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早餐

HD中字

主演:基里安·墨菲,摩根·琼斯,伊娃·柏西斯托,连姆·尼森,斯蒂芬·瑞,鲁斯·麦克卡比,查莲妮·麦肯纳,鲁丝·内伽,多米尼克·库珀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0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1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2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3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4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5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6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13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14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15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16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17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18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19冥王星早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冥王星早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改编自英国布克奖提名作家Patrick McCabe的同名畅销小说《Breakfast On Pluto》,讲述20世纪70年代,异装癖男孩帕特里克·布莱登(希里安·墨菲 Cillian Murphy饰)在遭受社会舆论非议的环境下,从未改变自己,一直寻找母亲的故事。帕特里克在婴儿时就被父母抛弃,然后被神父(连姆·尼森 Liam Neeson饰)收养。可他从小就喜欢穿女生的衣服,幻想自己是个女孩儿。他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到底是谁,更无从得知她现在身处何处。等到帕特里克长大后,更是带着金色的假发,画着浓艳的女妆,他拒绝任何人去改变自己,可又怎知,这严酷的环境怎么能容忍这样的“异类”。一路上,帕特里克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一路寻找他的母亲。  男主角希里安·墨菲凭借在《冥王星的早餐》中的出色演出,获得第63届金球奖喜剧/音乐类最佳男演员提名。芳心何处死圈2018戏说乾隆儿女情长压力之下:美国女足世界杯队家政妇三田花之谷春雨沙沙无声世界Todoelsilencio盾牌第二季怨屋本铺2今晚在コ字型回首尔脚斗士很可能是魔鬼亲爱的小孩倒霉我的一级兄弟 致命伴侣乔安你好(越南语版)苦味雏菊第一季敢死队3普通话版极地熊踪私枭血无人之地2021看见 第一季现视研2代目他没有恋爱打算你是我的眼睛国语奇怪的生活方式初创玩家第一季又是圣诞2014地球最后的夜晚大弑之日赦免呦呦鹿鸣

 长篇影评

 1 ) 啊,极乐人生。

其实有很多机会早就可以看这个电影,还是一贯固执地认为一个色彩浓艳的异装癖的故事不会有太大价值。
如此不顾旁人目光自由自在的极乐活法现实中大概是没有的。Patrick眼神里透露着一点可怜相但又无比坚定的单纯(不得不提强人Cillian Murphy的表演,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是“眼窝深邃的阴郁小生”),俗人难以理解。一个早已不想做男人却尚未脱离真身的人,比真正的男人还要勇敢伟大。70年代的爱尔兰是有过阴影的,Patrick的出生和成长本是寻常意义上的悲剧。在一个自视为小妞的年轻人的荒诞传奇和无数华丽乐章的衬饰下,尼尔 乔丹便把这一切政战纷乱和尘世悲哀,用两个小时的色彩铺陈染了个遍。于是更想看看在[哭泣的游戏]和[屠夫男孩]里里面,这个“爱尔兰杂种”如何鼓动观众。
若是结合[阿甘正传]作一联想,似乎也不为过。同样是“时代大背景下的非典型人生”,母亲的角色似乎也同样关键。而我选择[普鲁托的早餐]。

