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尾岛

HD中字

主演:薛景求,安圣基,许峻豪,郑在泳,姜声振,姜信日,郑柔美,金康宇,林元熙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实尾岛 剧照 NO.1实尾岛 剧照 NO.2实尾岛 剧照 NO.3实尾岛 剧照 NO.4实尾岛 剧照 NO.5实尾岛 剧照 NO.6实尾岛 剧照 NO.13实尾岛 剧照 NO.14实尾岛 剧照 NO.15实尾岛 剧照 NO.16实尾岛 剧照 NO.17实尾岛 剧照 NO.18实尾岛 剧照 NO.19实尾岛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实尾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60年代末朝鲜半岛南北局势紧张,双方都展开了疯狂的间谍与刺杀行动。1968年1月,康仁灿(薛景求饰)因谋杀罪名成立而被判死刑的,在行刑前突然被召到拘留室,与特种部队军官讨论替代死刑的条件,他将被送到西南部荒岛实尾岛接受特别军事训练。同时,另外30名死囚也接受了特种部队军官的条件,被征召到实尾岛执行特别任务。  这31名死囚乘坐渔船到达实尾岛后,便在上级崔在贤中尉(安圣基饰)宣布下,组成了以刺杀朝鲜元首金日成为目标的“684北派部队”,并随即接受一连串地狱式的体能和军事训练。  可是在三年后,由于韩国政府国策的改变,“684北派部队”的计划被取消,31名队员则前途未卜。他们纷感被国家出卖,只能设法自救……医龙幸运少女组生活大爆炸第九季空乘情人包青天之碧血丹心受害者我不能恋爱的女朋友从前有座灵剑山2019半妖倾城2无耻之徒(美版) 第七季家宴1998云淡风轻简单爱201519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幽霊vs宇宙人明星伙伴第七季变种DNA咕咚咕咚喜欢你你听起来很甜爵士春秋情话童真圣诞恋爱季本能寺酒店黑夜之后一亲芳泽浪淘沙逆流大叔粤语版腐女无意间跟Gay告白哥斯拉大战金刚灵异骇客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记黄金岁月爱情丛书系列之我的好先生寻找爱的冒险驱灵死域爱情零距离第一季千方百计爱上你教教我吧北斋!-THE ANIMATION-泡沫之夏2016尘封迷情隧道尽头

 长篇影评

 1 ) 在当下还有人能去回看这部电影,就说明了实尾岛上那一群人的名字留下来了

7分,这部电影能存在豆瓣条目,某些评论还能存在真是奇迹,如果那一天消失了也特别正常,毕竟我爱大清国,可是大清国爱不爱我呢?客车上薛景求带领大家写下名字,快二十年后《八佰》里四行仓库上战士高喊自己的名字跳下外墙,似乎留下的母题是名字等于为国战死的意思。

缺点很明显,罪犯这个背景设置一定程度消解了主角们的正义性,强奸戏后捅死同胞包括全员因此受处罚拍出了一种苦大仇深感,感受到一种特别强的男权至上感,能感受到导演想说是国家伤害了他们,是体质压抑他们的欲望,可是电影结束片尾的字幕说谨以此片纪念这些见习军人,既然是军人强奸敌人妇女都是重罪何况是本国还是部队的军医,参与强奸的胖子高喊我强奸了我爽了我还干嘛干嘛了,你可以解释他是为了一心求死,那薛景求把他一棍打死前前后后的感觉是团队有了重大损失,最让我感到反感的地方是两个参与了强奸的人准备互相捅死对方,薛景求一行人冲进房间发现其中一个已经死了,那种兄弟情深巨大损失依依不舍感,然后被强奸的女医生恐惧的抱头大哭大叫,这时薛景求对女医生大叫你给我闭嘴,一副不就是强奸不对是轮奸了你嘛,你特么至于嘛,我兄弟命都没了,这种男性至上的价值观从今天看非常扭曲,让人不安,以至于我根本没有对684部队上上下下一系列死伤包括最后拔手雷自爆有情感代入,这样的人还是死刑犯就和苏联二战时候惩戒营一样,到处强奸轮奸杀人,甚至让我有了反向认同,有句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就是一群反社会的有着高超杀人破坏技术的罪犯,他们的危害性不讨论,最后结局是耶稣受难一样自杀,我是不太能接受的,但是我得到了一层可能是导演想说的,就是韩国兵役制问题,男性必须服军役两年,这里684部队三年,也是对男性有巨大的压抑甚至可以说迫害,是不是导演也想说韩国社会的那种大男子主义那种男性至上其实就是兵役问题带来的,如果有这种批判在,那我是可以接受,也确实是超前的,如果评判重点就是国家是军政府是体制弹压底层,那是篇对朴正熙时代的批判的檄文,那这段剧情我可能还是没有看懂吧。

