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组第五季

已完结

主演:玛丽·麦克唐纳,安东尼·约翰·邓尼森,G.W.拜利,迈克尔·保罗·陈,雷蒙德·克鲁斯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剧照

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2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3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4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5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6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3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4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5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6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7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8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19重案组第五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演Snoop的模子14岁犯过二级谋杀罪

如题,演员名叫 Felicia Pearson, 生父母都是嗑药的,在孤儿院长大。

14岁时被判二级谋杀罪名成立,六年半后出了班房。在牢里时她学得了一个GED文凭。

出狱时是2000年。不久后(一年之内)在一个pub里碰到了演Omar的模子 Michael Williams 。聊了几句后 Michael Williams觉得她有潜质在the wire里担任角色,然后就推荐成功了。

主要信息都来自维基百科,看了觉得这条八卦太有意思了不容错过因此分享

 2 ) 感谢风软

感谢风软的耐心和坚持,终于让我在传说中的2012世界末日前看完了HBO神剧《火线》全五季。确实是值得膜拜的伟大作品,豆瓣里有人称其为美剧界的《红楼梦》毫不为过。它是如此的真实,真实到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处境的影子。这绝非普通的警匪罪案剧,里面的线索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与它相比,什么CSI,NCIS,CM,Mentalist都是转眼即逝的过眼烟云,此剧才是真正的不朽,伟大的经典,永不会过时的传世之作。
看了几千集美剧,其实我真正喜欢的还是那些毫不美化竭力写实的几部,比如Law & Order(包括CI和SVU两部衍生剧,当然,由于胖胖的缘故,更偏爱CI),比如Southland,比如看了不到三季后来因为碟商字幕太烂而放弃的Shield。ps:再度感谢风软,重做了Shield几季的字幕,我有望在空闲时把剩下的几季补完。
看完第五季的全剧大结局,心里充满与现实无法抗争的无力感。街头还是那个街头,毒品依然泛滥,暴力永远横行,无论换了哪个市长,无论他上任时怀着的是怎样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最终都只能向浓黑的现实低头。刚直如Daniels者,即使上了位,也因不愿同流合污沆瀣一气而被迫早早辞职;McNulty和Freamon这样天生的好警察,却不见容于酱缸似的警局大环境,不是被边缘化就是被排挤;贪渎腐败的无耻政客Clay参议员,在审判自己的法庭上竟巧舌如簧的将自己美化成了社区英雄(大陪审团也够蠢的,竟然真吃他这一套!);杀人如麻心狠手黑的毒枭Marlo不但可以逃脱牢狱之灾,还摇身一变洗干净他的黑钱成了投身商界的“青年才俊”;求真务实的新闻编辑被孤立被调职,造假新闻博眼球的却能拿普利策奖……这个混蛋世界,上哪儿说理去?
全剧最爷们的Omar,怀揣一杆猎枪行走江湖,快意恩仇,街头毒贩无不闻风丧胆,最后竟死在一个还没有猎枪高的黄口小儿手上;所幸后继有人,少年杀手Michael无师自通的走上了Omar一杆猎枪横扫毒窝的老路;可怜他的朋友Duke只能成为新一代的Bubbles,在肮脏凌乱的废屋里做一个今朝有粉今朝醉的毒虫;敬业勤谨的女警Kima走的是老警察Bunk的路,不投机取巧,踏踏实实凭证据破案;最后一季里跟着Freamon的那个巧克力色年轻警察,活脱脱是另一个McNulty;而勤勤恳恳终于获得升职的Carver,明显就是下一个Daniels。
 5季剧终,但剧中的故事没完,生活还将继续,无论是好是坏,终究逃脱不了冥冥中的轮回循环。大爱此剧,强力推荐。

