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42天第一季

全6集

主演:艾琳·库彭海姆,Claudia Di Girolamo,格洛利亚·蒙奇梅尔

类型:美剧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22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1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2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3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4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5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6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13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14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15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16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17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18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19黑暗42天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啊又放不下了(哎),依旧观影碎碎念

短评又放不下了,记录一下时间:6.21.开看。

●我最喜欢米可。(果然又最喜欢小孩😂) ●一开始以为是超自然现象(平行空间或时间与空间的另类解释),看来可能是人为啊。 ●整个地区的的电率不稳定,死了一地的动物,就这你们还不查核电站!? ●喔吼!米可竟然活着回来了! ●!!果然是切尔诺贝利!!!我前面看的时候就想到了切尔诺贝利!然后又想着“切尔诺贝利是俄罗斯(苏联)那边的吧……”(我不知道它的具体扩散范围)就没再想切尔诺贝利,但知道肯定是跟核电站有关。 ●我发现这里面的青少年都好糟糕啊(就作为人来说,人品烂),包括大人(当然,大人就是青少年来的)。(比如刚丢了弟弟的乌一点反应也没有还如常混玩;带着弟弟米可去找大麻玩的哥哥(这是哪个长辈会做出来的事?)……当然,他们糟糕的可不止这些……) ●一直以来听的一首歌竟然出自这里(或用的这首歌)! ●挺喜欢警察长官(她好像从小到大挺好的)

●老师:“歌德作品中的复现手法就是个特别的例子,人物有意或无意地跟随着……”

一个混账哥哥(主角之一)进了教室。老师(npc)停止讲话。

我:“跟随”了什么?我要听课!😂

啊,后面有继续讲😂。

●看这剧,总感觉西方的青少年有些过于自由了……终归还是未成年啊……😂(现在意识到了为啥要管着未成年了)

比如学生可以上课途中直接出去,去好几英里以外的荒郊野岭去干些不为人知的交易。

比如男生可以随意闯进偌大的换衣间,此时只有女生一人(好可怕)。

●所以乌有过案底坐过牢之后还能当警察?😳嗯……??

●啊,我之前以为带兜帽的神秘小哥(现在知道了叫“诺亚”(名字可能是冒用的))是米可😂😂😂

●经常在纠结名字和脸谁是谁!!😂😂能不能有个备注!拍头抓狂想!😂😂

(●我的道德小雷达又开始了😂我好怕这剧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啊😂😂这剧应该是分级的😂😂可咱这里没有)

●这群青少年这乱七八糟的关系,这狗屎一般乱坨坨的关系……==

●为什么又扯进来一个神父啊?又跟宗教扯上关系了!😂(西方人真是永远放不下宗教)

●汉娜好可怕啊!(话说这里面谁不可怕啊!但是汉娜是那种人格上的可怕!就是……恐怖😂!)明明小演员那么惹人亲近!

●米可是迈克……我看着惊笑出声……WTF?WTF!WTF!?(黑人抱头)

我不是没有猜想过这种局面(事实上我在第一集一开始就有这么一念而过过),但是我觉得这太扯了……所以……不太真的这么认为……而且《前目的地》就有这么类似搞过(而我不太喜欢它那里的那样的搞法)……so……

好吧,我再去捋一捋……WTF?(黑人抱头)

哦……所以还是这小镇上的青少年关系真的太乱了!😂为什么这么乱!!😂😂

你们这么乱地球都不够你们造的!😂你们可以生出整个地球!😂😂WTF!(黑人抱头)

所以一切的起因就是因为:这小镇关系太乱了……😂太TM乱了😂😂!!

●不过我觉得这剧的核心(时间与空间的探讨)挺有意思的。但是故事……一般。感觉剧情与叙述可以更好,这样就更能衬得起比较不错的点子核心。

导致我看的不够过瘾(要说科幻的话,三体是看得我蛮过瘾的,就,很爽😂)。

就是,核心我很喜欢也很想要讨论。但是目前(5集来)的故事与剧情,没有我喜欢的,甚至可以说有些沉闷。

还有,感觉有些过多的故弄玄虚(吊胃口),一开始一两集有些过多,后面倒还好。

Ok,今天就看到这里。先看到5集止步。

本来打算今天一天看完来着,但是下午有陪我妈看电视,so,今天就只看一半吧!

●哦对,目前并没有完全展现出片头所说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人们的幻觉”这一现象,我一直期待这现象或逻辑出现呢!前几集还觉得展现出的还只是线性时间(即使穿越回去),现在虽然也差不多出来loop了……但是,这就普通的loop啊😂,希望之后能真的出现出色的呈现吧。

(这个其实表现好的话是超级吃香的啊!反正我吃!希望能好好表现一下啊!!(因为现实生活中其实是有类似现象和经历出现的。把它们用时空的解释来解释出来是很好玩的!))

●而且这里面除了一两个个别的人,其余全是全员坏人。

这也看得我很不舒服。我不喜欢看全是坏人(小人。并不是有鸿鹄之志的反派大boss)。我对坏人不感兴趣也提不起兴趣。不如说是轻视好了。

●啊,还有,这个圈其实特别好打破啊,只要其中一人不瞎搞就好了(狗头)。并没没有说的那么“宿命论”啊……只要有一个(就一个就够了)不乱搞就破了。

说实话,我真的觉得地球不需要这几十亿人了,就这两代人,只需要他们就可以,他们就可以生出一整个地球,只要他们一直持续这么瞎搞。并且如果科技允许的话,可以上外太空的话,他们还可以生出其它星球……生生不息……循环不止……real牛比。

其实我也不愿意称这个为“loop”,因为这个loop实在太低级了😂😂😂

————

●天呐这里面的青少年真的都太糟糕了😂😂😂我都匪夷所思到笑出来😂😂😂

好几次了,都是家里的弟弟失踪了,哥哥姐姐在“我要出去玩!”、“干嘛不让我出去玩!”、“他已经死了!”、“你就只管自己不管我们!我要出去玩!”、“你管管我们啊!不要再贴什么狗屁寻人启事了!”(注意,这群青少年已经15、6岁了)——且弟弟的失踪,他们是罪魁祸首。

丝毫没有愧疚感,还大言不惭地抱怨不让他们出去玩(所谓不管他们),并且直对操心即将崩溃的母亲说出“他已经死了!贴什么狗屁寻人启事!”这种话……

嗯,可以的。不知道德国家庭是不是这样。但是这剧挺刷新认知的。

●没有人质疑这剧里的人……都不正常吗??

我现在已经不会疑惑这是不是西方太乱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正常人类行为。

我觉得这剧里的人类都不正常。

●我不太承认哎……

黄衣男主说完带米可回去(原先时间),“诺亚”说“你疯了吗?这样你就不存在了”………………

你前面搅这么乱搅成一个本身就不太合线性逻辑的圈,现在你又告诫说不能回去,因为会打破时间——而这个时间又成了线性时间??

你……能不能把逻辑自成一体一些……前面不是线性(我姑且这么承认这剧的逻辑吧),现在又突然说不能打破,因为就破坏了线性(这个逻辑明显就是线性逻辑)。well……

合着就是编剧是王嘛。编剧说啥就是啥,剧里人们,别挣扎了,听编剧的吧。

而且我觉得你们也没啥可挣扎的,我觉得你们乱搞的也挺合洽的,都乐在其中。

●这剧里的“命运”我也是不认和嗤之以鼻。

每件事情都是每个人自己选择这么做的,但是出了事全部赖到所谓“命运”身上,否定了全部的主动权,就好像他们没有主观能动性一样。

这放在现代也有好多人是这样。挺讽刺的。其实全都是借口,即不想自己负责任,有任何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全部都推在不可知事物上:

即,“命运”是口锅,谁错都来背。

(这种推锅行为,与之类似的还有:无能的人会以“好人有好报,坏人会有坏报”的想法去安慰自己。他不会去找坏人算账,然后他可以用这句话相对心安理得的继续活着,继续自己欺骗自己。殊不知,坏人活着好好的呢)

●因果决定论😂我认为因果决定论本身就是线性的😂😂

哦不过后面就说了,因就是果,果就是因。

●哈哈哈😂我就知道海格没死(不然不会发生之前(即以后)的事😂),所以你杀人要确定那个人死透才行啊😂还坐那一下午😂坐着有啥用,要确定啊!😂(不过因为死者是小孩,说这话确实很残忍、不太好说😂)

乌也是挺蠢的,他在干这件事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他还在这个环里。(不过他也没咋学习过,上学全是混……)这就是不好好读书的下场😂😂,不过他已经是四十多的人了呀😂

●诺亚,想要凭时间机器控制一切,扭转乾坤。

我:==好大的胆子啊你😂,一个低等生物,妄想凭一个所谓“时间机器”就扭转宇宙空间或控制它😂,先进化吧你!你先升上四维你再看你是不是这想法😂😂(估计升上四维会觉得三维的自己是傻子)

●还是这样,只露女性酮体,不露男生的。(你们在怕什么?想露的不是你们男生吗?大胆露啊!😂只让女性露是什么鬼)

