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

已完结

主演:Bernard,Hill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丽中国 剧照 NO.1美丽中国 剧照 NO.2美丽中国 剧照 NO.3美丽中国 剧照 NO.4美丽中国 剧照 NO.5美丽中国 剧照 NO.6美丽中国 剧照 NO.13美丽中国 剧照 NO.14美丽中国 剧照 NO.15美丽中国 剧照 NO.16美丽中国 剧照 NO.17美丽中国 剧照 NO.18美丽中国 剧照 NO.19美丽中国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美丽中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从灯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到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从长年积雪的高海拨山区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从浩瀚大地到碧海蓝天……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种特质的地貌,哺育着各族儿女,也孕育着各类珍奇野兽,奇花异草。这次,通过镜头,我们去探访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美丽奇景。沿着长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云南的热带雨林,寻找亚洲野象、滇金丝猴;来到青藏高原,奔赴内蒙草地,攀爬山脉,眺望西部边陲。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孤独社畜翩翩起舞第一季天才J之谜题里的倒计时银行大盗:神级劫案近敌重生男人绿箭侠 第五季很便宜,千里马超市周一热潮花花公子俱乐部第一季黑暗中的王子啊!海军我和班主任的故事月供鸳鸯结真相的背后迷雾旅行终点忒修斯之船老方法白痴女人的一生圣诞传承小鬼上路2国际交换生狙击手拜托了!8小时生命的选择聊斋1986超神经械劫案下黑带2007豹子头林冲之白虎堂喜悦之泪初代吸血鬼第五季NCT 127: The Lost Boys囚车驶向圣地我亲昵而温柔的野兽神奇动物管理员 第一季007之杀人执照英语

 长篇影评

 1 ) 惊艳中国

惊艳。

    BBC和CTV中视联合摄制的《美丽中国》经得起这样的礼赞。

    本片半年前正式播出后,终于有机会感受它带来的震撼。高速镜头下的中国大地是如此壮丽迷人,恢宏镜头下南中国乡村生活纯朴淡定。六集虽然才看过两集,我已经无法不怀疑我是否了解这个伟大文明的人文地理。中国文明起源于乡村,也在乡村中形成大势臻于成熟,既为乡民,必对其周围山川河流,花草果木在数千年历史绵延中形成独特的知识和感悟,而却不为今人所道,则文明也必为衰落。现代社会城市化急速突进下给原始生态环境造成了几乎致命的损害,遑论仰赖于此的农耕文化;如今欲望让我们对自然的索取疯狂地深入地下,强力释放存于其中数百万年的二氧化碳,慢慢改变这个星球的气候和这个国家残存的秀美身姿。

    一个细节:怒江边的人们依铁索渡江展露了自然的尖锐锋芒,也剥开了贫穷落后的外衣,文化相对主义可能并不认为这是落后,只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情感上却无法不向他们为这样坚强智慧辛酸的生活献上深深敬意——历经百年却还未架起一座桥。人和自然可以相处,但一定充满了暴力,无论多么美丽的自然也需要为人类至高无上的生命权让路(生命的价格此处不表),从文明开化到现代化,人与自然的链条越绷越紧,即使偏远如怒江也应当且必须为人类让路,保持微妙的平衡。

    “国人都应对本国史存一份温情与敬意”,我们也应对上苍给予中国文明繁衍发展千年的壮阔大地饱含深情和充满敬畏,去认识这片大地上的独特风情和奇巧生物,至少可以了解到这个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国度仍然保有脆弱但令人窒息的美丽,为我们的乡村骄傲,为我们的环境改善做出最少一点点的努力。就此向BBC致敬。

