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劳伦斯

HD中字

主演:彼得·奥图尔,亚历克·吉尼斯,安东尼·奎恩,杰克·霍金斯,奥马尔·沙里夫,何塞·费勒,安东尼·奎尔,克劳德·雷恩斯,阿瑟·肯尼迪,唐纳德·沃尔菲,I·S·乔哈尔,米歇尔·雷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6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2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3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4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5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6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3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4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5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6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7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8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19阿拉伯的劳伦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阿拉伯的劳伦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16年,阿拉伯大起义爆发。 英军中尉 Lawrence(Peter O'Toole 饰)受命登上阿拉伯半岛之后,决定带领阿拉伯人夺取亚喀巴。在穿越沙漠的过程中, Lawrence 力排众议孤身返回搭救了失踪的 Gasim(I.S. Johar 饰)。此举赢得了众人的尊敬,Ali ibn el Kharish(Omar Sharif 饰)沙里夫甚至让 Lawrence 换上了沙里夫的长袍,而 Lawrence 也欣然接受。可是阿拉伯部落间并不和睦,Harith 部的 Gasim 杀了 Howeitat 部的人,双方剑拔弩张。为了平息争端,Lawrence 亲手处决了 Gasim,而杀人的快感却让 Lawrence 感到不安。成功夺取亚喀巴之后,Lawrence 驼不停蹄地穿越西奈半岛回到开罗。Allenby(Jack Hawkins 饰)将军大喜过望,升 Lawrence 为少校,对其寄予厚望……一点双人秀 第二季航向晨曦亲爱的乘客,你好 第二季孤芳不自赏纪录片夜间飞行头颅游戏军情五处:利益之争后宫婚小好,小麻,佐和子决战美丽乡村水浒传之英雄本色主妇的反击做没做过的事清算第一季奶酪陷阱拳击手的救赎彩券强盗爸爸人狗情未了快乐天使红色药丸僵尸国度第五季欢乐合唱团第六季K-POP最强生死战西线无战事妖天下欲仙欲死伊瓦鲁国民美少女我的会长大人特别篇教师之恋游戏规则第一季克里斯汀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我的媳夫偷吻1968凌晨一点日本昆虫记