 3 ) Duqan和Mike的分道扬镳

Ain’t no nostalgia to this shit here. There’s just the street and the game, and what happen here today. 西游记里总是回忆和夸耀。但是水浒传里的所有人都只有惊人地沉默。我们会想武松会不会想起过去。所有的人都活在当下,只活在当下。the wire里一个非常不堪的小角色cheese的这句话可以给水浒传做一个极佳的脚注。不管这个game的发生地是巴尔的摩还是梁山泊,都是一样的。The game is always the game. The street is the 江湖。

在最后分道扬镳的时候duke问micheal记不记得第一次打仗扔尿泡的事情了。micheal认真地回忆了几遍说不记得,我相信他是真地不记得的。这就是所有美好、温暖的过去在他的黑暗的回忆的无底洞中都是被吞噬殆尽的。而软弱的duquan记得所有的这些事情,他会回忆,会伤感,我相信他在未来的任何时候,都会记得mr. P.

 4 ) McNulty的慰籍(没有善恶,只有家人)

我试图不要让那句“应该得诺贝尔奖”的评论来误导我,于是我想尽量客观的回忆我的观看经历。也有人评论说,这是美剧中的红楼梦,而它的精彩,让我这个被美帝文化无限浸淫的人想要去翻红楼梦来看。说他好的人太多了,于是我只想就最后一季中大家的质疑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对于第五季的编剧有很大的吐槽。开始我也觉得,这部剧似乎也不可避免的变的瞎扯蛋了,它的冷静呢,客观呢,真实呢?但是仔细一想,这是冷静客观真实的,只是太过真实到我们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比起毒贩的警匪故事,新闻离我们更近,一旦接受了这件事情,我们的下一个疑问就变成了,所以什么是可以相信的?但整部剧的艺术性反而因为第五季的编写而超越了纪实风格,真正迈向了一个好故事。所有人都依旧在自己的生命之河中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干着符合自己性格的事情。整部剧也依旧严丝合密一针一线的把所有人编制在生活的画面中。

McNulty之前那些shit事情能够让人接受,因为他挑战的不是我们的规则,是众人在道德上法律上都能轻易判断为错误的腐败和堕落。但是最后那一季,作者通过McNulty的手开始挑战美国第一修正案,通过新闻的真实性与言论自由而挑战了民主与所谓的真相。才让这部剧真的上升到了一个不忍直视的高度。他的性格是会不惜一切不留余地的做出这样的事情的,如果我们认为这夸张了,是因为我们依旧没有准备好接受生活原本的样子。生活原本就是包含了所有,并没有应该的样子或者不应该的样子。也没有人有力量真的改变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在既定的轨道上行驶,做在某一个位置就会坐出这个位置该做的事情。我认为这也是这部剧最核心的内容策略。并不是鼓吹宿命论,而是冷静的告诉我们真实的game是如何的。它看似给了我们很多选择,但是人终究不会去选那些东西,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改写那手发给我们的牌。出生和性格确实替渺小的个体决定了很多事情。

大多数美剧都避免不了高开低走,但是这部剧并没有。故事需要矛盾冲突和张力,有开始终有结束。不能无止境的出新的东西,只为博眼球。但是第五季只是结束在该结束的地方,并给我们对于生活完整而有惊鸿的一瞥。生活之河继续轮回,前一朝人走了,自然会有新的Marlo,新的Omar,新的Rowls,新的Carcetti的出现,这些牛逼大佬们会以新时代该的东西来呈现那个时代的风格。唯一不停的只有生活。The game is the game。于是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能够期待的就是,人群中依旧有McNulty。

这部剧从戏份来说或许看似没有主角,因为编剧对于每一个人物都给出了足够的篇幅,第二季和第四季,McNulty的戏份很少,但是如果要有一个,他依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因为没有他,所有的故事就都没有了。没有他,所有人都终将被game吞噬。
为什么我认为McNulty是主角的另一个原因是,编剧依旧是多给了他一点love的。谋杀案的破案以及Marlo得以金盆洗手,这种程度上的正义伸张能够让他在剧中,最终得以安静地和Beatrice坐在自家门前的楼梯上,听着夏天的蝉叫,而不至于流连于酒吧和铁路旁。我们也得以看到人性中依旧保留的勇敢与执着这些让我们慰籍的闪光点被慰籍。

