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战车1981

HD中字

主演:本·克劳斯,奈杰尔·哈弗斯,尼古拉斯·法瑞尔,伊安·霍姆,伊安·查里森,约翰·吉尔古德,林赛·安德森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8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1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2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3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4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5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6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13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14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15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16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17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18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19烈火战车198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烈火战车198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讲述了1924年英国两名奥运健将的故事。1919年,剑桥大学凯斯学院的开学礼上迎来一名叫亚伯拉罕(本·克劳斯 Ben Cross 饰)的犹太学生。他擅长跑步,参加剑桥的环校挑战赛后一战成名。然而犹太人的身份让他饱受种族偏见之苦,因此他一心想赢得奥运会百米赛跑的金牌, 以此来对抗种族偏见。另外一位短跑健将是来自苏格拉高地的艾利克里德(伊安·查里森 Ian Charleson 饰),他极具跑步天赋,而他本人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认为自己的天赋来自上帝,他是为上帝而跑。在1923年的全国性运动会上,两名青年狭路相逢,艾利克里德最终赢得冠军。亚伯拉罕则请来了职业教练指导自己,备战奥运。  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来临,艾利克里德却得知百米资格赛在星期天举行,作为一名基督徒,他严格遵守着“安息日不得工作”的教义,最后他决定退出百米赛。另一方面,亚伯拉罕不仅要面对强大的美国名将,更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这枚奥运金牌,将花落谁家……整蛊专家粤语版风从长江来走进红旗渠主题交响音乐会腥夜阴阳师仙厨奇缘之如意厨房美好的四天252生存者食神归来魔鬼武器家族的旅途军曹大电影辣手迷途2001乌鸦与麻雀水西之恋世界奇妙物语2010秋之特别篇美国历史:长津湖战役她们,他们希德姐妹帮凯西离家日记猎杀天眼法律与秩序 第二十三季哈拉上路2:啤酒桌球赛神奇队长车手阿南3我要复仇2002缉毒英雄卡依哈泡吧侦探3猛虫过江202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金爵盛典灿烂丁香单恋美食家日记2蝶影救赎邪恶力量 第八季情回鹭岛画不投机德云社郭德纲于谦相声专场深圳站花木兰之大漠营救大上海的过客菁菁娘妻朝歌赋

 长篇影评

 1 ) 火的战车

《火的战车》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片长123分钟。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以体育运动为题材的故事片。特别要提一笔的是片中人物埃立克.利德尔,他出生在中国天津。爱丁堡大学毕业后,从1925年至1945年一直在中国北方的天津山西河北山东等地担任传教士。1945年他病逝于在山东潍坊的日军集中营。
影片讲述的是英国青年埃立克.利德尔和哈罗德.亚伯拉罕,参加1924年在巴黎举行德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400米和100米冠军的真实故事。哈罗德是犹太人,父亲是放高利贷的。他进入剑桥大学法学院学习。然而犹太人血统是他受到了歧视。他发誓用自己跑步的才能为犹太人正名。为此他冒着被剑桥大学除名的危险,请职业意大利裔教练辅导训练。来自苏格兰高地的埃里克出生于虔诚的基督徒家庭。他极具跑步天才。也坚信上帝赋予他这项特殊的才能,一定有其目的。为了上帝的安排,他进入了梦寐以求的第八届奥利匹克运动会,代表英国队参赛。然而比赛是在安息日(周日)举行。虔诚的埃里克不喜冒犯威尔士亲王和其他官员,恪守教义拒绝参加安息日的比赛。在队友林西的提议下,他参加了原本不是最擅长的400米比赛。最终取得了冠军。
虽然这部电影曾被评为最名不副实的奥斯卡最佳电影之一,但是看完全片后还是十分感动。在我看来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励志影片。也不是宣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影片。自始至终,贯穿在全片的是一种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信仰的力量。哈罗德参赛的目的是为了身上流淌的犹太人血液正名。他坚信是为了剑桥,为了国家,为了推翻种族歧视而奔跑。埃里克则是为了信仰而奔跑。他在奔跑时能感受到上帝的喜悦,为此他在奔跑时面带笑容,45度角对着天空微笑,让周遭每一位人都不禁为他身上超越种族,阶级,国家,对手的信仰之光而深深感染。
影片的拍摄中多次使用了慢镜头来表现运动中的人物。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和奋力奔跑时的表情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这些瞬间的捕捉让观众感受到了运动的魅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同名主题音乐。这首音乐所有最好听的电影音乐专辑中,一定会被收录进去。
"I believe god made me for a purpose, when i run i can feel his pleasure"

