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HD

主演:伍迪·艾伦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英语年份:198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1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2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3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4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5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6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13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14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15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16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17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18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19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城里的乌鸦没你想得那么吵

拍完此片,伍迪在戈达尔心里算是定性了,住在城市里叽叽喳喳的乌鸦.. 不吹不黑,戈达尔拍纪录片就那老几招,呕哑嘲哳的音乐,交叠莫名的蒙太奇,时不时还卡一下,情绪外化,内涵模糊,可谓手法粗糙但巧用,但反打镜头里老头本来是主角,感觉生叫给逼到沙发一角,像被审犯人一样,屡被自负者用言语和影像双重打断,可即使这种情况下,他仍然贡献了带着真情和灵感的如许金句,现记录如下: 1、长大后我就不喜欢在太阳下疯跑了,而是去一个黑漆漆的剧院,躲避光和热,尽管坐下然后穿越到任何地方,海盗船,大沙漠,曼哈顿大楼什么的,离开剧院,回到街上,有又是刺眼的阳光,让人很沮丧,你一下回到了现实 2、很多年轻人第一次看电影是在电视上看的,《公民凯恩》《2001漫游》在电视上看简直不可想象(我是在手机和电脑上看的...) 我被戈达尔的不讨好所吸引,但我热爱伍迪的紧张和坦诚,谈起电影,谈起纽约,谈起jazz,他结结巴巴吐出一地金句,只有看伍迪我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

看来我对戈达尔不讨好创造气质的吸引,仅限于他对自己的虚构角色上,知道交流不是易事你还不好好聊,逮着做啥实验,伍迪粉不爽。

看来纪录片有时候比剧情片,还牵动人感情。

 2 ) 关于乌鸦

乌鸦。《当戈达尔遇见伍迪.艾伦》

片头:我记得一位希腊作家告诉我,只有乌鸦能够离开森林,并随人类进驻城市。我就是这样。失去了我的朋友,他现在居住在城市,我在想我为什么写下这个,答案渐渐揭晓,原来,交流是件很难的事,须用卫星,在整个星球。后来我收到一张明信片和一张机票,邀请我去他那做客,于是我搭乘飞机去看望他,看是什么造就了这只乌鸦,他在城市还怎能唱歌。他一定在哪安了窝。现在又该唱些什么。

片尾:乌鸦注定住在了城市,住在豪宅,住在街道,住在车里。就这样。

 3 ) 住在城市的乌鸦

住在城市里的乌鸦

看完这部戈达尔和伍迪艾伦的对谈,我忽然就很想把其中一些对话和观点摘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篇摘抄,当然有一些是我自己的感受,可能有偏误,但也无所谓啦。戴爷说,与其学完之后毫无感悟,还不如误读、曲解,这样也算是一种解构和创造啦。

坦白讲,看完之后,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伍迪不是那只乌鸦,戈达尔才是那只乌鸦。这俩人根本没在一个频道上,各有各的幽默,几乎在自说自话,可能都不算对谈,也没有太多“纪录”的价值,倒是戈达尔占着主导权的优势,把自己的调侃和态度全都摆出来了。

其实我还梃喜欢这种稍显尖酸刻薄的幽默感,但很显然,戈达尔在这个声画实验的短片里,也用影像和剪辑把自己对伍迪的态度转变都变现出来了,以至于这个纪录短片“纪录”功能变模糊,更像是作者的一次创作。刚开始伍迪被戈达尔挤在沙发的角落,像审犯人一样,保持着冷漠的距离,伍迪也很拘谨。后面,伍迪逐渐有了面部特写,两人的关系好像缓和了一些,伍迪的真诚也显得更为动人。

伍迪表示,他不是很抗拒媒体,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媒体对他还是很宽容的。

伍迪在选择角色上很纠结,感觉他还是想拍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但好莱坞这些明星,有时候太过耀眼了,而且他想选择那些能演喜剧,但同时也能严肃的演员,这一点还是很难的,以至于他对美国的演员都有些绝望。

伍迪和戈达尔对于电影创作还是有本质的差别的,戈达尔是更侧重影像的电影,而伍迪似乎是把影像当成小说创作的工具。

关于斯坦式的表演体系,伍迪觉得,成熟演员先不说,对年轻的演员来说,放松身心地去表演,尽可能真实就很好了。

关于摄影,不同的摄影师会提供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表现方式,镜头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含义,这一点不谈啦。

伍迪在写剧本的时候,会在第一页,把他打算如何拍摄写清楚。

而在写人物的时候,我猜想,伍迪会保持每天都写作,但不会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写作的态度来进行剧本创作。他写一些人物,看了一些小说,再去写另外一些人物,再看小说或有其他的灵感,再回来写之前的那些人物。

长大后我就不喜欢在大太阳下疯跑了,而是去黑漆漆的电影院,躲避光和热,尽管坐下,然后穿越到任何地方。当我离开剧院时我是很沮丧的。回到街上,又看到刺眼的光,你一下子就回到了现实。电影(院)是一个逃避的地方,去规避糟糕的现实的地方。

