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完结

主演:斯科特·麦克纳里,何塞·马利亚·亚兹皮克,亚历杭德罗·埃达,阿方索·杜萨勒,梅拉·埃莫西约,曼努埃尔·马萨尔瓦,瓦格纳·马拉,克里斯汀·古托斯基,博·米尔乔夫,马特·莱斯切尔,何塞·祖尼加,路易斯·赫拉尔多·门德斯,阿尔维托·阿曼,David Paladino,Brett Edwards,坏痞兔,戈尔卡·莱斯奥萨,亚利桑德罗·富尔特,洛伦佐·法罗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墨西哥语言:英语年份:2021

 剧照

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1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2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3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4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5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6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13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14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15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16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17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18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19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毒枭墨西哥第三季 碎碎念

毒枭完结,延续了魔幻现实下的无力感。

空中之王的篇幅,相对少了,如何通过掌控渠道,控制了上游哥伦比亚货源。以及如何壮大成全球最大的毒枭。相反增加了与古巴女的感情,为最后的逃脱,找一个更被理解的理由;按照此剧的设定,倾向是伪造了整容身亡,而真隐匿于世间了。若果真如此,天空之王仍活于世上,看到此剧是何感觉。

记者与警察的两条支线,更凸显了无力感,虽与主剧情关系不大,但仍是毒枭背景下,从平民视角更形象的反映。

walt是毒枭六季中,最贴近的DEA,一次次失败,靠执念支撑自我,“我只是讨厌失败”,“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只是想努力stay even而已”。放弃女友参与的特种任务,到头来仍是为了政治,扫毒头号将军,却接受着贿赂,魔幻大陆。

本杰明家族,姐姐全季高光,稳定女军师,拉蒙帅了一季,结尾死仓促了

五月太帅,有勇有谋,现实中至今在逃;矮子已被移交美国监禁,再难越狱

藉由河湾的解释,了解为何上一季帕乔在监狱被杀。永恒猜疑链,与政府达成某种协议,无论协议的内容,其动作本身,便已构成猜疑。河湾老大说的不错,万一以后他变了呢?觉得监狱呆的不舒服?想出去找某位马子?人永远在变,在识别到异常之时,便应动手。可惜剧中的帕乔,实在太有型了。包括与空中之王的友情,不会超过生意,但也达到惺惺相惜的程度。

墨西哥毒枭,虽然行事更加凶狠,但始终透露着无力感。大人物的一句话,大毒枭变成全国追拿的要犯。六季毒枭,什么都没有发生改变,你方唱罢我登台

 2 ) 时代的灰,落在毒枭头上也是一座山:Mexico femicide & NAFTA

Narcos Mexico 3,作为毒枭系列的最终季,采用了和前作不尽相同的叙述方式。剧本不再只着眼于塑造毒枭或者探员,而是借由塑造人物来塑造时代— 以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中心的时代。

因此,不少人觉得多余的记者和警察的支线,正是用来丰富历史语境的。

出于好奇,在看完剧后我搜索了墨西哥femicide(针对女性的谋杀)相关信息,没想到数不清的惨案呈现在我眼前,且直到今天femicide都是拉美地区一大问题。

随着NAFTA生效,Juarez 地区的femicide事件徒增(尽管具体数据仍然是个谜)。剧里也展示了部分原因: 美国工厂为寻求廉价劳动力搬迁到墨西哥,并且大量雇佣当地女性(因为女工更便宜)。这样看似给予女性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因相关法律并不完善,以及墨西哥当局对弱势群体的忽略,外出工作的女性在工厂或上班途中频繁受害。

drug war 无疑也是femicide暴增的原因之一。在一个暴力被寻常化的地方,忽略发生在弱势群体上的暴力就显得理所当然。

剧中Victor是唯一在乎失踪女孩的警察,在他以为终于抓住连环杀人犯的时候,更多的女性尸体又出现在眼前。

作为新自由主义的里程碑,NAFTA通常与“自由贸易”,“公平竞争”这些听起来光鲜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但现实是NAFTA严重冲击了墨西哥原本的产业,大量人口,尤其农民,被迫离开家乡去往城市谋生,最终在城市的贫困里挣扎。

在父权和新自由主义的双重冲击下,女性就这样逐渐被吞噬,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看不见的角落里。

