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国语

HD

主演: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内哈·迪胡皮阿,迪帕克·迪布里亚尔,蒂希塔·塞加尔,阿莫瑞塔·金格,蒂洛塔玛·索姆,桑贾娜·桑吉,拉杰什·沙玛,桑贾伊·萨里,玛丽卡·杜阿,基兰·寇杰,丹尼·苏拉,斯沃蒂·达斯,苏米特·古拉蒂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普通话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2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3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4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5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6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3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4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5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6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7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8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19起跑线国语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起跑线》中对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哪些探讨?

看完最后的结局,心里有一种莫名戚戚然的感觉。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解释得了这种心境,做一个自我的反思吧。

我的童年始于团场,一年级到三年级在连队上学,班上最开始只有两个同学,三年级的时候好像有七八个人。启蒙李老师承包了所有课程的教学。这几年能记得的事情就是没有完成作业。每天放学后父母还在棉花地里工作,自己搬个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写作业,怎么写也写不完。晚上父母回来以后,还要挑灯夜战,常常写到自己放弃,于是告诉父母,我写完了。第二天到了交作业的时候就是满满的尴尬,结果就是被李老师请出教室去写作业。我在学校后面的一个草垛里面趴着,听着不同年级传来的读书声,写着自己尚未完成的作业,就这样的场景,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三年级结束后,连队里面的小学办不下去了,全部合并到团部。一个班三四十人,家里远的孩子都开始住校,我也是其中一个。

住校的时光是快乐的,大家一起嬉笑打闹,嘴甜的我又得到了生活老师的垂爱,日子过的相当滋润。每次期末考试结束的时候,父亲都会来接我。每次都问,所有的题你都会做吗?答,会。可是成绩出来以后总是六七十分,父亲说,你太粗心了。母亲说,这个孩子是聪明,就是太粗心了。我内心窃喜,就这样晃荡着,到了初中。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却想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此时市的叔叔就是最佳的选择。

初中转校去市区读初中,住校,周末回叔叔婶婶家,暑假和寒假回父母家。初中三年过的非常快,不经世事的我忙于班干工作,忙于玩乐,忙于学习。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三年飞逝。这个阶段是我开始思考如何与人交往,师生、朋友、家人的关系如何相处。唯一能取经的就是父亲,沟通的方式是写信。“**吾儿”是最亲切的称呼。

到了高中,与父亲沟通的少了,也非常不愿意去叔叔婶婶家听婶婶的唠叨和教训。身在重点班的我,高三第一次模考位列前茅,可第二次开始,怕不如之前考的好,开始使用小时候的借口,我都会,但是我粗心。从此成绩一落千丈。如此,高考自然也是如此,看到试卷想到的不是如何把题目做对,而是怎么给自己考不好找借口。

高考到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大学,大学期间最要命的是自己的的虚荣心。来自农村的自卑不知道如何排解。班干、学生会、演讲、聊天、打牌,都无效。直到跟当时的团委书记兼心理辅导员聊了一次,仿佛释然了。大学期间,专业没有学到什么,心理坦荡了。大学毕业,想着要继续读书,总感觉自己没有开窍,想读研究生。跨专业、跨学校,机缘巧合考到了南方的一个二流学校读书。第一年就考了英文导游证,开始兼职带团,三年时间一下就过去了。自己的小日子貌似相当的滋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父母说,当年的转校是非常值得的。

当了几年老师,不愿意为了职称写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写的论文,错过了评职称最容易的年代。买了一堆所谓的畅销书,却总是翻了不到十页就束之高阁。直到我决定读博士。

博导是一个看问题、看世界通透的人。他的引导,让我知道了经典的魅力、让我知道了科学的严谨、让我知道了研究的目的,让我能够开始体悟“醍醐灌顶”这类词语真正的含义。内心深处,我仿佛找了阳光,不再迷茫。我开始写博士论文,开始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弱,意志太薄弱,控制力太差,专注力不够,不惑之年的压力,让本应该开心的事情变得越来越有压力。作为老师,开始介绍给学生经典、引导学生批判思维、用理论去解释现实世界。作为博士生,开始大量的阅读和总结、日以继夜的爬格子、挤着时间思考。作为父亲,需要承担孩儿他妈不想要孩子带来的后果,需要在她长时间不在家,尽量自己教育孩子。作为儿子,需要听父母一遍又一遍的忆往昔。。。。

写到这里,暂且做一个总结吧。如同这部电影一样,我们的起点本来就不尽相同,本性是最重要的。父母虽然没有在学习、做人上对我有更多的指导,但积极向上、善良是我最大的财富。起跑线与其说是早教的开始,倒不如直接说就是家境,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通透,父母清晰,孩子受益。哪怕物质上匮乏一点,孩子还可以早点启蒙。物质的富裕可以提供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但,这是一个别人对孩子的教育,自己还是被动的。只有两者兼顾了,即从本质上有了清晰的判定,又能有实力提供给孩子合适的教育,想必孩子会开窍的早些。

 2 ) 《起跑线》中对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哪些探讨?

