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兄弟

已完结

主演:任泉,汤唯,刘钧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6

 剧照

生死兄弟 剧照 NO.1生死兄弟 剧照 NO.2生死兄弟 剧照 NO.3生死兄弟 剧照 NO.4生死兄弟 剧照 NO.5生死兄弟 剧照 NO.6生死兄弟 剧照 NO.13生死兄弟 剧照 NO.14生死兄弟 剧照 NO.15生死兄弟 剧照 NO.16生死兄弟 剧照 NO.17生死兄弟 剧照 NO.18生死兄弟 剧照 NO.19生死兄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韩国人眼中的战争

    除了影片开头的那段镇锡和镇泰在阳光下的追逐的场景,整个片子始终笼罩在一片灰色和泥泞中;即时当韩军开到朝鲜北部,吃着好久没看到的肉,晒着久违的太阳等待着联合国军总攻的号令时,漫天的黄沙预示着这种平静终究是短暂的。
    
    这是我第二遍看这个片子了,我记得我当初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最后镇泰不跟镇锡一起逃回韩军,而选择很无力的一个人抵抗身后的朝鲜大军;我也不明白这么一个人怎么就能仇恨,不惜以背叛来报复伤害他弟弟和家人的国家;我不懂什么是他的信仰。
    看完这遍,我明白了,其实片子不是在跟我们讨论一个意识形态的孰优孰劣问题,它也不是如很多国人所说的丑化共产主义,三十个师的志愿军漫山遍野涌来的场景还是很壮观的;它也没有丝毫对李承晚当局的赞美,反共小组不分青红皂白的枪杀平民无不是一种对当时政府暴行的控诉——总而言之,片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感情是可以凌驾与意识形态之上的。就像英顺说的,我不懂什么共产主义,我只想弄到吃的。的确,当初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农民兄弟们,有几个是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呢?人都是一样的。中华民族如此,大韩民族亦如此。如果照着这个逻辑来看的话,镇泰从一个韩国的战斗英雄到朝鲜的部队首领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他是没有信仰的,他只为他的感情,只为他自己而战——这就是他与被刻上知识分子烙印的镇锡的最大区别。镇锡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会为家庭、哥哥、自己和国家权衡利弊;而镇泰,无论在韩军还是朝军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弟弟。
    所以才有了他影片最后绝望的、孤注一掷的自杀行为。他知道他可能活下来,但是他想争取时间让腿部受伤的弟弟能安全的逃回韩国阵地,所以留下来用自己的血肉挡住朝鲜追兵的脚步。他做到了,他赢得了观众的眼泪,也留给了镇锡一辈子的遗憾。
    说实话,这是一部很血腥的片子,无论是战斗场景还是医疗场景,都出奇的暴力,鲜血淋漓。相信大家看完这个片子后一定会对战争有更深的厌恶,我不同意“我们从未放弃用武力收复台湾”的言论,感情的存在永远是超越意识形态的争辩的。这也是为什么身为知识分子的镇锡为了去大旗部队找他哥哥,不惜背上“投敌”的罪名,只身闯入朝军的营地。
    幸好,当镜头转离灰蒙蒙的平壤、板门店、洛东江,重新回到汉城的时候,阳光又再一次洒到镇锡的肩上。

    从小看惯了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充斥着志愿军;“香玉号”;黄继光、罗盛教等字眼,而宣扬的则是“中朝人民伟大的国际友情”和“美帝国主义的嚣张跋扈”。没有人去管过韩国人是怎么想的,它们似乎在整个战争中起着可有可无的地位,从6月25日战争开始,到1个月就被围困在大丘;甚至最后的反攻也是因为麦克•阿瑟被奉为经典的仁川两栖登陆,他们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的地位,而又有谁在乎过这个民族的感情呢?只有韩国人自己知道。朝鲜战争,要看韩国人和朝鲜人写的战争,不是中国人或者是美国人的。
    
    最后悼念一下已经过世两年的李恩珠,英顺这个角色并不难演,所以很难出色;但接下《红字》中佳惠这个角色可能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数。青龙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走好。

 2 ) 城头变化大王旗,与我何干?