那些在NAFTA签署会议上洋溢着的笑脸,又怎么会在乎那些不被看到的苦难,不被听到的的哭声。反正,历史的车轮总会在女性和其他弱势群体的血与泪中继续前进。

NAFTA签署照片

 3 ) 常年混迹恐怖网站的表示墨西哥毒枭堪称现代世界上最残忍的

高能预警,以下是墨西哥毒贩残忍行径的文字描述,不适者请勿观看。

此评无关剧情,只是有感而发

当初是确实好奇,之后就是隔三差五的想知道这世界哪里又发生了啥不好的事情

之前没感觉,现在真的是对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句话理解深刻。

为什么说墨西哥毒贩们堪称现代世界上最残暴的畜生呢?

因为他们的酷刑太凶残了!

如果你对墨西哥毒贩有过了解,那么你一定不会陌生一个臭名昭著的视频。

视频内容是墨西哥父子被剥皮掏心

具体内容就是当着儿子的面把父亲斩首,而后把少年胸以下的皮肉撕掉,肋骨全暴露掰断,最后匕首捅进胸膛,将心活掏了出来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网站榜单上的几乎全部是墨西哥卡特尔拍的虐杀视频

我都不敢看,只敢扫个标题看看介绍

就在前段时间,又出来几个视频,内容是卡特尔屠宰一群活人,就是一堆人等着被屠戮

视频内容是他们从人群中拽出来一个,直接用弯刀从大腿根开始割,受害者的惨叫简直惨绝人寰,加害者真就跟屠宰猪一样,把人的两条双腿割断,然后是双手,最后是头,后面那些人眼睁睁的看着,在是否自己就是下一个的恐惧中度过。

还有一个是他们活烧人脸,据评论说是先剥下脸上的皮肉,然后倒上酒精,打火机点燃

太惨了

这群畜生为了卖产品,已经彻底疯了

这群魔鬼真的该下地狱

我现在就希望有人把这群畜生灭了

太反人类了

墨西哥,一个倒给我钱我都不会去的国家

墨西哥毒贩,一个反人类的组织

希望看此剧者认清墨西哥毒贩是一群什么畜生。

 4 ) feminicide的支线。

以前看《毒枭》,都是男人的视角,不管是墨西哥、哥伦比亚还是美国和DEA、CIA的角色,还是国内政治经济的腐败。但是第三季,也就是最后一季《毒枭》,有一条非常奇怪的、散漫的、与毒枭看上去非常无关的线索:一个墨西哥男性警察,受一个老妇人所托,追查失踪的Jualez的工厂女性,故事的最后他找到了那个强奸犯和杀人者,并处决了这个禽兽——但绝望的事,女性仍然在消失。他最后绝望地意识到,原来他抓到的那个人,只是许许多多进行“女性屠杀”(feminicide)的人中的一个。许多《毒枭》老观众不知道这条线的意义,也觉得这一部太散漫,不好看。我也是最近上了一个墨西哥访问教授的课之后,才开始知道,原来这在拉美有多么普遍,以及拉美的女权主义者们做了多少的牺牲和努力,来对抗“女性屠杀”,才明白《毒枭》这条散漫的“支线”的价值。

 5 ) 毒品只是那个时代的镜子

如果说毒枭前几季还有名义上的胜利的话,那这一季就差把毒品战争的失败写在脸上了。与哥伦比亚不同的是,墨西哥系列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多的则是在魔幻现实主义之下的致郁与无力感。剧中四条线上的每一个角色都想努力改变些什么,但到头来唯一能做的只是在这动荡的局势中被现实牵着鼻子走。

上一季就对毒枭死咬不放的沃尔特在这里别说抓阿曼多还是其他毒枭,到最后他连一个证人都救不下来。失败几乎占据了他的人生,无论是自己的职业还是感情生活。满腔怒火却找不到对象,拼命渴求一场胜利却什么都得不到,沃尔特这个形象大概是DEA在这场战争中的最合适的映射。

作为监督公权力的记者即使揪出了腐败的将军,把真相暴晒在了公众眼前,但实质上到结尾她也根本碰不到幕后黑手的一根汗毛。作为这部剧最大BOSS的汉克善始善终,彻底贯彻了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句台词。

