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诺夫后裔

完结

主演:艾伦·艾克哈特,凯瑟琳·哈恩,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戴安·琳恩,拉达·米切尔,阿曼达·皮特,寇瑞·斯托尔,凯瑞·碧许,胡安·帕罗·卡斯塔尼达,杰·R.弗格森,杰克·休斯顿,玛尔特·克勒尔,安德鲁·兰内斯,乔恩·坦尼,露易丝·布尔昆,卡拉·布欧诺,格里芬·邓恩,安内特·莫翰德鲁,詹妮特·蒙哥马利,保罗·雷瑟,埃米莉·拉德,克里·杜瓦尔,伊莎贝尔·于佩尔,妮可·阿丽·帕克,玛丽·凯·普莱斯,诺亚·怀尔,麦克·道尔,朗·里维斯顿,迈克尔·奥尼尔,约翰·约瑟夫·菲尔德,布里登·勒马斯特斯,约翰·斯拉特里,拉里·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1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2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3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4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5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6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13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14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15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16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17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18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19罗曼诺夫后裔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关于罗曼诺夫后裔的浪漫想象

因为最近在看《罗曼诺夫后裔》所以顺便翻找了纪录片《沙皇的末代公主》来看,想不到这个悲剧皇室的故事令人着迷。

大概聊一下罗曼诺夫皇朝的那些事吧,末代沙皇有四个美丽的女儿,他们一家在爆发革命后被列宁下令秘密杀害,枪杀后尸体被丢进森林的矿井里浇上硫酸埋葬。最大的欧嘉公主只有22岁,传说小公主的尸体最终未寻到,因此末代公主的生死成了世纪谜题和各种传说的灵感。因为四位公主死时都是纯净无暇的处子,所以俄罗斯人民对此难以接受,宁可相信小公主还活着。

有趣的事《美国恐怖故事》最新一季启示录里,新的至尊女巫测试自己的逆转时空的能力,穿越到末代沙皇被杀之前的1分钟,在这个剧情里,小公主其实是一个女巫,所以她可以帮她逃离这个悲剧。但事实上至尊女巫也失败了。

沙皇在俄罗斯旧世代里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的宗教也是信奉神秘主义的东正教,所以皇室离人民很远,后来发生了社会矛盾,尼古拉斯也是不闻不问,激怒了人民。

末代皇后是英女皇维多利亚的孙女,德国公主,因为与奢华浮夸的俄罗斯皇室格格不入,一直被边缘化,很多人都说这是她出轨妖僧拉斯普京的原因。

很宿命的安排是,沙皇一家本有机会逃离,但因为两个孩子生病,错过了英国皇室的庇佑,一家人剩下的日子里,在窗户都没有的空房间度过了悲惨的岁月,然后在地下室拍合影时被杀害。

关乎小女儿有没有逃走,当然是没有,遗骨已经被找到了。

 2 ) 记录用-----每集之间的小联系

01度假归来的情侣在08集火车站那里出现

02集游轮上出现了04集作家的一个活动

03集女主看的剧本上的编剧名字是08集的jack,在于阿姨的片场jack也出现过

04集女主有一个电话是打给的05集女主,女主孩子玩的手机游戏和02集男主玩的游戏一样

05集小朋友得的病和阿列克谢小王子一样,03集剧集里女主角色的孩子

06集女主和07集女主是亲戚关系

08集火车上二人聊关于剧集时提到的塞缪尔是03集剧集里演拉斯普京的演员

 3 ) 剧集好不好看,全看你心情

冲着封面的于阿姨点开看的。第一集是一口气看下去的。第二集分了好几次看才看完。第三集没看完就不想看了。

第一集因为夹杂法语,让我错以为是法剧,就饶有兴趣地看下去了,而且觉得剧情很有趣。看完对下面的剧集很期待。不过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第二第三集,都索然无味。感觉剧情都特别老套,这些元素二十年前的美剧做的都比现在好。现在能创新的剧实在太少了。当然,对年轻人来说可能会比较新鲜。我十几年前刚开始看美剧的时候也是觉得什么都好看。现在的美剧应该多借鉴借鉴英剧和欧洲大陆某些剧,多创新剧情。即便第三集终于等到了于阿姨,也没有让我继续看下去,因为她不说法语。

我觉得第一集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我在热情地学习法语,特别是对口语的研究和学习,让我对剧集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能说日常生活中的法语,我基本都能看下去。因为法剧的脑洞异于常人,有时候很难理解,更不要说练口语了。所以碰到比较家常正常的剧,就饥不择食了。利益才是第一生产力,不是么。

但是看完第二天,再回味第一集,突然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呢。法国人是不会拍出这种这么政治正确的剧的。一查导演,果然不是法国人,且导演以前拍的类型也恰好是我不喜欢的类型,所以对他没有任何研究。有哪些点暴露了导演编剧制片的国籍了呢?

