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

HD中字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碰撞 剧照 NO.1碰撞 剧照 NO.2碰撞 剧照 NO.3碰撞 剧照 NO.4碰撞 剧照 NO.5

 长篇影评

 1 ) 人性與信仰陣營的交織翻

埃及導遊默罕默德迪亞布的《衝突的一天》將背景瞄準政變實事,以軍方、政府方以及普通百姓為基本角色人群,用寫實的諸多矛盾巧合製造了一個荒謬卻註定悲劇大過美好的故事。

[1]面孔

片中的人物不單單代表不同性格、年齡段、性別、宗教信仰、社會身份個體,主要表現了兩個集團:即擁護軍隊的群眾與維和政府的群眾。

「團體」是一個奇怪而力量強大的身份,當個體不再簡單僅是個體、而集合為團體時,所有思維方式便變得團結統一,即便是無腦的、衝動的、過激的行為,只要是出於上級指示就變得理所當然且必須執行,這也就是片中警方派與政府派對峙的出發點——「我們雖然是普通百姓,但我們是為了我們支持的陣營在戰鬥,必要剷除你們這些敵對勢力」,關在同一囚車內的兩波人的劍拔弩張、甚至當共同處於弱勢時還仍對立也不足為奇了。

一旦團體力量形成,那麼就有了「忠誠於集體的戰鬥信心」。

而第三方「美國記者」則又是一個完全不應該在混亂格局中的無辜新聞報導者,他們象徵了外界的涉入對於埃及的毫無幫助與加速攪亂、同時也反映了影片中執法者不分青紅皂白的不人道不公正辦案。當官方不能以求真務實和為人民服務為中心時,來自官方的庇護就完全無安全感可言,當然也肯定存在「良心角色」比如幫助群眾的警察就是為數不多代表感性與善良的角色。

拋開陣營派別姑且不談,《衝突的一天》也成功塑造了不同身份背景的各色小人物,保護兒子的護士、因妹妹而吵架的好朋友、被關在不同車間的父子、口藏刀片的流浪者、胖子歌手、穆斯林少女等等,以鮮活的性格和背景設定增添了戲劇衝突的可能性,結合小物件演繹諸多在車廂中意外發生的小事,如手機、喝水、手錶錄影機,引發更多人性真實的反應和難得的柔軟溫情。當穆斯林少女羞於在車廂內解手而哭泣時,所有男人自覺背過身去,不同陣營的護士緊緊護住她,在鐵門外的警察說「妳回家吧」,所有的暴力、仇恨、衝撞攻擊都煙消雲散,只看見當下良善的光輝依存,在共同困難前培養的短暫相互理解,敘事電影感染力逐漸顯示。

[2]手法

極小空間要拍出連續吸引人的感覺,除了不斷製造小高潮外,出彩的場面調度不容忽略。本片以精巧的25個人物走位結合攝影機搖移,讓畫面不曾乏味,也將觀眾實現鎖定在事情發展的層層漸入裡。

小空間調度是很需要設計的,如何合理、如何真實、如何突出不同人物性格可能的不同反應行動都需要考慮,甚至於每個人物可能會注意到不同的東西(比如最小的男孩看見牆上刻的棋盤)。

這讓我聯想到《完美陌生人》

要做出不枯燥的鏡頭,簡單的運動不能滿足,所以借劇情發展而移動或翻到的囚車成了很好的幫助手段,這是該片很聰明的地方,雖然這群人被困在一個無法更多展開的固定空間裡,但這個「空間」仍是運作的,那就可以有更多的延展可能性與觸發新生事件不斷豐富情節。

全片沒有特別的大場面營造,沒有空拍也沒有大搖臂,唯一最壯烈的場景屬兩次槍戰交火和尾聲球場被打開,以一種極度突發的情況赫然分隔故事大段落。有點可惜的是一些小細節塑造過度繁雜,沒太重的必要性;幾處感覺都可以結束收場的地方;並沒有合理利用棋盤這類本改是很精彩的隱藏線索。

[3]引伸

被水槍噴射後滴水的頂棚、鐵欄桿縫隙彌撒的陽光、渴望的眼神、絕望的眼神、憤怒的眼神,區別於真實紀錄模式拍攝間隙穿插的特寫,唯美意象的建立在毀滅的或無法觸碰的物件上。