●所有人都发了疯地想按照圈来做事来进入循环,我看他们根本不想打破😂

●看完了。就最后一集中后期还有点意思。

整体上剧情、节奏,个人认为都一般。

挺失望的,作为收藏了这么多年待看的剧😂。整体上很一般。

非常不喜欢音效,没啥事儿一直在那儿滋儿滋儿的响。

节奏上,过于故弄玄虚又毫无悬念。于是会有些无聊。(第六集开始全程2倍速,有时还是嫌慢)

人物是都挺可耻的(用这个来造成圈也挺无聊的),除了个别一两个人。

还有看了这个,尤其是结局(看出来是想留悬念了),就对比出和美剧是差多远了😂😂😂最起码美剧在节奏上和悬念上还是把握的不错的,尤其这种结局杀和单集结束杀,都是做得不错的(当然,我说的是悬疑美剧和以前的那种美剧。现在的美剧……看得没以前多了,也不太清楚了)

还有,我过于高估和期望了。这剧格局小了,很小😂(我之前还期望讲时空呢)

因为最后一集还稍微有点意思,所以就两星半吧😂。(加半星)

6.22.看完。

 2 ) 宗教视角:《暗黑》的神学基础与哲学阐释

  “毒!德味!大师!学习了!”一个摄影圈的梗。

  德剧《暗黑》,德味很浓,色调深沉、环境潮湿、人物内敛,致郁气息笼罩全剧。

  盛产康德、尼采的哲人国度,让人想起柏拉图对“理想国”的定义,由“哲学王”统治的国家。《暗黑》穿越时空的桥段,并不新鲜。早在1985年,美国影片《回到未来》里,男主马丁利用时间机器穿越,遇见30年前的父母,差点改变时间线走向。《暗黑》强化哲学思辨优势,弱化硬核科幻推敲,扬长避短,十分明智。

  在西方,哲学的源头是神学。《暗黑》“循环往复”时间观背后,有很深的宗教背景。

  一、人名

  (1)、Jonas

  汉译:乔纳斯、约拿,中世纪教名,希伯来语男子名,含义为“鸽子”。

  约拿是迦特希弗人(列王纪下14:25),亚米太的儿子。约拿作为先知,接到上帝命令,到尼尼微城传警告,“鸽子”的作用就是传递信息。此外,约拿被抛下海,上帝安排大鱼将他吞下,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死里“复活”。与后世耶稣复活相印证,是耶稣作主的预表。

  延伸词“约拿情结”(Jonah complex):表现为“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实质为对成长的恐惧,是一种阻碍自我实现的心理障碍因素。

  《暗黑》里 Jonas多次穿越,传达重要信息,力图改变结局,也是突破自我、不断成长的个人历程。Jonas一开始悟性就很高,有其父的影响,更是Jonas天赋气质的表现,有先知寓意。

  (2)、Noah

  汉译:诺亚、挪亚。

  诺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妇,造诺亚方舟逃生,作为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

  Noah,神父衣着,不老样貌,疑为幕后操纵者之一,有明显宗教隐喻。

  (3)、Helge

  汉译:黑格尔、海格。

  学过马哲,想必对此人印象深刻,谈辩证法,言必称黑格尔。

  二、时间观

  (1)、哲人时间观

  黑格尔在《自然哲学》指出:空间和时间都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形式,时间是现实事物的历程,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离地统一。时间作为一种变易,是存在时不存在,不存在时存在,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康德时间观则认为时间是先天形式,作为在先验感性阶段,人们获取普遍必然性的数学知识的形式条件。在黑格尔、康德的哲学世界,时间概念与科学研究紧密相随。

  (2)、宗教时间观

基督教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启22:13)是初是终的时间观,与本剧契合。

  “从我设立古时的民,谁能像我宣告,并且指明,又为自己陈说呢?让他将未来的事和必成的事说明。”(以赛亚书44:7)上帝视觉的时间观,充满必然性。

  德剧依托基督教传统,设置时间观,取决于文化背景。让我们拓展视野,尝试用其它宗教的视觉看待《暗黑》。

拜火教

  二战时,德国人坚信自己是雅利安后代,认为雅利安人是优等人种。其实,雅利安人发源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迁移至伊朗地区,并进入印度发展。

  雅利安人在伊朗地区,创建拜火教(祆教),至今仍有遗存。拜火教,使用善恶二元论,崇拜光明神阿胡拉·玛兹达(Ahura Mazda),玛兹达与黑暗恶神阿赫里曼(Ahriman)鏖战,并最终获胜。光明终将战胜邪恶,也是《真探·第一季》的宗教内核。

  查拉图斯特拉(古波斯语的琐罗亚德斯)作为拜火教的重要宗教改革家,对后世影响深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成为尼采里程碑著作。尼采思想又与德国历史进程密不可分。一方面,希特勒对尼采极为崇拜;另一方面,尼采曾预言世界大战。

佛教

  雅利安人在印度地区,使用梵语,建设吠陀文明,创作《梨俱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传世经典。雅利安人对佛教的诞生也存在重要影响。更有学说指出释迦牟尼佛可能出身雅利安民族,但也有学者反驳,认为释迦族为蒙古人种。

  婆罗门教思想源于《吠陀》,佛教思想又有不少婆罗门教烙印。例如:佛教继承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将婆罗门教的“无有说”发展成“空有说”。并且,梵语是北方佛教文献的标准用语。

  佛教时间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三面佛,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代表时间的佛,在佛教具有特殊地位。

  燃灯古佛,在过去时为释迦牟尼佛授记,代表过去。弥勒佛,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也称未来佛。武则天称帝,自称弥勒化身,就有时间观上的考量,想要代表未来。

  佛教很注重思考,有专门的思维菩萨。思维菩萨作为北魏造像的典范,也说明其流行于五胡十六国的乱世,人们对现世苦难进行深思,祈愿超脱。

  “轮回”的“宿命观”,与人生在世的“空有说”,似乎可套用于本剧。现世无法解决的问题,寄托于来生,或者祈求脱离苦海,早登极乐。

  三、意象

  大多数宗教,均有神迹。《暗黑》怪象频出,例如下青蛙、下夜莺、羊群死亡。《圣经》记载十灾就有青蛙灾。(出埃及记7:14-10:29,12:29-30)。上帝警告法老,责令其对犹太人放行。

  《圣经》的羊群,也喻指信仰“耶稣基督是主”的信徒。

  “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创19:24)“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创19:25)。这段描述与核灾难相似。“切尔诺贝利”阴影在剧中一直挥之不去,甚至将时间交汇点选在1986年。羊群死亡是否为上帝子民即将受难的征兆?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人提及的“33年”, 33年作为时间周期,与《圣经》有关。这个倒是与中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风水轮流转颇为相似,属于一代人的小周期。

  本剧封面洞口的形状,有人说是生殖崇拜,也有人谈到共济会的标志。原始人类以穴居为主,在欧洲的某些洞穴里,发现了很多远古岩画,例如法国肖维岩洞、拉斯科洞,保加利亚马古拉洞,西班牙埃尔-卡斯蒂略洞等。洞穴可视作人类历史的源头。

  共济会“规矩”图像,在我国伏羲女娲图中也有,可理解为万事万物有规律地运行。当然了,某些学说会认为“规矩”意味着生命是被设计出来的。

  小结

  德剧《暗黑》,四个家族错综交织、相互影响的小剧情,与历史大叙事相结合,绘成一幅引人入胜的神秘画卷。人世无常与宿命轮回,形同东方宗教哲学命题。各种与《圣经》相关的意象不断出现,又无不提醒我们,其背后蕴含深刻的西方宗教背景。以一神教为主体的西方社会,其精神内核依旧归上帝所有。Jonas能否达成上帝交付的任务,且看下季分解。

 3 ) 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这部剧就说了两个字

这部剧看起来很复杂,让人看到最后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的妈。但,这部剧也很简单,简单到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整部剧,那就是:连接。

最开始的几集,彼此独立的几个家庭,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仅有一些非常浅的关联:年轻情侣的彼此好感,偶尔出轨偷腥的爸妈,这些关联是如此的脆弱,并不会太多影响到彼此的生活,并且看起来随时可以切断。

但随着故事的推进,这几个家庭的连接开始逐渐加深,以至于出现了“我得儿子是你的父亲”,“我爱上了我得姑姑”,“我的爸爸打烂了你爷爷的耳朵”,“你的爷爷杀死了我的弟弟”。再加上时间穿越、平行世界,故事里所有的家庭,所有人似乎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都深深影响着彼此的生活、未来,甚至影响着一个人是否存在。

好比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个石子,刚开始,只有很小的一个波纹,但是慢慢的涟漪逐渐散开,一圈圈荡漾出去,整个湖面都因为这一个小小的石子波动起来。湖里的每一个水滴,原本各自独立存在,互不相干。因为这颗小小的石头,让这些独立的水滴,共同形成了一个波动不安的湖面。

刚开始看到这些“我爸爸是你儿子;我看着我自己长大”狗血的剧情,觉得很猎奇,但慢慢的,我开始接受这些设定,并似乎感觉到编剧要讲述这样一个狗血剧情的深意。

我们这些观众所生活的世界,其实也是如同剧中的人物,彼此连接,互相影响。也许没有剧情那么离奇,但或许彼此的连接,彼此的影响却远比剧中这一个小镇而更加广泛。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受到过别人的影响,很多影响完全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走向。