 2 ) 嗨,飘渺女士

有一种解释说,我们之所以热爱电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平淡无奇,而电影中则有千奇百怪的人生。我们被电影感动,为之哭,为之怒,为之苦,为之乐。都是因为我们随着电影主角的带入,经历了场一两个小时的另类人生。
王小波曾在《东宫西宫》中写过一个异装癖同性恋的故事,也被张元改编成电影。只是,那情节都被解读成一个又一个晦涩难琢磨的象征和讽刺,而情感则成了最不让人注意的薄弱环节。于是,我们在《冥王星的早餐》中便能幸运地得到一场情感上的补偿。让我们看一个异装癖男孩帕特里克•布莱登的欢喜与哀愁,一个缺爱男孩寻找妈妈的漫游记。看他的坦诚和骄傲,善良和执着,天真和妖媚,阴柔和美丽,失落和满足。他的爱情,友情和亲情。一个带着金色的假发,画着浓艳的女妆,自信着自己的美丽的异装癖男孩。在形形色色的陌生人里,他拒绝任何人去改变自己。从开始到最后,我们有幸见证由苦到暖的另类人生。
他的爱情,从第一场到最后一场,都真心爱过。他与乐队主唱比利的爱情源于偶遇和利用,当比利爱他时,亲昵的叫他“基登”。当比利得知他把自己偷藏在家里的枪全都扔掉时,愤怒凶狠的吼叫他“妓女”。而帕特里克着一件单衣瑟缩着身体独自坐在风中颤颤发抖,眼神平静而哀伤,嘴里喃喃自语。“我知道,我知道你说你会带玫瑰花是开玩笑,也许带糖果也是,但是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很甜蜜。”然后,看他开车绝尘而去。一眨眼,仿佛他俩相拥缠绵跳舞的场景就在昨天而已。他问比利如果回家看到他躺在那是否会送他去医院,那男人满口答应。只是那束玫瑰花永不会来了。然后,他遇到了爱怜他的魔术师,基登找到自己的希望。为自己编造着关于母亲的故事,亲切的唤她为“飘渺女士”。可是,当魔术师一次又一次利用他对母亲的渴望表演赚钱时,在这场爱情里面谁能说爱多一些还是利用多一些。爱是很美好的事情吗?帕特独自一人站在雨中喃喃发问。他从小被父母所抛弃,不曾享受过别人真诚的爱,却疯狂地捧出自己的一片真心。很多人认为,被爱才是很美好的事情。但帕特的眼中,爱人是一种美好的事情,而被爱则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天堂了。
他的友情,从开始的四个人到最后的两个人和一个新生命。尽管帕特里克•布莱登从小就有异装癖爱好,但是幸运的是他拥有三个从小到大的好友。虽然一个傻乎乎,一个胆小鬼,一个男人婆。可是,这不就是我们平凡人每个人都拥有的个性和特点,至少他们足够真实足够可爱。当严酷的社会环境带走了他的傻小子和胆小鬼,只留一个异装癖和男人婆相依相扶地活在这让人悲伤而绝望的世上。天真而浪漫无比称自己为“基登”的帕特里克仍然可以高调得戴着闪亮的黄色假发和大大的笑容继续走下去。
他的亲情,从寻找母亲却最后找到了父亲。明明生活那么苦难,他却选择时时微笑。母亲毫不留情地遗弃,而他却苦苦寻找。为她编织着美好浪漫的借口,告诉自己她只是被伦敦所湮没,被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所吞噬。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一个人执着的力量有多大。帕特里克甘愿在寻找的途中给自己编织各种各样的故事,充满着浓厚的个人浪漫主义色彩。他不断的寻找母亲,在最后发现母亲已经拥有另外一个儿子,名字一样的帕特里克。他没有自怜的悲伤,而是释然的原谅。他对着另一个帕特里克温柔微笑,称自己为飘渺女士。然后,与另一个飘渺女士擦肩而过。
就如北岛在《宣言》里所说,在没有英雄的时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在飘渺女士的时代里,政治混乱不堪,而帕特里克只想做他真实的飘渺女士。我们有幸遇到这样的人,愉快的说一声“嗨,飘渺女士”。而后,飘渺便只存于世间的风中。

 3 ) 笑容掩饰哀伤——《Breakfast On Pluto》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在赶地铁的拥挤人群的隙缝中,窥视到的那张仿佛熟悉的侧脸,哑然但是身体却在追逐那正在消失的身影,奔跑着寻找,直到地铁列车的门带着刺耳的警示声音关闭,只差那么一点儿,门里是那个隐去的记忆,门外的我目送着列车离站。后来我知道,我站在拥挤嘈杂的人群之中,抑制不住阵阵的头痛,我知道,这个城市吞噬了我们。

The biggest city in the world, swallowed her up.

