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个小时

HD中字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Kenny Ausubel,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1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2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3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4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5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6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13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14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15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16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17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18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19第十一个小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第十一个小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逆转人类最黑暗的时刻!  “必看佳片!令人心忧、触目惊心”——曼诺哈·达吉斯,《纽约时报》。  “欢欣鼓舞……令人百看不厌。”——《洛杉矶时报》。  “寻找改变世界的方法。”——《ELLE》。  人类已经濒临绝境!扭转危机、阴止全球陷入生态灾难大爆发的最后时刻已经到来。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作为出镜旁白和制片人,为全球观众呈现这部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影片,以刻不容缓且引人深思的画面内容展示了人类过往行为造成的恶果及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影片告知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切。  本片邀请大批思想家参与访谈,包括政治家戈尔巴乔夫、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持续性发展设计专家威廉•麦克多诺等数十人,这些智者的言论向我们提示了今时今日地球上所有生命所面临的严酷现状。洪水、火灾、飓风、冰山倾覆、不断增长的巨大垃圾山……所有的画面都令我们震惊,催促我们行动起来。我们会否采用令人振奋的新科技并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此拯救我们的地球?濒临绝境之际,为了我们下一代的将来,拯救这个独特蓝色星球的方法就在你眼前!夺命寄生秘书那一天,我学会了做咖喱饭汤姆·琼斯阿宅的恋爱真难向日葵2005边缘行者暗黑天使姊妹靓起来缇可冬季篇二重身之镜魔重生 上部特搜9第一季度日勉强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弟弟2010鉴爱男女第一季死亡低语幕布背后我在子夜送外卖留给明天的遗书给你生命给我爱隔壁的男孩2015春江水暖爱情麻辣烫四大名捕大结局(国语版)最后一战我杀人第四季夺命计程车野性英伦绝杀慕尼黑(普通话)大话神探 粤语列神记Ⅰ鸿运女猎冰欢乐一家亲(新版)第一季无名小子我是第三季孤国春秋 第四季罪与罚2002三个老爸的护花之旅海之门喜欢的话请响铃爸爸快长大

 长篇影评

 1 ) 剩下的时间

或许还有一小时的时间,除了用来思考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再造一艘诺亚方舟来抵制冰川的溶解吧。

 2 ) 如今,造就我们的是什么?

在the 11th Hour中《远古阳光的最后时刻》一书作者托恩·哈帝曼(THOM HARTMANN, Author. The Last of Ancient Sunlight)说:“这个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也不在于二氧化碳过多,也不在于全球气候变暖,也不是垃圾问题,这些都只是问题的现象,问题在于我们的思考方式,这个问题的基本是文化的问题,这个病的根本在于我们的文化。”

而奥伯林学院的大卫·奥尔(DAVID W. ORR, Chair. Environmental Studies Program, Oberlin College)则说:“我们现在成为了每年5000亿美元的广告业的猎物,等孩子们上大学或者从中学毕业时,当他们成为大一新生时,他们已经看了数千小时的电视,平均每天四个多小时,有研究指出其结果是他们可以认出1000个品牌,却认不出10种以上的当地动植物,所以说我们不但是消费者,也是地球物种白痴。”

我想当我们说到现在的我们是怎么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某某电影影响了我的一生或者某某书激励了我,它们造就了现在的我,而不会说经常熬夜纯粹是在向熊猫学习,也再不会有看到鸟在飞的万户,看见闪电的富兰克林,看到苹果的牛顿,如果你一心向物理学的话,你可能会成为一个看到爱因斯坦的XXX。

在上初中的时候我们有个暑期调研,是关于一个叫“漩门二期”的围海蓄水工程,大致上是把一片海围起来,然后通过自然降水把围起来的水淡化——或者更复杂些,或者只是一个填海工程,现在已经没多少概念了,因为学校组织这个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让你去认识这个存在,而只是一种形式,只是分发你一些资料,一顶带标志的红色鸭舌帽,然后大家一起乘一辆巴士去现场看了一下。现在唯一记得的就是网箱养殖——这么说起来,“漩门二期”似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为了明确起见我摆渡了一下“漩门二期”:
漩门二期围区位于乐清湾玉环县中部,东靠玉环县次中心工业重镇楚门、清港,南距玉环县城中心约15km。围区围垦工程总投资5.29亿元,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1998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围区总面积5.6万亩,其中可供开发利用海涂资源3.2万亩,蓄淡水库水面面积2.4万亩,水库总库容8510万立万米,正常库容6410万立万米。

看来,像记忆里记录的,蓄水,围垦填海,滩涂养殖还真都沾上了点边。

我上初中那会儿“漩门二期”可能还只是筹备中,想起来,我们看到的可能仅仅是一期的工程,现在十年过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样了。当然,我想说的主题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你看,我为了确保自己记忆的正确性,我摆渡了一下。

摆渡(Baidu),谷歌(Google)现在成了我们探索这个世界的最主要途径。“得来不易”在互联网强大的数据库面前早已是种陈腐的思想了。这样,“得来不易”这样本是用来教导人的话变成了一种很尴尬的存在。

