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已完结

主演:唐国强,鲍国安,孙彦军,陆树铭,李靖飞,洪宇宙,吴晓东,魏宗万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4

 剧照

三国演义 剧照 NO.1三国演义 剧照 NO.2三国演义 剧照 NO.3三国演义 剧照 NO.4三国演义 剧照 NO.5三国演义 剧照 NO.6三国演义 剧照 NO.13三国演义 剧照 NO.14三国演义 剧照 NO.15三国演义 剧照 NO.16三国演义 剧照 NO.17三国演义 剧照 NO.18三国演义 剧照 NO.19三国演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三国演义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 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 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 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行运超人(国语版)八月来风阳光普照风骚小保姆金首露甜蜜的诱惑问答惊悚诡计Black:看见恶魔2022雄起日至暗之时英雄好汉(国语版)我的太阳三个奶爸恶童日记蚂蚁的梦想小公女花楸故事爱在黄昏日落前THE NEW GATE刘巧儿漫漫寻子路逆战上帝的愤怒黑帮少女呯呯呯第一季讹诈我爱你,老爸画室惊魂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海墘新路摧花手爱乐新家人第一季幸福还有多远王志文版暴走威龙1996威尔和格蕾丝第八季鬼夫2013极地暗杀 第二季奇妙能力哥哑孩儿

 长篇影评

 1 )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26年之后再品《三国演义》配乐

“刘关张”与作曲家谷建芬 李一丁 词作家王健

一直以来常有这样的念头,总想抽点时间简要地分析分析老版四大名著的配乐。这四部电视剧之所以深入人心,和其中音乐的经典程度亦密不可分。这批作品创作水准之高、思想境界之高、作曲技术之高、歌曲传唱度之广、与原作意境之契合,无论在当年还是在现在一众影视剧配乐中都算得上非常罕见。每每在观看时,总是不自觉地就被或古朴风雅或恢弘凝重或幽默风趣或豪气万丈的配乐吸引,有时浓墨挥毫有时传神点睛。电视剧《三国演义》更是以三国历史的风云诡谲气象万千、以84集总耗资1亿7千万元史无前例的鸿篇巨制,成为亿万观众心目中的老四大成品质量之首。对于这样的一部史诗级巨作,横贯东汉末至三国的八十余年历时,加之又是以今人写古人的音乐,而汉代音乐可供借鉴的资料仅剩散落古籍中的叙述,既无乐谱又无音响,其配乐部分的创作难度以及所要求的风格之严苛可想而知。

需要在此说明,我并没有能力分析电视剧中的所有配乐,也实在找不来总谱加以对照,这篇小文只是在观看过程中借助听辨发现的一些配乐中的奇特有趣之处(基本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虽然看起来多是在细微处琢磨思考,然而正是在这些细节层面反映了作曲家们深刻而准确的理解能力和罕见的艺术才思。

(一)

央视《三国演义》的配乐部分实际由三位作曲家合作完成,谷建芬、李一丁、王宪,前两位是女性,最后一位是男性,如果没有仔细看过各集片头,这后二位的存在很可能会出乎多数人的预料——好像并没有听过似的,其实这两位才是整部电视剧配乐的中流砥柱。片头片尾曲以及主要人物的角色歌均由谷建芬创作,以上歌曲的旋律部分都出自她的手笔。这是一位世所罕见的旋律天才(其实老四大的作曲家们都是一等一的旋律天才)。在写三国配乐之前,谷先生就因创作歌曲成名,她的通俗歌曲儿童歌曲大多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她笔下的旋律起承转合仿佛天成,找不到一个多余的音符,宛如心底之音汩汩流淌,闻其乐如轻风拂面自然清新,颇有“天然去雕饰”之感,也是因为她的旋律天赋,让她仅凭一首《临江仙》便于数位男作曲家中脱颖而出,被王扶林导演相中。令人惊讶的是,除了她作为一位女性可以写得比男性作曲家更豪气恢弘,更是她这样一位之前只创作过风格轻松明快的通俗歌曲作曲家,居然能为三国电视剧写出这样一套古朴典雅又回肠荡气的旋律,这样的音乐风格对于她来说应该几乎是首次尝试,可塑性实在极强。

