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列车

正片

主演:陈素琴,张昌华,张琴,张洋,唐庭岁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 / 中国大陆 / 英国语言:汉语普通话 / 四川年份:2009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归途列车 剧照 NO.1归途列车 剧照 NO.2归途列车 剧照 NO.3归途列车 剧照 NO.4归途列车 剧照 NO.5归途列车 剧照 NO.6归途列车 剧照 NO.13归途列车 剧照 NO.14归途列车 剧照 NO.15归途列车 剧照 NO.16归途列车 剧照 NO.17归途列车 剧照 NO.18归途列车 剧照 NO.19归途列车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关于纪录片的介入边界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微暗的火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纪录片之父格列尔逊曾定义纪录片为:对事实的创造性处理。

这里的“事实”,英文是“actuality,不是中文翻译成“真实”的truth。

纪录片可以对事实进行处理,但是不能对真实进行处理,这是底线也是边界。纪录片一旦对真实进行处理,那么便失去了记录的存在,变成了一种改编,便成了剧情片,成了仿纪录片,成了拟态纪录片。

安德烈巴赞的纪实理论认为:纪录片应当呈现完整的事实,作品中要对主体予以排除,再现生活的根本面貌。这走的比格里尔逊更远,认为任何层次的主观介入都是不能被允许的。

这两种理论一直都有争论,一直都争论不休,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纪录片到底能不能主观介入,主观介入的边界在于什么?究竟什么层面上的介入是一种必然存在的事实,什么层面上的介入又变成了一种虚构,使纪录片本身丧失了记录性呢?其实这是很多纪录片创作者们都拿不准、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事。学校里只会教你如何去找到选题、如何去编排故事、如何去进行采访、如何去摄像、如何去记录,但是并没有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去呈现你所想记录的事儿”,而非“表现”。

这就好比刘明华老师在《新闻写作教程》里说的:其实所有的新闻的创作过程都不可能保持绝对的客观真实,它一定是有记者的把关存在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的让它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得以呈现,努力的保持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专业主义,去制作出最符合客观存在的新闻。

纪录片和新闻其实是一样的东西,世界上所有的文艺产品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没有什么作品是可以逃离意识形态,可以逃离创作者本身的主观意图,可以完全独立于这个世界而存在的,没有。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呈现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呢?我们如何将客观世界的记录和自己主观意愿想要倾诉的观点得到完美的平衡呢?我不知道。

在这部归途列车中,导演做的很明显不好。他想去营造的东西,在电影最高潮的段落被主人公给点破了。在那个所有戏剧冲突到了最高点的长镜头段落中,小女孩突然指着镜头说:“你不是想要真实吗?这就是你要的真实。”

这时候其实电影苦苦营造了那么久的拟态影像环境一瞬间全然崩塌,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当然这个段落这个镜头张力十足,让人感觉非常的酷,后劲儿很大,但是这是有损于整部电影的表达的,它在一瞬间击垮了整部电影的存在根基,让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雕塑家罗丹曾经建造了一个完美的雕像,每个人看到之后都说,你这个雕像的这双手雕的真漂亮,后来他把这双手砍掉了,他觉得不能因为一个细节的高光就损害了整个作品的表达。而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显然无法做到这种割舍,他将这个直接打破第四堵墙的细节保留了下来,所以整部电影就变得不可靠了。

我们去怀疑一部电影介入的尺度如何,其实是要从细节去判断的。因为如果一部电影打着纪录片的旗号,其实去摆拍,其实去按剧本演戏,如果做的浑然天成是没有人知道的,顶多只能怀疑。

这部电影值得怀疑的地方很多,在那些地方的怀疑似乎又不值得推敲。但是这些草灰蛇线的细节汇聚到一起,在一瞬间被点燃,则形成了烧死整部电影的熊熊大火。

我开始发愁,到底一部纪录片应该怎么去做呢?纪录片到底要怎么去介入呢?我也不知道啊。我知道的一点就是这部电影做的是真的很差,我可以做的比它好,但是我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我顺便来给这部《归途列车》鞭个尸吧。既然已经骂到这份上了,就再添一笔: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视角分类中,有内聚焦、无聚焦和外聚焦三种视角,但是这部电影很明显的视角混乱,三个视角都有,什么都想说,最后一锅大乱炖,表达出来的就是无表达。