家有学龄儿童的父母们,尤其是身处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父母们,大多都能迅速地在《起跑线》中为了择校焦头烂额、处处碰壁、洋相百出的男女主人公身上找到共鸣。尽管影片是一部喜剧色彩颇为浓厚的作品,但它在核心主旨上的诉求却相当具有严肃性与反思性。如今不分国界的育儿战争,已经在人口基数庞大、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亚洲地区演变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你能在电影中深刻地体会到,为了让孩子未来能实现阶级跃迁或是至少保住现有的阶层地位,父母们是如何劳神伤财、忍辱负重、乃至不择手段的。

身份大洗牌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靠着自我奋斗积累财富并成长起来的这一代父母,觉察到我们这个时代上升的通道正越来越窄。教育竞争的愈发低龄化,某种程度上正是人们对于后代发展危机意识的本能反应。这种恐落人后的心态在群体发酵后,形成了所谓“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的怪圈——孩子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片中,妈妈米塔之所以不计成本千方百计地要将女儿送入名校,就是出于对这套推理模式的深信不疑。米塔反复强调:女儿进不了好的学校,她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自毁前程的几率便会呈指数级放大。作为一个妈妈,她当然义不容辞地要为女儿争取最佳的学习环境,把这种负面的可能性压到最低。

和妈妈米塔相比,爸爸拉吉的思维就似乎总是慢半拍。听从妻子的要求举家搬到学区房时,他对街坊邻居恋恋不舍,分离时还痛哭流涕;在妻子精心筹划的新邻居派对上,他和女儿当着举止考究的客人们大跳欢乐的舞蹈,气的米塔拉闸断电来缓解尴尬;到学校进行入学家长面试时,他甚至答得前言不搭后语,以至于前功尽弃。

在走后门、找中介、贿赂校长都行不通后,拉吉终于发现择校的形势远比他想象的严峻:他目睹凌晨的学校门口,等待放号的家长深夜便已大排长龙;也亲眼看到培训机构里的“小神童”几种语言随意切换,十八般才艺尽数掌握。他的女儿没有过人的天赋,他作为家长也没有提前培养的高瞻远瞩。纵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小有名气,但在子女教育上,拉吉俨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走投无路的拉吉只能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政府规定名校为了照顾贫穷家庭也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抽签入学制度。为此他带着全家入住贫民窟扮演穷人。不久前,他们还在身上堆满奢侈品渴望融入上流社会;一转眼,就不得不蓬头垢面、灰头土脸地在脏兮兮的小屋中体验生活的艰难。

影片的荒诞至此显露无疑,它让我们看到,中产阶级是一个脆弱而不稳定的流动群体,他们想被上层接纳但重重受阻(有些学校甚至告知不收商人的孩子),又不习惯和底层劳工推心置腹、深入交往。中产阶级作为社会的夹心层,始终处于焦虑状态的病因在于他们种种为上升所做的努力,到头来几乎都转化为无用功,在这种被迫抑或自愿的西西弗斯式的日复一日推石上山的苦役中,他们感到自己是被时代逼疯的精神病患者。

《起跑线》用喜剧的手法向观众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那些留给穷人的为数不多的机会或许正在被挤占。这在影片中体现为,虽然拉吉遭了不少罪,但女儿总算顺利被抽中;与此同时,拉吉“落难”时好朋友希亚姆的儿子,却因为落选而只能去上条件恶劣的公立学校。拉吉装穷的事迹败露后,希亚姆愤怒地指责他剥夺了自己孩子的权利。阶级矛盾至此大爆发。《起跑线》让我们看到的残酷事实是,对教育资源的争夺是一场无情的零和博弈;输了的孩子付出的代价将是自己的整个人生。

而耐人寻味的是,你却很难对破坏了游戏规则的“坏人”男主角拉吉产生反感。拉吉和希亚姆,他们分别都为自己的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最极致的事——好朋友是为了凑学费而选择在被车撞后私了,拉吉则是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来到贫民窟。同为人父,他们能明白一个父亲为了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可以做出多大的冒险与牺牲。

这也是为何希亚姆在义愤填膺地走进校长办公室举报前,发现自己根本不忍心去举报另一个父亲。他知道拉吉是一个好人,对此心怀愧疚的他已经向公立学校捐钱,现在教室已经装潢一新,孩子们能读到英语图书,也许他更应该感谢他。让一个好人做坏事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坏的时代。希亚姆停下了走进办公室的脚步,心中的愤怒变成了悲哀。

最后,《起跑线》的编剧让男主角拉吉“良心发现”,自己走进了校长办公室,说出了装穷人上名校的真相。令人惊讶的是,看似刚正不阿的女校长的回应,只是不动声色的把拉吉女儿的档案转换了一下。拉吉震惊地看到,这个反复向公众讲述出身贫寒的自己如何依靠及教育制度出人头地的教育家,竟是整个教育产业灰色利益链条中的一环。入学,表面上是抽签和面试,实质上则是学校与权力和金钱进行的一场利益交换。在女校长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深明大义教育家演技面前,拉吉意识到自己装穷的伎俩竟是如此幼稚可笑。

