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人第一季

更新至08集

主演:安德利娅·安德斯,范妮莎·费丽托,豪尔赫·加西亚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1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2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3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4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5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6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13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14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15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16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17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18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19记账人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男人或许引发火花,但女人知道如何玩火

    《欲望都市》里的Carrie Bradshaw是《纽约星报》的性专栏作家,她的口味是纽约时尚的缩影,白天穿波西米亚风格的露脐装,晚装穿各款强调曲线的性感服饰。她的名言是:“男人或许引发火花,但女人知道如何玩火。”这句话用来形容男女性事自然熨帖,放之时尚界,亦可算是真知灼见——君不见顶级设计师多为男性,而能将时装穿出感觉味道又能引领风潮的,又几乎都是女人。

    1961年,当奥黛丽·赫本穿着Givenchy为她设计的黑色裙装,戴着黑色的长手套和Tiffany珍珠项链,挽着高高的发髻,一手拿着咖啡杯,一手捧着羊角包,出现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那款小黑裙立即和赫本一道,倾倒了整个世界。

    而热播美剧《欲望都市》和《六人行》里,引领风尚的也都是女人:Carrie出门时携带的Gucci腰包和YSL的鹿角包、Samantha爱不释手的Hermes柏金包,都曾造成供不应求的抢购风;Phoebe钟爱的波西米亚情调和一件印有Madonna眼部特写的80年代复古T-shirt,都曾让美国人为之疯狂;《六人行》中的Rachel更是俨然成为美国时尚风格的代言人:她在某一集穿了件印有“芝麻街”饼干怪兽图样的T恤,隔天这件T恤立即被大批年轻女性抢购一空;而她带皱折的七分裤搭配T-shirt的打扮,也在全美的年轻女性中风行一时。

    说起美国风格,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可以从人群当中一眼认出其中的美国人,那不是因为他们的style,而是因为他们没有style。这当然是玩笑,一个拥有奢华好莱坞和最新艺术风潮发源地纽约的国家,怎么会没有style?

    不同于欧洲人对时装的狂热和对风格的偏执,美国风格也正如率性随意的美国人,简约、舒适、干练,又不失性感——也难怪Rachel会被看作美国风格的象征,这几个词汇用来形容她,同样贴切呢。《六人行》播了十年,Rachel也当了十年玩火的普罗米修斯,从发型到服装搭配,都成为美国风格样本式的典范。

    有人形容美国女人的衣柜:一半是Miu Miu、DKNY、Chanel、D&G,与当季天桥上的精彩内容基本吻合;另一半则是Levi's、Gap,最热爱的乐队或者棒球队的T恤衫,和膝盖有洞的牛仔裤。纽约女人Rachel正是此类典范,日常穿的休闲装多是牛仔裤搭配性感白衬衫或者T-shirt,简洁随意,又绝对是不过时之选;即便是职业正装也不会乏味,A字裙搭配色泽素雅的上装,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不同于Madonna在八十年代开创的街头趣味,挑逗的超短裙、袒露的肚皮、刺猬般的染发和杂乱无章的首饰在世纪之交已然处于半归隐状态,Rachel代表的新一代美国风格以简约细致为主流,在色彩上往往以素色为主,黑色、灰色、暗粉、淡绿,各有惑人之处,不用过多的颜色迷乱眼睛,却也凸显气质与身材。剪裁方面,则强调胸部,收紧腰部,简单的性感往往更加高级,更加吸引眼球,也不会流于俗艳。

    以实用主义著称的美国人,时装风格自然也是极富行动力,舒适是最需要考量的因素,体现到剧集里,纯棉与针织面料自然成为Rachel的最爱,贴身的棉质在舒适方便之余更包裹出凹凸有致的身材,彰显高雅的性感——细心的人肯定会对Rachel的几件经典服装记忆犹新:挑逗自己的小男友时穿的格子裙和绿色无袖衫、与Ross在一起时常穿的黑色长袖毛衣……

    有言道“玩火者必自焚”,Rachel正是因为知道如何“玩火”,才一把火燃亮了美国的时尚界,也让自己狠狠地“火”了这许久。关于找一个善于“玩火”的女友有多幸福,这个世界上恐怕David Beckham的理解最为深刻——正是娶了Victoria这样一个深谙“玩火”之道的老婆,他才从一个只会在绿茵场上傻跑的球星,一跃成为红遍全球的万人迷。所以,也难怪Ross会苦苦追求了Rachel十年而不放弃——这样顶级的形象设计师,实在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哇!


杀猪网
http://shazhude.net/

 2 ) 活人

  看了太多遍《六人行》,一直想提笔写点什么,却总是话到嘴边生咽下去,想说的话太多,就不知道说那句好,于是索性不说。人说近乡情怯,少小离家,多少年走南闯北不当回事,回到老家,反倒腿肚子转筋不知先迈那条好,天生话唠,纵然平日多嘴似八哥,口水若喷壶,一说到爱得死心塌地的片子,反而扭扭捏捏,噤若寒蝉,三杠子压不出个屁。

    每次饭前打开碟机,随手塞一张《六人行》进去,早已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跟烧烤前一定要来串烤大蒜差不多。无论第三季还是第五季,无论哪集,随处都是起点,然后就一张张依次看下去,周而复始,乐此不疲,多少年来,不知道笑喷过多少饭粒,记不清耽误过几次洗碗。播放《六人行》就像翻开了一本相册,前几页微微泛黄的照片,器材落后扮相老土,如实记录着朋友们懵懂青涩的模样,接下来的照片渐渐清晰,像素稳步提升,皱纹和赘肉悄悄隐现,每张照片都是一个脚印,每处镜头都是一个台阶,斑驳的阳光藏掖不住岁月的抢镜,唯一不变的是六个人仰面朝天没心没肺的笑容。于是每次撂下相册,总是禁不住唏嘘,感叹逝者如斯,感叹曲终人散,沧海桑田得活像经历了一个世纪。

