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2011

HD

主演:西蒙·佩吉,尼克·弗罗斯特,塞斯·罗根,简·林奇,克里斯汀·韦格,杰森·贝特曼,比尔·哈德尔,西格妮·韦弗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保罗2011 剧照 NO.1保罗2011 剧照 NO.2保罗2011 剧照 NO.3保罗2011 剧照 NO.4保罗2011 剧照 NO.5保罗2011 剧照 NO.6保罗2011 剧照 NO.13保罗2011 剧照 NO.14保罗2011 剧照 NO.15保罗2011 剧照 NO.16保罗2011 剧照 NO.17保罗2011 剧照 NO.18保罗2011 剧照 NO.19保罗201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保罗201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格雷姆(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饰)与克莱夫(尼克·弗罗斯特 Nick Frost 饰)是一对来自英国的极客好友,每天生活中充斥着外星人事件、漫画故事、科幻点子,今次又跑到美国来参加漫展,顺道探访外星人爱好者圣地:内华达州51区,没想到在路上偶遇一个真正的外星  人——60年前被困在地球,又被科研基地囚禁研究,而今终于逃出来的保罗(塞斯·罗根 Seth Rogen 配音)。不出所料的是,保罗长得一副ET样,超能力一流,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保罗是个满口美式俏皮话和脏话的“痞子”外星人,三个难兄难弟走上“帮保罗回家”的路途,后面紧追不舍的是国土安全局探员佐尔(杰森·贝特曼 Jason Bateman 饰)和他的笨搭档,一心想抓保罗回研究基地……   本片是英国金牌喜剧搭档西蒙·佩吉和尼克·弗罗斯特继《僵尸肖恩》和《热血警探》之后再度爆笑合作。牢不可破2019灰姑娘情结上海小姐污垢化为灰烬,肉体化为灰尘维琴河 第二季小姐不藏私小警风云之寻枪记循环绑架虾球传后生电台恋波无痛杀手神啊来救救我吧地心营救(原声版)对决肥皂人生狂妃千寻御赐小医仙敦刻尔克 (普通话版)我的老板为何那样火线出击 第二季巨齿鲨(原声版)只想说爱你沙皇帝国: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5个空弹壳胜利即是正义(韩版)粉雄救兵:德国篇包裹男人2014小心翼翼面具之下2015走马灯株式会社电波少女户口卧鼠藏虫续命之徒:绝命毒师电影裂战2024心灵猎人 第一季西游伏妖篇悦纳新自我毕业生传奇人物僵尸复活

 长篇影评

 1 ) 商女也知亡国恨,教堂绝唱秦淮景。

提到妓女,也许大多数人脑海中就会有这样一个场景: 酒池肉林快活乡,纸醉金迷脂粉阵。 青楼之中浓妆艳抹的风尘女子,手拿一个琵琶,咿呀咿呀的唱着艳曲:“十八摸” 。手执一杯酒,在一众男人中游走,秋波流转,媚声道:“大爷,来呀!来呀!让奴家好好侍奉与你,快活快活。” 双腿张开一丝不挂香闺生暖红帐飘香。春宵之后,再无真情,有的也只是虚与委蛇。有钱是大爷,没钱一边滚。 抑或是陈圆圆这般的红颜祸水,有着倾城颜,奈何多舛命。英雄皆愿得美人而后快,可温柔乡向来是英雄冢。如吴三桂般一代枭雄也会冲冠一怒为红颜,将汉人大好江山送与满清铁蹄之下,引得世间大乱。 世间众人眼中:婊子无情,窑姐无义。再怎么美貌也不过得到一句狐狸精,再怎么有才不过是祸水,终究是世间最低贱的下九流。 殊不知妓女一丝不挂是为了生存所迫,世人衣冠齐整却多虚伪之徒。仗义每多屠狗辈,欢场也有奇女子。 其中有柳如是这样的才女,才貌双全而且重气节。明亡之时,愿以身殉国,比那降清的士大夫诸人强了不是半点。东林领袖钱谦益,不如妓女柳如是。 有谢玉英,陈师师这样的重义女,柳永一生穷困潦倒,死时一贫如洗,只有东京群妓记着他,群妓合金葬柳七。 有杜十娘这样的痴情女,只想觅得真心人,被薄情郎李公子所负之后,怒沉百宝箱。 也有梁红玉这样的女中丈夫,与夫君韩世忠一起指挥军队,抗击金人入侵。 张艺谋的这部电影,讲的是另一个关于妓女的传奇。 1937年的南京,一个如同炼狱般的城市里头,到处都是大屠杀,除了被血红染满的废墟,没有其他的颜色。教堂是唯一安全的地方,冒牌神父、女学生、妓女、国军军官在命运的牵引下聚于一室。 慢镜头下,她们一出场,就成了众人眼光焦点所在。十四个浓妆艳抹身着艳丽旗袍的女人第一次妖娆地进入了教堂时。一种不同于小家碧玉的野性为这部电影添上了几分张艺谋擅长的大红大绿的色彩之美。

约翰神父眼中的妓女们,风情万种,艳光四射,有着独特的女人魅力。他毫不掩饰对妓女玉墨的好感,甚至想与之上床。 李教官眼中的妓女们,是仅剩的温暖所在,所以他将重伤的浦生交与照顾,只希望她们能给浦生最后一丝温暖。 女学生们眼中的妓女们,就是一群害人的狐狸精,与她们争吵,不允许她们用自己的厕所,只因觉得她们都是一群不正派的女人,书娟也对玉墨充满了敌意。 片中这么几个情节,注定让人记住这群不凡的妓女。 豆蔻一直照顾着伤重的浦生,骨子里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弟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妓院拿琴弦,只是为了给伤重的浦生听到最后的琵琶曲,以完成他的心愿。残酷的是,这么一个小愿望也无法实现,最后和同伴香兰被日军轮奸蹂躏致死。 “我们替你们去,替姐姐好好活。”剩下的 十二位妓女与一位男扮女装的小男生踏上了赴宴之路。明知可能赴死,还是替一群女学生赴了日本军人设的局。为他人放弃生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妓女们与女学生有矛盾有冲突,也有互相救护。妓女们为了女学生舍弃生命,一步步的心理历程诠释的很清楚,没有让人有那种矫揉造作之感。除了人性中善的一部分压倒了恐惧,更多的是虽沦落风尘,尝尽世间疾苦,骨子里的侠义精神却一直没变。仗义每多屠狗辈,欢场也有奇女子。 而此片中最出彩的镜头之一,就是妓女们在赴日军圣诞宴会前合唱的那曲”秦淮景“,歌声中的她们美艳的不可方物,除了柔情,更多的是热血和侠义。 商女也知亡国恨,教堂绝唱秦淮景。 ——————————————————— 微信请订阅:cmf2015 ,聊聊电影和美剧,写写故事和经历,文艺有趣可兼得。