“你能向谁举报?政府?媒体?警察?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上学。”拉吉看穿了校长真面目后,校长毫无畏惧地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反对潜规则者,自己原来就是最大的潜规则。借此,影片抛出了一个棘手的疑问:择校艰难在供需失衡之外,多大程度上是教育商人和政府部门联手策划的一场阴谋呢?《起跑线》一开始就给出了妈妈米塔择校的依据——一本杂志的名校排名,拉吉当时就质疑这个排名是否可信。好比被虚荣和攀比心冲昏了头脑而买回了一堆华而不实的商品,米塔和拉吉多像是中了消费社会的广告圈套,在饥饿营销中做了被收割的韭菜。

固然名校可能是公认的,但正如电影中呈现的那样,多少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和教育中介利用家长的焦虑赚足了利润。纵然,入学逐渐成了既得利益者才能玩得起的游戏,人们想要退出择校大战却又身不由己,没有天赋和家庭背景的孩子只能和彼此比拼谁更勤奋地上了更多培训班,学龄前教育彻底地从集体理性沦为了集体非理性:原本开发智力的目的已然变味,异化的童年早早成为了被资本扩张需求所压榨的新客体。

透过《起跑线》我们看到:当下的教育怪象表现为上层社会入学不费吹灰之力,底层人民听天由命、任凭抽签规则摆布,中产阶级绞尽脑汁,像拉吉夫妇一样几乎脱了层皮,变得里外不是人。为了择校,中产阶级付出高昂的金钱成本,以交换一个对阶级再生产得以相对平稳运行的乐观预期。

反观那句经典的宣传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警觉地意识到,这是一碗资本灌给焦虑家长的有毒迷魂汤。所有执着于给孩子提供最好教育的父母,往往容易忽视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但成长的不可逆转性又让“最适合”成了一个没法被检验的悖论。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而言,他们简单粗暴地相信最好的就是最适合孩子的。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解读电影的结局:拉吉和米塔让女儿放弃了名校,上了公立学校。这个“冲动”的决定单从人物性格上来分析显得太为单薄:难道真的有既得利益者愿意会为了弱势群体的权益牺牲自己的特权,从而给女儿上一堂“什么才是正义”的课吗?真正的有钱人恐怕会让孩子学怎么像自己一样利用规则吧。

于是我们只能倾向于认为,拉吉觉得女儿并不适合在所谓的名校就读。表面光鲜的上流社会事实上充满虚伪和冷漠,皆为利往来,很小的孩子就会排挤孤立不说英语的小伙伴,更何况那些城府莫测的大人;而底层的人们却在自己都拮据的时候,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水和食物。站在不同教育理念的视角,我们可以将主人公的决定理解为更希望女儿学会善良、互助、关心他人等美好品质,而不是带有偏见和歧视的知识。

《起跑线》诞生在全球化的时代,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学区房、摇号、走后门、教育商业化等现象并非特殊国情而是普遍现象,这让影片得以成为我们所处社会的媒介镜像。好的电影不负责解决问题(那大大超过了一部电影的能力),而是负责提出问题。《起跑线》想要问的正是这样一个有力却无奈的问题:是谁在推动教育的商品化、把孩子们驯养成了升学的机器?而我在看完它后最深刻的感想是:关于这个问题,我找不到答案。

 3 ) 感同身受

作为刚刚换了学校的孩子及其家长,闺女和我都看得津津有味。观影体验总会和个人经历有联系。我想,对自身所处的教育体系有困惑的人,也可能都会有触动。因为是部商业片,编剧做了不少庸俗化和简单化的处理,比如“皮娅吸毒”这样的桥段,大概只有闺女这样的资浅观众才会买账。但总的来说,手法和主题是匹配的,并且在一家人转折前行中,升华出了一个我相当认可的主题。主题放到最后讲,先讲讲对一些影片细节的感受。

首先,本片译名《起跑线》可以说是失败的。一则主角根本不是这个站在起跑线上的小姑娘,片名会产生误导;二则片名也过于规矩,起不到吸引观众观影的效果。相对而言,原片名《印地中产》虽然还是普通,但至少说明了主角夫妇才是电影的重点。

演女儿皮娅的小演员非常非常可爱。可惜皮娅在这部电影里基本就是道具,出场次数虽然不少,台词却少得可怜。从少数戏份来看,这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无论是从老家搬进新公寓,还是从新公寓搬进贫民窟,她都能淡然处之。(在新公寓的第一次宴会上,她拉着爸爸毫无顾忌地跳舞;在贫民窟的第一天晚上,她在床上跳着脚要杰瑞。)除去先天因素,这种强大只能来自父母充沛但不过分的关爱。(影片中保护欲过度的母亲米塔的形象,其实是和皮娅的形象相违背的。硬要解释的话,大概只能说父亲拉吉做了更重要的示范。)

在电影所架构的印地中产的世界里,孩子们只是父母希望精心打造的产品。皮娅的道具属性,也是有意为之。其中最显著的是,每次学校面试,皮娅都只作为父母的背景,出现在镜头的左上角。升学辅导机构的老师也说,皮娅没问题,学校只是不想要店主的孩子。换言之,孩子有无问题根本无所谓,因为学校面试的只是家长。从这个角度讲,在影片结尾的演讲中,拉吉面对的并不是一群无辜的、让孩子走正常流程入学的家长,而是一群通过已占有的权力和资源去摄取更多权力和资源的既得利益者。包括推荐信和入学辅导在内的整套流程,实质是在比拼家长的实力。拉吉在比拼中失败了,才转而去侵占贫民的特招指标。其他家长看起来不像拉吉这么无耻,但那是因为他们以合法的制度设置巩固了自己的特权,不需要伸手去抢,只需背过身去,就剥夺了贫民的教育资源。

