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风云第一季

完结

主演:Myha’la Herrold,Marisa Abela,Harry Lawtey,David Jonsson,纳巴汉·里兹万,弗雷娅·梅弗,威尔·图德,康纳·麦克尼尔,梁振邦,普莉安卡·伯福德,德里克·里德尔,本·劳埃德-休斯,埃米尔·艾尔-马斯里,安德鲁·巴肯,科勒·康拉迪,乔·赫斯特,柯林·麦克法兰,詹姆斯·梅尔维尔,克里斯·雷利,乔治·韦伯斯特,特雷弗·怀特,Helene Maksoud,Maynard Bagang,Pino Maiello,Daniel Joseph Woolf,Sagar R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2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3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4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5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6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3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4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5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6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7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8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19投行风云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客户反而是最清醒的

投行风云原作者可能是个苦逼的加班狗,写了个吐槽老板、吐槽客户的东西被投资方改编成电视剧,所以剧里的客户都不是善茬,上司干啥啥不行,同事要么过劳死要么辞职……不过里面最清醒的也是客户,第一季最后有个客户告诉女主的同事自己不再和女主所在公司合作的原因:你们的人不是老家伙就是刚入职的新人,我为什么要买你们的服务?这一句直击要害。如果你们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我为什么要在你们这儿买东西? 女主所在的公司是金融服务提供商,具体到几个新人所做的业务,除了一开始做并购业务的黑人小哥之外其他人应该都在交易部门,也就是为客户提供他们想要的交易产品,比如利率和汇率的各种衍生品。 具体来说,那个经常吐槽的印度小哥瑞希可能是做自营和头寸管理这一块的,负责“进货”和“仓库管理”,也就是说在市场上找到并且买到客户想要的产品(如果客户想要的结构太复杂市场上找不到可能就得买一些基础的自己组装起来)。代客交易员(客户经理)报出客户需求(询价)的时候,印度小哥负责向代客交易员报价。而新人们做的应该是代客交易员,也就是“卖货”,负责挖掘客户的需求,时时关心客户想买啥,会不会买多点。 对客户来说,和这些公司做交易就像去超市买东西一样,客户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快速地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像逛超市一样如果你在A超市找半天都找不到超强去污洗衣粉但在B超市很快就找到了,以后你更喜欢去哪家超市买东西呢? 而女主所在的公司人员结构青黄不接,员工不是上班睡觉的大叔就是什么都不懂的新人,至少在我看来,那个说西班牙语的女孩已经实习了一段时间都还搞不清楚欧元汇率日常波动区间这种基础知识,这个水平是完全没法上岗的好吗。招进来的新人业务基础太差,一时半会提高不了,老员工又没干劲,这让客户怎么买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怎么继续和公司合作?换成我我也要解除合作关系…… 这里面以后能走得最远的估计是那个买了摩托车的小哥,因为在一众专业基础不行的新人之中,他还算比较愿意和客户搞好关系,愿意参加趴体和客户一起嗨,头脑也算冷静(劝女主出错了就要及时改正),弥补了专业基础的不足,而且和女主那个性格强硬激进的华裔上司正好性格互补,他俩一起搭档的话应该可以成为不错的工作伙伴。

 2 ) 同为伦敦打工人来谈谈剧中各个角色

本剧披着金融职场剧的外壳却主要在讨论人性和西方社会中所谓的privilege。毕竟投行嘛用金钱把人性的丑恶欲望都照得一清二楚的。

同为伦敦打工人(同时也创过业),虽然不在金融领域,但非常能体会编剧对各个角色的塑造的良苦用心。一看豆瓣评论才发现原来这么人讨厌女主,然而同在异国打拼事业的少数族裔的我其实对她的选择和倔强都太理解了。毕竟黑森林法则,在无背景无学历无颜值还是扎着辫的移民有色人种,各方面都毫无优势的情况下想要在大城市靠自己打拼出一方天地(注意不是简单的过日子),一心打好自己手中的牌当个办公室甜妞是不够的(一般就等着公司以ethnic diversity的政治正确的原因来给你用爱发电吧),所以这也是野心勃勃的Harper做的:极力去发现那些可以产生杠杆效应以小搏大的机会,所以编剧在描写Harper的时候也多次描写她在工作成就中一点点养成的“赌徒心态“ - 从与女客户的求助谈判的情节到压力大就到老虎机前散心的镜头 。同是从金字塔底端奋斗到投行高管的Eric可以说是像是看着曾经的自己一样看Harper,所以当Eric被Harper揭发被踢出局的时候,我当时还在想他会如何报复,但第一季结尾设计得太巧妙了,因为Eric大概也推测出了Harper当初被赶鸭子上架同时出于自保所以对他违规行为的揭发,他捏准的是Harper是那个能在关键时刻让他卷土重来的那张牌,因为本是同根生都是踩着别人往上爬 “吃相不好看”的两个人是心心相惜的,他最后也如愿做到了。所以全剧我喜欢的是编剧对二人关系的情节处理。