牆上的OX棋暗示「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而只下了起初兩步注定是場難分勝負的死局,縱使代表不同陣營的男孩與女孩補充了兩筆也解決不了莫測的局勢。

一天分為晝夜,激盪猛烈的白日與平靜心灰意冷的夜晚,強光下大面積的催淚瓦斯、幾乎沒有色偏修飾的黑暗裡雜亂侵略性的雷射光線,危險伴隨著突出偏激的搶眼色彩使得城市不再安寧。

[4]其他

表演上自然不用多說,影后的自然呈現、選角上機具特徵性的角色所帶來的一目了然的地域差異,讓影片更加有說服力。

毀滅信念的最好方法不是殘忍,而且想像不到卻又情理之中的必然趨勢。政府派的小跟班不斷詢問領導人「我們能夠再次掌權嗎?」,得到的只是「相信你的真主」這種籠統模糊的回答,畢竟誰也無法預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誰也無法確切究竟他們的選擇是否正確。未知項勾勒出一副副茫然無措的嘴臉,他們愚昧地莽撞地在小囚車裡自相殘殺、之後建立友誼、再到共同毀滅,觀眾也無法預知他們的命運展開。

相信政治事實提出所為這個國家帶來的負面情緒,卻也誕生出如此優秀的作品,創造力與時代契合並不是偶爾,雖是非常令人哀傷心碎的電影,觀眾無力影響影片中或現實中的既定結果、也無法挽救在那場衝突裡被犧牲死亡的生命,唯一通過影響反射冰山一角,傳播給世界一個可能的真相。

像是片中記者對攝影師所說:「我們要把這些畫面紀錄下來,告訴外面的人我們真正看見了什麼,你一定要把它帶出去。」或許《衝突的一天》只是這片湖水中一個不起眼的漣漪,也依然能濺起波瀾。

 2 ) 眼睛差点没晃瞎

眼睛差点没给我晃瞎了,题材本来挺好,囚车内冲突也应该更有戏剧性,但这拍成了什么玩意。 眼睛差点没给我晃瞎了,题材本来挺好,囚车内冲突也应该更有戏剧性,但这拍成了什么玩意。 眼睛差点没给我晃瞎了,题材本来挺好,囚车内冲突也应该更有戏剧性,但这拍成了什么玩

 3 ) 碰撞:戏剧影像与现实影像

《碰撞》如同一幅图示,为我们描绘出戏剧影像与现实影像不同的作用机制。一方是发生在警车内的戏剧空间,另一方则是警车外的现实空间,两者有着不同的形态。对于戏剧空间来说,将众多人物封闭在狭窄的独一空间内,让矛盾在其间不断上演,以取得强烈的戏剧效果;但对现实空间来说,松散、稀疏作为日常生活的本质,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质感。

戏剧影像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不再需要遵循日常生活的机制,它有其自身的运作方式:通过不断建构戏剧性来获得临场的真实;但对现实影像来说,不仅需要遵照日常生活是如何具体发生的事实,还需要瓦解影像自身携带的虚假性,让影像宛若记录下来的现实本身。

《碰撞》中,摄影机镜头从车厢内投向车厢外的目光,击穿了戏剧影像与现实影像的区隔,打通了戏剧空间与现实空间。两者间如此盲目地“碰撞”,爆发出激烈的火花。对此,观众是相当矛盾的:既不能从戏剧影像产生的戏剧冲突中获得高潮体验,因为不断为车外侵入的现实所干扰;同时也无法从埃及正发生的政治现实中感受到真实性,因为他们所处身的首先是一个虚假的戏剧空间(车厢)。

布列松对此早有断言:“真掺假时真亦假(拍照的戏剧或电影),假到纯时假亦真(戏剧)。”这也即是说,当电影只是将戏剧拍摄下来,戏剧的“假”干扰到了电影原应获得的“真”,同时当只营构一种纯粹的戏剧影像,原本的“假”现在也将被认定是“真”。此一言,可谓概括了戏剧影像与现实影像的本质区别和其不同的运作机制。

“在真实与虚假的混合中,真实突出了虚假,而虚假阻止人们相信真实。”而这正是《碰撞》这部电影的问题:既无法只创造虚假(戏剧影像),也无法只记录真实(现实影像)。结果便是,假的看着更假了,原先即便是真的观众也开始怀疑其真实性。