关于电视,伍迪认为电视对电影有很糟糕的影响。他难以想象,现在很多年轻人第一次看电影竟然是在电视上,这对他来说很有罪恶感。电视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影习惯,周末,人们窝在家里,不出门,这也是一种逃避,但跟逃到电影里还不一样。电影里是一番全新的天地,而观影的观众盛装而来,热情讨论,那种感觉是很好的。但在家里,你只要把录影带塞进去,躺在沙发里就可以了,这会分散对电影的注意,他认为这是对电影的一种破坏。

接下来这段很有意思,我不确定我是否搞清楚了戈达尔要表达的是什么,所以我就把自己的理解加进去啦。戈达尔觉得,如果你去电影院,跟家人去也好,约姑娘去看也好,开始是很费劲的,如果你年轻的话,甚至还要先问你的父母,允不允许你去才行。但电视就很方便,也不需要请示,就在家里,打开电视就可以了,你的父母就在隔壁,甚至可以过来一块看,但这种情况反而是不自由的。在电影院里,周围漆黑一片,反而更加自由。

伍迪说,爱德利认为电视是个电器,而电影是种艺术。伍迪回忆,有很多电影院都被拆了,而这些电影院都给过他印象很深的回忆和情感。他小的时候,坐在这些空间里,看着幕布里那些高大的影像,那种冲击力,令人感动。老头说这些话时的表情真的很打动人。

戈达尔认为电视影响了他的创作,原因竟然是他认为电波释放的射线之类的东西会对他造成很大的破坏,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觉得伍迪有些尴尬或不能理解,在试图找些话题去缓解尴尬。伍迪对于电视和创作之间的关系看得很开啦,他觉得还好,反正做电影,对他来说,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是需要struggle才能完成的事。戈达尔在这里不厚道地用了很多跟struggle有关的图片。

接下来这段对话更有意思了,我觉得面对戈达尔的问题,老头好像越来越“难以理解”,他直接“缴械投降”,说自己不知道,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太真诚了。而戈达尔在这里用非常频繁的画面切换,加强了调侃的味道。

电影制作越到后期,伍迪就会越绝望,因为它离他最初的完美设想越来越远,当电影完成后,他看它就烦,哈哈哈哈哈哈,老头觉得,他当初设想这个创意,是多么完美啊,但拍着拍着,他就一点点地失去它了,到最后,甚至一点让人高兴的东西都没有了。所以,他从来不会看自己完成的电影,一做完,就扔开。笑死我了。

关于剪辑,老头开了个玩笑,他喜欢剪辑房,因为剪辑房很舒服哈哈哈哈哈,再也不用上街风吹日晒了!戈达尔在这里用了很强的音乐、频频闪变的图片来搅动对话,我甚至对他们都说了什么完全不感兴趣,也许的确感受到了情绪和态度,但内容完全忘,光,光,了,对,即便我一边看一边打字,也都忘光光了!

写到这里,我对戈达尔在最后用上伍迪的面部特写的意图的猜测也发生了转变,可能戈达尔并不是想表现伍迪的真诚,而完全是要展现伍迪的“窘迫”,嘶,这个疯老头。

最后,戈达尔把桌子上关于伍迪·艾伦的照片、书籍都收拾好,书重重、慢慢、轰响地放下,大概是表现,戈达尔对这只住在城市的老乌鸦的态度算是盖棺论定了吧,哈哈哈哈哈哈。

好,我这篇胡乱的摘抄也完事了,眼睛要瞎了,我要去滴眼药水了!

 4 ) 装逼可以 逼格得高

看了两遍终于明白了一点儿。。

首先是段落式字幕的运用应该是在模仿汉娜姐妹里字幕的运用 这个是一开始就被拿出来讨论的话题 只不过G把这种手法夸大(还没说完话就上字幕)以致影响对片子的理解 应该是想表达他对这种手法的不满吧

这个一开始他俩就吵上了 W的解释是他视自己更多为一个作家而不是导演 所以字幕更像是小说的章节标题

然后是电视等小屏幕媒体对电影的影响

W特别掏心掏肺地说了一堆他觉得电视的出现对电影工业就是个灾难
其实G是想说 你丫拍汉娜姐妹的那些画面就是被小屏幕媒体影响了啊
要是给你搁一个没电视的地方你肯定不会这么拍的啊啊啊
W只说了一句 这么形而上的问题 我没法儿回答 AKA去死吧你

然后就开心地到了最后
W又开始掏心掏肺地说 从有一个小点子到把电影整个儿拍完就是个毁梦的过程 越来越难看 一个故事写出来的时候有100分 拍出来可能就剩个40分
G当然不可能同意 他说我原来这么觉得现在早就不这么想啦
因为拍电影不是实现梦想的过程 而是在拍的过程中寻找梦想
所以哥的片儿拍出来都是100分的

就这样
这个对话结束了
G犯完贱拾掇拾掇回家了 W继续在他的城市唱着歌

 5 ) 伍迪艾伦???

