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号街车

HD中字

主演:费雯·丽,马龙·白兰度,金·亨特,卡尔·莫尔登,鲁迪·邦德,尼克·丹尼斯,佩格·希利亚丝,赖特·金,理查德·加里克,Ann Dere,埃德娜·托马斯,米基·库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5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1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2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3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4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5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6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13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14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15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16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17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18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19欲望号街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欲望号街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同名戏剧。  徐娘半老风味犹存的“南部美女”白兰芝(费雯丽)因“不适当”的行为被解除家庭教师职务后,来到新奥尔良投靠妹妹。妹妹家在一栋肮脏的公寓内,其丈夫斯坦利(马龙·白兰度)是波兰移民的儿子,性格粗鲁莽撞,且酗酒嗜赌。因为从小娇生惯养 ,受过旧式的南方教育,白兰芝多少有些神经质,她认为斯坦利是个很没教养的人,而斯坦利也正因为她所表现出的娇弱敏感,认为她会带坏自己的妻子,甚至威胁到他作为家中主人的地位,对她时常加以言语侮辱以示憎恶。在这样的环境中,白兰芝的悲剧一点点展开。永不止息那就是我的世界2018318女生宿舍血色土地第一季记得那年我爱你完美音调3罗布泊神秘事件人生束缚逐爱游戏[配音版]销魂天师之古堡惊魂请让一让命中注定2015世界的血管1///%的可能性隔壁的护士助理不死之人麦莉的后院现场家有活宝亲爱的爱丽丝时空怪客第二季东海客栈尘世女孩伦敦来的明信片亿万第二季恶之教典序章天涯父子情迷失第一季校花的贴心学霸马卡龙少女告别2020年笨蛋太郎滞留死亡行规女人四十他们 第一季行监坐守并肩作战第二季人生北行百家拳之关门弟子人烟之岛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 终极纪录片天虎突击队英雄气质目标2023两个灵魂两种爱

 长篇影评

 1 ) 经典电影的价值

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标本性,或者说,教科书般的可以被精确解析。

费雯丽和白兰度代表了两个极端的性征——我是说,艺术上的。一个是精致脆弱易碎,虚荣文雅唠叨,并且容易歇斯底里,这些都是纯然的阴性特质;而另一个则是粗俗强壮并且脾气暴躁,这些又是纯然的阳性特质。
我相信,这俩角色非常适合学院派做为表演课程的教科书。观众被这两个代表性角色所打动是完全合乎逻辑的。而做为卓越的表演艺术家(我觉得这个中式称呼,比电影巨星要来得更符合他们的身份),费雯丽和白兰度精确地把握了角色。偶尔我会觉得自己在看一场话剧,但却是非常出色的话剧。这种感觉不是演员的错误,而是导演和编剧对角色设定得异常准确的反映。

难能可贵的是,整个电影的悲剧气氛并不是仅仅由这两个主角所支撑,做为背景的新奥尔良下层社会,很自然地就从影片一开始弥漫开来。它的真实性也就因此注定了。

谈到人物的悲剧性,我忽然想起了《孔雀》。也许顾长卫多看几遍《欲望号街车》,他的人物似乎就不会那么出格得让人怪异,而不是让人心碎。

很多人都提到影片伊始那句著名的台词:搭乘欲望号,穿越墓地街,到达天堂区——里面的隐喻几乎不言而喻,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影片最后,心理医生将她从地上扶起,并绅士地伸出手臂让她挽着,这时候费雯丽柔声地说:“尽管你是个陌生人,我也希望你友善一些。”她的声音,她的面容,她的眼睛,弥漫着彻底的绝望,只有那个老绅士的手臂是唯一的暖意,唯一的稻草。
这个时刻,真让人心碎。

