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

HD中字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约翰尼·李·米勒,娜奥米·哈里斯,埃拉史密斯,卡尔·约翰逊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1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2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3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4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5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6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13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14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15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16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17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18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19弗兰肯斯坦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虽然今天很累,槽还是不吐睡不着觉!

今天跟几百个妹子同处一室把这两部看完了,我是快开场前冲进去,结束后马上冲出来,为什么就没有汉子喜欢BC呢,为什么我就买不到中间的票子?那样就可以跟外国的帅锅坐一起了捏,密集恐惧什么的就不怕不怕了捏。=。= well,废话不多说,赶紧来一吐为快。两场看下来我还是更喜欢BC演科学家的那场,虽然夸BC演怪物演得怎么怎么神的话已经快把我的耳膜撑爆掉了!o(>﹏<)o 对于怪物这个角色,BC的肢体动作以及台词都比Jonny的更夸张,看得出他很卖力,功课做得很认真,很有才华。。。。blahblahblah,但我还是觉得他有点过头了,他的夸张甚至有点影响剧的节奏,虽然只是打了些很细小的结(真的到演床戏杀人摸女人的时候么倒放不太开了,看你亲Jonny倒是蛮起劲的!),不管怎么说Jonny的那版的确更流畅自然,几乎没有让观众出戏(这点对我来说很重要!) 纵观BC演的各种角色,我发现他是很不适合演智力有残缺的角色的,怎么看他都像是在装傻,而且装得非常滑稽,我会笑并不是因为剧情,而是嘲笑他演过头的那副傻样儿,而且他各种扭曲的bodylanguage,根本就是在炫耀他的翘臀吧,=。=可惜他扭得再像,也敌不过Jonny那双天真有神的大眼,而且Jonny更壮,嗓门更加粗哑,光头也比较好看,演技又收放自如。而BC好像有点忘我,只顾自己演得爽而不管别人心里是什么样的OS。啊不管怎么样,我挑的这些刺真的只是很小很小的几乎让你没有感觉的刺!(←是有多没种!?) 当然我也不是很满意Jonny演的科学家,拜托,当看到他穿塑胶围裙的时候谁会觉得他是科学家,杀猪的吧亲?而且他自己也说他演科学家的时候会被演怪物时的情绪影响到。。。这是不应该的吧? 而让BC演这种IQ比EQ高几百倍的角色那是易如反掌,他穿长大衣白衬衫也更帅气,我是一百个相信他不懂得什么是Love。 另外想提一下开始想补DannyBoy的电影了(我更喜欢这么叫他),以前看过的猜火车、sunshine、甚至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什么的都好喜欢,剧中当那个类似火车头的东西出来的时候我汗毛都竖起来了,而且竖了两次,虽然我也解释不清为什么? 最后,我必须跪下,面朝西膜拜大英腐国,最后两人互相表白一起私奔北极的结局让我措手不及,只能鼓掌叫好了!Bravo!!!

 2 ) 等了五年,圆个小心愿

周末早起,在重度雾霾中穿梭30多公里,就为了看五年前一部剧的录影,这份诚意足以感动英国国家剧院了吧。今年是National Theatre Live正式入驻大陆,虽然拿出的第一轮作品都老得很,而且三部剧已经看过,但禁不住有错过五年的Danny Boyle力作《Frankenstein》。主办方无疑指望黄瓜先生(大家都叫他“卷福”,不过我觉得Cumberbatch和Cucumber更像)赚眼球,甚至联合Tom Hiddleston的《Coriolanus》打出“男神季”的标语,但该剧最让我期待的还是Boyle的导演,对Mary Shelley经典哥特小说的改编,以及Jonny Lee Miller——这位演艺才华很可能不输给卷福、只不过没有走商业大运、但又比他帅得多的男演员。

到了遥远西北部的中间影院,终于有懂行的工作人员给我答疑解惑:虽然该剧在初演时是两位男星每场交替扮演弗兰肯斯坦和怪人,但本轮大陆的片源只有卷福扮演怪物的版本,也就是说,我期待两个版本一网打尽、享受Lee Miller大放异彩的机会暂时破灭了。

开场颇具印象派色彩,怪人从一个貌似襁褓的圆形布障里挣脱而出,在血色的光线下像一只刚出生的羔羊蹒跚挣扎。Boyle对怪物行动的想象应从婴儿、幼兽和精神病患者身上汲取了很多灵感。这种充满表现力的诠释很适合舞台,卷福的表演也无懈可击,但偶尔会被“有爱”的女观众解读为“萌”,招致煞风景的笑声。

剧直接跳过小说之初对弗兰肯斯坦人物背景的交代,让我担心这样的删节会弱化人物动机和故事深度,到后面才发现,这一桥段被巧妙地转化为弗在一个梦境里与死去弟弟的对话。该剧将小说中很多难以在戏中直观表现的心理活动和时间延展转为人物的话语,若编剧和演员的功力不够,很容易让类似桥段显得突兀做作,但在这里还是流畅有效的。如果说遗憾(不可避免的),那就是怪物逃跑之初与老农一家的互动和结尾追逃到极地——这两个小说中最引人入胜的段落——还是改编得过于简单了,以至于怪物秘密寄宿的小屋完全没有出现,只通过上下舞台和老农儿女的感叹(“你看,地里的石头都神奇地消失了!你说是谁干的?我们终于可以开垦了……”)来衔接,人物互动有些松散。虽然把力量放在对话上无可厚非,但还是觉得这样有创造活力的导演,这么大的制作,完全可以多演半个小时来更深地挖掘怪物的世界。或者,可能只是我意犹未尽吧。

不得不佩服雪莱,18岁的少女在19世纪初就写出了兼具浓烈的哥特氛围和浪漫色彩的恐怖科幻作品,其所包涵的思想内容也足够丰富、甚至多变。人性兽性、边缘化是催生犯罪题材作品的永恒主题,但她让其中之一创造了另一方,于是权威、归属、伦理这些哲学概念也被一并卷了进去。尤其是在这个年代,从克隆到生育本身,人类文明反省自身创生的权利责任俨然变成了小说影射的一个重要方面。怪人是弗兰肯斯坦沉迷科学、远离人情的产物,但他却将爱和皈依人类社会视为终极目标。弗摧毁了辛辛苦苦答应怪人制作出的女怪人,只因为他不能接受怪物比自己更深刻地领悟爱和情的事实。自尊受伤之后是赤裸裸的嫉妒和复仇的欲望,他因此对女怪人所下的“毒手”,从某种意义上,可归类为hate crime,甚至比怪人杀生的行为更令人不安。弗追赶怪人到北极,一心要消灭他,却发现怪人已是唯一他所拥有的东西,而在他因寒冷和饥饿而险些死去的时候,怪人也紧张得不知所措。这外表的怪,和思想的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势必互相依存。到最后,爱与恨,正义与邪恶,其实已在高热下相容,流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在每段人和人的关系中。

