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逃我也逃1942

HD

主演:卡洛·朗白,杰克·本尼,罗伯特·斯塔克,菲利克斯·布雷萨特,莱昂内尔·阿特威尔,斯坦利·里吉斯,西戈·鲁曼,Tom Dugan,查尔斯·霍尔顿,George Lynn,Henry Victor,Maude Eburne,哈利韦尔·霍布斯,迈尔斯·曼德,鲁道夫·安德斯,Sven Hugo Borg,丹尼·鲍沙其,巴斯特·布罗迪,Alec Craig,赫尔穆特·丹丁,Jack Deery,Leslie Denison,詹姆斯·芬利森,贝丝·弗劳尔斯,Stuart Hall,莱兰·霍奇森,Shep Hought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德语年份:194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1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2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3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4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5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6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13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14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15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16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17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18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19你逃我也逃194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你逃我也逃194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波兰华沙有一个剧团,其中有一名演员Bronski(Tom Dugan 饰)极其擅长模仿德国纳粹领袖希特勒。Maria Tura(卡洛·朗白 Carole Lombard 饰)和Joseph Tura(杰克·本尼 Jack Benny 饰)是剧团里的一对夫妻,剧团最近正在上演《哈姆雷特》。演出间隙,Maria收到了一束鲜花,来自一个年轻的飞行员Stanislav Sobinski(罗伯特·斯塔克 Robert Stack 饰),趁着Joseph在舞台上念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的时候,她安排Sobinski进了后台,两人情愫暗生。然而不久后,纳粹侵略波兰,Sobinski只能前往作战。Sobinski所在队伍的领导是Siletsky教授,Sobinski想让Siletsky帮忙带封信给Maria,然而Siletsky却连著名女演员Maria都不认识,于是Sobinski开始对Siletsky产生了怀疑。Sobinski为了追踪Siletsky又回到华沙。而另一方面,Maria却被两个纳粹士兵带去见Siletsky,Siletsky对Maria也是心生爱慕,更希望Maria成为纳粹在波兰的间谍。Maria借故逃回家,却在家中意外的碰到了Sobinski和她的丈夫Josef,这段三角关系该如何收场,他们又要如何联手对抗纳粹?声生不息·家年华与博诺和边缘面对面: 大卫·莱特曼回归都柏林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好想做一次第二季戴手铐的旅客热血街区2015盲2017关于艾玛第一季不可饶恕2013寒栗大明按察使后传爬行异种老爷车大翻新第二季克拉伦斯之书小小飞虎队(2013)一个烂赌的传说粤语版再见王沥川性感女特工吸引力香巴拉深处无法停止·病态收藏癖喜马拉亚星粤语大考蒂米·菲列:错已铸成泰拳之痛玛姬学堂故事狂迷制造者:拉斯·冯·提尔力王粤语清白的复仇火之夜绝命毒师 第二季魔警粤语爱的故事 广州篇新闻记者兆治酒馆1983征服怒海奇葩追梦地狱之火楼奴三面夏娃友情以上泰语古战场传奇第四季HOTEL大饭店赛尔号大电影7:疯狂机器城欧比旺

 长篇影评

 1 ) 我看的第一部喜剧电影

放假前在CC98上看到有人推荐了《你逃我也逃》这部电影,里面有一句“擦脚布”台词令人印象深刻,可我现在找不到那个帖子了;电影从头看到尾也没见着那句经典台词,sigh。

100分钟的电影,刚好够我在回家的高铁上看完,中途甚至还能打个盹。这可以算我看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喜剧电影,而且很精彩,我的2020年Top 10预定!