 2 ) 死在皱纹里的容颜

    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是因为容貌吗?如果是,当一张更加精致的脸出现,当一个更加曼妙的身姿出现时,你是不是就会跟随她走了;如果是,当我老了,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你是不是会惊恐地逃走?如果不是,为什么美貌的女子总是拥有着更多可以幸福的权利。当费雯丽出场时,我惊住了,太消瘦了,好像只是一把骨头,与性感绝缘,脸上没有红润,眼睛不再闪闪发光,美丽只剩下痕迹,写着寂寥与清冷。一直以来心中的费雯丽只是斯凯丽,最爱的女子,相信她会幸福,骄傲并美丽地得到幸福。但这里,布兰奇让人又怜又厌,她曾经美丽、聪慧、出身良好,有着获得幸福的一切机会,但现在她失去一切,还以为可以拥有一切——凭着老去的脸蛋,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纯情女王,在别人(斯利坦)眼中她是个荒唐和肮脏的女人。所以,当她一次次洗澡,试穿着各种衣裙,摆弄着扇子,做作地起舞,甚至使尽全身力气和技巧去引逗男人,觉得好笑,内心一片荒凉。导演太冷漠,他给这个女人编织了一个童话般简单自我的梦境,却把真相告诉了其他所有的人,包括观众,然后一起看她的表演、窘态、受伤,直到发疯。我在两个多小时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帮凶。
   可无法责备我们什么,因为极端的布兰奇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不多见,但这种境遇每个人都有遇到的危险。
    对爱情、对婚姻、对生活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有梦想不是错误,但大部分时间花在幻想上就是错了。幻想会上瘾,自己深有体会,幻想越多越美好,现实显得越紧张越残酷,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于是渐渐就想躲在幻想里不再出来。时间久了,连自己的现状也忘记了。布兰奇最初只是受了爱情的伤,以后的放荡便是自以为安全的躲藏,不知道错了,一错再错便难以回头了。而布兰奇的妹妹,我很喜欢,她正好与布兰奇相反,她明白自己爱着斯利坦,尽管他粗野暴烈,大男子主义,爱玩酗酒,可他也爱她,这就是爱情,有着瑕疵但足可以满足的爱情。当她从二楼楼梯一步步走下,斯利坦在她裙下吻她哭着祈求原谅,她才是真正的女皇。她懂得油盐酱醋的生活,她掌握了爱的艺术,尽管一次次磕磕碰碰,但她拥有着爱的红晕和被爱的温暖。尘世的爱情,终究要适度地放低自己。
    费雯丽演绎得太精彩了,知道她是彻底入戏。当时她的幸福被打破,她的身体被拖垮了,她的神经处在崩溃的边缘。可是,我相信她不是布兰奇,虽然都有着巨大的惶恐,焦虑,无助,不安和孤独,但她深爱劳伦斯,在劳伦斯寄来离婚协议书时,她写下“同意,劳伦斯夫人”来表达讽刺和不舍。一个男人,是她一生的眷恋,至死。她不幸的原因与布兰奇不同。看她在影片中的投入,很痛惜她,她一生不算高产,因为每部戏她都是把自己投入其中,演一次伤一次。只能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个巨大的承诺。
    白兰度给了我第二份惊讶,不同的是惊喜,他饰演的斯利坦虽是个粗野的下层人,但自身魅力挥洒自若,同时他眼眸锋利,对布兰奇的讽刺往往一针见血。
    不愧是经典电影,更因为能感受到费雯丽露着流血的伤口强忍着疼痛的付出,而心存敬意。

 3 ) 《街车》与白兰度

我是真的被马龙-白兰度迷倒啦。
从《唐璜》到《教父1》,再从《码头风云》到《欲望号街车》,白兰度在我心中的形象呈完全逆生长,看着一个过度肥胖的糟老头一部部在电影中渐渐变为躁动不安的性感青年,这种感觉真的无法形容。期间岁月的跨度太大,胶片时代从彩色渐渐褪成黑白,画面中他的模样也逐渐轮廓清晰,在渐显粗粝的线条与分明的光影中愈发焕发出年轻的神采——终于,到了今天的《街车》,我看到的白兰度,不愧为好莱坞空前绝后的雄性魅力之王。


