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之城

HD中字

主演:卢巴纳·阿兹巴尔,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马克西姆·高德特,雷米·吉拉德,杰基·萨维里斯,巴亚·贝拉尔,Yousef Shweihat,卡里姆·巴宾,Mohamed Majd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焦土之城 剧照 NO.1焦土之城 剧照 NO.2焦土之城 剧照 NO.3焦土之城 剧照 NO.4焦土之城 剧照 NO.5焦土之城 剧照 NO.6焦土之城 剧照 NO.13焦土之城 剧照 NO.14焦土之城 剧照 NO.15焦土之城 剧照 NO.16焦土之城 剧照 NO.17焦土之城 剧照 NO.18焦土之城 剧照 NO.19焦土之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焦土之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双胞胎姐弟珍妮(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 Mélissa Désormeaux-Poulin饰)跟西蒙(马克西姆·高德特 Maxim Gaudette饰)收到过世的母亲娜瓦尔(卢布娜·阿扎宝 Lubna Azabal饰)的遗嘱,可当宣读完内容之后,两姐弟却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遗嘱:一份是写给他们从未蒙面的父亲;一份是写给她的第三个孩子——他们更是不知道这个哥哥的存在。影片巧妙的游走在两个不同的时空:母亲终其一生苦苦寻觅自己的长子;姐弟遵循母亲的遗嘱前往中东寻找他们的父亲与兄长。可越是穷其究竟,他们面对的越是理不清的头绪跟令人震惊的真相。  本片改编自加拿大著名法语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同名剧作。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荣获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胡桃夹子真相 ~ 聒噪吊唁的结局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五季铠甲勇士黎巴嫩【历届佳片】余生,请多指教克拉克森的农场 第一季群盗:民乱的时代经验丰富的你和经验为零的我交往的故事珍品贝尔戈维亚叶问4:完结篇(粤语)猪猪侠之深海小英雄3狐狸的夏天 第二季重组一家亲雾都孤儿1948最爱1986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我脑中的橡皮擦2004国语我不是潘金莲古剑奇谭之悲歌咒 (2021)自然光线逃亡1944非常情网暗夜凶光街头岁月幸福有配方你是我兄弟巅峰决战射杀地牢围攻屠夫十字镇恐怖大妈世界上最毒的动物拯救女兵司徒慧伯德街小岛人鱼公主2004借名危机几度春风几度霜决赛:进攻温布利球场 第一季小松鼠诡拼车恶魔之牙见面吧就现在打铜锣、补锅1965