比如曾经让我们喜欢/厌恶的一个老师,让我们爱上/讨厌了一门学科,从而在之后的重要考试中给我们带来影响;比如我们的第一个恋人,让我们对爱情产生信任或者是不信任,改变了我们的爱情观;甚至是我们生活中或者网路上遇到的一个陌生人,他的一句话,改变了我们或者是对职业、对婚姻的重要选择。

拿我自己来说,5岁那年在小区里独自玩耍的时候,被人贩子一把抱走。索幸一个小区里平时来往并不多的邻居,拦住了那个抱着我跑出小区的人贩子。如果没有这位邻居,我此时怎么可能有这份闲心在电脑前敲着键盘写影评?我可能在哪个不知名的十八线小城的工厂里忙着打工,也或者已经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我们这一生,不断的被别人影响着,这些影响改变我们的性格、改变我们的价值观,改变着我们人生的走向。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影响着别人,而且经常在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着别人。

朋友失恋的时,你安慰的话语,让他重新找回对爱情的信心,而不是走向极端;朋友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你的一句建议,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朋友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和现在这个人结婚时,你的建议,将影响他们两个人,甚至是未来他们孩子(们)的人生。

这些影响,也许你还会知道,有些影响,你甚至毫无感知。你随手发在朋友圈的一些励志的、幸福的、或者是厌世的、怨恨的话语,或许就会影响到手机另一端,偶然刷到你朋友圈的人。他可能会因为你的这些话,做出一些重要的人生决定。你在网上无意间留下的一些评论,无论是祝福的、鼓励的,或者是恶毒的、诅咒的,也会改变当事人,或者是其他看到你评论的人的一些重要选择。

我们的人生,在不断受着别人的影响,也在不断影响着别人。我影响了他,他影响了她,而她也许又会影响到了我。我们所有人都彼此影响,我们所有人彼此连接,我们所有人的命运,都在某种程度上,互相纠缠。而我们这些一个个彼此纠缠的个体的命运,似乎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类共同的命运。如同,一个个拼图的小碎片,最终构成了一副巨大的图案。

如果你还在怀疑人生的意义,疑惑自己人生的价值,那也许这就是答案。我们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环,我们彼此影响。你的存在,无论你自认为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没有存在感,都会和别人产生连接,都在影响着别人,都参与着所有人共同命运的形成。

连接,这就是这部剧想要告诉我们的吧。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是如此的重要,我们所有人如同一副巨大的拼图,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拼图里的一个碎片,少了任何一个人,这幅拼图都不完整。

整部剧的最后,男女主角选择抹去了自己的存在,斩断了所有的连接。剩下的人们,在饭桌前举杯欢庆,似乎他们的人生不再有痛苦、不再有烦恼。是不是可以真的没有痛苦和烦恼我们并不清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不再是谁的母亲、不再是谁的爱人,作为母亲、爱人而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他们也不再拥有了。

 4 ) Netflix高分德剧「暗黑」时间线,人物梳理,未解之谜

***第三季全剧终剧情梳理:S3长文

***最新前两季剧情复盘见:S1&2复盘

关于「英美剧漫游指南」

不停试新剧,好看就推荐的专栏。常驻作者我和 @陆小鸟,还有一个剧评团。

小奚写在前面:
很久没有写新剧推荐,上周Sarah给大家推荐了Netflix首部原创德语剧「暗黑」,剧中人物繁多且时间线复杂。
今天Sarah和我给大家梳理一下剧中的主要人物和时间线,顺带总结编剧埋下的天坑。
在对编剧埋坑不填的行为进行控诉的同时对下一季内容做一些推测(Netflix暂未宣布续订),已经刷完的朋友不要错过本文(坑太多,可能看完你还是一片茫然)。

★温馨提示:本文有剧透!!!

背景介绍

世界观

爱因斯坦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别只是执着的幻觉。”

暗黑的宇宙观建立在尼采关于时间是永恒轮回的理念上,它认为时间一直在流逝,直到永恒,但过去、现在和未来互不交替,互相连接构成了无穷尽的闭环。万物皆相连,everything is connected。

暗黑这部剧始终体现了一种时间概念,现在是过去的未来,而现在又是未来的过去,开始即是结束,结束又成为下一个开端。

一如开始老黑尔格始终在念:又要开始了,tiktok,tiktok。剧中的宇宙观很有种「降临」和「前目的地」关于时间概念的混合体的感觉。

温登(Winden)小镇名字的由来

导演和编剧表示Winden是一个虚构的小镇,灵感来源于俩人成长的德国小镇,而核工厂的设定则受到多年前沸沸扬扬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的影响。

然而Winden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小镇,谷歌地图上能找到三个叫Winden的地方,其中最可能和本剧有关联的是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小镇Winden im Elztal。

这座小镇被黑森林(Black Forest)所环绕,只有不到3000居民,和剧中小镇的设定非常相似。

森林在德国文学作品中常以神秘、黑暗的故事背景出现,比如格林童话「糖果屋」里,汉泽尔和格莱特就是在森林里遇到了以糖果屋做诱饵专门抓小孩吃的女巫婆。

高耸的松树和杉树包围着小镇,旁边还是闲人不得入内的核电厂,这样的设定很容易将观众迅速带入充满诡秘气氛和阴谋气息的剧情中。

跨越四代的四个家族

Part One

康瓦家(Kahnwald)

▷ 伊妮丝(Ines):退休护士,1986年收养了穿越的米凯尔。

▷ 迈克尔(Michael):约拿父亲, 2019年自杀。

▷ 汉娜(Hannah):约拿母亲,暗恋乌利希。

▷ 约拿(Jonas):巴尔托斯的好基友,穿越到1986年知道了父亲的真实身份。

尼尔森家(Nielsen)

▷ 阿格尼斯(Agnes):乌利希的奶奶,乌利希穿越到1953年时巧遇她。

▷ 诺亚(Noah):在背后操控一切的人,真实姓名未知。Agnes说过她前夫是牧师,推测是诺亚。

▷ 特隆德(Tronte):乌利希和麦茨的父亲,和克劳蒂亚有染。

▷ 亚娜(Jana):特隆德老婆,乌利希和麦茨的母亲。

▷ 乌利希(Ulrich):警察,三个孩子的父亲,穿越回1953年遇到了自己的爸爸和奶奶;他的弟弟麦茨1986年失踪。

▷ 麦茨(Mads):1986年12岁时失踪,尸体出现在2019年的森林里。

▷ 卡特琳娜(Katharina):学校校长,乌利希的老婆,三个孩子的母亲。

▷ 马格努斯(Magnus):乌利希大儿子。

▷ 马莎(Martha):乌利希的女儿、巴尔托斯的女朋友。

▷ 米凯尔(Mikkel):乌利希的小儿子,2019年失踪,穿越到1986年并长成迈克尔。

多普勒家(Doppler)

▷ 贝恩德(Bernd):黑尔格的父亲,温登核电站的创始人。

▷ 格蕾塔(Greta):黑尔格的母亲,对儿子非常严厉。

▷ 黑尔格(Helge):彼得的父亲,1986年时在核电厂工作,老爸是核电厂创始人;2019年患老年痴呆症,一直尝试穿越回去纠正发生的一切。

▷ 彼得(Peter):黑尔格的儿子,夏洛特的丈夫,约拿的心理医生。

▷ 夏洛特(Charlotte):女警察,调查失踪男童案。

▷ 弗朗西斯卡(Franziska):彼得和夏洛特的大女儿。

▷ 伊丽莎白(Elisabeth):彼得和夏洛特的小女儿,不会说话,曾在森林里见过诺亚。

蒂德曼家(Tiedemann)

▷ 伊根(Egon):克劳迪娅的父亲,警察,1986年负责调查麦茨失踪案。

▷ 多丽丝(Doris):克劳迪娅的母亲。

▷ 克劳迪娅(Claudia):瑞吉娜的母亲,核电厂第一个女厂长。

▷ 瑞吉娜(Regina):巴尔托斯的母亲,旅馆管理者。

▷ 亚历山大(Aleksander):2019年核电厂厂长,真实名为波利斯(Boris)。

▷ 巴尔托斯(Bartosz):瑞吉娜的儿子,约拿的基友,玛莎的男友(前男友)。


基于时间线的故事梳理

Part Two

2019

故事开始,约拿的父亲米切尔自杀并留下一信封,要求11.4晚上22:13分才能打开,这封信被米切尔的养母(约拿奶奶)偷偷带走。

温登小镇上发生了失踪案,警察乌利希和夏洛特正在努力搜查男孩艾瑞克的下落。

神秘男人(老年约拿)住进小镇旅馆,他把一个盒子委托给旅馆老板娘瑞金娜,要她转交给约拿。

约拿、巴尔托斯、玛莎、弗朗西斯卡听到森林洞穴里传出毛骨悚然的声音,四散而逃。约拿摔倒在地,眼前突然出现父亲的身影,他身上涂满黑油。四人逃出时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米凯尔,他就此失踪。

