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2019

HD

主演:西尔莎·罗南,艾玛·沃森,弗洛伦丝·皮尤,伊莱扎·斯坎伦,劳拉·邓恩,蒂莫西·柴勒梅德,梅丽尔·斯特里普,鲍勃·奥登科克,詹姆斯·诺顿,路易·加瑞尔,克里斯·库珀,崔西·莱茨,艾比·奎因,萨沙·弗若洛娃,莉莉·恩格勒特,爱德华德·弗莱彻,杰妮·霍蒂谢尔,多梅尼克·阿尔迪诺,汤姆·斯特拉特福,托马斯·马里亚诺,哈德莉·罗宾逊,杰米·加扎里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妇人2019 剧照 NO.1小妇人2019 剧照 NO.2小妇人2019 剧照 NO.3小妇人2019 剧照 NO.4小妇人2019 剧照 NO.5小妇人2019 剧照 NO.6小妇人2019 剧照 NO.13小妇人2019 剧照 NO.14小妇人2019 剧照 NO.15小妇人2019 剧照 NO.16小妇人2019 剧照 NO.17小妇人2019 剧照 NO.18小妇人2019 剧照 NO.19小妇人201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妇人201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马奇夫人(劳拉·邓恩 Laura Dern 饰)有着四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女儿梅格(艾玛·沃森 Emma Watson 饰)拥 有着美丽的外表,和对于爱情的天真憧憬。二女儿乔(西尔莎·罗南 Saoirse Ronan 饰)满脑子塞着古灵精怪的念头,整天拿着蘸水笔东写西写,她的故事在全家上下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三女儿艾米(佛罗伦斯·珀 Florence Pugh 饰)渴望成为一名画家。最小的女儿贝斯(伊莱扎·斯坎伦 Eliza Scanlen 饰)虽然个性比起三个姐姐要来的内向的多,却拥有杰出的音乐天赋。  在马奇夫人的教导之下,四个姑娘渐渐成长为了拥有独立人格的杰出女性,她们热情、乐观、善良,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坚强而又坚定的前进着。微微一笑很倾城2016早安,维罗妮卡 第二季替身杀手姐妹情仇1972天使追缉令小花的味噌汤2014哈维·米尔克的时代潘尼沃斯 第三季你想沦陷于我食神2008贼王之王1982生母养母的战争爱,简单艾美的世界浑身是劲2011诈欺游戏 电影版弗雷斯诺耀眼的一天兄弟会儿子与情人马上双雄魔域飞龙活着平行爱情芸芸众生爱情疑云生理大叔和他的女儿SP鬼恋某日某月粤语去有风的地方星际迷航:奇异新世界第一季了不起的巴斯特两代情爱我好不好追寻贺龙元帅贵客光临1990大乱斗之少年觉醒水井边的初恋百分百感觉2003孤独的野兽仲夏夜之梦1999吸血鬼生活2014迷走广州我亲爱的白月光女儿披麻戴孝让我来偿命

 长篇影评

 1 ) 《小妇人》四版本对比

作为一个对讲故事非常好奇的观众,我看电影的一大爱好是喜欢看不同版本的同一个故事,大家都是开局一只鸡,谁能做出满汉全席……中的鸡,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正好今年《小妇人》提名了奥斯卡,原著和几部片子都很好找,就趁热都看了一遍:

原著

1949影版

1994影版

2017BBC英剧版

2019影版

顺便写在这里,过一把指指点点外行当评委的嘴炮瘾。

原著:诚实地说,可能是因为我看的时候已经太超龄,所以对原著喜欢不起来,说教的内容实在是没必要的多,读着读着简直像在看华盛顿砍樱桃树,故事和人物都是细枝末节,作者就是为了教育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因为所有的影视剧版本都很自然地砍了没必要的口说大道理,用行为来代替,每一部在我看来都比原著更优秀。

那么,我们就开始大比拼,拉出每个版本的各个角色来港一下:

FBI warning:剧透警告!

Jo

老二Jo,作者的化身,奔放开朗,男孩子气,有叛逆精神,最合现代人的脾胃,小时候看动画《若草四姐妹》的时候,我是确凿无误最喜欢Jo的,但现在长大了又觉得Jo未免是有点咄咄逼人,脾气不好,不懂得体谅宽容别人,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选择是对的,一提起就会引起论战的女权问题我也忍不住提一嘴,long time ago,女权常说女孩子要工作,不要被婚姻束缚,现在更开明的说法是女孩子应该有同样选择的权利,喜欢工作的可以不受歧视地工作,喜欢婚姻生活也当然应该大胆结婚,所以Jo若有若无地干涉别人的选择,在当年激进大胆,现在看又有点落后于时代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对,我说话转折是这么多的】,在那个时候,能那么坚持做自己非常了不起,不服自己不喜欢的March姑婆的管教,也不接受亲切的姐姐的约束,最难得的是,连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男孩示爱也要拒绝掉,Jo对Laurie不说是爱情,至少好感是有的,可这些都不能绑住她。回头看,如果四姐妹要我选一个当,我肯定还是要当Jo。

四个版本的Jo分别是1949【琼·阿利森】、1994【薇诺娜·瑞德】、2017【玛雅·霍克】、2019【西尔莎·罗南】。

1949-1994-2017-2019

选角上无一失手,大家都很合适,演技可能玛雅霍克流于表面了一点。追逐写作理想,无条件是2019最佳,写作、失落、争论、跟出版商交涉,都花了笔墨。

和Laurie的关系上,1949是最纯洁兄妹情,虽然有演到Laurie持之以恒在追求,但Jo每次都拒绝得干净利落,最后对Amy和Laurie的祝福最开心没有苦楚;1994薇诺娜也接受良好,跟Laurie连单独谈话都没有,贝尔叔闪亮登场“我给你介绍一人”,哒哒!老婆Amy现身,跟Jo拥抱,Jo只是惊讶,完全没有伤心;2017英剧版,Laurie一直在追,Jo一直知道,告白前俩人就亲过,后面还演出了以为Beth喜欢Laurie所以自己逃去纽约成全两人的剧情,误解Beth喜欢Laurie这段书里也有,但远没这么狗血,只是Jo给完全没有男女之情的Laurie拉郎配,甚至还想了虽然Beth不喜欢Laurie,但还可以把Amy留给他,剧里前面铺了这么多,再这么演就串味儿了,最后Laurie单独跟Jo谈话说自己跟Amy好了,咱哥俩儿还能不能跟以前一样,Jo说了四版最狠的话——not quite,which is 有点儿过了,毕竟无论原著还是任何版本Jo都清楚明白地说了自己不爱Laurie,那人家结婚了还怨妇个什么劲儿呢;2019版在“现在如果他再次求婚我会答应”的常规剧情外,还加了一段Jo主动给L写信的内容,显得更加遗憾和受打击,跟Laurie、Amy拥抱的时候,几乎是强颜欢笑,但还是大方说了我们会一辈子做朋友。

跟德国教授的关系,坦白说,都讲得不太多,硬说水到渠成的话,是1994版,虽然这版教授最老,也不好看,但确实有soulmate的那个意思吧,一起去看的歌剧台词也是在说【发誓不会爱上任何人的公主,终于发现爱是一种命运】,明示暗示到位了。

Amy

老四Amy,臭美、贪吃、自私,烧掉姐姐的手稿,抢了姐姐去欧洲的机会,最后还嫁给了第一男主,大家的Laurie,在这个没有坏人的故事里面,其实已经是被推到前台的反面角色了,历来不招人喜欢,可实际Amy又真不是什么坏人,四姐妹温馨故事,看到最后恨一个恨得牙痒痒,也不大合适吧,所以怎么拿捏这个分寸,让这个有小毛病的角色能被大家接受,是每个版本的挑战。

而我这个人,偏爱Amy和Laurie这种CP,就是前期没什么交流,大家都各自有各自的事儿,没人觉得他俩可能是一对,突然契机降临,如蒙神谕,金风玉露一相逢,那么妥帖合适,在跟别人嬉戏玩耍的时候,不知道坐在八米外的这个人才是厮守终生的人,就很红绳月老宿命论,所以我每个版本都很注意了这俩的感情戏怎么写。

这里插播一条资讯,关于Laurie到最后是不是还是爱Jo,跟Amy在一起只是退而求其次,本人向庭上呈上重要证据:原著中,Laurie跟Jo坦白的时候说“我不会停止对你的爱,但那种爱已经变了,Amy和你在我心中换了位置”“我确信旧的爱完全消失了,才开始了新的爱,因此我能够坦率地与作为妹妹的Jo和作为妻子的Amy交心”,相信法官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插播结束。