我在电影结束之后,一直难忘的,是那个时候Patrick的深深的叹气,就像我一直难忘上面那句话一样。

Neil Jordan不声不息的叫上Cillian Murphy、Liam Neesson和他的老搭档Stephen Rea,继《The Crying Game》之后,再次以异装癖男孩为主角,改编自英国布克奖提名作家Patrick McCabe的同名畅销小说,《Breakfast On Pluto》流畅华丽,更是集聚了70年代英伦的流行音乐,原生碟大有听头。

我很意外的是看上去很正经的Cillian Murphy居然能够演绎Patrick这个角色,他带着金色假发,画着浓艳的妆,穿着短裙登着高跟鞋扭捏着向前,但是又烟行媚视的面对着生命中的爱情与困境的时候,满脸的笑意背后流露的哀伤,让人着实无法抵挡。

电影是喜剧的,纵使它穿越的是70年代北爱和英国的政治军事纷争,它讲的是与社会教条相左的异装癖男孩寻找母亲的故事,它面对的是缺失的家庭、生活的困境、战争的阴影和生命的逝去,可是它全然是笑着对待的。电影是让你笑的,Patrick总是在笑的,也许笑是他唯一能够反抗这个世界的方式。

不得不让人再次联想《The Crying Game》,Cillian Murphy始终是不如Jaye Davidson妖艳妩媚的,Dil也是习惯笑的,但是我看到了那笑容背后的痛楚,深深的烙印着的性别倒错的痛楚,和一个平常人一样渴望温暖的痛楚,Dil习惯说can't help it,他在粉红的帷幕背后对Fergus说,Can't help what I am,他的无助背后是被上帝塞错性别的无奈。《The Crying Game》要比《Breakfast On Pluto》伤感沉重很多,因为Dil是不得不笑,Patrick是自己选择要笑。

喜欢“冥王星上吃早餐”的这个说法,是那夜Patrick和一群嬉皮士坐在夜空下的痴言妄语,也喜欢“Phantom Lady”这个Patrick赋予被伦敦吞噬了的母亲的绰号,大概因为是小说改编的缘故,电影里的有些文字本身就很让人陶醉。

有个小花絮,那夜将Patrick诱拐上车试图杀死他的Mr.Silk Tie的扮演者是Roxy Music的主唱Bryan Ferry,一个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龙套。

 4 ) 普鲁托的早餐

爱尔兰边境的小县城,神父和女管家发生了关系,女管家生下了一个儿子,遗弃在神父的家门口,远走高飞去了伦敦。神父不敢承认这个儿子,便如法炮制扔在另一个人家。
 
流畅的场面调度,航拍交待故事环境,镜头追随两只小鸟的飞行轨迹,不断灵活地出画入画,啁啾着有关这个故事。完美的开场!

男孩子叫做帕特里克,他长大了,却有易妆癖,喜欢穿女孩子的衣服,喜欢化妆,一旦被养母发现便是一顿严厉喝斥。他也曾经向养父问起生身父母的事,只约略地得知一二,还有,母亲美得好像著名影星米基盖纳。
 
闪回段落的设计很独到,由成年的帕特里克在课堂上口述一篇小说,从而自然地流淌出来,实际上对于神父和管家私通的细节,可以看作是掺杂了帕特里克的创作成分,也可以看作是真实的存在,即使观众完全可以质疑帕特里克不可能知道这么详细,但到电影里却变成一种允许,就好像把一个人的心跳声做出音效来,现实中不可能听到,可是观众却能接受。
 
帕特里克柔声细语、婀娜多姿、眼神潮湿如迷雾,让人疑心扮演者斯里安质本天成,而非演技之功,相比于《男孩别哭》里的斯万克扮演的女异装癖,矫揉造作的痕迹就过重了,当然这也是出于剧情和风格的需要,《男孩别哭》刻意营造真实的空间,部分场次甚至带有家庭纪录片意味,意图另观者感同身受,而《普鲁托的早餐》的导演却打造了一个超现实的故事,笼罩在一场华丽的迷梦当中,梦中的一切都是既定的水到渠成的,包括爱情。
 