 4 ) 群体之势下人性的泯灭

在一个半小时手持跟焦的小场景里,那些摇晃又不安的镜头下,这辆装载着25人的囚车在24个小时内所发生的一切,几乎映射了整个埃及社会。

2013年7月,埃及总统穆尔西被反对派及军方推翻下台,因此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活动(又称埃及二次革命)。活动中最主要的两大对峙阵营便是穆尔西所属的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和支持军队执政的拥军派(世俗自由派)。一个月后,这场处于伊斯兰世界中的抗议活动演变成了暴动,局势混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埃及军方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进行了清场,军人们扛起长枪开出囚车,强行逮捕了街上抗议的民众,而影片中的故事便发生在其中的一辆囚车上。

囚车中的25个人被分为五次关进车内,而每次均各有所指:对记者的关押,体现了埃及军方对新闻自由的钳制,成为埃及当局(伊斯兰世界)与外界(西方文明)的隔离的隐喻,后来美国记者被拷上手铐这一细节更是体现了埃及(伊斯兰)民众和军方的仇美情绪;关押拥军派群众(当中还有一个未成年男孩)和执意要释放孩子与妇女的军人,包括后面军人拒绝为囚车内即将闷热到窒息的群众买水这一细节,则直指和讽刺了军队在执政方面的盲目与专横,同时也揭示了埃及内部政治的荒谬,以及普通人的意愿在群体(军队)中难以起到有效作用的无奈;未成年男孩的母亲实际上是“主动”进入囚车的,为了接近和保护自己的孩子,她只能通过施加暴力让军方把自己也关押进去,在此不但有对暴力行为的潜在性、成因和目的描述,也体现了暴力在特定情形下会成为一种无力而绝望的控诉方法和保护手段;囚车经过穆兄会聚集地,在关押穆兄会成员及其拥护者时,电影通过表现一对父子的分离和军人对待老人的粗暴行为,揭露了埃及军方的残暴和无情。

囚车内的冲突随着被关押者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多:政教合一与世俗自由的冲突、宗教与教育的冲突、家庭内部价值观的冲突、自我(友情、爱情)和传统文化的冲突、以及群体身份与个人的冲突等等。吊诡的是,当原本对立的两个阵营被同时置于一个窄小的封闭空间且面临着同样的生死存亡的威胁时,这些原本看似不可调和的冲突在囚车内逐渐变得无足轻重,那些非理性的暴力也因最基本的人性和人类共有的求生欲望而得以被隐藏,并相继唤醒了人们理性和良善的一面。

导演用伪纪录片的形式为观众真实再现了触目惊心的暴力现场。晃动的镜头由始至终都没有脱离“在囚车内”这一层影像关系,这一点无论是在视觉抑或心理层面上都加深了观众的在场感和对囚禁的体验感。更重要的是,导演在电影中不但提出了问题,更体现出了对这个问题思辨的过程,让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意义突破了电影里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囚车”是一个对“人性与群体关系”具有讨探意味的意象,它因冲突而存在。作为一个将不同小群体隔离于大群体的封闭空间,一方面使冲突得以聚焦和呈现,另一方面让群体在大大小小接踵而至的冲突中淡化群体概念,凸现个体身份,继而使人回归到最根本的人性当中。这是影片中的一个转折——冲突在群体中呈现出缓和的趋势,仇恨和矛盾渐渐消散,囚车内不仅开始有了互相关怀(尤其表现在拥军派护士以及在场所有男性对穆斯林少女的关怀,以及护士对手腕上纹着十字架的军人的关怀上),甚至还充满了一片欢声笑语。然而,就在囚车内的冲突几乎完全消散的时候,囚车外的更大的冲突正在蓄势待发——穆兄会的“营救者”把囚车开到穆兄会的群体集聚地,讽刺的是,这辆禁锢群众自由的“监狱”在这时竟成了一个具有救赎意味的“庇护所”,车内的人曾试图用尽各种方法想打开车门,而此刻却都在心中默默祈祷车门紧闭。最后,囚车的门终于被撞开,一帮手持长刀铁棍的暴徒破门而入。

