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

全37集

主演:刘卓灵,王洛勇,丁勇岱,邓英,章申,那志东,穆雷克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2

 剧照

绝杀 剧照 NO.1绝杀 剧照 NO.2绝杀 剧照 NO.3绝杀 剧照 NO.4绝杀 剧照 NO.5绝杀 剧照 NO.6绝杀 剧照 NO.13绝杀 剧照 NO.14绝杀 剧照 NO.15绝杀 剧照 NO.16绝杀 剧照 NO.17绝杀 剧照 NO.18绝杀 剧照 NO.19绝杀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绝杀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恶毒的计划﹐妄图陷害抗日的中国将领﹐企图发动太平洋战争﹐并暗地寻找中国的铀矿资源﹐为制造原子弹作准备。打入敌人内部的袁飞﹐被组织怀疑为叛徒﹐他利用聪明才智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和在他被解救之下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侠女欧阳雯﹐国民党军统上海站领袖申剑﹐以及来自苏联和世界的反法西斯联盟特工并肩战斗﹐破坏了日军的“920计划”﹑“海计划”﹐并最终取得了日军制造原子弹的426秘密档案。欧阳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她与自己的生母﹑化名梅若兰的日本特务刀枪相对﹐在国恨家仇与骨肉亲情的抉择中﹐她毅然选择了民族大义﹐却遭到梅若兰的枪杀﹐壮烈牺牲。袁飞最后也将隐藏在共产党高层潘和平身边的日本特务华广奇就地正法。超级中国我想结束这一切伦敦生活 第一季刽子手怪谈第三者第一季1983板球世界盃派对才刚开始谍影追凶2023巨浪1996深宅雪沸点第一季国家地理:狂野印度金婚·风雨情南侨机工英雄传我的情人是杀手Goodbye以谎言开端的人生喜剧得不到的男人小人物徐福斯派德先生车神我的丧尸女友中原女警冰雪狙击2海阔天空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八季失魂落魄2002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二季大汉张骞猛犸复活深宅如渊恶梦侦探超龄英雄不明身份(粤语版)小铁的大冒险特工绍特(原声版)十三个原因第四季孔雀蓝幽情密使1971暂无出口我的富爸爸

 长篇影评

 1 ) 俄国人拍电影告诉姚主席该怎么赢球

我犹记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姚明因伤已经打不了球当解说了,中国男篮面对俄罗斯队时,姚明是这么说的。大意就是俄罗斯这个队队员们打球节奏比较怪,在场上总是用一种很奇怪的节奏传球运球进球。他这么说的时候比赛还是第一节开始没多久,他说完这话没多久,已经是生涯暮年的基里连科在场上不高兴了,心想姚明能当中国篮协主席,过几年我退役了照样当俄罗斯篮协主席,傻大姚这么说那就是不给我ak47面子。遂联合小弟舍维德弟兄几个一起把王治郅和易建联双塔领军,北京奥运八强班底俱存的中国男篮一阵叮咣乱揍,基本上半场定调,三节打卡,末节垃圾时间这么个流程,为中国男篮落实了姚明离开国家队之后奥运会全败这一耻辱。

其实姚主席想破头也搞不明白,巅峰末期的王治郅,加上当打之年的易建联,带上一帮北京奥运会大战西班牙,险胜德国老司机的功勋球员,前一场还和老对手西班牙打的有来有回,怎么遇到基里连科和舍维德哥俩就成了走流程了。

俄罗斯人心想,中国最近这些年吧,非常强盛,形势一片大好,搞什么都很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各种高科技大国利器层出不穷。俄罗斯呢,被普京折腾了20年了,2013-2014年算个巅峰,代表事件就是收留了美国人斯诺登,然后就被美国打压一蹶不振,gdp也就比广东强点,基本上相当于中国一个最有钱的省。这就奇了怪了,照说中国男篮历史战绩其实不差,中国人也喜欢打篮球,篮球场到处都有,群众基础也不错,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怎么自从姚明之后男篮急转直下刷新了下限。如今姚主席上任了奥运资格都基本上丢了。

俄罗斯人想不明白啊,又不好和中国朋友明说,免得这位朋友心理敏感,好心办坏事,于是就拍了这部电影。手把手教你赢美国NCAA全明星队,梦之队来了最强班子谁也打不过,NCAA全明星这么多年也就苏联老大哥干过两次,这点经验也没别人有了。

这里就要先说一句了,姚主席是不是一位取得了好成绩的篮协主席这个还没有定论,毕竟还在位,这个有待时间检验,就目前来说肯定是成绩历史最差了,但以后还有机会。然而,姚明作为篮球运动员,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把交椅,稳。他不光是球技和身体素质,在篮球场上的智商,包括与人交流的情商都高出历史上所有中国篮球运动员一大截。他的眼睛是对于球场上的局势包括某队的球员厉不厉害那肯定是看的准的,至少超过其他所有中国人。他觉得俄罗斯2012年奥运会场上节奏怪,那就是真的有些问题。殊不知无论篮球还是足球这两大球,当年苏联队厉害,却不是靠俄罗斯。篮球靠立陶宛吃,足球靠乌克兰,反正就是靠加盟共和国。说起立陶宛,姚明肯定没话说了,他的偶像萨博尼斯带队逼出了梦一队,北京奥运会立陶宛一帮小年轻把他本人打的找不着北,抵抗都使不上劲,直接被投篮射个透心凉。1972年那只奥运冠军队速度快的后卫是格鲁吉亚的,队长是立陶宛的,几位很有技术特点的球员都不是俄罗斯的。主教练能把他们这些人选入球队,有些还算是新提拔入队,这就是慧眼识英雄。

这是俄罗斯人教的第一点,选个好教练,再选个好教练团队,让这个好教练决定选哪些人组队,包括球员和辅助工作人员。

这也引申出了第二点,得有好球员,否则波波维奇当教练也白搭。

什么是好球员?谢尔盖别洛夫10号,有困难把球给他,让他解决问题就行了,这种传奇球星可遇不可求,毕竟这种等级的球员几乎就是苏联篮球第一人,一场NBA没打可以入选名人堂,这是什么咖位?那就是红色超人,遇到困难把球给他,超级得分手。一般球队比如中国男篮,历史上从未有过这种球员,能靠不停得分拿奥运冠军。

保罗斯卡斯,5号,立陶宛人,全能队长,攻防俱佳,别洛夫有这样的全能战士辅佐,明眼人都看出来,冠军队的雏形基本上就支起来了。再加上7号近视眼高中锋,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快速后卫,以及20岁的新人,最后绝杀的那个萨沙。整支队伍要什么有什么,主力顶得住,替补全匪徒啊。按东北人的话说,想吃奶就来了妈妈,想娘家人孩子舅舅就来啦。按李云龙的话来说,那就是老子要是没有这些家底敢和坂田那老鬼子硬碰硬的去干?做梦吧!