       一切争论的肇始是姜帝圭的《太极旗飘扬》。

    从《红字》到李恩珠,再从李恩珠到《太极旗》,反正一个不大的圆。男人在发现世界的时候,通常是巡着女人味儿前进的,也许他们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女人。发现世界?只不过是理所当然的借口,反正,我是这样。

    这部电影不错,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说明:
1. 画面处理的很干净,关于战争的场景比较真实,没有死前交党费的sb。
2. 首尾的呼应和包袱的放置尽管明显但不牵强。
3. 最出彩的还是对人性的尊重。时间、空间、政治立场、所有的都在变,只有一样不变,你找到了你就看懂了。

    “什么共产主义和民主,我们都不懂”,“他是我弟弟,我只想要他回家。”主人公为了让自己的亲人远离战场和死亡,什么都可以做。可以杀人,可以杀朋友,可以对抗国家机器,可以放弃生命,可以在战场上倒戈再倒戈,可以把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当作赌博的筹码。亲情应当是最贴近人性原子核的电子,应当是除却个人生存欲求之后最基本的人类本能。任何试图扭转并违背这种本能的体系和做法都是非人性的。
    这样的人性基调注定了影片在大陆的送审不过。共产主义的国家观是:怎么可以为了骨肉亲情背叛祖国?你的革命觉悟到哪里去了?这两个反问式的问题已经将基本的善良打入了深渊。
一个父亲他不会更不应该心甘情愿的送自己的孩子去战场。我要是爹,就应当在儿子面临兵役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让他逃。或者我去顶,或者托关系去顶,或者花钱找别人的儿子去顶。你可以来骂我不是人,OK,没关系,我是爹。
父亲爱孩子,即便是孩子做错了事,父亲也不应当主动送儿上法庭。呃?你不信,我告诉你,两千年来,我们一直是这样,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中国清末变法修律之前的任何朝代,都把“亲亲得相首逆”(参见附)作为超越法律的道理。就是说,儿子犯了罪,爹包庇那是理所当然。面对杀人越货的儿子,灭亲的爹那是大义的爹,而不灭亲让儿子快跑的爹那也是好爹,法律应当网开一面,法律应当尊重人性。
    
    “如果大家都不参军打仗,谁来保家卫国?”——斯文妈妈语
我那善良的妈妈哟。
我没有说我们不要服兵役,而是说,在承担对国家和民族责任的时候,我们首先应当承认人性是自私的,自私的人性让个人想逃脱国家责任;我们其次更应当允许那种不得不承担国家责任而割舍亲情时的痛苦流露。
送儿上战场,应当是迫不得已,老泪纵横,百尺素绫裹身戚戚然;而不应当是骑高头大马带硕大红花,敲锣打鼓欣欣然。你儿子要去死啊,你有什么可高兴得?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儿子去死爹就得开心吗?如果你开心了,你还是爹吗?祖国和人民都是抽象的概念,儿子是那个你从小养大的活物,你真傻啊?

    一句话,让主义去死,让人活着。
    

附:亲亲得相首匿 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下诏明确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汉书》卷八《宣帝纪》)据此,卑幼隐匿有罪尊长,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隐匿有罪卑幼,死罪上请廷尉决定是否追究罪责,死罪以下也不追究刑事责任。这一刑法适用制度自汉宣帝以后成为中国古代重要刑事法律原则之一,并一直为后世历代所沿用。

 3 ) 没有正义的战争

    我想“太极旗飘扬”名字不如“战火兄弟情”好,虽然似乎国内翻译的名字都是前者。我不认为导演有过多关于太极旗飘扬的意图,到是兄弟情谊贯穿始终。
    原来韩国已经能够拍摄如此大气的战争片,不仅场面宏大,细节处理得当,而且片子绝不只有视觉冲击,还可以让人有回味思考的余地。
    
    我们都是听着邱少云的故事长大的,曾经以为抗美援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看了片子才知道,战争的最初是北朝鲜挑起的。