第一,人物形象类型固化。法国老头老女人,都是高傲目中无人的,特别racist,特别讨厌阿拉伯人。阿拉伯人都是善良的,他们不是坏人,都是别人的偏见。法国本土人都是不好好工作的,看看那些白人保姆,还有侄子女朋友,都是不好好干活,整天想着偷懒度假的主,也不好好伺候老人。美国人就是天真善良的。这剧如果给法国人拍,肯定不会这么固化,不会按照江湖上传说的 clichés概念去拍。一看到这些固化的形象,就知道肯定不是法国人拍的了,法国人才不屑于走寻常路呢,定是剑走偏锋,独辟蹊径,让你看不懂。

第二,这剧拍得过于政治正确。法国骄傲的老女人最终被真诚善良的阿拉伯姑娘感动了,化解了偏见。把房子都留给她了,赶走了不孝顺的白人女人,连大侄子都被阿拉伯姑娘感化了,最后跟了阿拉伯姑娘。突出了vivre-ensemble概念,特别政治正确。这种政治正确真是典型的美国式。当我看完再回想的时候,就觉得这点特别可笑。这个视角,我觉得法国人自己是不太会强调的。我的法语老师曾经和我们说,以前在法国是没有什么美国那种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的概念,因为外族并没有特别多。所以不管什么肤色的人,都会说我是法国人,很少有其他概念。但是近些年,随着移民的增多,很多以前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开始凸显了,但总体上,在法国,这种种族概念都是被淡化的,不会被刻意提出。所以,目前看的很多法语电视剧电影,很少有看这种题材。这些年这种题材一定有,但是也不会拍成这样,一看就是以外人的角度来看。我特意去看了一下法国豆瓣Allociné法国人的评论,虽然只有两条,但是也和我的想法差不多。

第三,一些细节的处理,也暴露了美国属性。比如,阿拉伯女孩和美国男人吃饭,说自己特别喜欢护士这个职业那一段。感觉是典型的美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职业的热爱。我好像很少在法剧里面看到这种激情。法剧应该都是抱怨,哈哈哈,我好像也陷入固化了呢。还有就是继承了房子以后,女孩爸爸义正言辞地和美国男人说,怕你们坏我女儿什么的,就是一种美剧老父亲带入感。总之就是,看得时候很乐呵,看完再一想,就是说着法语的普通美剧。穿着狼皮的小羊,哈哈哈,努力的朝狼靠拢,但是还欠点火候。

下面再说说看剧后对自己的分析。我看完这剧,除了回味下剧情,我还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十几年前,我对美剧那么着迷,没日没夜地看,还觉得每一部都好看,而且都能看进去。而不是像现在,看几眼就觉得不好看,很难看下去。就如最近觉得能看进去的《贴身保镖》、《This is us》,也都不能让我觉得满意。《贴身保镖》看下去是因为男主好看,剧情并不是十分好,bug也不少,如果换成中国人演,即便演技很好,我想肯定有一大堆人挑出比现在多的毛病,甚至可能引发群嘲。《This is us》后面没有继续看,也是觉得剧情有点老套,剧情元素都似曾相识,无法吸引我。为啥《The Romanoffs》第一集我看下去了呢?既然剧情啥的也算一般。我想可能和我现在在学法语有关系。当年疯狂看美剧的那十年,是我特别希望提高英语口语的阶段,所以对英语片就来者不拒,为了学习语言,也不怕枯燥,更何况,那个年代,刚刚时兴看美剧,资源也不多,所以很新鲜,也很珍贵。现在不需要学习英语口语了,对剧集要求就高了,剧情演技不好的,就没有必要看下去了,逐渐回归理性看剧了,也不带神圣光环了。国产剧拍得好的,也能看进去了,比如《风筝》、《情满四合院》这类的。这些国产剧以前我是从来不看的,因为不能提高英语水平,哈哈哈。现在看看,觉得也不比美剧差呢,只是其他烂剧太多,而且大家都是远香近臭,对自己国家的片要求都比较高而已。这部《The Romanoffs》第一集看进去了也是同样道理,因为我在疯狂地学习法语,这部片子满足了我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带着光环看的,就特别觉得比另外两集好。也许以后我开始学意大利语的时候,就会觉得这集也不好看了,谁说得准呢!