电影在此时戛然而止,我在荧幕前却思如潮涌。

这些群体暴力的画面,对于身隔千里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历史上,这种暴力从未停止。在人类“文明史”的残酷进程中,尽管可能起因、目的和性质都有所差别,但群体暴力的残暴程度及其恶劣后果却大都相差无几。无论一开始的诉求和性质为何,最后都难免演变成一场对人身心造成极大伤害的大规模暴力事件,人性在此中被扭曲、模糊、隐匿,最后无迹可寻。手拿长枪的穆兄会成员与手持铁棍的红卫兵在施暴的那一刻,都长着一张同样的脸。而一旦有诸如电影中“囚车”这样对人们具有更大威胁性的封闭空间将部分人群隔离开后,他们似乎获得了一个对斗争和暴力冷静思考的机会(试想一下在文革中也出现这样一辆作为第三方间接起到干预作用、关着同等数量红卫兵和批斗对象的囚车),最初的那些冲突在最后往往又会呈现出另外一种相对理性的状态,或者说被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所取代。所以,导演在描述仇恨的同时也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我们真的彼此憎恨吗?

我们真的彼此憎恨吗?

自古以来,一切最终发展成大规模暴力事件的革命,都无法同“群体”撇开关系,一方面是因为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让一个人直接施暴于数百人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大规模的实施暴力就必须依靠群体。

另一方面,在心理学的角度,处于革命这样的突变情景中,群体中的个人会比其在孤立时具有更大的施暴可能:人在群体中容易陷入群体无意识,容易受到怂恿和各种暗示的支配,个人的情绪在群体中也容易被他者的情绪(如仇恨)感染,从而无意识的放大,而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则会大大降低。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无意识的群体”陷入极端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就像二战中大部分德国人对犹太人的仇恨,以及文革中的群众会在情绪被大肆煽动的状态下对他们完全不认识的人进行暴力批判。

其次,“法不责众”心理会给群体中的个人营造出一种匿名化的氛围(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所以他们不需要像在孤立时那样因为有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而约束自己,这个时候,群体身份的匿名性成了激发人性潜在暴力的催化剂,这样又再次加大了群体中的人实施暴力的概率。

再有,革命中的群体多为有相同的观念(宗教信仰、政治观)和身份特质(阶级身份、社会身份)的同质群体。而同质群体又都具有很高的群体认同感,一旦有了这种认同感,群体中的个人则会产生一种群体价值观以及心理暗示,对敌对群体施暴这个在法律上犯罪的行为便被转化成了履行群体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于他们的心理而言他们自认为是无罪的,就像白天滥杀无辜而夜里对安拉祷告的恐怖分子。

最后,身处群体中的个体会有一种不受控的效仿行为和从众行为,所以一旦群体中的某个成员采取了暴力行为,就会出现“被学习”的现象,从而再一次的加大了发展成大规模暴力的可能性。
    
“暴力并不是由孤立的个体制造的,而是在整个情绪注意力空间产生的”(兰德尔•柯林斯《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而群体正是这个制造暴力的情绪注意力空间本身,是滋生仇恨和助长暴力的温床。

而电影中,当囚车里的“小群体”被隔离于外界更大的“群体”且面临着更严峻的生存危机后,情绪注意力空间逐渐模糊,暴力和仇恨也依次消失。导演用“囚车”在电影中做了一个假定——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从群体中脱离出来,一切会不会变得不一样?或者说,他在做这个假定前就已经有了答案——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从群体中脱离出来,一切肯定都会变得不一样。

如果穆斯林可以撇开他们的宗教身份,如果红卫兵可以撇开他们的阶级身份,如果二战中的德国人可以撇开他们的种族身份,如果红色高棉、大肃反、白色恐怖中的施暴者可以撇开他们的派别身份,如果群体中的个人可以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和所有人一样有血有肉的人,那些看似不可浇灭的仇恨其实是不是有被抛诸一边的可能?那些冲突是不是可以避免?那些人性泯灭的暴力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如果可以独立的思考和分辨真理,如果可以清晰的认识和反观自己,如果可以更冷静一些,如果可以更理性一些,也许我们会发现,我们并不真的憎恨彼此。

 5 ) 从《颠倒乾坤》和《碰撞》中看电影的消解和激化两种倾向

列宁曾认为电影是最好的武器。而这一点在随后的苏联电影中得到了印证,苏联利用电影的力量完成了许多其它艺术形式完成不了的事情。如今苏联电影的继任者俄罗斯电影没能继续这种辉煌,随后的发展乏善可陈;