可能是品味被NT惯坏了,以至于两部今年的新作都有点underwhelmed。但NT的作品有个特点,音乐几乎只在换场时出现,就算故事有高潮低谷,但戏的能量是恒定而连贯的,这或多或少弥补了拍摄剪辑所留下的片段感。所以每次看完还是会有世界转换的恍惚,都需要长长舒一口气。这个周六,不大的影院坐了个满场,远比零星要响亮的掌声迟了五年,虽然一想到这只是个录影,大家也不禁扑哧作笑,但谁又能说不爽呢。

(七月末中间影院场)

PS.上周末又看了众筹成功的第二版。Miller对怪物的诠释,很多灵感来自两岁的女儿,难怪其角色也更惹人同情怜悯。第二次看,发现英国现场观众和大陆后辈的笑点频繁错位,甚是有趣。Underworld的电音专辑听不来,但为该剧做的配乐相当精彩。

 3 ) I don't know what love is——Frankenstein之博士缺

友情提示:

1. 鉴于我只是缺缺的脑残粉,所以这篇里Creature不会细写,米勒叔叔对不起了,你就安心中箭吧……Creature的表演部分下次缺缺演的时候再来详述(与花痴)。

2. 以及无论是雪莱奶奶小说原著还是Nick Dear改变的剧本,我都圣母无比地偏心Creature,所以总是不太忍心叫他怪物,长相猎奇没有名字真的不是他的错啊……这里就直接用Creature吧懒得翻译了,所以看不顺眼的表掐装13,掐点在圣母哟。

3. 因为去年没有看,又死硬撑着不给自己剧透下了之前很多好姑凉们偷录的视频也不肯看,只来回撸官方trailer以解饥渴。所以这是第一次看,许多细节可能有问题。日后还得来回撸偷录,随时修正观点。

剧评就像游记,有个那个谁说得好,要写就得趁热打贴。所以当一抬眼发现火车恰巧停靠在Ingolstadt,剧中Frankenstein的故事开始的地方、我那颗玛丽苏的少女心又<删掉>特么</删掉>不淡定时,果断翻出本子和钢笔,开始把昨晚的演出记录一下。六月中旬拜仁的山间,阳光温暖明媚,怎么都好奇雪莱奶奶如何想到把这里作为Creature的起点。这一意外而短暂的停留让我心间突然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奇妙感(就是一把年纪突然少女心玛丽苏了)。好吧由于这个Ingolstadt是德村实实在在的一个地名,结果看剧时它就莫名成了德国众奇妙的笑点之一,台词中一出现Ingolstadt下面就是一阵狂笑=。=

坐了7小时火车到慕尼黑看完第二天又坐回来,回来觉也没睡地敲感想,谁敢说这不是真爱就咬谁>n<!

进场后怀着ws地心理观察了一下,CINEMA Theater巨大一剧场几乎全都坐满,好吧减去至少三个座位——我订了三张票,进场前一个霸气的德国阿姨送了我一张,由于我订票晚了一步,只剩下第一排座位,阿姨这张是第十排正中,明显有利偷录许多,于是就很无耻地接下了坐去了第十排,我订的三张完全没有用上。即便这样,除去少数又偏又猎奇的座位,中间真不枉座无虚席四字。

开场前,一位NT的工作人员<删掉>头发快掉光的</删掉>老爷爷在台上主持剧场,介绍NT和NT本季其他剧目的Live,并对Frankenstein进行了演职人员简介。当他说到Benedict Cumberbatch时,原本静悄悄的剧场突然沸腾起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妹纸们尖叫着鼓掌,以至于坐我旁边的一个外强中干高壮少女心德国大叔充满鄙视地对全场女性摇头。老爷爷说好吧我现在知道你们是为什么坐在这儿了。说完下边大家又爆发一阵傻笑。笑声中老爷爷十分有职业操守地淡定地继续完成他的工作。提到米老鼠叔时下面又尖叫了一阵,不过这回我小心眼发作没加入其中米勒叔叔的粉丝要掐请随意Orz

老爷爷和屏幕交接完任务后屏幕上放的是一段NT的类似Frankenstein the making of一样的短片,不确定是不是之前大家讨论的一拖再拖的要在BBC4播出后来又说要改在影院上映的放鸽子惯犯纪录片。里面缺缺好几段排练镜头真心美好!真的!看到他的美好我都傻得连母语都词穷只知道不停地甩出美好一词来形容了。他是那么修长、纤细、线条美好,青春、朝气、热情投入……啊对不起你们一定要相信我这绝对不是在苏!

还没来得及苏完呢昏暗的舞台阴仄仄的红光躁动的心率,立刻把人拽入了不安之中。之前读剧本,开场描写那种神囧的喜感全然消失,倏忽间便置身于十九世纪的南德小城Ingolstadt黑暗超市的石板路和Frankenstein博士危险的实验室中。这是我在管子和下载视频上撸过无数遍的一段,没有一遍能带给我昨晚那种真实的穿越的感受。

博士从观众席中间那条道上囧萌囧帅地上场,只看到背影。剧本对博士形象的刻画十分单薄,身为从小以科学家为理想长大虽然走上一条跟自然科学没有什么关系的不归路但也仍要努力地在科研道路上撒开蹄子狂奔的脑残科学家控,在读剧本的时候也只会觉得到底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深井冰脑残到逆天的物种存在。可是缺缺一上场,那茫然的一转身,那淡定地掸掸手套,那懒洋洋的揉揉眼一抻腰,那走向Creature的第一步,那看向自己实验成果的第一眼,那措手不及被Creature掀翻后的一惊惶,爬在地上惊恐地倒退着阻止Creature的前进,还有那一声“keep back do as i say”的厉喝,和迅速给Creature的头上罩上麻袋然后仓皇逃窜,46秒间,一个血肉丰满的眼中只有科学,离三思后行这词有点遥远,完全嫁给实验,成果最高,自我意识过剩,又有强烈控制欲,却胆小怯懦的科学怪人的存在便从此合理起来。是缺缺的领悟与表演证明了这个逆天的存在的合理性。It was amazing! 泥玛我供氧不足的大脑就残存了这么一句花生夸过卷福的话。这确实太不可思议了,剧本中各种读着觉得奇怪或违和的地方一到舞台上、一到缺缺的诠释中便变得如此合乎情理。