    这世界上有正义的战争吗?古往今来,所有的杀戮都是因何而起?政治是如此阴险的东西,为了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目的,百姓只好任人鱼肉。不管人们活得富足还是贫困,战争只会让人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北朝鲜开战,振太和弟弟振锡被迫入伍,留下未婚妻照顾失语的老母及一群还未成人的孩子。振太为了保护弟弟,奋勇直前,他希望获得一枚勋章换取弟弟回家的自由。面对敌人毫不留情,他认为所有的共军都是残害百姓的,送给俘虏的只有子弹。一次,在投降的士兵中发现了他们在汉城的朋友容石,容石说自己是被北朝鲜强迫入伍的,他没有做过杀害百姓的事情,但振太对他的求情无动于衷,只要是共军就是他的敌人。振锡救下了容石,他觉得哥哥变得越来越陌生。
    振太不放过任何立功的机会,哪怕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终于,他获得了渴望已久的勋章。长官答应会向上报告申请让弟弟振锡退伍。
    振太和弟弟在途中回去探望家人,正巧碰到振太的未婚妻被当作共产党抓走。在马上要执行枪决的时刻,振太和振锡同执刑人员发生冲突,然而,他们还是没能救下未婚妻,她在振太的怀里遗憾地闭上了眼睛,振太和弟弟被监禁。
    新任长官怒斥振太不要以为自己得了勋章就可以为所欲为,振太要求他兑现让弟弟回家的承诺,新任长官对此并不理会,并下达了对关押人员放火的命令。当振太赶到监牢时,只看到自己送给弟弟的烧焦的钢笔,他以为弟弟已被烧死。守地失陷,大批韩军被俘,振太在俘虏中看到新任长官,将其杀死,他投降共军,并成为共军一首领。
    原来振锡被别人救走,并未烧死,当他得知哥哥投降后,冒着生命危险闯到敌营,要向哥哥证明自己依然活着。混战中,振锡终于找到哥哥,而振太已经杀人杀到忘乎所以,痛恨着每一个韩国士兵,他认不出振锡,向他不断进攻,直至振太受伤,才发现自己深爱的弟弟竟在眼前。他让振锡快走,答应自己会去找他,然后,他用仅有的余力把冲锋枪又对准了共军。

    我想,这就是朝鲜战争的真相,兄弟、朋友也可能会自相残杀,没有真正的敌人,只有统治者让人们迷失了方向。

    虽然作为韩国电影,难免有政治倾向,但我认为导演并未称赞作战的任何一方。共军杀害村民,而韩军就没有错杀无辜吗?电影不是为讲述谁是正确的,而是告诉我们战争有多么龌龊!!!

    聪明的导演弱化了韩军同我志愿军的冲突,只有志愿军冲锋的一个镜头。十万大军支援朝鲜,对于朝鲜人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时间再继续,再继续,这段历史才会有更公平的解释。

 4 ) 很难得的韩国电影大作

    小时候,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去看抗战题材的电影,地道战和地雷战小兵张嘎自然都是我们童年不可或缺的回忆了。每当看到在解放军的机智英勇下,狡猾的日本鬼子溃不成军,我们都会在电影院欢呼雀跃,似乎打了胜仗的就是自己一样。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我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满怀,简直都想马上上战场杀几个鬼子。之后老师会让我们写观后感,大家还会不约而同的写上:我们要向革命先辈学习,时刻准备着。
   可后来每当我国被卷入某某国际事件,新闻发言人的第一句话总是:“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我就纳闷了。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怎么会让孩子那么热衷于战争电影,热衷于上战场杀敌,热衷于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牺牲,把战争看成是一场像扛着大旗看球赛一样轻松的Party呢?
  
