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

30集全

主演: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童蕾,孙俪,战卫华,陆彭,张桐,由力,王全有,张笑君,梁林琳,杨联春,车晓彤,陈艺戈,江水,宗利群,张伟,陈旺林,袁满,张国荣,董祁明,王炎冰,蔡小龙,徐雷智,田勇,郭苏星,田春山,荣钦,柴孛志,赵中华,李江,张建祥,孟耿成,陈增祺,寒丰,袁乃旗,韩建平,常玉平,那志东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5

 剧照

亮剑 剧照 NO.1亮剑 剧照 NO.2亮剑 剧照 NO.3亮剑 剧照 NO.4亮剑 剧照 NO.5亮剑 剧照 NO.6亮剑 剧照 NO.13亮剑 剧照 NO.14亮剑 剧照 NO.15亮剑 剧照 NO.16亮剑 剧照 NO.17亮剑 剧照 NO.18亮剑 剧照 NO.19亮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亮剑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29师386旅独立团的团长李云龙(李幼斌 饰)是个敢想敢干,不按规矩办事的愣头青,他脾气火爆,性格直爽,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独立团也呈现出敢于拼杀的不要命劲头。在他面前,不可一世的坂田连队、山崎大队、山本部队接连败下阵来,李云龙名声大噪,却也因屡次犯规而遭贬斥。抗日战争时期,他与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张光北 饰)惺惺相惜,却又不得不在徐蚌会战时一较高下,最终二人皆负重伤。养病期间,李云龙喜欢上善良可人的护士田雨(童蕾 饰),两个革命战友从此走到一起。在随后几十年的日子里,这对夫妻以及他们的亲人、战友共同经历着这个国家的沧桑巨变……  本片根据都梁的同名小说《亮剑》改编。杀手请睁眼当我们同在一起云端 第二季百万英镑梦醒时分鸿门宴传奇该隐山告诉我关于黑海的事第一季REAL⇔FAKE Final Stage邪恶力量 第四季隐形人2020探索发现秘境追踪第五季幻像恋歌何处是我家科拉尔金矿嗨起,打他个鬼子选美地球之夜好男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平安之盾地层下陷(国语版)今夕何夕甜蜜地狱之家夜半的鬼影分割人生血族第四季奶油公社第二季我的父亲母亲东方商人纸钞屋 第三季死无对证非洲之王笔仙大战贞子爱在时时刻刻OK公司边城好味2024民视第一发发发特别节目医院革命第三季名校风暴第二季教皇诞生猛虎湾

 长篇影评

 1 ) 二营长 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故事内容是讲述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将军为止。"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句话就是李云龙,这位"战神"式将军的一生写照 。电视剧只拍到李云龙解放后授少将军衔,小说后半部金门炮战、李云龙自杀等都没有拍 。

看了简介,原来李云龙后来自杀了。震惊!还好没有拍,不然小时候一定会哭死的。觉得李云龙是真的是个很不错的人,有些粗鲁,有些大喇叭,有些实诚!除了睡觉打呼噜外……

影响深刻的有一段?就是兄弟们谈起李云龙的呼噜声,还以为外面鬼子攻进来了,后来没有呼噜声还睡不着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然而现在的亮剑,已经变成了b站鬼畜区的素材……

不管怎么说,还是一部经典

 2 ) 狭路相逢勇者胜,该出剑时就亮剑。

其实这部电视剧也算是弱化了日本军人以及日军当年的战斗力的一部电视剧,但是我很喜欢李云龙和楚云飞这两个身处不同党派的军人。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可以摒弃党派之争,全心全意的抗击日寇。而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中,他们惺惺相惜却又受信仰的阻碍,最终还是没能成为朋友,只能是对手。