当晚,彼得来到爸爸黑尔格的地下室,此时突然出现了一个虫洞,一具男孩的尸体(麦茨)从里面被扔了出来,惊慌中他打电话叫来麦茨的父亲。

老年克劳蒂亚此时突然出现,对他们说需要把麦茨的尸体放到他应该被找到的地方。

第二天警方在森林里发现一具年轻男孩的尸体(麦茨),身着80年代衣服,眼睛被烧黑,耳膜破裂,死于16小时前。

乌利希在翻看家族相册时发现尸体上的衣服就是弟弟麦茨穿过的,他检查尸体的下巴发现了只有弟弟才有的童年时留下的伤疤。

在看到伊根警察的笔记后,乌利希认为黑尔格和麦茨的死有关。他跟踪黑尔格穿过虫洞,但走错岔路口,来到了1953年。

1986

米凯尔在山洞里醒来,之后被送到医院,他和护士伊尼斯(未来的养母)说他来自未来,但伊尼斯不相信他。

米凯尔偷跑出医院返回洞穴,在里面他摔倒了,开始呼救。

此时33年后的乌利希听到了响声,他正在挖洞穴试图找到米凯尔,他们其实是在同一个地方,却隔着33年,互相看不到。

米凯尔回到医院,伊妮丝邀请神父诺亚来看他,他和米凯尔聊天并挑战他关于进化的理论。

后来伊尼斯收养了米凯尔,他再也没能回到2019年,之后他与汉娜结婚生下了约拿。

克劳迪亚成为新任核电站首席执行官,在地下洞穴里她看到了核废料,这就是核电厂与时间旅行及当地儿童的反复失踪的关系。

乔装身份的波利斯救下瑞金娜,后进入核电厂帮助克劳迪亚处理核废料。克劳蒂亚的狗在1953年失踪,却出现在了1986年的洞穴里。

约拿拿到了未来的自己送给他的包裹,得知了父亲身世的真相。

他穿过洞穴来到1986年,在医院他看到汉娜和米凯尔在说话,刚想过去就被中年约拿阻止,他说如果年轻约拿带米凯尔回去,他自己就不复存在了。

而现在乌利希是他的祖父,玛莎是他的姑姑,他失去了原来的父亲和女友。

约拿还是决定带米凯尔回2019年,即使自己会消失。

尽管约拿造成了悖论,但他坚信如果能纠正就能返回正轨,不幸的是诺亚和黑尔格在他去医院的时候绑架了他。

约拿被关在一个贴满贴纸的房间里,他请求中年约拿放了他,遭到拒绝。

中年约拿说他必须在未来结束一切并利用毁灭虫洞的知识回到过去。

事实上如果开始虫洞被炸毁了,约拿遇见约拿的事就不会发生了,但事实是在中年人计划下他们还是见面了。

说明中年约拿只是创造了黑洞,再一次陷入时间循环。中年约拿着坦浩斯修好的时间机器,想要毁灭现有的虫洞。

虫洞打开,约拿看见1953年的幼年黑尔格,两人接触后黑尔格来到了1986年,而约拿则被送到未来。

醒来后,他发现温登小镇在遭受很类似切尔诺贝利的遭难,克劳迪娅或许是要阻止它发生、并教导约拿在灾难中要怎么做。

1953

乌利希在跟踪黑尔格时意外穿越到1953年。

在那里,警方刚发现两具男孩的尸体(艾瑞克和亚辛)。

乌利希绑架并试图杀死年幼的黑尔格,以阻止之后的事情发生,然而黑尔格没有死,他醒来后通过虫洞去了1986年。

乌利希把表忘在了坦浩斯的店里,引起了他的兴趣。老年克劳蒂亚出现在店里,交给他一份图纸,委托他造一部时间机器。

坦浩斯加入偷来的放射性铯来完成时间机器,放射性物质来自核电厂洞穴里藏着的黄色大桶。


未解之谜

Part Three

本剧相当多的谜团在最后一集未能得到解答,从故事的基本设定到人物动机,坑多到让看完剧的我大呼编剧挖坑不填的行为非常气人。

我、Sarah和EIC的剧迷们总(kong)结(su)了以下没能从第一季中得到解答的问题。

1. 诺亚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诺亚是本剧最大的谜团,他似乎和剧中众多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编剧丝毫没有透露他的性格和来路。

牧师诺亚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他操控黑尔格抓小孩进行实验的目的之一是强化黑洞的能量,以达到控制黑洞的能力。

听上去像一个“标准”的反派人物,那么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要成为能控制一切的神吗?

此外,诺亚在1986年和2019年出现时都是同一个模样,也就是说在穿越时空的同时他还掌握了永葆青春的能力。

这是否暗示着他已经通过之前的实验获得了部分永生的能力?或者这都是同一个诺亚,他不停地穿梭于各个年代。

2. 诺亚和约拿的关系

来自未来的中年约拿第一次和年轻约拿见面时曾说过:“是诺亚派我来的”那么在未来,约拿和诺亚联手了吗?

3. 诺亚和巴尔托斯的秘密

2019年,巴尔托斯上了诺亚的车(听着怪怪的),诺亚让他帮忙做一件事,这件事是什么?

4. 诺亚给夏洛特的怀表

女警察夏洛特的小女儿伊丽莎白穿越森林回家后,给了她一块表,并告诉她是诺亚给她的,夏洛特听后非常震惊。她曾经见过诺亚吗?这中间又有什么故事?

5. 迈克尔自杀的原因

一种猜测是身份困扰带来的抑郁症;另一种是迈克尔被某人告知必须要死,他的死可能可以拯救其他人?

6. 迈克尔是如何穿越的?有人带他进了山洞吗?是谁?

整个循环里,只有约拿是意外的存在,如果米凯尔没有穿越,约拿就不会被生下来。当然理论上如果米凯尔长大了,可以和汉娜通过人工授精和代孕生下孩子。。。

另外,其他小男孩被抓后都被用来实验,只有米凯尔活了下来,诺亚留下米凯尔没杀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指望他将来开启新的虫洞?

7. 约拿在森林里和在家里看到的父亲的身影,是真人还是幻想?

8. 实验为什么要用少年?

这个用少年创造能量的设定有些像黑暗塔。剧中没有解释这些失踪的少年是如何被诺亚选出来的,另外为什么被选中的都是男孩子?(Discrimination!)

9. 跨时空抛尸的目的

1953年,警察在核电厂工地上发现了两具少年的尸体,分别是2019年失踪的亚辛(Yasin)和艾瑞克(Erik);

2019年,1986年失踪的麦茨的尸体突然出现在黑尔格的地下室里(后被转移至森林)。诺亚和黑尔格为什么要把尸体抛到不属于他们的年代,仅仅是为了躲避警方的调查吗?

10. 剧末暗示约拿穿越到了未来,会是2052年吗?

虫洞因1986年的意外事故而被开启,由此打开了往前和往后33年的穿越之门,这也符合剧中提到的三元论。

但是在剧末,约拿和幼年黑尔格触碰时穿越到了未来,意味着另一个虫洞被打开,一切循环开始。

11. 亚历山大/波利斯来温登的目的是什么?

亚历山大2019年已是核电厂负责人,他掩盖真实身份的目的未知,以他出场时受伤来推测估计是毒贩或者黑帮。

12. 羊和鸟的死因

每次虫洞开启时似乎都会出现灯光闪烁的情况,同时鸟和羊会大面积死亡。小孩眼睛上的伤痕猜测是由地下室的机器造成,耳膜受伤这一点和羊、鸟相似。


如果有第二季,剧情会如何发展?

Part Four

Netflix暂时还没确定要不要续订第二季,首季就留那么多坑,不续的话对剧迷将是很大的打击。如果续订了,剧情将会如何发展?

首先,第二季预计会加大诺亚的篇幅,除了介绍他的身世背景,更需要解释他是如何得知虫洞的力量,他身上的纹身代表什么,他又是如何保持同样的外貌游走在三个时间点的。

第二,乌利希如何从1953年的监狱里逃出来?如果他没有返回,那么年老的乌利希应该会出现在1986年,但是第一季没有提到监狱或者犯人,所以极大可能是他成功逃了出来。当他知道儿子失踪的真相时,他该如何面对汉娜和约拿?

