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1976

HD中字

主演:马蒂亚斯·哈比希,玛加蕾特·冯·特罗塔,吕迪格·基施施泰因,马克·埃罗,布鲁诺·托斯特,Henry van Lyck,Hannes Kaetner,Franz Morak,Frederik von Zichy,马修·加里瑞,瓦勒斯卡·格特,Alexander von Eschwege,Maria Guttenbrunner,Stephan Paryla,Karl-Heinz Merz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其它年份:197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死刑1976 剧照 NO.1死刑1976 剧照 NO.2死刑1976 剧照 NO.3死刑1976 剧照 NO.4死刑1976 剧照 NO.5死刑1976 剧照 NO.6死刑1976 剧照 NO.13死刑1976 剧照 NO.14死刑1976 剧照 NO.15死刑1976 剧照 NO.16

 长篇影评

 1 ) 转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做客我们《世界电影之旅》的是德国电影大师施隆多夫,也许您对他还有些陌生,但是要说起那部技惊四座的《铁皮鼓》您一定记忆犹新,让我们一起走进施隆多夫的电影世界。

  1979年施隆多夫的杰作《铁皮鼓》,不负众望与另一部伟大的电影《现代启示录》一起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在1980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奖。影片通过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的故事对德国历史及现实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

  《世》:第一次看到《铁皮鼓》这部电影,我简直惊呆了。因为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特别的电影。还有那个饰演奥斯卡的小男孩,您是怎见么找到他的?对于年龄那么小的一个孩子,表演真是太困难了。

  施隆多夫:那就像是梦幻一样,我只能说这全都是小说给予我的灵感。在小说中,她总是在谈论小矮人。于是我就到那些在欧洲巡演的马戏团里,我去找真正的小矮人,后来我的一位朋友说:“这是一部什么电影啊?有人会对一个小矮人感兴趣吗?”我说:“那不是问题的所在。”当然小矮人本身并不是我想拍的,我想拍的是我们心中的那颗童心。说到这儿,我突然就有了主意。是啊,我只要拍一个孩子就可以了,我需要的是找到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当时拍《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的演员海恩斯伯奈特。他的儿子长得很慢,那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但是看起来却只有6岁的个头和电影里的角色相差无几。因此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个可爱的孩子是为了得到这个角色而不再长大的。因为他总是很嫉妒他的爸爸是个演员。当我见到这个男孩,向他讲述了整个故事,并告诉他,他将出演这个,拥有一只小锡鼓,拒绝长大,而且有超常能力。每次尖叫时,玻璃都会碎掉的角色时,当时才十岁的他跑回家对爸爸说:“爸爸,我得到了一个你从来没有演过也永远没有机会演的角色”

  《世》:我很好奇,当奥斯卡尖叫时,玻璃都会碎掉。您当时是怎么拍这些镜头的,很有动感,但在那是您是怎么做到的?

  施隆多夫:很简单的。我们没有用电脑特技,大部分时候当他尖叫的时候,灯光就那么亮着,剧务就冲着那灯开一枪,灯就碎了。有时还有一些爆炸什么的,这些都很简单。因为这是个孩子的故事,而在孩子们的想象中,每件事情都有童话的色彩,我只是想把整部电影都用,古老童话的手法去讲述我们用孩子们才有的简单的意象来拍,而不是成人的。因此我们对技术的要求也很简单。

  《世》:我感觉您讲述的事情,并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这与您最新的作品差别很大。充满了想象。我想真正的灵或许感来自于我们都想永远留在童年的渴望而作为一个三岁的孩子,最大的好处就是,他在全力成长的同时不需要承担责任,这就是电影中所凝聚的东西。

  1962年德国的26位热爱电影的青年人充满激情地向世界发布了《奥伯豪森宣言》这就是改写了电影史的新德国电影运动,为已陷入谷底的德国电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世》:60年代的时候,您和其他电影人掀起了新的一股浪潮。

  施隆多夫:60年代并不是因为我们,而是那个时代,我们与那个时代一起在思考。

  作为德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施隆多夫、赫尔佐格、法斯宾德、文德斯被称为新德国电影的四杰。1966年,施隆多夫的处女作《青年特尔勒斯》预示了新德国电影的觉醒”,影片编剧是他后来的妻子和主要合作人玛格雷特·冯·特洛塔。两人的合作成就了德国影坛的一段佳话。

  《世》:另一部电影也同样吸引了我,是那部冯·特洛塔扮演苏菲的电影。

  施隆多夫:没错。那部电影叫《死刑》。

  《世》:是的。那是一部很有冲击力的电影。我觉得它与您和特洛塔的个性非常吻合。

  施隆多夫:我在巴黎上学的时候就读过的,之后我和玛格丽特度过了十五年的婚姻生活。我们是很好的一对儿,但有时也会有激烈冲突。因此我当时就利用了这部小说来处理我们之间的关系。这部电影就像是我为她画的肖像,并不是小说中的那个人物,而是真正的玛格莉特·冯·特洛塔。如果有人问她是谁,我就会告诉他看看电影中的那个人吧,那就是她。这就像是当我们饰演其他人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在演自己,并试图演好自己。这与她的激进和脆弱都紧密相连,我的意思是她会努力通过角色使自己的灵魂发光。

  相比施隆多夫的其它作品,《死刑》以一种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现。这部电影更忠实于原小说,施隆多夫的干净利落掩盖了原著中有关人物矛盾心理的诸多内容,冷静简洁但绝不简单。

  《世》:她是怎么看您的这部电影的呢?

