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封印

HD中字

主演: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本特·埃切罗特,尼尔斯·波普,马克斯·冯·叙多夫,毕比·安德松,英加·吉尔,毛德·汉松,因加·朗格里,古内尔·林德布洛姆,贝蒂尔·安德贝里,安德斯·埃克,奥克·弗里德尔,古纳尔·奥尔松,埃里克·斯特兰德马克,Siv Aleros,斯滕·阿登斯坦,哈里·阿斯克隆德,本克特-奥克·本特松,凯瑟琳·贝里,莱娜·贝格曼,托尔·博龙,古德龙·布罗斯特,本特·伊尔贝里,拉尔斯·格兰贝里,贡勒格·哈格贝里,托尔·伊塞达尔,乌尔夫·约翰松,乌诺·拉松,伦纳特·利亚,拉尔斯·林德,戈东·勒韦纳德勒,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5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第七封印 剧照 NO.1第七封印 剧照 NO.2第七封印 剧照 NO.3第七封印 剧照 NO.4第七封印 剧照 NO.5第七封印 剧照 NO.6第七封印 剧照 NO.13第七封印 剧照 NO.14第七封印 剧照 NO.15第七封印 剧照 NO.16第七封印 剧照 NO.17第七封印 剧照 NO.18第七封印 剧照 NO.19第七封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第七封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海滩边,巨浪滔天,英武的骑士布洛克(马克斯•冯•西多 Max von Sydow 饰)与黑衣死神(本特•埃切罗特 Bengt Ekerot 饰)摆下了一盘生死棋局。在下棋的过程中,骑士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所见所闻暗合圣经的图景。十四世纪十字军东征后期,欧洲大陆瘟疫蔓延,民不聊生。布洛克曾遇到过马戏团的一对夫妻,丈夫笃信神明,无比虔诚,妻子则更加现实,唯命是从。他们的相濡以沫让幸福唾手可得。骑士在树林中邂逅了铁匠夫妇。铁匠非常粗鲁,他的妻子很是风骚,他们在树林里对着路人演出双簧,仿佛一对可笑的傀儡。最后,在经历过集体膜拜的祭奠仪式后,武士和他的朋友们再次遇到了死神,曾经的无助与恐惧,愤怒与怀疑,都化作了人生的诘问……  本片获第10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墨家机关术何处是巧克力山智战1940梦魇疯人院威尔和格蕾丝第三季黑洞频率婚事2017素颜恋爱有理由太空人霍家拳之精武英雄我的村我的家我也是妈妈啊紧急呼救第六季红色康乃馨世界末日泰版放羊的星星国语弗莱彻夫人连锁阴谋视差古堡幽灵国语旺角的天空2之男燒衣国语波纹天黑以后夺金三王蒙娜丽莎天崩地裂下红颜容肖开提的假期狄仁杰断案传奇 第一部说老公坏话一见不钟情疯狂盯梢令铁道员代号玛利亚生意之神-客主2015需要浪漫2012足球教练第一季幻境灵狐年度之战:梦之队月光1989花心大少

 长篇影评

 1 ) 《第七封印》历史题材的背景

在才子肥羊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瑞典名家英格玛·伯格曼的代表作:《第七封印》,他希望我能对该片给出一些不一般的评论和解释。我只能尽力而为了,因为要说导演的隐喻的话,可以把每张画面、每个场景、每项道具都看作是一种象征,也可以仅仅去领会导演通过角色说出的台词。特别对于这种心理片而言,理解更是见仁见智的,不同的生活经历会产生对身边事物的不同看法,就像影片中,虽然流浪艺人一家、骑士和农家孤女都很虔诚,也很善良,但最后他们面临死神的时候却表现得完全不同,他们心中也有各自的上帝。我在这里的解释以文化介绍为主,仅供参考。

首先,为了便于叙述,我在下面列出主要角色,供读者参照:

  死神;
  骑士,或者说退役的十字军战士:Block;(他的妻子Carlin)
  Block的随从军人:Jons;
  Jons在农家救下的女子没有名字,本文称之为“孤女”;
  流浪男艺人:Jof;
  Jof的妻子:Mia;(他们的儿子:Michel)
  剧团老板:Jonas Skat,本文称之为Skat;
  铁匠:Plog;
  铁匠的妻子:Lisa;
  堕落的神父:Raval;
  女巫;
  教堂画匠。

我已经阅读了豆瓣网的所有评论,也通过博客搜索引擎和论坛搜索引擎大致搜索了其他地方的评论,发现并没有人对影片所展示的欧洲中世纪晚期的历史细节进行介绍。应该说,我看该片的时机还是不错,因为我才读完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英国人彼得·伯克的《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我惊喜地看到,历史著作中的文字描述如今被《第七封印》所很好地展现出来了。虽然伯克是在1976年第一次完成他那部作品的,但是,拍摄影片的1957年时,历史学界已经在大众文化的地区研究上有了大量的成果。实际上,那时,大多数学者都会把《第七封印》中的大众文化称为“民俗学”,而民俗学是从19世纪起源的,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民间素材搜集之后,才有一些书斋里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人们了解14-18世纪的民俗是很晚近的事情,而在二战之前,历史学家从来没有涉及过这些群体。所以,我要在这里告诉大部分中国读者,伯格曼能够在20世纪50年代使用底层视角来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在当时是十分新锐的。

而这种视角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又过于陌生了。我在昨天写的一篇《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书评中称,就连中国史学界也会对大众的、民众的、人民的、下级的、街头的文化感到特别新鲜,更别说普及了。君不见,如今普及性的历史电视剧或历史著作大都以帝王将相为题材,而真的涉及小人物时,又完全是在胡编乱造,根据想像天马行空。不过我看中国观众也没上当,从来没有把《武林外传》当历史剧看,我们也不用去批评宁财神。大家以后注意这些电影涉及街头的镜头,会发现二千年来中国的街头文化从来没有改变过,最明显的是服装;上层阶级的服装还好,史书都记载下来了,可是民众也是二千年只穿一套衣服。这说明中国史研究的下层思路还不彻底,正史和典籍以外的史料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第七封印》拍摄完成时,欧洲的民俗和大众文化也已经败退得差不多了,如果不是阅读过研究专著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一般欧洲民众,也很难对影片中的所有东西产生什么共鸣。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可以在博物馆了解一些片断,也可以在充满商业氛围的“嘉年华”中温习那古老的大众文化,而天主教国家的民众也可以在大斋节前夕亲自参与到“嘉年华”的活动里。而且,根据彼得·伯克的研究,14世纪的大众文化早已有过太多的变化和断裂,所以,《第七封印》是不可能完全复原黑死病时代的大众文化的。但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能够看到这样的图景已实属不易。很多人不了解这点,真的,因为关于欧洲大众文化的历史著作的中译,也才是近两年的事情,那么,我们感到《第七封印》充满了怪异的味道就不奇怪了。