另外一层和《锅盖头》很相似地方就是,用士兵来意象男性阳具,本片更宏大把整个864部队比作大韩民国的阳具,这帮人去平壤就是男性欲望的发泄,最后没去成就好比一直被压抑的男性无处发泄,那我们就去首尔吧用个不恰当比喻就是缩阳入腹,一个这样的男人一个这样的国家如果缩阳入腹那都是注定要毁灭的。可是问题是剧情并不能给我带来冲击,我知道金日成不是被暗杀死的,我能猜到最后这些人不可能去平壤,我只是好奇是他们的结局但是也能猜到多半不得善终,最后在实尾岛的枪战反而让我觉得不满足,开头的平行剪辑效率很高,一开头就定了一个基调就是这是一个动作片,其实本片是个文艺片只是有动作元素,也是韩国大片化一定程度为了类型而类型,是为了票房的折中,如果没有这么多动作元素,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票房,如果全篇就是和《锅盖头》一样就是一枪不开,实尾岛上逃离戏就是给他们逃跑了,最后因为被逃跑这些空军教官被清算被肃清,更有震撼感,现在的剧情有导演表达,后来实尾岛暴动薛景求和手下用的朝鲜军队用的58式突击步枪,正常韩国军队武器库为什么用朝鲜的武器,薛景求们唱着韩国民众听得懂的语言可是听不懂的歌就是朝鲜人了,这就是朝韩问题的本质,实尾岛就是朝鲜半岛,31个敢死队和空军教官就是朝鲜和韩国,上级让你们自相残杀就只能手足相残同胞互杀。

因为优点大家说的太多了,所以这里相对不足之处说的多一些,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我看到了韩国人对军政府和南北问题的思考,同样看到了电影技法的提升,我也相信我们的电影人只是不给拍,我们也有大量苦难和委屈想通过影视渠道来表达,不管是影视还是别的行业,技术迭代、产业进步、价值观进化都不是一步登天的,韩国电影可能讨论的东西是3.0的,是因为我们只能拍1.0的东西,哪怕现在差距都不大,可是举着红旗唱赞歌的东西多了,现在主流的导演头脑是不是也固化在1.0了,等自由真的来了,当下主流的创作者还能不能主流,我也想看看他们的结局。

 2 ) 《实尾岛》:拒绝被忽悠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我们还愿意探讨一二。伯格曼说,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繁华散尽,不过孤独一人。但有时候,根本不给你机会考虑,比如,在强大的国家面前,人的生命不过如草芥,这机器轻轻一碾,某些生命便灰飞烟灭。 这个电影讲了一个真相。这个故事里面有被国家耍了的死刑犯,有迂腐、无情的官员,看得我气不打一处来,觉得草民的确过于轻飘,不小心被忽悠了,还没得选,告状都没地方告去,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国家想搞刺杀,就让他们魔鬼训练,国家又想和平了,就想把他们干掉,他们奋起反扑,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 要说电影拍得惊心动魄,不只是前头大段铺排、浓墨重彩于死刑犯的死亡集训,还有片末,那只装了《实尾岛真相》的卷宗,和其他真相一起,被锁在柜子里,成为一个符号,再无人问津,而那些热烈绽放过的生命,甚至没留下个名字,前面的惨烈与后面的颓淡,两相对照,才让人惊心动魄。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而电影里的小民最后醒了。鲁迅早说过,唤醒铁屋子的人,只会教他们痛苦。这群人不得已走上了与国家抗争的道路,孤军奋战,还被打上共匪标签,终于还是死得不明不白。 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个人羸弱莫若一枚小小的棋子。 军队里没人性可言。可这个电影里有个特人性的指挥官。面临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他举枪自尽。还有那些死刑犯,劫了公共汽车开往青瓦台,最后让乘客下车,自己自爆,也特别光彩,唉,觉得还真是死得其所。生的不够伟大,死的还算光荣。 谁也不愿意被忽悠。即使是死刑犯,也不愿意,哪怕对方是国家。因为他们也珍藏母亲的老相片,也想留下个名字,并都拥有自己的故事。但是这样的事不会停止发生。因为历史是个喜欢恶作剧的孩子,而人呢,也难免被忽悠的命运。但不能因为这个就悲观厌世,那位自杀的指挥官,还有自爆的死刑犯们,都找到了他们的意义吧。