四个版本的Amy分别是1949【伊丽莎白·泰勒】、1994【克斯汀·邓斯特】与【萨曼莎·玛西丝】、2017【凯瑟琳·纽顿】、2019【弗洛伦斯·皮尤】。

1949-1994(童年)-1994(长大)-2017-2019

1949版的Amy,跟Beth换了位置,是老三,伊丽莎白泰勒特别美,特别甜,前半段扮幼稚略怪,但看上去只是傻乎乎的,算不上坏,后面从要去欧洲开始一秒成熟洗白,是四个版本中唯一一个跟Jo说“我真希望去欧洲的是你”表达了歉疚的,跟Laurie没铺垫,没讲怎么搞在一起的,直接是Meg给Jo捎了个信儿,戏份少。

1994版,Amy老四,用了两个不同的演员分别演小时候和长大后的Amy,因为是当时只有12岁的邓斯特演童年Amy,所以这版的小Amy臭美、撒娇最不违和,烧姐姐书稿,看一眼是这么可爱的小孩子,观众也不得不原谅了。跟Laurie的戏从小在铺,圣诞聚会上,Laurie全程揽着Amy,十足养成系,Beth猩红热Amy要被送去姑婆家的马车上,Laurie哄她自己会每天去看她,还安慰怕死的Amy说“我答应在你死之前会来吻你”,后面跟Amy告白重提了“我记得我答应过你在你死前要吻你”,虽然紧接着说“我一直知道我要成为March家族的一员”非常煞风景,好在写信说“我要的是你,不是你的家庭”,算是找补了回来。

童养媳

2017版,Amy老四,也不知道是剧情还是演的问题,这次是实打实的讨人厌,Beth得猩红热死去活来的,Amy还在March姑婆家里搜罗老太太宝物,玩得不亦乐乎,到最后给人感觉也没长大,还是那么任性,虽然Laurie在Beth去世后安慰Amy,又像小时候那样说了“我每天都会来看你”,也是最仿原著的含蓄告白,说什么我们要在同一段旅程之类的,但这俩还是怎么看怎么狗男女,洗白作战大失败!

2019版,Amy看上去像比Beth大【实际皮尤也确实比Beth演员大】,但在阁楼报社活动中,四人一周操行点评的顺序还是:Meg-Jo-Beth-Amy,所以猜测设定还是Amy最小,之前Amy的洗白套路都是岁数小不懂事,只有这一版演出了新意,Amy只是更务实,懂得自己要为家族承担责任,婚姻是个经济问题的冷酷演讲,我要是Laurie也要立刻刮目相看,后面也是在Laurie并没有什么承诺的情况下,拒绝了比Laurie还有钱的Fred的求婚,且没有拿这件事道德绑架Laurie,真是个好姑娘。在这版中,Laurie和Jo玩闹更多,玩伴成分更大,仔细看会发现根本没什么正经对话,反而跟Amy才是交心、戳肺管子,恋爱过程反正是最说服我了,这里,身为CP粉,指出几点2019版的细节:

1. Laurie从Jo给了他戒指之后,一直戴在左手上,得知Beth去世,陪穿着黑衣的Amy从欧洲回国,主动吻Amy的时候,可以看到左手戒指已经脱下来了。

左手没有戒指

2. 后期Laurie已经表现得和书里一样老婆奴了,听Amy话赶紧叫马车帮忙追教授,最后大庭院的背景里赶紧抱孩子。

3. Laurie跟Jo说“只有你叫我Teddy”“那Amy叫你什么”“My Lord”(羞涩笑),妈的,甜到锤墙。

Meg

大姐Meg,贤惠温柔,有点虚荣,各版都着墨不多,重要的戏份一个是去参加有钱人家舞会,昏了头,被打扮得花里胡哨,让Laurie瞧不起,一个是March姑婆警告Meg不要嫁给穷人时,出言顶撞,维护John,显示不爱财。

四个版本的Meg分别是1949【珍妮特·利】、1994【翠尼·阿瓦拉多】、2017【薇拉·菲茨杰拉德】、2019【艾玛·沃森】。

1949-1994-2017-2019

Meg应该是四姐妹中最美的,起码在Amy没长大前,各版选得都很漂亮,艾玛沃森可能差点大姐姐的气质。

1949删掉了虚荣舞会,大姐从头到尾伟光正。

1994、2017标配虚荣舞会+驳斥姑婆,无功无过,也没什么记忆点。

2019版,虽然大家都嫌弃艾玛沃森演得不好,但我觉得剧情设计上对Meg的塑造是有加分的,小时候穿轻纱飘舞的粉裙子去参加一场舞会就觉得此生无憾,长大了还是要面对贫穷的现实和对金钱的欲望,哪有那么多的快乐。

Beth

老三Beth,善良害羞,得病早夭,跟劳伦斯家老爷子的忘年交、跟Jo的姐妹情是重点。

四个版本的Beth分别是1949【玛格丽特·奥布赖恩】、1994【克莱尔·丹妮丝】、2017【安妮斯·埃尔维】、2019【伊莱扎·斯坎伦】。

1949-1994-2017-2019

1949跟Amy顺序颠倒,是老四,就可爱害羞小孩子,没什么好说的。

1994演得最娴静端庄。

2017版因为是剧版,时间更充裕,提了一点跟Frank的友谊,还有对Laurie健康的向往,让Jo误以为是喜欢Laurie。

2019版加了很多对Jo写作的鼓励,最通达、善解人意。

Laurie

书里面的Laurie,大体是进退有据的绅士,花花公子都是功能性的期间限定,相当无聊。我是觉得那些无拘无束、亲密无间的打闹,才是Laurie在四姐妹心中,在观众心中无可替代的原因,才是青梅竹马四个字的正确写法。

四个版本的Laurie分别是1949【彼特·劳福德】、1994【克里斯蒂安·贝尔】、2017【乔纳·豪尔-金】、2019【蒂莫西·柴勒梅德】。

1949-1994-2017-2019

1949太国字脸了,浑身透着正直,怎么也觉得亲切不起来。

1994贝尔叔,英俊那是没话说,演技更是没话说,演你们一个小言情片,大材小用!前期活泼生动,后面去欧洲蓄须扮颓废,是四版中最像每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重逢Amy时,惊喜和这个人又熟悉又陌生的紧张感全都有,跟女伴们调笑着走过来,看到Amy,定住,整理衣服,丢掉雪茄,走上来交谈,看着Amy走远,定住,远望,一气呵成,细节丰富。没能跟这么好的Laurie在一起,没法不替Jo肉痛。

2017版,忧郁、呆,没在一块就没在一块吧。

2019版,甜茶又是我爱,最像玩伴少年,这笑容少女们是应该记一辈子,前面大家一起阁楼演戏,海边玩闹,是瞧着最舒服的,可惜长大后的放浪显得有点中二。不过因为跟Amy的感情戏大好,我大大加分。

Bhaer

德国教授,毕竟也是最后跟Jo走在一起的人,也都露个脸。

四个版本的Bhaer分别是1949【罗萨诺·布拉齐】、1994【加布里埃尔·伯恩】、2017【马克·斯坦利】、2019【路易·加瑞尔】。

1949-1994-2017-2019

废话不说,只有2019路易英俊年轻,可以勉强抚慰失去Laurie的心痛。

别的角色,就不再分开说,夸一下2017版March姑婆是用了马普尔小姐的演员,很棒,同时也批评一下2017版爹妈演员都看着神经质兮兮的,总怀疑有什么暗黑家族秘密。

总的来说,我心中2019>1994>1949>2017。

如果想看正常顺序的温馨成长故事,1994是最合适的。

论电影技巧、余韵悠长,绝对是2019更胜一筹:剧情取舍,那些冷暖色调过去现在的对比,剪辑时的巧思。

我们来看一眼四个版本的最后一幕:

1949和1994都是停留在Jo和教授伞下定情。

2017是所有人在李园的草地上嬉戏,“事情不会完美,但也可以刚刚好”

2019版,先是故意不说清的跟教授最后的关系,然后《小妇人》这本书开始制作,Jo回想起小时候四个女孩一起开心玩耍,这个镜头是我心头的重锤,想来可能也是促成看完原著和这么多版本的原因。

无忧无虑的童年过去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有的人会死亡,有的人会离开,即便每个人相亲相爱的心不变,那个时刻也不能再找回,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无忧无虑的童年过去了。

 2 ) imagined heroines

小时候读的那一版《小妇人》封面是katherine hepburn那一版电影的海报,所有演员都是一头精致小卷发,看起来眉目含情。当时的我翻开书,读到叙述者说 “由于年轻的读者们喜欢知道‘人物样貌‘,我们趁此机会把坐在黄昏的余辉下做针线活儿的四姐妹概略描述一下” 我是那么开心又有兴味地读了下去。很多年后我读到了《那不勒斯四部曲》,里面两位女主人公翻来覆去地看一本《小妇人》看到把书翻烂了,画面令我想到小学的我,坐在暑假前,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看Jo和Laurie的相识和分手,看舞会和圣诞节,看Meg怎样变成一位小妻子。当时的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青梅竹马结婚会是悲剧,我也一直记得当年本小学生看不懂的那句 “她知道男孩子劳里是不会回来的了。”

我认识的绝大部分男生都没有读过《小妇人》,但这本小说对于我和身边的很多女生朋友来说,宛若儿时的圣经。《纽约客》里的一篇文章提到,波伏娃和桑塔格都是《小妇人》的粉丝。Jo March是我的人生偶像,她接近冒失的勇敢照亮了我平淡压抑的生活。She was the first fierce, fierce fighter that I got to know who also happened to be a woman, who was forceful and unrelenting, in life, in love, and most importantly, in writing. Jo March was my first heroine.