人性尚存的墨西哥警察将自己的性命赌上也不能阻止华雷斯女工被害的现实,因为这个环境已经烂到根了。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他的努力什么也改变不了。而在他决定替DEA收集情报的那一刻起,他也选择了自己无法逃避的命运。没有救赎,更多的只是徒劳。

在这片交织着腐败与暴力的土地上,这些毒枭的命运不是死在枪口之下就是在牢里度过余生,而早已预见结局的阿曼多也无法更改这种宿命。当然了,旧王倒下,新王登台。华雷斯集团就如同哥伦比亚的卡利,倒下之后自然会有蒂华纳和锡那罗亚弥补这个空隙,毒枭也许会消失,但毒品不会。

这四条主线在毒品战争的棱镜之下完整地勾勒出了一个在全球化时代浪潮下既混乱又黑暗的墨西哥,毒品只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没有胜利,也没有奇迹,只有失落与惆怅。

 6 ) 《蒂华纳之声》女记者原型阿德拉-纳瓦罗-贝洛

ta是一本墨西哥杂志,每周五由Choix Editores在蒂华纳出版。[2] Zeta主要在下加利福尼亚州的蒂华纳、特卡特、罗萨里托、恩塞纳达和墨西卡利等城市发行。

它由被称为 "现代墨西哥新闻业精神教父 "的赫苏斯-布兰科内拉斯(Jesús Blancornelas)[3][4]与赫克托-费利克斯-米兰达(Héctor Félix Miranda)和弗朗西斯科-奥尔蒂斯-弗朗哥(Francisco Ortiz Franco)于1980年创办。该杂志定期对地方和联邦政府的腐败以及有组织犯罪和毒品贩运进行曝光,导致其工作人员受到许多威胁和攻击。费利克斯在1988年被政治家豪尔赫-汉克-罗恩的保镖谋杀,而奥尔蒂斯在2004年被暗杀,显然是因为他对蒂华纳卡特尔的报道。1997年,布兰科内拉斯也遭到了枪手的伏击;虽然他的一名保镖被杀,但布兰科内拉斯设法在伤势中幸存下来。2006年布兰科内拉斯死于胃癌后,阿德拉-纳瓦罗-贝洛成为泽塔的主编。布朗科内拉斯和纳瓦罗都因其在该杂志的工作而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

一半以上为Zeta工作的记者报道体育赛事、娱乐和艺术,但报纸的头版报道是关于贩毒和政治腐败。[1] 自创建以来,报纸记录了墨西哥最古老的贩毒组织之一--蒂华纳卡特尔的崛起和运作情况。

1977年,布兰科内拉斯创办了独立报纸ABC。该报雇用了未来zeta的联合创始人米兰达,他当时是一名专栏作家,以 "Félix el Gato"的名义批评当地的政治家。这些专栏最终激怒了下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和墨西哥前总统何塞-洛佩斯-波蒂略,以至于政府命令布兰科内拉斯解雇米兰达,并禁止报纸发行。 [5][6] 当布兰科内拉斯拒绝时,一支特警队被派去接管该报纸的办公室,借口是解决劳动纠纷。 [3][5] 布兰科内拉斯逃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定居下来。

赫苏斯-布兰科内拉斯,zeta周刊的创始人之一

赫克托-费利克斯-米兰达,zeta创始人,1988年被枪杀

电视剧中《蒂华纳之声》报社总编拉蒙 · 萨尔加多(亚历杭德罗 · 弗斯饰演)原型就是布兰科内拉斯

1980年,布兰科内拉斯带着他和赫克托-费利克斯-米兰达共同创办的《Zeta》周刊重新出现。 [7] 该杂志在美国印刷,然后越过边境偷运到墨西哥。 [6]

几年后,他们在蒂华纳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地位。 [8] 通过该杂志,两人继续调查有组织犯罪和腐败。 [7] 该杂志在1985年刊登了一篇关于当地警察守卫一个装满大麻的仓库的封面故事;该故事首次报道了蒂华纳卡特尔的未来领导人,阿雷拉诺-费利克斯兄弟。在布兰科内拉斯发现便衣警察买下了该期杂志的所有20,000份拷贝后,Zeta在 "审查!"的标题下重新出版了该期杂志[3]。 1987年,Zeta杂志经历了一次袭击,一天早上,两名乘坐棕色丰田皮卡的男子向设施开火。

