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泉源

HD中字

主演:休·杰克曼,蕾切尔·薇兹,艾伦·伯斯汀,马克·马戈利斯,史蒂芬·麦克哈蒂,费尔南多·埃尔南德斯,克利夫·柯蒂斯,西恩·帕特里克·汤玛斯,唐纳·墨菲,伊桑·苏普利,理查德·麦克米伦,亚伯拉罕·阿罗诺夫斯基,博伊德·班克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珍爱泉源 剧照 NO.1珍爱泉源 剧照 NO.2珍爱泉源 剧照 NO.3珍爱泉源 剧照 NO.4珍爱泉源 剧照 NO.5珍爱泉源 剧照 NO.6珍爱泉源 剧照 NO.13珍爱泉源 剧照 NO.14珍爱泉源 剧照 NO.15珍爱泉源 剧照 NO.16珍爱泉源 剧照 NO.17珍爱泉源 剧照 NO.18珍爱泉源 剧照 NO.19珍爱泉源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现实三重奏

具有强烈的宗教神秘主义,把三重空间通过树、戒指、星云和相似的人物角色关系联系起来。我觉得定位科幻有些不妥,也许归到奇幻里面更合适。
先说三重空间,第一个是现代的美国一个医学实验室,休杰克曼在猴子身上试验,为找到拯救身患绝症的妻子蕾切尔薇姿的手段, 所用的药方为南美采集回的树皮。妻子写了一本未完待续的书,其中的故事是地理大发现时期的西班牙帝国,女王的安危受到威胁,骑士出面代表女王去南美寻找这个长生不老的泉水(生命之树),这是电影中的第二重空间;第三重空间是最匪夷所思的休杰克曼精神空间,但也恰恰是这一重空间把另两重空间联系了起来,一个盘腿打坐的冥想者在苦苦寻求延续大树生命的途径。
三个空间中都有大树,它不仅是圣经中伊甸园的生命之树,也是科学发现中可以拯救蕾切尔薇姿的南美树种,在冥想者的世界,那棵大树是他要从枯萎中拯救的生命。
戒指像是一枚奖章,是对超越自身摆脱执念的肯定。医学家穷其所能挽救妻子的性命,骑士对女皇的承诺要拯救她的地位,而冥想者在苦苦思索如何让大树的生命继续。这些都无可避免地把休杰克曼变成了囚徒,所以在影片中他是一个从始至终都很偏执的角色,为了一个药方,为了一口泉水,不惜违背临终妻子的愿望,和不惜杀戮。所以他和妻子(执念)之间的关系是影片最想探索的关系,在西班牙帝国里他们是君臣,臣为君死;在现实中他是为留住心爱人生命的疯狂医学家;在精神世界里,他是专注于一个解药但是忽略了拯救的意义。
一颗将死的星星是孕育新星的母亲,这种轮回的思想也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星云是代表生死轮回的具体物化。比如倒下的骑士身体化作植物,和万物浑为一体;休杰克曼在妻子墓边埋下的树种,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从时间关系上来说,西班牙骑士是医学工作者的前身,当他贪婪饮下生命之树的树汁时,星云出现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了他永恒的生命,但是他戴不上戒指;医学家遗失了戒指,他只能用笔和墨给自己纹一个;冥想者是医学工作者休杰克曼的后来人和超越者,因为他手上戒指处的墨痕提示了观众这一点,而那枚从骑士而来的戒指因为骑士的倒下传递给他,他捡起并戴上戒指,和星云化为一体,大树重获生命。
那么他们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永生是自由,在影片中永生是自由的延伸,是一个人终于放下了内心的不舍,看待现实为一种轮回,尽管有三重空间,最后的落脚点是现实空间,休杰克曼终于抛开执念放开了妻子,找到心灵的自由和永生。

