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纪暴潮

HD中字

主演:拉尔夫·费因斯,安吉拉·贝塞特,朱丽叶特·刘易斯,汤姆·塞兹摩尔,文森特·多诺费奥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1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2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3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4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5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6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13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14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15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16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17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18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19末世纪暴潮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末世纪暴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9年12月30日的洛杉矶陷入一片混乱,虽然警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但各种恶性案件还是接连发生。伦尼是当地一名卸任警探,对这个人吃人的大都市有着透彻的了解。为了生活,只要有报酬的事他都做,但唯有杀人不干。但命运偏与他为难:为他做事的姑娘艾丽丝被谋杀,而且杀人者故意栽赃陷害他。眼下,只有马斯和麦克斯可以信赖。他们齐心协力要制服这个变态杀手...  这部科幻动作片的创意来自大名鼎鼎的詹姆斯.卡梅伦,由他和杰伊.科克斯编写剧本,他们希望能创造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让观众能与其同呼吸共命运,同时也关注我们大家在世纪末共同面对的问题。珍妮的画像生死狙击 第二季卡拉马利联盟燃情克利夫兰第二季漕运码头战机:空中勇士 第二季吹响悠风号剧场版:誓言的终章大梦西游西游记之七十二变午夜先生:小心怪物地球是蓝色的就像个橙子调音师(短片)报告防弹兄弟第二季废柴2021寻衅女孩女孩们都很好阴魂不散洛杉矶大逃亡网络断舍离第一季薄荷杀手回声 2006阴道独白拾芳生存还是毁灭之特警新人王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达摩祖师富贵狂花刺猬和熊猫小姐魔警国语版舌尖上的全球美食不再说分手山村老宅放学后联盟豪斯医生第二季怪谈新耳袋 绝叫篇 右 牛女虫王战队超王者天使之吻生活大爆炸第四季渴望2023一根神棍暮光之城4:破晓(上)迷乱一千灵异夜之护花使者