至于领队,队医,教练及后勤团队这帮人也很重要,纵观全片,俄罗斯人敞亮的告诉了姚主席这些人是怎么为了金牌出了自己的一份力的。

好了,俄罗斯人拍这个电影很敞亮的教了。现在看看姚主席是怎么操作的。

现在的篮球联赛和1972年的苏联相比那可健全多了,中国男篮能选的人全在CBA。不用像加兰任教练那么辛苦全国到处跑去看比赛选人。中国的好球员说实话也就那么几个,没有很会得分的,灵魂人物就一个易建联,选个能和他打好配合的控卫,再弄三个围绕他各有特点的主力,随便加几个合格的替补凑齐12个人就完了。教练其实选谁也就那么回事,反正选哪些球员进队姚主席说了算,怎么训练姚主席说了算,关键场次姚主席肯定在场边站着。

然后姚主席开始了神操作,把本就只有那么几个合格的球员加上一些不合格的球员分成两个队分别参赛美其名曰红蓝队。真当咱中国男篮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富余的仗啊,年轻才俊多的是12人名单竞争激烈。结果就是哪些人行哪些人不行容易看走眼,还耽误了队伍的磨合。你看1972年的冠军队,稳定的阵容保持了至少一年,期间参加欧锦赛,世锦赛,转战世界各地参赛磨合阵容,几种打法有张有驰,既能快节奏又能落位了传倒球,实在不行传给10号让他单干。

反观如今的中国男篮,以周琦郭艾伦为代表的新生代球员自以为厉害了。想抢易建联的核心位置,还有王哲林这样的中生代球员,打CBA躲在外援后面还行,上国际赛场面对欧美球队就成了软脚蟹。其实中国男篮距离东京奥运会就差一个边线球,1972年苏联队靠底线球绝杀,2019年中国队因为边线球主场受辱,真是好的不学。坏就坏在重用了周琦郭艾伦等人,应该坚决围绕易建联作为进攻核心,全队围绕他为支点来打。其余球员既不能贪功,还得发挥出自己的一份攻击力和防守强度,才是正道。至于易建联老了以后怎么换代?反正周琦郭艾伦这帮人不行,易建联打不动了再说呗,没有接班的那就提前放出风声示弱锻炼新人就完事了。

1972年谢尔盖别洛夫之后,1980和1984年奥运会美苏无法较量。到了1988年,萨博尼斯领衔,立陶宛又出了马修利奥尼斯和库尔提奈提斯这样的厉害角色,二合一当别洛夫用吧,对上美国队得分又是砍瓜切菜,有这样的阵容,何愁大事不成?

总之,俄罗斯人拍电影把姚主席教了,能吃透几分,能学会几分就看奥运落选赛和下届奥运会预选赛的表现了。

篮球燃不燃?赢了才能燃啊。永远记得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说的,不是强者胜,而是胜者强

 2 ) 挺好看的,对台词印象深刻

今天小宝陪我一起看了《绝杀慕尼黑》。

这部体育电影很好看啊,比我昨天看的《黑衣人:全球追缉》好看太多了,对于美国式的俏皮幽默真是接受无能。参加采访被忽悠了一通,去了电影院我还是睡着了。

我知道像《绝杀慕尼黑》这样的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必定更精彩,更撕裂,更耐人寻味。到了银幕上肯定做了许多取舍改编,但以弱胜强、创造奇迹、关于体育精神纯洁性的故事,还是非常提气,振奋。

没有去深究,说说几个剧情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第一,队员有心脏病,瞒着教练,结果临阵倒地。

这时候躺在病床上的他说,教练你一定怪罪我吧。可教练丝毫不以为意,说:

我要是你,我也会这样决定。因为我们都是用球决定脑袋的人。

这句非常打动我。比国家不出钱,教练用治孩子的钱帮助队员更打动我。

因为这种人与人之间深度的默契,不消多费唇舌的理解,实在太难,也太可贵。

第二,是生病球员和女友分手。

他说,我只有一两年的命,难道你想做寡妇。

女友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死,如果你只剩下三分钟,你会怎么办?

女友这个问题问得有水平,是当头一棒。

当我们认为还有一两年时间的可活,可能会从长计议、好好安排,但只剩三分钟,就会不顾一切做最想做的事。

可是人生多么无常,你以为你还有一年、两年可活,又焉知剩下的不是三分钟,甚至三秒钟。

还是要记得活在当下的道理。

像珍惜最后三分钟一样珍惜生命。

人生无常,而活在当下是我们唯一的对策。

抓紧时间拥抱最心爱的人。

第三,是最后决战开始之前,球队一团乱,主将也走了。领导们决定退赛,这样至少还能保持颜面,是最好的结局。

而教练说了一句,大概是这样的:失败是我们的结局,但比赛是我们的宿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注定失败也要上战场,悲情英雄,说得斩钉截铁,有气概,够爷们。

当然,电影也有幽默感,比如这几个世界冠军输给了美国街头篮球,就很好笑,也挺合理。

好久不看NBA,看完电影想看看比赛去了。

 3 ) 《绝杀慕尼黑》为什么“燃”?

看《绝杀慕尼黑》之前,我了解到两件事。

第一,这部电影在俄罗斯本土创下了票房纪录,成为历史上累计票房最高的电影。

第二,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创造了历史。

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我们似乎可以为影片的高票房找到理由,不就是战斗民族的一次集体自嗨吗?

说实话,看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看之后呢,我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小半。

《绝杀慕尼黑》的票房奇迹固然有民族自嗨的成分在,但不可忽视的是影片本身在制作层面的成功。

在《绝杀慕尼黑》之前,我已经很久没看过俄罗斯的商业片了。

之前看的几部,无论是《危楼愚夫》《无爱可诉》还是《盛夏》,都是好电影,但也都是文艺片。

对于俄罗斯现在能把商业片拍到什么程度,我完全没概念。

直到这次看《绝杀慕尼黑》,才意识到,原来俄罗斯的商业片也已经这么成熟了。

说它成熟,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类型化做得好。

《绝杀慕尼黑》是那种典型的“任务型”电影,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只有一个目标:战胜美国队。为此,苏联的球员们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最终完成任务。

影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这一过程,它要足够跌宕起伏,也要足够令人信服,《绝杀慕尼黑》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影片的节奏好。

商业片最讲究节奏。开片要迅速设立目标,引出矛盾点,并为通向目标的道路设置重重障碍。每十分钟一个小爆点,每半小时一个大难关……

这些好莱坞的经典套路,《绝杀慕尼黑》都玩得不错。

其三,商业片还追求简单直接的情绪体验。

比如动作片追求“爽”,喜剧片追求“笑”,恐怖片追求“吓”……

《绝杀慕尼黑》追求什么呢?