当然,帕特里克是喜欢男人的,在这以后的岁月里,他先后爱上三个男人:头一个是嬉皮歌手,却是反天主教组织的成员,他们相爱了,愚蠢的男孩把组织私藏的所有军火扔进湖里,直接导致和这男人的关系破裂。有一场戏是说柔弱的帕特里克耍的组织成员气急败坏,但他不求苟活,甚至祈求枪子结束自己,“我早已对世界感到厌倦”是他的心声?或许是他的计谋,正是百无一用自生自灭的状态,才可以活得愈加长久。
 
后来她去伦敦找母亲,就是那位“缥缈女士”。他流离失所,深夜的大街上,和妓女竞争拉客,一位优雅的绅士将他从妓女的殴打中解救出来,车越开越慢,到一处无人的地方,绅士停了车,将自己的金怀表送给了帕特里克,表示喜欢他,让他收下,正当他沾沾自喜这从天而降的爱情,绅士突然一把将帕特里克的脸按在方向盘上,想要置他于死地,他慌乱中摸出一瓶香水,喷向男人的眼睛里……得救了,噩梦般的爱情。最后一位是魔术师,倾慕着他,爱恋着他,却利用帕特里克作他耍魔法的工具,使用催眠术将他催眠,然后让他当众作些离奇古怪的事情,博取观众欢笑。
 
几段情缘中,“缥缈女士”就是一条冥冥的咒语,一直缠绕着帕特里克,远去的红色巴士上母亲的背影几次闪现,如他所言“被这个城市吞噬了”,在地铁站的电梯上母子两有过一次交错,仍然在“这个可恶的大城市”失之交臂,对于母亲的向往,就好比他心中的隐隐的普鲁托这个星球(冥王星),“神秘冰冷荒芜”的星球,却象征着自由。西方电影一直都在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中汲取养分,这是他们的源头。冥王是宙斯的哥哥,外表冷酷实则与世无争,他从来不缺故去的人到他的冥界报到,因此他也是富有的。(资料:“缥缈女士”是神话中阴性的造物主,一个中性或者说双性的(好像双性的天使,逢男变女,逢女变男)视阳性的造物主为归宿。)
 
这之后帕特里克找到了母亲,却不敢让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他回到了爱尔兰,敲响了父亲的家门,“you can call me father”,“father”(英语里身兼父亲和神父两意),一语双关,“我想找到她却找到了你”,纤柔的阴性不堪时间的侵蚀,落得身心疲惫的下场,最终要获得与阳性的同一。最后孑然一身的帕特里克着一身女装踏上了巴士,“缥缈女士”一般。

 5 ) 人家的活法

都是一辈子,但就是有这样的人活得仿佛生来比我们更自由,我说的是人的区别。Kitten,这个来自Irish的变性人生来没爹没娘,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给后妈丢尽了脸,但却从不避讳自己,永远对任何人袒露胸怀,也永远不掩饰自己的情绪。18岁不到,她就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去寻找自己的母亲,毫无线索,无依无靠,但什么都没有让她沮丧起来,在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动荡的70年代,Kitten辗转周折,因为她的无所顾虑,走到哪说哪的性格,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但最终找到了妈妈,虽然只是一个根本不认识自己的妈妈。

影片整体的风格也映衬着Kitten的无畏和“放荡”,游走于现实和Kitten的幻想之间,也不时的提醒我们在这种梦幻般的故事里,恐怖袭击、种族分裂战争无时无刻的不在调紧人们本已紧张惶恐的情绪,出生入死不断的发生在身边,就连Kitten也不是那么幸运,但她永远可以往前看,就连在警局中被审讯都把自己脑袋里的故事当作线索讲给警察听。