另外一种常见的大城市外来少数族裔性格就是“小镇做题家”型的奋斗逼Hari了,很心疼他的结局虽然drama但也值得警醒,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没有影射任何人的意思,但曾经朋友圈里天天打卡跟伦敦说早安天天汇报学习/面试/社交进展的鸡血学弟学妹们很多最后也没能在英国获得一份工作offer。

对比之下,反观我们privilege组:说着PR,从小在伊顿读书,牛津毕业的少数族裔Gus则是在谈笑风生中去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天地了;Yasmin在职场中逐渐从在投行体验生活的白雪公主的形象一步步“探索到了”原本阶级背景赋予自己的对人脉建立和运作的能力;另外Robert这样的男孩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对亚洲人发表种族歧视言论我已经谢天谢地了。他们的privilege撑起了全剧感情线的半边天,毕竟也只有这帮孩子还有时间谈恋爱。

另外对于Daria和Sara的角色理解,说实话 Daria 和 Sare这两个人是非常常见的hypocritical (伪君子)。Sara打着男女平权和种族多样性等各种政治正确的旗号打造着同样以小部分人为主导的办公室政治,所以她根本不care Gus和Harper是谁,而是在意他们的种族和性别多样性是否能让公司tell a better strory, 所以来自上层的Gus不屑一顾的揭穿她而Harper则是在最后“Do you know me? like personally know me”的问题中发现了Sara虚伪的真面目。哈佛商学院毕业的Daria虽然看似给了Harper无数次工作机会,但其实大多数也就是正常范围内line manager对下属的提携和帮助,站队Sara的她同样也只是更在意这个“政治正确”的narrative是否完整,所以她要做的是让Eric出局同时让Harper服从(然而更多是因为harper是少数族裔加女性)。这两个角色设定多少也有点代表白左思想的意思。各位体会吧。

 3 ) 投行风云 | 性、酒精和毒品之下

文章首发于深焦DeepFocu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投行风云 | 性、酒精和毒品之下

作者:特洛伊

微博/豆瓣:@dasisttroy

莉娜·邓纳姆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我可能是最懂这个时代年轻人思想的创作者之一”。或许真是如此。早在2012年,邓纳姆自导自编并自演了《都市女孩》。通过描绘四个不同女生的都市生活,《都市女孩》横向展示了20岁年轻人在大都市中的愤怒、无助、迷茫和希望。邓纳姆作为一名女性创造者,非常善于从女性或少数群体视角单方向地展示社会群像,体现着非同寻常的人文色彩。人们常说《欲望都市》是女性的恋爱圣经、时尚宝典,时隔十年,邓纳姆代表80后群体发声,构建新一代年轻人的抽象社会,传递着当代青年的悲与喜。在《投行风云》里,作为制片兼导演的邓纳姆将故事群体转移至另一个更多元、更具有代表性,也更贴近现实的团体,讲述一个情感与职业交叉影响,充满性、酒精和毒品的都市故事。

莉娜·邓纳姆

2008年金融危机后,好莱坞电视编剧们纷纷将这个人间惨案看为另一个娱乐题材,在凸显现实无情的基础下,逐渐揭露着人间惨案背后的逻辑和阴谋。金融题材的故事常常围绕精英阶层的无形斗争展开,在一个个不见刀光剑影的竞争下,展露着精英阶层唯有的血性和暴力。《投行风云》的主角群体虽不是传统定义上的精英阶层,但在相对定义上他们都为精英阶层的候选人。在这类设置下,部分主角群体,比如哈珀,的人物走向是动态的,如一块橡皮泥,在多方作用下最终成型。同时,固态人物也在群体的磨合中逐渐融合,逐渐体现出人物的真实形象。不仅仅是人物性质,在人物背景构造上,《投行风云》也尝试触及多个不同社会背景,抛开金融剧集固定的精英阶层叙事,搭建一个阶级流动的新型叙事模型。