 长篇影评

 1 ) 五年了,也该写一写影评了:《阿拉伯的劳伦斯》

我崇拜过这部电影,憎恶过这部电影;五年前的时候爱上了它,四年前对它痛恨至极,而到现在,已有三年没有瞟过它一眼;然而作为一个真正的粉丝,当发觉这部电影正在略有些遥远的华盛顿上映的时候,我发觉自己无法安然地坐在宿舍里,若无其事地等着它的上映期过去;我想要看大银幕上放映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因为这部电影本就是为了那巨大的银幕而量身订制——如Ebert所写那小小的电脑屏幕就像是把一个巨人困在了一个小小的火柴盒里;而把这巨人投射到巨大的空间,让他伸展手脚,尽情展示出他原有的光耀,作为一个真正的粉丝,这就像是去参观传说中的金字塔——当你返回的时候,会隐隐觉得人生更加完整了一点点。 ——很长时间我都和这部电影维持着爱恨交加的关系;也许我们会一直把这种关系维持下去。《阿拉伯的劳伦斯》是大卫•里恩一生最高的成就,它由最好的剧本、最好的表演、最好的摄像和最好的音乐构成,被一个最严苛的完美主义的导演用天才和魔法熔合成了一部长达四小时的巨幅史诗。它的节奏很慢,庄重宛如一位国王,迈着帝王的步伐款款将你引入一个最无情的故事。它以传记电影为名,然而它并不是关于真实的劳伦斯。真实的劳伦斯,比起电影里的劳伦斯,是一个更高尚、更好的人;但这部电影探求的并不是真实劳伦斯的灵魂深处。导演大卫•里恩有一个故事要讲,劳伦斯的名字和经历都只不过是这个故事的载体——塑造一个与真实相异的劳伦斯是讲故事的需要,虽然这对于劳伦斯,对于我们对他的记忆,都不大公平——然而这个电影并不是关于历史;它是关于故事。 AFI的Silver Theater在09年7-8月间,每周日傍晚7:30pm放映一场《阿拉伯的劳伦斯》。由于这个影院距离华盛顿市内距离颇远,好心的sx同学便提出要开车与我同去。他从没看过这个十分考验耐力的电影,于是我便很想看看他对它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我们的放映厅里面竟然坐了很多人,男女老少各式各样的人,其中不少犹太人,排排地坐在那里等着一个1962年220分钟的电影开始。真的,很意外。 第一次在电影院里面看《阿拉伯的劳伦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看《阿拉伯的劳伦斯》。有人笑的时候大家也都会一起笑,有时候整个剧场里都会静得鸦雀无声:你和这么多看不到面目但是就坐在你周围的人一起忍俊不禁,一起屏气凝神,一起被融进了一个虚构的世界里。 《阿拉伯的劳伦斯》在大银幕上,真的变成了另外一个电影。 你看到了导演想让你看到的一切——在巨大屏幕上那渺小得惊心动魄的一个黑点,那是在渺茫的橘红色沙质世界中一个正在运动的人。所有那些你不可能在电脑屏幕上发现的细节——谁知道那蜿蜒的巨型沙丘上还有那么多复杂别致的纹路?——一线黑点状的驼队,细沙松软的质感,群星闪烁的缄默的夜空,都清晰得触目惊心。我一直都知道这片的摄影极美,然而我却一直不知道它原来有这么的美。我数不清弗雷蒂•扬到底有多少种方式来捕捉无边的沙海、晴空、烈日和高耸的神一般的陡峭山岩,但每一幅画面都像是一个新的惊艳的发现,你被那画面击倒时会忍不住倒抽一口气,那渺茫而异质的美无以用言语来形容。飘扬在沙海上的旋律拥有一种燃烧般的色彩,它沿着沙丘的曲线婉转起伏,悠扬而壮丽——“劳伦斯的旋律”,人们这样叫它,模仿《日瓦格医生》中“劳拉的旋律”——音乐的情绪在高潮时迸发出来,犹如一轮红艳的旭日喷薄而出,与那广漠的橙色沙漠相映生辉。 也许是巨大屏幕的缘故,也许是时隔三年的缘故,我觉得我终于能将里恩的故事看得明澈:以前我以为《阿拉伯的劳伦斯》是一条戏剧性的抛物线,用四小时的功夫来精心讲述劳伦斯那戏剧般的升腾与跌落;这是误解,它其实是一颗裹了糖衣的苦药——糖化尽时便只剩了苦涩。 《阿拉伯的劳伦斯》分为上下两部。我曾把上部看作是抛物线升腾的一半,充满了成功、喜悦与光耀;而下部则是下坠的过程,失败和悲剧接连不断直到我们的主角像陨石般轰然砸到地面。我曾以为这电影探索的是这样一条曲线:一个人内心的高贵和坚毅是怎样将他引向辉煌,而他的瑕疵又怎样导致他的坠落。这当然是最直白的解读,可它却与这电影的主旨失之交臂。如果我们世俗地用成功与失败的标尺来丈量劳伦斯,他将是一个比实际渺小得多的人物。著名记者洛维尔•托马斯(也就是电影里美国记者Jackson Bentley的历史原型)曾把劳伦斯渲染为阿拉伯的未冕之王,然而却被欧文•豪鄙视为“不锈钢版的”的劳伦斯,闪亮而廉价。 这不是关于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不是关于个人的动机与人性的缺憾;不是关于高远志向与残忍现实;在这个电影里有一个身穿阿拉伯人服装的英国人,一半崇高,一半荒谬。Robert Browning的诗句“Ah, but a man’s reach should exceed his grasp, or what’s a heaven for?”看起来正好可以勾勒出执著得不近理性的劳伦斯。他是一战时一个年轻的少尉,因懂得阿拉伯语而被派往阿拉伯王子费萨尔的营地,充当英阿联络官。但他却梦想着推翻统治阿拉伯六百年的土耳其政府,夺回阿拉伯人曾经的首都大马士革,重建一个独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来重现阿拉伯帝国九百年前的辉煌。劳伦斯,骨子里,是一个书读得有点太多的牛津历史系毕业生。如此恢宏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失败。然而劳伦斯是这样一个疯狂、坚忍而天才的梦想者;他来到这片土地,他想要给当地人一个国家,他便如此去做了。 故事是这样的:领导阿拉伯革命的费萨尔有一支由贝都因游牧民组成的“军队”,但这支原始军队却即将被土耳其人的飞机大炮炸出地图;劳伦斯悄悄领着费萨尔的五十个贝都因人穿越“不可穿越”的内夫德沙漠,联合沙漠另一端的豪威塔特部族,从背后奇袭土耳其的海港重镇亚喀巴。旅途上,劳伦斯从一个坐守办公室的文职小军官蜕变为一位身着麦加酋长服饰的蓝眼睛阿拉伯领袖;在骆驼上他可以比任何土生土长的贝都因人骑得都远,他可以比任何贝都因人都更能忍耐沙漠的酷烈,为了救人他完成了任何贝都因人都不敢去做的事情;他穿起了阿拉伯酋长的服装,采纳了本地人的习俗。在他文气敏感的外表下面灼烧着那样一种狂热:他可以承受任何痛苦,他可以做出任何举动,来达到他的目标——创造一个国家。出奇的坚毅为他赢来了贝都因人的尊敬,仁爱令他得到了人们的热爱,而奇袭亚喀巴的成功不但挽救了阿拉伯大革命,并使他受到了阿拉伯各个部族的拥护。有了亚喀巴作为基地,他要来了英军武器与设备的供给,领着贝都因部族出没于大沙漠之间,捣毁土耳其人的铁路,切断对方的供给,逼迫在沙漠中断粮的土耳其军不战而退。亚喀巴给了阿拉伯革命一个立足之地;其后劳伦斯游击式的铁路破坏让阿拉伯军队逐步北上,同时保证了交战中的双方都只有最少的伤亡人数。天蓝眼睛、身着飘逸的白色长袍、系着金色腰带与匕首的,仍然文气的劳伦斯,可以想象,在那些疯狂崇拜着他的贝都因人中间,地位如同一位半神一般。 很多人都会不慎犯下这不幸的错误,将电影中的劳伦斯与真实的混为一谈——真实的劳伦斯是羞缩的,他支持阿拉伯独立同时也支持犹太复国运动,一个人道主义者相信生命高于一切。然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电影吸收了真实劳伦斯的经历却错失了真实劳伦斯作为领袖人物的精髓。越来越多的人读过了劳伦斯的传记与书信后,都惊艳地发觉他原来具备着最好的领袖的素质:他那惊人夸张的责任感,他那令人抓狂的无私无欲,他那”肩负良知重荷的勇气与脆弱“。沙漠磁石般吸引着劳伦斯是因为他爱它的空无一物,爱它那绝对荒芜的存在——他的淡泊与无私是个无人能理解的谜。一个领袖,若将自己的欲望强加于被领导的群体之上,他便不再单纯地为这一个群体的利益而服务。而劳伦斯,也许他真正想成为的,其实是一面人形的镜子,映照着完美事物而不留下一丝“自我”的痕迹。在战争中他担当过过重的责任——夸张的、不切实际的、自己加之于自己的责任:对英国、对阿拉伯、对土耳其负责、对己方和对敌方的死伤负责、对每个贝都因村落中留下来的妇女老幼的供给负责、对建造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负责。“阿拉伯的劳伦斯”并不真的是“时势造英雄”,其实它更多的,是带着些“无可避免”的意味。 屏幕上的劳伦斯没有那样恢宏的责任感,但他心中却有一个极大的自我。