第三,汉娜威胁亚历山大毁掉乌利希,猜测这条线会继续,至于怎么个毁法,大概是用毒品或者其他手段陷害乌利希是dirty cop吧。

第四,玛莎和约拿之间的暧昧激怒了巴尔托斯,他答应帮诺亚做一件事,这件事可能涉及到约拿毁灭虫洞的计划。

剧情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话就又是三角恋+朋友反目,跟上一代乌利希、卡特琳娜和汉娜之间的烂俗三角恋故事有些类似,不同的是年轻一代的争斗将加入毁灭和拯救世界的环节。

第五,剧末留下巨大悬念,未来人类社会将是什么样?似乎成了末世片,希望不要烂尾。

Sarah:“写完这篇文章,dark的分数在我心中又跌了点。”

结语(小奚):我们曾推荐过烂番茄高分德剧“德国八三年”,Netflix这次推出的Dark在imdb上评价人数过万,分数从最开始的7.4涨到现在的8.8。
早期宣传打的是德版“怪奇物语”,但两部剧十分不同,Dark的基调如其名,更加阴暗,时间旅行的设定也让故事显得非常复杂。
无论如何希望能有第二季,至少解释一下为什么大家下雨都不打伞吧。


 5 ) 德剧的巅峰之作 (不含剧透,土哥以从德国本土出发的视角,理解Dark的哲学根源,发掘周边看点。抛砖引玉。)

文末更新了土哥根据圣奥古斯汀与尼采的时间理论,结合《暗黑》的剧情发展,所绘制的《暗黑》时间架构草图,分析了《暗黑》有关时间的剧情发展的合理性。欢迎小伙伴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原文首发在土哥的微信公众号 ”HEREUR旅行日志“,原文连接如下:

http://mp.weixin.qq.com/s/mnMIYIqOgo30m9PuErP7Xg

《暗黑》

这部名为《暗黑》(“Dark”)的剧打从2016年开拍时就引得万众瞩目,它正是网飞制作的 首部德语剧集,纯正的 “Made in Germany”。从开播到现在各大影评门户的反馈来看,《暗黑》将成为网飞又一经典之作。土哥不是影评人,不宜从专业角度对剧集本身进行剖析;土哥也不喜欢剧透,那么土哥能做的就是给你扒一扒这部剧到底有多 “德国”!


看点(一)有关时间的哲学思考

Was ist also die Zeit? Wenn mich niemand darnach fragt, weiß ich es, wenn ich es aber einem, der mich fragt, erklären sollte, weiß ich es nicht; mit Zuversicht jedoch kann ich wenigstens sagen, daß ich weiß, daß, wenn nichts verginge, es keine vergangene Zeit gäbe, und wem nichts vorüberginge, es keine zukünftige Zeit gäbe. jene beiden Zeiten also,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 wie kann man sagen, daß sie sind, wenn die Vergangenheit schon nicht mehr ist und die Zukunft noch nicht ist?
                                                                                                                                —— Saint Aurelius Augustinus

什么是时间?如果没人问我,我知道时间是什么;当有人让我阐述时间是什么,我却不知道了。然而至少我可以有信心地去讲,我知道,如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过去的时间就不存在,如果没有过去,那么就没有未来的时间。而如果过去已不在,未来还未抵达,我们该如何解释过去与未来的存在呢?
                                                                                                                                —— 圣·奥勒留·奥古斯丁

时间,古往今来贯穿哲学的三大终极命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土哥在翻译圣奥古斯汀(公元五世纪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的这段思辨的时候也在思考,时间到底是什么?难道真如我们在时钟 tic tac tic tac …… 的永恒之音中所听到的那样?在草长莺飞转而一叶知秋的四季往复中所看到的那样?而或是从呱呱落地到两鬓斑白间所感受到的那样?智者试图用文字为世人留下时间的答案,最后却也难免被时间抛弃。

正如圣奥古斯汀所发问的,过去,未来,真的存在么?在他看来,“时间是主观的。时间只有当它正在经过时才可以衡量。一切时间都是现在,就是这三种时间:过去事物的现在,即回忆;现在事物的现在,即视觉;未来事物的现在,即期望。因为实在存在的既非过去也非未来,现在的一瞬间就是时间 ”(摘自百度百科)。在他眼中,过去与未来都不属于你,因为身在当下的你,只拥有现在而已。回忆与期望都是虚的,过去开始了的,未来将要完结的,只是现在的回顾与延续。所谓珍惜时间,便是把握你或许会忽视的眼前人与事。

德国现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一段话被放置在《暗黑》第一季的开端:

Der Unterschied zwischen Vergangenheit, Gegenwart und Zukunft ist für uns Wissenschaftler eine Illusion, wenn auch eine hartnäckige.
                                                                                                                  —— Albert Einstein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别对于我们科学家而言只是执着的幻觉罢了。
                                                                                                                  —— 爱因斯坦

如果你想当然的以为,爱因斯坦的这段文字将为《暗黑》定下基调:它仅仅是模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幻觉。那接下来一位老者的独白将告诉你,三者的区别并不仅仅是幻觉,它是真实存在的,而这才是故事发展的真正主线:

Wir vertrauen darauf, dass die Zeit linear verläuft. Dass sie auf ewig gleichförmig voranschreitet. Bis in die Unendlichkeit. Aber die Unterscheidung von Vergangenheit, Gegenwart und Zukunft ist nichts als eine Illusion. Gestern, Heute, Morgen folgen nicht aufeinander. Sie sind in einem ewigen Kreis miteinander verbunden. Alles ist miteinander verbunden.

我们相信,时间一直在流逝。它亘古不变,昼夜不停。直到永恒。但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别不仅仅是一个幻觉。昨日、今日、明日互不交替。它们互相连接成一个无穷尽的闭环。万物皆相连

说到这,土哥要让另一位德国哲学家浮出水面,而这位哲学家也在剧中被提及: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独白中所讲的 “无穷尽的闭环” 即尼采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永恒轮回(Die Ewige Wiederkunft des Gleichen)。

万物方来,万物方去;存在之轮,永远循环。万物方生,万物方死;存在之时间,永远运行。万物消灭了,万物又新生了;存在之自身永远建造同样的存在屋宇。万物分离而相合;存在之循环对于自己永久真实。存在念念相生,围绕着这个轨道,永远回环着那个星球。任何一点皆是宇宙的中心。永恒的路是螺旋形的。
                                                                                                               —— 尼采《新愈者》

不去深究关于时间的哲学思想差异,土哥之所以用这么多篇幅去讲哲学,是想告诉小伙伴们,《暗黑》这部烧脑剧是一部值得反复欣赏品味的作品,它自始至终都在向我们呈现时间的真实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开始即是结束,结束亦是开始。Tic tac tic tac …… Es wird wieder passieren (又要发生了),剧集里老黑格尔反复念叨的,到底是什么又要发生了呢?

看点(二)氛围营造与演员阵容

对于习惯了美剧的小伙伴而言,从观影体验上来讲《暗黑》并不完美,原因在于这是一部除了主题曲跟几首插曲以外彻头彻尾的德语剧集。你如果不想放过每一个细节,只能乖乖地盯着电视,留神每一行字幕,看起来着实会比较费劲。但是对大部分留德华而言,反而感觉很亲切。然而除去语言对部分小伙伴不友好以外,《暗黑》我至少会给1,5,也就是非常好(德语系国家的评分标准是1—5,1是满分,5是不及格)。为什么呢?

有些人会拿《暗黑》与《怪奇物语》“Stranger Things” 做对比,当然不可否认,网飞很擅长复制一些成功剧集的元素,然而如果说《暗黑》是德国版的ST那你就太小看网飞了。《暗黑》被定位为 Supernatural crime thriller 也就是超自然犯罪惊悚片,然而它高级在成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氛围式恐怖(atmospheric horror)。 它不像某些亚洲恐怖片是建立在如恐怖的化妆、冷不丁跳出来一个吓死人不偿命的鬼怪,而或是像典型美式恐怖片里血腥的场景。如上所述的镜头,它只有很少的几个犯罪场景特写而已。《暗黑》真正的恐怖之处在于它用声音,光线以及精妙的画面呈现给你的恐怖氛围,这种氛围虽不是压迫性的,但是细思恐极,而且会让你如同上瘾一般去细细思考。空旷的空间中老黑格尔 tic tac tic tac 不停的絮叨声;沉闷的背景音乐与突然闪烁的灯光;高大阴暗的黑森林跟对比鲜明渺小的孩童;以及简简单单几个字所影射的恐惧。不得不说,网飞保持了一贯的精良到极致的制作风格:
灯光闪烁,警局外散落鸟类尸体 剧照

一夜之间死掉的羊群

走失的男孩在森林里狂奔 剧照

登报的寻人启事,麦克在哪?被改成麦克在何时? 剧照

仅仅是让人称赞的灯光、声效跟画面无法成就一部经典,因为如果仅此而已,一部MV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电影讲述的是你不熟悉的人或未知世界的故事,撑起故事架构的一定是人,而这也是《暗黑》最出彩的地方。《暗黑》开始节奏稍显缓慢,但是演员精湛的演技会吸引你耐心跟随他们的视角继续关注故事发展。这部剧最大的卖点是呈现在人物间的复杂关系与戏剧张力。演员都是德国本土演员,名不见经传,他们身上没有丝毫好莱坞式的影子。无论小孩、大人、现在的还是过去的、微笑与谎言、希望与绝望,这些是《暗黑》这部剧的精华所在。走心的演员与绝佳制作的相辅相成,让我们愿意去相信这些角色都是真的,他们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还别说,真有可能他们就住在黑森林的某个小镇上,只不过是换了名字罢了。

土哥想到最近很火的一部综艺真人秀《演员的诞生》,说真的,做演员的匠心,我们真的应该跟《暗黑》的演员们学学,演于无形,不留痕迹,这才叫演技。

看点(三)自然与人文风貌

《暗黑》的故事背景建立在一座被森林环抱名为温登(Winden)的德国小镇。在这座小镇边上有一座核电站(我想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核电盛行的时候,土哥所在的卡尔斯鲁厄市(Karlsruhe)周边百公里以内有三座核电站,土哥母校KIT的北校区曾经是德国最大的核能研究中心,有两座核反应堆)。
暗黑》里的核电站,两只高耸的巨大烟囱 剧照

