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HD

主演:梁朝伟,庹宗华,吴孟达,关之琳,叶全真,林志颖,吕良伟,柯俊雄,朱家麟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199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1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2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3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4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5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6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13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14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15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16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17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18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19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异域之末路英雄国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神秘又开放的金三角地区位于印度支那三国交界,是一片三不管的地带。1954年,台湾当局响应联合国决议,下令撤出流落在金三角地区的国军,但是,还是有至少十一万国军及其家属留在了这里。  国军参谋范龙(梁朝伟 饰)从俘虏营中逃出,历尽艰难回到国军营地。士兵阿丁(林志颖 饰)亦回归部队,老兵老谢(吴孟达 饰)给予了丧失战友的阿丁兄弟般的关怀。国军贺司令(柯俊雄 饰)与缅方谈判,试图放下武器归顺,范龙施计保存了部分军火,缅方却对国军赶尽杀绝,全赖范龙,国军得以突围而出。然而队伍很快出现了分化,范龙等人投奔土匪,贺司令则带领余部归顺泰国政府,流落在金三角的国军将士,为生存展开了卓绝的斗争……浴血护镖蛇皮美人消失的情人节日本版歌厅云淡天高疯狂之血暮色渐浓双人床条约妖女迷行第五季蜗牛之家孝顺媳妇浮生录武林外传[电影版]诅咒(2005)氪星石雀之灵天空之城2004爱填满空白 第二季请告诉我们关于战争的事隔离下的博物馆卡车航拍中国 第一季捕兽器龙脉·八幡神域神圣游戏第一季十年家国十年心冤情必报心动的瞬间情歌风波(国语版)面条侠真爱开玩笑加勒比爱情天赐1983莱姆症的秘密王子与我夹缝中活着,小春汉娜的旅程(原声版)钻石也疯狂爱入歧途克莱拉与熊的秘密007:大破量子危机英语我们共同的朋友拯救小兔识骨寻踪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异域两部,让我的理解更客观

有那么一段时间,对国民党残军93师的故事很着迷。我大概是在2008年第一次听说他们的故事,然后就开始找各种相关的书籍和纪录片,唯一没有看过的竟然是《异域》。在郭本城的书里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最早的纪实文学竟然是柏杨老先生写的《异域》。没错,我把两部影片以及书都找来看了。其实这部《末路英雄》已经和柏杨先生写的《异域》没有多大的关系了,但是吴念真老先生的剧本功力也了得,暌违三年,不管是制作还是拍摄,各方面都要比第一部强,从客观性来说,这部也略胜一筹。

邓克保这个人当然一定是有原型的,但是最后是什么归宿,未必就如吴念真老先生所写的那么好。8年后,我不像当初,听到雷雨田将军宣布:“我们不再是中国人,我们是泰国人了……”就会落泪。那个时候,我当然也比现在年轻,对于这种无名无姓、无根无缘,不管受了多少委屈都要抓住已经抛弃自己的母亲的衣角的孩子,充满了敬意、理解、心酸和莫可名状的情感。如今,我接触相关的影片和书籍时,看法有改观,或者说,更客观了。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些东西一定要一定的年龄才能读懂的原因。

大概《异域》系列之于我认知的变化就是,我不再将李弥、李国辉等人奉上神坛了。同情这种情感,有时候真能混淆视听。在《异域》中,李国辉小李将军交出了兵权,回到台湾养老。李弥将军趴在那面国旗上痛哭失声。曾经,我对那句李弥的狂言“做缅甸王”心笙摇荡,觉得这些人都是为了某种情怀而放弃权势,或许是因为,他们被抛弃的命运,他们的无助与痛苦总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而这种悲壮的情感总会被自己柔软的心替换成伟大这种情愫。

如今看来,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在这场战争中,其实是没有对错的。无论柏杨在书里,用的是什么视角,其实也只是个人的视角,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正邪二元对立的视角。邓贤写《流浪金三角》视角又则不同。这并非是否定李弥、李国辉等人,更不是全面否定他们“悲壮”的历史。