顺便说一句,最后她父亲给她的表白像极了《德州,巴黎》里的场景。

http://tygoonray.blogbus.com/index.html

 6 ) 全职伪娘之奇妙寻亲历险

       我爱夸夸其谈,这是我唯一知道的。——奥斯卡·王尔德

    爱尔兰的神奇之处不得一言蔽之。那块温润如玉的翠绿大地上,洋溢着天籁的音乐、烈焰般的威士忌、狂躁易怒的血液、慵懒的情绪、啤酒绿色的眼睛,以及世界都为之倾倒的,像风一样清新的文学和比日光还古老的神话。自然,也能催生像帕特里克这样变态又撩人的小混球,把整个世界耍得团团转。
    帕特里克绝对是一道诡谲的风景。这个古怪的小男人不能仅仅被简易地定义成“异装癖”,而是完完全全的,骨子里都被脂粉和香水给浸得酥软了的小女人。打小起就有根深蒂固的伪娘意识,知道偷穿姐姐的衣服和养母的高跟鞋,抹上口红,扭捏腰肢。
    “跟我说,‘我不是女孩’!”被吓坏的养母恨声命令道。
    “我不是女孩!”(笑)
        这一幕,倒有些形似《霸王别姬》里一出“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不同的是,前者是义无反顾全身心地向着“女娇娥”的路子奔跑,而后者却是在百般逼迫下委曲求全,最终闹得人戏不分。
       片子前三分之二的片段都叫我笑趴了,尤其是“Kitten save the world”那一章,可能是仅花9块9买来的却命名为“香奈儿”的香水武器大作战。斯里安·墨菲的肢体动作跟那双媚眼真是绝了,就连喷香水的动作都跟音乐节拍丝丝密合。这段虚妄的想象片段结束之后,看到被他胡搅蛮缠,囧成一团的警官们,何其可乐也欤~
       小混蛋永远都是社会的敌人。这个僵硬的世界奉行的是严肃、严肃、严肃,而帕特里克却难以抑制疯狂。尼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愚蠢男人的世界,唯帕特里克一只伪娘亭亭玉立的世界。或是愤怒或是臣服,男人们永远是被耍的对象,受诱于他蛊惑人心的蓝眼睛和别样的风情。在伦敦和爱尔兰的舞台上,他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演员,挑逗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用戏谑来抗争命运的不公。
    诚如巴赞所言,导演才是一部电影价值的源泉。那么尼尔·乔丹无疑将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不认同集中影射在帕特里克身上。游离于这个社会之外的孤独感,以及醉心于自己小世界的满足,身为一个导演,何尝不是如此感受。
    
    这部电影有两个尤其重要的角色,着墨不多却分量十足。他们就是帕特里克的父母。
    “母亲”是这部电影里一个虚幻的存在。Phantom Lady ,字面上本身就证明了她的不真实。撇去帕特里克自恋妄想症下浮现在作文里的形象,对帕特里克来说,现实中的“母亲”是一片空白却又无处不在。尼尔也在反复向观众强调这个女人的形象:金色的发髻,细巧的腰肢,电车上缓缓移动的身影,甚至安排那两只八卦的小鸟重复两次她酷似米基·盖纳的样貌,只为增强这个女人的真实性。尽管遥不可及,她仍清晰地存在于帕特里克的假想之中,但对于我们观众而言,那张脸仍旧充满了谜题。尼尔也在拼命藏匿,仅让我们通过米基·盖纳的海报,认识她的人的口述,电车上远去的背影,以及帕特里克的易装模仿来认知。直至最终,那个背影从楼梯上走下,越过她肩膀的空间,我们看到又惊又喜的帕特里克晕厥的一幕。
    帕特里克一直说,他的母亲被伦敦吞噬了。但他自幼的理解是如人口述中那样,他的母亲消失在伦敦茫茫的人海之中,等着他来拯救。而亲眼目睹母亲的生活后,这句话又多了另一层涵义:伦敦成了母亲的家,她嫁了人,有了孩子,再也不能跟他回去了。母亲成了他人的母亲,她眼前的帕特里克也不是那个爱尔兰边境小镇上的弃婴帕特里克。也许相同的名字可以看成那个女人对昨日的纪念和忏悔,也许还存有着爱,但是对帕特里克来说,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什么也不是。
    “寻母”是这部电影的一条主线。它的结束伴随着难以言状的伤感,使一向坚强犯贱耍宝的帕特里克也禁不住泪眼婆娑。这段征程结束,一切都回到起点。一切的努力仿佛只为证明这样一个女人的存在。值与不值,不是我们这些观众能够评论的了的。