电影里,里恩给了他的劳伦斯一个隐秘而强烈的个人动机:他是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私生子,他被出身的羞耻驱赶着,只有完成那些英雄传奇般、乃至奇迹一般的事迹才能抚慰他那理想主义者的自尊心。这种对于作出非凡事业的渴求,就像一根牵动木偶的线绳一样,贯穿了整部电影一直把劳伦斯从开罗牵到了大马士革。亚喀巴的攻克以及袭击铁路的成功令劳伦斯的地位和自尊都扶摇直上。这本就是那种极度浪漫而荣耀的英雄主义时刻,英雄凯旋,万众欢呼。但荣耀其实只是一枚苦药上裹的薄薄的糖衣。 光耀之外,还有现实和战争。有接二连三的不幸与痛苦。有一些劳伦斯不得不动手杀死的人,其中一个是他冒死救回的阿拉伯人,另一个是追随他的半大的贝都因男孩;另一个男孩则被他引进了流沙里(西奈沙漠里怎么会出现流沙估计全世界只有里恩一个人才知道谜底)。战争的残酷就像一盆盆冷水一样地浇下来,这时劳伦斯就会深深地陷入他的灵魂深处,像一只蛤一样地合了起来,不说话,不活动,眼神迷离,孤零零地活在他自己的宇宙里。而另一个现实是,那些骁勇的贝都因游牧人,他们热爱劳伦斯,但大多数人却不懂得“国家”与“自由”的含义;劳伦斯为他们带来了胜利的荣耀和丰厚的战利品,而当天气转寒他们便满载着收获回家过冬,将劳伦斯与阿拉伯革命丢在了黄沙上。 你的人都散了,那你打算怎么办?——劳伦斯的英国同事问。 北上。——劳伦斯说。 我们只有二十个人,你打算怎么办?——哈里斯部的阿里,在阿兹拉克那寒风瑟瑟的石堡里问。 北上,取德拉。——劳伦斯说。 ——为什么? ——因为需要。因为当英国军队攻入耶路撒冷的时候,阿拉伯军需要进入德拉。 他拥有那种冷静的狂热。二十人、二百人、两千人在他看来可能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拿下北方重镇德拉是必要的,那么即使只有他一个人,他也会试图只身拿下德拉。真实的劳伦斯显然没有这么傻,而里恩为了自圆其说便牵动了劳伦斯那一根自大兼自卑的神经。于是劳伦斯只身潜入土耳其军事重镇德拉是为了向他的二十个阿拉伯战友证明:劳伦斯不是一个只能做平凡事的平凡人,如果他决定把阿拉伯革命带入德拉,那他便能说到做到。 结果他在德拉被捕、被拷打,那被俘的一夜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人真正清楚,但某种悲剧性的事件定然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因为从此他的灵魂上就携带了一道深深的巨大的伤疤。他没有被认出来,土耳其士兵把他扔回了街上。当阿里把他从街上捡回来时,他已是一个严重破损的人。 当他攻下亚喀巴的时候,他就试图离开阿拉伯,就好像他已预见到他自己的狂热会有多么可怕;英国的艾伦比将军把他留了下来。离开了阿兹拉克的石堡,带着尚未愈合的伤口,他再次要求辞职:但是不行,艾伦比指望着他的阿拉伯军给英军充当右翼。你是卓越非凡的,艾伦比诱哄说,阿拉伯的劳伦斯会闻名世界而你只有去查历史资料才会知道艾伦比是谁。然后还有政治:阿拉伯人不能得到大马士革,阿拉伯人不会独立;因为英国和法国已立约在战后平分这一片土地。在艾伦比的指挥部有这样一幅壁画,阿波罗的儿子为了自大逞强,驾驶他父亲的马车而被摔死。身材挺直而高挑的劳伦斯走到这巨幅壁画的前面,昂首告诉艾伦比:去烧了那些政客的文书,因为大马士革将是阿拉伯人的首都。 他回到阿拉伯,一个被战争研磨的,破损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疯狂。高大的骆驼、鲜明的白色长袍,金色的头绳与腰带,碧蓝的眼睛和鲜紫色的旗帜,劳伦斯的旋律荡气回肠;沙漠上空回荡着成百上千阿拉伯人的叫喊:劳伦斯劳伦斯劳伦斯劳伦斯,无穷无尽。这是阿拉伯军队向大马士革最后的冲刺,他们必须在艾伦比的英军赶到前夺下这座古老的首都。这个高挑的身着阿拉伯长袍的英国人公然与自己的国家为敌;英国想要阿拉伯,而劳伦斯不惜成为一个叛国者也要将阿拉伯抢回来。阿拉伯是给阿拉伯人自己的。 ——你是谁?你是谁?电影中曾有人对劳伦斯大声问道。 ——是一个文职军官,是一位埃米尔;是个天才,是个傻瓜;是一个大英帝国的子民,却深陷在世界的另一边。 溃散的土耳其军队在撤退中血洗了塔拉尔的村庄。当劳伦斯的部队随后赶到目睹这一惨状时,那个破损的人失控了。他本是个仁爱的人道主义者;然而这时他却略带歇斯底里地下了不留俘虏斩尽杀绝的军令。他失控地杀人,几分歇斯底里、几分嗜血。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他浑身血淋淋而肮脏不堪;静默、无神而痛苦,又变成了那一只紧合在一起的蛤:为阿拉伯独立他牺牲了所能牺牲的最后一样东西:人性。 为什么?看完电影后sx问,为什么不留俘虏?为什么这样歇斯底里? 为了戏剧效果?我说。记得最初看完这个电影时我也有同样强烈的疑问。这是一个明显的人物断层。劳伦斯在这里的行为无法从电影的上下文中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解释。诚然劳伦斯是一个复杂的人;《智慧七柱》是一本复杂的厚书。但E.M. 福斯特,比绝大多数人都更加了解T.E.,却写道,“如果我们把[T.E.的]同情心当作北极星,它可引领我们穿过《七柱》中的心路就好像大马士革必然将我们领向地理上的北方。“无论里恩从《智慧七柱》的这一情节中读到了什么,“嗜杀”都是一种离谱的演绎。 而里恩从哪里得到了这嗜血的主意?答案该是在1960年Terence Rattigan的话剧《Ross》里面。这个话剧以劳伦斯的一战故事为蓝本,而里恩的电影剧本很大程度上是对《Ross》的改进和沿袭。嗜血的情节是Rattigan为《Ross》安排的,而里恩采用了这一情节却没有采用Rattigan在《Ross》中给出的原委。于是,这情节就像从半空飞来一般地架在里恩电影的主线上。(事实上,对里恩电影情节中的几乎每一个疑问,都可以在《Ross》中找到答案。而Sir Alec Guinness竟然在里面主演劳伦斯——啊啊啊!) 大马士革这个从前遥远而明亮的北极星成为了最终一切辉煌与苦涩的顶点。劳伦斯把艾伦比远远甩在了后面;这是五百年来阿拉伯人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夺回了自己的首都。然而劳伦斯火速建立起来的阿拉伯临时政府根本无法发挥职能,他的临时议会就像是一个集贸市场。生活在远离文明的世界里的贝都因人完全不能理解政府职能和现代科技,他们是一群居无定所的游牧人,他们跟着劳伦斯来到大马士革,像观光客一般在议会大厅里吵闹了一圈,当晚便继续回到沙漠与群星和旷野为伍。他们来了,他们征服了,于是他们便可以离开了。劳伦斯有没有预见到他的大马士革最终是这样一场镶了金边的噩梦?当晚所有人都已离开,空荡荡的议会大厅只剩下高悬的阿拉伯旗帜,劳伦斯默然无语地写着他的辞呈,对面的阿里一面望着他一面潸然泪下。当阿里告辞时,文气的幻灭的劳伦斯问他这一切是否真的有意义,庄重的骄傲的阿里说,是的,很多;然后欠身。 如此一个悲剧到底是关于什么?它是关于劳伦斯的传奇与失败;是关于理想与人性;是关于自由与战争;然而在所有这一切的核心里,它是一个关于牺牲与奉献的传奇。劳伦斯并不因失败而令人同情,他因失败而令人敬畏。这一个人为了一个超常的宏大理想,忍受了超乎常人想象的苦痛,在异常残忍的沙漠和战火中被洗炼,被磨损、被创伤、被研磨;他杀过战友,被敌人折磨,背叛了他的祖国,为复仇而进行屠杀。他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而全盘献上他的灵魂,并不要求丝毫回报,然后眼看着那闪亮亮的灵魂被战火灼烧成一把轻灰。他付出得太多太多;而他的悲剧就在于,在那所有可怕而沉重的牺牲之后,最终换来的却是大马士革的混乱与徒劳无益。阿里忍不住为他流泣但劳伦斯只是静静地递上他的辞呈,静静地离开。倘若这电影有一个辉煌胜利的结尾,那么劳伦斯便不会因为这沉重的悲剧而显得如此高贵。 最终费萨尔王子从劳伦斯手里接过了这个新生的阿拉伯政权,哪怕它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政府但它却仍然是一个国家。望着劳伦斯消逝的背影,费萨尔自言自语:我欠你的,远远无以估量。 这是最令人敬畏的一刻:这个人,他空手而来,又空手而去;然而他走时留下的,竟是一个国家。 这大概是真正的传奇。而里恩终究,锐利而精确地,捕捉到了劳伦斯那与荒漠性情相投的极澄净的灵魂。 电影结束时sx带头鼓了掌,那时已是半夜十二点。我突然觉得在这么晚的时候,拉朋友来看一部这么老、这么长,并且没有美女的电影,也许不是那么糟糕的一件事。