我要是以后拍出这样一部无表达的东西,那我干脆把母带销毁了事。

关于《归途列车》我的三篇影评:
1、 这《归途列车》和列车又有什么关系呢? //movie.douban.com/review/12353058/
2、 对于纪录片导演的访谈原文记录 //movie.douban.com/review/12353069/
3、 关于纪录片的介入边界 //movie.douban.com/review/12353144/

 2 ) 不归的轮回列车

这是亿万众生的一个小小缩影。在中国社会的金字塔的底层,一对普通的四川农民夫妇,为儿女离乡工作十五年,像候鸟一样,往返城市和农村。即使城市是他们停留最长的地方,可他们依然只是个暂住者。而他们惟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女能离开农村,去向一个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地方:城市。他们不希望儿女像自己一样,辛苦而拼命地工作,病了也不敢去医治。总之,他们想他们的儿女能离开泥沼一般的农村。 然而十五年的拼命工作并不能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任何正面而积极的变化。这也是亿万中国农村家庭的一个小小缩影。作为亿万农民工中的一对,张昌华和陈素琴用十五年的时间为经济发展去付出,同时,也搭上了自己女儿的前途。作为中国城市化主力的农民工们,他们在城市里为人们搭建漂亮的候车亭,建漂亮的柏油路,建漂亮的大厦。然后再在春运的时候,想鱼罐头一样把自己装进列车中,再爬山涉水,走在自己的田间地头,与一年未见的儿女相见,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可是失去了父母的陪伴,谁来带领孩子们走出或灰暗贫乏、或缤纷迷幻的青春期?更何况,在他们面前,还要再次面临一次更为艰难的考验:高考。而变幻不已的中国现实并没有给这些农村孩子更多的幸运果实,像一个噩梦级的游戏一样,主人公必须面临更大的考验:找工作。如果找到了工作,然后才能在城市里生存,实现父母的愿望:脱离农村这个泥沼。然而现实比游戏还要残酷,很多无法完成高中学业,而三十年来逐渐下降的农村大学生人数(http://news.sina.com.cn/c/2009-01-23/040717100291.shtml )则更让人绝望:很多人依然回到农村,然后再踩着父母一辈的足迹,成为新一代的候鸟。这如同一个悲伤的轮回: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如何应对这出生在农村的命运? 而在轮回之外的现实是:从教育到养老,中国的城市的基础建设和投入与中国农村的相比简直天壤之别。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拼命想往城市挤掉缘故。这些人为的政策落差尚可以通过制度内地各种持续投入而逐渐减少(这样的指望很遥远),但除了通过上学之外,农村儿女们还能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或者途径去走向金字塔的上游?在这个以"人情"维系的社会,穷人们会有多少个富朋友?穷人们会有多少个权势可以依靠?在这个连公务员都是世袭的社会,能有多少农村孩子可以进入他们的关系网内?当所有的上升通道都被各种"关系"堵住,轮回就是一个宿命。所以,在农村你可以常常见到这样的咒骂:如果你学习不努力,以后还是回家种田! 可是他们不知道,那些花费数百亿元人民币而举办的各种盛会,其实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他们依然关注着姚明,他们也被教育着说要爱这个国家,爱这里的一切,却惟独忘记了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如何去爱自己的儿女--谁也没有教他们怎样去爱。集体主义融化了个人,烧尽他们的青春。没有人告诉你么,这城乡的二元不公平现象,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啊!没有人告诉你么,这就是改革开放啊,这就是他妈的经济发展啊! 所以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感觉像是看到了静寂岭一样。多少人的生活,会有这么鲜明的灰暗?佛曰众生有六道之轮回,若守五戒,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即为众生之巅,可超脱,可入圣。只是我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你们需要守什么样的戒,行什么样的善,才能摆脱这轮回之苦?

 3 ) 道德的不安

导演说,当初决定拍这个电影,是因为当CCTV记者的时候去四川一个偏远山村采访,完了之后坐2个小时飞机就到了北京,台里派车来接,在车接近3环、4环的时候,当那些霓虹扑面而来之时,有一种负罪感。
他说:从贫乏到繁华,对于我而言,2个小时就可以跨越,然而对于我的采访对象而言,他们得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实现?!
所以接下来他花了3年时间拍这部片子。这是他的处女作,成功的处女作。因为作为一个观众,在看这部片子的过程中,也被一种道德上的不安骚扰,直至两天后的今晚,仍然无法释然,才不得不把它写出来。
当看到张家夫妻在低矮、拥挤、杂乱的工厂里,像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给衣服压边、缝口袋时,出现在我脑子里的是,我身上的衣服是否出自这样的人之手?