 2 ) 最可怕的

    很棒的摄影,很棒的视角,很棒的配乐。是目前所看过的最棒的记录片。最近也一直在关注“地球宣言”,请原谅挑起这不搭界的一根筋,主要是用“地球宣言”的残酷现实对比从“Wild China”的视角里看到的美丽中国,实在难以言表这种复杂情感。Wild China让你看到一个淳朴而美丽的中国,是我一直所理解的中国,我认为的让我为之骄傲的祖国就是这样的壮阔和美丽的,目前只看到5,甚至很怀疑这是不是六七十年代拍摄的?因为太美了,让人简直有些不可置信。
    回头看看,看看太湖里那些黏稠如绿油漆一般的太湖水,看看长江里是否还能寻找白鳍豚的身影,看看干旱的内蒙大草原,看看。。。经济腾飞的代价到底有多大?我们都怕死,可是我们有没想过地球死了我们怎么办,或者我们的后代怎么办?永远也忘不了进香格里拉的时候,路上看见的那些秃秃的树桩,孤寂,却无从控诉,它们曾经是一片片美好的森林。
    什么最可怕?只有人才最可怕。
    

 3 ) 不是wc

目前至少已经向两个人力荐了这个片子。
说实话,中国人为什么还是不能独立完成这样的片子呢?
在现在这个浮华的社会里,没有多少人可以沉下来几年来拍摄大自然了。为了捕捉熊猫交配的那几分钟而常驻几个月,为了拍到山南海北的wild china而洞入岩穴、匍匐雪山。
还有,看到里面的西北,还是会爱西北。虽然对兰州这个城市习惯性地不怎么待见,那也只是对其城市化的鄙视。但是对城市之外的大自然苍茫,向来都是无限崇敬的。

 4 ) 中国需要鼓励

分三次看完了整部影片,共六个章节,并且毫不犹豫地给了五颗星的高分。继续为这部豆瓣上的高分纪录片增加升空的燃料。不可否认,虽然是一部BBC的水准之作,但在豆瓣上,这样的高分还是多多少少会带有一些感情色彩。

我们自己人可以天天骂,各省、各市、各区、各县、各村、各户间展开旷日持久的对骂,但只要外人对我们稍有微词,则可以认定他们搞的是“双重标准,反华论调”。那时我们将暂时摒弃前嫌,掉转枪头,劈头盖脸,同仇敌忾,直到挑衅者仓皇而去,这才恢复相互对骂的常态。

我习惯性地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感,而结果却出人意料。

隐藏在大段风景画中的,是英国BBC小心翼翼的惋惜;充满理解的劝慰和颇有些异常的暧昧。说实话,有点措手不及。还几乎觉得之前的态度有些失礼,在对英国人能保存麋鹿种群心存感激的同时甚至还想充满诚意地说:“承蒙错爱,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云云。说实话,能够借西方人的镜头看着祖国的美好山川,并听着纯正英文发音的溢美之词,着实不易。虽然这里面有CCTV的大力“支持”;又或者是前后两届奥运主办国之间的“套磁之举”。的确,各路鬼子们不遗余力地对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妖魔化宣传,从经济到社会,从历史到政治,基本上一句好话都没有。以至于到上个世纪末期,世界上仍有大半人相信中国人还是梳着辫子的清朝打扮。过去是为了两大阵营互相叫板,后来是软硬兼施怕你发展,所谓的意识形态倒也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被损了几十年,难道现在刚听几句好话就打算“一笑泯恩仇”了?先说在这个漫长的斗争过程中,一方面,西方人没事就用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和社会标准抨击中国,而又将大批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的初级产业向中国倾泄。另一方面,中国在经历了红色阵营解散后的重新洗牌,转而牺牲掉经济、社会、环境的三重平衡去换来高速发展和高额顺差。就好比嫖客与妓女的关系:你看不上我,却没事就来享受我;我还觉得你是人渣,可天天盼着人渣来送钱。这里面只有利益,都谈不上什么是非。

所以,今天听上几句好话也大可不必沾沾自喜,只要我中华腰包充盈,这样的恭维话以后估计还会有,而且会越来越多。口舌是长在别人身上的,但河山究竟还是自己的,不好好保护之,便是被捧上了天也是徒有虚表,你不见那被污染了的河流只要找对了角度拍摄出来也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这部影片的高分便知,中国以及中国人民已经太久没有听过来自世界的鼓励了。既然全世界人民都开始向往中国了,咱们自己人之间没事就都少损几句吧。