博士叫Creature停下突然给他套上头,而后从自己的作品前落慌而逃,这样子引发场下爆笑。悲剧就在这笑声中拉开帷幕。

Creature探索世界的艰辛路程从足下开始,创造他的博士却不在他的这段人生中。

博士缺的再出场,是在火光映天的夜晚的日内瓦湖畔。他举着火把一脸焦急而又状况外地冲入寻找失踪的弟弟William的人群。湖边博士跟未婚妻Elisabeth的争吵在剧本中只会增加对博士的厌恶,但舞台上缺缺那声“你就毛盯着他一点吗?”加上Elisabeth妹纸可无辜地说“我都躲起来了要肿摸看着他!”却突显了博士的非正常人类思维和脑抽,让他显得略不讨人厌。他俩的争吵引来大家的笑声,有点像对缺根筋的Sheldon的那种不带恶意的嘲笑。看小说与剧本时,我是多么替Elisabeth这个好妹纸愤愤啊,到此我真是脑残花痴模式全开只想拍着她的肩说妹纸你就认了吧!<删掉>快停下你已经三观不正了好吗!</删掉>

停下笔抬头看窗外,火车仍在葱郁的拜仁山间沿着静静流淌的美茵河行驶。但现在往南已经看不见阿尔卑斯山的雪峰了。而回忆中的博士缺,这时应该是追逐Creature上了勃朗峰。缺缺那一声声愤怒的呼唤里包含的不仅仅是对Creature弑弟的控诉——那分明不是面对未知陌生危险的语气,而是对自己熟知人物的态度——更多的似乎是身为Creator面对自己的创造品时的那种油然而生的所谓主人的优越感的态度。

很快看见成长后的自己作品的博士暂时忘记了杀弟之仇,欣喜地研究起Creature的肢体动作和思维语言来。缺缺完全沉浸在对自己作品的满意和对自己科研的自恋中不可自拔。甚至Creature凄惶地喊出“你抛弃了我”后博士仍不能领会其中辛酸,继续陶醉花痴着自己和自己的作品,继续以主人自居,对Creature说出“你不可以对我提出要求因为我是你老大!”这种幼稚的话。这是我在读剧本时完全无法体会的一种观众对博士的无可奈何。这是直到昨晚看到缺缺的表演才能心生的感受。我一直觉得,Creature比博士更像人。但其实在看到缺缺表演的博士之前,这句话无疑是对博士充满厌弃和鄙夷的指责。看完缺缺表演后,这忽然变得只是一句普通的陈述句。这是一个天生缺乏正常人情的科研怪人,不是冷血硬心肠,而是他根本没有这些东西啊……<删掉>去你的我才没有脑残到因为缺缺而洗白博士呢!</删掉>

雪山上博士和Creature一番缠斗,Creation软磨硬泡,最终博士不是拗不过软硬兼施死缠烂打的Creature,而是被对科学的自负,和对自己能力的骄傲挑起战意,答应了为Creature造伴侣的要求。这是纯粹科学的力量,还是Creature此时已经通晓人心懂得如何利用已知条件来诱惑博士动摇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剧本和小说都没有详细交代,或许只是读者观众见仁见智的事。

但无论如何,最后是博士主动伸出右手。Creature还不懂这个动作的意义,是博士告诉他,交易达成,互守信诺。然而双手交握迟迟不分后,是Creature果断撤手离开,消失在雪地中,留下呆立在原地的博士。缺缺手僵僵地留在半空,维持着交握时的形状;脸上空荡的神情,是不知后果的茫然,或是料知结局难以收场的顿悔。

之后博士去找老爹请求合法离家出走那段争论突然让我想起他在the turning point里面Burgess被丘吉尔戳到敏感点后那段激动的理论——其实也没多大的相似之处吧不过脑残粉脑残模式启动时神马逻辑也拦不住。不过这里的缺缺表演更加入戏自然,处理感情的方式更加成熟,更好地掌控住舞台。

而后跟妹纸那段道别真是囧萌囧萌的啊!这段囧囧有神的情节缺缺表现得恰到好处!他先各种歧视妇女,抛出一堆化学题刁难妹纸,矮油那个你这都不知道干嘛还要跟我去的语气神态简直贱得令人想给他套上布袋拖出去XX了再OO哦不我在说神马我是说拖出去打一顿!可是妹纸是软妹纸啊好妹纸啊,被他逼成这样也没动武妹纸修养真是太!好!了!然而修养再好的妹纸在面对这样一个脑残未婚夫也会雄起!修养好的妹纸巧妙地运用情商威武雄壮了,抛出让博士证明自己愿意为哦不愿意给咦怎么还是有点奇怪……和她生孩子的应用题!这真是一个集证明题与应用题于一体的好问题啊!哦不妹纸你醒醒这是十九世纪啊你这样汉纸一样直白真的好吗!不好的啊果然不好的啊!博士他,他就这么被你吓跑了啊!泥玛表白都表白过了,亲都亲上去了,摸都摸上去了啊尽管是被硬上的!泥玛就这么溃不成军落慌而逃逃到鸟岛去了啊!

博士在鸟岛那段情节没有想到搬到舞台上来竟是如此短暂。迅速听Ewan叔侄说完食物顺带吐个槽,迅速教唆他俩到刨完坑挖完坟盗完尸,迅速闭门造完人……然后!缺缺居然下限了!恶意卖萌可耻的啊!梦境中那段台词我都看剧本看到能背了,没想到!那句"No, it's hard"在舞台上他给挤眉弄眼来这么一出!太过分了!泥够了啊!泥不是个脑子缺根筋的科学怪人吗!台上这个卖萌的弟控是谁啊跑错场子了吧快给我拖下去啊!!!鼻血喷一脸了有木有!当场阵亡!!!!TAT好吧关于弟控前面其实也是有铺垫的,看他弟弟丢了就急得行为略正常人类了就有端倪……(住口!