   长大后,妈妈告诉我应该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于是我轻轻松松成为一名CPCer。我在纸上反复写着“我要为国家人民和D的事业义无反顾无私奉献全心全意牺牲一切”,然后看着我的enterparty联系人微微扬起的嘴角,心里忍不住问:这话,你信么?事实上用脚趾想问题的人都知道这都是鬼话,可一些人偏偏爱听,觉得这是自己的成就感。
   身边的人告诉我,不要不屑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欲望的社会,你想成为人上人,拿漂亮的收入,住漂亮的房子,娶漂亮的妻子,首先你就要积累资本,成为CPCer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我顿悟了,D的事业原来就是满足CPCer的欲望,无私奉献说白了是把别人的奉献无私的占为己有。

   无私奉献果然是个高频词汇。一段时间CCTV有个XX丰碑的专题,每天介绍一个榜样人物,宣传他们无私奉献的C主义精神。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官员就一定要累死在深夜的办公桌上才是好官员,医生就一定要累死在余温的手术台上才是好医生,老师就一定要累死在三尺讲台,还要惦记着学生,才是好老师,因为他们都是无私奉献啊。说起来如此轻松,可社会毕竟都是由人构成的,人人都无私,就不能为人,而应该是为螺丝钉了。所以当这些良民们都无私了,又由谁来玩“自私”呢?答案不言自明。
    此时的我已经想开了。小时候我们被别人骗,长大了我们骗自己,觉悟了之后再去骗别人。周而复始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骗局里,然后整天叫嚷着世态炎凉人情淡漠没有安全感,谁的原因?没办法,不骗人,混不下去。

    《太极旗飘扬》给了我们答案:首先,战争是残酷的,这里血肉飞溅,生命在金属的撞击下不堪一击。这里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双方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骨肉相残,理性被狂热所吞噬。
     其次,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什么主义什么意识,有的人为了混口饭吃,有的人为了给家人报仇,有的人为了荣誉前途,有的人仅仅是为了让心爱的弟弟回家,于是大家走上战场厮杀,这几乎与信仰无关。
     最后,在亲情和爱的人面前,一切国家意识主义形态都是尘埃。无论是战士还是政治家,他们首先是人,排在第一位的是人性。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这样的天性都是不能被任何意识形态说取代的。我们不是不爱我们的祖国,不爱我们的同胞,而是有些人吃我们的,用我们的,危难时还让我们为他们牺牲,这样的人实在不值得爱。
 
    实话说,本片并没有多么复杂深刻的人性讨论,只是一部大制作的商业电影而已。片中的各种桥段可谓东西方结合:既有东方人细腻的感情世界刻画,又有西方电影中强烈的人性诉求。可惜的是,感情刻画这条线跟TVB电视剧中描写兄弟情谊的套路如出一辙,人性诉求的表达跟好莱坞大片的进行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几乎所有的剧情都能意料到,在商业元素上没有太多新奇和惊喜可言。可我还是要给他五颗星,原因就是它是一部韩国电影,这个跟我们有着同样文化渊源的小国,同样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纲常伦理的民族,却能自我突破,直面人心,拍出这样荡气回肠的作品,绝对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让我们这个自喻的和谐大国反思。

 5 ) 兄弟之情和分裂、战争的苦难,韩国人自己的《兄弟连》

很大气的作品,战争场面真实残酷,以兄弟二人被南韩军队强征入伍的战斗经历为线索,简要勾勒出朝鲜战争的几次戏剧性局势转变

在我看到弟弟冒死跑到朝鲜的阵地寻找哥哥时,我还依然有些可怜他一贯的情绪化(他的一直存留的人性和怜悯,我以为在战争中,作为战士,不害死自己也要拖累他人),直到他侥幸枪下逃生被押往安全部(应是考虑做宣传工具)又因为阵地轰炸不能执行,不得不因为军装而陷入拼杀以自保,终于在俯冲而下气势癫狂的“大旗部队”中边厮杀边挤出眼睛寻找到哥哥扑过去时,哥哥的刺刀狠狠的冲了过来,厮杀了几分钟才通过叫唤亲人的姓名把麻木癫狂的哥哥的理智夺了回来--这几分钟,完美的、残酷的再现了朝鲜战争手足相残的悲剧,我被感动了

