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乐事

HD中字

主演:朱诺·坦普尔,乔什·拉德诺,简·林奇,凯瑟琳·哈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午后乐事 剧照 NO.1午后乐事 剧照 NO.2午后乐事 剧照 NO.3午后乐事 剧照 NO.4午后乐事 剧照 NO.5午后乐事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午后乐事>~~给流水的时光加点儿糖

最近鬼使神差啊,搜了两部电影<春心荡漾><午后乐事>,都很棒。午后乐事颇冷颇深,感觉导演有很多要表达的,但在豆瓣里竟然没有它的影评。所以,老夫撩发少年狂,试着写一篇影评,虽老但也是处女作,想啥写啥吧。 女主是一位人过中年的全职太太,年轻时也曾有过宏伟的梦想当一名战地记者,如今衣食无忧,空余时间就是聚聚会,或参加社区和孩子学校公益活动,老公工作繁忙俩人没有交流谈心时间。但她本身并不是能像犹太主妇那样安于现状,她期待生活给她的更多。跟其他主妇的接触来看,还是期待放下各种包裹,各种面具的交流,不喜欢带着伪装伪装粉饰太平,所以生活中可以聊天的人少之又少,生活没有乐趣没有激情,连晚上老公的邀请也懒得回应,白天陪儿子玩耍也心不在焉手里玩着手机,生活过得麻木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波澜。偶尔一次在朋友的建议下,去了一间酒吧,老公塞给舞女一些钱,舞女单独给女主角挑了一段大腿舞。就如干涸的土地上崩裂出花朵,黑暗路上微弱的灯火,女主突然看到了一种新的生活,另一种可能。女主角开始被舞女吸引,制造偶遇,帮助舞女,开始我以为女主开始搞拉拉,后来我明白了,女主需要的是舞女身上的新鲜感觉,自由自在毫无束缚。她爱着老公,老公也想让她开心。事情的发展开始变得不受控制,舞女进入女主朋友的视线是以保姆的身份,舞女也是个女孩也喜欢单纯美好的东西,所以,当得知自己去看护陪伴四个小女孩时也很欢欣准备了很多女孩子喜欢的小贴纸指甲油。但是由于女主的原则,或者说现在为人之母的立场出于保护孩子的想法,做出了理智正确的决定,没有让舞女参加女孩之夜。我认为这件事对舞女是个严重的打击。如果她没有遇到女主没有遇到生活中的各种美好,完全在酒吧的环境中,也没什么。在女主给了她这个过正常人生活的机会,内心逐渐恢复那个小女孩时又被女主残酷的拒绝了,让舞女非常崩溃,所以戒了的酒又喝了,所以在男人们的派对疯狂了。男主经的住了巨大的诱惑,可是那个开始就对新保姆很感兴趣,一直吐槽自己老婆请的那是什么保姆的那位丈夫迈出了那一步。我在想,如果没有这件事,那位丈夫估计也会出轨,因为他一直就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差的就是一个契机,他的妻子肯定也深知他的性情,不然保姆请的都是丑的。所以,再遇到女主时,虽然有些尴尬,但依然是很理智的,应了那个道理:女汉子都是被逼出来的,有这么不靠谱的老公,就培养出了铁腕的妻子。当然,happy ending还是顺理成章的。说不清谁对谁错,一笑泯恩仇,男女主角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空间。我觉得电影刻画一个中年妇女的茫然刻画的很好,平淡的生活中找不到新鲜刺激,总想跳出去,想离开,也许就是环境太舒服了。经历了主妇们醉酒,以及男人们和舞女的那两场戏,这样的新鲜刺激绝对不是她所期待的,也不是她的生活,所以也有最后路边再见到舞女,看到她回归属于她自己生活的坦然。女主也回归了自己以前不加经营的生活,变得珍惜眼前拥有了。其实外在的各种纷扰一直都在没有改变,变的是男主女主的心,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心若开怀,哪里都有春天。

