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尽头

HD中字

主演:亚当·佐杜洛夫斯基,布朗提思·佐杜洛夫斯基,莱安德鲁·托布,帕梅拉·弗洛雷斯,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Jeremias Herskovits,Julia Avendaño,Bastián Bodenhöfer,卡洛琳卡尔森,Ali Ahmad Sa'Id Esber,Kaori Ito,Carlos Leay,Hugo Marín,Felipe Pizarro Sáenz De Urtury,Felipe Ríos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诗无尽头 剧照 NO.1诗无尽头 剧照 NO.2诗无尽头 剧照 NO.3诗无尽头 剧照 NO.4诗无尽头 剧照 NO.5诗无尽头 剧照 NO.6诗无尽头 剧照 NO.13诗无尽头 剧照 NO.14诗无尽头 剧照 NO.15诗无尽头 剧照 NO.16诗无尽头 剧照 NO.17诗无尽头 剧照 NO.18诗无尽头 剧照 NO.19诗无尽头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在万花筒中望见永恒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部电影,第一次看感觉零零散散,其实是因为删减了很多片段,这次看了完整版,总的感觉是:我似乎在向万花筒里抛进我的目光与思想,得以短暂地欣赏永恒。

我在前一段时间忽然想欣赏一下“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但一直没看过《百年孤独》,想到曾经看过一部标签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电影,其实这算是一部导演的自传式的电影吧,导演据我所知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会为了增加一些自己电影的票房给大家看塔罗。我以为的“魔幻现实主义”它的内核是现实的,表达手法是魔幻的。

这部电影像一个万花筒,画面绚丽,常被用来剪辑标签为“美学”的视频。永恒是什么,我以我浅薄的知识来阐释我的理解,永恒是诗,在现实的世界里,在人们漠不关心只注重金钱的积累时,有这样一些诗人,在生活中寻找快乐,将快乐谱成昂扬的,或深刻的诗歌,永恒由生命产生,又超脱于生命,在结尾处,在众人狂欢之时,主人公又陷入生命的思考,既然生命最终会消失,那为什么我们要活着,最终他也得到了答案,让生命闪烁纯粹的光芒,追求爱,名誉或者一切,我们将超脱自我,变成一只蝴蝶。也像老年的主人公那句“人生本没意义,但我们必须活着”。

以上是我对这部电影片面的看法,也许随着我对世界,对自己的看法加深,我会有不同的体验,以后会加在后面的。

增加:对亚历桑德罗母亲的认识:

很多人认为包括他有恋母情结,因为史黛拉和母亲是一个扮演者,我觉得在电影最后一段有对他母亲最好的阐释“就像一只谦卑的天鹅躲在虚荣的鸭群里。”在电影开头我们就发现了母亲几乎每一句台词都是弹唱出来的,像唱歌剧一般,她爱她的母亲,家人,在短暂的地震中,父亲告诉亚历桑德罗不去害怕,护住了他的钱,而母亲也没有逃走,用自己热烈的爱护住了给她母亲做的蛋糕,但是回家后,家人并不认可她的蛋糕,我认此刻的蛋糕象征着母亲对家真诚的爱,最后她被安排到一旁织毛衣,而他的丈夫和家人凑成一桌开始打牌,他们的虚伪与母亲的热烈真诚形成强烈的对比。

 2 ) 所谓热爱

//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我秉持这样的观点:你说你热爱一个东西,比如诗歌(即便诗歌是所有艺术的王),那你的诗歌里就不应该只是:我要做诗人,我是一个诗人,我要把我的一切献给诗歌诗啊诗啊诗。我更期待这样的态度:我热爱诗歌,所以我的诗歌里有我与我生活的宇宙,我爱诗歌,因为我热爱这个世界,革命动荡与浩劫,花蕊与菩提,都在我的诗里。对于爱人的态度也一样,我很爱这个世界,我也很爱你(诗歌),你(诗歌或其他)是我爱这个世界的一个路径。

风格虽然很新奇,但诗人佐洛夫斯基使用的意像内在饱含的能量并不够巨大。

有的诗人自觉或者不自觉使用的词汇/质料就会有仿佛魔咒般的能力。有个故事讲有个男孩读爱伦坡的著名的重复句“曰,那渡鸦‘永不再’”(“Quoth the Raven ‘Nevermore’”)时诱发了癫痫。我读过某个人诗人读完神曲后写的短诗--我也能从那短诗中感受到神曲的力量。

还有一种正如奥登所说,诗人是使文字产生魔力的人,当他发现了真正有效的符咒时,便迫使不存在的事物进入存在了--create something new。

从这两点看,佐洛夫斯基也不能使人满意。

//最近喜欢的一个17岁小诗人刘佳茵:

哀歌/情歌

这里没有令人向往的溪流和树林

矮木丛里出没的野猫和我们吃同样的东西

同样节奏的生活比如在春夏夜晚发情

同样在秋冬季互相拥抱找地方取暖

而他们能领略音乐中某些我们不知道的成分

可你我都不会羡慕我们满足现在我们有的

一个足够宽敞干净的住所不需要露宿街头

不差的三餐起居舒适一种无聊温馨的小康生活

我们拥有一些姑且称之为知识的东西(姑且称之为知识的东西!