套用一句Beatrice讲了两遍的话,Family is what matters most, and maybe a friend or two who are like families if lucky. 只有家人最终是重要的,如果幸运的话,还有一个或者两个像家人一样的朋友。这不仅符合美国生活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一条放置四海皆准的道理。或许这也是编剧想要告诉我们的。
Business is business,就像the game is the game, system is system。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规则,赢家永远是那些制定规则有能力篡改规则的人,而不是按部就班玩游戏的人。生活就是生活,它也有自己的规则,它并不是被人制定的,也没有人可以修改它,于是某种意义上,生活是公平的,只有理解它的规则,才能过好人生。而家人以及朋友或许这理解规则的路上得以让我们喘息依靠的唯一的慰籍。

最后说点题外话:
从04年开始看美剧,几乎那个时候之后出现的经典,没有一部错过的。(有资源的情况,那些国内看不到的也没有看过)。然后前两年,突然不知道是真的全球故事荒,还是审美疲劳,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充斥着看不下去的僵尸超能英雄吸血鬼古装以及和翻拍改变剧外,有亮点的极少。随着breaking bad的落幕以及mad man马上要落幕,唯一值得称道的好像只有前三季的国土安全。然而突然之间,我辗转发现了这部wire。突然之间,就横扫了我的观看历史纪录,是一部爬上了无比崇高位置神作。我希望所有我认识的人都能看看,但是我知道几乎没人会去看。五季,但是每季只有12集所有,一共也就是60个小时的事情,但是我还是觉得,我这个年纪,几乎没有人会去看。
首先它太长,不是一部电影,但是如果不够长就看不到他的美。现在让人重新看一遍教父我都认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三集教父一共要9个小时。
大家都在为生活奔走,匆匆忙忙,汲汲营营。我正好阴差阳错的得以偷来半年闲日子,于是过着自己的风格,看故事。
第二,它的风格并不轻松,他的真实很难让人在已经很闹心的生活之后,依旧有心情想要涉足更难堪的内容。
第三,因为真实,初期观赏并不具备娱乐性。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真实的黑人生活和口语已经让大多数人都晕头转向,外加上所有fuck shit和骂人的段子,估计如果要打星号的话,这剧里面很多对话几乎就一直在哔。再来根据现代审美,它所有的主角都丑。我认为全剧唯一帅气的只有Stringer Bell,而他当然是一个黑的。

于是,此剧另一处神奇就这样浮现了,因为这部剧自己也不免陷入生活的规则中。Wire这部剧之于观众就是鲜有人愿意真的去搞明白的平民窟的凶杀案之余普通的Pou-leece。真实是那么沉重,普通人根本无力面对,因沉重而那么容易被忽视。即使对于那些曾经面对它的人,曾经授予过它极高评价的人,它也依旧会随着时间之流,被流行掩盖,被下一个时代的内容代替。于是我也只能期许,我能够一直记得那60个小时曾经想要告诉我的,没有善恶,只有生活原本的样子,家人和那至亲的一两个朋友或许是我们唯一的慰籍。

 5 ) 美剧 No. 1

Best show forever.

暑假档各剧停播,人生百无聊赖,某日一念忽动,决定重温the wire。网上有侠义心肠者在dvd碟源基础上完美压嵌入风软字幕,做出一套品质高清的中文版本无私share,让我非常感动和感激。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三年前第一次看完风软压制版时,只感觉本剧确实不同凡响,人物众多、各个酷炫自具魅力风情;格局宏大,话题深广,社会官僚民生一网打尽,当得起美剧莎士比亚的美誉。但是太过realistic和沉重,尤其是贫民窟少年们的悲剧人生航向和其他底层平民生活的苦辛写实,让我看了心有戚戚感同身受,实在无法满足我逃避现实、醉生梦死的娱乐麻木需要,所以匆匆看过一遍,知道了故事大概后,便束之高阁,没胆和胃再去碰。犹如对待一位严肃学究老先生,虽知其博学,虽敬其成就,终因其寡情冷面和自我的轻浮虚怯,而趋避之。