还有就是我喜欢“ 狭路相逢勇者胜,该出剑时就亮剑。”的军人精神。

 3 ) 一个英雄的悲剧性格往往酿生于两个时代的过度里——读《亮剑》

早就听说都梁善写中国汉子,以前也只是听说,直到看了《血色浪漫》和《亮剑》两部小说,我终于大致把握了都梁笔下汉子的形象。大男子主义,性格极富张力,具备天生的领导者气质,重“兄弟”而轻“女人”,古道热肠,侠肝义胆,但往往不屑于借助法律和道德的保护,愿意选择独辟蹊径地行侠仗义。钟跃民是这样,李云龙也是这样。
赵刚说他和李云龙的性格特质千差万别,一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彻底现实主义,一个骨子里却是个浪漫的理想主义。然而他们的共同点:几十年戎马生涯,催生出一种共同的性格,那就是英雄的悲剧性格。得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才能符合一个英雄的悲剧性格呢?我想,首先要弄明白到底悲剧是什么?悲剧是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这句告诉我们两点:1.主人公和现实之间不可调和。2.结局悲惨。显然,如果说李云龙和赵刚这两个人物具有悲剧性格,那么他们的人生经历就必须符合这两点。读《亮剑》我读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把时势一个叫做”萧何“的人,那么自然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我的意思是,时势造英雄也毁英雄,特殊的战争环境把两个文化层次如此大相径庭的人栓成了一根线上的蚂蚁,战争则成了他们交情的粘合剂。战争对于李云龙来说就像是饥渴的吸血鬼看到了久违的鲜血一。都梁说:一个人生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就像宝剑赠君子,鲜花送美人,李云龙似乎天生就是和战争绑在一起的。打起仗来,鬼点子多,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并且具备天生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布置战术战略上,李云龙可谓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更可贵的是,身为一名军人,李云龙具备了一个中国军人最珍贵的优点,敢于亮剑——
挂上电话,李云龙神态凝重地对郑波说:“你到底跟了我这么多年,了解我的脾气。我喜欢直来直去,男子汉嘛,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你的话很直率,也很有道理,就像你刚才说的,你是个小小的副团职干部,不可能对历史负责。这话没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可我的情况不同,我必须对历史负责,谁让我是军长呢?我承认,对手可能比我强大得多,可对方已经宝剑出鞘了,我能不亮剑吗?我想试试运气,就算属于我的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但总要由我去画个句号吧?小郑,你好自为之吧?”郑波的眼里涌出泪水,他哽咽地说:“首长,感谢您对我的保护,可您自己……我还能为您做些什么?”李云龙挥挥手,淡淡地说:“去报到吧,好好干,如果将来你也能当上军长或是军区司令,你也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如果人人都不敢承担责任,那我们这支军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你要记住!”郑波泪流满面地向老首长立正敬礼:“首长,我记住了,请您多保重,我向您告别了。”李云龙望着郑波的背影吼了一声:“出发!”

我发现,李云龙这个人物,敢把自己坦白于未知的恐惧里,敢于走进敌人的圈套和陷阱,敢于直面死亡和有所担当。这就是所谓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写照吧。所谓“易水悲歌”“霸王自刎垓下”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抛去战争背景,敢于亮剑的李云龙本身也有着独特的性格,那就是那种“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中国农民似的狡猾,虽然每当读起相关内容,总不禁捧腹,但我自身是非常不喜欢这点的。相关证据比如掳抢藏民的粮食,采用暴力和其他友军争抢敌人战利品,虽然这些事件背后,原因复杂。由于类似这样的原因,加上只占便宜不吃亏的火爆脾气,李云龙的职位也是起起伏伏,一波三折。虽然在解放初年只授予了少将的军衔,但丝毫不能抹去一个职业军人对战争的征服感和赫赫战功。以至于李云龙在解放初年缔造了一个关于英雄的传奇神话。然而解放后的和平或许能使大多数人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但对一个只有在战争上才能找到归属感的英雄军人来讲,和平对他来说是寂寞的,那种感觉就好像是金庸小说里独孤前辈寻遍江湖不得对手,只好退隐山林的那种孤独。我注意到,这种孤独,都梁在处理上,不只体现在李云龙身上,它甚至成了文化大**中所谓“中央文革小组”利用的工具。什么“红革连”什么“井岗派”这些**分子,***分子其实都是转业的军人,解放后的和平让这些血液依然和战争时期那样狂热的军官们到某个单位当厂长或是干部,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的生活对他们这些军人来讲是难以抑制的孤独,血液中的不安分因素让他们在迷茫中成了中央文革小组操纵的傀儡。
而同样的孤独感也必然在李云龙身上存在。李云龙没上过学,没有接受意识形态的熏泡,是个政治上的文盲,但农村出生的他却是个确确实实的现实主义者,理论上的东西他参与不了,也根本不懂,但是双眼告诉他的却是铁铮铮的事实,抗战胜利了,解放战争胜利了,
赵刚死了,为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冯楠死了,继续做她的“俄国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夫妇带着尊严来到了寒冷的西伯利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李云龙的政治理论一片空白,但是他的眼睛告诉他,人民不幸福,饿殍遍地,尸横遍野,那这个**的性质就值得怀疑,管你姓”资“还是姓”社“管你是”左倾“还是”右“倾。可是一个军人在这个和平年代能做些什么呢?指挥枪的是党,可是党犯了错误,谁来指挥党呢?如果一个指挥枪的党犯了错误,使百姓陷于水火,那这支枪是选择继续服从错误的命令还是救民于水火呢?刚刚谈到酿成悲剧性格原因之一是主人公和现实之间不可调和。我们已经谈到李云龙是个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者,他根本不懂什么主义和信仰,没接收过正统教育的他只相信脚下的土地,于是他选择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要平息这场莫名其妙的**救民于水火,这就表示他已正式站到了中央**小组的对立面,他和现实的关系已构成不可调和。于是故事继续发展,城市保住了,大部分人民安全了,而他却不得不直面**委员会的批斗,被定义成了“刘邓***在地方的代理人”,成了***分子,最终饮弹自尽。这也成全了悲剧性格的第二个特质——结局悲惨。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朝历代皆是如此,我们都知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我们在以史为鉴时要特别小心的放大“打”和“守”夹着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环境和空气是紧张的,将相关系是复杂的。“蝴蝶效应”是最容易发生的。一个喷嚏经过千丝万缕的传播往往最终都能置人于死地。我想,一个文革把中国人的丑陋暴露无遗,然而不经意间也带出了某些人性的光辉,比如众多如李云龙式的悲剧英雄。他们用死亡捍卫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突然想起阮籍的一句话“时无英雄,遂使竖子出名。”如果一个时代多些李云龙式的英雄,那么英雄也无所谓英雄了。

