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1963

DVD

主演:虞俊芳,郑大年,马中元,王丹凤,冯喆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6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桃花扇1963 剧照 NO.1桃花扇1963 剧照 NO.2桃花扇1963 剧照 NO.3桃花扇1963 剧照 NO.4桃花扇1963 剧照 NO.5桃花扇1963 剧照 NO.6桃花扇1963 剧照 NO.13桃花扇1963 剧照 NO.14桃花扇1963 剧照 NO.15桃花扇1963 剧照 NO.16桃花扇1963 剧照 NO.17桃花扇1963 剧照 NO.18桃花扇1963 剧照 NO.19桃花扇196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桃花扇196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侯朝宗(冯喆 饰)是文人组织“复社”的领袖,该组织主要抨击的对象是奸臣阮大铖(韩涛 饰)。侯朝宗的刚正不阿和满腹文采吸引了青楼名妓李香君(王丹凤 饰)的注意,情投意合的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决定结为夫妻。  为了拉拢侯朝宗,阮大铖匿名赠送了李香君一笔巨额的嫁妆,结果被李香君识破,物归原主。崇祯皇帝死后,宏光继位,受阮大铖花言巧语的蒙蔽,将其重用视为左膀右臂。手握权势的阮大铖趁此机会陷害侯朝宗,并且打击复社组织,追捕激进人士。一晃眼八年过去,侯朝宗早已经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看到爱人面目全非风骨不在,心碎的李香君选择了出家为尼。大醉侠2002丈夫、妻子和情人纯净脆弱的心玫瑰江湖神奇的玩具店量子恶魔我正处在困境中爵迹·临界天下在那遥远的地方1993疯狂的交易秘密部队第二季儿童捕手神勇投弹手2相会的广场浪客剑心律界巨人第一季末日来临时芙蓉镇1987离开马拉喀什血溅十三号警署巅峰拍档第十八季名侦探柯南:天空的遇难船日劫躯壳罪网里奥本客户名单风月俏佳人美丽心灵2001采声自有时生命的力量长安三万里妻子的新世界冲浪英豪美国恐怖故事:1984 第九季审死官粤语版权欲第三章第二季翻滚吧!阿信恋爱至上主义区域我家来了个小房客梦与狂想的王国

 长篇影评

 1 ) 明末爱情之一 李香君

百度上的话剧,没有电影版详细,粗略,如果不是直接去看话剧,感受不了效果,还是电影版的比较还原,但是居然说出南京我也是醉了,话剧梳笼一次居然要3000银子,电影的300还正常。梳笼在古代为妓女首次接客伴宿。
        故事都是大家俗知 复舍子弟在孔子庙前帮打阮大成,杨公子暗中介绍李香君和朝宗认识,2人郎情妾意,后知为大胡子资助拉拢,香君决意筹措退还(香君家人被阉党所害,所以痛恨),后阮大成知晓,心生恨意。后马士英,阮胡子立拥立福王为南明,抓朝宗,朝宗逃离,香君被迫嫁入弘光皇帝红人田仰,不从,头撞栏杆,血染桃花扇,娶亲作罢,后阮胡子以皇帝名义招她入宫为歌姬。后清君入关,挥君南下,史大林扬州失陷投河自尽,香君逃出,后躲入庵中为尼,后被朝宗寻回,2人琴瑟和鸣,后被公公发现身份,被家中赶出,后香君因病而死。朝宗顺治入官时,镇压农民军,因开黄河,以水为兵,几区沦为无人区,死百万。而后悔不已。几年后病逝。
      其实朝宗 包括冒辟疆 有些唯唯诺诺之式,包括杨官员,感觉那个时候的男子虽然有才,但是气节并未比的当时秦淮女子。因朝宗入官。导致市井人骂复社无君子气节。其实 冒辟疆 晚年靠写字为生,穷困潦倒,方以志脱俗出家。若当时女子能考入朝为官,也未必会逊色大名士。但是大明朝有什么好么?为嘛 投靠清朝 就被人骂了?就开始反对清复明,明朝的皇帝弄得民不聊生,不明是非,忠奸难辨,有何好?信阉党灭东林,清朝起码逐渐发展了。虽然最后从雍正开始逐渐衰败,封建社会灭亡了。不代表明朝,人民就过的幸福。 难道因为不是汉人皇帝的关系么?
       阮胡子,虽然有才能,编的一手好戏,手里培养了一群戏子,可惜人品太差,认阉党为父,祸害殃民。加害东林党人。可惜皇帝昏庸啊。世风时下。也莫说亡国了。明末清初 死千万。人口减少过半。真心惨烈啊。 不过后来起码他们2个后来在一起有一段好时光。
     推荐去看白柳门。柳如是 钱谦益。冒辟疆 董小宛 陈圆圆。吴三桂 陈圆圆。