Greta Gerwig的这个版本在忠于文本和激情创新之间产生了撕裂。和其他太多向偶像致敬的创作者一样,她既爱Louisa May Alcott, 又期待靠她的精神做出些新的东西来。最明显的创新点之一当然是时间线的打乱,这点对原著的读者来说相对比较友好,但我不知道没看过书的观众在电影开始十分钟后就知道beth要死了是什么感受。《小妇人》是一本叙事方式相对传统的小说,而它的很大一部分魅力也在于the classic question of "will they or won't they," 在于读者依照叙事脉络产生的推测与期待。设定当下与过去两个时间线的选择意味着把这一点完全推翻,电影的前半段基本在倒着交代故事背景,所有演员感觉都在很匆忙地赶紧把前情提要演出来,有点像高中生在演校园剧。Gerwig也试图在线性叙事缺位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放入原著中的情节,造成有些故事发生得没头没尾——特别是和Meg有关的舞会和海滩两段,把原本故事结尾处导致Meg对物欲产生反省、最终决定嫁给John Brooke的原因直接去掉了。结果就是似乎所有人都在紧催猛催大姐和大姐夫赶紧搞对象。当然Emma Watson也不太适合大姐这个角色,原本决定的Emma Stone更极为不适合, which is sad, 因为我还挺喜欢Meg的,她的复杂程度应该完全不输于amy. (说实话《小妇人》比较适合改编成迷你剧而非电影,电影的体量势必会对叙事造成影响。)

电影在beth两次病危的时候故事线开始重合,渐渐达到令人一次次揪心的小高潮。但这样说起来,令人感动的功劳不知道该算是导演的还是原著的。Saoirse Ronan的表演渐入佳境,我们看到她的痛苦愤懑,也看到她的温柔和孤独。我一直觉得Jo和Laurie最可惜的一点是和当代人相比,他们的青春太短了。他们没有时间去恋爱,去做无用而浪漫有趣的事情。他们没办法当太久不用结婚的恋人或朋友。小时候我无法接受为什么Jo和Laurie一定不能在一起。这一版电影里他们的分手也是最精彩的一场戏,两个演员的演技高峰,背景是新英格兰连绵的群山。但其实Jo结不结婚、对象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她自己,是写作者与梦想家,永远热爱自由和爱。这版改编小毛病不少,但最重要的是Jo的角色立住了,Ronan完成得非常好,她会是一代年轻读者脑海中的Jo.

Jo March不是Louisa May Alcott本人,和Alcott本人的境遇比起来,Jo简直就是幸福的公主。现实生活中的圣人父亲是个理想主义到完全不在乎养家的知识分子,Louisa从少女时期开始写作挣钱,一直写到把父亲送进养老院,最后过劳到在父亲过世后三天离世。Alcott家的大姐和小妹也命运多舛,大姐夫壮年早逝,小妹在巴黎做画家,在快四十岁的时候嫁给了二十出头的年轻男人,旋即难产去世。一家女人的境遇让人总想起那个著名的议题:为什么世上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这是个社会结构问题,而非艺术问题。Jo最后承继了Alcott一家在现实中的理想,办起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家庭的重新想象,在这里成年人们不论性别,分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孩子们也不论性别,共同成长,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小说里父亲兴奋地说,要做苏格拉底一样的教育,但现实中他要靠女儿年纪轻轻就去写谋杀连载供全家生活。虚构本身就已经是温存的幻想。其实《小妇人》作为家庭题材的作品,本身就很糖水温柔了,如果真的要深入探究女性和社会议题,应该拍Louisa May Alcott的bio-pic,拍她在南北战争时期做护士、一家人参加Underground Railroad,拍她争取女性投票权,拍她父亲失败的乌托邦实验,拍她在病痛与贫困中挣扎着为了谋生创作。

Louisa May Alcott和父亲在死前最后的一段对话是:“Father, here is your Louy. What are you thinking of as you lie here so happily?” “I am going up. Come with me.” 生活的枷锁太苦了,但在Alcott痛苦的创造中,我们看到了她高贵的灵魂——它诞生于父亲的愿望,又在这个愿望的空洞中磨炼,在挣扎中达到一种和解。她本人没有找到女性自由的答案,但她的作品启发了千千万万的女人去奋斗、去寻求,这其中有许多后来变得比Alcott更加有名的作家,她们得到了Alcott本人可能无法想象的认可,这其中也有每一个平凡而努力生活的读者。

再说两句电影本身,风格上很明显是lady bird的延伸, Gerwig拍片子实在太像文理学院英文系女生写作文了,四平八稳的抒情。作出的探索又很诡异,比如让演员平视镜头面无表情地读信。据说她的下一个project是和老公合作的Barbie,我有点 ?谨慎表达一下期待。然后期待Saoirse Ronan可以挑战Gerwig风格以外的电影,去进入更多元的文化和情感。

 3 ) 全世界能拒绝甜茶的女人,都在这里了

对,我说的就是最新版《小妇人》!

第92届奥斯卡刚刚揭晓,这部电影仅获最佳服装设计奖,但如果有名著最佳选角奖,那它的胜算可能要比竞争对手们都高,毕竟男女主角,是他们俩呀——

△ 好莱坞90后演技派扛把子:西尔莎·罗南、提莫西·查拉梅。

当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上映时,我错过了,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甜茶美如画……👇

妈妈,劳里从书里出来啦!

《小妇人》的原著,我只在小学读了一遍,记忆不太牢靠,但我始终记得书中最匪夷所思的情节:劳里集齐了“高富帅”、“青梅竹马”、“一往情深”三大成就,却还是没能收割女主角乔的芳心!

我以为只有一百多年前的原作者爱当男主后妈,没成想世道变了,新电影的主创更是心狠手辣,是个姑娘就能挤兑劳里啊……

△ 梅姨,你不跳舞就算了,为什么要对这么可爱的男孩子翻白眼啊!

说正经的,这处情节安排的用意,真得等长大后才能体会。而长大后的我,真的很喜欢这次的翻拍,顺畅又痛快。

顺畅,是故事的逻辑合情合理,符合人物性格,也符合时代背景。

痛快,是主题的传达直抵人心,保留脉脉温情,亦正视现实嶙峋。

原著作者路易莎·梅·奥尔柯特生于美国的“镀金时代”(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第四章里对这段历史做过批注,点这里复习),经历过南北战争,《小妇人》的故事也是由此展开——战争将男性从家庭中抽离,迫使女性自力更生,小妇人们因此开始思考什么是事业,什么是独立。

乔这个人物,是美国文学史上早期的独立女性,奥尔柯特本人即是她的原型,这本书写的就是她家里的故事。绝妙的是,电影将乔和奥尔柯特合而为一,对原作者真实的人生态度进行了大胆的解读,让这个原本太过童话的故事,显得更有质感,也更有重量。

△ 相貌古典又有棱角的罗南妹子,太适合俊俏的乔了。

电影对原著温淡如水的线性叙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现实与回忆双线交织,原本不着痕迹的岁月流逝,骤然有了令人揪心的波澜起伏,历史真实的细节都藏在台词里,掩映着人物的内心。

影片开始,是已经离家的乔,在纽约一边当着家教,一边兼职写小说。为了挣钱,她磨平了脾气,乖乖听着出版商总结的畅销套路:内战后读者只爱大团圆,女主角要么嫁人要么死

为什么要干这么没人性的活儿?