 2 ) True power from within

“I believe God made me for a purpose, but he also made me fast, when I run, I can feel his pleasure!” Eric Liddle, his runing is an extention of his belief. 他的一生像极了他在赛场上的奔跑,为了他所信仰的全力以赴,坚持到底! 他的一生也可以用提后4:7来总结:“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奥运金牌会朽坏,但信仰之赛的冠冕将会永存。这部电影也让我们一瞥英国社会那种保守又自由的风范,学生可以和校长平等地辩论体育精神,君王也必须尊重普通人基于信仰的选择,不得以国家的名义强迫人做出牺牲,社会充满活力和荣誉感,古朴典雅,充满历史感的建筑,庄严神圣的赞美诗,得体又有个性的服装,还有日常交流中心无处不在的英国式wit,再加上苏格兰优美的风景,这样的人群和社会着实让人羡慕!

 3 ) 电影《火战车》:缅怀1924年巴黎奥运会冠军——传教士利迪尔


    埃里克•利迪尔,中文名字李爱锐(1902—1945)。其父为詹姆士•丹露帕•利迪尔牧师,母亲名为玛莉•雷登,是一名护士,父母均为苏格兰人,是英国伦敦会差派中国的传教士。

    1898年利迪尔牧师进入中国,在上海传扬福音,次年和雷登小姐完婚。后因受当时义和团运动影响,利迪尔牧师和妻子离开上海北上。1902年1月16日,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埃里克•利迪尔出生在天津有名的马大夫医院。 1907年,利迪尔5岁时,随父母休假回国。次年,利迪尔牧师即返回中国参入教会服侍,这位牧师因宣教生涯饱受家庭分离之苦,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罗伯特和利迪尔留在英国。

    及龄后,利迪尔就读于苏格兰史达灵郡伦敦中学,此校内学生几乎皆有相同背景:宣教士的孩子,都在侍奉上帝极其虔诚的家庭成长,都因其父母忙于教会侍奉和福音差传,无暇照料自己。利迪尔在学校时,他在运动方面即显突出实力。并且,该校对体育运动也予以重视,阿尔门德校长曾在讲章内写道:“为什么在运动员和基督徒之间就无法有神圣的关连,事实上,这种神圣的关连可对抗二者共同的敌人,可抵御一些不良的品德,诸如:不节制、怠惰、游手好闲、柔弱、放纵肉欲、尖刻的嘲讽主义,以及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违逆自然及不道德的因素”。

    中学毕业后,利迪尔进入著名的爱丁堡大学,攻读自然科学学位。并且,利迪尔也加入爱丁堡大学橄榄球队,并成为队内头号队员。后听取英国知名教练汤姆•麦格查的建议,专攻田径,利迪尔后来的表现证明这位教练的慧眼独具。利迪尔在大学生活中,除了橄榄球、田径及学业外,他也有在教会参入布道的侍奉,为主做见证;在平时,他就一直按时参加每个星期的查经班;他也曾在学校的以斯灵敦医药福音机构工作。他的信仰坚定敬虔,在他的信仰中,谨守第七日为安息日,也因为他决心守主日,逐很快的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1924年夏,第八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有44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利迪尔代表英国参加田径比赛。巴黎奥运会上,由于他原来报名的100米比赛安排在7月6日礼拜日举行,而礼拜日利迪尔要参加教会的主日崇拜,所以他决定放弃比赛。而利迪尔是英国赢取奥运百米金牌呼声最高的人选,此时,英国王室成员出面劝说未果,国人也多有声音指责他为叛国者。而利迪尔在赛程表一排出来就做了决定,“一切都显得非常平静”,当时和他一起参赛的运动员尼尔•坎帕贝尔说:“利迪尔最不喜欢喧嚷这种事了,他只说:‘我不在星期日出赛’”。

