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惊魂2001

HD

主演:妮可·基德曼,菲奥纽拉·弗拉纳根,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阿拉济纳·曼恩,詹姆斯·本特利,埃里克·赛克斯,伊莲·卡西迪,勒妮·阿舍森,戈登·雷德,基思·艾伦,米歇尔·费尔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1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2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3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4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5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6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13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14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15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16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17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18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19小岛惊魂200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岛惊魂200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战结束,格蕾丝(尼科尔•基德曼)在英伦的小岛上独自抚养着一对儿女,耐心等待着丈夫从战场归来。儿女怕光,受到光照会发病,因此家里的窗帘常年拉得严严实实。就在这样一间阴暗的古宅里,格蕾丝迎来了三个新仆人。这三个人到来之后,却让格蕾丝寒了心——窗帘经常被拉开,门无故打开,钢琴自动发声,而她的女儿说,在房间里经常可以见到陌生男人。格蕾丝陷入了精神紧张的状态,她不明白怪事为何屡屡发生,不明白丈夫为何迟迟未归。而她最后才醒悟,所有的惊恐,其实都来源自身,但是事情已经不可逆转……红沙哗鬼旅行团夜晚吞噬了我们吸血姐妹匹夫江湖之困斗上古情歌柏拉图酒店凶蝎别接电话:脱衣搜身欺诈案第一季名模新人类流浪地球2青天衙门便衣警察阿孖有难街头战士(国语版)猎狼者恐龙王国瓯柑之恋一路花香曾经想火第一季女子无畏第五季我的爸爸小镇二友母亲节2016消失那天爱上你站着睡觉的树魔法耳光男孩们的冒险书银狐传说天翔少女死亡笔记2016最后的哨声斗破苍穹·止戈罪孽深种第一季星际牛仔2021旗袍2011等你追我东区女巫第二季真爱一生未来监狱猎冰口红小李广花荣好汉两个半 第四季

 长篇影评

 1 ) 又看了一次....分析格蕾丝一家死于战中还是战后?

前些天和盆友偶尔聊到这部片子,于是又看了一次,还是觉得非常与众不同,一直觉得片子隐藏讲述的其实是战争和灾难带给人类精神的创伤,而这部片子除了故事之外表演摄影的确也都非常不错,或许唯一不足的是片子的悬疑恐怖气氛节奏太重(也就是过于商业化),反而削弱了隐藏的主题。

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其实这个故事背景如果不是设定于二战结束时期,情节上一样讲的通,但是这个故事的背景设定却偏偏是二战刚刚结束,事实上格蕾丝一家死亡的原因就很值得讨论,到底是如片中所说是战后,还是战中?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大约是10年前,那时我认为是母子三人死于战后,不过这次观影之后,更倾向于小岛沦陷之后不久战争并未结束他们就已经死了,而且死于占领区德军的一次搜寻:
片中最后两个孩子躲在衣柜里被灵媒发现,姐姐按住弟弟的嘴让他不要大声出气;在此之前有母亲因为生气而责骂姐姐“不要这样出气”都是一个隐喻。
其实这都是一家三口生前在这座大宅子里生活(躲藏)时的写照:只能躲在黑暗中、只能在关上一扇门之后才能打开另外一扇门、有时候甚至不能大声出气......母亲在孩子面前假作坚强,粉饰太平、为了让不懂事的孩子安静藏匿,编造有病、不能见光的谎言,故作镇定每日绣花、每日还教他们读书,,,屋子里有钢琴但是似乎从来没有弹奏过。

母亲生前对孩子的谎言总结起来就是:你们两个有病,所以不能光天化日之下到外面玩耍;小岛并没有沦陷;父亲会回来;死后甚至以“战争已经结束,我们的新生活又开始了”这样的谎言来支撑自己。

片中三个佣人第一次来到家中时老妇人有意的用手摸窗台上的灰尘,暗示那时候格蕾丝一家死了应该已经有段时间了,或许故事开始发生的时候已经是战后,因为新住进来的一家人没有任何标志暗示他们是德国军人或是平民,应该只是和平年代的英国当地人。