 长篇影评

 1 ) 当信仰成为刀俎,人命成为鱼肉——丹尼斯.维伦纽瓦作品《焦土之城》回顾

当信仰成为刀俎,人命成为鱼肉 这是一部关于追寻亲人,关于宗教对立,关于人性泯灭,心灵却浴火重生的故事。而影片开篇的定调,只是淡淡的,挥不去的忧伤,唯有哀怨,没有愤怒。当这首收录在英伦另类摇滚乐队:Radiohead,2001年《失忆》专辑中的一曲《You and Whose Army?》随着逐渐响起的琴弦声,耳边有人吟唱: Come on,come on You think you drive me crazy Come on,come on You and whose army? You and your cronies Come on,come on …… 影片第一个画面就是荒芜的山地,这个贫瘠的国家,眼前只有一颗孤零零随风摇曳的枯黄椰树,你的视线是放空的。随之,你会跟随着这个长镜头,视线被拉回破败的窗棱,灰暗的室内,瘦高的士兵们,一个伫立墙角,一个推搡着身高才及腰身的几个孩子排队,当镜头停止移动,画面停留在一个弱小身躯的背影,正在被人剃去头发。 伴随着配乐中,两次重复吟唱歌词“You can take us on”,镜头里是孩子们三两个一组的脸部特写,那样的眼神里,苍白无力,哀怨忧愁。他们等待、凝视、沉默。等待他们的,是如同之后一个镜头中,身边蹲坐的,不明未来的,没有对错的,童子军的命运。 当镜头依次扫过军靴和孩子们的赤脚时,有一个孩子是特别的,他的右脚后跟有三点刺青的标记。随着头发的掉落,他是漠然站立的。 镜头从中景推进为大特写,就这样,他注视着你,透过镜头,注视着这个世界。他失去了头发,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一切,他黑色的眼眸里包含了太多的黑暗,而那一点闪动的光辉,大多是心中怨怼的火焰,这一年尼哈德.梅——四岁。 这个镜头,更像是拍给第二遍看这部电影的观众的,因为当我们第一次被影片神共愤的事实真相所震动,我们早已忘记开篇这些孩子的来历,我们会惯性的去指责一个人。而只有当我们真切的从当事人的角度,重新审视整个过程,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才能最终明白,女主人公:娜瓦尔.马尔文,因为爱的誓言而包容一切的深沉悲悯之心。 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艺术片,荣登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实至名归。如果说商业片是把一个好故事,用电影语言包装的非常牛逼,以各种手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令人深陷在这画面,声音,剪辑营造的氛围里。那么,艺术片的克制,就像褪去了一切华丽外衣,只呈现给你故事本身,像是骨感的美,用镜头重现真实的魅力,揭露深厚的内涵,却不加一丝的夸张与修饰。正是因为拍摄手法的克制和视听语言的简化,更需要强有力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才能震撼观者的内心,拴住观众的视线。 如果本来就是艺术片写实拍摄手法,故事又是没有起承转折,不痛不痒的路线,那就是在考验观众和评审的耐心和教养了,不睡着或起身离场就是对创作者的最大尊重了。之所以这么说,是我想更加强调这部《焦土之城》的分量,作为改编自加拿大法语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同名剧作。影片的故事内涵本身,已经超出了寻常电影剧情具有的戏剧冲突,而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的拍摄手法,可谓是让这部血泪的家族史诗,虽然不见血迹与哀嚎,却震慑人心,跌倒谷底,欲悲无泪。 在废墟少年的特写镜头过后,画面紧接着一个冰冷的档案室大门,门缝里透着苍白的光亮,走过几排空档的书架,来到一排靠墙的资料柜前,夏尔贝勒叔叔低着头,扶着柜架,好像如果不扶着什么他难以自己站立一样。镜头推进,他双眼紧闭,心情沉重,许久才翻出了一份文件,上面写着:NAWAL MARWAN。他沉沉叹了一口气,没有人知道他站了多久,深思了多久。这又是一个连贯的长镜头,安静流畅,以一个真实人物运动轨迹来带入,就像你自己来到了档案室,看到了门半开着,你走进去,走过书柜,看到叔叔站在那里,你定睛一看,决定上前,却看到叔叔平静的表情下,按压着复杂的情绪翻滚,而不忍打扰他。 在这之后,影片才算真正的结束开篇,转接到双胞胎姐弟的到来,红色字幕出现了第一节的标题:双胞胎。而影片在这之后,列出了十个章节,分别为: 第一节:双胞胎 第二节:娜瓦尔 第三节:达瑞士 第四节:南方 第五节:德雷萨 第六节:克法西亚特监狱 第七节:唱歌的女人 第八节 西蒙和珍妮 第九节 尼哈德 第十节:夏母塞蒂斯 最后第十一个红色字幕为:Incendies ——片名 130分钟的电影,十个章节过后,第124分钟《焦土之城》/《母亲的告白》——片名才出现。通篇电影以高级灰的色调,没有任何出跳的色彩,冰冷的现实与回忆,这是已故人的遗愿,尘封的历史,早已风干的泪痕。焦土之城的愤怒和怨恨,已经被母亲娜瓦尔带入坟墓,留下的是爱和包容。这部电影是一对兄妹寻找亲人的故事,一个母亲讲述过去的故事,也是一个孩子在战火中成长的故事。 有些商业片加重色彩与音调,强调性的告诉你一个道理。而艺术片更倾向于带着你亲眼目睹事情的经过。看似平常的故事里,却隐含了恐怖真相。只有你自己去看,去听,才能体会得到。方式没有好坏,只是给人感受不同,平地里的一道惊雷,确实令人心痛难忍,无法直视。这部影片抛给观众一个悬念,一个找寻亲人的悬念,里面却暗藏着丑恶的战争,残忍的真相,当事实被撕开,结果浮出水面,却又没有给你宣泄的时间和机会,当你想去审视,质疑,指责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肤浅与无力。尤其是再一次想起,影片开头与无数孩子的视线相对时,只会沉默失语。 (以下影片赏析漫谈难免涉及剧情,介意的朋友可以先去看过电影再来,小玄儿力荐,A站可在线观看,相信各大网站也有资源。) 关于情感:影片极其克制的表达。 无论是母亲娜瓦尔的病倒,还是当年颠覆娜瓦尔信仰的一场灾难,兄妹得知真相的痛苦,以及事实真相被揭开的结尾,影片中有许多情节的处理,都是用沉默的寂静来衬托内里的暴力和残酷。 三个孤单的灵魂: 出身于传统基督教家庭的娜瓦尔,在与穆斯林难民爱人逃亡的时候,被两个哥哥发现,当场开枪打死了娜瓦尔的爱人,奶奶把娜瓦尔救下,却把她锁在家里。在娜瓦尔白天的哭喊与嘶吼声中,三位她最亲的家人,一个坐在石阶上握着十字架默默祈祷,一个孤单的靠在矮墙边,一个蹲在远方的石头上。他们相信面对这样的世界,信仰才是拯救他们的正途,一切违背教义的事情,都是不可原谅的耻辱,他们不再遵循亲情道义,宗教成为他们衡量事物的尺子和审判他人的武器。也许他们心中都在苦苦追问,到底是自己背弃了主,还是主抛弃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灾难降临? 信仰的背弃与秉承: 在穿越南方,去往穆斯林难民区的路上,娜瓦尔在公车上,目睹了基督徒是如何带着十字架,在贴着圣母画像的枪口下,残杀着自己的同胞,只因为信仰不同。