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凤

HD国语版

主演:吴青芸,范英科,璇蜜,陈青华,黎平,石金龙,可银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二凤 剧照 NO.1二凤 剧照 NO.2二凤 剧照 NO.3二凤 剧照 NO.4二凤 剧照 NO.5二凤 剧照 NO.6二凤 剧照 NO.13二凤 剧照 NO.14二凤 剧照 NO.15二凤 剧照 NO.16二凤 剧照 NO.17二凤 剧照 NO.18二凤 剧照 NO.19二凤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越南章子怡这么能打,真是头一回见

二凤和受了同学欺负的女儿阿梅回到简陋但整洁的家中,阿梅坐在窗边的桌前拿着彩色铅笔勾划她心中的养殖计划,傍晚的阳光洒落进来,给这窗边的一角都打上了一层金黄的光,此时尘世的幸福如梦如幻,二凤在急急忙忙给女儿做饭,饭在煮了,汤也放下去炖了,她走到屋外坐在河边从口袋里拿了根烟点上,莲叶成片地浮漾在河上,黄昏的天色越发暗淡下来,只剩最后的一抹夕照,万家就要点上灯火,她连着抽了几口后使劲吐出最后一口烟,女儿从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然后她们坐在一起吃饭,二凤忙着算钱,阿梅急于想跟她说出心中的幸福计划,屋外突然传来猛烈的敲门声,恐惧一下就打破了此刻这日常的幸福场景。

之前看过的越南电影,有印象的还是陈英雄的《三轮车夫》(梁朝伟主演)、《青木瓜之味》和包东尼的《恋恋三季》,都是文艺片,《二凤》作为第一部在国内院线上映的商业动作片,我是带着些许的好奇心去看的。

这种一无所知的新鲜感还蛮新奇的,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第一次总是带着点兴奋和好奇的,不知怎么地,开头那些富有异域风情的影像,一下就勾起了我小时候似曾相识的那种看露天电影的兴奋感,二凤前去帮人讨债的镜头,又让我回想起老香港电影的熟悉印象。

众所周知,香港电影对东南亚电影的影响很大,但很快,影片更多地让我看到了韩影的影子。韩国电影一开始也是模仿香港电影的,后来他们开始学好莱坞,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在类型片上成功突破,在世界电影异军突起,比如最近刚抓到真凶的《杀人回忆》和刚获得韩国首座金棕榈的《寄生虫》等很多犯罪类型片,还比如《釜山行》,韩影在类型片上的屡屡创新尝试,都令人耳目一新。

《二凤》在动作上的凌厉流畅明显是《王牌特工》和《疾速追杀》这种典型好莱坞的剪辑方式,剧情设定也像哈莉贝瑞的《绑架》,包括结尾的镜头和配乐都是好莱坞续集的惯常模式;二凤的人设,特别是她身上的苦情与煽情,则是明显的韩影套路;而开头的打斗动作场景,又像极了香港电影,总的看起来,是集众家之长,但之所以说更多让我看到韩影的影子,意思是其学的正是韩影曾经的成功路径。

说实话,我真没想到越南章子怡这么能打,特别是结尾的两个动作片段,一气呵成,足够帅气,英气十足。

一方面在观感上给我明显的刮目相看的印象,但在另一方面融合这些众家之长时,由于剧情上偏简单,不到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都填不满,硬生生靠煽情推动情节,反而造成节奏拖沓,对白多余,与凌厉快速的动作剪辑形成不小的反差,观感两极化,这可能也是最终评分低的原因。

虽然一开始有这些瑕疵和稍显稚嫩的细节处理,我却并不像豆瓣上有些打一星的影评人,觉得可以小觑,韩影的神速进步即是明显的例子,不要只盯着缺点看,而要看其快速学习的路径和能力,像泰国都能拍出《天才枪手》这种高水准的商业类型片口碑之作,论市场和投资可远远比不上我们,至少《二凤》在电影感上还是够格的,你别看院线上不少热门影片,很多连基本的电影感都没有保证,像在大荧幕看电视剧。

我最喜欢的还是影片呈现的那些熟悉的生活场景,那些田野、土路、路旁卖零食的玻璃柜子、扬起尘土快速驶过的客运班车、女摊贩头上戴的草帽......一幕幕都像极了我小时候生活的镇上,我并不喜欢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都在绿幕里拍,然后用后期CG技术填上逼真的背景,我更喜欢这种电影,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让我感觉电影离我很近,它还是那给你亲切讲述故事和造梦的通俗娱乐艺术。