燃。

是的,这是我近期看过的最燃的一部电影。

它的“燃”首先在于故事层面,在于主人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多不可能呢?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队是名副其实的无敌舰队,在此前36年的奥运历史上保持着全胜战绩。

而苏联队这边则是一团糟。

球队的功勋教练因政治问题被革职,新上任的主帅加兰任面对一盘散沙的球队,有些力不从心。

看着眼前这些各怀心事的球员们,你绝对想不到一年后的赛场上,正是他们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队。

可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影片的华彩段落,是将最终的决赛进行了复现。虽不及《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样一比一的还原,但也足够震撼人心。

导演将所有制造燃点的视听技巧通通用上了。

比如英雄们的集结时刻。熟悉漫威的朋友都明白,这个时刻是一定不能缺少的。它是大战前蓄势待发的一刻,有时甚至比大战本身还要有冲击力。

再比如运用特写镜头,拍摄肌肉的碰撞、充满杀气的眼神、滴落的汗水……

还有屡试不爽的“慢镜头+消音”的呈现方式,特别是决赛的最后3秒钟——决定胜负的时刻。导演运用慢镜头故意将时间拉长,制造永恒与一瞬的对峙,形成张力;并用“消音”触发了“情绪模仿”的心理机制,使得观众也一起屏住呼吸,直到篮球入框,声音重现,观众的情绪也得以释放。

这些技巧,你可以说它俗,但不可否认,它很有效。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表面的“燃”。

这种“燃”源自于见证奇迹的诞生,它让我们体验到一种“突破极限”的超越感,于是肾上腺素也跟着飞升。

但我要说的是,光有这种燃是不够的,一部合格的燃片必须还要建立情感的燃点,才能真正燃爆。

这一点,恰恰也是《绝杀慕尼黑》的最大亮点。

什么样的情感最容易燃爆呢?

对于《绝杀慕尼黑》这样的电影来说,无非两样,一是民族主义,一是体育精神。

前者的引爆力不用说了,自然很大,但问题是太本土,出了国就水土不服了。

后者要更普世,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也是很多竞技类电影的题中之意。

但《绝杀慕尼黑》很有趣的地方,是躲开了这两个落点。

它既没有诉诸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没有把美国队设计成脸谱化的反派角色,反倒把苏联政府黑得够呛。此外它也没有重复体育精神的老梗,而是把影片的落点设置在一个看似更小实际更大的地方,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绝杀慕尼黑》是一部体育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情感电影。

不信你看影片用最大的篇幅在讲述什么,不是比赛,不是训练,也不是篮球技巧,而是人的情感。

于是我们看到,萨沙和未婚妻的爱情,因萨沙患了绝症而戛然终止。他们分手的那刻,别人的婚礼正在进行,因为没有人会为他们的悲伤停止奏乐。

我们还看到教练加兰任和儿子的父子情,儿子患有先天疾病,无法站立,加兰任之所以临危受命,有很大的动机是要带儿子出国治病。

我们还看到明星球员别洛夫与教练加兰任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看到想借奥运会逃离苏联的球员,又因为难舍兄弟情,重新回到赛场;看到加兰任为救患病的萨沙,花光了给儿子治病的钱……

这些场外因素,一再被影片大书特书,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笔。

它让我们看到了比赛并不只有单纯的胜负,球员们也并不是比赛机器。他们实际有着各自的情感诉求,而那份情感也反过来激励着他们,成为他们因何而战的理由。

因此最终的胜利也不再只是一场比赛的胜利,而是对这些普世情感的褒奖,是对“大爱出奇迹”的证明。

所以,你知道影片最燃的时刻是什么吗?

并不是赛场上那致胜的最后三秒钟,而是胜利后,球员们回到更衣室,纷纷把装有奖金的信封摞在一起,交给教练去给孩子治病。

那一刻才是最燃的。

因为它点燃的是每个人内心普遍存在的情感。

我们并不是都有机会登上赛场,赢得冠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拥有一颗为所爱之人战斗的心,在艰难的生活里坚定地跳动着。

最后想说,我其实一直是个挺丧的人,对“燃片”抱有本能的警惕。

但偶尔也会觉得,不能总这么丧,应该振奋一点。有时候“心”是随着“外在动作”变化的,当你笑了,心里也会开心一点。

这部电影我就推荐给那些被生活所累的人吧,看场电影,找回一点点继续对抗世界的力气,也挺好的。

 4 ) Raise your hands high!

1972年,在联邦德国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虽然好像每次奥运会都举世瞩目),这是第二十届的慕尼黑奥运会。这届奥运会可能是历史上最令人唏嘘的一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奥运会进行了不到20天的时候,巴勒斯坦的极端组织“黑色九月”闯进了奥运村,并劫持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以此要求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该组织成员。然而没有过多的谈判以及协商,联邦德国的警察草率的直接冲进了恐怖分子巢穴意图武装解救人质从而导致了这11名运动员无一幸免的全部遇难。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指导了一部有关影片《慕尼黑》,讲述的正是这件事情,并且里面还涉及到了政治复仇摩萨德的复仇行动。 在戒备森严的奥运村居然发生了如此事情,没办法奥组委也只能接受并宣布剩余参赛队伍均有资格退赛,但是比赛不会结束。 今天看了《绝杀慕尼黑》,故事的大的主线就是发生在1971-1972年。主要讲述了一个穷逼屌丝外加自己的儿子身患残疾的篮球教练,带领了一帮中低配置的篮球运动员们,在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决赛赛场上击败了不可一世连续36年没有在奥运会上输球的强大美国队的故事。 影片是俄罗斯的,我本来并没有过多的期待这部电影,况且在中国的票房以及宣传力度上都不占据优势。我和朋友在黑衣人、千与千寻还有这个中作出了取舍,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 影片刚开始,紧凑的音乐,饱满的画面,真实的上世纪70年代的境况,一下子吸引了我。这里面的人物,形形色色,有胆小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体育局高管;还有热爱篮球,并且想方设法给腿部残疾儿子治病的苏联队新任教练;还有人高马大的苏联队篮球运动员们,他们是以谢尔盖为首的一群性格刚烈,打球分毫不让的全俄罗斯球技最高的一帮人。“我打球的时候立陶宛整个街道都空无一人”“他打球的时候整个白俄罗斯都休假了”,话语中也能体现他们虽然各自是队友,但也在暗暗较劲。 随后在一次比赛结束后,新闻发布会上,新任教练A(以下简称他为A),对着媒体们的目光,毫无犹豫的说出了∶“我们要击败美国队”。这也是整个电影的导火索以及线索,后片的所有情节都由这一点展开。 在加兰任教练接任的最开始,表现出来了很多球队存在的问题,在最开始体育馆里面,保拉斯卡斯对别洛夫的羞辱也能体现出球队缺乏凝聚力,队员之间关系很不好;在比赛中,队员们一个个一打五,打球不看人,只一心向往篮筐,能体现出队员们此时比较浮躁,只一心想着为球队作出贡献但实际上靠单打独斗很难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谢尔盖功高盖主,甚至对教练的意见充耳不闻,更体现出球队缺乏整体感和凝聚力。 在加兰任自己的儿子需要钱治疗的前提下,他毅然决然自掏腰包,让萨沙在美国治疗。在与美国大学的比赛中,他们与美国的大学生们建立起来了良好的友谊,并且获得了很多苏联没有的能帮助他们更好适应赛场的东西就比如隐形眼镜,止痛针等等,也能体现出当时苏联固步自封,不愿接受外来事物,也加剧了苏联的解体,整个体育局的人心都不齐,处处都互相怪罪,出事了第一时间转移祸患,也能看出当时苏联政治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此时大的社会背景是在1964年,赫鲁晓夫的政权被推翻,勃列日涅夫继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的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霸权地位,勃列日涅夫通过改革将全国发展方向定位军事,此时苏联举全国之力发展军事,10个科学家当时能有4个在研究导弹。在执政期中期,使得苏联的核弹头数量超过了美国历史性的成为了世界军事超级大国。正是因为经济发展趋于单一化导致苏联在生活用品上发展平平甚至往回走,致使很多东西美国有而苏联没有。 随着剧情的发展,电影成功的完美的融合了三条线,讲了很多段的故事。 三条线,第一条则是以加兰任自己的生活(关于儿子的腿的治疗)为背景的故事,第二条则是萨沙和亚历山德拉艰难曲折又令人叹息的爱情故事,第三条则是以慕尼黑奥运会为主线的发展情节。 在出现了慕尼黑惨案之后,大多数国家接连退赛,苏联也在退赛不退赛的边缘疯狂挣扎,整个国家队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一起相聚慕尼黑,球员们对加兰任则报以的是感恩和信任,加兰任则对自己的球员们施与了关爱和关心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去对待他们。使得球队上下一心共克难关,最后体育局长站出来确定了比赛的继续,这样看来奥运会篮球的决赛得以上演。 这一过程令人血脉喷张,情节发展至此也使得故事紧扣人心,故事中的小人物∶美国街头曾经血虐苏联国家队球员的街球手,在苏联本土上的领导班子,格鲁吉亚的婚礼团们,别洛夫的女朋友,还有整个体育馆里无数的观众,这些小人物的出现都为这部电影添砖加瓦,使得电影锦上添花。 在最后时刻,比赛被第二次重新开始的时候,加兰任今最后的努力布置最后的战术。这时萨沙看到了亚历山德拉,她坐在观众席上,从心里向他抛出了一个球。不知战术完毕后,萨沙仿佛终于放下了压抑了许久的自己,他对队友说到∶“现在我懂了,人活着一切皆有可能。”那段bgm优雅低柔,就宛如涓涓细流,静静的流进了所有观众的心中,感动自是不言而喻。伊万底线发球,萨沙直奔篮下,这三秒,仿佛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被无限的放慢,一个长镜头给到了这个美丽故事中的所有人,发球方苏联队替补席上和教练团队中的所有人,死盯皮球,目送皮球划过万人体育场的空中,所有的希望都被强加在了这决定比赛胜负的一球上面;美国街头的街头篮球小子们惊异的眼神和手势;在苏联本土的领导班子们期待的扔掉了手中所有纸张,每个人都高举双手面带复杂的情绪激动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格鲁吉亚的婚礼团们眼睛直愣愣的紧盯着电视机,期待着苏联队胜利的降临;萨沙的女朋友双手微举眼神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自己爱的人的发自内心的加油;还有整个体育馆里无数的观众门期待的眼神和紧张的表情。这三秒的时间电影用了长达2分钟的长镜头,一个长镜头下去,使得整个电影瞬间提高了一个档次,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以及那一个飞在空中的皮球和承载着一个球队甚至一个国家的期待!最终萨沙抢到皮球最后一秒投出了绝杀的球! 欢呼吧!大家!欢呼吧!这个世界!看着段看得我泪洒影院,一部真正打动我的电影。 最后球员们把津贴奖励都给了教练,也算是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荧幕最后,播放了真实的绝杀场景,也同样精彩,但是电影本身就是高过现实的一门艺术,不比完全照着真实的来拍,如果那样还不如直接播放当时的比赛得了。比赛中美国队员们惊艳的扣篮,虽然在真实的篮球赛上不容易看见,但这些都是电影语言,为了体现出苏联随后夺冠时的不容易。 2019年最棒的一部电影!

