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2010

HD

主演:松隆子,冈田将生,木村佳乃,西井幸人,桥本爱,芦田爱菜,三吉彩花,藤原薰,井之胁海,清水尚弥,高桥努,一井直树,能年玲奈,新井浩文,野本萤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告白2010 剧照 NO.1告白2010 剧照 NO.2告白2010 剧照 NO.3告白2010 剧照 NO.4告白2010 剧照 NO.5告白2010 剧照 NO.6告白2010 剧照 NO.13告白2010 剧照 NO.14告白2010 剧照 NO.15告白2010 剧照 NO.16告白2010 剧照 NO.17告白2010 剧照 NO.18告白2010 剧照 NO.19告白201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告白201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所平凡的中学,1年B组即将迎来春假。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们肆意吵闹,殊不知一场绵亘数月的风暴正向他们袭来。级任教师森口悠子(松隆子 饰)全然无视这片混乱,静静地向学生们做出最后的告白。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芦田爱菜 饰),然而女儿最终在游泳池中溺水身亡。警察 认定这是一起意外,森口则认定女儿死于班上两个学生之手。她不动声色地指责着犯人A和B,并宣布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复仇。在此之后,森口辞去教师职务,1年B班的学生也心怀惴惴迎来了春假。新学期开始,残酷的风暴袭向了这群无知无畏的少男少女……  本片根据湊かなえ的原作改编,并成为2010年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和最佳剪辑4项大奖。柏林2013僵尸新战士查理的生与死浴血擒魔青鸟我们如此相爱凯萨与克丽奥佩拉青梅竹马1985二胎时代刺客故事莺燕桃李缘路终点站美国恐怖故事集 第三季爱之咒:黑色婚礼赤月湖吸血鬼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海豹六队 第一季欺诈游戏神鸡包美丽2主厨是名侦探一切如你今天也要尽全力跟踪孔令学歌舞线上时来运转国语寻找金钟旭接线员2015奇异镇第一季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两生花1991梦游女杀手人肉农场摩登原始人之摔跤赛攻击波聊斋2鸡毛信订亲杀戮本性第一季赌局风云之诈和残值河兽绅士大盗纯真的年代

 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死的都是女人?

为什么那些问题学生的责任都在母亲?
为什么死的都是女性?
为什么遭到控诉的全部是女人?
这部电影里面那些孩子的父亲在成长中的缺席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丝毫没有遭到任何的非议。
为了追求事业疏于管教孩子的母亲被炸死了,过度宠溺孩子的母亲被孩子亲手杀死了。爱上坏男孩的女孩被男孩杀死了,老师的女儿被俩男孩杀死了。
我想到了《水果硬糖》。恋童癖的人总是责怪小孩:是她主动勾引我的;她实在太可爱了,我实在克制不住。。。因为小孩太容易被责备了。把责任推卸给小孩太容易了。

这部电影也是这样,把所有的责任推卸给女性,推卸给母亲。在孩子的成长中,那些缺席的父亲丝毫不受到任何责难。没有任何舆论压力。
又让我想到韩寒对他女儿的爱,“我也不负责她睡觉,也不给她换尿布,什么都不管,每天就负责让她滚过来,但她就很听我话,也特别喜欢我。”
看到某豆友的评论:
2012-09-27 09:45:43 蛾 谁都知道洗的干净吃的饱饱的胖婴儿很可爱。象洋娃娃或小猫小狗。但是陪伴他,给她洗澡哺乳,跟他的脾气斗争,一点一滴的观察教养纠正,这才是爱一个孩子的父母。看到那些不参与育儿只在孩子洗干净时抱抱然后标榜自己多爱孩子的人都深深厌恶

深以为然。


母亲在孩子的成长中付出了那么多的无形劳动,能轻易被否定。而当甩手君子的父亲,却有权利来批判,来指指点点。
那个为了自己的事业追求,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的母亲在这部电影里面被炸死了(也可能没有),而那个缺席的父亲呢?连背景都不曾出现。只是妈妈在照顾孩子,在孩子发疯的时候、在孩子脏乱的时候、在孩子崩溃的时候。这个妈妈被孩子亲手杀死了,被很多观看电影的人谴责,而那位缺席的父亲呢?