 2 ) 起源之章

       
       二零零零年冬日的某个周末午后,迟来的初雪光临蒙特利尔。恋人在长椅上拥吻,冰冷的雪花落在他们的头发上;信号灯前的司机们摇下车窗,借着天气的话头互致问候;公园里嬉闹的孩子和街上的流浪狗不约而同地仰头望向天空。城市在一瞬间变得安静,透明易碎,甚至有些荒凉。病房的窗格渐渐黯淡下去,从一盏蓝色的鱼缸变成一块深灰色的石砖,六角形的结晶纷纷扬扬地覆盖在雨水和灰尘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痕迹上,构造出近似于地图的纹案。

       小时候,伊兹的房间里挂着一张船员祖父用过的世界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了港口、洋流和货轮的航线。她用手指模拟船只,在蓝色的区域上航行,航线在地图的一端中断,又在另一端出现,有时还会穿过狭窄的运河和仅有她小半个手掌宽度的海峡。她成了这艘想象之船的领航员,指引方向的北极星,或是吹起船帆的西风女神。

       那些始于百无聊赖的午后时光的无数航程在后来的日子里变得愈发难解——如果大陆不曾漂移,那么这些航线中的大多数是否就不会存在?人类在大小不及地球30%的陆地周围圈出一条唯一的航道,而剩下的水域则是永远孤独的蓝?她用食指游过的千百条航线会不会在无意中揭示了某种宇宙运行的规律?

       伊兹走出病房,穿过两条迷宫般的回廊,走进了克里奥的办公室。他正伏案小睡,桌上堆满了实验报告——动物实验、植物提取物的毒理测试、脑部扫描图。上面零散地分布着“无效”“不可行”之类的字眼。或许自己永远不会找到先前那些虚无问题的解答,伊兹告诉自己。她正在失去对冷热的知觉,眼前的世界也日渐脆弱,像布满裂痕的玻璃,下一秒就会支离破碎,刺穿她的身体。一个月前她就告诉克里奥自己希望死后被葬在郊外的牧场。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她有机会进入地球的血管和脉络,进入高山和海洋,最后沿着小时候幻想过无数次的航线开始永恒的漂流。但克里奥听见后只是愤愤地摇了摇头,在他的眼中,一切疾病——包括衰老与死亡,都有其对应的治愈手段。

       治愈死亡和倒转时间无异,她想,右手轻轻触摸着克里奥的胡茬,微温的,干硬的触感沿着她指尖的神经向上传递。她的目光逐渐向上游移,用突如其来的耐心观察着他随呼吸自然起伏的脊背,深蓝色的衬衫像广阔无边的大海。十五年前,他们在宾州大学的一棵樱桃树下第一次做爱,他的脸光滑平整,紧紧地贴在她的胸前。草坪上的洒水器旋转着,星星点点温热的水滴从头顶落下,落在她的白色T恤和他的深栗色头发上。一阵风吹过,两个人的影子被颤动的树叶打碎,消潜在刚修剪过的草地里。

      伊兹凑近克里奥的耳边,轻声说道:“下雪了。”

      “什么?”克里奥从梦中惊醒, “你来这里做什么?”

      “我们出去散散步吧,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这不是我第一次听见这句话,和伊兹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克里奥这么想着。

      “你看了我的书么?”伊兹突然问道。

      “还少一章。”克里奥挑了一下眉,想起了方才的奇异梦境:金黄色的星云,枯萎的古树和手臂上满是刻印的男人。

       走过离公寓还有一个街区的教堂广场时,钟楼敲响了三下,声色低沉。寒冷潮湿的空气进入克里奥的肺部,加热,分解,变成血液的一部分和他呼出的白气。人类生来就是一台精妙的机器,吞下燃料,产生能量,不断运动。既然拥有机器的特性,一切损伤的修复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可能。他现在正做着这种尝试,但尚未取得一点能够回应自身猜想的成果。他回头,看见雪地里留下的一长串足迹已经隐去大半——达尔文在火地岛上留下的脚印也早已被潮汐和雨水洗刷一空。怀着重新定义人类的想法的两人似乎正以某种隐秘的方式相互呼应。