是否来自这种非人性的、机械化的劳作?顿时觉得浑身不舒服,穿着MADE IN CHINA的衣服,深感不安。
作为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劳和惊人的忍耐能力。他们可以忍受嘈杂、拥挤、混乱、空气不流通的工作环境,也可以忍受一天十几个小时高速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还可以忍受住在潮湿、狭小阴暗的房间,甚至可以忍受长期与父母子女分离。
这种反人性的行为只有一个目的:挣钱。这种挣钱以未来更好的生活为目的,并且这生活还不是他们,而是下一代。也就是中国父母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切为了孩子好。
但那些孩子们不是机器,不是插上电就能按照既有程序运转的机器,而是人。你拼死拼活挣钱给他们花,你每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广州挤回家过年只为见她一面,你每次在电话中千叮咛万嘱咐……统统没用。
这正是这部电影另外一个伟大之处,它表现出了农民工的绝望处境。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用自己的毫无选择给下一代创造一个选择的机会,然而现实是,下一代只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这才是最绝望,也最沉重的地方。然而这种绝望却以惯常的青春期的反叛表现出来。当张家女儿与父亲发生激烈冲突,当女儿反抗父亲,父亲盛怒之下甩女儿巴掌时,整个影片陷入一种彻底绝望的境地。
老实人没有好报,勤劳也没有好报,隐忍也没有好结果。张家夫妻也将这一切又接受了下来。他们接受苦难,然后又遭受了另一种苦难,他们居然又接纳了下来!这到底是巨大的忍耐力,还是麻木和无知?
不仅这种生活反人性,这种忍耐也是反人性的。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与父母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不再像父母那样无条件的忍耐,他们不喜欢了可以换一份工作,尽管并不会有多大变化。他们还会罢工,与资本家谈判,以期增加工资。他们不安分,有时会闹点事。他们也更自我,追求可能的享受。
但他们仍然不属于城市。他们买不起昂贵的房子,他们的孩子没有城市户口上不了学,他们最终或者回到乡村,或者走上父母的老路:为了孩子将自己当做牛马。
你所看到的变化,可怜得微不足道,最终却是循环。青春期的反叛注定只有短短几年时间,最终仍然踏上跟父母一样的道路。
唯一改变可能性还是那条自古有之的老路:读书。只有考上大学才有进入城市的可能,尽管这条路也越来越难走。
看着这些在命运面前挣扎的人,如何没有负罪感?同样的人,同样的生命,凭什么有这样的差别?这部电影成功地将导演的不安传达给了观众,导演的不安生成了这部电影,观众的不安呢?能去怎么做?

 4 ) 归途故事

该纪录片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它的企图:在宏大事件中着手最小的叙述,关照一个“中国制造”商标后面劳动的双手和灵魂,并利用广州火车站这一场景为这些个体和家庭做巨额的乘法,勾勒出历史的面貌以及于历史中我们每人身在何处。

宏大的火车站场景,鸟瞰火车在冬天和春天缓缓驶过雪山和平原,风吹过渡船上叙述痛苦经验的母亲,片子展现的“人性”和“诗意”让它得到西方评论的盛誉。观者很容易想象并体谅这部片子拍摄与制作的艰辛。然而在个体叙述的层面上,《归途列车》达到的却仅仅是一种对底层人物虚假的审美情感。

主人公对生活和命运的叙述让人不安,他们的话语精致、平缓、点到为止。影片中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张春华和陈素琴两夫妇在结束一天工作后仰卧在床上,用一种演练后的书面语言为我们娓娓道来他们的矛盾和痛苦 - 这种画面和语言的纯粹性让今天熟悉中国的观众感到陌生。它们过于抒情和感伤,而感伤的背后空无一物。导演范立欣为这个家庭的复杂现实提供了一条简化的进入途径,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终于暴露了自己:女儿张琴在与父亲的冲突中最激烈的时刻忽然转向镜头:“你想要真实的我?这个就是真实的我!”只有在这个时刻,粗糙的真实得以打破光滑连贯的叙事,也是“诗意”随着镜头背后讲述者的出现而消失,我们得以通畅呼吸的一刻。