我们拥有的够多可还远远不够

不足矣稳定海平面增长的趋势甚或不足矣让一只将死的猫幸存

不足矣稳定我们的心灵为那片矮木丛(我们的心啊

为与一只猫之间的凝视赋予任何意义

我现在怀疑一切稳固的建筑意识形态

怀疑我正写下的这些象形文字它们为何表示现在他们表示的涵义

原谅我我甚至怀疑你我的爱

我确信爱存在我仅仅怀疑它存在的必要性

我想它不过是人从混沌走向混沌这条苦难之路途中的一声悲鸣......(一声悲鸣!

即便如此,那株矮树丛每年抽出新枝

每年猫儿们在其中生产或死去

每天新生儿的呼号中储存生的信心

每刻受苦者仍在歌唱它们喉头微弱的金色哀歌

而当你我在拥抱中睡去又醒来

又有一声如歌的悲鸣在时间不可逆的轨道里响起...

但愿我们的悲鸣比任何人都更加坚定。

--虽然因为年轻对字句的掌控力不够,但她敏锐的心灵对某些东西却已经察觉到了--我就很喜欢。

//刘小姐致新生儿的歌

幸福,早晨的光,蒙蒙晨雾

笼住你的脑袋,新生儿

玉露流转,你的心跳呼吸

急促,生之渴催醒你,

苏醒的稀疏鸟雀啼鸣

应和你——“生即嚎哭。”你说。

唉请你嚎哭,请坚定

你的声响,愿眼泪明亮你的眼睛

无泪的眼眶只是黯淡

时间的铜钟总在却不永远响荡

愿你所生的片刻闪耀

死神永恒的脊骨将在你的光中震悚。

“生即嚎哭”这一句太好了,首先是一个红脸婴儿刚出生那一刻尖锐的啼哭浮现在脑海,然后预示着人生画卷中无数个哀嚎的时刻--就非常的精确并且高度浓缩。苏轼写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不识愁,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欲断魂,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如果不是遇到了过不去的坎,谁会去求神拜佛,靠自己发现靠不动了,才开始向某些事低头,这样无数的,生即嚎哭的时刻。

 3 ) The Atheist Mystic, The Dream Realist

Thing is, 事情是这样,关于你的回忆,其实就像你的梦,你会记得,见到过一个如此矮的人,矮到好像长在地里,见到过一个如此高的,好像踩着高跷,要伸长到天上去,你记得你的母亲有歌剧般的嗓音,你的外婆是那么伤心,她的头埋得是那么低,直接砸到了蛋糕上,每当下意识想起暴君般的父亲,他的话语和言说就像一个浮空的巨头,凝视着着火的诗歌,一个喜欢狗的人随时都怀揣着一个狗,一个喜欢跳舞的人永远都踩着舞步,亲吻大量发生,就好像从未发生,你觉得自己长大,你就真的长大,回忆的生机只寄存在你自己身上,他者都被戴上了面具,当你点石成金,世界才开始发生,你的想法才成为你脚下的土地,一场火灾,或者一群奏乐的魔鬼,甚至你如同空气般的缺场,当你成熟,记忆的能力变得发达,或者退化,你记住了更多确切的真实,形体,行为,人,和物,除了没有更新的,更古老的记忆,一切变得与图像和幻觉越来越远,只有图形(figure)勉强暂留。遵循顺势巫术法则的,扭曲的人,物,世界,只有在梦的法则里才具有真实的形体,Jodo,事实上,在试图重建回忆,修建,而不是描绘,事实上,他恨不得告诉你回忆里的每一个细节,是怎么被修建起来,怎么被挂上复古的罩布,如何言出必行。

但是,很遗憾地,jodo确实也逐渐失去了那种图像电影的特质,回忆当然不仅是图像,回忆是故事,是叙述,是告知,是perceived information,而不是received information,回忆的电影捡起了那些电影语言,开始聚焦,开始规划叙事的结构,而不是专注于绘画般的mise-en-scène,它开始展示the making of scenes,以之为开头,而不是结尾,它重新回到了电影,而不是梦,迷幻效果,和图像的世界,从《圣山》到《诗无尽头》,jodo电影从神话的图像和晕影,回到了神话本身。

