑,无论结果怎样,希望以后回首的时候不要说"我当年眼光好差"而是微微一笑"我不后悔"。

我喜欢女主,她的裙子太好看了。

Tom

Tom应该不是坏人,毕竟第一集里他对女主施以援手时没有确定的回报等着他。他只是有点......情不知所起?所以这份爱慕显得有点假?

听第六集播客里Tom的扮演者说,Tom是一个没有想得很长远的人,他想去纽约就去了,想向女主表达爱意就表达了,相对女主"目光短浅"。但是演员很狡猾地回避了剧透Tom的未来。我想Tom的未来,Tom本人此刻也是不知道的,他和我们一样随着剧中时间的推进不断走下去,面临新的机会时做出的选择决定未来的命运。

Bertha

不知在哪看到,Russell夫妇的原型参考了多对商业大亨,其中有一对似乎就是夫妻前期并肩作战,后期貌合神离分道扬镳。希望剧中的Russell夫妇不要真的如此。但他们俩尽管有很合的地方,也有冲突之处。比如Bertha经常忽略别人的情感,处理关系能控制就控制,多数时候只专注自己的目标达成,甚至会忽略丈夫公司的生死攸关。她和George如果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目标冲突不知道会用什么方式解决。


看完第七集后:

Bertha(续)

这个人物塑造地也蛮经典/简单的,典型的一体两面的人物。她的strong/坚定/坚韧/固执/掌控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就从夫妻关系讲,好处是她和George一样有面对困难开启战斗的本能,极为相信George的商业能力,想要什么就要得到,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George面临市议员的卖空时,Bertha那句让观众们很感叹的“你曾经赚过一次,你就可以再做到第二次。”其实……根本就不是共情和鼓励George吧,她就是在陈述她的世界里的a matter of fact而已,只不过这正好是George想要的。这回火车出轨事件,直到现在Bertha好像都没把它当回事,当她觉得这不是回事的时候她也不去站在George的位置给他需要的支持。所以Russell的婚姻之所以匹配可能更多来自于两个人性格本质上的一致,不需要刻意或者多做什么,对方的反应就和你需要的一致了。Bertha对George的信念符合George理想中的自己。当然了,当你想要对方多做的时候,对方也做不来。(摊手.jpg)当George真正感到脆弱,自己都觉得hold不住的时候,Bertha仅仅持有这种信念也没啥用。女仆被开除的当晚跑到男主人房里去挑拨离间,George在女仆离开后叹气多半是因为尽管他根本不喜欢女仆,但是她说的“Mrs. Russell能给你你想要的吗?”戳中他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Bertha未必真的没有感到火车出轨危机的严重性。她有可能潜意识里感觉到了,但是一直通过把它压抑下去来防御。她看似忙忙碌碌、心无旁骛地实践社交大计也许都只是不想切换到自己脆弱的一面。第六集里她和George一番争吵后说“Don't be soft.”,再加上之前抱怨自己妈妈活着的时候啥也没有,死了也啥都没有。也许对Bertha来说,变得柔软是她非常非常厌恶的,她对柔软的定义尚不清楚,但是示弱、表露脆弱、需求呵护、无用等等也许都是她所非常不能接受,非常反感,绝不想在自己心中体会的东西。那种控制和自我中心,追求繁华的表象,也许都在防御这个部分吧。

这个剧里真的是,大部分人都“口是心非”地太明显了吧。第七集里Tom也是的,越催Marian结婚越显露出他的动摇,他快坚持不住,就差一步就要被纽约的花花世界拖过去了。娶个富家女多轻松呀。幸好Marian还是清醒的,她感觉到了。一定程度上,这部剧里的人物实在有点鲜明地太没劲了,她们的双面性都明晃晃地告诉你,上一个镜头里还有个微妙的眼神,下一个镜头几乎就把ta背后在谋划什么都交待了,也不留点暧昧的空间给观众推测一下。一股速食味儿渐渐飘出来。当然,就算速食这也是一部速食地非常工整、美观的剧,追着没问题。


第八集

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一幕太好笑了,Bertha一定气死了。期待她的报复。

秘书之前一点铺垫都没有,仿佛这一集里被甩出去的炮灰。一个大寡头的法律案件居然是这么解决的,之前都只能无能狂怒,是不是太简单了点。

Tom律师应该快下线了吧。


第九集

绝了!咔咔嚓嚓几下,所有人物线都交代清楚。各就各位,回到起点。

Oscar这集印象最深刻,他看Gladys的眼神甚至有骄傲。仿佛在说"这就是我喜欢的姑娘啊。"他完蛋了,他要翻车了。

律师Tom在办公室那一幕,是我的错觉吗?西装的质感好像都提升了一个台阶?他出场地真是干净利索呀。婚都没结,不过这样也好,Marian可以有新的开始。

Aurora这两集都作为Marian的好友各种帮忙通风报信。但是两次她发现Tom和别的小姐厮混的时候的表情都不太对。那个表情仿佛她曾经遇到过类似Marian如今处境的事情似的。