 5 ) 渺小又庞大,卑微却矜贵。

“你愿意为梦想花多少钱?”有没有人曾经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梦想是高贵的,它无法用金钱衡量。然而造梦的人太多,梦想便像是流水线的产物,以千篇一律的包装随着轰鸣的火车驶进城市,而城市真的能接纳这些梦想吗?《归途列车》里,女孩张琴与她的父母将自己的梦想寄托于广州这个大都市。然而广州却用春运时火车站的人潮告诉他们:这个城市的梦想已经超载,一个人的梦想也许只能永远被埋没在这无边无际的人潮里。电影《归途列车》携着奖杯和口碑从海外归来,即使拿到了国内公映的资格却依旧与大多数主流影院无缘,原因很简单:这些影院的负责人一致认为,没有会为这“廉价的梦想”买单。

我写给《奋斗》的影评里,有这样一段话:”在你很小的时候,你身边的人告诉你:在这个世上,有一个叫上海的白马王子。他不仅身份显赫人长得帅气,还拥有我朝最豪华最奢侈的宫殿。他有用不完的金银珠宝、喝不完的琼浆玉液以及穿不完的华裳丽服——只要嫁给上海,那么一辈子就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于是你从不懂事时就开始刻苦用功,不管暑天寒冬一路悬梁刺股拼了命学习各种知识礼仪,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嫁给上海。终于你学有所成,顺利把自己带到了上海面前。正当你想将一生托付于他时,你却发现原来你只是后宫三千佳丽中的其中一位。没有人会为你的失落而难过,因为每个人都在忙着嫁给你的白马王子。“而这一次,在《归途列车》里,白马王子换成了世人眼中的暴发户——广州。

城市里的农民工像是蚂蚁一般渺小,而被称为”农民工聚居地“的广东省,农民工数量更是庞大得惊人。明后两年,广州的”农民工博物馆“就要正式开馆,农民工作为一个时代印记将彻底被印在广州的城市烙印里。然而即便是如此,他们的梦想在很多人眼中还是依旧如他们的存在一样卑微。《归途列车》里,女孩张琴执意辍学,要实现自己”自由自在“的梦想;她稚嫩的脸上写满了与年龄不对称的坚毅,天真的双眼透漏出对于梦想的执意和坚持。然而最终,她的梦想被埋没在一个又一个工厂和酒吧里,她纺着自己买不起的牛仔裤、端着自己喝不起的威士忌,在夜夜笙歌的南国茫然地面对着现实,在她心中,梦想是矜贵的,她坐上火车,熬了几天几夜将梦想带来这城市,然而城市却用霓虹灯毫无留情地骗了她。

张琴没了主意,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然而在这个乡下来的女孩眼中,城市是新鲜的。第一年,她和父母到广州火车站排队买票回家,她竟被浩大人群的阵势给逗笑了;母亲毕竟挨过哭,批评她不懂事这个时候竟还笑得出来。后来,他们等了三天三夜才挤上车,母亲以过来人的胜利姿态再提及她的笑,她依旧堵着气蛮不讲理不肯认输。也正是这股倔劲,让她与父亲在大年三十大打出手,她不肯妥协,不肯认父亲是”老子“,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老子“,父亲一怒之下,一个巴掌狠狠打了过去。这一个农民工家庭用一句”老子“折射了整个中国的现状,对于我们来说,究竟自己是”老子“,还是国家是”老子“?

电影《钢的琴》里,沈阳工人为了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的青春,然而最终他们一辈子引以为豪的事业顷刻间被化为乌有。作为”老子“的祖国本应为这些人干些实事,然而”老子“却净顾着说无心之话。可悲的是,”老子“这些兑现不了的承诺,却又被这群人一字一句听进了心里,他们是爱着这个国家的,尽管他们的爱充满了无知。也许他们一辈子也发现不了这种爱的愚昧,或者等到他们发现时,往往已经陷入泥沼无法自拔。即使有一天,这些群体意识到,”老子“只给了他们一堆空话却从未干过实事,他们也无力抵抗;就算他们决意奋起想要自强自立自己当”老子“当家做主,迎接他们的也只是重重的一巴掌。整部电影里,导演最动容的镜头,也是我认为最讽刺的镜头,就是这群打工仔目不转睛盯着电视看08年奥运会的情景。他们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却从未将他们真正摆在眼里。