欢迎关注个人公号【书情画影】,和我一起看好电影。

 2 ) 越南版的女主版的《飓风营救》

2019越南动作片《二凤》,豆瓣评分5.6,时光网评分5.9,IMDb评分6.3,于2019年9月20日引进国内上映。

本片是我看过的唯一的越南电影,是一部非常火爆、犀利暴力的动作片,动作风格很像鼎盛时期的香港动作片,也很像近些年的韩国动作片。对于熟悉香港动作片和韩国动作片的观众,本片并无更多惊喜,但单就越南动作片而言,对于喜欢动作片的观众来说,本片值得一看。

本片可以说是越南版的《飓风营救》,剧情非常简单,也很薄弱,就是一个自幼练武的母亲千辛万苦解救被拐女儿的故事,剧情设置都是为了动作而动作,见面就打,从头打到尾。

女主的角色设置很单薄,做过酒吧妓女,在做暴力催账,没别的了,如今为了解救女儿而奋不顾身,女主动辄出手伤人、下手狠毒,这样的设置缺乏正能量,显然单纯为了增加动作戏。

值得点赞的是,本片动作戏的动作设计非常好,动作戏的配音很硬朗带感,动作戏的配乐激昂雄浑,很有大片风范。晃动的镜头运用加上干净利落的画面剪辑,构造成血脉贲张的动作戏。

片尾高潮戏——火车大战的最后,女主血刃女反派的干净利落的动作戏,火爆激烈,非常痛快,几秒钟内一气呵成,让我想到了韩国动作片《神之一手》的一段室内双男刀刃对决。

我对女主吴青芸刮目相看,长得漂亮,知名度高,还能出演这种硬动作片,既有颜值,又有实力,真是了不起。据说本片是越南第一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电影(由NETFLIX网飞全球发行)。

虽然本片中女主的动作戏很多是靠替身来完成的(这是正常的),但仍然有相当多的动作镜头是女主亲自完成。这样的演员让我想到了马来西亚华裔女星杨紫琼。中国大陆好像没有能出演本片这种硬动作片的女星。

搞不懂“二凤”这个中文片名是怎么来的,影片的标准名字是《愤怒的母亲》,文题相符。香港译作《怒拳妈妈》也不错,总之片名应体现“母亲”和“愤怒”。

越南话的发音很像泰国话,用一个字来昵称别人的方式也很像泰国话。

通过本片感受到了越南严重的通货膨胀,买东西是几十万几百万越南盾。

2023年,前传《怒斩狂飙》上映,没有引进国内院线,在国内流媒体上线。

 3 ) 越南动作大片,你绝对前所未见

夏日假期的越南旅行告一段落,理所当然想看看当地影院究竟在放映哪些电影。

在此之前,提到越南电影无外乎陈英雄和他的《青木瓜之味》,而常常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它依旧在法国架棚拍摄。

似乎与我们的固有观念不同,越南电影产业已经超乎预料,放映上呈现出诸多国族和类型的样貌。《小丑回魂2》正在上映,程小东导演的最新作品《诛仙》也在售票平台上拥有巨幅弹出海报。

确实,若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值得成为例证,早在20年代南洋即是中国电影的消费市场,从而也反向影响了中国通俗电影的发展。

而我们都能够认同,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电影工业的成熟取决于商业模式的制作流程。从这个维度上讲,即将在中国的银幕之上鲜见的出现——《二凤》则具备不同的意义。

从最根本上说,剧作思路上完整圆融的《二凤》标签绝对是「商业制作」,一个《飓风营救》式的脉络与警匪黑帮题材结合起来。

二凤一路寻找被劫走的孩子的过程,同时也是警方破获大型跨国儿童器官买卖案件的过程。当她最终慢慢变得满身伤痕,在子弹中倒下的时候,恰恰也是她洗清过去的悔恨,偿还对于孩子的愧疚,同时也是成为英雄的时刻。

即便如此地强调好莱坞式的商业性,《二凤》也并不仅仅是对于西方文本或是叙事体系的借用。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即是大量的动作设计依托于「越武道」的基底。透过打斗中二凤不断地回忆父亲鼓励她“站起来”的段落,这个影片刚开场气势汹汹的“收租大姐”形象才显得有迹可循,落到实处。而正是如此,在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身体美学」表达之中,《二凤》值得我们来谈一谈。