似乎很多人认为影片的结尾不够有力或过于矫情,但我却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尾,即最后的最后,拉吉和米塔送皮娅上车,然后相拥走开的那一段。这使得影片的深度,从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反思,更进了一步。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教育问题,中国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差异,和印度私校与公校也远不是一回事。但所有家庭都面临一样的教育问题,即能否在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达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一致。拉吉、米塔和皮娅放弃了顶级名校的学位,想必很多观众在银幕外都替他们心疼。但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追名逐利的压力是怎样的一剂毒药?家庭和谐能带来的又是什么样的价值?

 4 ) 印度电影《起跑线》,精英教育高门槛,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关于财富,在国外有一种说法: 有钱人被称作 rich, 富人则被称为 wealthy。 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呢? 举个例子。NBA的那些球星都收入不菲,但是一旦退役,这些财富就会迅速消减。 而世界上那些长寿的家族企业,无论经历经济危机,还是世界战争都屹立不倒,财富代代传承。 有钱不一定是上层阶级,富人才是真正的掌握资源的那群人。 在电影《起跑线》里,我们能够更清楚的看到两者的区别。

印度电影《起跑线》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中产夫妇为了送孩子进贵族学校,想尽一切办法,不惜扮演贫民,最终拿到贫困生名额如愿以偿,却又让孩子退学的故事。 男主角拉吉是一家时尚品牌店的老板,坐拥豪车和豪宅,有一个美丽优雅的妻子,一个可爱的女儿,简直是成功人士的标配人生。 但他的女儿依然被拒之门外,为什么? 因为名校是有门槛的,而他不是真正的上层精英。 这些门槛,也直接说明了一个有钱人与真正的上层阶级的区别与差距。 那么,我们来看下,想进一所贵族学校究竟有几个门槛。

1、职业背景是你的第一身份。

虽然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但有门槛高低之分。 比如,国际知名大公司和金融机构在招聘时,非哈佛、耶鲁等顶级名校出身不取。 再比如,前不久的新闻爆出,某大企业非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不要。 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都是有很高的门槛的。 所以,他们的职业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证明。其背后所附带的价值也是可以量化和评估的。 人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职业背景轻易判断出他所属的阶层。 电影中,妻子米图带女儿去富人孩子所在的公园玩耍。结果,没有一个人愿意跟女儿玩。因为女儿说的语言是印地语。

印地语,是印度的本土语言,但官方语言却是英语。在印度有着一个不成文的社会规则,精英都是会英语的。平民因为教育机会缺失,所以多数不懂英语。 当然,小孩子的是非观很简单,他不一定明白这么做是为什么。但是大人就很直接了。 小男孩的母亲直接告诉她,不让孩子与她玩是因为她的父母只是一个店铺老板。言下之意,就是要跟她划清界限。 因为夫妇的职业背景,女儿申请的学校都被拒绝了。 负责人告诉他们,被拒是因为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 即使拉吉反驳说,自己的不是店铺而是时尚品牌。但是在上流人士来看,都是小买卖,没有看到多大的区别。 这是他的女儿无法入学贵族学校的最主要的原因。

2、教育背景是富人的身份标签。

正如很多美国总统、政客出身耶鲁、哈佛等顶尖学府,英国的贵族精英都出身贵族公学一样,教育背景的差异已经划开了阶层的界限。 真正的上流阶层接受的都是精英教育,这种精英教育的特点是,学术与人文并举。它们不仅仅重视学科水平的培养,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同时还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安排各种人文、艺术、运动、活动,着重锻炼学生的演讲、社交、处事等等多方面的能力。 所以,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人,不仅在智识上远超普通人,他们的思维与格局也早已划清了与你我的界限。 在电影《起跑线》里,拉吉与妻子想把女儿送进德里的贵族学校,他们有钱,也有人脉关系,但是依然进不去。 在朋友联系下,他们找了一家培训机构帮助通过他们面试。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很自信,认为孩子很优秀学校没理由不收。机构负责人也不解释,直接找了一个小男孩演示。小男孩落落大方,用了好几种语言跟他们打招呼,把夫妻俩惊呆了。 差距一目了然。女儿的竞争对手早已领先他们不知多少。 这个机构负责人明确告诉他们,好学校面试都要看父母的学历。 因为学校认为,父母的教育背景不够好,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会好。 (这句话虽然残酷,但也是事实。举例说明:模拟面试时,负责人问“你的孩子不愿去上学你会怎么做?”拉吉的回答是,“如果你去上学,我就给你一根棒棒糖。” 负责人大惊,贿赂孩子是不对的。这就说明了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方法的优劣。) 她暗示,他们开始的太晚了。因为夫妻两人都是公立学校毕业,基本没什么希望了。 负责人进一步说,这不是孩子的错,竞争从怀孕就已经开始了。 确实,竞争早就从父母这一代就已经开始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其实是自欺欺人,因为他们一出生就已经输了。 除非孩子的竞争对手,是那些同是低层的孩子。 这也是拉吉夫妻的女儿不能进贵族学校的主要原因之一。