      “你来写最后一章。” 伊兹把手搭在门上。

      “先不说这个,”克里奥转动门锁,“进屋里暖暖身子。”伊兹的手臂如葡萄藤般细弱,克里奥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他往浴缸里放水的时候,伊兹就站在旁边,被热气包裹着。这让他想起三年前那场雨林之行,他们在一场暴雨过后动身,周围环绕着相似的白色雾气。当地导游用伐刀利落地劈出一条通往深处的小径,一座玛雅金字塔随之出现。

     “这是第一位父亲,造物的真主,世上第一个人类。他牺牲了自己,创造了世界,生命之树从他腹中萌发。他的身体变成了树根,伸展开来成了大地;他的灵魂变成了树枝,向上攀升成了天空;而他的头,升上天空,变成了西瓦尔巴——金色的天堂。死亡,即是创生。”

       克里奥一边用浴球擦拭着伊兹的身体,一边想象着那株创世巨树在天地间缓缓扩张的情景。一片树叶掉进了瓦伦西亚港,变成了西班牙征服舰队扬起的白帆。船离开时顺风顺水,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后缓缓驶向韦拉克鲁斯港。但航程过半时,船遇上了顶头风和逆流,超过一半的人员害了船热病。八个月后,船终于抵港,一行人深入雨林腹地,遭到玛雅人的截击,最后只剩三人。这是伊兹的小说,剧情至此戛然而止,一行人悬而未决的命运落在了他的手上。定夺生死,这是身为医生的克里奥每天都在做的事。

      “水冷了。”伊兹轻声说道。克里奥从想象中回过神来,说了声抱歉,重新拧开了热水龙头,白色的蒸汽再度升起,两人的目光交汇。克里奥琥珀色的双眼被水汽润湿,像两片刚化开的初生星云,投映在水面上。伊兹对准克里奥的嘴唇吻了下去。

       克里奥感觉自己的体温在升高,现在他整个人跪进了浴缸里,热水没过了他的胸口。他似乎看到十五年前那棵樱桃树从地下冲出,击碎了浴室的地面,抽出深绿色的枝条,结出果实,成堆地落入水中,红宝石色的液体如同窗外的暮色一样绽开。伊兹的身体与思想重新与他合为一体,她在微笑,但脸色苍白。克里奥紧紧抱着她:

      “我就快找到那种方法了。”

       伊兹没有说话,她把耳朵贴近克里奥的胸口,听着他坚实的心跳声。她的手指正在脑海中的蓝色版图上游移,从英国出发,驶过英吉利海峡,被洋流带往非洲,再一路漂流到悉尼。她想到那个传说的后续,生命之树上的果实被鸟雀取食,造物者最终得以拥抱天空。

       “我明白。”

        两人在水中坐了很久,直到最后一点天光从窗口流尽。

        金色的西瓦尔巴,即将湮灭的恒星,一颗树,无数沉没的星座,黑色的墨水,未完成的航行和一个男人手臂上隐隐刺痛的刻印。这是克里奥在梦中看见的全部内容。

        伊兹凑近克里奥的耳边,轻声说道:“下雪了。”

       “什么?”克里奥从梦中惊醒, “你来这里做什么?”

       “我们出去散散步吧,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现在不行,”克里奥眉头紧锁,用手捋了捋头发,他无名指上的婚戒被擦拭得光亮如新,在橘色的灯光下呈现出星辰般的色泽,“下一场手术要开始了,”他微微向前倾了倾身体,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伊兹已经走出了办公室。

       克里奥听见走廊中渐渐远去的脚步声,大门的开启声,涌进室内的风声,疾驰而过的汽车声,喷泉的流水声,大门的关闭声。这些声响瞬间出现又瞬间消失,近在耳旁又遥不可及,仿佛来自另一个宇宙。

       二零零零年冬日的某个周末午后,迟来的初雪光临蒙特利尔。城市在一瞬间变得安静,透明易碎,甚至有些荒凉。

=========================

注:以上内容为电影剧情的延伸,并非剧透。涉及剧透的分析从此处开始。

电影第一次看是08年初,被剧情简介吸引买了碟,但没有看完。上个月重新看了一遍,对比叙事上颇受诟病的《生命之树》和《云图》,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已经把节奏做出了他一贯的水准。口碑不好的原因在于影片内核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太简单。太过熟悉的东方哲学和因果论加上动机单纯的三段故事让很多人没有解读的动力。但达伦真的拍得太美太纯粹,影像叙事的原初感是这部作品最抓人的地方之一。

