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云(粤语)

HD

主演:古天乐,刘青云,吴彦祖,方中信,张静初,

类型:电影地区:新加坡语言:粤语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1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2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3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4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5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6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13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14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15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16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17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18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19窃听风云(粤语)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知情太多的命运玩笑

识时务者为俊杰,越来越多的香港导演难以抵挡大陆市场的诱惑,希望能分上一块蛋糕。2009年,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形势是内地导演开始组建起亿元俱乐部,好莱坞大片纷纷井喷爆发、书写记录。《窃听风云》选择在这个强手如云的夏天加入战局,自有它的胜算与把握。

起初,这个讲述三名警察犯法的故事根本过不了审,还好监制尔冬升疏通了上下关系,剧本里头加入一条反贪腐副线,《窃听风云》最终如愿进入内地。麦兆辉与庄文强依然选择了不变的警匪题材,但是远离了你死我活、非黑即白的双雄片模式。双雄片从上世纪80年代吴宇森时代一直红到了回光返照的《无间道》,之后《双雄》跟《伤城》算是这一系列的苟延残喘。当陈可辛在《投名状》里将三人组概念做成功后,他还想继续做大推出惊爆的群角戏《十月围城》。《窃听风云》的幕前幕后既有群角影子同时也在推行三角组合,我们大可将它视为《投名状》“同富贵共患难”主题的一种演变。电影外面香港导演们一起冲击内地市场的决心,电影里头三个好朋友由于一念之差葬身股海。

麦庄用前作试探一番后,想的是全身而退,不再采用以前做法,一分为二来区别对待。《窃听风云》没有任何“后九七”的遗留痕迹,少了不必要的影射,麦庄似乎把主题浓缩到了人性上面。至于会叫人联系到金融危机和股市风云,在主创看来那也谈不上稀奇,一些港剧早有过大量提及。

一人下水,再有一个跟上,最后一个全程参与、掏钱买单。《窃听风云》用一把解不开的连环锁,让主角无意中听到了不该听到的话,然后他们为冲动的贪念付出了惨痛代价。这三人同在一个部门,同值夜班,性情各异但志趣相投。影片有意突出了三人在场的戏份,像开片时潜伏进大楼办公室安设窃听器材,完全是团队作业。到了他们需要分开的时候,《窃听风云》经常采用平行剪辑手法来处理人物之间的组合关系,尽可能打破不同的时空场景,在同一段电影时间内交代他们的内心活动和相互作用。比如中间一段,一个受困於见不得光的情感,一个面临着巨大的家庭压力,一个不爽权贵岳父的盛气凌人。这为他们的集体落难种下了因,后来也有一次被追杀的呼应交代。影片没有出现忽略某一人、再跳回来插叙交代原由的情况,由始至终,导演的有意设计居于次要位置,电影的悬疑感均来自人物命运本身的去向不明。

《窃听风云》一大看点是人物转变,古天乐角色对上司很硬、对老婆很软,他的身不由己也把朋友牵扯进去。吴彦祖角色大有前途,他本该无欲无求结果有着最可怕的财富野心。刘青云角色是唯一一个奉行了相同做人准则的人物,他在爱情上两头犯难、不敢开口,现实中就是行动迟疑,既要照顾朋友,良心上又过意不去。无论这三人表现出怎样的处事差异,都没有影响他们在一条道上走的事实。影片结局是如此绝望,没有合龙的吊桥说明了此路不通,前面的死光光和同归于尽都是麦庄典型的人生说教。一念之差,要么跳楼、要么落水,二者任你选择。【东航】