    在事态发展陷入僵局之际,另一位英国运动员林赛爵士将自己的7月11日400米参赛资格转让给利迪尔。利迪尔在最短时间内刻苦锻炼,这个“会飞翔的苏格兰人”虽不习惯长距离比赛,但为了信仰——上帝的荣耀,他奋力拼搏。而在此赛事中,利迪尔不仅夺得400米赛冠军,并以47秒6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此时,他仅有22岁,他的此项纪录也保持了35年,直到1959年才被打破。后英国人以此为剧本拍摄了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火战车》。

    在勇夺第八届奥运会400米金牌后,利迪尔在英国如日中天。这时他也拿到了爱丁堡大学的化学学位,成为英国不少企业争相聘用的对象。然而,已经成为国际著名运动员和体育明星的利迪尔,告别了英国以及他在英国可能得到的各种荣誉,婉拒了所有邀请,怀着对中国的眷恋,于1925年夏,回到了出生地天津,在英国伦敦会创办的教会学校新学中学(现天津17中)做了一名中学教师,以期服务于中国、服侍于上帝。他说这是神给他的梦想之地,他爱这个国家。此时,他也仅有23岁,而他在田径运动上正处于巅峰状态。

    利迪尔在新学中学执教期间,对中国学生充满关爱,对教学认真负责。他担任学校的理科及体育教师,每次讲课后,利迪尔从不率先离开教室,而是礼貌地让学生们先走。走下讲台后,如果还有学生在教室里,他便坐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交谈。利迪尔负责而仔细,即便仅有一个学生听不懂他讲的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重讲一遍。一次,一个学生因上学时自行车坏了,迟到了几分钟,利迪尔问明情况后,将几分钟前讲过的内容又为那名学生重讲一遍。

    1928年,利迪尔接到邀请,参加在大连举行的一场国际运动会。在这次角逐中,利迪尔获得200米和400米跑的金牌。赛后,利迪尔为不影响学校课程,急欲返津,到达码头时,轮船刚刚起锚,离岸已有很远的距离。于是,他急速跑到离船最近的岸边,先全力将行李抛上船,随后,倒退几步,再全力起跑,飞身跳上轮船的尾部,全船乘客瞠目结舌。此时,利迪尔还穿着运动服。此被传为佳话,而利迪尔对中国教育事业和上帝事工的尽忠之心也可见一斑。

    在1929年,天津民园田径体育场举办万国田径赛,受主办方之邀,利迪尔主持跑道的设计与施工,其修筑水平,在当时亚洲堪称一流。在此次赛事中,利迪尔击败了500米的世界记录保持者德国运动员奥托•费尔萨,夺得了平生的最后一块金牌。62年之后,也就是1991年的6月,由他的三个女儿把这块金牌赠送给了父亲曾经任教过的学校新学中学——今日的天津17中学,作为永久的纪念。

    利迪尔虽对教会的服侍和学校的工作勤奋有加,但其个人问题却无暇顾及。直到32岁时,才和一位名叫佛罗伦丝•麦肯齐的加拿大小姐结为伉俪,后夫妇二人相续生下两个女孩。数年后,埃里克•利迪尔受差会的派遣到河北肖张县传道。此前,利迪尔的哥哥罗伯特已经作为一名传教士在肖张县做福音工作。而此时,也正是中国抗战时期,肖张县饱受日军侵略之苦。1941年5月,利迪尔把妻女送回加拿大,此时其妻又有身孕。9月,三女在加拿大出生。不想,此行利迪尔竟与妻女成诀别。也是在此时,利迪尔被日本人关押,被送往位于山东潍坊的日军集中营——即潍县乐道院。