 5 ) 技巧和技巧背后的东西

刚看了第一集,早就听说这个片子了。基于对BBC在纪录片领域的一贯信任,很想看看他们是怎样演绎中国的。
BBC去的地方都不是那么野性,感觉几个地方都是旅游开发的景点,比如桂林的溶洞探险,肯定在当地是比较成熟的旅游项目。只是更深入得拍了一下,还拍了溶洞里的鱼,虽然只有一两个镜头,但感觉还是深入了很多。
其实桂林、元田、浙江等等一些地方,在中国的旅游指南里,这些地方一点也不陌生。为什么BBC拍出来就让人觉得有意思呢?
技巧很关键!技术很关键!
中国的纪录片一直发展得不怎么样。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没有资金投入。纪录片的制作方式在电视台里与那些短平快的栏目相比,实在是慢,而且投资收益比更是难以相提并论。于是纪录片就逐渐式微,没有大的资金投入,也就没有好的人才投入其中,也就没有好的设备,也就没有足够的拍摄经费。中国原来有个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厂,不知是经营不善,还是咋地,现在好像已经跟中央10频道合二为一了。
技术和技巧应该是很重要的,但是比他们更重要的是制片团队的价值观。也就是说这些人怎么看待他们正在拍的东西,是欣赏、敬畏还是鄙视和批判。
就第一集看到的,基本上是对传统的中国农业文明里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珍惜的充分肯定,年年等着春来燕归才插秧的农民,在漓江上沿袭了1000多年的渔夫与鸬鹚之间的相依相偎的关系(虽然现在只是一个旅游观赏项目),浙江农村那种稻田养鱼的耕作方式。
其实,这些地方,在中国大多数是非常贫穷的,因为传统的农业文明耕作方式虽然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且是在这种和谐状态下的最大产出,但是,与工业文明相比,它仍然贫穷。而我们现在所致力的,也许就是快快地消灭这种文明,虽然它很自然、原始、和谐。不管是工业还是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会对这些造成伤害。
还没有看后面的几个部分,也许这样的价值观可以提醒我们,那些传统的农业文明中的美好的东西,是我们必须要加倍珍惜的。而这些东西,往往因为我们的习以为常而熟视无睹,因熟视无睹而漠然视之,因漠然而忽略其价值,因忽略而随意破坏。
这是比技术和技巧更重要的部分。先不要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做出这样的记录片,镜头的选择,角度的变换,音乐的编配、文字的撰写,这些是可以做到相对的纯熟,但是价值观的达成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6 ) BBC-波澜壮阔的《美丽中国》

从雅克·贝汉《鸟的迁徙》开始,现代纪录片对看惯央视大江大河的我们产生了一次心灵上的颠覆,记得当时看完DVD,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跳出来。后来经过一系列诸如《帝企鹅日记》的灌输,又看到高清的《行星地球》时,依然让我升级的目瞪口呆。

如果说BBC的《行星地球》产生了一次视觉上的震慑的话,那么,《美丽中国》就是一次心灵上的清洗。

 很多人觉得《美丽中国》确实养眼,但充其是娱乐,内容空虚、或者又狭隘的扯到政治上说外国人埋怨中国环境,这么说你真是被CCTV教育的很好。要不形容此纪录片对白含糊不清,不足以表现中国博大芸芸,而且全篇都在描述动物……

一.国内外纪录片的角度

对于这次记录首先说一下拍记录片的角度,纪录片贯彻的宗旨就是客观,客观是纪录片本质,我国很多纪录片,尤其央视的格调与世界上其它国家迥然不同,其原因在于我们常常把纪录片拍成宣传片,当一个记录轻飘飘的煽情与美化时它也变的不足为信甚至让人反感,失去了呈现真实,揭露真相,记录片也就变的没有力量。

