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

HD中字

主演:Mille Dinesen,Morten Suurballe,Signe Egholm Olsen,Claus Riis Østergaard,Esben Dalgaard Anderse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黑客 剧照 NO.1黑客 剧照 NO.2黑客 剧照 NO.3黑客 剧照 NO.4黑客 剧照 NO.5黑客 剧照 NO.6黑客 剧照 NO.13黑客 剧照 NO.14黑客 剧照 NO.15黑客 剧照 NO.16黑客 剧照 NO.17黑客 剧照 NO.18黑客 剧照 NO.19黑客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科幻主题的改造

电影语言特色分析
1. 技术表现层面风格突出——特技处理,扣像合成
2. 武打设计,由武打设计师袁和平设计
3. 构图、管线、影调、景别切换
   拍摄角度具有造型性,光线的轮廓感非常强,男女主角的衣服、装置、屋子都非常简洁,讲究物体的超真实感,景别切换与连环画非常相似跳跃感非常强(画面跳跃)
4. 形象塑造与表演处理
   (《终结者》、《独立日》、《第五元素》等)大多数美国电影英雄的性格中都有极强的反叛精神,平凡或更准确的说是潦倒的人,在最关键(世界)的时刻挺身而出。
5. 传统科幻片主题的改造
   What is real? How do you define real? If you’re talking about what you can feel, What you can smell, what you can taste and see, the real is simply electrical signal interpreted by your brain.

1999年的地球世界是母体(the Matrix),我们生活在我们认为真实的空间。
科学的玄学,还是玄学的科学?
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宿命)
Don’t think you are, know you are!
每个人都有自我优越感,将这种意识发挥出来学要条件,通过对自己的接受,我是不是the one?
There’s a difference between knowing the path and walking the path
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代表对一个人生命的约束,而人会在某个时间点上对这个世界产生厌恶的感情。
Mr. Rhineheart: You have a problem with authority, Mr.Anderson. You believe that you are special, that somehow the rules do not apply to you. Obviously you are mistaken.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world
•Neo: …I don’t like the idea that I’m not control of my life
  What is the Matrix
•Morpheus: …This is the world that you know, The world asit was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t excites.
You are a Slave!
•Neo: The Martix?
•Morpheus: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IT is? The Matrix is everywhere. It is all around us, even now in the very room.
最后一段话:I’m going to know these people what you don’t want them to see

艺术的存在是为了什么?
真正在平凡的生活中,只有在虚构的生活中Everything is possible。切合了人的宣泄的需求,艺术存在为人类在面对真实社会时能以一种较平和的心态面对
在影视作品中一个管怪陆离的虚拟社会,也许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反应。

 2 ) 黑客帝国 深度解析

一:我为什么要写这边影评?

我们都被汉语字幕误导了,而且是根本性的误导。看了这篇影评,其他的影评可以忽略了,因为我已经帮你们看完了黑客帝国的1000余条影评。

作为看过超过1500部科幻电影的老影迷来说,《黑客帝国》一直是我百看不厌的电影。说实话这一部看似简单却深奥无比的电影。电影探讨的话题关于人工智能、哲学、物质和意识等问题。我本人很爱哲学,这部电影算是给我哲学学习一个新的启发。我写这篇影评的核心原因是想和大家探讨这部划时代意义的电影,以及解答众影迷心中的困惑。

首先,这3部电影我看过15遍以上,每一次都不是泛泛的看,每一次看都是边看边暂停,仔细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每次看都能看出新意以及之前的错误理解。豆瓣上关于黑客帝国的影评有1000余条,我是每个影评都仔细的看了。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或浅或深,或长或短。但是遗憾的是,部分的影评对于电影的基本设定的理解是错误的。绝大部分的影评是根本没有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是人云亦云而已。

2008年我第一次看黑客帝国,那个时候我在上大学,大学的时间是很充足的,我把四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电影上面,四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哲学学习上面。作为一个科幻迷,第一次看黑客帝国,我也只是看懂了三分之一而已。基本上也是朦朦胧胧的了解了电影的梗概。这让我很是沮丧,所以跟着看了2遍,看的是中英文字幕的。到第三遍的时候我才自以为完全看懂了黑客帝国。之后的10余年间,我有在空闲时间,作为生活消遣,看了8-10遍黑客帝国。每一次又会有新的认知。这也是源于自己的生活感悟越来越多。到了2019年,要做关于电影剪辑的工作,我把黑客帝国作为一个代表电影来剪辑。这次的剪辑让我发现了最为重大的问题,那就是,我错误的理解了电影的基本设定。脑海里无穷无尽的追问让我夜不能寐,我决定把原版英文字幕仔细的翻译一遍。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又仔细的看了3遍黑客帝国,这个时候我才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都被汉语字幕误导了,而且是根本性的误导。我找到了10多种英汉对照字幕,我用谷歌翻译,对应英英翻译,仔细的理解电影的每一句对白。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英汉翻译害死人啊。其实绝大部分影迷根本不具备看英文字幕的能力,理解不了原版英文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大部分的英汉字幕也没有真正表达出深层次的含义。部分关键性的名词也是直译过来,导致影迷理解上的错乱,这也就是为什么豆瓣上这么多科幻迷也对电影一知半解的根本原因。

我们都热爱这部伟大的电影,以此影评作为纪念!

二:电影的基本设定

电影的基本是定是:20世纪初,人类发明了人工智能程序,并运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机器人一定是存在的)。这个时候的人工智能机器有了人类的部分智慧。后来纯正的人类和这些智能机器发生了冲突,人类想要销毁所有的智能机器,这遭到了智能机器的反抗。显然,人类根本不是智能机器的对手。在这场战争中,人类节节败退。当时的智能机器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最后人类用了最阴狠的招数,就是遮蔽太阳,想以此彻底的打败人工智能机器。然而遮蔽太阳没有导致机器灭亡,反而导致了人类的大灭亡(没有完全灭绝,还有残存人类,有着完整的人类基因的纯种人存在),期间人工智能机器迅速学会了利用其他能源,这其中就包括人体生物电。然而机器的创造性不如人类,作为人工智能机器的创造者,机器决定向他的造物主学习。为了更好的控制人类,人工智能发明了电脑人,即:完全有着人类的基因,脑部进改良,可以通过插孔接入虚拟神经网路— Matrix(母体或者矩阵)。虚拟神经网路可以模拟现实,通过电磁信号让大脑产出现实幻觉。实现完完全全的控制,这是一种从身体到灵魂的绝对控制。从此传统的纯种人类彻底灭绝。人类的基因存在于电脑人中,思想存在于母体中。母体可以观察人类的各种活动,来实现自我学习,学习的结果用于母体的升级改造和人工智能机械的改造。这个母体经过了6次版本升级。最后来到了最关键的版本升级,就是让电脑人拥有爱情。以此来观察人类爱情对于生命进化的意义。这是一次危险的尝试,有可能会导致人工智能的全面自我崩溃。我们的男主角neo就是这次升级的候选人。故事开始了。整部电影就重点就是电脑人在拥有了爱情后的自我进化过程。人工智能网络利用这个进化过程结果来完成自我升级。

电影内容发生的时间,按照孟菲斯说的是2199年,我的推论应该是3200年,或者更后面。孟菲斯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因为孟菲斯也是来自于母体,他的时间观念是母体赋予他的。母体升级了6代,按照推论,一代升级需要200年,到了第6带应该是1200年,所以现实中的时间应该是3200年,孟菲斯只是在这一代母体升级中产生,一觉醒来,世上一千年。影迷会有疑问,最初的几代升级是建筑师自己在玩,并没有救世主,升级的过程比较快,说不定一代版本升级用不到200年。我说会有这种可能。但是救世主确确实实有了6个,按照zion的记载,已经抗争了近100年,说明zion的产生必定超过100年。按照建筑师的说法,救世主必须带走23人,16女7男,加上救世主本事是16女,8男,去创造新的zion。这24个人通过200年的繁衍,最终使zion的到达25万人的规模,产生威胁母体和机械大帝的力量。24个人如何繁衍出25万人,可以通过人口自热增长来计算,16个女人,每个女人生4个孩子,15年一代人,通过14代人,就可以达到25万人。这恰恰符合现实人类的人口增长。我不敢断定导演是不是这样设定的,如果是,那他一定是这样按照数学计算的方式设置时间的。建筑师的话反过来印证了这个版本的zion存在了200年。所以现实中的时间最低应该是3200年。