《二凤》的动作设计,升格镜头、强弱转换的视点和善用空间的纵深使得其非常「好看」。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聊一聊中国动作尤其是武侠电影。

提到以武术为原点的故事,叶伟信导演的《叶问》中甄子丹“我要打十个”就此奠定「叶问」系列浓重的民族意识。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塑造人物的同时,强化展示了本我与他者的剧烈矛盾。而为了达到宣泄的目的,在动作设计的层面则着重视觉奇观的呈现。增强剪辑节奏和动作音效,也能够从港产暴力美学中追根溯源。

《叶问》剧照

《二凤》的动作设计基本与港片武行风格类似,正是因为如此,熟悉港片的观众应当会觉得舒畅。讲述马来武术的文莱电影《雅思敏》请到香港著名动作设计陈文清担任武术指导,可见香港动作片如何地影响了一代创作者。

《雅思敏》剧照

当然,在此无意于考究《二凤》中的越武道如何在镜头呈现中的依据,更多的是稍许提及动作流派的变化过程。

经过香港武术指导进入好莱坞体系的几十年间,西方动作电影团队在吸纳东方武术表演形式的前提下,生发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成的拍摄与剪辑手法。他们注重培养动作明星,强调场面的放大化奇观与剪辑的快速凌厉的风格。

《玩命快递》剧照 元奎担任导演和动作指导

从世界维度上来看,如今基本在商业创作中采取这样一种模式。来自泰国的托尼·贾,来自印尼的伊科·乌艾斯,都有一票忠实的粉丝。他们的风格更加地偏向张扬和勇猛,八十年代那一套内敛平和的处事之道似乎已经被抛弃,这代表了新旧两种电影模式的冲突与对立。

在《少林足球》中,周星驰即以戏谑的方式将「阴阳」指向了女性和男性的不同。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思索在《二凤》的身上继续得到了印证。女性的应敌之道,使其与《拳霸》系列、《突袭》系列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

女性的刚柔并济某些时候胜过「李小龙」

依据女性身体特征而设计的动作强调技巧性和灵活度,和越武道干净利落的特点如出一辙。《二凤》中大量呈现了如何利用器具作为武器,以及如何利用身体的弧线运动获得更大力量。

而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说一端是女性倔强而刚烈的一面,另一端则应当是属于女性的丰沛情绪的表达。

即便寻女之路必定充满困难,二凤也能够一路过关,她不能应付的却是来自外界和内心的重重压力——怀疑偷窃钱包与背后偷偷议论的声音、亲人的误解与隔阂、曾经共事好友的拒绝与挖苦讽刺,讨生活的无奈和自我身份的漂泊无依,一切都外化为暴力被输出。

「第三空间」的建构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同时也是超越二者存在的具有更大场域力量的空间。如果从「规训」和「焦虑」两个层面上来看,当我们随着二凤从乡村空间进入到城市空间,揭开地下世界的同时,也是二凤在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面前寻求自我的疗愈,我们也在充满痛感的视觉冲击之中获得同样的感受。

大量的叙事被安置在明度极低的灯光之下,恰恰也是她内心空间的写照。二凤最为珍贵的两样物件——照片和一副首饰,前者意指家庭,而后者则意指传统意义上女性的某种特质,这种女性特质即与和「女儿」的亲密关系显现出来。这是父亲给予她的礼物,最终她把这副首饰交到女儿的手中。

“牺牲总是痛苦的,而重要的却是我们牺牲的理由。”这句台词基本已经说清了这部影片情感表达的核心。

《观音山》里常月琴丧子的郁结,被完整地储存在变形的车厢里。孩子是「妈妈的春日」,和女儿血缘的联结令女性的特质在充满力量的动作段落背后,更加增添了一份温暖的色彩。

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女性写作将「双性同体」的概念呈现到我们面前,而在观念更加开放的今日,似乎这样界限更加模糊的心理统一体已经成为一种清晰而普遍的景况。它能够“穿透我们由来已久的防御,使我们意识到放弃刻板角色和行为模式的必要性”,同时也能够“完全实现自我意识的松弛和自身的释放”。

两者彼此之间,是一种充满了张力与矛盾的存在。正是因此,「母亲」的决绝与泪水才具备如此动人的力量。当二凤受困与医院,与护士交心的谈话使她获得了出逃的机会。而她们之间的牵连,恰恰是对于母亲保护孩子发自内心意识的共情。二凤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但她确实是。

本文首发于幕味儿(movie1958),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4 ) “阿梅,我会一直一直保护你!”——《二凤》