 2 ) 剧本,以及老本

在谈论《金陵十三钗》之前,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是一部典型的张艺谋作品,其创作模式延续了第五代的制作传统,讲述个体在大环境中的痛苦和选择。由于不善编剧,所以张艺谋挑选了严歌苓的著作,而一个好的改编剧本是成功的基石;张艺谋向来擅长发掘新人,所以推出了饰演玉墨的倪妮,眼光不凡;此外,每一个重要的当代导演都有自己处理视觉画面的一套手法,张艺谋的独特就在于摄影和色彩,这点在影片中有突出表现。就像把《金陵十三钗》交给姜文或陈凯歌来拍,那必然是另外一副模样:黑色或者更加宏大。 《辛德勒名单》和早先的《南京!南京!》都采用了黑白摄影,一来是避免过度强烈的视觉冲击,保持平衡。二来是与混乱失序的屠杀现场保持距离,保持思考。作为摄影师出身,张艺谋在《金陵十三钗》里没有选择自废武功,他还是毫不避讳地挑选了大红大绿。那么,在一场残酷战争的背景下,在一个地狱般的城市里头,这些肆意冲撞的颜色应该放在谁身上呢?女性,一群出逃的妓女。她们同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见过不少场面,虽有死亡的恐惧,但不至于为了保命,却拿一堆破衣裳裹身。 于是,打从这帮妓女一出场,她们就成了全片的焦点人物,慢镜头下,浓妆艳抹,披金戴玉,旗袍狐裘。李教官的瞄准镜里看到的是她们,焦点还一度放在了玉墨身上;女学生书娟的视线也一直在关注她们,矛头还一直对准了最为出挑的玉墨;流里流气的洋人约翰,他看到这帮风情万千的女子,更是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了渴慕。可以说,一直到这部分为止,这些东西都是张艺谋所擅长的,他再次找到了描画女性的作者手法,只不过,这一回的空间从山野乡下换到了民国的南京城。 通过一段临场感十足的战争场面,《金陵十三钗》把人物和观众都带到了教堂。在一片平静的假象中,等待危险和惊惶的到来。算上中途的找弦寻人,女学生在楼顶看到起火的城市,1937年的南京城被压缩在了一座教堂里面。单就这点来说,舍大保小,张艺谋的选择和判断是正确的。一来是遵照了文本原型,二来是可以避开烦乱的立场问题。 片中出现了几组对位的人物关系,耐人寻味。一是书娟和她的汉奸父亲,电影花了不少篇幅去表现。二是存在于对白中的,玉墨和她的无良继父,身为父亲的约翰抖出女儿之事。同是女儿与父亲,遭遇不幸和死亡,一直到书娟和玉墨的设置,她们从名字到角色都存在有镜面对照。这世事无常,彼此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片中的歌谣曲调,先是日本人的《故乡》,再是女学生的唱诗班圣歌,最后是妓女们的《秦淮景》。它们都跟美好有关,但是放在不同环境下,意味立马不同。故事细节上,张艺谋终于没有重蹈他这十年大片的覆辙,这一切,依然是仰赖于剧本。 尽管有人批评说,《金陵十三钗》欠缺一个更明显的戏剧高潮,但是,面对这个分外沉重的话题,它是否真要像《鬼子来了》或者《南京!南京!》那样,来一场异常恐怖的妖魔狂欢。至少对同为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南京!南京!》而言,那场胜利狂欢的安排是异常离谱的。同是出逃,《金陵十三钗》没有犯下陆川的幼稚病,它让故事停止于开放结局,停止于书娟的画外旁白。她活下来了,至于玉墨她们,没人知道。这不过是那一年,那千千万万桩悲剧惨案里头的一则故事。【新京报 见报有删减】

 3 ) 好片是经得住考验的,好导演是经得住诋毁的

还是想说几句,关于《金陵十三钗》。


看的时候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这绝对是张艺谋最好的作品。回家的路上跟某人说,要是《十三钗》都拿不了奥斯卡,我觉得中国人从此真没必要凑那个热闹了。就像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中国人没拿过,就能说中国没有特别优秀的文学作品吗?我们多数时候是自己要硬往西方价值观的套子里钻。


昨晚很晚才睡。原因是睡不着。心里一直有各种复杂的感情作祟,主要是沉重。突然间有很多问题。关于人性,关于日本人,关于战争。我拉着某人给我讲历史,为什么南京最惨,后来中国怎么赢的。好像自己白学了历史一样,对抗日战争的概念淡化到竟然忘了这场战争打了 8 年。
 

《南京南京》上映的时候,我也是第一时间去看了,当时还是一个人去的。虽然有亮点——江一燕扮演的妓女很出色,但总体我是轻松地心情看完的。事后内心未起任何波澜。看《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很多细节都让我哭了。并不是说导演在煽情,电影很克制,注意了情绪的调和,秦淮妓女的嬉笑挑弄和地道的南京腔都给电影增添了不少笑点。但是由于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整个故事基调始终无法轻松起来。观影时,内心一直处于痛苦的纠结中,以致于把他的手都掐疼了。


想想佟大为饰演的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看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观众看到这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而跑出去送命,当时觉得这些公然藐视她们的男人很可恶,男人重命,女人却是重情。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己的世界里求生存。


在战争中,生命太卑微。活着既难又屈辱的,不是这些妓女,而是平凡人。是心灵纯洁的孩子。电影中设计的很好的一段是,把十二钗化妆为女学生之后,她们相互感慨曾经的纯真。玉墨说,她的生活就是在13 岁的时候被彻底改变了,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了一个坏女人。这些被逼良为娼的女人们, 13 岁的时候都是纯真烂漫的女孩,就像教堂里的女学生一样。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

 
那曲《秦淮景》,第一次是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四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后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

 
玉墨的表演不用多说,一代秦淮头牌的风情,全在她举手投足间。即便站立在姐妹们中间,一眼就能把气质不凡的她辨认出来。贝尔演活了一个半混混的入殓师如何转变为高尚的神父。床戏并非观众想象的那样,完全是剧情需要,感情发展到那一步,很自然的几秒钟。剧中香艳的脱衣画面也仅限于预告片中的那些,除了那几秒之外,没有更多露骨的描写。冲着香艳床戏去的观众肯定会失望了。


关于原著和电影谁更出色的问题。我觉得任何看过原著的人,公正地评价,电影比小说要出色得多,这个差距不是一点。可以印证关于改编的那句话:“三流的小说拍出一流的电影。” 在老谋子还 没买严歌苓小说版权 的时候,我就看过原著,短短的中篇,很普通,在严歌苓作品中算是中下等水平。 小说除了在妓女替换女学生和书娟的视角这两个方面对电影有绝对的贡献之外,其它情节和细节设置纯粹就是编剧的匠心了。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对于我这种长期习惯看英音中字的观众很是顺耳,呵呵,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 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去豆瓣上看了一下评分,毫不意外,虚假的低, 7.6分 。