其实我们很难理解这样的仇恨与纷争,但是在宗教国家,那个时代里,宗教间的冲突与复仇,对他们来说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娜瓦尔经历的这一切,一路寻找孩子的她,去没能救助任何人。她感到莫大的无助,无论是爱人还是孩子,相信他们也许早已被同样的对待,那些人想都不会想,就会开枪杀死他们。想着孩子也许有着同样的经历,她跪地不起,以泪掩面,直到公车被煤油烧的精光,只剩下骨架,血肉全无。娜瓦尔在痛苦的最深处,内心里重生了复仇的火焰,这世上有一种人最可怕——愤怒的母亲。 她平静的说:“我儿子的父亲是德雷萨德难民,我的儿子被战争吞噬,我已经一无所有。我仇恨国民党,我叔叔夏尔贝勒以为文字和书籍能促进和平,我轻信他了,但是生活教会了我别的东西。我要教导敌人,我所学到的东西。”在这样的决心下,娜瓦尔收起了自己的愤怒,转而通过暴力与刺杀发泄。这样巨大的内心转变,信仰颠覆,影片则通过更多的静止和特写镜头,来揭示暗藏在面无表情的娜瓦尔内心报仇的决心。 兄妹之间的慰籍: 当兄妹二人从助产护士的口中得知,原来自己就是当年母亲被人强奸后所生下的双胞胎孩子,镜头从他们吃惊的站立,直接转入泳池的水中,二人分别以抱膝式的姿态投入水底,最后在冰冷的水中,拥抱彼此。这里的意向化处理,不得不令人联想,就像他们回到母亲曾经怀着他们时的状态一样,在羊水中双双抱膝,紧紧依靠。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母亲温暖的体温,而是冰冷的池水和刺痛的真相。 内心的荒芜与叛逆 整部电影剧情最关键的地方,这里给出了哥哥:尼哈德.梅,与父亲:阿布.塔瑞克的关系,也就是哥哥与父亲身份的真相。而影片只是淡淡的给出了两个外景镜头,一个是从右向左的荒芜沙地,接一个从左向右的雪地里杂乱无章的枯枝树林。这里不需要解释尼哈德经历了什么,如何转变,一个贫瘠的缺乏爱的童年,加上一个杂乱纷争的世界,足以令人癫狂,成为一个向所有人施暴的刽子手。 左手罪责与右手爱怜: 影片的结束,以娜瓦尔的双胞胎儿女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并将母亲的两封信交给了他。他看完两封书信,就像第一封信中,娜瓦尔说的,沉默将是最好的回答。他一手一张白色的信纸中,是尘封的过往,无法重来的懊恼与悔恨,撼动与欣慰。这样的镜头里,传递了他两只手中攥着的,是无法想象的沉重,不需要过多的情绪渲染,这样的画面已是足够。 关于世事:影片中数学理论的潜台词。 在珍妮出发寻找父亲之前,她作为大学助教,其数学教授讲述了这样一段开场白:“迄今为止你们所了解的数学,旨在寻找一个精确且严谨的答案,从而引发其他的问题。而现在你们将开始一场全新的冒险。这些课题会很棘手,并且还会引出更多同样棘手的问题,你周围的人会不断重复这一点,你做的都是无用功,你无法反驳,它的复杂令人疲惫不堪,欢迎来到理论数学的世界。” 这段理论数学的引入,与珍妮即将面临的寻找母亲的过去和父亲的存在,发展趋势是高度重合的,有些时候,很多事情有确切的答案,而很多时候也是没有的。这里把珍妮内心的迷茫和未知的心理潜台词带了出来。 当珍妮来到达瑞士,见到教授给他介绍的另一位数学教授时,那位教授天花乱坠的说了一个没重点的公式:“1736年,欧拉刚刚解决了柯尼斯堡的七桥问题,E^(PI*I)+1=0。”,这道问题的答案是:不存在——不存在一次将七座桥不重复的走完并回到起点的路线。这让珍妮听的又气又急,充满了无奈。她固然不希望自己大老远从加拿大来到这里,百般寻求最后得到的结果是0。而这里剧情,用来交代了珍妮的母亲娜瓦尔,在大学期间的时间,也就是国内爆发战乱的年代。 当弟弟拜访完当年的老军官回到家,百思不得其解,最终询问自己的姐姐:“1+1=2,1+1能=1吗?”,姐姐看着弟弟以为他发烧了,不过很快从弟弟疑惑的眼神里,她终于明白弟弟的意思,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寻找亲人的未知旅程,两个未知项父亲和哥哥,最终还是以数学的公式角度,被揭露出来。 这里珍妮的反应,从不解、到震惊、再到悲伤,她瞬间的“倒吸一口凉气”,是最恰当的表现,不夸张,又有力度。之后她也只是掩面呜咽,反而给人更为压抑的触动。 关于信仰:一首歌和一句誓言。 影片中,母亲娜瓦尔生下自己第一个孩子尼哈德.梅的夜晚,抱着他唱了一首摇篮曲,发誓无论发生什么,都会爱他一辈子,并且一定会找他。而当她身陷监狱中,不屈服的活着,依然唱着歌,之后被人们赞颂为唱歌女。而在最后给自己双胞胎兄妹的信中,她写道: 宝贝们, 你们的生活从哪里开始?你们何时出生? 我带着骄傲开始诉说。 你们父亲的出生又是怎么回事? 我要开始讲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我说,你们的故事由一个誓言开始, 愤怒之线由此断了, 谢谢你们,我终于有勇气这么做了, 这根线终于断了。 我也终于可以轻摇着怀中的你们, 轻轻地哼着摇篮曲,哄你们入眠, 没有什么比彼此相伴更美好了。 我爱你们, 你们的母亲,娜瓦尔。 之后,娜瓦尔.马尔文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影片里。第一次是开头的档案卷头,这一次是结尾墓碑上的刻字。电影以娜瓦尔的大儿子,独自站在墓碑前哀悼结束,与开头的大儿子孤独的站立,相互对照,却又不同。这一次他知道了自己的母亲是谁,自己还有兄妹,还有孩子,他知道了还有人曾经深深爱着他。 影片本身架构在厚重的小说之上,直指信仰的真义,克制压抑的表现手法更是突显戏剧张力,几首原声配乐成为灵魂颂歌,令观者感受到了权利与教派,亲情与仇恨,恐惧与怜悯的强烈冲突。重新审视宗教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誓言的力量。当信仰成为刀俎,人命成为鱼肉,无论母亲娜瓦尔选择什么,相信自从成为母亲的那一刻,爱的真谛早已她的心里扎根,与其说她信仰什么,不如说她信仰真理与誓言。 相信这部电影作品,是对小说的再一次升华,也是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有力竞争者,可惜败给了《更好的世界》。不过,这部电影让我们记住了一位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一位出生于魁北克法语区的导演,有时听他的英语采访确实是个听力考验。虽然他英文表达不算流畅,但是电影表达却是娴熟老练,近年来也是佳作不断《宿敌》《囚徒》《边境杀手》,未来更是前途无限。即便他逐渐向大制作的影片靠拢,但他的影片始终试图探讨更深刻的冲突与矛盾,像他早期的作品《8月32日》一样,看似简单的故事线,人物内心却背负着生死。就像他说的,恐惧有时候是他灵感的来源。相信,恐惧也是生活中教会我们更多的源头。 这首《You and Whose Army?》的专辑封面都与电影海报有着相同的色调。 在丹尼斯.维伦纽瓦新片《边境杀手》暂时还没有资源之前,这一部令他声名大噪的《焦土之城》值得回顾,反复斟酌。 2015年10月7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2个观看角度+32部相关影片|《法兰西特派》超前测评