 2 ) 绝望主妇拯救一个堕落舞女同时何尝不是在救赎自己

看了这部片,不爱写影评的我一定写一点,有用户弹幕留言说看不懂,我还看到一条弹幕说:看不懂那是你们太年轻,我不能说我看得懂,但是我有很多解读,这真的不是个烂片,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并且她表达得很好,并不是含糊不清的曲高和寡的文艺片,就比如你读一本文学作品,它真的高居庙堂之上,它如一件艺术品,相比它自己也是孤单的。
而这部电影,非常生活化,生活有时候也很丑陋,丑陋得像下水道,人心背离,社区里的人给你背后插刀,但这部片,它的真实里有很多温暖,以及它要表达的传统偏见里的“不传统”部分,它也给出了解释,但是是一笔带过的,电影里出现了几次Amanda,她并不只是一个刻板的人物,但是谁知道呢,可能社区里其他人也觉得她,刻板。这一笔很不错,她是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废话了很多,我截了部分图,包括我很喜欢的几个scene。

影片开场,女主洗车,基调其实是轻松欢乐的,配乐非常不错,感谢CRAIG,水,特别是流动的水,代表新生和活力,似乎是个很好的开始,于是我看下去了。并且车里,人待在被洗的车里,你是什么感受?激动、独自的心情,难免不带着点情色气息。这促使我看下去,带着这么点好奇。

之后闺蜜建议夫妻俩去好莱坞的脱衣舞俱乐部。女主瑞秋就开始踩点这个脱衣舞女小姑娘常去的咖啡卡车站。

瑞秋开始施以好心,我总觉得她做的这些是出于婚后主妇生活消磨了她的战地记者的梦想,她想帮助这个“失足少女”脱身,改善生活。

女主去见闭经的心理医生,说六个多月没有性生活了,她俩的对话惨杂其中,这里心理医生说她担心闭经期低血糖症发作,所以开始吃特制的藜麦餐,其实这心理医生我很喜欢,像以往我们看的电影,心理医生都是白大褂,面无血色,并且因为专业素养的问题,是不能与client谈及自己的感情生活的,以及与客户发生关系,不然会被吊销执照;但是这位偶尔会谈及一点点自己的感情生活,方便代入,她其实并没有judge女主,只是希望她去思考一下另一些人的生活吧我想。

瑞秋发现原来少女不仅是脱衣舞女,还是性工作者,一开始的偏见还没消除,新的偏见又来了,她越发想帮助她。

女主继续听着,其实少女把这个性工作者纯的当做职业,叫顾客没有问题,并且她分得很开,把工作和生活。并且她戒酒了。

女主问她的这个问题,如果我在现场,我会呵呵。。。赤裸裸的judging。

看到这里,包括之前女主的踩点,到底是要发生性取向问题的质疑,还是女主想要却不敢要新鲜感?还是她觉得不想污染自己的床即便少女只是给她抹按摩油,她就是不断地保持偏见,因为她是妓女。



这当中穿插一段不截图了,少女本来被邀请去朋友家照顾女孩们,但是瑞秋其实这里的私心,前面提到另一个社区活动组织者是个保姆神偷她自己打趣,瑞秋反正不喜欢她,随便找了个理由说少女不能去他们家,而杰夫这边瑞秋给她说,瑞秋觉得原则上不能让你接触小女孩们。其实有什么问题呢???
瑞秋可能想当一个救世主,拯救失足少女的同时,更新博客到网络上,可能是要别人关注到她还有存在的意义吧,把曾经的梦想付诸事实上去,只是是一个变相的表现。她想把失足少女占为己有,这个少女由她拯救。与其像瑞秋对少女说的,她俩是互相拯救,不如说,看着少女的生活,处于社会边缘,她自己有没有优越感,或者说其他的情感,可能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她需要有一种落差感来弥补她心里的空隙。
瑞秋心理到底有什么问题?