片中有一个设定应该就是阴阳两界的通灵是无规律的,而死去的人都会停留在她死亡时的那种状态:
所以在结核病施虐时三位不愿离开的忠仆依然守着老宅(其他的应该都走了,只有他们三个的墓碑在此)。
格蕾丝的丈夫战死沙场,他的意识里就是“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他还要回去战斗的地方。
而格蕾丝,虽然实际上是在大宅子苦苦躲藏支撑想要活下去,但她心里面一直坚信战争会胜利,侵略者会被赶出去,丈夫会回来,孩子们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所以虽然失手杀死了孩子,但她的灵魂一直守着自己的梦想。

说到这里,我想说格蕾丝杀孩子的事实真相很有可能是,她们一家所居住的城堡(说是城堡也不过分吧?)很可能战时驻扎了德军,而且是驻扎了不短一段时间,格蕾丝在小岛沦陷时不愿意离开家园(其他仆人都走了),她带着孩子在城堡里的众多房间里东躲西藏,(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个小岛,她相信德军不久就会离开)而德军很快发现了房子里好像藏有人(OTHERS),开始搜索(就好像他们搜索OTHERS一样)最后在一次搜索中差一点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不愿意被发现抓捕的格蕾丝(也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躲避中精神高度紧张已至崩溃)用枕头闷死了两个孩子,然后开枪自杀。

片名“OTHERS"很有深意,在格蕾丝心里,不只是三个仆人、新房客这样的不速之客、外来人,更是迫使深爱她的丈夫也不得不抛家离妻去打仗、留下她们孤儿寡母留守空宅、最后还不见天日的苟活的侵略者。

 2 )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这部电影在我电脑里放了很久 因为有次打开一个名叫荒岛惊魂的傻逼电影看了两分钟就关掉了 误认为是一部电影呢 都没有去看 后来想着是妮可演的 评分不低 就看了下
很多人拿这部电影和灵异第六感相比 个人觉得 灵异第六感 更具现实性更温情一些
记得当时结尾的时候 那个问题 Do i make her proud?....
every day.
感动的我一塌糊涂

在鬼吓人 人吓鬼 鬼吓鬼的剧情中 感觉妮可把女主的无助和神经质演的很到位 妮可太美了 单就这个演员的气质和美貌 也得三星以上
人死了 却以鬼魂的身份存留于世 期待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期待那是一个梦
有时候梦真的是梦 醒来就安全了
有时候 梦不是梦 却不肯接受现实
妮可最后抱着俩孩子说出是她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 觉得难过
还好我们都还有很多机会

 3 ) 宁愿相信还活着

以鬼魂为第一视角看入侵的创意满分,期待二刷!

在这个真相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心酸的故事,蕴含着一个普通家庭对战争的控诉。当一个人对生仍有留恋,死得痛苦,死得怨恨,死得不甘,死得冤枉,那么是否会真的如电影中的Grace一家那样,逃避自己已死的现实,宁愿相信只是做了一场噩梦?Grace爱她的两个孩子,毋庸置疑,她说“I will die first.”的时候是如此真心实意,那又是什么迫使她狠心亲手杀死孩子?是丈夫阵亡的噩耗对她的打击太大,导致精神崩溃,失去常性,还是为了避免孩子落入纳粹手中遭受凌辱,又不愿向纳粹屈服,这才痛下杀手?无论哪种,都令人感到压抑与悲伤。在Grace一家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所信奉的耶稣和圣母没有解救他们,当他们死去,灵魂没有到达所谓的天堂、地狱或是往生。生前的幸福生活因为战争而彻底摧毁,死后不但延续着生时的痛苦,还要与活人分享同一个生活空间,生前没有被鬼吓倒,死后倒是要适应被活人吓,哪来的解脱?抑或是痛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阳界与阴界根本没有宗教中所宣扬的区别。