战争画面也异常惨烈和真实,如果非要以《兄弟连》作为样板的话,这部学生作品至少满分了(单指战争场景)。以前看论坛里有人提出对导演的大韩国主义提出异议,个人以为那是误解了主创的意图;《生死谍变》在说分裂的民族创通和苦难,这部更加真实、鲜明和深刻

以为是上乘之作。这部片子让我想起《2009迷失记忆》,尽管风格迥异,主题比较接近。韩国人一直以平民视角反省近代被侵占,被分裂的苦难,而我们的《三大战役》依然是高空镜头多

 6 ) 一部电影 两个指环

   

电影是韩国男人电影,朝鲜战争,张东健和元彬,兄弟,战争。
  太极旗飘扬。
  
  看的时候,已经是破碎的画面,凌乱的镜头,火药的味道,模糊的人影。分不清谁是谁。然后知道错过了最初小镇那段黑白分明的生活,简单而又纯粹。
  战争里,没有好人。即使是善良的人们,到了战争中,也会成为身不由己的自私者。为了自己,为了兄弟也是为了自己。我看见的是大片断的炮火,失去理智处于颠峰边缘的人性。
  活下去。弟弟。
  活下去。哥哥。
  最终张东健饰演的哥哥眼看着自己的未婚妻被自己人以通敌的罪名一枪毙命,又错以为牢房中的弟弟被炮火烧死。瞬间的黑白,所谓好与坏,错与对,谁才是坏人,天崩地裂般的混乱。于是从韩国中士到志愿军的少帅,变的戏剧而又生痛。
  可是那具烧焦的尸体,钢笔旁边的尸体,不是弟弟。
  元彬饰演的弟弟,已经被命运隔开,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只是他们谁也不知道。
  
  命运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摊开掌心,只有掌纹延伸。
  原本小镇擦鞋哥哥,最大的梦想只是希望弟弟能够考上大学,过幸福的生活。如今对立,分隔世界的弟弟,只希望找到哥哥,告诉他他还活着,希望能够挽救哥哥的生命。
  哥哥和弟弟,只是想要回到妈妈身边,过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战争是上帝的骰子,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模样。
  最终回家的,终于只剩弟弟。
  年老后的弟弟,握着那支钢笔,对着尘土中挨挨的白骨,悲痛欲绝。
  他等了他50年。他其实知道这结局。
  
  知道结局,还能做什么。
  人性剥落。
  
  指环是藏饰的指环。一个属于豪放型,十足分量,一个属于婉约型,轻微忧郁。
  本来都是要拿黑线挂在脖子上的,可是对他而言,绳子似乎太短,而交换指环又不在心理准备范畴内,于是只好都由我来收藏。
  豪放的挂在了脖子,婉约的带在了右手无名指。
  其实什么都不算。
  
  电影看得多了,错觉也会多,自以为是的人生阅历也丰富起来。不过他白天对我说的话到是实在让我感怀:知道自己不可能经历那么多,那么就用电影来体验。
  微笑的时候,目光自然触及锁骨处的指环,低头打字的时候,又瞥见右手的指环。
  想想觉得很神奇,关于指环,套在了手指,连通心脏的地方。无关任何承诺,到是宿命这两个字让我有点恐慌。
  
  不是想要改变就能改变,其实身不由己才是人生的真相。
  流罢泪,才明白,原来简单安详的生活,才是世间最大的奢侈。
  
  如村上先生所言,身历其境时,一点都不会去留意那风景,等回头再看时,才如同瞬间击中,怅然不已。
  人,一种后知后觉的动物,是不是上帝会在我们的头顶发笑?
  说到底,我们只是上帝手中一颗棋子,命运是唯一的棋盘,哪怕拚尽一生,我们永远也走不出这定局。
  
  电影看的是人心,指环只是一种象征。
  那么好好珍惜吧,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短评

战争中的人性剖析得很好。轰炸时抱头哭号,别炸了。兄弟杀红眼。战后清算共党,让人觉得人性的荒诞和恐惧。

6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最爱的战争片!我始终相信在电影里,小爱比大爱感人,兄弟情比男女情感人~~