 4 ) 剧说《亮剑》之魏和尚被杀前后

作为唯一一部被翻拍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亮剑》也难逃那历史悠久的套路——某一配角说到死之后不久他就真的死了。

魏和尚的死是早有预谋的,从他说出那句“要不哪天俺牺牲了,谁来照顾团长啊”这句话,就已经开始了。

首先是和尚和段鹏因为一段患难的故事,成功的把矛盾转变成惺惺相惜的兄弟之情——和尚说啊,你小子功夫不错,跟俺过招,五十招之内你不会走下风;段鹏说,一百招之内,你我平分秋色,一百招之后,只有天知道;和尚又说,等俺回来,咱哥俩好好聊聊;段鹏说,回来我请你喝酒——这又是个老套路,所有在电视剧里听这句话的人基本上就回不来了,这酒和尚果然没喝上。

如果说这两段话是小套路的话,那么大套路就是——一部电视剧里功能性相似却又合不来的两个配角突然就变得如胶似漆了,那么就该有一个该领便当了。

那么和尚是要去干嘛呢?送信。送哪儿去?师部。为什么让和尚去?通讯班的同志都出去了。先不说一个团部里的通讯兵在闲时会不会都派出去了,即便是好死不死就有这么巧,在一个团部能够送信的人多了去了,即便轮也该是轮到“第二警卫员”段鹏,而不是和尚。

但是导演让和尚去了,导演当然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因为和尚要牺牲了——导演要角色死,角色不得不死。但是为什么是和尚呢?很简单,因为和尚在李云龙的心中分量刚刚好——其实承担这个“死”去的角色还可以是张大彪,但是很显然,一个地位更低的和尚显然更能胜任导演想要凸显的李云龙身上的那一种性格,那么究竟是什么性格呢?

和尚从战俘营里出来被赵刚带进了独立团,然后凭借着在少林寺挑过几年水的功夫在战场上表现优异,就被李云龙用一顿酒从赵刚身边给抢了,从此朝夕相处,日久生情。这情里有李云龙对和尚的知遇之恩,有和尚对李云龙的救命之恩,还有两个人在工作与生活上的天衣无缝的配合——在聚仙楼一役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这样的感情注定了和尚无法善终。

和尚骑着黑马就出发了,路上顺手干掉了几个鬼子——惹了事,自然就要跑路了,然后和尚就一头扎进了土匪的陷阱。于是导演的套路又来了——黑云寨的二当家决定在八路军新一团收编前再干几票——经验告诉我们,基本上所有打算再干最后一趟就金盆洗手的人,都将无法称心如意。

一群土匪嘛,加起来才8个人,对于和尚来说,不是什么困难。但是还是那句话,导演要角色死,角色不得不死,于是神勇无敌的和尚就被二当家的打了黑枪。大丈夫没有马革裹尸,没有轰轰烈烈地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一个连名字都不入流的土匪手里,实在是导演对魏大勇的不公,和尚死的时候是睁着眼睛的!但是这又很符合历史的规律,阴沟里翻船的故事还少吗?