弟控继续卖萌摇头晃脑“school is so boring”……凶残台词模式开启给弟弟解说他成天都在干嘛那刻突然就苏到史啊!他那专注投入的眼神,他伸向无尽夜空的手,和最后摇晃不安的手,都指向他想要探索人类到底可不可以成为造物主的野心。没有对人间的情感,却充满饱满得要溢出来的探索科学和哲学的激情。

其实看到他挖坟造人的时候我就在想啊!原来人是这么造的那弟弟死的时候为什么不趁热赶紧造一个一模一样的弟弟呢!(你真的说太多了……

而后托梦中的弟弟天真的问出一连串深沉的问题,让原本就心存犹豫的博士决定为了自以为的深思熟虑为了全人类大义背信食言。博士在梦里被弟弟的问题启发,缺缺来回走动精疲力尽头疼欲裂的样子让我突然圣母光环普照地替博士心疼了一把。

博士缓缓领出女Creature时,缺缺的姿势那么优雅,神态那么庄重,却阴险地好吧可能他自己都意识不到这是阴险地诱导出Creature说出致命矛盾的话,博士调虎离山Creature去找新娘装自己实际去毁掉女Creature时,从缺缺的表情似乎就可以看到博士心扭做一团,将要亲手毁掉自己的作品是多么痛苦。转入屏风后面,那撕心裂肺的破坏声里充满深深的痛心和笃定。

博士婚礼的歌声真心好听,虽然之前听OST好多遍了,可是放在剧情里加上影院的音效才能发挥到最大。博士新婚夜,缺缺那神经质的紧张,真心好。跟Elisabeth那关于生娃的奇葩对白,被缺缺演得跟剧本比起来更加让人感到这个人思维跟普通人不在一个次元而不仅仅是个没良心的科学怪人。即便知道很快就要悲剧了却还是忍不住笑喷。

Elisabeth死后那丧心病狂地要利用科技为她复生,被当成疯子也要绝望地吼着辩解。努力挣脱阻拦追着Creature相爱相杀到北极。倒在Creature怀里气息奄奄,想说带皮草的缺缺好可爱XDD Creature以为博士死了,那段真心被虐哭了。还有All I want is your love. I don't know what love is. I teach you. 神马的一段一段刷下限一样的甩在我们脸上啊!比看剧本更有力!缺缺虚弱地说出那句几乎可以总结博士人生的"I don't know what love is"的时候我真心hold不住了。

原本以为最后偷录那段都是自己啜泣杂音的在谢幕的时候突然发现高估自己了。旁边那个开场鄙视过我们高壮德国大叔居然掩面哭泣!真就是摊开手掌捂住整张脸做死的抹眼泪啊……回来一听全是他的嘤嘤声……

谢幕缺可可爱了!鞠躬时衣服后面的帽子直接扣到头上萌翻!!!捂脸花痴反正你们看不见我!反正快写完了!

对不起越写越潦草……实在是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等睡醒想到什么再补充吧……评论再烂脑残粉也是有充足理由的!重申一遍就是看到美好的缺缺母语都词穷!看完基友问我是不是还活着,为了下一场Creature缺,就算失血过多也得死撑到两周后再满足地一脸鼻血地死去啊!

感谢缺缺,让我们看到如此生动自然的脑残怪博士Victor Frankenstein!

提前感谢缺缺,让我们可以看(形容词下下星期看完再填)Creature> <
===========真是搞到眼睛都看不清电脑上的字了才肯去趴了一会儿,这是补过一觉来继续的分割线=============
  
  想接着说博士梦境那段。梦中弟弟的疑问其实是博士内心的投射,是他只容的下科学创造的显意识中没有考虑过的哲学问题。那些潜意识中关于存在,创造,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等等的道德伦理,在梦境中跑出来完善他的思虑。从缺缺对这些问题焦躁的反应,可以清楚的看到博士对这些问题的不擅深思,最后毁女Creature的决定也绝非经过科学与哲学缜密的思辨之后作出的结论,而是自欺欺人的成熟思考,带有些破罐子破摔的绝望意味。泥玛我本来是偏心Creature的,现在被缺缺的博士演得都快倒戈博士了!不过相信下一场缺缺的Creature又会把我拉回去的!握拳!
  