 3 ) 无鞘可置的利刃

实尾岛上的 684部队是韩国为了报复“1•21青瓦台袭击事件”而特意组织的敢死队。据维基百科资料表示“电影将31名成员描述为从全国死囚罪犯及流氓中抽选而成的死士,但也有队员遗族宣称成员多为受待遇吸引的一般民众。”而百度百科资料则表示“大部分敢死队员都是些肇事逃亡的卡车司机,汉城车站的黄牛贩子,冒牌和尚,流浪歌手,诈骗犯,酒鬼,马戏团团长,落魄的拳击运动员,睡在隧道里无家可归者等等流氓地痞式的人物,虽称不上是罪大恶极的犯人,但也是让警察极为头痛的难缠家伙。除此之外,另有5名队员是遭绑架的普通韩国人。”

如果那31名成员确实都是死囚,那他们原来便已经是死了的,这个必死的任务不但可以洗刷掉他们身上原本的污名,甚至还可以光宗耀祖,那在实尾岛那几年便可以说是借来的,虽然很冷血,但是被背叛的悲剧性与愤怒感相对地可能会有所降低(冷血点来讲啦),但悲剧性还是有的。但是如果这31名成员只是一些小型罪犯,或者是社会底层,甚至是被绑架的普通平民,那实在是太冤枉(尤其是被绑架的平民)。小型罪犯虽扰乱社会治安,但罪不至死;社会底层,投胎技术不济,出身不好也不是死罪啊;被绑架的普通人就更冤了,彩票不见得会中,死士训练团的锅倒是从天而降啊,还 TMD 地甩不掉,还被扣了顶爱国帽和光宗耀祖梦。

电影内描绘的正统军与敢死队日久建情,我是相信的。天有不测风云,以为飓风前夕,没想却晴空万里,之前防灾的措施用不上也是有的。飓风不刮了,防灾措施用不上了,要取消拆掉也不可厚非,至于是否要将材料给另寻他用,抑或收存以待将来不时之需,还是直接销毁呢,确实是有待考量的。不过 684 部队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却想一个轻飘飘的销毁命令便可以为可以轻易抹杀。

唉~朝鲜磨出来的剑,出鞘便离韩国总统府的直线距离不过百米,若非那可笑的黑色胶鞋和俘虏的泄密(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没准也得逞了;他们自己磨出来的利刃,无鞘可置,也无法任之默默荒废生锈,最后搞到要以自己的鲜血为祭来毁刃(据百度百科资料实尾岛上代陆军中尉及其他12名士兵被枪杀,而后一路杀往汉城的路上又导致了12位普通市民和警察的死亡。),虽然对最高统治者来说可能只是手指头不小心被一张废掉的文件给不小心划破了一点点点皮的级别。