《光棍儿》的导演郝杰,在接受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栏目组的采访时说道:”我们那儿有个水利局局长,从我们那儿出去的,可能是顾家沟出去的,我还不认识人家。说,他妈的拍这种东西,丢我们顾家沟的人,骂老杨啊,回去之后,我明天把你抓起来。“看,越是真实,就越是可怕;所以这些人宁可听一些谗言蜜语,也容不进一句不好听的话。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院的负责人总是对那些飞天走低无所不能的”变形金刚“大开绿灯,而对于这平常人家的真实梦想视而不见。

真实,就是纪录片。你会在纪录片里看到海豚被刺杀、也会在纪录片里看到父女大打出手,这些真实的不矫揉造作的片子,用粗糙的镜头展现出一个撕掉面具下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生存的每一个个体。影像中的他们出身平凡、过着枯燥日复一日的生活、得不到童话故事的眷恋,也经历不了事先编好的狗血人生。他们是渺小又庞大的个体,他们的梦想卑微却矜贵,他们的的情感真切且直接。没有华丽台词和巧妙编剧,没有精致妆容和时尚戏服,没有牛逼特效和科班演技,这些人却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说着平淡却震撼人心的人事。只是,你愿意花钱去影院支持被粉饰得如童话般美好的剧情片,还是这真实得刺痛人心令人心碎的记录片呢?

我给本片打四星,剩下的一星献给为了这部影片的拍摄坚持了三年的台前幕后人员,你们不是造梦者,但你们是最棒的照相机!

 6 ) 炊烟起处是故乡

在采访中,谈及在西方视角之下,这部片子是否会使自己的国家丢脸。范立欣认为并不会,这只是对于中国庞大农民工群里现状的诚实表达。

影片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它的场景切换。从最初的广场大全景,广州火车站黑漆漆的人群如同蝼蚁,亦如一种隐喻般,显示了每年春运归家大军的生活情况。然后带入夫妻二人的生活,在简陋的住处用近景拍摄,隔着昏暗的光和门帘,观众都能感受得到那种生活的窘迫。黑场之后,场景直接切换,拍摄夫妻二人在服装厂的工作状态。他们打电话回家,询问女儿的学习情况,苦诉春运买不到火车票,然后场景迅速切换到乡村,女儿脸庞稚嫩,切着猪草。以及在影片后段,女儿在深圳舞厅打工时的放纵模样,和家中弟弟奶奶在田间劳作的状态,以及父母在外打工且身体欠佳的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中国当代社会的家庭断层,也在此时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2008年雪灾,中国南方的公路铁路运营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火车站滞留的人们,在广场上等了五天,七天,十天,还是未能踏上归家的路。女儿怕是从没见过这样的奇异场景,总是在笑,却被母亲严厉呵斥了,因为过年回不了家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女儿若是站在父亲的立场上思考,又如何在此时此刻能够笑得出来。终是在历经千辛万苦后,得以回到家乡,在大年夜围桌吃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仪式感的一件事,好像一年到头,无论其余的时间过得灿烂或是潦倒,能够吃上一顿和和气气的年夜饭,这一年便可以算作幸福美满。

但是冲突无法遮盖,终是有了那场父女的扭打。女孩子像头小兽一样,叫嚣着谁是老子,对着跟拍的摄像机说,你们就想看这样的吗?这段对我的震撼很大。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摄影机架在那里,一定会对被摄者造成影响,可能是心理层面的,可能是行为层面的,那么是不是也会有表演的成分,镜头所记录下来的,一定最接近真实吗?这也是我保留的一个疑问。

片中的三个女性形象,代表了三个时代,奶奶是一辈子生活在农村里,认为好好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希望后代能够通过读书打翻身仗,梦想他们能够通过知识逃脱农村的环境。而母亲,在女儿仅一岁的时候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母亲的天性致使她每次收到家书都会掉眼泪,但是经济条件又让她别无选择,她放心不下丈夫一人在外,也对女儿心存愧疚。而女儿,因为目光不再闭塞,她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向往的浮华,是否就是她所追寻的浪漫梦想,在打工的时候她说,对于我,自由就是快乐,终究也没有听从父母之言回家读书,而是只身前往深圳,踏上了最后一班列车。