    潍县乐道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北长老会在中国建立的规模最大的一个传教基地。最早于1883年,由传教士狄乐播(狄考文的四弟)和其妻丁珍珠夫妇创建,最初包括教堂、学堂、诊所三部分。1942年3月,日本宪兵占领乐道院,将其改建为关押华北各地西方侨民的集中营。其中包括不乏知名人士:华北神学院院长赫士博士,曾任蒋介石顾问的雷振远、齐鲁大学教务长德位思、燕京大学校务长司徒雷登、后来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辅仁大学附中教师恒安石,其中就有利迪尔。

    集中营生活极端艰苦,但是利迪尔还是帮助数十位青年人学习化学,因无教材,利迪尔就凭自己的记忆编写化学教材。大卫•米曹博士曾在集中营里生活过,也当过利迪尔的学生,他至今保存着利迪尔编写的化学教材。利迪尔永远是一个深受大家欢迎的人,即便是在集中营里。孩子们觉得他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亲切地称他“埃里克叔叔”。年纪大的,则将他视为一位可靠的朋友、绝对可以信赖的人。

    1945年2月初,利迪尔有一周的时间没有给他的学生们上课,事后大家才知道他病了。2月20日,也就是利迪尔临终的前一天,他还和同学们在棒球场上交谈,谁也看不出他身上隐藏着巨大的病痛。第二天的上午,利迪尔脑里的肿瘤便夺去了他盛年的生命。狱友们在利迪尔的坟墓前竖起一支简单的十字架,由于找不到油漆,他们就用黑鞋油在十字架上写下利迪尔的名字,此时,利迪尔正值43岁。

    多年后,1995年,适逢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一位日本教授发现了一件已经沉睡半个世纪、但保存完好的埃里克•利迪尔在山东潍坊日本集中营的死亡证明。这份死亡证明书共有3页,记载了利迪尔死亡时的年龄为43周岁零一个月,死亡日期是1945年2月21日傍晚9点20分,大夫签字日期是2月22日。如今,这份死亡证书保存在设在香港的埃里克•利迪尔基金会。

    1988年,一批中外友好人士聚集山东潍坊,为在那里建立的埃里克•利迪尔墓地纪念碑举行揭幕仪式。纪念碑由产自他的家乡苏格兰的马尔岛花岗石制成,镌刻有中英文碑文,正面是:“他们应可振翅高飞,为展翼的雄鹰;他们应可竞跑向前,永远不言疲劳”。背后则记载了利迪尔辉煌而短暂的一生。1990年,为了纪念利迪尔,一位出生于苏格兰、后居住在香港的土木工程师丘嘉先生,倡导并建立了埃里克•利迪尔基金会。

    就笔者个人而言,对于利迪尔的所知,首先,是在2005年时听我们班主任王牧师说起过。当时,王牧师亦曾向我们推荐影片《火战车》,并且就利迪尔的生平给我们做了简单介绍,给我们知道他是一位忠心爱主的神的仆人。另一次,是我们2007年集体访问潍坊教会时,由潍坊教会的石牧师接待我们参观乐道院,我们在乐道院里看见纪念利迪尔的花岗石纪念碑,对这位神的仆人更直观的了解,他对中国的热爱和为中国生命的付出。

    今日,在北京奥运会之际,我们重新缅怀这位昔日的奥运冠军利迪尔。他以一颗善良伟大的心灵,在自己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来到中国的穷乡僻壤,饱受战乱之苦、妻女离别之痛。他为中国而生,生而恋慕不离不弃这片土地;他为中国而死,死后却连尸骨埋藏之地亦不可知。无神论的朋友们可以臆断为利迪尔超然的生命魅力,而信仰耶稣基督的弟兄姐妹们,我们的这位主内的弟兄也足以让我们自豪感恩弥足珍贵,愿如《圣经》所记:“他息了自己的劳苦,做工的果效一直随着他”。最后,以利迪尔自己的话作为结束:
 
      从出生到死亡,
      虽然每个人都像是站在同一条跑道上,
      但每个人所做的事又是不同的,
      因此,生命的意义也便有所不同。

                                            

 4 ) 这样乏味的电影,为何会得奥斯卡?