若非无聊,便没这次重看,也就没有这次新的发现和震撼了。人物角色命运结局、剧情发展走向等悬念我早已知晓,所以重看过程中,心态平和,没有什么大的惊诧起伏,有的是一种重逢故人的熟稔,尤其是bodie那齿缝飞痰、herc的满脸诚恳、lester的眼镜罗圈腿和bunk的西装雪茄……,再会他们,感觉很是亲切,音容皆宛如往昔记忆中。也由此可见本剧人物塑造上的成功,各个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很多角色刻画之生动,予人印象之深刻,竟历多年而印痕不褪。这几年观看了很多美剧,文明文化方方面面受到熏陶启蒙的知识和感悟很多,积累下来再重看the wire,理解起来便毫不费力了,更是拾取捕捉到非常多第一次观看时感受不到的东西和细节。感触到那些难以名状的个中三味,是种奇妙的如得收获般的mental上的快感享受。

例如在黑白种族问题上的无声呈现:
a. jimmy和kima去外地调查访谈。遇白人对象,必是jimmy上前搭话,反之则是kima。某次Jimmy和某白人警官开黑人玩笑,结果该警官的老婆恰是黑人,碰一鼻子灰,需kima来救场。

b. Prez岳父valchek开完会后,在电梯与rawls讲话,开口就是称呼bill;rawls与白人小队长jay之间的互动。

c. 忙得焦头烂额的Bunk进jay办公室,里面坐着一个白人探员与jay闲聊。

d. 黑人小编gus和白人高管主编间的微妙。

e.西区分局开早会,黑白警察们各集中坐一边。

f. Carcetti和他的白人上层阶级们。

等等,很多很多,这里不多展开,仅凭记忆简单罗列,有心人自会察到。尤其“正义方”群戏、人物多交锋多的场景里,每个镜头剪辑都有作者背后的深意,那种“嘿,我意会到了”的感觉很美妙。第三季jimmy与rhonda疏远,后者开始欣赏daniel,情愫暗生,表情特写的前期铺垫;未公开恋情但称呼由daniel到cedric转变,引起lester等人侧目的刻画,等等,太多subtle的地方不经意间一闪而过,不禁让我赞叹本剧writing上的精妙,同时暗忖,这般春风细雨润物,识货者几人。这种自以为是的narcissistic感觉很让人陶醉。

艾尼为,在我看来,总结其伟大成就,集归于以下三点:

1. Coverage
Or theme, topic, 即她所覆盖的题材议题等,非常宽广宏大,将Baltimore从上到下、里里外外做了全方位金字塔式立体化地描绘,把一座城市社会和里面生活的人们,微缩进5季60集里。社会话题涉及政选、腐败、官僚主义、权力斗争、种族对抗、商业欺诈、教育危机、新闻媒体良心、同性恋、毒品合法化、暴力犯罪、警察行业、家庭、监狱、港口走私、工人阶级、底层民生等等;演绎了救赎、抗争、宗教、信仰迷失、背叛、友谊、道德崩塌、贪婪、爱恨、人生挣扎与无奈、宿命轮回……,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真正地包罗万象。

这是本剧最了不起的地方,更是难以被复制的。伟大的美剧有很多,但是大多只能在有限的几个主题角度上,努力经营做到极致,要照顾到各层面、并做到集大成者,我看只有the wire。例如瑰宝mad men,虽然同样涵盖了非常多的社会观察和思考,并且在个人层面的迷失和找寻自我上挖掘很深,但仍有局限,视野基本围绕广告业里的中产小资,故事延展则太多儿女情长,过于靡靡胭脂气,很少涉及残酷现实的写照,为避世情欲之作。当然这些并不影响mad men浪漫主义杰作的伟大地位,更不是想贬低mad men,只是表达the wire做到那种现实主义式的议事广度深度的不易和珍贵。