这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老电影,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夕的波兰华沙,电影开篇是“希特勒”突然出现在华沙街头。与鸦雀无声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音调起伏抑扬顿挫的旁白,我不确定这是喜剧电影的固有特点还是用这欢乐的旁白来反衬战争带来的灾难与苦痛,抑或是当时的人们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环境里给苦兮兮的生活制造一点乐趣。不仅仅是旁白,影片的配乐也很出彩,一些音效是用乐器演奏模仿出来的,颇有《猫和老鼠》的味道。

办公室里,纳粹军官模样的人在套一个小孩子的话,试图从小朋友的口中获得其家人对元帅不满的罪证。这时“希特勒”出现了,他在众人大喊"Heil Hitler"之后,举起手接道:"Heil myself."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希特勒还能这么幽默?再看下去,噢,原来他不是真正的希特勒,而是一个试图给自己加句台词努力逗笑观众的演员Bronski。随后Bronski与导演就该不该为了逗笑观众而擅自加台词的问题发生争执。这个问题我是赞成Bronski的,在我看来剧本不应该一成不变,往往不少演员们在舞台上灵关一闪的临场发挥能成为一台戏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这也是看live的乐趣所在。如果剧本不能改动,那何不拍成电影在各地放映?

我想起去年三月份在杭州剧院看《摇滚莫扎特》,Rosenberg在给Salieri描述Mozart的歌剧时唱起《茉莉花》来,这和B站上官摄版本就不同(官摄版倒是玩了个法语梗,"Mozart est là"谐音"Mozarrrela",但如果照搬到中国来大家肯定听不懂)。还有日本许多动漫的声优见面会必不可少的现场配音环节,就我看过的一些event而言,像宫野真守、福山润一类声优总是少不了要临场发挥一番,往往也能博得观众的尖叫与欢笑。以及Westlife在演唱会上时常会把歌词中的地名改成他们开演唱会的地方……好像越说越偏了(噗

回到电影,这是关于一群演员如何用自己的演技骗过盖世太保并阻止华沙地下组织暴露的故事。男女主人公Joseph & Maria Tura都是剧团里的演员,年轻的飞行员Sobinski倾慕美丽的Maria,于是Maria让他在丈夫Joseph饰演的哈姆雷特念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时来化妆间找她。电影里Sobinski一共离席了两次,每次他起身,Joseph都会一边咬牙切齿念着台词一边瞪着Sobinski离开,在演出结束后还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噢,可怜人儿,他还不知道Sobinski只是去见他美丽的妻子而不是不接受他的演技(到底哪件事更坏一些?)。

人型提词器可太好笑了

和平的日子并不长久,战争爆发了,轰炸机来到华沙,剧院被炸成了废墟,"There was no censor to stop them." 两个演员Greenberg和Bronski在一边打扫一边感叹自己想说却没机会说出口的台词——

If you prick us, do we not bleed?

If you tickle us, do we not laugh?

If you poison us, do we not die?

If you wrong us, shall we not revenge?

这段台词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二人在哈姆雷特中饰演两个巡视士兵时,Greenberg感叹其实自己想演的是《威尼斯商人》中的Shylock,而现在只能扛着矛演一个小士兵;第二次是剧院被炸毁,二人离开防空洞上街看到纳粹士兵在街上走过,Greenberg说自己只希望还能有机会再拿起矛来;第三次是当Greenberg真的被纳粹包围时,他终于有机会说出那些话了,那一刻他并不是在演Shylock,他是代表所有华沙人民、所有犹太人在质问纳粹。这才是影片的灵魂所在呀!喜剧电影不应该只有无厘头的滑稽,让人笑中带泪才是我认为的优秀的作品。

Siletski教授是纳粹的间谍,他带着华沙地下组织的名单从英格兰来到华沙,见到Maria之后动了拉拢她做间谍的念头。奈何Maria的大醋坛子丈夫——the great great Polish actor Joseph Tura不愿意她的妻子冒险,于是这位伟大的演员亲自上阵,假扮Ehrhardt上校与Siletski见面。一边Joseph在和教授聊天,另一边他的剧团同伴们在想办法解决掉这个老奸巨猾的教授。而Joseph为了拖延时间不断在重复一个关于他名字的笑话,我以为他会露馅。可笑的是后来Joseph假扮Siletski教授去见真正的Ehrhardt上校时,上校亦是极有默契地在不断重提这个笑话:“他们叫我‘集中营’艾哈特?”(我真的爆笑)

Joseph这人也着实有趣,自他听说他的妻子在华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时,他开始逢人就问:“你知道伟大的波兰演员Joseph Tura吗?”大多数人说不知道,而知道的人(一名纳粹)这么回答他:“他(Joseph)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噢可怜人儿!