  顺说…………Frankenstein这一家子每个人的颜色和人种都不一样黑爹爹生出白哥哥和另一种黑的弟弟真是太神奇了Orz

14/06/2012 @Ingolstadt-Frankfurt

 4 ) 弗兰肯斯坦的基与情

《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Repo 又名《弗兰肯斯坦的基与情》之我见
        目测会是一篇不短的repo,辣末从何说起呢?我们不妨先看几句台词:
        怪物“我想要的只是你的爱”
        怪物“主人,我爱你,别丢下我独自一人”
        怪物“我会全心全意爱你”
        怪物“我们是一体的,你活我就活,你不在我也不活了”
        弗兰肯斯坦“我想要的只有你”
        最后十分钟戏里,我分明能够听到全场那么多双24K纯金狗眼一个个爆掉的声音……也正因如此,下午场的最后响起了此起彼伏的!不可抑止的!发自兽心的!叫喊与掌声……
看了下午场和晚上场,总的来说,这戏所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创造了怪物,怪物渴望得到科学家的爱,但是当他出现在弗兰肯斯坦的面前,弗兰肯斯坦吓坏了,于是为了再次见到主人弗兰肯斯坦,怪物杀掉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梦中情郎,可是他也知道弗兰肯斯坦就要结婚了,于是他又潜入弗兰肯斯坦的洞房,把人家老婆先JIAN后杀了,最终两人在爱与恨的纠葛中一起走向了终极的失乐园……【整个大雾】所以,在最后的对峙中,科学家说“你杀了我的弟弟妻子”时,怪物的回答却是“我想要的只是你的爱,”赫赫,还有比这更直白有力的表白没有?!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整个人差点拍着受从座位上弹起来嚎叫!!!
        对于怪物来说,我摧毁,我杀你至亲,甚至我祈求一个女性伴侣,都是在引起你对我的关注,我害怕被抛弃,害怕你会恨我,害怕你对我恐惧的眼神,因为我爱你啊主人SAMA!!!【怪物抱大腿蹭】。于是,整部戏就在如此坦诚相待的对白中高潮并HE了。【喂】
        Well,关于弗兰肯斯坦的基与情就讲到这里,剩下的就留给大家脑补好了……【其实是怕再写下去会被揍。抱头跑。】接下来就是正经的REPO了!花痴缺亲肉体算正经么?当然算啊好么!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正经的事么!【认真脸】
        晚上缺怪物那场PO主的座位是8排1座,就是正对屏幕正中间,而且距离屏幕很近。【才不会告诉你们,为了近距离欣赏缺屁屁买了8排,结果仰视屏幕到脖子僵硬呢】结果一开场,怪物缺破茧而出,那个屁股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甩在我脸上【?】,PO主顿时都六神无主了好么!只会对着屏幕咽口水好么!差点就痴汉一样地伸手了好么!!!怪物缺像婴儿一样,挣扎着学着站立,学着奔跑,那个屁屁就一直在眼前一颤。一颤。一颤。一颤。一颤。。。。。。这种颤怎么形容呢?我想可以这样,你们去全家超市,买一盒布丁,倒在盘子里,然后轻轻推一下布丁,然后,那就是缺屁屁呈现出的质感了……太美味了不是么……这里,不得不说,这场的摄影和剪辑都相当的厚道!各种近景!各种特写!各种定格!于是除了缺屁屁之外,我们还欣赏到了被布料包裹紧致的大咚……【一公升的鼻血】
        整场弗兰肯斯坦,台词和情景各种即视感,当科学家缺说到“take my hand”和“Boring”时,还有缺滔滔不绝地演绎科学理论,并认真且理直气壮地说未婚妻笨的时候,我真的仿佛看到了221B的那货……并且……我真是爱死腐国人的幽默了!不管什么剧都能吐槽这也算一种技能么!当科学家冒着风雨去偏僻木屋“造人”时,还发自真心地问了句“天气总这样么?”然后讨论起食物,村民【姑且这么叫吧 不记得名字了…】说我们只吃水里游的,喂,接下来该说仰望星空了是吧……【金馆长脸】最后,村民问起科学家这里的食物如何,科学家用了一个词“unbelievable”unbelievable……unbelievable……unbelievable……我想他一定吃过仰望星空了……
        没文化的PO主在看剧前没有看过原著,只看过电影,对黑白电影中沉默不语、表情僵硬的怪物形象仍然心有余悸,可是没想到舞台剧版的怪物竟然是个乳齿可爱、乳齿萌的存在!!!【抓心挠肝】并且在戏剧最初,把怪物诞生时对世界的懵懂与好奇刻画地辣末美好且残酷!怪物虽然有着成人的体格,但是灵魂却是像婴儿一般单纯,当然这只是最初。开场用了较多的篇幅展现怪物学着站立时的挣扎,当怪物摇摇晃晃终于能够站立后,我们看见他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样笨拙地奔跑,笨拙,且喜悦。他会用近乎膜拜的姿势迎接初升的太阳,他会用发自内心的欢愉与鸟儿共嬉,他会好奇天空中降下的雪花,这时的怪物表现的是一种不自觉的对自然的崇拜,并且像个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善意和惊奇。之后,怪物遇到了老人,老人教他读书识字,他学得很快,从之后与科学家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读过的书还不少,并且还能说出“我同情撒旦”这样具有主观观点的话,这正如怪物自己所说“我能够理性思辨”,这时的怪物表现出的是对知识的渴求,对理性的崇拜。最后,怪物祈求科学家为自己创造一个女性伴侣,并多次说到“你是个天才”“你一定可以做到”诸如此类的话,然而当科学家毁掉已具人形的怪物2号时,怪物绝望了,他的孤独需要科学家来救赎,可科学家竟然食言,将他弃置孤独的深渊而不顾,再也没有人能够拯救他了。这时怪物表现出的是对创造者权力的崇拜。短短两小时,怪物的“人格”表现出了丰富的变化,从对自然的崇拜,到对理性的崇拜,再到最后对创造者的崇拜,引人思考与动容。同时,私认为怪物与科学家即一个人的两面:毁灭与创造。正如怪物最后所说“We are the one.我们是一体的”,也相当值得深思。
        然后说到角色互换的两个版本,我更倾向于缺科学家+米勒怪物这个搭配,首先,米勒版的怪物对我来说真是“惊艳”,他说自己观察并模仿自己的小儿子,获得饰演怪物的灵感,于是我们能够看到米勒版怪物中,开场他坐在地上掰起自己的脚在吃,这动作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婴儿会做的动作,米勒把这种人类婴儿的动作融进怪物的动作中,恰当好处地表现出了新生怪物的特质,而这一动作是缺怪物版所没有的。再说科学家缺,之前也说到了,各种Sherlock即视感,的确,缺的科学家更能表现出那种偏执、疯狂、技艺高超的天才形象,就像剧中未婚妻说的那样“一直病得不轻”,我想缺对这种疯子天才已经驾轻就熟了,所以演起来才这么一气呵成,拿捏到位。当然!缺怪物也是我心头爱!!!!!整一个大萌物在舞台上到处跑谁受得了……
        最后,让PO主脑脑缠地大叫一声:舞美最高!!!!!灯光最高!!!!!舞台调度最高!!!!!!整场戏的布景与调度堪称简洁有力!!!这么精妙的换场设计劳资眼睛都看红了好么!!!!!【原谅PO主职业病…】
        诶……不知不觉2500了……辣末就写到这里了!【越写越正经是怎么回事……
        最后……我十分想再见赵忠祥【不对】卷毛缺!!!【酷爱滚吧!
        

        

 5 ) 泪流满面的盛宴

2012年6月30日晚19:30,北京东直门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KT Wong基金会点映场,NT Live摄影版,Benedict Cumberbatch饰演人造怪物,Jonny Lee Miller饰演科学家Victor Frankenstein。

——如果有一句话的介绍足够让人给这台剧打五星的话,我觉得应该就是上面一句。

在过去的两周里,我不断重复着“主办方是傻逼”这句话,我不介意在这里再重复一遍。奇怪的票务安排[微博上早就骂一片了,我的友邻也都知道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猎奇事件],奇怪的场地安排[有多少人从东直门下车就迷路了?算我一个好不好?],奇怪的时间安排[差点回不了家的人飘过],奇怪的入场安排[你收我们手机就罢了,为啥我在看的时候还听到有人的手机在响!],从头到尾透着一股世界线扭曲透顶的味道。不过我这回说,其实是想表达另外一个侧面:主办方是傻逼没错,但这部剧的美丽,丝毫不因为主办方的一系列傻逼行径而削减。或者说更相反,它的美丽,甚至可以让在场的人对那些丑陋的问题有所宽容。

毕竟这是一个超脱了美丽和丑陋、深爱和仇恨,甚至生和死的故事。

12岁那年的春天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自己身上具有创造力的时候,也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世界不公平的时候。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和近乎必然的事件,我接触到了Mary Shelley的Frankenstein原著,那个时候的我连什么是科幻都不知道,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纯粹的恐怖故事,在我的想象里,那个被创造出来的怪物估计和电影里的绿巨人Hulk差不多。之后将近十年里,这个故事一直被我放置在记忆的边缘,也许会在提到科学道德的时候说一句,但整体来说,我不愿意想它。

我去年去英国的时候,还不知道主演二位是何许人也,也就错过了到伦敦蹭一场的机会,等到后来真正意识到他们的实力时,演出季已经结束,我也只能蹲墙角嘤嘤嘤去了。这回引进国内的消息出来,超出了我的想象,一个多月来我也一直算是活跃在争取名额前锋的人。之间的事情当然不用多说,参与到的人每个人都明白,所以我还是直接跳到真正“剧评”开始的部分吧。