谷先生创作的这14首歌曲风格各异(片头片尾曲两首及角色歌十三首,但“张飞之歌”未被采用),其中一些配乐有极个别地方在旋法的安排上如音型、尾句收束等显得旋律略有近似或套化的迹象(因而我也见过有人觉得有些曲子之间“有点像”),除了最后没有选入的张飞之歌——这首也相对最不出彩,但电视剧没有采用的主要原因是导演觉得长坂坡一场前面刚唱过赵云之歌,两首角色歌连唱显得歌曲太多——总体而言瑜百瑕一,这是一套水平很整齐的精彩音乐,旋律优美合乎平仄,尤以片头曲《临江仙》、片尾曲《历史的天空》、《这一拜》、《有为歌/卧龙吟》等为最佳,后三首包括剧中的大部分歌曲是带有古典气质的通俗作品,所以演唱风格也相应选择了通俗唱法,《临江仙》则运用美声唱法,调式选择上使用了加入变宫即7音的六声羽调式,这是民族五声调式的延续,确是古香古色又兼具一定现代气息。当年就有批评的声音认为《临江仙》选用美声唱法实在太过阳春白雪不接地气,甚至批评它“脱离群众”,没有声乐基础的人只能哼唱但又唱不好。这样的批评不说全没道理也是偏颇甚多的,一部历史剧如全部选择通俗唱法既显得风格单一又缺乏正剧的历史感,适当加入几首美声歌曲完全没有问题。应在此提及的是,《临江仙》《貂蝉已随清风去》《这一拜》等作品的配器实际均是由李一丁完成的,我们现在听到的片中那些大气磅礴、恢弘瑰丽的背景音乐(包括主题曲、角色歌的变奏,或者像甘露寺刘备娶亲、诸葛亮七纵七擒等这些最为经典的原创音乐),全部出自李一丁和王宪之手。李一丁负责前40集的纯音乐写作,王宪负责后40集,在配器思路上经过二人的交流协商,保证了所用乐器的一致和作品整体风格的一致。因此可以说,三国的音乐创作是三位作曲家的通力协作,互不可缺。李一丁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王宪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二位都是科班出身。王宪在三位作曲家中年纪最小,创作三国配乐时年纪不到四十,之前已为电视剧《末代皇帝》写过配乐,李一丁不到五十,也已为不少影视作品创作过音乐,她在前几年已经去世了,非常可惜。

作曲家李一丁、谷建芬、王宪

(二)

李一丁、王宪二位作曲家在整部电视剧中究竟写了多少配乐,我并没有查过数(在b站一个配乐汇总里显示全剧的配乐至少有200段,如此数量亦可得见作者们所耗精力之巨),然而他们的配器风格之多元、配器思路之活跃令人惊叹不已。二位作曲家都认为写作三国配乐,应求神似而非形似,需把握汉末三国不同于唐、清等时代的歌舞升平富丽堂皇或宫帏争斗末世堪哀,而更多应将英雄人物“大惊大喜,大疑大决,大急大慰”的豪迈之气壮志难酬融入古朴凝重的气韵,以描绘恢弘磅礴厚重绵长的历史感。无论琴歌、舞曲、宴乐,抑或清唱小调、战场鼓乐,均依饮食、婚冠、宾射、飨宴、脤膰、庆贺之礼逐一创作,歌舞宴乐亦可按舞蹈编排为《铜雀伎》《盘鼓舞》《白纻舞》《踏歌舞》《羽笛舞》《蜀宫人舞》《刀牌舞》等包含汉代雅乐俗乐的乐舞艺术,均需整体风格划一但局部多有不同。