 长篇影评

 1 ) 末世纪暴潮——————TV

场景一 “都准备好了吗?”副驾上的男子语气神情激动。毕竟他们仨第一次接个大活。 三人快速下车,冲进一家便利店,手持伪劣仿真枪,喊叫着“都给老子趴下,抢劫” 拿走收银台的现金后,意犹未尽的打翻了摆满各种商品的货架。看来这一次抢劫很顺利,店员都吓破了胆。 三人迅速离开上车,体内分泌的多巴胺使得心跳加快。突然警玲大作,慌忙开车逃离。 “妈蛋,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一场警匪追车的戏码令三位劫匪肾上腺素暴涨。 最后的画面停留在两车相撞的瞬间。 第一幕 “这么粗制滥造的片段,你怎么好意思拿的出手”郑云十分烦躁的拿掉了头上的仪器。 “我们也没辙,这是目前能找到最真实的了” “白天去抢劫便利店,这种感受谁会想去体验,你们办事能不能把事情办好,别人做不好的,你们可以去请演员啊,演也要给老子演出来” “你不会真想让我们派几个人,去哪个饭店抢劫” “行,这一次我就勉强收了,但价钱不是原来的价钱。” “我他妈的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请什么人,最后的效果还是这么不尽人意的话,你们就完蛋了。” 说完,郑云提上包径直离开。 回到房子,洗了个澡,冲掉不愉快。换好了衣服,郑云打开皮包,带好仪器,挑选着刚刚收来的各种片段。 一段名为“海岸”,引起了郑云的注意。 场景二 噗!!! 跳入海水的声音 诺大的海滩,两个光秃秃的人在海水里泡的发亮。 一男一女,女的面如娇玉,肤如凝脂。 “你太讨厌了” “哈哈哈” 嬉闹中,阳光海岸下的快乐时光,另人流连忘返。 郑云浑身一颤,心想着内裤白换了,顺手接了个电话—————生意来了 第二幕 “太惊喜了,你在片段里面的表现出奇的美妙,甚至让我想起了我的初恋女友,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你在里面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笑容都让我意犹未尽,我看完觉得很愉快。” “哈哈,我有这么棒吗,谢谢你的夸奖。………那个……酬金的事。” 郑云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 “嘿,你以后有更好的作品记得联系我,我可以出更高的价钱。” 第三幕 郑云目视着,右边角落座位的男人,他看的出来很焦急,郑云想在等等,考验一下他。 “你是林先生吗?我们刚刚通过电话,我叫郑云,你今天约的人是我” “是我,我等了有一会了” “不好意思,我一直在旁边观察你,我无意冒犯,你是警察吗?” “不,我不是” 郑云突然凑近脸,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他,认真的说道 “看着我的眼睛,你是警察吗?” 男人也很坚定的说道不是 “我知道了,从你的衣着也能看得出,你大概是一名白领” “你知道你找我要的是什么东西吗?” “我有了解,一种全新的vr仪器” “你告诉我,告诉我你有多了解这个东西” “读过一些报道,有一种可以体验新生活的仪器,后来流入黑市,很难买的到,好像这玩意是违法的” “你说的大概没错,目前市场不流通而且很排斥,我举个例子,你看到服务台那个长相清纯的学生妹吗?” “我可以让你花上20分钟的时间,你就能跟她约会,在我这你可以跟她做任何事” 男人眼神严肃,握着杯子的手有些颤抖。 “声明一点,这玩意不像你平常接触到的东西,他不像是电脑,或者电视,或者其它的电子仪器,他是一段生活,是某人的一段私密的生活片段。你可以不用出门,就能感受青岛的海风,感受哈尔滨的鹅毛大雪” “你就把我当成你最亲密的朋友,我现在是你的律师,是你的心理医生,是你的老师,你只需要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你想要一个女人,或者两个女人,你想要变成一个女人,或者你想要一个男人。我不知道你的喜好,所以你只要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郑云越说越激动,两人之间的距离离得也越来越近,听着男人的喘息声越来越粗,郑云心里暗喜。 “大概什么价位” “我们现在不用急着谈价钱,我有一小段片段,你可以先感受一下,然后在做决定。” “在这吗?”男人有些不安的说道,回头望了望四周。 “不是这,我附近有办公室,去我那” 第四慕 一道黑影 已经带上仪器的男人,此时大汗淋漓,喘息不已,不断的咽着口水。 郑云在一旁偷笑着。(第一次没接触这个东西的人,确实为它着迷) 体验过后,男人仿佛灵魂出窍一般,过了好久才缓过神来。 “想做了一个梦一样,好真实的感觉” “你刚刚是一个正在交欢的女性,现在知道这其中的可能性了吧。” “仪器加片段什么价位” “我相信你能付得起这笔钱,但我更希望我们是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以后的片段,只要你有需求,我就单独为你一个人提供。我就只有这一个要求。” 好,双方愉快的握手并达成协议。

 2 ) 末世狂情 ——凯瑟琳·毕格罗和她的《末世纪暴潮》

她是极少数涉足科幻片的女性导演之一,虽然只拍过一部科幻电影,但该片已经荣登国外媒体的反乌托邦电影Top 50;她是影史第一位女性奥斯卡最佳导演;她的前夫是电影大神詹姆斯·卡梅隆,不过现在人们提到卡梅隆时经常讲“这是奥斯卡最佳女导演的前夫”;她的近作《猎杀本·拉登》获85届奥斯卡5项提名,可惜没能再拿小金人(更遗憾的是本次没有被提名最佳导演)。这位凯瑟琳·毕格罗如今已经成了著名电影导演,她18年前拍的科幻片《末世纪暴潮》却还少有人提及。 最爷们的女导演 凯瑟琳·毕格罗的电影完全不同于一般女性导演,充满了男性的阳刚之气,全是关于动作、科幻、警匪、战争、摇滚乐等等的内容,镜头语言风格也非常写实冷峻。