四位主角中戏份较多的哈珀便是《投行风云》的新型叙事者。她出身平凡,相貌平平,带着自卑心理和远大目标进入码点银行,凭借三倍努力一步步得到部门主管的欣赏。另外三位主角都出身高贵,背景雄厚,却分别拥有着各自致命的弱点——罗伯特工作能力较弱,古斯过于心高气傲,亚思敏则心薄性弱,这让他们在码点银行的比拼中频频遇难。哈珀和其他三位人物成功构造了在阶级上的比较,为剧集本身拥有的激烈竞争增加更戏剧性的元素,这一对三,偶尔二对二的暗中较劲让我们体会到更具象的阶层斗争和职场较量。阶级之间的差别将四位主角放在一个更混乱的大熔炉里,让他们碰撞、摩擦、融合并理解,本不应该出现在金融剧集里的人物发展扩大了以往剧集专一刻画的矛盾。

投行风云(2020)海报

抛开特殊的人物设置,《投行风云》同样顾及了当今剧集应有的政治性。四位主角中,三位主角都为少数群体——黑人女性、男同性恋和二代移民,这同样为剧集中的阶级竞争提供了第二种叙事。在如今被白人男性主导的社会体系中,这类少数群体在一波又一波的筛选淘汰中,最终在金融丛林中获得一席之地,宣扬着少数群体在主流社会中的胜利。

哈珀和她主管艾瑞克的职场关系为这第二种叙事增添了另一番厚度。首先,美剧历史上亦敌亦友的异性关系少之又少,对这类关系刻画比较成功的有《广告狂人》中的唐和佩吉,以及《风骚律师》中的索尔和金。这类异性关系横架于两种性别认知之上,在无尽的道德、情感、价值博弈中取得一个平衡点,届时,双方已将对方待为精神上的陪伴,展示着男女两性关系中纯粹的美和信任。哈珀与艾瑞克则有往该方向发展的趋势,两人既为师徒,同为同事,利益关系在其间穿插,共同在日常的贸易斗争中追求平衡。他们的关系有力展现了剧集政治正确的立场,也展示了当今精英象牙塔的可攻克性。在参杂众多政治因素后,《投行风云》并没有将政治正确发挥到极致,而是将政治正确与背景现实融合,为人物铺陈一个更现实且更真实的职场道路,而非将政治中的正确复制粘贴至职场,描绘一帆风顺又平平无奇的职场经历,丰富了剧集的可观性。

投行风云(2020)剧照

金融类剧集往往搭建于一个特定群体。《亿万》瞄准的是中年职场精英,《继承》体现了家族在金钱、权力与个人之间的斗争,《投行风云》则定位于当代年轻人(一个片段显示哈珀出生年份为1998年,也就是目前刚入职场的95后)。因为邓纳姆擅长捕捉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为,在这次实验中,她则将价值体现群体定位在社会职场的新生代。年轻一代时常会被前辈挂以“经验不足、浮躁、自傲”等负面标签,以表示对年轻一代的不信任,代代皆如此。而在剧集里,四位主角网状的发展路线全方位地体现了当代年轻人面对职场压力的韧劲和勤奋——哈珀努力调研,罗伯特捍卫导师地位,亚思敏容忍职场暴力,古斯守卫尊严。互不相同的四位主角以小见大地描写了当代年轻人进入职场后的矛盾状态,他们时而进取时而退缩,在心理建设上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一步一个脚印,打下属于自己的职场江山。《投行风云》是一个混合品,它冗杂了年轻一代所有烦恼和困惑,在性、酒精和毒品的副作用下,催化着职场矛盾、情感纠纷和生活琐碎共同的化学反应。