 2 ) 风中的劳伦斯


没有比一战时期奋战于中东沙漠的英国佬更悲催的“帝国主义”了。他们在碧日黄沙中苦战经年,攻占了巴士拉、巴格达、攻占了西奈半岛、耶路撒冷、攻占了巴勒斯坦、黎巴嫩,还攻占了大马士革。但军事胜利之后,迎来的却是政治上的全面败退:叙利亚变成独立国家,并成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黎巴嫩亦然;随后是埃及宣布独立;巴勒斯坦被泛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接管,英国所支持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被驱逐;惟一值得欣慰的成果是伊拉克的独立,但其代价是英国人所设想的西方式宪政被伊斯兰的“政教合一”取代;

“就中东本身而言,采取一项亲阿拉伯的方针无异作茧自缚。实际上,中东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可以与之友好交往或给予支持,在那里只有一伙竞争的对手,或者几乎是势不两立的准仇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十二卷》),这是后世的英国史家对那段历史的精确评价。在他们看来,当时的英国被幼稚的理想主义情绪冲昏了头脑,一心想完成阿拉伯各部族的大联盟,结果却换来一地鸡毛。

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讲述的就是这段不堪回首的“征服史”。出身牛津的贵族私生子劳伦斯少校,受命联络在沙漠中四处游击的费萨尔亲王(以后的伊拉克国元首),集合其麾下武装,协助英军进攻奥斯曼帝国。在此过程中,劳伦斯与阿拉伯人水乳交融,无论服装、思维方式还是政治立场,都已“阿拉伯化”,这支英-阿混合武装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并最终进驻了阿拉伯的故都---大马士革。但之后的情形却是悲剧性的:习惯于宗教生活的游牧部落无法与劳伦斯的现代议会制理想相契合,在无休止的争吵中,城市陷入一片混乱,部落又回到了沙漠,劳伦斯也黯然离去。

这似乎是一则个人英雄主义遭遇挫败的悲情故事,但是很显然,大卫•尼恩的意图不止于此。这位曾执导过《桂河大桥》的知名导演,一向以善于表现特殊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冲突而著称,本片也不例外。《阿拉伯的劳伦斯》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性抗争,透过主人公的命运轨迹,我们看到的是困扰这片土地千年的文化死结:伊斯兰教的土地和以西方化为特征的现代性的冲突,其影响至今仍未消除。

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国家的冲击开始于18世纪末,与后来被迫打开国门的中华帝国一样,当时的中东各国同样深切的感受到了西方“船坚炮利”所带来的冲击,他们也采取了同中华帝国相类似的应对方法:购买西式武器以及模仿西方的军队建制。奥斯曼帝国和伊朗还先后颁布了宪法、建立了议会。令西方人始料不及的是,这竟是一座建立在沙丘之上的城堡,在宗教生活的狂风下,很快就坍塌了。

基督教与国家政权的分离,无疑是西方文化的幸运。而这一点在伊斯兰的土地上,却自始至终未能实现,从穆罕默德时代开始,教义便以刀剑为传播方式,国家与宗教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它不可避免的只能允许一个专制的国家体系,即由“哈里发”赋予的不容有任何异议的、统管世俗和精神领域的、政教合一的权力垄断。宗教生活才是国家生活的全部,西方人很快就发现:在这些国家,选举和代议制根本起不了代议的作用,因而也无法产生一个对议会负责的立宪政府。比如伊朗的宗教社团就曾经明确宣布:“全部或部分的拒绝或推翻与伊斯兰教圣规相抵触的立法提案,使之不得成为法律”。

这是一道无形却坚不可摧的墙,横亘在劳伦斯少校和英国人的面前,也横亘在后来的美国人面前。人们不得不从教义本身来理解这个宗教以及这片土地,还有她的人民: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有其简明的教条和详细的教徒义务:祈祷、斋戒、施舍、朝觐以及圣战,至于最高功德便是要为信仰而死(这一点与基督教、佛教等其他宗教迥异)。它所崇拜的对象是纯粹抽象的,不允许真主“安拉”有任何偶像或者表象。黑格尔对此曾有过不失尖刻的评论:------不受一切约束、不受任何限制、绝对漠视周围的事物,这是伊斯兰教所特有的热忱。对抽象观念的狂热使得“宗教和恐怖成为阿拉伯人的原则,就像自由和恐怖是罗伯斯庇尔的原则一样”。

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国家”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是模糊的,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作为公民组合的国家,只有各个不同的教派以及他们的信众。就“哈里发”一职而言,它从一开始就意味着绝对的专制主义,后来,那些与哈里发分庭抗礼的人也通过一系列不合逻辑的手法建立了既不对上也不对下守信用的专制政体。在整个伊斯兰世界,专制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众多的伊斯兰国家如此相似,唯一区别就是这个国家的政局稳定一些,而那个国家的君主强权一些。在伊斯兰教世界,没有什么禁令像在西方那样具有威力,独裁者们不理会任何道德禁忌。对每个穆斯林来说,跟从正统的宗教观念或者追随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派别都是很容易的事情。外来的力量有可能夺取他们的土地,但是,如果不借助《古兰经》的支撑,就无法迫使穆斯林服从自己。劳伦斯以及英国人的理想---现代意义上的阿拉伯国家的联盟,注定只能是镜花水月。

在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的地方,面对专制主义及其警察,人们不受任何保护,一切与权力有关的机构都鲜廉寡耻,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及不存在贵族和教士的现实,使这种状况不可能稍加缓解。在这种情况下,伊斯兰教对非伊斯兰的居民、对外族常常表现得极端傲慢,既无法理解外部世界,也难以被外部世界所了解,一切改革也因此无从推动。

劳伦斯的悲剧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当年他和费萨尔部族一起战斗的地方,时光似乎已经凝固,一切还是从前。宗教、以及教派间的纷争,依然是无解的痼疾,并主宰着历史的走向。大卫•尼恩在影片中未能解答的疑惑,已成天问。

 3 ) 劳伦斯

该片以土耳其入侵阿拉伯半岛为背景,讲述了英国陆军情报官劳伦斯带领阿拉伯游击队炸毁铁路,成功使阿拉伯各族维系在一起的故事

从黄沙大漠的壮阔景象,到人性的幽微复杂,从一骑绝尘千山独行的浪漫主义,到老奸巨猾狗屁倒灶的政客阴谋,从生民涂炭的昏暗时局,到郁郁累累的英雄末路……真是叹为观止,摄人心魄,上下场开始前的音乐也是荡气回肠。

 4 ) 宛如初见——《阿拉伯的劳伦斯》4K修复版印象记

我上一次看《阿拉伯的劳伦斯》完全可算得上是long long ago的事情。
那次是在学校大礼堂,虽是银幕放映,但以我当时的懵懂完全无法判断所放到底是何介质。彼时对电影正燃起热情,然而所知不多,不过显然大家都懂得不多,因为当日放映竟然连排了《阿拉伯的劳伦斯》和《费城故事》两部。结局一点都不难预料,《费城故事》被割舍,不过也无人抱怨,在与光溜溜的三合板座椅较劲了几个小时后,能走出礼堂简直让人松了一口气。
我看出了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也看出了男主角不美却有魅力(我当时竟然觉得彼得·奥图不美?!),但总体上还是不太明白。懵懂无知面对经典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敢乱说坏话,但在我心里估计还是隐隐埋下了“太长太慢太闷”的潜意识——因为经年之后我藏碟上千部,却始终没有收一张《阿拉伯的劳伦斯》。