格鲁吉亚婚礼团
他们看的直播画面
现场画面
苏联的领导班子
皮球划过夜空
街球手
美国队替补席和教练
亚历山德拉
在场的观众

谢谢大家的阅读。期待大家多多发信息与我,我们一起来讨论这部值得一看的竞技体育类电影!没有看得快去看吧,绝对会震撼你的!

 5 ) 拍运动片≠翻拍比赛录像

运动片一直是一种神奇的存在。

区别于爱情片、悬疑片、科幻片等所有,运动片的高潮和结局基本是观众可以预想到的——赢。

所以,如果一部运动片全程就是为了引出这个结局,那它一定是失败的。

对于我来说,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不只一次怀疑,导演是一个刚学到一大堆拍摄技巧的学生,兴致勃勃地想施展刚学到的技巧,并怀着满满的爱国热情,然后,et voila,《绝杀慕尼黑》。

正如片名一样,整部电影的重点,就在于“绝杀”,而所谓绝杀,就是快、精、准。这部电影只做到了第一个。

在向朋友描述这部电影的直接观感时,我忍不住重复着,“我有一种被推着走向高潮的感觉”。

先说构图,整部电影用到最多的构图,就是近景、中特写。让我全程有一种快与角色亲上、呼不出气、似乎那唾沫星子都要喷到脸上的感觉。

而什么时候不用近景呢?两种情况。想表现人物的悲剧性或喜极而泣或孤独一人,特写,拍红了的眼眶和眼泪;想表现现实与梦境的反差,突出角色的宿命感,再从特写直接快速拉到全景。也因为重点都是拍人物说台词,更不要说构图了。总之,全片的镜头语言是单调的。

说剧情。全片120分钟,前60分钟像是按了2倍加快键。一个人物出场,还未交代性格、背景,直接进入情节,然后迅速切到下一个角色。这种来回切来切去的做法让我看得很晕,相信剪辑师也够头疼,更重要的是,脸谱化、甚至都没有脸谱的角色,让他们之后的所有行为、所有选择,都得不到justification。本身一个篮球队人就够多了,没有交代,让我觉得随便拿走一个角色我都不会注意。

更可悲的是,那些交代了背景身世的角色,到头来那些交代只是为了推动剧情,其外没有任何延申或剖析。而那些交代了性格特征的角色,到头来只是为了用言语刺激的方式来直截了当地给男主角教练施压,不断重复着“这怎么行”、“我真搞不懂你”,似乎这样就能给主角足够的刺激。而教练的儿子,本以为其要动手术的情节将成为教练在将来的关键时刻时做出选择的一大考虑因素和障碍,但最后什么也没有。他非常果断地把积攒的钱拿来给队员治病——这本身没什么问题——然后孩子呢?老婆呢?自己的纠结和进退两难呢?外界的质疑呢?卧床队员在知晓真相后的顿悟呢?没有,什么都没有,除了教练那一句,“我会想办法的”,然后就没有了。

影片的后60分钟,那极具历史性的一场比赛上,在快结束的那3秒之前,是按了3倍速度播放的。进球,切!失败,切!犯规,切!不服,切!全程眼花缭乱,只知道,哦,苏联队还是挺牛逼的。但他们为什么状态那么好呢?前段时间不是刚输给街头混混吗?为什么一上场就巨无敌淡定呢?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中,我只得将其理解为教练的沉着冷静、美国队太骄傲自满和队员的超水平发挥。

而在那最后的3秒里,则是硬生生把3秒拍成60秒,我看见球慢慢地被投出,慢慢地从所有人的脑袋上飞过,蒙太奇!切到观众的反映,所有人张大了嘴,滑落的盘子悬浮在空中,政府官员抛弃雪白的文件档案,切回!球落到网里了!突然,时间恢复正常(我指的是快进两倍的那个速度),突然,全场欢呼雀跃,叫啊吼啊拥抱啊亲吻啊,结束。