有人评论李弥将军喝的红酒是孤军的血液酿成的,在历史上,李弥将军是否真的那样坦荡的在缅甸享受着生活,被鲜花和上层社会的人簇拥着,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他并没有像李国辉小李将军一样,赤膊上阵,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从某种意义上讲,孤军是他的政治砝码,但是气数尽了(柏杨语),他一人又奈何?“做缅甸王”不过是在孤军打出一片天地之下的豪言壮语,然而,这“一片天地”,正如电影中的“惨胜”,是靠不住的,并非真正的有力的胜利。李弥将军并没有敦实的依靠,他背靠的是血肉之躯,这些血肉之躯,是抵不过饥饿、炮火和算计的。说白了,隔过历史的烟尘来看,他并没有做缅甸王的资本,当然回到台湾,孤军的血肉也未给他换来更多的政治资本。正如崇祯并非一个昏君,却败在“气数尽了”。对于李弥而言,也是如此。我很感激朱延平在一种立场之下,却也并不冲昏头脑,他拍摄的李弥,也更客观,他扑倒痛哭,其实,哭的是自己,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不是那么完美,连美好有时候也称不上。

对于小李将军,我始终充满了敬意,但是,正如电影所反映,他也有愚忠。也许在我们这个年代,是永远也理解不了他们那代军人的情怀的。他们可以死,却绝不投敌、叛国。在这里,“国”的意义又模糊了。我们认为的“国”,明明和他们的“国”,是同一个“国”。然而,他们誓死捍卫的“国”,又不是那个呼唤他们“喝碗热乎乎的鸡汤”的“国”,究其原因,不过是斯琴高娃拼死到阵地去找自己丈夫手中拿着的那面旗子不一样而已。就这一面不一样的旗子,却让这么多人客死异乡,受尽磨难。

为什么?

到底值得吗?

这些问题永远无解。直到九十年代,这些老兵中的一些人才向祖国提出申请:回国养老。也许在他们心中,“国”是永远地失去了。虽然是中国人,但是却又不是这样的中国人。这是多么吊诡的理论,你甚至会疑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为什么有人竟然会为这样没有意义的事情出生入死?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那是因为,我们也无法真正懂得什么是立场不同。所以,哪有什么真正的对与错。祖国拒绝了他们,在我刚开始接触这段历史时,曾经为他们痛心疾首,现在,经过时光的洗礼,我反倒能够理解了。就算拒绝,也不过是因为立场不同,同样,没有对错。或许,说祖国母亲抛弃了他们,真正的抛弃也谈不上,还是那句话,立场不同。我们今天的人,没办法理解这个“立场”,让那么多人生那么多人死那么多人流离失所,但是将二者的立场翻转,难道另一个立场的人就不会悲壮吗?我想结果是一样的,因为,这就是中国人,古往今来,多少有气有节的人殊途同归,而在过几百年,你回望这段历史,只留下了迷惑不解:不都是中国人吗?至于吗?

相信这样的疑惑,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浓郁。所以,只有时间,才能让我们看清一些事情,理解一些人。但是,时代不同,有些东西注定是隔靴搔痒,你永远不能用进入的心态去明了。

《太平轮》中有一个细节,对立双方的战士在雪地巡逻的时候,前一秒还端着枪剑拔弩张,后一秒大家已经生起火堆烤兔子,吃完兔子双方挥手告别,其中一个小战士让另一个战士给家乡带好,原来他们是一个村的。这样的人们之间,哪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柏杨的《异域》,字里行间都是GD多么的狡诈、残忍、缺乏人性,那么被GMD折磨了十多年,在狱中受尽煎熬的时候,他又该怎么想自己忠诚的那个党呢?后来他终于敢说出自己的看法,是的,只有心感受到的才是真实的。电影中的范龙早早就有此觉悟:那个你们奉为神仙的人没准也在过这种日子。其实,作为一个人来说,他的选择又有何是非可言。