  施隆多夫:她还是喜欢的,因为这是她作为演员演的最后一部电影了。之后她就做了导演,就再也不想演角色了。或许这就是她作为一个演员想留给大家的印象吧。

  《世》:那你们之间的关系呢?

  施隆多夫:后来我们就由于某种原因分开了。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和工作伙伴。有时我也来制作她的电影,但是在一张床上睡着两个导演恐怕不会长久。

  《世》:您太幽默了。真意外,我还以为您是一位严肃的德国人。那部影片展现了您前妻的绝佳的状态,她真是一个极好的演员。

  施隆多夫:当然。是她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问题。永远也解决不完太多的电影都是这个主题。每对夫妇都要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墙在电影中一直作为背景。而真正的墙其实存在于夫妻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

  1967年随着施隆多夫的第二部作品《剧烈的争吵》的成功,他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签订了6年的合同,开始转向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在此期间他把阿瑟·米勒的百老汇名剧《推销员之死》搬上了银幕。这部经典剧作曾在北京人艺上演了20多年。

  《世》:您在美国居住了一段时间,您与像哥伦比亚这样的公司签过约吗?

  施隆多夫:《推销员之死》是我在美国工作的开始。我很喜欢那儿,在美国居住

  远比在那里工作更吸引我。那里的居住环境很好,人们很善于交往,生活也比在欧洲要简单。那里的人很乐观,而欧洲人总是很沉闷。但是我从来没有为好莱坞拍过电影,他们只看了看我,就说:“这个人太难懂了。”

  《推销员之死》讲述的是小推销员威利·洛曼因年老体衰被老板辞退,深受打击,两个儿子一事无成,也使他十分懊恼,最后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他不得已而在深夜驾车出外撞车身亡。剧中威利期盼自己和儿子出人头地的欲望、迫不得已而自杀以此换取保险费等深刻描写都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20世纪最感人的戏剧剧本。

  《世》:当我看到那部电影时,我觉得您把它彻底德国化了。

  施隆多夫:它是一出戏剧,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本子,它全部是舞台剧的风格。那我就要把它拍成一出真正的戏剧,我可不想把它安排在布鲁克林的大街上去演。但我想制造逼真的人工布景,我们有了一些墙的构架。我们不想让观众信服这些都是真的,只想让他们知道这是在剧院,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除了情感,这很重要。

  《世》:您是要强调戏剧中情感的真实性。

  施隆多夫:没错。在各种情况下,你都可以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但是你一定要关注演员的表演,达斯汀霍夫曼、马拉科维奇、还有凯特里特,演员阵容很强大,他们都是演戏的高手。整部戏的真实之处,并不是你周围的墙有多么坚固,而是在你听到台词的字字句句时,你内心的感情冲击是多么的真实。

  进入新世纪后大师仍然不断创新,2004年拍摄的《第九日》影片突破禁忌,涉及集中营题材。电影根据卢森堡大主教让·伯纳德的真实故事改编,从全新的角度来反观这段黑暗的历史。

  《世》:您拥有了很多的经历,许多不同风格和内容的作品,你也十分的投入,就像是《第九日》。我看过之后觉得那是一部十分个人化的作品。也就是说它是一部如此快节奏的作品,以至于和您的其他作品区别很大。

  施隆多夫:每一个故事,都有它最恰当的叙述方式。另外 我对这个作品感兴趣是因为里面的牧师的角色,因为我成长在一所天主教会的寄宿学校。因此,当我在四十年后的今天,看到了那部小说中的牧师角色。那些记忆中的牧师形象,就来刺激我要把这样一部电影拍出来。我认为我更感兴趣的是,一个真正的牧师是怎样的,或是一个僧侣的真实生活。因此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讨论最真实的忠诚的机会。

  在牧师的日记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求生历程。每一笔都真实而准确,就像是全部用了特写镜头。他没有以一个囚犯的视野去看整个院子,而是仔细观察。走在他前面的人的脚后跟,或是自己鞋中的脚趾头,还有勺子在金属器皿里。碰撞的声音,他描述得如此准确,以至于我很想运用这些细节来讲述他的故事。我想这些都是技术上要处理的问题,从更本上我们要表现的是他顽强的忠诚。我想在生活中,要分辨事情的对错并不难,难的是当你认识到某件事是对的。你能否找到足够的勇气去做,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诱惑。

  因此整部电影其实是关于诱惑这个主题的。人们总是被轻松懒惰诱惑着,如果你选择了迎接困难,最后你就会露出微笑。就像电影里那样,他最终找回了自己。您要探索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对于善恶的斗争,还有一个关于水的故事。

  要说起施隆多夫和中国的渊源,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曾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合作制片人,他的夫人在学习汉语,而他则期待有一天让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电影,让世界电影诠释中国历史。

  《世》:您过去有过和中国导演或演员合作的经历吗?

  施隆多夫:我是从电影中才认识中国的。就是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和姜文。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在那部电影上有过合作。这些都是我认知中国的途径,还有就是我的妻子这十年都在学汉语。现在她在北京的大学学习外语,我是说汉语。在家里我还有她那本学汉语的书,所以我也快要开始学汉语了。

  《世》:那你们经常谈些什么呢?