1. 为何不使用职业教练? 2. 为何大中庭跑很少有人完成? 3. 为何为教义放弃金牌? 4. 为何没有女性角色的塑造? 5. 为何会得奥斯卡?

1. 为何不使用职业教练?

最初古希腊的奥运精神是“要么取得桂冠,要么死”,尽管如此,奥运依然属于业余活动,是贵族通过体育运动体现地位与优越感的方式。1894年,巴黎国际体育会议通过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对于运动员的“业余性”明确规定:

凡以竞技运动为职业及曾经或现在靠竞技运动获得金钱者不得参加奥运会。为此,奥林匹克运动会永远不设金钱奖,只设荣誉奖。

这正是顾拜旦认同的奥运精神——“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奥运是业余的、体育的,而非是职业的、盈利的。这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解禁,仅剩拳击不允许职业选手参赛。

2. 为何大中庭跑很少有人完成?

大中庭跑(Great Court Run)的规则:在三一学院的大中庭,钟声敲响12下前完成。学生通常在入学晚宴的晚上尝试(电影中跑步是在中午)。大中庭跑全长367米(401码),而当时大钟敲响12下用时43.6秒。367米43.6秒折算400米是47.5秒,而埃里克(Eric Henry Liddell)在1924年跑出的400米记录是47秒6,所以说哈罗德·亚伯拉罕(Harold Abrahams)与埃里克的实力相差无几?

其实不是。第一个进行大中庭跑的运动员并不是亚伯拉罕,而是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男子400米栏金牌得主伯利侯爵(Lord Burghley,全名David George Brownlow Cecil,1905-1981),他在影片中的名字是安德鲁·林赛勋爵(Lord Andrew Lindsay)。1927年12月,伯利侯爵在剑桥抹大拉学院的最后一年,他在午夜时分完成大中庭跑,也就是1924年奥运会之后的三年。亚伯拉罕在1919年至1923年期间就读于剑桥,伯利侯爵是在1923年至1927年,所以两人八竿子打不着……(但大中庭跑确实很难完成就是了)

3. 为何为教义放弃金牌?

首先,电影中埃里克拒绝在周日比赛的事件是部分虚构的,他并非直到登上前往巴黎的船才知道100米将在周日举行,而是提前几个月就拿到了时间表,并拒绝参加100米比赛(这在当时成为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然后改为400米(这也是他同样擅长的)。在去巴黎前的几个月,他一直在练400米。

教义上有着保守与激进之分,而埃里克属于偏保守的。电影名“Chariots of Fire”的构思来自编剧科林·韦兰(Colin Welland)在电视上听到的歌曲《耶路撒冷》(Jerusalem)中的一句:

“Bring me my Spear: O clouds unfold: Bring me my Chariot of fire!
给我矛吧!云啊,请不要遮住!给我火的战车!”

这首歌由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创作,1916年由休伯特·帕里(Hubert Parry)编成音乐以歌颂英格兰。《耶路撒冷》被称作“英格兰的非官方国歌”。而威廉·布莱克的创作则出自列王纪下2章11节:

他们正走着说话,忽有火车火马将二人隔开,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去了。
And as they still went on and talked, behold, chariots of fire and horses of fire separated the two of them. And Elijah went up by a whirlwind into heaven.