今天看的这部电影,名字叫做《二凤》。我第一次看一部越南电影,看完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哦,其实虽然剧情十分老套,但是这部电影着实十分吸引我。

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概就是整部电影之中的打斗场面了吧,打人的动作行云流水,让我觉得十分过瘾,更加过瘾的地方就是女主打人的时候,打的是一群男人。把这群男人打的满地找牙,而且每次打人的时候,我都觉得女主超级帅气,打斗场面真的十分对得起观众,原本我以为打斗场面要结束了,结果完完全全没有要结束哦,打斗场面继续十分精彩地存在着,然后让我看的十分十分过瘾。

大姐大名字叫做二凤,二凤长得超级漂亮,符合我对于女主所有的期待,二凤原本是一个风月场所的老大,怀孕了之后,二凤离开了这个地方。找到了一个偏远的乡村,在这个偏远的乡村里面,二凤依靠着帮别人收账过日子,原本以为日子可以一直一直这么平淡地生活下去,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二凤的生活还是被打扰了。

二凤的女儿被抢跑了。

“二凤:也许我找错了地方,但是你也抓错了人!”

二凤说:“也许我找错了地方,但是你也抓错了人。”二凤的女儿被一个犯罪组织抓走了,原本生活在一个很小的乡村里面,但是有一天因为自己的女儿被抓走了,二凤一脸懵逼。

然后二凤飞奔出去,去追自己的女儿。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凤找到了自己的女儿,虽然剧情很老套,过程很辛苦,但是这件事情也就这样完成了。

也不知道这群抢别人女儿的人是怎么想的,如果我是这群人,遇到了这么能打还这么锲而不舍的母亲的话,我立刻马上就放人,我才不跟这个人耗着,让她一个人惹那么多事情出来呢。虽然这群人很豪横,但是这群人还真的是有点傻乎乎的。

这群人通过船只运走了阿梅,二凤先是跳进河里面,被坏人拿着棍子把手打进去。然后二凤又抢了一台电动车追了上去,(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才知道,其实在越南的时候,所有人都是需要带头盔的。)追了上去的二凤一路上也遇到了很多人阻挠。

这段真的是极其极其搞笑了哦,因为这段场面之中,我想不到有什么惊天理由可以让这伙人依靠人力物力来阻挡二凤一个人。

二凤的女儿被抓到了西贡这个地方去,然后二凤一路追到了西贡。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二凤曾经的回忆,二凤在这个地方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二凤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然后二凤找到了自己曾经的小妹妹,让小妹妹动用自己的人脉帮自己找找女儿,小妹妹直接拒绝了。

再后来的时候,二凤又去找了找自己的哥哥,哥哥也拒绝了自己的妹妹,还把自己的妹妹吵了一顿,吵完之后,妹妹走了。

二凤又去报警...然后警察也不作为,于是二凤从警察局发现了线索,一个人走上了寻找女儿的道路。

好在最后二凤找到了自己的女儿。

“世情薄,人情恶。”

二凤走到了自己西贡这个地方的时候,回忆一点一点地堆积了起来。这些回忆在二凤的脑袋里面变得越来越清晰,变得越来越深刻。

但是其实整个故事是没有讲述清楚的,我不知道二凤为什么会生下这个小女孩儿,如果是我小的时候,我一定会不敢生下女儿的,因为我不想让我的女儿这样生活着,我一定不会选择让女儿出生,而且我也不会在身为一个黑帮老大的时候,生下一个女儿的。

所以说,这大概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吧。

“世情薄,人情恶。”二凤回去了之后,自己之前的小妹也不帮助自己了,自己之前的哥哥也不帮助自己了,这大概就是“世情薄,人情恶”了呀。

我想了想之后,觉得还真的是。除了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子女真心付出之外,好像就没有别的人了吧,想了想真的是如此如此凉薄,如此如此不开心。

不过越南电影还真的是不错哦,我现在爱了爱了。

 5 ) 北美好评度94%堪比《复联4》,中国62万颗粒无收,观众不买账

今年的国庆档竞争异常激烈,主旋律大片云集,让观众热血沸腾,意犹未尽。然而,在国庆档前夕,还是有几部进口片上映的,但是大多都是悄悄扑街的态势,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宣告下架,今天要讲的就是一部越南动作片《二凤》。

不是“乡村爱情”