 2 ) 三个男人的一台好戏

影片中古天乐和刘青云的表演非常饱满,吴彦祖正中带邪,整个剧情很抓人,绝对值得在影院一看的好港片!
刘青云方中信张静初这三角恋着实为这部警匪片增加了些感情,只是不喜欢张静初皱着眉头的样子。刘青云跪下来求婚那段有些感人,可是方中信和张静初最后被莫名其妙地枪杀,也确实可惜了些。
而古天乐完全是个悲剧人物。丝丝白头都可以看得出,一家子大大小小要养活,自己和儿子又要生病住院,想赚点钱留给老婆孩子也不算过分,可是他毕竟是一个警察,总会遭人报复,可怜了他的家人,遭遇突如其来的飞来横祸。
吴彦祖,在这部戏中他的精彩之处不多,还是以前的那个他,没什么突破。和他在新宿事件中的演出也无法相提并论。有点小小失望。
刘青云是个最纠结的角色,一方面帮着自己的小弟做坏事,一方面又要和警署联合起来对付boss级老大。他还是很有头脑的,最后一刻买通boss手下的小弟换来一条性命。最后他回忆起当年三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不免有些令人唏嘘。
这样的结尾对谁都好,一贯的港式风格,没太大突破,但也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好港片。
从最后三位主角的悲惨后果,告诫这人们无论何时,处于何种困难,犯法的事情,千万别碰,另外两点感受最深:一是做人不能太贪,二是一步错步步错。

 3 ) 致命的自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一开始只想忙里偷闲玩一小会儿电脑游戏解解闷,结果最后却不小心荒废了一整天。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一开始只想在看电视时吃一小块蛋糕解解馋,结果最后却几乎把整个冰箱掏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一开始只想在闹钟响后多躺十分钟解解困,结果最后却睡到了正午时分。

牛顿第一定律在人类身上似乎依旧适用,只是这种惯性有时会带来绝对意想不到的悲惨后果。激战正酣的你终于发现电脑旁还有无休止的正事尚未开工;掏空冰箱的你终于发现体重似升空火箭势如破竹直线上升;睡到正午的你终于发现老板来了数个追命call而本月奖金已然永别。沉醉于自我的你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痛苦的硬着陆。

《窃听风云》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骑虎难下的尴尬故事。当三位窃听小组成员在股市起落中越陷越深之时,他们应该明白自己已经不能再“没事没事”了。不知是否为了迎合审批,影片宣传时强调了这个故事的道德成分,说影片阐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古老而朴素的道理;而影片中,证券营业厅里有位股民阿姨时时不忘烧香拜佛求菩萨,似乎也是在有意暗示善恶终有报的因果循环。谈论影片的教育意义似乎是一件土俗而莫名的事,不过即使脱开所谓道德或宗教的严典苛律,《窃听风云》仍然讲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面对未来,永远不要太看高自己。

有一条很有意思的墨菲定理——凡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最终一定都会出错。排队时,你选了一条看似最短的队伍,结果却眼睁睁看见旁边那一路貌似进度更快。外出时,天天带伞的你偶尔一次偷懒没带,老天爷便及时馈赠你一场倾盆大雨。炒股时也一样,根据内线情报理应稳赢不赔的股票,最终却引来了一场场害人害己的杀身之祸。造物弄人也好,悲情幽默也罢,对于自己说不好又做不好的冒险行为,为了防止小概率事件引发无限悲剧,可以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发挥阿Q精神勇闯天涯;要么适时收敛熊心豹胆谨慎行事。认为未来永远风平浪静是自负而非自信;认为所有闪失终将瞒天过海是弱智而非明智。

有人相信人是理性的,总会为自己做出最佳的选择;不过在现实中人更可能是有限理性的。人有时冲动、任性、用情绪而非理智思考,人短视、浅见、更愿追求一时之快,人喜欢钻空子、走后门、耍小聪明,因此人在面对并不确定的未来时,一念之差往往酿成万古之恨。这就是为什么在越是高级的社会体制之中,人们会设定越是复杂繁琐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彼此的行为,来保证那些偶尔一不小心看高自己的迷途羔羊不会跌入万丈之渊。

可惜的是,在某些时候,在某些地方,某种致命的自负却偷偷摸摸地渗入了群体的骨髓,出现了一整群一整群自命不凡的得势者。在集体看高的年代,群魔乱舞逐渐成为另类时尚,于是大家就一起沉浸在毒瘾般的快感之中,然后一同嚎叫着迎接末日狂欢的来临。

http://billwang1120.blogbus.com/logs/56427784.html

 4 ) 每个人都有一个秘密,每个秘密背后都有一颗纠结的心。

对于一部没有任何大场面的作品,能够做到午夜场依然满座。算不算是一种肯定?
《窃听风云》从头到尾不过是追踪3名香港警察如何携手侦破一个案件的全过程。然而夹杂其中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利害冲突,牢牢纠人心弦。
生之艰,死之易。
当你知晓了所有秘密,依旧无能为力,你会怎么办?
是不是只能像刘青云一样满面悲怆,竭力禁锢住眼里的泪滴。