    近日听说《六人行》的电影版再次被提上日程,顿时高兴个二百五状,作为即将迈入三十大关的准老头,我既丧失了活蹦乱跳的劲头,也没有了跟丫死磕的偏执,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提醒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吃东西前要先调查补不补心眼儿,在这个经验重于体温,梦想照进现实的尴尬年龄,我所能做的仅仅是睹物思人,老片看过一遍又一遍,老歌听过一首又一首,回忆是我的安眠药,是我的正痛片,顽疾攻脑,除了对症下药别无它法,而白驹过隙时过境迁,很多药片失灵退效,最牵肠挂肚的仍是那六位老友,你问我贾君鹏后来到底回家吃饭没有,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六年了,我的老友们还没有回来。

    我说他们没有回来,是因为我知道他们没有消失,和我们一样,依然生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似水流年,桃花人面,喝咖啡的时候我会留意身边的人,每次看尼克斯的比赛,我都努力在观众席上寻找乔伊的身影,我知道老友们就在那里,只是镜头恰好没有对准他们罢了。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真实,一种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真实,另一种则是叙述的真实,前者是和煦的阳光,潮湿的空气,滋养我们的身体,后者则是栩栩如生的故事,淡妆浓抹的画卷,充实我们的灵魂,一个是眼见为实触手可及,清晰如若白昼,另一个总在你走神的间隙悄然而至,在梦中占据整个夜晚。

    十年的光景,《六人行》不厌其详,用镜头和语言一笔笔为我们勾勒出六个人物,精雕细琢,丝丝入扣,我们清楚地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性格,举止,语言方式,熟悉得如同身边的人,任何一个场景,我们不用看就知道他们各自的表情,任何一件事,不用想就知道接下来会有何反应。我们不知道死党儿时的糗事,却知道罗斯小时候喜欢夹住鸡鸡扮成小姑娘,我们不知道哥们的老爸何许人也,却知道钱勒的父亲做了花魁。当角色有了历史,有了灵魂,他就不再只是银幕上的那些角色,他不再属于编剧,不再属于导演,更不属于观众,而是和我们一样,呱呱坠地,生老病死,拥有七情六欲,拥有喜怒哀愁,拥有存在,拥有奇妙的人生轨迹,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活人。

    造人是上帝的工作,塑造出活人一般的角色,则是艺术家最为接近上帝的工作,创造出一位活人,意味着对人类本身无微不至的观察,无论特色还是瑕疵,需要将视线抵达人的几乎每一条纹路,也意味着将叙述的长度延伸到与生命等长,让观众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影片叙述的十年,更将十年以前的十年,甚至把人物降生以来每件标志性事件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更细腻的是,作者竟然直接扮演起上帝的角色,多次将人物在十字路口的位置调换,虚拟未来,告诉观众,老友们的人生其实同常人无异,现在的一切仅仅是必然中的偶然。活人的生活不遵照灵感,只遵循内心,叙述一位活人,就意味着必须遵循其固有的成长规律,告别天然的灵感,告别艺术的直觉,偶尔的灵光乍现,笑料的妙手偶得,皆为边角碎料,人物本身才是叙述的绵延。

    角色与活人的区别正在于此,角色从天而降,轮廓清晰,纯粹为观众而生,在影片的开场迅速抵达现实,占据视线的焦点,兢兢业业,手舞足蹈,在难能可贵的几个小时使劲浑身解数,尽情调动观众的关注与热情,随着影片的结束,生命戛然而止。而活人生命的长度与你我相当,沿着同样的命运一路走来,你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影片是彼此邂逅的定数,当你看到他,他周身上下随着注视亮起,当你关掉电视,四处昏暗,他仍旧我行我素,作为浩瀚人海中的一粟,悄然行走在你没留意到的某个角落。

    我常常想,所谓《六人行》的结局,仅仅是片商将镜头移开了那家咖啡馆,离开了那六个人,剧集虽然结束,生活依旧继续,有朝一日续拍电影版,只需要敲开门,重新把镜头对准那六位老友,不必费尽周折,不必客套,只要打个招呼,说声回来了,那么胶片流转,笑声依旧,一切自然而然。

 3 ) 青春彷佛因我爱你开始

Rachel对Monica说,None of the amazing things that have happened to me in the last 10 year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t wasn't for you的时候,我才意识到那个我不怎么喜欢的Monica却是这十年生活得以开始的关键。

印象中六个人在一起最和谐的画面,不是在咖啡馆喝着咖啡吃着松饼懒散的聊天,而是六个人一起在窗口偷窥对面公寓的裸男。
每当出现这个画面,我都会为这六个老友而感叹。

这样的十年是多少人梦想的十年。
那些友情啊,事业啊,爱情啊,亲情啊,都完完全全的是真实世界里的。
却让你爱不释手。
还记得Rachel剪掉信用卡的时候,Monica说,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it sucks,but you’ll love it。
本来我是不信的,但当我看完的时候,我信了。
所以我想,几年以后的我,也会因自己的这些事情而爱这个世界。

或许每个人都会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哪怕只是一件事上的共同点。
不为什么,只因他们真实。
从来都没有虚伪的活着。
Phoebe最是如此。她说过,朋友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我从不说谎。她是这样说,当然也是这样做的。
只这两点,几人能做到。

我最喜欢他们的一点就是,当爱情和友情有冲突的时候,选择友情。
倘若我的朋友在这两者之间选择了爱情,我不会怪她,我只会记住她。
不是恶狠狠地记住,而是那种,伤心地记住。
所以当Joey放出关在箱子里的Chandler,当Ross告诉Emily Rachel也在场,当女孩们几次为了约会对象争吵又和好的时候,我都是看着看着就笑了。
笑的释怀,笑的开心。
所以我最喜欢的部分,是RR分手而CM没在一起的那段时间。
真正的友情。

更多时候,是开怀大笑,为这些人丰富多彩的生活。
分分合合后最终在一起的Rachel和Ross。
小时候有着很大渊源多年以后爱上对方的Monica和Chandler。
莫名其妙的相识结果却一拍即合的Phoebe和Mike。
而依然独身的Joey,坚持了十年的演艺事业终于得到了肯定。
这样的结局,多好。
可却一定要离开那个拐角的公寓,一定要喝最后一杯咖啡,一定要损坏两人足球桌。
有点伤感有点遗憾才会让一切更经典?

