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之森

HD

主演:齐藤阳一郎,尾野真千子,渡边真起子,增田加奈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殡之森 剧照 NO.1殡之森 剧照 NO.2殡之森 剧照 NO.3殡之森 剧照 NO.4殡之森 剧照 NO.5殡之森 剧照 NO.6殡之森 剧照 NO.13殡之森 剧照 NO.14殡之森 剧照 NO.15殡之森 剧照 NO.16殡之森 剧照 NO.17殡之森 剧照 NO.18殡之森 剧照 NO.19殡之森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殡之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轻的真千子(尾野真千子饰)无法从孩子夭折的悲伤中走出,她与丈夫(齐藤阳一郎饰)离婚,痛苦不堪,生不如死。真千子来到奈良北部乡间,成为当地的智障中心的一名服务人员。在这里,她认识了名叫茂树(宇田茂树饰)的老人。茂树30年前痛失爱妻,几十年来始终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中,无法自拔。\r某天茂树决定去远方的森林为妻子扫墓,真千子作为他的监护人一同前往。两个拥有着不幸过去的人踏上了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r本片荣获第60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爱在哈佛阿诗玛劫后余生(国语版)金不厌诈TEN:姬密特攻上帝之手第一季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粤语阿琼警官青涩吸血鬼的烦恼街头日记危情杀机(国语版)两个世界之间赌侠2:上海滩赌圣皮囊 第四季昨日之敌奇迹1989安检:圣诞特别篇融之堂(原声版)上海底大揭秘第四季爱本多磨女王的教室2013原始轮回血战铜锣湾2吾之眼眸军火大劫案国宝的长征跳跳车我控诉2019乐在其中之全科门诊霸海红英魂逝梦存神龙策驻院医生第二季开心鬼3之开心鬼撞鬼法律无情13号诊室唯一的爱魔毯天堂谷大冒险黄蜂 第二季逃出克隆岛

 长篇影评

 1 ) FIFF13丨DAY6《殡之森》:掩藏在满眼绿色里的无限哀恸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殡之森》,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痛苦生灵们悲凉凄楚的评价了!

曲有误:

她仰望的模样原来如此动人。

莫扎特仑苏:

看上去很动人,其实不怎么让人入戏。像一个影像词典,只是诠释“殡”字的意境美。

George:

前半部分抓人,女主角在城镇田野森林之间穿梭的美感,导演的长镜头也非常有感染力,但我没有被打动。

法罗岛帝国皇后:

b站上一个弹幕说:“好想送导演一个云台。”真想回一句:“你确定不再送娄烨一个吗?”风不止而心已止,水亦动而心亦动。

果树:

传说中的自然主义并没想像中的难啃,还是熟悉的日影味道,讲究的摄影、对哪怕是救赎这种主题依旧选用淡淡的表现方式,看下来很喜欢其中选用的音乐,对气氛的渲染刚刚好。

我们敏熙:

如果说《沙罗双树》是人对nature rules的一次臻至化境的顺应,《殡之森》则是河濑直美孤注一掷式的把人狠狠往nature itself中挤压融合,幸好,她成功了。或许那夜之后,皆成了游魂?

西北化为乌有:

想起黄锦树的小说。既然影像有能力捕捉风的流动,就同样有能力捕捉生命的流动。摄影机的视角大多时候是偏向纪实的,但总会出现几个超自然的瞬间,瞬间升起,瞬间滑落,那是灵魂的游移。

Outisss:

一直觉得日本女导演在拍摄情感方面都是极其优秀且细腻的,河濑直美也是如此,摄影方面非常吸引我的注意,开头的大片绿色一下子就拽住了我的视线,但是电影总体来讲还是透露出了些许刻意。

RIVER:

哀莫大于心死,悲莫大于无声。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鸟虫呓语,那些森林深处里的潺潺水声,那些埋在土地下的三十年的回忆与残念,那些游荡在世间的未亡人,浮动在眼前的片段,一遍遍互文着现实。

欧.尹:

不好说影片本身有什么硬伤,却完完全全喜欢不起来,甚至有种观影中观影后皆无所得的感觉。绿色自然隐喻生命生死,哲思与治愈却未能深入我心;文本简单好似仅为说理服务,清汤寡水也无甚回味。

巴黎小情歌:

情感的存在与生命的救赎。丝丝入扣的情绪在镜头中带来的不仅是压抑。影片充斥种死亡意识的暗示,无论是茂树,森林还是那个三途川。河濑直美细腻的美学绽放在每一个角落,生命与死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呢?