 4 ) 香火

去年底刚一听说马修·韦纳(Matthew Weiner)在筹拍《罗曼洛夫后裔》(The Romanoffs),我就开始期待。这完全是《广告狂人》给我的信心,马修·韦纳怎么会让人失望呢?

看完第一季全部八集,尽管零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小火花,例如第三集里于佩尔的疯狂表演,酒后忽然俄魂附体,大段大段地飚俄语,演技酣畅淋漓,让人直呼过瘾。除此之外,整体上看,只有第七集《断了香火》(“End of the Line”)算得上佳作。

一对美国夫妻,安卡和乔·盖纳尔,经过多年的努力而未能成功怀上自己的孩子之后,飞往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中国人叫的海参崴)去领养一个婴儿。

就是这么一个故事,美国观众看了,可能会觉得阴冷,异国的难以捉摸,加上一些戏剧性的滑稽,就像段子里的故事都成了眼前现实的这种荒诞。而我,随时感受到的,是熟悉的不寒而栗,以及明知道背后有猫腻以及什么猫腻,却说不出口而只能任人宰割的愤怒。这样的熟悉,是一种在俄国、祖国以及旅游时去过的捷克之外,我没有在任何别处体会过的气氛,然而一踏上这三个地方,它就扑面而来。

乍一看,你会误以为这又是一部调侃不同风俗礼仪,加上美剧里常见的对共产主义的讥讽,与盖纳尔夫妇想要组建一个完整家庭的渴望相对比的老调重弹:一路过关斩将交买路钱一样地塞现金(你都不知道塞给了谁),美国买的婴儿连体服被交代千万不能剪去商标和价签,安卡和他们在当地的联系人艾琳娜两人不断地提醒乔,不要乱对人笑,因为这儿的人,尤其是那些带枪的,会以为你有病。

一连串插科打诨式的搞笑之后,盖纳尔夫妇在第一次见到他们准备领养的女儿时,猛的一下,被突如其来的现实狠蛰一口。 网络视频里那个活泼的婴儿不见了,眼前的孩子无精打采,不哭不闹,不动不笑,解开衣服,浑身覆盖着可怕的红疹。这时一连串特写镜头带着我们,从婴儿身上缓缓地移动到盖纳尔夫妇的脸上,他们的快乐和期冀一点一点让位给恐怖,我们跟着他俩一起,一边怀疑一边害怕一边肯定地意识到,哪里出了岔子,一个可怕的岔子!镜头缓慢得像凝固了一样,要把这个痛给每个人在心里给扎结实了。

这时,这一集,甚至整个这一季的最精彩之处来了,盖纳尔二人当天回到酒店的那场撕破一切面具的争吵,成为此剧中唯一一场达到了马修·韦纳的《广告狂人》水平的戏:那亲密关系之间,以亲密关系为武器的一触即发的战争。

分歧很简单,但恰恰越简单,好像理解对方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安卡觉得她被耍了被戏弄了,她的希望破灭了,她不想把这个一动也不会动的婴儿领回美国;乔,充满了同情和责任感,他回想起童年的经历,被抛弃的记忆,他感受到上帝的温暖和力量,他无论如何也要领养这个孩子。

先是围绕着这个孩子本身,她的名字和女性人称代词一瞬间从安卡的谈话中彻底消失。那婴儿不再是“奥柯桑娜”,或者“她”,变成了“那个婴儿”,甚至“它”。紧接着,夫妻俩进一步敞开了地撕。安卡指责乔,“烈士综合症”泛滥,只知道为自己的崇高而感动,根本不懂得妻子日复一日在不孕门诊所经历的小白鼠一般的遭遇后的感受。两人怒火越烧越旺,乔开始揭妻子的短,他指责安卡要来俄罗斯领养,一半是她的种族主义本性,不想在美国领个黑宝宝,另一半则是因为她想续上那一缕莫名其妙自欺欺人的罗曼诺夫血缘香火,说到这里尚觉得不过瘾,赶紧补一刀,“其实罗曼诺夫根本就是德国人”。她针锋相对,说他来俄罗斯,其实怕的是以后孩子的亲身父母现身。