《沙丘》严肃影评:剧情、人物关系和未来十年的沙丘宇宙

蓝光碟收藏|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 讲述的快乐与僭越的体验

蓝光碟收藏|双峰剧集+电影套装|大卫·林奇的影像世界

蓝光碟收藏|雅克·塔蒂 TATI|景观社会里的小人物

蓝光碟收藏|希区柯克15部电影|终极版蓝光套装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2 ) 《焦土之城》:战争下的俄狄浦斯悲剧

    我相信任何一个观众在看完《焦土之城》后都会感到震撼。这是一个用一名坚韧女人的悲剧命运来抨击战争的故事。影片不仅有这样好的一个故事,更有一个优秀的叙事方法。
叙事方法
    从内容上说,影片可以归类为反战片,从叙事上说影片可以归类为侦探片或悬疑片。为了将影片设计成悬疑片,影片没有采用普通的单线叙事,而是设置了三条情节线。珍与西蒙的线和纳娃的线是主要两条,尼哈德的线则表现得较少。其中,珍与西蒙的线是探寻真相的过程,而纳娃的线则是真相。两条情节线关系密切,影片在讲述纳娃的一段故事后,就会开始讲述珍(与西蒙)找真相的故事。两个故事相互承接,转换流畅,使影片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具体表现为:影片开始从头讲纳娃的故事,纳娃私奔未遂,生下孩子后,孩子被一个全身黑色包裹的女人送到孤儿院。同一个场景,一个空镜头之后,珍出现了,时空转换成现在。原来珍来到了纳娃最早生活的地方,珍找到了纳娃以前读书的学校,于是时间回到纳娃读书的时候。
    影片就这样游刃有余地在过去与现在的两个时空转换。有时两个时空的转场还会达到颠覆观众期待的效果。例如,西蒙被带去见占西丁的那场戏,上一个镜头我们明明看见西蒙被带上一辆车,而下一个镜头也确实有一辆灰色轿车行驶到另一辆黑车旁边,我们自然会以为这是西蒙去见占西丁,但下车的却是纳娃,是纳娃去见占西丁。时间自然巧妙地转回了过去。
    表现尼哈德的线不多,却总在很恰当的时候出现。影片就是以尼哈德开场的(当然那时我们还不知道他是尼哈德)。 一个武装分子在给孩子时的他剃头,镜头为他的脚跟标记做了特写展示。镜头不断地缓慢地向他推去,景别一直缩小到他的眼睛的特写,而他的眼睛也一直盯着镜头看,此时背景歌曲也进入到了高潮。以他为开场,不只是为了强调他的重要性,也是为了设置悬念。
    在珍与西蒙得知他们俩才是纳娃被强奸所生的孩子,而哥哥尼哈德另有其人后,此时尼哈德的线恰当地顺应观众期待地出现了。
    或许是为了使不同时空相互交错的叙事显得更有条理,影片还如同分章节似的给每段加上了小标题。这些小标题于我们就像是一张张写在便利贴上的线索。最后我们看到了故事的题眼,也是影片的片名——焦土之城——对影片中所表现的仇恨与杀戮所催生的世界的形象概括。
    影片叙事精巧的方面还有一点就是有些事剧中人物不知道,而我们知道。影片中珍得知母亲曾被强奸过,并生下了孩子,以为那个孩子便是哥哥,而观众在关于纳娃的故事里知道那个孩子绝对不是哥哥,而有可能是珍和西蒙。这很好地达到影响观众情绪,使观众稳跟剧情的效果。
视听语言
    复杂的叙事方法是为了营造影片的悬疑特质,那么影片的主题与内容则需要好的视听语言来营造。
    影片的色调便很好地衬托了影片的主题。影片主要用白、黑、蓝、黄、灰等颜色。纳娃的家乡主要是黄色,呈现压抑、破败之感,尽是战火留下的痕迹。加拿大主要是蓝、灰,呈现阴郁冷峻之色。人物也多穿这些颜色的衣服,影片中只有两个人穿过彩色服装,一个是被尼哈德枪杀的小男孩,他身穿红衣绿裤,他可能只是在捡垃圾,却被尼哈德无缘无故的杀害了。红衣绿裤隐喻他原本鲜活的生命。影片从色彩上深化了战争与暴力的残忍。还有一次是纳娃穿上了一件红上衣,她去刺杀基督教民兵组织首领。她穿着红衣黑裙,手里拿着红包,镜头还一直固定在她的红包上。这颜色象征着危险与暴力。
    影片讲述的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影片的主角除了人物,还有那片焦土之城。影片有好多表现纳娃的家乡的镜头。那里的沙石较多的荒野,那里矮层小楼房密集的城市。有些空镜头起到了转场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其一它们将影片的人物融入环境中,其二表现了那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与导演深深的同情与隐忧。
    影片的声音设计也很好地参与了叙事和刻画人物。影片较多地使用了画外音。在卡法利亚特时,影片表现纳娃在监狱里等待时,画外传来一名女性惨绝人寰的喊叫声。影片从侧面表现了私刑的惨无人道,渲染了恐惧的气氛。
    在基督教民兵组织残忍地杀害纳娃所坐的车上的其他人,并烧毁了客车时,影片用沉重的音乐声代替了真实音效,这种声音设计是突出了纳娃的心理,表现她当时的绝望和悲愤。后来民兵又枪杀了纳娃本打算救的孩子,枪的真实真实声响被表现了。这一声枪响将纳娃彻底推向仇恨的深渊。
    宗教矛盾是影片中引发战乱的原因,影片在布景与道具的布置上都不忘带上宗教色彩。纳娃戴的黑色十字架,纳娃奶奶手握的白色十字架,被占西丁的民兵组织袭击的房子里挂着耶稣受难十字架,玛依卡护士住院的病房里挂着的圣母像,这些使影片沉浸在浓郁的宗教气氛中。
    概括来说,影片构思精巧缜密,复杂的叙事方法使影片具有极佳的可观性,精心设计的视听语言到位地表现了影片的内容与主题。因此《焦土之城》绝对是一部上乘的电影作品。

 3 ) [Film Review] Polytechnique (2009) and Incendies (2010)

Denis Villeneuve, at this stage, can be sufficiently estimated as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and visionary commercial directors of our era, so let us dive into his two earlier Canadian outputs, which have legitimately put his name on the map.

POLYTECHNIQUE is his third feature, a black-and-white reenactment of the deadly École Polytechnique massacre in Montreal, on December 6, 1989, which left 14 women murdered. With its 77-minute length, it is a succinct, intense drama, and unlike Gus van Sant’s ELEPHANT (2003), it sends you shudders right out of the box when gunshots suddenly disrupt the pedestrian school life of École Polytechnique, an engineering school, blood splatter and panic erupts.

After that, the film rewinds back to an earlier time of this fateful day, we get a glimpse of the unnamed killer’s (Gaudette) motive, his targets are female feminists, but Villeneuve and his co-scribe deliberately keep a lid on the details, we don’t know what breeds his hatred, maybe the lowdown is still inconclusive (an incel before the digital age?), ergo, the film’s fulcrum is to deplore the dastardly act itself, regardless of its grounds.

Valérie (Vanasse) is one of the fortunate survivors of the ordeal (does she suffers from the survivor’s guilt?), and before that, she has a first taste of working-place sexism when she is interviewed for an internship, and her classmate Jean-François (Huberdeau) is also on the spot, being the stronger sex, he is spared by the killer with other males, but he seems to be the only one who shows some valor when all hell breaks loose. And after the fact, he is tormented by mounting guilt that he hadn’t done more to prevent the mass killing (a typical messiah complex), whose ramifications are immeasurably grave, varying from individual to individual.