光听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是一部中国的“乡村爱情片”,其实不然,这部电影是一部越南的动作片,在中国香港的译名叫做“怒拳妈妈”,在中国台湾翻译为“怒火”,这两种翻译更贴近电影的主题一些。电影聚焦着一位拥有黑道背景的母亲海芙蓉在女儿被绑架之后,她搏命救女,重挥火拳的故事。她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形象,素衣加身,扎着辫子戴着斗笠,很有复仇女神的风范。很多的男性观众都感叹海芙蓉的打戏完全不输于硬汉的决斗,无数观众被这位坚强而勇武的母亲而折服。素有“越南章子怡””之称的演员吴青芸作为一番主演,诠释了“孤胆母亲”母爱的伟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电影在2019年2月份在越南地区上映之后,直接突破了票房的影史票房最高纪录,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引入到北美的直接原因。大家可能会觉得东西方文化差异,北美观众不认可,其实不然,这部电影在北美的烂番茄网站上拿下了新鲜度94%的好成绩,之后又被Netflix买下了国际版权,也是北美上映的第一部越南电影。94%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吧,《复联4》的烂番茄新鲜度为94%。所以,北美观众对这部电影还是非常认可的,然而,因为发行的问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上映,这部电影在北美票房成绩并不理想。

中国港式的打戏

“也许我是来错地方了,但你也绑错了孩子。”

有中国观众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评价它是“简洁而刺激的武侠动作片”。剧中二凤在菜市场的那一场打斗戏,和中国香港“古惑仔”们的打斗场景颇为相似。包括剧中在日常生活中,将“胡志明市”称为“西贡”都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另一个地方——西贡区,中国香港!

这部电影作为一部亚洲的女性主义题材,在表现形式上比较大胆,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黑帮猖行、拐卖儿童、器官买卖等揭露越南地区黑暗面的画面,也都有所呈现。比如剧中的台词:

“永远不要惹一头,正在看护幼崽的母老虎”!

作为越南影史本土票房的冠军,电影使用暴力美学的镜头表现和快节奏的剪辑模式,让这部女性动作片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说到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熟悉的港式动作电影,比如《杀破狼》系列和《古惑仔》系列,在样现实阴暗的社会背后,“救赎”以及因果报应的主题却贯穿始终。在20年前,中国和越南一起合拍了一部电影,名为《红海盗》,而《二凤》剧中的动作,斗殴,死亡镜头和流行的消费卖点,都和《红海盗》如出一辙,可见,也是对《红海盗》的致敬。

《二凤》在中国市场的“遇冷”

说到越南电影,老一辈的中国人观众其实还是很有感触的。早在1959年,越南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同一条河》就在我国上映过。在上世纪70年代,关于进口电影,中国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越南的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

在当时,越南长期处于抗美战争的状态中,他们的文艺作品能够反映的也全都是社会中的战争题材,以飞机大炮作为蓝本,来表现越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比如在中国上映的《阿福》、《森林之火》,以及《回故乡之路》等电影都是反映越南人抗美援朝的题材,其中,1961年的《中线炮火》还获得过莫斯科电影节奖。

这么多年以来,吴青芸一直都想将越南地区的电影带入到海外市场,虽然《二凤》的成绩不理想,但是也算是海外初试。北美观众对于这部电影,大多数都是保有着猎奇的心理,出于对越南地区文艺作品的好奇,所以给出了相对较高的评分。而对于我国人来说,越南是我们的邻国,不少的中国人出国旅游都会去越南,所以对于这个邻国的文化和市场还是相对熟悉的,不会像北美人看电影只看东方动作戏,我国人对于电影的制作要求和审美标准必然会提升。其次,《二凤》这部电影的剧情较为老套,动作场面也不如中国动作片精湛好看,再加上前期没有相应的宣传,所以,在国内静悄悄地扑街。上映首日,仅仅争取到了2.5%的排片和21万的票房,上映10天,就被影院匆匆“抛弃”。另外,说到题材,越南电影表现平淡无奇,既没有泰国电影的小清新时尚感,也没有印度电影的现实深度揭露,所以,《二凤》在中国市场的遇冷是意料之中的!也有观众看了之后,呼吁加强排片,电影才能被更多人关注。然而,想要在中国打开一片市场,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6 ) “凤姐”别来无恙?专打各种直男!