这次在电影资料馆看《阿拉伯的劳伦斯》4K修复版,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一部有INTERMISSION的电影。在这个看电影吃爆米花的时代,这样的行为简直有朝圣的意味,依稀沐浴到古典电影黄金年代的光辉。
《阿拉伯的劳伦斯》4K修复版是庄重高贵的古典风骨与现代修复技术的完美融合,画面色泽依然怀旧,却清晰得宛若新成,既有无限贴近的逼真,又有时光积淀的厚重。彼得·奥图的金发蓝眼在银幕上闪闪发光,风吹黄沙的每个细节都曼妙流动,人与沙漠天地构成美轮美奂的宏大画面,而其中的细小枝节也变得意味深长。许多镜头都会让人产生“大卫·里恩是怎么做到的”惊叹,这样的气势与质感不是依靠0与1编码所能复制。
一旦全情投入,我丝毫没有觉得影片太长太慢太闷,反而正是这种节奏造就了其史诗气度。大卫·里恩以这样的方式拍这样一部电影,最好地贴合了劳伦斯的传奇,他们同样的张狂野心,也同样的高贵不凡。

这一次观影的另一大收获是清晰看到以前所未见——无论是劳伦斯的同性倾向,还是他被土耳其人俘虏羞辱的经历,对这些在那个保守年代还不便言说的内容,大卫·里恩留下了大量的意会线索。
劳伦斯被土耳其人俘虏鞭打这段,当年印象颇深,虽不明了,但感觉怪怪。从劳伦斯的蓝眼睛到土耳其军官的红嘴唇之间的反打特写镜头,多次表现土耳其士兵猥亵笑容的镜头,这样的性暗示放在50年前是含蓄隐晦、不可言传,而放在50年后的今天,俨然变成了夸张露骨,观众席里响起了然的笑声就是明证。
彼得·奥图对于劳伦斯的塑造明显有柔美化的一面,不时会流露出女性化的肢体语言,这显然出自编导演的合谋。近4小时长的片中涌动的全是男性角色,女的一个没有。最MAN的是阿拉伯的劳伦斯,最娘们的也是阿拉伯的劳伦斯……

我不会把对《阿拉伯的劳伦斯》感受体验的大幅提升都归功于大银幕的震撼效果和细腻传达,毕竟,我也不是当年那个懵懂无知的我了。当然,观影体验依然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坐在我旁边的陌生男士,观影中不时低头翻看手机,显然小小的4寸屏比十几米的大银幕更能吸引他……

最后,还是用罗杰·伊伯特的评语来作结吧——《阿拉伯的劳伦斯》“就像一个高个子屈身于一间低矮的房间之中。你可以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影片的大概情节并略略体会其伟大之处,但要真正感受里恩这部巨作就必须设法看到大银幕放映的70毫米胶片版。对于一个电影爱好者而言,这是一生中必做的几件事之一”。

 5 ) 剑的双刃——[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直以来都偏爱战争题材,或许是缘于能够将人性底下那种最没有掩饰的欲望赤裸裸的展现。而对于[阿拉伯的劳伦斯],我实在难以定义它的立位。说是一战,但完全跳开了主战场;说是沙漠中的阿拉伯与土耳其之战,正面交锋的时段却又太少。总之完全没有战争场上的可怖与惊惧,却依然令人震撼。
    最初出现的劳伦斯和任何军官都没有什么不同,而大卫·里恩用了一个细节就表现出他坚毅过人的品格:行走沙漠时,因为同行的阿拉伯人不喝一口水,他便坚定地将已倒出的水又倒了回去。他手无寸铁却无畏地斥责阿里的野蛮粗鲁和愚昧;在英国同僚面前又公开支持哈里斯王子的思想。这个一开始被阿拉伯怀疑与不信任的英国人却终于带领着他们从土耳其手上夺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可是,劳伦斯高估了自己。他以为只要自己努力想做什么就总能成功,就像他从桀骜难驯的阿拉伯人手中得到了他们的民族服装也同时收获了他们的钦服那样。他却忘记,眼睛、头发与皮肤的颜色是永远无法被改变的。成为土耳其人的俘虏并经受拷打成为劳伦斯思想的转折点,他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个普通人,想要的也只不过是种普通人的生活,于是又毅然从阿拉伯抽身。
    劳伦斯最后的悲剧在于他成了一柄双刃剑,太过耀眼的锋芒已经划开了原本相安无事的那层界面,如同尖利的器具划开皮肤后淌出来的总是鲜血一样,当他的存在已然触及了双方国家的政治利益,当他显示出割破表象展现根本这种可能的时候,他最后的命运根本是毋庸置疑的。
    在阿拉伯人民眼中,劳伦斯是他们的英雄。大卫·里恩的伟大之处,在于除了突破60年代固有的拍片方式展示出沙漠、战争的宏伟,还捕捉到了人心底最微妙的一种感觉。一个在战争中高傲无惧始终勇往直前的领袖,在面对自己心底的恐惧时同样会迷惘畏缩手足无措。他的恐惧来源于对不同民族是否真能融合的怀疑,来源于对自身存在究竟是为了什么的诘问,来源于继续留下抑或远远避开的矛盾。
    战场上的神毕竟还是要生活在俗世中的。劳伦斯和他之后的巴顿一样,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当他们凯旋的时候眼睛里已开始对未来有了犹疑的神色,好像对他们的命运已经有了某种暗示。他们是在靠战争完成自身存在的价值,遗憾的是劳伦斯不是政客,而巴顿也没能成为第二个艾森豪威尔,战争之外他们不可能有其他建树。以这点而言,劳伦斯的结局无疑比巴顿更惨烈。
    仗还没有打完,英国和阿拉伯就坐到了一起。他们合计的是拔掉劳伦斯这个钉子。不过自然,话不是这么说的。政客的高明处,就在于把国家和土地看成棋盘,天地万物为我所用,皆是由我操控的棋子,劳伦斯的命运自然和棋子没任何分别,等到他们想收回,也不过是稍稍举个手的小动作而已。
    表面看来,劳伦斯的归来也算是风光无限,甚至有人以能和他握手为荣;但作为一个军人,不解政治风情只能让他觉得无助和铺天盖地的寂寞。大卫·里恩并没有交代离开战场后的劳伦斯过的是何种生活,只是用一个很平缓的开头描述了他的死亡:在狭窄而悠长的公路上驾驶着摩托,突然车直飞出去,而劳伦斯的眼镜挂在了树梢上。仿佛这段路途也就暗示了他逼仄且无奈的人生,晃来荡去的眼镜又像极了他的内心,无上的荣耀只不过是遮掩心底落寞和恐惧的外衣。
    看惯太多的人在收获名利时惊喜到不知所措的表情,但人生永远是公平的,风光底下的有时可能就是甚至不堪的另一种面目。当然劳伦斯的悲剧更多给人的感慨并不在这方面,他的那些无能为力并不取决于自身。诚然他能够带着众多阿拉伯人民去收复他们自己的土地,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也没有能力摆脱被摆布的命运。
    战争在这个时候突然显示出它的可笑,它可以被称作为政治的最高形式,但充其量它也不过是权利欲的另一种附属品。古今中外又有哪一场战争是能与政治全无瓜葛的呢?强者是为了更强,强到足以掌控他所了解的天下;弱者是为了变强,强到足以从原先的强者手中夺回那个天下。人心的欲望一旦被放大到那种程度,就不是可鄙可耻的问题了,那是可以登堂入室无可厚非明镜高悬一般的张狂。