而在另一边美国电影则继续着这一信条,用电影作为对外文化侵略和对内意识形态的“武器”。再把目光放到动荡不安的中东,那里似乎除了真枪实弹的枪支,也就只有电影可以击穿人的胸膛了。本文选取了两个典型电影,来论证美国电影如何用电影来消解后种族主义,而中东电影如何用电影来发泄和激化的。

笑声中释放

弗洛伊德认为笑具有一种释放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疏解一个人的压力。作为产生笑的喜剧,自然也起到了释放社会整体压力的泄气阀的作用,当社会被什么所压制的时候,进入喜剧片,观众在哈哈大笑中释放了压力,于是矛盾便被化解了。

从喜剧片的开始就是如此,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塑造的流浪汉形象,在笑声中实际上完成了一种与外部身份的和解:一方面身为移民的他试图获得别人的认可,一方面其抵抗社会和权威以期望获得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体制,这种在电影中的矛盾成为了其电影的主要喜剧元素的来源。于是这种明明尖锐的民族多元融合的矛盾被弥合了,这种差异之间通过喜剧得到了沟通,情绪被释放。

时代发展,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矛盾越来越激化,经历了60年代的完全性的爆发,已经到达了一种近似于蒸汽机械的结构,稍不留意就会酿成惨剧,于是作为泄压阀的喜剧开始轻轻的释放在蒸汽机械中的“蒸汽”,让火热的“蒸汽”慢慢的排出结构,让整个机械达到秩序,从而完成对社会问题的消解。其中《颠倒乾坤》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颠倒乾坤》成功的完成了一次反种族主义和反资本主义情绪的消解。故事的内核改编自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一位白人股票经理人和黑人流浪汉在杜克兄弟的打赌之下,交换了身份,流浪汉成为了其公司首席经理人,而原来的经理人沦落为无业游民。剧情发展,两人逐渐意识到真实情况,随即联手展开复仇,利用两人的能力扳倒了老板完成复仇。

杜克兄弟之间的赌约是关于一个人先天的遗传是否是决定财富和贫困的唯一因素,为了完成这一赌约,他们先是利用权势将经纪人投入大牢,又从街边随便抓了一个黑人作为他们的股票经纪人,这样的赌注实际上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国家贫困的真实源泉:资本的反复无常以及资本家们的自私自利和冷漠无情。当这种揭示以一种嘻哈打闹以及财富奇观化的影像呈现的时候这种揭示和表现立即就被消解了,甚至在他们完成了对杜克兄弟的复仇之后,所营造出的畅爽感掩盖住了之前的社会矛盾的揭示。最后当黑白两人连同曾经的资本主义代言人的管家一起在海岛上享受着资本主义的沉溺的时候,贫困消失了,他们最初所代表的阶级冲突和社会矛盾也消失了,留下海岛、沙滩还有歌声。

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试图摧毁这个体系,而是利用体系,最终证明了这种体系的可行性,实际上仍然是美国梦的再版: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另一方面,在黑人出场的时候,警察对待白人和黑人不同的态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后种族主义的倾向,但是在黑人成为了经理人之后,人们对他的态度就像是现在社会对待黑人问题的态度:表面毕恭毕敬,对问题闭口不谈。但是当杜克兄弟在厕所里秘密对话的时候,所有针对黑人肮脏的话语都破口而出,种族主义从来没有真的消失,随后的结局中同样也对这种后种族主义进行了消解,黑白联手实际上就代表着自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之后的黑人民权运动的一种理想。两人携手,亲如兄弟,完成了最后的复仇,在阳光明媚的海岛上一起享受日光浴。刚刚还极其尖锐的种族主义矛盾烟消云散。

当社会呈现出一种缺点和不足时,喜剧为这种缺点和不足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填补,最终的目标就是消解掉这种匮乏或者解决掉问题,让这些无序的东西暂时回归到有序的状态。

情绪的“激化”