因为别的姐妹,都难以帮扶父母,支撑家庭。

△ 大姐梅格已为人妇还生了二胎,丈夫只是清贫的教书匠,年底想给自己裁新衣服,都买不起布。

△ 全家最受宠爱的三妹贝丝身染重病,只能独留家中,忍耐寂寞和空虚。

△ 唯一有望分担养家重任的是老幺艾米,而她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嫁入豪门。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一天,贝丝病重的消息传来,乔匆匆踏上归乡的火车,在沉睡中重温了年少时的梦,记起了未长大的无忧。

乔一家七口人,当年战时,牧师父亲长期随军,母亲和保姆带着四个女孩,挤在马萨诸塞州的乡间小屋,清苦度日。好在父母慈爱开明,为人清正,姑娘们有了这样的榜样,并未被贫穷磨灭人格和理想。

大姐梅格,娴雅端丽,梦想当演员;

老二,英姿飒爽,立志成作家;

三妹贝丝,羞怯文静,热爱弹钢琴;

老幺艾米,娇蛮要强,最喜欢画画。

四姐妹各有擅场,还成立了家庭戏剧社,唱念做打,无不尽欢。

△ 电影让四姐妹都穿上男装,扮成拍板拿主意的商界大佬。她们相信,乔写的戏会把大剧院震垮。

△ 而原著里只是贤妻良母的梅格,到了姐妹们的眼里,美国东部女演员加一块儿,都没她伟大。

△ 还在上学的艾米,既敢于义正言辞地反驳支持黑奴制的同学,也放得下身段,用画画换社交的筹码。

△ 小天使贝丝总是闷声做善事,给邻居爷爷亲手做拖鞋当谢礼,定期去接济食不果腹的穷人家。

△ 家里永远温馨又热闹,还总能吸引来俊美的甜茶。

积极生活,知足常乐,这段时光是四姐妹心里的永无乡。

是什么时候,再也回不去了呢?

是从她们渐渐到了成家的年纪,却发现,女人难以靠自己生活开始。

提点她们的,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马奇姑妈。

老太太亲身验证了一条至今都颠扑不破的真理:老娘要独立,钱是硬道理

△ 要么结婚要么致富,对女人来说,总比“要么结婚要么死”好多了。

△ 但马奇姑妈也很清楚,自己对婚姻有选择权只是因为命好,没有致富门路的侄女们还是得嫁个好人家。

△ 谁知最有希望嫁入上流社会的梅格反倒嫁给了爱情,马奇姑妈用毒舌表达忧虑。

△ 事实证明,确实是贫贱夫妻百事哀,马奇姑妈一语成谶。

△ 乔不受教,梅格恋爱脑,贝丝太孱弱,有心帮衬弟弟一家的马奇姑妈,只能挑走美貌与才华皆输姐妹一等的艾米,带在身边教养。

△ 艾米变身名媛淑女,却发现自己的绘画天赋不足以让她在天才遍地的艺术圈立足。

(电影版真的有心了:《小妇人》成书的年代,正是印象派绘画在法国日渐兴盛的时代,这场戏里的艾米正是身处巴黎。看看把她传统的油画技法比下去的那一幅——梵高or莫奈,是你吗?)

艾米成了四姐妹当中最务实的一个。她迅速调整了人生目标,积极地和有钱人约会。

劳里在巴黎与她重逢,惊讶于当年娇气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竟变得如此世俗。

而艾米有理有据地驳斥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劳里:

这是新版《小妇人》剖开温软,露出尖牙的锋芒时刻。

奥尔柯特在原著里,并未对女性的困境有过多着墨。这不是因为她没有吃过苦,恰恰相反——这版电影的开头,已经道出了她“不书”的实情:

我的生活麻烦不断,所以我才要写开心的故事。 ——路易莎·梅·奥尔柯特

明白了吗?

原著里那些轻快的风和舞蹈,甜蜜的吻和面包,坚贞的爱和信仰,只是因为作者刻意掩去了背后沧桑的真相,才仿佛被暖橙色所笼罩。

而电影告诉你,现实,是固执的冷色调

这是我喜爱这部电影的地方。

名著翻拍,做到还原往往不难,好作家总会留下详实的细节帮助读者构建栩栩如生的画面。

真正难的是,读懂它为何不朽。

马奇家的四姐妹,代表了女性为自己总结的4种面相,但她们难以用某几个词来概括完全,因为她们都会成长——我们都会成长。

更准确地说法可能是“归宿”,19世纪的小妇人拥有这样4种归宿:美貌贤惠的继续当主妇,拔尖刺头的出去闯一闯,内向体弱的守住心和家,清醒精明的冲着钱去吧……

竟和如今也没什么两样。

但我们分明还是感受到了时空横亘出的差别,因为如今——

我们终于能用一部电影,来替奥尔柯特诉一诉她的委屈和煎熬。

我们终于不必再强颜欢笑着,避讳女性自古以来的艰难。

我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咆哮:

女人也有野心和挣扎,我承认她!

我也要你,承认她!

我不知道会读这篇文章的男性有多少,但我想请你们看看甜茶,然后说两句你们可能不会轻易从女性嘴里听到的真心话:

这样美好、应有尽有的男性,一直都是许多女人希望、尊严和安全的象征。

没有一个女人在让他伤心的时候,自己能不心碎。

但我们当中就是会有一部分人选择成为乔,很大一部分。

我们推开他,或推开你,如果不是因为你没有劳里这样好,那就是因为——

我们试着相信,除了爱情,女人还值得一点别的什么

影片最尖锐的锋芒,绽放于乔动摇这份信念的那一刻。

△ 我只是觉得……女人也有思想,有灵魂,当然还有正直的心;她们都有抱负,有才华,就像她们也有美貌一样。所以我听腻了别人说,爱情就是所有女人的归宿,我真的听腻了!可是……我好孤独啊。
Ijustfeellike...women,they...theyhaveminds,andtheyhavesouls,aswellasjusthearts;andthey'vegotambition,they'vegottalent,aswellasjustbeauty.AndI'msosickofpeoplesayingthat...thatloveisjustallthewomenfitfor.I'mSOSICKofit!ButI'm...I'msolonely!

请原谅一名译者再翻一遍的强迫症,这破字幕真配不上罗南妹子的神演技……而我希望我们所有女孩都能把这段话背诵下来,因为当婚姻不再是女性生存的唯一选择时,身为脆弱人类的我们,还需要对自己承认:

拒绝爱情,我恐怕也会遗憾。

所以摇摆,并不可耻。

原著里,乔后来遇到了更适合她的文学伴侣,但是你知道吗?在奥尔柯特的构思里,乔是从来不打算结婚的;她要她笔下的自己刚到底,而她本人,也终身未婚。只是市场需要小说里的女人“要么结婚要么死”,她也只好写成一团温软的和气。

导演读懂了奥尔柯特的软弱和憋屈,所以只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局:电影里的乔同样听从了出版商的建议,为了有自己的书,为了赚更多的版税,她给笔下的女主角配了个心灵契合的男人,而她自己,却像奥尔柯特一样,感情成谜,只与一位异国来的教授,留下一段虚虚实实的暧昧。

△ 女主的备胎都选了个这么有气质的,电影果然在拍“开心的故事”。我因此而怀疑,主创让教授从“异国”来,是在暗示奥尔柯特对现实感情的无奈:我在现有条件下,怕是找不到心仪的男人了,只能求他从天上掉下来——唉,现代有多少姑娘,不也在愁这个吗?

除此之外,电影里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改编,增添了无比丰富的细节,让这一版的人物表现出更强的现代性,和现实性

比如,梅格第一次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出于虚荣,接受了富家小姐送的漂亮裙子,也顺势应下了宠物一样的昵称“黛西”。而多年后,梅格生下女儿,也为她取名黛西。她显然不把这名字看作是羞辱——丈夫是自己选的,婚姻里的爱成了责任,但为家庭负责,不代表女人不能惆怅自己短暂而虚幻的美丽。

又比如,劳里曾对梅格情愿被人篡改本名而生气,自己却很愿意让乔叫成“泰迪”。好男孩的初恋多可爱,可一到谈婚论嫁,还是得承认大男子的脾气:我爱过当我是卷毛狗的大女孩,但要过日子,我选会叫我“大人”的小娇妻,她是成熟后的艾米——原著里这一对突兀的结合总算破了案,原来精明的女孩是靠自己坦荡的世故,赢得了梦里人落了地的爱情。

还有贝丝,乔的精神支柱,所有人的心灵港湾,这版的选角却让她看来如此平平无奇,如此沉郁无力。贝丝或许只是青春如梦的象征,“她”的纯洁不存于任何时代,“她”的弱质也不容于任何时代:能幸存的,总是更千疮百孔却足够强韧的,所以“她”的死亡,是乔的重生