3、你的品味透露你的阶层。

位于中产阶层的人自以为是的臆想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但在真正的上流人士看来,却是一个笑话。 夫妻买了一套学区房,搬到一个上流社区。并在家里办了一个派对,邀请邻居参加。 衣香鬓影、往来嘉宾的优雅宴会上,忽然放起了一支动感的民族舞曲。 拉吉顿时手舞足蹈起来,所有人都带着鄙夷的笑看他,妻子生气的走出门外,拉下了电闸。 妻子因为丈夫丢脸大发脾气,拉吉却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因为见识有限,他不知道上流阶层的审美和品味,是脱离世俗气息,与低调优雅相伴的。 夫妻再一次丢脸,是机构负责人要求他们改造下自己的形象。 于是,夫妻两人一身大牌logo,走起路来,土豪的气场三米开外。 负责人看到两人后,顿时笑场了。 真正的上流阶层不爱炫富,炫富的都是暴发户。 负责人把他们推荐给了一个高级造型师。经过改造的两人,看起来就高级了许多。 培训机构对他们俩的第二大改造就是语言表达--谈吐。 夫妻俩的语言表达能力实在欠缺,申请表填的让人不知所云,没有说明白女儿的优点,听起来全是字词堆砌。 负责人没办法,只好推荐了一个作家帮忙写申请表,又教夫妻面试时的标准回答套路。 然而,这一切并非来自自身能力修养,所以夫妇俩在面试时漏洞百出,最终搞砸了面试。 所以说,有钱也买不了品味,因为高级的审美不是一天养成的。 只有长期浸润在上流阶层,随着见识的增长和沉淀才能形成。

4、制定规则的能力。

从航海时代开始,西班牙、英国、美国陆续掌握了世界上的话语权,拥有制定规则的能力,全世界的国家唯它们马首是瞻。 一般来说,制定规则者拥有财富、占有资源,遵守规则者努力做事、争抢资源。 电影里,家长们凌晨12点甚至更早就去排队报名,只为去争取有限的名额。但是,学校却给富人阶层留着内定名额。 作为规则的收益者,女校长更是直言不讳,只有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开放给富人阶层,她才能持续从中收益。 这也是她不接受低阶层贿赂的原因。并非她不爱财,只是她更看重长远的收益。 在电影的结尾,拉吉因为假扮穷人,为女儿赢得了以贫困生入学的名额。因为良心难安,他决定让女儿退学,并发表了一通演说。 他先是陈述了自己的经历反思己过,又痛批教育资源的既得受益者,把教育变成了一门生意,剥夺了穷人的受教育权利。 但是说实话,这个演讲并没有什么力度,也没有引起多少共鸣。自始至终,只有妻子为他鼓掌。 因为,在场的大家都知道,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只有规则制定者才有话语权。拉吉的演说,并不能影响规则,充其量只是小人物无力的泄愤。

这部电影原作是印地语,中文却译名很有意思,而且寓意深刻 : 教育这条起跑线,究竟是孩子的起跑线?还是家长的起跑线? 答案显而易见: 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啊!

很多人还在幻想着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殊不知孩子们的起跑线早已划好,甚至跑道都早已经各不相同。 事实就是这样,有时候不是你得不到某些东西,而是你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获得这些东西。 然而,这些残酷的事实,并不是让我们妥协放弃的理由,而应该是你我前进奋斗的动力。 不要太早说放弃,当你奋斗到足够的高度,当你掌握了话语权,你会顺理成章地看到那公平又美好的一面。 -END-

 5 ) 比《摔跤吧爸爸》更扎心,这部电影捅破了中产阶级的择校焦虑


继《摔跤吧爸爸》之后,印度电影又出神作——豆瓣评分高达8.2的教育电影《起跑线》: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讲的是家教的真谛,《起跑线》则道破了择校的焦虑:围绕一个白手起家的三口之家,如何不惜一切代价,买学区房、找关系、走后门、甚至“偷走”贫民窟小孩的上学名额……只为让女儿进入顶级名校。

这是一部喜剧,但观看过程中,我却笑不出来,大概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故事虽然发生在印度,中国的观众却极有代入感,只能说,择校焦虑,已然成为今天所有阶级共有的一种“时代病”。

择校焦虑是一种时代病
 
“德里最大的比赛开始了!我说的不是什么马拉松,我说的是学校和幼儿园的招生!”电影借一个电视新闻播报员的口,点明了背景。
 
在焦虑的大环境影响下,影片的主人公——拉吉一家,自然也陷入了焦虑。这对开服装店的夫妻,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成功跻身中产阶级。生下女儿皮雅后,一家人更是寄予厚望,希望把女儿送进上层社会。

但美满和睦的家庭生活,在女儿上幼儿园的当口,急转直下,一家人牟足了劲儿,妈妈米图开始把一句话挂在了嘴边:

“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就没有好的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孤单,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弃,就有可能开始吸毒……”
 
为送女儿进最好的学校而奋斗——米图野心勃勃,把权威杂志的学校排名当作圣经,锁定了最优秀的5所私立学校——有的学校装备豪华,堪比五星级酒店,有的学校历史悠久,教出无数商业大亨与政治家……父母怎能不动心?