我说它虚假的低,是因为豆瓣上基本有一个不变的规律,随意给一星评价的人多半是根本没看过电影的。豆瓣高分电影多数是国外电影,国内除了少数被禁或者特立独行的迎合愤青口味的,比如《让子弹飞》能拿到相对高的分数之外,优秀国产电影一般会被压低,而垃圾电影还能占据一定位置。原因是,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好的东西,非要说不好。生怕不能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水准。因为宣传的需要,总有一些枪手专门负责在豆瓣上攻击别人的电影,追捧自己的作品。



豆瓣的评分对于参考国外电影很有帮助,因为不涉及国内导演,也不会红了或者毁了自己人,大家都还算公正。牵涉到同类了,就特别不饶人了。鸡蛋里挑骨头的评论到处都是,各种奇葩。佩服众网友现在 YY的水平,一篇把大牌导演全数同性恋了一把的评论竟然能博得最多的支持和评价。不由得感慨,现在李毅吧的粉丝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早晨起来看新闻说,角逐最佳外语片的除了《金陵十三钗》之外,还有伊朗电影《分离》。《分离》是我看十三钗之前今年评价最高的电影,很朴素,但是很深刻。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不带民族偏见地看,依然觉得《金陵十三钗》胜算更高。在中国观众眼里,十三钗是不耻的,因为我们的文化还没熏陶到民众懂得尊重边缘群体的人性光辉,大家看到的多数是南京大屠杀,是佟大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是大片的场面和气派。就在我那一场,两三百人几乎满座,很多男人都没有一点肯定十三钗的牺牲,反倒是频繁大声讥讽她们的身份。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棒子把人打死,妓女就是妓女,她永远不会比女学生纯洁。


可是,我想借用剧中她们抢厕所之争时说的一句话:姑奶奶倒要看看你是哪里比我干净。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文明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妓女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己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我一直想有个导演把严歌苓的长篇《扶桑》拍成电影,那是我认为的她所有作品中最动人最深刻的一部。可惜因为题材敏感,主角是美国华人社区的中国妓女,充斥着第一波华人移民时期的暴力和色情纠纷,估计国内是不会有导演能拍的。国外导演也得要有十足的勇气,因为这个妓女扶桑,用她女性的包容和爱,让一个白人男孩爱上了她。后来有一天我认真研究中国神话渊源的时候,发现扶桑这个词初指地名,传说中天空有十个太阳,本来每天一个太阳上班,另外九个就歇息在扶桑之上。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严歌苓笔下的扶桑,是白人男人和华人男人的港湾,肉体和精神停靠的地方。


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的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金陵十三钗》和《扶桑》,都是严歌苓对她们的赞歌。有评论说,奥斯卡大片都关注人性,关注边缘的人性光辉,老谋子是讨好奥斯卡。可是我想说,难得咱们的电影中高扬了平等和尊重的旗帜,为什么一定要觉得自家人的觉悟就是为了讨好那不看见摸不着的西方价值观呢?我们对自己为什么不能够自信点?别人拍的出来《辛德勒名单》《生死朗读》,我们为什么不会有自己的《金陵十三钗》。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己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后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

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PS:原本只是习惯性地,看完电影之后就随手写一下个人的想法,从来不指望有人会读,更没想到会有如此多的评论。下面的留言每一条我都认真地看了。感谢很多人中肯的批评,我写文章的时候确实很容易有失偏颇,因为只会考虑自己大脑里的想法,跟着感觉走,没有多想这样写会给读的人造成什么样的印象。谢谢大家的留言!(16日)

PPS:这两天亲自验证了豆瓣上的各种诋毁,本来坚持不改原文的,以为大家能宽容一点,理解我这篇文章只是一己之见,并无要左右别人观点或者强调地域差异的意思,结果还是被揪出来了不饶恕,所以我删了那句无心之失。对不起!

有人也许又会跳出来说,还不断的改贴,可见是枪手什么的。。。我已经不想在意了,我只想做我自己,同样的,我还是坚信,身正不怕诋毁,因为我不是枪手,也不是什么电影学院的硕士,大家真的抬举我了,我只是一个普通学校学英语的。这篇文章首先是发在我个人QQ空间上的,然后才是放到豆瓣上。当我把豆瓣的各种留言给家人好友看时,他们大笑,你收了老谋子多少钱了?我觉得我只能华丽丽地回答:我送了老谋子两张电影票的收入。

希望大家不要再给我这篇日志留言了,大家的支持我心领了。让它被碾过去吧。从平凡中来,回到平凡中去。有批评指正可以豆邮给我。(17日)


解释几个大家评论的比较多的内容:

1.很多人说中国人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我是学英语文学的,你们说的高行健我并不是不知道。因为他拿诺贝尔文学奖时已经不是中国国籍了,是法国籍才拿的,所以我没将他算做中国本土的诺贝尔奖。他个人的政治遭遇大家都喜欢谈论,但是我还是认为评价作家主要看他的作品本身,建议读完至少一部代表作之后再来说他值不值得被认作“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中国流亡作家”,文学史上伟大的流亡作家很多,哪个国家都有,但是最终不是靠政治遭遇说话,而是靠作品本身。

2.《金陵十三钗》有很多个版本,很多人说我说它是个中篇有错,我想说明,我看的是最早的版本,当时还没有被严歌苓修改,是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版的。三年前我买了严歌苓当时市面有售的所有作品,她是我一直以来最喜爱的华裔作家,不存在诋毁她的动机,但并不意味着我要认可她所有的作品都是一流的,大家读过她的全部作品就会发现,其实她很多作品都是在重复说着一样的东西。我觉得评论一个作家的某一个作品在她所有作品中的地位,你没有读完这个作家,是不能随便下定论的。我是在读完了她的作品之后,才说十三钗(中篇)只是她作品中的中下等水平。我没有看过她后来修改的版本。事实上,我们很难说严歌苓的修改版没有受过其它编剧的影响,毕竟修改版是在张艺谋开始改编她的作品之后。PS:我当时说中篇是十几页,因为人在外地,手头没有书本身,是凭印象说的,确实不严谨,在此道歉。感谢某位豆瓣好友指出是90页。

3.小说和原著的比较问题。文学作品和电影本身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所长。我们可以喜欢某一种方式,这是因人而异的。我也常常会发现,某些小说比改编的电影优秀,某些电影比改编的小说更好,这都是个人感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可非议。我想说的是,看别人的评论的时候,能不能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来看待个人发表的孰优孰劣的看法。你可以赞同或者反对我的观点,我也可以赞同反对你的观点,但前提是相互尊重。