关于剧情:

①最简单也最直接的解释方式——托马斯是小说人物,克里奥是现实,而飞往Xibalba的汤姆则是内心。三者为一个人从迷茫,顿悟,到超脱的递进。

②托马斯是过去,克里奥是现在,而汤姆是未来。托马斯是生命树的种子,克里奥是生命树的成熟,而汤姆是生命树的衰败。象征了生命和人类文明的轮回。

③托马斯是因犯下戒律而被驱逐者,喝下生命树的永生汁液如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克里奥是生命树(造物者)的子民(人类),苦苦追寻治愈肿瘤消灭死亡的方法好比人类修建通天塔;而汤姆是神明,平衡着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托马斯打开道路,保护着子民的遗物)。

④比较接近《云图》的解读法:托马斯是前世,转生为克里奥,求索着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护一个有着相同灵魂的人(伊兹),而找到治愈衰老方法的克里奥依靠药物活到下一个500年(汤姆),只为了和爱人得到永生,却在最后时刻明白了死亡即创生的道理。

好吧,这是一篇迟到了5年的影评......

 3 ) 圈粉达伦

《珍爱源泉》“3+3+3”。三段故事、三个维度、三层含义彼此独立存在却又相互映射,达伦用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诠释了他对生命和爱的理解。独立导演的第三部作品,敢于挑战如此宏大的主题,看得出他的野心和自信!影片中充满中、西方的宗教隐喻大大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在讨论形而上的同时并没有枯燥的说教,有着很强的带入感!实拍化学反应代替电脑特效,让人看到他对细节的把控能力!8分!ps:好吧,我承认,正式被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圈粉!

 4 ) 人生并不是微不足道

 生生不息,自然本身就是个有机体。在自然中,生命是绝对平等的。之所以会有微不足道和渺小的想法,源于个体生命本身的自大观念。
 如果,人能反省所遇见的狂躁和膨胀,会发现世界和生命出奇的光辉。

 这部片子,想讲的东西太多,有点像部科教片。

 5 ) 爱她,就让她自由

《珍爱源泉》讲一个男子为妻子得癌症且濒临死亡而作种种努力,在后悔中度过一生,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执念,接受了死亡。
这部电影涉猎到哲学、伦理学、宗教等等,想要表达的很多,集中表现人对死亡的恐惧、抗拒,以及人的孤独感,更深一层的是以个人主义为内核的现代西方文化的焦虑。导演试图逼近东方文化的意图明显(如太极、禅坐、原始部族),表现方式却是地道的西方话语。本片以一个外科医生汤米的回忆与现实交织呈现,有插叙,倒叙等,连接手段是汤米的精神幻觉和精神分裂。

影片的三条线:、
一是汤米在宇宙毁灭尽头时,存活在一棵生命之树下。
二是汤米与其妻子丽兹的生活。
三是丽兹写了一本书:《珍爱源泉》,讲的是欧洲黑暗时期,教会权势庞大,西班牙女王派遣队长去玛雅寻找生命之树,挽救西班牙被庭长吞并的颓势。

生命之树
一、丽兹的书里。片头有提示:因此 上帝将亚当和夏娃从伊甸园放逐 放置一把火焰之剑以保护生命之树 —— 《创世纪》。
亚当夏娃因偷吃智慧之树的果实,得到智慧后,惹恼了上帝,而被放逐。吃掉生命之树的果实,可以得到永久的生命。
这句话有三个意思,一是人的生命有限,二是人要面临死亡,三是人离开上帝后,要靠自己。故而有两个困境摆在人面前,一是对死亡的恐惧,二是孤独。
孤独分两种
日常生活的孤独:人与人之间,与害怕亲密、担心被拒绝、感觉害羞或不值得被爱有关
存在的孤独:个体在世界上独自存在、独自离开,每个人生活在只有自己才完全理解的世界里
电影中两种都有涉及。
二、现实中,汤米所在医院的探险队在玛雅文化遗址处,找到了生命之树,学名自然龙爪桑,带回了一些样本。他于无意间发现这种植物样本有促进细胞生长,增强细胞活性的功效。