他对邓克保说:克保,以后在战场上遇见,你可得躲远点。我是无牵无挂,你可是有孩子的。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竟然就是家国观的注解。无家就无牵无挂,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正是因为有家才会在乎,正是因为在乎小家才会为大家奋战。邓克保有政芬有安国有安岱,可是当安国、政芬都殒命异乡,安岱因为这无休止的奔逃变成傻子之后,正如他所说:已经一无所有,所以,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甘心走出丛林。吴念真是真得懂得“人”的人,而邓克保不是一个人,他也许会战死也会因为疟疾而死,也许会和小红一起去台湾卖豆浆,但是他不愿意他成为泰国人,而这里面真正刻画的人,都不会成为泰国人,可是残军后代,到底也还是得为前人的选择愿赌服输。只是三代以后,是中国人还是泰国人,也许在他们的心里也淡漠了吧。

美斯乐的和平来之不易。朱延平很真实的刻画了那一群孤军的形象,他们衣衫褴褛,缺胳膊少腿,这些人能打仗吗?这些人真的能让李弥成为缅甸王吗?或许,他还不如小李将军明白、通透,因为小李将军是真正在战场拼杀的,他更懂得孤军奋战的全部意义。

所以,当年我曾经为小李将军扼腕惋惜,现在却觉得这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时间总会说明一切。是非对错,有时候并没有真正的意义。只能一声叹息,这就是一个时代啊。

关于这部电影:
吴孟达和小志为《异域》增添了温情的色彩,第一部很难一时之间看完,因为实在太沉重了。这部因为有了他们俩和美丽的关之琳,从观影性来讲,更强了。

我志真是出息,居然还演过这种片子。

刚一开始,范龙和阿丁生吃鸡的场景,真真恶心到了。梁朝伟和林志颖都了得啊……还有庹宗华吃蛇肉(第一部),这电影让你震撼的不止这些场景。茹毛饮血,人之初啊。

吕良伟说云南话好帅,说的好有深度,还是吴念真厉害。

朱延平后来堕落了。

关之琳的戏让我深受震动。

小红还是喜欢王静莹演的。

 2 ) 亚细亚的孤儿

电影不错呀,演技不错呀

当然主要还是题材好,和导演的水平也有关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去选这个题材

小时候就看过一遍,那时就觉得他们死得好可怜

此时再看,最感动的还属片尾 罗大佑的歌声响起的瞬间

顿时彻悟这首歌在唱这些

我曾无数次说起 虽然我怪七怪八音乐听了一堆 多数时候也都在听那些玩意儿 但是内心最感动的 永远是罗大佑和郑智化

貌似 我很少有观点是不被和谐的 但相信在台湾问题上 我们的政府是靠得住的

 3 ) 别忘了说声“珍重,再会。”