这是一部我已经知道结局的电影,豆瓣上对于这部电影的简介,第一句话就点明,这是一个“历史中著名的传奇真实事件改编”,再看地区,俄罗斯。哦,我知道了,俄罗斯赢了,或者说,险胜了。那么在已知结局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呢?为什么不在家里两倍速度播放原比赛视频呢?因为我想知道,why。为什么,为什么苏联能打破美国连胜36年的历史?不会仅仅因为换了个教练,也不会仅仅因为队员受到兄弟住院消息的刺激,也不会仅仅因为美国队太骄傲。作为一个篮球零了解的人,我不用了解篮球都能知道,要赢,不简单。但看完电影,我觉得他们赢得很平坦,很顺乎自然。没有致命的坑,没有足够的挫折,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讲真真的不构成阻碍,至少,它没有让我觉得这是个阻碍。一个已经知晓结局的故事,观影过程中我始终没有产生担心——苏联这副样子能赢吗?或者,就凭这样的实力,到底是怎么赢的?如果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那也许我会更能与高潮产生共鸣,但这是一个真实事件改编,而我没有体会到除去运动、电影本身所带给我的肾上腺素飙升。

可以感觉的到,这是一部非常“纯粹”的运动片。我之所以称之为纯粹,在于它只谈运动,只谈输赢,只在乎结果和那一次“绝杀”。相比于以往的运动片,如《摔跤吧!爸爸》、《我,花样女王》、《百万美元宝贝》、《麦克法兰》、《黑色闪电》等,《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几乎没有将重点放在身处于运动赛事中小角色的心境,他们背负的、他们信仰的、他们受过的伤、他们许下的诺、他们的一次次成长、一次次改变。如果说大部分运动片是从角色本身出发,展现出运动的魅力,那这部影片则是一心一意刻画一个光辉、一个骄傲。我不会说运动片就应该拍成前者那样,但至少,这部影片在我看来,并不足够让人信服、让人满意。

运动片,作为一个非常容易激发观众兴致、容易起到煽情效果的电影类型,最应该避免的,就是“翻拍比赛录像”。

运动片应当给予观众区别于看运动会时的那种快感,一种直播摄像机所带来不了的、唯独只有电影语言才能带来的激动,不然,我宁愿坐在沙发上、吃着薯片、在亮一点的地方,为那些运动员们高呼万岁。 以上。

 6 ) 不含剧透!分享这部电影背后的一些小故事(欢迎纠错补充!)

在今年上半年看过的片子里面,《绝杀慕尼黑》绝对是唯一一部让我贡献票房N刷的电影了。

因为是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事件,所以看完之后就特别想去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所以整理了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

希望这部电影后期影院能多给加点排片,让更多观众看到!真的五星断头推荐了!

Part1. 关于这场史上极具争议的比赛

1. 一块至今无人认领的银牌

美国队拒绝领奖

苏联队终结了美国36年的不败神话夺走了金牌,然而作为银牌的获得者,当时的美国队却拒绝承认这一结果。他们不仅拒绝了这枚银牌,并且还立下遗嘱给自己的后人,永远也不能接受这块奖牌。于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样的场景,颁奖台上亚军缺席,银牌无人认领。47年过去了,属于美国队的银牌仍被保管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默默地等待它们的主人。

2. 促进了美国梦之队的诞生

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队夺冠

继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队第一次战胜美国队之后,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篮球队又一次在半决赛跟美国队相遇。此前他们曾经互相缺席了彼此两国召开的奥运会,也让这场“仇人相见”延迟了许久。最终,苏联队以82:76的成绩领先6分,击败由全美大学篮球界精英组成的美国男篮,再次让不可一世的美国人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这是美国篮球队在奥运会上的第二场败仗,甚至连决赛都没进。这一场不折不扣的完败,让美国人意识到,靠大学生球员一统天下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只有派出本国最顶尖的篮球选手,才能维持美国篮球的霸主地位。于是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球迷才有幸欣赏到所向披靡的“梦一队”风采。

详细文章链接://cul.qq.com/a/20160719/040072.htm

3. 当时没有三分球制度

篮球运动最早是没有三分线的,NBA正式引入三分球制度是在1979-80赛季,国际篮球比赛最早则是从1984年开始引入。因此,在慕尼黑奥运会的当时是没有三分球制度的。

4. 电子计时器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开启了“科技奥运”的理念,首次采用了光电测距仪和精度高达1/1000秒的电子计时器。美苏男篮决赛的“争议三秒”,跟当时计时器的误差有很大关系。

5. 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

威廉·琼斯,FIBA创始人之一,从1932年起一直是FIBA主席

苏联队在美国队罚最后一球前就喊了暂停,但是当时没有被裁判接受,以至于比分反超后比赛继续进行,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自己的胜利。苏联队的领队在裁判席前歇斯底里,希望能给苏联队3秒的时间,这时候,出来帮苏联队讲话的人就是威廉·琼斯,当时的国际篮联秘书长。其实他没有权利干涉这场比赛,但是由于他的身份很有地位,所以当时的裁判采纳了他的意见,给了苏联队重赛的机会。

但其实懂篮球的朋友应该知道,最后剩余3秒钟时从中场发球完成绝杀就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何况是从对方底线发球。但是苏联队最后还是做到了,所以我觉得,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个绝杀方式是如此的罕见(可以去电影院里好好研究一下!),以致多年之后威廉·琼斯也向美国篮协的官员承认,他当时只是想追求程序正义,根本没有想到苏联队真的会得分。

6. 康德拉辛/加兰任的战术策略

与走正统路线的戈梅尔斯基不同,康德拉申在教练界以狡黠著称,球员时代的一场与美国球队的交手让他对美国人的训练方式印象深刻。在没有视频分析的年代,康德拉申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搜集国外的篮球资料,对着一张张照片分析,有时深夜还会从床上爬起来记下刚刚自己想到的一个战术,渐渐也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体系。

他接管了苏联队之后,为了建立队员能够打败美国队的信心,就带着球队出国找美国人打比赛,同时也在观察和学习美国人的战术策略。

当时,美国队公布首发名单时,强调防守的伊巴没有把球队最强的后卫道格·科林斯放到首发,见此情形的康德拉申也大胆变阵,临时更新了首发名单,用更擅长突破的萨坎杰利泽(就是圆眼睛小胡子选手,跑步贼快)取代了保劳斯卡斯(立陶宛人,队长)首发,想要增强冲击力。

而这一招确实也打了美国队一个措手不及,苏联上来就在萨坎杰利泽的策动下打了一个5:0。

美国队员见状想要提速,但伊巴坚持要降低节奏严防死守,于是在这场比赛中,美苏双方的角色和之前的比赛恰恰相反,主动出击的是苏联,被动挨打的却是美国

萨坎杰利泽的出色发挥迫使美国队必须要将防守向他倾斜一些,于是这大大缓解了谢尔盖·别洛夫的压力,于是那个让对手胆寒的谢尔盖现身了—— (后面就不讲了哈哈哈感觉我好像在剧透呢……)

总之这场比赛真的很精彩,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了近乎1:1的还原,real 服气。就算知道了结果还是看得人心惊肉跳,拍的大腿都要红了……真的建议没看的朋友去影院好好享受一下,在大银幕看电影real爽歪,身临其境一样的!