我却总想有一条路让所有事情都完美。

看了很多遍也会想一些别的可能。
比如Monica和Richard在一起。比如Joey跟Rachel在一起。比如Ross的第二段婚姻很成功。
又比如Chandler是个gay。
戏如人生,人生就从不给你另一种可能。

我又入戏太深,睡觉的时候耳边都是他们说话的声音。
我也想午后坐在咖啡店的大沙发上,和两三个老友,说着无关痛痒的话,会哭会笑。
只因为这是我们在一起的青春。

 4 ) 不只是十年

有没有那么一部电视剧能让你反反复复翻来覆去就那样不闲腻的循环看着。

friends,完完整整的看过不下4遍吧,下载看,在线看,买碟看,在宿舍食饭时也会随便点开哪集遍吃遍看遍发出可怕笑声,如果恰好遇到monica做感恩节大餐真是会馋的流口水。

似乎看老友记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闲着无聊时就会翻出几集来看看,就算剧情、台词、笑点都已熟烂于心,还是能让我捧腹让我感动。有时真的好希望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一起坐在central perk的沙发上喝着咖啡吃着松饼闲聊八卦,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长。

记得第一次看最后一季时,越看越不舍,因为看完一集就少一集,看最后一集时无意外的一人稀里哗啦的哭的不可收拾。不想结束不要结束,我还想和你们一起过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

我不想你们就那样搬出了公寓各奔东西,我要你们还是邻居还是能时常在一起胡闹,一起分享喜悦一起排解麻烦。我还想看Rachel和ross的宝宝同Monica和Chandler的两个baby一同玩耍一同长大,Phoebe结了婚也快会有孩子了吧,也要和他们一起,还想看Joey制造笑料,虽然就你没成家,可没事Chandler会养你的,还想看你们一起过感恩节圣诞节,还想看着你们生活着生活中琐碎的事。

有这么一出戏叫老友记,要一直一直看下去的戏,在我有生之年都不会结束的戏。

不能结束,I will be there for you...

 5 ) 老友记(转载)

不经意间走入中央公园咖啡屋,没想到就此走入六个人10年人生的小舞台。

 

     第一次接触到《Friends》是在读大学的时候买的一期《Crazy English》,彩色的插页里有六个人横七竖八躺着拍的一张电视剧宣传照,怎么看都觉得男的不帅女的不美,很是不起眼,可是为什么杂志要介绍它说是美国热播并且收视率极高的情景喜剧?之后又不断会从一些媒体上看到介绍这部电视剧的文章,什么爱美奖之类的头衔统统笼罩在这么不起眼的六个人身上。然而今天再去看当时的那张海报,就像看一个多年的恋人时你在回想你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你们现在是那么的熟悉相爱,并回忆着你们当初对彼此毫不知晓的陌生。那感觉既甜蜜又激动,同时在心里庆幸着,还好,还好,我们没有错过。

 

     很难对Friends有一个理智的评价,也不想去那样做,这就像身边的一个老友,你所做的并不是去研究它,你所愿意的仅仅是感受着他。所以不想去想导演和编剧由于某些故事之外原因而对剧情的修改,例如向Joey那样被迫掉入电梯井。我相信那就是他们的生活,哪怕有些事情在我们看来是牵强的,但谁又能保证它在现实生活中就一定不会发生呢,谁又能保证它是不合理的呢。

 

     看看这一群生龙活虎的人:Rachel是娇纵却可爱的性感女人;(差点让Ross喝了一杯油,当然也永远是差点)Monica是挑剔却善良的规则狂;(为了没有放好的一只鞋而无法安然入睡)Phoebe是古怪却乐观的动物守护神;(把用药说明书理解成为一个故事)Joey是反应永远比别人慢一拍却有孩童般天真的英俊男人;(当然换女朋友也如走马灯,并颇享受这样的生活方式,当然还有也是我最喜欢的人)Chandle是呼吸着自己制造的幽默过活的可爱男人;(用心理医生Roger分析Chandle的话说:that you use your humour as a way of keeping people at a distance,对于出生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他的表现不难理解,当然也是我第二喜欢的人)Ross是死板并按照社会的各种准则去生活却细致有责任感的深情知识分子;(和Phoebe争执进化论,也为Phoebe买她曾经梦想过的自行车,Ross无论在后几季里变的怎样的斤斤计较,在这里我相信都是编剧使然)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写上整整18页--front and back,但他们身上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幽默,乐观,坚强且魅力十足。

 

     Friends总是唧唧喳喳、吵吵闹闹的、无论经历怎样的不幸,都可以最终度过,没有人会顾影自怜,他们永远不会把事情看得那样的严重,我们时常看到他们互相糗彼此,他们那样的轻而易举的化解了受到的伤害。记得一位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个很有成就的人(忘了是谁,哪国的)问他为什么总是如此快乐,他说因为我只停留在生活的表面。他们也是如此,不会教育你怎样生活,给你讲上整晚的大道理,他们只是告诉你这是他们的生活,无论你喜欢与否,他们很快乐。