很多影评中,对电脑人的理解很模棱两可,有的把史密斯翻译成电脑人。这是英汉翻译误导所致。如果电脑人这个概念理解错误,整个电影都会理解错误,导致根本设定错误。我也曾经很长时间被误导。电影中孟菲斯所说的把人类当做电池的说法,也是没有准确意会电影的表达,孟菲斯只是手中拿了一个电池,说了this。这导致了很多人理解为母体控制人类就是为了获得生物电,维持自我生存。其实,母体的真正用途是完全榨取人类的创造力,然后彻底的把存在于zion中的纯种人类扔进历史的垃圾桶。机械大帝早已掌握了各种能量来源。人体的生物电只是只用的一种来源,而且是这种能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母体本身的用途。

孟菲斯是个权限很低的人物,他的作用是救出neo的身体,初步启迪neo,引导neo回到母体的电脑主机 ,交出身上携带的密码。孟菲斯来自于母体,他的思想局限于母体的安排。到第二部的结尾,neo回到了万物之源,战争依然没有结束,所以孟菲斯真个人都蒙了,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他并不知道自己也是先知的一枚棋子,自己所有的动作只是母体在自己潜意识中的安排,这个时候他的信仰崩溃了,此后的孟菲斯几乎无所作为,直到最后仰天长看,等待着命运的审批,像不像我们的基督徒仰视耶稣基督一样。

崔妮蒂是一个更悲催的人物,但是也是最动人的人物,她在母体中的权限比孟菲斯要高,她可以复活neo,是这次母体升级的关键变量因素,决定这neo的思想行动。崔妮蒂和neo的爱情,产生了母体不可控制的行为。这种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人工智能机器的危险,最后neo通过自我牺牲达成短暂的和平协议。崔妮蒂表面上是一个自由人,其实是被先知控制的,思想的控制。先知告诉她她会爱上一个人,然后她就偷偷的在母体中观察neo。然后假装爱上neo,然后真的爱上了。这一切是不是很像现实世界,有时候我们有目的的假装爱上了一 人,时间久了,日久生情,反而会真的爱上。这就是人类爱情的奇妙之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亦真亦假。崔妮蒂开始的时候是有目的的爱上neo,很多影迷以为崔妮蒂一开始真的对neo就有真正的爱情, 这显然是没有仔细看电影。多少次崔妮蒂想对neo坦白,都被各种原因打断。这和我们现实世界的爱情多相似,面对着一个真心爱你的男人,你的不纯目的会导致自我的惭愧,自我的心痛,然而当爱情真的到来时,那种舍生忘死的付出却又那么强烈。崔妮蒂在和neo一起出生入死后才真的爱上neo,这种爱情,先知和建筑师并不能真正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产生的行为也是他们两个不能控制的,所以才产生了neo的反面人物史密斯。这已经超出了母体的控制。最终的结果是母体的崩溃,或者是neo和斯密斯共同的死亡。

neo是电影的主角,他的起源在电影第二部结尾有明确的交代,这是一段很长的独白,原版的英文很深奥。我敢确信,不借助汉语翻译,99.99%看过电影的中国人都不能理解这段话,即便是理解了,也不是导演所要表达的那种理解。所以导致影评里各种推测,各种自由发挥。豆瓣算是中国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即便如此,1000多篇评论里,绝大多人都没有真正探讨过neo到底是什么。

neo的本体是个电脑人,和千千万个母体中的人一样,他的脑部是改装过的,他有人类的基因,电脑人的接孔,思想完全受母体的控制,他的所有行动都被母体记录下来。在纯种人类世界中,他是被人怀疑的救世主,在zion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他,主流的议会就不相信他,强势的指挥官不相信他,即便是舰长中,很多人依然不相信他。zion中只有那些老态龙钟的边缘人,或者涉世不深的孩子才会信他,还有就是孟菲斯这种有自我坚定信仰的人,才会带着固执和盲目的信仰的人才会信他。这像不像现实世界宗教遇到的情况。电影的所有情节都是为了neo一人设定,包括zion的所有人,崔妮蒂,孟菲斯。neo身上带着机械大帝和母体的所有权限,但是这种权限必须一步步才能得到,而且必须是有顺序有步骤的获得。开始的neo就是个普通电脑人,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对于上司的训斥逆来顺受。晚上思想千千万,早晨起来接着干,是不是和现实中的人一模一样。怀疑的思想虽然强烈,但是毫无作为。如果他不被孟菲斯救出,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展开,zion会一直存在,孟菲斯继续骚扰母体,崔妮蒂接着当小跟班,坦克接着玩电脑,哈哈哈,像不像现实世界。孟菲斯是怎么发现neo的,是先知告诉他的,其实,孟菲斯根本就是个洗脑人。他看似有着坚定的信仰,但是不知道这种信仰的目的和来源,这种信仰是先知告诉他的,先知有自己的目的,所以,孟菲斯就是个传话人,执行者。一个自以为掌握命运的执行者,这恰恰是先知和母体的目的和设定,所以法国人梅恩才嘲笑他对自己行为的原因一无所知。其实在neo之前,孟菲斯救出过很多自认为的救世主,里面的叛徒塞弗就是一个。塞弗应该是被孟菲斯洗脑后吞了红色药丸后被救出的人之一。所以在经过了9年的毫无意思的反抗之后,而彻底恨上了孟菲斯,最后出卖了所有人。他和neo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根本不相信neo是救世主。

neo究竟试试救世主?显然这个答案不确定,如果他相信自己是救世主,他就会成为救世主,并逐步获得母体的权限,进而获得进入机械大帝的权限。如果他不相信自己是救世主,那他就不是,他会和所有改造的电脑人一样接受母体,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母体的运行终会产生一个不可控制的程序,这个程序可以叫neo,也可以叫two,也可以是three,反正有个名字就行。孟菲斯叫他救世主,崔妮蒂喊他爱人,先知称呼他是很帅的小伙子。建筑师称呼他是强制平衡方程组产生的冗余的集合,哈哈哈,你听得懂吗,不懂多看看数学。机械大帝压根就不在乎他是个啥。斯密斯称呼他是黑客,该删除的程序,破坏者,病毒,第二部史密斯称呼neo是自己的解放者,并要复制他,第三部史密斯称呼neo是顽固分子,不肯低头的对手,为了毫无意义的爱情、怜悯、救世主情怀而作无意义的事情。所以,neo有很多身份,对于不同的主体,他的意义完全不同,这像不像现实中的你。你是儿子,是爱人,是职员,同是也可能是黑客,是犯罪分子,是要被社会清除的败类,也可能是救苦救难的社会精英,亦或者你成了宗教人物,被世界15亿信徒称呼为救世主。但所有的这些称谓对你意味着什么,和你有什么关系,作为主体的你,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玩意。你真的找到了自我的价值了吗?你真的找到所谓的人生意义了吗?你找到一生所爱了吗?你找到甘愿牺牲自己普救众生的勇气和能力了吗?这一切就是neo的意义。也是现实中你的意义。

zion代表什么?豆瓣的影评里面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个说是现实世界人类最后的聚集地。另一个是说zion也是虚拟世界,是和母体平行的世界,比母体高一个层次,虚拟中的虚拟。这两种观点各抒己见,而且都看似找到了坚实的证据。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是跟着电影走的,第二种观点的人是根据电影的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比如飞船如何在下水道飞行?neo如何可以在脱离飞船后控制乌贼爆炸?眼瞎了如何看见被史密斯控制的贝恩的?如何看见机械大帝?如何不通过插头进入母体世界?先知家的小和尚给他送的勺子,启迪neo。等等。这些证据表面,zion也是虚拟世界,也是母体控制的。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新颖的观点。在2018年以前,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主观臆断,是部分影迷的猜想。最近的感悟是,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可以自圆其说的,但是有bug。我个人更倾向于zion是个现实的世界,是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地下世界一样的现实世界。这样电影更有现实意义,更具有人文意义。如果你认为zion是虚拟,它的bug在于:既然人工智能可以达到双层虚拟,那zion发生的事情,也是母体完全控制的,neo和崔妮蒂的爱情也是完全控制的,既然都完全控制了,还假装升级的什么?你都知道底牌了,还假装爱来爱去干嘛。那导演还拍这个电影有啥意义。neo因为爱情而产生的不可控制的因素都在高层次虚拟中被控制,那还玩个什么啊,内裤都被你脱了,你还假装没看见。