详细文章链接://sports.163.com/19/0419/07/ED40T9RV0005877U.html

7.《灌篮高手》“湘北vs山王”经典一战的原型

《灌篮高手》真人版《绝杀慕尼黑》

相信在很多90后童年回忆里,都对《灌篮高手》漫画版里最热血的那场“湘北VS山王”终极决战印象深刻。其实,樱木花道最后的那记热血绝杀,原型就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的美苏巅峰对决。有网友还做了视频对比,为大家指路链接欣赏。真的是回忆杀,超级燃!

//www.acfun.cn/v/ac10310346 灌篮高手大决战原型【湘北vs山王】真人版 《绝杀慕尼黑》混剪

Part2. 关于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

1. 苏联队前任主教练戈梅尔斯基

电影里一上来就被卸任的那位教练,就是从1961年开始担任苏联国家队主教练的戈梅尔斯基,他被誉为是“苏联篮球教父”。他是六十年代苏联篮球实力迅速提升的最大功臣,慧眼识珠,把谢尔盖·别洛夫、保罗斯卡斯等一群优秀的选手招进了国家队,这些球员也成为了六七十年代苏联篮球的中流砥柱。后来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就是他率领苏联队勇夺的佳绩。

2. 临阵更换教练所为何故

1972年处于美苏冷战的中期,也是美苏交锋最为激烈的时候。由于当时的苏联出现了许多起震惊全国的名人出逃事件,文体界由于出国交流的机会更多,自然就成了被国家重点监视的对象。当时的苏联篮球队前主教练戈梅尔斯基因为是犹太人身份,苏联政府怕他借助出国比赛的机会叛逃,于是让他离开了国家队。这也可以解释影片中的队医暗自监视球员们的举动,也是担心这些运动员心生不轨吧。当然也有种说法是,当时戈梅尔斯基的状态不好,指挥的几场战役全都输了,于是苏联政府随便给他按了个帽子让他退位了。顶替他位置的教练就是康德拉辛,也就是影片中的教练加兰任。当时的康德拉辛也不是非常有名气的教练,但是战术应用很灵活,有自己的一套训练体系。

3. 谢尔盖·别洛夫人物原型

历史上的谢尔盖·别洛夫

电影里的谢尔盖·别洛夫

谢尔盖·别洛夫是苏联的头号球星,担任得分后卫。曾率领苏联队夺得过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欧洲冠军,被公认为当时全世界最优秀的非美国籍篮球选手,实力甚至让高傲的美国人也十分佩服,送给了他一个“红色杰里·韦斯特”的称号。1992年,谢尔盖·别洛夫入选了美国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美国籍球员,更是唯一一名没有在NBA打过比赛就进入名人堂的球员。不得不说,电影在选演员的时候还是下了番功夫的,跟原型长得都挺像的。

4. 康德拉辛和亚历山大·别洛夫

康德拉辛和亚历山大·别洛夫

在康德拉辛担任苏联国家队主教练之前,他致力于游走在苏联的各个角落挖掘篮球种子,亚历山大·别洛夫就是他一生最伟大的发现。在接手国家队之后,康德拉辛给苏联队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他换掉了一部分球员,并把自己非常器重的亚历山大·别洛夫也招进了球队。这位年轻的小将虽然也叫别洛夫,但是跟谢尔盖没有任何关系,他最终用自己惊人的实力,成为了国家队最优秀的主力中锋。

也有资料说康德拉辛跟亚历山大·别洛夫他们是一个地方的人,所以电影里谢尔盖和保罗对萨沙被重用这件事起初是有所不满的,认为教练护犊子照顾自己的人。

来自评论大神的补充:

朕铁打的江山啊: 电影里欧锦赛那段保劳斯卡斯对教练用萨沙不满,康德拉申和萨沙的确都是列宁格勒人,不过主要还是因为萨沙是康德拉申在联赛中执教的列宁格勒斯巴达克队的队员,而且他当时也不过是个不到20岁的国家队菜鸟,国家队的老队员自然不会太瞧得起他。

详细文章链接:http://www.sohu.com/a/319278123_99913541

5. 电影中萨沙的病

电影里的萨沙

影片中的萨沙即亚历山大·别洛夫,比赛期间被检查出患上了罕有的心脏病。而现实中的人物原型亚历山大·别洛夫,在1972年比赛还很健康,但是上天还是没有眷顾这位运动少年,他在1976年被查出有心脏问题,并于1978年10月英年早逝,年仅26岁。

6. 萨沙的女朋友

萨沙和战斗民族女朋友

看过电影的朋友应该都对这位战斗民族女朋友印象深刻吧。她应该是国家女篮队的队员,但是当时的奥运会虽然有篮球项目,但是还没有女子篮球的比赛。直到1976年,也就是下一届奥运会,才正式把女子篮球引入了国际奥运会,而且苏联女篮也拿下了那届的冠军。这位女朋友的原型奥夫琴尼科娃曾经表示,别洛夫一直都是位热爱生命的人,他在获悉自己的病情后还希望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延长自己的生命,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勇士。

7. 苏联的医疗水平

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的医疗水平并没有政府声称的那样“一切为了人民”。苏联的平民看病需要排队,需要送礼。因此,很多人更倾向于前往中欧等国家就医看病,甚至是通过黑市搞到一些西方药品。影片中的教练加兰任想要出国给儿子看病,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包括没有隐形眼镜,没有镇痛剂等现象也是如此。

来自评论大神的补充:

这部电影很明显的是在自黑,黑当时的苏联体制,最典型的例子恰恰是隐形眼镜。历史上苏联在1927年开始制作隐形眼镜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历史上扎尔一开始不用是因为他的近视只有250度左右,实际慕尼黑决战时他是裸眼作战,后来到了73年他才尝试使用隐形眼镜;再比如主教练原型的独子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天生的脑瘫,但主教练从未想过接比赛之际带儿子去国外看病,实际上苏联医疗水平挺高的,国民普及度也高,主教练就是专心打比赛的。剧中这条线索完全是不合理的,就是因为主教练家人的强烈反对,电影才将主教练改名(苏联队其他成员全是实名);而剧中打算叛逃的保罗斯卡斯,作为当时唯一的立陶宛队员,这位大哥不仅是苏联队长,而且“又红又专”,身为立陶宛人,在老年退休后还每周义务到俄罗斯城市去教导青少年篮球,为的就是听听俄语;包括苏联篮协的工作能力与体系建设实力都是超强的,在里面被黑出翔....总之,苏联到了,没了,黑它就是难免的,这种民族与历史的割裂 ,是俄罗斯当代最别扭的痛点之一。

8.“黑九月事件

“黑九月”恐怖分子在阳台

第20届慕尼黑奥运,被大家称作是“和平欢乐的盛会”,德国人为了一洗36年前那场笼罩在纳粹阴影下的柏林奥运会给全世界带来的坏印象,在慕尼黑奥运会上主打欢乐牌:这是当时奥运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盛会,参加的运动员及其代表国家超越以往任何一届。但事情总有反面,过分地打欢乐牌让本届奥运会的安保力量严重不足,有的场馆内甚至没有警卫。在比赛期间,巴勒斯坦的“黑九月”恐怖组织成员趁着夜色潜入了奥运村以色列代表团的住处,劫持了正在休息的运动员作为人质,并最终致使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部遇难。这桩震惊世界的政治恐怖事件也被称为是“慕尼黑惨案”。这也是电影里面苏联队开记者发布会想要借故退赛的原因,当时的苏联跟以色列的关系也是比较复杂。更懂政治的朋友可以再帮忙补充一下~