1951年11月27日毕格罗诞生在阳光充足的加利福尼亚,父亲是油漆厂的经理,母亲是图书管理员。她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毕格罗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专业是艺术理论与评论,她的老师包括著名女理论家苏珊·桑塔格以及当代艺术暨建筑名家Vito Acconci等等。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做画画之外的工作,直到听了Gunvor Nelson的一节课。” 凯瑟琳·毕格罗一直钟情于绘画,这位瑞士实验电影艺术家则启迪了毕格罗。“我觉得美术和电影就是相互交叉的两种媒介。电影有一点非常接近美术:它是一块有声音层的画布。”“也许是因为我学艺术的背景吧,”毕格罗说,“你得把自己训练到让工作变成本能。各种电影所共同的地方大概就是一种艺术上的挑战,或者是语言学上的挑战,或者是某个有刺激性、独特的形象。如果你拍电影的决定和理由是纯粹的,那么你的持久力将是无限的。” 也许正是这种学习艺术的背景,使得毕格罗完全不同于其他女导演——在艺术领域,很多女艺术家都避免强调其女性的身份和思维形式,尽力创作出与男艺术家并无特别不同的作品来;而在电影方面,绝大多数女导演的作品都带着明显的女性气息。毕格罗的第一部短片就非常独特,这部17分钟的《陷害》(The Set-Up,1978)内容如下:两个男人在一条黑暗的小巷中猛烈地互殴,背景音轨是两位教授在分析哲学意义。影片想表现的是“为什么在电影这种形式中暴力有着如此的诱惑力”……她的第一部长片《The Loveless》(1982)是关于摩托党的,很像马龙·白兰度的《飞车党》;接着的《血尸夜》(1987)是相当唯美飘渺甚至忧郁的吸血鬼电影,可以看做是另类青春片,一点不像中文译名那么恐怖;《蓝天使》(1989)讲了一个女警寻找自己丢失的配枪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枪支暴力问题;在1991年由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动作片《惊爆点》里,毕格罗把极限运动和抢银行结合起来,其中一段平行拍摄的穿街越户的追逐镜头相当惊艳;《末世纪暴潮》(1995)更是混合了世纪末情结、摇滚乐、电子毒品(你把它想成网瘾也行)等,充满色情、暴力、颓废、惊悚的味道。至于其后的惊悚片《水的重量》(2000)、战争片《K-19寡妇制造者》(2002)和《拆弹部队》(2008)、《刺杀本·拉登》(2012)都常常会让影迷误以为毕格罗是个纯爷们导演。2007年,毕格罗为兰博基尼汽车拍了广告片《零号任务》:乌玛·瑟曼开着黄色的兰博基尼一路过关斩将,让人恍然以为自己是在看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风格化十足——从来没有一个女导演能够如此娴熟且独具风格地驾驭动作片、科幻片、惊悚片、恐怖片和战争片…… 1988年,卡梅隆刚认识毕格罗没多久,他帮自己的御用演员比尔·派克斯顿玩票的乐队Martini Ranch拍了个MV,歌曲叫《Reach》。这是一个混合了《疯狂麦克斯》和《日落黄沙》风格的东西,凯瑟琳·毕格罗客串了一个沉默火辣的墨西哥女枪手,率领一帮姐妹与男人们对抗,简直性感极了!这个高大的女人似乎天生就和枪而不是洋娃娃有着更多的缘分——不过《拆弹部队》的主角杰瑞米·雷诺却说:“如果你和她一起吃饭,她可能非常健谈,但你能感觉到她是很柔和的。而在正式的社交场合,毕格罗可能会相当地害羞。”