  施隆多夫:经常谈的是我们十三岁的女儿。谈一起看过的电影和一起读过的书,还有我们的朋友。但在工作上,她甚至不看我的电影剧本,她只等着电影结束。在家的时候,我还是尽量不去谈电影的话题。还有我在中国也有一个计划,是关于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一个叫做约翰罗伯特的矮个子的德国商人,他出现在那里并扮演了中国的辛德勒的角色,在日本人的屠杀中救了很多中国人。

  《世》:好像每次您都在尝试不同的选择,或者是拍电影的不同方式。

  施隆多夫:如果你有一座喜马拉雅去攀登,您就必须真正付出努力。这样我的作品就会越来越好,所以最根本的就是尝试和探险。而探险家们总是瞄准最高峰去攀登的,这就像是你寻求拍摄的挑战。



//沃尔克·施隆多夫早年在巴黎攻读政治学,然后进入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制作。他曾做过马勒、雷乃和梅尔维尔的副导演,也是从短片开始创作生涯的。1966年,他的处女作《青年特尔勒斯》‘‘预示了新德国电影的觉醒”,影片编剧是他后来的妻子和主要合伙人特洛塔。

  1967年《剧烈的争吵》的成功,使他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签订了6年的合同,开始转向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1971年的《科姆巴赫穷人的暴发》起源于民间传说,叙述了民工拦路抢劫一辆钱车的故事,表达了下层人民的感情,批判了社会,“对具有新特征的乡土电影的发展是个贡献”。1972年后,他从历史转向当代,拍摄对德国社会现状进行精辟分析的系列影片,并从1960年“作者电影”较窄的观念转到较大的观众层面。

  1975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描写一个收容无政府主义者的年轻妇女最终成了舆论界的牺牲品。1976年他拍摄了根据尤斯奈尔原著改编的《死刑》。在1978年《秋天的德国》中,他“技艺更加精湛”。1978年《锡鼓》影片通过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的故事对德国历史及现实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这部史诗般的巨幅画卷于1979年同《现代启示录》并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阂大奖,1980年又赢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奖。

  他的80年代仍然是丰厚的;《伪造》(1981年)、《斯万的爱情》(1983年)、《一个保姆的故事》(1989年)等等。施隆多夫擅长导演艺术片,是一个“在所有导演中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也是一个注意市场和同观众交流的人。施隆多夫注重电影剧作,有浓厚的文学功底。他的代表作品《锡鼓》等,对处于社会重压下的人物变态心理的描写以及他对文学作品的倚重使他同法国“左岸派”电影人士及作品十分接近。然而,他对电影基本技法的注重、对观众的顾及、与电影明星的多次合作,又使他同这些导演以及新德国电影的其他人明显不同。目前,他主要在美国拍片,而这些“超级制作削弱了他的艺术才华”。

 2 ) 后劲十足的《死刑》

确实之前对德国电影所知甚少,所以德国电影大师展里提及《铁皮鼓》导演旧作,也就只是听过这个电影的名字而已。去看施隆多夫的《死刑》之前,故意什么介绍都没有看,希望能得到全新的印象。事实上,看完之后,确实感觉到了后劲,施隆多夫给观众留下了一种冷静凛冽之下深藏热烈的矛盾气质,你可能当时很难一下子有一种很准确的感受,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时不时在脑海里将其中的镜头再翻找出来,反复咀嚼。

后来才上网看了导演和影片的介绍。德国电影大师展演时,播放影片之前,专门放了导演的一小段介绍,当时惊讶于导演的英文说的很好。原来导演出生于二战期间的德国,在战后德国被美国占领时,他还是一个幼儿,缺乏被征服的恐惧,反而跟占领者交上朋友学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不是身临其境,很难对二战后的德国青年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但这样的经历,就不难解释,他为什么拍摄有类似背景的《死刑》。在介绍短片里,而且根据网上他的采访,他都提到他作品的最伟大的解读者,比利·怀尔德给他的建议是,要么在一个简单的背景下拍一个复杂的故事,要么在一个复杂的背景下拍一个简单的故事,最好是在简单的背景下拍一个简单的故事。

但是《死刑》就放在一个并不简单的背景之下,一战结束之后的波罗的海地区,在一战已经结束之后,这里还发生着零星的战斗,亲德的贵族军队和亲俄的布尔什维克组织,在那个时候在那个地方,他们为什么在战斗?甚至这里处于欧洲什么位置,人们都有什么信仰和追求,这些对于观众都是需要去理解的事情。而故事也并不简单,历史洪流滚滚,但个人仍然受到爱恨情感的折磨。故事是一个女性主义的视角,女主角索菲,贵族出身,兄弟加入德国军队。但从她的角度去观察她身处的世界,所以她自己更同情和德国军队对立的布尔什维克红军。她爱上了兄弟的队友,而她爱的人爱的却是她兄弟,这最终导致她毅然决然走向地下组织,最后被她爱的人亲手执行了死刑。这个故事里有单恋,放纵,同性之爱,可以说也是一个复杂的故事。