 4 ) 诗无尽头

你去了法国之后再也没见过他,他死时,你没掉一滴眼泪。但在你的冷漠之下,你的心在说: 爸爸,正因为你什么都没有没给我,你给了我一切。因为你不爱我,你教会了我,爱是绝对的必需品。因为否定上帝,你教会了我去珍爱生命。我原谅你,杰米。 你给了他力量去,忍受这个世界,这个没有诗存在的世界。认清你的爸爸,摘掉他的面具,他不是一个表象。

 5 ) 这个男人温柔的像一朵穿裤子的云

有人40迟暮,有人80青春重启。这个身披花白仍在用魔幻舞台和春光乍泄的肆意妄为捍卫艺术纯粹的可爱之人永远是我最喜欢的导演。

这部略带奇幻色彩的自传体电影是冷漠中的曙光,佐爷泪光闪闪眼里含着对世界的爱意,我也泪光闪闪眼里尽是他的温柔。去理解他的爱意甚至都不用看完他全部作品和访谈,更不用了解他看似悲伤的过往才能理解他的可爱。他的能量在唇齿间,在字里行间,在调色板,在他看别人的目光里。这一部诗无尽头笔墨着重落在离家之后所遇到的人对他人生的影响,温暖之处就在于哪怕他的童年皆是伤痕可他依旧认为自己是个无比幸运的人,他精彩的人生由点成面,每一个人都成为佐爷的色彩。

 6 ) 诗句、台词整理|“如果只有一百块,那就写诗吧”

《诗无尽头》

亚历桑德罗·杜佐洛夫斯基

(诗句、台词整理

这种悸动

这种眩晕

以及这去往

无尽深渊的滑行

我遗失了我的群山\以及群山那微微泛酸的芬芳

我遗失了我的大海

以及在它上空成群飞舞的群鸥

从托科皮亚到圣地亚哥\这绵延两千公里的泪水

目睹我的梦想\碎落一地

与诗初遇

加西亚·洛尔迦

西班牙文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二七一代”的代表人物。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绿的风 绿的树枝

船在海上 马在山中

影子缠在腰间\她在阳台上做梦

绿的肌肤 绿的头发,还有银子般清凉的眼睛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在吉普赛人的月亮下

一切都望着她 而她却看不见它们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绿啊 我多么爱你这绿色

即兴

花儿在歌唱 继而消逝

我们又如何能为此抱怨不已?

我常常会通过你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

夜晚的雨

空荡荡的房间

那一路上 我的足迹\渐远 渐逝 渐无

花儿歌唱 继而消逝...

我们又如何能为此抱怨不已?

夜晚的雨 空荡荡的房间

那一路上 我的足迹 渐逝 渐无

诗歌

你犹如一只燃烧的蝴蝶 为我照亮前路

自我介绍

我内心的自我 已燃成灰烬

在梦中 腾起熊熊焰火

我从不畏惧自己的身影

我要重新找回 曾经本真之自我

即非这一个 亦非另一个

我已死过千百次

将所有无用之物 投入火中燃至灰烬

藏身于花瓣之中 随阵阵清风远走

你让我读巴勃罗·聂鲁达的"颂歌"

以及尼卡诺尔·帕拉的"诗歌与反诗歌"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帕拉

他不同于聂鲁达\聂就像是至高无上的神

他则只是一介凡夫\拥有凡人的各种弱点

很荣幸向大家介绍...

尼卡诺尔·帕拉

多年来 我被审判 只因

爱了一位卑劣的女人

为求衣食温饱

我日夜劳作

趁月影婆娑

四处行窃

如此所作所为

只为她迷人的双眼

不会溢满失望

蛇蝎女独白

喜欢鸽子的女人\就像是心醉神迷的处女

在夜里 以她沉睡的双乳\哺养百合

幻想自己斜倚琼楼

倘若不存在\一切皆美好

亚历桑德罗

我们将永不分离

喧闹的白日里沉睡\安静的黑夜里苏醒

你背上那一缕缕伤痕\正是我写下的篇篇诗行

那阵阵疼痛\会令你懂得我的诗意

我仍然是处女之身

除了交媾\我们可以做任何事

我要守护我的处子之身\献给那个自群山而来...