 

     可friends依然出现过少有的“安静”时刻:Chandle扶好已死去的楼下的“怪人”海先生的扫把时说“我们以后会安静点的”;有点惭愧的Joey搬回公寓时,Chan只会意的说了句welcome home,man;Rachel对信用卡公司的人说已有magic bean,在Friends版的《My best friend''s wedding》中和Julia一样在最后一刻献上了自己的祝福——congratulations;Monica还是把Emma这个她从12岁时就给自己未来的孩子取好的名字送给了Rachel,原因只是因为I love you more;Ross为不小心撞倒的女孩去卖饼干,并和Joey、Chan共同造了一个虚拟太空站;Phoebe把一直猫当成自己的母亲,并在Ross质疑并阻止时反问:how many parents did u lost;Joey在离开Chan的公寓时又折回来给了他一个紧紧的拥抱,在chan失业的时候祈祷他能找到工作。回忆到这里谁能说他们总是嘻嘻哈哈,原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朋友他们是那么的认真。

 

     笑料是Friends的主要调料,处处都是幽默,无论你重看多少遍,都不会吝惜自己的笑声。导演和编剧是制造笑料的天才,在加上他们六人的经典演绎(如果我是评委我会给他们每人颁一个艾美奖,当然我不是)使Friends无与伦比,最惊人的是你几乎很难找到重复的笑料!不像国内近年算是成功的《我爱我家》,看多了难免觉得贫了,而且是种冷,很少能令人感动。

 

     Friends同样是有各种缺点的所谓的小人物,但它处理的很宽容,你可以说它不现实,不过谁需要天天在电视上对着自己的现实生活呢。而这种宽容又并不刻意,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无论好与坏的一种认同和理解,我们不过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罢了。既不是琼遥式的好与坏都走了极端,也不是雪村式来源与人民,低于人民的亲外甥,更不是张艺谋、陈凯歌式的把秦始皇包装成为国为民的道德战士,或许有点像王朔和冯晓刚式的拿自己开涮却无比的真诚,但又少了一些尖锐。也许他们也曾向你我一样渴望得到认同,但决不会歇斯底里的在自己头上顶着一个虚伪的光环,说着一些自己会为XX主义的国家,为集体的利益牺牲一切诸如此类的话。他们自娱自乐的过着自己的生活,没有那些所谓的崇高的理想。虽然觉得《公民凯恩》似乎是件大事,但却承认那部电影无聊的从无法看完它。难道关心和自己无关的国家大事真的就比关心自己身边的小人小事要伟大、高尚吗。我想我是多余了,更无须为他们去辩解。他们甚至不会像我们一样感受和发觉这其中的许多,因为他们是自然的,是血液里的,是他们自己在做的时候不曾意识到的。而所谓自然也许就是我们意识不到的某种真实状态吧。

 

     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就是他们六个终究要离开我们了,我明白不是他们制造不出新的笑料了,而是他们没有制造的笑料的激情了。当Rachel生完孩子后回来,我明显的感到他们老了,再让他们像20岁时那样的吵闹真的显得难为他们了。也许这就是现实的残酷吧,六个人也许不会老去,但扮演他们的演员却长大了。无论我们怎么看都看不出六人之间能擦出爱的火花,因为他们太过默契,太过熟悉,太过了解。但我又理解导演不得不让爱情在他们六人之间发生,当你看看这六个演员之间从未传过绯闻,并且都有各自的生活时,你就明白了导演和编剧的良苦用心,因为那是让他们永不分离的唯一办法。记得第九季Phoebe的生日晚餐,看到六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而无暇顾及其他时是多么的可怕,所以又上演了Joey爱上Rachel的一幕,在第八季中那是明显的牵强的一个设计,在第九季中编剧却突然的又认真了起来,我想可能他们自己也想找回那失去的激情吧,不愿看到这个六个人似乎在不可改变的渐行渐远。可这种努力似乎是徒劳的,所以就让它结束吧,让它结束在最美丽的时候吧。这也丝毫不妨碍在Chan向Monica求婚时,在Ross向Rachel描述他曾想过在天文馆里想象他向她求婚时,在Joey对Rahel说I never ever let you be alone时我感动的一塌糊涂。

 
     Friends终于真的要离开了,要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越来越模糊,恰恰相反他们越来越清晰了,他们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当现实世界日渐冷漠之时,当我们的生活遭受苦难之时,当我们受到伤害之时,你可以恨这个人,这件事,但你不会恨这个世界,因为那时我们会回到那个纽约曼哈顿的一个普通的咖啡馆里看着吵吵闹闹永不疲惫的六个人,然后告诉自己说,他们还在那里,他们不曾离去。

 
     记得安徒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如此)看过我的童话的那个孩子就不会像那些没有经历过它的人那样而轻易的变得冷酷起来。而Friends就是我生命中的安徒生童话,在那里,故事的结局永远都有一个:“他们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6 ) 关于《老友记》,关于CHANDLER,关于成长,关于生活,关于友情和爱情