《街车》里饰演Stanley的白兰度,就是赤裸裸的欲望符号,是现实的最终演化,是庸俗的无穷集合。Stanley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无不是背弃道德、有违法律、践踏人性的举动,他对妻子Stella、妻子的姐姐Blanche造成的伤害,正是庸俗丑恶的现实对人类个体所施加的暴虐与折磨。然而,现实固然残酷,却又因利益与欲望而鲜活诱人——对于Stella,是驱使着她一次又一次遭受家暴后依然奔回Stanley怀抱的欲望;对于Blanche,是现实在理想面前的张牙舞爪、挑衅叫嚣。人性在现实面前是如此的无力,只因我们在强调“人性”的时候往往指的是其中光辉的那一面,而同利益相纠缠的兽欲与恶念,则被我们自欺欺人地归咎于“残暴的现实”——其实从这种无力感中就可以看出,我们之所以无法反抗,正是因为这些欲望是深深植根于人性本身的,是自内而外侵蚀整体的,无法防御、不能抵挡的隐疾。而Stanley的角色设定,正是把这欲望的毒性完全暴露出来,让他整个人成为与现实相融合的象征性存在,通过他对Blanche姐妹的恶行,从而直接展现出现实对人性的同化与伤害,达到更具戏剧张力的效果。
然而,由于没人会拒绝欲望的魅力,Stanley的行为在片中自始至终没有受到影片倾向性的指责。导演毫无保留地展现出他“恶”的一面,然而这种“恶”是理所当然的、出自于人类最原始的情感与需求;而白兰度又赋予了Stanley一角无与伦比的“纯真”——当他被蓬头冲醒,满屋子寻找妻子、大喊着Stella的名字时,当他站在楼下向楼上的妻子投去懊悔的眼神时,当他跪下抱住Stella、失声痛哭时,之前一切的冲动野蛮、暴躁易怒都只会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是如此的单纯天真,如此的值得被一次次原谅。他一切行为的驱动力都只是直接利益,Blanche的到来破坏了他生活的平衡,于是他处处迫害、把她逼疯;妻子Stella的离开令他感到无助与孤独,让他即将出世的孩子受到威胁,于是他满心真诚地接她回来、乞求原谅。这些“直接利益”远非仅限于物质,更包括友谊(不愿Michi被Blanche骗婚),尊严(为Blanche对自己的诋毁而愤怒),和爱(对妻子、孩子的需求与占有欲)。至于为了守护他自己的利益,会令其他人牺牲掉什么,作为观众的我们视之等闲,很难对他产生厌恶感,只因潜意识里便明白Stanley所代表的现实,本来就没有“悲悯”可言。
不得不说,《街车》里这样的白兰度,是人间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的极品。就像现实一样,他太简单粗暴了,却又过于多变复杂。各种矛盾在他身上展开最凛冽的交锋,而他各项魅力值的消长则仿佛厮杀在战场,唯一可控的就是始终强大的欲望。如果说费雯丽赋予了《街车》这部电影舞台戏剧一般的强烈震撼力,那么白兰度则是用其如此纯粹而浓郁的气质,为影片增添了难能可贵的真实——在这里我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地呐喊,除了白兰度,没有任何人能够承担Stanley这个角色!年轻的他,就是Stanley本人,任何后人,都学不来他身上那种令人疯狂的魔性:欲望。只能成为拙劣的模仿者。而费雯丽的Blanche,在我看来(……依然是站在不负责任的角度……),是需要后天的磨练与工巧来诠释的,年轻时期的费雯丽演不了;而换一个美人迟暮、历尽冷暖的伶俐女子,却未尝不可同样到位地描摹出Blanche的心境。简而言之,演Blanche需要技术,而Stanley更需要天赋。
比起周一才看完的《码头风云》,我不是很喜欢《街车》,如果说前者是披着黑色电影外衣的经典英雄故事,后者则在夸张荒诞的外表下有一颗太过晦暗、压抑、扭曲、腐烂却又鲜血淋漓的黑心。前者是那样浪漫,比如最终从迷惘中站起来的英雄,比如在死亡与绝望的尽头里涅槃的爱情;而后者,后者呀……仿佛既不悲壮,也不感伤,只有现实对人性最尖锐无情的嘲讽,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的情绪只有空洞二字可以形容。还记得周一从图书馆里走出来时,仿佛被人才狠狠抽完巴掌又紧紧抱住的激动心情,恨不能瞬间移动到电脑前将之尽数倾吐;然而今天电影结束后,我扒出英语预习,翻了几页,却又懒懒地躺在视听室大沙发上睡着了……醒来后,除了睡得有点儿毛以至于到处找水喝,唯一那么点儿肯活动的脑细胞都给了“根据空气能见度与气味判断雾霾浓度”这一环保命题……关于影片,我不愿回想。
就像片中的Blanche一样,我说过,自己是最可悲的那类人。Old-fashioned,却又在现实的鞭刑下被迫向畸形改变;因此我在生活中大多时候是在体味空虚与痛苦。然而老派的故事能予以我幻觉与安慰,有关,爱与希望,光明与理想……知道我为什么那样喜欢《坠入》么?因为在Joey践踏了一切美好的故事里,在那个爱情成为背叛、希望化为泡影、光明遁于黑暗、理想碾成积尘的异想世界里,小女孩最终还是做到了,用最纯真最执着的信念,支撑着他重新站了起来。也许在现实里这依然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却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
我并非偏爱Bad Ending,只是偏爱大部分Bad Ending里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然而《街车》一片,是从人心底里、灵魂根部生长、蔓延出的无力感,它冰冷而轻灵,如影,如鬼魅随行。