我喜欢这抓住了现实与虚构的连结,延伸出崭新意义的改编。

那一代的小妇人还在苦苦思索当女人的意义,而现在的我们,已经可以和男人一样贪心,当然,也必须和男人一样,付出相应的代价。

有成功,必怅惘;要成长,也回望。

那一代的小妇人终究踏上了和我们一样的路,就像我们此刻,也在赶往自己心里那一条纵有千般歧途,亦有万种精彩的路。

路的尽头,命运,再无定数。

主动选择人生,努力承受代价。

这,就是独立的意义。

也是《小妇人》,不朽的原因。

200225更新:
感谢@Antikvlt 同学在评论里的指正,我在梅格昵称黛西(daisy雏菊,寓意纯洁美好)的那段出错了:这个名字并非电影的改编,而是原著本来就有的细节。我看电影时刚完成《了不起的盖茨比》全书的翻译练习(我的公众号和豆瓣日记可以作证hhh),再加上对原著记忆不够深刻,所以第一反应是电影主创或许是想到了这部刻画名利场的经典,才为梅格母女挑选了这样一个延续青春的名字。这是我成文时不够谨慎,特此更正并道歉,希望不要误导没有看过原著的小伙伴~
我由此仔细想了想,梅格的戏份还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结论是:选角。
这一版四姐妹的选角,除了乔,在我看来其实都有意外之处,对我来说,艾玛·沃特森尤甚,因为她的现实标签其实更符合乔。但不管是她自己的意愿还是剧组的坚持,由她来代替梅格说出那句:Just because my dreams are different than yours, doesn't mean they're unimortant. (不能只因为我的梦想与你的不同,就说它们不重要。)都有种令人心安的感受——观众都知道艾玛本人从来不是任人摆布的姑娘,就像梅格最终选择了家庭而放弃了女演员的事业,这其中也有着身为女性清醒的坚持。
这是所有看似没那么“先锋”的姑娘身上,非常容易被轻视的力量。选择一个坚定的女演员来扮演梅格,是在让这种力量更容易被看见。
我把这个选角看作是电影献给所有愿意站在女性角度思考的人(不论男女)的温和劝告:一个人做了什么选择不是关键,关键在于ta是否清醒和坚持;如果是,那么我们作为旁观者,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ta的选择。
另外,我在看完电影之后也看了不少主创的采访(为了省事不截图了,油管B站都能看到),也有些零散的感受一并更新在这里: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国内对这部电影的关注点集中在与前作/原著的比较,或者像我这篇文章一样,感动于女性意识当下的锋锐,但罗南妹子、甜茶还有其它主创都在不同场合强调了另一件事:这本书里的男性,都在支持和爱护女性。
这在女性主义的作品里似乎也不太常见,我们习惯了批判男权框架下的性别压迫,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女性集体的弱势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挑明男性许多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思维和行为都是对女性不自觉的迫害,但这部作品对男性始终抱持着正面的态度。
我猜想这是因为奥尔柯特的成长环境本身就充满了对女性很友好的男性,从她的生平可以看到她接受过很好的教育,而如果没有她父亲和男性师长的支持,她无法获得这样的资源。这其实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确实不是所有男人都是大猪蹄子hhhh。
而同时电影的主创也在借此呼吁当代的男性更支持女性。
导演有个很有意思的编排,是让罗南妹子和甜茶互穿衬衫,以此制造两小无猜的极致亲密感。我再一次为这样的创意拍案叫绝:乔和劳里,作为男性与女性之美好的代表,不就是互为镜像的一对吗?他们年少的故事,就是男人和女人的青春啊。
导演在采访里有些困惑地说:对女性来说,想象自己成为男人好像是很普遍的,但男人几乎不会想象自己成为女人。
我希望这部电影能有更多的男性朋友来看,看看它是不是也映照出了自己的初恋,自己对人生的第一次思考,自己对世界的第一次探索;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男性明白,女性对他来说从来都不是威胁,更不是低他一等的贱货,恰恰相反,她们是启蒙,是爱,是光;而只要他足够尊重我们,与他相交的那段日子,无论最终被我们各自定义为什么,都会是我们永生难忘的一抹白月光。
以上。真的是很好的电影,我一直忍不住在看主创的各种资料,特别特别喜欢葛导,或许哪天也写写她~

 4 ) 这本书太坏了,我要把它丢进冰箱里!

标题出自《老友记》里Joey的台词~~

和我反应一模一样哈哈哈哈

电影改编自世界名著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由荣获奥斯卡两次最佳导演提名的格雷塔.葛伟格执导,讲述了南北战争时期马奇一家四姐妹的故事。导演用细腻又有新意的叙事手法,为这部经典文学名作带来了当代女性的独立色彩。

四姐妹

马奇一家四姐妹有大姐梅格(艾玛•沃森饰)、二姐乔(西尔莎·罗南饰)、三妹(伊莱扎•斯坎伦饰)和小妹艾米(弗洛伦斯·皮尤饰)。她们是四个不同类型的女生,梅格美丽娴雅却有点爱慕虚荣,乔聪明独立但脾气急躁,贝丝善良无私但十分腼腆,艾美直爽利落却有点小自私,她们都不完美,但就是这些不完美让观众更容易喜欢她们。

这是一部温馨的电影,同时也是部安全的电影。名著改编电影往往四平八稳,而不断翻拍的经典更容易变成那种为了冲奖而拍摄的奥斯卡系电影。然而这版《小妇人》凭借优秀的改编给我带来了惊喜。熟悉原著的都知道《小妇人》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童年和成年,童年部分主要是四姐妹的嬉笑打闹,成年部分主要是贝丝的去世和乔、艾米和劳里的爱情纠葛。格蕾塔•葛韦格采用了非线性叙事,暖色调的回忆和冷色调的现实互文,用一悲一喜的平行剪辑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更深刻得感受这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电影最好的改编是强化了乔的写作线,塑造了一个独立自主、让人钦佩的女性形象。乔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但是每当创作欲发作时,就全身心地投了进去。全片稿子有两次被烧毁, 一次是艾米的任性; 一次是乔主动写给贝丝的信。当第二次烧毁后乔开始了新的创作,死亡带来了新生,死神把你从我身边带走,我用文字复活你。最终乔用自己的名字出版了小说,那时的她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我了。

乔、艾米和劳里的爱情是电影最扣人心弦的“钩子”。 蒂莫西·柴勒梅德饰演的劳里是个有钱人家的大男孩,也可以看作马奇家的第五个孩子,女性化的名字laurie 在拉丁文中是“月桂树”的意思,象征着荣耀和理想。从小缺爱的劳里想融入马奇大家庭,他在被乔拒绝后在异国遇见了艾米,最终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艾米

如果有个票选的话,艾米很可能是四姐妹里最不讨喜的一个,原著中描绘她是差不多被大伙儿宠坏的女孩,都把她当成宝贝,她的虚荣和自私也在迅速膨胀。渴望进入“上流社会”是艾米的一个癖好,尽管她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上流”。

艾米和乔有许多相似点,她们都有才华有抱负,不同在于乔认为写作不传达重要性,而是反映重要性,而艾米不这么认为,她说写下那些事会让它们变得更加重要。

乔把劳里当做最好的朋友,她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她不想姐姐出嫁,会问“为什么爱情是一切呢”,实际上她是最努力想留住童年的人。童年终究是要结束的,就像那封撕碎扔进河里的信,带来眼泪的同时也获得了成长。木心先生谈爱情时说: “爱了一个人,没有机会表白,后来决计绝念。再后来,消息时有所闻,偶尔也见面——幸亏那时未曾说出口,幸亏究竟不能算真的爱上。又爱了另一个人,表白的机会不少,想想,懒下来,懒成朋友,至今还朋友着——光阴荏苒,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心中兀自庆幸,还好……否则苦了。”爱情对一部分人来说,从来不是最重要的事情,When Summer is gone, Autumn is here.(出自《和莎莫的500天》)。

梅格

《小妇人》不是高喊女人要独立,男人靠不住的“伪女权”电影,它宣扬的是女性的自由。

梅格仿佛是古典小说里的传统女性,她希望相夫教子,这是她的个人选择,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爱情的尊重——她们可以安全地摆脱世间的躁动与狂热,在那些依恋她们的幼儿稚女身上找到忠诚的爱,无惧悲痛、贫困与老龄;她们和一个忠实的朋友携手并进,同甘共苦。

贝丝与乔

贝丝代表了那些文静的女孩子,她们内心坚信着:爱必消除恐惧,感激能征服傲慢。电影拍出了原著中我最喜欢的一幕:贝丝的逝世。贝丝的生命如潮水般慢慢流逝,乔在一旁沉默不语。