这就为中国观众的过度阐释提供了缺口,越是奇怪的东西我们就越想其中表达了导演的什么高深的象征意图。实际上,我们剥离了《第七封印》中的大众文化符号以后,也许就能以更自信的姿态去把注意力集中在导演需要我们集中的地方了。最最不需要关注的是三位流浪艺人的职业。首先,不断迁徙是他们的工作特点,他们会赶在一些节日和庆典的时候,到大城市的中心广场上进行演出。我们看到,老板Skat和一个城市的牧师签订了合同,约定在万圣节(All Saints' Day)表演戏剧。欧洲的万圣节和美国的Halloween万圣节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在历史上和如今的天主教国家中是宗教节日之一,是崇拜所有圣徒的节日。在历史上,欧洲民众会利用这些节日进行程度不一的狂欢活动,表演宗教剧就是正式组织的活动之一。与流浪艺人团体签订合同的牧师,应该是一个宗教俱乐部,他们组织这样的戏剧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但这种宗教剧不是官方的,官方教会在中世纪晚期虽然不反对这样的表演,可他们自己决不会组织。

在下一个场景中,两位骑士Block和Jons来到了一座教堂。教堂中有一名画匠正在作壁画。请大家注意,文艺复兴盛期(16世纪)到来之前,是没有“艺术家”这一说法的,能绘画的人是手工业者之一,他们有自己的绘画行会,他们在工作中创造力不是很多。直到文艺复兴的社会变化才使其中的佼佼者对自身职业的看法有所提升,工匠逐渐向艺术家演变。(这个观点是还未出版的一篇博士论文里的,国内知道的人不超过一百个,大汗。)当然,影片为了情节的需要,让这位教堂画匠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多。不知有观众注意没有,Jons询问画匠的第一幅画就是“死神之舞”哦,和结尾的死神之舞呼应的。然后,还有要说明的是,大家现在去欧洲旅行,如果不去农村,就几乎看不到绘有文艺复兴之前的宗教壁画的教堂了。文艺复兴时对城市重要教堂进行了重修,天主教教堂里的宗教画都出自名家之手,还充满艺术家自身的思想,就不仅仅起到惊吓信徒的作用了。而新教教堂的墙壁大部分则是光溜溜的什么都没有,这和新教在宗教改革中反对圣像和圣徒的激进观点有关,也和新教虔诚派(Pietist,后演变为卫斯理宗)的理念有关。在新教和天主教都不占优势的地区,教堂是用圣经经文来装饰的。

镜头移到教堂外,那位可怜的小女巫就登场了。巫术(Witchcraft)是一种民间信仰,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当时的官方因为不相信巫术才去抓巫师的哦。恰恰相反,在17世纪之前,整个西方那是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笃信这种超自然的力量,笃信这种力量是来源于巫师与魔鬼(魔鬼是在二元论中与上帝平等对抗的另一方)的契约关系,所以这种力量就是邪恶的。村民们只要遇到解释不了的倒霉事情,就会怀疑是巫术在作怪,下一步就是要找出那名施巫术者。而由于传统的偏见,女性是首当其冲会被怀疑为巫师的,这就是女巫(Witch)了。“男巫”的英文是Wizard,而巫术的英文是Witchcraft,可以想见这种预设的强烈。事实上也如此,根据对当时审判记录的研究,95%以上的被指控巫师都是女性。正如影片的情节那样,人们认为瘟疫是女巫带来的。至于部分女巫为什么自己也会相信有超自然力,那我就推荐大家去看吕克·贝松的《圣女贞德》这部片子。另外,《第七封印》中说一个士兵为了祛除邪恶,在地上洒狗血,这是具有反讽意味的,因为洒狗血本身就可以算是巫术的一部分。

之后的场景就是艺人们的表演了。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流浪艺人们的表演服装让我们想起现代马戏团中的小丑,这些服装颇为精致,以至于它们和史实有一定距离。因为我们从同时代的版画中可知当时的流浪艺人并不注重服饰和布景,搭的台子是有的,也可能有辅助演出的背景幕布,但一个三人艺人团体能拥有这么大规模的舞台可能有点夸张。不过,这种夸张的背景、服饰和化装在影片中起着映衬的作用,与后来的宗教游drewjet行队伍、民众的虔诚举动形成映衬,因为游drewjet行队伍开过来的时候,艺人Jof和Mia就穿着小丑服,直楞楞地站在那里,表明了一种态度(可以如大部分评论所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一种乐观的宗教信仰,而且对于能够看见圣迹〔Miracle〕的Jof来说,宗教游drewjet行和布道都太假打了)。第二,就是请大家注意这列队伍。这里杂糅了布道和节日宗教游drewjet行两种大众文化的要素。那位牧师的布道的神态和说服技巧很有嚼头,请大家体会其中的修辞和煽情,宗教改革时有的激进者是反对这种过分激情的布道演说的。游drewjet行队伍的最前方是一名着衣的背十字架者,福音书中的描写是当时罗马军人从围观的民众中随便拉了一个人出来为耶稣把十字架背到行刑地点。后面四个人抬的那个东西叫做约柜,就是旧约中的重要道具了,犹太人迁徙打仗都必须要带的东西,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耶和华的圣意(实际作用更接近于简易祭坛)。队伍中有戴荆冠者(福音书中说耶稣穿着紫袍,戴着荆冠,跟在十字架后面),有抽打自身者,这些在这种游drewjet行里都是表演的,身上和头上的血是画上去的,鞭子也是假的。最后是耶稣受难的模拟像,耶稣受难的启示和功能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这里就不赘述了。在影片中,整个队伍都是为牧师的布道服务的,是一种演出,也就是大众文化的类型之一。大家千万不要想得太深了。