一群人把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咕咕真的太可爱了!太戳我笑点!
So, they call me "Concentration Camp" Ehrhardt? Hahahah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Ehrhardt上校了。这是个滑稽的人,他在Joseph假扮的教授面前甚至还开起了希特勒的玩笑。当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转述那些无知的人们的话而已。当他听到自己的属下Schultz已经射杀了可能的地下组织领导人时,他会吹胡子瞪眼指责属下,尽管他已经忘了是他本人下达了击毙的命令。说话不经大脑、爱责怪他人,这是一个形象非常鲜明的角色。每每看到他瞪大眼睛,仿佛下一秒就会喊来Schultz一顿叱咄。而Schultz,仿佛就是一个毫无自我意识的人,上校无论骂什么他都全盘接收(这也太卑微了吧……)再联系片尾Bronski又演起希特勒面无表情地指着飞机门让两个纳粹飞行员跳出去,没穿任何装备的两人大喊着"Heil Hitler"一跃而下。讽刺意味十足!

其实他们在说Schultz,但Joseph总是给人挖坑
特别佩服演Ehrhardt的演员,演得真好!
在他们跳下去之后,Bronski还感叹了一句“真听话”。讽刺意味十足!

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我看得很少,现在能想起来的只有《战马》、《冷山》、《血战钢锯岭》三部;对二战我更是没有了解,中学历史书上学过的东西大概都还给老师了。终归还是阅历太浅,看这部电影并不能获得更深刻的感受。但是开心的是我又知道了一位伟大导演——刘别谦,《你逃我也逃》这部电影可太有意思了!

2020年看的第二部电影,写的第三篇观后感。加油,寒假多多努力!最后放一条豆瓣上我很喜欢的短评作为结尾叭~

2020.01.20

 2 ) 又名《论有一个万人迷妻子的烦恼》

那么好看的老片子都不看,看什么烂片。 电影剧作满分,很多对话都有潜台词。每个人物都让人喜爱,甚至连结尾自杀的上尉也一样。如果现实也这么温情就好了。 开场希特勒,倒叙交待原委的手法在当时也很出众。许多桥段重复运用,以增加喜剧效果。

故事一直在冲突中进行,所以饶有趣味。开场是纳粹戏剧的演员争端,第三者飞行员的加入,战争爆发,间谍到来,飞行员投递讯息,教授与女主调情,男主、飞行员、女主的争执,教授与女主调情,教授与男主交锋,教授死亡,男主与上校交谈,(教授尸体发现)女主与上校交谈,女主找不到男主,(暴露)男主与上校交谈,发现尸体伪装,剧团的人与男主,逃亡计划,纳粹秘密营地,女主与上校,逃亡成功。处于不断的动作变化中。

电影约三分之一处,由于飞行员的发现教授真实身份,影片进入第二幕。约三分之二时,教授死亡,影片进入第三幕。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对话。

——那张照片,他应该像那张照片一样。

——可那张照片就是我的。

——我能在两分钟内扔下三吨炸药。

——真的吗?

——那让你感兴趣吗?

——当然了……

——我不想超越限度,可是我要抓住机会。你能允许我给你看看我的飞机吗?

——也许吧。

——我什么时候找你。

——明天两点到我家里,不,我更希望在机场见到你。

【德军即将入侵】

——这是阴谋,愚蠢的阴谋!