埃及,这个自21世纪以来政局一直不稳定的国家,在阿拉伯之春中也未能幸免,各方势力纷纷登场,军警民情绪都像是随时爆炸的火药桶,一年之内数次处在风雨飘摇的游行示威之中。《碰撞》就是立足这一次混乱的时局,从美国记者被抓捕起,到整个囚车被民众掀翻结束,电影似乎在影片中给出了无数的答案,但是最后都化为乌有。

电影很精妙的选择了街道这一在阿拉伯之春最为具有特点的空间,并将选取了一个最能代表混乱的角落——囚车,导演将摄影机始终放在囚车中,囚车这个场域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暴力象征,自然而然里面的人想逃亡出去的,而由于游行者和警察的不可调和的关系,在外面的人既是想要砸碎的,又是想要拯救的。矛盾之下,甚至没办法到达监狱的囚车就漫无目的的在整个城市游荡,就象征着埃及找不到根基的国家政权。通过这样一个场域的营造,作者让不同势力的人产生了交集,通过交集,完成了每一个可能的未来的答案,然后在结尾逐一破灭,最终在群情激昂的激光灯下,囚车倒转,人们失去身份。埃及回到原始。

影片在人员的构成上,25个身份各异的人,他们被以各种理由被逮捕,包括:美国记者,埃及底层游行示威者,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成员,甚至时作为暴力象征的警察也因为怜悯而被投入囚车。

在这种人员的不断的流动之中,影片呈现出一种浮世绘式的社会画卷,徐徐展开,首先立于眼前的是矛盾和冲突,每一个成员进入囚车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与思想不同的人对抗争斗,以至于流血。象征着埃及目前正在所遭遇的境况一样——混乱、无序。当画卷过半,冲突也在警察的干涉下不得不停止时,立于眼前的似乎是这个国家未来走向的答案:交流和包容,他们在不等不平静下来放弃所有信仰和民族成见的时候,互相交流成了唯一的方式。互相打趣起外号,说起以前的日子。但是最后最终他们的囚车被开到了游行群众的中央,所有曾经的和解和容纳,在这个极端封闭的空间中消散了,游行群众群情激愤誓要砸碎囚车以示对国家之恨,然而在囚车里被砸碎的却是好不容易达成和谐的“未来”。所有的成见和不满又重新回到原位,所有的答案都没有了,情绪又被激化了。

相对于美国类型片中喜剧的容纳和释放的作用,《碰撞》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而且没有让观众沉溺和忘记矛盾,它让观众记得矛盾,让观众处于痛苦中。然而这种情绪的“激化”是让观众在影片最终营造的动荡不安中自己去找到答案,找到这个国家真正的未来和方向。

 6 ) 囚车风波

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狭小的车厢内,但却发生得如此惊心动魄,由生到死。

埃及政权发生变动,街上有大批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游行队伍,大批警察镇压抓捕任何方的示威者。 一批警察将不同的示威者,路人,记者先后压上一辆囚车上,于是有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背景,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籍的人被一起关押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他们并不是同一战线的,一开始彼此有些摩擦,小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左躲右闪保命的过程中他们相互有了些了解,有时团结,有时互相帮助。就在这么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车厢里,刻画出了人生百态以及当时的社会矛盾。

这些人在囚车上时间久了,自然是要上厕所的。警察不让他们下车,递了个空的矿泉水瓶子给车上的人,即便是男人都很羞愧,更不用说在穆斯林国家中的女性了。一个女孩子憋得满头大汗,车上的男人们都把她看作是自己家的孩子或姐妹,主动挪出地方背转身去,但是小姑娘还是羞于解手,一直到囚车遭到了示威游行队伍的袭击才吓得失控。 警察大多数是在镇压群众的,但是也不乏有同情心的。囚车狭小闷热,很多人呼吸困难,他们也同意打开囚车车门便于通风散热。有好几次这些警察犹豫着要不要放人下车解手,但是最后还是碍于职责不能达成。最后一个原本执行任务非常严厉的警察在镇压其他示威者的过程中受伤被救上囚车,他发还了所有人的身份证件,但是这么做他会受到很严重的惩罚甚至生命受到危险,但是他说这是无耐的,他们都是被迫征兵的。

最后整个囚车上的人在被一群示威游行者们的乱打当中葬生。即便在这个囚车上有同示威者一同战线的人,但是在那个混乱的情况下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只有见人就打。 电影不一定要大制作,大手笔才能讲故事,只要有心,哪怕小制作,小空间,一样可以做出好片子。

 短评

世界往往因为所谓的信仰混乱

1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7.5。多方势力的角逐令狂热的群众沦为炮灰。埃及革命复杂的状况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得以展现。民主和和平真的是艰难的事啊!