李、王二位作曲家在全剧整套配乐的配器选择上仍是以管弦乐队为主,民乐为辅,表现民族气韵主要依靠琴、筝、箫、埙、笙、笛等弹拨与吹管乐器,辅以古香古色用以表现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的编钟编磬,同时加入后来传入的西域乐器如琵琶、管子/筚篥等,打击乐部分则多用锣、鼓、钟、铜铃、扁鼓等。从现在各地汉画像石中的民间鼓吹乐,可以发现其主要乐器也大致有吹奏乐器排箫、笙、竽、笳、角和打击乐器鼓、铙等,汉代的鼓吹乐不仅多运用与宫廷,民间也广泛使用,因此作曲家们的创作思路和配器选用是完全正确的,既谨慎考究又灵动且不拘泥。另外,两位作曲家还模仿了各地区音乐风格的不同,如蜀乐(刘备宴请张松的席间奏乐,也包括刘禅被解送洛阳在司马昭设宴款待之时,要求为刘禅跳“蜀舞”以讥讽其此间乐不思蜀的鸵鸟心态,配乐也正是这一段蜀乐)、吴乐(子夜四时歌等),包括南蛮之地带有异域色彩的音乐等,从调式旋律及配器选择上也可以听出明显不同,如《子夜四时歌》虽然由管弦乐队主奏(弦乐队拨奏),但击打节拍以钟、磬点缀,中间叠入箫声,同时该作是完全的五声调式作品(羽调),因而以种种方式模拟江南典雅清秀的丝竹音乐又富宫廷气息,雅俗兼具,非常符合人们想象中的吴地音乐风貌;蜀乐一段的配乐是宴乐中的典范,音律中正和平、纯正典雅,乐器以笙、笛、筝、鼓、编钟为主,以弦乐队若隐若现地衬底,选用了七声调式(不过因为电视剧里的配乐多是渐进渐消式的,无法听到准确的首尾落音,只能大致判断是七声清乐商调式或雅乐羽调式),竽在汉代乐队中是主奏乐器之一,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也多有吹竽的图象,同时竽/笙/排笙亦为西南地区乐器代表,因而选用竽/笙(包括笛)为蜀乐一段的主要乐器是准确恰当又神形兼备的选择。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贯穿全剧最重要的主题素材之一,同时各位主角的角色歌也是数次变奏,主题曲(以及《有为歌》)的变奏几乎达到俯仰皆是的程度。如,三顾茅庐前刘备占卜以择吉日之时,《临江仙》主题曲以弦乐为背景以琵琶奏出主题;曹操东临碣石极目远眺以观沧海时,先以竖琴演奏引子音型随后以弦乐队为主,点缀以箫;出师北伐时已变奏为速度激昂的战曲,同时加入了男女声合唱(只吟唱单音节“啊”),彰显此种悲壮犹如颂歌;最后一次变奏最为悲怆凄然,姜维孤身奋战,终是无力回天,举剑饮恨自尽,剑刺入腹,惨状万分,颤抖流血的双手因痛苦高高弹起,此时屋外正暴雨倾盆,一道闪电击破夜空,霹雳而下,管子(筚篥)应声而起,这是最后一次吹奏主题,那凄厉如鸮啼鬼哭般的音色足以令人痛断肝肠,作曲家在旋律的变化上更强调了一个下滑的#4音苦音(原本的临江仙旋律并无),管子如劈裂崩摧,声声泣血,强烈的悲剧性和宿命感压抑地观众悲愤地几近崩溃:英雄末路,国破身死,终是“不可与命抗争矣”,一个辉煌的时代就此落幕,日月同泣,天地同悲,如何让人不同掬一捧神伤之泪!主题曲的变奏在全剧中少说也有数十种不同风格模式的编配,在电视剧中总是以最精妙的方式在最恰当的时机呈现——或表现人物心境展现英雄的广阔胸怀、高远境界,或描摹山川河流沟谷丘壑,一展辽阔壮远之姿,寓情于景,意境非凡。还有一些特别细节的主题变奏,如刘备的角色歌《民得平安天下安》最初完整地出现在《携民渡江》一集,但于前数集如在刘备跃马檀溪误入水镜山庄之时却提前有两处变奏,一是从宴席逃跑驰马狂奔时背景音乐选择了以板/梆模拟马蹄疾驰同时以管弦乐队为背景由长号演奏主题(作曲家很喜欢使用长号、小号等西洋乐器代替“号角之声”并且丝毫不显违和),另一处是进入山庄偶遇一骑牛的吹笛牧童,此时牧童所吹正是刘备角色歌的主题。