《老友记》看过了N多遍,现在在看第N+1遍,六个人很出彩,故事很强大,对白很强大......
六个人中最喜欢CHANDLER,他没有ROSS的沉稳,JOEY的帅气,起初对他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玩笑和妙语连珠,然而就象第一季中PHOEBE的心理医生男友ROGER说过的那样,他可能只是在用开玩笑来刻意保持他和别人间的距离,换句话说——这是个有心理阴影的“小屁孩”事实上这也让CHANDLER苦恼过一阵子,但是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他就恢复了老样子-----joking about everything,开朋友的玩笑,开生活的玩笑,开工作的玩笑,有时候他甚至会说一些让自己身边的朋友也一头雾水的话,他也不得不尴尬的去解释上半天,《老友记》的前半部分,CHANDLER大多时间里以一种“游戏”和“玩笑”的心态面对生活,他害怕一切的“认真”和对别人的承诺,人们在他的插科打诨中也把他看成了六人中的一个“笑料”和活宝
CHANDLER性格的慢慢转变是<老友记>中一个非常经典描写,他从一个男孩到男人成长,从逃避一切的责任到和MONICA相爱结婚成家,使得他相比ROSS和JOEY的单线条更加的吸引人,(事实上JOEY自始至终傻里傻气的性格也被认为是<老友记>的一个败笔),和MONICA玩笑般的相恋,最终结合,一同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失业,领养小孩......CHANDLER依然开着他那些不痛不痒的玩笑,却让人觉得这个男人真的成熟了,他开始努力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对自己心爱的人作出承诺,(尽管还显得有些笨拙和可爱),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
<老友记>中让人记忆深刻的场景无数,有很多是属于CHANDLER的---他和MONICA阴差阳错的相爱;那场搞笑却又浪漫无比的求婚以及两人看着自己领养的孩子出生等等等等......当两人在ERIC CLAPTON的<YOU LOOK WONDERFUL TONIGHT>优美的曲调中相拥起舞时,相信很多人都会忘了自己只是在观看一部美国肥皂剧而真心的祝福二人.
MATTHEW PERRY用了十年时间精彩的诠释了CHANDLER戏中的作为一个朋友,一个爱人的成长,而他在戏外也经历了相似的生活,他曾经在<老友记>的拍摄过程吸毒成瘾,生活一度近于崩溃,很多人可能也注意到了在第七季的开头,刚刚和MONICA订婚的CHANDELER明显的瘦了一圈儿,之前看过一个<老友记>专访,讲的正是MATTHEW PERRY戏外在其他五人帮助下走出毒品阴影的事,
当六个好朋友坐在戏中他们曾无数相聚的CENTRER PERK接受着采访的时候,言谈中,我忽然发现这六个人简直就是为剧中的六个角色而生的,他们甚至在现实中的性格和生活也和剧中极其相似:ANISTON和RACHEL一样敏感,神经质而略带傻气;COX和MONICA一样是三个人中的老大姐,凡事认真,喜欢较汁儿;LISA戏外和PHOEBE一样搞怪,被大家称作是一个"天才的喜剧演员";DAVID是六人中的"大哥",作事认真,有计划,当然不象剧中的ROSS那样小心眼,他曾经在<老友记>拍摄之初代表六人向剧组要求相同的工资待遇;MATT傻里傻气但可靠的大哥哥,记者问他们六人中你打和别人打架时会选谁作你的帮手,大家都选了JOEY,呵呵,因为他的块头比较大而且一根筋;最后MATTREW,他是六人中最会讲笑话的,拍戏的有谁不开心MATTHEW总会去给他讲笑话,逗他开心,而他也是戏外经历最多的人,朋友和爱人直撑着他走出了生命中的低谷,友情和爱情让他学会了如何成长.
六个人,十年时间,太多的点点滴滴和嬉笑眼泪,也许戏中的感动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但是很多的老友迷都会选择一遍又一遍的观看,记录那些细小感动.看<老友记>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生活不可能完美,但那些细小的瞬间却永远有他值得回味不地方

 7 ) 心理分析版钱德勒和莫妮卡

  理性版: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正常人。每个成年人,都是背着一大筐的伤心事,一个个在现实里面无奈彷徨被命运玩弄的小人物。大家都是精神病,何必装出一副正常人的样子,你也不累。
  独生子本来就很孤独,钱德勒从小又受了那么大的刺激,家庭对他来说哪里有什么温暖。爹妈离婚没什么,美国社会很开明,可离到这么有个性还真不多见。妈妈这么有种一个木子美,完全不顾世俗看法特立独行真是做人做得爽死了,谁管过小钱德勒心里什么感觉啊,他妈妈的放荡生活全世界都知道,妈妈跟谁都坦白得让人佩服,就是没空关心关心钱德勒。他爹不仅是个同性恋,还易装,还,还,还公开。这就算了吧。你们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去吧,好聚好散得了,只要肯关心小孩,这些打击都不算什么。干嘛还在美国最重要的全家团聚佳节感恩节,当着小孩的面闹离婚呢?小孩子本来啥都不懂,大家都骗小孩说世界多美好,忽然看到他爹跟他家男仆跑了,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好感谢的。巨大的刺激往往带来心理的重大改变。这个刺激使他开始抽烟,而且这辈子学不会好好说话了。幽默感这个东西的出现,有时竟不是为了给人带来快乐。本来人都不喜欢说谎的,有的事诚实说又要给自己带来伤害,最后不想背着良心骗人的人只好似说非说。钱德勒的冷笑话,就是自我保护的手段,当它成为一种习惯,想好好说话也做不到了。同性恋取向是遗传的,而且不是那么黑白分明,每个人身上的百分比不一样,钱德勒一直在怀疑自己的取向,而且他确实有演变成同性恋的倾向。很多很深厚的男性情谊都多少有一点这样的倾向,哪怕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或者不承认。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哈哈。就是精神上深厚而纯洁的爱,虽然没有肉体的关系。比如他对乔伊常年无怨无悔的付出与包容,也多少有一点这种体现。这个倾向是可以诱导的,打个比方,如果乔伊是同性恋,那么钱德勒跟他长期相处,就可能被诱导。顺便说一句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倾向不明显却被诱导成同性恋,是一件很不人道的事情。但是如果是他自己的选择那就ok。对此钱德勒很久都下不定选择的决心。这么一个人,你说他对家庭,对婚姻能有信任感吗?
  可是万事都是这样矛盾。楼下老人死的那一集就很明显。一方面,钱德勒不自觉地总是跟人没什么正当理由地分手,那是因为不想走向深入的关系。貌似可以说是不想负责,可其实他是一个愿意负责的人,正是想负责的意愿才使得他不想轻易给自己一个责任可又负不起。我想说,也许不是那些早先他遇到的女孩子们不好,也不是钱德勒太挑剔,只是他们不够合适或者不是真的很有缘分。看到楼下老人孤独死去的下场,他怕了,怕那会是几十年后的自己。怕最后其他五个人都纷纷结婚了,那留下他自己可该怎么办啊,情感没有归依之处啊。一个人怕结婚成家,同时又怕孤独一生,于是两者取其轻吧,毕竟人不能这样耗下去,如果一直不结婚,最后还是要被朋友们抛弃的,当朋友们都有了家的约束,就再不会有单身时候那种友情了。小时候有这种“被抛弃感”的人,长大后恐怕更怕再次“被抛弃”吧。出于对孤独一生的恐惧使他很认真地跟一般人都受不了的的珍妮丝长期交往,纠结了那么久,但凡对钱德勒着了笔墨的感情,总是有精神投入的,他要的是情感付出,不是单纯的性关系,不然怎么会拒绝那个有老公和众多男友,可以上床而又不用负责的顶级美女呢。他并不喜欢像乔伊那样玩。乔伊过了这十年其实都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他是个大孩子,对责任只有概念性的理解。