但这些私校,都只收3公里以内的居民。前阵子国内热议“800万学区房”,印度父母——拉吉米图买的学区别墅,可不止这个数。


 但搬进学区房后,“择校战争”才刚刚开始!
 
首先,要拿到入学申请表格——天还没亮,拉吉就去排队,本以为自己来得够早了,才发现有一哥们儿凌晨12点就来了,带上了干粮和被子,直接睡着等……米图给拉吉打电话时,拉吉前面还有253个人,后面的人陆续有来……


另一边厢,米图请孩子也在私校就读的老朋友帮忙写推荐信,但校长太严格,又行不通,只能求助培训机构的金牌顾问,从里到外,完全改造。

刚到顾问这里,夫妻俩超级自信,让女儿皮雅用英文背诗歌……没想到,皮雅比起机构里的孩子,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别人家小孩不仅知道恐龙生活的习性和种类,还通晓三国语言……

顾问也大力渲染:“天哪!你的孩子已经全面落后了,要赶紧补上!你们来得太晚了,要在怀孕的时候,妊娠的早期,就开始准备了。”


被彻底刺激后,夫妻俩同意了顾问给孩子设计的“超级课程”—— 10点数学课;12点游泳课;下午2点英语课;4点礼仪课;6点艺术课和音乐课……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但更可怕的是,接下来要对父母进行“整容修葺”——
 
首先是填申请表,英语不好、言辞保守,得找作家帮忙润色。
 
其次是衣着打扮,本以为是要把名牌都“挂”在身上,结果被顾问吐槽:“真正有钱的人,往往不炫耀。”随后找来了形象顾问重新设计。
 

最后是模拟面试——“如果孩子不上学,你怎么办?”“你怎么给孩子谈论贫穷?”看似开放的问题,其实都有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必须一字不漏地背下来,才能过关: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夫妻俩还跑去求神拜佛,什么仪式都搞了一遍……
 
遗憾的是,皮雅面试了4所学校,都没有被录取。


讽刺的是,不是女儿不行,而是父母不行。

顾问解释说:“学校根本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因为学校会默认——没接受过好教育的父母,不可能关注孩子的教育。


眼看着走投无路,夫妻俩开始不择手段。

拉吉琢磨着,不如用钱买通校长?但刚到门口,就看到有人提着一袋钞票,被驱逐出来:


不如找关系批条子吧?可是校长曾经当面把政府官员的推荐信撕碎……


寻常路数不行,只能冒大险了。原来,政府为了保证贫困孩子受教育权,私立学校有25%的名额留给贫困孩子。拉吉灵机一动:装富不成,可以装穷!
 
于是,他先是花钱,搞到了各种证明贫困的表格,为了应对家访,一家人又离开豪宅,借住在贫民区整整一个月,秒变街头抢配给的苦工……


中产父母的育儿焦虑
到底从何而来?
 
择校的主角本是孩子,但在电影中,却变成了家长的战争,忙前忙后的是男主角拉吉,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女主角米图。
 
她是全片最焦虑的人。虽然名叫米图,为了让自己洋气一点,她坚持让丈夫称自己为“米塔”,她还有一句口头禅,用来质问英语蹩脚的拉吉:“你知道这个词的英文怎么拼吗?”
 
在她看来,“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成为这个阶级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名校读书!我们不能让孩子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了!”


也难怪,米图从小就是资优生,虽然就读于公立学校,但英语特别好,家庭教育特别开明,在风气如此保守的印度,母亲也允许她穿大露背的裙子……长得也是貌美如花,随便走在路上,都吸引不少人回头。

后来,她的人生也一路开挂,嫁给了人品好、疼爱她,还能赚钱的丈夫,物质生活充裕了,当然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一定要让皮雅进入上层社会!

作为自己,她有“天之娇女”的傲气,作为母亲,她有“女儿必须比我更好”的期许,作为一个社会人,她更是受到了周围人的影响。
 
刚到学区房时搞派对,表面上看,一团和气、宾客皆欢,拉吉开心地和女儿载歌载舞,却换来其他上流人士心照不宣的嘲讽。面对这些差异,米图“恨铁不成钢”,甚至觉得非常羞辱——于是拉掉了电闸、关掉了音乐,好让拉吉和女儿不再出糗。
 
当孩子因为说印地语在游乐场被小伙伴嫌弃时,米图口头上为女儿打抱不平,心里却狠狠地较劲:我必须让女儿上那种只能讲英文的私立学校!


这时候,她的教育出发点,已经从“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悄然变成“希望我有一个好孩子”。少女时期,她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但现在,她唯他人的眼光为重,当丈夫提醒她应该根据女儿的情况选学校时,她义正严辞地回答:“难道你比杂志排名更懂教育吗?”
 
她杀红了眼。为了让女儿应付私校对“贫困生”的家访,她推动全家搬到了贫民窟,把谎言进行到底。平时极其爱打扮、爱干净的她,开始睡在地上、半夜起来打老鼠,与各种带有传染病的蚊子斗争、还跟一群市井之徒抢粮食配给……


可以说,为了女儿的择校,米图完全豁出去了,什么阶级观念、什么生活条件,在女儿的教育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但她真的是为了女儿吗?