盆满钵满赵+:

有点get不到这场仪式,也没办法和女主一样解脱自己,脑袋里面也只剩下晃晃悠悠的镜头还有森林中的取暖了。心情反而特别像片中女主看到爷爷和老婆的游魂跳舞的感觉一样,陪你这段旅程,见到的也仅仅是你的故事,我只感觉一阵懵。

杰夫江:

一场死的哀悼和生的疗养。河濑直美找到了森林中的幽灵,幽灵一路注视着两人缓缓走向生命的深处。一种奇妙的感受。遗憾的是当我适应了幽灵的视角后,我并没有看到什么前半程没有的东西,最后的凝视也显得潦草,你早就听到那些声音了不是吗?

Pincent:

依然自然主义的、仪式性的疗伤之旅,男人女人在森林里进行一场重生,在环境声音的包裹下,森林这个空间场域本就是空灵、具有幽冥色彩的。让往日的苦痛随着流水倾泻而出,亡者不经意间出现,最终参天大树汇集着所有的亡灵,祈福回馈着到达的人们,一缕来自暖阳的自然光线照射在留下眼泪的脸庞上。略微的纪实感,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亡者的视角,陪伴着这一条路。最后的部分似乎指向太明显了。

子夜无人:

气质绝佳的东方悼亡电影,日本人对待这种主题仿佛天生自带种族天赋。河濑直美总是不厌其烦地拍着奈良,就像这世界上也总是有人正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前往避世疗伤、去他乡隐匿过往的路上。丛林古树、山涧溪流、虫鸣鸟叫布成道场,关于自然的一切生机勃勃,吞掉了一座孤坟、两个未亡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口,夜晚燃起篝火贴着身体还是冷,天亮漏下阳光有人流泪有人已经闭上眼。揉碎了信,传不出声,活着是最痛苦的事,也是最需要勇气的事。

Bwheat19920313:

这部电影在情节上的处理无疑是失败的,对于这样一部在深层次上感染观众的影片,它的前半部分说教过多,让人昏沉,后半部分又显得有些急于求成式的戏剧性,让人很难喜欢。但河濑直美作为一位东方的女性导演,其在作品中渗透入的东方人的情感力量确是震撼到极致的。满眼的绿色初见是生机蓬勃,久而久之却成为了一种死寂和枷锁。每一个强装欢笑的人,都在内心最深处积压着不可言说的秘密,只有在丛林的最深处才能唤醒全部的痛苦与悲凉。有人离开世间飞旋入天,但却留下了那些痴痴守候着的人咀嚼永远无法散开的痛苦,那八音盒微弱的乐声无法抚慰每一颗破碎的心灵,只能任他们在最接近土地的那个角落里释放如潮水般的凄楚,最后被它吞没,不见踪影。