    相比“母亲”这条曲线,我更欣赏尼尔对“父亲”的处理。“父亲”与“母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他在地理距离上触手可及,形貌真实可信,唯一令人心寒的是他的介于自己的身份而矢口否认。因此,“父亲”对帕特里克来说既是一种渴望又是一种轻蔑。从他游戏般地将父母苟合的行径堂而皇之搬上课堂作文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个男人的形象在他心里不过是种下流可笑的存在。但是,这个从小缺乏关爱,在养母跟姐姐淫威下扭着屁股成长起来的小混蛋,对生父无疑还隐含着一种亲近的期待。他们关系的一步步改善,尼尔用了四组场景来缓和升华。
    第一次会面,帕特里克诅咒他的母亲,第二次对身世的质疑使神父惊恐万状夺门而出。这短暂的前两次都隔着“诉罪”的小窗子,他们的心理距离无疑如同上帝和凡人一般遥远。
    第三次会面就相当精彩的了,也是我觉得影片最动人的几处之一。此时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在夜总会这样发酵羞耻和暧昧的场所,隔着一面玻璃墙,神父在后面的小隔间里絮叨着自己的故事以及长期潜伏在心底的对儿子的爱。尼尔给了他的嘴巴和话筒好几个大特写。他的脸隐没在黑暗之中,酒红色的灯光映照出他喋喋不休的唇,一段难以启齿的过往于此昭然。这里的红色灯光不全为烘托出夜总会的氛围,还映衬着神父的罪与罚,是他此刻倾吐肺腑之言的情感影射。而玻璃的另一边,明亮又炫目,坐在花团锦簇的秋千上的帕特里克一身骚情。秋千一摆一荡,仿佛是他抛来抛去媚到眉梢的眼皮子。随着神父的诉说,我们看到秋千渐渐止了,震惊之余的伤感从帕特里克硕大无朋的浅蓝色眼睛中蔓延开来。真实的爱意展现在失爱的卖笑场所,这是何等的讽刺。他长此追寻的两个梦想——母亲的身影和父亲的爱,就这样突如其来地出现。尼尔在一明一暗两个房间中给我们制造了温意的冷酷,色彩强烈的反差对比更显出了如梦一样的虚妄和不现实感,使之惊恐的不仅仅只是影像中的角色。
    最后一个场景在神父的家门口。
    “该怎么称呼你?”
    “父亲。”
    虽然在英文中,“父亲”与“神父”是同一个单词。但实质上这里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对帕特里克得到生父认同的暗示。两个身影之间已了无身份和伦理的障碍,父子彼此凝视,仿佛方才相识。四周空气显得沉默却不再冷酷。

    “冥王星上的早餐”,这个诗意的片名取自1969年的一首同名歌曲。歌词表达的“即使不离开你在现实中所处的位置,想象依然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挣脱身体的束缚而遨游宇宙,到冥王星吃早餐。”这正是帕特里克内心所追寻的自由,也是尼尔·乔丹的希望。
    整部片子的首尾是相互呼应的两个环,中间一大段的倒叙,琐碎松散却不失神。值得一提的是起到衔接作用的那两只奇妙的八卦小鸟儿,轻轻巧巧地穿梭在空中,仿佛是被无形的手控制的两枚金针,给整部电影的镜头穿针引线。

    这是只属于尼尔·乔丹的一件奇装异服,但人人爱穿。

 短评

6/10。还好不是我想像中的苦情片,而是个坚持自我的故事。歌好听,童话气息很重,风格怪异却不浓郁。墨菲演技几乎撑起全片,比娘们还娘们。但是拜托,整体电视剧质感未免太浓了点,节奏慢、情绪淡、段落间衔接得也不好经常卡断,总之看得很没劲啊。。。

6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既可以看作是个体的自我认同也可以看作是对于爱尔兰历史和命运的隐喻。Father一词的双关,开局与结尾新生命降生的暗合,寻母之旅所暗含的对于源起的象征,圣诞夜的大火,神父与女佣的媾和,总之,这是一部充满了隐喻和指涉的电影。或许,性别的错置与最终认可暗示了爱尔兰历史身份的处境和变迁。

9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一出人生的公路片,没有沙土和扬尘,全是华丽的纸醉金迷啊...希里安墨菲这个美丽的小怪胎!结局甚温暖

1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倒错人生 因为你天性是真 苦到最终也化暖 eh...patrick, sweet sweet heart!...and I love you!!!