4.从大家的留言中,我常常发现很多人以为我盲目追捧张艺谋。《三枪》是个好电影吗?不是。《活着》是个好电影吗?是。那么,张艺谋到底是好导演还是垃圾导演呢?我不认为作品好坏和个人优劣需要进行严格的对应。我们可以喜欢作品,不一定要喜欢创作者本人。可以喜欢他的某一部作品,但不代表这种喜欢就要喜欢他的全部作品。同样地,可以讨厌他的某些作品,但不妨碍我们喜欢他的下一部作品。就作品论事比就人论事容易的多。该骂的骂,该赞的赞,不进行人身攻击。真心不要一棒子打死人,你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犯错误吧?用当前的作品来评价导演的表现,本身就是对导演的尊重。我们都在进步变化中,更何况导演也是人?他要往好里变还是要往坏里变,我们说了也不算。但是他的作品,一定是观众评价了才算的。

 4 ) 《金陵十三钗》用情色满足西方对中国女性想象?

《金陵十三钗》用情色满足西方对中国女性想象?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徐钢
    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同为20世纪最伤痛的人类浩劫,但是受到的关注程度不同。犹太人的灾难广为人所知,鞭挞、反思种族灭绝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数量巨大,而南京大屠杀在国际主流媒体和学术界基本上很少被关注,直到张纯如这样一个勇敢但是业余且没有经验的华裔记者写出《南京大屠杀》这本畅销书。在数量、质量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认真反思、文学和影视再现都远远比不上奥斯维辛,这是有多种原因的,包括犹太人在西方经济政治中的主导地位,二战历史研究的重欧轻亚的倾向,中国在欧美语系中的缺乏话语权,西方对于日本的相对好感等。在深层的原因中,我们也不免要问:这是不是与中国的民族性里缺乏集体反思的精神有关?
犹太人对奥斯维辛的反思是如此的严肃和警醒,以至于 The Holocaust (种族灭绝或大屠杀)、 Shoah(浩劫)、 Trauma (创伤记忆)都变成了跟这段历史有关的专属词,而且上升到了神学和《圣经》的高度。Holocaust 本意“焚献全牲”,是希腊“异教徒”的习俗,犹太人使用这个词,有焚尸炉、毒气室集体屠杀的惨痛记忆,也有指称对犹太人的杀戮在神学上犯忌的意思。而Shoah 则来源于圣经,是大劫难的意思。令人吃惊的是,中文对这几个词的通常翻译并没有考虑到对犹太人的特殊意义,而是与普遍的意思等同起来,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 Holocaust 和南非的种族歧视似乎没有差别,或者Shoah 和大洪水、海啸等灾难似乎是一样的。而实际上,这几个词只应该音译,保留原来的对奥斯维辛历史深究的意思。
至于“创伤记忆”,犹太人的研究甚至比对大屠杀本身的研究还要深刻认真。毕竟,前事之鉴后事之师,除了惩罚罪魁祸首以外,重要的是防止类似的大屠杀再一次发生。犹太学者争来争去,最后的公论是“创伤记忆”不可以完全复原,如果我们可以回到灾难原址,复原屠杀的场景,那么原先的屠杀就变成很多事件中的一个事件,允许各种角度的解释、甚至允许对于有没有发生过的抵赖。记住创伤的最好方式,犹太人认为,就是不要碰原先的伤疤,而是从伤疤周围着手,记住大屠杀的前因后果。正是这样的一种想法,构成了所有关于奥斯维辛的影视作品的底线和基础。这类作品有很多,最早的是1946年奥森•威尔斯导演的《陌生人》,里面穿插了集中营的纪录片片段;最有名的是1993年的《辛德勒名单》;最近比较有名的有1997年的《美丽人生》,2002年的《钢琴师》,2008年的《阅读者》等。
列举的这几部作品都是卖座又叫好的杰作,特别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辛德勒名单》,用黑白和彩色的交替来表现创伤记忆的严肃和残酷屠杀中人性的温暖。但是,哪怕斯皮尔伯格再小心翼翼地对待创伤的问题,关于这些电影的争议还是不断。犹太知识分子大多数都批评斯皮尔伯格“发浩劫财”,把大屠杀变成了赚钱的一桩生意( “Shoah Business”),把集中营的影像“好莱坞化”。批评者特别拿《辛德勒名单》和1959年的电影《安娜日记》、1978年的电视剧集《Holocaust》相比,指出以前的影视作品里只有一个生存者,而《辛德勒名单》中几乎每一个观众在乎的角色都活了下来,是好莱坞式的皆大欢喜(提姆•科尔,《从奥斯维辛到辛德勒:历史是如何被购买、包装和贩卖的》。
如果说好莱坞做了“犹太人浩劫生意”,那么中国和美国近年来兴起的南京大屠杀影视热做的就是“大屠杀生意”,而且做得不如好莱坞的精致、认真和对历史的负责任。当然,这里面的质量有好有坏,不是所有的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也有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分别,比如2007年的纪录片《南京》,就是美国在线公司副总裁Ted Lionsis 在看了张纯如的悼文后决定无偿资助拍摄的。无论质量是多么的参差不齐,这些电影都还是严肃地试图记录下中国最创伤的历史之一,让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为世界所知晓。所有的这些尝试,在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中都被狠狠地嘲笑了一通,因为这部摆明了要做中国票房冠军的2012年贺岁片做的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屠杀生意”。