#FIFF13#DAY6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你听,有风吹过。

                      你听,有风吹过。
                                            

你见过这样的情感么?三十三年如一日的写日记怀念已经逝去的妻子,经过重重困难差点丧命只是为了把那满满一包的日记埋到妻子坟前?
《殡之森》,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一个青年女子,痛失了儿子,看上去有些神情涣散,一个老头儿,早年丧妻,似乎有些老年痴呆。他们相遇在一个山中的老人院里。然后一起走了一场关于爱与缅怀的旅程。
是很需要安静下来付出耐心去看的片子,大量的长镜头和空镜头的自如运用,以及晃动的手持摄影和缓慢略显呆滞的画面都是很挑战观众的耐心的元素,如果你喜欢的是爆米花式的快餐影片,那么你一定会觉得闷,说不定两分钟不要就瞌睡了起来。
满眼的绿色,麦田茶园和森林,包围着养老院,似乎能感觉到风声,在一片一片麦浪上拂过去的时候,以及树上挂着的那个铜铃在风的吹拂下响起叮咚叮咚的声音。
开篇的长镜头整个绿色布满荧幕,你会感觉到希望与向上的生命力,但是下一个镜头出现的竟然是送葬的队伍在绿色的田野间行进,有悠长而尖锐的敲钟声刺激你的耳膜,然后第三个镜头是大树被砍倒,这无疑是一种对死亡最直接的表达。绿色的生命力之间白色的帷幔以及高高举起的送葬的红色遮阳伞,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一直刺激着我,再加上音响的作用和缓慢推近的镜头,总让我产生一种暑气扑面的烦闷感。
但是还是有欢乐的情节,女人和老头在茶园里追赶躲藏的一段总是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小朋友们一起捉迷藏的岁月,老小老小,老人越老其实就越小孩。调皮、固执、有自己的欢乐。还有老人偷了个西瓜被女人追赶摔了一跤的时候,西瓜摔在地上四分五裂可是他们却尝到了甘甜美味的西瓜的段落,也是那样的欢乐,让人看了欢喜。我很喜欢茶园里那一段,长镜头,远景中近景的交叉配上绿色茶园里两个小小白色身影,画面很活泼很欢乐,我差一点就忘记了这是一个探讨死亡探讨深刻的爱意探讨老年人内心的故事。
河濑直美是一个女导演,我之前从未接触过她的影片,但是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女导演的细腻与温情,她的视角说大那是有关生与死,说小也不过是一个人内心的困境。老人一直摆脱不了妻子逝世的阴影,而女人也一直在丧子的悲痛中没有走出,并且还要面对自己丈夫的质疑与埋怨,所以女人去到养老院工作其实是一种逃避。而老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是幻想着妻子还在人世,他和她一起弹钢琴,在森林里跳舞,这折射出来的难道不是孤独么?老年人的孤独与青年妇女的孤独,看似是一种无关紧要毫无联系的情感,实则是息息相通的。所以他们一起因为汽车出现事闯入森林里的旅途其实是一场救赎的过程。经过诸多的困哪,老人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去到了妻子的坟前,而女人被迫陪同他的这一路难道内心没有波动么?这种看似沉默的情感,内里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在这样一部片子里感受到了一种宁静的气氛,在潮湿的森林深处找到了一种温柔的抚慰。这与夏天的燥热相反,森林里的阳光和乐音像是一剂安眠药,最后我们都能够在其中沉沉睡去。
至于森林的寓意,其实很明显,象征着生和死的循环,生生不息的树木和未知的危险。或者说森林本身就是一方困境,囚禁着老人的妻子以及他过去的美好记忆,他千方百计的要触到森林深处找到自己的妻子的坟墓,把三十三年来的思念和情感都埋葬给她,也许是想要和过去告别吧。
奈良的森林,在夏季燥热的风声中述说着生与死的故事,深挚的爱意触动着我的心灵。整个世界被绿色浸染,我突然想去日本看一看奈良的乡村了,我突然想去感受日本乡村的气息了,也许与我家乡的夏天会不一样呢。也许就和影片空镜头里所表现的那些景色一样吧,哪怕小到只有一只蝴蝶的空镜头都让我感觉到自然最清新的气息。
表妹在东京,或许可以要她先去替我感受一下日本夏季潮湿的风声以及奈良绿色的乡村。
你听,有风吹过。
2012-5-17

 3 ) 思念的重量是33本日记簿——《殡之森》

绿色,总是给人生机的意向。人们常说春天是绿色的,大自然是绿色的,就连过马路时的绿灯都好像在说:“快!前进吧!”。

殡之森

也许从电影的名字便可以看出电影与森林密切相关。“森”,指森林,苍松翠柏,生生不息;“殡”,意为死亡,消失殆尽,与世长辞。因此,电影本身就是在探讨生与死之间的关系。当然,此处值得一提的则是这里的死亡指的是一生挚爱的逝世。