文章的最后,说说那位铁匠Plog吧。这里把握得比较准确的是,大部分铁匠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是单独居住在农村的,作坊当然也在农村。他们没有自己的行会,大多为当地农民的生产劳动和兵役(武器自备)服务。所以大家以后在玩历史类电脑游戏时就要注意了,如果涉及中世纪题材的,那么只要铁匠铺出现在城镇就是时代错误,只要在野外出现马戏团的大帐篷也是时代错误。

这篇文章我正在思考但暂时没法给出答案的、也是大部分评论没能给出答案的有下列几点:

  一、酒馆和旅店文化。我暂时还未涉及这方面的书籍,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近期出版的、在这个领域还很珍贵的中译本:格茨的《欧洲中世纪生活》和范德尔门的《欧洲近代生活》(后者为三卷本)。把这两本书与《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结合起来看应该会很有帮助。较轻松的著作则是达恩顿(或作丹敦)的《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但是它不够全面。
  二、随从Jons所收的那位孤女的象征意义和叙事作用。
  三、海、海岸和树林的象征意义。
  四、骑士Block回家时穿过幽长的街道的象征意义。

 2 ) 我想要的是知识,而不是信仰。

很多宗教里都有审判日这个概念,对于Christianity,当第七封印被揭开的时候就是人们接受上帝审判的日子。人类的罪行无数,七卷不一定能写完。我猜是由于圣经对7的偏爱。

影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质疑。
质疑上帝的存在,质疑自己的信仰,以至于质疑生命的意义。
质疑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核心词。
有些人深信不疑并身体力行;有些人不置可否,更相信现实生活;有些人愿意相信却并不付出相应的行为;有些人徘徊在信与不信之间成为了不可知论者。。。于是敢于质疑,敢于探讨的人便成为了少数。

参加十字军归来的骑士对这种更接近于强盗的荒谬行为产生了质疑,遇到死神后,他向他寻求解答。但死神告诉他他得不到解答。实际上圣经里是没有死神这个概念的,电影中的死神公平地与骑士探讨上帝是否存在并表示自己一无所知,砍掉马戏团小丑抱住的树并对他说他应该感到羞耻。这更像是一个拥有常识与健全道德感的人。

就像死神说的那样,骑士最终也没有得到答案。在黑死病面前,有些人无力抵抗然后死去,有些人却凭借着内心忠实的信仰躲过去了。这种忠实的信仰可以理解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的上帝。

骑士告诉死神,他想要的是知识而不是信仰。他苦于无法验证上帝的存在,他不能强迫自己相信自己不能验证或推断出的事情。而这正是大多数一边祈祷一边受到黑死病威胁折磨的人们的感受。最终他在矛盾中死去,答案不会轻易显露出来。

p.s.瑞典语给我古老庄严的感觉,如果用英语拍这部电影也许达不到这么好的效果。

 3 ) 与死神下棋

    应该说在开始看《第七封印》之前,我的心里是颇为紧张的,因为据说这片巨难懂,还有人说要看过《圣经》后才能很好的理解此片。当然,事实上没这么夸张,我不敢说按照导演的意图理解了此片,起码我有了自己的理解。毕竟,看电影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如果一部片子让我能从中受到一些启示,一些触动,这部影片对于我来说就是很不错的片子了。比如这部《第七封印》,我喜欢这样的片子,在一种宏大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揭示着人性,思考着生命的价值。
    对于“死亡”,哲人们总是不懈的思考,在面对死亡时,人类的本性和情感往往得以充分的展示。在这部影片中,“死亡”以死神的形象出现,这样它便不是一个被思考的受动者了,他成了仲裁者,成了拷问者,以第三者的身份冷冷的观察着人们在一场灾难中的表演。了解那场给欧洲造成巨大创伤的黑死病的人都可以想象那场灾难的惨象,死亡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上帝在关键时刻把人们抛弃了,人们的信仰动摇了,地狱不再可怕,因为人间就是地狱。该片不是要展示那段历史的史诗片,而是一部有着深刻思考的影片,影片一开始那位骑士布洛克便面对死神的仲裁,他和随从的生死取决于他和死神的一局棋。与死神下棋确实是伯格曼在这部影片中为我们设计的一个颇为有深意的意境,人生就如棋局,充满了变幻,在布洛克和死神的第一局棋中,他作弊赢了死神。死神是个可怕的形象,但是那一刻,布洛克的求生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敢于跟死神作弊。而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不时“作弊”,人类社会这盘棋有它的规则,但是总会有人为了“赢”作弊,在求生时,这样的“作弊”更是无所顾忌,一位有着高尚情操的骑士敢于为了生欺骗死神,那么人间的芸芸众生在一场灾难中为了求生又会顾忌什么呢?
    在一场灾难面前,道德总会出现危机,尽管事后,人们往往去从中寻找些人性的光芒,但是,但凡闪耀光芒的“光源”总是强烈但是稀少的,它照耀的永远是后人,当时的人更多的在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情绪中绝望的狂欢。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幕幕道德沦丧的情景,而在灾难中,绝望的人们进行这自残和残他的仪式。片中有段情节颇为震撼人心,在一群人围看小丑表演时,一对行进的“苦行僧”般的队伍打乱了困局中的欢乐气氛,带队者一番世界末日般的讲演结合队伍中人们痛苦绝望的哀嚎看着很是悲惨,一幅末世情景让人心悸。在灾难前,人们容易失去清醒与冷静,理性的光芒在这个时候容易被躁动所掩盖,于是人们要为上帝降下的惩罚寻找罪人,他们或者靠自我的拷问与惩罚求得宽恕,或者如片中那样靠惩罚“与恶魔通奸的女人”寻求寄托,残忍的寄托方式透出的是人们的绝望。
    从历史来看,灾难总会过去,当很多人陷入上帝的最后审判就将到来的惊慌时,总有人怀着希望艰难的生活着,等待着云开日出的一天。片中,约夫和妻子米亚便是这样的人,而他们的孩子米雪更有生命延续和寄托的美好象征意义。约夫显得很卑微,很弱小,但是却又带着一丝无忧无虑的乐观,他和妻子没有末世的罪恶邪念,也没有沉重的心灵拷问,他们的心灵倒显得最为纯净,最为坦然。而在最后,正是他们一家得以幸存,约夫在幻象中看着死神带着一些人跳舞,他和妻女牵着马车,继续他们的旅程,而男人、女人、孩子也仿佛是一种完整的人类的组成,这个家庭继续他们的生活,人类也历经灾难后,继续着未知的历程。
    这部伯格曼的经典作品确实充满了思考,在艰险的环境下人究竟该怎样才能生存下去,人又该怎样的生活,做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犬儒主义者;是在灾难中作恶狂欢,还是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是平凡而安然的生活,还是痛苦的去追寻救赎的道路。死神冷冷的看着人们的表现,他仲裁着,他带走了一个又一个人,但是带不走全部。约夫一家还是快乐的上路,继续着他们的人生,为这部带着阴郁气氛的探讨型电影留下了一个亮丽的结局。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145130.html

 4 ) 那个,给没看懂的大家一点小背景.