养不教,谁之过?

这部电影看完我非常生气。

 2 ) 时光倒流十二年

坚信自己身上留着妈妈的血继承妈妈才能的渡边修哉,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出一台逆转时钟。他盼望着时针分针秒针转啊转有一天妈妈会回到自己身边。那个破滅的气泡也会恢复原来的完整模样,假装自己好像从来没听到过重要东西消失的声音——“啪嚓”。如果我想再看到多年前你清丽娇俏的样子,只需取出一张碟片,放入机器,画面流转,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不久前那个明媚的四月天。

电影可以帮我们留住逝去的年华,收藏曾经的爱恋。如果采用中岛哲也慢镜头回转的拍摄手法:黑暗中前行的森口老师突然反常理地倒退行走,一步步穿过幽暗来到春光灿烂樱花慢舞的武野藏大学,榆野卯月正怀抱着几本书在校园里闲逛欣赏社团表演。

去日文维基查找松隆子的电影资料,仅仅是在1997年才出演了第一部电影,客串竹中直人指导的《东京日和》里的一个小角色。之后才是岩井俊二的这部《四月物语》。她对电影的选择看得出相当谨慎:2003年客串了丰田利晃的《逃狱9人组》,2004年主演了山田洋次的《隐剑鬼爪》,2006年是三谷幸喜的《有顶天酒店》,2007年在松冈锭司导演的《东京塔》里客串女朋友这个角色,同年还出演了《HERO》电影版,2008年参演《K-20变相黑侠》大概是出于投资方对她在亚洲地区知名度的考量,然后是2009年的《维荣之妻》,再后来就是去年的《告白》了。映画履历相当简短简短到一点都看不出这是一个30+的映画女优。也许她自己从来没当自己是一个映画女优,只是一个舞台剧演员,偶尔碰到好导演好剧本就去支持一下,纯属情意上的。所以即使这两年在映画界风生水起,也未曾见她有转移阵地的想法,依旧专注于舞台剧,2011年的电影计划表上目前仅仅是一项客串,阪本顺治导演的《大鹿村騒動記》,被11区人民戏称为“农村歌舞伎”。常规电视剧也有4年没有出演了,NHK的《坂上之云》据说也是为了还人情,之前同事务所后辈瑛太出演《笃姬》的人情。唱片销量不佳却也还在出,玩票似的英文老歌翻唱除了死忠粉丝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人会买单。

20岁成名,当过大众偶像,最当红的时候收入颇丰。新千年之后将表演重心转向舞台剧,30岁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只有她自己知道“他好在哪里”的顶尖吉他手,据说2003年《ほんとの気持ち》这支单曲正是在旦那桑以“请为我未来的妻子写这支歌“的恳请下,小田和正先生为她量身定做的。随后几年的“圣诞夜约定”都能看到这对夫妇的身影,据说当初双方家长见面,小田和正先生也是有出席的。

适逢2011年,她已摇身变作传说中的“大物女优”,连续两届入围日本奥斯卡最佳女主演。更有不知情者惊呼:“松隆子居然演的那么好!我一直以为她是个花瓶!”偶像的光环已消失殆尽,你我却始终怀念那个在樱花树下读书的女孩。她自己呢,头也不回地大步流星朝前走,有一种决绝的意气。时光倒流12年,光碟里那个吃花的少女还在浅吟低唱着明日、春が来たら……