11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几度憋闷,并被贵国蝗虫战画面恶心到了。在元斌的光芒对比之下,张东健的表演是如此软绵空洞。

15分钟前
  • 吉米糕
  • 推荐

电影这么感人,首先要感谢张东健的倾力演出

20分钟前
  • 还有什么更好的
  • 推荐

生在和平年代真好。

23分钟前
  • Cim
  • 推荐

对战争残酷的表现还是相当给力的,美中不足的是剧情越往后发展韩剧狗血的一面就出来了。可吐槽的地方也有好几处,比如几次三番出现的好时巧克力,印象最深的是战斗时元彬的脸明明已经那么脏了牙齿却白的一塌糊涂,细节不严谨。最后我想高呼:中国人民志愿军无敌!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25分钟前
  • 施晓波
  • 推荐

平庸的类型片叙事和毫无奇观的视觉呈现,但无法掩盖的是其无比浓烈的反战情绪和冷酷的情节安排,战争混淆了一切也逼迫一切走向疯狂。不做宏大的叙事,而从兄弟二人的视点,让我们见证战争的荒诞和冷血

26分钟前
  • 哈利卜
  • 推荐

看完了《八百》《金刚川》《长津湖》。又来看了一遍这部《太极旗飘扬》,对战争的描述,对人性的刻画…发现20年后了,中国电影也没能赶上,更别说超过了。

28分钟前
  • 旅行者3号
  • 力荐

煽情实在太多,棒子片的通病,不过片子对于南棒北棒互掐不死不罢休的那种残酷控诉拍的很不错,中国志愿军人海战术闪闪发光,主义真是可怕的东西

29分钟前
  • 西决
  • 推荐

对比较恶劣场面承受能力较低的最好不要看,片子的寓意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些东西,你可以很清醒地知道这是宣传,但是并不妨碍你共鸣。

30分钟前
  • 毛毛
  • 推荐

同为偶像,元彬比张东健的演技好太多。我很佩服棒子,能让这样政治中立的片子上映。政治体制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南北朝鲜实在是一个世界上最鲜活的例子。60年是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却可能是几代人。

35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反正老百姓永远是最倒霉的,手持的临场感没有想象中的精彩,感觉不如玩《荣誉勋章》了。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张东健杀红眼那段很赞~~

42分钟前
  • 裸踝
  • 推荐

未见泪痕干,又闻狼烟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7分钟前
  • 丁柏恩
  • 力荐

活着不易

48分钟前
  • 五摆五折
  • 推荐

一部必须看的韩国电影,一部必须看的战争电影。影片通过两兄弟因朝鲜南北战争而发生的命运变化,深刻展现了战争中人类被主义而折磨出现的疯狂与悲哀。导演带着明确的反战思想,不偏不倚地站在公正的立场,诉说着战争给人类精神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创伤,最终发出呼唤和平的呐喊。

49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百姓永远都是被政府欺骗 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50分钟前
  • 男巫藏狐
  • 力荐

对于烟火特技,不得不承认本片已经接近了好莱坞的水准,当然,对于战争场面的认识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漫山遍野的志愿军也是棒子yy的开端,不过好在这部片子还不算太夸张。至于兄弟情,拉倒吧,煽呼的太过火了,就没啥感觉了。

55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推荐

姜帝圭的历史反思,借助兄弟二人的情感纠葛,展现同胞战争带来的人性痛苦。被动无助的参军起因、单纯自私的杀敌目的,和错综复杂的国家战争、惨绝人寰的伤亡场面形成巨大反差。张东健和元斌表演倾力,但角色的刻画都非常地单线条,弟弟后来态度的转变也有些突兀。战争大片的制作堪称亚洲顶级水准。

59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直到昨晚上从【资料馆】出来之后好一会儿我才突然意识到本片中帅帅的弟弟是《母亲》里那个傻傻的儿子。虽然是站在南边的视角上,但导演对于南北双方的刻画,基本做到了一碗水端平。都在杀人,也都在滥杀。在如何处理意识形态这一点上,两岸三地的华语导演的境界和格调普遍很低。

1小时前
  • 私享史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