关于没能说完的白兰度。《欲望号街车》里的他,正是这么多年来我对他期待的形象。然而当我真正观看了他在影片中的表演,再回忆起之前看过的他的角色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26岁到70岁,这个男人在银幕上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绝不只是容貌的变化,而是个人气质在银幕上完全扭转、颠覆的奇迹——从Stanley浑然天成的粗俗与恶,到Terry从颓废迷茫中挣扎出良知的美好,再到Vito由对理智的掌控与人性的洞悉从而成为相对黑暗中的绝对光明,直至最后垂暮之年的精神科医生Jack完全收敛在世俗气息里的平庸。这些,那些,怎么可能是由同一个人演的呢?偏偏每一个角色的塑造都是那般不留痕迹,那么让人相信,有这样一个人,是真实存在的,而并非仅仅限定在银幕之上。很多演员都能做到人戏合一,但那是建立在演员气质与角色气质的契合的基础上——比如Jon Hamm与他所擅长的Don Draper式人物,比如Johnny Depp与他所擅长的各种寂寞怪咖,比如Ryan Gosling与他所擅长的Driver式冷面悲情角色们。看这样的演员演这样的戏,我很少会惊叹他们的演技是多么炉火纯青,因为能感知到,他们根本就是在为角色注入完全属于自己的灵魂;但白兰度不一样……他好像有,许多个灵魂。
最后呢,我实在也不想再谈《街车》里的费雯丽了。Blanche这个角色令我感到焦虑不安,并且身心俱疲。“文学,音乐,爱与诗”,“与周遭人群所格格不入的精神境界”,“注定被现实所撕扯、毁灭的理想主义者”……这些评论我看够了。我还年轻,不想看到妥协,也还不急着谈被毁灭。
——更何况我还暗地里向往着现实。

何不以整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台词做结?以下,Blanche用来形容Stanley的话语——
“他好像个畜生,畜生的习惯,他甚至像个类人猿,成千上万年过去了,而他,斯坦利·科瓦斯基,就好像石器时代的幸存者,带着从森林杀死的动物的生肉回家。而你,你还在这里等他。他会打你,还会打呼噜,也可能会吻你。而这,当然是假设亲吻已经被发现了!……丝黛拉,人性已经有很大进步,好像艺术、诗歌、音乐,还有人性的温柔,这都是我们成长的表现,而我们将坚持这些,竖起这些旗帜向前,继续进行我们的黑暗旅程。别再和野蛮人待在一起了。”

但事实是,人性总想要与野蛮共存。

 4 ) 她的问题也许是女文青,但真正问题是在一颗少女心

记得第一次看到有关这部片子的内容,是在疯狂英语上,磁带里马龙白兰度癫狂的尖声嘲笑几乎刺穿耳膜,而费雯丽紧张而又神经质的回应让人顿觉此片又是一部在精神上拉锯的电影。它的中译名本身就带着某种吸引人的特质,好像一种冥冥之中的召唤,搭上这趟车,走向某种未知、堕落却又不可避免的命运。

而这一点在片中开头便得到了呼应:“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辆名为欲望号的街车,换车去一个叫做墓地的地方,再坐6条街区,到天堂乐土下车。”费雯丽的台词中,无论欲望、墓地到天堂,配上整部片子一开始就乱哄哄脏兮兮的场景,未免反讽意义太浓。费雯丽扮演的Blanche不过是赴一场彻底毁灭她自己的命运之约而已。