“世界上有很多个贝丝,腼腆文静,待在角落里,直到需要时才挺身而出。她们开心地为别人活着,没人留意她们所做出的牺牲。最后,炉边小蟋蟀停止了鸣叫,阳光般温暖的脸庞消逝,只留下了寂静和阴影。”

最终乔与教授在一起了,导演通过教授上门拜访并弹琴这件事告诉观众,马奇一家接纳了这个外来者。之后的雨中表白拥吻后接着的是乔与出版社老板的交谈,这也给这段爱情带来了多重解读,也许这么浪漫的情节是乔虚构出的小说内容。

《小妇人》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了最佳服装设计奖,我很喜欢电影里的服装。每个女孩的主色调都不同,乔是活泼的火红,梅格是优雅的淡紫和黄,贝丝是温和的粉色,艾米是优雅的淡蓝。梅格参加舞会时的大裙子也很漂亮。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在一次采访时说自己在拍《伯德小姐》时,就迫不及待地写好了《小妇人》是电影剧本草稿,拍摄这部电影是她童年时的梦想,观众也不难发现,《伯德小姐》的女主角和《小妇人》的乔,都是独立有追求的女性角色。

导演改编的最大不足,我认为是把原著里的战争元素抽空了,弱化了“南北战争”的背景和“父亲返家”的戏码,只是浅显得交代了时代性。另外不管男女演员,都是俊男靓女,人物都过于精美了。尤其是路易•加瑞尔演的教授也太帅了吧!明明原著不是帅哥啊!甜茶饰演的劳里与我期待的劳里也有所不同,贵族气有了但痞子气太重了。

格蕾塔·葛韦格从《伯德小姐》到《小妇人》,女性角色几乎一脉相承,我对她下一部作品期待的同时也会有担忧,若简单的自我重复就太无聊了。

 5 ) 我喜欢这个改编!!!我得到了安慰

我很喜欢小妇人这次的改编。小时候(其实直到长大)我都很执着于为什么Jo和Laurie没有在一起。因为着实相隔太久,我能记起的细节很少,除了两处,一个是Laurie喜欢玩Jo围裙上的流苏,一个是他俩抱枕的暗号。

Greta通过把Jo和出版商的对话与Jo雨中追教授平行剪辑在一起,给了导演个人的解释:这是时代需求,没有一部romance希望女主是以old rich spinster结尾。并用出版商口吻问出了我的问题:我看不出来为什么她不和她的青梅竹马在一起?我感觉我和Greta拥有同一个困惑的童年。(爽,由于这一点我愿意给这部电影五星,即便好些地方与我的预期不符)重来一次,我宁愿拥抱这样的开放式结局。我接受protestanism影响那段时间美国小说的解读,但我不接受因此否去了他俩的puppy love,说教授是最合适的人(去他的续集)。

影片天才的地方是非线性叙事,用不同的色调与光区分过去与现在。某些过渡做的非常天才,尤其是Beth第一次得猩红热与最后一次去世之间的对比,Jo同样被惊醒但物是人非,实在太赚我眼泪了。它掐去了Beth在书中身体每况愈下的桥段,那让我一直惴惴不安。而直接用intensified continuity editing把结果像重磅催泪弹一样炸开在我眼前(还有Beth说write for me. Amy说Beth is the best of us我都哭瞎了)。

 6 ) 顶级阵容,神仙CP,这部高分新片被撤档太可惜!

受新冠肺炎影响,二月的院线片已接连撤档。 其中,最可惜的莫过于一部名著改编、全网好评的大片。 烂番茄新鲜度95%,爆米花指数92%,MetaCritic评分91。

相信宅在屋中的大家,都被阴翳的心情环绕。 希望这部好评无数的电影,能够给你带去些力量和温暖——

小妇人

Little Women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编剧:格蕾塔·葛韦格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主演:西尔莎·罗南/ 蒂莫西·柴勒梅德/ 弗洛伦斯·皮尤/ 艾玛·沃森 上映日期:2019-12-25(美国) 片长:134分钟

影片由格蕾塔·葛韦格执导。 这位曾在《弗兰西斯·哈》等多部独立制作的文艺片中有过亮眼表现的高个子女人是当之无愧的才女。 两年前,她首次掌镜便斩获多个奥斯卡核心奖项提名(《伯德小姐》提名最佳影片、导演、女主及原创剧本)。 如今又和男友诺亚·鲍姆巴赫(《婚姻故事》)双双入围,堪称神仙眷侣,让人羡慕不已。

《伯德小姐》的优秀战绩也促成了本片卡司的全面升级。 主演方面,身为当前好莱坞最为炙手可热的新生代演员,“莎茶”姐弟此番再度合体,无疑提供了影片的最大看点。 经过两年的分头历练,二人的表演已愈发纯熟。 银幕之上,《伯德小姐》中的“意难平”以另一种更令人心碎的形式延续。 银幕而外,这对挚友的亲密互动却始终可爱满分、甜度爆表。 有了他们,剑拔弩张的颁奖季也欢脱了不少。

影片的配角阵容也相当瞩目。 老戏骨这边,既有四次夺得金球奖,今年又凭《婚姻故事》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的劳拉·邓恩挑起大梁。 亦有手捧三座小金人的实力影后“梅姨”甘当绿叶。 至于颜值担当,则非从小美到大的艾玛·沃森和拥有雕刻般面容的法兰西情人路易·加瑞尔莫属。

除了以上这些熟悉的名字,年仅24岁的奥斯卡提名者,好莱坞的后起之秀弗洛伦斯·皮尤也值得持续关注。 她曾主演《女鼓手》和《仲夏夜惊魂》,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气质和精湛演技。在即将上映的《黑寡妇》独立电影中,她则以“寡姐”妹妹的身份惊艳亮相,未来可期。

有了靠谱的卡司,影片已经成功了1/3。 接下来就要看编剧兼导演格蕾塔的任务完成得如何了。 说到《小妇人》的情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这部长篇小说于1868年首次出版,由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

它以南北战争为背景,借由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马奇家族四姐妹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关于理想、爱情和人生选择的,属于女性的故事。 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19世纪的风貌和氛围,格蕾塔特地邀请奥斯卡常客杰奎琳·杜兰(《赎罪》《至暗时刻》)负责本片的服装造型,为观众带来一场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而在刚刚结束的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小妇人》也让杰奎琳如愿捧得了继《安娜·卡列尼娜》后的第二座最佳服装设计奖。

事实上,自电影诞生以来,《小妇人》已历经多次影视化改编的试炼。 黄金时代巨星凯瑟琳·赫本、伊丽莎白·泰勒、珍妮特·利等人均先后参演过不同版本的《小妇人》。 在诸多翻拍中,尤以1994年女导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执导的版本最受认可。

客观而言,2019版和1994版其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它们同样出自女性导演之手,并且有着同样精致的服装造型和同样高人气、高水准的演员班底。 但两部影片也是不同的。 在九四版珠玉在前的情况下,格蕾塔依然做到了在多个层面有所创新,这是最令我惊喜的。

与文学原著及此前所有的银幕版本相比,新版《小妇人》最直观的突破在于叙事结构。 格蕾塔创造性地利用非线性叙事组织线索,赋予了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以新的况味。 影片刚一开始,时间线就被径直推到了原著中的“七年以后”。 届时,二姐乔(西尔莎·罗南 饰)已在纽约结识了志趣相投的巴尔教授(路易·加瑞尔饰)。

小妹艾米(弗洛伦斯·皮尤 饰)和马奇家的“五妹”劳里(蒂莫西·柴勒梅德饰)则同在巴黎。 一个婚期将至,一个颓废度日。 留守家乡的大姐梅格(艾玛·沃森 饰)三妹贝丝(伊莱扎·斯坎伦 饰)的生活要差得多。 嫁作人妇的前者不得不直面家徒四壁的现实。 自幼便体弱多病的后者如今病情也进一步恶化,已时日无多。

得知此事后,在外教书、养家糊口的乔不得不赶回家中,照看病危的妹妹。 就在她回乡的路上,往日回忆涌上心头,旧时光景也一一浮现。 自始至终,影片都维持着当下和过往交替演绎的叙事节奏,道出七年间的物是人非。

此举对观众来说是“残忍”的。 一方面,不了解剧情的观众将被迫置身庞杂的信息和错乱的时空之中。 想要厘清人物关系和叙事脉络并非易事。 另一方面,当其乐融融的“七年前”和苦不堪言的“七年后”反复被并置,没人禁得住这苍凉的对比。 你会发现,当乔只身背负行囊往家中赶去,迎面走来的是七年前结伴而行的马奇姐妹。