投行风云(2020)剧照

《投行风云》的表现形式则沿袭了传统该类题材剧集的手法。在亚当·麦凯执导的电影《大空头》和剧集《继承》里,麦凯惯用“突发聚焦”氏手法,不断将画面拉近,分秒之间扩大人物在剧情中的微变化,给出接二连三的特写,呈现一副赋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画面。迅速变化的镜头同样侧面反映了镜头下人物的情绪变化,仿佛人物情绪与镜头一样起伏不定,镜头语言转变为人物的第三语言,传递着人物形象在动荡中逐渐多面的主观意象。该镜头语言常被运用于纪录片中,目的是为了真实记录影像的细节,当被运用至金融题材剧集时,该镜头语言则显得更加地道,因为它不仅加强了剧集的现实性和客观性,同样拉近了剧集与观众的距离,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投行风云(2020)剧照

与镜头语言同作为表现形式的物质媒介——性、酒精和毒品,作为人物压力和情感宣泄的出口,反映着以伦敦为例子的现代都市生活。描绘都市生活最具体的方式则是展示闲暇生活的日常,这类表现手法在许多剧集和电影中都有体现。性、酒精和毒品在常人看来非常极端且及其不健康,但随着时间推进,进入当下社会,过大的压力迫使年轻人麻痹自己,在不存在的幻想里释放压力。直白的裸露镜头、吸毒场面和通宵狂欢的画面都是主角追寻第二自己的过程,特别是在性爱镜头里,更能体现角色之间权力的转变。剧集中罗伯特和亚思敏之间一直存在暧昧关系,逐渐升温的爱恋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亲密接触;古斯和西奥,这对隐秘的同性恋情人,在职场上玩着紧张而又令人兴奋的猫鼠游戏。通过这些“不平衡”的性爱画面,我们则发现亚思敏始终处于权力上方,罗伯特处于下方,而处于游戏中的古斯则是猫,西奥则是鼠,展现了角色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投行风云(2020)剧照

剧集里大尺度画面有许多,但每个画面分别有它存在的意义,这些充满肾上腺素的画面串联在一起后,仿佛一块破碎的镜子,万花筒般得体现每个角色的一切,没有丝毫遗漏。诚然,过度放纵的镜头也许会对部分观众引起心理不适,但他们才是角色,或者是观众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不过在生活中,真实写照常常只被展示一半,另一半则藏在心里,而在剧集里,每个角色的白天黑夜都一览无遗。配上鼓点分明的蓝调音乐,聚焦于伦敦的《投行风云》实则是每个都市男孩女孩的生活复制品。

 4 ) 可能是按人物结构叙述最详细的影评

以人物为结构 叙述一下剧情和感想吧:

1.读古典学的黑人小哥(是个gay)是ibd部门实习生,由于坐在旁边的实习生印度小哥太拼加班导致猝死,公司restructure了部门,他很不满意,认为自己是ibd的人看不上trading floor。他看出了Sara最后对他伸出橄榄枝是公司危机公关和她自己推脱责任的初衷,是想利用他表现出公司/Sara极力掩盖的企业文化。最后华丽转身去了GS没有接受橄榄枝。

2. Yasmin是西班牙混血,家境不错,被分在ficc,没什么technical。她是一个很压抑天性的人,私生活里控制欲很强,但在公司作为不起眼的实习生得每天帮同事买咖啡买沙拉,被主管骂。主管kenny(是个vP)又矮又躁狂,感到被yas漠视以后开启pua和施压模式,可能是内心自卑。心胸狭隘,自己拿不下yas认识的客户就毁了那单生意。因为跟男友之间的矛盾她跟白人帅哥暧昧了一段时间。如果harper能留下的原因是真的聪明有ideas,Yas留下就是因为她可以很假(得体)的维护部门形象。

3.直男白人小哥robert跟黑人小哥是室友。长得帅,却不成熟。嗑药磕到演讲当天流鼻血。Daria认为他不聪明,worthless,不想留用他,但,大老板likes him。

4.女主 Harper出身不好,学历是伪造的。总觉得自己悲情,租不到房子被Yas邀请到家里住,后来又陷入跟rob的三角关系,产生女生之间的嫉妒,没什么底线,偷看yas的抽屉。做错事不想着赶紧承担责任,而总想用小聪明和赌一把的心态躲过此劫,身为小小实习生还大言不惭对风控部门老员工说我可以帮你调到前台,试图让人掩盖她的错误。她全程无法完全信任任何人,在办公室斗争中多次左摇右摆令人无语。