 4 )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麻烦你通知我一下。

《乘客》08年由安妮·海瑟薇出演的惊悚大片。
另外两部《小岛惊魂》、《灵异第六感》是从豆瓣上搜出来看的。很过瘾。
之所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这三部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死了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并在影片结尾最终知道自己死了的故事。

其中最爱的是《小岛惊魂》,绝对可以堪称惊悚片的经典之作。
无论从叙事、结构、悬念、氛围、心理、演技等各个方面,
都有独特而过人之处。

不足的地方就是《小岛惊魂》这个中文译名真的是烂之又烂。
完全表达不出原名《The Others》与本片的完美契合之处。
怪不得这么多年这部经典之作居然被我的惊悚片法眼漏过。
这么乏味而陈旧的中文译名怎么可能引起我的兴趣嘛。

《小岛惊魂》好评如潮,好话我自然就不多说了。
不过真的被编剧鬼斧神工般的叙事能力shock到。
后来查到这部电影的编剧兼导演亚力桑德罗·阿曼巴竟然在自己不到30岁的时候就有了如此惊人之作。
对一个导演来说,可算相当有天赋了。
一部惊悚片吓到人很容易,震到人却很考功力。

怎样处理好一个鬼片的结局就是导演需要面临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
九十年代香港系列鬼故事都是以把活人吓得死光光、
最终以魔鬼阵营取得全面胜利为完美结局。
当年小小的我就是在一系列《阴阳路》的长发鬼脸、惊声尖叫中茁壮成长的。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一个人看恐怖片《夜半三点钟》,
看了三分钟压根没敢再看下去。
而大学期间拍摄恐怖片《替爱》使得我的恐怖之路有了质的飞跃。
从此。我在电脑前啃鸡爪爪,电脑里的恶鬼对着我嚼人骨头。
一样。津津有味。

呃。习惯性跑题。
后来《午夜凶铃》《咒怨》系列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得日式恐怖风靡全球。
如果说九十年代香港恐怖片就是一栋布满了死板机械装置的鬼屋,
那么如《咒怨》一样的日本恐怖片则是
由活生生的工作人员扮演鬼神来吓唬游览者的恐怖城堡。
这样的日式恐怖兼具视觉惊悚和心理惊悚。很有观赏性。
你总是对下一段恐怖场景如何恐怖充满期待。
如同期待《死神来了》里下一个目标如何死亡一样满溢着兴奋感。

这时候。恐怖片的结局也基本形成了开放式收尾的风格。
往往是前半部分展示各种各样的灵异事件,
然后主人公抽丝剥茧寻找真相,
最终查出多年前死魂怨鬼的悲惨人生,之前各种谜团终得解释。
最后的最后,怨气得以平复,生活看似恢复如常,
但新一轮的恐怖袭击悄然而至,影片也戛然而止,留下观众继续被忽悠。
这样的叙事设计在当时看来,的确是耐人寻味。
但现如今似乎已经变成陈词滥调了。优秀的恐怖电影人已经在开发新的领地了。

再后来。唯美的韩式恐怖异军突起。
穿着清纯校服的在校学生成为韩国恐怖片最热门的主角。
我更愿意把韩式恐怖定义为一种表情性惊悚。
也就是说,你并不是被影片里的恶鬼吓着了,
而是被主人公被吓着时的表情吓着了。
特别是恐怖片里面色清纯的女生,
柔顺的披肩长发、空洞失焦的大眼睛(一定要大,非常大的眼睛)
以及神秘无常的眼神和皮笑肉不笑的脸庞。

大多数韩国恐怖片也没有摆脱上面所说的那种“翻查旧案,平复怨鬼”的叙事模式。
不过令人惊喜的是,也让我看到了好多创新的元素。
《老师的恩惠》开始用暴力和血腥挑战观众的视觉底线。
《血的期中考试》巧妙地把柯南式案件推理和开心辞典式的推进式答题融入悬疑恐怖的氛围中。
《灰姑娘》则利用最流行的韩国整形文化狠狠赢了一把。
而我的第一部韩国恐怖片《蔷薇红莲》则以唯美的风格
以及文根英、林秀晶完美得无懈可击的脸彻底蛊惑了我的心啊。
看吧。怪不得韩国媒体每年都要评选“恐怖女王”。
女主角的超强演技才是韩国恐怖片的精髓啊。