高二会考前一天,我和丁胜骑车到渡江桥旁边的红旗剧场(丁胜老娘的单位),没买票混进录像厅(那阵子经常去,有什么就看什么,不挑),双片连映,张学友、黎明、李嘉欣主演的《妖兽都市》已经放了一大半,糊里糊涂看完后面的小半截,接着开始的是《异域:孤军》,当时并不知道这是续集,只觉得新奇----原来香港也拍战争片啊(其实是台湾片,但有很多香港演员),卡司阵容特别强大,梁朝伟、庹宗华、林志颖、吕良伟、关之琳、吴孟达、柯受良,还有我最爱的叶全真。 1994年的Tony梁正是事业全面上升期,在歌坛发展得也很好,新专辑的封面上的形象留长发、戴鼻环,走颓废风路线,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这部电影里中,他充分展现出玩世不恭的表面下暗藏的深情,有一段他迟疑着想向小红(叶全真饰)表白却终究没有说出口的戏,特别能击中少年时的我。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在结尾处郑克宝(庹宗华饰)请求小红跟她一起共度余生的告白,也让我难以忘怀,第一次领略到情感的克制比喷薄更有力量。 影片中还有个非常值得一提的点,就是毒枭罗辉(吕良伟饰)类似于演讲的那段话,大意是“鸦片原来就是外国人卖给中国人的,我现在只是把它再卖回去,何错之有?鸦片是毒品,但也可以做药,这在于选择,而有一些人,他们不允许别人有选择,非要让所有人只有一种思想,只信一个主义,只能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活,这种对精神的控制难道是鸦片的毒性所能比的吗?!” 现在听起来虽然有些观点不太经得住推敲,但当时听来真是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他说得其实蛮有道理的。”丁胜在看完片子很多天之后还会跟我提到这个片段。 影片中有很多台词,平淡且耐人寻味,人间冷暖和家国情怀通过很多细节体现在每一个小人物的具体言行里。乱世之中,命运轻若浮萍,而所怀抱的爱又如此深沉真挚,使观众的唏嘘和嗟叹都显得厚重起来。 就在刚刚查豆瓣资料的时候,我才知道,这部电影的编剧是吴念真。 看完《孤军》的很多年之后,我才找到了它的第一部:根据柏杨的书改编而成的《异域》,急不可耐地把DVD碟拿回家就放,刘德华、斯琴高娃、郎雄......庹宗华和柯俊雄还是扮演郑克宝与贺司令,小红则变成了王静莹,也是大牌云集的阵容,也是可歌可泣的悲壮,但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故,或者只是因为少了叶全真,我对《异域》的感受并不如《孤军》那么强烈,尽管在豆瓣的评分上,它比续集要高出很多。 这两部电影都有着浓郁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风格,也很难找到影像清晰的片源,又是没什么娱乐性的历史题材,现在的年轻人估计很少会有兴趣,所以我也不劝你去看,可电影原声音乐我必须要竭力推荐一下。 说起来也巧,就在看《孤军》之前几个月,丁胜还送给我一抽屉的盒带(正版,大概五六十盘,如果你曾当过90年代的中学生,一定能感受到这份慷慨,所以他一直是我的好朋友:),其中有一盘《滚石九大天王 纵夏欢唱十二出好戏》(那段时间滚石老出这种什么“九大天王”的合辑,我在KTV最爱唱的《爱似流星》也是其中一个合辑里的歌),第一首《大地的孩子》总让我觉得跟别的歌完全不同,但也不知道哪里不一样,除了有一种特别的温柔和悲悯之外,似乎罗大佑还在说着一些别的我不太知道的东西...... 直到那个初夏的午后,在那个昏暗的录像厅里,影片结束,熟悉的歌声伴随着拉滚字幕响起:广广的蓝天,映在绿水,美丽的大地的孩子,宠爱你的是谁...... 我如雷灌顶。 在《孤军》的片尾曲里,《大地的孩子》和《异域》的主题歌《亚细亚的孤儿》合在了一块,这也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听到“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很久之后才慢慢了解到关于这首歌更多的信息,在无奈和无言之下,那个苍凉的大背景。 此时此刻,我们仍然置身于这个背景中,喃喃自问:这是什么道理。

 4 ) 一支没有祖国的军队

  第8军在湖南战败之后,李弥退往台湾,将手下的将士丢下不管,一个人跑了。其中,93师一路败退南下,从广西,逐渐退到了缅甸和泰国、老挝的交界处,才安顿下来。

  在败退途中,曾经有一个士兵因为实在是饥饿难忍,跑到旁边的庄稼地里,偷摘了农民的红薯,被连长当场枪毙。——谁说国民党军队都是没有军纪的?正规军一样也是很严格的。整整半年的时间里,第8军93师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在50年的除夕之夜,终于逃出了共军的追杀,进入了缅甸的领土。在逃跑中,93师和另外一个团、一个师的残部,将不愿意投降共军的7千名士兵和家属带到了异国的土地上。