社区的几对夫妻,女人们的派对,另一边是男人们在瑞秋丈夫杰夫和一帮男人的派对。瑞秋借酒撒风,其实她清醒得很。

犹太教徒阿曼达,杰夫瑞秋一致认为她刻板无趣。
她开始撒谎了我觉得。

她开始撒谎了我觉得。

瑞秋应该是被少女影响了,人家二十几岁的生活,而她那时候呢,根据她派对上说的在寝室宿舍被一个男的闯进宿舍约会内强奸的旧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能是真的。
但是选择在闺蜜公布怀孕喜讯的时候聊堕胎这个话题,而跟前还有个犹太教的阿玛达,她用意为何?
少女在被杰夫告知不能去和小姑娘玩的时候,她这时候感觉到的是,她真的受到了偏见,瑞秋这家对她的是施舍,并不是人文关怀,而且是出于普通体面人想证明他们是好人的施舍行为。
少女被另一家人家偷去当保姆也没什么不好的,还是说瑞秋害怕那家人家知道她家有个做妓女的保姆?从而丢了面子,天呢,她想法好多。
不管是生完孩子在家没有当战地记者也好,出生在个随时随地被强奸的地方也好,瑞秋的噩梦其实很多,她有秘密,但她也幸运。
因为出事的是自称保姆神偷的女人,她老公在派对上和舞女酒后发生了点什么。此处这个已婚男人趴上少女开始喝酒了。
其实我想说,工作和生活到底是不是一定有联系,舞女真的需要供给她妈妈,但是这一番的偏见,让她又打回原形,深入泥潭。
所以瑞秋负一部分责任,因为脱衣舞少女感受到的一点点温暖本该融化她,但是因为那句“原则上你不适合和小姑娘们一起”,其实非常的伤人。只是职业,很多人会觉得性工作者很下作,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她在这个片子里,没有自毁倾向,但是听到这句后,开始又喝酒了。堕落的方法有很多种,谁年轻的时候不hook up,不是每一个人,但是除了hook up,weeds,abortions,年轻人还有很多方式让其他人觉得他们堕落,完全是不同立场。或者你说,你作为一个成年人,这是个错误,为了止损,你得堕胎;你被强奸,你得堕胎,那这两个情形下,这不算堕落吧,成年人的决定。反堕胎主义者说,你该下地狱!凡事真的不能太肯定和否定。
故事最终瑞秋所在的社区社团位置被变更,换上了阿曼达一家。
她跑去和阿曼达道歉,其实没什么用。她只是说出了她长期以来的想法,不管她是蓄意的还是无意的。
豆瓣的版面真的让人写影评的兴致全无。
其实,体面的人有没有必要通过做所谓的好事来显得他们是noble的‘?真tm扯淡。
这片子涉及很多东西:
心理上的,女主一直去看那个同性恋心理医生,女主也对这个心理医生有偏见,因为她分享自己感情生活,莫不如说她是个蕾丝,直女通病。还有女主很可能像她开篇说的,她所出生的地方,打个水被强奸,来来回回可能路上被强奸好几次,她难保不是其中一个。女人派对上的,她在大学宿舍被约会内强奸,很有可能是瞎编的,因为她当时没有完全醉酒,表情读出来的。她又继续问大家,谁没有堕胎过,因为她需要共鸣,需要融入,来证明自己不是孤单一人年轻时候有过不好的经历。她很需要那种感觉。
因为是平凡人的生活,所以才显得这整个电影有血有肉,结局是好的,是光明的,因为女主终于准备去接受自己的生活,对处理孩子的问题不再像之前那么恐慌,对于和丈夫的沟通,她应该会踏出那一步,脱衣舞女走出他们家门的那一幕我有点忘了,总之未来是开明的?
因而这个电影不像文艺片一样遥不可及甚至有点温暖,可能倾向于享受自我空间的人不会喜欢。让我感到温暖的部分是脱衣舞少女给女主抹按摩油的时候,女主根本不懂这些手法,少女说她的妮妮奶奶会经常这么给她们抹啊抹,看到这我都以为女主要弯了。
没办法,人生来有偏见,我们只能在自己世界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做到不太去judge。
至于宗教信仰,我们,所有人,都是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你相信犹太教忌口反堕胎,那信教的都忌口,都反堕胎,很像怪物,生人勿近的样子,其实也不全是。但是我不信教。我来自south park。
每个人都会有阴影魔障,的确,你在拯救别人生活的时候也可以救赎自己。

 3 ) 不作不死why you try

首先本片主演谈不上大牌,但也算实力派。我对凯瑟琳•哈恩(Kathryn Hahn)其实印象挺深的,虽然她在以前的电影中都是配角,但是每次都能达到抓住观众眼球的效果,抢镜指数很高,但是我分析倒不是因为演技特别好,而是有一种不计形象地豁出去的气质。长相也比较特别,感觉也更适合演配角,足够抢镜的配角,却难以成为让人心爱的主角。