最好的教育是三位一体
 
反观丈夫拉吉,他是全片唯一一个自始至终都在思考教育本质的人,在这场择校的战役中,他也率先走出了焦虑。
 
一开始,他也愿意放下生意和财产,直接假扮成穷人,应付学校的家访。但在贫民窟生活期间,他们意外邂逅了希亚姆——贫民窟里善良的一家,这一契机,促使其教育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当家里没水、米图求助无门时,希亚姆主动拿出两大桶水,还把冷漠的邻居斥责了一番:
 

当不会干活的拉吉在工厂打工,因为犯错工资都被扣光的时候,希亚姆把自己的一半工资分给了拉吉:
 

当米图因得罪政府工作人员而无法拿到大米的配给时,希亚姆的妻子又把自己的一半粮食分给了她:
 

凭着“拙劣的表演”,拉吉一家终于骗到了第二次来家访的老师。

而当老师说,拉吉的女儿皮雅很有可能入学时,希亚姆不顾自己的生死就去马路上“碰瓷”,仅仅是为了拿到钱,让皮雅顺利入学……


最后,两家人一起参加抽签,却只有皮雅拿到了学位。此时,影片的冲突达到了最强,也把拉吉逼到了一个“临界点”。

 

他发现,原来自己费尽心思把女儿送过去的学校,却藏着很多灰色地带,校长根本不像外界讲的那么正直仁慈,而是把学校当成生意。


而另一边厢,他极力希望女儿皮雅摆脱的底层——却恰恰教会了孩子如何真诚地交友、如何心存善良地帮助他人并永远保持乐观。

这种啼笑皆非的矛盾,让拉吉重新反思:我那么在乎名校,到底是为了什么?
 
自此,拉吉看清了,他眼中所谓的“精英学校”,完全不重视孩子的的品格教养……这样子的教育,也许能让孩子收获很多财富,也许能让孩子出人头地,但绝对无法培养出完整的人格,反而有可能成为曾在耶鲁执教Deresiewicz教授笔下的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聪明勤奋,似乎时刻都斗志昂扬、精力充沛,但又总是感到焦虑、压抑和茫然,缺乏好奇心和理想,他们只是在人云亦云的价值观裹挟之下,盲目而又顺从地向着一个方向前进:华尔街上的金融或咨询公司……”
 
最重要的是,拉吉也明白了,自己的“盗窃”行为,与他所不齿的教育交易,其实是一样的,这样子的他,无法为孩子做出榜样,更没有信心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他幡然醒悟,做出了一个艰难选择——放弃学位,让孩子去上一所能收获优秀品质的公立学校。

这正兑现了他的诺言:“如果你不是一个好人,那你就不会是一个好爸爸或好老公”。


片中关于教育的不公、择校的思考等,细节比比皆是,值得大家品味。跳出来看,导演其实是想借这个家庭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最简单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道理——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位一体。
 
其一,择校时,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校关注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能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其二,不管选择怎样的学校,家长都有一个逃不掉的终极任务,那就是身体力行,在德行上给孩子树一个榜样,就像拉吉一样,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敢与善良;
 
其三,我们为孩子选择的圈子,不应简单粗暴地以阶级作为区分,正如影片中的希亚姆一家,其可贵的品质足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最后,想再夸一下这部片子的译名——“起跑线”,我非常喜欢。这不仅点明了富人与穷人之间截然不同的起跑线,更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的人生有起跑线,为人父母的我们,才是最重要的那一条。

*注:此部电影可在“电影首发站”搜索到相关资源。

 6 ) “我们穷人啊 只能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了”

看完这个电影的时候是下午的四点钟,我躺在学校寝室的床上,仔细想了一下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到研究生的这一路。

现在的这个教育体制对穷人是很残酷的,但其实任何体制对穷人都挺残酷的。

学校里的贫困生都是拿着iPhone手机,一个月零花钱好几千的人,真正的贫困生,那些家里面连厕所都没有的人却没有拿到那笔补助。

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农村读的,一直到高中考进了一个贵族学校,这才知道原来人和人是有贫富差距的。

就像影片里说的,英语不仅仅是语言,也是一个阶级。

在中国也是这样的,学校不仅仅只是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更是一个阶级。

所以大家都想往上爬,爬上去了之后顺便还希望可以忘记那个底层的自己,还会有一点小毛病,瞧不起那些底层的人,伪装一下自己天生就是这么好命的人。

正是因为自己知道这个向上爬的过程有多艰辛,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再向上爬,不想让孩子自己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和人单纯的竞争,所以要给她最好的,要让她能赢。

在父母的认知里,我为我孩子做的都是没有错的,我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孩子,当电影里男主被发现是在欺骗获得学位之后的解释也是“我真的只是为了我孩子。”

还有父母在孩子杀了人之后帮他清理现场的。为了孩子,父母连基本的道德都可以不要的。

所以这个世界多恐怖,最盲目的不是爱情,是血缘。

影片里比较让我动容的是,邻居为了米雅的孩子跳到车前,为了凑米雅的学费,好让她入学。

因为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很少会发生,但依旧动容。

后来邻居说“她也是我的小孩,她在这里上学很好。”