【一】 天台是储存秘密最多的容器。

从几时起,港片里说秘密都爱上天台。典型如《无间道》里伟哥那句“其实,我是一个警察。”
《窃听风云》也是。探员A跟探员B在天台上讲述自己的私情,古天乐在天台上的磕头与下跪,证监会与警察高层在天台进行行动部署,还有型男主角三兄弟在天台的温馨回忆……

窃听总是发掘人家不与外人道的话,于是整部电影一个接一个地抛出各种秘密,每洞悉一个秘密观众们都在笑,因为那是剧情不是自己。
许多事其实现实里都常见,
比如女秘书坐上了老板的大腿,比如好兄弟撬走了自己的老婆。
比如儿子病了却没钱医治。比如娶了个千金小姐可她父亲太专制。

秘密与说谎一样。
人说了一个谎,要用千百个谎去圆。
背负一个秘密,要用千百个秘密去掩饰。
逐层递加,会不会被压垮?




【二】秘密后都有一颗纠结的心。

1、刘青云搭上了兄弟方中信的老婆,每当方中信对他诉苦和张静初对他说爱的时候。他就无止境的纠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就像他对张静初说:“我比他先认识你,他追你的时候我走开了。现在你给我机会,我又回来。我放不下你,可我又从来不敢在他面前承认我就是你男人。”
分不清对错,怎么选都有人受伤。

2、古天乐的儿子有先天性白血病,从小全家人就辛苦积蓄为他将来治病。可在一次检查后却发现,儿子没事了,古天乐却被查出肺癌,只余一年的命。乐仔偷偷领光家里的积蓄去炒股。为了赚笔钱死后给家人保障,结果不明真相的老婆却误会他私自动用儿子的救命钱,带着孩子们躲回娘家。
谁比谁重要,爱人和儿子都要离开。

3、吴彦祖即将迎娶富豪千金,住豪宅带名表开名车,每周一三五打高尔夫。可岳父对他颐指气使,嘲讽与奚落。
“全香港三万的警员,只有一个处长,而那处长的年薪只是我公司保安主管的月薪,你呢,你做一辈子,能混到处长么?辞职吧。到我公司来。”
“谢谢爸爸,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我……”
“我不是为你,我是为了我女儿好。”
……
金钱与尊严,少了哪样都苦不堪言。


总之,不管是知法犯法,一错再错,还是悬崖勒马,决心悔过。
纠结总是不变的主旋律。



【三】 纠结的人都有一颗守护星。

没有大场面,可我仍然觉得值回票价的是人物刻画的很丰满。
哪怕只是寥寥几笔。依旧如十二星座般个性鲜明。

天蝎座的方中信。控制欲超强。腹黑。托人在家里装监视器盯梢老婆这事只有天蝎才做的出来。

双子座的张静初。假知性假淡定,假装可怜假装文艺女青年。前任老公与现任情人碰面时仍旧可以假假平静地说出“不是你看到的那样。”

水瓶座的刘青云。理性、聪明、镇定。婚外恋专家。不信奉感性至上偶尔却也会浪漫。隔着玻璃门捧上玫瑰与戒指那一幕很杀。深厚的城府让他可以留到最后。

巨蟹座的古天乐。顾家又哀怨。天天哭穷,没事伪装愤青四处顶撞,关键时刻磕头下跪死缠烂打。

处女座的吴彦祖。追求完美,缺乏信心。表面平静隐忍,内心其实非常大胆。说删窃听记录就删记录,说炒股出手就借500万外债。多愁善感又小题大做。明明嫁入豪门羡煞多少旁人,却依然心有不甘。

(以上星座针对片中他们饰演的角色。)

 5 ) 不要偷听坏叔叔的话

《窃听风云》里,刘青云和吴彦祖保持了本色做派,古天乐继续走衰运。此外还有天生受气的方中信,张静初延续了她在港片里的命运路线,李子雄和王敏德的反派面目示人也算颇具分量。主角们的一念之差让这个故事走向了不可逆转的悲剧收场,这一次,三个警察就不仅仅是受伤那么简单了。