说到底,Blanche整个人不过是一个文艺味儿重的脱离社会的女文青而已。她生在富有的家庭,接受良好的教育,崇尚高贵文雅,鄙夷低俗不堪,她的爱情夭折在年少之时,丈夫因为她的轻蔑而自杀。她的妹妹逃离了自己的家庭(这原因其实想想也不外乎也是文学中的反叛),留下她照料家族,面对亲人的死亡。其实不难推断,能跟丈夫撂狠话的女子都是有血性的女子,年少时期的Blanche想必也一定是心直口快,但她丈夫显然是个玻璃心,一子弹把自己打上天堂,却同时把他妻子送下地狱。说到底,丈夫的死对她影响太大了,在后面的叙述中,Blanche一直记着当时的音乐,枪声,自己说过的话,保留着一沓又一沓的情书。作为一个神经纤细的文艺女青年,因为一句话把自己挚爱的人永远的推离自己,恐怕够她折磨自己一辈子。后来家中又只有她自己一人苦苦支撑,亲人的死亡纷至沓来,经济的压力而她喘不过气,无疑是逼她一遍遍回忆丈夫的死亡,而这在她身上其实已经不堪重负。影片的开始,在与妹妹的谈话中,她时而像孩子一样心直口快的评论妹妹家的状况,转眼又拿出淑女端庄的样子来说场面话,精神其实一直处在极度的压抑和拉锯之中,整个人已经处在癫狂的边缘。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个需要休假的女人去看望妹妹的旅程,然而在一开始就和她格格不入的妹夫的执着探寻下,观者很快发现,原来Blanche浑身上下都是谎言,她由于和学生搞上而失去了工作,这才是她投奔妹妹的原因。不难发现,自从早年丈夫自杀之后,她整个人都沉浸在了过去,他的丈夫永远停在了17岁,在她心中,自己也永远停在了那个美好的过去。年轻的男孩子对于她总是有一种不可控的吸引力。连一个过来收报费的年轻男孩子都让她不能自拔的与之亲吻。她的妹妹从片头就开始叮嘱丈夫:“夸她美极了”,片尾也去叮嘱邻居:“夸她很好”,她本身也一直在践行这个承诺,基本夸自己的姐姐的外表从头夸到尾。谁才会这么在乎在别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在乎到几近偏执?答案只有孩子,或者少女。反观片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基本上对于外貌都没有太多关注。一个长着一张30岁容颜的徐娘,却有着一颗少女心,那么做一个推断,这样的人可能去承受亲人的不断离世吗?她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在众人眼里格格不入吗?她会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自己的年龄吗?答案当然是统统不会。她只会觉得世界肮脏,自己绝世独立,同时在心目中构建一个完美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绅士的”,这和她年幼时期所接触,或者说她选择性记忆的世界,又再次重合。说到底她不过是一个永远不想长大的孩子。

当Blanche来到妹妹家,她一边构筑着自己的想象生活,一边又不断的被现实拉扯。可以想象,在老家,她肯定为众人敬而远之,随意调笑。但来到妹妹家,她却不得不面对纷至沓来的恶意和粗俗。马龙白兰度确实演的好,他塑造了一个彻底的恶棍形象,让人完全对他只有厌恶。是这个事事和自己大姨子不对付的男人拼命撕碎她对生活的唯一幻想,打破她的心理城池,进而侵犯她,在生理上也破碎了她的防线,把她彻底变成了疯子。以至于到最后,这个可怜的女人只好楚楚可怜的说:“我总是信赖和善的陌生人”,没错,她的熟人都背叛了她,把她交到了疯人院的手中,任凭疯人院的人把她按倒在地上,践踏她最后的高贵文雅。但她永远也变不回成人了,最终的最终,她天真无邪的笑着,像一个接受了陌生人的糖就开始和人家自来熟的孩子一样,把手交到疯人院的医生手中,款步出门,上车,面无表情的走向了她自己构筑的想象世界,某种意义上的天堂。

 5 ) 街车里的模糊与矛盾

很幸运找到了restored version,就是说有四分钟的戏在早期的DVD版本中是看不到的。因为censorship被剪掉了。都是很小很小的细节,比如:

1.Stanley打了Stella后在楼梯口大声呼唤她,Stella慢慢打开门,又缓缓地下楼梯朝Stanley走去...她的脸上温柔的,游离的,被深深吸引的表情被删掉了。其实就是那个表情揭示了她和他之间关系的纽带:Lust。而且背景音乐原本是性感的Jazz, 但后来换成了像是形容两个无比相爱的男女的重逢。这是我足不能容忍的修改,感觉一下变了好多。
2.Blanche对年轻的男孩说:我要亲你.原本是:我要亲你,on the mouth.
3.在rape的那场戏中,Stanley的几句台词删掉了。只有Blanche惊恐的向后退。