——不只是那样,这是犯罪。

——完全正确。他有一次在我演出的时候离开了。

——我们再也不用为纳粹戏剧担心了,现在纳粹党亲自来表演了,规模更大。

——没有办法阻止他们。

【女主观察字迹】

——我希望你能像那个Y一样,教授。

——他是伟大的伟大的波兰演员,约瑟夫杜拉,你应该听说过吧。

——不,没有。(两次)

——她丈夫是伟大的波兰演员,约瑟夫杜拉,你一定听说过吧。

——是的。

——战前我在华沙看到过他演舞台剧。

——真的吗?

——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真损)

TO BE OR NOT TO BE!的巧妙运用

纳粹戏剧的对词在之后又有出现,喜剧效果更胜。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经典台词的多次出现。

教授巧妙地套出飞行员家属信息。

教授与女主的第二次调情,以及伪造遗书的方式。

用死人作为秘密组织领导人。

教授的尸体被发现,男主却不知道,当他知道后,立刻当机立断用剪掉死者胡子的方式调换身份,并镇定自若地先试探着问其它东西,再转到胡子。欲擒故纵。

上校对斯库兹的恨(爱)。

结尾过于顺利地开挂,算是影片唯一的瑕疵吧。

 3 ) 挚爱小疯子—纪念卡洛.朗白(卡罗尔.隆巴德Carole Lombard)

纪念一下Mrs. Tura 扮演者卡洛.朗白,顺道缅怀一下她和克拉克.盖博的爱情。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来源是三四十年代的杂志、新闻报道以及粉丝网站和IMDB。

朗白是盖博一生挚爱的“小疯子”,他们1932年拍电影相识,1936年开始约会,1939年结婚,直到1942年朗白的飞机失事。他俩不玩心机爱情游戏,他们互诉衷肠只嫌时间不够,他们开怀大笑眼里只有对方。朗白是怎样的神奇女子?

人美:英德混血,金发碧眼,身材窈窕,面孔360度无死角。美到什么程度?盖博晚年回忆乱世佳人首映式,第一句话是:那天朗白好美,你真该看看别的女人望她的那种眼神。

心善:恋人鲁斯意外离世后,朗白整整七年假扮鲁斯定期写信给他生病的母亲,直到她自己遇难。在派拉蒙影业,她喜欢和大家聊天沟通,熟悉并关心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状况,身边人有困难她总是慷慨相助,替同事付医药费,帮犯错同事保住工作,资助孩子上学。她无私提携新人,说服美丽的女速记员学习表演,并亲自向大卫塞尔兹尼克推荐其参演电影。附近水灾后,她独自载满食品和衣物驱车前去帮助,回家后浑身是泥,吓坏好友。

率真:男孩性格,不矫情不造作。她说自己对待感情开诚布公,有问题就解决,解决不了会主动分手双方继续做朋友,她和第一任丈夫鲍威尔离婚后仍是好友。她初次与盖博合拍电影,虽有好感,但因双方已婚所以她丝毫未表露,正直正派(来源:Modern Screen magazine, May 1939)。盖博正式宣布与妻子分居一年后,他们才重新认识彼此。她不装淑女,常开怀大笑传递快乐,她讲话会爆粗口,直抒胸臆不加掩饰,希区柯克说从未见过哪个女士说话像朗白这样男性化。

幽默:超级开心果,她举办的派对总让宾客惊喜不断,她送出的礼物总是顽皮搞笑令人叫绝。盖博排练跳舞,她送他粉色芭蕾舞裙。朋友打来电话,她会用各种外国口音接电话说朗白不在家。盖博想乔装打扮躲避狂热粉丝,她郑重地说你那双大耳朵没戏。盖博演政治领袖帕内尔病危,她让人在片场播放歌曲“你这坏蛋,死了我才高兴”烘托气氛。