  跟人比幸福比不幸本来就散发着愚蠢的气息。好吧钱德勒这种人痛苦,好像很多人还能理解。莫妮卡童年痛苦肯定就有很多人说她不识好歹无病呻吟。父母双全,家庭社会地位高,家不缺钱,还有一哥哥,还有朋友。还有人会说人家菲比吃了那么多苦都不痛苦你莫妮卡有什么好痛苦的,这话真是胡搅蛮缠。苍苍的天哪,你又不是莫妮卡,你怎么能知道她的感受呢?你凭什么要这么说啊你!人跟人不仅不能比,而且完全没有比的必要,因为每个人需要的生活本来就是不一样的。那说不定人家菲比天生就这么拽,你看人家什么时候真的动过气,面对牛人,怂人不能比!别看莫妮卡整天那么牛气哄哄的样子,你以为她想啊,还不是被逼的?菲比才是真牛呢。想干啥干啥,谁都不甩,一个孤儿,没牵挂,扔到哪里她都活得下去,还很善良,还很开心,人家就不是一个凡人!
  莫妮卡不幸有个学习好的哥哥,结果他爹妈完全就是极其偏心她哥哥,然后极其挑剔莫妮卡。从一般人那里来讲,莫妮卡读书不算差了,知识水平文化积淀都不错,跟瑞秋菲比相比,莫妮卡读的书算大部头了,可架不住跟罗斯这种读书神童比啊。当然,第十季罗斯的黑人女友那里,罗斯也有怕比的时候,自己本来挺不错了,可人家的前男友一个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是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永远有人比你拽,你要是太不服气去计较只能落个周瑜的下场吐血而亡。最郁闷的就是即使自己不想比,那架不住有人偏要比啊。爹妈天天比,你什么办法?
  还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说那都是一家人,这点事儿有什么好计较的。说这话的人太不懂事了,该隐为什么杀兄啊?你说他神经病是不是,讲这种话真是混账,就你正常就你正常就你不是神经病。父母偏心对孩子是极大的伤害。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她父母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批评她,挑剔她,最狠的就是她们讲的还是实话。偏偏是只讲坏实话,不讲点好的——或者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好的。哪说错啦?你就是学习不好嘛。你看看你哥哥。不过你也就这样了,你不是学习的料,所以算啦算啦。我们对不不抱什么希望啦。看起来这些话是不是没有杀伤力啊?哼哼,杀伤力,在于持之以恒。而且父母言行一致,行动上也诚实地表现出来他们对罗斯的偏心。小时候的莫妮卡啊,感觉不到自己被爱,一定长时间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活在世界上真是没有一点意思啊。更不要说在学校也是自卑的丑小鸭。很难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所以她认为,父母说的对,都是我不优秀,那我努力优秀给他们看吧。结果最后她惊喜的发现,啊,不管自己多努力,多优秀,父母都一样挑剔她,而且完全不信任她,父母在意自己的名声都可能多过于在意莫妮卡的感受。而且这种偏心竟然能坚持到她成年甚至坚持一辈子。哇哈哈哈,看看,跟父母没道理可讲!同志们以后要是杀人别用技术含量那么低的手枪,跟人家莫妮卡父母学学,只要动用大脑,一定有办法,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害死人不偿命还能落下好名声。我真的不是开玩笑。你不知道真心坚持的力量有多大。这种力量用于做好事该有多好。人生啊真是悲凉。
  莫妮卡后来把人生乐趣都寄托在了美食上,用美食来替代爱。谢天谢地有真心喜欢的东西了人就能活下去。后来莫妮卡成了一个大厨,谁说她比罗斯差了,不当科学家就会死啊?行行出状元啊。虽然父母还是那个样子,虽然这时候的莫妮卡事业不错身材长相都不错,但她父母还是觉得她很差劲没人要。她习惯了苛刻自己,多可怜啊这么优秀一个人把自己苛刻的不像样子,搞的她天天为朋友们做那么多事情还不落好。尤其是一旦父母再挑剔她,这个刺激就让她想当场崩溃。在父母面前她容易不相信自己。我真心觉得莫妮卡少见她父母为好,别刺激她她就是正常人。
  莫妮卡这种人实在是出力不讨好。那么要强一个人,你让她去玩去睡大觉她不愿意。你不让她管事她急的慌。六人行,六个人怎么聚起来的?他们关系的核心其实就是莫妮卡啊。friends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莫妮卡为中心的咖啡厅沙发,全剧第一句台词,也是出自她之口。莫妮卡不自觉的成了一个管家婆,让大家成为了一个开开心心的小圈子,天天打扫卫生还做好吃的给大家吃,过节的时候莫妮卡就办聚会,弄一桌子菜。可是大家还是忍不住嫌她挑剔,恨不得说:你也别做了你也别苛刻了我们看着都受不了。唉。
  你问我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我说时间累积太久了的问题,那就算了吧,接受她吧。让她教育下一代的时候注意就好了。问题最好就别出现,要解决就在能解决的时候解决,时间长了就不能解决了。
  唉。谁比谁可怜啊,大家都一样,但是我们这些曾经的可怜人还是可以开开心心过日子的。大家都是折翼的天使,拥抱着互相取暖吧。你说莫妮卡强势不好,你说女子不该那么强势。你说钱德勒消极不好,你说他应该积极。可是他们改不了,太久了这些问题,太久了就不能变了已经定型了。其实性格这东西,无所谓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钱德勒不能说说就改变他对婚姻的消极态度,要是一个温柔的女孩子跟他谈恋爱最后很可能还是闹翻或者和平分手。要不是莫妮卡这么强势,要不是莫妮卡最后肯向钱德勒求婚,这两个人,仅凭相爱,怎么会保证抓得住自己真正的幸福呢?
  钱德勒和莫妮卡的相处之中才真正完成了性格的转化。真爱使人成熟,并且越来越打心眼里懂得负责。这是不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童年经历而产生的性格基础是不能一下子扭转的。基于对婚姻的恐惧,中间就有过数次钱德勒试图逃离。莫妮卡预定教堂的时候就把钱德勒吓着了,莫妮卡好一番解释;赌场那一次,也是几乎要结婚,最后却没有,反而竟然罗斯瑞秋莫名其妙结婚了。最后接近婚礼的时候他还逃婚,罗斯他们几个把他给逮了,阴差阳错的命运真是百转千回而又有趣,钱德勒是以为莫妮卡怀孕才没再逃的。真正的感情,想来总是这样的,似乎是注定,却要走这么多曲折;如此曲折,却如同冥冥中一直往这个方向。
  