说到毕格罗和卡梅隆合作的科幻电影《末世纪暴潮》,就要说说他们俩人的爱情故事了:1989年,卡梅隆刚和第二任夫人盖尔·安妮·赫德离婚,他去了毕格罗拍摄《蓝天使》的现场,本来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演员,结果却招募来了自己的第三任老婆。凯瑟琳·毕格罗身材高大(1米82!),和1米88的卡梅隆真是般配!浓眉大眼长脸的她完全是个美女。更重要的是,毕格罗非常有才华,工作非常勤奋。卡梅隆传记的作者马克·夏皮罗说:卡梅隆觉得他找到了“一个女版的自己”。这年8月,卡梅隆和这个比他还大三岁的女人结婚了。那时毕格罗刚拍完《蓝天使》,正在准备拍摄《惊爆点》——卡梅隆后来当了该片的制片人。

但婚姻恐怕真的不适合两个工作狂,尤其在两个人都是导演的情况下!1991年,结婚仅两年后,毕格罗和卡梅隆友好地协议离婚(我打赌在两年的婚姻当中,两人在一起的日子恐怕比分开时候的都少)。后来毕格罗再也没有结婚,卡梅隆成了唯一正式走入她生命中的男人。卡梅隆把自己献身给了电影,毕格罗其实也是:她和一只猫、两条狗生活在一起(她现在的男友是《拆弹部队》和《刺杀本·拉登》的编剧,比她小很多),美术、电影成了她的全部。 科幻邪典:末世纪暴潮 《末世纪暴潮》是一部非常奇异的科幻电影,情节惊险复杂,颇有几分菲利普·K·迪克小说的味道,不少场景都让人联想到《银翼杀手》那种混乱颓废的末世景观。

故事发生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20世纪末。洛杉矶退休警察林尼(Lenny)靠私下出售别人的记忆片段为生,这是一种FBI的技术,却非法流入了黑市。人们从这些片段中去体验别人的生活:可以是色情的,可以是温馨的,使用者甚至可以体验他人的死亡!林尼得到了妓女爱丽丝(为他录制色情记忆片段的演员)慌张间给他的记忆片段磁盘。之后他发现自己就被两个陌生人跟踪,有人还送给林尼奸杀爱丽丝的记忆片段!林尼恐慌起来,发现记忆片段里是一段黑人歌手同时也是黑人领袖被警察射杀的记录!如果被公开,有可能引起整个城市的大暴乱。林尼一直深爱的的前女友Faith也涉及其中,时间马上要进入新世纪了,他如何才能摆脱警察的追杀,拯救Faith和自己,甚至这个世界呢? 詹姆斯·卡梅隆当时已经和毕格罗离婚四年了,但两人的关系还是非常好。卡梅隆是本片的编剧和制片人——在有了这个故事的点子之后,卡梅隆一直没有时间去导演它,因为刚拍完《终结者2》,他还要忙于准备《真实的谎言》和《蜘蛛侠》(没错,卡梅隆特别想拍这个,但最后没有到手),于是他认为让别人赶快拍出来最好,因为过了千禧年这故事就没意义了。而毕格罗无疑就是最合适的导演人选。

《末世纪暴潮》中最突出的科幻概念就是能体验他人记忆感觉的装置SQUID。它把人们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信息用磁碟记录下来,其他人带上一个螃蟹壳式的轻便装置就可以随时进入这段体验!影片中的装置样子来源于当时流行的Sony MiniDisc,不过想想现在的Google Glass也远没有SQUID那般神奇。影片中很多人沉迷于此(主人公林尼就整日沉浸在对女友的回忆中无法自拔),分不清现实与记忆,有人竟因此而变痴呆。更有人为了获取暴利,专门搜寻怪异、色情甚至死亡片段卖给重口味的顾客。这一切,和人们如今对网络、手机、电子产品的依赖甚至沉迷何其相似,但在影片拍摄的1995年,连互联网也才刚刚兴起呢。 为了表现SQUID设备的真实感,《末世纪暴潮》有多段非常惊人的POV镜头(即观众通过某个角色的眼睛来观看的视角)。我们知道主观视角的游戏(FPS类)非常多,例如《Doom》、《Quake》以及CS等等,但主观视角的电影很难拍,因为受限于摄影机。一般电影中都是采用DV来模拟POV镜头,不过仍然显得不够真实。导演凯瑟琳·毕格罗跟卡梅隆一样是个技术派,为了拍摄影片开头一段众人抢劫出意外最后跳楼的POV镜头,毕格罗和剧组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准备、设计以及排练。为了能拍出真实的主观感觉,她特别请卡梅隆手下的光风暴公司研制了一种只有8磅重的35mm摄影机,以便于跟拍(要知道当时还没有流行轻便的数字摄影机呢)。