相较原著,剧本对一些情节进行了精简和弱化,而同时大量强化的是人造怪物的“人生”、人性的形成和毁灭。一开场即是怪物的诞生,有十多分钟的表演是纯肢体语言的,没有任何台词,从实验室中带着痉挛和挣扎的意味站起来,从翻滚到爬到真正的走。怪物的生吓到了科学家,科学家连忙把怪物赶走。接下来主要关注于怪物流落街头的一年,从被人驱赶到与盲老人结为朋友兼师徒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怪物的“兽性”逐渐被“人性-善”所替代,但这注定是不长久的:盲老人无法看见,因而不知道怪物的丑陋和非人相貌,一旦遇到视力正常的人——在这里集中为盲老人的儿子媳妇——怪物“成人”的梦想就彻底破灭了。被驱赶的怪物从“人性-善”进入了“人性-恶”的层面,放火烧了盲老人一家。Mary Shelley和创作组在这里表现更多的是“性善论”的思想,人在面对恶之后才会堕落为恶,只是这一点在怪物这个“非人”的身上更为集中,众人向他投注的大多为恶,他也就比一般人堕落得更快。

进入到后半的时候,在弟弟William被害之后,科学家Victor Frankenstein才正式出场,而剧中的主要冲突,也从“怪物vs.世界”正式转到了“怪物vs.科学家”身上。虽然我个人平时很爱好世界系的作品,但我不得不说这样设计的戏剧张力反而更加集中尖锐且深刻。怪物终于找到了自己诞生的源头,自己被歧视的原因,矛盾也转接为母与子、生育和被生育的模式。一起去的日福福姑娘说原著中本来还承载了Mary Shelley关于流产问题的投射,我猜测估计也就是集中在这里吧。在长久的对抗和争吵之后,怪物恳求科学家为他制造一个女怪物,两人一起隐居山林。科学家为此推迟了与未婚妻的婚礼,一个人跑到苏格兰岛上去让人挖尸体造怪物了。

等到女怪物即将造出来的时候,科学家在幻觉中看到了自己的弟弟。在看的时候我就觉得弟弟的出现以及这个孩子对生育的理解是科学家观念转变的重点:如果弟弟没有说到生孩子的问题,科学家估计也不会那么决绝地要真正废掉女怪物,让怪物不留任何可能出现的后代。幻觉消失后,在怪物的面前,科学家废掉了女怪物的雏形,情节到这里进入高潮之前最后的缓冲:怪物扬言要报复,而科学家的父亲赶来接走了自己的儿子,科学家决定回老家结婚。

高潮出现在怪物复仇的场景:怪物当着科学家的面侮辱并杀害了科学家的新婚妻子Elizabeth,“母和子”的关系彻底破裂,意味着悲剧的紧张度达到顶峰,科学家全面崩溃却又无法从精神上下决心杀死怪物,两人陷入了僵持。故事的后半基本上是故事前半的颠覆,如果前半说的是“怪物所珍惜的一切被世界夺走”,那么后半就在说“科学家珍惜的一切被怪物夺走”。这一段里怪物和Elizabeth之间的对谈又一次强调了“人性-善”到“人性-恶”的下坡,怪物吸收背负的“恶”太过沉重,导致Elizabeth的“善”也无法拯救,最后一起坠落。

和原著不同的是,结尾处科学家并没有死在科考船上而怪物也并没有自裁,在剧中两人互相挣扎着“相爱相杀地”[其实并不太算是]在北极的荒原上继续着一辈子的争斗,渐渐隐没在舞台深处的光里。由于一开始就没有出现科考船的设置,所以这样的情节改编也是合理的,甚至有着更强烈的悲剧意味:只要他们两个人都还一息尚存,这样的斗争就不会停止,被创作者对创作者的怨恨和崇拜、创作者对被创作者的厌恶和欣喜,这两个要素将一直持续下去,不仅仅是在剧作当中,也在现实中是如此[不信的话大家想想anti-parents小组]。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持续不断的斗争中,故事彻底结束。

我在之前说过,这部改编剧最大的特点是表现了怪物的“人生”。在开演前的说明短片和剧后访谈中,主创们都说这是一个重要的不同——赋予怪物可以说话的能力而不是让他只会咆哮,这样使其更为“人化”,更具有控诉的特征,也让怪物在这三年中的希望-绝望-大希望-大绝望轮回更为明显。语言表达对于话剧来说极为重要,而在这一剧里,它甚至是塑造怪物的决定性因素。怪物能说话,便说明他在极力融入人类的世界,从兽的阶段进入人的阶段。通过语言,怪物可以更有效地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也能更有效地表达出自己内心中的苦闷和怨怼。在“语言”之后,出现的即是“爱”。对盲老人的爱表现为野性的收敛和努力帮助,而后面直接突出的是男女的情爱。因为“爱”的失落,又产生了“恨”,这样怪物的发展和堕落变得更加完美,而不是一上来就像恐怖片一样凶神恶煞。

由于剧本的设计,科学家的戏份主要集中在了后半,而不是像原著一样从一开始就主要以科学家的视角来进行叙述——在映后的访谈里,编剧Dear先生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说因为科学家的出场相对缩短错后了很多,所以要在短时间内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相对变得困难了一些。但整体来说他是成功的。剧里的科学家脱离了一般大家认为的为了科学不顾一切的Mad Scientist形象[很抱歉这个形象现在在我心里就剩下凤凰院凶真了],在最后更接近于一个人心凉薄缺乏感情因而只能扎根科学寻求安慰的sociopath。这样他对怪物的遗弃和面对Elizabeth时不断拖延结婚的行为也变得可以理解——他缺乏感情,不知道爱为何物,因而无法正视婚姻,更不可能去包容自己创造出来的怪物。在剧终时科学家终于自我证实了这一点,这一“母”的形象由此变得极为可悲。不懂“爱”的母与求“爱”不得的子,即为剧中最主要的矛盾。

几个配角和细节的设置也非常有趣。“爱”的最初来源盲老人De Lacey最早教怪物的词是“Paradise”——这点在巨姨的影评中有着充分的发挥我就不多说了——而怪物最早学的是“Paradise Lost”。说真的我没怎么读过Milton所以不敢妄言,但这一本书隐约也象征了怪物的发展到结局。盲老人虽然是配角,但仍然是前段的核心人物,他激发了怪物的“人性-善”,与前段其他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和媳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怪物在他身上寄托了太大的希望,所以当希望破灭时报复也来得格外猛烈。在怪物的性格发展上重点突出这个人物真的是很成功的。