(网易图文版 http://ent.163.com/09/0721/16/5EORLVTR00031NJO.html

《新宿事件》后 尔冬升重获内地市场

尔冬升本来不用把底牌押到这个时候,毕竟2009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可惜《新宿事件》还没打出凌厉霸道的组合拳,亮出那把致命的无情剑,小宝的出招就先给总局三下五除二,一一拆了。雷声隆隆的《新宿事件》无疾而终,在香港、日本等地表现平平甚至有些惨淡黯然。尔冬升摇身一变,以愤怒小宝形象示人,他先是抛头露面几次高呼港片三年内必死,一边呢,还是把自己监制的《窃听风云》再次推向了广阔的内地。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失去内地市场的痛苦可想而知。当陈嘉上等导演纷纷过亿,你可还记得当年香港的天下第一。是谁不解风情,让三少爷落得满心的寂寞,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把《新宿事件》放在前面是因为《窃听风云》需要同等较量,就像我们不会去拿邱礼涛的《同门》和《头七》来相提并论,那显然不是一个吨位级别的。《窃听风云》汇集了刘青云、古天乐和吴彦祖三大一线男星,清一色金像奖影帝和提名级别。幕后则是麦兆辉、庄文强和尔冬升的三人联手,顶级制作班底、黄金三角相并,它的确有资格能在中外混战的暑期档占据有一席之地,用可观的票房数字让尔冬升弥补些遗憾。人活一口气,尔冬升这么急于证明自己,说起来还不就那回事。


窃听事件?炒股风云?

《窃听风云》走了林岭东的风云路线,除了听上去气势足了,名字本身反倒有些欠妥。它会叫人想起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窃听风暴》,这不,还一字之差呢,当然人家那里没有风也没有暴,都是中文译名惹得祸。一朋友坚信影片应该改名叫《炒股风云》,一起窃听事件引发的炒股血案。当然不用我多解释,真要炒股两个字一出,影片格调立马降了三分,那是你家三姑六婆都会干的事情,现在还用得着电影去跟着闹股疯看股灾么。

回顾下麦庄的几次联手合作,《无间道》,经典。《情义我心知》,尚可。《大搜查》,不提。那《窃听风云》呢?两个字,好看。在这个年代,正面鼓励一部港片是需要勇气的。由于特殊国情的存在,这个好看评价里面已经包含了对白原声配音有损、扑朔迷离的版本差异等众多影响因素。一直在期待结尾会不会冒出我方安插的正义卧底,又或者出现一行鬼鬼祟祟的蝇文小字,用你叔叔的口吻告诉大家做坏事没有好下场,坏人被隐身侠绳之以法。还好《窃听风云》避免了这一切,它开了一些无损大雅的挖墙脚玩笑,然后把不和谐坚持到了结尾。换成批评说法的话,《窃听风云》居然没有制止公报私仇,里面的警察主角都不是好鸟,他们不仅以身试险,连生活作风也有问题。啊,什么时候身边充满阳光的世界变得如此黑暗了,下一秒钟我是不是该担心手机会被窃听,好没有安全感,还是赶紧卸掉电池了事……


三人成鼠,穷途末路

麦庄执导或者编剧作品都会有一个母题,他们从母题入手去确立人物、安插线索,进行一种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创作。《窃听风云》的母题就是贪念,从杨真、林一祥正面一方出于无奈的“小贪”,到反派大佬马志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贪”,有事实上的轻重之分,但是逃不过命运的惩罚。这种无差别的遭遇完全压制了廉政公署(ICAC)的出面,深化了梁俊义的个人彷徨。

有人听了要冷笑三声,这《窃听风云》就在讲偷鸡不成蚀把米,机关算尽太聪明,哪有唬人的母题一回事。出片名前,《窃听风云》用了一个看似无关全局的长镜头,许多老鼠在阴暗角落里活动出没,啃食东西,画面看上去龌龊恶心。到了中段,杨真、林一祥截获意外情报,他们屈从贪念,决定利用内线消息干上一票,事实证明他们迈出这一步后越陷越深,再也回不了头。