一把好刀,可以用来砍杀敌人,也可以用以自裁,想开一点不想杀别人也不想砍自己的话,拿去切个菜做个饭行不行?虽然好刀未必会乐意,但也不用连商量都没有就毁刀啊。

另外,电影中有一幕提及两名队员跨岛强奸民女被处以极刑这一幕。本人首先是佩服导演,导演和编剧虽然怀着极其同情 684 部队的情怀 / 初衷来设计这剧本,但没有为了美化而特意省略掉 684部队在被闲置期间确实有两名队员跨岛强奸民女这一特不光彩的部分。虽然 684部队被憋了几年年,很憋屈,但是别人家的女儿在另一个岛上也没招谁惹谁啊(就算真的招蜂引蝶也不表示可以被随意欺辱,就连元朝时期的许衡都懂的“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道理,难道是现代人故意不懂的吗?),所以我个人对导演把这一幕处理得这么悲壮慷慨感觉特别不适。

同时个人也觉得这部电影的雄性荷尔蒙爆棚(男性军人电影很正常),演员的表演都很用力,认真来讲很多时候都觉得有点用力过猛了(也许是剧情需要吧)。

 4 ) 《实尾岛》观后

    20世纪60年代末,南北朝鲜之间局势紧张,双方都展开了疯狂的间谍与刺杀行动。1968年1月,南韩,因谋杀罪名成立而被判死刑的印禅,在行刑前突然被召到拘留室,特种部队军官曾魂告诉印禅,如果不想死的话,可以到西南部荒岛“实尾岛”接受特别军事训练。
  与此同时,另外30名死囚也接受了特种部队军官曾魂的条件,在死刑执行前获释,但要被送到宝尾岛执行特别任务。这三十一名死囚乘坐渔船到达实尾岛后,便在军官曾魂的宣布下,组成了以刺杀朝鲜元首金日成为目标的“684北派部队”,并随即接受一连串地狱式的体能和军事训练。
  死囚们在训练中,抱著为国家效忠的心态,抹平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这支部队变得团结而有凝聚力。在接受艰苦的训练之后,他们被秘密送放朝鲜,开始准备详细周密的刺杀计划。在离开的前一个晚上,所有的人都很兴奋,憧憬朝鲜的统一;憧憬著成为民族英雄,被人们记住;憧憬著亲人为自己自豪;憧憬著一切美好……然而,实际上远不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长时间的等待过后,只有饥肠辘辘,和对祖国的思念,而刺杀的命令却迟迟没有到来。三年后,韩国政府突然改变了政策,“684北派部队”计划被取消。为了保住刺杀金日成行动的秘密,国家下令歼灭684部队。仍然滞留朝鲜的三十一名死囚特别刺杀队员,顿时失去了任何依靠和支持,他们感到被国家出卖,不得不在敌国设法自救……
    如果可以的话,这当算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本人受爱国主义教育多年,对“战争题材”多少有点敬畏。但介绍里“80%的韩国人看过此片”这一句,吸引我最终决定下载下来看。它延续了韩国电影一贯的悲剧色彩却又暗含希望的结尾风格,但感觉上又却不尽相同。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英雄悲,总比“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情人悲更能打动人。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群死刑犯人,他们有著凶残的一面。他们不是圣人,为著各自的利益甚至仅仅是喜好进攻别人。在驶向海岛的船上,只一些小摩擦,就引得整船人参与其中的打斗,只有鸣枪才能使之平息。就是这样一些人组成的“军队”,涣散得象盘沙子。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他们一起踢球,进球了,欢呼庆祝;一起训练,虽然枯燥,还自娱自乐;一起战斗,决不落下任何一个战友。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的爱国之心,让他们改变,使离散得象沙子一样的人最终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特种部队。影片时时刻刻不在体现著爱国的情绪,艰苦的训练,对刺杀计划的盼望,多次高声合唱国歌……它们散布在影片的每个角落。用事实来说观点,让人听起来不觉厌烦。
    然而这些士兵却被自己深爱著的,愿意为他放弃生命的国家抛弃了。刺杀计划被取消,滞留战区的士兵无依无靠。为了保守住刺杀的秘密,一纸军令,更要歼灭整个684的士兵。这使长关陷入了矛盾之中。军令不可违背,自己要么亲手杀光部下,要么和他们一同被杀,任何同情都是不允许的。两派已经激烈冲突,最终再做争取占去上风。这一切被士兵无意中偷听到,少数之情人情绪激动,几次冲动的举动最终还是被克制住。在长官坐船离岛的时候,士兵中几个处于领导地位的小团体成员在岸边一次排开。“曹士官”“干吗?”“放假呀?”“我有这么好运吗?去办事”“今天,会回来吗?”“怎么了你们?”“大家想请你带些甜食回来,没什么事”“好,明天晚上前,我会带东西回来”“立正,敬礼”士兵齐刷刷对曹士官敬著军礼。双方对是视著,这次离开决定著几十个人的性命,士官心里清楚,士兵心里也清楚,但是双方都没有说破,所有言语都放在一个军礼中,是种信任的委托。士官回以注目礼,船起动离岸,但双方一直保持著,时间就在这是凝固。但最终,所有人都没能等到“明天晚上”的到来,主张歼灭一派开始行动,起义开始了。
    激战过后,士兵冲进了长官的房间,用枪指向他。长官安然地坐在桌子后面,“我的任务不仅是让684部队成为最强,并且要听命于国家国家命令我歼灭684部队,我被下令要杀你们。…………身为军人,执行命令是理所当然,但我的责任感,不能让我失信于你……走之前把我杀了,否则我别无选择,必须杀你。”士兵上好子弹,但视线已被夺眶而出的泪水模糊,枪口放下了,士兵转身想要离开,长官用手枪抵着自己的头,随后是一声巨响。士兵和士官们的关系,远不象表现出的那么糟。也许是因为军队中强调上下级关系,所以才让观众有了关系恶劣的错觉,而实际上呢?都是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其深厚的情意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次起义中,士兵获知了一件惊人的事情。原以为自己刺杀金日成成功后,自己是成就朝鲜统一的英雄,被世人记住。然而实际上在人们眼中,他们根本不存在。
    士兵靠自己的力量回到了韩国,劫持了一辆公共汽车向到汉城总统府驶进,迎接他们的是封锁。广播里将他们描绘成北韩游击队员,这伤透了他们的心,“他们会叫武装匪军去杀金日成?”
    国家太过急切要消灭这群匪军了,以至于不再多考虑公共汽车上的百姓。曹士官再次出现,承诺过的甜品掉落一地。但军队一听说“车上的人是我的部下”的时候,他被强行扣留。枪战过后,士兵全部受伤了,然而在他们的掩护下,百姓安然无恙。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没有人会记住他们。死是难免的,但不能没有名字的死去。士兵割破手指,在公共汽车的墙壁地面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赶走了车上的百姓,引爆了随身携带的手榴弹……
    在影片的结尾,这样写道“那些接受国家征召,准备慷慨赋役的人,31位被分裂的国家无情抛弃的受训者。为那些找寻身份,选择死所而呐喊的人,献上本片”。敢于正视历史的国家让人敬佩,而个人相比国家虽微不足道,可是未能死得其所,更让人愤慨。
    一部感动过后的影片,写些什么纪念。