 2 ) 有看过新版昆曲电影桃花扇的吗

6点档的电影,还以为是63年的老版,可那是京剧,还是黑白,这是昆曲,还是彩色。
效果出奇的好,结尾也写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侯方域终究落水,才子未能免俗,佳人倒守住了气节。马士英也被还以真实面目,一如国军打的才是正面战场。
拉一下片子。

开端部:赠扇——离别——画扇。

复社才子侯方域随同杨龙友访艳平康巷。侯方域当日以一折纸扇率复社同仁怒斥阉党余孽阮大铖于文庙,今以此扇赠与名妓李香君,并与之梳拢。次日,得知三千两妆奁乃由阮大铖置办,阮欲结交侯,侯亦答应替阮说好话,经香君劝说,侯方域才迷途知返。
崇祯殁后,弘光即位,阮大铖投其所好,以戏文南音得其重用,被任命为光禄寺卿。阮对侯退回妆奁一事耿耿于怀,借中堂马士英之亲戚田仰觅妾之机力推香君,与此同时,侯方域避祸远走投奔史可法。
田仰欲强娶香君,香君以死抗争,以头撞柱,溅落的鲜血洒在扇上,经杨龙友巧手绘成桃花扇。妈妈李贞丽为偿香君之愿,遂以身代嫁。

发展部:送扇——入宫——囹圄。

昆曲师傅苏昆生将桃花扇送至侯方域处,侯此时已因人际不和辞去军职,听闻香君之事,便欲重返故地,却被已升任兵部侍郎的阮大铖抓个正着。
弘光众臣寻欢梨园,强逼贞娘(实为香君)献唱,香君借机怒斥众臣,并道破自己真实身分。弘光看上香君,强其入宫献艺。
此时,侯方域身陷囹圄,只求日后能够隐居乡间,独善其身。宫中,香君苦盼自由,度日如年。

高潮部:撕扇。

南明倾亡,复社一干才子或死或隐,马士英甚至以身殉国,香君与众姐妹隐于庵观,规避清制。侯方域寻来,二人以扇相认,侯脱去披风,香君才发现侯已剃头着异服。侯辩解因从父命参加科举不得已而为之,香君却看穿侯之为人,绝望之下撕裂桃花扇,并将初见定情之诗改词叹曰:
扇面皎皎
扇骨铮铮
面污骨损
扇毁风停
香君撕扇绝情,侯方域羞愧不已,背景众人唱道:
儿女浓情何时消
桃花扇底送南朝
儿女情长,家国情仇,恩断义绝,城倾国覆,一时间人生百年,朝代兴亡,如梦似幻。

 3 ) 比较

也只有真正的史学家,才会花费十一年的时间来撰写一个秦淮名妓的传记,如陈公寅恪。也只有真正的零余者,才会花费两小时的工夫来观看一个秦淮名妓的电影,像我。香港拍的《董小宛》和同年内地拍的《桃花扇》意思有相同之处。夏梦与高远,冯喆和王丹凤简直是天设地设的两对搭子。王饰演李香君一派江姐范,港片里的李香君像在学相声里的歪唱,拿捧哏的马士英阮大铖左良玉黄得功砸挂。别看是同一齣。只是有三人得颐养天年,冯喆,可叹!