记录片难拍重点不是技术,而是创作者的勇敢与关怀,理性的追求真相与探索心灵并且能够打动世人内心的工程是艰巨的。

有人说《美丽中国》肤浅时,我们想一下《迁徙的鸟》,全片几乎没有什么对白,但是震撼了全世界人的心,因为有太多看似简单的事物却被我们忽视了,纪录片的工作就是用心来观察周围任何看的到的事物。就好像在中国,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穷人、沿街乞讨乞丐,当他屈膝于你时,你可能和你女朋友厌恶的躲开了。但是各个论坛都在发什么最震撼国人照片,这个时候你又被莫名其妙的感动了。这不是在说现代人的虚伪和被蒙蔽,而是在说一个好纪录片不在于把一个事物诠释的多么全面与挖掘的多深,比方泱泱中国怎么可能用6集就展示它的美?六万集都不够,而是如何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深入浅出的表现出来。就好比中国纪录片拍长江,会用大量生硬考究的解说,乐此不疲的详述着它的历史与宏伟,这个如果给BBC,一个壮丽游走的航拍就达到目的了。这里也有个技术问题,我们一拍就把直升机拍进去了。

所以说国内外记录片的区别在于,成熟的记录片应该是用镜头说话,而我们是了为解说词的顺理成章去拍那几个镜头,更像是电视散文,失去了纪录片发觉与探索的乐趣。

中国真正好的纪录片其实诞生在民间的DV记录。

二.定位

《美丽中国》远离的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生活的在其间的人,从它们身上表现出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淳朴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理念。这个定位是异常准确的,因为现代都市的人与生活中,中国的特质已经被湮灭了。

此次拍摄,很多事物是被第一次展现在镜头上的,诸如云南洞穴中蝙蝠捉鱼的场面、熊猫的求爱交配,有时候真的内心在质问,这真的是中国嘛?居然有太多的惊奇与陌生,我怎么完全不知道不了解?也许是我无知,但是我敢肯定很多人看过剧集都要有此感。

最让我感动的是生活在北方森林中的鄂温克妇女,她们在世代游牧中悉心照顾森林中的驯鹿

这些生灵也都有了它们自己的名字,然而过这种生活的鄂温克人只有30个了,几乎所有的族人都放弃了森林生活,搬进了现代省事的钢筋水泥房子里。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说不出是同情还是羡慕。西藏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大量野生动物和原始的自然生态,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伽拉萨山朝圣,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灵之土与万物生灵,定会有美好的来生。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你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清透,比你更了解脚下的土地。说白了人那才活的像个人本来该有的生活,城市人活的都像个奴隶,而且还津津乐道。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全世界只有若干只,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基本片中向世人展现的物种除了虾米小鱼都感觉都已经所剩无几了,然而这也是事实,当然BBC总也不忘讨巧的加一句,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对问题担忧的同时也赋予了希望。

片子阐述了一个空前发展和人口爆炸社会下,环境的面临的重大危机与压力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全人类当今最大的问题,放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成立。

纪录片目的是记录,思考留给大众,我国号称大型纪录片常常把观念框死,灌输其形式而非客观展现。西方传媒几十年依旧包罗万象,我们感觉刚一上就黔驴技穷。

三.失落的世界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我们还在拿着四大发明找着大国的优越,其实这种心态就像个虚空的外壳脆弱不堪,文化内核早已塌陷,禁不起半点指点,当安东尼奥尼等一系列电影人把镜头对准中国时,惊起层峦叠嶂的罪名,尤其改革开放后,原因外国人他们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现在看来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些人给我们记录了宝贵的影像,当央视把镜头对准日新月异的时候,国际影人才找到了真正的中国!不在深圳、不在上海,在小巷胡同、竹林深处,在香格里拉的密林,在风干的楼兰,一些我国的影像纪录者听起来就生畏的地方。当我们民族信仰出现危机的时候,要感谢BBC这样的摄制组让现代人看到信仰在何处,就是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舍的村民,当国家危难时,开奔驰宝马的都跑了,这些人会坚守到最后一刻。我们身后是冰冷的高楼,他们身后是圣洁的雪山。