神圣之人

等一下

告诉我

对你来说 诗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如吃了萤火虫的蟾蜍

拉出得亮光闪闪的粪便

遇到混乱

在这早已分崩离析的世界\许多人在聆听

却不再有歌声

人们奉献一生\却没有丝毫功劳

比起我的步伐\我更关心我的足迹

遇到表弟自杀

犹如一只鸟

犹如树的躯体

你已抵达你寻觅一生的终点\你头戴颈圈

从此闭口不言\不再提及你隐藏的灵魂

初遇恩里克林

若人生荒谬癫狂...

这就是我的诗:醒目的黑暗

在这破碎的镜子之后

我只是虚空本我

完美之钻 只因你隐匿于无形\人们便无视你的存在

我所逃避的死亡\正不紧不慢 跟随在我身旁

一切都会消逝

我们的灵魂也终将消逝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梦想会消逝

我们自己\终究也会渐渐逝去

诗歌 就如同翱翔于天空的\N雄鹰的身影

飞过 却不曾留下一丝痕迹

老佐出现

我 即是未来的你

或者说你 即是曾经的我

你献身于诗歌 我亦从未后悔

你或许会问: 我将会得到什么?

你将学会 如何快乐地面对死亡

我害怕死亡

你害怕活着

我害怕令他人失望

为自己而活\这没有错

为他人而活\那才是天大的错误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人生啊

大脑负责提出问题

心则负责给出答案

人生本无意义\但我们必须要活着

活着

活着

活着

恩里克林失恋

因你从不顾及他人感受

当你肆无忌惮地背叛我

我便用绞索将你束缚

令你如死去的缪斯\从此不再有未来

我将你锁入我母亲的棺木

让你在她可怜的尸骨中腐烂

尽管我依旧想向她的尸骨\求得一个拥抱

小丑对爱的追逐

我从未与你相遇

却永远失去了你

踏上一段永恒的旅程\只为寻找那不存在的相遇...

只为告诉你\是你

用那无数亲吻

以及那无数伤痕

成就了我的梦想

低落时

老佐

沉睡好过清醒

死亡再好不过

最好从未出生

行了 恩里克

你正在毁掉你自己

我们不会让你自杀的

世间一切 皆是虚妄

你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这就是人生

人生

遭受痛苦的并非真实的你自己

而是你的臆想出来的那个你

迷茫时

老佐

喂 你!

你是谁?

你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要活着?

我从未活过

我出生时已经死去

死于众多死亡之中

死于众多死亡之中...

我会老去 直至死亡 然后腐烂...

我所有的记忆\终将归于虚无...

我的言语 我的意识

我所有的一切\都将被遗忘的深渊湮没

街道会消失

我的朋友们...

这座城市

地球 月亮 太阳

以及天上的点点繁星 整个宇宙

该死的反射

现在 我该如何对待\你投射给我的忧虑

衰老并不可耻

你可以超脱万物

性 财富 声名

你也可以超脱自我

你会变成一只蝴蝶

光彩夺目

一种...

闪耀着纯粹的光芒的生命

对未来

和帕拉先生

我打算将我的毕生献给诗歌

你疯了吗?

现在连书都没什么人买了\更别说诗集了

眼下你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

拿个文凭

然后像我一样\找个教授的职位

千万别拿你的未来开玩笑\亚历桑德罗

蝴蝶不应该让自己变成苍蝇

诗人也不该变成教授

我就是一名教授

但我也没变成苍蝇啊

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就算我真的改变不了起码我还敢尝试

是吗?

怎么个改法儿?

从改变自己开始

亲爱的爸爸

你什么都不给我\你给予了我一切

以对我的漠视

教会我爱的真谛

以对上帝的否定

教会我重视生命

尾声

祝福你

若有一日

当你身陷

悲伤的深渊

学会放手

重新感受

活在当下

我学着如何存在

我学着如何去爱

我学着如何创造

我学着如何处世

世上所有的路\都是我的路

静心聆听\我听到全世界在哭泣

 短评

用无比花哨张扬的方式强调了“我是诗人”,仿佛无比浅显常见的家庭关系也可以无需计较。许多画面具有浓烈的美感,可能是今年HKIFF混剪短片里用上最多画面的一部吧。

6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虽然被结尾感动了,我还是给S分析了半小时这电影为什么不好。一个创作者最糟糕的状态,就是自我感动的状态。一定要自我克制啊。有时候灵感是最容易的,赋予形式是难的。说到想象力,倒是有很多费里尼,伯格曼和Roy Andersson的影子。一个通过艺术自我治愈的例子,也治愈了那些类似经历的人。