当然理论是理论,这个故事确实发生在一个中国观众不熟悉的时代和地方,但这个背景其实需要深入了解吗?就像导演说,用黑白电影的形式主要是适合这部电影的美学表达,其实战争的背景也同样,只是赋予了电影更加铁灰的色调。就算没有百度过一战后波罗的海国家正在经历多种思潮的碰撞,在挣扎着获得独立国家的身份,电影仍然可以作为导演的表达,以及观众的解读媒介。比如,有人可以读出女性主义,因为电影改编自女性作家尤瑟纳尔的《一弹解千愁》,而女主角正是导演的前妻,女权主义者玛格丽特·冯·特罗塔。但其实这方面,导演是很冷静内敛的。女主角索菲,确实非常具有独立强壮的灵魂,虽然在战争中饱受挫折,但她不惮于去爱人,去表达爱,对这份爱坚定而执着;而且她对现实有自己的追求和判断,能投身于和自己的阶级对立的革命组织中,甚至不惜失去生命。但很难说这是一种女性主义的表达,导演其实使用了一种距离感,虽然是近距离的,但是客观的观察着这个女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她经历的生活和爱情。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实更加是导演的运镜。导演的自传名叫《光·影·移动》,《死刑》这部电影开头和结尾都是一串移动的黑白镜头。在除去色彩的干扰之后,光影其实占据了画面更多的表达。开头是男主角与索菲的兄弟带着一匹马经过战后的波罗的海乡村回家的镜头,结尾是索菲被男主角逮捕亲手枪决后,男主角乘着火车离开那处车站。这两个移动速度相当快的镜头,开头很美,两人一马奔跑嬉戏,其实秘密隐含着男主角对男伴无法言喻的爱;而结尾凛冽,那种不发一言死于爱人之手的冷峻,随着火车远去,尸横遍野,给观众沉重而迟钝的心灵冲击。

虽然导演仿佛没在讲任何政治理念,但我总觉得,这是一部反战的电影。电影中有太多死亡,平静的被处决的革命者,战火中死去的军人,就在民众的身边,如此贴近,不能回避,只能面色如常的继续生活。战争就像一条地下喷涌但表面凝固的冰河,无数人的生命就这样默默无闻的消逝其中。

 3 ) 一弹解千愁的一些概念

尽管不好妄下断言,但是沃克尔.施隆多夫的第十二部电影<死刑>(der fangschuss ,1976),应该被看作是他创作生涯中一颗蒙上灰尘的宝石.改编自法语文学大师,法兰西文学院史上第一位女院士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同名小说,本片将20年代的文化记忆重新赋予了生命,填棉夹克,寒冰冬景,冷漠的行刑队,穿军装的士兵们在满目战争疮痍的房屋中大跳民间舞,图像,声音,交织一处唤起人们对俄国大革命的点滴回忆.除此之外,作为20年代先锋默剧的明星,扮演 aunt Praskovia的瓦伦丁娜·科迪斯(Valeska Gert)更是用舞蹈般的肢体语言释放出了不老的时代魅力.这标志着施隆多夫个人电影理念的回归和对自己从1966年<青年特尔勒斯>的奋起到1975年<丧失名誉的卡特林娜>达至第一高峰的这十年电影生涯的总结.而1971年再婚嫁与施隆多夫的玛格丽特.冯.卓塔,作为施氏这段时间的御用编剧和副手,更在本片中奉献了自己演员记录中最令人击节赞叹的表演,考虑到其对1972年的<夏日之光>和<丧失名誉的卡特林娜>中叛逆女性路线的影响,应该说<死刑>是一部调合了施隆多夫冷峻的视觉风格和冯.卓塔批判的女性意识的作品.
  
  <死刑>的故事背景是一战期间发生在波罗的海地区靠近里加(拉脱维亚共和国首都)一带的一场近乎内战的战争,随着战争的进行和沙俄政权的逐渐崩毁,长期受德俄两国统治的波罗地海三国内部局势愈加混乱,激进的布尔什维克分子,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民族主义者,德国大地主支持的军队,俄国四处流窜的白军,甚至当地的猎人和民兵都被卷入了这场相互差别攻击的大混战中.一群反动分子将kratovice堡--konrad reval的老家当作了据点--他此时作为一名官员回到这里并找到了姐姐sophie(冯.卓塔扮演),后者此时正陷入对童年好友erich lhomond的爱慕中...
  
  在将小说材料转为影像介质的过程中,sophie成为了和erich 拥有同样地位的主角,这种改变看上去完全出于创作者个人风格的要求,不再如小说般是返乡官员和他冷静的回忆,而是要将一位女人,她激烈的情感冲突,她的处境,她的时代与生活推直接推到银幕的最前端.为此施隆多夫建立了一种相当特殊的叙事结构,一方面他要受制于原作的男性视角和战争电影这一体裁--这二者通常是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他却又通过对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的转移,成功的颠覆了旧派战争电影一成不变的男本位立场.爱情与战争平行发生,个人的幸福,欲望的满足和不断膨胀的军国主义观念以十分奇妙的方式交织而成了一张矛盾丛生的蛛网.施隆多夫创造了一个存在着没有性欲的爱情和没有爱情的性欲的世界(尽管二者都找不到幸福的所在),对在女方寻求与男方立场平等甚至对男性沙文主义作出反抗的前提下,传统的美丽爱情故事是否还能发生提出了质疑.与坚守旧式礼教和行为规范的erich相比sophie要进步得多,后者乐于进行自我反省,而前者却只懂得逃避甚至耍两面手段.我们永远无法确定他对sophie怀有的到底主要是性冲动,兄妹情谊亦或只是死板的家长心态,这取决与观众站在什么立场上去看待他们二人.
  