除了这些主题变奏之外,两位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的原创配乐,如前面已提及的众多乐舞宴乐,还包括一些抒情状景的部分,或悲凉肃杀或温婉柔情,还有描绘战斗场面的激烈冲突,如三英战吕布中频繁使用琵琶上下滑奏表现战场之激烈慷慨,琵琶擅表喧嚣,早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已有用琵琶展现激昂战斗场景的描述,亦有《十面埋伏》这样的名曲利用划、排、弹、推拉、拼双弦等技巧表现楚汉之争的震撼战斗。此外作曲家们还在两处,即诸葛祭风和天边龙挂,大胆运用了电声技术,以midi合成音效和独特的和弦构成(音丛、高叠和弦,核心音程小二、增四,中国音乐中极少连用)表现这种奇幻波谲之状。总之,这套音乐的创作和配器理念是亦古亦今、西为中用,从不拘泥于何时使用民族乐器何时使用西方乐队,并无明显的界限划分,多数时候是两者混用,大胆别致,水乳交融,毫不违和。

(三)

在这部电视剧的整套配乐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配器思路:全剧居然没有一处使用过唢呐这一乐器,李、王两位作曲家通篇最常用的、并且音色与唢呐非常相近的乐器是管子(筚篥),同时最奇特地方在于,无论是悲是喜的场面中都能见到管子的身影,可以说近乎无处不在。例如除了表现悲怆景致的姜维之死等,在刘备大婚《子夜四时歌》开篇也是以管子吹出一组重复高低八度的引子音型;《这一拜》劳动号子般的副歌段落中也是以管子重叠部分旋律达到起承转合的作用;黄巾起义政权更迭的配乐也是先运用长号奏出“号角”,伴随“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呼号,管子应答乐句的霹雳之声直指苍穹——残阳如血,缇红的余晖几近刺目,掩映着一抹黄沙萧瑟,举目四望,荒凉芜秽。管子这一吹管乐器音色既粗犷又高亢,虽和唢呐一样同可用于悲喜之乐,却比唢呐的音色略显忧郁细腻,唢呐声音明亮凝聚一线又有碗口以放大音量,各音区的音色差异似乎也不如管子更大些,管子总能发出一种近似劈裂的效果,正是这种劈裂声最是动人肺腑,它的高音区并不如唢呐尖利,中低音区则听来颇觉带有那么一丝箫般的呜咽凄凉(记得最早听到双管《江河水》时着实被那种凄厉悲怆深深震撼)。

我认为,选用管子而不用唢呐,反映了作曲家们极高的审美趣味和深厚的史学功底。中国古代吹管乐器中,其实并没有音量特别响亮高亢的,音色柔和音量不大的乐器为多,而管子、唢呐这一对双簧乐器从西域传来之后可谓深得人民喜爱,在鼓吹乐中也成为笙管乐、唢呐乐的主奏乐器。管子前身为古称的筚篥、笳管,宋朝《乐书》称筚篥“以竹为管,以芦为首”,管子的传入大概在唐代或者说最早的记录在唐代可寻(“觱篥、悲篥、笳管、风管;觱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 [唐]杜佑《通典》),而唢呐传入实则晚了很多,现在常见的说法是三世纪从波斯进入中国,然而用以当作证据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上的唢呐后来被证明是并无喇叭口的乐器即筚篥。中国最早的唢呐出现在骑马俑上,明代的文献记录也表明唢呐具有军乐和仪仗乐队性质,大约此时唢呐才被大规模使用。因而,汉代风格的作品配器确实应该避免使用唢呐。历史考证的角度是其一。其二,唢呐作为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身上带有太过于浓烈的乡土气息,常用于民间红白喜事,音色激昂高亢,质朴豪放,有的网友戏称唢呐是乐器中的“流氓”,还有些人觉得唢呐过于“土气”“闹腾”“太俗”“难听”,对它甚至不太待见。由此得见,若用唢呐来表现三国英雄,则显得气质不搭、格格不入。很有意思的是,在老版《水浒传》的配乐里,唢呐的身影却无处不在,《好汉歌》《王进打高俅》等经典配乐中都可以听到唢呐吹奏的主题旋律,正是因为要表现梁山好汉的性情豪放快意恩仇,展现山东、河南地方音乐的乡土气,赵季平在配器时选择多用唢呐(也包括坠胡等乐器)予以表现。可见,对于作品中主力民族吹管乐器的选择,在三国配乐中贯穿始终地运用管子,在水浒配乐则使用唢呐,都可谓是精准至极的神韵之选,也是出于了精益求精的精神。作曲家们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和审美品味实在让人叹服不已。