Shot with an absorbing fluidity often with unconventional frames (like the topsy-turvy shot of the hallway), appending a bland positive note to the coda, and grappling with prickly subjects with conviction and tact, POLYTECHNIQUE is a dry run of Villeneuve’s next picture INCENDIES, a bi-continental truth-seeking drama that knocks you dead with a bang!

A modern-day Oedipus tale that beggars belief, INCENDIES is a riddle in two parts. In the wake of the passing of their mother Nawal Marwan (Azabal), an Arabic immigrant in Canada, twins Jeanne and Simon (Désormeaux-Poulin and Gaudette) are requested, upon Nawal’s will, to ferret out their father (whom they think is dead) and brother (whose existence is unbeknown to the twins hitherto) in the Middle East.

The narrative bifurcates and alternates between Nawal’s checkered past in her war-riddled fatherland (an unnamed country, but the events alluding to Lebanese Civil War, and her actions take a leaf from the book of a Lebanese woman Souha Bechara), and decades later, the twins’ journey (Jeanne goes first and Simon will join her later) to their provenance, to discover the inconceivable story of their parentage. As an audience, you are granted an advantage of first-hand information from Nawal’s POV, while the twins slavishly track down breadcrumbs, gather details in dribs and drabs, so the film hooks you by this tack, you are one step ahead in the game, until the riddle is solved, you are in utter shock, like the twins. If you think finding out they are the offspring of a rapist is a major hammer blow, you are too naive!

INCENDIES is everything one needs to show his competence as filmmaker, blaring out Radiohead’s monotonous jeremiad, Villeneuve bestrides the two narrative strands with precision and grit, Nawal’s traumatic experience is steadfastly devised to elicit a vicarious frisson of terror and her “the woman who sings” incarceration marks a heartfelt homage to a woman’s indestructible fortitude. However, the tricky part is the final reveal, and how those characters react to the bombshell, Azabal, who is superlatively good from A to Z, registers Nawal’s quiet implosion in fine fettle, but Désormeaux-Poulin and Gaudette’s philosophical acceptance leaves much to be desired.

Notably, in this Oedipus tale, Oedipus himself is relegated to a marginal place, it is his mother and children’s story to be told, and by doing so, Villeneuve potently denounces the warfare that germinates such unthinkable tragedy, and shows us religion can be a lifesaver, but also the scourge of partisanship. Both INCENDIES and POLYTECHNIQUE are conscience-driven works of art daring to look man-made atrocity straight in the eye, and raring to urge audience to make their own unaffected judgment, although, for me, it would take an oceanic effort to rewatch them, precisely, once is enough, I dare you.

referential entries: Gus van Sant’s ELEPHANT (2003, 8.1/10); Villeneuve’s PRISONER (2013, 8.1/10); Xavier Dolan’s I KILLED MY MOTHER (2009, 7.1/10).

Title: Polytechnique
Year: 2009
Country: Canada
Language: French
Genre: Crime, Drama, History
Director: Denis Villeneuve
Screenwriters: Denis Villeneuve, Eric Leca, Jacques Davidts
Music: Benoît Charest
Cinematography: Pierre Gill
Editing: Richard Comeau
Cast:
Karine Vanasse
Maxim Gaudette
Sébastien Huberdeau
Evelyne Brochu
Pierre Leblanc
Johanne-Marie Tremblay
Pierre-Yves Cardinal
Rating: 7.3/10

Title: Incendies
Year: 2010
Country: Canada, France
Language: French, Arabic, English
Genre: Drama, Mystery, War
Director: Denis Villeneuve
Screenwriters: Denis Villeneuve, Valérie Beaugrand-Champagne
based on the play by Wajdi Mouawad
Music: Grégoire Hetzel
Cinematography: André Turpin
Editing: Monique Dartonne
Cast:
Lubna Azabal
Mélissa Désormeaux-Poulin
Maxim Gaudette
Rémy Girard
Abdelghafour Elaaziz
Allen Altman
Baya Belal
Dominique Briand
Majida Hussein
Nabil Koni
Rand Faris
Nabil Sawalha
Baraka Rahmani
Mohamed Majd
Rating: 7.9/10

 4 ) 真相!真相!



本片讓我想起幾年前看的Grbavica,台譯旅行之歌。劇情不說了,上網一查都有。Grbavica和Incendies有個共通點。它們都想告訴我們:發掘真相,特別是讓當事人發掘真相面對真相,是治療創傷繼續生活的好方法。
  
我對這種論調持保留態度。
  
如果當事人生活所在的社會不能容忍真相,那麼揭露真相能有多少治療作用?會不會造成新的創傷、甚至帶來新的迫害?Incendies故事裡的一對雙胞胎可不是生長在中東母國(黎巴嫩)。他們是以法語為母語的加拿大人。加拿大社會對這些中東移民的身世真相,當然是包容的,甚至談不上包容不包容,或許根本不在乎。假設這對雙胞胎還活在中東沒逃出來呢?女主角Nawal Marwan家鄉的親戚直到今天都不能原諒她當年的背叛,何況其它。
  
同樣的,Grbavica故事裡的母女最後在歌聲中和解。真是美好的畫面,但恐怕也是美好的夢想。導演完全沒說接受真相洗禮之後她們如何重新適應社會適應生活。她們不是也不可能移民。波士尼亞不是美國也不是加拿大。
  
系統性強暴作為一種侵略武器,絕不只是發洩獸欲傷害敵方婦女,它的最終攻擊目標是敵人的血統、社會團結乃至於倫理道德。不只婦女受到創傷,整個民族社會都是。受害者不只是婦女和孩子,還包括婦女的家人、宗族、鄉黨跟社會。只有婦女和孩子參與的和解恐怕不會是真正的和解。只讓婦女和孩子發掘真相、擁抱和解的電影,在落幕之後能有多少療效我也十分懷疑。
  