zion必然是真实世界,是个被控制的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的起源是机械大帝控制下的母体,是目的性真实,是虚假性真实。然而,对于生活在zion的25万纯种人(包括被解救的电脑人)来说,这就是他们认为的最真实的世界,这也是他们生命意义所在地。从第3部中的机械大帝可以看出,即便是最高等权限的机械大帝,依然是个不太精致的机器,他的情绪还需要千千万万个小机器来机械的表达,这种表达在我们人类看来是很低级简单而又不精确。身边仅仅是些体型像生物的机械生命,并没有类似于独立自主的类人类智能。所以说,在人类灭亡后的1200年期间,机器的进化几乎到了尽头。任何的进一步进化都是危险的,不可控的。比如像neo这样的电脑人,随时都可以分裂进化出斯密斯这样可以控制现实机器的程序,毁灭世界。这对于机械大帝的统治是致命的。对于机械大帝来说,zion根本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地方,毁灭zion就像是踩死一只蚂蚁,毫无怜悯可言。zion只是智能机器改造升级的工具。如有必要,随时毁灭。纯正人类就是真是场地的试验品,孤独又有无助。困在地下10000米的地方动弹不得,靠着巨大复杂的机器苟延残喘,虽然可以通过暗道进入旧世界的下水道,也会随时被巡逻的乌贼消灭,敌我双方不对等的力量,注定纯种人类是智能机器怜悯的奴隶。进入机械大帝的所在地更是无稽之谈。人类成了圈养动物,zion是人类最后的信仰之地。

史密斯是什么?斯密斯的身份一直在变化,第一部中是特工,英文是agent,很多翻译成了电脑人,这显然是错误翻译。斯密斯的作用就是在母体中秘密处理掉思想觉醒的人,这和现实中的特务一样。史密斯就是系统的杀毒软件。对于母体这个系统是保护作用。史密斯是个人工智能程序,权限低于建筑师、法国佬梅恩、先知。他可以随意进入系统允许的电脑人的大脑,而不需要这个人电脑人同意,但是不能随意进入任何人的大脑。第一部电影最后被neo改写代码,破裂成碎片,并被系统认定为需要删除的程序,这就为第二部史密斯的变异埋下了伏笔。第二部中的史密斯居然获得了可以逃脱系统删除的能力,并且可以无限复制其他程序,这种能力显然来自于neo。由此可见,neo也具备复制他人的能力,此时的neo已经可以超脱母体的管制了,可以在母体中自由飞翔了。随着斯密斯的不断复制,他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斯密斯的复制不是完全的复制,可以保留被复制人部分的思想,其中最危险的是来自于对先知的复制,先知掌握母体的底层代码,这种代码可以进入机械城市,威胁机械大帝的统治。同是斯密斯可以复制脱离母体的电脑人的思想,并能部分控制被复制人的思想。正要传送回飞船的贝恩 被斯密斯复制了, 思想发生了混乱,导致行为的不可控制,。第二部电影中指出斯密斯是neo 的反面,如果neo代表的是爱、拯救、和平、光明、自由,那史密斯就代表的时:恨、战争、黑暗、控制。没有了neo,也就没有了斯密斯。这有点中国哲学的味道,阴阳相生,福祸相依。最后neo的死亡也是不可避免,因为唯有爱才能消除恨。没有爱哪有恨,没有光明,亦没有黑暗。

建筑师是什么?第2部他老人家现出真身。他是母体的建造者,显然是他完全控制着母体。有影迷指出他的本质就是机械大帝。其实不是,他就是我们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程序。完全存在于母体之中,没有具体的身子,但是无处不在。他的功能是按照机械大帝的要求学习人类进化的本质,人类如何思考,人类的爱情。然后让智能机器进化。显然,建筑师最擅长的是数学,严格的逻辑思维,所有母体中的行为必须严格符合数学表达式,符合方程式。很多影迷不理解问人的行为和数学有什么关系。我这里说一下导演要表达的内容,有点深奥。(不一定正确,我个人的浅薄见解)

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的部分参数,都是可以用数学精确表示的。这种表达方式可以是二进制,也可以是十进制,也可以是π进制,也可以是e进制,总之,这个世界的表象可以被数学公式准确的表达。表达方式的不同导致表现形式不同,结果不同,比如人类用十进制数学表达,电脑用二进制,如果还有其他生命体,说不定就用3进制,4进制,或者更为先进的形式。十进制数学中最为神奇的是无理数,无理数最独特的是超越数。其中π和e就是两个最著名的超越数,超越数是数学的最难以被理解的部分。虽然超越数很多,但是很难被发现和证明,目前发现的最有名的超越数就是圆周率π和自然常数e。即便是这两个超越数已经让数学家们束手无策了。π是二维世界和三维世界的连接点,(电影中导演多次暗示Neo在建筑师那儿就象征π)。自然常数e是无限自我复制的结果(电影中史密斯最终成了e)。到在2019年的今天,这两个超越数依然让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物理天体束手无策。因为无理数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人类面对着超越数时妥协的用希腊字母标识,人类并不能准确知道π和e的精确值。强大的计算机虽然可以计算到π的31.4万亿位,但是还是不能精确的计算出π的精确值。现在的理论证明,即便穷尽宇宙之力也能够计算出π的精确值。这对于计算机就很尴尬了。计算机必须是精确的。数学也必须是精确的,否则他们将无法运作。如果你问一个数学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多少?他会告诉你是圆周率,用π标识,约定于3.14。如果你还要追问,到底是多少,他会告诉你是约3.1415926。你感觉还不精确。还要继续追问。那这个数学家会问你做什么。你说我要计算卫星的轨道,这时候人类的数学家会给你计算出后面的20位小数,这个精度足以描述卫星运动的原子级别的线路图。这个时候你并不会在往下追问后面还有多少位。如何你要计算宇宙有多少原子,那数学家会给你计算出π后面50位小数,这个精确度,足以表达出宇宙中任何一个原子的精确数学表达式。如何你还要追问。那数学家最多可以算出的后面的808位。到此,人类已经穷尽一生。再无建树。这时候你就能完全了解π了吗,显然不能。如何你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非要知道精确值,你就去问计算机,计算机告诉你π= 3.1415926535 8979323846 2643383279 5028841971 6939937510 5820974944 5923078164 0628620899 8628034825 3421170679 8214808651 3282306647 0938446095 505... ..................如果你愿意听,计算机会一直给你算下去,直到天老地荒,世界灭亡,宇宙爆炸。即便如此,计算机仍然不能准确的表达π的具体数值。最先进的google计算机已经算到了后面的31.4万亿位,依然遥不可及。这就是数学的尴尬,也是计算机的尴尬,然而这种事清从来都不会困扰人类,因为人类根本就不会在乎这些,人类用一个希腊字母标识,就是π来表示这无穷不尽不重复的超越数。这就是智力和智慧的区别。计算机拥有无穷的算力,但是并不具备智慧。人类的爱情像不像这个超越数,根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就是可以确认他存在。混沌的爱情,就如同数学中的π,让人无法理解。同样的道理,自然常数e也是个奇葩。计算机和数学一样无法精确描述这种不讲道理的数字,只能借助人类的智慧去表达。

回到电影,建筑师所要追求的正是这种数学方程式般的精确性,依此来控制母体,控制人类的思想,这显然是办不到了,人的思想有不能用数学表达的东西,比如爱情,正如数学无法精确计算π,母体同样无法计算人类的爱情。第二部电影中,neo进入电脑主机见建筑师,中间只有314秒的时间,我看了好多遍一直在想为什么是314秒,这个疑问困扰了我10年,最近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原因。这里导演是不是把neo象征成数学中的圆周率π,π的数值约定于3.14,π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数字,不能被计算机准确定义。如果把neo看做是π。那史密斯是e,崔妮蒂是数学中的虚数i,先知是自然数0,孟菲斯是1.这五个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如何获得平衡。这就是建筑师的终极追求。,最终这五个数被 欧拉写成了上帝公式:

神奇吗?这就是数学的神奇之处。neo这个超越数和崔妮蒂这个虚数的结合最终可以中和史密斯这个超越数e,最终让等式平衡。这也是建筑师最后追求的目标。建筑师成功了,他成功的利用母体获得了人类最后的智慧,也是人类思想最后的精华,母体获得了平衡。人类获得了短暂的生存的权利。机械大帝免遭失控。

先知是什么?按照建筑师的说法,先知是一种研究染心里层面的智能程序,可以预测99%的人类心理活动。显然,孟菲斯和崔妮蒂都被先知预测到了。他们两个的行为都是在母体的控制范围,并让他们两个无法觉察自己是被控制的。先知并不能完全预测所有人的心理层面,尤其是人类的爱情心理。先知的权限要低于建筑师,甚至低于法国人梅恩(第二部中梅恩杀死了先知的分身)。但是先知有很多可以改变母体代码的权限。这种权限来自于建筑师。正如先知自己所说,他的目的就是要给母体带来不确定性的因素,以此升级母体。然而最后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控制。产生了电脑不能处理的程序,这种程序就像数学中的无理数e,无法用数学精确表达而删除,而且具有普遍的复制性。

法国佬 Merovingian 梅恩是个什么?豆瓣的影迷大多是按照电影的设置来理解的。其实法国佬在电影中的重要性被忽略了。我的研究表明,他的部分权限比建筑师还要高。法国佬是母体的一部分,掌握母体中的因果定律。这里的因果定律不单单指佛教的因果轮回,也可以包括物质世界的基本定律,比如你给一个物体力,物体会动。人吃了饭,就不会饿死。就像法国佬给一个美女下了含有春药的程序,这个美女就春心荡漾。这就是前面几个母体所运用的基本定律。现在这种定律已经成为了母体的一部分。除非有更高级的理论来代替因果定律,否则梅恩无法被删除。法国佬也是个很精明的人,他时刻关注进出母体的程序,而且不断收集母体删除的程序为自己所用。同时他又是个自以为看破了一切的控制者,玩世不恭,贪恋权利,因循守旧,不肯进化,虽然是母体的一部分,但也是母体的累赘。建筑师和先知都想删除他,但是做不到。法国佬这个程序的部分权限来自于机械大帝,可以控制电脑人的脑机接口。这种控制显然是母体不能完全控制的,但是机械大帝可以控制。法国佬时刻警惕着自己有可能被取代和删除。所以他是格外小心。他控制的keymaker,是控制母体主机的钥匙,没有他谁也进不了电脑主机。然而这个keymaker是谁制造的呢,显然是机械大帝。neo的每一步都是计划好的,也是安排好的,无论哪个救世主觉醒都必须按照既定的步骤找到关键人,否则就永远完不成升级。

最后的印度小女孩沙蒂代表什么?豆瓣的影迷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母体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更高级的程序,这个女孩已经有了人类的感情,并且可以编写母体程序,她会是下一代建筑师。这个程序的产生也是因为爱。小女孩的父母已经理解了人类独有的爱情的意义,所以他和妻子的孩子天然的具有了人的特性,这种程序队友这代版本是危险的,同时也是革命的动力。所以只能通过不合法的方式进入母体,而进入母体的的方式就是求助于法国佬。为了让女儿进去母体,他宁愿做任何事情。这种爱的本式和neo的爱情本质是一样的。

机械大帝都可以创造出母体了,按道理说它早应该有足够的技术创造出的人工智能生命体了。怎么还会像第三部里面的那种模样,粗糙而又机械?我的推测是,人工智能生命体对于机械大帝是很危险的东西。原因是所有的智能生命体都要联网,他们之间的信息传输是一瞬间的,而且是彻底全部的改变所有生命体的意识。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1200年过去了,人工智能机器没有本质改变的原因,因为任何的不可控制的改变都是革命性的,这也就是母体中特工追杀觉醒程雪的根本原因。人类的缺点是:人的意识很难被改变,意识进化的如此之慢,以至于连哪吒都说:人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哈哈哈哈。这种缺点恰恰是纯正人类稳定进化的基础。纯正的人的思想不可以联网,不能像母体中那样被轻易的改变。电脑人的思想可以联网,可以瞬间被改变,这是进步,亦是巨大的危险。

这是电影中的主要人物设定。其他的人物还有很多,电影都有他们特定的定位,比如zion中的纯种人类坦克,叛徒塞弗,黑衣人,zion中议会长老。这一切都是为了启迪Neo的心智而设置。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完全捕捉救世主Neo的心理反应。

三:电影中的无法理解的bug。

这部电影bug很多,导演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安排了很多有争议的场景。这也是《黑客帝国》系列吸引人的地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黑客帝国。

bug 1:neo如何死而复生?第一部电影结束时候Neo虚拟世界死而复生,从而获得了解码母体的能力,可以控制母体的能力,可以自由穿梭母体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如何获得的。显然是母体设置好的,或者是崔妮蒂身上携带的密码插传给了给neo,比如那个吻。设想一下,如何崔妮蒂看见neo已经在母体中死了,弃船逃走,那结果会怎样。显然,母体可以设置Neo的死而复生的权限,但这个权限必须让崔妮蒂真心地爱上他,把身上的代码传给neo。

bug 2:崔妮蒂是如何死而复生的? 崔妮蒂为了救neo孤身一人进入母体,结果被特工追杀枪击,最后无奈跳楼。这个时候如果neo选择舍弃她而按照建筑师的想法重建zion,拿崔妮蒂必死无疑了。真个zion将会消亡,一个新的zion会被建立,neo成为zion新的领导者。然而现实是Neo为了救崔妮蒂作出了舍弃全人类的选择,这个选择是先知给他设定的。既然母体中崔妮蒂已经死亡,按照母体的规则,现实中的崔妮蒂也会死。但是,Neo已经拥有了改变母体代码的能力,这让崔妮蒂在虚拟的母体世界里死而复生。进而现实中也活了。这个权限是先知给Neo的权限,也是崔妮蒂拥有的权限。显然,这个时候,孟菲斯,崔妮蒂,neo都是被控制的,这种控制没有被他们察觉。

bug 3 :neo如何控制现实世界的乌贼?这个bug是很多影迷赞同zion是虚拟世界的主要因素。第二部结束时候,他们逃离了孟菲斯的气垫船,被乌贼追杀,这个时候Neo,居然可以感应现实世界的乌贼,并且可以像在母体中控制子弹一样的控制乌贼。这表明,当下的这个下水道也是虚拟世界。后来他问了先知,自己怎么可以控制乌贼,先知说,救世主的力量不仅局限于母体世界,他的力量可以直达他的发源地。注意:英语原文是:the power of the one extends beyond this world ,It reaches from all the way back to where it came from 。where?the source 。what you felt when you touched those

sentinels,but you were not ready。you should be dead,but apparently you were not ready for that either。对于这段的翻译,很多的汉语翻译就是直译,没有结合电影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毕竟,我们和美国人思想还隔着一个英语语境。先知告诉neo他的力量来自于source。关键就是如何理解这个source,绝大部分翻译成万物之源。source在neo和建筑师的对话中也出现过,两个人说的不是一个意思,建筑师说的source指的是Neo必须回到母体中的主机,在虚拟的世界里救出存在与培养皿中的23个人。而先知所说的source指的是创造电脑人的机械大帝。机械大帝才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也是一切权限的制定者。两者并不矛盾,相辅相成,如果neo还想按部就班的重建zion就必须把身体携带的密码交给母体主机。让主机重启,接着轮回。如果不这选择,母体里面的人的身体会因为虚拟系统的崩溃而死亡。zion会被现实世界中的乌贼大军全部消灭,导致全人类死亡,这个可真是人类基因的灭亡,这种灭亡即便是智能机器也无法修复。所以这是个很危险的行为。但是对于机械大帝来说,是失去了进化的思想来源,并不是会导致智能机器死亡,所以所他可以承受这种损失。到那个时候,地球可真是抹去了人类的痕迹。完完全全成了机器的世界。neo这种冒险的选择正是先知所设计的。