Part3. 关于电影的幕后故事

1. 演员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在俄罗斯非常有名气

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 饰演 加兰任

如果说印度有阿米尔汗,那俄罗斯就有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吧。他在影片里饰演的教练加兰任,被中国粉丝亲切地称为“小马哥”。应该很多观众对碟中谍4里面的他有点印象。从影四十年,经典形象无数。可导可演,在俄罗斯电影界相当于中国的刘德华加姜文。

2.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偷看”这部电影

据俄罗斯新闻网站“Дни.ру”报道,在2018年的政府会议上,普京曾公开表示自己也会在家偷偷看喜欢的电影。当时演员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作为艺术文化代表,在政府会议上汇报了自己主演的电影《绝杀慕尼黑》。汇报结束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对马什科夫表示,他看过《绝杀慕尼黑》,但并非是去影院,而是在家用U盘“偷偷看”的。此举立刻被现场媒体捕捉,一部让普京“偷着看”的电影都成了当时新闻的标题。

3. 制作团队为了还原这场比赛投入的努力

史实和电影画面对比

史实和电影画面对比

●影片从筹备到完成一共持续了3年,剧本修改了22版,最后一场和美国队的比赛拍摄了整整30天。除了球场上鏖战的球员们,这场比赛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多达500个临时演员参演。

●比赛现场由六台摄像机同时拍摄,捕捉赛场上所有人员的真实动作与表情。其中第六台摄影机被剧组成为“第六名球员”,它在比赛中同运动员一样出现在赛场上,不断穿插于人群当中,捕捉其他机位难以拍摄的镜头。

●为了还原比赛细节,整个团队将当年的比赛实况钻研了300多次,最后的呈现效果,连裁判的汗水打湿衣服的痕迹都有精准还原。

●剧组在许多道具细节上煞费苦心,专门制作了20多个篮球,都是根据苏联时期以及国际比赛的用球标准来制定的。

●本片为电影量身定制了超过500套运动装,为真实还原慕尼黑奥运会的场景定制了十个国家的团队制服、比赛球服。甚至所有群演的服装都是按照当时的布料和裁剪方式忠实还原定制的。

4. 演员几乎都是非职业运动员

个人最喜欢10号哈哈哈哈

除了近视眼球员扎尔在现实生活中是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外,其他的几位主演全都是演员,而非职业运动员。饰演萨沙和谢尔盖的两位演员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篮球,他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篮球教练的带领下,每天花几个小时训练。并且所有的演员都需要和专业篮球队进行大量的比赛。影片拍摄完成,很多人都开玩笑说,他们已经可以进专业篮球队了。

演员基里尔(谢尔盖的饰演者)来华期间说过的拍摄小花絮:

●最后一场决赛是演员们进组之后拍摄的第一场戏,拍摄时间非常漫长,大概拍了一个多月;

●最后三秒进球成功,苏联队的一个庆祝胜利的动作和情绪就拍摄了三天,演员们需要随时随地保持一种亢奋的心情,非常的辛苦;

●他最开始试镜的角色并不是谢尔盖,而是萨沙的角色。得知演绎的是这位传奇人物后,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电影的小说原型“向上”谢尔盖的自传,以及当时比赛的实况录像等等。从准备试镜到最周通知确定出演的过程大概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都在为了这个角色做体能方面的储备训练。

补充采访内容:

演员为了还原角色,除了肌肉要逼真,在外形上也力求原汁原味地还原这位俄罗斯传奇球员,基里尔先是把一头靓丽的金发染成了黑色,还特别“蓄”起了浓密的胡须。

对于谢尔盖的胡子:

基里尔这样解释:“早年的谢尔盖确实没有胡子,但之后他蓄起了胡须,胡子也成为了他个人标志性的形象。在电影中,为谢尔盖保留胡子主要是为了增加电影的艺术效果。”

电影里谢尔盖独自练习时背的沙袋:

那个沙袋到底有多重?基里尔透露,“电影拍摄之初,工作人员按真实的历史还原了道具,沙袋重达60斤。虽然每天我都在接受训练,但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沉了,会影响到正常的拍摄工作!”说到这里,基里尔腼腆地笑了笑,“所以最后,我用的沙袋是30斤,重量减了一半。”

5. 拍摄时决赛现场没有观众

导演安东·梅格迪契夫透露,再现大型体育赛事的电影非常困难,真实拍摄根本无法同时调动所有观众的表演。所以,为了实现真实的观众气氛,特效部门专门研发并创建了一个新型的“人群克隆系统”,为长镜头到中等的镜头提供逼真的角色呈现。

6. 来自原型人物后裔的支持

说这部电影的顾问由球员原型伊万以及谢尔盖的儿子亚历山大担任,他们编排了所有的篮球比赛场景,谢尔盖的儿子也在片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

7. 演员身高的秘密

哈哈哈哈这个真的十分敬业了!身高不够鞋跟来凑!!!图cr.微博@我为人民看电影

就先整理到这儿啦,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真的是超级超级超级超级超燃热血又好看的一部电影!小黑冲啊!

 短评

专业上当仁不让、生活上给队员信任空间、下了赛场默默坐在角落,从教练的身上仿佛看到神所的老蒲。才知道72年慕尼黑奥运会这么混乱……当年我国是不是还在学习老大哥?老大哥在奋力追赶美国。

8分钟前
  • JIDUDU
  • 推荐

“今天拳击打得够多了” 一个篮球比赛打成了拳拳到肉的拳击赛,哈哈哈。虽然一开始就知道故事结局,苏联队最后3秒逆转评分制胜美国队,就一直在期待电影要如何讲述才不至于没有惊喜。结果厉害的是,就是最后这场奥运赛,竟花了近1小时还原各种细节和完整度,几乎于直播,几乎占去全片一半戏份,这就像《波西米亚狂想曲》还原演唱会一样逼真和震撼…各种山穷水尽、峰回路转、直到最后的惊天逆袭,一气呵成,都不像在看电影,而是直接在看球赛了。

1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最后一场篮球赛拍得太好看了,真的好看,除了好看我还能说什么,日。不记得多久没有这么激动了,后排的抽泣声代表我的心。(没有打五星是因为中间有几段断裂感实在很严重,简直看得莫名其妙,回头一看我擦,国内版剪了十三分钟啊!