懂爱:她不是恋爱脑,却愿意奉献。她爱盖博就直接表白,送他画着爱心的汽车,送他刻着“我爱你”的金手链,盖博晚年时常戴着这个手链。她改变自己帮助爱人实现梦想,从时尚派对女王转型成陪伴丈夫打猎探险的农场主妇。她为盖博的事业出谋划策,帮他克服困难,成为他的依靠。盖博录制广播剧时,朗白在现场旁观,他不时望向她,眼里满是爱与默契。

健康活泼:她天生运动细胞发达,上学时运动会常常获奖,她擅长跳查尔斯顿舞,跑步、游泳、网球、骑马、高尔夫、滑水等样样在行,她短时间内学会了双向飞碟射击,迅速成为高手。她跟盖博和一帮男人打猎探险,常常徒步一整天,她让男人们睡木屋,自己缩在车里过夜。

热爱动物:她和盖博养了一堆动物,给动物起了名字,朗白早晨还会跟动物们问好。她和盖博吵架后会送对方一只鸽子讲和。有次盖博打猎回来竟送了她一只美洲狮幼崽。她参加大学函授课程学习农业和畜牧,与盖博一起建设自家农场,让动物们安居乐业。

头脑精明:她出道很早,商业头脑敏锐,深知好莱坞规则,以提高自己票房价值作为立身之本。她总是从制片人角度思考和行动,非常敬业,工作效率极高,从不掉链子,事业越来越旺。后来她索性不再和派拉蒙签约,而是自己单干,成为好莱坞早期的独立演员。她闲时在自家农场养鸡,还扩大生产,向周边居民售卖鸡蛋,盈利贴补家用。

富于谋略:她被哥伦比亚影业老板骚扰,便和导演想出计策,不撕破脸让对方知难而退。她擅长说服别人,能向制片人提出合理化建议陈述利弊,挽救影片免遭票房失败。她擅长谈判捍卫自身利益,与派拉蒙影业续约两次,每次谈判后加薪三倍,一跃成为好莱坞薪酬最高女星,且合同最宽松:她不用加班,可以自己挑选并修改剧本,可以选导演及配角等。这些待遇除嘉宝外其他女演员无人能及。

胆气十足:她少年时开车出游发生交通事故,挡风玻璃嵌入左脸,手术时,她没打麻药直接缝合(当时人们相信麻药不利于愈合,会毁了演员事业),令医生叹服。手术让她受挫,但她毫不气馁成功转型继续演艺事业。二战时,她挺身而出反对纳粹,巡回演讲售卖战争债券,筹集善款助力前线。

这个万里挑一的奇迹女孩让盖博念念不忘一辈子。盖博说过:我可以把生命和希望托付给小疯子,向她展示弱点,她从不让人失望。

 4 ) 金句台词节选

他是对马斯洛斯基的熟食店感兴趣吗?
不可能,他是个素食者
而且他并不总是在意他的饮食
有时候他会吞掉整个国家
这次他是想吞掉波兰吗?

他说他们以拿破仑的名字作为白兰地的名字
还用俾斯麦的名字作为青鱼的名字
那么,希特勒会是
一片奶酪

莱维奇先生,你是我不想吃的东西
你怎么能暗示我是个笨演员呢?

我没有眼睛吗?我没有手吗?
器官、感觉、尺度、影响、热情
吃同样的东西,被同样的武器伤害,遭受同样的疾病
如果刺穿我们,我们不会流血吗?
如果给我们挠痒痒,我们不会发笑吗?
如果给我们下毒,我们不会死去吗?

我去找杜伯什先生说:
他宣传新的戏剧时,把你的名字放在前面
是吗,亲爱的你真是太好了,不过我不在意
杜伯什先生就知道你会这样说
所以名字还是没有变

这是阴谋,愚蠢的阴谋
不只是那样,这是犯罪
他又一次在我演出的时候离开了!

我们在同一条船上
同一条船上?
那就让我作为一个水手问另一个水手几个问题吧
是什么错误的风把你吹到了我的拖鞋里?