  感性版:
  关于莫妮卡,相信在中国,很多人也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就是在工作中朋友中能得到承认甚至可能是很高的评价,可就是父母总责怪,家人面前反而没自信。承受不了父母期待,自己明明努力了,可怎么做都做不到父母满意,于是又愧疚,又无力,又委屈。甚至可能会演变成见到父母就变得神经敏感。
  钱德勒我理解,可理解的没那么深,因为缺乏理解的基础。比如他的有同性恋的倾向,我同情一些善良正直的同性恋,可我还是很不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儿,不过我也不想太明白哈哈。
  好在我的问题还没她那么严重,我妈虽然不夸我但是后来我明白她承认我,而且不是不爱我。所以我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曾经的心理折磨,经由自我认可和调理就变得没什么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人的影子。我心底其实不是莫妮卡,反而有点瑞秋。没心没肺。而且我性格还比瑞秋好,很多时候可以很好脾气,因为我不计较。 而且还有点菲比,有些时候可以自然而然顺从本心,不那么计较社会评价。相信大家看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自己身上有不同角色的不同方面,这样才会更有共鸣吧!
  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么有意思。有的人就是合得来。我想如果我有个莫妮卡这样的室友我肯定很爽。她打扫屋子,她做好吃的给我吃,而且随便我点菜,我点啥她做啥,屁颠屁颠跑可快了。她管我我由着她去就行了,反正干活儿的人又不是我而是她。我只需要做一件事,她就会特别特别爽,那就是不断地真诚的承认她,因为她太缺这玩意了!我整天夸她她就会很满足,就会觉得做这些事情做的特起劲儿。我不用干活,我只需要真诚地说:好吃!怎么这么好吃!太好吃了!屋子怎么这么干净!怎么这么井井有条!这个椅子买的好!莫妮卡你真漂亮!你这件衣服哪里买的好衬你的气质啊!莫妮卡你们餐厅经营的太好了!你怎么这么聪明啊!我都不会做饭!我天生在这方面就笨我做的饭我自己都咽不下去,唉,真佩服你!
  我再偶尔主动洗个碗,莫妮卡同学就会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不夸张。
  关键是,我跟她说的,也都是真心的,不是假的。我还可以偶尔提点意见,她会认真听取,下次做的更好吃。所以我就没欺负她,我从来不欺负人。
  人际关系就是这样的嘛,时间久了大家还会在各方面高高兴兴互相帮助。耍什么心机呢,有必要吗。

 8 ) 最好的时光

  Phoebe说,“that'it”.对Monica的公寓说,对老友记说,对韶光易逝的十年说。

   当然,很少有中国人如老美一般贯穿十年,我在六个月里过完了六个人的十年。结果,现在打字的手在不停颤抖。

   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若如的是《friends》这样的戏当然是一场美好。只是,只是。前些日子,在沧海翻出一个很久以前的帖子,一个人说我们中国人没像美国人一样陪他们十年,和这部剧集一起成长,和六个人一起成长,没有那么深的情结,是现代的网络鬼魔化了。确实,中国可能没有人和他们一步一步走了十年,但可能在所有的美剧中,只有《friends》会一直一直留在中国人心里。看着它,纯澈的理想主义年代就幕幕重回,被生活疲累的灵魂就点点放轻。

