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天梯

HD国语

主演:索朗多吉,普布顿珠,格桑央宗,次仁多布杰,加布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其它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2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3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4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5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6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3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4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5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6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7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8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9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喜马拉雅天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建于1899年的上绒布寺位于珠峰北麓,距峰顶约20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阿古桑杰是寺中唯一的僧人,他将珠峰视作空行母的化身,人类不应当打扰她,但他的儿子却是一名毕业于“西藏登山学校”的出色高山向导。  这所全球唯一持续招生的登山学校仅面向珠峰脚下的两个县招生,目的是花四年时间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他们将在每年仅有几天的登顶期到来之前铺路、修保护绳、搭建从大本营到8400的所有营地、搬运物资和行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好让他们不断突破自己,前往独自无法抵达的高处……  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它的名字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而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将8848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马桶妖怪2钢铁世家赎罪2007贾姆塔拉:骗你没商量关八战队2无畏之心神之造物势不可挡浪客剑心 最终章 追忆篇爱你烦不了醉公主邀请函2022火力地堡深海迷情(国语版)堤亚穆帝国物语~从断头台开始,公主重生后的逆转人生~星期三第一季北京爱情故事2014狮子今夜死亡再见,我的小学老师恶童靓妹仔国语爱情上上签猛鬼街4:梦幻主宰2024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那座山风骚女子 第一季顽皮鬼4逆贫大叔皇冠18小姐美丽新世界1999大陆版圣诞再临保密局的枪声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工作狂第一季德国八三年最好快逃吧渐入秋凉纸牌屋 第二季雇佣兵钢钻玫瑰我现在只想一个人静静塔利2018耶稣会士爱的骗局(原声版)

 长篇影评

 1 ) 当《绝命海拔》遇见《喜马拉雅天梯》-揭秘珠穆朗玛

西藏、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在我面前,都是一些宏大的词儿。

几年前,我经历过帕米尔高原缺氧时的沉重呼吸,也经历过穿越天山山脉时头痛欲裂的痛苦。海拔四五千米,人已非人。所以,非常清楚,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
“问鼎天下,谁与争锋”这样的豪情与我无关。
我只好封存起关于西藏、关于珠穆朗玛的想象。
直到今天,当《绝命海拔》遇见《喜马拉雅天梯》时,我发现,这座山,就在那儿,新鲜与震撼,触手可及。

我用眼睛登上了它。


珠峰,由于它的高、险、雪、冷,人们给它贴上了各种标签:圣地、仙境、大地之母、冰雪之乡、天空之神等。
也因为它的稀缺性,登顶,成就了一些人的梦想与野心。

《绝命海拔》用电影的方式,再现了1996年新西兰登山队遭遇暴风雪这一灾难事件;
而《喜马拉雅天梯》跟踪拍摄了登山向导的生活;
两部影像作品从不同角度,揭开了蒙在珠峰上的层层面纱。

面纱一:为什么登顶?
《绝命海拔》中,邮递员说:普通人也可以实现梦想;日本女子说:世界七大高峰,我登上了六座;壮汉说:生活里很压抑,登顶让我呼吸畅通;然后都说:山就在那儿,我就来了。人与山的关系,像哲学一样深邃。


(上图是2015年电影摄制组成员,下图为1996年登山队全体成员)

《天梯》中,也许和选择视角有关,登山者在影片中都没有直面镜头,集体缺席了这个重要命题。
倒是索多,一个年轻的藏族登山向导,用只言片语,回答了这个问题。
“轮,也该轮到我了”
“太阳太厉害了,登山要多抹防晒霜”
登山前发微信朋友圈“我要登顶了”
登顶雪盲后说:“累死了,以后再也不登了!”
登山就是索多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他当然可以轻描淡写的对待这场生死之约。



面纱二:商业登山的事与非
《绝命海拔》从一开始就介入了商业登山公司之间的竞争,对记者的争夺,对营地的争夺,对空间的争夺、对时间的争夺、对资源的争夺。几十家商业登山公司使得尼泊尔南拗热闹非凡、拥挤不堪。在遭遇了伤亡惨重的登顶后,过度商业登山问题已经不容回避。
《天梯》中没有正面触及这个话题。僧人偶尔的一句话,也让人惊醒一下:“这座山是座神山,但现在登山是越来越时尚了,真是没有办法......”