 6 ) 《阿拉伯的劳伦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者引领的反殖民运动

阿拉伯半岛,自从有历史记录开始,就充满着战争、屠杀和征服。欧洲人、突厥人、蒙古人都曾经将这里血流成河,长期的战乱导致了这里的人们极端尚武,向往自由和不喜欢被约束。最近百年,土耳其人、德国人、英国人、苏联人、美国人,到现在的中国人。阿拉伯人依旧没有摆脱被人控制的魔咒,当然这或许与他们的信仰存在一定的关联。而一个不团结的阿拉伯,一个无法形成合力的穆斯林其实是现在各国都希望看到的,特别是在海权和石油时代,阿拉伯地域所处的战略位置,被无限放大。所以尽快研究和了解中东、阿拉伯地区的知识,是我国迫在眉睫的大战略。

故事发生在一战,当时的阿拉伯半岛,还没有基本没有发现什么石油。这样一块不毛之地,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兴趣。或许只有英国,有那么一点兴趣吧。当时正是日不落帝国最辉煌的时代,为了保卫苏黎世运河,不被奥斯曼帝国骚扰。英国绅士们,决定发挥他们的搅屎棍风采,在阿拉伯地区,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的腹地开展游击战,牵制土耳其人,加速同盟国的灭亡。我们的主角,劳伦斯中尉,授命团结阿拉伯世界的力量,为大英帝国创造战略空间。

人们对劳伦斯评价褒贬不一,上司和同僚都不怎么苟同他的作为。当然想要成为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就必须要让自己变得稍微有些卓尔不群。有人觉得他是位诗人,学者以及英勇的战士。又有人觉得他表现张扬,目中无人,是个性极端的顽固分子。劳伦斯就是这么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不过他确实促成了阿拉伯联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对大英帝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正是劳伦斯这种,顽固的冒险性格,最终让他死于一场车祸,生命最终定格在了47岁。

彼时英国的中东战局的战略总部,设在开罗。英国人并没有想要在阿拉伯半岛,投入太多的力量,他们更加希望守住苏伊士运河。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策略。英国决定在奥斯曼帝国的后方,挖掘贝都因人的潜力,从内部来消耗和挖掘土耳其人的战争潜力。所以熟悉阿拉伯人习俗的劳伦斯,被投机政客戴丹挖掘并启用。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麦地那方圆300里左右的地方找到费瑟王子,费瑟王子是阿拉伯起义军的发起者。英国人想要了解他的下一步动作,以及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劳伦斯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配合着他坚定的眼神,雄壮的背景音乐,传奇的故事即将拉开大幕。

跟随者向导,带着简单的装备,劳伦斯踏上了传奇之路。大漠是个充满神话、故事和英雄的地方。条件虽然异常的艰苦,但劳伦斯却展现了惊人的适应能力。这让他的向导,感觉到非常的惊奇。而更重的是,劳伦斯并没有觉得自己是高贵的欧洲人,这种平等与尊敬,得到了贝都因向导的认同。两个人逐步成为了盆友,当然这也与贝都因人的习俗有关在沙漠中只要二人同行,一起吃过面包和盐,就不能再去伤害对方,否则将背上极不光彩的恶名;而且两者之间会自动结下了生死同盟,无论是一人遇袭还是二人同时临敌,都必须并肩战斗到底。

生活在那篇土地上的人,我们虽然都称为阿拉伯人,但其实他们因为信仰、居住地的不同,自己有特别的部落和族群。就好像这是上海人,这是北京人。也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来到这片土地上的外来统治者,无法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的原因。信仰,民族,宗教,部落势力。而且整个半岛地区多为不毛之地,外来者很难适应。在这片可怕的大漠中,随处见血。在一处水井旁,他们遇上了一袭黑衣的阿里,他是这口水井的主人,这位阿里跟劳伦斯见面的第一个照面,就枪杀了他的向导。是的,在大漠这种水比黄金还贵重的地方,为了多喝一口水而杀个把人,毫不稀奇。但正因为,这种对于资源的抢夺,是的部落之间互相攻伐,无法形成合力,甚至于会被统治者所收买。面对如强盗一般的阿里,劳伦斯并没有畏惧,这也得到了阿里的欣赏。同时劳伦斯拒绝了与阿里,一起去见费瑟王子的建议。硬汉劳伦斯,就是这么的卓尔不群。导演通过这些场景的设置,美化了英国军人的勇敢和正直,让不知道英国黑历史的人们,对这些富有骑士精神的占领者产生了好感。劳伦斯没有因为向导的死亡而放弃,他在穿过一片山谷的时候,遇上了已经跟费瑟王子接上头的英国先遣军代表——布莱顿上校。

他们赶到费瑟王子的营地的时,正好赶上土耳其的空袭。营地里一片混乱,费瑟王子竭力的想要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和反击,怎奈手下缺乏面对现代化战争的认识。这让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布莱顿上校,完全看不上阿拉伯军队的战斗力。认为他们只能搞些小规模的偷袭,但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战役。带着这种傲慢的态度,布莱顿和费瑟相处的也并不融洽。一方面是因为信仰和制度的不同,一方面是对军队的理念和建设方向不同,当然最重要的是互相还存在巨大的猜忌,完全是赤裸裸的利益捆绑。不可否认的是贝都因人,确实缺乏现代化战争的常识,缺乏现代化的军队的基本素质,这导致他们缺乏斗志、缺乏士气,很难形成合力。而现代化军队的其实是从对于国家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感开始的。这与当地部落领主们的诉求,恰恰是截然相反的。这其实也是在30年代的中国军队,面对日军很难有作为的原因,直到先烈们的觉醒,共产党军队的出现。感谢我们英勇的先辈,让我们有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显然布莱顿和费瑟关于这种事情的争论,并不是第一次了,这让双方耗尽了耐心。费瑟已经厌倦了,跟自己信仰、民族和目的都不尽相同的英国人,这些英国人还喜欢说教,缺乏诚意。英国人向来喜欢寻找,能够用自己身躯替英伦绅士们阻挡子弹的耿直汉子。而我们富有胆略的劳伦斯,却一反英国人的风格。他看出了费瑟王子的枭雄本色,提出跟英国人合作,能够恢复阿拉伯世界的荣光。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冒险,赢得巨大的声望和地位。这让同样富有野心的费瑟王子如遇知己,两人促膝长谈共商大事。劳伦斯的无畏精神,瞬间抓住了阿拉伯世界的心。他决定奇袭阿卡巴,但是需要穿越一片死亡沙漠。就我们现在看来,也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但英雄总是能够创造神迹,就好像韩信、汉尼拔、陈庆之、霍去病。相信劳伦斯,也能够创造这种神迹。

黑衣阿里招募到了50条精壮的汉子,准备陪同劳伦斯踏上征途。他们一共只有20天,来穿越那片死亡之地。在沙漠那种抑郁的环境中,人会产生幻觉。疲惫与无助交织在一起,最后完全是一场意志力的比拼。由于太阳太过毒辣,指挥官阿里开始让突击队昼伏夜出,但他们依旧要与时间赛跑。在某一晚的行军途中,劳伦斯发现队伍中的贾西姆掉队了。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劳伦斯决定返回去救他,但这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劳伦斯又一次展现了他的不顾一切,他带着忠心的仆人返回原路,找寻这个可怜的掉队者。很快沙漠中可怕的太阳升起了,但劳伦斯奇迹般的救出了贾西姆,这堪称是一场神迹。突击队狂呼着迎接他们的凯旋,这个行径也为阿拉伯的劳伦斯,套上了神圣的光环。他用他的英勇,和对阿拉伯人生命的尊敬,再一次征服了阿拉伯人。这种火线救人的桥段,好莱坞用的可谓驾轻就熟。值得肯定的是如果你在一支,时刻不放弃战友的军队里,你还有后顾之忧么,敢不效命尔?