所謂真相,其實指的是歷史。但歷史總是人寫出來、人講出來的,而人是主觀、片面的,而且善於說謊。Incendies企圖用神聖的公證人、目擊者的證辭(監獄守衛和奶媽的回憶)、權威人物的話語(回教領袖Chamseddine的口述)、原始文獻的記載(孤兒院收容Nihad的紀錄)、甚至所謂physical evidence(腳跟上的刺青),來支持它論述的準確性和全面性。但有些關鍵地方仍然照顧不到。比方說Nihad的認同問題。
  
Nihad這角色類似說岳全傳裡的陸文龍。回教徒把基督教孤兒院炸毀了,但把孤兒包括Nihad帶走,把他們訓練成殺手,回頭來殺基督教徒。這種讓敵人之子 “認賊作父” 的戰爭手段,古代遊牧民族常用。Incendies的導演透過回教領袖Chamseddine告訴我們:Nihad還真是 “認賊作父” 得很成功,整天想的就是成為烈士使自己的肖像滿城張貼讓母親看到。據Chamseddine的說法,當時Nihad一定以為不但自己是,連那從未謀面的母親也是穆斯林。完全一個伊斯蘭認同。Chamseddine接著告訴我們:後來Nihad被基督徒抓走了,基督徒不殺Nihad,卻把他改造成獄卒,改名叫Abou Tarek。
  
問題來了,怎麼改造?Nihad的伊斯蘭認同是怎麼被摧毀而改宗基督教認同的?他的改宗是不是陸文龍式的?如果是陸文龍式的,那麼必然還有個王佐型的人物能把一切話說從頭。究竟他對Nihad說了什麼?他還知道些什麼?導演完全沒有交代。但這些事情太重要了,特別對於Nihad來說:他怎能不想知道自己在南方監獄工作究竟是巧合還是組織刻意安排?會不會基督教徒明明知道Nawal就是Nihad的母親?
  
真相經常是個馬蜂窩,不能碰,越猜測越恐怖,越推勘牽連越廣,幾十位歷史學家聚訟紛紜,終究沒有半個標準答案。
  
撇開歷史,真相該用怎樣的面貌降臨人間?這問題同樣惱人。寫進教科書蓋個紀念館?還是公開道歉?總之該給當事人一點心理準備。五雷轟頂式的真相沒人承受得了。Incendies送給Nihad的真相就是五雷轟頂式的、甚至是郵包炸彈式的。兩位雙胞胎也給雷過,似乎挺得住,但也只是似乎而已,他們往後真能回復到平靜的生活嗎?我深深懷疑。無知可能是一種幸福。我們可能根本不需要也承受不了從天而降砸到頭上號稱前來救贖的恐怖真相。
  
讀書和閱歷使我不得不猜想:選擇性的遺忘可能才是真正有益於弱者的生活方式。強者則是復仇。歷史這樣告訴我們,很多別的電影也這樣告訴我們。

 5 ) 《焦土之城》的时间线以及故事的大致背景

拍过《囚徒》、《降临》还有《银翼杀手2049》的丹尼斯·维纶瓦纽,已经成功跻身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氛围出色、叙事一流,但因为缺乏剧烈的爆点,很难成为大路货。这部《焦土之城》一直静静地躺在硬盘里,直到昨天看到有人在夸这部电影,我就从硬盘的深处把它打捞出来。进入电影叙事的氛围是缓慢的,但到最后,字幕出现,合上电脑。还是无法脱离电影的氛围。

作为生活在中东的阿语狗,我想大致梳理一下《焦土之城》的时间线,以及大致的背景。

1949年,一个神奇的年份。主人公纳瓦尔·麦尔旺出生在黎巴嫩南部的山区,一个基督教家庭。这一年,以色列建国,改变了整个中东的政治形态和格局,造成了大量的巴勒斯坦难民,有十万多的难民跑到黎巴嫩南部。

1970年,20岁的纳瓦尔,与难民营中的巴勒斯坦穆斯林男子相爱,她怀着他的骨肉,于是他们决定私奔。不幸的是,私奔败露,纳瓦尔的两个哥哥抓住了他们,当场处决了纳瓦尔的爱人,正要对她进行“荣誉谋杀”的时候,奶奶出现,救了纳瓦尔的命。

荣誉谋杀:是指凶手谋杀家庭成员以达到挽回家族荣誉的目的,受害者几乎都是女性,被杀害的原因主要是“失贞”和“不检点”,常见的情况有被强奸,被怀疑通奸,打扮时髦举止轻浮,拒绝被指定的婚姻,想要离婚等。

1971年,在奶奶的照顾下,纳瓦尔生了一个男婴。奶奶在男婴的右脚脚跟刺了三个点作为标记。随后让接生婆把孩子带到黎巴嫩南部的基督教孤儿院。之后,纳瓦尔也被送到外地,去语言学校学习法语。

四年之后,也就是1975年。宗教冲突加剧,内战一触即发。学校停课,纳瓦尔出于对孩子的挂念,只身闯入危险的南部,去寻找自己的孩子。

在路上,她将纱巾遮在头上,伪装成穆斯林,搭上了一辆全是穆斯林的车。不料中途却遭到基督徒恐怖分子的袭击,最后时刻,她拿出十字架,成功保住性命,但内心已然心如死灰。毕竟她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挂着圣母图像的基督徒,扫射了全车乘客,并放火烧了全车。

在特蕾莎难民营,她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悲伤绝望的她投靠了穆斯林组织,决心去暗杀基督教国民运动的领袖。

而她的孩子,在孤儿院起名为:尼哈德·梅。在他四岁的时候,所在的基督徒孤儿院被穆斯林武装组织端了,他们把孤儿都训练成穆斯林战士,反过来去杀基督徒。尼哈德·梅后来成为一个出色的狙击手,他的梦想是希望自己的通缉令贴满全国,这样他妈妈或许就可以找到他了。

1975年或者1976年,纳瓦尔成功混入国民运动领袖的家,给他儿子当法语家教。时机成熟时,她遵循组织的安排,枪杀了国民运动的领袖。于是,纳瓦尔被抓紧监狱。

1989年或者1990年,纳瓦尔因为在监狱里持续唱歌,而得到了“唱歌的女人”的绰号。基督徒分子使劲了方法,都不能使她屈服。她就是大名鼎鼎的72号囚犯·唱歌的女人。

一个叫艾布·塔里克的刽子手,为了让纳瓦尔屈服,强暴了她。纳瓦尔在监狱里怀孕了,最后生下来一对双胞胎。狱卒要把双胞胎放到河里自生自灭,但是助产士从狱卒手中接过孩子,代为抚养。

1990年,持续了15年的内战结束,纳瓦尔的牢狱之灾也到头了。穆斯林运动组织的头目找到她,把双胞胎交给她,安排他们三人去了加拿大。

2009年,纳瓦尔和女儿去游泳池,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右脚上有三颗刺青的男人。她上前去打招呼,没想到居然是...