 5 ) 背叛——一种宿命

    影片梗概:1968年1月,因谋杀罪名成立而被判死刑的In-chan在行刑前突然被召到拘留室,与特种部队军官Jae-hyun讨论替代死刑的条件──到西南部荒岛「实尾岛」接受特别军事训练。同时,另一名死囚Sang-pil亦在问吊后获救,并送往实尾岛。
   In-chan、Sang-pil和另外二十九名死囚乘坐渔船到达实尾岛后,便在Jae-hyun的宣布下组成了以刺杀朝鲜元首金日成为目标的「684北派部队」,并随即接受一连串地狱式的体能和军事训练。
   在训练期间,一众死囚每每会为小事发生磨擦而大打出手,但为了效忠国家仍然团结一致。可是在三年后,由于韩国政府国策的改变,「684北派部队」的计划被取消,三十一名队员则前途未卜。他们感到被国家出卖,于是设法自救。政府则防止这伙人对抗政府,下令一举歼灭他们。最后,「684北派部队」死于政府军的乱枪之下。
   
     电影中的「684北派部队」这一群特殊群体,因反叛始,也因反叛终。他们本是一群亡命之徒,因为对社会的叛逆而被判了死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们被当作弑君的工具,堂而皇之地被标榜到国家主义的高度,而他们自己觉得是在完成一件无尚荣光的使命。其实他们一直都被当作背叛的社会渣子,只不过都蒙在鼓里。
    当世事变迁,任务的流产,684北派部队的存在合理性就不复存在,也就是他们被利用的价值已经荡然无存,于是这一群人又被无情的放逐,抛弃。政府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促使他们急切要消灭之而后快。
    最终的对抗,这伙人开始思索置身的处境和命运。当明白一切的因果时候,叛离的精神促使他们最终走上了与政府分庭抗礼的背叛之路。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悲剧,很耐人寻味。背叛是一种宿命啊!