《三国演义》这套配乐无论从旋律抑或配器的角度观察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倾尽了三位作曲家数年心血,反复打磨反复思量,意趣高远,回肠荡气,“荒荒油云,寥寥长风”。之前曾经在某期刊上读过一篇评价新老三国配乐的文章,认为老三国的音乐语汇在今天看来已显陈旧,无论在旋律配器还是音色选择上都缺乏新意。对于这样的评论,我只能摇摇头一笑而过,“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然而还有如我等一众爱乐者仍有闲情逸致品评二十多年前的老作品,且颇觉越品越新鲜,越品越有趣,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更多审美过关的年轻人热爱和品评这批影视剧艺术中的经典配乐。我小时候不怎么爱看电视剧,但很早便喜欢上了这四大名著电视剧,总觉得怎么也看不腻看不倦,甚至有些地方足以让人一个镜头来回观看反复琢磨。或许也正是因为艺术家们“上无愧祖宗下无愧观众”的最质朴又诚挚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为我们带来了极为酣畅美妙的艺术享受,更以其最顶级的审美水准、高远格调、非凡意趣教会了我们敬畏历史,诗意人生。

2020.8.30

 2 ) 旧三国是最帅的

  看老三国时即兴写的,来不及整理,一博一笑
  
  
   《三国演义》给人以一种古典莎士比亚戏剧的美感——动作镜头不多,特效极少,但却给人以一种空前的信任感和历史感——让人相信这就是艺术
   《三国》论起经费、画面效果都可以远胜前作,但却一看就漏洞百出、肤浅无聊,像是台湾偶像剧+香港武侠片段合体
  
  
  
  究其原因:
   《三国演义》演员演技一流,很有气场,讲话中气十足,显然经过系统的发声训练,一颦一笑都有巨星风范。
   鲍国安的曹操前无古人,他发怒的时候眼睛一咪,还有他愤怒又极力克制自己时发出的“恩~~~~?!”这个语调,根本不需我多讲,你们会觉得他比曹操更像曹操。
   关羽那个角色是全剧外型最神的一个。他的脸是红的,却红的那么自然,那么浑然天成,可见当时化妆的精湛水平——没有法国进口的香奈儿,却能达到世界级水准;还有丹凤眼,那真是好的让人无语。
   年轻人你们不是喜欢流行吗?让我告诉你们,鲍国安、唐国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绝对巨星,哪怕他们说着简单的对白,都能用自己的气息、神情演的活灵活现。而何润东这些人虽然激情有余,但是演技有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你知道老一辈的演员他们为了演好一个镜头,演活一个对白花了多大的力气吗?天天练腹呼吸,甚至美声唱法,就是为了对得起历史和观众。
   不要仇视经院派的演出,一味强调现代本色演技。演员单靠直觉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你不是古人,凭什么你用自己想象的对白,滥俗的爱情片段,就可以把古人演活?!你以为你下巴尖,长得“帅”(我并不认为他们长得帅,像罗素克洛、史派西这种实力派才是最帅的)就可以了吗?
   鲍国安的诸葛亮不知比新版诸葛亮帅多少倍!
  
  另外谈点技术:
   《三国演义》的拍摄技术很高:就以“温酒斩华雄”为例。剧中居然没有一个打斗镜头,但却能营造出一种紧张感,是因为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效果——也就是短镜头快速切换,诸如平行蒙太奇、叙述蒙太奇。镜头从关羽的怒目,到袁绍的惊恐,再到关羽的怒目,再到华雄的嚣张。。。——十几个镜头切换就在数秒内完成;以及深景、远景的快速切换,让你不得不钦佩先辈的智慧,寥寥几笔,没有特效——一种战场的紧张感油然而生,宛如一幅中国山水画。
   而《三国》呢?就像漫画——电脑技术也算前无古人了(虽然假得要命),但是剧情让人反胃,拍摄技术很单调:几个长镜头,移动一下摄像机,把貂蝉和吕布的那点事儿拍半天,无聊透顶。
  