还有些地方感觉很迷惑的,比如为什么Blanche的婚姻会失败。影片中说的是她的年轻的十九岁的丈夫除了写诗什么都不会,不停的换工作。但真正的原因好像是因为那个男孩是同性恋。其实影片里有点儿小小提示,比如Blanche形容他细心,敏感,而且在半夜装睡得Blanche总会听到他哭泣。可是那个年代这种话题是无法提及的。

电影是同名舞台剧改变的,原本演Blanche的是一位叫Jessica的演员。但是在改成电影的时候被换掉了,成了Vivien Leigh来演。这是因为其他的演员也都是新人,所以需要一个明星来撑场面。不是Jessica被换掉,可能就是马龙白兰度被换了。替她惋惜,不然她可能会很有名吧!而且导演和男配都更喜欢她胜过Vivien.但可能就没有今天的马龙了。

 6 ) 不疯魔不成活

曾看到美影会将其评为百部爱情电影之一。其实,这几乎无关爱情。

“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辆名为欲望号的街车,换车去一个叫做墓地的地方,再坐6条街区,到天堂乐土下车。” 这是Blanche的开场白,明了的预示。

越来越喜欢黑白电影,那种饱满有说服力的镜头语言,在如今浮躁的彩色影像中很难再有。可以看出导演对费雯丽的欣赏在每个镜头中膨胀。不断的近景,特写,长镜头,但屏幕上的费雯丽没有丝毫破绽,她是天生为演戏而生的。

Blanche的生活磨难以及对虚荣的追求正是那趟欲望号列车,将她驶入一种敏感脆弱又神经质的境地,但那还并不是地狱。接着,Stanley出现了。认识白兰度是个逆时而行的过程——现代启示录,教父,再到这一部——是彻底的折服。青年时强健性感,暮年又沉着睿智,男人做到他这样真是极品了。片中的Blanche和Stanley,一个自持高贵,一个粗陋狂躁,两者是不溶的水火,交战一触即发。只是每次的剑锋相对逃不出以卵击石的结果,在Stanley的暴烈下,Blanche不过是狂风中瑟瑟发抖的杨柳。

值得一提的是这趟旅途中,Blanche有两次几近被救赎的机会。一个是妹妹Stella,另一个则是Mitch。Stella是个思想简单的人,对于Blanche的种种总报以最大的理解及同情,甚至财产她都不曾关心。她只是单纯的爱着周围的人,无论是丈夫还是姐姐。也许是将为人母使她有了这种无私宽大的爱。而Mitch也是个简单的人。他在Blanche最寂寞潦倒的时候出现在她面前,给予她关怀。虽然一开始Blanche为了保持最后一点清高仍欲迎还拒,但最终仍无法不委曲求全在这个社会底层工人的怀中。倘若没有Stanley,Blanche也许能免于坠入崩溃深渊。但Stanley正是那辆接她去坟墓的车。他揭她的疮疤,甚至还不吝惜的洒上盐巴,把Blanche最后的希望掐灭后将她重重推入地狱。

最后,绅士的精神病医生终于来接她了。对于美人日益的迟暮以及现实的苍凉,无法继续面对的Blanche终于找回了那一片没有欲望,没有伤害的乐土。

而片尾Stanley的那句:'Why are you looking at me like that? I've never touched her.'彻底将他打回兽形。我们悲哀的不是Stanley的无耻境地,而是一生追逐高贵浮华生活的Blanche最终是毁在这样一个动物的手中。

仅是一个女人虚妄飘渺的梦,却要被粉碎的如此彻底不留余地。

 短评

马龙白兰度是美,美到我觉得费雯丽长得也就一般。。。。

3分钟前
  • momo
  • 推荐

犯贱的妄想狂VS装逼的种马,欲望对欲望,两败俱伤。将为人母的离不开动辄家暴的丈夫,中年男离不开母亲的照顾,自觉站在制高点上的禽兽不如,自觉是文艺女权的热切渴盼着一切男性的恭维,生活本身就是一辆欲望号街车,所有人都被牢牢绑在座位上。电影拍得非常讲究,方法派的大胜利,配乐够喝一壶了