但在这一切之上,悬挂在观众和盖纳尔夫妇心里的,是这个婴儿的命运。她很可能会在孤儿院里度过短暂、痛苦、被彻底忽视的一生,因为我们看到那里的管理人员和保育员们受贿、做黑市买卖(前面不让剪商标的美国婴儿服装的伏笔在此揭开),以及另一个领养母亲在孩子身上发现的,遍布大腿的烟头烫过的疤痕。

至此,我们几乎就要站在乔这一边,他要不计精神代价地照顾这个孩子,做父母不正应该是这样吗?但真要如此,他就得强迫妻子接受他的思想,把经历、时间、银行账户一遍又一遍地掏空。安卡当然能意识到自己某种程度上的自私,但是支撑她一路走过受孕、怀孕、领养这个艰辛旅途的,不就是一个机会,能够让她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吗?这是安卡自己在头脑中,与正常的、没有经历过此等挣扎的父母之间所设定的一个公平。

这一夜,他们险些分道扬镳。乔信步出门,冰天雪地里遇到一只流浪狗,安卡在酒店的吧台边遇到一位应召女。这两桩看似摆拍的际遇,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让他们唏嘘没人关心的生活和没有选择的人生。

终于,乔妥协了他的价值观,在最后关头,当艾琳娜和孤儿院女领导摆出臭脸要开始斗争时,他站出来替妻子出头,准备好跟她一起逃离海参崴,逃离孤儿院门口雪堆上的死狗,孤儿院里平白无故空出的椅子这些意象带来的恐惧和悲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眼见滞销品推销失败,艾琳娜和园长变戏法般地抛弃了几日来的长篇大话,给了他们一个健康的宝宝。

结尾呼应了开头对共产主义文化的调侃姿态,乔和安卡在领养听证法官面前宣誓,慷慨陈词,一通壮丽感人的胡说八道之后,带着小的坐上了回美国的飞机。

最后一个镜头,乔从安卡和女儿身上移开视线,望着舷窗,收起笑容,今后的路还长,对前一个婴儿一辈子的内疚,激愤之下对妻子说过的足以毁掉婚姻的狠话,一切一切,都会在以后漫长人生的每一步像鬼魂一样浮出来,让你不得安宁。

 5 ) 请直接跳过第一集

本文已发表于《澎湃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

由《广告狂人》的主创马修·韦纳自编自导的八集迷你剧《罗曼诺夫后裔》是2018年秋季档很受关注的剧集。不止因为马修·韦纳作为金牌编剧和制作人,曾一度拿奖拿到手软,更是由于该剧大咖云集,就冲女神于佩尔都被请来在第三集中演了个女配,这剧也值得一看。

坦白说,当年《广告狂人》蝉联多年金球奖、艾美奖最佳剧集的时候,我也不曾转粉。马修·韦纳的叙事风格重细节、轻节奏,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这次能将《罗曼诺夫后裔》追完也是实属侥幸,刚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我几乎已经决定要弃剧了。后来想着毕竟是金牌编剧出品,还是坚持一下。事实证明,挺过了第一集的狗血,《罗曼诺夫后裔》才渐入佳境。

不过,该吐的槽还是得吐。

罗曼诺夫王朝是近代俄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王朝统治期间,俄罗斯作为世界强国登上历史舞台,继而又因国内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彻底改天换地。罗曼诺夫王朝的最后一任统治者——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遭遇,因其神秘且戏剧化的收场,在各类影视剧中频频出场,连带着“二月革命”这等有着“主义之争”的重大历史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里程碑事件。“二月革命”后,沙皇一家被软禁继而枪决,俄国全境的贵族或被杀、被囚禁,或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国外逃亡生涯。所谓“罗曼诺夫的后裔”,指的就是因“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而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俄国贵族的后代们。

虽然打着“罗曼诺夫后裔”的旗号,也把片头做成了末代沙皇一家的血腥遭遇,但本剧与历史事件其实并无多大关系。八集篇幅,讲了八个独立的故事,除了第三集和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有些许联系之外,其他的故事也就顶多出现了一些相互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又自称是“罗曼诺夫后裔”的人物而已。