  但是,缅甸政府不想接纳他们,于是战争开始了。虽然国军将士在内战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对付缅甸政府军,还是绰绰有余的。三下五处二,将缅甸军打的落花流水。终于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缅甸政府于是向联合国投诉,这是后话了。李弥一看自己的残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脚跟,并且打赢了缅甸政府军,马上跑出来说——我的军队在中国边界取得了胜利,这里是反攻大陆的基础,然后四处找外援。可是,93师的弟兄们早已经不想再打了,长年的征战,使得国军官兵只想早点回到台湾,但是李弥坚决不答应。李弥想在蒋介石那里要资本,留驻云南的第8军残部正好证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后,李弥要求93师**团团长反攻大陆。开始,国军攻势迅猛,连夺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此时的缅甸军已经和印度达成了协议,决定由印度出兵协助缅甸军赶走国民党残兵。这是一场恶战,国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是惨胜。国民党残兵以不足万余之力,硬是打败了印缅联军。彻底在中缅边界站住了,后来联合国决议,国民党余部撤往台湾,李弥要求将老弱病残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没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陆了,他们想回大陆,但政府不答应。就这样,在金三角有了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后来,为了生存,开始种植鸦片。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滇缅边区的第一次反攻大陆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其影响力是很大的!李弥在台北更是兴奋不已,说——以自己残兵不足3000余众,在一周内连克4县,说明了“云南反共复国军”的战力是强大的,云云。话也有道理,国军打了共军一个措手不及,后来紧急调派3个师数万人,才摆平。此后在昆明成立军区和建设军校,也和当初的缴匪有很大关系。

  50年代末,共军和缅甸政府达成协议,暗地出兵滇缅边区,剿灭蒋匪,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顺利。1、国军已经在滇缅边区经营多年,又熟悉地形地况;2、共军出国作战,气候地理不明,补给不足因此,此次进剿成了追击作战,共军一撤,人家又回来了后来,李弥将老弱病残的约3300名将士撤回台湾,但还是留下了约2500名将士作为反攻大陆的主力基础。基本是以两个团的编制,师部人员撤离了。
 
  60年代以后GCD已经彻底在中国大陆站稳了脚跟,但随着1965年国民党又一次的返攻大陆的狂潮的临近,李弥再次要求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积极准备二次反攻大陆,但是留守滇缅边区的国军将士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能老老实实呆着就不错了,谁非要出去找死?于是,将士抗命,此事终于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国开始向周边地区进行共产主义输出,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先后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缅共和政府军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插说一段——现在缅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亲就是坚决反共的。这时候,93师的国军将士为了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承认,又不得不再次和缅共进行战争。后来,缅共无法取得胜利,国军将士也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自从李弥按照联合国撤兵之后,93师经泰国的补给线也被冻结了。)所以,剩下的兵员越来越少了,在滇、泰、缅边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装,缅甸政府是彻底的没有办法了,就想通过收编国军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战力,但是93师的将士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不想加入缅甸籍。

  后来,连年的战乱,没有补给,国军和缅共还有支缅分队的共军将士开始集体在金三角地区种植鸦片,形成了现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加工基地!种植鸦片筹集军费的做法,在中国很流行。进入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美蜜月时期,留守滇缅边区的93师的老兵大多已经成为花甲之年了。他们向祖国提出,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国,毕竟50年前的那场战争,已经成为过去了……但是,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大陆政府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只有再次转而请求留居缅甸,但缅甸以上次你们拒绝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终于,留守滇缅边区近40年的93师官兵,成了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

  他们毕竟都是炎黄子孙,他们每年还在过着春节、端午、中秋,唱着中国的民歌,讲着中国的语言……

  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不得不和缅甸政府军开战、和印缅联军开战、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陆、他们和黑帮开战、他们和缅共开战……