14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看看人家是怎么塑造人物的:男主教练一出场,远距离投篮,“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坐在观众席规划球员展现业务能力等等,都是常规操作,牛逼在职务交接那里,前教练和队友告别,男主让已经过界、站在比赛场地里的领队退到白线外,TM简直神一般的精髓啊。这是来自骨子里的尊重啊!男主对前任教练的尊重、对篮球的尊重、对队员的尊重一览无余,而这一切尊重又来自什么?爱呀!而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热爱更燃?!一比什么救猫咪的人物塑造都弱爆了!那些说人物单薄的,简直不要太不了解文化背景,立陶宛、白俄罗斯、婚礼,片中台词、造型、画面细节带出来的丰富内容,你真的懂吗?别装,是你根本没get到而已。哎呦,别人都没看懂,就你牛逼是吗?是的,就是这样,我想想都觉得自己牛逼。

19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力荐

4.5 俄罗斯是还有多少绝佳的题材没有拍出来啊

23分钟前
  • vivi
  • 力荐

进球就可以入党,篮球的运动镜头不好看,对立面设置的太简单,政治意识形态的表达勉强及格,只能说中规中矩,倒是俄罗斯人那股子耿直劲儿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喜欢他们拍电影讲故事的风格凛冽又温柔

25分钟前
  • 星空清理者
  • 还行

期待尽快上映。片方哥哥终于帮豆瓣把译名改。热血,震撼,精致。故事基本符合历史。爱情、苏联内部问题、对美国的吐槽和竞技巧妙地放在一起。真实和虚构融合很好。最后3秒钟呈现很好。还巧妙埋设喜剧线索。俄罗斯人的篮球励志电影能拍到这么好。因为个人无知和好恶故意恶评,明显是智商不足的体现。

27分钟前
  • 赵鹏飞
  • 力荐

“我打球的时候立陶宛整个街道都空无一人”“他打球的时候整个白俄罗斯都休假了”

30分钟前
  • kitty62888
  • 推荐

故事超燃,节奏太棒,非常好看。

33分钟前
  • 阿顺
  • 力荐

非常热血,尤其最后三秒的长镜头。影片没有那种狂热民族主义,而是说苏联在篮球场打败美国,是用了美国的训练方法、治疗药物和隐形眼镜。完整版也还原了苏联运动员参与叛逃、走私,以及慕尼黑惨案等历史细节。

37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看完才知道删了13分钟,唉。虽然最后还是被稍稍打动,但比预期的感动程度还是差了不少,这样手法精纯目的明确但也没任何新意的类型片,如今我最多也只能给三星了。体育电影,还是拳击题材是最燃最爆的。

39分钟前
  • 正义B胜
  • 还行

难怪美国队一直不领牌,还带这样的,哈哈。现在俄罗斯电影黑一下苏联官僚也成套路了真的有点腻,狗血情节很多但是好在继承了感情很节制的优良传统。知道比赛结局看得还是超紧张,结尾和马大叔一起热泪盈眶了。海报真烂。

44分钟前
  • Mido
  • 推荐

看完很容易让人失去判断能力的片子啊,上帝视角和升格镜头两板斧式的搭配,简单粗暴但确实非常奏效。前两幕拍的太流水缺乏层次,但是超长的第三幕实在太爽、太刺激、太振奋了。将当年的比赛状况进行重构式的银幕直播,完全震撼人心。这电影在意识形态上也占优势,一方面是美国的国际霸权形象大家都心知肚明;另一方面是电影价值取向上并没有厚此薄彼,依然从角色层面出发,表达了对于苏联自身体制的调侃与反思。所以如果有人说这是主旋律电影,那说明他基本没有理解体育竞赛的本质意义是在于国家而不是政府。不过这个电影引进的时机对于当下国内的风向,就是另一说。

47分钟前
  • 唉唉唉德华
  • 推荐

看看人家的主旋律,真为现在的国产心寒。用现代电影语言,兼顾年代细节,叙事详略恰当不乏喜剧元素,从开头到结尾都照顾到了人物个性,对自己对他国文化都有多方面了解,态度很开放。而不只是维护场面和情节带起来的情感,所以它要表达的东西才能燃进人的心里。不像国产旋律片那样,空洞不踏实不真诚、一股红色气流自顾自乱窜。没有因惶恐躲开当年慕尼黑奥运村恐袭,与随之而来的政治暗斗,冷战无处不在,而体育让这帮前苏健儿的信仰更纯粹。看得我真的卑小,人家这团结纯粹富有个性!技术方面比较普通,动作戏甚至有点失望。升格、消音这些花哨的东西用得不错。公映版删了很多,部分戏不接。三星半

48分钟前
  • Superhat
  • 推荐

美国赛前说:这不只是一场比赛,这是意识形态上的一场战争,展示民主终将胜利。苏联队的球员对苏联并没有民族认同,赛前说:没人相信我们能赢,除了我们的教练。他为我们破釜沉舟,所以我们不能辜负。鼓吹个人主义的队伍急功近利,所谓“铁板一块”的集体却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换美国一定反过来拍)

50分钟前
  • Final
  • 推荐

超燃!苏联队教练是《急袭》里魅力十足的警官,赢最后一球的萨沙·别洛夫贼帅!我好喜欢那两个动不动就跳起来的格鲁吉亚人2333

55分钟前
  • 密斯湖
  • 力荐

战狼级别的运动片,热血又燃情,难怪乎俄想重拍《切尔诺贝利》,美则想重拍《绝杀慕尼黑》。冷战背景下,国际恐怖事件不断,国内物资短缺、监控遍布、信任缺失,令这场骑虎难下的奥运赛事前途未卜。影片处理十分类型化,冷幽默,段落多,群像各具特色,兼顾各种国际背景,可惜删减过多影响连戏。好在情感和视听感都代入性强,即便赛况预知结尾,过程依旧牵动人心。归根结底,逆转、绝杀这些词背后往往倚仗的是球员强大的心脏、队伍钢铁的意志以及团队澎湃的战魂!爱赢才会拼,天生要强才会后天强大。

56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相似的体制,近五十年前的冷战大环境,许多细节是如此引人共鸣,譬如在训练手段、物质、医疗等条件上都远不如人的前提下还固步自封的体育局官员,那些自作聪明又耳熟的官方声明背后引人发笑的卑琐心态,意识形态之争为个人带来的诸多限制,出境打球带货回国自带的笑点和球员不能自由结婚体现的体制对个人的禁锢。诸如此类的细节实在太多,不禁让人想到,在这样的的体制内,运动员不过是一枚棋,一切荣誉取决于成败,体制才不在乎他们,正如当年被高高抛起奉上神坛又被狠狠抛下的刘翔。正是如此才被电影中尊重个体,热爱体育和竞技精神的教练真实地触动到……为自己的国而战,为体育为团队获得荣耀,而不是为所谓的party。一定要去影院,一个字,爽

57分钟前
  • 力荐

7,基本算是客观,72年男篮决赛确实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一场篮球比赛,而且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也颇值得玩味(美苏冷战交锋、慕尼黑惨案、苏联的内部民族问题),最后投入绝杀球的别洛夫6年后也确实因病去世了,这个电影很大程度是拍给他的。

1小时前
  • мая
  • 推荐

又燃又感人,看简介知道结尾,仍没想到如此一波三折激动人心,到最后不止是拼技术和心理素质更是为报答教练救命/知遇之恩,“为祖国而战”非但不矫情反而那么自然动人,奖金一幕泪目,俄式正经严肃脸的幽默感太逗了,自黑厉害,姓氏逼死解说员了啦,就时代背景而言其实可以拍的更有深度但完全可以理解

1小时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