本片中她是绝对的主角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片子不大会让人心爱(呵呵。。。这么一说而已)。

影片讲述了一位还算幸福安乐却百无聊懒的家庭主妇Rachel有一天随丈夫和朋友去酒吧作乐,丈夫为了让她新奇,竟叫了脱衣舞女为妻子单独服务。在一段艳舞之后,Rachel对年轻的舞女念念不忘起来,了解到后者无家可归之后竟把她接回家作为家庭保姆留了下来。但是事情的发展后来超乎了她的预期。。。

情节来讲其实有很大的空间,一个家庭主妇对脱衣舞女产生兴趣的点挺值得深究。但是影片的薄弱在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处理得很模糊,随性而为,不知道要飘到哪去。这个兴趣点刚出来,就被随意使用一番丢在一旁转而发展另一条线路了,让人提起一股气,马上泄掉的感觉。

片名Afternoon Delight,预示出一种“作”的心态。开篇就是女主角Rachel跟心理医生见面,认为睡前时间ML是最糟糕的时间,而Afternoon三四点,一个下午茶的时间,阳光照进窗帘,和爱人约在一个地方见面,令人憧憬。她理性上明白自己美好简单日复一日的生活无可抱怨,但确确实实令她厌倦,寻求哪怕一星半点的刺激成为一种向往。这时候有了对脱衣舞女的好奇或是什么摆在了眼前,让她做出了非常规的事情。但是最后呢,“生活大爆炸”之后她开始后悔自己的“作”,当丈夫负气出走,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他回来,回到最初的生活。

这种心态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再好吃的蛋糕,同一个口味每天吃总会腻,生活也是如此。保持新鲜是永久的课题,而本片中女主是幸运的,“作”了一轮之后还能如愿走上正轨,激情重现。这样的结局,难道是在告诉人们,“作”是值得效仿的?

 4 ) 一部让人迷茫的电影

让人迷茫首先是指我还是不懂它究竟讲了什么,可能跟我的个人能力有关。网上很难找到这类片子的影评分析,所以我至今对于这部电影还是一头雾水。

但我还是想谈谈我的感受。

当电影过去一半的时候,我就在问自己:这一切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好的结局。最后证实我的感觉是对的,女主和女二分道扬镳,一切似乎回归平静。

对于剧情高潮的那个晚上,我倾向于认为女二并不是在报复。她很清晰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这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她还是做了,不待有恶意,有的,只是深深的失望。

电影讲了一个不甘于无聊生活的家庭主妇,在一次偶然光顾脱衣舞酒吧后,对自称十九岁的女二念念不忘,试图通过雇佣她为保姆的方式拯救她。尽管她参加了一系列带有犹太、救助字样的活动,但她救助女二的原因并不单纯。她和丈夫已经很久没有性生活了,这也是她去脱衣舞酒吧的原因,就是希望找回“兴致”。当女二无家可归的时候,女主毫不犹豫的提供自己的家作为临时住所,并内心中悄悄期待着她能为自己单调乏味的生活带来变化。

好景不长,女主发现女二并不是真的十九岁,而性工作者的生活也并不是真的很有趣。女主开始恐惧,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因此当她和朋友需要一个聚会却没人看孩子时,一个朋友提议让保姆身份的女二帮忙带孩子,女二兴冲冲的掏腰包买了一大堆的糖果、化妆品和玩具,女主却托丈夫告诉她,他们不需要她了。就在女主和丈夫分别在两个屋子里狂欢时,独自待在房间里的女二再也没法假装自己不是一个妓女,走进了丈夫们打牌的房间……

最后女主赶走了女二,开车看到女二时,也再不会停下来打招呼。貌似每个人都回归了属于自己的地方,看完电影的我,却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世界上的人,真的都不配被拯救吗?