这个世界与过去的世界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仿佛人们知道的越来越多,但是已经不再可能出现一个博物学家。

《哈尔·罗杰历险记》中的一家子的种种历险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这套书的作者是个博物学家,所以我记住了博物学家这个词,并且立志要成为一个博物学家。但如今我已经完全不抱希望了,打个比方,几百年后当石油和煤消失的时候,是不会再有石油工人或是采煤工人这样的职业的。

就比如说豆瓣这么个环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这里的人引以为荣的不外乎自己看了多少书,看了多少电影,听了多少音乐,在满足了攀比、虚荣心的同时,从中又悟到了多少人生,或者最基本的,得到了多少娱乐,并且通过它们又交到了多少朋友或者看到了多少自己的影子等等之类。当然,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有时候这也仅仅只是一种生活的记录,不过,这样的人生会更加特别?自欺欺人。

书,电影,音乐,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这么长大的,而正是它们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有谁现在敢说,自己是在自然环境中长大的?我们都是在虚拟环境、人工围墙、城中成长的。问题已经不再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这样的问题了,就像AI,离了电路板电线中央处理器硬盘我们就什么也不是了。身在局中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状态,到处都是局。那不是我们的衣服,那几乎成了我们的肌肤,那不是我们的空气,那是我们背着的氧气筒。

我权衡不了其中的利弊,最多只能安排一下它们侵占我的人生的比重。因为如果你向自然学习,那必定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效率非常的低下,而且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向自然学习了——没有专业术攻,普通人如今能向大自然学到什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学习都是一种二次获取,说是学习,倒不如说是一种成品的吸收过程;而我们所谓的创造,更多的是种偷换概念了以自慰的重复劳动而已——就像我学设计的,我所学到的就是,你抄得越像模像样,就越有人来套近乎,非常可悲,所以我基本上像博物学家那样把这个理想放弃掉了。我们做的无意义的事情早已不计其数了。

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要做出怎么样的选择,不要偏激到把笔记本砸掉,或是说把所有的书都烧掉,或者说把CD全都当飞碟飞掉,也许更多时候我们只要多花点时间去接触自然,听听风声,欣赏鱼跃之类的就会大受安慰——也大概就只剩下这么个选择了,因为想摆脱这种“毒瘾”多半是不可能了,学陶渊明?那你就只好穿越一下了,因为我们看深渊看得太久了。

我权衡不了其中的利弊,因为明显的后者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至少是看上去有价值的,而且这样的选择客观上可能也是利大于弊——但是,你要活出个怎么样的人生那完全是另外一码事,这跟你得到多少之间的关系是没有任何数学公式可以来衡量的。

你要把自己造就成什么样子,那就去做相应的事情。虽然你不可能真正从我们累积的陈年文化、以及整个世界的意识形态中逃跑——没有一场本质上的革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至少尽个人努力多少还是可以做到一些可能的事情的。

想逃避的去逃避,想追求的去追求,我想,仅此而已。

 3 ) 地球会因人类的灭绝而更快地恢复生机

    这是一部环保题材的纪录片,在教学中放给学生看,而我自己却看了4遍,一些画面形成了深刻的记忆印在脑子里,久久无法忘怀。播放影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睡觉、有的看手机,这点让我挺失望的,因为这些真实的画面不足以引起他们对环保、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影片过后,我跟他们分享心得,希望唤醒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即使我的倡导只是一点点微薄的力量,只让一个人改变他们平时的浪费、消耗资源的行为,那也是值得的。
     片子的旁白部分是由四度错失奥斯卡小金人的李奥纳多来解说,他们向观众展示了一幅幅可怕的灾难现实,气象灾害、地质变动、温室效应、传染病肆虐等画面是真实而深刻的,人们努力去找寻造成这一切的现象的原因,最终找到了处于生物链顶端的我们人类的身上。影片通过采访各行各业知名的人士,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在呼吁群众重视环境的变化,倡导人类改变贪婪无度的掠夺行为!
     影片中曾把引起环境污染、破坏生存空间的责任归咎于公司与美国政府的头上,公司为了在经济的竞争中能获取利润,疯狂地砍伐、捕捞、排污,没有重视资源能源等的可持续发展;而美国政府,在法规制定过程中也侧重了经济利益的获取,从而导致经济这个子系统迅猛扩张,而地球这个母系统难以符合子系统的扩张速度!影片中的学者评价说,美国的宪法赋予了一小部分人太大的权利,让他们在对政策的制定中扮演了过分重要的角色,于是乎最终默许了企业短视行为,造成环境的持续恶化。当然,作为个人的消费者,在破坏地球的角色中也难辞其咎,仅仅从人口数量这一点上足以窥斑见豹,1930年全球人口大约为20亿,1960年上升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突破50亿,1999年达到60亿,现如今70亿人口对地球资源的依赖和需要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人口增长还会继续,但是地球并不会随着人口增长的速率而扩张,地球资源只会越来越贫乏,雾霾、飓风、各种可怕的气候灾难只会越来越频繁!人类有一天会灭绝,但是到时候地球会继续转动,地球会及时重生,湖泊会重新清澈起来,河流、湖泊、高山一切会重新获得绿色,一切会平静下来。也许人类会灭绝,但是地球不会,因为地球拥有的时间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类拥有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对于我们,是时候行动了……
     作为普通的个体,我们同样能为环保做出一点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光盘、随手关灯、低碳出行……即使只是简单的消费买东西的行为依然可以向环保事业表明态度,在购物时选择绿色环保食品,这也是对企业生产方式提出要求,这是一种投票行为,代表着你的态度,表明你对绿色生产方式的认同……

 4 ) 我们还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多久?