现实中飞利浦堡核电站 Kernkraftwerk Phili

同样位于莱茵河畔,距离不足百公里的卡鲁与飞利浦堡 谷歌地图

剧照与实际的飞利浦堡核电站真的很相似,虽然取景地或许有出入,也不排除是嫁接的其他国家核电站,但是土哥相信,温登就在卡鲁周边,忽然就有点小激动。

温登是一座很典型的德国小镇,如果放在巴登符腾堡州,你甚至可以发现像这样的被森林包围的小镇到处都是。巴符坐拥6000多平方公里的黑森林,森林覆盖面积38 %,仅次于黑森州、莱茵普法尔茨州跟萨尔州,位居德国第四。德国对于植被保护力度之严苛让人叹为观止,即使在城市里也会有大片森林。像卡鲁皇宫以北直到KIT北校区,几乎全部被森林覆盖。
《暗黑》中的温登镇 剧照

所以温登这座小镇的真实性完全经得住推敲。而生活在温登的居民呢?他们大多从小就生活在这里,不单单邻里之间,几乎所有人之间都有着联系。某一户的男主人或许就是另一户女主人的ex,而他们各自的孩子现在又成为情侣。这对于普通德国小镇居民而言太正常不过了。不像柏林、法兰克福、慕尼黑这样的大城市,德国小镇,甚至小城市的流动人口都很少,家家户户是世交。之前有幸跟胡哥去见一家德国家族企业的创始人,聊起天来说到他家乡在卡鲁近郊的Jöhlingen,当讲到土哥之前为了做两个Seminar图清静曾经在那里住过半年时,老爷子瞬间来了兴致,问我当时住哪啊?房东姓什么?他说从小生活在那里,一提姓氏就大概知道是哪户人家,住哪儿,家里有几口人。不熟悉的人会觉得德国人很高冷,而实际上土哥感觉,他们很有人情味儿,就像十几二十年前的我们,曾经俗话说的远亲不如紧邻。

除了自然景观与家庭生活场景以外,《暗黑》里还有不少校园场景,这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是陌生的。没有在德国读过中学,只是一知半解地晓得德国实行12/13年义务教育,有一种文理中学德语称作 Gymnasium。中学结束以后参加所谓的德国高考Abitur,大学根据个人高考成绩决定录取与否。剧集里的德语文学课片段让土哥大概知道了其实他们的教学内容跟我们类似,我们从小读的是孔子、屈原,学的是对仗和押韵。他们读的是歌德,席勒,学的是象征和重复。我们小时候经常羡慕某某的妈妈是老师,而他们也有校园的特权阶级。
德语文学课 剧照

校长儿子逃课抽烟被同学发现

土哥秉持着不剧透的原则,把《暗黑》剧情以外的看点整理了一遍,并从一个德华的视角看这部德剧史上的巅峰之作。如果不熟悉德国,兴许你会觉得这只是一帮操着别扭德语的人在讲一个美国恐怖故事。然而土哥要跟你说的是,无论从影片想要传达的深层哲学内涵来看,还从是它的场景、剧情、人物关系设定上来说,《暗黑》都是一部十分道地的德剧。
屌丝女士

或许你对德剧的印象还停留在上图中《屌丝女士》”Knallerfrauen“ 的恶搞与无厘头上,那么这部《暗黑》将会成为一剂灵药,帮你培养几丝对德国文化敏感的神经!

-------------------------------------------------------------------------------------------------------------------------------------------------
一些补充
下图是根据圣奥古斯汀的时间学说跟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土哥绘制的《暗黑》中对时间架构的设定。开始即是结束,结束亦是开始,这种情况是当连接开始的黑洞与连接结束的虫洞重叠。在这样的架构下,《暗黑》里有关时间旅行的可能性就完全可以解释了。

根据尼采的永恒轮回说跟圣奥古斯汀的时间学说,土哥所画的草图


一个个体从一个时间点(A)通向过去或者未来的一个开始(B),然后直到这个开始(B)所对应的结束(米克尔回到过去变成米歇尔,直到当了父亲,然后自尽);而一个个体的结束(C),抵达过去的一个结束的时间点(D),当这个时间点是一个重合了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点的时候,他又可以从此时(D)开始而继续下去(已经死去的米歇尔满脸污垢,不知道是血还是什么,多次出现在他儿子面前,便是到达了他结束点之后的另一个重合点)。但是还有一中普遍的可能,个体的开始直接通向正常的结束,沿着途中圣奥古斯汀的黑色时间流,这是正常人的一生。

以上只是土哥的一点思考,抛砖引玉。小伙伴们有什么想法可以继续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
好啦,关于《暗黑》的外围影评就到这,土哥会继续挖掘优秀的德语或者德国题材的影视剧呈现给大家。微信搜索公众号 ”HEREUR旅行日志“,或扫描下图二维码添加关注,跟着土哥一起了解德国!
HEREUR旅行日志

 6 ) 有皮有骨缺肉饱和

正如本剧中头号反派与头号棋子的这场初次对话(也可能是唯一一次)中所提及的创世起源般,本剧的故事都源于核电厂的事故爆炸所产生的能量而导致了一系列各方人物的争端与为之付出的行径。

但在爆炸之前,串联三十三年的三道门已然存在。这个与世同存的虫洞通道,是反派诺亚欲加以利用与正派克劳迪亚欲加以毁灭的本源。

门上所刻文字意为“世界被创造”

首先关系图镇楼

原图

再看看官方版

已出场角色的关系已经捋清,基本每个人的父母、祖父母都在上面了,还剩几个空袋子分别是伊奈斯的母亲、黑格尔的妻子、克劳迪亚的丈夫、夏洛特的父母未知。(彼得旁边大概是那个性工作者)

然后从头说起

1953年,大约八岁的黑格尔家境富裕,住着本地最豪华的庄园,父亲贝尔德正在筹划建造德国第一座核电站。

但优越的出身与父亲的宠爱也无法让他获得快乐无忧的童年。严厉的母亲对他呼来喝去非打即骂,年长的坏孩子不仅抢走他的钱财还要对他进行凌辱。年幼的黑格尔只能默默承受着着一切。

克林格街61号是除林中小屋外黑格尔最喜欢的地方。那里住着比他年长几岁的聪明女孩克劳迪亚,她辅导黑格尔的数学。

当黑格尔紧张的看着克劳迪亚批阅自己的作业时,美艳的优雅妇人阿格妮丝带着她的儿子特伦特来到了这里,从外地移居到此的他们将成为这里的租户。

随后克劳迪亚领着特伦特熟悉环境,黑格尔紧随其后不愿离去,被克劳迪亚一番数落之后他看着挽手离开的两人恶意顿生,将克劳迪亚的爱犬格雷琴引入洞穴,消失无踪。

黑格尔回到了庄园前的庭院中,坐在阶梯上抚摸着那些从天而落的死鸟已然僵硬的躯体。此时从2019年穿越而来的乌尔里希确定了黑格尔的身份之后,准备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一番厮打追逐之后,他们来到了林中小屋前,乌尔里希残忍的对黑格尔痛下杀手,随之抛尸地窖,并在窖门前守了一夜,确保黑格尔彻底死亡。

次日依旧不见窖门有动静后,乌尔里希认为黑格尔已死透,一切都已改变,于是准备回到洞穴穿回2019年。

可是黑格尔失踪已惊动警方,在乌尔里希回到洞穴的路上,恰巧碰上警长埃贡,接着又是一番追逐,这次乌尔里希没有得逞,反落到埃贡手中。

被抓后他才知道,原来黑格尔一息尚存,一切并未改变。绝望的他无计可施,唯有咬紧牙关死不说出黑格尔的去向。于是来自2019年的乌尔里希就这样被囚禁在了1953年,这个他的父母尚未相识的年代。

那边厢满脸血污的黑格尔在地窖中猛然醒来,他茫然无助的呆坐在地窖中,不明白自己为何遭受了这种种一切。

他不知道的是,原来他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他是母亲被强奸之后所怀的孩子,母亲认为他是那个邪恶之人的种子,并不是丈夫的血脉,所以在怀孕之时就盼着上帝能带走这个孩子,甚至在他出生之后依旧希望他能够夭折。

与此同时来自2052年的尤纳斯带着修复一新的时间机器来到1986年的洞穴通道之中,准备利用机器启动后引发的能量彻底摧毁这三道门。

然而,结束亦是开始。

正因尤纳斯的这次启动所产生的虫洞,将被困于1953年地窖之中的黑格尔带到了1986年的地窖之中,在那里,他遇见了早已等候多时的诺亚,这个黑暗的化身,蛊惑黑格尔在未来开始他们的杀人实验之路。

第一个实验对象是1986年的马德思,他于1986年11月5日被1986年的黑格尔从1986年带到了1953年的地窖中,实验失败,尸体出现在2019年。

第二个实验对象是2019年的亚辛,他于2019年11月9日被1986年的黑格尔从2019年带到了1953年的地窖中,实验失败,由1986年的黑格尔从地窖中拖尸处理。

第三个实验对象是2019年的埃里克,他于2019年11月1日失踪,未演出但应该依旧是被1986年的黑格尔掳走,不过这次是从2019年带到了1986年的地窖中,实验失败,后来尸体出现在1953年,一同出现得还有之前已死于1953年的亚辛。

在本剧中,1953及2019这两年的作用仅仅作为引子,真正牵动着一切的事件全部发生于1986年。

因2052年尤纳斯穿越回2019年,导致了2019年的米克穿越至1986年,随之留在那年成长,与汉娜结婚生下尤纳斯。

米克在1986年成为米夏埃尔,看着自己的父母结婚生子,最后生下他。大概到了2019年米夏埃尔受不了看着曾经的自己逐步成长以及即将面临的境地于是自杀了?