就是说,我挺早在国内就听说伯格曼得而立了以后才能看,就一直没敢沾过。直到今天电影史老师郑重讲到伯格曼~~但我们最后看的是shame,第七封印只看了开头一段。

但老师讲了一些关于伯格曼的事,让我完全改变了在国内时候对他敬而远之的看法,趁没忘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伯格曼在美国是一挺有争议的电影人。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人都觉得丫是最牛逼的(不像同年见死神的安东尼奥尼)。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伯格曼电影最注重的是表演(他在戏剧的成就和电影相当),所以很多影评人就觉得他不够cinematic,说他对空间没有那么好的把握。

第二,这点我觉得特逗,就是好莱坞制片和放映分家以后,他和黑泽明是头两个被引进美国的外国导演,相当于最先吃螃蟹的人,想想小时候中国刚开始引进好莱坞大片儿那会儿大家的狂热就可以知道伯格曼为什么在美国那么出名。

最逗最逗的是,在那会儿好莱坞大这片场之间有一个协议,规定了好莱坞电影的很多限制,比如已婚的夫妇必须睡在两个床上,荧幕上接吻不能过多少秒等等(事实上比中国审片制度还严格)。而伯格曼那会作为引进的电影并不受这个协议的限制,他只要遵守美国法律就成了。所以他早期电影基本被当成三级片来推广的,呵呵。总结一下就是牛逼也得敢对时候才行。

伯格曼刚登陆美国以后让大家看到了电影成为艺术的可能性,一度成为最流行的符号,我老师说他上大学那会第七封印开头是大学生短篇论文的最爱。想想也是,又死神又海边又下棋,似乎有无限讨论隐喻的可能性。

但是,六十年代初的时候伯格曼曾一度因为新浪潮的出现而过时了~大家觉得和戈达尔特吕弗的疯狂相比,在海边摆一死神然后架构一堆大隐喻似乎有点土。伯格曼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然后拍了persena,结果把大家都震了。

我说错了别骂我,这只是一课堂笔记而已。我挺感慨的是电影永远不会仅仅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尽管有时候他很艺术。所以在解读的时候就产生了那么多其它的可能性。

 5 ) 我私密的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

我私密的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

柏邦妮

文章的开头,我不想伪装权威,用低沉的口吻说:“在艺术电影中,大师中的大师是以下五位:安东尼奥尼,伯格曼,费里尼,布努艾尔和塔可夫斯基,而现代电影的圣三位一体则是:安东尼奥尼,塔可夫斯基,费里尼。在一天一夜之间,最璀璨的明星陨落了两颗!一个世纪以来,携着电影的两只手松开了……”我没有这个资格。直到如今,我不敢说真正读懂过安东尼奥尼或者伯格曼的任何一部电影。但是阿巴斯说的好:电影不是导演拍成的,电影是在导演和观众之间形成的。电影的意义,不在于它拿了多少奖项,是电影史多么牛逼的里程碑,更不是炫耀学识,自抬身份的筹码。电影之所以不是一堆堆的胶片,是因为它们和我们有私人情感。我敢在这里谈一谈伯格曼或者安东尼奥尼,是因为我想说说我一个人的大师,他们和我的关系。而这些,除了我自己,没有任何人知道。

是的,他们在世人眼中,如同一剂苦药,他们的电影纯粹,奥妙,凛冽。他们就像无法攀爬的高峰,伯格曼太古典,一直醉心于宗教问题,表现出比别人更尖锐的个人挣扎,安东尼奥尼则太现代,充满着欧洲独有的疑惧。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非常不同。但是对来我来说,他们起码有三个了不起的共同点:他们都是自己写剧本,并且写得极好;我最喜欢他们早期的黑白片,利用简单的黑白色调达到彩色不可能达到的效果,你会懂得黑白片是有颜色的,并且色彩纷呈;他们的电影天然代表了他们的国度,即便不做强调,也效用明显。你无法忘记伯格曼电影中漆黑难忍的冬天以及短暂的连阳光都那么奢侈的夏天,你不由得想到那些对灵魂的终极拷问,是因为伯格曼身在苦寒的瑞典。而安东尼奥尼电影中亮闪如同黑色宝石的鹅卵石墙壁(映衬的不可逃避的悲剧命运),以及逃情的男主角偶然打开旅馆的窗户看见教堂的尖顶……这些不会出现在剧本中,却构成了电影最重要的一部分:对肌理的把握,对环境的敏感,使得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精神贵族气质。

但是这些,都还不是我喜欢他们的理由。我真正喜欢上伯格曼是在2005年。我在南方城市一个宾馆旁边找到了一间破旧的小图书馆。我借到一本关于伯格曼的书,还有一本是关于黑泽明的。上一个借阅者是在1988年。那时候我即将失恋。我已经预见不可回转的结局,但是鼓足勇气想去见证它。我翻开伯格曼的书,第一句话我看见的是:“与其等待内心的风暴,不如一手促成它。”那是无比痛苦的几天。情绪即将崩溃。唯一的心灵支柱就是这本破破烂烂的书。书里伯格曼说:“婚姻就是一个地狱,是战争中的短暂合约,但是两个人下地狱,总比一个人单独下好些。但是爱情,仍是值得追求的,因为爱情或者并不持久,但它提供旅人在沿途有一个迷人的间歇,是横越眼前黑暗的明亮时刻。”是的,我曾经目睹过那个明亮的间歇,现在,是我单独走入黑暗中的时候了。