(有些登山者像广告画一样杵在那儿,孤芳自赏)

面纱三:登山秘诀
《绝命海拔》中的向导也是登山公司负责人,还有夏尔巴向导,他们为登山者修建帐篷、修路、搭梯、准备氧气瓶、负重其他辅助设备,带领登山者,哪怕推拉摇移,使命就是帮助登山者登顶和下撤,然后获得每人6.8万美元的收入。

《天梯》中向导的命运一样,在登山学校学习数年,进入登山公司,开始了搬运工的生活:在高山上搬运物资、搬运设备、搬运人,最后像照顾小孩一样把登山者照顾好。登山费用每人30万-40万人民币的费用,到向导这个级别,所剩寥寥无几。

之前,成功登顶的人如英雄一般,接受人们的膜拜。
揭秘之后,登顶是否能理性一些?



电影,一直都是生活的另一扇窗。
它拓展了我们生活的边界,让我们知道的更多、更广、更细。

《绝命海拔》将真实事件转化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情感和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将观众慢慢带入到那座山的故事里,体验悲欢离合。
《天梯》虽然故事有些平淡、断裂,人物性格有些单薄,但真实的影像、真实的瞬间、真实的只言片语,还是将观众引入到了喜马拉雅的天地里,体验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在这个最冷的季节里,有喜马拉雅相伴,何惧风雪!

 2 ) 如何超越巅峰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提起喜马拉雅山脉,总是想到珠穆朗玛峰,条件反射冒出8848这个数字来。这种反应是如此真实、自然,以至于不太接受被修正后的8844米。 近些年来,登山题材出现在个人视野里,一次是上海放映了1924年的纪录片《珠峰史诗》,更早的一次是2009年日本导演木村大作拍摄的《剑岳:点之记》。对登山之类的极限运动,并无心驰神往一说,但自小喜欢地理,不免也有好奇。这次的《喜马拉雅天梯》,正是被它的纪实拍摄和4K影像所吸引,试图去寻找电影里的巅峰体验。 对传统藏民来说,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山峰依然是山岳信仰的真实反映。从以前到现在,他们都敬畏它,一直如是。如今,则还有一群年轻的登山向导,他们从拉萨的登山学校毕业,每年负责帮助客户攀登上世界最高峰。隐约知道有这样的向导故事,南边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北边的藏族同胞,但却不清楚具体缘由,以及如何运作。 看完电影,问题得到了解答。客户是这部电影的有趣存在,在近半程的电影时间,他们都不曾露面。然后就是一到大本营就落泪的女客户,身体跟不上只能放弃的男客户,已经爬不动却坚持要登顶的不知名客户。到了珠峰顶,客户们一通感慨,向导忙说,赶紧拍照,赶紧拍照。曾经神圣、英勇、突显人类冒险冲动的登山壮举,逐渐变成了井然有序的流水线作业,化为社交网络上的打卡刷新,这就是珠峰登顶的背后故事,隐秘而伟大的。 服务客户的年轻向导们,重复着老师前辈所做过的事情,动员、准备、祈祷、铺路、运输、攀登……与此同时,也不免有产生困惑:影片为何迟迟没有foucs在某一个具体人物身上。虽然纪录片也可以用群像形式展现,但圈内流传一个说法,找到一个好的纪录对象,电影已经成功了五六成。对《喜马拉雅天梯》,如果失去焦点人物,电影很容易变成流于形式的登山运动介绍。一直到后半程,尤其是接到客户后开始的冲刺阶段,《喜马拉雅天梯》才把重心落在了第一次登顶的小伙子索多身上。当他因为雪盲看不见东西,说太累了,再也不想登顶。这种反高潮的落笔,似乎成了影片的某种真实追求。不要忘记在尾声的招生采访部分,镜头对准了一双又一双年轻而纯真的眼睛。他们中有谁能看到日出东方,抑或只是茫茫无尽的冰川积雪。 可以想见,由于并不确定最后登顶由哪几个人完成,《喜马拉雅天梯》摒弃了一些前期素材,并且因为一年一度的登山时间过去,资金链条的压缩,难以完成补拍或者重新拍摄。按照主创们的说法,这是纪录片的遗憾,更是纪录片的宝贵所在。 由于早先就有的心理预期,《喜马拉雅天梯》的4K画面也确实吸引着我。当在电影院看到近乎90度直角的艰难攀爬,铺面而来的飞屑流雪,积久不化的延绵冰川,毫无生气的清冽寒色,大自然的威严确实展露无遗。 对比《珠峰史诗》的黑白画面,这种观影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可谓是翻天覆地。因为它太过真实,真实到作为观众的我,无法留住那部分神秘的想象空间。 如果你在意的是登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那么,你应该来看看这部电影。如果你在意的是那些壮美风光,《喜马拉雅天梯》也能满足你的好奇,只是,它的制作用意并不在此。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3 ) 仅有情怀是不够的