生猛+轻盈

说说这部电影,《二凤》。个人觉得还是有噱头,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女性版的《飓风营救》,不过小弟倒是有不同的想法。《二凤》在故事模式与《飓风营救》差不多,但从表现形式还是内容呈现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大白话来形容,特色不同,卖点不同。

《二凤》这种类型的作品,实际上就是香港时装动作片的既视感,尤其是同类型下的女性动作片。

没错,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风起云涌的“打女电影”。比如《霸王花》系列、《皇家师姐》系列、《杀手天使》、《轰天密令》等,同期也涌现出了杨紫琼、胡慧中、杨丽菁、大岛由加利、罗芙洛等“女打星”。

《二凤》在特色和卖点上,与上述这些电影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话说,当年那些“打女电影”里,女主角都强势的不行,而且专揍男人,但凡这些片子男性角色基本都一副狗吃屎的样子,比现在平权、metoo这些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只不过时过境迁,“打女电影”火了10多年之后,随着香港时装动作片风光不再,以及女性动作明星的青黄不接,而退出了主流历史舞台。后来的《赤裸羔羊》和《夕阳天使》这些电影,也是昙花一现。

但如今这类电影稀缺并不是落伍,而是真的很难拍。就像《二凤》这样的片子,国内拍不出来吗?当然不是,《二凤》叙事和节奏都相当一般,我相信国内的制作水平,拍出来一定比这个好看,但有没有人愿意拍是个问题,有没有女明星原因演,更是问题。

因为时装动作片里,这些“打女电影”,卖点非常明确,一是动作片的危险系数,二是女英雄打男人。


生猛的时装动作片

首先来说,时装动作片这个概念,是功夫片的分支。除了年代背景相对固定外,最显著的特点是动作场面的多元化。格斗不再追求功夫套招上的硬桥硬马,而是突出激烈,枪支、飞机、汽车、轮船都有参与,实在不行桌椅板凳抄起来就打,而且场地要求极高,不是在楼顶上打就是飞驰的汽车上打,危险系数越高越好。

据元彪回忆,嘉禾公司以前拍动作片,都会在敞篷门口摆一部救护车,随时准备送人进医院。

就拿《二凤》来说,对格斗场地的要求也是体现的上述特征,除了里面的追车戏,动作场面都是走生猛路线,开场女主角拿板砖拍人,就很有特色。还有修车厂大战,改锥、锤子抄起来就打,异常凶悍,结尾车厢里狭小空间里的打斗则是追求技巧性,但也少不了二凤跟女反派如摔跤一般的生猛格斗。

这就是本片的一个特色,也是东南亚动作电影的特色。完全是cult电影、B级片的感觉。

话说当年香港电影最火的时候,东南亚是主要市场,我相信本片的导演,一定是看港片长大的。本片跟当年的香港动作片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且拍摄方式都是“土法”——那种刻意追求生猛刺激的打斗。

如今在以《谍影重重》《飓风营救》为首的动作片中,快速剪辑和追求技巧性格斗大牌子方式已是主流,但《二凤》还是采用这种相对原始的技法,这就是本片与《飓风营救》最大的不同之处,打斗不追求快速凌厉,而是追求生猛直接。

你也可以说这样的拍摄方式“落伍”,但本片这种老派技法,所追求的这样“返璞归真”的拍摄方式,其生猛感是新派动作片无法达到的。尤其是东南亚动作片,似乎对《谍影重重》那种拍摄方式很鄙夷,格外喜欢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呈现动作场面,看来当年香港电影影响力真的很强。

就像惠英红这名从打女到影后的女星,说起当年拍动作片的经历,就表示“还是像以前那样拍,人家会觉得老土”。

但东南亚电影偏偏就这么“老土”。也是物以稀为贵,正是这种老派的技法,造就了《拳霸》《突袭》《黑暗侵袭》这样生猛刺激的动作片,也不是酸,华语电影能拍出这样的效果吗,当然可以,只不过没人再用这种“土法”拍而已,毕竟如今明星这么精贵。

《二凤》同样如此,只不过肯定不如《拳霸》《突袭》这样的片子爽快,毕竟角色是女性,侧重点还是不同。


轻盈的打女电影

以前古装片、功夫片为什么不主打女性?已故功夫大师刘家良一句话点破:

“女演员就算打得好,观众亦不会接受,只觉得她在做戏。武打片失去逼真感,还有什么气氛?何况,大部分女演员拿起刀枪来,总是姐手姐脚不像样,还是用男的俐落。”(所以当时出了一个能打惠英红有多么稀有,直接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但动作片可就不同了,动作场面的多元化,带来的是摄影技法的更迭,女明星打不好?可以依靠特技手段,如威压、剪辑甚至替身,将其变得很逼真啊.