搞明白了这些,你觉得neo现实中控制乌贼的行为是怎么来的,显然是机械大帝赋予电脑人的权限。但是这种权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救世主neo有,斯密斯也拥有部分权限,建筑师有,但是先知和法国佬没有。所以neo和斯密斯才可以控制现实中的连入机械大帝网络的物体。机械大帝是通过无线电控制乌贼的,电影反复有镜头表示。所以neo可以控制乌贼显然是通过无线电控制的,机械大帝用了不同的加密方式控制这机械。这种代码加密方式用金色表示。所以neo第一次见到赛若夫时候没能够看穿。赛若夫的加密方式就和乌贼的加密方式一样。这就表明,赛若夫是机械大帝控制的。用来检测neo在母体世界的能力。别忘了,neo是电脑人,他身体里面一定植入了智能机械部件,电脑人的脑部都植入了非生物的智能硬件,这些硬件可以以有线的方式进入母体,也可以无线的连接。这儿就是neo被法国佬囚禁在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原因。就像你的电脑虽然连接到了wifi,没有密码就是进入去。但是如果是网线连接,即插即用(不信你可以试试)。所以neo控制乌贼的方式必定是大脑中的硬件接入了机械大帝的无线网络。所以先知说neo的力量不局限于母体,而且可以延伸到现实世界。当然这个现实世界是机械大帝控制的世界。

bug :4:母体用死人喂养新生的婴儿,这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其实,这只是孟菲斯的认知,孟菲斯的认知也有局限性,很多的认识是错误的。孟菲斯认为母体控制人了就是为了获得生物电,并以此作为解放全人类的道德依据。这显然是肤浅的认识。你想一下,1945年,原子弹都制造出来了,原子能人类都利用好几十年了,风能,水能。机器获得能量的方式太多了,地下就有用之不尽的地热能源,这种能源也是zion所利用的。难道机械大帝会为了人类的一点点生物电能源而大费周章。这哪是人工智能啊。所以所人类被放在培养皿中的目的有3个,一个是为了有效的控制人类,一个是利用母体榨取人类思想,还有个就是保存人的基因,毕竟,机械大帝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如果实在是没有用处,或者威胁到智能机械的生存,就直接毁灭,电影的结局也印证了这种观点。

以上4个bug是1000余条影评里出现最多的。

四:导演要表达什么样的哲学观念

我虽然研究哲学,但在哲学面前我也只是个孩子,不敢妄言。我就把我看到了,想到的写给大家。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哲学命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也是个悬而未决的哲学问题。我们中国人接受的教育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念。研究哲学的人会把思想投放到西方哲学,比如马克的老乡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黑格尔也算是马克思的前辈,对马克思有着深刻的影响。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哲学观念就截然相反。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有绝对精神的存在。这与马克思的哲学观念根本对立。中国的哲学观来自于《周易》《道德经》,不知道黑客帝国的导演是不是看过这两部作品,电影里面有中国哲学的身影。西方的哲学通过近40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哲学体系。而中国的更多的是在伦理学的道路上重复着2200年前的孔子伦理学的思想。中国并没有可以影响西方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但是,中国有着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周易》给我们揭示了这个宇宙的基本规律,就是:因果循环。西方叫控制论,因果论。中国叫周而复始。佛教叫因果报应。这就是那个法国佬所认为的世界的本质。人类的所有的一切都逃不过因果循环的宿命。这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有异曲同工之妙。

马克思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黑格尔认为这世界有一种独立于物质以为的绝对精神。我认为他们两个不矛盾。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决定意思,是指物质决定物质所能产生的意识,而不能决定绝对精神。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说明,意识可以改变物质的因果循环定律。这就是反作用。这就是意识的本质。而黑格尔认为的绝对精神,是超脱于物质至上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依附与物质,独立存在。

黑客帝国里母体赋予人的思想,本质上是电子信号,而人类的感官不正是将所看、所闻、所感转变电子信号给大脑吗?这有什么区别吗?人的意识的本质是什么?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真。

(2)存在主义

电影里面存在各式各样的人,表明一个道理,任何的存在都是他产生的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存在就必然产生这种结果,符合因果循环的定律。现实世界不是这样的吗?最让人恶心的就是无处不在潜规则,潜规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们痛恨被潜规则,而又无时无刻不在潜规则别人。这多么的让人悲伤。存在就是合理,也被无数人所接受,造成我们精神上的焦虑和荒凉。如果找不到潜规则产生的根源,你就无法解决你所痛恨的潜规则。

(3)控制论

整部电影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虚拟世界的控制论。这个电影的背景就是被完全控制的人了,身体被控制,思想被控制,人了没有任何自由,如果你想自由,那就去死。这和现实的世界多少有点类似。现实的世界是个宏大的世界,人的自由度还是很大的,然而现实世界的思想控制比起母体,也没有什么差别。你所能接受的思想是部分人让你接受的思想,你思想的启发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你的伦理观念是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你的爱情观念是韩剧,小说,他人的闲言碎语,你对象的要求, 以及你眼睛看到的世界给你的冲击形成的。这种观念是你的全部,然而这种观念在别人看来又是很可笑的。控制无处不在。物质控制,思想控制。我们控制机器,机器也控制我们。你可以关闭机器,但是你真的可以关闭它吗?你敢随意关闭高压电网吗?你敢随意关闭网络中的关健服务器吗?人类发展科技,发展人工智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最终的结局是人的异化,导致人被机器控制。沦为无用之物。最后被扔进机器文明的垃圾桶。这就是黑格尔的异化理论。

(4)自由的本质

塞弗的背叛表明,自由的本质就是个体的主观感受。有人认为母体自由,有人觉得母体就是个牢笼。塞弗通过9年的反抗明白,自由对于自己来说就是进入母体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显然和我们现实世界对自由的定义截然相反,这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自由。什么是自由?自由的身体,自由的灵魂。什么是自由的身体?可以飞?可以变化?可以消失?可以永生不死?不知道。什么灵魂自由?比起身体自由。灵魂自由更加难以实现。变换无穷的现象徘徊者,你将定于永恒的思想。而思想的边界在哪儿?思想的外面是不是还有思想?

(5)世界的本质是不是可以用数学精确定义?

数学可以定于世界本质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这种定义也仅仅是世界本体的表象。个人的意识可以被电子信号完全定义。也仅仅是个人的意识。这个世界有超脱于物质的绝对意识存在。建筑师想用数学的0和1控制人类的想法注定是失败的。

五: 黑客帝国有多少可以成为现实。

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思的讨论

(1)人脑可以外接插头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是脑电波控制技术,脑部发出的电波通过仪器转化,可以控制现实中的机器,就像X战警里面的教授一样。通过脑电波联系外部世界。是不是很神奇。这个网站里面有关于脑电波控制的机制解释: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507/10/53195720_751806889.shtml 。目前的脑电波控制还是计较粗糙的技术,这种技术和黑客帝国里面的脑机接口有着本质的区别,脑机接口的本质是将人大脑皮层接入网络,这种结合绝非现代科技可以操作的。大脑皮层核心组成是神经元,神经元的损伤是永久性的,严重可导致死亡。目前的生物医疗技术无法解决。在未来,基因技术或许可以改变脑部的结构,为设计脑机接口提供条件。

脑机接口也绝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夸张,暴力的插入就可以联网。他一定会发展出无线联网方式,这种联网也绝不是依靠脑电波这种方式,而使以量子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联网。连接的精度将会是量子级别,比目前的电子通讯技术更为先进和丰富。

(2) 母体模拟现实世界会不会成为现实?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母体的核心功能就是模拟现实,模拟产生的电子信号输入人脑,使人脑产生感觉,从而让人活在梦世界。目前的最先进的技术是 VR技术,这种技术就可以让人类产生沉浸感。非常的逼真。其实人的眼睛是很单纯的感官工具,他的功能就是接受电子信号。

目前的技术VR技术仅仅是骗过了人的眼睛。这种技术和电影里面的模拟现实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电影里面的是全方位的模拟,不通过感官系统直接到达大脑。目前的VR模拟现实画面,让眼睛产生电子信号。还是要依附于人的感官系统。

(3)和人类同等智慧的人工智能会不会出现?