5.Harper的主管Eric是MD,有长期客户资源,不允许其他人接触他的客户。比较不走寻常路,给足够的空间让女主发挥,也有点双重人格。Eric去mgt off site的时候,交代harper去拿回一个产生公司一半利润的大客户felim的account,结果harper给Daria知道了客户流失是因为eric,加速了公司想让他走。同时,eric对黑人小哥帮他接了客户电话并下单的事大发雷霆,尽管那些交易都赚钱了,可以看出这个时候eric已经非常担心自己的地位了。他把harper带到会议室锁上门跟她对话,后来这件事被Daria利用,诱导Harper指控他,成了公司开除eric的最后稻草(此处感觉daria除了想上位以外,其实也是羡慕harper被eric重视的那种special的对待,which可能以前她也得到过)。之后,eric破例给harper发了5w英镑bonus,是其他实习生的double,这里我不觉得是纯粹对她好提拔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想失去这个助手和支持。但harper显然在这个政治斗争里没想清楚自己的立场,两边摇摆。

最后一次摇摆是说daria逼她说了假话,eric回归。不得不说,手上有撬不走的客户资源才是核心竞争力。

6.金发主管Daria跟eric同line大概是个vp,通过给harper见客户/部门面前演讲的机会,拉站队。感觉全程harper就是她和eric斗法的牺牲品。她想尽早升MD,有防新人上位,也不断的试图让前辈将客户共享。始终都礼貌,就是看上去没做任何出格的事,但就给别人带来了威胁,连资历深、不配合她的老员工也被搞走了。Daria这个人物最像现实职场中会遇到的人了。认为有利用价值value add的人才能留在她的desk。由于Harper不trust任何上司,也包括Daria,所以最后就出现了Eric回归的反转。

总结下来,每个角色都很“真实”,都是Human,没有圣母,也没有君子。各有各的处世之道和职场手段。

 5 ) 投行人看投行剧有怎样的感受

我只看了一集 感觉有些stereotypical 投行部门确实工作时间长大令人发指 分析师不幸去世也确有其事 但可能还是比较小概率事件吧 交易部门 面积好小啊 感觉这么小交易部门与想影射的大投行不符合 里面的故事也有些极端 大部分来工作的人也都是英国循规蹈矩的“好学生” 能理解为了电视需要有戏剧性 但是感觉还是过了些 有点脱离我们群众生活 写写办公室政治狗血剧情不好么 弃剧之后发现编剧之一可能还认识 大摩的 所以还是源于生活 话说回来 投行这种工作时间强度胜者为王这些其实和中国很多一脉相承的成功至上的价值观 确实需要重新审视

 6 ) 第一次看到

又是丽娜的剧,和girls一样,非常与众不同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影视作品里看到反映女性被同性性骚扰的情节。而且还是有权利的女性对比她弱的那一方女性的性骚扰。也许是别的剧里也有这样的?反正我是第一次看到。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在国外乘坐飞机时遇到的同性性骚扰,由有权利的那一方实施。当时的感受是恶心到了极致,这个电视剧里女主的感受是奇怪与迷惑,而且最后还做成了这个女客户的生意,拿到了一笔巨款佣金。

而这个女客户对她实施性骚扰,不一定是性方面的吸引,而是出于集邮的心态。

期待以后的剧情发展。

 短评

挺无聊的,女主真的很烦,颜值低不说性格还很诡异,要死不活的感觉。Banking那么多drama活生生得拍成了真人秀和纪录片取各自缺点

5分钟前
  • debut0901
  • 还行

好坏都是对比出来的,对待污点证人HARPER,ERIC发过脾气之后还能涨5万英镑年终奖,靠诱导HARPER做伪证、玩办公室政治搞掉强势的ERIC才新上位的原VP大姐,居然让HARPER退还多拿的2.5万英镑。投行这种业务能力代表一切的地方,ERIC显然不会那么简单被排挤掉,否则按照他那么跋扈的作风,MD这个位置根本做不了那么久。

6分钟前
  • 胖狄
  • 推荐

一种难以名状的无聊和乏味,甚至都不像一部电视剧,像拍砸了的导演系毕业作品

9分钟前
  • 红皮
  • 很差

看到每天上班走过无数遍的街出现在电视剧里 还是挺怀念伦敦的 看完这部剧就三点感想:1)感谢当年劝我别进投行的墨大教授 买方的公司文化确实舒服很多 2)站在场外指责别人真的很容易 自己站在局中里外不是人 就像Yasmin口口声声说Harper是个伪君子却不敢在RIF上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就像Harper看不起Yasmin的委曲求全却跟着Eric排挤走了Daria 3)女孩子在职场尤其是金融行业真的很难 很难融入职场文化 在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极其难以切入核心圈 更神奇的是 男性习惯抱团相互包庇 女性反而更容易为了保护自己互相捅刀