“纸牌屋”也写政选宫斗,但基本是西装革履的上层阶级们神仙打架;“黑道家族”我只看过第一季,也写黑帮,但核心更多是围绕家庭和中年危机;“毒师”涉毒,声势汹汹,但被严重高估过誉,其胜在胆大和创意。“冰火”人物也多,但叙事结构很烂,且为玄幻,现实启示意义不足,娱乐性倒是很足。

只有the wire充满人道博爱之情,镜头收尽Baltimore各个角落,美丽丑陋、高尚罪恶、财阀政客、中年孩童、毒贩流浪汉一视同仁,毫无矫揉造作,是为野心之作,更是诚意之作。

除了她,再没有第二个剧能够纵横囊括、兜住这么多的世俗人生和百态万象。她的格局太宏大,胸襟气度、眼光境界太高,巍峨如山,深邃若海,大家风范、王霸之气,沛然莫之能御。


2. Character
我们平头百姓看剧就是看人。那些什么背景设定格局架构是否宏大、情节故事发展是否严密符合逻辑、人物形象是否可信真切、人物对白台词是否有深度、拍摄剪辑表演的专业化程度如何等等,都不是庸俗肤浅的我们的关注点,只有人物是否酷炫帅气才是观众的真正心头所系。很多时候,看完一部戏,最先最快被忘记的是情节故事,能够长留心中的唯有那些鲜活生动的角色人物。

Creat人物、develop人物却又是创作中最难,盖人为万物之灵,难以把握,刻画雕琢用力过猛过轻,都很容易造成人物成像失真、面目不可信,脸谱化卡通化是最常见和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世界级难题。再加上,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看不明白搞不懂自我,活得迷迷瞪瞪、一塌糊涂,这种前提下,又怎能观察和读懂他人,进而在作品中造人呢。所以通常文学戏剧、影像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形象,只能算是种架空的figure、image,当不得真,是创作者表达自身郁结之七情六欲的tool,严重受制约于创作者自身的识见;输出后,产生的感受共鸣程度,又再次受制于读者观众的接收破译水准。

这就使得,衡量作品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可以参考其所塑造人物的逻辑融洽性和现实反映度。the wire有名有姓有台词的人物200多个,这些社会代表们有法官、政客、律师、商人、医生、记者、牧师、警察、教师、工人阶级、平头百姓、少年儿童、狱犯、毒枭、毒贩……,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调、衣着服饰,甚至呼吸血肉和思想都清晰真实地展现在荧屏,鲜活灵动。他们的音容谈吐真实可信接地气,大多都有原型,脱胎扎根于社会,富有冲击力和说服力。与之对比的,是通常影视中常见的那些高大全、假大空式人物。不是后者不想讲老百姓真实的故事,而是能力不够,这能力里包括深刻的观察力、思考力、艺术创作力等。可想而知,the wire不但勾勒刻画了如此多性格思想迥异、利益背景不同的人物,而且做到千丝万缕有机连合、交叉不凌乱,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何等得鬼斧神工。

这是the wire第二了不起的地方,成功的人物群画像,其中很多人物即使再微不足道,出场哪怕只有几分钟,但依然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让人藉之想象其背后的人生沧海,感受到人物的complicated。本剧里处于主视角位的人物角色则有几十个,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独立个性和魅力光彩,都有自己的命运轨迹和优点缺点,让人又爱又恨又恋又怨,与之同欢喜共忧悲。无论毒贩大反派还是底层打手小混混,抑或代表正义方的警察干探,几乎每个主要角色,你都可以在网上论坛里找到喜欢欣赏他们的粉丝体,可知本剧塑造人物上令人惊叹的成功。