  
  
  本片中两次"一击",的执行都是冷漠而高效的,行刑者匆匆忙忙,镜头没有给观众多少发出同情叹息的机会,因为摄影机都只从一定距离外保持了克制的观察.刽子手毫无愧疚的将尸体弃之不顾,就像一堆垃圾.这导致不少评论家认为本片在艺术上过于含蓄,疏离甚至有点接近冷血.宾西法尼亚大学电影研究学主任蒂莫西·克里甘曾认为本片与新德国电影运动中那些更具颠覆精神的杰作相比只是二流货色,但他的分析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片中的某些激进观点和引发观众反思的效果.可以认为施隆多夫是巧妙的使用了间离技法并在看似平淡的表面细细磨出了现实主义叙事的纹理,故事中包涵了那么多缝隙与断层,常常通过外在行为来刻画角色心理,缺乏足够的解释与说明,其动机不是深深隐藏就是暧昧不清,但这也给观众带来了自我解读的广阔空间.
  
  
  原作者尤纳瑟尔多次强调<一弹解千愁>绝无赞同任何政治团体或者政党的倾向,她只是在做一次"角色与情感的研究",而施隆多夫的立场却不太一样.虽然他的政治倾向很明显并不是反布尔什维克的,但是他也从不确切表明这部作品是该作个人化还是社会化的解读,他的改编最有趣的地方还是尽管二者在叙述角度和叙事结构上都大相径庭,其内在的情绪,含义和最终带给观众的印象却又惊人的一致,都在自身艺术媒介的框架内展现出了优雅的技艺和严密精准的形式,都没有为了个人风格而陷入挥霍无度的文体狂欢.通过性,女权,叛乱和政治等元素的冲突,导演在自己的电影和尤纳瑟尔的小说之间打通了许多个相互干涉的洞点,化解这二者之间张力的任务则交付给了观众自身.<一弹解千愁>使得施隆多夫重新回到了自己最初获得成功时的最佳状态,并在几年后的<铁皮鼓>中正真攀上了颠峰.


(最好的时光.观影小组)

 4 ) 内涵帝

施隆多夫的《死刑》改编自尤瑟纳尔的《一弹解千愁》,原著没读过,就影片来说,感觉导演太过克制,很多地方没进行必要的表现。比如,苏菲,一个贵族,怎么就喜欢上一个平民,低级军官埃里克。埃里克又是怎么利用苏菲操纵她哥哥康德罗——苏菲获知这事后,就毅然离开了埃里克。苏菲、她哥哥康德罗和埃里克童年时期怎样在一起生活——这段往事,影片仅仅通过只言片语的对白做了交代。

埃里克,是个典型的军人,严肃、冷静、克制。从他身上,我嗅到了斯多葛主义的气息——对情感进行控制,以便面对醇酒美人不会过于放纵自己而失去基本的判断力;以便在需要完成的使命和个人感情相冲突时永远优先照应前者;以便面对宿命式的失败不会心理崩溃,埃里克就说过,“也许我喜欢这种注定失败的感觉”。这样的人,一点都不可爱。所以,我实在不知道苏菲喜欢他什么。除非,苏菲就是喜欢埃里克的这一点。也许,男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理性,他的冷静的筹划,他的对事情的掌控力,如此,女人的柔情、温婉、可爱、任性才有坚固的支撑。可是,埃里克不爱她。他理性,而且保守,一个平民和贵族恋爱、结婚,岂不颠覆了合理的等级秩序?岂不是在赞同自己所反对的布尔什维克?何况苏菲还和他政见不一,她同情布尔什维克——她没有贵族气派,以至于会被人误认为是女仆,常常暗中替布尔什维克传递情报。这些行为只能让她和他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苏菲向埃里克表白被拒,于是改变策略,投入其他军官的怀抱,以此试探埃里克,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对自己另寻他欢,不动于衷。一开始,埃里克似乎一点都不介意。苏菲离情别恋,接受爱慕自己的年轻军官弗朗兹的感情——没多久弗朗兹被游击队暗杀了,他没激烈反应。弗朗兹死后,苏菲和其他军官野合,他没激烈反应。而且,他似乎宁愿和女仆调情也不愿理睬苏菲,以至于苏菲沮丧到要去寻死。在遭遇空袭的夜晚,苏菲故意点灯开窗,吸引飞机来投弹。埃里克来关窗时,她抱怨他这么做只是履行保障所有人安全的军官使命,并不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护,并且说埃里克,“你就知道责任和纪律,你心中的一切都是死的,你一点激情都没有,你对生活太执着了”——埃里克如果真是如此,苏菲到底喜欢他哪点?埃里克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无情,只是对感情具有卓越的控制力,于是也难得的浪漫了一回:和苏菲掌着灯走出屋外,吸引飞机来炸他们——飞机炸偏了,没伤着人。在经历生死的考验后,他们终于激动地将要收获爱情,然而,就在这时,埃里克适时地控制住了自己,起身去处理遭受轰炸后的应急事务——果然是令人佩服的意志力。