1994年,zeta发表了关于路易斯-唐纳德-科洛西奥被暗杀的调查报告;尽管有关于此案的阴谋论,但该杂志认为,枪击事件是个人所为。

除了担任编辑外,赫克托-费利克斯-米兰达还开设了一个名为 "一点东西 "的专栏,讽刺和批评政府官员,特别是长期执政的革命制度党的官员。他特别针对前墨西哥城市长的儿子、蒂华纳赛马场的老板豪尔赫-汉克-罗恩。

费利克斯于1988年被枪杀。[10] 汉克-罗恩的阿瓜-卡连特赛马场的两名警卫后来被认定为谋杀。

在接下来的18年里,布兰科内拉斯把菲利克斯的名字留在了Zeta的刊头上,并打上了一个黑色的十字。 [11] 他还在每期杂志上以菲利克斯的 "署名 "发表整版广告,询问汉克-罗恩为什么杀害了菲利克斯。

影片中报社主编与被杀的专栏作家的合影,作家的原型就是赫克托-费利克斯-米兰达

1997年在蒂华纳,布兰科内拉斯在发表了一张大毒枭拉蒙-阿雷拉诺-费利克斯的照片后,遭到蒂华纳卡特尔的枪手伏击并受伤。 [3] 当袭击者向他的汽车开火时,布兰科内拉斯几乎被打死,他的腹部受伤,他的司机兼保镖路易斯-瓦莱罗-埃利萨尔德为保护他而死,成功杀死了其中一名枪手。 [4][12] 布兰科内拉斯在他的余生中一直遭受着伤病的并发症。 [7][13] 在这次袭击中,布兰科内拉斯的汽车被击中180多次,但只有四颗子弹射入记者的身体。而瓦莱罗则被击中38次。

布朗科内拉斯的工作性质迫使他过着 "自我软禁 "的生活,只有在墨西哥军队的多名特种部队保镖的陪同下,才能前往他的工作地点和家中。 [4][15] 以前对记者的袭击很少得到报道,而布兰科内拉斯的暗杀企图却登上了墨西哥大多数报纸的头版,并被电视和电台报道。 [16] 这一企图也引发了国际关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和国家公共电台都对其进行了广泛报道。由于公众的强烈要求,墨西哥当局决定向总检察长办公室报告这次袭击,该办公室比州当局拥有更多的资源。

布朗科内拉斯伤愈后,又回到了zeta杂志的出版工作中。[15] 布朗科内拉斯一家在他们的一层楼的房子里竖起了一面巨大的砖墙,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措施;在房子外面,一个中队的军人守卫着他们家,还有一些人保护着zeta的办公室。截至1998年,该报的高级编辑以及布兰科内拉斯的三个儿子都随时受到当局的保护。

2004年6月22日,奥尔蒂斯在开车时被蒙面枪手连开三枪,当时他的儿子和女儿(9岁和11岁)都看到了。 [11][19] 联邦检察官后来将这起谋杀案与阿雷拉诺-菲利克斯家族的蒂华纳卡特尔联系起来,而奥尔蒂斯对该组织的报道是可能的动机。 11]2011年4月,zeta的新编辑阿德拉 · 纳瓦罗 · 贝洛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报道,称该报从卡特尔的路易斯 · 阿尔贝托 · 萨拉查 · 维加那里得知,贩毒集团首脑哈维尔 · 阿雷利亚诺 · 费利克斯在奥尔蒂斯公布了该组织成员的照片后,亲自下令谋杀。[20]

布朗科内拉斯因其在Zeta的工作而赢得了多个国际奖项,包括1996年美国保护记者委员会的国际新闻自由奖[26]和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吉列尔莫-卡诺世界新闻自由奖。[27]2000年,他被评为总部设在奥地利的国际新闻学会前50年的世界新闻自由英雄之一。[28]