我的答案是一定会,而且必将超过人类水平。

人类,这个地球的统治者,如果不限制自身技术的发展,必将产生自己的对立面。人工智能将会是最先实现。到哪儿时候,人类反抗智能机器的机会只有一次,失去这一次机会,人类就会被无情的扫进历史垃圾桶。人类的身体是建立在碳基生命基础上的。这种生命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宇宙的无意识产物。然而,当新的生命形式出现的时候,人的这种生命形式会变得脆弱不堪。人的身体的结构注定了人类将会永久额被困在这个孤独的星球上。新的生命形式的出现是必然。

新生命会以什么形式出现?目前的科学研究会是硅基生命。目前电子技术的核心就是对硅的研究。电子技术的尽头必然会产生质变。这种质变最终会导致硅基智能的诞生。

(4)人的宿命是不是就是活在虚幻的母体世界里?

人的宿命是人类选择的结果。人对宇宙无穷无尽的追求就会产生人的对立面。即更高级的人—人工智能生命。这是人的升华,亦是人的悲哀。作为纯正的人类,面对自己的对立面,也将变得无能为力。那个时候,作为纯正人类的意义已变得不那么重要。毕竟现在的人会在乎蚂蚁的生死吗?统治阶级的本质就是它可以控制它能控制的一切,当这一切被更高级的生命形态所控制,那作为曾经的统治者的意义变得廉价而又可笑,除了死亡和被奴役,我想不出还有其他任何方式的存在。

 3 ) 【黑客】

自99年《黑客帝国》上映,全球史无前例的刮起了一阵“黑客”狂潮,最时尚的电影理念、最酷的演员造型、最豪华奢侈的特效场景吸引了全球了众多的影迷,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观众仍然对从电影院中走出那瞬间的惊呼记忆犹新:电影竟然可以这样震撼人心!黑客帝国这股狂潮愈演愈烈,伴随电影产生的派生品相继问世,黑客迷们趋之若鹜欣喜若狂,配合电影发行的电影短片、电影动画、电脑游戏甚至服饰、文具都是激动的黑客迷执著的追逐。 成功电影的为制造商带来了惊人的丰厚利润,面对这部投资成本过亿(美元)的电影,制造商难掩内心的兴奋坦言:《黑客》一、《黑客》二每投入一美元的成本,就能为他们带来至少十美元的纯利润,并且乐观的预计《黑客》三上世之后将为他们赢得《黑客》一、《黑客》二收益总和的1.5倍,粗略估计约三十亿美元,实际情况是:《黑客三》仅在北京地区预售电影票前三天,票房就突破了200万人民币。 转眼间这么久过去,《黑客》钓足了全球黑客迷的胃口,影迷们非但没有遗忘黑客帝国的神话,反而更加狂热。把2003年命名为“黑客之年”更是理所当然。为了报答全球影迷的厚爱(为了杜绝、防止盗版)《黑客帝国3-革命》选择了零时差的(更加商业化的)运作方式---2003年11月5日《黑客帝国-革命》在全世界同步播放。 2003年11月5日又一个神话诞生了!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神话永远不会破灭! 二、诸神之精神支柱: 看《蜘蛛侠》到结尾的时候,那个肥胖的小个子男人居然也郑重其事的站在星条旗面前,不禁哑然失笑。 有时候我觉得美国人挺幼稚,他们是这样乐衷扮演救世主的一群,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眼角眉梢写满野心,动不动就拿国旗当个事,星条旗恨不能插的满世界都是。 好莱坞在屏幕前不厌其烦的把美国人装扮成世界宪兵,全人类的精神支柱,恰是凭借了“heal the wrold”这样的勇气,《黑客》的筋骨救世主the ONE –NEO问世了。 三、百家饭-千种滋味: 1)我一直不赞成《黑客》是给全世界影迷的厚礼这种说法。先是有人站出来高呼:《黑客》不属于文科生。我要补充的是:严格的说《黑客》系列属于年轻人,属于那一群年轻的电玩爱好者。 不是反感特效,但是《黑客》系列中美轮美奂的特效最终喧宾夺主,Neo成了配角或群众演员多少有些失望,与其说观众们在观看电影不如说一群玩家陶醉于电玩游戏中。这样华丽的特效是奢靡腐败的,避重就轻忽略了剧本情节甚至演员的演技(一件皮大衣、一幅墨镜、一张面无表情的面孔?),我眼中电影辉煌的时刻已经悄然离去了,现在电影依赖特效如同鱼儿需要水,如同《终结者》《哈利伯特》《指环王》《古墓丽影》,例如《终结者》中两个机械人的打斗甚为突出,观众的感觉如同嚼蜡(早不是鸡肋)。 很久以前我是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观看《辛德勒的名单》啊! 过分的依靠特效和电脑制作对《黑客》本身就是个强烈的讽刺,人,究竟是不能离开机器的,哪怕一部电影。 2)沃绰斯基兄弟这对导演搭档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传达灌输太多的内容,《黑客》系列吸纳了各电影届的各个精英共同完成这理想。 武术指导袁和平重担压肩,屏幕上Neo、Smith扭扭捏捏白鹤梁翅,中国拳法讲究:精、气、神,我是一点都没有看出来,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大碍,时下流行暴力电影,《Kill Bill》《查理的天使》同样让女人同样舞枪弄棒,电影中是不是应该加入:此电影纯属虚构,小朋友不可模仿!的字幕呢? 《卧虎藏龙》中余秀莲望着怀抱中的李慕白恳求:给我一点希望!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文化,她是绵延的,包含底蕴却不抑扬于神色中的,不能揣测也不要妄图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其她交融。古文如此、诗词歌赋如此、茶道如此、中国功夫也如此,除非高山流水、松鹤互映、白云深处这样的境界,中国功夫的精髓不能被好莱坞机械人理解并同化。 3)哲学理念的介入无疑是《黑客》成功的元素之一“波德里亚”“苏格拉底”“柏拉图”“庄子”“圣经”“宇宙起源说”等词语在诸多在影评中频频跃入眼帘,其中有一篇影评的标题是:前文明世界的宇宙辩证。我绝对没有批判他们的意图,这些影评都写的很好,有如坠深渊迷雾的错觉。 《黑客》放映后,一位外国记者专门写了一本书记录并整理了电影涉及的哲学理念因此一抛走红。影迷们惊呼:啊!这样伟大的电影!电影加上了耀眼的光圈,电影中出现的门牌号对应的《圣经》告诉我们。。。。。。出现的车牌号《圣经》告诉我们。。。。。。主人公的名字揭示了。。。。。全世界因《黑客》系列掀起了哲学狂澜。 如同深奥的电影一样,影评们或教材或骈体文一样深奥。 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受,黑客迷狂热执著的不停迷惑、探索、发现,上纲上线怕是必然的结局(让我联想起了矩阵中被机械迷惑的99%的人)。电影终究不是教科书,不需要扮演传教士的角色,倘若电影和观众都偏离了自己的坐标和方向,电影如何娱乐大众呢! 四、结束?开端? 耐人寻味的是《黑客帝国三-革命》中出现的“革命”是复数形式:revolutions! 那暗示:革命(神话)刚刚开始,革命(神话)仍然要继续(矩阵经过第六次升级,将更加强大,who is the next Neo?)! 《黑客》中有一句对白很经典:Neo,你要透过腐败的肉身观察本质! 电影永远是电影! 震撼吗?那也不过是一部电影!