我们跑的太快,遗失了很多东西,物质让我们作茧自缚,躯体被附着的不透气后,魂灵腐蚀的很快。

四.如何说教

中国人很含蓄,但是到说教别人时就变的很直白,西方人很直白,但是到了说教的时候就变的很含蓄。

谆谆教导可以用在中国古代,那时候人的诱惑少,可以平静下来,但是放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这种不痛不痒细水长流的唠叨,很轻易的被人以为苍蝇蚊子煽打开来。所以当今倘若想让人反思就需要刺激他。

你能说《难以忽视的真相》不说教嘛?但是它把说教留在了最后,首先向你抛出各种惊人数据,对你狂轰滥炸,深深把你刺激了,当你担忧与思索的同时,之前的客观记录对说教部分起到了推波助澜也水到渠成,煞费苦心的一方面让你了解真相,另一方面就为了结尾那几句教你如何做起。《医疗内幕》通过美国与其它西方国家医疗体系的对比,让人产生巨大的落差之余会质疑与探讨与自密切相关问题。

环保纪录片说教是必须的,只要把信息从灌入转变为引导的时候它就会成功。所以这个模式大概是打你个巴掌再给你个红枣。《美丽中国》是先给你一箩筐红枣然后在给你记嘴巴。喜马拉雅的巍峨山峦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众多文明的源头,几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过30年,80%的冰川将不复存在,领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更多是对人类自我作践,导致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危在旦夕带来的震撼。

大体是,好看嘛?我们说好看,美嘛?美!马上灭绝了,见不到了!由此我们心里一沉,引发出反省,最后他也要给出你希望。

比如讲到金先生捕鸟给上海有钱人吃,然后展现了他娴熟的捕鸟技艺,当我们心里低估怎么炫耀起捕鸟的时候,原来金先生早已成了自然保护着,捕鸟是为了给鸟体检,然后放生。

其实这种转变我在生活中也看到,之前麻雀被捕杀过度,如今成群飞舞,而且在我家院子里的麻雀都不怕人,人对动物的观点多少在进步。节目完结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一味发展虽然导致中国自然环境的毁灭,而有计划的生态旅游将为野生动物带来无限裨益,中国高速发展的后果造成对资源、生存空间以及环境质量的巨大压力,然而这些问题也同样考验着我们,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解决如此大范围的环境问题,那个这个国家必非中国莫属。

说明了,这不单是中国问题,也是个世界问题与我们人类文化的问题。

五.技术

当镜头从高空俯视中国大陆时,隆隆作响,这样的镜头实属厚重磅礴,当今的影像制作,除了要立场新颖,技术也尤为重要,尤其自身格局大的纪录片,格局大就是不同于拍个体人的日常生活,或者简单的访谈,倘若拍自然、拍太空或者拍故宫之类,没有昂硬的技术支持、精致的画面,要想吸引现代人去看个纪录片,真的很难。这个不止需要资金人力物理,更需要创作者的勇气和艰辛,深入腹地,寻寻觅觅,纪录片的拍摄也是一场探险。

有时候常常面对匪夷所思的镜头就想人家是怎么拍的,为什么可以在雪山白峰之间平稳的穿梭,拍一年四季的变化得是如何漫长的等待。《迁徙的鸟》胶片就长达460公里,最后剪出来也就一个多小时,所以在技术的保障下人家真实呕心沥血啊,比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纪录片创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冒险、豁的出去同时也耐得住性子。