 3 ) 《告白》:善良崩坏 铅色冰心

《告白》是有良心的推理作品,杀人者荒唐,但有社会成因,复仇者冰冷,但意在警世。故事人物不多,但格局很大。段落和角度海量,但叙事效率很高。和许多强调谋杀手段奇技淫巧的故事相比,这是真正关注现实,不落俗套的好故事。从神职者到传道者,森口从未单纯的理解善意,在她冰一样凄凉的心里,世界就如电影中的教室那样,是泛着深蓝的铅色。于是在这个黑板般熟悉的小世界里,她开始说出真相。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96821/?start=100#comments 这也能翻页 《告白》所有海报里,最棒的一版还是港版,最显眼的元素就是松隆子的大脸和右下角的三级标志,以及正下方令人咋舌的简介:“初中生妄杀4岁幼童,女教师课室落毒复仇。”我10月份看到这幅海报以后立刻去买了小说来读。看过电影之后,可以说,中岛用非常细致的改编,拍成了自己最成熟的作品。 我个人觉得,《告白》的原作小说红的比《嫌疑人X的献身》合理的多。要点不在于它是推理小说,而在于它选择了这种全第一人称的极端体裁,以及作者始终在感性和理性间强悍的掌控力。在书中你可以通过每个人第一人称的告白,清楚地看到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结果,这就是最强的真实,没有谎言的采访记录。 校园的问题在哪里,凑佳苗笔下的校园不是活祭的地狱,更像一个大家都走错门的尴尬集散地,每个人都为了摆脱无穷的尴尬和孤独感用尽全力交流着,这是校园本质的可怕之处。 中岛哲也是当代日本最好的视觉系导演,《下妻物语》《松子被人嫌恶的一生》如此乖张的画面风格却被表现得流畅合理。在电影版《告白》里,却花了很大的心思降低用色,强调光暗对比,用心叙事。可称为中岛迄今为止各方面最收敛的电影。 改编《告白》最难的是,小说选用第一人称,且叙述紧凑,这份真实的力量吸引读者读下去。普通照搬并非不行,但无法重现这种单向的娓娓道来,很容易改成特别闷罐的恐怖片。中岛的办法是用视觉来经营,不排除一些话外在发生的氛围戏(如开场一段楼顶的欺负戏)非常技术活,镜头量极大,每一段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告白的重心,但信息量恰到好处,刚好满足第一遍就吃饱的需要。 另一方面,小说最大的优点在于将校园问题带出校园,不以学生和教师或是教育体系的矛盾,简单粗暴地下判断,而是直面复杂的个人处境。这成了整部电影的指导思想,而且活学活用做的不错。导演仅用了一些视觉化很强的场景来表现校园本身的氛围,其它则重视了剧情的完整表现,这是中岛的好习惯。 总体来看,电影可称得上2010年最好看的悬疑电影,也算得上近年来主流日本电影抬头的代表作,值得去奥斯卡炫耀一回。不过如果你喜欢这部电影,笔者想给你跟小说做一些对照,让你了解一个完整的《告白》。不过你如果打算直接去读小说,请务必忽略下面的内容。 第一章:神职者。 1. 电影版为了前文节奏迅速抓人,拿掉了一些原书中森口老师告白的细节。这些细节都非常精彩。例如LUNACY事件除了是为了服务少女C在后面的出场,还是为了引出老师的弱势处境;说到同性老师才能去接同性学生的事,其实是为了说明少年B不负责任的行为等。 2. 如果说后文是抽丝剥茧地开始分析每个人在教育失败中的责任和位置,这第一章至关重要的,不仅是在于引出事件,更在于地图炮一般瞄准家长、媒体、老师、社会等所有目标,刻下整页问号,这对于理解后文的一些细节非常有效; 第二章:殉教者 1. 第二章是讲俗称少女C的北原美月。电影版里对她的描述没有小说中细节丰沛,但重点突出。这段视觉化、华彩较多,有些小清新的章节,也适于展现一些小说中的美月不能窥见的内心世界。 2. 在书中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这封美月写给老师的信,因为书中其实美月并没有跟森口老师见面,我们甚至可以猜测,森口老师最终还是通过某种方式读到了这封信。 3. 有关毒血,懂化学的美月在课后立即拿走了两人的牛奶盒,拿回家里用试纸测试,结果没有血浆成分。所以后来美月立刻就说出自己知道修哉没有病。 4. 美月在信中提到的非常重要的细节是关于维特老师的,我们可以看到美月还拿森口老师和维特老师的带班风格做了对比。这些细节反应出维特老师的不成熟、爱表现的一些争议性。重要的是,这里可以看到美月在教职委员会面前指责维特,是完全发自真心的行为,电影版容易给人一些误解,貌似是修哉授意所为。 5. 美月把少年B直树称为小直,并且不是像电影中一样,每次去直树家都十足地勉强。事实上,是勉强中有些不忍。因为从小学起只有直树不叫她美蛋而是叫美月,所以“喜欢他的理由只有这样就足够了”“这大概就是初恋吧”。美月喜欢直树。 6. 第二章里还提到直树的二姐问杀了母亲的直树,为什么杀妈妈,他说自己想被警察捉起来。这是直树的谎言,实际上还是错手杀害。 第三章:慈爱者 1.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少年B直树母亲的日记,电影里她一直在记的那篇,日记就写到电影里那段。