4分钟前
  • 柴斯卡
  • 推荐

如果不是费雯丽,大部分人会讨厌死矫揉造作的布兰奇;如果不是白兰度,大部分人会恨死粗鲁暴力的斯坦利。

7分钟前
  • 玄蠊子
  • 力荐

看底下前五名的影评,没有一个提到内战后南方拒绝改造导致社会贫困、美国地缘政治等,全是什么爱情、迷惘。灵魂、脆弱、华丽。所以我一直觉得从历史、政治的角度/老师讲电影远比中文、艺术系讲得好,因为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性呐。硬是要观众对艰涩的技术感同身受和舍本逐末南辕北辙有何区别?

12分钟前
  • 东林君
  • 推荐

一个无家可归的、不自重的、做作的、搬弄是非的、爱慕虚荣的、自欺欺人的不幸女人的悲惨故事。

16分钟前
  • Ex
  • 推荐

一个活在过去的诗性人儿最终只能在疯人院渡过余生。

18分钟前
  • 诺顿家的花儿
  • 推荐

Blanche在各种意义上都具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她必须永葆青春美丽,再践行矜持兼顾情调的淑女美德,从而攫获一份男人的敬重与爱意,就完满了……否则她就一无所有。这种生命态度在古今中外都是女性悲剧的制造机,妹妹反倒活得明白,容貌与家世都会变迁,要么别自命不凡,要么别孤注一掷。

19分钟前
  • 婆罗洲1834
  • 推荐

社會是怎樣逼迫那些敏感而又不想循規蹈矩的人走向毀滅

21分钟前
  • 弥亞
  • 还行

没有经历过布兰奇的那种痛苦,怎么知道费雯丽演出的伟大?

22分钟前
  • 吴秉翰
  • 力荐

要我也会把她赶出去。。。。。

26分钟前
  • neeeeeverland
  • 推荐

经典哪~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辆名为欲望号的街车,换车去一个叫做墓地的地方,再坐6条街区,到天堂乐土下车。

28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有点受不了舞台剧式的表演方式....

32分钟前
  • tavico
  • 还行

时代的铁骑无情驶过,不合时宜的人只能苟且偷生;费雯·丽把这个神经质的自欺欺人的却又可怜兮兮的白兰琪刻画的入木三分,对戏的白兰度也是不落下风,野性又直接的斯坦利的存在恰是白兰琪的对立面;夜景黑白摄影教科书。

3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白兰度就是个迷人的胚子 妈的!

35分钟前
  • Wendy
  • 还行

文艺青年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被生活打败。坚持前行,才是众人的女神。倒下来,就成了女神经病。结尾看得我挺难过,时刻警示自己。

39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舞台剧各种即视感,一个被欲望毁灭的故事。野性、暴烈的白兰度帅得惨绝人寰,足以让任何人为他粉身碎骨。费雯丽除展示不朽演技外在他面前简直成了个柴火妞...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穿背心的白兰度好帅,穿西装的白兰度好帅,穿睡衣的白兰度好帅,穿背带裤的白兰度好帅,穿花衬衫的白兰度好帅,衣服撕烂掉的白兰度好帅,不穿衣服的白兰度好帅,抱头哭着求老婆回来的白兰度又帅又萌。【醒醒秃子

48分钟前
  • 生煎馄饨秃子
  • 推荐

卡赞代表作,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费雯丽与白兰度反差鲜明的伟大表演,体验派与方法派的对决。2.破碎之镜=强暴暗示=幻梦消散=虚荣与谎言的崩解=灵魂死灭。3.剧本极佳,隐晦多义,过往轨迹逐层揭示,又留有开放空间。4.黑白光影与明灭街灯。5.卖丧葬花的老妪。ps:脑补同为体验派的阿佳妮如何演。(9.0/10)

4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Leigh把Blanche演得太好太好太好了 好到让人心痛。Leigh能让人从这样一个角色中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 实在可怕。欲望 虚荣 谎言 这些伴随女人一辈子的词汇 如此集中尖锐地迸发出力量。

54分钟前
  • GREY dreams
  • 力荐

不管你是谁,我总是依赖陌生人的好心肠。——这句台词是无奈是刺痛也是挖苦,透着无尽的悲凉。

58分钟前
  • V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