路易莎·鲁比诺饰演的女记者安德里亚·努涅斯,原型就是zeta周刊总经理纳瓦罗

zeta周刊总经理纳瓦罗

阿德拉-纳瓦罗-贝洛(Adela Navarro Bello)(1968 年出生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蒂华纳)[1] 是一名墨西哥记者,也是蒂华纳周刊 Zeta 的总经理。 [2] Zeta 成立于 1980 年,是为数不多的经常报道墨西哥边境城市有组织犯罪、贩毒和腐败的出版物之一。为 Zeta 工作的多名编辑和记者被谋杀,其中包括 Zeta 的联合创始人埃克托·费利克斯·米兰达 (Héctor Félix Miranda) 和联合编辑弗朗西斯科·奥尔蒂斯·弗兰科 (Francisco Ortiz Franco)。 [2]

纳瓦罗对写作的热情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她是在一个充满书籍的房子里度过的。[3] 她的父亲是一个卖地毯的,每天至少读四份报纸

在大学里,她主修传播专业。在大学期间,提华纳著名的调查记者赫苏斯-布兰科内拉斯(Jesús Blancornelas)前来讲学,纳瓦罗跟他说希望到Zeta报道政治。 纳瓦罗于1990年被录用,[4] 布兰科内拉斯成为她的导师。

在担任Zeta的管理职位之前,纳瓦罗曾担任该杂志的记者,报道1994年恰帕斯冲突。虽然她早期的报道集中在墨西哥长期执政的革命制度党(PRI),但在国家行动党(PAN)成员上台后,她也开始报道该党的腐败问题。 1994年,纳瓦罗成为该报5人编辑团队中的第一位女性。

2006年,布兰科内拉斯死于癌症,将杂志的控制权留给了纳瓦罗和他的儿子塞萨尔-雷内-布兰科-比利亚隆。[3] 布兰科内拉斯对他的几位编辑的死亡感到厌倦,开始怀疑zeta促进变革的能力,并曾考虑随着他的死亡关闭杂志,但纳瓦罗和布兰科劝说他让杂志继续下去。

作为该杂志的新经理,纳瓦罗延续了布兰科内拉斯对有组织犯罪进行高风险报道的传统,他说:"每次记者自我审查,整个社会都会损失。"[4] 她监督了对前蒂华纳市长豪尔赫-汉克-罗恩的调查,他的卫兵谋杀了zeta专栏作家和联合创始人埃克托-费利克斯-米兰达。 [7][8] 2011年汉克因非法武器指控被捕后,该杂志公布了在其家中发现的88支枪的详细信息和序列号;该期杂志销售一空,页面浏览量导致该杂志的网站崩溃。虽然汉克因缺乏证据而被释放,但纳瓦罗继续要求逮捕他,因为他参与了菲利克斯的谋杀案[8] 。

zeta在2009年和2010年被批评为过于同情墨西哥军队,没有报道其涉嫌侵犯人权的行为;该杂志每年都将一位军队将军评为 "年度人物"。

2010年1月,美国执法部门通报纳瓦罗受到来自蒂华纳卡特尔的死亡威胁,导致墨西哥政府为她指派了7名士兵作为保镖。[3] 一个月后,10人因策划针对zeta办公室的手榴弹袭击而被捕。

2007年,纳瓦罗获得了保护记者委员会颁发的国际新闻自由奖。该奖项授予那些在面对攻击、威胁或监禁时表现出捍卫新闻自由勇气的记者。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还制作了一个关于纳瓦罗-贝洛和zeta的简短视频。[2][10] 她还获得了2011年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的新闻勇气奖。

1999年,纳瓦罗受美国国务院委托,进行了以 "移民 "为主题的美国六城市巡回演讲。 [5] 她还被授予2008年西班牙国家颁发的奥尔特加-加塞特奖;2009年阿根廷《编辑报》颁发的国际新闻自由奖;以及2009年意大利费拉拉国际节的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亚奖。 [11] 2010年,密苏里新闻学院授予她密苏里新闻业杰出服务荣誉奖。

2012年,她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FP全球100大思想家。 [12] 次年,她被《福布斯》杂志列为 "墨西哥最有权势的50位女性 "之一。