很多人都不喜欢欧美恐怖片。
认为那些都是集恶心、血腥、怪异为一体的视觉冲击片。
其实这类片应该称之为科幻片,如《异形》、《生化危机》之流。
这些片,看看活人是怎么被大卸八块的,怪物的口水是怎么滴下来的也就够了。
看完可以立马放回收站,注意,还得习惯性点点回收站的“清空”。OK完事。
而你要真正看看欧美的惊悚片,也不乏经典之作。
经历了香港恐怖的“鬼屋”、日韩恐怖的“城堡”,
欧美恐怖片中的优秀之作更擅于让你心底无中生有地想出鬼来。
也就是人们常常评价的“心理悬疑”。

同时,恐怖片发展到今天也不单单只满足于吓吓人了,
引人思考、耐人寻味也成了恐怖片结局发展的一个方向。
2007年斯蒂芬·金的《迷雾》就是此类恐怖片的一出经典之作。
面对神秘雾气的威胁,人们在死亡线上作出了各自的选择。
是前进还是倒退,是拼搏还是守护,是查探真相还是坐以待毙?
而结尾360度的惊天大逆转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命运的无常、上帝的捉弄为这部惊悚片涂上了一层悲观主义的色彩。
最终不得不感叹果然是拍过《肖申克救赎》的斯蒂芬·金才能拍出这样的恐怖片啊。

当然。还有我爱的《电锯惊魂》系列也突破了一般恐怖片肤浅的内容模式。
谁能说用鲜血和死亡的形式拷问人性
不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呢?

我不知道《小岛惊魂》是不是开创了“以鬼当人”的视角展开叙事的先河。
这是不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鬼故事”呢?
不管怎么说,它的确是提出了一个相当有趣的命题。
当一个人真的死了之后,他会知道自己死了吗?
还是浑然不觉地在一个与现世世界完全相同的空间里继续生活呢?

嘿嘿。如果是我,我希望有人能通知我,我已死了,
不然到最后自己发现自己已经死了,还真是蛮恐怖的嘞。

比起《小岛惊魂》
《灵异第六感》和《乘客》就显得逊色好多。
后两者似乎太注重结局的震撼而忘记了一些恐怖片必备的元素。
悬念和铺垫做得不太到位。

《灵异第六感》在将近50分钟的时候才揭露了小男孩可以见鬼的秘密。
这时候。整部片子的吸引力才达到了一个高潮的层面。
拜托。太迟了。谁会耐着性子用50分钟等一个高潮啊。

而《乘客》的叙事手法就更显拙劣了。
其实该片有的是悬念,有的是铺垫,然而方向铺错了。
之前的各种环节都在把观众引向一场飞机事故背后的权利阴谋。
片尾随着乘客名单的出现,剧情瞬间巨变。
然而观众却发现自己彻底被骗了,竟然是一群死人自编自导的一出戏。
而什么航空公司背后的秘密简直就是扯淡。
结局的确把人们shock到了,但转折生硬而不流畅,
甚至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片中姐姐玛雅这条线索简直有点莫名其妙。
线索贯穿全篇,但最终作用好像只为了片尾卡片上的那两行留言。
在前面相当混淆视听,我老觉得这个没出现的姐姐肯定有什么不测,
说不定结尾能牵出了一段什么重头戏。
妈的。等到结局,姐姐P事没有。又被忽悠了。