3. Writing
And directing,acting,editing,the wire里这些元素无一不精、契合无间,才能打造出这部伟大完美品。第1季第1集,开端就是法庭上D’angelo逃脱法律制裁,然后本季最后一集,依然是法庭上,dee被判有罪,关进监狱,一个整季从法庭始到法庭终,完成轮回:警探们种种努力,不过是将一个早该被投入监狱的毒贩送往他该去的地方,何等讽刺和精巧。每一季都会围绕一个主干的命案展开,直到季终破案,虽然警方是胜利者,但是总不完满,充满缺憾和无奈,表现了创作者悠远的视野境界。

在the wire里,那种面对环境的乏力无奈,世事人事的轮回,人物的挣扎和难逃宿命,一切都被镜头客观冷静地记录和演诉,影像在这里突破了自身局限,达到了小说才有的、文字才有的那种表达力,呈现出的深刻感、写实感、悲剧感,给人无与伦比和难以言说的艺术感染震撼。

The wire的废镜头、用来充数凑时间的镜头基本没有,每一剪辑切换都有脉络章法和用意,不像毒师,充斥大量的风景静物空镜头、人物神态大特写镜头等来拖时间。而且the wire多数情况下,没有背景音乐,不靠这些技巧来烘托气氛、推动情感(反例可参考“星际穿越”),完全靠实打实的大量人物对白语言和动作来填充每个场景;同时她还有很多的外景街头拍摄,例如多个小分队协同监控疑犯车辆等,类似电影手法的场面动作戏量(拍这种场景,难度系数不低,对比可参考“24小时”里那乏善可陈的类似场面),让你视线难离、耳不暇接,这些都需要wirting上、拍摄调度筹备上的大量工作。她的运镜摄像、角度选取等,同样没有过多的炫技耍小手段,记得毒师有个老白撒尿的镜头,从马桶水下往上拍(记不清了,可能有误)基本属于玩小聪明的伎俩,因为毒师的故事太单薄,经不住压缩精炼,每集只能靠在摄像上精雕细琢、下功夫来硬抻长度,所以厚重上跟the wire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她的火爆口碑和市场成功,只反映了当前观众们欣赏审美上的无学。

除了精巧的故事设计结构和充实丰盈的镜头信息量,the wire在writing上的强大还表现在台词创作功力上。人物角色的台词必须符合其身份背景,又要适用于故事发生所设定的环境场合。书写恰当的人物对白,其实需要相当高的文学文化修养,需要有对生活的洞察,属于一种大的智慧。很多烧钱大制作影视作品,特效绚烂,视听景象恢弘壮丽,但里面人物一开口讲话,一种没文化没内涵的浅薄粗俗气扑面而来,让学究呆人实在吃勿消。

反观the wire,州员议员市长政客们出嘴的话,法官律师检察官控辩双方们出嘴的话,高校教授中学教师教堂牧师出嘴的话,报业新闻记者编辑们出嘴的话,警局高官中层探员底层巡警们出嘴的话,码头工会工人阶级兄弟们出嘴的话,毒贩混混底层无产流浪破落者们出嘴的话,未成年青少年儿童们出嘴的话,官面场面上公开场合和私下里场面下出嘴的话,无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见识、性格品质、职业教育等方面背景。尤其政客级别的那些社会精英阶层人物,他们在政治博弈、争权夺利时的话语,背后机锋暗藏,写得非常sophisticated,这些都是功力造诣的体现,也是the wire让其他剧难以企及的一项高度所在。没有年龄学识上的积淀,没有长期的社会观察和思考,没有多年文字应用上的磨砺,写不出the wire这种水准的人物语言。

这一点是审美和鉴赏上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快节奏生活下的现代人,对付长文字块动辄以“tl,nr”来打发,已经很少有读者,能有耐性和灵性来感受理性和雅致文字之美了,何况是影视剧中的人物对白。The wire人物众多,讲话劈哩啪啦中又夹杂很多难懂的街头俚语土话,本来要跟上故事节奏已然很累,这下更让人难以注意到其角色台词的写作品质。其实对大部分追求娱乐性的观众来说,即使看到听懂,真未必识得妙处。美,需要能够发现她的眼睛。