不夸张的说,这对刚刚为人父母的许多读者来说,应该是最为震撼的一章。最有必要读原作。 2. 母亲在日记里反复思考直树的行为,非常感性,始终认为儿子是善良的,思想毫不肮脏的。东方国家孩子和父母羁绊更深,所以“孩子总是自己的好”。大家都知道这是偏见。这一章让我们明白,纠正这个偏见有多么难。 3. 直树母亲还煞有介事地分析了家里蹲和尼特族,认为这些都要归咎于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结论居然是“直树当然不属于家里蹲”。一位纠结而可悲的母亲。 4. 直树母亲最尖刻的一个观点是,单亲母亲怎么能够教导正处在敏感脆弱期的中学生呢? 5. 在最后母亲决定和儿子同归于尽,确实是出于发现真相后强烈的罪恶感。但也可以说,是一种羞耻感——儿子没有成为自己想要的人,是“失败的作品”。到了最终,这位母亲仍然没有教会自己的儿子责任的意义。 6. 这一章另一个隐藏的角色,是直树的父亲,这位在直树母亲口中工作很忙的人,究竟忙到了什么程度?孩子这样都完全不露面。所以说直树母亲讨厌单身母亲,也是因为实际上她自己的处境就十分接近。而她用近乎变态的浓郁的爱,爱着这些没有善待自己的人,作为对自己的保护。还是可悲。 第四章:求道者 1. 第四章是少年B直树的日记,这一段电影里比较完整地呈现了出来。小演员的长相也非常适合原作中被妈妈一直称为“善良”的直树。 2. 比较有趣的是直树在修哉家看的录像,电影里是少女偶像的演唱会,书中则是女人拿机关枪打僵尸的CULT片。后来直树留长头发,产生了“生命的源头不是心脏,而是头发”这样的错觉。后来母亲把头发剪短,直树才会异乎寻常地恐惧。甚至拿电推子把头发剃光,还奇怪,头发剃光了我怎么还没死。联想到录像看到的僵尸片,哦,原来我是僵尸啊。这些描写对电影的批判很准确,不过身为电影工作者,中岛可能接受不了吧。 第五章:信奉者 1. 第五章是少年A修哉的“遗书”,因为小说没有其他的途径来补充修哉的行为,所以这段细节很多很多,有些已经突破了第一人称原则,有些其实电影版做得更好。 2. 修哉在犯罪现场是第一次面对面见到森口的女儿,觉得有些嫉妒的感觉。这提醒我们,这可能是他选择这个目标的潜意识原因。 3. 修哉写到美月的情节,最让人寒心,比起电影版里用“无聊打发时间”来定义他们恋情的说法,小说更写出两个人感情之幼稚。幼稚之外,修哉还带着罪恶的心去衡量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更是令人恐惧。 4. 修哉去见母亲,这是几乎导致了安装炸弹的高潮前奏,书中是修哉在遗书中就说明自己没有见到母亲,而且很丢人的真相。电影很聪明,把这段完全用修哉得意洋洋的语气描述,让修哉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渴望见到母亲,但十分理性,有魅力的罪犯。而后在下个部分,又通过森口老师的嘴拆穿修哉的谎言,彻底撕破修哉羞耻的自卑感和被母亲忽视的耻辱。 第六章:传道者 1. 第六章就是森口老师打给修哉的电话。这一段在书中和电影中存在一些不同,可以理解为比较本质的区别。在电影中,森口老师是在学校附近打来的电话,在书中,森口老师是在爆炸现场附近打来的电话。 2. 书的结尾,老师是在电话中反问:“你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复仇,并且是你全新人生的新一步么?”森口的残酷令人惊心,复仇来的干脆到位。 电影增加了非常重要的两个戏眼,都是为了高潮这场戏服务,一个是“重要的东西破碎的声音”一个是“开玩笑”。前一个戏眼,成为电话中内容的高潮。最终森口老师出现在学校,才用到原作的结尾,她拍拍修哉的肩膀,换了立场说:这是你新人生的第一步。画面黑掉后说出的“开玩笑”,则彻底推翻之前的一切说辞。果然,森口的复仇心还是占上风的。 3. 另外非常重要的不同在于,书中的森口老师对于复仇十分决绝,书中的老师只有开头结尾两段戏,而电影增加了她和美月对话和在街头崩溃痛哭的戏份,就是为了削弱森口的复仇家形象。书中的森口甚至说出“我也想过自己干,但是达不到效果”这样令人误解的话。 4. 有关毒血,书中的森口老师一开始就确实注射了血浆,但是被樱宫老师发现了,老师就替森口换了牛奶,导致里面确实没有血,而非电影版中在抽血时被樱宫老师发现,因而事实上没有注射的设计。事实是否发生,对于视觉上认识森口的正面程度有关,电影版的处理略柔一些,结尾的推翻才更有力度。 从最后一章的表现来看,我个人认为电影版更好地完成了警世的任务。毕竟这是原作最可贵的精神,文学在咀嚼文字中体会,电影则需要更通透的表现来传达。 补:赞某J。624的观点(请看楼下她的评论),我们可以认为,电影版通过对人物,尤其是森口和美月,做了和小说差异化的处理。让电影的目标上升到更具普世意义的,有关人性之矛盾的探讨角度。 补:经懂日语的童鞋(via 瓦拉几亚之夜 from Stage1st)指教,なーんてね一般表达“我前面都是胡说八道的”的意思。因此对于电影版的结尾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已经做了修正。