本来很期待

美法差异吧 法国人脑子都不正常 全世界逼格他们最高 电影都是他们发明的 把访谈变成电影很让人不爽

为伍迪艾伦加一星 说的还挺在点上的

那个年代电影院可能挺好的 但我喜欢自己抱着电脑看 电影是很私人的东西 尤其我看的片子都不在影院上映 好吧就是懒

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导演和作品是两回事 翻译和戈达尔轮流说话的时候伍迪的表情可以p成下一个黑人问号了 两个导演互相讨论如果心态摆不平的话就是一场灾难 卧槽人家说一大堆你给人切断要搁现在直接撕逼了

不过最后我有点理解戈达尔 他是得多失望啊

乌鸦最终还是住在了豪宅 住在了车里 就这样

对电影人来说这是一个永恒的讨论 要不要去向现实让步

 短评

这段采访一点火花也没有,戈达尔常不礼貌地打断伍迪,伍迪的眼神时不时露出略带胆怯的神奇,看他蜷缩在沙发里的样子都觉得可怜,而且采访过程中也常出现两个人不理解彼此意思的情况。

2分钟前
  • Donna
  • 较差

(1)Godard风格的剪辑。(2)Woody一会儿看戈达尔一会儿看翻译的迷惘表情萌翻了。(3)字幕神翻译。(4)WA: 拍摄电影的过程就是眼看这自己最初的完美想法变得愈来愈糟。太对了。(5)"我喜欢剪辑室,因为那里不冷“, 好吧!

4分钟前
  • btr
  • 力荐

法片#400。戈达尔你就得瑟吧,就那几招玩太多遍就没意思了。p.s.我那么爱伍迪艾伦这片子都能看睡着,你妹。

7分钟前
  • 胤祥
  • 较差

戈达尔是愤老。。。一直在愤。。。

12分钟前
  • 七宝
  • 还行

伍迪艾伦说: TV is a terrible influence on movies.I know many young people who see films for the frist time on television...see "Citzen Kane" and "2001:A Space Odyssey"...for the frist time on televison.It's criminal to me!

17分钟前
  • 好奇心
  • 推荐

高达同志你干脆统统讲法文好了你D英文...

22分钟前
  • luc1en
  • 推荐

电视是一种电器,电影是一门艺术,前者形成了对电影创作者的打压,而两者的观影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伊丽莎白.泰勒与《Man of a Thousand Faces》的对比照很有效果。感谢何小沁的翻译~

2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俩射手对话碰撞擦出火花!哎哟妈呀戈达尔你咋才露那么一小会儿脸!!!看不够啊!!!!!!

29分钟前
  • 益暄
  • 推荐

两位大师的对话,非常有趣

34分钟前
  • 幸福超市总经理
  • 推荐

其实蛮想写他们两个人在作为角色扮演的表演时,在各自电影中的身份(即戈达尔在他电影中出演与无敌在他电影中出演与二者的换位/对谈)。但,还是算了。。。

36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戈达尔真是可爱

41分钟前
  • 红胡子
  • 推荐

mee woo all,巧合?

46分钟前
  • 小水
  • 推荐

注意每行字幕的字數(不超過16字),加注的方式很親切,但也要注意字數,anyway,聽譯還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只是雞蛋里挑骨頭而已。

48分钟前
  • 又又
  • 还行

戈达尔是在调戏伍迪艾伦吧~

49分钟前
  • 某茶君
  • 还行

完全不对等,戈达尔明显实在调戏伍迪艾伦,压迫性的问题,全程基本上对焦伍迪艾伦,放大缩小忽明忽暗像是拷问,影像拼贴加伍迪艾伦招牌爵士乐,赤裸裸的玩弄,亏伍迪艾伦那么认真的答了一堆,戈达尔不屑一顾。狂人戈达尔和纽约文青圈子派的伍迪艾伦完全不来火,想看伍迪艾伦对谈侯麦,应该会有趣点。

52分钟前
  • 甦醒 Nostalgia
  • 还行

戈达尔老打断肯定是故意的。他怎么可能安安心心拍个访谈呢?就算再知识分子,伍迪艾伦也是美国人……

53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还行

前景偶尔闪出个戈达尔把伍迪·艾伦挤得小小的,一脸严肃的小伍迪与有点恶搞的戈达尔。字幕,拼贴。他们也提到了电视与电影的区别,真是永远的痛啊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当极端解构主义遇上自我解构狂时,只能怒!!!

60分钟前
  • L.L
  • 推荐

戈达尔坚信,乌鸦就算住在城里,最大的特点还是叽叽喳喳。

1小时前
  • 黑狗成
  • 推荐

感觉woody夹在godard喋喋不休的法语以及同声传译之间,精神越来越涣散……

1小时前
  • noiseinside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