真正得到了突击队认同的劳伦斯,换上了象征阿拉伯文明的长袍。而未来我天朝,如果也想要在世界局势中,分一杯羹的话。也需要大量这种能够了解当地文化,能够融入当地环境的人才。不过此时志得意满的劳伦斯,又遇上了新的难题。他们侵犯了沙漠中的雇佣兵,奥达酋长的部落。奥达是个彪悍、骁勇,满脑子利益的狠角色。劳伦斯看到奥达部,兵强马壮的情况,立马就起了拉拢之心。他利用激将法,使得奥达越发的不满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后又游说奥达说,土耳其人驻守的阿克巴---劳伦斯此行的主要目的。充满着黄金和美酒,抢钱抢粮抢女人,向来是封建军队,最大的动力。奥达酋长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欣然与阿里指挥的突击队,达成同盟。队伍从50人,迅速增长到了千余人。但在阿拉伯这个部落之间,互相攻伐了上千年的地方,总是有很多化不开的仇恨。被劳伦斯从沙漠中救出的贾西姆,因为仇杀被抓。为了平衡各方势力的想法,劳伦斯只能亲手枪杀了他。这里的设置是为了显示阿拉伯民族的野蛮,也为劳伦斯心态的变化埋下伏笔,在这件事情后他变的逐渐漠视生命。

阿拉伯人的快马弯刀,确实锋利。如一团旋风般,撕开了毫无防备的土耳其人的防线。阿卡巴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落入了阿拉伯人的手里,也就是劳伦斯手里。劳伦斯做到了,千里奔袭,团结本是互相攻伐的阿拉伯人,并且一举拿下了一个阿卡巴港。英国佬的物质和补给,能够源源不断的从埃及运送而来。这为之后劳伦斯突击队的行动,建立起了一个稳固的支点。为了让英国远征军相信他们的胜利,劳伦斯决定沿着先知摩西的老路,穿越西奈半岛。去向远征军司令面呈这一战果,这又将是一场壮举。在折损了忠心的仆人杜德和几乎全部的辎重后。劳伦斯和另一个仆人法拉吉,在近乎绝望时达到了开罗。在开罗各方完全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完全不像阿拉伯前线那样的疯狂。中东战局新的指挥官,艾伦比将军,起初并不相信他们拿下了阿卡巴,但在得到佐证后,将军非常的高兴。决定将劳伦斯晋升少校,为了能让劳伦斯和他的阿拉伯突击队,能够毫无保留的继续在奥斯曼帝国后方骚扰。将军基本答应了他提出的所有要求,并授予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利。

宣扬反对殖民,追求自由民主的美国记者,找到了费瑟王子。并开始跟踪报道,劳伦斯的英勇战绩。在他的笔下,劳伦斯是个遵守日内瓦公约的优秀军人,而不是一个野心家,他的仁慈和勇敢得到了大家的尊重,这让劳伦斯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名字响彻世界。他的突击队则继续神出鬼没般的,对奥斯曼帝国的补给线进行骚扰。但这一次,另一位仆人法拉吉,在战斗中不幸受伤,为了避免让他落入可怕的土耳其人手中,劳伦斯亲手结束了这位忠仆的生命,这就是战争的残酷。这也是阿拉伯人的真实写照,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败后,劳伦斯决定深入奥斯曼帝国的战略重镇迪拉,去策动一次阿拉伯人起义。但他不幸被捕,并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虐待,虽然最后被黑衣阿里救走,不过这一次事故彻底改变了劳伦斯,他变的敏感、凶残、开始被自己的复仇欲望所左右。感觉因为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土耳其和德国暧昧关系,以及一战时加里波利登陆战的惨败,英国人对土耳其人黑的还是比较厉害的。

此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基本走向了尾声。英法两国,逐步开始商讨,如果在胜利后,疯狂刮分胜利的果实。虽然这场刮风狂潮,最终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在当时的英法殖民统治者看来,既然千辛万苦得到了胜利,那肯定得得到更多的利益来巩固自己的胜利。于是阿拉伯人,依旧无法摆脱被殖民统治的命运。在巴黎和会上,连战胜国中国,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利益,更加不要说还只存在在概念里的族群。借来势,总归是别人的势。阿拉伯地区,一直无法形成合力,就是因为总想着借势,而不自己创造和建立自己的势。目睹此情此景的劳伦斯,想要最后帮他的阿拉伯朋友们一把。他准备纠合队伍,为阿拉伯人拿下大马士革,这座阿拉伯地区最繁华的都市。利用英国人大把的英镑,很快一直近万人的队伍,就拉起来了。劳伦斯志得意满,带领着阿里、奥达以及各支部落武装,浩浩荡荡的杀向了目标。与此同时,英国人在艾伦比将军的率领下,也开始进攻大马士革。土耳其人虽然一路节节败退,不过败兵如虎,一路上烧杀抢掠。目的了一座座被屠戮的村子,劳伦斯的怒火冲到了顶点。他命令队伍不留活口,全部杀光。土耳其人血流成河,将沙漠染成了红色。

此时的劳伦斯已不再仁慈,他完全被仇恨、战争和无休止的暴力冲昏了头脑。这让曾经报道他光辉形象的记者,感觉到了厌恶。彼时天命已定,奥斯曼帝国已无心恋战,阿拉伯人顺利“解放”和接管了城市。但取得胜利之后,如何瓜分胜利的果实,依旧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阿拉伯各民族和部落,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甚至升级到了暴乱,这种重重的矛盾,并不是能够靠一个无权无势的英国人所能够解决的,哪怕你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因为这场暴乱,在医院中近2000名土耳其伤员,无法得到救治,而相继病死。目睹着混乱、死亡的劳伦斯幡然醒悟:阿拉伯这一次的成功,依靠的其实是英国人的援助,而一个民族自身的醒悟和图强,才能够让他们重新站起来。意识到问题的劳伦斯,心灰意冷,也与阿里和奥达分道扬镳。

因为对阿拉伯世界、对大英帝国的杰出贡献,劳伦斯被授予上校军衔。但他并没有感觉到荣耀,因为他自己清楚他失败了。阿拉伯人并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将统治者从奥斯曼帝国变成了英国人。这与他梦想中的民主、团结、现代化的阿拉伯,相去甚远。特别在看到费瑟王子,也迫不及待的与英国政府媾和,希望进一步做大自己的势力时,他彻底心灰意冷了。感觉自己最终,被一群老辣的政治家玩弄于鼓掌之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光彩,作为次要战场的中东,其实完全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电影将劳伦斯和中东战场如此神话,作用其实是意在敲打当年的中东形势。1954年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而1956年围绕苏伊士运河爆发了苏伊士运河战争。这些让被迫放弃该运河的英国人,看到的机会。于是通过这部电影,将自己粉饰成了阿拉伯人民的老朋友。从十字军东征,到克里米亚战争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对于别国的殖民破坏无所不用其极。但在这里却把自己描绘成了一个,解放殖民统治和反对殖民统治的圣人。这部电影在中东发现大量油田后,英国人对他们的垂涎,起到了树立正义大旗的作用。也是对因为以色列人的问题,陆续要倒向苏联怀抱的中东国家进行了敲打。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谁才是他们真正的救世主。