 3 )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审美是会变化的

我还记得小时候看三国,对尊刘贬曹的思路并没有什么认识,因此印象最深刻的是诸葛亮的智慧,刘关张的义气,等等。最近重看三国,却爱上了当年只觉得气量狭窄的周瑜。


这段似醉非醉的舞剑,当真是风流倜傥啊!虽然到现在依然不觉得周瑜的脸帅,但这气度这风姿,真的是拜服。还下载了这首《丈夫歌》,听的时候被朋友看到还遭到了强烈的吐槽,说为什么会听这种类型的歌……

罗贯中《丈夫歌》:
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业成。王业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兮,吾将醉,吾将醉兮,舞霜锋。

剧中插曲: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这气度这胸襟,实在是令人心向往之。

也曾经瞄过几眼新三国,实在是看不下去,应该不仅仅是时代滤镜的原因吧……

 4 ) 三国演义也是人生职场的感悟

1.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 2.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 3.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 4.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5.马谡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课学得再牛B,工作时基本用不上。 6.杨修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职场上,总搞得比领导高明,你会死得很惨。 7.甘宁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不良前科,不影响你考公务员。英雄不问来路。 8.袁绍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市场自由竞争,国企未必干得过私企。 9.曹操的经历告诉我们:想在市场上大有作为,必先高举国家政策。 10.关羽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你是MBA(工商管理硕士),一时营销失误,可能让你输给一个跨专业的。 11.夏侯惇的经历告诉我们:自残,的确很有威慑力。碰到这种二球,哥也怕。 12.蒋干的经历告诉我们:证券市场上,庄家放出的利好,一般都是为了套你。 13.公孙瓒的经历告诉我们:擅泳者必呛水,玩火者必自焚;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14.大小乔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才有钱又长得帅的男人,一般没法陪你到最后。 15.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型企业被兼并,高层管理者肯定会关注员工的心理动态。 16.姜维的经历告诉我们:双学历,有时比考研更具竞争力。 17.黄月英的经历告诉我们: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18.刘表的经历告诉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再牛B,一旦死了,就会有人睡你的老婆,花你的钱,打你的娃。 19.赵云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人实力再强,若只想着高薪,结果只有一个:有职业,没事业。 20.司马家族的经历告诉我们:为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21. 孔融的经历告诉我们:让梨是一种美德,也是一场做秀,是从小就策划好为自身提高知名度的一种做法。紧记:出名要趁早。 22. 张飞的下场告诉我们:要善待员工,若是长期压制奴役,必将得到报复,即使不报复也会导致集体罢工或跳槽。 23. 于吉的经历告诉我们:神鬼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 24. 黄忠的经历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问题,关健是要有实力。千万别小瞧老员工,有时候会干的比年轻人更出色。 25. 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富二代自己没有本事,即使有再牛的职业经理人也难免被兼并的命运。 26. 二乔的经历告诉我们:嫁人别只顾对方有权有势,一心嫁入豪门,但未必就有好的结果。 27. 曹植的经历告诉我们:职场有时没有兄弟,只有利益! 28. 周公瑾的经历告诉我们:遇到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时,要沉得住气,扬长避短。不要把个人的成败输赢盖过了大局的利益! 29. 曹嵩的经历告诉我们:儿子亲没亲生并不重要,关健在于有没有潜质,只要是人才花再多钱培养也是值得的。 30. 三顾茅庐告诉我们:一个人有没文凭工作经验并没有关系,主要是会懂得推销自己,自我炒作提高知名度,到时候自然有人提款上门高薪聘请,同时别忘了耍耍大牌,更能提高身价。

 5 ) 谋士的三国

如《红楼梦》一样,《三国演义》看来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横批竖批正批歪批。我在想,有没有女权主义者看三国,她们如何评价貂蝉被人送来送去,如何评价刘备舍妻小而惜爱将?不过吾非女权主义者,焉能知其所思?暂且按下不表。

将三十六计嫁接于管理时,人们多议商战谋略,以供管理者参谋。然而如同Bygones所言(瓮城),怎么没有人去看这其实一部曹操、袁绍、刘备、孙权这些CEO和诸葛亮 、张昭、庞统、司马懿管理顾问合作的历史。说英雄轮成败,如何不论这些谋士、军师们之成败得失?