影片片名《Strange Days》来自著名乐队The Doors的第二张专辑,整个故事是“后黑色电影”(Neo-Noir)风格:潦倒的主人公、善变莫测的蛇蝎美人(Femme Fatale)、堕落的警察、混乱的都市。在这里,黑人白人的矛盾激化,人们对新世纪既充满希望又莫名恐慌;宗教情绪四处蔓延,大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末日审判还是最终的救赎。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历史实际上总在两种情绪的左右下发展:即世纪初的高歌猛进与世纪末的迷茫颓废。在上世纪60到90年代,科幻片中出现过很多表现世纪末情结的电影,《末世纪暴潮》在这方面尤为出色,毕格罗在片中刻画出了人们那种迷茫、恐慌、疯狂的情绪,结尾一段千禧年狂欢场面极具真实感和冲击力:漫天各种颜色的纸屑犹如飞雪,人们在街头看着大银幕,大笑、亲吻、狂饮、互殴……科幻作家杨平当年看了本片后深受影响,其成名作《Mud黑客事件》中的某个场景与本片结尾颇为类似,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对照一下。 《末世纪暴潮》有着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惊险故事做外壳,开始看时似乎觉得故事背后阴谋重重,不过结尾只落回到主人公林尼的自我救赎,不免会让有的观众感到不满意。其实影片已经是信息量超大,涉及主题非常丰富了。除了上面说到的世纪末情结和对电子毒品的隐喻,影片还涉及到了思维控制、种族矛盾、宗教拯救等等内容。但说到表现最精彩的,当属片中的SQUID设备带来的“看与被看”问题。

SQUID设备之所以在片中奇货可居,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体验他人人生的欲望以及窥私欲。电影之所以魅力无穷,就在于它既能让观众投入于观看的情境之下,观众又可以意识到自己和影像之间保持着距离。看,或者窥私、窥淫所带来快感,就在于“带入”与“距离”的同时存在。《末世纪暴潮》的设定比现在的“电影”更进了一步。影片中多次出现角色带着SQUID体验到另一个人看着镜子时的场景,这时,带入与距离之间就很容易被混淆:A体验着B的记忆,在镜子中看到的也是B的脸,他就会有一种自己就是B的感觉。“看”与“被看”的界限竟然模糊了——更震撼的是片中爱丽丝被奸杀一段:凶手给爱丽丝带上了SQUID设备,让她能体验到凶手作恶时的感觉,然后他又把爱丽丝被奸杀时录下的记忆片段送个林尼。林尼在体验这段记忆时,先是以凶手的视角观看,接着体验到的是爱丽丝被奸杀时的痛苦,最后又回到凶手的记忆上来。于是,凶手、爱丽丝、林尼(等观看者)之间形成了多重的镜像关系,凶手可以反复体验自己和爱丽丝两种感受,林尼等人则在凶手、被害者和旁观者三方面来回切换。影片中所有体验过这段记忆的第三者无不痛苦无比——在这样一部颇有情色、暴力内容的科幻动作类型片中,让男性体验女性被强奸杀害痛苦的桥段,这一手法彻底摧毁了以写实手法(包括裸露镜头)表现可能产生的观众的窥视快感。观众不再跟电影中的内容保持着距离,他无法仅仅在“看”,无法置身事外。最终,凯瑟琳·毕格罗以全然男性化的手法和内容,居然实现了女性主义的诉求!仅此一点,就令我佩服无比。