影片回归田园,偏向日常。主要讲述真千子由于丧子之痛,去了奈良北部的乡间,成为养老院的服务人员。她所服务的对象正是已痛失爱妻33年的茂树

从故事叙述的角度而言,电影开头相当隐晦,节奏缓慢。如果没有看简介,我相信是不知道电影在表达什么的。丧子与亡妻两个主要原因也是在电影的进展中才慢慢揭露,可能这就是导演的用意。不想在开头就给观众情节信息,只是拍摄大自然和生活的画面。

但是,在画面的拍摄上又体现了导演细腻的一面。但是,影片的中间部分,在森林中摸索的时候,画面暗到我觉得过于压抑了,可以看到的亮部所剩无几。

电影多处使用了长镜头。就长镜头本身而言,给人的感觉是空旷,悠远,好像画面会更添几分生命力。首先,在开头的一段长镜头里,送葬者的渺小与自然空旷的绿色形成了对比。

几个绿色的画面感受一下:

电影开头的送葬队伍

真千子与茂树

真千子与茂树

除了绿色的画面,电影让我们更接近自然的大概就是声音的处理。风吹过树林,脚踏过的丛林,鸟叫的声音,密切逼近的雨声,湍流的大水以及影片最后的音乐盒。

大自然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配乐。

回归到电影本身的故事线上来说,茂树不顾一切冲进树林里,只为了寻找妻子。并且把这些年不间断写的日记本带给她,每一本都是厚重的思念,每一页都是深刻的哀思。在他心里,包的重要性远大于他自己。深情至此,我想没有真正爱过的人,大抵会怀疑是否有这个必要。

他虽然有些痴呆症状,但在诺大的森林里,却记得妻子“归宿”的方向。在日常生活中,仍旧回忆起与妻子跳舞、弹钢琴的画面。

同样是丧子的真千子,在走过水坑时,突然吓哭。只因有洪水的记忆涌上脑海。她的儿子仍旧活在她的心中,悲痛久久无法抹去。

茂树回头找真千子,说道:“我不知道怎么出去,前面没有路了,没有能让我们走出去的路……

在滂沱大雨中,两个“迷途”的人互相依靠,互相救赎。

电影的最后,二人终于到达目的地。茂树取出包里的33本日记本,拿出一个音乐盒。在枝叶婆娑的森林中,真千子将音乐盒一边转动一边举向空中,就好像真子(茂树的妻子)也来听到了这美妙的声音一般……

《百年孤独》中有一段话:

"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

除此之外,个人比较推荐河濑直美的另一部电影:

《橙沙之味》

<电影是生活里的诗,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吧>

 4 ) 《殡之森》

2007年的日影,画质一般,画面风格和《小森林》很像,但又不一样,《殡之森》取景更多的是真正在森林深处。整个画面都是绿色,完全是夏天的感觉,下过雨的森林,清新的空气又混合着泥土的气息。这部电影听名字就感觉是一部悲情的电影,确实是,是一部悲情治愈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讲,一位孩子去世的母亲(女主角),在一个类似敬老院的地方工作,遇到一个妻子去世33年的爷爷(男主角)。这位爷爷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妻子,并且这位爷爷精神有些问题。在一次女主角要带爷爷出去的时候,他们都车子出来点问题,在女主角去找帮手的时候,爷爷逃跑了,他是去找他妻子的墓地,结果男女主在森林里迷路,最后找到了墓地的故事。 剧情很简单,只有一条线,很明确,节奏慢,语言也不多。看这部电影也许你会思考,活着是什么,什么叫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电影中的爷爷很活泼,像个老顽童(不是贬义)。在寻找妻子的墓地上非常的执着,很感动,很让人动情。在女主角和爷爷迷失在森林里中的那段,也很感动。女主角在这部电影中充当的是“大人”的角色,一直照顾爷爷,但两人又是相互保护。

 5 ) 《殡之森》:河濑直美的奈良森林

河濑讲解的生与死

满目的绿,占据整个画面。从远及近,穿过森林的风。《殡之森》有着跟《萌之朱雀》近乎一致的开头序幕,依然讲述一个与森林息息相关的故事。与《萌之朱雀》不同,风声里的《殡之森》在第二个画面就切到了田间的送葬队伍,挂幡摇铃,肃穆地慢慢行进。“死”成为了影片的关键字,即片中的“殡”字(这也是个人始终认为不应该翻译成《原木之森》的原因,要原木做啥?)。结尾,影片出字幕解释了殡的含义。它有两个意思,一是缅怀纪念先人的一段时间。作为词形变化,它所指的还包含汉语中的“殡”意,是为安葬故人。