历史记下了刘备夺地封侯,孙权的称孤道寡,也一样记载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后人评说历史,喜总结说刘备善于用人,得此才智,以成大业。我倒觉得这也是诸葛亮善于用人,用刘备这样的“贤德之主”及其手下的英勇武将,成就一个书生力不能及的伟业。有些人天生不善作一把手,而精于出谋献策。落到最后,谁的影响更大?谁的工作满足感更强?谁真正地流芳百世?如今的戏文所唱何人?诗歌所赋何人?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最得人喜的究竟是哭哭啼啼的刘备,抑或是光彩照人的诸葛亮?这大概不光是唐国强演技高超的话题了。

为什么有些谋士他人言听计从?有些空有雄才韬略却不见容于主?沮授、田丰固乃忠贞之士,可是战前连喊“主公,大祸临头了”,哪个主公愿意去听?如果让当今咨询公司去,他们一定会连喊“主公,机会临头了”。可不是嘛,危机危机,危险就是机会。忠言常逆耳,但却也未必,诸葛亮就不干这等傻事,不过他要是激将起来,也能把孙权激跳起来,让周瑜痛下破敌决心。可是同样说逆耳之言,诸葛亮却居虎口而安若泰山,关键还在于他洞悉对方心理,不至引火烧身。

理想的沟通是你不说假话,但是真话也要善于说。沟通中所说何话,说者为何,听者为何,何种处境,都是可能影响信息是否传达之要素。沟通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圣经》上说,人总要用爱心说诚实话。既是怀着爱心去说,你首先就得考虑用什么方式去说,能让对方采纳。然而,如果走至极端,光挑对方爱听的说,以为巧言令色、阿谀奉承即能让对方听信己言,也只能哄骗一些无能昏主。心黑的曹操也瞧不起这类软蛋。


三国争霸的历史也是一部管理者如何使用管理顾问的历史。谋士会给你提出各种各样的情景, 各样的战略选择及其可能后果。谋士如果是汪教授,还会教你开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这种掘地三尺的分析。可是分析完了,你脑子清楚了,你得杀伐决断。这不光是智力上的问题,也事关你的价值观,你的胆识。你是想决一死战呢,还是偏安一隅,暂避锋芒?谋士和管理顾问没有办法帮你做这个决定,你得有这个决断。袁绍手下,谋士如云,却有谋无断,结果仍遭兵败。实在不行,你觉得管理顾问善于实战,你就将将印、尚方宝剑或者执行总裁职位,赠送于他,让他来号令三军,实行平原侯领导下的军师负责制。博望坡前的诸葛亮何尝不是这样得胜的!一些管理顾问从事业务期间,就被业务单位挖去,另谋高就。

谋士是知识分子,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他们的软肋是尊重。你敬他,他则敬你,是故三顾茅庐留千古佳话。曹操绑架徐庶老母,以换徐庶之才,却落得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终生不献一计。强权最大的收获可能只是毁掉一个人才,不使之为对手所用。可是Google挖来李开福,岂不比去微软毁掉他强上百倍?当年某校对我,扣押户口档案毕业证学位证,倒越发使我铁了心要走。我等小民,尚且如此,何况那些才智过人的乱世奇才?