cctv联合摄制,央视真会给自己粉金。可能那几个很模糊的镜头由于未能实地拍摄是央视提供的。

整个西亚、中华文明的神圣源头喜马拉雅,再过30年,山峦的冰雪将消融

六.自然纪录片-本质的复兴

从弗拉哈迪开始,纪录片就带有关注自然与人生存的大命题,如今我们看到几十年前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仿佛凝视远古,观摩化石。弗拉哈迪从那时起就尊重人类各异的文化传统,表现他们的智慧与尊严,关注人们的情感和命运。如今自然纪录片再一次兴起,是否是一种本质的复兴?《美丽中国》与《行星地球》同样让人对波澜壮阔的自然产生震撼与敬畏,但《美丽中国》更多了种人文关怀,对古老的丧志殆尽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而可能用不了多久这些人们的生活也只能在这珍贵的影像中找到,人与自然的不断疏离违背了宇宙的规律,纪录片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环境审视,就像《第十一个小时》里讲,自然不会毁灭,即便人类灭绝,消失的资源几百万年会重生,太阳依旧、天也照蓝,归根结底,人类毁灭的只是自己。把自然与人分开来讲是不负责任的,当五花八门的记录片夺人眼球时,西藏雪山上的人与牦牛往往脱颖而出的吸引着人,这说明人类本来的洁净的精神在对现代文明、现代文化进行的最后一次召唤。我们乐意听到看到,证明着我们也依存向往。

七.原味的中国

从香格里拉到丝绸之路,从蒙古草原到喜马拉雅,从大兴安岭到热带海洋,整个系列看下来你会更加了解你居住的土地,以及生活几千年的人和生物,虽然他们的习俗、信仰越来越鲜为人知,好在今天被记录了下来,用节目里的话说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一个原味的中国,一个数个世纪以来传送着的土地。

 短评

每一个镜头都美轮美奂、每一帧画面都叹为观止!具有中国韵味的配乐令人心情澎湃不已…

1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跟行星地球比逊色点,但还是很赞的,足以让国人为之自豪。片子强调中华文化中的和谐,提醒了我们熟视无睹而漠然视之的价值,其对人文的重视让人汗颜~

15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只缘身在此山中?

17分钟前
  • 达达ZEN
  • 力荐

发现美,也发现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冲突。

22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外国影人眼中的中国,和我们眼中的国家,美得视角虽然不一样,但美的呈现是一样滴!

26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没看进去

28分钟前
  • Top♛Ace
  • 较差

英国人比中国人还热心,好像再不拍下这些镜头以后就看不到了...唉

32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里面有我美丽的家乡,封面就有,哈哈哈哈

34分钟前
  • 暴富的女孩是我
  • 推荐

古时候中国人信万物有灵,敬天敬地敬山敬水敬万物,而如今身处这样的锦绣山河中,多数人自豪,少数人自省,国人如今的德行是否配得起这山河。

35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题材选得好,机位摆的好,镜头剪切的好,音乐配的好,解说也不错。

37分钟前
  • 蛮爷
  • 推荐

配乐精良,画面细腻,BBC的大气

38分钟前
  • 弄臣
  • 推荐

应该重新认真认识和思考我们和我们的家园。。。感谢BBC,不感谢SMG。

41分钟前
  • 林小熏
  • 力荐

俺姥姥也稀饭

43分钟前
  • 7
  • 力荐

this is wild china。如此安详壮美如此神秘 。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原始化的生存与自然互相依傍,三餐耕种是自给自足又充满愉悦的事情。拍摄是漫长而艰辛的,等待了几个星期的落日与路途中偶遇都是自然的礼物。

46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当我们每天沉浸在微博关于这个国度与日俱增的负能量,越来越想要移民的时候。来看看这部纪录片吧,在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背后,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淳朴的民族,悠久的历史,富饶的土地和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都将会让你重新爱上这片神奇的土地,爱上这个国家。

50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很喜欢这种纪录片,可以看好几遍~

53分钟前
  • 胖胖小君君
  • 力荐

无处可扣分

55分钟前
  • 账号弃用
  • 力荐

百看不厌

56分钟前
  • 狂接舆
  • 推荐

BBC拍出的中国怎么就那么美呢?

59分钟前
  • 刘文二
  • 力荐

去城市化的野性中国,不但有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还有和谐细腻的人文关怀。BBC拍了一部良心剧,有几个地方看得真是泪飞顿作倾盆雨...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