有人疑惑诺亚为什么不拿米克做实验,这还用问吗?没有米克哪来的尤纳斯?没有尤纳斯谁又能把1953年的黑格尔送到1986年的诺亚手中?

从头到尾黑格尔都是一个大写的悲剧,错误的出生,畸形的童年,遭逢陌生人的重创,他心理不扭曲才怪啊。然后一个怪叔叔在此时趁虚而入,给他灌输一大堆你所遭受的痛苦都是为了我们今后拯救世界而必要的磨练blabblabblab于是他就开始了偷孩子电人的缺德事。

但黑格尔的本性一直是单纯的。他看着那些死去孩子的尸体都会于心不忍,他也曾严肃的质疑过诺亚,只是诺亚三言两语又把他骗过去了。

孩子傻没办法,从他掰指头算术还错题一堆就看得出这娃智力不太行……诺亚也正是看中了黑格尔木讷愚钝的特质,才好使唤他吧。

我是非常同情黑格尔这个角色的。他本善良,也欲善良,只是他总生活在阴影中,又没人将他拉入光明,乌尔里希又给了他致命一击,才促成了他堕入黑暗。

最终2019年已经老年痴呆的他,还是忆起了曾经的所有过错,于是毅然离开舒适的环境,以虚弱的病体进入三道门中回到1986年,试图劝导从前的自己改邪归正。

2019年老年黑格尔进入三道门回到1986年,尾随黑格尔进入三道门的乌尔里希却来到了1953年。

他们都抱着阻止黑格尔的意图回到了过去,都想消灭曾经的黑格尔以改变未来,结果是一方成功一方失败。

1953年的儿童黑格尔没有被乌尔里希杀死反而加深创伤,于是最早的失败成为一切的起因导致未来悲剧的发生。(虽然和他自身的悲剧无关,你儿子是被你孙子弄回去的。和终结者真是如出一辙)

1986年的中年黑格尔虽没被老年黑格尔撞死但之后收手,晚来的成功是一场老年黑格尔用自己献祭的最终救赎。

再来待解谜团

已知三道门处于核电站外的洞穴内,而三道门之上就是诺亚的实验密室,也就是黑格尔林中小屋的地窖,同时也是尤纳斯最后穿越出来的地方,未来老年克劳迪亚一直蛰伏在此。

但让本路痴极为困惑的是,核电站外的洞穴、核电站内堆放核废料的地洞这两洞之中都有一扇门,门内是否为黑格尔的地窖?怎么感觉这三个地方不在一块啊……虽然都在核电站周围,三道门的通道也很长,可是地窖只有那么一小块,是怎么处于洞穴与地洞之中的?

而且不管从哪年穿到哪年出来的地方都是核电站外的洞穴出口,并不是从假设代表1953的地窖与代表1986的地洞出来,只有格雷琴是从1953年的洞穴跑到了1986年的地洞……(想知道一只狗是怎么开了三道门的……)

最让我疑惑不解的是1986年的克劳迪亚。从未演过她知晓三道门的事情,只是她知道了核废料的存在很震惊,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同时对黑格尔送她那本时间之门感到困惑。唯一知道她的应对是找亚历山大悍死地洞中的门……她开过那道门吗?知道里面是干什么的吗?为何要封死这道门?

至于后来她怎么了,为什么会在女儿的生活中缺席,和诺亚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一样明显坑得我不都不想理会=_=

医院走廊上挂的创世图,下面中间是三道门上的三角与德文,这幅画纹在诺亚后背

反正他俩确定是对立的两方啦。

诺亚想利用三道门的能量扩大虫洞实现自己的野心

男孩们与动物死因是实验失败所释放的能量不稳定

克劳迪亚想阻止它就需要用时间机器破坏三道门

于是未来当她终于研究出时间机器的构造后就穿回1953年让HG制造出来

然后我们都知道2052的尤纳斯用修复成功的时间机器创造了一个大大大大大黑洞——顺利将1953的黑格尔送到1986同时1986的尤纳斯去到未来。

那么问题来了——

门外2052尤纳斯对着图中含泪尤纳斯如是说

2052的尤纳斯曾经被关在实验密室中,门外是未来的自己对自己blabblabblab。那之后呢?门外那个未来的尤纳斯是否也像现在这个2052的尤纳斯一样之后用时间机器创造黑洞试图摧毁三道门?

如果是的话,那么2052的尤纳斯是否也因此而像本剧16岁的尤纳斯一样,穿至未来?

我想应该不是吧,否则他就会知道这一摧毁行为并不成功啊。

这里不是什么他们虽然已经知道未来如何却依然让从前的事情按部就班的发生,而是老年克劳迪亚与2052的尤纳斯确实想依赖此举将一切循环打破啊。

好吧到底是不是我也不确定了,这个Möbius strip本来就是无解的。

目前多方穿越铸成现今事态的剧情基本自洽,但除此之外本剧的情节分配、推进节奏都很差劲。

它太过沉浸于自身创造的那一堆符号与深重气氛中,故弄玄虚的引用各种文明典故,可无论科幻设定还是哲学深度,都只作为故事中的装饰品,没有一方鞭辟入里与主体相融,仅仅是让你看完大赞其“高深莫测”而已。

【Aradnefaden阿里阿德涅线】将尤纳斯带到了【Ouroboros乌洛波洛斯环】引其穿过【Triquetera凯尔特三角结】

实际这将近十小时的片长中,它的主要内容除了无可挑剔的摄影任君欣赏外,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角色剖面展示。

它把太多重要情节刻意隐藏,如:

米夏埃尔为何满身沥青?

亚历山大曾经的身份?

巴特斯为何归顺诺亚?

阿格尼丝老公是谁?

特伦特之伤何起?

这些与主线有着不可分割关系的情节统统稍一展露就再无踪影,而其他蕴涵探索价值的角色也是只丢出一些她们的相关片段后就不再深入挖掘。

如1986年人前朴素人后精致的瑞金娜,当年混混二人组为啥要绑她,她遭遇了什么?

不知道她为啥明明有着那么好的家世和底子却妄自菲薄还自虐,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成为混混的捉弄对象,不知道她是如何成为后来的瑞金娜。

老实讲我觉得她和亚历山大才是最暖的一对吧。虽然亚历山大是利益至上者,他来历不明但目的明确,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向上爬。但当年他逃至小镇后一直潜藏在森林中,并不知道瑞金娜的身份,所以他当初出手相助并不是为了自己。

后来与瑞金娜在一起也许是看中了她的身份,但也许他本来就只是一个从东德逃来但求能安家立业的普通人,有了稳定的事业和爱他的妻子就达成了人生目标,所以他对瑞金娜应该是真心相待。在关于夫妻俩为数不多的几场戏中都是他爱意的表现,如瑞金娜从噩梦中惊醒时他的关切抚慰,之后他知道瑞金娜病情时的震惊。还有剧中数对恋人或夫妻,都在猜测或坚信他们的爱情,唯有他们对对方说了Ich liebe dich. 这对当初也算痞子与千金互相拯救了。

还有无处不在秘密满身的弗兰西斯卡,她到底干着什么勾当,真实目的为何?