《萌之朱雀》,河濑直美的剧情长片处女作,讲述奈良林区的一个家庭经历着时间流逝,包含着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生老病死一直是河濑留恋的话题,这可能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幼时双亲离婚,被爷爷和婆婆抚养长大。还是小女孩的她走遍了附近的深山老林,与树木相伴,仿佛闻听到了鸟虫耳语,吸取了山间灵气。当她长大并拍摄电影后,既是养母又是长辈的婆婆却不可避免地衰老。众多长短不一的纪录片,多数在讲解着河濑的个人记忆与人生体验。

事实还在于婆婆患上老年痴呆症、自己孩子的出生,它们对河濑直美的冲击尤为明显(很现实的年龄差问题)。人非草木,老人的养育之恩无法忘记。可怕的衰老与死亡无可避忌,森林用时间埋葬一具具死去的躯体。凡人总是敌不过时间,与森林相伴的人们还是要回归到森林之中,那里珍藏着他们生命中的极致美好。所以,《萌之朱雀》到《沙罗双树》,《拥抱》、《黄樱花的来信》到《垂乳女》,死亡或生存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河濑直美。作为女导演的感性表达,便有了《殡之森》里的两个人物:女人与老头。没有带上这些先抵的情绪进入,《殡之森》的故事就有些被架空,摇摇欲坠。看着他们,如同街边哭泣的女子和入睡的老者,这简单的、抱有戒心的一面之缘,根本不具有形成完整故事的可能。只有认同和怜悯,他们才有丰满的可能。

女人丧子,她有些精神恍惚。老头丧妻,他看上去有些痴呆。他们在一个乡间的疗养院里相遇,那里被周围的茶园、田野和森林所环抱。女人要照顾老头,老头却屡次拒绝别人的好意,如同别人走不进他的世界。误解慢慢消除,老头开始接受女人的照顾。能让他们大笑的机会不多,老与少的欢乐,只反映在寻常不过的琐事上。他们还似小孩子一样,在茶园里捉闹追赶躲避藏。车子出故障的路上,女人追赶老头,摔一跤后他们却吃上了美味的西瓜。

《殡之森》的剧情一句话总结就说得清:女人陪着老人入山,在爱人墓上埋下日记。听上去很做作,有人动要考证可能性与必要性。凿天梯隐居山林会是感动常人的传奇,但孤零零的埋日记,反倒令观众失去头绪。前后一比,河濑直美冒险地弱化了冲突情节,强化了生命体验。老头用了几十年的时间都无法走出亡妻已去的阴影,中间的坎坷艰辛却一笔不提。他和爱人在房间里一起弹琴,他和爱人在树林里一起跳舞。弹琴跳舞,一常见的词组,用来形容人的开心与欢乐。作为细节表现出来,从两人到一人,弹琴跳舞平淡得没什么味道,不同之处就在于一生一死的错觉是全然不同。至于“要有爱”的女人,强烈的情绪爆发如同骤然下起的暴雨,冲流而出的山洪,不止的眼泪只是为眼前的老头而哭?显然不是。一带而过的与丈夫对谈片段,容易让人忘记她到底是缺了什么,又需要什么,然后跟着一神叨老头闯进深山。


我是夏天的一棵树

这是奈良西部的一片森林,传说那里在生与死去的双方可以达成交流。老头的爱人就深埋在地下的墓中,并非隆起的土冢。上面有棵不大不小的小树,区别于先前老头拥抱的一棵树干庞大的枯木。老头刨土,埋下一本本编有年份的日记,异样的工整。他把记忆都放进土里,跟爱人的身体一样,统统归于土,化为土,长成树,形成森林。注视这一切的,可能是风,可能是阳光。中途老头还拿出来音乐盒,给了女人。听着传出的叮叮声,女人在森林中迎着从天而降的晨光,在风声里形体都要化了。