后半段最为出彩的配角是未婚妻Elizabeth。主创组一直在说要还原Mary Shelley原著里一些别人没注意到的细节,我觉得这也是他们还原的一点,毕竟Mary自己本身也有着女权倾向。Elizabeth是女人,是“不适合科学研究的女人”,虽然没有受过正当的教育,但她身上反而具有科学家不具备的善良和爱,而且她本身也是个很聪慧的人——科学家向她提过一句电化学的仪器,隔了几个月她还记得并且能用在解释怪物的诞生上。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能阻止她被杀害的命运,或者换句话说她不得不死,因为怪物一心要报复科学家的“杀妻之恨”,结果她最后成了母子争斗中的悲剧牺牲品。

然后说说演员。我觉得以我的词汇量不管是从中文英文还是德文日文还是啥其他我生造出来的语言都无法表达我对BC的敬意。我的确是BC脑残粉,但我的评价真能说出一二三。怪物这个角色,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凶狠,而是悲哀,他是以弃儿的形象出现的,一直在思考的是“我这样的家伙为什么会存在”,而BC在表演中所具有的,就是这种无法解脱的悲哀和不断的挣扎。从一开始由爬到站到走的肢体语言上的挣扎——那段看得我整个人都出不来气滚来滚去——到后来声音上的挣扎,怪物从咬着舌头学说话到真正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哀求和怨恨,这种微妙又精确的控制,我只能说完全符合我对这个角色的一切期待。他的表演太美了,美得让人有种遗憾:为什么这么美的一个角色会是这个样子?在一个豆友的短评里我看见一句“你很美,才不是怪物”,我差点就给戳得嘤嘤嘤了。

相比之下,JLM饰演的科学家就比较弱气了,也许是因为人物性格比较隐忍冷漠,没有那种不懂得控制的愤怒,和BC版的怪物在一起的时候,JLM显得相对有些被动,始终带着自己作为“人”的矜持和高傲。即使是自己弟弟死的时候或者是和自己的未婚妻面对的时候,他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冰凉沉默的。当然其实JLM本身就比较容易陷入弱气的范围,想想看和Lucy Liu站在一起不就清楚了吗啊哈哈哈啊哈哈哈哈。所以对于另一个版本我期待的是JLM作为怪物的爆发,BC演过的sociopath我们看的还少吗?

接着作为一个曾经在后台混过的家伙,稍微写两句布景。NT剧院的设计和伦敦大多数剧院相似,都有旋转舞台,因此舞台和布景的旋转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幕间的切换。非常吸引我的一点是怪物诞生时的布景——怪物制造出来的地方,并不像电影里那样是冷冰冰的机器、电流以及超·科学的设备,而是一个圆形的肉色半透膜一样的设计,更多是在模拟子宫,透过大量小灯泡的闪烁爆亮表达电流的输出。这样给人的感觉是怪物是被“生”出来的,而不是通过机器制造出来的,使怪物更贴近于人类。另一点则是舞台旋转出现的Frankenstein家书房及卧室,这里的布景是倾斜的,靠近舞台中央窗户一侧更高而舞台前缘更低。通过倾斜的舞台和人物位置的来回切换,Frankenstein一家人的力量在不断切换。在父子对谈的时候,随着JLM向上方的移动,儿子的意志逐渐占了上风;而在未婚夫妻对谈时,负罪的未婚夫处于底端的弱势,只有在谈起科学的时候才会占据主导权。我之前看现场的Les Misérables,也就感觉到旋转舞台的力量,而这回的倾斜舞台显然别有一番风味。

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Frankenstein都是一部很成功的话剧,有着充足的留白和脑补空间,而又和原著极为密切。即使是NT的摄影版而不是现场版,气氛都非常好,几乎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字幕其实挺渣的我就不再评论了,反正我基本没看字幕,光听都听下来了,就算怪物咬着舌头可BC的发音依然好美。昨天场的观众基本上是BC的粉丝团——还有抱着花椰菜去的姑娘呢,偶尔混有JLM的粉丝,大家都好开心,有些段落的笑话都笑成一片,当然我是因为本身觉得这个剧内核太严肃所以基本没怎么笑,倒是后半段一直在扶额。

最后是剧本作者Nick Dear先生的访谈以及和观众的对谈。20年出一个剧本的执着真的是很让人感动,我现在觉得腐国的剧作家基本上都可以用逆天来形容了[别拿DW来说事啊喂!]。他的陈述和片头的说明短片都提到了,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希望能有轮换角色的安排,听着蛮新鲜的,当然最后结果也很不错。观众对谈的时候大家问的问题都好严肃,基本上都是从剧本内容和原著的问题出发的,据说是比29号的媒体场问题质量高,据说,求媒体场观众爆料。相比之下我还是第一个说起演员的,问他们是怎么找到BC和JLM来演的。一开始创作组的设计是打算主演要再年轻一点,但是后来发现20世代的演员基本没有能同时完成这两个角色的,所以开始找年纪大一点的。导演Danny Boyle曾经和JLM合作过于是就找了他,至于BC他当时就在伦敦,是去直接面试的。

哦这里爆了BC的第一个八卦:试演的时候BC特别认真,问需不需要真的脱了衣服在地上滚一圈,然后主创组的人说“放轻松点这就是一试演”。超萌的口译小哥翻成了“我们没有这种潜规则”,全场差点笑翻了!

然后继续是很多很深刻的问题,当然其间爆了BC的第二个八卦——有个姑娘问的是关于科学家在这个实验上的道义问题,编剧先生说“放轻松点其实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然我们排戏的时候真的有演员问我们‘科学家是怎么做出来这个怪物的’,我们只好告诉他说:Mr. Cumberbatch,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果然这是BC能做出来的事情——全场继续笑翻。再一想BC谢幕时一出戏就显得特别萌一点都不像怪物的时候,才真觉得这家伙为啥这么萌这么有趣这么……让人想嘤嘤嘤呢!感觉编剧先生真的很喜欢BC的表演,他还说如果有两个BC来演就更好了。

哦对了最后说下普通话说得非常流利连儿话音都把握得很好用词很时尚可又带一点古典派的口译小哥!英国人!虽然具有英国人普遍堪忧的发际线但是依然挡不住那闪闪发光的感觉!坚持要把BC全名拿中文念出来,我们都知道“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这么名字很拗口的!对谈结束之后日福福妹子从“想去抱编剧大腿”变成“想去抱口译小哥大腿”了!