 4 ) 关于桃花扇1963的历史观的个人想法

中心思想与《金陵十三钗》相似,都是有气节的歌女的故事。歌女飘零一世,无牵无挂,有时却最能体现气节大义。 不同的是,《金陵十三钗》是反对异族的内涵,《桃花扇》是反清的精神,若大明时认为满清是异族也可以称赞,但若满清已实行汉化推行科举就没必要了。这里的歌女虽比唱后庭花的高一层但仍有局限性。文人风骨还不是儒家思想,孔家尚且能够在各朝苟安那天下寒士为何不可。只要能够造福百姓便好,为国守节还不是为统治者守节(满清迫害汉人另论)。说起来各朝的衍圣公也是厉害,在任何朝代都能教天下学子效忠当时朝代。要不怎么说,太祖对于儒家、民族的态度都是圣明的。 艺术手法:最后久别重逢,配乐是极欢快的,香君的表情是极欣喜的。给到了观众乐极而悲的观感。侯方域脱披风的时候,并没有直接给他留辫子的镜头,而是给到了妥娘、琴师等人的惊慌、香君的震惊,放佛看到了怪物一样。这种通过旁人体现主角的手法我想是在舞台剧上没法实现的,也是改编的妙处(虽然我没看过本戏的昆曲)。我是提前看过最后的片段的,所以看全片到此处时方觉得步步引入的手法高明。

 5 ) 旧时代的独立女性

黑白老电影真好看,演员颜值高,人物形象丰满,剧情不急不慢又很跌宕起伏,歌词也写得好。

李香君又美丽又有才华,有气节有思想,心怀天下,不畏强权,敢爱敢恨。在任何时代都有这样令人钦佩的独立女性啊!

喜欢爽朗大方的郑妥娘。

(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存图补丁)

 6 ) 纵使借尽西江水 也难洗我今朝满面羞

这是电影《桃花扇》里面李香君最后说出的话,语气幽怨,愤恨,无奈,一张粉脸写满了无助。说的是谁,不是别人,是自己的相公,大明朝的世家公子侯朝宗,为何说的,因为乱世离别,香君守节明志,不惜入庙为尼,苦等八年,见到的却是易服改装投靠清朝的侯朝宗。本来是才子佳人,加上民族大义,一出感天地泣鬼神的大戏刚刚上演,忽的,男主角没了。没了也就没了,再出场,换了装束,变了油彩,怎不叫人心寒。

一个女子,才高八斗,容色绝丽,还是需要一个男人的爱,最简单的就是娶她回家。香君是名妓,也不逃这个规律,所以她遇见朝宗,心生暗慕,结为眷属。她的婚姻,比之一般妓女从良多了一层意思,因为朝宗是反清复明的大义士,国人无不敬仰。香君爱他,不无这个原因,侠士良臣如乱世暗夜的明珠,熠熠生辉,捧在手上,是一种荣耀。

可是,家国大义从来是嘴上的辞令,聪明软弱的士大夫有几个会用生命捍卫?香君这厢出淤泥不然,病染玉体,血洒扇面,朝宗那边改志变节,颜色正好。一个鲜血染红桃花扇的爱情故事生生变成了笑话,香君是最后的看客。等着朝宗回来,她一听见朝宗的声音,凤眼睁,容颜美,奔去相见。旁边是她相好的姐妹们,都是当年香君与朝宗结合时的见证人。两人相见,絮絮而谈,陡然变色,只因香君发现朝宗已不是明朝的人。

朝宗解释,语言温软,男人从来不缺乏解释,大至民族节气,小至男欢女爱,还拿出那把桃花扇,说“你对我的情意我永生难忘。”这一下击中要害,一个变心变节的男人,拿着女人的情物,脸面自得,语气洋洋,真不啻对女人最大的耻和辱。何况他面对的是心性极高,纤尘不染的香君,那扇子化作刀子,割在她的心上。

接着,就是全剧的高潮——撕扇,香君劈手夺过扇子,看一眼,然后撕掉。鲜红桃花零落成泥,映出旁边朝宗那张面如土灰的脸。原来,爱情的结局是这般,不仅完结,还以这般赤条条的壮怀激烈的方式完结,那种命运的巨大嘲弄毫不留情的扑面而来。