复杂有趣的情节,快速猛烈的动作场面,奇异独特的风格性,值得玩味的隐含所指,还有极其好听的音乐(我把片尾曲Fall in the Light听了一百遍呀一百遍)……这一切都让《末世纪暴潮》成为了我最欣赏和喜欢的科幻电影之一。它当然还达不到《2001太空漫游》或者《银翼杀手》的高度,但也足以称为科幻邪典电影了! Tips: 影片主演包括拉尔夫·费因斯、朱丽叶特·刘易斯、安吉拉·贝塞特等。影片中朱丽叶特·刘易斯饰演的Faith把毛巾扔给拉尔夫·费因斯,对他说:“给我擦干。”——这个场景和《银翼杀手》中的一段几乎一模一样。 片尾写着 for Gertrude,这是因为主演拉尔夫·费因斯和英国女演员Francesca Annis有一段11年的姐弟恋罗曼史,1994年他们在舞台剧《哈姆雷特》中一个扮演Hamlet,一个扮演Gertrude。2006年他们宣告分手。 据说本片是柏原崇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赞一下他的品味!)。

 3 ) 一点想法

期待已久,从电子骑士的书里知道了本片,将黑色电影、赛博朋克、末世情节、洛城警察、种族冲突融合在一起,想想就让人激动,但看完后,觉得一锅好料,炖出来却有点不是滋味。本片的核心设备squid,恰克与威廉吉布森分别在《撞车俱乐部》与《全息玫瑰碎片》里有过演绎,而以主观化视角影像呈现出来恐怕还是首次,这也是本片最精华所在了,在凌厉的运镜下,凯瑟琳肆意展示着死亡、暴力、情欲,纪实性的压迫感让很多男导演显得娘炮无比,尤其是艾瑞斯被奸杀一段,squid的互换可以让受害者体验到自己奸杀自己的奇观,极富创意。然而不知道哪出了问题,尽管凯瑟琳洋洋洒洒地堆砌着街头动乱的素材,想拼凑出末世狂舞的画卷,却始终是隔靴搔痒,让人难以入戏。想了想,个人感觉也许是卡神剧本的格局有点问题,以人类即将进入新千年的极富象征意味的世纪末为背景本是极好的切入点,末世纪的到来也正是本片以及其他一大推末世电影集中涌现的缘由,但卡神将矛盾焦点聚集到了黑白种族冲突上,以此作为暴潮诞生的导火索。本来带有政治诉求也是一大亮点,但出来的效果却有点儿戏,把末世的宿命意味冲得极淡,整成了街头暴乱。并不是说种族因素就不行,只是个人觉得可以把它当成调料,但以此作为开启人类终结的密匙就有点欠缺说服力了,它太真实可触了,少了与末世相配的形而上的超越感。想想《银翼杀手》里的独白,看看《攻壳》的场景速写,听听《移魂都市》里康纳利那首飘渺的老歌,你就明白了,不需要冲天的火光与浓烟,只需要一句“消失在雨水中”,只需要对街头拥挤的人潮、百叶窗的阴影进行漫长的凝视,铺天盖地的末世感就让人.如临渊薮,那是一种无可挽回的凋敝,仿若暗示厄运的灰蝶在城市里翩跹。此外拉尔夫与朱丽叶的表现也乏善可陈,朱丽叶那股子叛逆摇滚气让她在充当黑色电影男主人公传统的迷恋符号的过程中显得欠缺神秘感,拉尔夫的文艺气质也被安吉拉强势压制,让他的堕落与情话都显得不干不脆油腻得很。安吉拉的梅斯倒是让人好感度爆表,原则坚定,有着悲伤的过去,对拉尔夫怀有隐秘的爱,像她说的“我对你的付出比我俩想象的都多"。结尾的大场面调度令人赞叹,密集的人群,漫天的彩屑,可以看作后来《底特律》的雏形了,配乐也相当出色,只是有人讲多年后会有人为本片翻案,我觉得还是很悬。

 4 ) 向世界的凯瑟琳导演致敬!