在做这桩生意的过程中,这部电影犯了至少三宗罪。
第一宗,用过于戏剧化的情节虚化历史。不是我们不可以拍由战争作背景的电影,而是我们不可以用太多的不可信的虚构来将历史煽情化、戏剧化,从而虚化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金陵十三钗》里面的虚构令人震惊的虚假、不可信,而违背了电影制作(哪怕是好莱坞化的制作)的最基本的一项原则:不管大情节是多么地虚假,细节要真实可信。贝尔扮演的约翰,在原著小说中根本没有,在电影中取代原先的英格曼神父变成了主角。前一分钟他还是一个贪生怕死的醉鬼、色鬼,一心想付钱跟玉墨上床,在日本兵冲进教堂的时候准备偷了钱财躲进柜子里,突然没有任何铺垫地就大义凛然起来,保护女学生、拒绝跟他的朋友逃命、和玉墨含情脉脉地谈恋爱、大哥哥似的抚慰书娟,说着非常不恰当、虚假、不符合那个年代的、文艺腔十足的台词。另外还有不可思议的巧合:约翰正好就是个葬仪化妆师,使得他能够帮妓女们化装成女学生;玉墨以前也是教堂女学生,而且英文在班上是第一名,所以她可以用除了有点口音以外最完美的英文跟约翰流畅交流;教堂门口千不停万不停正好停了一辆大卡车……
影片开始的战争场面似乎是为了证实南京大屠杀的残酷,也是张艺谋对大场面控制自如的看家戏的展示,但是中国军人的过分英勇的牺牲、以一当百的豪壮并不符合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也不符合任何战争中的真实场景。所谓“八壮士”,排成一竖排,一一被击中,以慢动作优雅地倒下,配上书娟强作解释的画外音;戴涛少校,一个人智勇双全,不仅从容击毙无数日本兵,最后还拉动手榴弹,和所有敌人同归于尽。这都是过于浪漫、戏剧化的情节。情节的不可信予人口实,让别人可以争辩:如果这些虚假的情节都是跟南京大屠杀有关的话,那我也可以从我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从而宣告南京大屠杀只不过是一个虚构的情节而已。同样指责这部电影可笑的虚假的情节,是由Todd McCarthy 所写的一篇文章,在12月13日发表在好莱坞的重要的独立批评刊物《好莱坞记者》上,题为“张艺谋和贝尔对南京大屠杀的再现崩溃于不可信的情节之下”。
第二宗罪,用过于情色化的视觉来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的女性想象。在中美两国基本同时上映,又有贝尔这样的国际大牌影星,张艺谋和他的投资者当然希望在美国的票房分到一杯羹,也借此冲击可以名利双收的奥斯卡奖,所以美国观众对这部电影至关重要。为了满足想象中美国观众的需求,电影的英文名为《战争之花》,明摆着是要靠中国的美女来吸引眼球。在这种自我“东方主义化”的思路下,一系列不可信的、侮辱女性、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镜头被堂而皇之地摆上来。逃难的时候,女人最基本的常识应该是掩盖自己的美丽,穿破旧衣服、脸上涂上污泥,都是我们经常读到的办法。这部电影的“十三钗”,穿着最美丽的旗袍,化着妆,嬉笑着来到教堂,在教堂里抓住一切机会搔首弄姿、半露酥胸,完全不合时宜、不符真实。最为荒唐的一幕,是在她们换上朴素的学生装以后,决定“让妹妹们看看秦淮河名妓的风光”,排成一横排唱起跟嫖客调情的小曲,而镜头又很快幻化为她们穿旗袍调情唱歌的样子。这是典型的为了视觉的光鲜对细节真实的牺牲,而且以女性的情色化为代价。乔治自告奋勇男扮女装成第十三钗也是电影自我女性化、自我东方主义化的一个例子。
原著中玉墨是和戴涛在地下室中恋爱,为了跨国观众的需要,张艺谋顺理成章地让她和约翰调情以至于最后做爱,让这个情节成为整部电影无可置疑的中心。约翰每次惋惜地看着她扭着屁股走开,似乎是为了跟她上床才做了如此多的大义凛然的牺牲。到了最后,他跟她煽情地说,“我想要你的一切,我爱你的一切一切!”而玉墨则在“现在就带我回家!”这个充满色情意味的英文句子(“take me home now” 是“带我到高潮”的意思)中到达高潮。恶俗至此!
第三宗罪,是整个电影过度的营销策略。在美国彭博社12月16日关于《金陵十三钗》的一篇题为《情色化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中,专门提到三个例子:1.影片的广告招贴,展示贝尔穿着神父服,斜眼偷瞄酥胸半露的倪妮;2.在一些与观众的互动中,允许观众和半裸的“十三钗”合影;3.倪妮的花絮文章,《我和贝尔演床戏》。这些营销策略,明摆着是要靠着情色赚钱,做大屠杀的生意。这种营销策略也是对于中国“软实力”的一种错误理解,以为只要是大成本、大制作、以好莱坞的风格来竞争,就是软实力的体现。殊不知真正的软实力,是对自己的历史的尊重、不轻易为资本所折腰、尊重理解女性和其他弱势群体,是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能力。
在我的英文专著《中国景:当代中国电影研究》中,我专门讨论了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强调这些模仿好莱坞的所谓“大片”是中国当代文化症候的一个表现。《十三钗》中的情色化、虚构历史及过度营销,不是孤立的现象,是很多文化、政治症候的发作,包括文化上的不自信、经济上的焦虑感、缺少自主的知识产权、以及缺乏民族的自省心。只不过张艺谋这一次的症候发作触到了民族创伤的底线。
作者系上海交大特聘访问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

 5 ) 故事的,太故事的



    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故事,其附着的特殊历史背景对电影人具有天然吸引,但故事的演绎成分太大,如果不能做到令人信服,会是最大的麻烦。在编剧刘恒手里,纯熟的编剧技巧努力抹去了墙上的褶皱,导演张艺谋也难得地尽量克制着自己以往过度装修的陋习,实力派演员克里斯汀•贝尔的加盟,更让表演上了一个明显台阶,这一切,令整部电影看上去圆熟、精巧、颇具冲击力,但最终,故事的核心,妓女们牺牲自己拯救女学生的这个抉择,其可信度仍值得商榷——它仍然像是被作者赋予的、强加的——这是这部不可谓不成功的影片,最大的遗憾。