14分钟前
  • 溪 上
  • 推荐

国家需要一个核心

15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推荐

也是很激烈的冲突剧,但没波兰斯基那么天才。

16分钟前
  • 马匪
  • 力荐

防暴警滥抓水枪敌对同囚,穆兄会围攻狙击无望出逃,自由派暴民镭射之夜翻车守门;催泪弹歌手,井字过三关,相片里的狗,“海外势力”的镜头……在人与人单纯相对,坦诚欢笑的瞬间,暂时忘却了彼此政治取向,却又立马陷入下一个党同伐异的绝望境地。尖锐、荒诞、太厉害

20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又是一个可以舞台剧化的好剧本,不足十平方的场景,各派人物矛盾张力十足。不许民族运动,可以暴制暴的军方和暴民有何不同?

22分钟前
  • 请叫我腹黑
  • 还行

用囚车里的经历还原这场争斗的不同方面,涉及诸多角色和立场。猜想本意是为了提醒和展示各种要素并非完全非黑即白,还附带了种种复杂因素。结果很多观众照样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得到他们想要的结论。

23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小小囚车天地大,无论何派都装下!

28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在真实与虚假的混合中,真实突出了虚假,而虚假阻止人们相信真实。——布列松

29分钟前
  • 把噗
  • 较差

囚车中求生存,目睹车窗外暴乱与死亡整个过程。穆斯林与非穆斯林、警察与人民、宗教与信仰,折射出埃及悲哀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车内冲突被善良的人性所浇灭,镜头是最强有力的证据。结尾令人唏嘘,不管是敌是友,宗教信仰远高于人权。

34分钟前
  • 影人疯
  • 还行

1.几乎全部的镜头/视角 都由逼仄的卡车车厢中投射出来;2.借由不同立场的人群困在同一个车厢展示着埃及的政治、信仰问题;3.最后一个镜头将埃及“二次革命”的混乱影射得淋漓精致。

3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借用戏剧结构制造了极精炼的电影叙事——一天,一个猪笼车,一群人,描述了埃及革命的一个侧面:穆斯林与非穆斯林,革命派与反对派,赵家人与吃瓜群众,男人与女人,埃及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冲突,在一次次货车的急停,两方的交火中展开。而不同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又在朴素的人性中激荡冲撞。

40分钟前
  • 猫小姐
  • 力荐

屌!回不去,前不进,卡住!全五星。67路公车升级版

45分钟前
  • 泥巴
  • 力荐

典型的讨巧式概念性电影,对于社会复杂性思考仅停留于表面。

49分钟前
  • Meng
  • 还行

其实是通过一个封闭环境或者半封闭的视角来讲述冲突。囚车内呈现的是埃及现在的社会现状,各类人物和宗教信仰意识形态都出现了。混乱的背景,手持的镜头都很有代入感。最后的结局意料之中,不管是穆兄会还是抗议的另一方,他们中的多数都是这个“革命”的牺牲品。

50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可以看一看有绿教的地方有哪里是太平的。

52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因为亲身经历过那个夏天,并且那个晚上在纪念碑下坚守到凌晨4:50,对这部电影必须给五星。

56分钟前
  • 马背上的水手
  • 力荐

小场景格局佳作。

60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埃及时政题材,逼仄的空间里,一群人困在囚车里,不同阶层、不同宗教信仰,是党同伐异还是相助相守?通过一个焦点去展示这个国家彼时的众生相确实很讨巧。人性和信仰哪个才是最终能救赎人类的?在惶恐不安中,人是极度脆弱不堪一击的,电影的群戏还是很精彩的。

1小时前
  • kiki204629
  • 还行

反映埃及当前政局的影片,全部镜头皆在囚车中完成,狭窄空间似乎是导演所喜欢的场所。囚车犹如埃及社会,其社会中各路人马均挤在这部车中,各个人群的相互敌视,势必让所有人走向毁灭。缩小裂痕,消弥仇恨,是个人与社会和谐生存的最好方式。但人处其中的人,恐怕是很难清醒认识到的。

1小时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