花了一个半小时完看了这部电影,与其说电影,不如说就是一部一直说话探讨问题的小视频拼凑起来的片子。最初看这部电影是因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但是看完以后收获颇丰,也惊叹自己居然能够看全程看完这部甚至有点枯燥的片子。

关于对环境的探讨还是很深刻的,会有一些共鸣。是啊,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一直再索取,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资源也会有枯竭的一天,我们在乎过这个星球上的陆地、海洋以及其他各种生物吗?我们从头到尾在意的也不过就是利益二字。霍金的预言是否会成为现实?移民火星是否会很快实现?现在是否可以马上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各个国家是否可以立法保护环境不再遭受到破坏?……

但在此之前,先做好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降低对物质的欲望,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5 ) 不停地说说说……

虽然莱昂纳多很帅,而且还是环保题材,但是这部片子真的不能跟《难以忽视的真相》比,所以给个“千万别看”。当然如果你正准备考高口,想找个练习口语的资料,那这部片子倒是很适合你。从头到尾都是在说,图表很少,而且做得很难看,让人越看越没劲。

9.12.23上写于A017

 6 ) 这是我喜欢的结局

“……不管怎样地球还是会继续转,它会及时重生,湖泊会再一次变得清澈,河流海洋高山,一切会再度恢复绿色,一切会回复平静,也许人类会灭绝但地球会重生,至于原因,因为地球拥有的时间是无穷无尽的……而我们的时间不是,我觉得现在是时候了……”
不过是在漫长历史的最后最后出现,我们却总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其实没有我们,原本一切都很好。
这部片子说,我们一直在自杀,做一切可以想象和超越想象的事来提高自杀的成功率还茫然不觉并自我陶醉。不过所幸结果也无非是这样,我们成功的消亡,而世界仍在继续。虽然我们连累了很多种族,可是生命总会存在。
这部片子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希望,因为我们拥有技术、智慧,只要有观念上的转变,我们轻松可以扭转局势。不过我们才不会这么做呢,对吧。因为欲望而错失生的机会,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吗?鬼打墙一样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个早就有人说过啦。
怀着生的希望,做着蚍蜉撼树的迷梦,迎来宿命的结局,这通常会发生,也的确应该发生,这是我喜欢的结局,what you want,what you get,有因有果,利落合理。

 短评

地球人都得看

5分钟前
  • Vince♫
  • 力荐

Time for action!

9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堆砌事实太繁琐, 道理讲得太大, 宏观角度来讲这是部好纪录片, 而细节上的缺失使得它只能有3星.

11分钟前
  • SilentTyler
  • 还行

我们毁掉的是我们自己

15分钟前
  • Asdfghjkl
  • 力荐

小李还是副编来

17分钟前
  • 猫猫-
  • 力荐

这个也还可以

19分钟前
  • EVANGELION
  • 推荐

影星的力量,让我看了这片子;片子的质量,保证了能打动俺这样比较顽固的“环保扯淡”派,毕竟理念阐释的很清晰,有理有据。尤其感兴趣后半部讲solution时列出的不少方案,于是又后悔起世博时没多少机会看工业和城市设计展示的部分。。。

21分钟前
  • 螃蟹
  • 力荐

也许里面很多理论不是那么浅显易懂,但这并不是在危言耸听。所有的事情都在发生,也会持续性的发生,而罪魁祸首就是我们自己。★★★☆

22分钟前
  • Q。
  • 推荐

看不懂,看起来有点儿累

24分钟前
  • ..Rita
  • 还行

话太多了

26分钟前
  • 把渣害
  • 还行

不停地再说不停的在说听的好枯燥但是说的我很恐慌,那么世界快点末日吧,回复以前的样子,让人口更少些

2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最大的缺点就是叙述不够国际化

30分钟前
  • 彼岸之葵
  • 推荐

又一部访谈式 许多观点很犀利

32分钟前
  • 力荐

the gobal citizen..martin describing leo

33分钟前
  • jo
  • 力荐

在数字频道偶遇

36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我被深深震撼了,并且知道这种震撼将会伴随我的一生

40分钟前
  • 飞行
  • 力荐

turd

43分钟前
  • sasasasa
  • 较差

各领域大拿们阐述概念条理清晰,抒发观点情真意切,受益,并为之努力。

46分钟前
  • 私房歌
  • 推荐

环保价值加一颗星

48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推荐

戈尔巴乔夫,好久不见

51分钟前
  • tongzhou930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