就像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大家都说她傻,摇头摆脑,嗟叹连连。世间不是只一个李甲,他负心,你转身,优雅决绝,是最好的报复,现代女性大半会笑杜十娘的痴傻。可是,谁知道她汪洋恣肆的眼泪,没有流出来,只是在心中淌。昧于识人,落得人尽皆知的笑柄,怎是一个断交能洗尽羞辱。那就投江吧,至少江水渺渺不知道杜十娘的不堪的过往,至少水河荡漾能洗涤污浊尘世的人心。

原来,杀死爱情的不是别的,是一朝发现自己深爱的人是那般不堪,猥琐,爱慕品性的原是朝三暮四的小人,歌咏爱情的原是见利忘义的屑小。如果女人是一个读书明理,心性高洁的不俗之辈,深刻的羞愤就会令她无地自容。她恨那个男人更恨的是自己,爱之深,责之切。她太爱惜自己,所以不允许自己沾染一点肮脏,她太爱惜自己,所以不允许看到理想的破灭,爱情的死亡。她太爱惜自己,所以沉江,拼一死换尊严。

她太爱惜自己,所以喊出纵使借尽西江水,也难洗我今朝满面羞。这是香君的遗言,是千千万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女人的遗言。

 短评

字幕真好看,李香君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誓死不嫁宁撞头,活脱脱一刘胡兰。

10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复社公子、秦淮名媛,如今皆风消云逝,唯有那些诗词歌赋、那把桃花扇、这些美妙的艺术形式永远长存。盒子会始,盒子会终,有始有终;才子佳人结局不落俗套,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团圆式结局,一番义正言辞申斥,令古今多少得软骨病的文人骚客汗颜斯文扫地。

11分钟前
  • 海子
  • 推荐

李淑君演唱的插曲真是天籁之音,现存她所有的昆曲录音和后期为话剧蔡文姬配唱的插曲都无法与电影里嗓音的巅峰状态相比。谜一样的北昆四名旦之一虞俊芳几乎没有影像资料,在电影里出镜扮演傻大姐似的郑妥娘。冯喆楼下抛扇王丹凤楼上掷樱桃的片段纯真而美好,一直记得许多年。

15分钟前
  • apfelana
  • 推荐

2009.1.13想看;2018.6.28资料馆2号厅竟还真银幕上看到了!早忘了之前那个“想看”标记了。犹豫半天放弃了同时大厅的威尼斯电影节《1988年的尼可》,看到有那么多北昆演员时就遵从了内心声音。演员演得不错,有些地方略夸张,结尾也不是“双双入道”,却也是桃花扇底送南朝了。

18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还行

勉强及格。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李香君作为知识女性与青楼名妓的结合体,她并非妇节的受害者,而是主动选择守国节,反衬出明朝士大夫精神上的萎靡与不贞,作为一个女性角色,有明显的男性文人笔下工具人的特征:读岳飞传也要给岳飞名字圈红、秦桧名字涂黑,以至骂筵、以至绝情。近40岁的王丹凤状态上有老相、表演上太苦相,让角色欠缺可爱,守国节的种种举动也因此硬化。阮大铖依附宏光搞事情之前,电影里的人物都有种老派雍容,才思敏捷的侯朝宗、暗中布局又委屈巴巴的阮大铖、青楼姑娘们的调笑,尤其八面玲珑但又能坚守立场的杨龙友,带出了一个疑似丢失可又意外出土的古典中国,人际关系里有份中庸、优雅之美,比后半截的民族对立左右忠奸有趣的多。史可法振臂一呼固然热血,可全片无大场面。侯朝宗抛扇定情,也是美好的相遇

19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桃花扇的文本意象确实值得深思,李香君的演员好漂亮,但是有点用力过猛。所有演员的台词都好好。//中国现在任何拍古代电影电视剧的都应该来看看这个,现在导演编剧化妆服装师难道不会感到羞耻吗?现在那些个口齿不清、挤眉弄眼、身体僵硬的演员难道不会感到脸都丢光了吗?