8分钟前
  • Zoe
  • 还行

亚历桑德罗是真朋克,撕碎一切。诗是行动,他的行动就是赤诚之诗。

10分钟前
  • blueshadow
  • 力荐

已经是一部比较克制的佐杜了。但我还是那句话:我爱佐杜和他全家,我爱他们一万年。@London ICA preview

15分钟前
  • Virgil
  • 力荐

癫狂且童稚的佐老玩了一把自己的“午夜系列”和“魔幻现实”。Not every one can divide the people can be called a poet。only love and hate can make it。the else just making a fuss。只有爱和恨能成就一位诗人,其他的都只是无病呻吟。

1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肆意汪洋的色彩,暗蓝如春光乍泄,猩红似瓜纳华托,耄耋之年不输蓬勃激情,在艺术中永生,在诗歌中驰骋。

2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自传第二部。希望大神永远健康,把这个系列完成。Q&A环节,大神完全气功师气场,说什么场内都排山倒海,借机索签名成功。

25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道理与疯话是两种情感,有情与无情是两套言语。

30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力荐

老佐继续带领着自己的儿孙逆时而上,扫清家族墓碑上的心之尘魂之憾,最终乘上船,驶向了我们的时代。想继续听其讲述在巴黎的成长心路,因为,老头儿没有给人一丝的过时之感,这种能够与时间洪流近乎完美的融为一体的创作能力,恰恰就是他在强调与追求的所谓看透死亡,便是永生。

32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自传体第二部。马戏团/侏儒/小丑/丰乳肥臀的女人,多次验证,佐杜体内确实藏有一个费里尼的灵魂。红发丰腴女人与母亲均为同一人扮演=俄狄浦斯情结。年轻的佐杜与红发女人做爱,交叉剪辑至父亲与母亲做爱。片末与父亲的和解确实升华了整个影片的基调。//你将学会如何快乐的面对死亡。

35分钟前
  • Cloud-D-Zoro
  • 推荐

帕梅拉·弗洛雷斯一人分饰两角满分!!传记片很容易拍得太实在,这部可以说是充满想象力了。说话像唱歌的母亲,少年舌吻特写,红发巨乳女诗人,走路永远直线的基友,姨妈满腿的侏儒情人,这些都让人难忘,但夸张的舞台剧形式背后又是一个很实在的主题,就是人不断挥别过去走进新生活。

38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诗也有很多种啊。这样高度个人化的lexicon表达出来的才最是诗。伴随开头音乐响起道具组的一众同仁开始狂欢熟悉的佐杜罗夫斯基悄然登场。好像久违的重聚。一直看到片尾字幕出现我自己的名字。年度观影感动。

39分钟前
  • 好样的
  • 力荐

又被结局惊艳到了。论剧情冲突『诗』不如『现实之舞』出彩,但『诗』佐杜真正把显微镜放到了自己身上(上一部大部分是在父亲、母亲身上),结构了自己,消解了父权、母权与家。 不说了,佐杜下部片子我也要去众筹一发啊。

43分钟前
  • 王斯王
  • 力荐

只看到最后半小时 但是太好了 太好了 热泪

47分钟前
  • 力荐

3.5 有趣的是和同一单元的智利电影《追捕聂鲁达》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时代同样的结局却完全相反的风格,但文学性却远远没有前者来得深入,被荒诞的调子消解掉不少,导演亲自出现的段落更是让电影变的浅显。不过怎么样说,再做一次自己童年和青年时期的梦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49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所有道路都是我的路。

52分钟前
  • 巫眠
  • 力荐

本届 HKIFF 看的最嗨的一部片,一部大麻片还很纯瞌完就嗨!诗境与现实交织,连现实都变的不再现实了,好喜欢!所有的外界真相都用最简约的形式投射到了这个并不现实的空间里,走进一家酒吧就能遇到灵魂缪斯,两人一起散着步就能遇到自杀死掉的表哥。融入诗人体内的现实之线。赞!

57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BIFF# 自传三部曲之二,比「现实之舞」更自由:戏剧、剧场、马戏、木偶戏、音乐剧等元素加上超现实主义,呼应诗人的养成。阿多尼斯出镜,恩里克·林、尼卡诺·帕拉等诗人及其他先锋艺术家的影响清晰可见。很多台词赞:『闭嘴,诗人不要解释。』『我把魔鬼交给了灵魂。』

1小时前
  • btr
  • 力荐

嘤嘤嘤 血压又下不来了

1小时前
  • 咯咯精
  • 力荐

有人四十便迟暮,有人八十青春期却刚刚开始。佐杜洛夫斯基恰好是令人艳羡的后者,他的人生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超现实的魔幻舞台,有那么多澎湃的幻想,和鲜艳的色彩。拉美超现实主义的最后捍卫者,与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让诗歌与电影跳一支激烈的舞然后死去。

1小时前
  • 鸡头井。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