总而言之,除了人物台词的厚重、布局谋篇结构叙事的强悍、众生人物的琳琅、主题覆盖的深广等这些浮在海面的冰山,the wire还有其他太多微妙无声的东西需要仔细品鉴,是一部艺术高超的电视剧,不世出的杰作。在她之后,好莱坞电视业精品迭出,制作品质和影响力也越来越高,声势日隆隐隐约有超过电影业的迹象,毕竟90-120分钟里要讲囫囵一个好故事太难。但是在水准上达到the wire的尚且没有,想必以后也不会再有,毕竟那时那地那种人再难逢。超凡作品的出现,需要一群天才,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和环境汇在一起,风云际会下孕成。现在的流行大气候,趋势是故事模式标准化、流水线化、快餐化,市场竞争激烈、唯商业化,很难有金钱投资和创作者们可以不顾及收视率、庸俗观众需要、回报效益等外界波流而特立独行。历史长河,the wire即已问世,也可无憾。

叶公好龙,曲高和众,真知音实寥寥;
买椟还珠,高山仰止,真识者实渺渺。

 6 ) 这是一种循环?

       HBO的剧本果然了得,以前看《罗马》也算领教过了。这次又跟着HBO走遍巴尔的摩的街头巷尾,码头报社,法院警局,着实深刻体会了一下异域真实的社会生态。
      谁对谁错?孰优孰劣?做头目的avon只被判了七年,杀人如杀鸡的marlo更在被司法体系默许下逍遥快活,更别提作为巴市毒品供应者的希腊人,反观做小弟的bodie、snoop、littleman却横尸街头,way-bee、chris终生监禁;溜须拍马,阿虞奉承的burrel、rawls在警界扶摇直上,踏实干练的bunk却只能本分地做一个普通的警探、精于侦破的freeman被迫离职、坚持主见的daniels更是不的不托辞离开自己还没坐稳的警察局长的位置。这世界公平吗?
      其实当一个社会生态固定时,社会生态所能给社会中的个体提供的位置也就固定了,不同的个体能做的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为自己理想中的位置奋斗。burrel、rawls想的局长,为此溜须拍马,甚至不惜篡改犯罪数据来讨好市长,加之本就混迹境界多年,最终得偿所愿;tommy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于是四处积攒政治资本,在加上自己的如簧巧舌和讨人喜欢的脸蛋,最终成为州长;marlo一心做大,于是四处打击竞争对手并主动和希腊人示好,一时独大;scott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惜编造事实捏造新闻,最终得偿所愿。而咱们的mcnulty、freeman、daniels、gus却是系统中的异类,他们重视事实,讲究原则,却不知道给自己在社会生态中找一个最好的归宿,最终却都不甚如意。这世界很公平。

 短评

太好看了。一定要到巴尔的摩逛一次。等几年之后英语学好了,有时间再看一遍。

4分钟前
  • 我在地铁看漫画
  • 力荐

我竟然没有标最后一季…这部剧是当初加入风软的理由,所幸被我赶上翻译最后一季,由于有翻译压力,一集要看好多遍导致失去了一气呵成的激情,但看完之后那种欲罢不能的空虚感记忆犹新,当时感觉自己再也看不下去别的剧了缓了好久.那时的HBO还完全不像网飞丝毫不屌观众的观影愉悦感,可惜这样的剧再也不会有

7分钟前
  • 北落師門Hiruma
  • 力荐

做你natural想做的,可以做的事情。如果你想获得名利,到头来也只是被名利玩转。别想试图改变系统,象征界的能指链就是死本能,永远致力于重复它自己。任何想要改变系统的人,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系统中的一颗棋子,跟前人一样自动必须按规则行为。快乐最终取决于你的天分的驱使,跟随它

10分钟前
  • Lucie
  • 力荐

好警察必须是人渣。如果时光停留在503多好,Omar在圣胡安的海边,买菜归来,身边是 Renaldo。我想像那群孩子一样,一边叫着Omar来了Omar来了,一边从他手里讨要糖果