    1、命题

    1937年12月13,是南京沦陷之日。
    次日,五万日军入城,废墟中的六朝古都,就此沦为这支野兽军团的肉食餐厅。从这天起,日本军人开始了连续八个多月的针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的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讲述的就是日军入城后三天三夜发生在地狱般的南京城里,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这如果不是迄今为止中国作家创作的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最悲怆、最高贵的故事,那就一定是最离奇、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严歌苓以往的小说,喜欢以大历史为背景书写极端困境下的女性传奇,而向以故事短板为国人所诟病的导演张艺谋,则在这本薄薄的小说里嗅到了金灿灿的道德价值和商业前景。然而,任何人要想选择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在今日之中国,无疑都要冒不难想象的高额风险(事实上,克里斯汀•贝尔先生的一次小小的乡间旅行带来的严重后果让我们意识到,各种潜在的风险还是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力)。首先,你无法回避关于贩卖苦难的质疑,当然,即便是严谨如《辛德勒的名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这种质疑有时是比较廉价的;其次,在这民族深重的苦难背景里,消费妓女、消费情色的嫌疑也不是完全缺乏根据,朱大可先生那篇《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即便投放时机欠妥,也不能完全看做只是空穴来风——追溯民族浩劫的恳切愿望和渲染妓女抗日的娱乐演绎,一个要求严肃、严谨,另一个却很难避免煽情,两厢之力,本身可能相互消解。张艺谋不会全无权衡,围绕在他身边的谋士们,必然也曾反复陈述当中利害,但他最后还是不肯放弃这个难得的“好故事”。那接下来,令故事可信,就成了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张艺谋找来国内最好的编剧之一刘恒,来为影片勾勒叙事蓝图。
    一个成熟的编剧,很快会找到这个故事的支点,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其实是个类似《苏菲的选择》那样的“魔鬼交易”。 
    《苏菲的选择》,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威廉•斯泰伦的自传体小说,曾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这也许过誉了,但故事本身的确相当动人。故事主角苏菲,是二次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人,她的一生,完全毁于集中营里的一次痛苦的抉择:在被关押集中营期间,纳粹强迫她在两个子女中作出选择,一个留下来,另一个将被送入焚尸炉,苏菲心如刀绞,在魔鬼的无理命题面前,她选择留下儿子。这个选择,没有拯救任何人,反而毁了她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备受肯定的《唐山大地震》的戏剧核心,也来自对这个典故的重组。是的,好故事,总是讲过的。
    小说《金陵十三钗》面临一个相似的困局:妓女和女学生,该牺牲谁?
    这个故事里没有苏菲(假神父米勒实在没有资格作这样的抉择),所以在《金陵十三钗》里,纳粹和苏菲,也许是同一个人。那就是作者本人。但通俗小说作者一般不会让这种无解的道德焦虑困扰自己的写作,所以,她巧妙地引入了一个“英雄情节”——让“十三钗”自己作出这一选择,令人物获得升华,成为拯救者、牺牲者,成为英雄。这也许是通俗作品和严肃作品的最大区别——通俗作品的作者乐意充当上帝之手,随意拨弄人物的行为、定夺其命运,她可能根本不爱玉墨,甚至骨子里乐于剥削她们的特殊身份,而在真正严肃深刻的作品里,作者就是苏菲,就是朗读者、就是钢琴家本人。
    剧本沿用了这个手法(它别无选择)。所以,这个抉择既是故事的华彩,也是故事的最大陷阱和软肋。软肋在于,影片中这个高潮并非叙事的终点,而是所有叙事的起点,因为所有努力、所有功课、所有剧作技巧,都将为促成这个结果,令这个选择显得可信而做。
《金陵十三钗》最终做到了可信吗?


    2、人物的转变是否做到了可信?

    小说家出身的编剧刘恒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力,他的剧本最让人叹服的是对白质感,他能写出一流的台词,而一流台词最大的功效,是带入感强。然而遗憾的是,在面对这个敏感题材的时候,剧本在人物深层性格的挖掘上,却没有能够倾其全力,许多地方仍留有遗憾。有时候,这可能不是编剧能力问题,而是命题使然。刘恒的另一个剧本《铁人》也有这个问题,因为某种原因,那部主题先行的电影不需要、也不允许他对人物(王进喜)进行更深层挖掘,他于是只把力气花在情节、台词上,观众最终看到一个打了鸡血的王进喜,情绪饱满地过了头。《金陵十三钗》面对的问题异曲同工,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命题不可更改,深层挖掘人物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在叙事上的终极目标,是让故事高潮、华彩乐章,妓女们做出“交换”这一选择显得动人(因为可信是做不到的),所以,之前所有叙事,统统都是精心的铺垫。
    在影片上映之前,美国影评人多德•麦卡锡曾在《好莱坞报道》发表了一篇评论,明确表达了他的质疑,质疑主要是针对核心人物的这种转变,“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但不管从现实世界或电影本身来说,关于这一巨大转变的环境和方式都是不真实和不可思议的,其中的谋算和衡量被略去了,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或者说,它所应该具有的力度大打折扣。”
    多德•麦卡锡对片中两个主要人物(美国人米勒和妓女玉墨)的转变,都表示难以认同,我个人倒认为,米勒的转变恐怕更仓促一些,而玉墨的转变倒是有迹可循、基本成立。剧本为玉墨的最后转变,埋下了不少于五层的铺垫:
    第一层铺垫,是日本士兵第一次冲进教堂,面对妓女们可能暴露,书娟选择了离开地窖口,让玉墨及其姐妹们得以保全,而女学生们却因此而险遭强奸(当中一个更坠楼身亡),对玉墨来说,这是救命之恩。这是恩。
    第二层铺垫,是李教官和玉墨的一次对话,原本可以撤出南京城的教导队,正是为了掩护这群女学生而全体阵亡,他们不能白死,对玉墨来说,这是同龄人的一个临终嘱托。这是义。
    第三层铺垫,是米勒的转变,米勒这个垂涎美色的“二流子”,这个局外人,为了这群孩子,都能有此义举,让玉墨觉得孩子们真的很有机会幸存,这让她们的牺牲有了意义。这是价值。
    第四层铺垫,是米勒向玉墨坦白寻琴弦女子的惨死,这让玉墨心悸,她由此想到自己的身世,她上过教会学校,第一次接客也在这个年纪,所以她认为不能让孩子们受此凌辱、虐杀。这是情感基础。
    第五层铺垫,就是书娟带孩子们爬上钟楼,欲跳楼自杀,这直接导致玉墨做出了她的抉择。这是迫切性。
    所以,玉墨的转变和选择,是说得通的。她的选择,乃是一个有过教会教育背景的女子的人道主义,任何一个成人在那样一个现场,为了孩子,都有可能这样做。说不通的,是其他女人在她的感召下,迅速、决绝地做出同样的选择,而这些人中的多数是面目不清的,我们看不到她们身上有这种层层递进的铺垫,所以剧本巧妙地安排了次日临上车前小蚊子的恐惧、反悔情节,这是个极有必要的补丁。但补丁只是补丁。也有女性观众敏锐地觉察到,妓女们的选择(不是玉墨的选择)有着天真的一面,作者或许正是利用了她们对职业、身份的卑贱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诗句的引用,是令人当时感动,而事后叫人感到不快的一笔。妓女们作为牺牲行为的主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笔墨来具体剖析,她们仍然是一个个被简单赋予了行动的卑贱群体。所以,玉墨选择做“英雄”,有完整的自觉过程,而其他妓女,则是在她的感召下,幻想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价值。如果连做英雄都仍然是集体无意识,这个故事的先进性在哪里?它的确有一个巧妙包裹下的主旋律叙事的嫌疑。
    这是整个剧作,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它并没有做到可信。
    此外,米勒的转变,显然就更缺乏说服力了。日本兵第一次冲进教堂企图强奸女学生,米勒的挺身而出是可信的,这是一种普通的人道主义、英雄主义,而当他外出寻找两个妓女遇到同乡,有机会逃离南京却选择放弃的时候,情节处理就有些草率。当然,我们都记得,米勒后来在玉墨面前吐露心声,他告诉玉墨,自己的女儿如果活着,是12岁,正是和女学生们一样大的年纪。但这样就足够吗?这也是个补丁。在叙事中,补丁的特点是,不补,就露个破绽,补,则说明这里曾经有个破绽。
    相比米勒由“坏”到“好”的转变,他的痛苦与纠结尤显更轻,特别是他还刚刚目睹了两个女人被虐杀的血腥场景(相信这个场景所营造的真实感会令所有观众不寒而栗),我很难接受他会简单默许“自己所爱的女人”作出这样“伟大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却无崩溃迹象——这种崩溃,想象一下如果玉墨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友,应该都是不难体会的。
    多德•麦卡锡有个词用地十分恰当:不可思议。
    但由于剧本整体完成地实在很顺畅,至少在电影院里呆坐的这145分钟里,我们来不及考虑这些,你只能跟着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跑动,在恐惧和压抑中,对一切信以为真。