16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力荐

对于那些被视作怪胎的边缘人来说,如果无法扭转自身处境,那么降低对这世界的要求就是获得快乐的唯一方法

1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玫瑰花瓣的脸庞,俄罗斯冰湖的眼眸,气若游丝的呢喃,间歇泉一般喷涌的想象力,柔弱无骨的少女心。无法用言语描绘Murphy这朵奇葩,只有他妩媚的笑脸给你勇气。

24分钟前
  • 小岩菽
  • 推荐

之前一直觉得希里安·墨菲不好看,原来是因为他没有女装~

26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这是我最爱的电影,而我希望到五十年之后还是。“我来找我的妈妈,伦敦吞没了她。”“警察先生,如果有一天你回家看见我倒在地板上会像这样抱紧我吗?”“可是我爱你,他妈的你这灾难。”

31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你拥有这世上最美丽的眼睛和最纯真的心,我爱你,你这没人要的家伙。

33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你说人到底是为什么活着的,我们是为了什么拼命生存下去的?政治?救赎?崇拜?信仰?我们都是席瑞斯,他是基丁。所以我们都活不下去了,或者活得味同嚼蜡,他一个人裙子也破了睫毛膏也化了却仍然妖娆盛放。还是Neil Jordan挥之不去的情结,有些人一生反反复复地只拍一部电影,严格说起来这部片子没有突破也不甚出彩各方面只能打3星半,可是好看,演得精彩。Cillian Murphy缺心少肺地艳倒群芳。对原著好奇。

35分钟前
  • jagpumpkin
  • 推荐

奇怪的是为什么CM直到盗梦才算是跟着火了一把

38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我以为这就是感人。

42分钟前
  • 草威
  • 力荐

坚强的姑娘 PS:还是有点不习惯希里安·墨菲在片中的扮相和声音 话说哪有像连姆·尼森那么范儿的神父啊

43分钟前
  • 人可
  • 推荐

本来想打4星,但是想到Cillian Murphy美丽的碧色眼睛,还是禁不住打了5星。天性如此,水晶般闪亮,根本掩饰不住天然的光泽。和Angry Inch 摇滚芭比一起成为我的最佳影片之一。关于对真我和信仰的不倦坚持,关于爱与希望,很美的一部电影。

4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残酷之地,他以纯真征服。

49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能有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实在是太强大了。音乐真的很牛逼。

51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我的观影感受,似乎我了解了,似乎我还不够明白。在我眼中,他美丽,善良,真实。在别人眼中,他神经质,变态。如此的他,我喜欢,为了一切莫名的事情义无返顾,遇到过误解灾难生活窘迫,但是他的内心依然坚强无比和圣洁。对!应该用圣洁来形容他。这便是超现实主义吧?世间哪有这样的奇女子。无论贫穷富贵,依然高傲。这是一部独特而震撼的电影!

53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他,“她”,异装癖,不爱男装爱女装。妖娆妩媚,而又不失单纯浪漫。从一个爱尔兰小镇来到伦敦,邂逅货车上的摇滚歌手,IRA的炸弹袭击,警察局关押,与魔术师同台,混迹夜总会。。。只为寻找被不夜城吞噬的遗弃TA的母亲。男儿身,浓妆假发,短裙高跟,笑是TA反抗这个世界的方式。

57分钟前
  • 脚板
  • 推荐

男猪脚演得真好,眼睛好美丽而且我才发现他演过惊变28天

1小时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cross-dresser的身世故事,他是永不放弃最有勇气的乐观之人,永远相信真爱寻求真爱,笑声掩盖了她内心的痛苦,她最独一无二。OST很棒。

1小时前
  • ζωήι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