而且时装动作片的阳刚气质比古装功夫片减弱了很多,在这种环境下,杨紫琼、杨丽菁、罗芙洛、大岛由加利等或学过真功夫、或从舞蹈演员转型的女星横空出世,带起了一股“打女”的潮流。

这些“打女”不仅外形美丽性感,而且动作轻盈敏捷,较之功夫男星们的僵硬动作,“打女”们运动起来姿势潇洒,轻重缓急,错落有致,说白了,不仅要打得好,而且要打得美。

二凤的女主角吴青芸,也是学舞蹈出身,身法没的说,虽然电影里大部分时间灰头土脸,但也豁出去。

在东南亚动作片生猛的环境下,她肯定是不占优势的。所以这部电影在“老派动作电影”拍摄方式的基础上,对镜头还是进行了更新,电影的镜头运用和动作设计,都是为了突出其轻盈、潇洒感,女性的灵活与男性的僵硬形成一种错落。

电影的角色配比完全如此,二凤面对的都是比自己高大威猛的角色,甚至连女反派,也是肌肉型,要的就是这种差异感,灵活VS笨重。

所以本片前半段几场打斗,一直在拳拳到肉的生猛和身形轻盈之间找平衡,女主角也是真能挨揍,菜市场打斗直接把人家踹到榴莲上,一天一夜的故事被打倒了多次,再加上越南农村那种荒蛮的猎奇感,看得让人很新鲜。

后半段,她从医院苏醒之后的几场打斗,则把二凤当铁金刚用了,只是简单直接的PK,不如前面几场打斗来的精彩。所以这就是“打女电影”与传统男性动作片不同之处,主要是要突出打斗的美感,反而生猛起来,看得都疼。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暴露年龄+嘚瑟了。当年香港的“打女电影”,一度让我如醉如痴。


别来无恙

小时候不缺电影看,因为舅舅是开录像厅的,离我家也就是走路10分钟路程,我老去那看电影,后来老妈不让去了,因为我还是小学生,总出入那些地方不合适。

不让去,咱就把录像带拿回家看,每次都是一拿好几盘一大口袋,看完再换,反正不用花钱。而且当时还小,外国片鸟语听不懂都,字幕懒得看,所以主要是看港片。回想起来也是很疯狂,那时一天差不多一部电影的节奏,很多连名字都不知道(多年之后,我再看某片的时候,有时会发现,原来这部电影我曾经看过)。

当时主要以成龙动作片、喜剧片为主,看得多了,就有些腻了,就想找点“好看”的片子。我去找舅舅说明来意,咱舅是自家人,当然知道我脑子里想得什么,于是事先把那些“好看”的片子都藏起来了,把一些他认为人畜无害的片子留给我,其中就包括各种动作片。我当时也不知道,就看着封面挑片,就找那些封面小姐姐多的电影,我以为是“那种”片子,结果满不是一回事。

虽说失望,但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甚至欲罢不能。因为这些小姐姐们长得又好看,打的也好,真的跟成龙那些动作片不一样。所以那时女性动作片火不是没有道理,连小儿童的我都知道亮点。

而且这些电影里,也有擦枪之处,比如打斗下来女主角越打衣服越少,有时穿个小背心,身材真的好,港片那种吸引观众的噱头大家都明白,我贼喜欢看。

尤其是当年看一部动作片,女主角贼能打,长得也美,片子里有段场面,为了潜入反派巢穴,被人用枪指着,脱光了衣服进行身体检查。虽然没露点,但这种镜头当时看得我面红耳赤,喉咙发干。

而且那盘录像带也有问题,竟然没名字,后来我找了半天,才找到这部电影名字,叫做《天使行动3:魔女末日》,女主角叫做李赛凤。

知道我前面说“打女”为什么没提李赛凤了吧。这个“凤姐”是我小时候的梦中情人啊。

所以来说,这种女性动作片,除了上述那些特色和亮点外,也有情怀的因素,毕竟当下这类电影很少,像是吕克贝松的《安娜》,从拍摄技法上来看,倒是更像女版的“谍影重重”。

简单说这部《二凤》更加纯粹一些,完全是“打女电影”的翻版,生猛+轻盈,这位“凤姐”也是豁得出去,真敢摔。而这样的片子,不新鲜,咱也能拍的出来,只是没人拍而已。

所以就当看个乐了,在这个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短评

前半段美术这么好,后面就开始乱用红蓝配色了。文戏基本也是乱来。

8分钟前
  • 咸菜帮老大
  • 较差

泰国、印尼都在动作片有所建树了,越南来一发如何?却只是抄老港片而已,故事是抠脚抠出来的,动作戏也乏善可陈。不过,当B级片看,还是有点爽劲的,疲惫时看一下当放松了。