对于《殡之森》中身体取暖的一幕,不知隐欲主义的河濑是否有意挑战观众的观影体验,还是证明活着(Alive)的理论牢靠。一干瘪老头就这么挺过来了,真是个奇迹。假设看过足够多的俗套情节剧,这一幕放在哪里都容易成为一笑料,只因有了先入为主的习惯。

对事情有不同看法常是因人而异,但在树的意象上,河濑直美却立足于表现森林中的一棵,如同千万人中的一个。因为导演所秉持的是封闭式的个人体验,即世间万物再美好,都要回归到作为本体的我上。我感受到了它们,才能欣欣然地融进其中。死了的人当然感受不到,所以你要活着,你要重新找到生存的意义。女人与老头进入的是森林,寻找的是墓地。尽管在头顶或身边,有着无处不在的光线和声音,那依然是为树木所包围的封闭空间。墓地就更不必说了,死后的一处封闭归宿。

大到远景苍茫的青山,小到近景粘网的蝴蝶,《殡之森》用迟滞的画面和晃动的手持摄影,引领观众进入到女人与老头的内心世界。比起《萌之朱雀》田村正毅的固定机位和长镜头,相比山崎裕掌镜《沙罗双树》的动静交合(此人同是枝裕和有过一长段时间的合作),十年后《殡之森》发生了巨大改变,镜头动得厉害。《殡之森》开场几分钟的空镜头和远景,山水烟雨被赋予了一层更加形式的含义,带着“殡”的仪式效果。这固然是摄影师易人的原因,在入山一段,中野英世展示的摄影同泰国导演阿彼察邦的《极乐森林》和《热带疾病》有着某些奇妙联系,巧合的是它们在戛纳共同构成东方原始森林的幽玄禅意,与神秘连接、与死者相同,所以很难说《殡之森》的获奖没有东方森林的影响因素在其中。

与是枝裕和在《幻之光》走向广阔的海边地带所不同,河濑直美只愿意停留在森林与奈良,迎取自我重生。不过,是枝在新作《步履不停》中也选择了“回家”,与长辈一同生活,有着夏天的绿荫和暑气的一个封闭空间。他留下的问题就是,这人到底走不走得出去。《殡之森》用老去祈求着真千子的新生,她能否真正走出,谁也不知道,所以就当是一种祈求吧。

通过《殡之森》的结局,河濑直美站在了出世的视角上看着真千子,这点倒是与《萌之朱雀》的回眸俯瞰不谋而合。她用封闭的表现形式不代表着她缺乏生命力,夏天同样给予了她身体的热量和生命的能量。通过采访可以得知,夏天正是河濑直美最喜爱的季节。她如同夏天里的一棵树,回想着身边奈良森林的久远记忆。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http://ent.163.com/08/0505/20/4B758BH800031H06.html

 6 ) 《殯之森》死者已矣,生者何堪

雖然有著康城影展評委會大獎的光環,但看日本女導新星河瀨直美的《殯之森》,絕對稱不上是一次很好的觀影經驗——不知是坐在電影院第一行的關係,還是電影本身就沉鬱得叫人不欲正視。

鏡頭下的奈良北部,那古拙的鄉間、蒼翠的原野,本應叫人心曠神怡。但故事中的兩位主角的背景,卻為電影定下了哀傷的基調。一個是喪妻三十多年,痴呆而深情的老男人,另一個是背負喪子包袱的年輕護士。老男人要在森林中尋找亡妻的墳,護士沿路跟著。看著他們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縱然是明顯的淒淒慘慘戚戚,但男人的情深卻因故事有欠細緻而顯得「出師無名」。得承認,電影末段男人將幾十年的日記攤放於亡妻墳前,自己伏於泥土上的一幕很能叫人動容。但故事內容若能豐富一點,此幕更能讓觀眾為之心折而流淚。

不過,電影散發出來那種抑鬱的氣氛,大概是每個生者憶起故人都會有的感受。死者已矣,生者何堪。留下來的每個音容笑貌,不幸地都成為了揮之不去的心頭迷霧,直到彼此於某一天在某一處相會為止。

http://www.yauyeah.com/?p=40

 短评

从旬报派走向手册派,我怕河濑直美会走入一个误区....