纳瓦罗和zeta在贝尔纳多-鲁伊斯(Bernardo Ruiz)的纪录片《记者》(Reportero)中被介绍14] 。

//en.wikipedia.org/wiki/Adela_Navarro_Bello

《蒂华纳之声》的原型zeta的新闻网站

//zetatijuana.com/

2019年zeta记者合影

 短评

1、这部剧要回答的问题是,事情是怎么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而不是要拍《史记•毒枭列传》。编剧应该是想结束这个系列了,因为从创作的角度讲,这个主题已经讲清楚了,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的特征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了,再拍下去就是重复自身。2、这季要展现的是“你的绝望,超乎你想象”。不仅仅是剧中角色努力过后的绝望,我相信编剧在了解到事情的部分真相后,也会很绝望。如果说初衷是“让大家知道真相”,那么问题已经变成了“知道了又怎样”。3、当代毒枭已经不再像Pablo那样具有偶像意义,他们只是一个符号,谁做老大已经没有区别,机器会继续运转。4、天网、人脸识别、手机实名认证、汽车强制定位等等,这些方法如果用在墨西哥不知道是怎样的效果?请海康威视等相关上市公司及时开拓墨西哥市场,助力股价再上新台阶。

4分钟前
  • 马孔多弗洛伊德
  • 力荐

一气呵成宛如教科书范本的流畅作品这是我可以看的吗www (惨淡的收尾 意料之中的结局 对Walt终究是一声叹息 走上薄冰般的钢丝却上瘾的探员 身心俱疲 吹替人选除了津叔别无其二 句末细微无奈语气真的很绝 啊 想搞同人了

9分钟前
  • raku
  • 力荐

如果说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书籍是《百年孤独》,毒枭系列可以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电视剧的代表之作。

11分钟前
  • 三尺旧巷
  • 力荐

Félix倒台后陷入各方争霸 没有绝对“老大中的老大”一样的主心骨人物 所以变为多线叙事展现全貌也是很合理的做法 从政府军方最高层的贪腐阴谋权力游戏「可配合观看“犯罪日记:暗杀科洛西奥”」 到针对女性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可配合观看“一名母亲的三重死亡”」 虽然演的是二三十年前发生的事 但放眼今天的墨西哥 毒贩依旧猖獗 竞选常出血案 记者用命调查 每年至少将近四千女性死于谋杀 只可惜现实中日复一日的悲剧 不能像电视剧一样在歌声中画上句点。 (北谷掌门对天空之王: 你和Pacho 你俩的...“关系” 我:原来大家都察觉出两位每次见面就像约会 隔空讲电话宛如调情) (饰演Pablo Escobar的Wagner Moura这次还专门回来参与执导了两集 整个系列可谓是有始有终)

12分钟前
  • 水包酱
  • 力荐

计划生育片,就是不论你拉多少仇恨立多少flag,人多就是力量大,说的就是你阿里兰诺家的7男4女组合,从米格尔倒台,巴勃罗死掉,卡利覆灭,阿曼多意外死掉,到后来矮子上位,换了一茬子大毒枭,就他们还活着,服了。总之,多生孩子吧,连贩毒都有前途。

15分钟前
  • 囧囧囧先生
  • 推荐

很难想象剧中的美国此时正在上映《老友记》第一季。

16分钟前
  • RioLia
  • 力荐

“知道上帝怎么看待钱的吗?看看他把钱给了什么人。”

18分钟前
  • wwkks
  • 力荐

最大的问题是毒枭们都太帅了。。。姓Felix那一大家子 pacho 天空之王 然后这季新人El mayo简直就是马修古迪墨西哥分迪

22分钟前
  • 江边一只鸟
  • 力荐

西班牙语在荧屏有2种“口音”:一种叫《纸房子》,另一种叫《毒枭》。

25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这一季非常棒,比前两季更要出色,netfilx最强剧。

27分钟前
  • 熊仔面
  • 力荐

这剧似乎暗示Amado金蝉脱壳假死逃了

31分钟前
  • headradio
  • 推荐

看着那么多连插叙手法都看不懂的屑在那喊叫不过瘾而打低分,真心心痛,那这里就必须5星打回来了。这一季观看的的黑暗和憋屈程度比墨西哥前两季的总和还要多很多,从毒枭第三季卡利集团开始导演团队就试图描绘一个立体、非黑即白的世界(没错,就是很多人开始感觉不如前两季Pablo挥金如土杀人如麻痛快了),到了这一季,更是复杂得无以复加,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局限内跌跌撞撞,每个人都在求不得的执念中苦苦挣扎,阿曼多千算万算终究差天半子。牛逼,太牛逼了。感谢网飞拍了这么牛逼的剧,并且一口气全放了出来!