11分钟前
  • Clyde
  • 较差

市场小贩无差别菜刀榴莲摩的杀,修车铺家母衰仔伦常斗,西贡公寓过关斩将,火车上下万刃穿心boss战,女版John Wick终点站……文戏节奏糟烂过头,但动作镜头设计实在精彩

14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文戏十分文弱,打戏到了火车决斗部分才可以说进入正轨。导演大可以在动作篇幅和血浆方面大胆一些,以及缩减一下文戏的长度。整体还是不如末路雷霆。吴青芸的表现依然相当出彩。以及说这电影比港产武打好看的是在搞笑吗。

15分钟前
  • 国产凌凌期
  • 还行

毫不含糊的拳拳到肉的女性动作戏是亮点,深得港片精髓,最原味的打斗场面、越南的城乡反而有种更亲近熟悉的感觉。

20分钟前
  • [Deleted]
  • 还行

在印尼之后,网飞公司扶植的东南亚动作片之一,除了动作土味色彩蛮浓的,整体很单薄,故事凌乱有点二,女主角扮相不好看,有时能打有时不能打,打得不够实在,如果好奇越南电影的话,可以随便看看。

2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破产版卢靖姗。。。。

25分钟前
  • deathcross
  • 还行

动作戏的料很足,比较不同的一点是,它着重呈现女主的被挫感。为母则刚,片名可以叫《别惹母亲》。

30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跟哈利·贝瑞2017年的那部【绑架】一毛一样,完成度却还不如那部好莱坞B级片,越南这版的主要问题是情节展开之后,bug像筛子一样碍眼,只有上帝知道故事为什么能推动下去,越南导演属于还在摸索类型片是什么的阶段。动作戏明明动了刀,连个血浆都不撒,打光还像【疾速追杀】系列一样花花绿绿,导演却不知道这些花花绿绿的颜色有什么意义,基本上就是糟心的网大水准。之前有参与一个类似的项目,国内这种涉案题材审查立项太多事,这片子在设定展开之后,基本上把各种会走偏的方向都走了一遍。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带着两星的期待值来看,确实也就是个两星片吧。主要是故事实在是太智障了,好莱坞每年能产出这种剧情推动一根筋式的复仇动作片没有一百部估计也有八十部吧,总不能因为奶飞挂了个越南出品的牌子就降低标准你说是不?

33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较差

越南土法制作《飓风营救》

37分钟前
  • 搬砖侠
  • 较差

东南亚二流仿制功夫片。

40分钟前
  • hawk
  • 较差

二凤这名字

41分钟前
  • 熊小熊小熊
  • 还行

网大咯

42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动作戏可以一看。前大半段相对较弱,打斗乏力,但上了火车后像爆种子一样提升等级。男警贡献了虽短但十分流畅精彩的动作戏,相映下女主虽占了时长优势,但观赏性及打击感都相对弱

47分钟前
  • elf
  • 还行

不发达的小国家对大片的迫切需求,欧美对其他小国家电影风情的尝鲜,Netfilx不断抢占全球中小成本电影市场,这三力作用下产生的一部电影。好的部分:打斗部分不错,菜市场是动作片最经典的场地之一,对于各种即兴而来的道具使用,看得很爽。前半部分色调看着很舒服,也符合国外观众观光的需求。不足的部分:后半部分大片蓝色没什么效果,反而影响视觉体验,情感戏大概是给越南国内观众看的,本来就只有98分钟的电影,情感戏显得又长又烦,拼接的痕迹太明显了。总体来说,定位很明确的电影,6.0分。

50分钟前
  • 柳三行
  • 还行

跟印尼动作片比差几个档位,老老实实看看八十年代香港枪战片再来学吧

53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不问缘由,毫无逻辑,简单粗暴就是干。奇观化流水线,所有的一切都是功能性的。

57分钟前
  • 判官
  • 较差

这小身板,也只能靠剪切丢帧来提升下花拳绣腿的打击力了。。。剧情节奏更是烂得一塌糊涂。

58分钟前
  • 无趣
  • 较差

电影语言粗糙的像网大……加上电影院一言难尽的国语配音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