据此,苏菲试探的结果,似乎表明埃里克真的不爱自己。因此,她又喜欢上前来通知埃里克撤退的青年士兵沃克玛。然而,在圣诞节奉命撤退前夜,看到苏菲和众军官纵情声色时,埃里克给了她一巴掌。原来,埃里克还是在乎她的。于是,苏菲和埃里克有了一段含情脉脉的隔门倾述——她为她的放纵道歉并遗憾于自己的没耐心,他为他的鲁莽道歉并请求她等着自己归来。

然而,她和他的温情,就止于此。之后,埃里克撤退时遭伏击,派遣沃克玛回来求援。通过沃克玛,苏菲知道了埃里克的一个秘密,并从此下定决心离开埃里克。

埃里克的秘密,施隆多夫处理的很隐晦、曲折,以至于没任何直接镜头涉及到此事,相关的对白也极尽闪烁的能事。然而,如果你注意下影片中如下情节:埃里克和康德罗的雪地嬉戏,埃里克看到康德罗爬上树去折取树枝——用来过圣诞节——时的反应。

以及影片中埃里克的一些话,“我和女人们的那些故事都很短,而且太多。女人都喜欢长久的爱情。友情对我来说更有意义,友情更可靠。我觉得她们都是好女人,不论是哪个都没想过要在我的生活里占一席之地”。

青年士兵沃克玛和苏菲说的有关埃里克的话,“埃里克很聪明,他通过妹妹操纵哥哥”。

苏菲和沃克玛交谈后对埃里克说的话,“我受够了,不能再这样继续,你的荣誉、你的战争、你们男人之间的友情,战争只是你玩乐的借口,如果你喜欢那样,就去找个马夫。不要把我当成托辞”。

埃里克对此的回答,“我是不是说过,你总有一天会看不起我的”。

显然,埃里克是同性恋。他喜欢的是苏菲的哥哥康德罗。为了满足自己的性趣并且不惹人注目,他把苏菲对自己的追求顺势当作掩饰自己同性倾向的好幌子。他说苏菲总有一天会看不起他,这一天指的就是苏菲获知他是同性恋的那一天。

施隆多夫真是太内涵了,这部交织着苏德战争、男女爱情的片子,背后却是一出女子爱上男同的悲剧。苏菲离开埃里克后,就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的游击队。在战场上不幸被埃里克俘虏,并执意要求埃里克亲手枪决自己——不希望自己受到和其他被俘游击队员不同的特殊待遇。埃里克的枪决,动作冷酷、机械、干净、利落,让人想起《卡廷惨案》,也让人想起他的斯多葛派作风。

 5 ) 氢弹级的黑白好片

1976

黑白片的力量好强, 也许是我最喜欢的施隆多夫作品, 也喜欢stanley myers的配乐,淡淡在背景上浮动, 安神定气
关于战争与爱情的电影看过不少了, 象这么有力的不多见, 有几个情景让我印象深刻:
a.艾瑞克与苏菲争吵, "如果我要找女人,你是最后被考虑的一个", 晚上敌机来袭, 艾瑞克去给还亮着灯的苏菲关窗, 苏菲说:"你把生命看得太强", 艾瑞克神色不变的走到她面前, 拿着灯带着苏菲走到房外, 敌机一个炸弹就扔在了屋顶, 苏菲害怕了, 进屋, 两人在床上拥吻, 艾瑞克离去
b.艾瑞克去前线前, 与苏菲隔着门的对话,就是海报的这个封面
c.拉脱维亚的雪天, 艾瑞克看着苏菲离去, "我知道她的性格, 不会再回来了"
d.最后的点题: 苏菲的间谍身份暴露后, 被艾瑞克的德军部队俘虏, 在车站被执行前, 一个老头子跑过来跟艾瑞克说:"那位女士一定要你亲自动手".....
很少看到最后一个镜头如此悲剧的电影,这是战争的悲剧还是爱情的悲剧?
片首的一句台词已说明一切:
"死亡来得突然,
生存也是"

 6 ) 从《一弹解千愁》到《死刑》

尤瑟纳尔是与杜拉斯、波伏瓦齐名的法语三大女作家之一。与《死刑》的原著就是改编自尤瑟纳尔的中篇小说《一弹解千愁》。说实话我并不太懂《一弹解千愁》的含义,不知道是按法语直译过来的,还是经过译者的修饰,总之颇有些摸不着头脑。原著小说是除了开头,绝大部分都是第一人称展开的,完全从主观视角来写,甚至连章节都不分。实在讲把这样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实在不容易。而编剧(同时也是这部电影的女主,还是导演的妻子)做到了,而且改编的还很到位。小说里的“我”,(电影里的男主)所提到的描述性场景都成为了电影当中的主要情节。这一点我认为编导人员做的很成功。能在这近乎独白式的如流水一般的文字当中,找到相应的段落,搭起电影的骨架来,确实很不容易。