做个不是百分百准确的推论,由安装窃听器材开始,几名情报科队员就提示了他们的隐蔽处境,惟恐被人发现。昼伏夜出、窃听监视,他们的时间安排和作息活动像极了见不得光的老鼠。落难的杨真为了给家人一条活路,他选择了赌上身家性命和全部财产。林一祥出于对财大气粗岳父的逆反,更是出手惊人。两个人的内心转变完全抛弃了之前确立好的人物形象,跟上司对着干的杨真回到家里很不轻松,在妻子面前他是个无能为力的失败男子,在铁门前掉了裤子、垂下泪两行。影片一方面让人觉得杨真痛苦情有可原,一方面又用林一祥的不肯轻易罢手来形成另一种反差,总之他们快了变形为鼠的速度,还捎带上两头不是人的梁俊义。贪得无厌也好,惶惶不可终日也罢,不等享用完美味诱饵,捕鼠器的铁夹子即将重重合上。用上硕鼠的典故,后半程才出场的马志华无疑最具有老鼠的特性,所以他更加招恨。

开市后股票不涨反跌,林一祥陷入迷茫。他在窗前枯站,眼前是高耸入云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IFC),另外还有出现了玻璃反射的自我影像。在这里,导演换了一次概念,也就是人物执念的股价高低化身为IFC的摩天高楼,无形的资本运作化为难以抗拒的贪念欲望来纠缠着他们,就如同外面风云变幻的主观想象(唯一一次能看出片名的风云感觉)。套用下最常见的镜语分析,这时的林一祥彻底变成了另一个人,也就是入魔成鼠,后面还有他踩到了桌上手舞足蹈的升格处理。


再见…警察…再见

评价一部电影就要说到人物有没有建立起好感、形象是否立体,不过这并非来自粉丝拥簇们的好感,而是电影能否传达出人物的命运感,他们的每一次选择和转变是否能让观众为之揪心,更简单低级点——是否在意。通常我们把没有动机、缺乏逻辑的人物行为称为傻逼蠢事,例子太多,恕不枚举。《窃听风云》里梁俊义和杨真的人物塑造说不上多有代表性,至少整个形象还是立了起来,比如看完后会能记得梁俊义的跪地求婚,杨真的焦头烂额(……古天乐染头白发戴斯文眼镜的形象设计是COS香港导演陈木胜)。

梁俊义在爱情和工作上持有高度一致的处事标准,他总在寻找一种两全法,不负这边也不愿对不起那边。他害怕恋情败露,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他明知道同事好朋友掉进坑里了,还甘愿替他们擦屁股,姑且称之为没得说的老好人。三位主角都陷在了不同的东西上,杨真的苦难与绝症、林一祥的叛逆和不满。按常理,他们本可以想到其他办法,拒绝这样的不义之财,结论是他们三个确实都很穷。至于患上不治之症的杨真,他何以能在一年后以“半终结者”形象示人还复仇成功,这不是重点所在了。我们只知道,他真的终结了一切。

三位主角都被贪念拖垮,命运的毁灭性打击还把他们的亲友爱人卷了进去。结尾尚未合龙的昂船洲大桥宣告了此路不通,躲在背后的麦庄就差直接对观众说,克制你们心中的那股贪念和欲望吧,否则它会让你葬身海底。

参见之前有出现的老女人,神神叨叨的她沉迷于炒股,趋蹑跟进后看着股票直线爬升又停牌,好不刺激。然而虚炒的股价终有大幅缩水的一天,她选择了跳楼。尽管这是一则社会新闻式的自寻死路,然而她的出现和消失都借助了主角视角,如果比较下《无间道》里陈永仁目睹黄警司坠楼,就不难理解这个段落传达的实际意义。它的现实功能就是散户不懂见好就收、沉迷没有好下场,对电影来说,冥冥中一切自有安排。

天台打闹、海边碰头,三个男人在一起的旧时光重现,情义无价,然而高高在上的天台和没有合龙的大桥都起到了不好的暗示。读懂了这些,《窃听风云》的源委脉络就清晰可见。至于题材跟金融危机、股市风云不谋而合,那只能说“香港制造”一向是与时俱进、自觉反省,就像《窃听风云》之所以会出现在内地电影院一样。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6 ) 该怎样做人,该做怎样的人

1.好好活着,把身体养得健健康康的,绝不成为家人的累赘负担。

2.做人不能贪心,钱够花了就行,绝不为了钱而违背良心和法律。

3.不炒股票。不投机赚钱。偶尔买个小彩票图个彩头。就买一张,不中就走;中了也走,绝不买第二张。

4.结婚对象门当户对,绝不高攀,也不下嫁。

5.只要一个孩子。如果长到7、8岁讨人嫌的时候还很乖,才考虑养第二个。我的孩子必须听话!