海报干脆不要放姑妈,变成Mrs. Astor算了,反正姑妈也没怎么出场。

Larry和Marian党要开心了,起码从Larry的角度看开始有意思了。最后一段舞他们旋转地好快啊,简直怕撞到。另,Larry小可爱跳舞有点akward的样子。哈哈哈哈,他们比别人慢一点点,确实打到Gladys和表哥那组了。

最后Adams的笑容说明事情没完,表哥下季要倒霉了,耶。

这一集实在速度太快,来了个全线大收尾,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所有人听到大厨的美国口音表情都太一言难尽,哈哈哈,尤以Mrs. Russell的最好笑。

 短评

你们不觉得女主长得特别像饥饿游戏里面的皮塔吗。。。我无法释怀!

2分钟前
  • ☀edison™
  • 推荐

开头就是熟悉的唐家屯一镜到底,气度不凡!目前看来各个角色也都很讨喜,可惜不是我喜欢的题材了。

4分钟前
  • freelorn
  • 推荐

这不比无趣的宫斗好看?暴发户男也太难找了吧。面对半夜爬床的女人都能说不。天天想的就是如何利用自己的钱让自己老婆开心,不让我老婆参加慈善?我出钱包了。想向我借钱?那你得赏脸参加我老婆办的舞会。——这什么绝世好男人啊。另外女主没私奔成太好了。看的想冲进去让她清醒清醒,

9分钟前
  • 素衣染天香
  • 推荐

女主一副除了自家亲戚谁都是好人的状态

14分钟前
  • biubiubiu
  • 推荐

四星观望。服道化精致,old money和new money之争,题材虽然不新鲜了,但剧情节奏还挺快,人物塑造第一集已经立起来了,期待女主后面的表现。

17分钟前
  • 秀了个咻
  • 推荐

第一集和看了电影似的

19分钟前
  • 泾川鲤鱼
  • 推荐

这部作品有意思的地方是明明是玛丽安为女主,偏偏人设让人越来越讨厌,相反旧贵族的代表人物两位姑妈以及罗素先生充满了魅力。全当看戏的时候,此剧告诉我,“有钱才能说话”的本质,以及我甚至邪恶的希望玛丽被律师骗婚的惨痛经历,让她不要吃住姑妈,拿这种底气来赢得所谓的“自我”!

24分钟前
  • 白云在青天
  • 推荐

暴发户夫妇有看头

28分钟前
  • momo
  • 推荐

Leftovers后冲Carrie Coon看的。首集马拉松80分钟有点累,他们说话不用思考时间的吗,一直无脑飙台词。政治隐喻也是有的。老公帅点就好了。有基情。配乐非常傻白甜。

29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还行

终于开播,期待卡司很久了,傲骨之战+欲望都市,还有梅姨最小的女儿。//节奏好快,我喜欢。

33分钟前
  • 许泽Sylvia
  • 力荐

罗素夫人好美!罗素先生好棒!简直是一对璧人,你们还征服啥,世界都是你们的。

37分钟前
  • 爱尔兰的布莱克
  • 推荐

镀金时代,既是美国内战后大基建,大发展的时代,也是贫富加剧,腐败横行的时代。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本剧或许挺有现实意义。

39分钟前
  • 环山村人
  • 力荐

暴发户宠妻狂魔同事业型爱妻,携一双金童玉女儿女闯荡贵族圈

44分钟前
  • moon
  • 力荐

深度上还是差点意思,但很喜欢最后一集的一句台词“毕竟这里是美国”

46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推荐

别来感情戏,真的,千万别最后让女主仗着新贵公子喜爱去挑战双边势力。那可太俗太没劲了。果然!一集过去一半!又开始了。

50分钟前
  • 早啊
  • 较差

比披着贵族外衣搞小妞题材的唐家屯大气。

55分钟前
  • 🍉
  • 力荐

也太太太太好看了吧!!啊啊啊啊尖叫!!!刚刚看完第三集,这个走向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越来越好看了!台词真的太赞了吧

60分钟前
  • 油焖茄子
  • 力荐

唐顿庄园制作班底新作讲述1880年代纽约,美国新富VS老钱之争,第一集主要铺陈背景介绍人物(实在太多了)还没怎么来得及展开海报上双女主的对决,安排了黑人和基线符合多样化要求,CB和CN分别扮演毒舌阿姐和老处女妹妹,期待这两位更多戏份及金句啊~

1小时前
  • alty
  • 力荐

哇哦真的不错,George Russel真的也太迷人了!!!

1小时前
  • debut0901
  • 力荐

唐顿庄园的班底怎么会不好看了!

1小时前
  • 琏二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