  40年了,他们为了生存,进行着不懈的战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坚忍……

 5 ) 修饰的残军史 依旧心痛的孤儿泪

整体感觉,厚重和沧桑感不如前作,用更多笔墨放在了吴孟达饰演的老谢和林志颖饰演的阿丁这对“父子兵”的温情以及与关之琳饰演的缅甸奸细之间的人伦悲剧,在政客们的政治口号下,小人物的命运只能是垫脚石和炮灰。 参考《亡命金三角》《异域》等书籍记载,查找人物原型,贺司令对应残军第三代首领段希文,邓克保作为串联两部作品的灵魂人物塑造稍显单薄,取代了现实中的雷雨田,范龙对应杨维纲/韩鑫,罗辉对应罗星汉。与前作一样,对残军运毒贩毒的事实一笔掩盖,也是时代和创作环境的局限。结尾太仓促,罗辉集团的匆匆覆灭一笔带过中显得与残军悲壮命运的契合度有些脱钩,作品的完成度打了折扣。令人掩泣的是结尾,残军在付出惨痛伤亡后,终于为妇孺子孙赢得了生存立足的机会,在看到放下武器宣誓加入泰国籍的镜头,作为中国人是无比怆然悲痛的:残军终究是我们的同胞,却因为生存苦苦挣扎,不能归国,又被台湾当局遗忘,更不容于泰缅,在金三角这片原始的土壤上种出了恶之花。而最终与泰国政府达成协议以剿灭反政府武装为代价,付出了数百上千的生命,终于得以落籍在美斯乐,却永远失去了中国人的身份。生活在今日富强的中国,唯有祈愿我们的同胞再也不要变成亚细亚的孤儿。 片中虽然有刻意美化残军和罗星汉集团的修饰改编,但罗辉的那段话无疑是令人震撼的,把原罪的控诉指向了标榜文明民主自由的西方集团:鸦片,是十九世纪最文明的英国绅士带来中国的……中国本没有鸦片,是在西方的胁迫利诱下才有的,我现在是物归原主。有取宠之嫌,但回顾百年国耻,谁能否认蒸汽机时代列强在古老土壤遗下的流毒?

 6 ) 与第一部作一下比较

    很多人都觉得本片不如前作,包括我在内竟然也有几分这种感觉,可是本片的制作水准照理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要比前作来得出色,但究竟为何会让人觉得不如前作呢?我个人总觉得本片似乎少了些什么,但却说不出来……

    先来比较一下这两部作品:

    比较一:客观性

第一部:7分。基本客观,但多少有些丑化解放军的成分,而且部分情节还是有迎合讨好当局的嫌疑;
第二部:10分。非常客观,对缅甸军的民族情感作了表现,突出战争的悲剧性,对泰国军则是述而不评。


    比较二:反思力度

第一部:9分。尽管剧组有所保留,但毕竟影片描绘出对战争的残酷,对战争中生命的价值作了思考,可算是中国最早的战争反思片了;
第二部:9分。同样具有较强烈的反思色彩,而且这回将生命的意义提升到了比政治更高的高度,在这点上本片可以说超过了前作。


    比较三:画面质量

第一部:6分。比较粗糙,画面质量差不多相当于7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老电影;
第二部:9分。很精致(就当时而言),不亚于同一时期一些西欧电影的画质。另外,本作的场面很大,明显超过了前作,尤其片尾的军事场面很宏观。


    比较四:音乐、音效

第一部:9分。乐曲和声效都很不错;
第二部:7分。乐曲和前作差不多(大多为沿袭前作的曲子),但不知是否我下载的版本质量有问题的缘故,部分音乐有走调现象……


    比较五:演技、演绎

第一部:7分。部分表演很做作,而且部分剧情的镜头感不太好;
第二部:8分。表演水平总体比前作出色,但有些地方太过于武打动作化,有的角色的死亡镜头带有武侠片的色彩、显得失真,不适合于严肃的军事片。


    总体上而言,第二部比起第一部的制作水准只会有之而过、无之不及,但不知为什么,依然让人很难得出“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的结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也无法用三言两语作表达,只能粗略地以自己的观点来分析一下。
    造成人们认为续作不如前作的结论也许是因为这些原因:

    其一:第一部纯粹是对战争进行反思,而第二部虽然也具有反思性,但多少还有些商业色彩;

    其二:第一部的剧情虽然未必比第二部出色,但剧情毫不拖沓,从始至终一气呵成,而第二部则多了不少铺垫,使剧情看起来有些进展缓慢,而且戏剧化色彩过浓,使之很难令人轻易信服;

    其三:第二部的故事情节仅仅是“不亚于”第一部,而没有彻底地超越第一部,在“先入为主”的概念影响下,人们很容易将“没有进步”理解为“退步”。
    ……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而已,难免说就一定正确。但不管如何,本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虽然本片很大程度上是第一部的跟风之作,但剧情完全是续着第一部,而且两个故事都是改编自真人真事,只有将这两部作品一齐看完了,才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真实故事。


附:我对第一部的评论
http://www.douban.com/review/1472148/

 短评

一群走投无路的士兵,身处尴尬的三国交界,最可悲的不是生存上面临的困境,而是身份上的遗失,就像结尾罗大佑唱的歌曲,他们就像是一群孤儿,永远流离失所,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家。

3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这一部少了很多政治元素,没有再过多地描写党派战争,因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人物,而这无疑让影片更加有血有肉,一众人物的生离死别也更能让观众体会到战争的悲凉,就完成度而言,它并不比它的前作要差,甚至在很多地方超过了前作,比较遗憾的是,影片要展述的人物有些多,很多人物线处理得也太潦草了

5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还行

很多人说没有第一部好,可是我觉得超越第一部,原来关之琳、达叔、梁朝伟他们还有这么好的演技

10分钟前
  • 洋葱圈
  • 力荐

去年年末就納入待看片單的兩部《異域》卻遲遲沒有觀影,在得知吳孟達病逝的消息,查看他參演的作品,注意到這部《異域之末路英雄》,間接促使我提上觀看日程。兩部電影的卡司陣容於如今的我看來都挺給力的,可惜《異域之末路英雄》的故事還是沒有《異域》那樣讓我觸動乃至開眼界般地了解一段陌生的歷史。★★★☆

1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吴孟达这条线可以一看...其余的...不堪入目。

1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吴念真的剧本写人物在时间里会变成什么样是写的真好,虽然成绩不如前作,但是我觉得整体质量超越前作,梁朝伟和刘德华是一样的用处,香港巨星参与台湾大制作,演得都是浪荡不羁的异类形象,对比下来,就可以看出梁朝伟的表演多么的本质,他就是那样的人,而不是形象突破好有光环,关之琳也用得很好,她和吴孟达的线写得十分老辣,完全沉住气制造出了很强的冲击力,这部电影她不美,但是需要她。基于前作的铺垫,深度方面也是一直往上递进的,不再是罗列问题的质问,而是真切的做了身份的区别,最后打仗两方的身份都十分微妙,又联系前面缩写的庹宗华吸大麻的情节,梁朝伟轻描淡写,“被你们当作神的人在那海岛上,说不定也这样的过日子",这对白写得太好,有力量有细节。

21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tony就是多年前定位矛盾的汉奸?

22分钟前
  • 阿滋猫~~~喵~~~
  • 力荐

四顾无依中挣扎的人性,相当彻底的悲剧。题材和叙事方式还是契合的,虽然结构上粗糙的地方也很多。梁朝伟真的太帅了。

25分钟前
  • 小时不识月
  • 力荐

dddtp7o5梁朝伟太会抢戏了,庹宗华还是那么朴实,完全没有被第一部的巨大成功冲昏头脑,真难得。第二部跟原著的柏杨已经没关系了,完全是吴念真和叶云樵的原创剧本,将视线对准不肯返回台湾的泰国异域孤军在东南亚的贩毒和生存问题,发人深省。吴孟达和关之琳那段写得最为出彩,当然主要是吴孟达演得好