总之零零碎碎写了这么多基本上把剧本演员和昨天现场的情况都说得差不多了。当然百闻不如一见是真的,我也不在这里放闪光弹了。等到散场拿到手机近乎11点然后被bkkls电话里怒吼着赶紧回家,我却没有一点后悔的感觉,只有看完剧之后的感慨、感慨和无尽的感慨。

从各种层面各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一场令人泪流满面的盛宴。

小蝶
01/07/2012 于北京

 6 ) Frankenstein

Thanks for the NT PREMIER on YouTube during the lockdown, we were so lucky to be able to watch both versions of the great work two nights in a row.

From the close-up camera, we could see the detail of the performance. The opening sence was impressive, especilly the first night when Benedict was Frankenstein, he was struggling to learn how to stand up bit by bit.

It was warm when the blind man taught him to talk and read and was glad that he was such a quick learner, but it became dark and brutal when he started his revenges.

The doubt has lasted for a century and we are still testing our answer. To believe it is pure at the birth and learn to live together with the monster we created or to kill it if we are unable to control it.

On the way.

 短评

刷完两版,只剩一句话在脑子里转:能看到真是太好了。简直没法想象看现场演出是什么感受。

6分钟前
  • 皮皮一号
  • 力荐

看的米勒版的怪物,改编的很好,它是你创造的怪物,它本来无辜,它学会了爱之后才学会了憎恨。我觉得我看过太多这样的故事,因为丑陋而被憎恨,因为从未被爱而只能憎恨。人们害怕一切他们不了解的,而用武力去与之抗衡。而后创造出怪物的人永远会发现怪物是他的一部分,怪物比他更了解爱。

7分钟前
  • 黑貓十一
  • 推荐

去年四月在曼城看的NT Live,震撼到无以言表,临坐的姐姐一听到我说缺哥也兴奋到不行,果然缺哥是世界人民的爱!

10分钟前
  • 款款
  • 力荐

slowly i learnt the ways of humans: how to ruin, how to hate, how to debase, how to humiliate. And at the feet of my master, I learnt the highest of human skills. the skill no other creature owns: i finally learnt how to lie.

12分钟前
  • 冰箱男爵
  • 力荐

剧本情节一般,但写得深,追溯现代“造物主”的原罪,回到文艺复兴,回到伊甸园(这也许可以解释剧中父亲、妻子这两个刻板的形象)。反讽的是,戏剧电影的形式何尝不是现代性的发明,镜头切换其实干扰了戏剧。最惊艳的是对剧场空间的运用,吊灯都在参与叙事。Jonny Miller演得好,不在嗓门,而在层次。

17分钟前
  • 57
  • 推荐

卷福的这个科学怪人,肢体太丰富,浑身都是戏,真是绝了!8.1

2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我刚刚看了米勒版的《弗兰肯因斯坦》,昨天看的本尼版,领悟到一件事情:弗兰肯因斯坦这个世界上谁都不爱,只爱他创造的creature,毁掉女性造物也是因为无法忍受creature爱上别人,而creature唯一想要的就是被爱。当我发现这一点时,忽然这部剧就变成基情剧了。

24分钟前
  • Amberose
  • 力荐

我是抱着很严肃的心态来看这个剧的。。。。。但是这真的不是相爱相杀吗?!

27分钟前
  • 勿谓言之不预吖
  • 推荐

怪物,我美丽的怪物。

31分钟前
  • 巨米雨
  • 力荐

个人觉得BC更适合演“怪物”

35分钟前
  • 豆杀包
  • 力荐

剧本好赞啊,演的好震撼。舞台效果怎么那么美!看的卷福怪物版,还是忍不住微微吐一点,真的没有用力过猛么...

36分钟前
  • 年逝
  • 力荐

在剧场看过角色互换的两场的人真心说Benedict Cumberbatch哪个角色都演得更好。他创造的creature的形象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奇迹。不说别的,他以非凡的敏捷和爆发力从杆上滑下,从窗口跳出时,那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将肉体置之度外的表演啊!Johnny并没有这种不要命的表演啊同志们。

39分钟前
  • BIOS
  • 力荐

还有这个!

41分钟前
  • 苗儿
  • 力荐

卷福纯为过瘾吧,很多肢体动作都让人觉得大可不必那样,感觉稍显夸张。剧院的摄影和灯光都非常非常棒,感动。这个故事依然那么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前卫时髦。(尤伦斯)

45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jlm怪物比bc的更接近人,有一股婴儿的天真,倒是jlm科学家该genius时是宅男该master时是屠夫,不过当年第一次看震撼犹深,哪怕有用力过度之嫌还是更喜欢bc怪物,更能映照人类内心的丑陋;不用怀疑的是舞美音乐三遍不带腻,但我不能忍受没有谢幕掌声的首都剧场,还不如moma!——你们真是去看电影的吗?

50分钟前
  • Mumu
  • 力荐

两个版本我在英国都看了,电影院看的。Benedict演怪物的那版结束后,全场起立对着屏幕鼓掌,另一个人演怪物的那版就没人起立。Benedict真是拼命,是不是因为当时他刚分手?我同学去伦敦看的现场版,还遇到了Benedict好几次,说他心情很不好,自己躲着拿着酒杯放空。

55分钟前
  • reni
  • 力荐

《贫民窟百万富翁》《127小时》《猜火车》导演Danny Boyle,《福尔摩斯》男主Benedict Cumberbatch,《神奇律师》男主Jonny Lee Miller,两位帅哥出演的舞台剧,《科学怪人》经典重现,看到的是泄露版。但也足够精彩了!

5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卷福太适合演不为世人所容的怪咖,福尔摩斯,图灵,霍金……怪物为他而设,惊人的爆发力和肢体语言,何须奥斯卡小金人的证明。

57分钟前
  • 37°2
  • 推荐

被表演彻底打动了。卷福从头到脚都是戏,开场怪物出生的几分钟甚至有异形的感觉(还有滑溜溜的声音);初次感受阳光、雨水、鸟叫、草地、白雪时的狂喜,被拒绝时的愤怒...无法不被他感染到。相较之下米勒的演出弱了些,但从片头花絮里看到他的版本的“爱的感受”似乎更好,可惜了。舞台效果惊艳。

1小时前
  • Kirsten
  • 力荐

“爱的感觉,就像是生命在沸腾。” 连续看3部英国国家剧院现场,这一部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不论表演、美术设计、场景转换、灯光、配乐、音效、故事、主题等,不在现场胜似现场。原来国外的戏剧现场都是真吃草、真火焰、真食物、真酒、真胸、真全裸…叹为观止。“生来异类,要如何做自己”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