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并不是这些描述。而是作者那细致入微的主观表达,将与女主索菲的关系,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都锱铢必尽的吐露。在这一点上如果想原封不动的通过影像还原,我觉得近乎不可能完成。何况在开头导演已经说明,这是一部向梅尔维尔致敬的电影。梅尔维尔可是“新浪潮”电影的源泉之一,《红圈》《影子军团》无一不是以冷峻的镜头语音、非戏剧化情节的叙事而著称的代表作。施隆多夫既然尊奉梅尔维尔为导师,又以本片向他的导师致敬。于是我们看到了颇为有趣的一幕。原著是一位法国女作家用法语写成的、内容关于世居波罗的海的德国贵族。而电影是由德国影人拍摄的,却具有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烙印。

既然具有“新浪潮”的烙印,那么电影必然会淡化戏剧化的情节,同时代之以纪录片式的叙事方式。而对于原著那种细微到纤毫的主观描写,我认为这样的电影风格是不够的。我看了一下相关的影评,很多都觉得剧情上有些莫名其妙,为什么前一场男女主人公还在雨中的破屋里赤裸亲密,而下一场男女主人公就开始互相伤害了。其实如果看过小说就会明白,这其间贯穿了大量的男主心理活动。而影像表达的乏力以至于有些人认为男主有同性倾向。

实际上准确的说,男主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说的很明白,自己参加到这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战争并不是出于信仰和理念。而他对女主兄妹,也并没有特别赤忱而持久的感情。至于对女主的情感,男主在小说里是这样说的:

“我承认这种洋洋自得的心境该遭鞭笞,但索菲的爱使我对生活看法的正统性产生了怀疑,她那彻底的自我牺牲反而增强了我身上男人固有的自尊和虚荣。”

所以说男主本身对女主就没抱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爱,所有 对女主的举动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出发的,也正是因为此才把女主一步步的推向了毁灭。从这一点来说,尤瑟纳尔与“存在即虚无”的要义有一种奇特的心心相印,但是却与加缪、萨特的小说风格迥异。毕竟女人天生的敏感与敏锐,恐怕是着重哲学思辨的男性所望尘莫及的吧(我也真的怀疑现实当中,是否会有像男主那样缺看沉浸在感情当中反复纠缠的同胞)总之这些小说里的内容似乎都不能在电影当中找到蛛丝马迹。可能太过追求新浪潮的风格了吧,反而缺失了新浪潮所承载的思想内核。另外,小说中对历史的叙述,电影也淡化了。而那种的历史衰败感恰恰是男主对待女主残酷的一个因素,电影没有表达出来我认为也很可惜。

最后八卦一下,这部电影的男演员都很有气质和颜值,可女主实在是......唉!实在是一言难尽,可谁叫人家既是编剧又是导演的妻子呢?另外,last fantasy的中文字幕大部分靠谱,但有些地方明显有错误,对照英文字幕,例如trivial明明是无关紧要的,却翻译成珍贵,allies favor Soviet是说协约国与苏俄妥协,翻译变成了协约国威胁苏联,这已经影响到了对电影的理解。所以观看此片建议对照英文字幕,如果你看得懂的话。

 短评

施隆多夫,1976。战争,爱情,令人唏嘘不已。女人的叛变,男人的绝情,还有战争的阻隔与残酷,生活来不及思考,爱情来不及回味,一起跳舞的妹妹成了叛军的哨兵,一个吻与一声枪响,都是他们俩之间的故事。天空依旧阴霾,冬天依旧萧瑟,士兵们前进的步伐深深陷入泥淖,没有什么真正值得拥有。

8分钟前
  • mayfog
  • 推荐

牛逼,看个电影一下解决了近期的烦恼。男人和女人真的太不一样了,男人说不爱,说只想当友情,那无论过程中如何产生控制欲,都不是真正的爱,一开始没有产生的爱意到最后也不会有,事业和自己的真实内心永远大于一个只是暧昧的女人。女人就不一样了,女人会一见钟情也会日久生情,只要爱上了,不管过程如何曲折,即使和自己的信仰理想相悖,到最后一刻还是真的爱,放不下。所以,遇到一个不爱你的男人但是你很爱,就快跑!即使结束生命也换不来爱!理性的动物没有必要强求!润!!

9分钟前
  • 76
  • 力荐

男角至少是个双性恋。女角也不是省油的灯,搞不掂男角,就卧底。故事背景是残酷的,电影是很有意思的。

11分钟前
  • AP
  • 推荐

两款海报抓住了影片表意的中心,CC版是门两边的对语,苏菲请求原谅,她对雷蒙的爱,一款是影片末尾,苏菲被俘,雷蒙从背后抓着她的头,脸埋进她的金发,苏菲推开他,而苏菲的死刑点名他来执行,他并没有犹豫,爱如果太深,会成为他人沉重的包袱。

15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在复杂的历史背景里讲复杂的人情关系。波罗的海1919-1920。从女主角的角度看男主角的态度确实是会发疯的。互相伤害的话翻译得都很顶心顶肺。(“站街女就不要装扫黄大队了”“他真聪明,勾引妹妹来得到哥哥”)(看到了十年后的特尔勒斯)最后的处决,在不同的层面上像易先生/王佳芝,武松/潘金莲。特意选择了黑白片,光影构图冻土和死亡都精心。槲寄生下的新年吻,并不是静或好