《圣经》中只有以利亚和以诺(创五24)未经身体死亡而直接升天,“Chariots of Fire”即是虔诚的象征,同时在本片中也衍生出赛跑的象征。影片中的《耶路撒冷》合唱是1978 年由英国合唱团在哈罗德·亚伯拉罕的葬礼上演唱,结束了这部电影并升华了主题。

4. 为何没有女性角色的塑造?

《烈火战车》的所有内容都是关于男性的故事,他们的梦想、关系、仇敌、力量,这是对女权主义社会思潮崛起(70年代)的有力回应。

在越来越城市化、市场经济导向和工业化的近代英国社会中,有着一系列对男子气概的全新要求,这种男性理想被英国罗汉普顿大学(Roehampton University)历史学教授约翰·托什(John Tosh)称为“布尔乔亚男子气概”(bourgeois masculinity),其发祥于中产阶级男性群体,并逐渐成为全社会的理想男性典范。

体育运动不仅是为了娱乐身心,还是检验男孩的决心和评估适应力的重要方式。在没有战争的年代,不用进行军事斗争便证明他们的男子气概,体育就是严酷的考验。正如英国社会改革派人士呼吁的那样:“城市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正在腐蚀男子气概,这种恐惧已经渗入英国社会文化中,城市生活是女人气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使得男性变得柔弱,而竞技场将男子气概保存了下来。”

5. 为何会得奥斯卡?

Decidedly slower and less limber than the Olympic runners at the center of its story, Chariots of Fire nevertheless manages to make effectively stirring use of its spiritual and patriotic themes.
《烈火战车》的情节发展虽然比电影里的奥运选手慢了太多,但它用对了奥运精神和爱国的主题。(烂番茄评价)

首先,是20年代的故事背景80年代的影片发行背景

20年代正值种族问题日益严重的时期,而奥运发展又如日中天,两者间形成强烈的对比。1977年,制片人大卫·波特纳姆(David Puttnam)生病期间,翻到Bill Henry所写的《An Approved History of the Olympic Games》,看到关于埃里克(Eric Henry Liddell)的传奇事迹,然后又查到了哈罗德·亚伯拉罕,两人背景、宗教、性情及跑步动机都有极大不同,却都是奥运金牌得主。这样的故事启发了他。

80年代正值马岛战争与美苏冷战时期。英国方面,1979年撒切尔夫人警告“英国文化存在淹没的风险”。1981年,《烈火战车》在英国上映。1982年,马岛战争爆发,重现了狂热的沙文主义。苏联方面,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投入高达90亿美元,然而1979年12月27日,苏联派8万军队出兵阿富汗,战争持续长达十年。1980年,在国际奥委会承认的147个成员国中,有67个拒绝参加此次莫斯科奥运会,包括中、美、日、英等,人们对奥运精神感到灰心失望。因此,这一部电影来得正是时候。

此外,是电影的优秀配乐。为本片谱曲的是作曲家范吉利斯(Vangelis),他是80年代电子合成乐的翘楚,还曾为《银翼杀手》(1982)、《苦月亮》(1992)等电影配乐。在影片开头与结尾“赤脚沙滩跑”的经典场景中,开创性地使用了合成器配乐,不同于早期电影常见的管弦乐器。这从此成为一个经典的电影桥段,配乐被广泛在广告、电视、电影中反复使用,甚至有人认为其与莫扎特的古典音乐一样具有胎教功能。

这部影片在商业和评论上的成功为八十年代长期处于低谷的英国电影业带来了复苏的迹象,同时带来了美国大制片厂对英国电影的投资和发行。评论界认为,本片迎合了英国人对回溯历史的怀旧心理。导演休·赫德森在谈到影片的主题时说:“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准则,否则无论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讲,我们都会垮掉”。这就是《烈火战车》企图传达出的价值宣传。虽然大量慢镜拍摄有些令人反感,但在当时也是开创性的,也对之后许多电影中的体育情节有很大影响。