回到北京,我拿出《第七封印》,钟士和喝酒悲叹妻子不贞的铁匠在一起聊天,他说:“爱是所有瘟疫中最为黑暗的,假如一个人可以为爱而死,那么它还会有些乐趣。可是人们几乎总是可以在爱的创伤中痊愈……如果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一切都是不完美的,爱是完全的不完美中最为完美的。”铁匠答道:“你很幸运,相信你所说的那些废话。”爱情失败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演了一出蠢戏。你所奉献的全无价值。在这个时刻,我忍不住流下泪来。一个我从不相识的人,他说,不是这样,孩子,你所做的不是蠢事。是的,我这时才安心的崩溃起来,因为我知道,我会痊愈了。我很幸运,我还相信这些废话。

伯格曼一生结了五次婚。他电影中的婚姻都是灾难。这些夫妻在一起全无乐趣,但彼此相关。在生命的混沌中,进行着离心的舞蹈,舞开他们的来源。不管伯格曼让他们多么的不同,在苦涩的争论中,却有着同样的心灵断片。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尤其对婚姻制度有最多的怀疑。看伯格曼的电影,是看他不断的提问,并且用电影回答它们。电影《婚姻场景》中,一对夫妻离婚之后,各自结婚,再度邂逅,突然发现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方式接受对方的肉体。妻子哭了,她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爱过,也没有为别人所爱……”丈夫说:“不是这样。就我所知,你一直用略微神经质的方式在爱我,而我,一直用不完美的方式在爱你。毫无疑问,我们彼此相爱。”我没有在电影中读到比这更温暖的对白了。

一直以来,我喜欢带着《一个导演的故事》旅行。因为那将变成一次双重旅行。用安东尼奥尼的眼光看待生活,用电影的眼光去生活,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雷达,一面镜子,不断的接收东西并且反射出来,交织着现世,回忆和观念。就像“叠化”一样的神奇。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以些微的真实为基础,以记忆,经验,不受束缚的幻想,荒谬,即兴创造为原料,编织出崭新的形式。人物则是分裂的,一重,二重,多重,他们会蒸发,结晶,回收,聚合。每看一次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我都会对其中的空间,人与空间的关系,在空间中漂浮的人的情感震撼得目瞪口呆。

我真正喜欢上安东尼奥尼是2004年,电影学院举办了一次安东尼奥尼电影周。我和美女一起看电影,为五十年代淑女们美丽的鞋子惊叹不已。(安东尼奥尼对时尚始终有很好的品味)到《中国》那一场,票变得非常难买,冬天的夜晚,电影院内热气蒸腾。我是坐在台阶上看了整四个小时的电影。安东尼奥尼对我来说,是陌生的,电影中的那个中国,也是陌生的。在有限的材料中,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无比之真实,这是当然的,这是一部纪录片,你相信镜头里的人物存在,景物存在,生活存在。但是在这种真实中分明有一种巨大的荒诞不真。安东尼奥尼赋予这部电影一种白日梦的质地。这种被过滤过的真实,被政治矫饰之后的真实,无比配合的真实,在客观纪录的镜头中,呈现出一派坦然的不真来。我无法正视银幕,我无法正视影片中那些人们,带着前消费时代的纯朴。我无法正视的东西逼着我正视当下。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看大师有什么意义?在这个远离电影的时代看大师,有什么意义?我想说,他们非常美。我想说,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他们的电影中,你能看到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对立的和统一的主题:信仰对无神论,死对生,天真对腐化,光明对黑暗,喜剧对悲剧,希望对绝望,爱对不贞,报复对宽容,虐待对受苦,真对不真……而大师就如同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某个问题的诠释和态度也不尽相同。有时嘲讽,有时悲凉,有时困惑,有时清明。但他们始终散发出悲天悯人的情怀。

是的,我并不真的为他们的离去而感伤。他们留下了这么多了不起的电影,已经够了。在对抗虚无的一生中,他们就像骑士面对死神一般迎上前去。如果死神问大师们:“你到底在等待些什么?”大师会说:“电影!”

PS:《城市周末》稿,平媒勿转。

 6 ) 追寻答案,铭记美好

在翻译Heather E. Quinlan的著作时,读到这样一句话:“The sheer quantity of these deaths affects not only individuals but communities,economies—even the arts. Without the Great Plague,Canterbury Tales,The Decameron—not even The Seventh Seal,a film that was released centuries later—would exist.”于是带着好奇上豆瓣搜“The Seventh Seal”,才得知这部电影是第10届戛纳电影节的获奖作品,是伯格曼导演的经典之作。

兴致勃勃地看完了《第七封印》,无比震撼。想趁着自己对影片内容的即时记忆,写一些观后感。

一、 历史背景:黑死病与十字军东征

伯格曼的影作《第七封印》虽因许多启示性的台词及画面而充满宗教神秘色彩,却凭借确切的时代背景、真实的历史环境而不至于是空中楼阁。

影片将故事设定在十四世纪的西欧。此时的西欧正处十字军东征后期,同时欧洲大陆瘟疫蔓延。战乱频仍加上疫病流行,结果是一幅民不聊生的末日图景。十字军东征人为地撕裂了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归家的骑士与十年未见的妻子重逢,却充斥着陌生与疏离;还有更多的妇女,永远等不到她们远行的丈夫归来,那些骑士已在遥远东方的战场上长眠。从某种意义上讲,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比十字军东征更为深广。如果说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东西方宗教、政治争权夺利之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瘟疫则打破了“历史由人类书写”这一惯常观念,正如Heather E. Quinlan所言,“sometimes, bacteria or viruses, in fact, do the writing”。

黑死病不仅造成约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死亡,还给整个欧洲社会带来长久的伤痛和普遍的迷狂——

①寻找替罪羊:人们无从解释黑死病的缘由,古往今来“寻找替罪羊”的社会心态再度出现。许多人指控瘟疫的爆发源自犹太人的投毒,于是众多的犹太人被活活烧死。影片则突出展现了另一类别的scapegoat——女巫。一些人“拿钱干活”,咬定那位年轻的女孩暗通撒旦,将她烧死。可即便这名年轻女孩口中反复强调自己受恶魔保护,当她被置于烈火之上,骑士在她眼里看到的,仍旧是“无法言说的恐惧”。