杀了也就杀了,偏偏那叫山猫子的二当家匪性不改——他说,把这小子的头砍下来挂到树上,拿他来祭被和尚杀了的几个弟兄——我在这里忍不住要用《让子弹飞》里的那句“何止是愚蠢,简直就是愚蠢”来形容他了。和尚那八路军的衣服明显在那穿着呢,他会不认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后面李云龙会让他认识,此是后话。)在他的老大在跟八路军谈收编的时候,他带着人把八路军给杀了,还要砍头示众,只能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猪队友,灭顶之灾也随之而来。

接下来就是李云龙的华丽演出了——摔东西!喊口号!李云龙是个粗人,骂人当饭吃的那种糙老爷们,但是整部电视剧里他几乎没有摔过东西,这次他摔了。他摔碗的时候还瞪着眼睛,口号是“不报此仇,我李云龙誓不为人!”然后集合部队就要出发,此仇不但要报,而且还得是雷霆万钧不及掩耳之势。

李云龙是恨到了骨髓了,李幼斌在演这个角色真生气的时候最突出的表现就瞪大牛眼,瞪大鼻孔,说话咬牙切齿——就是演义小说里说的那种咬碎钢牙的狠。他的理由很充分,“杀人抵命,欠债还钱!”,“就是师长来求情他也不买账!”“要不是看在老战友的份上,我连你们新二团一起收拾了!”于是,来劝和的级别更低的孔捷顺理成章地就给关了起来。

孔二愣子一点也不楞,还是头老狐狸——他这样的狡猾也让他在最后得以幸免,而李云龙赵刚之流最后落得自杀身亡的下场。他当然知道自己拦不住李云龙,他在整部电视剧里说了无数遍“这世上就没有他李云龙不敢干的事”,然后他就带着六七个人就去独立团拦李云龙。这明显就是做戏啊,但他还是要去拦,这是做给上级看的,也是做给百姓看的。因为他知道,这事发生之后,上级肯定要问责,如果他没有去拦李云龙,那么他就得负一定的责任,而且他还得让百姓看到他这个团长是尽职尽责的,让新二团的士兵看到他这个团长是一心维护他们的,但是他是真这么想的吗?

当然不是,我甚至觉得他恨不得自己就动手把黑云寨给端了。第一,和尚被杀之后,他深深地感觉到,这群土匪野性难驯,留着迟早得给他惹事,不如早弄死他们这群败类;第二,和尚被杀等于黑云寨跟独立团结下不解之仇,他们如果继续存在就会成为李云龙和孔捷之间永远的天堑;第三,孔捷对和尚的感情也十分深厚,谁会看到自己好几年的战友兄弟死在一群垃圾手里而无动于衷呢?

这当然不是我无的放矢胡乱猜测,试想作为晋西北赫赫有名的铁三角的孔捷,能被李云龙一扇破窗破门就给关住了?铁三角的另一位可是直接把辖区里所有的桥梁都给炸了!如果孔捷真想出去,不就一脚踹过去的事?然而他只是在那瞎叫唤“开门,给老子把门打开”,其实吧,这扇门,我奶奶都能一脚踹开!

孔捷真是个合格的演员,做戏做全套,他不但喊给独立团的人听,还喊给自己的兵听——完了,不会再有新二团独立大队这个番号了。但是你听,他顾及的不是黑云寨那些人的生命,而是自己部队的番号:人还没死,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宣布我要撤番了!孔二愣子之心——路人皆知啊!而且,李云龙说的“你要杀要剐随你便”在事后完全没有得到印证,孔捷一声不吭,说不定暗地里咧着嘴笑呢!

李云龙在黑云寨说要给他们上上课,课文很好懂,就八个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完全就是李云龙性格的写照,也正是导演借和尚的死所要表达的李云龙的那种理念。

李云龙的表演实在是精彩极了,我实在喜欢他的那两句台词:

“认识这衣服吗?”——我刚刚是不是告诉过你,李云龙会这么问!这是巧合吗?李云龙的意思很明显:杀了我八路军的人,就得血债血偿。

“我让你再认识一样东西。”——接着李云龙就举起了复仇之刀,每次看到这儿我总要忍不住想到那句歌词“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和尚人是就这么走了,那么回到前文的问题,为什么是和尚?很简单,因为这是体现主角快意恩仇的性格的需要。