最初你在我念对白时离开
接着走到我拖鞋里
现在你又质问我的爱国心
我是很好的波兰人
我爱我的祖国和我的拖鞋

他是怎么成为将军的?
他是空军司令戈林的姐夫

我真讨厌把我们国家的命运交到笨演员手中

他会怎么样?他会杀了我
我们会为你祈祷

等等
你去旅馆,我为你祈祷

他是伟大的波兰演员,约瑟夫杜拉
你应该听说过吧
不,没有

你不觉得这很有趣吗?
不,元首也不会觉得有趣
我不相信阿道夫希特勒会出现在熟食店

对不起,可是是你亲自签署的行刑命令
我每天要签署,那么多命令
我再也不能相信自己的手下了

她丈夫是伟大的波兰演员约瑟夫杜拉
你应该听说过吧
哦,是的
战前我在华沙看到过他演舞台剧
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
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你怎么敢让我陷入这种困境
我是谁都不能相信了
你下的命令
又把责任推到我身上
够了斯库兹,再见先生们

如果你演砸了,我们就会失败
如果你成功了,我还是不能保证什么

我尽了努力,同时也要感谢我的伙伴们
谢谢我的朋友们,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哪怕只有一点点

 5 ) 2022.11.12观影记录

仅供私人记录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仅供私人记录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

 6 ) 这部经典黑白喜剧电影,为何直到今天我们都大爱

如果说一个导演能把战争和喜剧结合得完美无缺,拍出最有料的喜剧电影,那这个人首推刘别谦了。今天推荐一部他的经典喜剧电影—《你逃我也逃》,或许在这里你会看到《无耻混蛋》和《虎口脱险》借鉴的影子。

有人说刘别谦是最会说故事的导演,那么,看完《你逃我也逃》后你也会非常赞同了

其实,单单是这部电影中演员的精彩表演,这部影片就足够值得你去珍藏,演员们的表演太难忘了!

当然,以上可不止是《你逃我也逃》成分一部经典喜剧电影的理由,这部电影出彩在对白严谨,音乐运用完美,巧用角色间的误会,戏中戏的首尾交接,以及对人性愚昧的讽刺,当然最让人津津乐道还是其精彩绝伦的台词!

不禁让人感慨,如此妙笔生活化的台词!太精彩了!真真真喜欢这些聪明人的作品啊

电影以台词取胜,很多幽默的笑料都是台词表达的,比如说剧中反复出现的“To Be or Not to Be”,莎士比亚简直被刘别谦玩坏了。看了电影我们就会知道,每当男主杜拉说出这句台词时,那个飞行员总是会当着他的面溜出去和他妻子会面!

相信看了这部电影后,以后只要再听到“To Be or Not to Be”,就会忍不住捧腹而笑了!

当然,希特勒也是逃不过的,剧中出现多次的那个比喻:“如果说拿破仑的名字作为白兰地的名字,俾斯麦的名字作为青鱼的名字的话,那么,希特勒会是一片奶酪”,也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扮演希特勒的那个演员布朗斯基在戏中戏时说的:“我自己万岁!”,尽是幽默和嘲讽。

也忘不了那个总是推卸责任的上校,每当有问题他就会类似“我再也不能相信自己的手下了的表达。

还有我比较喜欢的那一段玛利亚安慰杜拉时他们间的对话,如下:

杜拉:有人在我表演时离开了,告诉我玛利亚,我是没有吸引力了吗?

玛利亚:当然不是,亲爱的,也许他感觉不舒服,也许他必须要离开,也许他心脏病要发作,必须离开,不然他会死的!

杜拉:也许他已经死了!

刘别谦的喜剧表达便是这般,它不是一直到底的哈哈大笑,但是会小幽默不断,时不时的让你会心一笑,个人觉得他的喜剧是一种沉浸式的喜剧,很有代入感!

刘别谦的喜剧略高级,有些笑料含蓄隐晦,但出其不意又十分独到!