年轻女孩被指控同魔鬼对话,最后被活活烧死。

②鞭笞者运动:在时不待我的末世氛围下,罪感文化逐渐形成,中世纪晚期的西欧社会随处可见集体鞭笞的行为。人们加紧时间自我忏悔、加大力度鞭笞自己,希望效法耶稣基督的受难,以在审判到来之日能进入天堂。“宁可纯洁地死去,也不要苟活在地狱。”影片也用较大篇幅描绘了集体鞭笞运动:伴随着繁杂的祷告声,乌泱泱的鞭笞队伍从密林中走出,打破马戏表演的欢乐氛围。领队神父的发言很好地诠释了鞭笞者运动与黑死病及基督教末世观的紧密联系:“在黑死病的阴影下,我们都难逃一死。你,张口结舌,活像头牛;你,坐在那里,满脸得意。你们可知自己的大限已到,死神就站在你们身后!你们这些冥顽不灵的蠢货,是否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不管今天、明天或是后天,你们都注定要死!”其中,“死神就在你身后”不仅是一句台词,还被具象出来。马戏团团长拐跑铁匠的妻子,被铁匠捉到后佯装自杀,虽暂时保住性命,但终究难逃死神之手。

集体鞭笞运动,打破了马戏表演的欢乐氛围。

③禁欲苦修与纵情享乐:面对瘟疫,有人认为唯有清心寡欲,过有节制的生活,才能逃过这场灾难;有些人的想法则完全相反,认为唯有纵情享乐,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才是应付瘟疫的有效办法。影片中,抑郁的铁匠将失妻之痛发泄到男演员身上,酒馆里的其他人趁机拱火,强迫男演员在桌子上进行滑稽的动物表演。男演员面色惨白,旁观者只是拍手叫好。

有人认为,面对即将到来的审判日,面对肆虐的瘟疫,应及时行乐。

④物质及精神文化生活的“瘟疫叙事”:可以说,瘟疫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商贸、战争、长途旅行等活动既促进了瘟疫的扩散,又反过来受制于瘟疫。影片中,酒馆的商人诉苦“瘟疫沿着西部海岸道出肆虐,通常每年这时候生意都不错,但现在我的货都卖不出去”;骑士听闻男演员要携家人前往埃尔西诺城参加万圣节庆典,赶忙劝阻道“瘟疫已经沿着南部海岸蔓延,我建议你们跟我一起穿过森林,或者待在我的城堡,或者沿着东部海岸前进”。瘟疫也成为交谈中的常见喻体,由此渗透进人们的思想世界。当铁匠因妻子的失踪而萎靡不振时,骑士的侍从安慰他说:“爱情是最可怕的一种瘟疫,只有死亡才能获得解脱,但你终究还是会痊愈的。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如果说一切都是不完美的,那么爱情就最完美地体现了它的不完美”。

商人抱怨自己的生意受到瘟疫的影响。
骑士建议男演员约夫放弃参加万圣节庆典的念头,携妻儿一起穿越森林。
“瘟疫”进入人们的日常交谈。

浩劫当前,城市的法规和圣律几乎荡然无存,许多机构处于瘫痪的状态,社会一片混乱。

……

影片也刻画出黑死病阴影笼罩下西欧社会的众生相。每一个有名有姓的角色似乎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画家代表不信上帝的俗人,在瘟疫来临时只求糊口度日。骑士的侍从说画“死亡之舞”不讨人喜欢,画家立即决定“改画讨人喜欢的”。他诉说着瘟疫的恐怖(“瘟疫真是骇人。你应该亲眼瞧瞧病人脖子上的脓疮。他们形容枯槁,四肢像是乱绳一样缠在一起”),同时又否认瘟疫来自上帝的惩罚(“有些可怜的人居然会以为,瘟疫是来自上帝的惩罚。一群苦行僧游走各地,鞭打自己,鞭打彼此,希望藉此取悦上帝”)。

在教堂作画的画家,只求混口饭吃。

骑士的侍从代表忠实信奉上帝的十字军战士。他认为即使遭受疫病的折磨,也要为荣耀上帝而战。同时,他将瘟疫看作上帝对人类的惩罚,正如他对牧师所说:“我突然了解了浪费那十年的意义,原来我们日子过得太好,志得意满,上帝要惩罚我们自以为是的骄傲。所以他派你来毒害我主人的心智。”既然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那么就无须恐惧死亡。影片末尾,死神来临之际,骑士因得不到答案而痛苦,侍从却让骑士擦掉眼泪,冷静地迎接死亡。

侍从冷静地迎接死亡。

牧师代表虚伪懦弱、面对疫病无能为力的神职人员。他表面优秀虔诚,却在疫病流行期间干起了“油水颇丰的行当”(偷死人的东西),并为自己的偷窃行径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现在大家自求多福”。

表面虔诚的牧师,却偷死人的东西。

女管家代表底层劳动妇女。主人染上瘟疫而亡,无处依靠的她只得接受骑士侍从的“邀请”,成为他的女管家。她在整部电影中只有一句台词,就是在影片末尾,面对死神说出的三个字——“结束了”。她一生都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不是要被瘟疫夺取生命,就是要被突然闯入家中的劫匪杀害。或许对她来说,死亡反倒成了一种解脱。

“结束了。”

马戏团夫妻代表纯真与良善,只有他们一家最后逃离了死神之手,走入澄澈的光明。

马戏团一家

骑士和死神在影片中的地位更加关键,暂且不谈。

二、明暗线索:生死棋局与骑士的“难题”

英武的骑士布洛克与黑衣死神,无疑是影片的核心人物。影片开头,二者在海滩边摆下一盘生死棋局。勇敢的骑士向死神提出条件:“只要我们对峙,我就得以不死;如果我赢了,你就放我一马。”未完成的棋局牵动着观众的心。死神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多次现身同骑士下棋,这一生死棋局构成影片的明线。骑士最终没能赢过死神,他连同侍从、妻子、铁匠夫妻、女管家一起,走向死亡的结局。在下着暴风雨的阴暗天空下,死神吩咐他们手牵手、排成一队跳舞。他们跳着舞,踏着庄严的舞步,在清晨离去,进入黑暗的国度……骑士的下棋策略并未改变他的结局,那么这盘生死棋又发挥了何种作用?从表面上看,这盘棋延长了骑士一行的生命,但这仅仅是“时间轴上的时间”;个人认为,这盘棋的实质作用,是自然引出时间轴外的、骑士的“难题”,这一“难题”构成影片的一条暗线,并通过骑士向神父(实为死神假扮)的告解得以呈现。

骑士与死神在海边下棋,以棋局胜负决定骑士的生死。

不妨摘出骑士与神父(死神)在教堂中交谈的原文:

----------------------------------------------------------------

骑士:“我想坦诚地向您告解。我的内心很空虚,这份空虚像镜子一样映照我的脸,我在里面看到了自己,充满憎恶和恐惧。我的冷漠使我于众人格格不入,现在的我活在幽灵的世界中,成为了自己梦境的阶下之囚。”

死神:“然而你不想死。”

骑士:“不,我不想死。”

死神:“你在期待什么?”