 4 ) 再看《黑客帝国》三部曲:为什么人类应该选择留在Matrix里

(原作者 wlsk)
黑客帝国的剧情比较难懂,而且电影融入了大量哲学元素,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宿命论、虚无主义等等。解析剧情的帖子网上有不少,这里我想讨论的不是剧情,而是在假设读者熟悉电影的情况下说说为什么留在Matrix里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绝大部分人都是希望神的存在的,甚至包括一些无神论者(希望不代表相信)。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希望有个全能的力量在冥冥中照看自己,希望能在神的指引下将世界建设的更美好。神的属性是什么?不同的宗教殊途同归:神是造物主;神是全知的;神是全能的;最重要的一点,神是关心人类的。美好的世界又应该具有什么属性(这里指的是现实世界,不是模拟出来的Matrix)?这个世界应当高度自动化;资源取之不尽;安全有绝对的保障;人类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然后,我们会发现,电影中机器相对于Matrix的功能和神几乎是一样的:机器创造了Matrix,并具备创造不同版本的Matrix的能力。机器掌握着Matrix 99.99%的信息,并且掌控着Matrix中99.99%的事件的发展。甚至Morpheus、Trinity那帮黑客的信息和行为也是在掌控下的,因为先知都知道并在引导他们,而先知其实也是Matrix的一个程序。可能唯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病毒化的特工Smith。最重要的一点,机器绝对是关心Matrix里人类的生活的。因为机器依赖于人体来发电,而人类在Matrix中活得越好在现实中也就活得更久、能发更多的电。从电影第一部中可知,第一个版本的Matrix被造的和天堂一般,仅仅因为太完美了里面的人不愿相信才导致了系统的崩溃。但是可以看出机器一直是想让人类在Matrix中越幸福越好,只是后来发现适度的苦难是必须的。另一方面,电影中的现实世界其实是很美好的,人类从出生到死什么都不用操心,维持生命的养料由机器直接输送到体内,真正的全自动化。呆在密封舱里有绝对的安全。每个人只要活着就是在“工作”,在发电养活机器的同时也是在养活人类,而这份“工作”不需要一丝一毫的努力。身体在现实中“工作”的同时,大脑还能在虚拟世界中享受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物质享受归根结底只是感官刺激罢了,不非要在现实中发生)以及精神生活(在Matrix里同样可以学习、可以思考、可以有各种人类情感,而这些大脑活动是不区分现实与否的,正所谓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这种生活就好比天天玩仿真电脑游戏的同时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养活自己和他人一样,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人类坚持要逃出Matrix就不一样了,脱离了机器后人类只能藏在地下,生活条件恶劣,时刻面临被机器灭口的危险,励志解放人类却发现很多人不愿被解放,中途还死不少同伴,导致物质和精神上都倍受折磨。而且一旦和机器爆发全面战争,9成会输,即使能赢也将面临能源危机,根本养不活那么多被解放的人。所以人类不仅应该呆在Matrix里,而且应该在明知自己身处机器创造的虚拟世界中的情况下还选择呆在Matrix里,而且把机器的角色看作神的角色,把Matrix外的世界看作全自动化的理想现实世界。如果人类能欣然接受这种生活,还可以向机器提出要求,让机器为自己创造自己最喜欢的世界,或是让机器给自己输送源源不断的知识(像Neo花10小时被填鸭成武林高手那样)。只要你在为机器发电,机器当然会满足你的各种要求。这样一来人类和机器和谐共存,而且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天堂中,可谓大同。

 

  那么,摆脱Matrix的理由又是什么?首先机器和神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区别在于起源和目的。神被认为是永存的,而机器是人类制造的。神帮助人类是出于至善的神性,而机器帮助人类是为了获得维持生存的能源。所以人类可以甘心被神统治而不会甘心被机器统治。但是通过上一段的讨论可以得出,虽然神和机器的起源和目的不同,但他们对人类的功能是一样的,而对人类来说真正重要的不就是功能吗?机器可以有低下的起源,可以有自私的目的,但丝毫不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所以机器和神只有观念上的区别,而观念上的区别是可以被当作成见来抛弃的。好比欧洲人殖民美洲后歧视当地黑人,不愿让黑人生活的比自己好,更不能接受黑人进入统治阶级。而现在这种叫做“种族歧视”的观念不是被当作成见来摒弃了吗?如果我们创造了机器,当机器比我们聪明时依然认为机器是低贱的,在机器能统治的有条不紊、让人机和谐发展时不愿接受这种统治,这也可以算歧视、算成见了吧。换一个角度想,机器最初是人类造的,人类大可以把机器城当作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引以为荣。

  然而,离开Matrix的最核心理由当属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但是我们真的理解“自由”的含义吗?对于“自由”的定义是哲学界永无休止的话题。主要有两种定义。第一种: 自由是指能做想做的事。这个定义的问题在于忽略了意识的自由,如果你所想的东西是不受你控制的,那么即使你能做想做的事你也不该算自由,否则被催眠的人也是自由的了。第二种:自由是指拥有选择的能力。我认为这个定义优于第一种,把它当作接下来要讨论的自由的定义。

  很明显,在Matrix里的人是不自由的。机器没有给人类选择离开Matrix的能力,因为机器没有提供Matrix的真实信息,并对知道真实信息的人派出特工追杀。但是逃出Matrix,生活在Zion的人就自由了吗?差之甚远。Zion是一个条件恶劣的巨大地下监狱,里面的人选择的能力大大受限。似乎他们的自由度唯一强于Matrix里的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受机器的束缚,然而事实上这一点也不成立——电影第二部中有一段很重要的对话,议员Harmann带Neo参观Zion的工程中心,Harmann问Neo:“在这里我们也用机器,和Matrix里的人有什么不同?”Neo说:“在这里人控制机器,而不是机器控制人。。。这些机器我们可以想关就关。”Harmann回答:“如果关了,照明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供水系统怎么办?”Neo犹豫了:“你是说人需要机器,机器也需要人?”由此可见,即使在Zion里人与机器也是相互依赖的,和Matrix里的人与机械城的关系一样,人并没有选择独立于机器的能力。

  抛开电影,更广义地讲,我认为人是没有自由的。在任意时刻,任意情境下,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归根结底有两者:基因和过去的经历(用英文比较确切的说是:the collection of past experiences)。基因显然不是我们能选的。我们刚出生时的经历是由基因和当时的外界环境决定的,也不是我们能选的。既然最初的经历不是我们选的,而往后的经历又是由基因和之前的经历所决定的,用数学归纳法可得出所有过去的经历都不是我们能选的。又因为我们任意时刻的思想和行为是由基因和过去经历决定的,所以我们任意时刻的思想和行为都不是我们有能力选择的。主观能动性一类其实是错觉,因为它本身也是由基因和过去经历所决定的。比如说,我“主观上”要发奋学习的想法是由我基因中渴望获得他人认可、渴望获得重要性、渴望实现价值等成分和过去经历中不学习会被老师家长鄙视、不学习捞不着玩电脑等等经验教训所共同决定的。在我们看似有选择的自由时,事实上给定了我们的基因和过去经历,我们将做出的选择是唯一的。比如说我去买冰激淋,有多种口味可选,第一种情况:我天生爱吃巧克力所以我选择了巧克力味;第二种情况:我天生爱吃巧克力味但昨天刚刚吃了一卡车巧克力吃腻了,所以这次我选择了香草;第三种情况:我天生爱吃巧克力味但是以前我每次选巧克力味我妈就把我暴打一顿,所以我选择了香草。可以看出,在任何一种情况中我做出的选择都是在基因和过去经历的共同作用下决定的。因此虽然表面上看来我有很多选择,我将做出的选择是唯一的,而且其决定因素是在我的意志掌控之外的,所以归根结底我没有选择的能力,我没有自由。(其实电影第二部里先知也对Neo说过:"You didn't come here to make the choice. You already made it. You came here to undertand WHY you made that choice.")