今年看过的第一步让我有些内心不适的电影。

到了那个片段,你们知道的。于是电影的深度就展现出来了。

----“当我们不断发明出新的科技,我们到底要让这些科技带领我们去哪儿?或者说,到的那个地方,真的就是当初我们发明他们时候想要去的地方吗?”

立意。我给满分。毕竟这是1995年的,可能立项还要更早一些呢。意念和视觉的结合,你可以看到别人看到的东西,感觉到别人感觉的事物,这个发明,可以说直到24年后的今天在市面上还没有见到。可以说是非常超前了。另外 ,两名警察开枪打死了满口政治言论的饶舌歌手。。。。。。相当大胆。这种可不是什么导演斗敢,或者说都能够拍好的。

结构。到后面稍微有些拖沓。最后稍稍俗套了。。。可能是导演还是想给2000的人民一些好的印象?不过,到影片前三分之一我已经猜到杀手是谁了。哈哈。

演员。不得不说。卡斯很霸气啊,主角是之后《limitless》(永无止境)的,去年还出了一部《a star is born》(一个明星的诞生)。24年前的他,也不是很帅。哈哈。警察呢,非常眼熟,后来都成长为好莱坞起码二县以上的演员。不得不说,女主真的惊艳。特别是开裂的下嘴唇,确实有点像艳星,但是很性感。

最后,向世界级导演凯瑟琳致敬!

 5 ) 好片差角

 一部很好看的片子.尤其安吉拉-贝塞特的表演,她曼妙的身材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让朱丽叶特成了可笑的陪衬,尽管后者几近全裸。美中不足的是,艺术气息太浓的拉尔夫-费恩斯在片中成了一个梦游者。我觉得他始终没有入戏。而角色的懦弱和无能却被他夸大了,让人对这个主角产生厌恶。也许是导演的女权思想作怪吧,把拉尔夫搞得狼狈不堪,穿的好像一个GAY。而他的感情戏更是惨不忍睹。除去这些,本片的娱乐性还是很高的。至于为什么没有红起来,我觉得就是没有大腕的担纲吧!CAST的人该重罚!

 6 ) 被埋没

某一天,某一时代,此片会被挖坟者掘出地面然后冠以高名……立此为证。

(好吧我承认Ralph大叔并不甚适合这个角色……可好歹给人一个尝试的机会不是??

 短评

本片有着浓浓的黑色电影的感觉,高概念的科幻悬疑片,当年毕格罗指导,卡梅隆编剧,夫妻合作无间,虽然节奏略显拖沓,但本片的故事完全可以和《移魂城市》比肩。

8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兼具《银翼杀手》的赛博朋克美学与《凶线》的政治映射,可谓是后92时代的LA影像的代表。相比之下比毕格罗之后同样涉及种族骚乱的《底特律》要好太多

10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小品被拍成“大戏”,角色比重混乱不堪。一个小人物的局部事件被无意义的情节堆叠拖了2个小时。BTW,科幻的部分实际上跟情节屁关系没有。

15分钟前
  • 嘛哭当拿路哆
  • 还行

毕格罗拍起硬科幻也爷们得不行,从开场的第一人称视角跑酷手持就完全被带入状态,类Blade Runner的背景设置加上记忆磁盘。最后高楼与世纪末狂欢游行我又不小心穿越到cowboy bebop的天国之门。比较出戏的点在于二叔太软了说起美音浪子感不足呢......