20分钟前
  • lalalalid
  • 力荐

本来一部怀古剧,竟拍成了革命戏,却仍旧没有讨得成毛皇帝的好,被批成反革命,男主角被抓被斗被自杀,真是一腔苦水向东流。从文化内涵上看,颇考究,特别是吟古诗时居然还听到古调,各种服装家具房舍摆设,全部一丝不苟,不易。

24分钟前
  • 毕大费
  • 力荐

“桃花薄命,扇底飘零”,小时候在电视机上懵懵懂懂看过这部电影,长大后看了多年的昆曲,也是看着《1699桃花扇》从金陵城走出,唱遍国内外。电影剧情经过简化比较精炼,片中演员个个面孔鲜明,连李贞丽最后的一场戏都异常忠贞,呼应凸显了那个“贞”,剧本显然下了大功夫。1963年文革前拍出这样的戏,难得难得。

25分钟前
  • 熊猫眼小A
  • 力荐

小时候爱看故事和美女,看的是王丹凤,长大一点儿开始看戏了,于是专门来看李倩影和丛兆桓,来听李淑君,再长大些才知道要看帅哥,终于看到了冯喆……

26分钟前
  • 高玉宝
  • 推荐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他一定不是那样的人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流畅自然 文本非口白的部分不错 燃鹅表演风格里有阶级斗争的影子 题画一折用民乐唱+看图说字趋于平淡机械 国破用阮家轻描带过 乏舞台力 骂筵出彩 结尾冲击力 欧阳予倩这个安排还是有戏剧性的 总体保留了精华 二度皂罗袍依旧动人

30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丹凤之美,在李香君身上更体现的完全。之所以说改编成功了,光《牡丹亭》那曲一出,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这断壁残垣,意境全出。还有商女不知亡国恨,李清照的诗,黑白光影间,国仇家恨儿女情长也就此别过了。

32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商女亦知亡国恨,歌尽桃花扇底风。

35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因某些猪一样的演员减一分。英雄离家的故事远不像西方人讲的那么光鲜 呵呵。

37分钟前
  • 胖丁
  • 推荐

很小的时候就在电视上看过,大概6、7岁的时候吧,记得很清楚,李香君头撞门,血滴到扇子上,被人勾勒描画上枝,成为桃花。

42分钟前
  • River小河
  • 力荐

这应该算是个爱情故事,有气节爱国强烈的美貌女子,死死守着最后的底限,可以不要金钱不要命不要爱情为了心中的民族大义。幽幽怨怨的昆曲唱腔,柔情似水,眼神深深,如汪潭。盼君还,盼君归,盼那太平盛世,

46分钟前
  • 穷褥
  • 推荐

王丹凤真心的美!

48分钟前
  • via。文
  • 推荐

儿女浓情一笔销,桃花扇底送南朝;侯朝宗终究还是个软骨的贰臣

49分钟前
  • boks
  • 力荐

其实看的时候就大概能猜到这片子在当年必然得受到批判。。。。国民党总以南明自比,也是毕竟起点就是驱除鞑虏,还在整反清复明那一套,你说这片子里大段的忠于大明能不让人忌惮吗?况且还是在南京拍的,我想还没忘记渡江战役吧。。。在这里提到南京沦陷什么的。最重要的是,这片子如果是国共战争之前拍,宣扬民族大义,同仇敌忾是应景的,可在新中国后成立不久,一个新的政权急需掌控对全国控制之时,这片显得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啊。

52分钟前
  • 一步之遥
  • 推荐

没想到这么老的戏曲电影能让人看的津津有味,随着剧情发展情感起伏或哭或笑或忧愁或哀伤//李香君扮演者真的太美了啊!忍不住截了好多张图,简直惊为天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贞烈的香君,尽管不太赞同这样的爱情观,但是真心敬佩她的气节。//

55分钟前
  • 浔我在遥远深海
  • 力荐

骂筵一出,酣畅淋漓,为全局最出彩。堂堂列公,半边南朝……后庭花又添几种。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杜牧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却不知见此该作何感想。

56分钟前
  • lennon1966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