 6 ) 以统一的名义,韩国荧屏还将继续流血

刚看其他评论,得知是真实事件,就把推荐改成力荐了

拍得激情澎湃,雄浑震撼,这些显而易见得优点相信看过都会认同

我想说引申的几点联想,发散一下观感:

1,国家恐怖主义导致国家恐怖组织的诞生和茁壮成长。前者是政府中的强硬派采取的极端政策,后者是军队一旦和社会有所沟通(譬如本片中这样利用死囚改装训练成特种部队的情况),所必然导致的结果--现实里是本·拉登,荧屏上就是箭鱼行动或者战争之王中那样分不清国家敌人还是国家代理的国际猛禽

2,统一是韩国自由荧屏永远亢奋的主题。从生死谍变、太极旗飘扬的直接宣泄到海岸线、2009失去记忆这样的边缘申诉,分裂一直是这个民族持续半个世纪不肯承认的噩梦--无论南方、北方!

3,开始还想着如果让这19个无名战士进入汉城就好了,--那时还不知这是史实。在现在的好莱坞模板里,可以考虑这样的娱乐因素。另外,死囚犯这个题目想到《火烧岛》,--想想我们国家每天处决多少死刑犯,如果利用起来作为活死人干黑活儿的话。。

呃,就此打住,作人要厚道,非礼勿想了

 短评

摩加迪沙影评下推引 2021-11-16 (重温)人怕出名但更怕无名。名字这一符号到底代表什么?人一辈子到底在追寻什么?太多的人来不及思考,被生活着。个人命运在国家机器里微不足道,在时代洪流中悄无声息,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是特别的存在,每个人都在努力证明自己是最特别的。存在感貌似是人赖以存活的理由,如果人没有存在感,围绕在你身边的一切实像瞬间崩塌,只要自己存在就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舞台,然后开始自己的表演,不管演得如何,至少是演了,存在感就不可磨灭。然而一群人被活在缝隙里,缝隙随时可以被轻而易举的封闭,他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在乎他们。缝隙中的人他们一开始有目标,他们有存在感的活着,然而随着目标的消失,他们也无法存活。人活着总得有目标,否则就会迷失,我们用尽一生回忆自己是谁,寻找到自己。

6分钟前
  • 愚无尽
  • 推荐

渺小的个体就是当权者手中的一枚枚棋子,命运早就不是自己能掌控的!想要挣脱束缚,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故事不错,就是太沉重了!

8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实尾岛》,韩国导演康佑对国家伤疤的揭露,铸就了这场热血而又悲情的经典之作,对历史的还原,在面对所谓的国家利益面前,小人物不过只是棋子的隐痛,构筑着深刻的内在纵深,而政客的肮脏虚伪与敢死队员们义薄云天的羁绊更形成了电影鲜明的比照。

12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推荐

我爱这个国家可是这个国家不爱我。可以与《华丽的休假》以及《JSA共同警备区》同看。

16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轰轰烈烈的生与死,化作生锈的文件柜里的一本卷宗,淹没,无人知晓,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19分钟前
  • wlhui
  • 推荐

1971年8月23日发生的实尾岛事件,被掩盖近三十年。韩国影史上第一部超过1000万观众的电影。韩国政府直到2006年才发布关于此事的官方报告,2010年才向相关家属支付赔偿2.73亿韩元。存在争议的点是那31名684部队成员并非都是死囚犯,大部分是雇佣征召来的平民,甚至包括7名失踪男子。

24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回复平静…在统治者面前,个体人格永远都被元素化,沦为政治暗箱操作下毫无个性的牺牲品。31名死徒从加入计划的刹那,就是没有身份的无名无姓死士,可即便是死刑犯,在荣誉和历史责任面前也会回归到人性隽永的光辉时刻!即便是被法律剥夺自由的囚徒,内心深处也依旧对尊严怀揣梦想!