中午的场次,大概只有二三十人。难得字幕结束前无人退场,来看的该是有雪山情节的人吧。

其实题材很棒,摄像很牛,可惜效果不如预期,更像风光片,总以为历时4年的拍摄应该呈现更多或挖掘得更深才对。不过,当雪钉和冰面撞出清脆声响冰屑飞溅,太阳从云层射出耀眼光芒,连绵雪山熠熠生辉,瞬间还是热泪盈眶。想起那些雪山下的美好时光。想念西藏了。

2015.10.17 成都峨影1958电影城

 4 ) 值得鼓励,但有差距

难得的片子,值得鼓励,但有差距。

摄影除了有一点小瑕疵以外,基本完美,音乐也还过得去,问题就出在剪辑上。零乱、碎片化。

题材没的说,更手握4000个小时的素材,却没剪出80分钟的好片,实在说不过去。

这不是备了一桌饭来了三桌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后厨里上等食材海量之下,上桌的却是色香味只尚可的寻常菜肴,这根本就是厨师的问题了。

票房与口碑的前扬后抑,盖因如此吧。

 5 ) 致每一个值得拥有的远方

一个晴朗的周末,买了早场的电影票,去附近的影院看《喜马拉雅天梯》。在换票机打票的时候,闻到刚出炉的爆米花香味,买了小份带进放映厅。
在此之前,对这部电影已经听说了太多“传奇”:第一次在七千米以上的海拔拍摄、第一次把摄影脚架带上峰顶、历时四年的拍摄时长、完整记录了珠峰北坡登顶全过程……不仅如此,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中的拍摄同样也是对团队和设备的严酷考验。这些细细碎碎的亮点让我相信拍摄团队的用心和执着,静静等待它登上大荧幕的那一天。
真为这一天的到来感到高兴。

作为一名登山爱好者,珠穆朗玛峰几乎代表了心中最高的信仰。它所诠释的不仅仅是地球最高处,而是攀登过程中对世界的挑战和对远方的抵达。茫茫无尽的雪白,是旁人难以触及的圣地。 它纯洁、神秘、伟大,遇见它,可拥有灵魂的重生。
登山的意义从不是抵达终点的欲望,而是在艰辛过程中对自我的反复超越与胜利。那条路遥远又漫长,但我们知道,只要坚持,一切终将实现。
那一刻你我终会明白,现实与梦所隔的,不过是一步一步迈下的脚印。

“逃离”、“西藏”、“远方”这些字眼似乎已经成为某种潮流的关键词,时常出现在每一个对现状不满的人的嘴边。其实那不过是短暂逃避现实的借口,人们离开,然后返回,原本的生活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在“远方”遇见过的精彩和故事,好像在平凡到底的日子里,渐渐成了一个亦真亦假的梦境。
片子里登山向导口中的“客户”真是一个浅浅的讽刺,“今年有多少客户来”、“客户坚持要上去”、“抓紧拍照抓紧拍照”这些词句不多不少的揭示着这种正在扭曲的“登山情怀”。既是可喜又是可悲。
可喜的是商业登山的流行让登山学校的学生们有了职业发展的前景,让登顶珠峰更加专业和安全;可悲的是攀登珠峰这件事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成功人群中用来在社交媒体炫耀的时尚活动。
又或许,情怀就本应值得炫耀。