骑士:“我想得到知识。”

骑士:“用人的感官去感受上帝的存在,是如此困难吗?为何他要隐身在暧昧不明的预示和无法得见的神迹当中?当我们失去了信仰,如何再去相信那些信徒?当我们想要笃信上帝却做不到,我们会怎么样?那些既不愿也不能相信(上帝)的人呢?为什么我无法杀死心中的上帝?为什么他以这种令我痛苦和屈辱的方式活在我的内心?为什么他要成为弄人的造化,使我无法解脱?…..我想要的是知识,不是信仰,也不是臆测,而是知识。我想要上帝伸出手来,露出真容,对我说话,但他却一直保持沉默。我在黑夜里向他呼喊,但是有时候我感觉那里空无一人,也许那里本就空无一人,那么人生就太可怕了,毫无意义。明知万事皆空,没人能够坦然面对死亡而活。多数人都不会去思考死亡和虚无,但是总有一天他们的生命会到达终点,凝视黑暗深渊。出于恐惧,我们制造出一个偶像,称之为‘上帝’。今天早上,死神来找我,我们一起下棋,他暂时网开一面,让我有机会完成一件重要使命。我穷极一生,都在徒劳地漂泊与追寻,与人进行无意义的言谈,一无所获。我说这些,不是出于苦恼或自责;我是要用借来的时间,去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

骑士的告解

----------------------------------------------------------------

瘟疫肆虐,无数人丧生。骑士作为十字军出征已有十个年头,见到了太多人间疾苦。丰富的人生阅历,也猛烈冲击着他的信仰世界:既然上帝有能力拯救信徒,为何要隐藏在暧昧不明的预示和无法得见的神迹中,而不直接显现在信徒面前?身处苦难的信徒们若有机会用人的感官去感受上帝、去和上帝对话,不就能获得更大的精神慰藉并更加笃信上帝的存在吗?

骑士无法独立回答这一难题,久而久之,不免生发怀疑——上帝究竟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还是他心中的主观产物?如果上帝真的存在,又为何要成为“弄人的造化”,让他长久地被诸多信仰难题困扰,让他持续地感到痛苦与屈辱而无法解脱?骑士渴望上帝正面的回答,希望上帝在苦难中显形;一旦得到明确的答复,他就能果敢地杀死臆想的“心中的上帝”。可这一愿望迟迟得不到满足。

于是,一个“可怕”的念头在骑士的脑海中浮现——或许原本就不存在上帝,上帝只是人们出于恐惧而制造出的偶像。这个念头可怕至极,它的后续不敢想象。因为他一旦承认“上帝不存在”,就意味着放弃了(或者说失去了)信仰,那么他将难以相信其他信徒的话而出于精神孤独的境地,同时他过去的人生也会在一瞬间变得毫无意义,他的信仰大厦会轰然倒塌。对于英勇健壮又勤于思考的骑士来说,精神世界的崩溃一定比身体患疫病更令他害怕。换言之,如果得知“万事皆空”,他很可能就做不到“坦然面对死亡而活”。

这是这名骑士在疫病流行、兵荒马乱的时代要面的的最大难题。这也是他“穷极一生,徒劳地漂泊与追寻,与人进行无意义的言谈”,所希望完成的重要使命。在他看来,这些时间是他通过与死神下棋,向死神借来的。他也相信宿命,相信死神对其命运的安排;他之所以勇敢地邀请死神下棋,就是希望用每一回合之间的空隙时间,去追寻答案,去追求“知识”。或许这“知识”不是指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而是指和上帝正面对话的体验。这里是否蕴含着“人人有权与上帝直接对话”(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的新教观念?骑士的难题,是否也是约伯的难题?(“义人何以受难”的困惑,引发对“神正论”的怀疑。)

骑士希望获得“知识”。

无论这一难题究竟意味着什么,可以明确的是,它使得骑士在故事中往往处于“状况之外”:当所有人都对巫女避而远之的时候,骑士却主动上前,询问这名女孩有关上帝的事;当死神通告骑士“下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会夺走你们的生命”之时,骑士仿佛并不在意自己的死期,一心求问死神是否知道上帝的事;在城堡中,其他人都面向死神、瞪大了双眼,唯有骑士侧身仰头、双手合十,喃喃自语“上帝……在某处的那个你……你一定在某处……”

生命的最后一刻,骑士仍在追寻着、思索着、期盼着……

或许,唯有在那个吃着野草莓、同马戏团夫妻聊天的悠闲午后,骑士才真正放松紧绷的神经,享受短暂的宁静。(这也是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片段)就像骑士自己说的:“信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就像爱上黑暗里的人,任凭你如何呼喊,他都不会出现。但是当我坐在这里,和你们夫妇在一起,所有这些都变得不真实起来,忽然间变得微不足道了。我会记住这一刻,这份宁静,这片黄昏,这碗野草莓和牛奶,还有你们在余晖中的脸庞,沉睡的米凯尔,弹琴的约夫。我会努力记住我说过的话,我会将这份回忆捧在手中,就像捧着一碗满满当当的鲜牛奶。对我而来,这是一个征兆,也是一种莫大的满足感。”

在追求苦难的宗教氛围中,他们在努力地铭记美好。

 短评

#2018年6月重温#“跳着庄严的死神舞蹈,去往那个黑暗的国度”隐喻度极高,各角色分别指代各阶层,在瘟疫弥漫、人性丧失的黑暗中世纪,无一幸免难逃死神(上帝)之手,唯有代表纯真、良善的演员一家走入澄澈的光明,这点在以后作品中也时有体现;集伯格曼风格之大成,人类终极拷问,恐惧吞噬灵魂。