片中选择宇宙灭亡的方式是收缩,生命之树朝着西保巴所在星系飞去,回到本源。然后宇宙大爆炸,世界从一个点重新开始,轮回。影片色调阴郁,以阴暗和明亮为主,几乎没有鲜艳的彩色。现实是宇宙茫茫,星光璀璨,只身一人,一棵树。汤米的回忆在象征死亡、没有阳光、下着雪的冬季。丽兹的小说中以黑夜为主要场景,出现亮光有两次,大门开启,女王授予队长订情戒指;到达了生命之树时,太阳在绿叶后。

回忆
男主,外科手术医生。女主,写小说。

汤米拒绝与丽兹出去散步(9:50,80:30),坚持留在医疗室,为得了脑肿瘤的猴子做手术(丽兹得的也是脑肿瘤)。他想找到治疗的办法。他必须抓紧时间,不然丽兹就要离他而去。他认为看雪是浪费时间,无意义,工作才能保证价值。不管是有意的,无意的,潜意识的,他都是在躲避。不敢正视死亡。他试图抓住可能带他脱离孤独-死亡之海的东西,工作不停。丽兹却不这么认为,这是第一场雪。丽兹并无悲观的表情,反而很积极,时间对她来说——宝贵。她想与汤米享受剩下的时光。(男女对待困境的思维方式不同,男人偏向于解决问题,女人爱抱怨而不解决(并非贬义)。)汤米的内心是焦虑的,一句简单的话,就容易引起他的怒火。看似理性严肃的面容下,是克制、压抑。

他在身上刻一圈一圈,记下的是年月,还有与丽兹的回忆。还有每天用指尖去触碰生命之树,是为了确认生命之树的存在。一人在世,是怎样的孤独。

汤米违反医学伦理,对实验动物使用未知的化合物。在他看来实验动物,是作研究用的,是一种工具,而非其他。可动物也拥有人一样的生命。

丢失的戒指并不是偶然,是汤米的疏忽大意,漫不经心。说明白点,就是忽视。

丽兹听到汤米说到关于她的书时,兴奋地介绍起来,最后才发现汤米只知道西班牙,完全没有看她的书,有点失望。汤米对此毫无知觉。他拒绝感受痛苦,体验孤独。尤其在说到阴间,死亡时,一脸厌恶。丽兹说话时,他的关注点倒是丽兹的脚,对她说的话则是充耳不闻。丽兹已经处于十分孤独的境地。

濒临死亡的人,究竟是怎样的心境?丽兹乐观的表情,我以为是真的,她的恐惧也是真的。通过写作的方式,也许她减轻了一些孤独感。有个寄托,人就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当丽兹发现汤米的戒指不见了,很生气,以为他已经不爱了。不信任。女人的直觉告诉她,她和他已经不再从前,这一点没错。肿瘤压迫她的痛觉神经,她不知冷暖,感觉出现紊乱。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她渴望被理解,被爱。真正的爱,不论生老病死,依然能包容,全身心的接纳。不管是好是坏,要爱,就要爱她的一切。弗洛姆认为爱能克服孤独,但正如前所述,存在的孤独是不可弥补的。性爱,总要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制约。

汤米任性,固执己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不知自己的界限,总要追究到底。他要战胜癌症,还要战胜死亡。但是,到底有没有穷尽?就算是到了最后,又能怎样?生命仅仅是时日的延长吗?他最后是认识到了宇宙之大,却错过了与她相处的短暂时光。活在世上那么久,后半生却一直活在后悔和痛苦中。