李云龙的这种性格表现巅峰在电视剧里与两个人有关。准确的说,跟两个人的死有关,一个是他的女人秀芹,一个就是他的兄弟和尚。这是两种感情,一种爱情,一种友情。但是这两种感情对于李云龙来说,他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有仇就报。借这两个人的死,导演毕其李云龙的侠骨柔情于两役,那一刀砍下去,李云龙的形象就完全立起来了——他不但是个会为了女人义无反顾的人,更是一个为了兄弟不顾一切的人。

而这样的报仇又体现在两点上,一是时间,刻不容缓——李云龙不记仇,因为他当场就要报;一是难度,不畏艰难——平安县城工事坚固,没有人相信他敢带着一个团就去攻打,但是他这么干了,没有报告上级私自行动,冲冠一怒为红颜;孔捷带着人来拦他,结果他把孔二愣子也给关了起来,而且黑云寨也算是革命武装了,但是他带着大炮就去了,雷霆之怒为手足。

那么事情到这儿就结束了吗?当然没有,快意恩仇之后是要讲究问责的,那么究竟李云龙会得到怎样的惩罚呢?这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因为从上级对他的处分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一事件的。

“鉴于李云龙同志的严重错误,总部决定,撤销李云龙同志的独立团团长职务,由赵刚同志代理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李云龙同志记大过处分一次,降为独立团一营营长,以观后效,本命令从即日起生效,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这就是处分李云龙的全部内容。

李云龙在电视剧一开始被撸了团长职务的时候,旅长大发脾气,甚至破口大骂;李云龙在打完平安县城之后,得了一个功过相抵,但是旅长还是把他叫到身边大肆教育了一番;而这一次只是一纸处分,旅长甚至都没有露脸。撤销李云龙的团长职务,由赵刚兼任。记得李云龙去独立团的时候对旅长提过条件,团长政委一人干了,旅长直接骂他“你想得美”,然后在这里赵刚兼任了。为什么不是其他人来担任,而是让赵刚兼任,谁不知道赵刚是个文职,让他当团长带兵打仗?李云龙当一营营长,谁不知道独立团是他说了算?只要他还在独立团一天,别人说话就不好使,上级会不知道?最后那句“以观后效”就让上级的态度昭然若揭了——这位置迟早还是你李云龙的,但是面上功夫还是得做足了。

于是,我们看到,有新兵蛋子称呼李云龙为“营长”,被段鹏教训了后找赵刚告状结果又被教训了一顿;作为团参谋长的张大彪跟着他回到一营;李云龙给副团长敬礼,副团长立马表示不敢接受;李云龙还饶有兴趣的用团长的名号来逗赵刚……这一切都表明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一个处分是什么意思,不过是让李云龙以营长之名行团长之实的“罚酒三杯”而已。

而作为这件事的余震,导演当然不会放过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渲染在平安县城战役和攻打黑云寨上都缺席以至于受冷落的赵刚与李云龙的感情,那是一段深情的告白——

“你老赵说话有不凭良心了,你住院一趟,我李云龙丢了三样东西,老婆被鬼子杀了,生生死死的兄弟被土匪剁了脑袋,再加上你这个昏迷了二十三天的政委,就算是块石头,揣在我李云龙的胸口,也该捂热了不是?我不是铁打的,我也有心,我也有肝,我也有感情,你说你不在,我跟谁说去?”

李云龙的这段话,就像是对这事件做了最后的总结,李云龙的形象也更加丰满起来。于是你就清楚了,为了表现出李云龙这种快意恩仇的形象,导演也只好挥泪斩和尚了。

在最后,我想到一句话:“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尽管李云龙不是天子,他所造成的后果也没有如此夸张,但是确实有相似之处。所幸的是无论他的冲冠一怒为红颜还是雷霆一怒为手足,都是正义之怒,这样的怒大概是会有彗星袭月、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的正义之兆吧!

 5 ) 老少皆宜的良心抗战剧

我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不是很喜欢看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一个是不能够切身体会,二是现在抗战剧拍的真的太雷了。什么孤身打死一个小队啊,简直侮辱智商啊,虽然看的时候热血沸腾,但是回过头看真的注水严重了。

亮剑是我看的第一部抗战剧也是看过最多遍的抗战剧,主角必然有光环加身但是看起来有很自然,起码你不会觉得这不符合逻辑,这就很成功了,当时热播的时候家里上到70岁奶奶,下到5岁小孩都在看,可以说国名度很高了。