参考资料:
【1】 //www.1905.com/mdb/film/48000/
【2】 //en.wikipedia.org/wiki/David_Burghley
【3】 //en.wikipedia.org/wiki/Chariots_of_Fire
【4】 信仰与金牌:“烈火战车”埃里克·利道尔的人生后半程: //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29091
【5】 很多“业余运动员”,可能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mp.weixin.qq.com/s/oB6wuY6W_KG6PnguZt8y8w
【6】 杨昊霖,高姊婷.跑者人生哲学——《火之战车》的文化隐喻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04):87-89.
【7】 《火的战车》——烟云火柱中的信仰之光: //movie.douban.com/review/1249835/
【8】 “阳刚之气”的理想与现实: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男人是如何理解男子气概的?: //www.jiemian.com/article/5656758.html

 5 ) 平淡的片子

说老实话,这部81年的奥斯卡片子,没有让我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平平淡谈的线型描叙,没什么转折起合,说励志吧,好像也谈不上多大的励志故事,我也是心无波澜地看完了,就是讲二个英国剑桥学生跑步夺冠的起始,一个心中有民族意识,一个有信仰,仅此而已。 也许是时代不同吧,毕竟影片经过了四十多年了,意识、爱好、思想、技术、阅历都有太多的变化,不能体会当年的观影的心境也很正常。

 6 ) 火的战车

    这是一部与我们同龄的影片。一部在第二年(1981年)荣获了当年的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四项大奖的影片。一部颇具英国古典主义气质的电影。一部史上最伟大的体育电影。一部关于理想与奋斗与信念乃至信仰的励志电影。一部没有多少人完整看过但几乎没有人不曾为它的主题音乐感动过的电影。
    在这个没有信仰的或者信仰迷失的时代,在这个理想主义被看作幼稚和笑谈的时代,在这个甚至也没有什么理想无需多少奋斗的时代,深夜里一个人静静地看完《火的战车》,不啻于一种洗礼。
    这不过是讲述英国两个年轻人最终分别夺取1924年巴黎奥运会100米、400米冠军的故事,一个为了让犹太人在世界面前扬眉吐气,一个为了不辜负上帝赐予自己双腿的速度,他们的胜利是体育比赛的胜利,更是意志的胜利,信念的胜利,信仰的胜利。其实我之所以喜欢体育,喜欢足球,就是觉得Sports是一种精神,比赛从来都不止是身体的碰撞、情绪的宣泄,更是意志的较量。
    在这部电影里,理想与信仰被清晰地从镜头之外拉了回来,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存在对于人的生活和生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一直认为人是不能没有理想的,虽然你可以不是理想主义;人也是最好有些信仰的,当然你也完全可以不相信宗教或者政党,毕竟信仰可以是很多形而上的东西,比如一种信念,一种爱,甚至相信真真实实的一个自己。所以尽管总是有人说着类似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现实是理想的葬礼这样的警句,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依然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矢志不渝。

 短评

运动就是为信仰和荣誉而战,可惜这部片拍不出激动人心。纯当捧Mr.bean场吧

4分钟前
  • A-sun*
  • 还行

一边励志,一边说教,角色演技平庸,编剧有问题

5分钟前
  • 兮称
  • 较差

因为奥运会开幕式上豆豆爵爷的乱入,跑去补了这个老片。看得我也好想跑出门去飞奔~比起总惦记自己犹太身份的苦大仇深主角一号,和虔诚的基督徒灵魂奔跑者主角二号,最让人着迷的还是潇洒不羁的阔少男配角啊,甩着飘逸的金发在自家的超大花园用斟满香槟的酒杯练跨栏,帅气地夺得一枚跨栏银牌~好萌

8分钟前
  • 海贼拉面
  • 推荐

奥运会此片一战成名啊

9分钟前
  • Eisenheim
  • 推荐

回味那曾经与健步形影不离的信仰!作为体育电影本片立意高远,对体育精神的诠释深得偶滴认同,但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略显简朴,精彩有限