19分钟前
  • aga四不象
  • 推荐

去你们男人间的伟大友谊吧//人不明白自己就会伤害别人 爱不需要原谅但战争需要 槲寄生不能使人亲吻但炮火可以 说来也只是破碎而扭曲的灵魂 让琴弦不再和谐的子弹也不是自愿卡在中间的 但它也确实坚硬得让琴声变得难听 对错在这种时候变得尤为重要//别和女人谈家国了 自己都没折腾清楚 放下手里的枪吧

22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枪响了~是真的,女人死在了地上,那么小的洞,那么多的血~

27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邀请了施隆多夫老师亲自做导赏,结果老人家视频一上来就把片子剧透完了,害得我后来一直在找他说的情节点…

28分钟前
  • 深邃
  • 还行

5分吧。到底年代比较早,很多表现手法或概念还没出现。原本其实是充满戏剧张力的人设和情节,全程却没感到多少张力和戏剧冲突。比如“高贵的女伯爵”,我看完出来再复习剧情简介才知道——片里没表现出男女主角的身份悬殊啊,女主全程冰山革命志士脸,既没看出高贵也没看出恋爱中女子的情动柔软。所有男性角色也都是全程板着脸,我又脸盲,到底谁跟谁一直稀里糊涂的。

32分钟前
  • 夏之轻寒
  • 还行

@2022德国大师展。结尾跳上火车,和片头一样的theme加上了进行曲的节奏,一切还没完,一切才刚刚开始…明白了导赏里施隆多夫转述比例怀德说的,最好的还是一个简单的背景和一个简单的故事,总觉得没能完全get波罗的海的异乡设定,Sophie有点像欧罗巴的化身?结合昨天的《青年特尔勒斯》,面对集体的暴行,只是旁观太冷漠,但扎进去就是二选一。最喜欢圣诞舞会和Sophie在椅子上摇摇欲坠的段落,怎么能这么冷酷?他们甚至都没有脱帽…唯一的笑点,好本土的台词:站街女就别搞得跟扫黄大队似的

35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故事本身值四星,冲结尾的长镜头和男女主角后半段的表现加到五星。结尾行刑时没给特写真是太正确了,镜头也一气呵成、欲说已休。本来觉得特罗塔演这个角色年龄偏大,但“投敌”之后的表演真是非她莫属。全片黑白对比浓烈、对白简练,相当有大师气象。

38分钟前
  • 沁云
  • 力荐

7.8 流畅、简练,人物感情关系晦涩而隐秘。献给我的老师——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40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错付的情感在子弹中解脱。关于erich是否存在同性倾向,实在是暧昧得很,也不用明着说,毕竟很多明示暗示的。配乐和风格在调子上都有着些许的紧绷感。

45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德国影展at大光明。渐入佳境,既是战争也是性别的,女性作为男性游戏的局外人,要么依附在刻板角色上,要么“披上男装”,这种左右为难(男)的无主体性,既呼应男主身上的性向,也投射波罗的海国的“边缘”性,比利怀德说对了一半,复杂故事against复杂背景,但复杂与复杂相通,镜头有写实跟拍和推轨特写两种风格,叙事视角也在男女主之间摇摆(尤其“背叛”戏完全是有限信息,对应之前女主对男主取向不知情),凝练、精彩的黑白摄影平衡了剪辑的突兀,比如隔墙告白时的水汽,最后一气呵成,镜头远眺,不切,直接跟上车——完成了戕害、某种程度上也是自戕的意志,返回一战后的德国。

50分钟前
  • censored dump
  • 推荐

3.5;在一场注定无法胜利的战争里,以一颗射向自己的子弹解千愁。正如导演所言,的确更适合拍成黑白片。

5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大量近景推特写,明暗切换。归为战争题材,这部影片太晦涩;算作黑色电影,又不够抓眼球。依稀有些许友情与背叛,男人之爱。有几场戏没控制好,太过激情澎湃。论及向梅尔维尔致敬,欠火候。

53分钟前
  • 麻麻睇
  • 还行

3.5 她爱他,他可能爱她?抑或是他爱他?唔...感情线拍得相当隐晦,只有死亡一刻无比清晰。

57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还行

可能開了一天會精神很頹靡,看得不太認真,因此感受也不太強,不敢妄加什麽評論.但很不自覺地拿它跟色戒比較,感覺還是有點距離.

58分钟前
  • l.m.
  • 还行

#德国电影大师展# 20221112@大光明重看,黑白影像里的决绝悲剧,又一场最接近自杀的他杀,“如果我死了,你会在乎吗?” 病院照顾病人只为染上伤寒,轰炸时拉开窗帘烛火通明,她的结局几乎是她一直在渴求的,痛苦终于得以终结,充满毁灭性的一生得以完整,受到侵犯是她自毁倾向的种子,战争与情感创伤只是加速器,走向无可挽回的命运尽头;表面似乎是个只能发生在战争期间的极端故事,然而一个女人重比千金的爱,在一个男人面前一文不值,打仗、前程、虚荣、社会评价、男人之间的“友谊”,随便一样都比爱情重要,可以让他在开抢时都能如此轻巧,这样的故事“形态”其实可以放之四海;一开头明晃晃致意自己的老师梅尔维尔,确实很有他的电影类似感受,就是如果能“留白”更多些、点到即止些,定能再上台阶;回头琢磨只能感叹这真是充满挑衅的策展选片啊

59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很久以前买的碟,才看完。。

1小时前
  • DM 1 9 8 9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