11分钟前
  • The 星星
  • 力荐

五十年后, 当人们已经忘记《迷失》和《24》,甚至忘记《黑道家族》时,《线人》仍然会被反复地观赏播放,不只是在电影学院,还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课堂上。

16分钟前
  • 没来晚的卡夫卡
  • 力荐

看到最後,唏噓的東西太多。有感於Carver和Herc這對從第一季就在一起的難兄難弟,一起說黃色笑話,沒什麼身為警察的使命感,只想升官,誰會想到最後兩人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

17分钟前
  • SSSSSSS
  • 力荐

简评改了42分钟,最后全删了,我无法在短短140字内称赞完这部杰作,只能说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它(曾经看了六遍第一集都没看下去,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是我所观赏过唯一一部能用伟大来形容的电视剧,如果你这辈子只能看一部电视剧,那请选择HBO的火线

21分钟前
  • Angry River
  • 力荐

the wire绝对是完美的剧本典范,一夜过后醍醐灌顶,涵盖整个美国社会的不同层次,任何一个角色都有可能下一刻被爆头,即使最后没有一个人成功,无畏的后继者已经在继续他们的事业,无助却随处可见温暖,这样一个剧集永远都不会终结,因为历史永远没有结局。

23分钟前
  • rivo_boondock
  • 力荐

一周看完五季,我仿佛过完了一生。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现在的心情。任何褒扬对这部剧来说都是不够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24分钟前
  • Rebel Scum
  • 力荐

看完只觉得其他美剧都索然无味

26分钟前
  • 走吧走吧
  • 力荐

这应该确实是看过最好的美剧了。不整虚的,不追求无谓的观影愉悦。只有对巴尔的摩毒品世界各个细节的刻画。对这个城市的忧虑与责任。他们愤恨又爱着这个城市。桀骜不逊的jimmy,敏锐智慧的lester,叱咤风云的omar,精明却被改变的carcetti。这你妈就是最好的美剧。

27分钟前
  • Noir
  • 力荐

搞定!Jimmy McNulty用他40岁的双眼和134岁的爱尔兰鸡巴,带我们最后浏览了一次这个五年来被剧组以极大热情描绘的城市,以及城里这些鲜活的人们。再见啦,毒贩、警察、老师、学生、混混、侠盗、律师、法官、码头工、政客、瘾君子、记者、流浪汉们。

30分钟前
  • 回春堂朱二
  • 力荐

‘迈克,我头发看起来怎么样?’

33分钟前
  • K同学
  • 力荐

看碟中谍什么的就像吃过一顿饭,看the wire 就像爱过一个人!

37分钟前
  • ……
  • 力荐

此剧看了两遍,美剧中的神剧,美剧中的莎士比亚,我这一辈子也不敢奢望、幻想能写出这么深刻这么牛逼这么现实这么神这么精彩绝伦的电视剧。瑕疵:风软翻译的版本是阉割版,许多细节去掉了,最初翻译的第一季被和谐了,虽然完美但已经找不到。

38分钟前
  • 闭关修炼中
  • 力荐

这个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但是理想主义永远不死。

39分钟前
  • 石墙
  • 力荐

代表了当今电视剧最高水平。完美结合红楼梦的情怀和金瓶梅的现实主义;资本论的最佳诠释,秒杀古拉格群岛,直追老人与海,这不是电视剧,这是一个关于毒品、黑帮、警察、政治、阴谋、法律、教育、就业、媒体、种族、工人阶级的社会史诗。

42分钟前
  • 有病要读书
  • 力荐

街角的生意还是会兴旺繁荣,政客们还是会许着空头支票慷慨激昂地演说,警局还是会有人和稀泥混日子有人豁出去前程安危也要查案,还是会有值得更好生活的善良的人深陷毒瘾……没有仙丹良药也没有救世主弥塞亚,只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45分钟前
  • 子酉
  • 力荐

"You feel me?"

48分钟前
  • SUMMER
  • 力荐

神作完结,感谢风软字幕组的贡献

53分钟前
  • lv0401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