12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还行

好巧,下载的4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巴顿将军》和《猎鹿人》刚好都是战争片,而《洛奇》和《烈火战车》刚好都是体育片。—— 记得在看《恋爱假期》时,杰克·布莱克饰演的配乐师在音像店和凯特·温斯莱特聊电影时就拿着《烈火战车》的光碟情不自禁地哼唱主旋律<Chariots Of Fire (the Main Theme)>?……

1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又名:圣教徒李杜的奥运传教路或者犹太人亚伯拉罕的奥运自我证明路。】电影有点冗长和烦闷,平铺直叙的介绍过多,没有好好酝酿电影本身的节奏,但是比赛时候的慢镜头确实精彩。一个好的故事,还有完美的背景音乐。PS:中国3名网球选手参加了这届奥运会,预赛即被淘汰,这是中国人首次出现在奥运会。

18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人家的学生上了剑桥牛津再去参加奥运,我们的运动员参加完奥运回来读清华北大

20分钟前
  • Finikz
  • 力荐

那个年代的体育太美了。没有商业只有荣誉和兴趣的年代,体育给不同的人都提供了到达目的地的机会,他们有机会展示超越自我的精神来感动他人。亚伯拉罕反驳校领导时说,“你们只想要轻而易举的胜利”,真正的体育精神绝不会这么腐朽,它就长存在伟大的自我之中。

23分钟前
  • 到里斯本看海
  • 力荐

为上帝奔跑的人 永远有最永恒的动力~ 因为西方从未出现人与上帝同一的情况 所以需要一直一直奔跑下去 直到永远

27分钟前
  • 阳极-半导体
  • 力荐

片中这群一战后的年轻人,他们都努力追求着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生活,有着自己的信仰目标和绅士般的行为准则。即使他们一开始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但活着活着人生阅历就会让他们活明白,变得豁达,懂得人生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范吉利斯的电影原声太神奇了,总有一种冥冥之中听过的神奇感觉。★★★★

3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个在剑桥的犹太寻找尊严的犹太学生,一个跟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传教士遵循着自己的信仰

35分钟前
  • mark
  • 推荐

庸人与天才的鸿沟,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对手之间的惺惺相惜,均表现得鲜活生动;大英帝国的傲慢与偏见,黑法国人不遗余力;配乐好燃,开场海滩场景经典,越过恐惧的刀锋,在奔跑中享受满足的喜悦,和上帝召唤的声音。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看来讲英国皇室的电影,都比较容易获得奥斯卡奖,我也有点同意这是最索然无味的奥斯卡最佳电影,不过主题音乐真是激动人心。

44分钟前
  • Seamoon
  • 较差

第五颗心给憨豆~跑步或是急速运动的场面,用慢镜头加上适当的音乐看起来太有感觉了!!其中还有些配乐听起来像恐怖片中的。。

47分钟前
  • 薇薇在发光
  • 力荐

奥斯卡最佳,80年代初低迷不振英国影坛的一注强心剂。因伦敦奥运找出来从头看,看完发现也就首尾海滩奔跑最好...其余就比较拖沓无聊了。Vangelis的配乐依旧激动人心,电影用到开幕式上还是很贴切的,现代奥林匹克的原始精神力量已经消失殆尽了。

5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重温这部经典的英国励志电影,仍然被感动,这是关于两个男人的故事,一个为了尊严,一个为了信仰,这也是关于人性的故事,坚持你相信的,并取得成功!。。电影背后的故事更心酸,真实中的男主角死在天津的战俘营。

55分钟前
  • 遇见kevin
  • 力荐

因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我知道了这部电影,一部1982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因为这部电影,我知道这个陌生的名字埃里克里德;他在获得奥运冠军后,回到了出生地中国传教,并且最后死在当时潍坊的日军集中营,本片只讲诉了奥运的那部分,期待有一天他传奇的一生都能被拍成电影

59分钟前
  • Kevin
  • 力荐

憨豆跑得不错!

1小时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主演里怎么没憨豆?

1小时前
  • 男二号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