纳瓦尔崩溃了,她持续一生的沉默即将打破。她在弥留之际留下三封信,一封信给大儿子,一封信给双胞胎的父亲,一封信给双胞胎。她立下遗嘱,让双胞胎把信交给大儿子和他们的父亲之后,才可以看第三封信。也才可以给她立墓碑。

为了揭开母亲过往的历史、为了践行母亲的遗嘱。双胞胎中的女孩儿珍妮踏上了寻根之旅。但她发现,她母亲已经成为整个村庄的丑闻。还发现自己的母亲曾遭受长达15年的牢狱之灾,还被人强暴,不堪忍受真相的她,打电话叫弟弟西蒙过来和他一起面对真相,

真相抽丝剥茧,一点点显露出残酷的全貌...


20岁左右的年纪,母亲纳瓦尔陷入恋爱,怀上了大儿子尼哈德·梅。

20岁左右的年纪,尼哈德·梅成为一个暴力的极端分子。而40岁左右的纳瓦尔在不见天日的监牢里日日歌唱。并在强暴之后,怀上了双胞胎。

20岁左右的年纪,双胞胎长大成人,在西方国家生活,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中东的苦难似乎与他们不再有瓜葛。而命运,竟也安排他们40多岁的哥哥尼哈德·梅也来到了加拿大。此时,她们活了一个甲子的母亲,健康情况迅速恶化,并去世了。

在持续15年的黎巴嫩内战中,有大约100万的黎巴嫩人逃到了国外。所以大儿子也逃到加拿大的这剧情,也是合情合理的。

中东,真的是每一块土地都饱含血泪。这是一部太过于痛苦的电影,不想再看第二遍。纳瓦尔的演员选的真好,她真的很能代表中东的女性,中东女性有一种骨子里的坚强,不折不挠的精神。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互相残杀的历史,但爱和和平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6 ) 《KLIK3专稿影评》焦土之城:在这片废墟之上,相信一份爱的可能

中东一直是战争与冲突的聚集地之一,而身处于那个地方、那个时代的纳娃·玛文自然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她与信仰异教的青年相爱后怀孕,她的哥哥却当着她的面将青年打死,纳娃生下孩子后却又不得不送往孤儿院。纳娃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次见到他,只认得他右脚后的三颗小点。多年后,年老体弱的纳娃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见到了他的儿子,认出了他,他就是当年强暴纳娃的监狱看守。面对此情此景,任何人都会瞬间崩溃;被自己的儿子强奸后,生下一双儿女,这究竟是历史的苦难还是人性道德的沦丧;当然事情发生时,没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从未料想过它的后果。

战争摧毁家园,带走亲人的生命,让整座城市都变成废墟,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事情,而使人丧失最基本的人性和信、望、爱才是它最恐怖的地方。对纳娃而言,战争让她失去了爱人、儿子,但作为母亲的信念支撑她走过人生大半辈子,在最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也没有崩溃,只是对这个世界充满无奈和悲凉感。难怪她在遗嘱里说道,“让我裸身下葬,脸朝下,背对世界。”
虽然电影对于中东当时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刻画得不多,但随处可见的荒芜和人心惶惶的景象,无疑不是在暗示这些激烈冲突之后对国家、个人留下的残骸与阴影;纳娃当初由于和信仰异教青年相恋并且未婚先孕这件事情,就使得她变成了家乡所有人眼里的耻辱。而本来是尊贵的生命在她们眼里根本比不上所谓的“宗教荣誉”,这是战争时代的弊病,也是许多人难以走出的道德荒原。
纳娃在寻找孤儿院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将一辆汽车上的所有乘客都开枪杀光,而她掏出的一根十字架项链竟然轻而易举地救了她的性命;她想救下那个可怜的孩子,而那孩子却因童真和单纯而顷刻丧生。众人离去,在莫大的荒漠之中,黑烟升起,只剩纳娃躺在地上目睹这一切,无助且绝望。对于这个丧失理智与人性的时代,她能做什么?只有用一己之力在这座废墟之城,顽强地抵抗和生存。

影片开始,纳娃托付的委托人将几封信件交给纳娃的孩子珍和西蒙时,就为他们和所有人布下了一个局;我们都迫切地想知道信封里到底掩藏了多少秘密,而最后得知真相的所有人都会为之震惊。甚至也一度猜想,为什么母亲纳娃要如此残忍地向孩子珍和西蒙道出真相呢?在纳娃已经知道了儿子尼哈德就是当年强奸她的拷问官阿布塔雷之后,有必要让她的孩子也亲自去触摸那悲痛历史的伤痕吗?
电影最后,那两封给尼哈德的信,纳娃以两种身份给他写了信;既让他想起了当年自己的罪行,说明了作为受害者的心理创伤,也表达了作为母亲的爱意,因为纳娃知道尼哈德肯定也在四处寻找自己的家人。那一句“能在一起就是最美的”无疑杂糅了一个母亲对于战争的最悲痛诉求和最深沉的爱。

如果纳娃的内心不够坚定,如果她在被关进监狱,被千般折磨时就抵抗不住而丧失了理智,如果纳娃对迟来的真相感到心死,如果纳娃没有勇气将这一切告诉儿女珍和西蒙,告诉既是刽子手又是儿子的尼哈德,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变成绝望的轮回。没有人会知道掩藏在这座焦土之城里的秘密,没有人会了解这个叫做纳娃的女性所遭受的烈火焚身般的煎熬。
尽管电影的所有都悲重不已,结局还是安上了一个欣慰的尾巴;纳娃终于能够入土为安,因为誓言得以遵守,缄默也不复存在,而她的儿子尼哈德也将长久地伫立于母亲的坟墓前,赎罪。
战争使人痛苦,使人哀嚎,而在受伤之后,纳娃发现命运将仇恨的指针指向了自己最想见的儿子,那她是该怨恨,该痛苦,该庆幸?纳娃选择了用最后一丝爱来清洗所有的灰尘。