小说
女主,西班牙女王。男主,队长。
丽兹的小说人物很容易看得出来是什么。
禁欲庭长,残害异教徒,邪恶的化身——象征无情的癌症,想要杀死女王[丽兹]。
她的小说反映一些真实情况。癌症在脑部,不能直接切除——不能杀死庭长。
庭长不仅迫使人肉体上屈服于他,还要奴役人的精神。
但丽兹不从。她心中有希望。她从神话中得到启发,态度有所转变。神话中的人死亡后化作山川草木。肉体的消亡,也许不是真正的消亡。
戒指的含义:不抛弃,不忘记。

回忆
医学上有个词,叫临终关怀。尊重病人的意愿,考虑病人的幸福。

50:00开始,一路上没有声音,暗示汤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显示他纷杂的内心。
汤米只顾思考,研究,完全弃置自己的感受。每次手术时,都作最坏的打算,准备毒药,不抱任何期望。一次次否定自己,让自己陷入困境。极度理性的背后是疯狂。油尽灯枯般的绝望。

他只看到死亡的可怕,没注意到当下生活的幸福。
他不放开她,不让她走。
经典对白:
——我要你和我在一起 I want you to be with me
——我在和你在一起 I am with you. Look.
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 I’ll always be with you.

丽兹走了。身心终于崩溃了。
生命之树也枯萎了。
生者最痛苦。有生,就有痛苦。
一切枷锁,原来是自己。
80:30是9:50的回放吗?不是。他明白了,不再坚持己见。放下自我的执念。

有几个地方没弄明白,小说的结局是队长长成了草,野蛮人跪下是什么梗,西班牙女王派遣他出去的真实目的。对应着丽兹的想法是什么。

丽兹在影片的戏份很少,但很重。她的温柔正是力量所在。汤米虽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但一次次显示出的是自己的无能(一开始无法治疗肿瘤,然后是丽兹死了)。汤米说话很直接,而丽兹话中有话。汤米是二元思维(不是生就是死,反正没有中间),丽兹靠的不是思维,是感知。

如果重来一次,汤米救活了丽兹,那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始终还是要死的。
最后汤米戴上的戒指,应该是虚的。心中有。意思是他找回了爱,如何去爱一个人。包括他自己。

影片中有一些东方思想,但还是浅尝辄止,主体还是西方的。貌似最后东方思想打败了西方思想,额,东方思想没有打败这个概念。尤其在佛教里,万物皆空,思想意识通通没有。有,就是没有。靠的是顿悟,没有思索的过程。连‘不要思索’这种念头也不要,连‘不要思索这种念头也不要’的念头也不要,以致无穷。那是真空。

 6 ) 生命 爱 永恒 - 《珍爱源泉》

 生命能否永恒?是否真的存在Xibalba这个生死之门?一名科学家,致力攻克脑肿瘤的研究,某天,他发现从南美一棵古树上采集的样本对治疗发生神奇作用,而此刻自己的妻子却正处在脑癌的晚期,妻子坚持写小说,小说里的故事发生在古西班牙,为了美丽的女王,一名征服者奉命来到玛雅寻找不死古树,当他爬上金字塔顶遇到守护圣地的土著长老的时候,文字在第十章嘎然而止。电影的画面也切换到空寂美幻的星际,一颗玻璃球宇航器搭载着和男主角一模一样的未来人类,而身边是一棵即将枯死的大树,它正是爱人的化身,它正飞向一颗叫Xibalba的星体,在星体爆炸燃烧殆尽的一瞬间,生命,时间便会永恒,这是挽救妻子的唯一方法。

 古代,今生,未来,新颖的故事框架,然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命,爱情,死亡。该片在06年威尼斯电影节上备受注目,被称是一部摆脱好莱坞气息的电影。

 画面回到玛雅金字塔的祭台,本充满敌意的土著长老惊恐的跪下,他看到了未来的圣人漂浮在眼前,女王的战士看到一道美丽晨光在招手,顺利通过石壁走廊,此情此景平生未见,不死古树,生命源泉,就在眼前,这里也叫Xibalba。当他凶嗜的喝下树木的汁液时,本以为会得到永生,却从他的身体中长出无数的草木新芽,他最终长眠于此。