你还会看到她两度忧心忡忡地迈下楼梯。 可就在那同一个位置,七年过后,贝丝却不见了踪影。 曾经的四姐妹挤在一栋不大的公寓里,生活清贫却满载欢声笑语。 她们闹过别扭,有过争吵。 但更多的时间里,她们紧紧相拥,珍视彼此。

诚然,长大不是什么坏事。 可长大后的她们却得踏上各自的路,无法再重聚。 如果说其他版本的《小妇人》是原原本本地重现了四姐妹成长的全程。 那么,新版《小妇人》则无时不刻诉说着人生的无奈和哀伤

比之情节的铺展,它更偏重情绪的酝酿。 透过《小妇人》的剪辑风格,我能依稀瞥见《伯德小姐》的影子—— 依旧轻盈,依旧跳脱;依旧不介意线索完整、明晰与否;依旧最长于拿捏主人公的心境。

《伯德小姐》剧照

但在刻下作者烙印的同时,格蕾塔大胆的剪辑方式也招致了许多争议。 认为其手法过于繁复、不利于理解剧情的人不在少数。 我也觉得,这招险棋确实有待斟酌,尚可改进。 不过,对于影片别出心裁的开放式结局,大家的评价倒是基本一致的。 作为新版《小妇人》最具颠覆性和开创性的设计,它非但符合当下的实际,且构成了更为纯粹、直白,也更具现代意义的女性主义表达。

在原著和以往的影视翻拍中,乔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嫁给巴尔教授。 但经过格蕾塔的一番改编,乔的归宿成了问号。 在全片的一首一尾,她分别设置了两段乔与书商洽谈的戏码。 既形成了叙事意义上的嵌套,又完成了对原著作者路易莎的指涉。

两人的对话很真实,也很诙谐。 书商看重的是销量,在意的是大众的取向。 所以,初次见面时,他就提醒乔: 如果小说的主角是女孩,必须确保她在故事结束时,要么结婚,要么死掉。 这才是大部分读者能够接受的结局。

为了书籍的顺利出版,乔听从他的建议,改写了主人公的命运。 紧接着,镜头一转,刚刚在家门口送别了教授的乔立马来到火车站,在雨中与教授终成眷属。 书商对此颇为满意,遂将这一章节命名为“雨伞之下”。 而这正是《小妇人》一书中对应章节的名称。 路易莎、乔和乔笔下的主人公,从来都是同一个人。

《小妇人》原著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几乎无人不知。 既然终身未婚的路易莎本人便是乔的原型, 那么,乔嫁给教授则显然不过是出版商协调的结果,并非路易莎的本意。 而格蕾塔是第一个把这件事挑明的导演。 她把乔和书商沟通的过程拍出来,不就是想要告诉我们—— 真正的乔和现实世界里的路易莎不会选择婚姻吗?

影片的最后,与马奇家族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同出现的是图书《小妇人》印刷、装帧的画面。 最终,当背景里的父母、姐妹和爱人都渐渐隐去,我们所能看见的全部也仅仅是乔和她怀里那本珍贵的出版物。 对于路易莎,文学和自由远比爱情和婚姻重要。 因此,我以为,新版《小妇人》是迄今为止最忠于路易莎真实想法的版本。 格蕾塔弱化了四姐妹的成长史,却凸显了路易莎的信念和追求。 这个半开放的结局,是对原著最诚实的复归和最聪明的点题。

当然,新版《小妇人》的女权主义表达不光见诸结局的设置。 原著之所以能够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也不单单是因为路易莎的所作所为,而更多地有赖于她对马奇姐妹的生动描绘。 四姐妹中,乔是所费笔墨最多的角色。 她勇敢、坦荡,热爱写作,英气十足,堪称文学史上最让人难忘的独立女性。 在每一个版本的影视翻拍中,乔的选角都是重中之重。 美国影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凯瑟琳·赫本和长相甜美、有如精灵的薇诺娜·瑞德都曾成功地诠释过这个角色。

1933年版 凯瑟琳·赫本 饰 乔·马奇

1994年版 薇诺娜·瑞德 饰 乔·马奇

这一回,重担落到了西尔莎·罗南的肩上。 薇诺娜版《小妇人》上映之时,罗南还是襁褓里的婴儿。 25年过后,她已蜕变为英语国家最具潜力的青年演员之一。 在格蕾塔的指导下,其活灵活现的演绎赋予了19世纪的乔以新时代的灵魂

没有任何演员比罗南更适合这个角色。 她有着一幅兼具沉静与张扬、古典和灵动的脸孔。 当她满心欢愉地飞奔在人潮汹涌的街头,裙摆和发丝微微荡起。 那感觉就好像全世界的幸运都降诸其身。 没人会不喜欢这个明媚而坚定的女孩,没人能忽视她的灵气、韧劲儿和好演技。

格蕾塔视她为巫师、天才和珍宝,唤她作“我的拍档,我的缪斯,我的真心”。 她的表现也着实当得起导演的褒奖。 片中,有两个相对完整的段落最能体现罗南演技的爆发力, 分别发生在她和巴尔教授就她所撰写的文学作品展开争论的时候,以及她拒绝劳里求爱的时候。

有趣的是,在我看来,这两场戏恰恰是使得乔这一角色得以成立的关键。 与教授争辩,她捍卫的是身为作者的自己;拒绝劳里,她捍卫的是身为独立女性的自己。 而作者和独立女性合二为一,便是她理想中的身份构成。 她如此拼命地为之努力,哪怕是她爱的人,也不能阻挡这份热忱。

与此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两场戏也丰富了乔的个性。 要知道,尽管是主角,但她绝非完人。 她不像贝丝那样,拥有几近无瑕的人格。 她也会气急败坏,对否定自己作品的教授出言不逊;她还坦承自己是个笨拙的女孩,会让劳里觉得丢人。 毕竟,初次造访人家的豪宅,她就大大咧咧地往沙发上一躺,无所顾忌。

可是,一个多世纪过去,她依旧是给读者最多启迪的女子。 跟教授赌气,她说:“没有人会忘记乔·马奇”。 劝劳里放弃,她说:“现在这样就很快乐,我不相信我会结婚”。

过去,受制于外界的规训,路易莎没法让她随心所欲。 但今天,格蕾塔允许她将年少轻狂的承诺付诸现实。 我们终于欣慰地看到,她手捧《小妇人》,成为了一直以来期盼的自己。

说完乔,再来看看其他几个姐妹。 影片较为合理地分配了不同角色的分量和比重,保留了每个人物的高光时刻,勾勒出朝气蓬勃的女性群像。 贝丝乖巧、腼腆,心地善良。 即便没有母亲的监督,也坚持前去探望胡梅尔一家,还因此染上了猩红热。

梅格是家里的老大。 她稳重、大方,曾因爱慕虚荣干过傻事,但从没想过一走了之,撇下丈夫和孩子。 艾玛·沃森戏份不多,但有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在她结婚的当天,乔近乎偏执地阻止她出嫁。 只因为在她的心目中,姐姐应当是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的演员;只因为在她的价值体系里,婚姻远远算不得一个梦想。 可梅格的回应是:“我的梦想和你的不一样,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

是呀,梦想不分高低贵贱。 你可以追求独立,但也请学会尊重他人的决定。 就像女权的诉求不是两性的截然对立。 而是每一个女孩,都能拥有自主地拥抱自己选择的自由

新版《小妇人》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妹艾米正了名。 这个角色以前总是不讨喜,可这一回却大放异彩,让人敬佩。 她有点跋扈,有点世俗,可也头脑清醒,心思成熟。

她清楚地了解女性的现状何其艰难,只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能力促成改变。 她也不止一次地批评劳里放任自流,鞭策心爱的男孩重拾生活的目标。 她还奋力挤进上流社会并丝毫不为之感到羞愧。 因为姑妈说过,她是全家人的未来。 可在最后关头,她拒绝了富家少爷的求婚,选择了深爱多年的劳里。

她有着三个姐姐所不具备的灵活和理智。 热衷艺术但又深知自己不够天才,索性转投所爱,抓紧触手可及的幸福。 如若你没办法像乔那样抛下所有,一往无前, 或许,闪转腾挪、进退有度的艾米也是个不错的,可供效仿的范例。

最后,基于罗南和甜茶戏里戏外的深厚缘分,故事里那对经典的“意难平”也不得不提。 乔和劳里的感情在“莎茶”友情滤镜的加成下被呈现得前所未有地亲昵。 他不计较烧焦的裙子,邀她在月色下共舞。 她单膝跪地,赠予他一枚漂亮的戒指。 他们手牵着手,在冰面上旋转、跌倒、嬉笑。 他们勾肩搭背,在每一片旷野和海滩留下足迹。

记得罗南曾在采访中透露,片中二人打打闹闹、不分你我的样子完全就是他们在片场的日常。 而唯一的不同则在于,甜茶不会缠着罗南,要她嫁给他。 可是,希望乔和劳里在一起的读者和观众不计其数。 读过原稿后,就连书商也发出了灵魂的一问:她为什么不嫁给他呢?