表面是能文能舞专心学习的优等生,背后却像狡兔三窟一样到处都有她的踪迹。比别人前一步拿到大麻,野外藏了大把票子,贴身项链又落在乱七八糟的地方。

这些疑点全不解开,反倒是让她莫名其妙的开始和那个傻帽谈情说爱。本来我对这个角色也有不小的期待,可她后来就一直跟着傻帽打酱油,实在太无聊了,也大大降低了角色逼格。

至于夏洛特,人设是感情不顺埋头苦干的女警,在2019年的戏份中绝对占据女主地位,可是一季完了还像演员那张干巴巴的脸一样,无论角色性情还是职业水平都没有半点亮眼之处。

她的角色定位目前只像一个观察者,从青春期游离在众人之外观察生物的灭亡,到如今游走在案件之中观察谜团的枝节,而关于她自己却留白太多。

一个那么主要的角色父母信息一片空白,唯有自己提及的外公却只在别人的戏份中出现。

不过,贯穿全剧的真·女主是克劳迪亚。特伦特和黑格尔终生仰慕的优秀的女性,作为核电厂的首位女董事手握大把惊天秘密,把女婿一手栽培上来后消失数十年再度携带惊天武器出现,她的过往充斥了太多迷雾,她的归来则让一切更加难解。

那么多该认真描画的角色不去正视,却把大量篇幅着重于讨人厌角色的狗血纠葛中。莽夫泼妇心机婊的三角情仇我连吐槽都嫌累,而玛尔塔莫名其妙就不理巴特斯要和尤纳斯好了,又莫名其妙的表演失控,再莫名其妙的跑到兄弟床上“聊天”,明明两个人都不想说什么。剧中所有角色面对几乎所有情况时都是欲言又止仿佛失语,也就弗兰西斯卡对着傻帽喊出了积怨已久的家庭悲剧,然后两人就做了……这情节真是服了……

未来尤纳斯也是一直在神(zhuang)秘(bi)兮兮的打酱油混戏份。他从未来回到现在目的有二,一个是到2019年牵着尤纳斯的鼻子让一切重演,另一个是到1986年让HG修好时光机以摧毁洞穴。可这两件事他干起来非常悠闲啊!回来后一点专心致志完成任务的样子都没有,不过是这里晃一下再到那里晃一下,还大喇喇的留下满屋子图纸是专门给瑞金娜看的?可是这个后续情节又被阉了。

情节侧重失衡是本剧最大的硬伤,加之散漫的节奏和不讨喜的角色群像,构成了这部空有皮相(氛围)与骨体(时间线)却缺少了肌肉(情节角色)饱和的花架子。

一开始我也是陷入了本剧营造的深重气氛中,并在观看前几集时都保持敬畏和探寻的状态,谁成想越到后面注水情节越多,关键情节故意藏而不露,这些都太过刻意让人不耐,而之后逐渐揭露的真相也都在预料之中,所以看完后只有深深的失望与反感。毕竟这个引导我拨开迷雾的过程也与引人入胜无关只觉得WTF,更不懂其他吹上天的什么人类起源史诗大作……那么小的格局也能嗨成这样?

我觉得该篇评论//movie.douban.com/review/8965237/ 才是真正看穿了这剧的本质——【不过是糅合了一些时空概念和德国人对核能的恐惧】

套用一些高大上的硬科幻设定,不时来一些哲学名句惹人深思,然而这一切都流于表面,真正的故事核心为——时刻警惕核能,千万不要让灾难重演。

第一集伊奈斯取出米夏埃尔遗书的盒子,盒面上刻着生命之树,许多宗教符号穿插在枝叶之中,唯有反战标志是世俗的,而这个标志虽然被广泛认为是和平反战的代表,但实际它是作为抗议1958年在英国奥尔德马斯顿村成立“原子武器发展研究中心”的行动委员会的徽章,是核裁军运动的专属标志。

 短评

演员选得很用心啊,一个角色年轻的和年老的演员都长得有点像。但是,从头到尾满满的惊悚的音效,太累了。没有必要

3分钟前
  • 中老年透明人士
  • 推荐

明明是双峰,怪什么奇物语??试图以哲学解释科幻穿宗教,德国玄学。总以为自己能摆脱命运,结果还是不能逃脱本性,重蹈覆辙深陷轮回。←这是我见过对loop最绝望的评价了。hofmann太帅!!!太帅了!!!hitsong都听过,long live 80s!

7分钟前
  • 下辈子再努力吧
  • 力荐

时间不是线性的,有时折叠、有时撤回、有时跳跃…概念不算新,但剧作者野心很大,细节、符号、蔓生的支线…挖坑是一勺勺挖的,像<西部世界>前坑未填接后坑,整季集集是坑,留下无数待拆的线头,第二季若能逐个圆满填好,那就神作,否则就是故弄玄虚。节奏慢不是罪,用废笔拖时间才是瑕疵,且拭目以待。

12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把它说成德国怪奇物语也太委屈它了。这部剧情、拍摄方式以及整体气质都要硬核高级多了(。宗教、哲学,科学,因果循环,无限悖论,环环相扣形成的二律背反,精妙犹如巴赫的平均律,难得是在复杂诡谲的剧情里始终有人性的真实刻画。第一季结束感觉才是开始,期待第二季!!

13分钟前
  • Sirius
  • 力荐

才不是《怪奇物语》,德国人大玩哲学,时空穿梭,因果轮回,人类起源。宗教的伦理的天文的哲学的《回到未来》+《前目的地》+《普罗米修斯》。不在何地不是何人不管怎样,而是何时,结束即是开始,一部颇具野心的黑暗史诗大作。

17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脸盲症看到混乱 到最后也没交代清楚 留那么多谜题是要开下季?!

18分钟前
  • seiran
  • 还行

《关于我的爷爷的儿子aka我的朋友穿越到过去变成了我爸导致我的妈妈和我的爷爷偷情而且我还和我的姑姑谈恋爱的故事》

23分钟前
  • Vergissmeinnich
  • 力荐

再回头看第一季,不奇怪为什么评分略低。因为世界观的铺垫和架构太多,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脑子看懂和捋清的。这么说吧,还是要和《怪奇物语》做对比:如果说《怪》是异形,真探,X战警和伴我同行mix的美国打怪快餐。那《暗》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黑格尔悲剧理论,尼采超人意志,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海森堡量子力学的集大成之作。别和日耳曼比烧脑和深刻,比不过的。

27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There are things out there that our little minds will never comprehend.」「All our lives are connected. One fate bound to another. Every one of our deeds is merely a response to a previous deed. Cause and effect. Nothing but an endless dance.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29分钟前
  • Q·ian·Sivan
  • 力荐

前五集是德味斯蒂芬金,后面的展开和格局比金不知高到哪里去😂 > > 怪奇物语,与之相比怪奇物语真是充满了美国人的蠢与天真。

32分钟前
  • Rebel Scum
  • 力荐

时间吞噬的孩子。冤冤如何了?流下无可回头亦不知来路的泪。孩子是来世上,补父母缺的爱的;直到有天,补不上了,就长大了。如我们父母只是先来的孩子,补那时缺的爱。我想用敞开和袒露,阻断这时间的河流,照亮那些隐蔽和遮掩,结束这非我所愿降临我身上循环往复的苦难。所有秘密都是不知谁能接纳的爱

34分钟前
  • ZLY
  • 力荐

因对果,始对终。暗黑对明白,乱伦对私通。一部融哲学、宗教、神学、物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形而上神剧。

35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绝不是 怪奇物语的德语版,连绵的阴雨能把你网在剧情中,黄色的雨衣,黄色的核废料桶,阴霾中学校的门框,一切都如此克制。反复出现的核电站的烟囱,森林中的路,密切相关的所有人的生活片段。就像其中那一集歌德说的写作手法一样~整个剧集像巴赫的音乐

40分钟前
  • foxy
  • 推荐

颇有真探的冷峻和邪魅,时空的永续轮回,情感的峰回路转。豆瓣评分这么低不科学啊,未来的豆友们快穿越回来修改评分啊。

42分钟前
  • 格温
  • 力荐

这剧很容易让人假 high。摄影、配乐和选角都很专业,可节奏没必要这么慢吧(像 the killing 一样),刻意地把命定悖论靠人物关系来复杂化,题材本身又不是很新鲜。看的过程一头雾水而悬念感也不是强,还有许多装腔作势的场景。估计等第二季出来大家又得把好不容易记住的脸给忘了。

44分钟前
  • Jin
  • 还行

所谓好剧,必须是砍向内心冰封大海的一把斧头,咬伤观众,刺痛眼睛,合上屏幕的那一刻,外面的大地在晃动。

4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节奏沉缓,色调阴郁,原声满分,完美制造冰冷不安氛围,努力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硬科幻(虽流于直白,但科普不错);“结束就是开始”时间如莫比乌斯环,以33年为周期无限循环往复,暗指尼采的永恒轮回,时光机如《大都会》附身;核辐射导致的空间扭曲,三层时空呈镜像交织,整个世界都处于Déjà vu。关于“33”,正好前几日看到博尔赫斯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神学家们说,圣父创造的亚当的年龄是圣子死时的年龄——三十三岁。”另还有:“任何状态的重复均包孕着所有其他状态的重复,并使宇宙的历史成为一个周而复始的系列。”算是殊途同归的解释,而且博尔赫斯也认为上帝存于圆形(球体)之中。

5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真的好看啊怎么分这么低??

56分钟前
  • 桐花
  • 力荐

德国,三季一次看完的。[人可以做他想要做的,却无法决定自己想要的--叔本华]德语原文:Ein Mensch kann zwar tun, was er will, aber nichi wollen, was er will.所以剧中的人物都在为了逐渐靠近自己的那个想要的,拼命的做出各种抉择,于是形成的不断的循环。而亚当经历过种种对跳出这种循环选择的方法是全部的毁灭,夏娃却选择妥协所以在不断的修复,两个世界在角逐间得到一种怪异的制衡和死循环。却没有发现根源并不在这两个世界中。同为穿越的故事却带来了好多思考,果然是哲学之国多反思额,比如二元论,凯尔特结,虫洞,半衰期、薛定鄂的猫,先有蛋还是先有鸡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64019/

57分钟前
  • pepper 安
  • 力荐

其实就三个时间节点,通过衣着完全可以判断。烧脑的主要原因是脸盲,错综复杂的姻(孽)亲(缘)关系,以及看着看着总是能看见自己的脸的能见度。

59分钟前
  • 松仁糖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