 死在混沌中新生,生只是死的开始。

 飞行器撞向即将毁灭的星体,古树在流光中,化作一颗果实。丈夫拨开妻子墓碑上的积雪,将它埋下。

 “多年后,这里会长出一棵大树,当鸟儿带走树上的果实,她便随风而去。”妻子拥抱着丈夫如是说。

 生命,因爱永恒。

 短评

很早就买了的碟,很美,但太晦涩了。我们死了以后都要去那个叫做“屎粑粑”的星云、、、、、、

7分钟前
  • 深红
  • 推荐

达伦很有想法,但表达太悲观了。

12分钟前
  • 黑胖砸儿
  • 还行

探讨永生、轮回、牺牲,以及不朽的爱情战胜死亡,交叉剪辑和匹配转场够华丽,但巨大的野心和唯美的视听语言并不能掩盖内容上的苍白无力。东西方元素大杂烩后只熔铸出一只四不像的怪兽。Clint Mansell的电子乐依然令人欲罢不能,多次使人想起达伦的巅峰杰作[梦之安魂曲]。(6.5/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受不了 神神道道 拖拖沓沓 一星是给配乐的

18分钟前
  • 滋滋
  • 很差

这片子应该在电影院看的,我的电视太小了,看这种片子有些滑稽。

20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死磕终极命题的,基本都很难看。

25分钟前
  • 皮革业
  • 较差

为男女主角

30分钟前
  • 桃花岛傻姑
  • 还行

珍爱多一秒,大梦方觉晓,若欲得解脱,唯有到死亡。

3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用实拍化学反应达到CG效果从而省了上百万美元预算的影坛传说。

37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推荐

好电影是不言而喻的,佛经里讲不可言,本片涉及大量宗教信息,但并不晦涩。汤米无法接受妻子的死亡,抗拒甚至妄想征服,有畏无敬。注意妻子的葬礼上他更多的是愤怒。宇宙中,死亡就是往生,恒星的湮灭会诞生新的恒星,坟上种下一枚种子,种子长成大树,开花结果,当鸟儿吃掉果实,你就会和它一起飞翔。

42分钟前
  • 铁旦
  • 推荐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46分钟前
  • mslb
  • 力荐

相当的精彩。什么是永生?怎样才能永生?无论古老的历史中,还是遥远超进化的人类,都不会停止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都不会停止对这条路的寻觅,一切皆是浮云,唯独,最后的爱是你-我永生的源泉。

48分钟前
  • Gareth
  • 力荐

我靠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电影确实好难明。

52分钟前
  • 七色潜水艇
  • 还行

剧本出来后,就该明白是赔钱的,何况还经历了一次失败(皮特、凯特版本)华纳还能继续投资也是够勇敢。

53分钟前
  • 长袜子
  • 很差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开始。达伦这次做作了,向科恩兄弟学学吧~

57分钟前
  • 豆友1576610
  • 还行

看不进去

59分钟前
  • glen
  • 还行

佛说,前世500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相遇;我说,昨天,今天和明天,遇见你,三生有幸,珍爱也就是这般感觉,在一起平平淡淡,等到一个人离开了却撕心裂肺,身如枯木。三个穿越时空,变幻莫测的故事,平行叙述,而主题永远因为爱情,何为永生,何为死亡,有爱便永生,无爱便消亡。佛说,不可说,一说即破

1小时前
  • 方枪枪
  • 还行

非常地美不过非常非常奇怪会有studio愿意送上三千多万(甚至原来是七千多万)

1小时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构图太精美了;感情和音乐的起伏相得益彰

1小时前
  • boks
  • 力荐

留一聲浩嘆…,很多人覺得達倫阿儸諾伕斯蓋的哲學觀很混亂,其實導演羅織各種元素自有他的深意,並非單純的噱頭,他是想把東方哲學:禪、佛、瑜伽、太極等所揭示的奧義,與瑪雅古文化、西方基督教精神、甚至物理學的物質不滅論等做一個統合,告訴我們他自己對於死亡的思索和認定,亦既是“萬法歸一”,

1小时前
  • 匡轶歌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