 短评

一个女人的史诗 看完以后让人恍如隔世

6分钟前
  • 偏时差
  • 力荐

开头震撼的RADIOHEAD慢镜直接将人带入情绪,另外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母亲的侧面神似PATTI SMITH,后方熊熊烈火燃烧着大巴车,特别美

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双线叙事的结构,娓娓道来,情绪到最后积累成一个震撼性的结局。虽然探讨的是宗教,政治,军事,恐怖分子,但关切的却是个人——一个母亲,那段被历史所绵长的一生,平淡而克制的叙述,却隐忍着强大的情感内核,直到最后一刻爆发,于是,观众被震慑住了,长久地处于这种情绪中无法自

8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看到1小时15分一下悟到结局,就像拼图骤然清晰。对母亲的动机设置感到难于赞同。真正的爱是沉默与承担,独自吞咽和消化,是我的苦难今日在我身上清算和截止,绝不会强制性的让一双儿女踏上对痛苦抽丝剥茧的继承之旅。如果导演让母亲瞒下惊天真相,带着秘密离世,由儿女主动追寻谜底,结局会更震撼。

12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重要提醒:此片剧透了就无法看

14分钟前
  • lily
  • 力荐

极具震撼力的杰作。1.废墟之城,道德荒原,宗教仇杀,残酷乱世,古典悲剧。2.维伦纽瓦的冷峻节制深得我心,避免煽情,以隐忍内敛笔触带出伤痛。3.1+1=1来自老塔[乡愁]。4.双线叙事,Radiohead配乐。5.唱歌的女囚,脚上的三点刺青。6.无言以对是对所有真相的响应 | 没有什么比相守相伴更美好的了。(9.0/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无法解释母亲这样做的动机,使得整部电影最终的主题表达显得很荒唐。整个寻找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挖掘恨意的过程,所谓的爱在哪里?对母亲第一个爱人的交代几乎没有。影片过分追逐剧情的奇情,反而让批判的力度大大减弱,母亲无非是把自己心中的那份恨意,又传递给了双胞胎而已。

19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悲苦的女人啊!另,加拿大移民的过去真的好神秘阿。。

22分钟前
  • 于是
  • 推荐

如果《老男孩》让人觉得变态,那么跟此片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26分钟前
  • Bono
  • 推荐

停留在“失语”的状态里,去除掉那个惊世骇俗Astonished的结局,这都会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恍惚间我去理解一加一的意义和有些神谕的这种错乱的时候,跟那个女儿一样,差点就喊出来。宗教让人痴迷,战争让人扭曲,自始至终不会少的爱充斥在两者之间,让一切都变得可以理喻。佳片。

29分钟前
  • Shy
  • 力荐

实话说,一点不觉得假,因为母亲和儿子都太努力了,总有一天他们会想见,而且在这种环境之下,一定会是以最残酷的方式。彻头彻尾的古希腊悲剧,交叉叙事。一般片子只会使用一种悬念营造方式,要不就是观众知道剧中人不知道,要不就是二者都不知道,这部片子两个都用到了,给人以双重震惊。两封信很妙

3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好久好久没有看到这样一个让人震惊到愕然,并扼腕叹息的故事,(或许它有些太过戏剧和巧合)一个女人爱与奇迹的史诗。宗教信仰的冲突可以烈火焚城,但绵延几十年的亲情谁也无法阻隔,“世界上最好的事,就是在一起”。22号美国上映一定再去捧场一遍,太精彩了。这届的外语片水准真不错!

3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这才是寻找她妈的故事

3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93//娜瓦尔对爱的理解是去系统化的,对信教的家族来说,发生与异教间的爱情是肮脏;对民族主义者来说,异教的难民是要清除的污垢;而对于娜瓦尔,她珍视生命、相信普适的爱,不受意见体系的禁锢,认为只是毁灭与杀戮肮脏,事物只要是因爱而生的便是纯净。娜瓦尔在池边近乎木讷地释然,她把孩子看作爱的结晶,就可以坚信孩子生来美丽,其他因系统冲突而差生的污秽都可以原谅;通过她的孩子们对母亲命运的体会,沉默被打破,身份与环境的不协调、洁净和肮脏的冲突、爱与恨的矛盾间,意外地出现了一种看起来像是无奈、又像是和解的心境,结果是命运可能性的残忍被揭露,而人之情感进入平和状态的机会被揭示。

40分钟前
  • Colty
  • 力荐

两代人寻觅的身影叠画成一个爱与黑暗的故事,时空在这片焦土上汇合,她一生的故事,用一生寻找的爱,竟在硝烟中开出荼毒恶之花;用生命保卫的秘密,用死亡消解的罪孽,用尽力气告诉我爱你;得知真相的一刻,如2049木马在手,重温回望如摸索维伦纽瓦风格渐成之路。

4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枪声震碎一个本该幸福的家庭,战火燃烧一座无辜之城,俄狄浦斯的悲剧在这上演,每个人将面对的,是内心的炼狱和刑罚。影片结尾用三封信稀释了壮阔的悲剧,但是却在每个观者心中铺上焚城后的焦土。喜欢战争片,猜到结局但依然深深震撼。影片仿佛有一只巨大的手推动着你接近寻找的真相,真相却最难将息。

42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这个结尾也太狗血剧情了吧,其实这东西有BUG,不过以讨论剧情就剧透了,自己看吧。借寻亲去讲一段痛苦的历史,两个时空反复转换,相比之下,故事随着真相的接近而变得更有趣了。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用伦理悲剧折射宗教战争,主题严肃、深刻,但故事毕竟狗血,所以,在影像、叙事上,采取极度克制、避免一切廉价煽情的手法,相当明智。缺点是略沉闷。烧车、枪杀小女孩那场……最见功力。

49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四星半。真正的希腊悲剧,层层剥落后直指人心。面对真相,唯有沉默。看过越想越悲伤。。。

5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真相残酷,逝去母亲的三封信力道十足,但在一起最美的说法难以让人内心释怀。很完美的电影,只是对于角色的悲剧性命运简单的归罪于历史的错误,编导的这种做法实在有待商贾。致使观众进入故事容易,想走出来就难了。★★★★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