29分钟前
  • 大王亲自来巡山
  • 力荐

“我连国歌都记不起来了。”这段台词让人发人深省。里面有首歌叫“赤旗歌”,现在在韩国是禁歌,所以后来DVD版本当影片里的战士们唱这段歌的声音部分要么被韩国国歌代替要么被消音了。

34分钟前
  • 牛花
  • 力荐

韩国电影中的难得好片,男人的片子,音乐配的不错.

37分钟前
  • 润物
  • 推荐

关于罪犯和军人、忠诚和背叛、奉献和牺牲。当生命被轻易拨弄,特别是高高捧起又重重摔下,即便是死刑犯,又有几人能淡定从容。讽喻政府的辛辣片子,也正是这种创作的自由度成就了韩国今天文艺的繁荣。

39分钟前
  • 罗星月
  • 推荐

士兵只是棋子,有个好的题材和引子,但是,还是犯了韩国拍类似电影的通病,深度上浅尝辄止,煽情上挥霍无度。

41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对于自己国家历史的阴暗面,韩国影人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挖掘,将其以电影的方式赤裸裸地展现。让观者震惊。并在社会引起反响,甚至推动事件本身进展。《实尾岛》就是这样的影片。电影并非完美,也有乱煽情的老毛病。但在实地取景与还原残酷训练方面还是认真到位的。军人只是国家的可用可丢的棋子而已

46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三星半,有的地方太过力了

51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3.5聽聞歷史事件才看得這部電影,電影裡面吃的是人飯,現實中吃的是老鼠蟲子,喝的人骨酒。比起球場上歡呼的棒子球迷,顯然這些為國捐軀的死刑犯更有愛國情結。最後一幕才諷刺,就這麼蓋上了章,就斷言了這二十幾個人的一生。恐怖分子,死刑犯,沒人知道他們在實尾島做了什麼。

55分钟前
  • 还行

水中憋气那段,让我想起哈利波特火焰杯中的比赛和王牌特工中的特工测试。他们对宗中士敬礼,再回敬,让我对军人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突然悟到,也会这是导演故意要让我们看懂,军人和囚犯互相残杀却又互相不忍,像极了朝鲜和韩国。还想起来蝙蝠侠2时小丑妄图想让两船的囚犯和普通人按按钮开炸弹互相残杀,地位不同的两者因为觉悟极高的带头人开导,但之后其他人也乐于牺牲。还好我没放弃韩国真的,用一部电影告诉你什么叫表达言论自由。挺想看美国版,但是想的无间道就,还拿了奥斯卡,靠发火表达演技,奥斯卡我去你的吧

57分钟前
  • 冀舒頉
  • 力荐

实尾岛上负责训练他们的那位长官被迫置身于多重情法困境中无法自洽只能选择自杀,才是本片悲剧核心。他故意泄露上级要灭口的命令给684队员,又让队员亲耳聆听士官们的决定,固然是顾念情谊,但却把驻岛士兵置身于失去先机被屠杀的境地了。两边都一样是部属一样是人,凭什么去衡量?

58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就算东海沧沧成桑田,白头山崩难擎天,我们同心协力一往无前。初衷是为了取得性命,但当发现身份被剥夺了,名字被消除了,那么活下来的存在感呢?男人之间的手足情意,千尺深万丈高。羡慕。

59分钟前
  • 叽里呱啦
  • 力荐

我看过 并讲过几十遍

1小时前
  • 边城浪子
  • 力荐

韩国主旋律电影,看起来很威猛,实际格局很小,最后的升华也了了。从头到尾一张张面部抽筋的脸

1小时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只有在你直面死亡的时候,才真正有机会看清自己的人生和灵魂。韩国的战争片还是值得推荐的。{后半段字幕翻译的实在太操蛋,严重影响观影效果。}

1小时前
  • Augentropfe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