   真实而残酷的说,《friends》是轻喜剧,十年上演的墓墓在现实或平静或跌宕的日子里鲜少可能出现,久违的都是过去的一直珍藏的却绝口不提的对往昔的怀念。青春年代都有过的,理想主义的友情都有过的,平淡而温暖的爱情也都有过的,只是那些简单和纯净再也不回来。嬉戏追逐打闹的镜头最终只能成为镜头留待追忆的摇椅承载。进入惨酷磨折现实之前的心无旁骛九霄云外。

    六个人按照中国的文学语言没有一个是圆形人物,全部是平面人物,鲜活突出而不饱满。而在复杂多变的现世里,却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是平面人物。只有多重的平面建构出的才是现世里真真切切的人,一个可能棱角分明可能八面玲珑却最终都是有血有肉丰富具体的人。像他们一样简简单单的活可不可以,哪怕没有那么多的幸福欢笑可不可以。

    理想主义的基调从第一季一直绵延到第十季。怀抱梦想生活的单纯的人们,并不计较生活里各种各样难以预期的际遇,尴尬微笑或朋友间的拥抱就赶走阴霾,于是,Rachel离开了Central Park,终于进入时尚界,告别被宠坏的公主时代;Monica做了大厨,Chandler离开冗杂的数据统计处理做自己喜欢的advertise,两个从小成长阶段最有阴影的人却走到一起并成为最平淡但是最和谐最完满的一对;Joey在第八季里终于开始“立体”,爱上Rachel是这个人物最动人的片段,原来他也有成熟的时刻;而最终Ross尽管事业顺利最重要的却是终于明白不管什么原则什么阻碍都不能把自己和爱了二十年的Rachel分开。

    怀念的调子出现的很早,在Ross第二次婚姻前就出现,第四季里,Ross&Rachel,同样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回忆同样的过往;第五季,六个人各自怀念自己的感恩节;第八季后,怀念的调子更是频频出现……甚至整个第十季都是在怀念在结束,Monica和Chandle要搬家,Rachel要去巴黎,Phoebe结了婚,甚至连Joey和Chandle的足球台桌都不存在完整。Final前的回顾记录了十年里最动人的片刻。机灵古怪的Phoebe,Lisa在采访里眼睛泛着泪光,“I'm gonna miss these people,these characters……”

   前些日子,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帖子,说《friends》里的哪些片段曾让你留下眼泪,回帖好多好多页,Monica的求婚,Phoebe的生产,雪地婚礼,Rachel和Ross的几度分分合合,还有那个人所皆知的Final……坦白地说,不管回帖里提到的任何一个片断,我都没有流过泪。真正的流泪却是在一页一页翻看这些文字的时候。原来,回忆和精彩只有拿出来细数的当下,才真正摧枯拉朽的摧毁顽固意志,坚强回忆。

    你相信天长地久么?我却肯定,剧集里记忆里最深刻的段落有天还是会随时间遗忘,甚至很快,尤其是,这剧集并不和自己的青春有太大关联。躺在记忆里的桥段都会潮解,何况只有在身边六个月的《friends》,六个月对我那不堪承受的漫长而言,实在太短太短。但是这些被认真凝固下来的字迹却能陪我们看细水长流,不用等到风景都看透。太多人的太多理想和单纯封存在十年里,十年前,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一切都没有发生;十年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千帆过尽,风清云淡。

   Jennifer在1994年的访问里说,这剧集可能明天就停止,可能会持续永远。永远有多远?有多远。有多少人在乎,可能一天后,你说不在乎,我说不在乎,一个月后,你说不在乎,我说不在乎,都理直气壮慷慨坦然;一年后,你说不在乎,我说不在乎,只有吵闹的沉默是最难抵抗的冲突;它绵亘十年,只是自然法则,曲终人散。“与你最久的人只有你自己”,可是最好的时光里,我们在一起。

 短评

第一次看的时候最喜欢瑞秋和罗恩,后来又喜欢莫妮卡和钱德勒,前段时间发现很喜欢菲比和乔伊。其实我喜欢每一个人。

6分钟前
  • Stark实习生
  • 力荐

我崇拜编剧。MONICA好美,CHARDEL好可爱!

11分钟前
  • 飞天PP猪
  • 力荐

I'll be there for you

13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他们从友情最终走向了爱情,同时相互之间又维系着类似亲情的东西,好奇妙的六人行~~

14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我喜欢Chandler,我喜欢Phoebe,喜欢Rachel,喜欢Joey,喜欢Monica,喜欢Ross。。。喜欢有老友记陪伴的日子

17分钟前
  • shu
  • 力荐

百看不厌

20分钟前
  • 犀牛
  • 力荐

我不敢看第十季

22分钟前
  • 胡克
  • 推荐

十年。

2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挚爱了!

28分钟前
  • Hóng
  • 力荐

嘿,我在2021年终于打开了无数人安利过的老友记!

30分钟前
  • Rosyash
  • 力荐

太好看,太真实,无言的感动。

3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好到失语

3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一个高峰

40分钟前
  • DFG F好;:《3
  • 力荐

这部剧应该永远都会在我心中排第一,没有什么比闺蜜和兄弟都在一个城市甚至住在一起更幸福了

43分钟前
  • Stella
  • 力荐

暑假把两百多集全看完了:)

45分钟前
  • 小波福娃
  • 推荐

你身边的人,就是你在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

49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如果给我这样的十年~~~

53分钟前
  • JulyChan
  • 力荐

Friends Forever!

57分钟前
  • dionysus
  • 力荐

大学期间看了很多很多遍,然后现在是个小小的英语老师,给学生们放了很多很多集,刚好20分钟,十分钟课间加十分钟奖励他们的时间,都很爱看。台词很容易上手,剧情也很好看~

59分钟前
  • 海底月是天上月
  • 力荐

如果可以,我愿意给它6星。

1小时前
  • 无非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