女主真的很难说用心存良。开始时,她自称帮助女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她还太年轻,应该拥有一次机会。可是女二的实际年龄已经二十二岁了。哼。忽然间,救助对象就拥有了年龄限制,就像是在宠物店,没有人会领养一只上了年纪的动物。当然,人们会说成年人他们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年龄。女二曾经说过一句她母亲告诉她的话:如果你想交好运,你就应该多和好人来往。我们可以从女二和女主的交流中得知,她有一个“典型的”悲惨身世,单亲家庭,父亲都不知道是谁,母亲甚至养活不了自己。从来没有一个“好人”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在她真正的十九岁那年拯救她,女主是她生活中唯一的幸运,所以她才会尽心尽力的扮演一个保姆,不认为女主也是“救我队长”中的一个。

发现救助对象不是十九岁的女主,尽管失望,却没有把女二赶出家门,抹不开面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她内心深处,还期待着女二能带给她什么更多。

希望女二和过去一刀两断,却提供不了女二谋生的方式,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妓女难以取缔的原因之一。女主默许了女二为了母亲的房租出卖肉体,甚至在一次聚会不顺心的时候,主动提出充当女二工作时的旁观助兴者。女二欣然应允,在结束后,我本以为女二会独吞了由于女主助兴多得的钱,但是她没有这么做,而是提出,应该给女主她的那份。女主简直毫不思索的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在她看来,那些钱不仅脏,而且让人作呕。

女二并没有注意到女主的反应,在她看来,她很享受拥有一个可以分享的朋友和帮助自己的朋友。她或许为了钱出卖自己的肉体——她需要钱为母亲付房租,而出卖肉体一小时能挣上好几百,但她却并不自私。她时常纵欲,却因为女主的出现开始坚持戒酒。因为生活所迫,她并不完美,却拥有一切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条件。

当女主拜托丈夫拒绝由她照看孩子的时候,她才知道了女主此时的心境:不再有救助弱小的成就感,厌恶任何她所代表的事物,她唯一没有把她赶出去的原因,是欠缺一个理由。

那为什么不给她一个理由呢,就当帮她和自己一个忙。女二挣扎后,还是走入男士们的房间,拿起了酒杯。

我之所以说女二不是在报复女主,是因为我觉得她最大的失望不是对女主,而是对自己,并且她在潜意识中也早知道事情会如何结束,所以她从没有女主那般拘束,就像她说的,她已经习惯了。一切的一切,原来终究还是一个美好的梦境。不论她如何伪装,她颦笑时的风情、她赖以为生的手段,都表明她永远也不可能是她们中的一员。女主是她唯一的幸运,而这个幸运却甚至无法拯救她自己。离别时,她真正想说的不是抱歉,而是珍重。女主拥有的,可能不是最好的,却的确是她永远也无法拥有的。

我可能骂女主有一些狠,这是因为我最大的迷茫是对于女主。在一般人眼里,谁都知道,要拯救一个妓女脱离她原本的生活是很困难的,如果电影只停留在此,那无疑是一部既消极,而且全是废话的电影。它将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从“我们是否能拯救一个妓女”,到“我们究竟是否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拯救自己”。女主或许并不纯粹,但她的确想帮助女二。她唯一想做的,是脱离自己原有的生活,成就一些更有趣、比自己更多的事。她曾经想过当一个战地医生。如果说从女二那里感到更多的是同情,在女主那里,我更多的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不甘于现在的自己的每一个人。我们或许生活安稳,或许收入稳定,有一个幸福的家,但依旧渴望更多,却承受不了更多的代价。

电影最终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就该老老实实安于自己的生活。我们看起来有无尽的可能,却只有漂泊于命运,别说向上脱离,连向下脱离都做不到。最终,这是一部消极、但却不都是废话的电影。

 5 ) 无缘无故的爱?不存在的

以为会与《吉普赛人》是同样的结果,但也庆幸男主与女主的自持。这是不是所有步入婚姻的人几年后都会遇到的问题?也许幸运的是,当你失去后,你发现原有的那个人是多么珍贵,更幸运的是还有机会挽回。女主一直在说想帮助被请进家的“保姆”,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意愿?背后的原因才值得好奇,有时最真实的原因也是最难接受的吧,不然,为何剧中咨询师恰好是一位les呢,不得不说最后咨询师的表现真是亮了