父母的身体机能快速衰老,岁月不饶人,而归途列车要开往何方,答案只有思乡人自己知道。

 短评

何止是心酸,简直是心痛。

7分钟前
  • 過期罐頭
  • 力荐

从赵亮《上言方》里陪母留京不停申诉,最后黯然回乡戏剧性地“认贼作父”结婚生子的女孩;到季丹《危巢》里心机缜密,早熟得令人吃惊的姐妹花;再到范立欣《归途列车》里敢于和父亲对打的张琴,这些花季女孩都长着中国式的圆脸蛋儿,婴儿肥,时常紧蹙眉头,她们的理性务实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残忍。

1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先锋光芒·镜容】我不是仅仅想拍一个空巢家庭的故事,所以我花了三年时间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是当道德尺度难以把握的时候,你会感觉这是属于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尴尬。火车经过六盘水,有个雪山间车体通行的俯拍,我等那个镜头等了三天,我想用那一幕说明这种生存状态是务工者的群像。——范立欣

15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生活是狗娘!这简直就是一个单薄的伪纪录片。这东西如果也就打着纪录片的幌子震撼一下老外,作为中国人,我总之是都见怪不怪了,别跟我说你没有亲身经历过春运,没看过新闻。这闺女倒是演技不错,可以考虑以后往电视剧发展了。★★

1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其实这个也不能算真正的纪录片了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上个月在UCCA看过了。可看性是不错。广州火车站的场景很震撼。但是,说实话有点迎合西方人口味。某些场景摆布的痕迹太重,搞得更像剧情片。后来也问过他家摄像,他说确实有诱导性提问,和人为加快故事进程的问题——这些手法我觉得对于人文类纪录片来说,有点问题。

22分钟前
  • 熊猫儿
  • 推荐

有幸看了国内首映,反映的现实很真实,很能打动人

26分钟前
  • 怀山鹿
  • 力荐

就没人注意到妈妈在许愿时说的这句吗:“菩萨保佑我的女儿,让她听话。我也不晓得我做错了什么,请你保佑她改正归邪”

2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一阵阵的寒战

31分钟前
  • Jimmy
  • 力荐

春运只是个幌子,这片子其实是讲父母和儿女关系的(而且道理很universal不局限于农民工),要看到最后一刻才知道"last train home"到底是什么意思。加拿大的纪录片资助体系真好。

32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纪录片大国,这里有太多东西需要记录下来

36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太贴近生活了……

40分钟前
  • EVANGELION
  • 还行

终于看了,广州火车站春运场面完胜北京

4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真实的力量

44分钟前
  • juan2m
  • 力荐

当琴琴对着镜头喊出“这就是真实的,你们不是想要真实的吗?这现在就是真实的!”的那一刻,我对纪录片导演应有的立场产生了质疑,这就是你一直在等待发生的戏剧性高潮吗?

46分钟前
  • 阿德
  • 还行

导演开拍前带有自己的情绪,那一家子有被其利用之嫌,不能说是真正的纪录片

49分钟前
  • MiaH
  • 推荐

沉重

52分钟前
  • 生·人
  • 力荐

【MOMA】这是一次能让我甘心承认北京比上海的文艺事业更活络的放映。当我们把世博等排队形容成春运自己却从未真切体验过那玩笑本身时,画面上无数涌动背着行囊变成质点的人却是年年都要痛苦焦灼屈辱地走这个流程。触目惊心。小女孩对着镜头喊出的那句“你不是要看真实的我吗这就是真实的我”抛砖引玉了

55分钟前
  • 小岩菽
  • 力荐

回不去的家乡,没有归途的归途。

56分钟前
  • 白暖暖
  • 力荐

⑴万恶铁道部⑵这个社会对不起那些明知前路艰难、未来渺茫,却仍在努力挣扎、坚忍、对生活只有最低要求的人们⑶大多数人都被迫远离亲情、故土的国家,即使拥有奥运盛典,河山壮丽,也不值一提⑷我们凭什么比他们活得有尊严和有保障?⑸「你们不是要真实吗?这就是真实」

57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