在利益面前,衡量了一下道德和感情,有人选择了利益,选择利益的人盗窃了别人的权利。而那些放弃利益的人还在苦苦争取自己的权利。

 短评

虽然结尾有些鸡汤,不过只是这几句台词:“我们都会了英语,谁来伺候你们”“政客媒体警察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啊”“贫穷没有那么容易学”就甩你国某些假借批判之名行误导之实的片子几条街了。

7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其实中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就算了,拿出把这部拎去学校轮番播放的勇气就好了

8分钟前
  • 苔丝苔
  • 力荐

也许全世界都一样,电影是拍给有消费能力的阶级看的,所以多是中产阶级拍自己的焦虑、分裂、爱憎,给多数中产阶级看,至于脏乱差的穷人、底层生活,大家都不关心,他们能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两个世界基本不交集,就像豆瓣的人觉得这里是精神角落,快手的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像他们一样活着。

1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3.5。这就是上周网上流传的【家长委员会竞争】的电影体现啊,放印度,放我国,这电影都适用。不过,为毛要看点本土现状,我们老得通过印度片,韩国片,美国片来看呐,无解。

15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他们体验了贫穷,其实只是拮据,却没有了解贫穷;他们一直在强调对小孩的教育,和小孩的互动戏份却寥寥无几;他们夹在富有富出路穷有穷方法中间被现实制度和环境抛弃,却没有反思自身的群体(无论是描述的铺垫还是讨论性的出路)。全片就在流水账简单笑料中进行,触碰了教育话题,却方方面面的不深刻。

17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父亲走上舞台开始夸夸其谈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无比崇高。披附着正义的荣光,试图把从穷人那里剥夺来的名校资格物归原主。从头至尾,没一个人问过女儿的感受。孩子上名校满足他们融入上层圈子的虚荣,转公立又慰藉他们对良心的拷问。文法学院的校长才是最清醒的人:认清现实,别做自我感动的道德圣人。

21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8.0/10 分。如果能停在女校长的那句 “如果我把这个学位交给一个贫困生,那我们怎么盈利了。。。” ,就能打满分了。。。

22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已经不想再问为什么我国拍不出来这样的片子了。

24分钟前
  • Foley
  • 力荐

最讽刺的有两个点,一是拉吉跟校长举报自己后满以为自己会受到惩罚,结果校长轻描淡写地说出实情。二是拉吉慷慨激昂地演讲完,有家长想鼓掌又放弃。很讽刺,但又很现实。喜欢每次印度电影探讨的深度以及用喜剧包裹的形式,挺有启发

27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不喜欢价值观和结局,不论是进贵族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其实是父母在把孩子当成玩物而已。就算你进行游说进行说教,改变的也只有剧中人且只有主人公。生活里还是往好学校挤,而且公立学校和穷人也不见得会有这么人情味。

32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非常套路,但是在同样把教育当成生意做的你囶,是不是应该多点这样的电影呢?另外,可汗哥才是三国第一帅

33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题材很大胆,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与阶层固化。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而在我国要读国内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虽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生提供了凭实力打败富二代的机会。

3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这就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句台词特别赞:我们身为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39分钟前
  • Shirleysays
  • 力荐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起跑线》。无论是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男权社会,政治争端还是民族自信,印度电影都将其通通批判了个遍。一个好的艺术工作者应该具备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深度,还有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

40分钟前
  • 渐远丶
  • 推荐

中国电影和中国足球差不多,以前一直在追欧美,后来改追日韩,后来改追港台,后来和东南亚一较高下,现在追印度。真是好,我们一直在追赶

43分钟前
  • 今夜
  • 推荐

跟中国很相似啊,好看。不过这名字译过来是起跑线吗

48分钟前
  • Vivian
  • 推荐

戏谑讽刺,完全西化的一部新印度片。题材敏感,用一种幽默的呈现方式去让人们易于思考不公的等级制度。剧本虽像流水账,但道理娓娓而来。制作很成熟。

51分钟前
  • wang_15th
  • 推荐

“贫穷...无法那么容易被理解的”。手法技巧和立意都谈不上有多高级,但是看到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装贫困户那段经历实在太深省了,竟然还有同样的碰瓷手段。还是感觉阶层固化都一个样,穷人光是为了生存就筋疲力尽了,印度的阶层差异不比中国的低。同样的题材,改头换面一下在国内上映毫无违和感。 8.0

55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今年遇到的冷门惊喜,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但我实在是太喜欢了。男女主演技都很棒,内容感觉可以和天才枪手对照着看,但从对教育体系的讽刺来说,比当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现实得多也好玩得多。顺便怪不得说看了这么多印度片竟然对女主没印象原来是巴基斯坦的。

57分钟前
  • 愚乐
  • 力荐

就毀在了最後的十分鐘那個正能量演講裡面了 簡直就是你朝教育的範本記錄 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教育的套路式呈現 片子是很套路 但在懂得套路玩得溜以後 就是改變的開始了 別說韓國能拍你不能拍了 現在印度也能拍了 請問你們在拍啥

60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