而相比《小岛惊魂》的悬念设置,就显得自然多了。
首先两个孩子见不得阳光这种怪病就够让人惊奇的了。
浓雾笼罩的大房子、女主人神经质式的举动、诡异而图谋不轨的三个仆人,
这些交错复杂的元素足够紧紧抓住观众的心了。
而片中留下的最大伏笔就是三个仆人对女主人隐瞒的秘密,
一直让我们觉得这三个人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同样是阴谋,《乘》就直接把观众引向航空公司推卸责任的阴谋,
而且是一个压根就不存在的阴谋。
《小》则是钓着胃口,只觉图谋不轨,却不知底牌到底是什么。)

最终三个仆人的真实身份由三座墓碑揭开了。
而他们一直保守的秘密阴谋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前面所有的人物对白、场景细节、情节铺垫都让人恍然大悟。
弯转得虽急,却合乎情理,让观众心服口服。

简言之。
《小岛惊魂》就是“哇,原来是这样啊。”
《乘客》就是“靠,怎么是这样啊?!”

《小岛惊魂》里妮可基德曼的演技被很多妮可迷大肆追捧。
的确。妮可基德曼的气质和影片的氛围相当吻合。
但说到演技。我真的要赞叹一下《灵异第六感》里
当时只有11岁的海利·乔·奥斯蒙特。

从表情到神态、从眼神到气场,从说话的语气到语速,
娘啊,这小孩简直就是为演员而生的。
并凭借《灵》获得金球奖、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双项提名。
他在《阿甘正传》中也有相当惊人的表现。
然而。当我在网上看到他现在长大的照片时。简直当场晕厥。
算了。不贴丑照了。破坏我美好的印象啊。

 5 ) 人吓人吓死人,鬼吓鬼吓死鬼,人吓鬼吓死鬼,鬼吓人吓死人。

一直以为那群佣人是鬼来着,没想到连那个夫人和她的一对子女也都是鬼来着,以鬼的角度来看人的世界,其实和人看鬼的没什么两样啊。
人吓人吓死人,鬼吓鬼吓死鬼,人吓鬼吓死鬼,鬼吓人吓死人。