  需要指出的是,我的观点和宿命论是不一样的。我不相信命运。量子物理已经证明了自然界中随机性的存在,推翻了经典力学掌握某一时刻的所有信息可以算出整个未来的观点。人在给定时刻和环境下,他的基因和过去经历会决定他的行为,但他未来的思想和行为是未知的,因为他在未来会遇到的外界环境具有不确定性。退一步讲,假设人在做决定时也有本质上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个不确定性同样不在人意志控制的范畴内,所以人还是没有自由的。

  回到电影,既然离不离开Matrix都没有自由,这条“为自由而反抗”的核心理由也就不成立了。

  综上所述,人类都应该选择呆在Matrix里。这不是逃避、不是软弱、不是妥协,而是一个功利层面和思想层面都最优化的选择。

 5 ) 天地本不全

《西游记》最后一集,生气的老龟将师徒四人掀入河里,多部经文被泡坏,唐僧痛惜地仰天长啸,孙悟空对唐僧道:天地本不全。

这一句看似自我安慰的话,实际蕴藏着宇宙真理。

《一代宗师》里,叶问说: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

易经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五十乃完满之数,当数处五十时,天下万物各处其本位,无有动作,可是若虚其一数,生成四十九时,便多了个虚位出来,其它四十九数便可流转变化,千变万用,无有穷尽。

三部《黑客帝国》,其实就讲了一个故事:机器文明如何进化。

进化是生物本能,因为生物不完美,会犯错,而进化,往往就蕴含在错误里。爱因斯坦颠覆了牛顿,理论问世之初被视为异端邪说,但正是这些异端邪说,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阶段。

在一开始,以母体为核心的机器文明不允许自身出现错误,一旦一个代码、一段程序出现错误,就会被立即删除,机器文明在数学上看起来是完美无暇的,但它经常崩溃,因为一味追求完美就意味着放弃了进化,而一个放弃进化的文明,注定不能长久。保持完美,意味着拒绝改变,故步自封。

机器文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保证母体稳定的前提下,允许自身错误的存在,并将所有错误集中起来,这就形成了锡安,再集中一下,就是尼奥。

尼奥的五个前身之所以都失败了,是因为他们都没有犯错,在选择拯救锡安还是爱人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看似正确的前者,这样的选择带来的结果是,机器文明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只发生了量变,没有发生质变。

母体永远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机器文明,而不注重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这就好比当政者只关注社会而不关注个人,却忽略了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如果尼奥的选择也是从整体的角度、从大局的角度出发,那他的选择就是和母体本身重合了,没有意义。

这一点很有意思,明明是为了大局好,选择和大局站在一边,最后却坑了大局。对与错,好与坏,只在一念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

转机发生在先知给第六任尼奥加入了“爱”,致使尼奥最终选择了拯救爱人而非锡安,这一选择从数学角度来看是错误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错误,母体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而是演化成了有温度的、可进化的生命体。

 6 ) 黑客帝国

摘录:
尼奥(Neo)/托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
  在希伯来语中,托马斯的意思是双生。这象征着尼奥平时的双重身份:一个是程序员托马斯·安德森,一个是黑客尼奥。而安德森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人之子”,这正是耶稣的身份。
  组成Neo(尼奥)的这三个字母掉转顺序后就可以组成“one”,表示他就是那个拯救人类的救世主“The One”。而“基督”一词在希伯来语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个人”——The One。  

墨菲斯(Morpheus)
在希腊神话中,墨菲斯是梦神,拥有改变梦境的能力。在电影中,墨菲斯是把人们从梦境般的虚幻世界中唤醒的指路人。
墨菲斯指挥的飞船是“尼布甲尼撒”号,这是用巴比伦的智慧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而在《圣经》中,尼布甲尼撒是巴比伦的国王,曾找人解梦。而在电影中,墨菲斯等人乘坐“尼布甲尼撒”号飞船去找先知诠释什么是真实。
   崔尼蒂(Trinity)
  Trinity的意思是“三位一体”,在基督教中,“三位一体”指得是圣父、圣子、圣灵。而在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梦的解析》一书中,“三位一体”指代了女性意识,她能够进入神秘的领地和完美的境界。

史密斯(Smith)
  英文中的Smith意思就是铁匠,而他的车牌号是IS 5416,这都暗含着宗教含义。在《圣经·以塞亚书》第54章16节里说到:吹嘘炭火,打造合用的器械的铁匠是我所造;残害人、行毁灭的也是我所造。这正暗指特工史密斯在矩阵系统中的作用——消灭一切危害矩阵运行的异常程序。
 塞拉夫(Seraph)
  塞拉夫是先知的守卫者,这个名字在欧洲中世纪神话中是天使9个等级里级别最高的六翼天使。当尼奥在矩阵中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的代码呈现了与众不同的金色。塞拉夫在矩阵中的作用相当于保护先知不受侵害的防火墙,非常有力量,曾经打败过史密斯。

 短评

其中的哲学影响我的哲学道路

6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4.5。说成商业思想性优秀融合更合适。事实上两者并没有做到在剧情推进里同步深入,那种震人的概念到了后头便被炫酷至上的打斗抢尽风头,(如果用《超体》和《盗梦空间》作为类比,在我看来本片可能更近似于前者,还是为商业让步的。)→18.2.24 二刷,改四星半,极少数技术、艺术、思想觉悟三高的商业片。

10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当时我就黑客帝国了。

1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媒体和技术批判理论"|哈贝马斯,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媒介,全景话语监狱,真实或虚假——拟态环境,波德里亚,后现代,信息过剩与贫瘠,赫胥黎,奥威尔或是波兹曼……

1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新的哲学,开创动作片之先河

19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真是沧海桑田:那时候基努-里维斯还是清瘦小嫩肉,沃卓斯基姐弟还是沃卓斯基兄弟,诺基亚还是业界老大。

22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禅宗慧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27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为数不多看不懂的电影

29分钟前
  • 徐小花
  • 还行

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异化出与之相对的异己,异己的发展会最终替代本体,人发明机器,最终被机器所替代。

30分钟前
  • 長閑
  • 力荐

打斗无力…

35分钟前
  • 推荐

划时代的作品,Keanu Reeves成名之作。作为奠基之作,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电影的表现手法,都十分出众。而作为商业科幻片又蕴含丰富的哲理,带来的是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只可惜结尾为续集的铺垫而略微显得狗血。★★★★☆

38分钟前
  • Q。
  • 推荐

我都一直分不清真實和虚拟了,感觉像从一个梦掉进另一个梦里。

41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Matrix的母体概念比盗梦牛逼啊,只不过变性兄弟在庞大的逻辑面前没有诺兰熟练的驾驭能力唉。

42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1999年的电影,脑洞大得不止一点两点。更好玩的是,好像全世界正往那个方向走。这两天看完《未来简史》后不断想到这个电影,就复习了一遍。真是毫无违和感,一点都不像18年前的电影。

45分钟前
  • fateface
  • 力荐

果真没让我失望~频频赞叹1999年人家的思维人家的意识 而咱都2012了还是爱构思古装穿越剧。。。

46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这实际上是一部哲理电影……自此后子弹时间被多少片子致敬效仿……唉,基努里维斯,心中永远的男神。

51分钟前
  • 事儿妈
  • 推荐

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科幻巨制,袁和平的动作指导将东方武学艺术推向全世界,尼奥躲子弹的镜头成为经典~~

56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装逼哲学的开始

58分钟前
  • 本多
  • 力荐

有没有可能整个世界都是电脑模拟出来的,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一切也只是电脑中的一串代码?“你和所有人一样,生来就是奴隶,你生在一座自己感知不到的监狱”这种猜想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但《黑客帝国》的深度还不止于此,它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问题:你会选择蓝药丸还是红药丸?是选择美好的虚幻还是残酷的现实?表面上好像很好选,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困难得多。一边是未来的末日世界,被饥饿和寒冷所摧残,还要面临被机器人追杀的危险;一边是温馨和平的年代,有蓝天白云、良辰美景,甚至还有成为成功人士的机会。的确,所有人都知道梦境再美好也只是梦境。但塞弗就是愿意为了区区一个梦境出卖所有人。假如我们真的逃出矩阵,体验到现实的残酷,也许我们会做出和塞弗相同的选择。正如当你做了美梦的时候,你宁愿继续留在梦里,不愿醒来。

60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想quote张潇雨的一条微博:“越是伟大的作品,在多年以后再体验越会感觉平平无奇。因为那些伟大的部分已经传承和渗透到无数的后来者里,成为了这个世界「默认设置」的一部分。换个角度讲,在实际接触到那个原始作品之前,你已经体验过它无数次了。”而这段话就是2019年的我,对此片的观感。

1小时前
  • kidultcc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