作为观众,追剧之初的一个合理预期是这些有着相互联系的人物,最终会通过某种方式汇聚在一起,将每一集的小故事串成一个大故事或者至少推起一波全员参与的高潮。但这个预期并没有实现,八集播完,不免哑然, 马修·韦纳还真的就只是讲了八个独立的故事,且与罗曼诺夫王朝的历史、变迁、时代背景、相关人物关系甚微。

如果能原谅这一波非常标题党的操作,《罗曼诺夫后裔》中,除了狗血到家的第一集之外,另外七个故事倒还有些看头。马修·韦纳表达的着力点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婚姻中的背叛与欺骗、亲情的冷漠与疏离、社区中的谣言与猜忌等等。这些人情冷暖中的共性,并非只存在于罗曼诺夫家族,从这一点上看,马修·韦纳或许只是用“罗曼诺夫”当个噱头而已。

然而,纵观全剧,若只用“噱头”来定义该剧对罗曼诺夫家族的编排又好像有失偏颇。关键点在于“后裔”——历史上的罗曼诺夫王朝,除了多舛的命运,最大的不幸在于王朝虽然延续了一百多年,但人丁一直单薄,多次出现嫡系绝嗣的情况,以至于不得不从旁支、或带有其他血统的后代中寻找继承人。就拿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来说,虽然皇后亚历山德拉为他生育了五名子女,但王位继承者、唯一的儿子阿里克谢却患有因欧洲王室多年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沙皇夫妇为了治疗儿子的血友病做了许多荒唐事,包括宠信名噪一时的俄国妖僧“拉斯普廷”,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罗曼诺夫后裔》继续了罗曼诺夫家族人丁单薄的命运和对拥有后裔的渴望,八个故事中有五个都与延续后代直接相关。从私生子、血友病,到领养和绝嗣,剧情中或真或假的罗曼诺夫后裔们,仍在重演家族的命运。

在讨论后嗣的故事里,第七集最为精彩。两个美国夫妇远赴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清朝时为中国领土,1860年割让给俄国)领养女儿,因为妻子有俄国血统,希望领养的后代能有同样的基因。结婚多年的夫妻二人在抵达俄国的几天内,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在表达方式上,主创用冰冷到极致的天气、经济萧条带来的整个社会从上至下的阴郁、常年在西方宣传中被妖魔化的专制政体,来讲这个剧中唯一发生在俄国——罗曼诺夫家族故土的故事。结局并非出人意料但同样出色,夫妇二人虽然达成了俄国之行的目的,但当事人之间的彼此认识与信赖,应该永远留在了萧瑟晦暗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迷你剧真正的高潮被安排在有于佩尔出现的第三集,这也是唯一一集能和罗曼诺夫王朝的历史扯上实质性联系的。于佩尔扮演的女导演要拍一个关于先人——末代沙皇一家的故事,但片场却上演了颇为恐怖的各种事件。女主角是《广告狂人》中Joan Holloway的扮演者Christina Hendricks,镜头跟随这个替代自杀未遂的前任女主来到片场的女演员的视角,在接二连三的诡异事件中,祭出了自己扮演的最好角色——末代沙皇的妻子亚历山德拉皇后。

总之,这部八集的迷你剧更像是八个不同的小电影,风格多变。或悬疑、或浪漫、或现实主义、或黑色幽默。能一次贡献这么多种风格,至少说明金牌编剧的诚意和能力都在线。如果有兴趣一看,我的建议是直接跳过狗血的第一集。

 6 ) 评论

男主是美国人,在巴黎从事着修理工的工作,唯一的寄托是仅存的亲戚姑妈。姑妈是本集的罗曼诺夫后裔,一人独居于偌大的公寓中,数次上演急救时刻,摇摇欲坠却就是不坠,请来的仆人兼护工却是总不如意。男主的女朋友等待姑妈圆寂时候久矣,似乎这也是她的唯一动力。直到新来的穆斯林小护工,不管姑妈如何种族歧视,如何撒泼打滚都不以为动,慢慢赢取了姑妈的心。

 短评

平行叙事、身份困惑、婚姻谜题,这些在《广告狂人》里静水深流的手法和戏剧冲突,被搬到这部剧里就变了味。我想原因主要有三点:1. 每集人物不同,只能抓典型动作、没法深挖;2. 聚焦当代,却没能超越当代人的一般境界;3. 好编剧不一定是好导演。韦纳用电视年代剧的经验拍当代剧,心法错了。