1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15年前卡梅隆和妻子合作拍的末世情节的片子,有些迪克作品的味道。15年后,卡梅隆炮制出了《阿凡达》,成为前妻的比格罗也交出了《拆弹部队》这样的成绩单。

17分钟前
  • bookbug
  • 推荐

依然浪费了设定,后程乏力。黑色电影的调性却搞出一个平平淡淡的HE/气氛很躁节奏却缓得让人不耐烦/格局很大揭秘却是个屁事/而即使是这屁大的事情,解决问题居然还是要靠机械降神……不过,主角性格塑造很棒,而且要再说遍设定很酷

18分钟前
  • さらばエリカ
  • 推荐

两个第一视角的杀人长镜头很棒,其他渣

19分钟前
  • 衫弃
  • 还行

超感官传送,这概念后继者多次借鉴。95年拍的Y2K还是有点像看80年代聒噪场景。imdb显示4千万的预算,美国票房只收回不到800万,片子有点长。

23分钟前
  • k-pax
  • 还行

很有趣的电影,对千禧年的憧憬,银翼杀手一般混乱的东方元素,摇滚、嘻哈等地下亚文化,不科幻的科幻。拉尔夫费因斯帅得一如既往,女主酷得不行,詹姆斯卡梅隆写的剧本,而导演是他的前妻。

25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如果排除掉影像,只谈剧本,其实科幻元素并不显得十分浓厚,反倒是侦探小说元素占上风。主角是典型的noir人物:底层人士,前警察,情感破裂,沉迷于某种易上瘾事物,然后还有那么一丁点儿要命的道德感。前卡梅隆夫人似乎并不能理解这种人,就像我不能理解她为何把世纪末的美国拍成战乱里的中东国家。

27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拉尔夫的戏路还是不够宽啊;看到最后才发现是米国政府和教会联合拍摄的关于如何认识“世界末日”问题的教育宣传片。。。兼顾种族融合。。

28分钟前
  • junepig
  • 还行

实质上就是有种族歧视倾向的两个坏警察虐杀黑人饶舌歌手引起的一系列血案,弄个大脑影像记录仪和重播仪,冒充科幻片。

29分钟前
  • 马背上的水手
  • 还行

导演是卡梅隆前妻。片尾写着 for Gertrude,这是因为主演Ralph Fiennes和英国女演员Francesca Annis有一段11年的姐弟恋罗曼史,1994年他们在Hamlet(可能是舞台剧)中一个扮演Hamlet,一个扮演Gertrude。2006年他们宣告分手。

3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情节不行,两星,第三星给那个录像设备~

32分钟前
  • null
  • 还行

很一般,不过占士金马伦的老婆很不一般

36分钟前
  • 江边一只鸟
  • 还行

刺激好看!毕格罗从很多层面上来说都比卡梅隆更爷们儿,这个剧本其实就是个正常的动作大片,设定什么的就还行,反转多了也就麻木了,甚至结尾变得跟《凶线》似的儿女情长了,LA的警察问题本来很合当时话题也没说出什么。亮点都在她那些一段接一段刺激眼球的主观长镜,可以看到后来的影子

3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it's refreshing to see a different Ralph, but the film has some real flawed parts...a pity

42分钟前
  • Nightwing
  • 还行

新媒体时代全面到来之前,人们是看不到这片子的真正价值的——新迷影和新时期学术研究的起点。

47分钟前
  • 灰狼
  • 力荐

出自女导演手里或许是值得称赞的原因,而拖沓的节奏和庸俗化的结尾让我觉得浪费了这个非常有潜力的科幻创意。

48分钟前
  • Sunman
  • 还行

[2009.09.06我还以为是末世,结果只是一点小混乱而已,虽然街上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军警,甚至还有装甲车和坦克,肢体冲突也不时发生,但整体的气氛是相当和谐的,离末世的感觉可差远了,被中文译名给骗了。话说男主角实在够窝囊的,亏他还当过警察呢,居然那么废柴,还要靠女人罩着,无语。

51分钟前
  • Skybow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