 4 ) 日本片的人物和剧情设定定式

主题:
1、自杀
2、霸凌
3、世界末日
4、热血
5、孤僻
6、法律
7、青春
8、单相思

以上皆可归结为对社会不满。

人物:
1、少男少女(14岁上下)
2、偶像
3、主角一定是内心阴暗的人物
4、自以为是=天才
5、天真=白痴
6、家庭妇女

以上可归结为内向不自信的日本人。

从细节处讲,这片比不上那部叫做《人间失格》的电视剧。内容上却大同小异了。没什么新意。顶多算是浓缩版。

现在这位导演不过是换一个非常华丽的手法去演绎极其丑陋甚至更加变态的东西,居心何在?

结论,这类电影很抢人,而且人们倾向于给这类片以同情分,所以评分不低。

副作用和电影本身一样,小的方面,影响心情,大的方面,影响人生观。

一群没长大的学生和一样没长大的老师的SB故事。

 5 ) 得不到的爱成了我们最大的弱点

很遗憾的发现大多数影评都是在感叹影片的阴暗,残酷和变态。很庆幸这不是我看到的。

我对这影片的理解是:求之不得的爱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软弱的人选择麻痹这个弱点,但麻痹自己脆弱感情的同时,也使麻痹了幸福感和存在感。于是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变的不重要。包括人命!