5分钟前
  • storyteller
  • 还行

第一集太经典太狗血,但是添上北非移民的时事元素,竟然变得有趣起来。古老欧洲王室的最后一个男丁是个美国人,传宗接代的灰姑娘是穆斯林移民……导演是想笑死我吗

10分钟前
  • 星尘|虚荣小姐
  • 还行

精美绝伦。

11分钟前
  • 水水
  • 推荐

每集一个独立故事,但因为主角都是罗曼诺夫后裔,之间有着遥远细微的联系。也因此导致故事质量参差不齐。哪个缺德的把译名从后裔改成家族了?(第一集的小女仆好像魏璎珞喔

15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整体非常“文学”!喜欢!!//看了三集,太好看了吧!非常高级的crazy,剧本都很有意思,全是腕儿而且用的都很到位

17分钟前
  • やま
  • 推荐

伍迪艾伦上身,MW大大怎么了?以及,片头曲太棒!!

21分钟前
  • 艾斯跳跳
  • 推荐

真的太伍迪艾伦了!话痨,神经质,有点小狗血,可惜故事还是单薄了点撑不起一集的量。

23分钟前
  • 阿五
  • 还行

第一集真是爱上巴黎的理由

27分钟前
  • 推荐

看完第三集,在心里尖叫鼓掌:这也太精彩了吧! 不算热门的一部剧,却意外的过瘾。罗曼诺夫王朝陨落后,后裔散落世界各地,此剧每集以一个自称与诺曼诺夫家族有关的人为主角,讲述她或他的故事。每个人性格都不一样,有的懦弱,有的强势,有的奸佞,有的勇敢,,但有一个共性,不达目的不罢休,令旁观者唏嘘不已………算不算是对俄罗斯人的高级黑……又或者,导演是想表达,其实人人都是诺曼诺夫的后裔……。 八集全部看完!越来越精彩,特别是第八集,已经荣登我心中2018最佳的宝座。

28分钟前
  • 米子本籽
  • 力荐

前几集还不错,后面就成了故事会。1.午夜巴黎的巴士上有芙芙的“Bonne Pomme”海报!3.阿姨真是腹黑且任性。5.像前几天看的《水中真相》但有趣得多,因为人物众多每个人在获得同等信息、跟多信息时反应都不一样。

32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故事会叙事法还是适用于电视剧

37分钟前
  • GA
  • 推荐

简直是我看过最无聊的短剧系列了

38分钟前
  • supertramper
  • 很差

看的时候数度放弃,但为了这群演员以及补完《广告狂人》后没有消散的热情坚持了下去(事实证明,最后一集等到Hugh Skinner小哥挑战变性造型+肉戏也算值了)。无论是涉及的“晦涩”主题(ep7 道德困境,ep3 演艺乱象,ep5 指控与偏见)还是庞大又贯穿彼此的故事架构,细细玩味能感受到Weiner的精巧设计。但在具体呈现时,部分集数里又给出了太多的背景戏和无关紧要的副线故事,导致单集体量太大,结构散乱又节奏紊乱。属于那种“哪哪都好,但就是拼不在一起”的水平。

40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爽剧

42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这种剧应该开单集条目

46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Mad Men下岗员工再就业?//1 种族阶层男女家庭交织的冷幽默喜剧 2 asshole蠢货的现世报 3 基调出乎意料地有趣,又灵异又艺术。。于阿姨和CH姐对手,女性与女性,女性与职场bully,现实与艺术追求,宿命的悲剧感和黑色荒诞的喜剧感强烈碰撞,很有意思。4 狗血伦理剧。。。but authentic cynic neurotic NYer 5 整集都槽多无口的别扭。。did he do it? Did we really know about everything of everyone’s story? 6 That's right it's poem and it sucks. 对墨西哥的一腔柔情让人不得不被打动。7 要不要这么黑俄罗斯阿。道德困境。极左与极右的对决?8 复仇

49分钟前
  • Lerota
  • 力荐

这么牛逼的剧说不好看的都是看什么长大的??!以及配乐最有品位的剧之一!

54分钟前
  • ||||||||||||
  • 力荐

woody-allen-wannbe

55分钟前
  • kidultcc
  • 推荐

我的妈,第一集狗血得也太好看了。

56分钟前
  • 那头头
  • 力荐

真好看,一部比那些喜剧还要黑色幽默的正剧!

60分钟前
  • JOSELE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