6.绝不脚踩两只船。不撬姐妹的老公,不招惹老公的兄弟。

7.爱一个人就是看着他幸福,不对失去的爱执着,祝福以前的爱人。

8.要学会苦中作乐。

9.车,是一个很危险的物品。它是代步工具,也可以是杀人工具。

10.如果可以,避免听到不该听到的信息,看到也一样。这些信息可能会让人惹祸上身。

11.有些错误必须避免。就像撒谎一样,为了掩盖第一个错误,就必须犯下更多的错误。人不能一错再错。



(特意从QQ空间翻出来的,当年感触很深啊)

 短评

真的不很不错,麦庄做得比上次好很多:)刘就不用说了,古和吴的演技也大赞。

3分钟前
  • DiDi
  • 力荐

当初看到真是惊艳,保持港片一贯水准,剧情紧凑

7分钟前
  • 昵称被占不开心
  • 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男人的麻烦的电影,卷入麻烦、自找麻烦、解决麻烦、在麻烦中进退两难……,我们都一样。

12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很好看!

17分钟前
  • 小虎酱
  • 力荐

观影后有个见面会,真的觉得吴彦祖帅啊帅,古仔黑啊黑

19分钟前
  • 苏芙
  • 还行

拍给女人看的男人戏~

23分钟前
  • Faith
  • 力荐

十年以来最喜欢的港产片,演员 故事情节 气氛渲染 原声音乐,都很牛X。

25分钟前
  • usagi11
  • 力荐

昨晚去看滴!还不错,情节很紧凑,有些地方出其不意,演员演技很好,音乐运用到位!有《无间道》的风格~O(∩_∩)O哈哈~

26分钟前
  • 瓢虫虫
  • 推荐

王敏德亮了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铁三角,超级帅,虽然已经拍了好几部,但是感觉第一部最好看。每次看吴彦祖都感觉他的颜好完美,立体的想被雕刻出来的一样。男主帅,看这种电影也是一种享受。

29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比无间道是不行的,但一定比伤城一类的强,基本上是无间道之后看到最好的商业港片了。张静初的粤语还不错

31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四平八稳的故事结构,可看性还行。三名主角的角色张力强,演技杠杠滴。

35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这部与2不同。2是复仇,这部其实是讲小人物的困境。人生困境。

37分钟前
  • 小崔
  • 推荐

看了两遍,还是觉得很震撼

42分钟前
  • 噼里啪啦砰砰砰
  • 推荐

世界上绝大部分惨痛的事情都是由人的贪念和金钱利益相关引起的,故事真令人唏嘘。电影很不错,节奏很紧,集齐了很多港圈大咖,没看到粤语版,国语配音差了一点意思。不知为何,股民因为股票暴涨而疯狂的神情竟令我觉得毛骨悚然。

45分钟前
  • Neroat
  • 推荐

剧本优秀,没有硬伤,是近几年香港电影里的佼佼者。结局处理不拖泥带水,相当利落。看了两遍,能找到当年看《无间道》的感觉。

5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始终不能一惨到底,其实路数每一节都可猜中,多达三位主角,至少两位重要配角,在全片各自交织的场景之间,等于是讲了三个人各自的故事,吴虽然早早终止,性格刻画也不含糊,古最后的悲壮,刘最后的落寞,当真多余。如果没有“一年后”那近似于狗尾续貂般的正义复仇,这部麦-庄合作片子简直堪称经典。

52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虽说已经拍到了第三部,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后面的二部反而有狗尾续貂之嫌!

53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如果我看的是粤语原声版就是四星啦。The Man Who Heard Too Much

5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灰常喜欢,太赞了,这个总算是没白让我期待。。。

60分钟前
  • 鲁鲁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