渡边渴望妈妈的爱,妈妈的认同。这是他最大的弱点,这也是为什么森口从美月口中知道这点时笑得是那么歇斯底里,这种感情对于失去心爱得女儿的她来说再熟悉不过。

渡边不断阅读母亲留下的书来麻痹自己,强装伟大来掩盖自己的脆弱。但是麻木自己的同时,渐渐失去感知其他幸福的能力,杀死了唯一了解他的美月。也只有在最后我们看到他失声大哭的时候,我们才看到他一点点的人性。因为那是他第一次被迫面对自己的弱点。从这一点来说,森口老师是复仇还是拯救还真不好说。尤其是她最后那句开玩笑的。到底是指让他重生,还是只前面所有的话包括带炸弹到他妈妈办公室。

直树希望得到认可这一点同样是他最大的弱点,所以轻而易举得被渡边利用。同样,潜意识里渡边也许是理解直树这种不被认同得寂寞感的。

在自己的弱点被渡边揭发后,胆小的直树还是没有勇气正面面对它,而是选择杀死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来麻木自己,催眠自己。我觉得直树是影片里反省最少的人,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直树用冰冷的口气告诉妈妈他看到孩子活着仍然选择杀死她。他是想知道如果妈妈知道他是这样的人后,还会爱他嘛?这是最后的希望,可惜他的妈妈放弃了。

同样森口老师在失去心爱的女儿之后,用复仇来麻痹自己。最后的仇有没有报我不关心,我只知道她并不快乐。在走出咖啡店之后,拿着小孩给的糖她终于无法麻痹自己的感情,在街上像游魂一样痛哭。


看完之后你问问自己你想变成里面任何一个人嘛?你想要随意剥夺别人的生命嘛?你想要体验真正的地狱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下次在失去爱的时候,无论多么心痛,请选择勇敢面对,不要让弱点吞噬你,包括你还拥有的爱。

 6 ) 松隆子的Orz

感觉这片子的分镜实在是……
来回的特写,来回的慢镜头,来回的定格切换……太2D了吧。

用以下的表情足够概况剧情了!

松隆子:-__-

全班同学:=口=

班长少女:>__<

木村佳乃:@__@

少年A:= =+

少年B:= =

男班主任:^___^

少年B:Q_Q

松隆子:Orz

少年A:TAT

松隆子:=__,=(end)

 短评

好久没有看到过这么震撼的剧了,喜欢这部剧的导演,处理的非常好~~~

6分钟前
  • rockets912
  • 力荐

由于改编和本身情节以及中岛哲也风格的缘故,对白过多,过于舞台剧化——很容易让人想起《被嫌弃..》,诚然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整体感上并不比松子要强,尽管在摄影、剪辑造成的气氛渲染上,比那一部更加炉火纯青。原著与电影各有优劣,原著更能发掘奇爱,电影却在技法之间宣扬童真与社会的双重冷酷。

7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电影表现的方式与以往比较相当不同,全片充斥着大量的慢镜大量的特写,画面也甚是唯美。有很多人说此片因为拍摄、剪辑与音乐的搭配十足就是一部超长版的MV,但至少代表这部电影很美;也有人说内容空洞苍白,那只能说原著本身就有这样的问题。最后那句“开玩笑的……”比原著带来的震撼还大。★★★★

12分钟前
  • Q。
  • 推荐

等本片有下载的时候一定会有不少恶评,与以往的中岛哲也完全不同,大量的特写与高速慢镜的运用,全片好似分段式MV,情节上各种意识流似的拼贴。导演视乎在还原一种心理动作。谈不上非常喜欢,但却仍想赞一下。

1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中二是种病,得下猛药治!