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编排特别精彩,甚至可以当做中世纪公路片来看:见天地、见万物;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对于这类出自殿堂级名导且彪炳电影史册同时又相对晦涩难懂还比较闷的电影,在交流与审视时可能需要调整一下心态。一方面要认识到既然被影史如此推崇势必有它优秀且独道的地方,切勿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口味或者暂时无法理解就直接轻易地否定,并草率地认为别人也肯定看不懂,提起也只是为了装逼。另一方面也不用过于迷信权威,多数经典电影其实反映的只是少数影评人、策展人或电影学者的品位,只是他们掌握了话语权,从而获得了定义电影优劣的资格,进而影响了普罗大众。回到这部电影本身,首先因为宗教语言年代的三重隔阂,造成了当下的我们在理解层面的巨大鸿沟,但透过细致的观赏也应能大致体会到导演通过这群人表达的对于死亡、爱情、宗教等命题的观察与思考,其中针对上帝是否存在的诘问充满力道,深得我意。进行高级的哲学性思考总归是宝贵的。

10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哎,这才是电影艺术啊。

14分钟前
  • 江绪林
  • 力荐

8/10。以黑暗的气质艺术化了存在主义追问,骑士目睹了文明的浩劫,沙滩的岩石边横卧着腐烂尸首,他怀着对上帝的忠诚却对着伪装成神父的死神告解(十字军东征、烧死女巫都以上帝的名义替死神做事),上帝的存在变得虚无,与死神博弈的双手是自我存在的唯一确定。伯格曼抨击了盲从上帝的愚昧,地狱般的忏悔仪式打断了约夫夫妇美好的歌唱表演,愚民面对十字架上的耶稣像和披着死神黑色长袍布道的修士,鞭打身体、嚎啕大哭、请求上帝饶命,逃避死亡的虚假忏悔就如假死的马戏演员,演员用弹簧刀的特技哄骗了抡起板斧捉奸的铁匠,但哄骗不了死神锯断他的生命之树。约夫一家代表基督的爱,酒馆里被迫舞蹈的约夫本已身心受辱,却和妻子用满怀爱意的野草莓款待骑士,令怀疑里迷失的骑士从内心深处感受家庭的温暖,结尾新生的约夫一家和死神牵引之舞成为经典画面。

1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我始终认为,对于这类片子,只看剧本或者读一本哲学书更好。

22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因此死,并非死神,第七封印里身穿连帽黑袍跟骑士下棋的死神。而是俯面朝着我的,生。

23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伯格曼强就强在兼顾了故事、影像和哲理的统一。另外有一段特别像元杂剧《老庄周一枕蝴蝶梦》以及后来《大劈棺》之类的故事,我就知道元杂剧和明传奇绝对是个大宝库。

24分钟前
  • 江上
  • 力荐

8.7/10 最后一次下棋,骑士故意弄翻棋子,死神后来摆的和先前的不一样,你们说是穿帮镜头,我看是死神在作弊。///补充下,其实就是穿帮,因为早在弄翻棋子前,两个正反打镜头里的棋子排布就已经不一样了,所以一开始就是穿帮……当年还觉得自己挺独具慧眼,惭愧惭愧。

29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力荐

看过一遍,并不大明白。等我把圣经看完再对付你。

31分钟前
  • 2013
  • 力荐

the silence, the twilight, the bowl of strawberries, the bowl of milk. Your faces in the evening light. Mikael asleep, Jof with his lyre. I shall try to remember our talk. I shall carry this memory carefully in my hands as if it were a bowl brimful of fresh milk.

35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推荐

经历过战争,遇见更先进的拜占庭文明,还目睹这瘟疫带来的死亡,骑士迷惘人生,怀疑上帝,他的信仰遭受到挫折,向死神寻求验证,这也注定他最终死亡的命运。信仰是单纯的事也是快乐的事,有了信仰,人才活得快乐,才能获得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瑞典影史十五佳NO.09

3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真的没看懂

41分钟前
  • 犀牛
  • 还行

当骑士在草坪上看着周遭的暮色黄昏、享受草莓与牛奶之味,觉得信仰似乎无关紧要了,这也是我对存在主义的注脚:英雄和神圣与我无关,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做一个人。最后死神轮舞与走向新生并行,为这永恒的诘问留有余地。奇异美感近黑塞诗句:“我们的生涯也要像七月之夜,背着幻梦,把它的轮舞跳完。”

46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如果《野草莓》是孤寂老人晚年生活里对过往人生的回溯,那《第七封印》则是血气方刚年纪里对生命的探求和死亡的反抗。不曾想,伯格曼的电影竟是奇幻的,《野草莓》里梦境与现实的融合,《第七封印》里死神的忽隐忽现;而两个片子开片的台词对接下来的故事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只是我并没很享受的观感。

4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伯格曼最有名的作品,大约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最容易被认同的作品。”对观福音书“时期重要作品,影剧传统,跟[假面]之后伟大的形式实验简直差好远。怎么看都是民俗传奇剧。Gunnar Björnstrand扮演的仆人好萌。

5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我祈祷,只有死神倾听。我告解,只有死神赴约。我有智慧,与死神博弈总能胜出,但为什么?上帝总向我隐藏?他总是躲在半真半假的承诺和无法实现的奇迹背后?我输了,最终我只能身不由己的跳着死亡之舞,在黑暗中渐渐远去。留下那些从来不问问题的人,在温暖和光明中享受上帝造物的甜美。

56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灵魂的庄严之舞

1小时前
  • 艾小柯
  • 力荐

第一部伯格曼。看了半小时我就决定放弃思考和猜疑,像对待商业爆米花一样藏起脑袋去对待它的镜头艺术,结果仍不见其亮处,所以不仅没碰着它的“好”,退一步也没觉得“好看”。倘若有日缘分成熟走过一遍《圣经》,我还会回来见你的。

1小时前
  • Ocap
  • 还行

伯格曼代表作,与[野草莓]同年上映。影片通过十字军东征归来的骑士Block在黑死病肆虐的欧洲乡村的见闻,展示了不同人面对死亡时不同的态度与行为,对信仰与理性、生命的意义与上帝的存在性作了探讨与质疑。高反差影调与奇诡诙谐的情节使本片兼具娱乐性与哲理性。与死神对弈和死亡之舞很经典。(9.0/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