表面上看,这两个人真的很般配。 他们都讨厌浮华,蔑视陈规。 正是由于此,他们才能玩到一块儿去。 长久以来,人们致力于解读两人的性格,想要证明他们不适合结婚。 我却觉得,适不适合倒在其次,乔打心底里不接受婚姻才是问题的核心。

原著中,乔单纯地把劳里视作玩伴和兄弟。 而新版《小妇人》加入的乔在备受打击之际“幡然悔悟”的情节也只是为了告诉人们—— 坚强、自立如她亦有脆弱、无助的一面。

但当风暴过去,她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仅凭思想、天赋、野心和一副纸、笔,她就可以骄傲地过完这一生。 所以,我们都不必替乔或路易莎感到惋惜。 诸如此类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别忘了,从《小妇人》原著问世的19世纪到影视版《小妇人》层不出穷的今天, 是一代又一代的乔和路易莎们的坚持,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女孩“爱我所爱”的权利。

*本文作者:kiwi

 短评

真的过誉。虽说糖水片,对感情的理解也太想当然了吧。大家撺掇Jo去追教授那段好恶心哦。伯德小姐的小委屈加佛朗西斯哈的姐妹情等于Jo被温情打折了腿的女权。

6分钟前
  • XYeah
  • 还行

当开头西尔莎罗南在街头快乐飞奔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弗兰西斯哈》,都是自由灵动的。这一次的改编,也有意在传统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现代意识,是更当下的。包括在剧作结构上做的大量花样,以及结尾的修改,都很有心思。一部特别真善美的电影,期间会因为一些温暖所感动。几个演员都很出色,西尔莎·罗南找到了新的、属于她的、成年人的美,是另一种好看。实际上,几个女孩不在于她们各自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而在于,可以自由随心的做出想要的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弗洛伦斯·皮尤可以继续关注起来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Women have minds and souls as well as just hearts, and they’ve got ambition and talent as well as just beauty. And I’m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 I’m so lonely!” 【一个哭到崩溃的我】

11分钟前
  • amie我乐苦多
  • 力荐

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很高,而流行的居然是丧文化。19世纪的美国陷于内战,人民生活贫困,女性地位不高,但是即便如此,主人公们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邻里关系也和睦慷慨,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影片保留了那种名著的厚重感,当然也有19世纪名著常见的狗血,甜茶在这种女性电影里总是沦为渣男工具人,罗南饰演的女文青经历了由“恐婚”到“恨嫁”的“真香定律”,其他几位女性角色则各有特色,表演都很令人印象深刻。

15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出版社对乔说:如果主角是女孩,确保她在故事结尾时结婚了。其实这就是《小妇人》作者路易莎自己的经历。路易莎终身未嫁,她也不希望乔被婚姻束缚。遗憾的是在那个年代(即便现在也是如此),人们会被迫写他不认可、不喜欢的作品。在出版社的要求下,路易莎写了一个违背自己初衷的结局。乔还是遇到了白马王子,还是选择了结婚生子。1933版、1949版、1994版《小妇人》电影都是如此。路易莎曾经写道:人们总是问她乔和谁结婚了,仿佛那是女人一生唯一的目标与终点。直到2019版《小妇人》,乔终于走了另一条路,弥补了路易莎的遗憾——乔是独身主义,凭自己的力量走向了成功。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足足过了150年才实现。这意味着如今女性地位更高了,不需要向出版社妥协了。最重要的是,女性不应该被婚姻定义,婚姻也并不是女性唯一的归宿。

18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你只要非常有钱,就可以不用结婚。剧情不单单局限于女人的婚姻嫁娶,也关注了个人成长,她们独立,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写作,绘画,音乐,表演。你可以嫁给你爱的贫穷的男人,也可以拒绝你不爱的富有的男人,也可以选择单身热爱自由。婚姻不是每个人人生的必需品,有些人就是热爱自由。尊重人类选择的多元性。女主写作的纸张平铺了满满一屋子,令人动容,我与学霸/大师的差距。甜茶太美了,谁不想嫁给甜茶。

22分钟前
  • Dreamer
  • 力荐

还是比不上49版。首先剪辑太碎,少年和成年时期尚可区分,但成年后以Jo去纽约为分割点的那几段插叙就略炫技了,不仅迷惑观众,而且毫无意义。其次这个版本太注重这个故事悲情、无常、冲突的一面,甚至Jo和教授的感情根本没表现出来,导致我没看过原著的朋友们一头雾水以为Jo是被逼的。再次小妇人真的不是Beth的死Laurie的渣Amy的婊和Jo不断的逃跑,而是这些表现之下相互爱护的大家的可爱和温柔啊。本来想两星,但这打包销售的卡司真的很优秀,Saoirse的Jo太灵动出彩了,特加一星。

25分钟前
  • 鲸息深海
  • 还行

Emma Watson演技被一众演员吊打,没看过原著但是感觉有媚女权主义者的嫌疑?Amy究竟啥时候爱上Lori的?Lori啥时候爱上Amy的?这有点一头雾水啊……女主Joe的变化线也缺乏连贯性,总体来说就是,可能片长限制了发挥,但是演得还是不错哒

26分钟前
  • 云杀
  • 还行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just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 But, I'm so lonely!”

29分钟前
  • Sup
  • 推荐

看得出来这家子七年以来保养品没少买

30分钟前
  • 无恨可诉
  • 推荐

看到有友邻这么评价这个故事,觉得非常恰当。“当一个女性不再通过抗拒婚姻来表达独立和自由的时候,这样的这个社会才算达到基本的公平吧。” 卡司们都非常棒,青春无敌,虽然非线性叙事有一点overcomplicate整个故事,整体感觉还是很轻快。

35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相当娴熟的一次改编,非线性平行剪辑打破传统的流水账式叙述,在时空切换中不自觉地感受到美好和怅然若失。Greta用独立、成长等议题将这个古典故事做以现代性的注解。罗南妹子太优秀了,在这样饱满的女性群像中呈现出的灵动和层次感也几乎是碾压式的。

38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罗南和甜茶的功力已经羽化登仙,就连黑寡妇妹妹的表演都张力十足,而屈臣氏小姐再次巩固她花瓶界一姐的地位。

40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推荐

最喜欢的一段戏是甜茶和罗南在party上相遇,我不爱社交,你的裙子坏了,我们躲在外面也可以快乐的跳舞,那时候真好啊,一切都不如跳舞。

42分钟前
  • 骞千仟
  • 力荐

那一瞬間,她們都長大了,也懂得了別人沒法代替自己悲傷。

43分钟前
  • Cpt. 切尔卡西
  • 推荐

相较lady bird是更加完整多面丰富年轻的女性jo greta自然地把观众带入了jo与女孩子们交叉的世界 罗南的表演自带煽动力 写作遭到批评生气 无法原谅心爱的作品被烧掉的妹妹 拒绝Laurie的求婚 无法战胜孤独的自白 失去亲人的痛苦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啊真好 可惜包被锁了 没法拿出纸巾 就反复眼泪汪汪然后哗啦啦地流下来 花茶真好 劳拉真好 加瑞尔真好 遗憾的是不管原著怎样在我心里讲真烂尾了哭T T

46分钟前
  • 세븐
  • 推荐

一个很温暖的家庭群像,神仙卡司。最打动我的改编是乔和病重的妹妹贝丝在海滩上,贝丝说我不害怕死亡,人生就像潮涨潮落,潮落是阻止不了的,乔抱住她说我阻止过一次。同样从睡梦中惊醒的镜头,当乔再次冲下楼梯时,却再也没有贝丝的身影...

5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还有人能拒绝甜茶?!我一个男的都想答应他

54分钟前
  • 人家不是猴哥啦
  • 力荐

很难说这是一部现代化的古典电影还是复古式的当代电影,或许在油画质感及欢脱感觉间,主创自身也并没厘清相对统一的思路。罗南的古典气质在片中得以完美呈现,曾被乔·怀特激发的灵气重现。

58分钟前
  • Lynchman
  • 还行

这么多神仙颜值的人儿聚在一起太画美不看了。虽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还是心塞了,毕竟初恋才是白月光啊!甜茶和罗南青春洋溢,银幕上全是胶原蛋白的气息。当女性不再通过抗拒爱情来证明独立的时候,这样的社会只能算是具备基本的公平吧...

5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