14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分段式MV+慢镜美学。少年的邪恶原罪在松隆子的平静复仇面前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什么样的大人,什么样的孩子:人间炼狱,就是把邪恶当幸福了。只是如果要讲述一个如此沉重的主题,又何必要使用眼花缭乱的破碎剪辑呢?害我两年前看到一半就放弃了。(ˇˍˇ)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中岛哲也再次把我震撼了.在看过小说的前提下,映画竟然一点都不冷场,镜头和剪辑简直神了!爱radiohead那么多年,第一次把thom的质感视觉化的,就是这次了.....实在太爱了!赶紧出碟吧我要珍藏

21分钟前
  • 蘇湛
  • 力荐

都是你爸害的(《松子》),都是你妈逼的(《告白》),中岛哲也太喜欢成长阴影了吧……

2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当罪人无法通过法律将其制裁的时候,唯有以暴制暴。本以为是个推理片,想不到电影一开始就已经知道犯人是谁,只剩下女教师的复仇;本以为她在关键时刻会俗套地圣母一把,看在对方“还是个孩子”的份上原谅杀死自己女儿的学生,想不到她腹黑到底,把两个少年折磨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太tm帅了。

29分钟前
  • shiya
  • 力荐

如果你是邪恶的,那我又何必提醒自己你只是个孩子。

30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一直觉得日本是个将至美和至恶表现得最淋漓的国家,可能别人常说的变态来源于此。前一秒还是至真至纯唯美的慢镜头(此片特色),下一秒就是人性的最丑陋。每个人的告白,将故事讲述的逶迤婀娜。对一个人最强的复仇不是让他死,而是让他手刃自己最爱的人和唯一最懂自己的人。五星心理悬疑片

34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據說《告白》很殘酷,可我覺得它也像溫馨的母親節電影﹝就像深作欣二的《大逃殺》其實是為年輕人打氣的勵志片﹞,因為整個故事都在安慰母親:孩子再壞﹝即使壞得把你殺掉﹞,他們的眼裡也只有你啊!

37分钟前
  • 推荐

一个打碎的瓶子粘合起来没有痕迹/散发了的香气又钻回密封的瓶里/撑开的伞合起来走失的人回到原地/一场大雨往上逆向卷起云层大气/旋转木马倒着旋转时针它走往童年方向/我们回到无数个开始那些个年轻激烈的早上

38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你善,是因为你未被这个社会狠狠伤过;你恶,是因为你未被这个世界好好爱过。伪善的我们,有的人伪装一下子,有的人伪装一辈子,于是前者就被称为恶人,后者就被称为善人。人之初,性本善,本来也就是屁话。

43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有三个理由给五星。其一,短评前几页充斥着“你丫要是打五星就是十足的傻逼弱智加白痴”,没错白痴总是是很多的,不介意加我一个;其二,没看过原著,没资格对其差异说三道四,但片子的流畅有足够的理由吸引我满106分钟;其三,中岛哲也一次不同以往的尝试,华丽的中岛很好看,阴暗的一样精彩。

44分钟前
  • kissdemon
  • 力荐

中岛哲也导演《下妻物语》《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告白》可以算华丽三部曲,都喜欢,但这部太厉害,太好看,形式感,音乐衬底,故事内容,叙事方式,以及一大堆萝莉正太扎堆,以优雅、轻松、热闹的外在形式,表达巨大的无边的哀凉和悲观,太对个人胃口了。100分。

4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这片告诉我们,正太与萝莉都是斗不过御姐的……

50分钟前
  • Dulcixote
  • 推荐

深い、重い、中国で上映できない

51分钟前
  • 周九九
  • 力荐

A和B杀死了我的女儿,我不会说出他们的身份的,我要原谅他们,救赎他们,让他们知道生命的宝贵。我上面说的,是开玩笑的。

54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推荐

没有一人完全善,也没有一人完全恶。同情厌恶惊悚与快感最后一起炸裂,强烈震撼。导演把黑暗绝望情节拍得如此娱乐好看,令人汗毛倒竖。

55分钟前
  • Fluss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