 6 ) 是谁说的死了就一了百了

在评论此片之前,我想先花点笔墨讨论一下影片的类型。虽说将影片进行性质分类的必要性并不是那么大,仍会不自觉地对影片贴上一些标签,只不过每个人对于相同的影片类型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和划分依据,可能还有一些概念比较模糊,区分起来不那么清晰。对我来说,恐怖片与惊悚片的区分就曾让我产生迟疑。
仔细想来,恐怖更强调视听效果的冲击性,而惊悚更注重氛围的营造以及心理恐惧的滋长与蔓延。相较于前者赤裸裸的直观震撼和对感官刺激的强力挑战,后者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所给予观众的吸引力是更致命的诱惑——可能没有尖叫,甚至沉默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都听得很清脆,却能在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心跳骤然加速,身体不由自主猛然向后靠;可能没有可怕或令人作呕的画面,甚至空白或漆黑一片,却能使人如身临其境般与剧中人物一起左顾右盼、胆颤心惊,后背直冒冷汗,大气却不敢出,不敢掉以轻心。
不能让人感受到恐惧点的恐怖是失败的恐怖,没有营造心理恐惧的恐怖是低层级的恐怖,而惊悚则是恐怖的升级版,是需要充沛想象力和敏锐感知力的高层级的恐怖。然而,若惊悚是影片唯一的卖点,而没有具体背景与完整剧情的支撑,只是为吓人而刻意为之,那么也不能算是上乘的惊悚片。于是,添加悬疑元素便成了丰富影片内涵最有效的手段,甚至有时悬疑的成分超过了惊悚,却使悬疑与惊悚之间形成了微妙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小岛惊魂》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尽管惊悚点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多,叙事风格也偏平淡缓慢,浓重的悬疑色彩仍使其精彩绝伦,令人欲罢不能,回味绵长,令人唏嘘感慨。
影片在观众的疑惑中推进情节发展,观众又随着故事的推进不断发掘新线索、新疑点,不断修正、否定甚至推翻先前的一切猜测,如此循环下去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若能得到“啊,原来如此”的感叹,便是一部成功的悬疑片。在看《小岛惊魂》的一个半小时中,我曾冒出许许多多有关事实真相可能性的猜测,比如Ann有妄想症、人格分裂症,三个仆人要赶走Grace一家霸占房子,房子受了巫师的诅咒,被禁锢的鬼魂闹事是恶作剧或是向人类报复等等,但始终无法通然解释,总有疑问盘旋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当结尾突然揭晓答案,再冷静下来仔细回想,到豆瓣上看大家的理解和补充,疑问一个个迎刃而解,这才发觉,之前竟然有如此之多的铺垫,原来那些匪夷所思的规定和疾病、阴霾灰暗的背景色调、人物间不知所谓的对话等等种种细节都是别有深意,一切都在为真相提供合理而完美的注解。不禁感叹,即便在看片时不停运转脑筋,却还是不够仔细,洞察力不够,线索的联系能力和解读能力不够,以至于忽略了那么多tip,误读了那么多trick。
然而,最出乎我意料的却是,在这个真相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心酸的故事,蕴含着一个普通家庭对战争的控诉。当一个人对生仍有留恋,死得痛苦,死得怨恨,死得不甘,死得冤枉,那么是否会真的如电影中的Grace一家那样,逃避自己已死的现实,宁愿相信只是做了一场噩梦?Grace爱她的两个孩子,毋庸置疑,她说“I will die first.”的时候是如此真心实意,那又是什么迫使她狠心亲手杀死孩子?是丈夫阵亡的噩耗对她的打击太大,导致精神崩溃,失去常性,还是为了避免孩子落入纳粹手中遭受凌辱,又不愿向纳粹屈服,这才痛下杀手?无论哪种,都令人感到压抑与悲伤。在Grace一家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所信奉的耶稣和圣母没有解救他们,当他们死去,灵魂没有到达所谓的天堂、地狱或是往生。生前的幸福生活因为战争而彻底摧毁,死后不但延续着生时的痛苦,还要与活人分享同一个生活空间,生前没有被鬼吓倒,死后倒是要适应被活人吓,哪来的解脱?抑或是痛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阳界与阴界根本没有宗教中所宣扬的区别。
此片的画面与音响处理得相当简洁干净,诸位演员的出色表现更为此片的成功增加了不少的砝码。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女主人Grace,是个傲慢严肃的独裁者,她对儿女和丈夫倾注了所有的爱,承受了所有的压力,在家中发生怪诞事件时所表现出的神经质和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令人印象深刻。但比起妮可·基德曼,倔强聪明的女儿Ann、胆小乖巧的Nicolas、神秘的女管家Miller夫人和恍惚虚弱的男主人Charles也毫不逊色,正是这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和表演使得影片愈加引人入胜。
btw,还是回到影片情节,虽然许多疑问得到了圆满的解释,但还是有令人无法透彻的地方。但凡电影有涉及到超自然的灵异事件和空间的描绘,考验的是编导自圆其说的本事,但凡电影中不明确给出解释的疑问,考验的就是观众自圆其说的本事。关于丈夫Charles的出现,在豆瓣上就能看到许多争论,互不能说服对方,唯一肯定的是,出现在Grace他们面前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魂。依我所见,从他的身体情况可以看出他在失去意识前是处于受了伤、十分虚弱的状态,因而无论说他植物人、昏迷或是已经战死都是有可能的。找回去的路是因为想念家人,不同的是,如果未死便是灵魂出窍,心愿达成自然要回魂,已死便是游魂,是Grace令他意识到战场也就是葬身之地才是灵魂的归宿。至于妻子杀死孩子再自杀令他无法原谅妻子,也可以看作他离开的原因之一,但肯定的是他已经接受了所有的关于自己和家人的事实,而不是刚出现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说到底,就凭Miller夫人说的“书上写的未必都是真的”,观众就不必拘泥于以前看过的任何一部无论中外的书或影视作品,大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能自圆其说就行,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短评

结局不赖。前面看得昏昏欲睡

7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推荐

话说这片名翻译得实在太次了(▔/﹏\▔) 差点因此没看。。。

8分钟前
  • バカ蓝蓝
  • 推荐

因为听说是另一部第六感,所以从片子一开始就不停纠结到底谁死了谁死了姐姐死了还是弟弟死了还是妮可死了还是女管家死了还是哑女仆死了还是大家都死了……结果……好吧

13分钟前
  • 弥呀
  • 推荐

小户型才是王道!