2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所谓的女权导演们,都来学着点什么叫隐秘而蓬勃的力量。

7分钟前
  • 丁丁|刘
  • 力荐

日本自杀率最高的地区,也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也许我们永远读不懂掩藏在那一道道深深皱纹里的悲伤,直到自己走到那一天,就像生于死。河濑的美在于她把这一切都托于奈良那一片她深爱的,却无情的森林。

9分钟前
  • dou~
  • 推荐

重看@电影博物馆;走出早期的温柔静好,手持吃重,死亡主题愈发沉重,形式感加强,渐有风骨,但开始不受人待见;结尾对“殡”的解释,可以抹去对此片的一切误解和谗言;尾野真千子大哭是解开心结的开端,到33年的日记埋于土中,两个为悲伤折磨的畸零人终于得到神启,一如头顶天光。

1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原以为必须要发生些什么,才能走出内心的创痛,但实际上心理伤口愈合的过程,更多的需要来自自身的力量。在森林里迷路,类比内心世界的迷失,死亡终究是无可挽回的现实,接受现实这一步的艰难程度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此类题材表现手法的代入感如何,直接决定了影片的成败。

15分钟前
  • 麦兜
  • 还行

有那几个镜头就够了,还需要什么?

17分钟前
  • 一一
  • 推荐

6。略虎头蛇尾

21分钟前
  • Mannialanck
  • 还行

她努力的想让八音盒的音乐传到天国去...

2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对于这样的电影,我是没什么抵御力的。

24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力荐

对逝者深深的思念 理解 付出

25分钟前
  • 垣原阵
  • 推荐

不舒服……

29分钟前
  • 大红色
  • 还行

两人很有必要再做做爱的嘛!真无语了...

33分钟前
  • 林不通
  • 还行

幽冥派两大掌门人:河濑直美和阿彼察邦。前者向死而生,后者由死观生。前者虚构夭折孩子的视角,手持特写的微晃流露着无知与新奇;后者模拟一个超脱者的观望,剔除尽芜杂,只剩透彻的纯净:医院(生死交界)与森林(逃离人事,回归动物性),以达致超验的情境。

35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好久没看过这么闷的闷片了。没有情绪递进,没有表演张力,故事也不好看。长达一个小时看见一个精神错乱的老头带着一个小姑娘在森林里乱走,实在是太令人崩溃了。影片传达的情绪压抑,毫无诗意。雨中女孩大哭那一段不知为何令我作呕。风景美,只是风景美。

36分钟前
  • 魏老吉
  • 还行

虽然没什么实质内容,但是偶尔看一看这种安静的片子挺陶冶情操的,片子散发出的风、雨、林、土味儿很清新

37分钟前
  • 且歌且走
  • 推荐

为拿奖而拍紧随阿彼在戛纳获得评委会奖,在森林中寻找对死亡的祭奠与救赎,确实充满了做作与不解,尽管长大的尾野演的很卖力,还有那乍舌的裸身取暖戏,但茶园与瓜田那几组镜头拍的真美,与亡妻弹钢琴那段很经典印象最深,有这段音乐出现的地方都美。尤伦斯胶片。

40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太做作了...不过我也没什么资格评价,睡着的时间绝对比醒着的多,所以我根本不知道美少女原来是人妻人母啊...

44分钟前
  • yoshimi
  • 还行

这个开篇实在太棒了。可剧中人物遇到危机的时候,影片也遇到了危机,最后崩盘了。

45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真正的丧亲之痛 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与他人分享"1. 和Anti-Christ有某种程度的相似, 从情节到人物到森林2. 两个主角都挺奇怪的3. 好久没看过让人不产生时间流逝感觉的电影, 这是一部4. 森林里的戏很具有参考价值5. 是不是我已经不习惯全写实性的表达情感

46分钟前
  • 找了很久找不到
  • 推荐

7.3;如此直白才討喜,但少了神跡總覺得有缺憾

50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