我喜欢这个欲言又止的桥段的设计,影片中有一处特别有意思,杜拉、玛利亚与飞行员结束坏话进行告别时,起先是丈夫杜拉先走出房门,飞行员走在后头,杜拉又返回来让飞行员先走(以防妻子玛利亚与飞行员说悄悄话啊)

还有当布朗斯基在华沙街头那段戏的呈现也很好玩。

布朗斯基扮演希特勒赫然出现在街头,导演先渲染特写群众的表情和反应,然后在交代布朗斯基这样做的原因(他在剧中认为自己希特勒扮的形象逼真,但导演不认可,于是他想出来扮演希特勒到大街上试看群众的效果)。

本来他的造型很像,大家都错以为是真的希特勒。后来出现一个小女孩对他说:“可以给我签个名吗?布朗斯基”,又造成了一种喜剧效果!

我喜欢这样的刘别谦式笔触,喜欢他以喜剧方式表达战争,以热忱之心去述说故事!

这样的刘别谦,真的是,让人难忘呢!

 短评

第一部刘别谦。1.在评论区感受到深入骨髓的孤独:我怕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看懂却全程没爆笑过的人了...2.作为我接触的第三位早期喜剧大师,刘与卓基之流差异明显。对比同为有声/二战的《大独裁者》,仍可见两者在语言与肢体性幽默的倾向分别,但戏剧共通。3.本片精神续集:《无耻混蛋》。

6分钟前
  • Ocap
  • 推荐

LUBITSCH万岁。大笑过之后想起那个总是跑龙套演配角的演员,他一直觉得自己能演好夏洛克,同伴总是嘲笑他一番,后来家园被德国人占领,两人连龙套都跑不了,在街上铲雪的时候,他又背诵起夏洛克那段经典的台词,这次同伴说,你能演好夏洛克了。经历过那些痛苦愤怒之后,我们才能真的写出读出那些诗行吧

11分钟前
  • 艾洛
  • 力荐

简直爆笑啊!这才是好喜剧啊,笑点一百年不过时!每一秒都满分!

1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刘别谦毫无疑问有天才,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让人捧腹和反思的尺度和转换上都把握地相当好。但是也不得不说,这种喜剧化的手法显得过于乐观了,一副隔岸观火的逍遥态度。

14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我真讨厌把我们国家的命运交到笨演员的手里“,最乐的部分是正乔装纳粹的演员会忽然分不清戏内外的身份,演哈姆莱特时台下总要重复跳出些喜剧状况,夸张、解构、反讽、利用巧合,想演《威尼斯商人》的龙套演员在不起眼的垃圾时间念了几次夏洛克的控诉,纯属夹带私货,是犹太导演内心最深最真的愤怒吧

18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to be …… or not to be…… ”没办法不喜欢这样的影片,设定有趣,幽默无处不在,各种冷嘲热讽,但或许是我笑点太高的缘故,始终没有感受到其他人那种或忍俊不禁或捧腹大笑。★★★★

22分钟前
  • Q。
  • 推荐

喜剧电影分两种:一种是刘别谦玩过的,一种是刘别谦玩剩下的

23分钟前
  • 锟斤拷
  • 力荐

年代的关系不免有些许瑕疵,夫妻关系的梗贯穿始终,最经典的第一是老公进房门,发现陌生男人在床那段逗逼死,第二是老公发现尸体,冷静解套一段牛逼死,那个年代的片子永远不要给主角设定一个固有印象,后面你会大吃一惊的! 一个演员知名度的梗,一个假胡子的戏中戏,还有官僚体系的迂腐,玩得十分溜。不过刘别谦touch好像在这一部没什么体现。

25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推荐

一根筋的醋坛子丈夫以高超演技拯救了一个国家,个中桥段太幽默了

26分钟前
  • 梦中的D
  • 推荐

What he did to Shakespear, we are now doing to Poland.