36分钟前
  • 祖天德
  • 力荐

最差一季,可能墨西哥最后一季。以矮子和菲利克斯家族利益冲突为主,叙事节奏让矮子等角色失去原有的魅力,沦为缉毒急投胎剧。蒂华纳集团和矮子的锡那罗亚集团的冲突在巴勃罗眼里只是街头小混混打闹,没有远见,巴勃罗在贫困户眼里是英雄,救世主。唯一的优点是作为前传时间线与巴勃罗被杀、卡利集团接管重合,增加的女记者毫无作用,浪费篇幅。

37分钟前
  • 我到河北省来
  • 还行

比较喜欢vito的故事,看似脱离主线,但背后是毒枭和军政蛇鼠一窝,是美墨自由贸易协定的中饱私囊,是每年上百名底层女工的廉价生命,是离美国太近、天堂太远的伤痕之地。结局也放大了这种无力感,好在还有提华纳之声这样媒体,用勇气一直在抗争。但回到主角们,天空之王的故事太随意,并没有前面几位大佬那么多笔墨,Walt总算交代了人物的内在驱动性,首尾呼应也算给了个比较到位的处理。拍到这里墨西哥篇也差不多了,很好奇后面镜头是否会离开南美大陆。

40分钟前
  • 风雨骑老师
  • 推荐

(9/10)系列到此全部完结了,令人绝望的最后一季,充斥着各种无力感和小人物的挣扎、以及面对冷酷现实的挫折,再也不是哥伦比亚篇的火爆场面和英雄主义情结,好人未必有好报,坏人未必无善终,政客的恶才是终极的恶。这一季少了菲利克斯后,片中也就缺少了有魅力的角色,但也许这样才是拍黑帮题材最客观的手法,哥伦比亚篇过多地展现巴勃罗的个人魅力,导致的结果就是让人忽视了反毒的意义、以及缉毒刑警可贵的牺牲。沃尔特是系列中最无能为力的一个主角,不像之前的主角们那样符合人们心中期待的大英雄形象,但正是这样才让人最有代入感,整个社会的阴暗墙壁,又岂是一个人的呐喊能突破的呢?

43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一口气刷完,最后留下的回味只有空虚和空虚。

48分钟前
  • ex
  • 力荐

剧集的完结造成了叙事上的分散,却也描绘出芸芸众生皆身如浮萍的图景,在这个好似在黑箱内运作的生死游戏偌大中,玩家们不停地在混沌中摸索;如此的机制下,真相只是看上去很重要,虚无笼罩下的墨西哥等一众拉美国家,离天堂太远。

4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好的地方在于,立意上起码试图摆脱前几季异域猎奇的美国中心视角,也不再把美国设置为全能大他者。讲述者改成墨西哥记者显然有把主体性还给墨西哥人的意图。但实际效果一般,首先女记者演员演技不行,撑不起角色。调查记者对于贪腐高官和毒枭无疑是pain in the ass,但不代表调查记者天天都要摆出一副asshole式臭脸。其次,墨西哥知识精英的主体性只不过是美国中产和墨西哥精英们所理解、熟悉的主体性。警察线倒是更贴近人民,但呈现过程中的套路还是削弱了其影像和叙事力量。N盈利目的驱动下,编导为了让剧“好看”,不能真正扔掉各种剧本、影像套路,致使其介入现实的力量大打折扣。真实事件贡献了最好的情节,而脱离真实事件的部分,无论文本还是影像,套路都太多。Netflix撒钱堆量的制作体系,没法拍出《火线》

54分钟前
  • Xieirse
  • 推荐

多线程叙事沉稳老练,群像的塑造立体饱满,影像和配乐极具质感,在这个毒品世界黑暗森林的因果循环中,一方面是草莽江湖秩序下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方面又是充满宿命感的是非成败转头空。无论你喜不喜欢这个题材,网飞的这个系列都代表着目前美剧制作的最高水准。

58分钟前
  • 光音镇
  • 推荐

拍到墨西哥第三季,大家都变成了普普通通的人,墨西哥小警察完美演绎了“活着太难了”。

1小时前
  • redhousepainter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