 6 ) 女作家的生活小插曲

初秋的午后,想觅一部轻松的电影,被这部片名似乎很“可乐”的影片吸引。然而看完后才发觉上当,这个故事其实蛮沉重的。

女主角瑞秋每天无精打采,过着平凡无聊的家庭主妇生活。为了寻求刺激,找回激情。她和丈夫去了一家脱衣舞俱乐部,认识了舞娘麦金娜。瑞秋被其带来的新鲜感吸引,不由自主地去接近她,还将她带回家中。

瑞秋对自己说,要帮助麦金娜摆脱舞女生涯。可同时却被麦金娜的世界深深诱惑了。她纠结着、错乱着,麦金娜却显得轻松自然,享受着两人之间的友谊。然而在主妇世界出现“妓女”这样的人是不被接受的。麦金娜意识到这点后,不负众望地和邻居的丈夫上了床,打破了这个原本平静的街区。

本以为是一部“拯救脱衣舞娘”的励志片,结果却是家庭主妇被“解救”了。影片最后,瑞秋卸下沉重的心理负担,与丈夫继续和谐的生活。

所谓有趣的、刺激的、充满变化的生活,一旦成为常态,也就无趣了。那时又会渴望宁静的家庭生活。所以说,人就是不会满足,尤其是不愁衣食的时候,各种“作”呗!幸好只是午后的一段小插曲,生活还是老样子。

扮演瑞秋的演员凯瑟琳·哈恩,看上去就是一个平凡的主妇。她生动演绎出了这个角色的茫然无措。给人一种“不知道想要什么”的彷徨感。而扮演年轻脱衣舞娘的朱诺,则显得成熟自然,演技老辣。

你的世界我真的不懂

 短评

不难看,但也没多大新意。美国中产阶级小夫妻那点破事……

3分钟前
  • MissDragon
  • 还行

中年危机的小插曲,挺有意思

4分钟前
  • 雄一样霸天下
  • 推荐

对这样的独立电影已无感。

7分钟前
  • 瑞秋
  • 很差

Juno Temple is sooooooooooo gay!

10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闲散压抑的中年妇女角色塑造得真好,都是那种看一眼都能避孕的样子。虽然Juno演得gay gay的,但还是好久没看过这么男权的电影了。里头几首爵士还挺好听的。

13分钟前
  • 刀下
  • 较差

女主太大妈了,没太大兴趣细看

18分钟前
  • cilei
  • 还行

说是拯救她,不如说是拯救过去的自己。

20分钟前
  • 懦弱者的托词。
  • 还行

very plain

23分钟前
  • Emanuelle
  • 还行

2-...会不会是本年度看的最烂一部呢

26分钟前
  • leonid
  • 较差

我还是喜欢朱诺演一些神经质的角色。

28分钟前
  • 血腥玛丽
  • 推荐

whaaat

33分钟前
  • fuckeverything
  • 推荐

剧情散漫 juno脱离不了骚妞问题少女的角色

35分钟前
  • 老怪CXJ
  • 还行

What's the point? (Juno Temple 怎么从来没有…美型过

38分钟前
  • Säger
  • 较差

只是单纯觉得那个stripper身材还没我好吧

42分钟前
  • 黄色动力伞
  • 较差

公主病这个提法绝没有性别歧视,指出来也并不意味着中产阶层的患者们就能痊愈。女人总是被感情、家庭、生育、婚姻困扰,随时为此而战斗,忌惮于放纵。具有很强普遍性,走向却是折腾一通再回原点,正视早该看清的问题。最后落在家庭承担上。真可悲,主妇如此出路还不如绝望主妇。

44分钟前
  • Superhat
  • 较差

一团糟,,,

48分钟前
  • Melo
  • 较差

Juno Tample吓死人了。女主不喜欢。中产阶级寻找自我价值。主题最后还是go home.

50分钟前
  • Tardiolo
  • 较差

所有演员都好讨厌 i hate JUNO! as a stripper Kristen is much better......还有美国现在是有多喜欢恶搞中产阶级(美国骗局- -)可怜我还期待这么久.....T T

51分钟前
  • 还行

朱诺邓波真的就准备在这条体重不超过90磅的sluty gal的路上跑到黑了吗……

53分钟前
  • Moonface
  • 还行

插了首歌

58分钟前
  • 徐友惟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