 6 ) 分集目录

第一部 群雄逐鹿
1 桃园三结义 2 十常侍乱政 3 董卓霸京师 4 孟德献刀 5 三英战吕布
6 连环计 7 凤仪亭 8 三让徐州 9 孙策立业 10 辕门射戟
11 宛城之战 12 白门楼 1 13 白门楼 2 14 煮酒论英雄 15 袁曹起兵
16 关羽约三事 17 挂印封金 18 千里走单骑 19 古城相会 20 孙策之死
21 官渡之战 1 22 官渡之战 2 23 大破袁绍
第二部 赤壁鏖战
24 跃马檀溪 25 刘备求贤 26 回马荐诸葛 27 三顾茅庐 28 火烧博望坡
29 携民渡江 30 舌战群儒 31 智激周瑜 32 周瑜空设计 33 群英会
34 草船借箭 35 苦肉计 36 庞统献连环 37 横槊赋诗 38 诸葛祭风
39 火烧赤壁 40 智取南郡 41 力夺四郡 42 美人计 43 甘露寺
44 回荆州 45 三气周瑜 46 卧龙吊孝 47 割须弃袍
第三部 三足鼎立
48 张松献图 49 刘备入川 50 凤雏落坡 51 义释严颜 52 夺占西川
53 单刀赴会 54 合肥会战 55 立嗣之争 56 定军山 57 巧取汉中
58 水淹七军 59 走麦城 60 曹操之死 61 曹丕篡权 62 兴兵伐吴
63 火烧连营 64 安居平五路
第四部 南征北战
65 兵渡泸水 66 绝路问津 67 七擒孟获 68 出师北伐 69 收姜维
70 司马复出 71 空城退敌 72 司马取印 73 祁山斗智 74 诸葛妆神
75 六出祁山 76 火熄上方谷 77 秋风五丈原
第五部 三国归一
78 诈病赚曹爽 79 吴宫干戈 80 兵困铁笼山 81 司马昭弑君 82 九伐中原
83 偷渡阴平 84 三分归晋

 短评

一见子龙终身误。

4分钟前
  • El Guaje
  • 力荐

这辈子估计都看不到这么追求古风,力求写实的电视剧了

7分钟前
  • Bunny Jack
  • 力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1分钟前
  • 电荷守恒
  • 力荐

唐国强的诸葛亮是永远无法被超越的了~~

12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此片耗费巨资,时间之久,规模之大都前所未有。拍摄制作人员历史责任感强,完全尊重原著,人物形象塑造成功,自始至终,布景逼真场面宏大,整片气势磅礴,波澜壮阔,外加配乐优美,乃国产电视剧中不朽之作。

13分钟前
  • TJ
  • 力荐

两字:经典。

18分钟前
  • 辛佑齊
  • 力荐

一有现在新版相比,这个简直是又复古又美丽啊~

23分钟前
  • mumudancing
  • 力荐

那个时候的可都是经典啊

28分钟前
  • Odair
  • 还行

老版三国耗费巨资,时间最久,制作人员责任感强,场面宏大,场景逼真,国剧经典。

33分钟前
  • 123456昵称
  • 力荐

虽然技术放到现在不算很好,但是很经典。。。《三国演义》毛版的书前题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被拿来当主题歌,再加杨洪基老师的演唱,喜欢~

37分钟前
  • 豆友2790706
  • 力荐

金庸知道央视要拍《笑傲江湖》时说,只要他们像拍三国那样拍,我就一元钱卖版权,后来版权确实是一元卖的,结果张纪中充分证明自己估计压根都不知道怎么拍电视剧,魂淡啊,金爷爷很悲伤啊。

39分钟前
  • Paradox
  • 力荐

服装差点没事,战争少点没事,文言门槛高没事。你看鲍国安唐国强的表演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演员

41分钟前
  • 宅心仁厚牛小掰
  • 推荐

只爱诸葛亮跟关羽。

46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老三国是永远的经典。曹操 诸葛亮 的演绎,我想象不出来还有更好的了。

50分钟前
  • 顾盼
  • 力荐

😕小时候看三国,觉得真特么难看。长大了看了权力的游戏……觉得国产剧没有可能和权游媲美的……直到和我爷爷假期看完了这个……

51分钟前
  • Joker
  • 力荐

爸爸

53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鲍国安演的曹操真是神了。

57分钟前
  • 苇间疯
  • 力荐

鲍国安简直曹操附体,杀人那段是我童年阴影。唐国强的诸葛亮很符合原著的描写。当年制作非常精良的电视剧。

6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吴导啊,咱别赤壁了,好好学学三国演义怎么说人话吧~

1小时前
  • Over5
  • 推荐

无以言表的憾动,呜呼哀哉。老三国真是部用心拍出的好剧,宏大而细腻。硬要说瑕疵的话,某几个重要角色(魏延、鲁肃、庞统、赵云等)中途更换演员,让人很不适应。

1小时前
  • 爱的镇魂歌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