《喜马拉雅天梯》的主线并没有竭力渲染登山者背后的情怀,转而从登山学校的学员们日常生活中展开。让我们看看那些实现“登山梦想”的人们背后,是一群怎样的人。
起床,锻炼,吃饭,上课,他们也是一群普通的人。一年又一年的训练,等待,只为在适宜登顶的短短几周里完成他们的使命。
影片的前半部分似乎一直是零零散散的在叙述,让人感觉没有聚焦,而其中逐渐清晰的人物索多让整个过程像是一个筛子,从大大的背景里,慢慢的,给我们剥离出一个年轻的优秀的登山向导的形象。让观众跟着摄影团队一起,等待这个答案的亮相。
他和那个年纪的年轻人一个样子,留长发和胡子被老师批评,谈起登顶人选时说“轮也该轮到我们”的桀骜,在疲惫不堪的登山结束之后仍不忘涂抹防晒霜,过于莽撞自信在下山时遭遇了雪盲,抱怨痛苦时说再也不登顶的任性。
他有着源自于西藏的传统信仰,出发之前往行李中装许多的经幡,他说是本命年,要多挂一些。登山前和众人一起向神灵祈祷,祈求庇佑。同时他也是活在现代潮流的少年,帐篷里的手机铃声和骄傲的朋友圈图片,引发了周围不少观众轻轻的笑声。

我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和财力登顶珠峰,但必须感谢《喜马拉雅天梯》与我们一起分享登顶者的欢喜。
清楚记得从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我们登顶了!”、“扎西德勒!”,以及登顶后激动的拥抱与诚挚感激。
那一刻吃着爆米花的我,和陌生的英雄们一起热泪盈眶。

然而,登顶并不是故事的结局,新的轮回仍然在继续,这也是“天梯”为我们所揭示的要义。
一拨又一拨的新生考入登山学校,他们羞涩又带着些茫然。大概与那些早已毕业的老学员一个样子。
培养了许多登山向导的学校老师也是一个正在老去的父亲,关注着孩子的高考。一家三口归于喧嚣世间。

我们都曾追逐远方,企求极致,妄图战胜全世界。然而在巅峰的背后,并不是什么终结与圆满。
而是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遇到过的全新的自己,他勇敢、坚强、真实,然后我们带着经历过的所有的不可思议,继续做个普通人,淡淡的讲故事,缓缓的过日子。

远方终将抵达,传奇仍在继续。

 6 ) 那些需要勇气去做的事,永远值得去做

一句话总结:这是一部没有什么情节却让人看了泪流满面的电影。我觉得光是最后登顶的那几个镜头的震撼就已值回票价。

因为剧情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无所谓剧透了。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情节,一是喇嘛为每个登山者祈福,作为他们眼中的神山,看着无数登山者前来攀登已成为时尚,他无奈说道:我又能说什么呢?还有一个是当登顶后向导说:赶紧拍照,赶紧下撤。

这是一部刻意避免煽情的电影,用冷静到令人发指的镜头,忠实记录了攀登的真实过程。虽然电影里没有提问,但似乎自始至终都在拷问观众:我们为什么要登山?或者是,我们为什么要出发?这是一个终极问题。

最近在看一本书《世界为何存在》,书里试图回答的是为什么存在万物而非一无所有?这是所有终极问题里最终极的问题。很多人会诉诸于上帝,而无神论者往往会诉诸于科学,然而宇宙的起源是一个元科学问题——科学只能提问,不能回答。曾经在我的观念里古代人因为缺少科学知识才会去相信神灵,然而现在觉得这个想法太幼稚。当我走过越多的路,越会心生敬畏。没有感觉自己变强,而是感到越发渺小。

曾经听过一个演讲,关于探索外太空,一个天文学教授最后讲道:“人类最伟大的不是科技,而是探寻外部世界的勇气”。所以我觉得,不是每次旅行都能说走就走,但那些需要勇气去做的事,永远值得去做。

我们为什么要出发?现在我会用上面那句作为回答。然而我还没有找到真正让我满意且优雅的答案,我会在将来的路上继续去寻找。


最后提醒:影片结尾有彩蛋,一定要看完。

 短评

我想登珠峰

5分钟前
  • [x]
  • 力荐

(所以我怎么可能不打五星呢...)最喜欢清影的片子总在别人认为需要煽情的时候逗逼...每次看登顶的时候向导们说赶紧拍照,都会感受到鲍德里亚的恶意...