12分钟前
  • 喵个咪的伊安芙
  • 推荐

入行十年的投行女,其中伦敦七年上海三年,剧情有些夸张,不准备追下去。上海的投行跟伦敦也是完全不同,毕竟金融方面...有待发展

17分钟前
  • Dr.Bangerz
  • 还行

这才是令人心“冻”的offer啊,四星观望

20分钟前
  • 秀了个咻
  • 推荐

Yasmin演员和Robert演员在ig发#YOBERTforever,好的这也是我想说的!!!

2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女主太劝退,且于行业剧而言抓马浓度过高… HBO!你就不能拿出拍硅谷的attitude来拍投行吗?

25分钟前
  • RiverDolphin
  • 还行

大约五分钟后你就会忘了英音因为这实在是太纽约了。野心升级,群像数量激增,豪华版升级套餐味道,骨子里依旧是她,无论那些小智慧还是恶熏熏白左气味。季终“死掉谁”是经典小悬念,人物组合的不同可能是留后路。专业部分不懂但感觉幼稚充满局外人的想象,我国的两次被出现说明无论喜不喜爱我们已经是版图里必然被触及而且有不小影响(至少市场)的一个小中心点了。后半段的一个情节说明调子不同了,不再是爱情喜剧。总之观望且期待,毕竟你知道看到那些有意识的“作者性”,我们就知道,Lena Dunham回来了。

28分钟前
  • 时间与河流
  • 还行

《商科毕业生如何卷进金融行业》,投行券商就是这个样子,总有人想进去,总有人想出来。性、酒、钱,阶层跃迁不容易。看出来其实欧美大学生就业也挺卷的,卷法不同罢了。女主真欣赏不了。

32分钟前
  • Nolan🌊
  • 推荐

所以,黑人女主是怎么拿到女主角色的?完全不出彩,相貌身高平平,连妆都没有,其他角色目前还行。

34分钟前
  • Maureen
  • 推荐

这部剧真的很真实。坐标nyc,好多在投行的朋友都是凌晨两点下班,在citi做intern的朋友有时候昼夜不归。唉,都是金融民工,都是螺丝钉,何必选ibd呢。

35分钟前
  • Equality
  • 力荐

那个留在办公室加班的,一定是中国人,如果不是,他一定是印度人。

37分钟前
  • angygain
  • 推荐

做完作业想着放松一下看个剧…没想到更焦虑了…

38分钟前
  • Nathanael
  • 还行

第一季写得很乱,除了女主和富家妹还有老一辈的宫斗其他人物都没有生动的刻画。印象最佳的线是2个女中层打着女权主义虚伪幌子实际搞办公室政治搞minority,编剧真敢写

42分钟前
  • 阿提斯
  • 还行

这片子我是推荐想挤进伦敦投行的孩子看的,投行血汗故事,第一集就来了个一心留在投行的社畜加班压力搞出过劳死。主角是没背景的奋斗逼,通过学历成绩造假挤进投行,没有任何合作共赢意识只有竞争意识,自私自利,拼命想留下,吃相极度难看,就是这种人在办公室政治里为了自己的利益坑害了栽培过她的上司。讽刺在同样奋斗逼,一心干活的第一集就累死了,给客户交易错了币种还耍一堆心眼的女主最后转正了。

43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一个黑女主,学历造假,见风使舵,见谁都骗,但是能力出众,深得喜爱!政治正确?

44分钟前
  • 小乐来玩了
  • 还行

我靠投行这么乱的吗(ノ=Д=)ノ┻━┻和长辈一起看的,场面相当尴尬

45分钟前
  • zzzar
  • 推荐

剧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转角、每个工作内容熟悉到爆炸,啊,以前的自己好棒啊

48分钟前
  • Dream粉碎机
  • 推荐

就这?就这?就这?要不是eric太吸睛了要不是daria人设太丰满了要不是R&Y调情副线太有意思了冲这傻逼女主分分钟一星

52分钟前
  • Loi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