“开炮,开炮”是在男主李云龙在自己心爱的女人被俘虏后忍痛做的决定,当时看这一段,导演狠狠的赚了我的眼泪,演员到位的演技加上环境的营造,很容易带动大家的情绪了

当然,我对于抗战结束后的剧情持保留意见

总体来讲,这个片子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去看一看。

 6 ) 一些花絮

几个穿帮镜头

1、在第一集中,为了回去救突围被困的张大彪,李云龙说:“咱们独立团从成立那天起就没丢下过自己的弟兄。”这时他指挥的部队是386旅的新一团。 2、一个晚上,山本一木带领一小队鬼子准备去偷袭位于大夏湾的八路军总部,他们经过杨村,打算悄悄绕过去的时候,画面上方出现了话筒。 3、独立团骑兵连与日军激战,最后只剩下了连长孙德胜一个人。在他准备再次进攻的时候,画面上方出现了话筒。 4、淮海战役中,李云龙的一个连缴获了敌人的物资,解放军抢战利品的士兵的师长字幕打出来的介绍是李栗,李云龙却张口管他叫老张。但不排除是剧情安排的可能。 5、在第29集,冯楠对田雨说:“...苏共二十大会议...”苏共二十大会议是在1956年召开,电视剧当时时间是1955年初。

 短评

那年我攻下一座城,却没救下心爱的人。——CloudDragon·Lee

4分钟前
  • 爱猪蹄的土木狗
  • 力荐

无数次想起被我爸看亮剑支配的恐惧,只要电视演,无论哪个台,无论是不是刚看完,我爸必然再来一遍,重复了八百六十遍了~不过确实好看,和尚死的时候真难受啊

8分钟前
  • 尹天雪
  • 推荐

非常非常好看。

11分钟前
  • funny_vee
  • 力荐

这个电视剧里的和尚(张桐)就是帅气啊,梦中情人类型。

12分钟前
  • 环境卫士小飞熊
  • 力荐

同名小说改编,好剧啊。

13分钟前
  • 豆友2790706
  • 力荐

太他妈好看了!

16分钟前
  • 小爱
  • 力荐

很好看,李云龙爆粗口竟然意外的可爱?( • ̀ω•́ )✧

21分钟前
  • amelin
  • 力荐

狭路相逢勇者胜 我能说李幼斌当年灰头土脸的形象 让我觉得楚云飞好帅吗

26分钟前
  • 甜椒Oli
  • 力荐

小时候总埋怨电视剧没种,不敢把原著中惨烈的wg大结局拍出来。重看发现其实编剧暗渡陈仓,结局都暗含在最后几集的人物对话中了。人物的性格是命运的隐喻。从前只爱看战场厮杀,现在越发觉出进度条杀手们对话的客观和深刻来。尊重对手是英雄的气度,盲目自负是懦夫的新衣。某些抗日剧好好反思吧。

31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我他娘的意大利炮呢。亮剑非常精彩。

34分钟前
  • 顾盼
  • 力荐

这才是抗战片该有的剧情,目前任何抗战片都无法超越亮剑,可惜的是抗战胜利了,最终李云龙没得善终,恨死文化大革命恨死四人帮。

35分钟前
  • 丑小鸭cxy
  • 推荐

居然忘记添加了,非常男人的剧。遗憾是和原著的统一性有很大问题,有些题材搬上银幕后,主创人员难免有些投鼠忌器,老李和老赵的悲情结局在电视剧版本中完全消失。

37分钟前
  • 苇间疯
  • 推荐

本来军旅题材是很难看的,这部却很不错,情节也有趣。

39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无师自通的战神————老李

42分钟前
  • Da美丽的忽忽妞
  • 力荐

很好看的战争电视剧,李幼斌演得太棒啦!我老公百看不厌啊,只要看到电视台在播必看😊

46分钟前
  • 婷婷爱八卦
  • 力荐

不想说我爸有多爱这部剧,又转到台有它必看,抗日剧我也最爱这部。每个人物都很可爱,但是并没有脸谱化,人物形象很丰满,剧情没有抗日神剧化,很真实,百看不厌。唯一可惜的是为了避讳,原小说后半部分文革没有拍出来,可怜的老李老赵几乎无一幸免。

47分钟前
  • 雨果
  • 力荐

得看书才行,悲剧改编成喜剧,是对英雄的不敬,所以只能给一星

50分钟前
  • 8000LL
  • 很差

亮剑常看常新鬼子越看越贱

55分钟前
  • 五道口口主
  • 力荐

李幼斌把李云龙演活了!绝了!

59分钟前
  • 大思级
  • 力荐

这个我姥爷超级爱看……

1小时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