当然影片也阐述一些反战思想,年轻人创造战争和破坏,老年人创造政治以及和平。年轻的阿拉伯国家,不要没事就喊打喊杀,大家回到谈判桌上谈谈利益不好么?但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中东地区的战乱并没有停歇。五次中东战争、10年两伊战争、沙漠之狐行动、03年的重返伊拉克到现在的叙利亚内战。匹夫无罪,怀璧有罪的阿拉伯人,因为石油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的鲜血。但这种流血还没有到头,宗教问题、民族意识觉醒、地缘政治的角力、各家搅屎棍的轮番作用,相信这块地方在可见的未来,很难得到安宁了。从希特勒到本拉丹的例子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动乱和暴力最终会让人们引火烧身。

 短评

之前嫌它太长,一直没看,没想到进到沙漠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音乐和摄影都非常棒,人物塑造和演员的表演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轮流在热血逼和文青两档间无缝切换的彼得奥图和老狐狸费沙王子,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史诗电影,即便白人救世主的设定让我很不舒服也无法让我否认它的出色。

5分钟前
  • 生菇
  • 力荐

重刷大银幕4K。你是哈里斯的阿里,他是哈威塔特的奥达,他们是XX的XX,而我,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只有两种人觉得沙漠有趣,一个是贝都因人,一个是上帝。劳伦斯,你不是贝都因人,可惜,你也不是上帝。所以你只能亲手杀死自己救回来的人,亲眼看着自己的仆人死去,克制不住对暴力和复仇的享受,最终拱手交出自己的阿拉伯。|20161211-各方都想摆脱的英雄,找不到归属的堂吉诃德。大银幕看4K修复,沙漠影像美到心颤。

6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那个划火柴的一瞬,窒息了。美哭了。(某派弄几个灯泡拿软件一修那叫哪门子的自然奇观美)。至于内容,我完全被阿里那深沉的爱感动了。阿里的出场,影史第一。

8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为了那么多经费和5年的拍摄时间,我给四星。其实我只看了一遍,真没觉得那么棒,4个小时还累得要死~

13分钟前
  • 飞天PP猪
  • 推荐

是劳伦斯成就了彼得奥图,是彼得奥图成就了劳伦斯。在一切技术层面都尽善尽美的时候,如果没有奥图那种雌雄莫辩的气质,这片也不会达到如今的地位

15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自虐,起码有受虐倾向。被鞭打后的转变。不是我一个人觉着他很基,小心翼翼的维基把他归为Asexual,哼,才怪!http://en.wikipedia.org/wiki/T._E._Lawrence#Sexuality

19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只有男人没有女人的电影,在文明和野蛮之间冒险的小人物史诗。谢天谢地有中场休息,不然真的要全身麻痹...不是英国的劳伦斯,而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因为去过沙漠后心里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hkiff放映,上下场,开始前各有一段四分钟的主题演奏曲。震撼绝伦的大远景,一个最终回家的英雄

28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如果没有最后半小时在大马士革的纠葛,那之前在沙漠中的征伐与厮杀就不会如此摄人心魂;这是一部会让你爱上大屏幕的电影,这部电影说明了伟大的电影为何属于电影院。有些地方拍得确实轻佻,海斯法典擦边球,倒也更符合传说中那个更真实的劳伦斯形象了。

3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一部需要看很多遍的电影,如果少年时期一定会睡着,青年会热血沸腾,中年会陷入思考,但如果已是暮年,一定会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35分钟前
  • 人类学科研究员
  • 力荐

这是一个不可能产生史诗的年代。所以,我总是隔一段时间便挑一部那个时代的史诗片看。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勇气,梦想与崇高,尽管它们已经被那些该死的选秀节目和名人报道低廉化。

38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战争是年轻人的战争,和平是老年人的和平。

4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9 。看的第一部关于阿拉伯的片子,沙漠的画面甚是壮观,3个半小时没看到一个女的..

46分钟前
  • Mannialanck
  • 力荐

重温了一遍。很多人认为本片是讲述追求民主自由,但个人持保留意见。一战片的数量虽然相对不多,但不乏精品,而且因为政治背景往往显得更为客观富有反思色彩。个人最喜欢的五部一战片依次排列是:《西线无战事》、《光荣之路》、《圣诞快乐》、《红猪》、《阿拉伯的劳伦斯》。

48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普通人眼中的劳伦斯和阿拉伯之于世界同属异类,卷入重洗时代格局国家阴谋漩涡的个体群像,对战争暴力的探险享受到麻木悔恨,转场剪辑配乐实景摄影服饰无不大气,非神阴柔奥图尔和沙里夫的暧昧,年轻人发起革命老年人维护和平这就是政治。2K4KDVD蓝光隔年持续N刷,个人影史十佳,不会再有的史诗。

49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8/10。劳伦斯是映射英国野心的陨落,自我神化的英雄气概颓然崩溃,只能穿起曾烧掉的军装回归身份认同,阿拉伯起义成功后无力发展建设还要靠英国人的帮助,他被同时抛弃成为达成殖民政治协议的棋子,追求功勋的速度最终让其死于超速,在天主教堂的追悼弥撒外被各界名流议论。气势的宏大离不开构图和剪辑技巧的超绝,火柴与朝阳的颜色相似性代表初征的劳伦斯满怀理想,打破他静夜思的少年俩避免了画面单调,表现袭击土耳其铁路的蜿蜒沙丘相拥着蜂拥而下的游击队,劳伦斯举着信号枪跳出战壕仿佛站在世界的中心,在潜入土耳其城市被当作逃兵、纯白肉身受辱,躺入污水的劳伦斯在黑夜的岩石间慢慢前进,身心俱损的内心变得残忍,结尾看到骑骆驼的人,他从吉普车站起又马上坐下,认识到自己不再被阿拉伯需要。美国记者的名片连接大漠、王宫两个地点的转场连贯。

51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其实是1962年完美的五星电影,留下一颗星,是给你与这世界保持安全的距离。这样的电影很好,但你不一定要看,除非你承受得起,看完后的孤独。或者你看不懂,这样也好。但是当你得知劳伦斯的秘密以后,明白人生也不过这么回事时,究竟要以怎样的态度继续活下去?那么就去了解,走出阿拉伯后的劳伦斯吧。

55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本科要求写五千字《阿拉伯劳伦斯》的影评,似乎是只能写表演,记不住了。最后实在凑不够,就写电影里连骆驼都演的很好,一般骆驼鼻孔要喷白气要不停咀嚼,而电影里骆驼都那么高贵典雅,站着就是站着。

57分钟前
  • 老袁
  • 力荐

大概只有那个年代才有这种波澜壮阔的史诗电影了啊,沙漠里面的景色都太美了让人窒息。劳伦斯一袭白衣就是救世主的形象(还挺娘的),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电影也刻画得很全面。彼得奥图好棒啊。修复版也是效果特别好,值得收藏蓝光啊!

5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一个无名小卒、甚至是滑稽之人,只要在特定的环境下,他就可以成为一个复杂的人、伟人。但当他再次离开这特定环境,就像鱼爬上岸后又回到水里,他就会被淹死。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