29分钟前
  • 皮革业
  • 力荐

#重看#完美的喜剧范式,绝妙的讽刺功力,教科书级别的剧本结构,超级优雅的刘式触点,举重若轻的尺度拿捏——喜剧模式覆盖的深沉家国主题,可谓是以四两拨千斤挑起泰山于顶的负载力,当之无愧且不会过时的泽被后世名作。将剧团人员配置/空间结构/剧作文本完美契合到现实的战争状态和对立冲突,一浪接一浪的戏剧性矛盾席卷而来,节奏丝滑顺畅,跌宕之起伏让人沉醉,是谓轻盈感;莎翁名句的反复运用,在不同场景承载不同功能,文本细节的对应着实值得称赞——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彰显其有效性,且在重复的节奏中“再创”倒映般的喜剧效果。每个人物都鲜活生动,主角自不必赘言,就连渴望出演夏洛克的小人物也被描摹得可怜又可爱——在戏剧和人生的舞台上,你们都是优秀的。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刘别谦式笔触果然不同凡响。相同题材中,[大独裁者][虎口脱险]笑点直接,本片则较为含蓄,兼具优雅、机智与玩世不恭感,昆汀[无耻混蛋]在致敬之余更为疯狂戏谑。影片节奏紧凑,毫无冷场,多处戏中戏反讽与幽默极为精妙。| 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我自己万岁。(9.5/10)

3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一波多折,层层推进,细节处处迷人,严肃、紧张、诙谐并存,有我喜欢的一切喜剧元素。刘别谦的绝妙台词令我不断在深夜大声发出阵阵惨笑(希望没有太扰民= =)“她的丈夫是伟大的波兰演员XXXXX,你一定听说过吧。”“是的,我看过他的舞台剧,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纳粹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43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反转再反转,好玩。Jack Benny老了长残了,不过眼神还是很逗趣。Robert Stack演这部的时候才23岁,英俊死了,要命啊(¯﹃¯)

45分钟前
  • 花岛仙藏
  • 推荐

To Be or Not to Be,土鳖拗孬土鳖,刘别谦导演作品,1942年的黑白片,教科书般的杰作,告诉你一个剧团怎么以自己方式愚弄第三帝国,正义怎么欺负邪恶。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在这电影上耗费每一分钟都是值得的,因为充满了魔术般的逆转和杂耍般的狂欢。——鹦鹉史航

46分钟前
  • 香蕉和芭乐
  • 力荐

刘别谦是个德国人,1942年二战还没结束就在美国拍了部讽刺纳粹德国的喜剧片。更重要的是,和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比起来,这部喜剧的笑点更加高级。刘别谦电影的魅力真是奇特。

50分钟前
  • 上世纪的云
  • 力荐

之前在《希特勒万岁,猪死了!》一书中读到此片的介绍,今终于一睹其风采。我在午夜4点非常享受这部69年前的电影,几乎笑到断气。精彩的剧情,战争的讽刺,让人喷饭的笑点、台词,大师刘别谦的指导,这是你一生中不可不看的电影。副作用是今后当你听到:“是生存还是毁灭”这句经典台词时,会爆笑。

55分钟前
  • 品客
  • 力荐

有别于卓别林和巴顿明显的肢体滑稽,刘别谦的喜剧就在于文本台词的出彩。严肃下的戏谑,整个剧院临时剧组现场演戏逃离魔掌,台词处处出梗,戏中戏的剧情天衣无缝。解构、巧合、错位、反讽,上下误会、左右逢源、临机应变的巧妙,这剧情这台词这桥段,纵使莎翁再世也不过如此!1942年呐,战争还没打完,德国人刘别谦就敢于如此讽刺纳粹,真厉害!8.9

60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脸盲者慎看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始祖级的戏中戏,无论是环环相扣的情节还是字字珠玑的台词都已经超神;看完这种电影会让人语言贫乏,只能默默在心里大叫一声好。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