26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以为抓到一个题材随便怎么乱编都可以是不是。

2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艺术指导王童,编剧吴念真,保证了续集的品质,罗大佑亲自上阵唱了《亚细亚的孤儿》,听到哥飚泪。叶全真你又把我惊到了。。。立刻划到女神清单。

30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总得来说我觉得朱延平是烂片王,但是编剧是吴念真,还有梁朝伟。庹宗华也帅气逼人的说,再加上居然还有关之琳惊鸿一瞥啊啊啊~旧港片随便看都想点赞~东南亚的气氛总叫人想起喋血街头,可是这部片铺陈过多,人总是随随便便死掉鸟~~哎最后重点是梁朝伟好帅!!!!

33分钟前
  • 琉璃不想动脑筋
  • 还行

第一部太震撼以至于续篇力量弱去。罗大佑代替王杰亲自唱主题曲的意义更大一点。

37分钟前
  • 斯慕奇
  • 还行

剧本是吴念真的,这部电影支线过多,导致主体涣散,加上太像塑造一些讴歌的内容,镜头上也完全不如第一部那么流畅。不过演员表演都非常上佳,连千年男花瓶林志颖都有演技表现。

40分钟前
  • 基本是我
  • 还行

看了第一部。在必输之局上被当作政治筹码,可悲。而你怎知,眼下这局就不会输呢。剧情中,有一段小兵私自卖军火换鸦片,只是为了给缺医少药的伤员同伴当止痛剂,才想起来,当初找到这个片子,就是因为Wiki上看到缅北孤军在当地大规模种植贩卖鸦片经营生意的事。如果这是史实,却被捏他成这样,那就太可笑了,避重就轻的反思。作为一支外来武装力量,到底对当地民众带来了多大影响,完全没有描写。

42分钟前
  • Mathematicα
  • 还行

罗大佑的歌,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好听。关大美人不细看都认不出来了,吴孟达居然还有和关大美人的亲热戏。投资貌似不小,又是坦克又是飞机的,只是导演水平略逊一筹,本可以拍得更好,流于表面了。

47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这一群陷在异域的人,缴枪或者上战场都没有差别,一样地被排斥,一样吃不饱饭,范龙之所以不愿加入泰籍反而做了土匪,他明白投降无用,有家回不去,像被战争诅咒,老谢本以为捡了个家,家里却藏了个报夫仇的间谍,感情于是可悲,导致精神崩溃。

51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童年记忆里的大制作,是朱延平+吴念真+王童+罗大佑的台湾片,不是港片。目前看到的唯一关于这支孤儿部队的电影了(看来还有条目不可见的前传),最震撼的依然是吴孟达林志颖关之琳线,还有吕良伟分队开拓金山角种那啥,梁朝伟本质就是收不拢的真浪子吧

52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推荐

香港人对于战争的想象就是更大一点的黑帮火拼,战争拍得太糟了。《亚西亚的孤儿》是名曲借喻,只在片头片尾出现,《家,太远了》才是罗大佑为《异域》创作的主题歌,出现频次很高。简单说一下「亚细亚的孤儿」的语义流变:最早是吴浊流写的一部台湾日据时期的小说;罗大佑1983年以此为名写了一首歌,为了便于过审,加了一个副标题「红色的梦魇,致中南半岛难民」,指向越南战争后投奔怒海的难民;其实罗大佑真实指向是,与美国断交后台湾尴尬的国际地位;1990又被放置在《异域》片头尾,歌词的意象也和「弃民」心境很接近。当然,最贴近的还是那首凄苦的《家,太远了》。有意思的是,「缅北孤军」后来在台请愿的时候,也唱的这首《亚细亚的孤儿》。《乐队的夏天》「康姆士」乐队主唱永驻就是缅北孤军后人,他的歌里也有这段历史的影子。

57分钟前
  • 山微漾
  • 还行

一群被国家抛弃的战士,在夹缝中生存,沦为各方的炮灰。或者死去,或者艰难屈辱地活下去。

58分钟前
  • 野云孤飞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