    3、真正好的电影,不会只停留在故事层面

    真正好的电影,当然要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但绝不会只停留在故事的第一层面。
    十三个妓女为了救十三个女学生,慨然赴死,这是典型东方古典价值观的故事,而这命题本身是不可信的,尤其放置在背景过于厚重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画面之上。如果不能做到深沉,就绝不要露出轻佻的马脚。是的,我们可以看到张艺谋已经在咬牙克制,但零星之处,毫无必要地渲染扭动的屁股、灿烂的旗袍……特别是《秦淮景》段落对于幻觉场景的处理,恶趣味一次又一次地在局部地区爆发。
    总体上,《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相当不错的通俗作品,面对这个异常严肃的题材,张艺谋很认真,却不够克制,剧本很精彩,但在许多层面远没有达到完美,而视觉呈现上,更有些不周之处。在这样一个故事里仍然无法遏制自己的某些趣味,让我对张艺谋……真的很挠头。
    我记得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结尾有这样一个细节,年老的詹姆斯•瑞恩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二战阵亡将士墓地,在米勒上尉的白色墓碑前,他满含热泪,恳求妻子回答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告诉我,我这辈子没有白活?”这个一稿剧本里根本没有的情节和台词,是斯皮尔伯格在剧本改动中最动人的一笔。而《金陵十三钗》,缺少这种醇厚的东西。书娟对“妓女姐姐们”的牺牲缺少一个明朗的态度,最后窗口的定格画面,只传达了一种遗憾的感情。对十三岁的女学生书娟来说,这也许足够,但对电影、对这部电影的亿万观众,这并不足够。
    如果《金陵十三钗》不能算是一部一流电影,盖因为创作者对牺牲者、受难者的态度,缺少必要怜悯,即便这个问题也许是原著所带来。在《苏菲的选择》里,你清楚地看到、感受到母亲的灵魂之痛,而《金陵十三钗》你看不到作者的这种痛苦,更看不到这种痛苦达到了更深层次,所以,它无法和《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相提并论,就很正常了。但是,也许对于一部“张艺谋电影”来说,它必须得到某种肯定,因为这显然是张艺谋十年来最好的作品,如果这是一个新起点,张艺谋就值得我们期待。



  《电影世界》2012年1月号

 6 ) 张艺谋是同性恋的可能性

某网友曾经曰过:如果一个人是同性恋、吸过毒、卖过身、个性独裁、有冒险精神、敢于挑战禁忌话题、想像力丰富到异想天开的程度、常常做出让人无法预料的XX事……那么他注定是一个好导演。

    在这么多成为一个好导演的要素中,哪一个才是最主要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著名导演李安在夺得奥斯卡奖后曾一语道破天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因此,成为好导演的首要因素毫无疑问是:同性恋。

    纵观诸位名气如雷贯耳的知名导演,没有一个不是同性恋的。

    首先李安和陈凯哥无疑就是同性恋,这是一个不容质疑伪命题,连争论一秒钟都会显得自己很无知。也只有真正的同性恋,才能拍出《断背山庄》和《霸王别鸡》这种基情四射、感人至深的BL大作。

    吴宇森更不用说,绝对同性恋一个,整天搞两个大男人互抛媚眼。自从发哥弃他而去后,丫就蛋疼得再也拍不出什么好作品来。

    豆瓣上最受关注的周星驰和宫崎骏也是同性恋,他们的成功简直是建立在踩着基友(达叔和高畑勋等人)尸体的基础上的,据说星仔在《唐伯虎点秋香》中还和某大才子惺惺相惜、情不自禁、最后还抛飞吻呢。

    同理,冯小刚是同性恋中的同性恋,没有葛爷的倾情献身,丫什么事也办不成。当然,说到葛爷,还别忘了姜文,丫是众多导演中,少有的能够干脆利落地在自己的影片中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难得,难得~~~

    至于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科波拉、黑泽明、徐克、还有对美男的肌肉很着迷的卡梅隆等风云名导就不一一说明了,他们如果不是同性恋,就无法纵横天下。至于他们的基友是谁,就留待各位自己去度娘上慢慢查阅吧。

    所以根据惯例,我们若要知道张艺谋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导演,首先得证明他是不是同性恋,如果丫连同性恋都不是,那就甭提是否一个好导演了。

    和其他名导相比,老谋子的基情本色隐藏得比较深,让人难以一眼识破,比如丫早期频频得奖的优秀影片,大多是突显女性特点的,很难将他与GAY联系在一块。

    不过,难道热衷于女性话题的,就一定不是GAY吗?瞧瞧法斯宾德,人家也天天讲女人,还不照样GAY一个。

    应该说,正因为法斯宾德是GAY,所以他比一般男性更热衷于女性话题,看问题的角度也更为独特,因此他想不成为电影大师也难。

    老谋子在梨园混了这么多年,拿过柏林金熊奖,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京奥后被官方奉为国宝,早年还拍过禁片……总的来说,也算是好导演了,如果丫还不是同性恋的话,那简直没天理呐!

    事实上老谋子内心是个姑娘,特别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纯粹的娘们,找了一辈子,终于找着了,然后跑过去把心底话全说给她听,结果对面巩俐却回了一句:“可是你该明白,纯粹的娘们要的是纯粹的爷们……”

    这个事实说明,老谋子的弯路其实也挺悲催的。

    这不,待巩俐弃她(为了表示对老谋子的尊重,请允许我使用“她”字)而去后,丫的拍片水准就一落千丈了,可见同性恋因素,在拍片时真的很重要。

    可以看出,被巩俐甩掉一事,对老谋子的打击是相当大滴,这不后来的《黄金甲》,尽管请来了巩俐,但再也拍不出当年的基情本色了。

    不过老谋子还是挺有原则的,尽管没了巩俐这个玩百合的对象,但她还是坚持不泻地将同性爱这条弯路走到底,只是老谋子只懂百合,却不懂BL,所以他到头来只能拍出“大王,傻不傻”的《英雄》,某杰和丹哥之间的眉来眼去根本就不能和之前的那些相提并论,之后《十面埋伏》城哥和华仔的四目对视,那更叫一个无力回天。