16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以往恐怖片都是“闹鬼”,而小岛惊魂则是“闹人”,影片破天荒的从鬼魂角度解读老宅发生的灵异事件,看到影片最后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口中不断碎碎念“This house is ours”,突然明白了为何以往的恐怖电影中鬼魂总是对老宅恋恋不舍,对于这些留恋尘世不愿离去的Ghost来说,其实搬进来的人才是入侵者吧。

17分钟前
  • Se7en丶小七
  • 力荐

人和怪物遭遇,人吓得大叫:鬼呀。同样,怪物也吓得大叫:人呀。各自落荒而逃。这一桥段被拍成了喜剧,就是《东成西就》同样的桥段如果处理成悲剧,则是《小岛惊魂》。

20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比起直白控诉纳粹的作品,我更喜欢本片这样的呈现方式,更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罪孽深入一个时代的骨血。人们之所以喜欢鬼故事,是因为那其中有至死不改的执着和留恋,我们宁愿世上有鬼,死后有灵魂,是因为活着的人不愿忘记,不愿这样纯粹的精神和感情无所寄托。

24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与《x6x》为同一套路 xxxxx 但在运作上却仍有差距 妮可基德曼的演技可圈可点 “唯己不知”的惊悚感觉 表达很到位 只可惜珠玉已成 次席只能抱憾了

29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我觉得这部片子可谓经典,那是的我,只觉得这片子的结尾怎的如此精彩。

34分钟前
  • 范小奚
  • 力荐

我们害怕的也许是自己.我们逃避的也许是真相.

38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新版doctor who第一任胡博士Christopher Eccleston演亡夫,还真有点认不出来。演小女孩的Alakina Mann跟孤儿怨中的Isabelle Fuhrman颇有几分相像,都是那般老气横秋。

3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从不看鬼片,不过这部电影打破了寡人的陈规~~~真的非常好看~~~

43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说实话我想给六颗星。这根本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惊悚恐怖片,也并不属于《闪灵》的同类。它惊人且震撼。其中对生的眷恋悔过以及对死亡和孤独的恐惧让我看到最后甚至掉眼泪了。同类型的片子里这部算得上是翘楚。

44分钟前
  • 喃 大 丢.ai
  • 力荐

比希区柯克式的电影强的地方在于注重了演员演技的诠释,弱的地方是父亲的出现,没有起到渲染恐怖、引发悬念或深化主题的任何一项作用

45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Nico太美了啊啊啊啊啊啊

4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看完«第六感»再看这片,索然无味啊。反过来,估计效果也差不多~~

52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除了最后结局看着还有点感觉(类似第六感),前面都太过冗长。看的我毫无耐心。相比第六感,吸引力减低了很多很多。很多地方只是故弄玄虚,很没有意思。妮可的演戏的感觉,还真是很符合她的长相。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总觉得抬手之间,有点话剧一般的大起大落,在电影里这种演法显得很不自然

57分钟前
  • 杉爷
  • 较差

居然有点反类型片的意思,用传统的手法一直进行着铺垫,对观众善意的误导从始至终,直到最后来了个反传统的起底:人吓鬼这种事情真是太可爱了;雾霭/晴朗的天气对比用来暗示两个世界的不同颇有好莱坞老电影那种黑白/彩色对比的韵味。

6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你能很确定自己的存在么?你能很确定自己没有死在某一个瞬间?你能很确定周围看到的人都是活着的么?OMG……哲学的存在观本身就是最大的恐怖点了!

1小时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第三代鬼遇到二代鬼

1小时前
  • 叶扬 | 独眼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