6分钟前
  • 浅斟低唱
  • 力荐

导演选取素材的能力十分堪忧,全片几乎没见到明确的主线,像一个拼盘大杂烩,跟看珠峰上的云雾一般云里雾里。一会莫名其妙混入大本营里的外国人,一会聊起上绒布寺的僧人和神山历史,最后的采访就像给登山学校拍宣传片。仅依靠绝美风光和配乐而没有根系,看得出拍摄艰辛,但缺乏好的整合能力就是辜负。

11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作为纪录片感觉也并不成功,更不谈作为电影。

12分钟前
  • 晓晓晓
  • 还行

登顶对游客来说是生命的高潮,但对向导来说只是一次例行的工作。导演自称是想展示奇观与日常、信仰与商业之间的冲撞,但很不幸,他基本上都没表现出来。结果只拍出了个焦点涣散的风光奇观片。主角吊儿郎当,拿什么都无所谓,导致最后他那句点题的“我再也不想登顶了”越听越觉得像在开玩笑。

15分钟前
  • 艾弗砷
  • 还行

说实话看完心情有一点复杂,高山协作队的小伙子们非常值得敬佩,但是"这里有莲花生大师钦命的守护神,还有那么多得道高僧的圣迹,现在登珠峰成了一种时尚,我能说什么呢?"

19分钟前
  • 花果山望妻石🎩
  • 力荐

好单薄的纪录片!着急忙慌赶到影院,全价买了票,然………不好就是不好。

22分钟前
  • 爱上一只猫
  • 很差

任性所以给五颗星

26分钟前
  • 蜂蜜柠檬茶
  • 力荐

超五星

29分钟前
  • Mia
  • 力荐

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壮美的风光,而是导演借绒布寺僧人之口所说的那句:现在爬喜马拉雅成了时尚,我有什么话可说呢

33分钟前
  • 草木有嘉名
  • 力荐

其实都有些称不上是纪录片,就是很简单地小小地记录西藏登山学校的日常一隅的缩影。这些作为向导的引路少年,被我们比成是天梯,引领别人的梦想攀上神山。而对于他们自己就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要争取被选进登顶队。第一次登顶后会累会疼会苦,叫着下次让我登顶都不登了…这就是他们真实普通生活的缩影。

35分钟前
  • 皮皮咕咕咕
  • 推荐

很不错的一个题材,但执行难度颇大,最后的成片差强人意。片子最大的问题或许在于焦点涣散,导演似乎拎不清究竟想表达什么,最后拍了一堆没有太多内在联系的人物群像。登顶的困难其实主要还是靠说,影像本身没有承担起太多表达的功能。4K拍摄的喜马拉雅雪山确实非常漂亮,蛮可惜的。

37分钟前
  • Cherry Chan
  • 还行

风景真好,风景加分额!!

39分钟前
  • 白竹
  • 推荐

摄像机真好,摄像师真厉害,扛着机器边爬山还要边找角度拍摄。8848看上去也不过就是个顶,“快拍照快拍照”……登顶在有些人看来是时尚是梦想,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只不过是维持生计的日常工作。藏人称之为圣山,内地人却只想着征服它。PS.真!的!好!讨!厌!屏!摄!的!人!

44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客户登顶后,向导说快拍,赶紧拍,旁边几个人也拿出手机,拍出来的效果就像在现场一样

49分钟前
  • 萤木C
  • 还行

映像最深刻的两句话(大意):绒布寺的师傅说「登喜马拉雅成为了一种时尚,我有什么办法」,登山队指挥对登顶客户说「恭喜登顶,赶紧拍照」。着两句话表明,攀登珠穆朗玛已经归属于时尚圈和旅游圈了。

52分钟前
  • 墨澈
  • 推荐

过完重阳节来看登山_(:3√∠)_。看的还是全景声,非常不错!有几位藏族小鲜肉好帅呀,姑娘好看,孩子也可爱,西藏就是民风淳朴啊!神圣洁白的冰山,纯净湛蓝的天空,拨动心弦的配乐,用心又考验人的极限环境航拍。延时摄影和4K摄影的高画质画面简直美不胜收,赞不绝口!最后的花絮好长……

57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我并不喜欢这种“去征服”的感觉

1小时前
  • 群狼之首
  • 推荐

因为知道自己这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去到世界之巅,所以就看的格外认真。拍摄不易~最后还流下两行激动的泪水

1小时前
  • 夭夭
  • 推荐

说是纪录片吧、却没啥内核。应该是部昂贵的广告片!

1小时前
  • Daniel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