    其实,老谋子不但是个蕾丝边,很有可能还是个双刀流,固然她在BL方面思想很肤浅、体会不深刻,但不代表她就不想搞GAY,正如我们这些异性恋者一样,萌上一个异性恋人未必就等于懂得了爱情,老谋子大概也有对男性寂寞蛋疼乳酸的时候,要不然张伟平怎么会把几个亿砸在她身上呢。

    能够作出这般伟大牺牲的,只有是——爱——呐!!!所以张伟平其实也有一颗基情的心……

    不管怎么说,老谋子曾经辉煌过、牛逼过,现在还是很有钱途滴,毕竟,BL也好GL也罢,她的基情依旧健在,有了这一点,就还有继续当一个名导的机会。而且我们可以看出,老谋子无论P男还是P女,她都是一个万年小受。

    老谋子在那部讲述核辐射的《三渣树之恋》上映时曾说过,现在人的爱真是越来越不纯洁了,所以她要推广纯爱,以净化凡夫俗子的心灵,看看,这种思想是多么的少女情怀总是诗啊……

    所以本文其实给出了一个伪命题,讨论老谋子是同性恋的“可能性”是站不住脚的,就跟质疑1加1是否等于2一样的没道理,丫根本就一同性恋,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老谋子这回终于拍《金陵十三钗》了,听到这点让人着实期待,片中请来了蝙蝠侠这个著名的同性恋演员自不必多说,据说美女更是成批成群,相信以老谋子那颗纯洁得有如诗一般的少女之心,这片子是不难拍好的。

 短评

我不懂心理学,不敢断言怜悯心是否能成为刺激感官的某种“享受”,但旁观他人之痛以及由此引发的叹息、悲鸣甚至仇恨,都确实被“好看”这个最肤浅美学感受囊括其间。愉悦,也从此不再是观众走进电影院所期望获取的单一感受。《金陵十三钗》显然是紧掐疼痛穴位的“好看”电影。

8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切入点很小,这对张艺谋来说确实难得。看电影之前我以为这是《南京南京》+《集结号》,看完电影不得不称赞这是中国的《钢琴师》+《辛德勒名单》。十三钗们说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段,感慨万千。全新视角的南京故事,可以说是张艺谋自《英雄》后最好的作品。

1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就为了最后那一幕,就为了《秦淮景》,也要给四颗星

14分钟前
  • 山人阿苍苍
  • 推荐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讲述战争的故事,影片中的倪妮很惊艳。

19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推荐

并不像之前讨论的屠杀或是大屠杀电影,战争更多是个背景。影片强调的是冰冷中的一丝暖意,或是绝望中人性的回归。可惜总是觉得故事推进的太平缓、且非常压抑,情绪没有释放开。缺乏情节的推进力,看久了会觉得很闷。不过有几处慢镜头写意处理得很棒,玉墨的演员倪妮应该能红吧。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十分动人的故事,拍摄与表演都基本达成了预设的高度;但故事的设定却过于戏剧化,相对男女主角内心世界的细腻展开,辅助人物的心态转变太为迅速统一。对大屠杀的侧面刻画十分可取,有限的正面描绘却流于廉价暴力。学生的回忆过于单薄,结尾没达成情境升华。

2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你们这些打一星的图的是什么?你们连妒忌都说不上。

29分钟前
  • pachinko南
  • 还行

秀色可餐,特好莱坞特媚俗!在战争的洗礼下,酒肉神棍成了尊贵的器皿。教堂中的世界太干净了,脏了就洗干净;饿了就喂饱;缺爱的就去爱她们。只有经历过苦难才会懂得活着是多么美好。我觉得要是戈达尔肯定又要开骂了,因为它和《辛德勒的名单》一样“哗众取宠”!可我很喜欢这片子!

3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不论别人说什么,老媒子始终是我心中最好的中国导演

37分钟前
  • 软妹不要把
  • 力荐

不带这么给红十字会做宣传的。

40分钟前
  • 时徙生
  • 力荐

不明白这电影有什么好道德审判的,男人保护女人,大人保护孩子,这放到任何时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顺带一说,敢把这种题材往贺岁档放,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大片主义吧。

44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大师终会归来,时代挡不住

49分钟前
  • 飞行员小灰灰
  • 力荐

一帮聒噪艳丽的窑姐儿们,身着学生装,弹着琵琶,咿咿呀呀地唱起温软香艳的秦淮景,我看到的不是历史,而是一颗颗浓妆艳抹也包裹不住的平凡女儿心,拖着一副残破不堪的身子,仍然高贵而嬉笑地活着。

52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金陵风月浓缩在教堂的地下室内,咿咿呀呀的吴语小调唱不尽的都是旧时繁华。瑰丽的教堂彩色玻璃投影下,妓女与少女两个群体彼此憎恨到和解,构成了屠城乱世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勾画。十四位金陵风月人缓缓走近的画面真的太美。一次电影的献礼,尽管意图太过明显,但是对这段历史先天就触动泪腺,无药可医。

5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她们赴死,我希望是站在姐姐的角度保护妹妹,而不是因为自己已失去所谓的贞操所以比起贞洁的学生她们无所谓被谁糟蹋。

60分钟前
  • 虎豹小霸王
  • 推荐

妓女救女学生就是好片?说好的人人平等呢?

1小时前
  • 朝暮雪
  • 还行

到目前为止,拍抗日战争,最成功,最具张力,艺术价值最高的片子。中国抗战了八年,六、七十年来却没有写出过一部像样的战争文学。同样,抗战片铺天盖地,却没一部真正深层次去挖掘,拍出战争残酷与人性之美。今天,这样的电影终于在中国产生了。就电影艺术水准而言,堪称一部完美的片子。打10分。

1小时前
  • 古尔浪洼
  • 力荐

张艺谋的看片会比高考现场还严,就差没安检了。影片相比原著改动很多,合理的解释了十三钗牺牲的行为。玉墨的扮演者倪妮气场够强大,与汤唯颇有几分神似!最后的那首合唱《秦淮景》太凄美,太惊艳!张艺谋用细腻深刻的故事、朴素的表演、唯美的画面重新定义了中国大片!只是略显沉重。。

1小时前
  • 曾海绵🌈
  • 推荐

有关战争,有关人性,这部片子不错,里面的倪妮很美。

1小时前
  • 小懒懒
  • 推荐

因为看过原著而对电影预期不高。没错,这是一部各个元素都刻意往“好”的方向靠拢的“心机”电影。为了商业化而放大的战争场面,为了通俗化而削弱的群戏,为了贝尔的演出而彻底改头换面的角色设定……但是当看到豆蔻与兰香被抓那段跟拍长镜头和十三钗一排齐唱秦淮景的场景,真心觉得还挺有心。

1小时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